长鞭效应的本质及削弱措施

长鞭效应的本质及削弱措施

一、长鞭效应的实质与弱化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陈峰[1](2020)在《大数据需求预测对供应链长鞭博弈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大数据需求预测为供应链管理中的长鞭效应问题带来转机,以两制造商和单一分销商、零售商所构成的三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建立利润模型,研究大数据需求预测对长鞭效应下供应链博弈均衡影响。研究表明,大数据需求预测有助于提高供应链效率,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并促进供应链下游成员与上游成员间的信息共享。

刘树鹏[2](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历史遗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虽然城市历史保护已经被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但历史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发展中保护需要宏观和系统的判断。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保存历史遗存与历史环境、街巷格局基本完整的区域,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证据与线索,更是国家精神与文明的物质载体,凝聚了先辈们的劳动与智慧。当代中国迈向发展新时期,正走在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地下空间实施是伴随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石器时期的半地下穴居就是对地下空间的浅表层利用,古代的冰窖、窨井、坎井也均是地下空间的实施,在人类没有能力向空中要空间之前,地下就是最易获取和扩展的空间。地下空间是竖向空间的基础,更是对地球表层物质空间的科学管理,更是提升城市荷载能力、弹性发展的战略举措。本研究将以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为研究核心,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相关理论,论述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动力系统理论,对系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作用原理;以系统理论下的典型城市与典型历史街区为样本,提炼归纳不同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的反馈机制;构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通过系统动力模型的可实施存量模拟,研判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影响。丰富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与城市发展的理论,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撑。这是历史保护与地下空间理论的应用,将填补系统动力理论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的空白。对城市学、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综述国内外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研究动态;概述研究的结构、目标与主要内容;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采用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解读空间实施路径,判断空间实施主体及其行为,判断实施系统。第三章在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下,解读典型的历史街区,提炼历史街区在空间、功能、经济等方面特征,演绎归纳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第四章使用系统动力模型工具,明确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量的增长模式,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动力模型的研判模拟。第五章运行系统动力模型进行模拟,根据结果对历史街区的系统性因素提出实施政策与措施。第六章为总结和展望。

万谦,李仕奇[3](2019)在《长鞭效应的成因与减缓措施》文中研究指明供应链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失调现象,其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长鞭效应",它会给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造成不良影响,影响着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的生存发展。对于此现象,首先解释了何谓长鞭效应;其次分析了此种效应的产生原因;最后从根源上阐述了它的缓解策略。

吴向向[4](2017)在《基于大数据理论的供应链需求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数据时代,数据以及数据分析技术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重要资源。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有海量的信息数据的产生,重视对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然而当前供应链上需求管理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已无法满足当前大数据的需要。因此本文运用大数据理论为完善供应链上需求管理理论体系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为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提供实际意义。本文的重点在于探讨应用大数据理论进行对需求管理的改善。其第一章介绍了国内外供应链管理中需求管理的研究现状,并第二章叙述了供应链上需求共享理论、博弈论、协同学理论、大数据等关键技术,为构建基于大数据理论的需求信息大数据平台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第三章通过对传统的需求管理中的诸多问题进行原因和危害分析,发现其共通的原因——需求信息不共享,进而在第四章提出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以需求信息数据共享分析为核心的大数据平台。本文的核心是构建基于大数据理论的大数据平台,在结合平台构建可行性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平台具有共享需求信息、协调链上成员企业等功能。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文设计了平台的总体架构,并具体分为五个步骤;需求信息大数据的获取、需求信息大数据加工存储、需求信息大数据组织管理、需求信息大数据分析以及需求信息大数据的决策。在需求信息获取中引入大数据理论,旨在汇集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经营中需求信息和链外相关需求信息以及政府政策环境信息等数据;为了保障众多的需求信息数据的完整,在大数据存储中建立需求信息数据相应的数据仓库,保障能储存越来越多的信息数据;在大数据的组织管理中,是为了实现需求信息数据高效整合和有效利用;在大数据分析中提出大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规则性数据分析、预测性数据分析方法,并从众多的需求信息数据中预测市场需求;在最后阶段,利用数据得出的结果进行决策。在安全机制中引入了安保措施,以保障需求信息数据在供应链上保存完整和安全。最后,第五章引入传统需求管理中三个特殊现象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应用大数据技术后,这三个传统的需求管理问题与应用前进行对比,从而验证平台的优越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其一,将大数据理论引入供应链上需求管理中,扩大需求信息的范围,并丰富了需求信息共享化理论体系,也顺应了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其二,从供应链的实际需要角度出发,探讨并构建了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应用职能,并让信息数据具有决策的功能,来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

吴向向,王红春,丛娇娇[5](2015)在《基于大数据理论的弱化“长鞭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鞭效应"是供应链运作中出现的一个主要问题,"长鞭效应"的存在给供应链带来了大量的额外库存,这些库存顶替了供应链上的流动资金,给供应链的运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分析"长鞭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其理论方法来削弱供应链上"长鞭效应",应用大数据的手段在供应链上建模,形成一个大数据体系去处理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的链上决策,从而促进供应链协调和绩效最大化.

