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垄沟固垄效果及效益分析

冀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垄沟固垄效果及效益分析

一、冀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地埂植物篱的固埂作用与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严月[1](2021)在《漫川漫岗黑土区坡面植被的防蚀机制及模式优选》文中提出坡耕地和裸露的沟坡是漫川漫岗黑土区的主要产沙源区,一直以来都是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但其关键的治理技术地埂植物带和植物护坡都存在着损害农民经济利益的问题,面临着被农民破坏的危机。这将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阻碍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究坡面植被的防蚀机制以及筛选出高水保、高经济效益的植被建植模式已成为该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关键任务。但目前其有关研究仍然相对缺乏。因此,本文以漫川漫岗黑土区坡耕地、地埂和侵蚀沟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自然降雨径流泥沙观测、野外人工模拟降雨以及野外原位放水冲刷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坡耕地粮饲作物的减流减沙作用,埂带植被的护坡作用及其模式优选以及径流水动力学特征对侵蚀沟沟坡植被的响应,可为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或沟坡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生长季内,裸地的总径流量为95.3 mm,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在7月(42.3%)和9月(4.2%),其主要受降雨量和降雨历时的影响。与裸地相比,五种粮饲作物的减流效益可达21.5%–69.3%,且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小麦>玉米>大豆。同一月份,其径流量主要受盖度影响。不同月份,不同粮饲作物的径流量受降雨特征和粮饲作物类型共同影响,且受降雨特征的影响更大。裸地的总土壤流失量为622.2 g m-2,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在7月(66.1%)和5月(0.6%),主要受降雨侵蚀力的影响。与裸地相比,五种粮饲作物的减沙效益可达54.1%–77.0%,且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玉米>大豆>小麦。不同粮饲作物的土壤侵蚀量主要受降雨侵蚀力、冠层和根重密度控制。两种牧草的减流减沙效益显着高于三种农作物,故适当退耕种植牧草,有助于缓解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加剧的现状。(2)与裸露地埂相比,地埂植物带的减流效益和减沙效益分别为15%–63%和79%–94%。紫花苜蓿、食用大黄、大果榛子和刺五加的减流减沙效益显着高于自然草地覆盖地埂,灯笼果和黑加仑的减流减沙效益显着低于自然草地覆盖地埂。埂带植被能显着影响地埂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P<0.001)。植被盖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与两者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1)。豆科植物的生物量和埂带植被的总生物量均与径流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而植物多样性和根系对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从经济效益来看,与农田平均经济效益相比,大果榛子、黑加仑、刺五加和灯笼果提高了1.1–9.9倍,而食用大黄和紫花苜蓿分别降低了22.5%和32.5%。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地埂上种植大果榛子或刺五加并在地埂下坎种植紫花苜蓿的建植模式可以实现地埂水土流失防护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双重作用,适宜在东北黑土区积极推广应用。(3)径流水动力学特征受植被特征影响显着。与裸露坡面相比,植被护坡坡面的径流流速、径流功率和单位径流功率分别减少了42%–67%、0–18%、44%–68%;而径流深度、径流剪切力、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和曼宁系数分别增加了55%–150%、69%–156%、4–21倍和1–4倍。上述七种径流特征参数主要受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根重密度和枯落物量的影响(P<0.05)。沟坡植被具有较好的护坡作用,且其作用受植被特征影响显着。与裸露坡面相比,植被护坡坡面的减流效益可达19%–30%,减沙效益可达78%–97%。其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随着植被盖度、根重密度和枯落物量的增加而减少,且直根系含量较高的植被群落其减流减沙效益更佳。在五种沟坡植被建植模式中,由鸭茅、苇状羊茅、猫尾草和紫花苜蓿等比例混合的植被建植模式最适宜应用于东北黑土区沟坡保护。

王淑君[2](2020)在《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的铁碳微电解强化-生态田埂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环保工作的推进,点源污染基本得到有效控制,面源污染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成为我国水环境治理的热点问题。在农村地区,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田径流、村庄地面的雨水径流等污染,其中由农田径流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问题。目前,田埂作为农田面源污染的源头治理技术也逐渐受到了关注。本研究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采用材料表征方法、模拟柱动态研究、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侧渗运行模拟研究,分别探讨生态田埂的组成基质性质、关键参数、微生物组成和侧渗处理效果,旨在确定生态田埂关键结构参数,明确其处理效果与特征,进而提出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田埂的工程设计方案。生态田埂组成基质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为砂壤土,表面粗糙,其p H为6.1呈微酸性;木炭具有多孔道结构,粒径1~2mm,其中C元素含量达81.29%;铁的粒径0.4~0.6mm,主要组成物质为铁单质。这有助于吸附污染物和形成微电池,同时为微生物提供栖息空间,进而强化对污染物的削减效果。生态田埂模拟柱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碳铁比例和铁碳层厚度对氮素削减影响较大,TN和NO3--N去除率随碳铁比的增大而升高,TN和NH4+-N去除率随碳铁层厚度的增加而提高,结合填料费用,确定最佳碳铁比为2:1,最佳碳铁层厚度为20cm。流量和污染负荷对生态田埂的削减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在0.5、1.0和1.5m L/min三种进水流量下,TP去除率均超过98%,COD、TN和NH4+-N去除率随进水流量的增大而略微降低,去除率分别为87.04%~93.22%、76.18%~86.31%和84.86%~88.21%;在三种污染负荷下,TP和NH4+-N出水浓度较为稳定,削减率分别在84%和98%以上,COD和TN随污染负荷增加而略微增加,去除率分别为82.0%~89.1%和73.6%~83.9%。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基质中含有变形杆菌(29.98%)、绿弯菌(19.61%)和拟杆菌(1.67%),这些细菌对氮素和有机物的去除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生态田埂侧渗运行模拟研究,验证生态田埂对农田径流模拟水样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对COD、TP、TN和NH4+-N的削减率均超过80%,去除效果较好。基于上述生态田埂侧渗运行去除效果,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典型农田,设计了6亩缓坡农耕地的生态田埂和1.8亩梯田的生态田埂,预期对COD、TN和NH4+-N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对TP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用寿命为3~4年。

吕文强[3](2016)在《黄土高原石家岔小流域带状植物篱土壤水分空间分异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力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降雨及径流是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由于地形条件和水量的时空不均,水分成为了制约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带状植物篱由于其能拦蓄径流、调蓄水分、改良土壤等作用成为黄土高原最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然而过去的研究对带状植物篱的结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带状结构植物篱土壤水分空间特征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常见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山杏(Armeniaca sibirica)两种带状植物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物篱系统中土壤水分连续2年的动态监测以及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机械组成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柠条植物篱系统内各部位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差异显着(P<0.05);山杏植物篱系统与梯田土壤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差异显着(P<0.05);各部位间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因植物篱类型不同而分异明显。两种带状植物篱系统土壤小团聚体(粒径0.252.00mm)和微团聚体(粒径<0.25mm)各部位分异显着(P<0.05),植物篱对粒径<2.00mm的水稳性团聚体空间分异产生明显影响。(2)两种带状植物篱土壤砂粒(粒径0.052mm)、粉粒(粒径0.0020.05mm)、粘粒(粒径<0.002mm)含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植物篱能改变砂粒、粉粒、粘粒的相对组成。柠条植物篱系统内各部位土壤有机质表现为带内(3.57%、Ⅱ级)>带后(3.09%、Ⅱ级)>带间(2.72%、Ⅲ级)>带前(2.64%、Ⅲ级),且各部位间分异明显;山杏植物篱系统土壤有机质表现为带间(1.47%、Ⅳ级)>带内(1.41%、Ⅳ级),分异不明显;不同植物篱类型间有机质分异不同。(3)两种带状植物篱带内、带前、带间、带后表层土壤水分有效性均差异显着(P<0.05)。柠条植物篱土壤水分有效性随距植被带距离的增加而提高,而山杏植物篱土壤水分有效性随距植被带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水分有效性分级比较表明,柠条植物篱带间表层土壤水分为中效水,带后、带前、带内均为难效水,而山杏植物篱带内表层土壤水分为易效水,带后和带间均为中效水。(4)在土层20-100cm内,柠条植物篱各部位土壤体积含水量除在土层40cm处差异不显着外,在其他各土层均差异显着(P<0.05)。在表层(20cm处)表现为带内>带后>带前>带间,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带内土壤体积含水量逐渐降低,带间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山杏植物篱各部位土壤体积含水量基本相同且增减变化一致,土壤含水量不受距植被带距离的影响。在降水条件下,柠条植物篱各部位土壤水分有效性空间动态变化表现为带间>带后>带前>带内,山杏植物篱各部位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变化表现为带内>带后>带间。(5)两种物篱系统土壤水库吸持库容和总库容均表现为山杏植物篱(1255.67、1358.07 t/hm2)>柠条植物篱(1140.90、1253.95 t/hm2)>梯田(907.20、1176.20t/hm2);土壤滞留库容表现为梯田(269.00 t/hm2)>柠条植物篱(113.05 t/hm2)>山杏植物篱(102.40 t/hm2);植物篱能显着增强土壤贮水性能,且在不同植物篱类型之间差异表现明显。植物篱系统各部位间土壤体积含水量、实际贮水量、水库贮水效率均差异显着(P<0.05)。土壤实际贮水量和水库贮水效率均随降雨发生动态变化,降雨是土壤实际贮水量和土壤水库贮水效率变化的驱动因子。(6)土壤水库总库容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土壤非毛管孔隙、机械组成、水稳性团聚体、有机质均无明显相关关系;土壤结构对土壤水库贮水性能影响明显。植物篱土壤水库贮水效率与土壤因子的逐步回归方程为Y=29.30-0.44 X3+0.13 X5-1.50 X7+0.30 X8(R2=0.98,P<0.05);对土壤水库贮水效率的直接作用排序为水稳性团聚体(X8,0.84)>粘粒(X7,-0.67)>非毛管孔隙(X3,-0.40)>砂粒(X5,0.22)。(7)植物篱系统土壤含水量在不同部位间和生长期内各月份间均差异显着(P<0.05);各部位间剖面土壤含水量分布分异明显,且均小于梯田土壤含水量;柠条植物篱系统带内和带间在土层20-200cm内为干层,梯田在土层60-200cm内为干层;植被对干层的厚度及分布范围有着明显的影响,干层化程度表现为柠条植物篱带内>带间>梯田;植物篱能显着加剧土壤干旱程度,并能加深土壤稳定干层厚度。(8)植物篱系统各部位间土壤水分恢复程度在生长期内和垂直剖面上存在分异;与梯田相比,植物篱能减弱土壤水分恢复的程度;土壤水分恢复受到植被、降雨、土层深度的限制。进行植被恢复重建时应考虑当地的降水变化、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类型,选择适宜的植被类型,并合理设置种植密度才能减少由土壤干化引起的土壤水分亏缺对植被恢复重建的影响。