利节[6](2011)在《随机需求下供应链库存控制与配送研究》文中提出供应链管理作为一个战略概念,利用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原材料采购到销售至客户的物料优化配置。其核心目标是优化供应链以实现利润,提高客户满意度。供应链管理涵盖了五方面的内容: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包含了产品链和信息链,不仅是单纯的销售产品,还是对客户需求的预测和保障。库存控制不仅平衡供需关系,缓解供需矛盾起着缓冲作用;避免缺货,缩短供货周期;通过库存调节季节性需求波动,使生产过程均衡平稳,分摊订货费用;通过工序间在制品库存维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防止生产的中断。由于在实际工程中,客户需求具有随机不确定性,所以本文从库存控制和库存配送路径问题两个核心方面出发,研究随机需求下的供应链库存优化问题。具体内容由四部分组成:①针对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库存控制研究中,忽略了每级之间的库存信息交流,使得每级库存策略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度。因此,提出一种库存控制的协作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目标代价函数中考虑每级库存之间的耦合关系,以解决供应链各成员的库存信息无交互状态,在制定自身库存决策时参考供应链上其它节点的库存信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利润。②针对随机订单提前期和固定生产提前期,提出了一种库存控制的时间戳预测控制构建供应链库存模型,伴随着提前期的随机值,在每个采样点更新修正矩阵以实现模型的更新,其中修正矩阵是关于随机订单提前期和固定生产提前期的函数,仿真实例表明由需求的随机性和订单提前期的随机性引发的库存波动得到较好的抑制,客户满意度较高。当订单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满足一般性分布条件时,该算法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③针对随机提前期下供应链库存控制模型,提出一种随机提前期库存控制的改进时间戳预测控制算法,考虑库存模型约束条件,将随机提前期处理为系统随机延迟,重构时间戳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更新矩阵。从而抑制随机需求和随机提前期导致的库存波动和输入量波动,减小随机需求引发的长鞭效应。④针对库存控制中的配送问题,以制造商和零售商间的配送为例,探讨一个制造商对多个零售商的配送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路径问题的分布式多蚁协作求解算法。此算法利用树割算法对集中式问题进行分解和降维,在充分考虑子问题之间的目标耦合和约束耦合情况下,实现分布式多蚁协作对大规模路径优化问题求解。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了本文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工作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陈世超[7](2009)在《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供应链管理自80年代提出以来,在学术界已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企业界逐渐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然而,由于外部环境所带来的需求不确定性越来越强,供应链所承受的与需求相关的风险也越来越多,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此方面的研究目前却非常欠缺。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实践都迫切需要建立系统的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的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目的在于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研究体系,在探讨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的来源及特征的基础上,发现其要素识别方法并针对其形成、扩散与反应的特点,提出相应的供应链控制策略,使企业在享受供应链管理范式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能够很好地防范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二部分理论基础的构建与问题的提出。这部分首先对供应链管理及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发展和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了解供应链问题研究的基本状况,指出了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的不足,并由此引出本研究所要讨论的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问题。第三部分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形成机制研究。这部分首先进行与供应链需求不确定性的相关文献综述,紧跟着分析需求不确定性及供应链长鞭效应与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根据供应链自身运作的特点,确定需求不确定性及长鞭效应在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要素识别。这部分在第一及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要素表,并运用IDEF流程识别方法作为分析的手段,详细阐述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识别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要素。第五部分基于需求变异风险的供应链控制策略。这部分根据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要素的特点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控制策略:第一,通过战略匹配提高供应链整体反应能力,削弱需求变异风险的作用;第二,运用ARIMA模型进行需求预测,并对其模型进行分析,从两个方面提出控制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有效措施,即改进与模型参数相关的作业流程精确需求预测和建立集中式信息系统。最后一个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研究的重要结论、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本研究所获的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在:1)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研究框架;2)建立了基于供应链需求不确定性和供应链自身运作的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分析范式。3)把握了供应链管理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区别于传统风险管理的过程控制方法。

贾建忠[8](2009)在《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企业并购浪潮在美国已经出现过六次之多,除第五次外,其余的每次并购浪潮之后都会出现严重的经济萧条,这并非一种偶然现象,其中必然隐含某种规律。而关于企业并购的研究,大多是从微观经济视角分析并购对企业本身能带来什么优势和额外收益,也有学者从宏观经济视角研究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和市场结构的影响,但很少有学者从产业视角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所产生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企业间的并购活动异常活跃,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也越来越多,企业间并购,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如何影响我国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主流经济学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跨国公司情结下,全面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发展的长期影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文对比分析相关并购理论和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并购后的绩效并非一致支持相应的理论,而更多地显示出并购活动没有达到相关企业的预期目标,这说明企业并购理论与实证结果之间存在悖论。本文研究认为出现悖论的主要原因是:(1)并购理论在提出并购可以节省费用或并购协同时,忽略了由于并购而使得计划安排费用、部门协调费用等的增加;(2)并购绩效实证研究中所利用的数据大部分是针对上市公司,而一般来说参与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规模大,并购后规模更加庞大,并购后的整合成本超过并购收益;(3)企业并购的目的多样,而并购绩效实证研究一般仅仅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指标进行衡量。其次,针对美国几乎每次并购浪潮后都会出现经济萧条这一现象,本文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解释。当把一个经济体划分为产业经济系统和非产业社会体系,可以发现,产业经济直接创造社会财富,而非产业社会体系中的部门则有更强的社会财富集聚和掠夺功能;金融资本和产业企业中脱离生产的资本,往往把并购活动作为社会财富集聚的工具,当它们通过频繁的企业并购活动集聚了大量社会财富时,一方面,这些社会财富不再进入产业生产过程,产业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资本存量减少,这必将从数量上减少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社会大众的财富被集聚和掠夺使可用于消费的部分减少,抑制消费使市场萎缩。因此,并购浪潮后的经济衰退不可避免。第三,本文利用复杂系统网络理论对产业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后认为,(1)产业链在纵向分工和专业化过程中不断裂解而变长,在横向竞争、模仿和学习中分解而变宽,产业链中的企业不断超越所在产业链向其他产业链渗透,产业经济具有自增长机制;分工和专业化,竞争、模仿和学习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2)企业并购,特别是大企业的并购行为破坏了产业经济自增长机制和技术进步升级机制,扭曲了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3)由于并购导致社会财富的集聚和掠夺,加剧了社会两极分化,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第四,本文归纳提出跨国公司在华的三种典型性并购行为:市场挤出式并购、技术挤出式并购和品牌挤出式并购。进一步研究发现:(1)跨国公司在华市场挤出式并购可能导致我国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关键环节被跨国公司控制,使我国产业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安排的一个“大车间”;(2)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挤出式并购可能导致我国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积累机制被破坏,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技术发展的“跨国公司导向化”特征,从而使我国产业被跨国公司从技术上“外围化”;(3)跨国公司在华品牌挤出式并购将使我国产业市场中企业缺乏品牌核心,产业市场围绕跨国公司品牌运作,产业市场被跨国公司品牌主导可能使我国产业被市场“边缘化”。跨国公司在华三种挤出式并购可能形成我国企业在资源配置、技术发展和市场控制等方面失去主导地位,在经济衰退时,跨国公司的全球安排可能加剧我国经济恢复困难。综上所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长期结果对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副作用,政府必须加强企业并购的管理以使我国产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性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1)基于对大量有关并购绩效文献的分析研究,不仅提出(长期以来被国内外研究者通常忽视的)“并购悖论”问题,而且对该问题的产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予以理论解释。(2)通过把社会经济划分为产业经济系统和非产业社会体系,基于对美国并购浪潮后伴随的经济危机的分析,深入研究了非产业社会系统通过并购集聚大量社会财富,抑制产业技术升级机制和破坏产业经济自增长机制的负面作用。这一研究成果至少在国内该领域具有明显的领先性和开拓性。(3)全面、系统研究了跨国公司在华的三类典型性并购行为(“市场挤出式”、“技术挤出式”和“品牌挤出式”)对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据此,提出关于并购的政府治理选择理论和有关的对策建议。