王仁新[4](2016)在《不同护埂植物对网格式生物埂土壤理化性质及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坡改梯是川中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由于极度缺乏石材和石埂成本过高等原因,在川中丘陵区推广石埂梯田难以实现。六棱型预制网格式生物埂护坡技术,具有原材料用料少,工艺简单,造价低,排水性能好等特点,取代了过去的石料满砌护坡技术,能够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还能改善坡耕地土壤的结构和养分。研究不同护埂植物对梯田生物埂土壤理化性质及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为丘陵区梯田生物埂的推广及综合利用梯田埂坎资源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以四川省射洪县浒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域,以黄花、紫花苜蓿、高羊茅、麦冬四种护埂植物生物埂土壤为研究内容,空白组为对照,以明确4种护埂植物对六棱型网格式生物埂的水土保持功能为目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护埂植物生物埂坡面不同坡位(坡上、坡中、坡下)、不同土层(0-5cm和5-10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主要从土壤容重、p H值、有机质、土壤贮水状况、机械组成、微团聚体特征及其分型维数特征、土壤入渗特性、土壤粘聚力及内摩擦角等指标进行分析。本研究全面分析了不同护埂植物条件下梯田生物埂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网格式生物埂的进一步改进、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川中丘陵区梯田生物埂的草本植物种类选择和土壤养分改良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参考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护埂植物生物埂能够减小土壤容重,能有效调节土壤p H值,提高有机质含量,减少养分流失。护埂植物生物埂土壤容重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空白组基本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护埂植物能增加土壤孔隙,降低土壤容重,且高羊茅、麦冬生物埂土壤容重最小,空白组最大。植物生物埂土壤p H平均值为7.1978.200,空白组则为8.2048.274,护埂植物对梯田生物埂土壤p H值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坡位、土层、护埂植物种类是生物埂土壤p H值的影响因子。护埂植物生物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3.3120.73 g·kg-1,空白组则为1.185.08g·kg-1,护埂植物生物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较空白组高,且黄花、紫花苜蓿生物埂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雨季后与雨季前相比,生物埂土壤容重增大,有机质含量降低,护埂植物生物埂受雨季的影响较小,能够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2)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贮水性能及渗透性有显着的提高作用,高羊茅的效果最佳。护埂植物生物埂不同土层土壤水分最大滞留贮水量、土壤水分最大吸持贮水量、土壤水分饱和贮水量坡面规律均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空白组大体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高羊茅、麦冬、紫花苜蓿生物埂土壤贮水参数最大,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贮水性能,防治水土流失;雨季后各生物埂贮水量基本较雨季前小,且雨季对黄花生物埂土壤贮水量影响最大;坡位、土层、护埂植物种类是土壤贮水性能的影响因子。护埂植物生物埂土壤入渗参数基本规律表现为初始入渗率>平均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坡面规律为坡上>坡中>坡下,而空白组生物埂基本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护埂植物生物埂对土壤渗透性能的改善作用表现为高羊茅>紫花苜蓿>麦冬>黄花;雨季后土壤各渗透参数基本较雨季前小。(3)护埂植物生物埂能够减少土壤粗砂粒含量,有效改善土壤质地,使得土壤颗粒重组,不同护埂植物生物埂对土壤质地改善情况各不相同。护埂植物生物埂土壤机械组成分形维数坡面规律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而空白组则基本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紫花苜蓿、黄花土壤机械组成分形维数最大,对土壤质地的改良效果较好。雨季前,护埂植物生物埂较空白组土壤粗砂粒、细砂粒降低16.86%75.16%,同时粘粒含量增加7.79%31.55%;雨季后,护埂植物生物埂较空白组粗粘粒含量增加46.94%95.05%,植物生物埂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空白组则表现出相反规律,麦冬、黄花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最大。雨季前,护埂植物生物埂较空白组粗砂粒减少5.25%80.90%;雨季后,生物埂粗砂粒减少,粗粉粒增加,雨季对土壤微团聚体具有一定破坏性。(4)护埂植物能够有效增大土壤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从而提高土壤抗剪强度,达到保持水土的功能。不同护埂植物生物埂土壤粘聚力在坡面分布规律不显着。护埂植物能够提高生物埂土壤抗剪强度,具体表现为生物埂土壤粘聚力较空白组增大4.29%164.97%,内摩擦角较空白组增大6.18%32.62%,黄花、紫花苜蓿对生物埂抗剪强度的增大效果最好。雨季后,生物埂土壤粘聚力、内摩擦角均减小较雨季前减小。

汪三树,刘德忠,史东梅,黄先智,唐学文,李叶鑫,甘雪莲[5](2013)在《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蓄水保土效应》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蓄水保土效应。【方法】采用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力学分析等综合性研究手段,对4种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措施的蓄水保土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不同生物埂措施的土壤总孔隙度表现为桑树埂>花椒埂>紫花苜蓿埂>自然生草埂;生物埂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平均入渗率变化趋势一致,依次为桑树埂>花椒埂>紫花苜蓿埂>自然生草埂。(2)生物埂土壤有效库容与对照自然生草埂相比差异明显(P<0.05),表现为木本埂>草埂>对照自然生草埂;在生物埂蓄水过程中,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越大,土壤入渗性能越好,土壤水库库容越大;生物埂土壤容重越大,则土壤渗透性和通透性越差,导致土壤无效库容越大,坡耕地农作物水分利用困难。(3)生物埂土壤抗剪强度表现为紫花苜蓿埂(0.38 kg·cm-2)>花椒埂(0.25 kg·cm-2)>桑树埂(0.22 kg·cm-2)>自然生草埂(0.18 kg·cm-2),内摩擦角以花椒埂最大(20.76°);生物埂土壤内摩擦角与机械组成分形维数、土壤初始含水率之间呈显着负相关,与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呈显着正相关;土壤黏聚力和抗剪强度与机械组成分形维数呈显着负相关,与土壤分散率呈显着正相关,与微团聚体分形维数相关性不显着。【结论】由于紫色丘陵区生物埂措施对土壤孔隙结构等物理性质具有改良作用,提高了土壤有效库容,这对抵御坡耕地季节性干旱作用成效明显;同时也增强了土壤抗剪强度,使得地埂抵抗降雨和径流剪切的能力增强,保证了坡耕地土地生产力的稳定。

马笑,朱首军[6](2013)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地埂土壤崩解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静水崩解试验研究梯田地埂植物篱的抗蚀性,分析地埂植物篱不同深度土壤的崩解量与根系状况,研究不同梯田地埂植物篱的抗侵蚀效果。结果表明:地埂植物篱可明显降低土壤崩解量,提高地埂抗蚀性;在无根系影响的对照光埂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随之增大,崩解量随之减小;在根系及密度的双重影响下,根系对崩解量的影响较大,崩解量随着有效根系数量的增多而减小,抗蚀性增强。

马笑[7](2013)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地埂植物防蚀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稳固梯田埂坎,保护田面,延长梯田的使用年限,本研究在陕北安塞修建新的梯田埂坎,梯埂顶部种植紫花苜蓿与红豆草,在牧草的不同生长期,分析不同地埂土壤的崩解特性及根系特征,得出牧草根系与土壤崩解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其水稳性团聚体含与根系之间的关系,通过设置梯埂微小区,对其产流产沙量进行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地埂上,两种地埂植物均可明显降低土壤崩解量,随着牧草的生长,其根系逐渐增多,崩解量随之降低。其中,苜蓿生长状况优于红豆草,苜蓿对梯田地埂的适应性更强,能更好的提高地埂盖度,稳固埂坎,降低崩解量,提高地埂抗蚀性。(2)崩解土壤在入水后都有一个短暂的吸水、排气、增重过程,而后开始脱落崩解,崩解过程主要集中在前5分钟。(3)梯田地埂表层土壤崩解量最大,在无根系影响的对照埂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随之增大,崩解量随之减小;在根系及容重的双重影响下,根系对崩解量的影响较大,崩解量随着有效根系数量的增多而减小,抗蚀性增强。(4)苜蓿与红豆草地埂土壤中的团聚体含量高于对照光埂,同时,牧草的有效根系能够明显提高>2mm粒级团聚体含量。(5)苜蓿与红豆草的地上与地下部分可拦截降雨径流,减少地表径流量。除人为耕作影响外,地埂的泥沙流失量主要来自地埂内侧边坡,地埂顶部的产沙量较少。地埂的产流量与降水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地埂的产沙量与降水强度呈明显的正相关。

党汉瑾[8](2013)在《半干旱区带状植物篱系统径流调控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带状植物篱是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技术之一,然而,带状植物篱系统如何通过水分再分配过程来维持自身格局的稳定性尚不明确。本文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柠条植物篱(26年生)和山杏植物篱(8年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物篱系统不同部位(带间、带前、带内、带后)土壤粒径组成、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入渗性能等指标的测定,以及对土壤水分含量近2年的监测,对比分析了植物篱系统不同部位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及其动态特性,研究了植物篱系统对径流的调控效应及水分再分配过程,结果表明:(1)柠条、山杏植物篱的营建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显着,且系统不同部位土壤的颗粒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植物篱系统土壤粘粒及团聚体含量均高于耕地(对照),其中带内部位土壤粘粒含量为20.88%,为系统各部位中最高;粒径>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也表现出从带间向带内富集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表层土壤中更为明显。但在山杏植物篱系统中,带间土壤团聚体结构要优于带内,带内部位砂粒含量也高于其它部位,这可能与带间长期种植紫花苜蓿,促进了带间表层土壤的结构改良有关。(2)柠条植物篱系统中,带内部位的土壤更为疏松,透水保水性能更好;而在带前部位,表层土壤密度较大(1.16mg·m-3),持水能力也较弱;在山杏植物篱中,并没有明显表现出带内土壤结构较优的特征,但两种植物篱系统土壤物理结构均优于对照,进一步肯定了植物篱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测定表明,在相同的土壤基质势范围内,柠条和山杏植物篱的带内部位土壤含水量均最高。同时,在土壤加湿和脱湿的水分变化过程中,两种植物篱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均存在滞后现象。相同基质势下的土壤水分含量,柠条带内、山杏带间的土壤脱湿过程明显高于加湿过程,表明柠条植物篱带内的保水作用明显优于山杏。