杨阳俊[9](2009)在《供应链长鞭效应理论分析及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产企业不得不更加重视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成本控制,所以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我们知道,供应链中各层级的不确定性是引起企业供应链管理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中长鞭效应就是一类典型的由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供应链复杂现象,严重影响企业运作和生产经营效率。因此,研究长鞭效应的产生根源和弱化机制,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对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加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首先作者对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进行概述,从中引出供应链中存在的长鞭效应现象;接着,从系统理论和经济学两个角度介绍长鞭效应的成因,提出供应链结构弊端、契约管理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是产生长鞭效应的主要根源;然后建立两阶段模型和多阶段模型,对长鞭效应进行定量研究;引用案例分析,针对结构性弊端、契约管理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这三分方面,提出相应的弱化措施,并论证弱化措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汪全龙[10](2007)在《供应链长鞭效应的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竞争已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为企业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研究课题。长鞭效应是在供应链各方成员试图协调供需关系时发生的,指的是在供应链管理中,需求信息波动程度会沿着供应链自下而上逐渐放大的现象。长鞭效应将会使得企业产品的库存水平提高、服务水平下降、供应链的总成本过高。这必然降低供应链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最终使每一个供应链成员蒙受损失。因此,弱化长鞭效应的负面影响,进而提高供应链敏捷性、降低供应链的成本、缩短产品的供货时间是提高供应链管理效果和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最新手段。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长鞭效应”的起因以及对供应链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过程形象模拟了长鞭效应及其特征;其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模糊控制器对系统进行优化,以及在传统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中引入动态矩阵的误差校正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隐式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器对系统进行优化;最后,使用Matlab对优化控制方案进行了仿真,并通过PID控制的仿真比较,证明了两种方案的有效性。

二、长鞭效应的实质与弱化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鞭效应的实质与弱化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研究动态
        1.2.1 历史街区的研究动态
        1.2.2 地下空间的资源评估
        1.2.3 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
        1.2.4 地下空间规划与实施
        1.2.5 地下空间与历史街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1.4.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概念
        1.4.2 系统动力研究的基本观点
        1.4.3 系统动力研究的理论发展
        1.4.4 系统动力理论的应用领域
        1.4.5 系统动力模型的可适用性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理论
    2.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理论
        2.1.1 实施理论的概念与视角
        2.1.2 实施系统的构成与内容
    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主体
        2.2.1 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
        2.2.2 社会实施主体与权利
        2.2.3 实施过程的主体关系
    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途径
        2.3.1 地下空间的实施方案
        2.3.2 空间实施的行政行为
        2.3.3 空间实施的市场行为
    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保障
        2.4.1 空间实施的根本法律部门
        2.4.2 空间实施的直接法律部门
        2.4.3 空间实施的间接法律部门
        2.4.4 空间实施的技术标准制度
    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性
        2.5.1 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2.5.2 系统的层次与集合
        2.5.3 系统的非定常特征
        2.5.4 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下空间实施系统理论下的历史街区
    3.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
        3.1.1 城市规模制约发展
        3.1.2 人均用地规模紧张
    3.2 历史街区的筛查选择
        3.2.1 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城市
        3.2.2 城市规模影响发展的城市
        3.2.3 研究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
        3.2.4 典型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
    3.3 历史街区的特征聚类与关键问题
        3.3.1 区位特征与年代特征
        3.3.2 保护级别与规模等级
        3.3.3 街区功能与空间形态
        3.3.4 街区的地下空间实施
        3.3.5 历史街区的核心与关键问题
    3.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
        3.4.1 商业与文化功能地下空间
        3.4.2 交通与市政功能地下空间
        3.4.3 安全与其他功能地下空间
        3.4.4 历史街区的地下功能空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
    4.1 系统动力模型构建的技术基础
        4.1.1 系统动力模型的基本工具
        4.1.2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原则
        4.1.3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步骤
        4.1.4 系统动力模型的应用软件
    4.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与因果
        4.2.1 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构建
        4.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因果反馈
        4.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生态环境系统的因果反馈
        4.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系统的因果反馈
        4.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历史保护系统的因果反馈
    4.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存量流量与数学模型
        4.3.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存量流量
        4.3.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变量设置
        4.3.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模型方程
    4.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模拟的模型检验
        4.4.1 系统动力模型的理论检验
        4.4.2 系统动力模型的趋势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模拟与建议
    5.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模拟结果
        5.1.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需求量的波动
        5.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贡献人口增长
        5.1.3 历史文化环境优化水平曲折提高
        5.1.4 历史文化地下空间规模形质影响
    5.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建议
        5.2.1 历史街区经济社会系统建议
        5.2.2 历史街区生态环境系统建议
        5.2.3 历史街区工程技术系统建议
        5.2.4 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系统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创新与重点
        6.1.2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判断汇总
附录B: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动力模型方程式一览表
附录C: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一览表
附录D:典型城市历史街区数据一览表
附录E:全国城市规模收益数据一览表
附录F:十个典型城市空间量估算的部分历史遥感图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长鞭效应的成因与减缓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长鞭效应”背景缘起及概念界定
    1.1 长鞭效应的历史
    1.2 长鞭效应的定义
2“长鞭效应”的产生原因
    2.1 需求预测修正
    2.2 订货批量决策
    2.3 价格波动
    2.4 短缺博弈
    2.5 订货的时滞性
3“长鞭效应”的减缓策略
    3.1 缩短提前期的快速响应 (quick response, QR) , 实行外包服务
    3.2 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
    3.3 稳定价格
    3.4 信息共享与信息强化
    3.5 供应商管理库存 (VMI,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4 结语

(4)基于大数据理论的供应链需求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需求管理的研究
        1.2.2 长鞭效应、双重边际效应研究现状
        1.2.3 大数据研究现状
        1.2.4 相关研究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1 供应链需求信息共享理论
        2.1.1 需求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2.1.2 供应链管理中需求信息共享的特点
        2.1.3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作用及原则
    2.2 博弈论
    2.3 协同学理论
        2.3.1 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2.3.2 协同学理论的系统科学研究
    2.4 大数据理论
第3章 传统供应链上需求管理的问题
    3.1 供应链上需求管理中—长鞭效应
        3.1.1 长鞭效应的成因
        3.1.2 长鞭效应的危害
    3.2 双重边际效应
        3.2.1 双重边际效应的成因
        3.2.2 双重边际效应的危害
    3.3“曲棍球棒”现象
        3.3.1“曲棍球棒”现象产生的原因
        3.3.2“曲棍球棒”现象产生的危害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供应链需求信息共享分析
    4.1 平台构建可行性分析
        4.1.1 平台构建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4.1.2 平台构建的理论可行性分析
    4.2 大数据平台构建的原则
    4.3 供应链云端大数据平台模型架构设计
        4.3.1 大数据的获取
        4.3.2 大数据的储存
        4.3.3 大数据的组织
        4.3.4 大数据的分析
        4.3.5 大数据的决策
    4.4 供应链上大数据平台安全措施
    4.5 小结
第5章 大数据平台应用于需求管理价值
    5.1 弱化长鞭效应
        5.1.1 传统供应链上无信息共享情况
        5.1.2 应用大数据技术后,供应链上信息共享情况
    5.2 弱化双重边际效应
        5.2.1.传统供应链式分散决策
        5.2.2.大数据理论下集中决策
    5.3 弱化曲棍球棒现象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5)基于大数据理论的弱化“长鞭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鞭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