(3)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变化趋势相似,柠条植物篱系统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呈现出从带间向带内部位汇聚的趋势,但带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可能与植物篱种植时整地对表层土壤的破坏有关;而土壤碱解氮并没有明显表现出向植物篱带内富集的趋势,可能与带内土壤较好的孔隙结构易于碱解氮淋溶流失有关;山杏植物篱带间部位的土壤肥力高于带内,这与带间长期种植牧草有关。(4)植物篱系统中带内土壤湿润锋推进的速度更快,入渗速率均高于带间,且带内土壤水分深入、补充土壤水库的能力更强。(5)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柠条植物篱系统各部位土壤质量含水量均表现出逐层降低的趋势,依次为020cm(20.3511.56%)>4060cm(10.375.90%)>6080cm(8.024.50%)>80100cm(7.334.14%)>100120cm(6.943.94%),越接近表层,带前、带内部位土壤水分含量的优势更明显。通过对土壤水分的有序聚类分析将柠条植物篱系统土壤划分为弱利用层、利用层和调节层三个层次,其中带内的土壤水分利用层(20120cm)大于带前、带后(2060cm)和带间(4060cm),与植物体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深度范围基本一致,带内的土壤水分调节层在120cm以下,较带间(80cm以下)和带前、带后(60cm以下)均深,体现了带状植物篱对径流拦截、篱带内水分富集及入渗蓄存的效应。

李聪会[9](2013)在《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植物篱水土保持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坡耕地是黄土丘陵区主要基本农田类型之一,是满足当地粮食需求的基本生产要素,也是造成当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研究推广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解决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矛盾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紫花苜蓿、红豆草两种植物篱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水崩解法、原状土冲刷法和原位抗剪强度测定法,分析了植物篱布设后坡耕地土壤抗冲性、抗蚀性、抗剪强度等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定性分析植物篱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植物篱可以提高土壤抗蚀性。植物篱布设当年,土壤崩解速率随时间呈现降低并趋于稳定变化。土壤容重是影响带间坡耕地与裸地土壤抗蚀性的主要因素,土壤崩解速率与容重呈负相关关系;植物篱带内土壤抗蚀性主要受植物根系影响,与根长密度有显着负相关关系。受植物影响,植物篱带内土壤抗蚀性高于裸地。植物篱生长后期(T5阶段),紫花苜蓿、红豆草带内土壤崩解速率分别比裸地小46.15%、59.62%,红豆草带内土壤崩解速率比紫花苜蓿低25.0%。(2)植物篱可以提高土壤抗冲性。植物篱布设初年,植物篱带内土壤抗冲性随时间呈现升高变化。土壤容重是影响带间坡耕地、裸地土壤抗冲性主要因素,抗冲系数与容重呈正相关关系;植物篱带内土壤抗冲性主要受植物根系影响,与根长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在植物生长影响下,植物篱带内土壤抗冲性大于裸地。生长末期(T5),紫花苜蓿、红豆草植物篱带内土壤抗冲性是裸地的2.76倍、3.39倍。红豆草对土壤抗冲性的增强作用优于紫花苜蓿,红豆草植物篱带内土壤抗冲系数最大可高于紫花苜蓿22.45%(T5),最小为2.09%(T2)(3)植物篱可以提高土壤抗剪性。植物篱带内土壤抗剪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呈逐渐增高变化。带间坡耕地、裸地土壤抗剪强度受土壤容重影响较大,与土壤容重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植物篱带内土壤抗剪强度主要受植物根系密度影响,与根长密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在植物根系影响下,植物篱带内土壤抗剪强度大于裸地,到末期(T5),紫花苜蓿带内土壤抗剪强度最高可比裸地高35.84%,红豆草带内土壤抗剪强度比裸地高48.75%,红豆草带内土壤抗剪强度比紫花苜蓿带内高9.50%。(4)植物篱可以减少坡耕地产流量,使其产流量明显低于未布设植物篱的CK小区,植物篱带间距越窄,减流作用越明显。在相同降雨条件下,紫花苜蓿、红豆草两种植物篱不同带间距小区产流量的大小顺序均为3m<4m<5m<CK。不同植物篱品种间对产流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性差异。(5)植物篱可以减少坡耕地产沙量。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布设有植物篱的小区各场降雨产沙量均明显低于裸地小区,植物篱带间距越窄,其减沙作用越明显。紫花苜蓿、红豆草两种植物篱不同带间距小区产沙量均为3m<4m<5m<CK。不同植物篱品种间对产沙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性差异。

蒲玉琳[10](2013)在《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效应及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粮食与食品需求不断增长,水土流失与耕地资源耗竭式高强度利用引起的地力衰退,农田肥料投入逐年增多,由此导致农业非点源(尤其是氮磷)污染引起的水环境恶化日益加剧。因此,探索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措施是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农田氮磷的损失主要通过水、土迁移进入水体,而植物篱技术因植物篱的机械阻滞等作用,不仅能有效地保持水土,还能显着地减轻流失氮磷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危害。目前,对植物篱控制氮磷流失效应的研究大多是在分析植物篱的水土保持效应时,涉及减少总氮磷或径流全氮流失效应,较少研究植物篱模式下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也较少探讨植物篱控制氮磷流失的原因;对植物篱模式综合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保持水土与提高土地生产力效益,忽视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为此,本文以三峡库区上游及库周丘陵区的紫色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径流小区试验,结合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法在研究了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效应及其对土壤综合抗蚀性的响应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评价了坡耕地植物篱-农作模式综合生态效益,得到了紫色丘陵区最佳综合生态效益的植物篱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植物篱模式能降低径流全氮及其各形态径流氮浓度。