2供应链云端大数据模型的建立
3供应链云端大数据建立过程分析
    3.1大数据的获取
    3.2大数据的储存
    3.3大数据的组织
    3.4大数据的分析
    3.5大数据的决策
4根据模型弱化“长鞭效应”
5结论

(6)随机需求下供应链库存控制与配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1.2.2 控制理论在供应链管理应用综述
        1.2.3 库存配送路径优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2 固定提前期多级供应链库存控制
    2.1 引言
    2.2 库存控制
        2.2.1 供应链中的库存
        2.2.2 多级库存
        2.2.3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供应链管理
    2.3 基于协作模型预测控制协作的库存控制
        2.3.1 问题描述
        2.3.2 需求预测
        2.3.3 预测模型
        2.3.4 目标函数
    2.4 程序设计
    2.5 仿真实例
        2.5.1 牛奶生产加工模型:生产能力未限
        2.5.2 牛奶生产加工模型:生产能力有限
        2.5.3 猪肉生产加工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随机订单提前期下多级供应链库存控制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库存控制机制
        3.2.2 订单延迟和提前期
        3.2.3 时间戳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3.3 控制策略
        3.3.1 不确定时间延迟
        3.3.2 时间戳预测控制
        3.3.3 控制函数
    3.4 算法设计
    3.5 仿真实例
        3.5.1 提前期服从正弦波分布
        3.5.2 提前期服从正态分布
        3.5.3 加权供应链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随机提前期下多级供应链库存控制
    4.1 引言
    4.2 模型描述
        4.2.1 多级库存模型
        4.2.2 订单延迟
    4.3 控制策略
        4.3.1 改进时间戳预测控制
        4.3.2 目标函数
    4.4 算法设计
    4.5 仿真实例
        4.5.1 库存控制分析
        4.5.2 长鞭效应
    4.6 本章小结
5 库存配送与路径优化
    5.1 库存控制的配送问题
        5.1.1 库存控制的配送
        5.1.2 配送问题描述
        5.1.3 数学模型描述
    5.2 多蚁协作学习模型
        5.2.1 蚁群算法
        5.2.2 多智能体学习
        5.2.3 多蚁协作学习模型
        5.2.4 基于后悔值的最优决策
    5.3 分布式多蚁解决带容量约束车辆配送问题
        5.3.1 树割算法
        5.3.2 分布式多蚁算法
    5.4 算法设计
    5.5 仿真实例
        5.5.1 实例1:基准问题
        5.5.2 实例2:ArcView 图数据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与本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1.4.4 本文主要贡献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及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发展
    2.1 供应链管理概述
    2.2 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及发展
        2.2.1 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2.2.2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2.3 风险管理概述及意义
        2.3.1 风险管理概述
        2.3.2 风险管理的意义
    2.4 供应链风险管理相关研究与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研究的必要性
        2.4.1 供应链风险管理相关研究
        2.4.2 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章 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形成机制研究
    3.1 供应链需求不确定性与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关系研究
        3.1.1 供应链需求不确定性
        3.1.2 供应链不确定性与需求不确定性相关研究
        3.1.3 影响供应链需求不确定性的因素
        3.1.4 供应链需求不确定性与需求变异风险的关系
    3.2 供应链长鞭效应与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的关系研究
        3.2.1 供应链的长鞭效应
        3.2.2 影响供应链长鞭效应的因素
        3.2.3 长鞭效应与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的关系
第四章 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要素识别研究
    4.1 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要素研究
    4.2 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要素识别
        4.2.1 IDEF识别方法
        4.2.2 实例研究:识别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要素
第五章 基于需求变异风险的供应链控制策略
    5.1 基于需求变异风险的供应链战略匹配研究
        5.1.1 供应链战略的匹配
        5.1.2 影响供应链战略匹配的因素及相应的供应链调整策略
    5.2 基于ARMIA模型的供应链需求预测研究
        5.2.1 ARIMA模型介绍
        5.2.2 ARIMA法订单预测
        5.2.3 基于ARIMA参数分析的供应链控制措施
        5.2.4 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其他控制措施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1.2.1 关于“并购悖论”的研究
        1.2.2 关于非产业社会体系的研究
        1.2.3 关于跨国公司在华挤出式并购行为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第二章 并购与产业经济理论文献综述
    第一节 企业视角的并购理论及评述
        2.1.1 纵向一体化并购理论及评述
        2.1.2 横向一体化并购理论及评析
        2.1.3 综合并购理论
    第二节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和并购理论及评述
        2.2.1 国际贸易理论及评析
        2.2.2 跨国公司理论及评析
    第三节 产业经济增长理论及评述
        2.3.1 古典产业增长理论及评析
        2.3.2 新古典产业增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及评析
    第四节 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评述
        2.4.1 国外学者对并购绩效实证研究的结论
        2.4.2 国内相关并购绩效研究
        2.4.3 并购绩效研究评析
第三章 企业并购浪潮与经济衰退成因
    第一节 并购浪潮与经济衰退
        3.1.1 美国历次并购浪潮与随后的经济衰退
        3.1.2 中国企业并购历程
        3.1.3 美国并购高潮与经济衰退的关系
        3.1.4 中国并购热潮与经济衰退的关系
        3.1.5 企业视角并购理论与实证悖论的成因
    第二节 产业经济系统和非产业社会体系
        3.2.1 经济增长及其构成
        3.2.2 产业经济系统和非产业社会体系的划分
    第三节 经济危机根源
        3.3.1 非产业社会体系对社会财富的吸收
        3.3.2 非产业社会体系的财富集聚本能
        3.3.3 并购为金融业集聚和掠夺社会财富提供了最为有效工具
        3.3.4 不同性质经济体GDP增长的决定
第四章 并购的政府治理选择
    第一节 不同并购对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4.1.1 产业间企业并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1.2 金融企业并购产业企业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再论企业性质
        4.2.1 不同经济学家关于企业及其性质的界定
        4.2.2 对不同企业理论的评述
        4.2.3 现代企业性质
    第三节 非生产性资本集聚对经济的危害
        4.3.1 大国产业经济复杂系统网络关系
        4.3.2 非生产性社会体系对社会财富的集聚
    第四节 并购使产业市场和政府双失灵
        4.4.1 市场失灵
        4.4.2 政府失灵
    第五节 并购对经济的影响
        4.5.1 企业的目标与政府的目标
        4.5.2 不同类型并购对产业经济的影响机制
    第六节 不同性质并购的治理
        4.6.1 产业系统内部企业间的并购行为的政府规制选择
        4.6.2 针对金融企业主导参与的产业企业并购的政府治理
        4.6.3 并购行为的公开化和拍卖化
    第七节 跨国公司并购
        4.7.1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的影响
        4.7.2 跨国公司新建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经济的影响
        4.7.3 跨国公司并购投资方式对东道国产业经济影响
第五章 跨国公司市场挤出式并购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方式与特点
        5.1.1 外资在华投资方式的变迁
        5.1.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活动的发展
        5.1.3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活动的新特点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活动引发的争议
        5.2.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争议的起因
        5.2.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争议的大讨论
        5.2.3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争议的焦点
    第三节 并购国内龙头企业的经济学分析
        5.3.1 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
        5.3.2 并购动机的产生
        5.3.3 产业内横向并购行为结果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5.3.4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
        5.3.5 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产业的不同方式的效应分析
    第四节 跨国公司市场挤出式并购的产业效应
        5.4.1 并购龙头企业对产业的水平影响分析
        5.4.2 并购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垂直影响分析
第六章 跨国公司技术挤出式并购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移的现状
        6.1.1 技术的“溢出效应”
        6.1.2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移现状与基本特点分析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移新动向
        6.2.1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移的内部化趋势
        6.2.2 高新技术行业和技术变化快的行业转移领先技术
        6.2.3 直接在华设立研发机构
        6.2.4 跨国公司建立在华的技术主导地位
    第三节 跨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机制
        6.3.1 技术溢出效应的非跨国公司意愿
        6.3.2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6.3.3 技术溢出的必要条件
    第四节 跨国公司技术挤出式并购对产业技术的影响
        6.4.1 跨国公司并购可以降低技术溢出效应的损失
        6.4.2 跨国公司技术挤出式并购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6.4.3 跨国公司技术挤出式并购下我国产业的可能后果
第七章 跨国公司品牌挤出式并购对产业发展影响
    第一节 品牌效应的经济分析
        7.1.1 品牌效应理论
        7.1.2 领先品牌的效应
    第二节 跨国公司品牌与民族品牌的比较
        7.2.1 中国品牌的世界地位
        7.2.2 跨国公司品牌在我国市场对民族品牌的挤出
    第三节 跨国公司挤出式并购对民族品牌的影响
        7.3.1 产业链增值过程分析