就径流全氮浓度而言,与常规横坡农作模式(T4)相比,涪陵试验点黄花植物篱模式(T1)、金银花植物篱模式(T2)、2带桑树植物篱模式(T3)径流全氮平均浓度分别降低26.2%、27.5%、13.5%;3带桑树模式(T5)和四边桑模式(T6)在实验期间未呈现降低径流氮浓度的效应。在资阳试验点,与常规横坡农作模式(T7)相比,20°坡地紫穗槐模式(T8)和香根草模式(T9)径流全氮平均浓度分别降低36.0%、33.0%;与常规横坡农作模式(T10)相比,13°坡地紫花苜蓿(T11)的径流全氮平均浓度降低5.9%,蓑草(T12)无此趋势。因此,不同植物篱模式降低径流氮浓度效应的大小为:涪陵试验点金银花>黄花>2带桑树,资阳试验点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植物篱-农作模式减少了坡耕地总氮及各形态氮流失负荷。就总氮流失负荷而言,与T4相比,涪陵试验点T1、T2和T3在2011-2012年的2年间总氮流失负荷分别降低7.34kg/hm2、6.54kg/hm2、1.78kg/hm2,降低幅度分别为34.9%、31.0%、8.4%;T5与T6在试验期间未呈现降低总氮流失负荷的效应。在资阳试验点,与T7相比,20°坡地T8、T9在2010-2012年的3年间总氮流失负荷分别降低98.58kg/hm2、95.75kg/hm2,降低幅度分别为92.4%、90.0%;与T10相比,资阳试验点13°坡地T11、T12在2010-2012年的3年间总氮流失负荷分别比降低82.65kg/hm2、78.12kg/hm2,降低幅度分别为88.7%、83.9%。因此,不同植物篱模式控制氮素流失效应的大小为:涪陵试验点黄花>金银花>2带桑树;资阳试验点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2.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磷素流失效应植物篱模式也能降低径流全磷及其各形态径流磷浓度。就径流全磷平均浓度而言,涪陵试验点T1、T2、T3和T5的径流全磷平均浓度分别降低38.1%、44.1%、41.9%、4.3%;T6在试验期间未呈现降低径流磷浓度的效应。在资阳试验点,与T7相比,20°0坡地T8、T9径流全磷平均浓度分别降低52.6%、42.1%;与T10相比,T11、T12径流全磷平均浓度分别降低40.4%、41.3%。因此,不同植物篱模式降低径流磷素浓度效应的大小为:涪陵试验点金银花>2带桑树>黄花>3带桑树,资阳试验点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植物篱-农作模式也减少了坡耕地总磷及各形态磷流失负荷。就总磷流失负荷而言,与T4相比,涪陵试验点T1、T2和T3在2011-2012年的2年间总磷流失负荷分别降低0.99kg/hm2、1.22kg/hm2、0.84kg/hm2,降低幅度分别为38.4%、47.4%、32.7%;T5与T6在试验期间也未呈现降低总磷流失负荷的效应。在资阳试验点,与T7相比,20°坡地T8、T9在2010-2012年的3年间总磷流失负荷分别降低53.91kg/hm2、51.39kg/hm2,降低幅度分别为96.1%、91.6%:与T10相比,资阳试验点13°坡地T11、T12在2010-2012年的3年间总磷流失负荷分别降低48.81kg/hm2、48.09kg/hm2,降低幅度分别为94.0%、92.7%。因此,不同植物篱模式控制磷素流失效应的大为,涪陵试验点金银花>黄花>2带桑树;资阳试验点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0坡地紫花苜蓿>蓑草。3.植物篱-农作模式下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植物篱-农作模式增大了植物(包括农作物和植物篱)吸收氮磷量与土壤蓄积氮磷量。植物篱模式下植物对氮、磷素的相对吸收率分别为1.6~30.0%、2.0-16.0%(除黄化模式外);土壤对氮、磷素的相对蓄积率分别为7.5-25.8%、9.7-50.9%。本文分别将植物篱-农作模式增强植物吸收和土壤蓄积氮磷量的效应称为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氮磷流失的植物吸收和土壤蓄积效应。不同植物篱由于生物、生理特性不同,增强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不一致。同等条件下,不同植物篱模式下植物吸收氮素效应的大小为,涪陵试验点金银花>桑树>黄花,资阳试验点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吸收磷素效应的大小是,涪陵试验点金银花>桑树,资阳试验点20°坡地香根草>紫穗槐,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涪陵试验点不同植物篱模式下土壤蓄积氮素效应的大小为黄花>金银花>桑树,蓄积磷素效应的大小是黄花>桑树>金银花;资阳试验点不同植物篱模式土壤蓄积氮、磷素效应的大小均为,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4.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性及其对坡耕地氮磷流失负荷的影响资阳实验点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抗剪强度(SS)、土壤抗蚀性(AE)、抗冲性(AS)与综合抗蚀性(CAE)大于常等高农作模式,其中20°坡地T8表层土壤的SS、AEI(抗蚀指数)、ASI(抗冲指数)与CAEI(综合抗蚀指数)分别比T7增大70.3%、3.99、84.1%、102.9%,T9的分别增大49.6%、2.65、49.0%、91.9%;13°坡地T11表层土壤的SS、AEI、ASI与CAEl分别比T10增大62.2%、3.13、188.3%、87.9%,T12的分别增大89.7%、2.36、174.8%、82.9%。因此,就综合抗蚀性而言,不同植物篱模式增强土壤综合抗蚀性效应的大小为,20°坡地紫穗槐>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与常规横坡农作模式相比,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各坡位篱带与作物带土壤抗剪强度、抗蚀性、抗冲性与综合抗蚀性明显增强,尤其是篱带。植物篱-农作模式大大减弱了坡耕地土壤各抗蚀指标自下而上呈近直线式降低或急剧降低的程度,改善了坡耕地土壤各抗蚀指标的过大坡面异质性。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总氮磷流失负荷随土壤抗剪强度、抗蚀指数、抗冲指数与综合抗蚀指数的增大呈指数函数式或一次线性函数式降低,且除抗蚀指数外,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达极显着。由此可推知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氮磷流失效应也随土壤抗剪强度、抗冲性与综合抗蚀性的增强而增大。5.