        7.3.2 品牌领导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7.3.3 跨国公司在华品牌竞争策略
    第四节 跨国公司品牌挤出式并购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7.4.1 品牌资产与企业竞争力
        7.4.2 产业内品牌间的竞争关系
        7.4.3 跨国公司挤出式并购民族领先品牌的效应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并购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8.1.1 研究发现
        8.1.2 一般结论
    第二节 跨国公司挤出式并购对我国产业经济影响
        8.2.1 市场挤出式并购的影响
        8.2.2 技术挤出式并购的影响
        8.2.3 品牌挤出式并购的影响
    第三节 政策建议
        8.3.1 关于规范并购行为的一般政策建议
        8.3.2 关于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特别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供应链长鞭效应理论分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长鞭效应的意义
    1.2 现有文献评述
        1.2.1 国内文献
        1.2.2 国外文献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和长鞭效应
    2.1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2.1.1 供应链的概念和特征
        2.1.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原则及目标
    2.2 长鞭效应概述
第三章 长鞭效应的成因分析
    3.1 长鞭效应系统理论分析
        3.1.1 需求信号处
        3.1.2 批量定购
        3.1.3 价格波动
        3.1.4 短缺博弈
    3.2 长鞭效应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3.2.1 委托-代理理论简介
        3.2.2 长鞭效应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第四章 长鞭效应量化以及模型分析
    4.1 两阶段供应链模型
    4.2 多阶段供应链模型
        4.2.1 信息集中型多阶段模型
        4.2.2 信息分散型多阶段模型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啤酒游戏
    5.2 从啤酒游戏中得出的结论
第六章 长鞭效应控制措施
    6.1 供应链结构优化
    6.2 加强供应链企业契约管理
        6.2.1 契约管理在供应链系统中的作用
        6.2.2 弹性数量契约订货模式的应用
    6.3 实现信息共享
        6.3.1 信息共享在弱化长鞭效应方面的作用
        6.3.2 应用电子商务技术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供应链长鞭效应的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1.3 全文内容安排
2 供应链与长鞭效应
    2.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2.1.1 供应链的概念、特征
        2.1.2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原则和目标
        2.1.3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流程
    2.2 长鞭效应
        2.2.1 长鞭效应的定义及其危害
        2.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3 “长鞭效应”的模拟——啤酒游戏
        2.2.4 长鞭效应的成因
        2.2.5 弱化长鞭效应的对策
    2.3 运用控制理论对长鞭效应的分析
3 控制算法研究
    3.1 PID 控制器
    3.2 隐式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器的设计
        3.2.1 预测控制理论概述
        3.2.2 广义预测控制与动态矩阵控制规律的等价性研究
        3.2.3 广义预测控制与动态矩阵控制的比较
        3.2.4 预测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3.2.5 矩阵G 与向量f 的求取
        3.2.6 控制器参数的设计
    3.3 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3.3.1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
        3.3.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 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4.1 仿真工具MATLAB 介绍
    4.2 仿真对象
    4.3 仿真研究
        4.3.1 单级系统仿真
        4.3.2 复级系统仿真
        4.3.3 PID 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系统与预测控制系统的仿真比较
        4.3.4 量化仿真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长鞭效应的实质与弱化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需求预测对供应链长鞭博弈影响研究[J]. 陈峰. 经营与管理, 2020(01)
  • [2]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D]. 刘树鹏. 天津大学, 2019(01)
  • [3]长鞭效应的成因与减缓措施[J]. 万谦,李仕奇. 中国商论, 2019(04)
  • [4]基于大数据理论的供应链需求管理研究[D]. 吴向向.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2)
  • [5]基于大数据理论的弱化“长鞭效应”研究[J]. 吴向向,王红春,丛娇娇.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5(03)
  • [6]随机需求下供应链库存控制与配送研究[D]. 利节. 重庆大学, 2011(07)
  • [7]供应链需求变异风险问题研究[D]. 陈世超. 石河子大学, 2009(02)
  • [8]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 贾建忠. 南开大学, 2009(07)
  • [9]供应链长鞭效应理论分析及研究[D]. 杨阳俊. 长安大学, 2009(12)
  • [10]供应链长鞭效应的控制策略研究[D]. 汪全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长鞭效应的本质及削弱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