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在资阳试验点,与T7相比,20°坡地T8综合生态效益指数(A)、保持水土效益指数(B1)、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效益指数(B2)、提高土壤抗侵蚀力效益指数(B3)、提高土地生产力效益指数(B4)分别增加301.9%、278.4%、346.6%、107.2%、23.6%,T9的分别增加288.1%、262.6%、333.9%、93.7%、25.3%;与T10相比,13°坡地T11的A、B1~B4分别增加215.6%、237.5%、220.2%、126.0%、33.6%,T12的分别增加215.6%、237.5%、220.2%、126.0%、33.6%。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不同类型生态效益指数大小为,B2(1.165)>B1(0.962)>B4(0.495)>B3(0.332)。因此,植物篱-农作模式提高了坡耕地综合生态效益与不同类型生态效益。不同植物篱-农作模式的提高效应大小为,20°坡地紫穗槐模式>香根草,13°坡地紫花苜蓿>蓑草。在西南紫色丘陵区的坡耕地,尤其是15°以上坡耕地推广与实施灌木类植物篱模式可取得较好的综合生态效益。综上所述,植物篱-农作模式能有效地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增大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量,提高综合生态效益,对保护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小流域水环境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植物篱-农作模式可作为控制农业点源污染物氮、磷素的源头控制技术。本文引入植物吸收氮(磷)素的相对吸收率,土壤蓄积氮(磷)素的相对蓄积率,可分别表征植物篱-农作模式下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建立了坡耕地总氮磷流失负荷与土壤各抗蚀指标的关系模型;构建了包括植物篱模式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指标的植物篱-农作模式的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研究条件限制,未研究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壤中流减少氮磷流失效应:未评价植物篱-农作模式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今后应进一步研究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壤中流减少氮磷流失效应,构建合理评价植物篱-农作模式社会效益、景观效益与综合效益的指标体系。

二、冀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地埂植物篱的固埂作用与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冀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地埂植物篱的固埂作用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漫川漫岗黑土区坡面植被的防蚀机制及模式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在水土流失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1.2.2 地埂植物带的应用及发展
        1.2.3 沟坡治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1.3 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研究创新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坡耕地粮饲作物的减流减沙作用
        2.3.2 埂带植被的护坡作用及模式优选
        2.3.3 径流水动力学特征对侵蚀沟沟坡植被的响应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坡耕地粮饲作物的减流减沙作用
    3.1 结果与分析
        3.1.1 生长季内自然降雨特征
        3.1.2 不同粮饲作物的生长发育特征
        3.1.3 产流过程监测
        3.1.4 产沙过程监测
        3.1.5 不同粮饲作物的经济效益
    3.2 讨论
        3.2.1 自然降雨条件下粮饲作物类型对产流的影响
        3.2.2 自然降雨条件下粮饲作物类型对产沙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埂带植被的护坡作用及模式优选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埂带植被的植被特征
        4.1.2 不同埂带植物的水土保持效益
        4.1.3 埂带植被特征与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的关系
        4.1.4 不同埂带植被的经济效益
    4.2 讨论
        4.2.1 埂带植被对地埂土壤侵蚀的影响
        4.2.2 地埂植物带种植模式优选
    4.3 小结
第5章 径流水动力学特征对侵蚀沟沟坡植被的响应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不同沟坡植被模式下的植被特征
        5.1.2 不同沟坡植被模式下的径流水动力学特征
        5.1.3 不同沟坡植被模式下的产流产沙过程
        5.1.4 径流特性和泥沙变量与沟坡植被特征的关系
    5.2 讨论
        5.2.1 沟坡植被特征对径流水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5.2.2 沟坡植被的减蚀作用
        5.2.3 植被护坡技术的沟坡保护作用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的铁碳微电解强化-生态田埂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农业面源污染
        1.2.1 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
        1.2.2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1.2.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1.3 田埂技术
        1.3.1 田埂定义
        1.3.2 田埂的类型
        1.3.3 田埂功能
        1.3.4 田埂技术研究现状
    1.4 铁碳微电解研究现状
        1.4.1 铁碳微电解原理
        1.4.2 铁碳微电解技术应用进展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填料
        2.1.3 模拟水样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装置
        2.2.1 柱实验装置
        2.2.2 生态田埂侧渗运行模拟装置
    2.3 田埂研究实验方法
        2.3.1 生态田埂组成基质性质研究
        2.3.2 生态田埂关键参数对农业面源污染削减效果的影响研究
        2.3.3 生态田埂削减效果验证及三峡库区生态田埂初步设计
    2.4 分析测定方法
        2.4.1 水质检测方法
        2.4.2 基质表征方法
        2.4.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2.4.4 数据分析方法
3 生态田埂组成基质性质和关键参数研究
    3.1 生态田埂组成基质性质研究
        3.1.1 土壤
        3.1.2 零价铁
        3.1.3 木炭
    3.2 生态田埂关键参数对农业面源污染削减效果的影响研究
        3.2.1 关键结构参数研究
        3.2.2 关键操作参数研究
    3.3 生态田埂微生物群落分析
    3.4 小结
4 生态田埂削减效果验证及三峡库区生态田埂初步设计
    4.1 生态田埂侧渗运行模拟装置削减效果
        4.1.1 对COD的削减效果
        4.1.2 对TP的削减效果
        4.1.3 对TN的削减效果
        4.1.4 对NH_4~+-N的削减效果
    4.2 设计依据、标准及原则
        4.2.1 设计依据
        4.2.2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4.2.3 设计原则
    4.3 生态田埂工程设计方案
        4.3.1 研究区域概况
        4.3.2 参数设计依据
        4.3.3 缓坡农耕地生态田埂
        4.3.4 梯田生态田埂
        4.3.5 投资概算
        4.3.6 使用寿命讨论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缓坡农耕地生态田埂设计图
附录B 梯田生态田埂设计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副导师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3)黄土高原石家岔小流域带状植物篱土壤水分空间分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篱的相关研究及述评
        1.2.2 退耕植被与土壤水分
    1.3 植物篱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数据处理方法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样方设置
        2.2.2 土壤采集
        2.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2.4 土壤水分动态测定
        2.2.5 土壤供水系数和水分亏缺度计算
        2.2.6 土壤水库库容计算
        2.2.7 土壤干层指标及分级
        2.2.8 土壤干层水分恢复及分级
第3章 带状植物篱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特征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两种带状植物篱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空间分异特征
        3.2.2 两种带状植物篱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空间分异特征
        3.2.3 两种带状植物篱土壤机械组成空间分异特征
        3.2.4 两种带状植物篱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异特征
        3.2.5 带状植物篱土壤因子间相关性分析
    3.3 结论
    3.4 讨论
第4章 带状植物篱土壤水分有效性空间分异特征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两种植物篱土壤水分有效性空间差异分析
        4.2.2 两种带状植物篱各部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4.2.2.1 两种带状植物篱各部位表层土壤水分随降水动态变化
        4.2.2.2 柠条植物篱系统各部位土壤含水量差异性分析
        4.2.3 两种带状植物篱土壤水分有效性在降雨条件下动态变化
        4.2.3.1 两种植物篱土壤供水系数在降水条件下动态变化分析
        4.2.3.2 两种植物篱土壤水分有效性在降水条件下动态变化分析
    4.3 结论
    4.4 讨论
第5章 带状植物篱土壤水库空间特征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带状植物篱土壤水库贮水分析
        5.2.1.1 植物篱系统土壤水库贮水能力
        5.2.1.2 植物篱系统内各部位土壤水库空间分异性
        5.2.2 带状植物篱土壤水库对降雨的动态响应
        5.2.2.1 带状植物篱土壤贮水量对降雨的动态响应
        5.2.2.2 带状植物篱土壤水库贮水效率对降雨的动态响应
        5.2.3 土壤性质对植物篱土壤水库性能的影响分析
        5.2.3.1 土壤因子对土壤水库库容的影响
        5.2.3.2 土壤因子对土壤水库功能的影响
    5.3 结论
    5.4 讨论
第6章 带状植物篱土壤干层特征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研究时段内月降雨特征
        6.2.2 生长期内植物篱系统各部位土壤水分差异性
        6.2.3 植物篱系统各部位剖面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6.2.4 植物篱系统土壤干层生长期内动态特征
        6.2.4.1 植物篱系统坡面尺度土壤干层动态分析
        6.2.4.2 植物篱系统各部位分层土壤干层动态特征
        6.2.5 植物篱土壤干层恢复分析
        6.2.5.1 植物篱系统各部位生长期内土壤干层恢复
        6.2.5.2 植物篱系统各部位剖面土壤干层恢复
    6.3 结论
    6.4 讨论
第7章 对带状植物篱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不同护埂植物对网格式生物埂土壤理化性质及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梯田生物埂的发展
    1.2 植物护坡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梯田生物埂的研究现状
    1.4 梯田生物埂护坡技术的应用
第二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样品的采集
    3.2 数据处理
        3.2.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3.2.2 土壤入渗及贮水量数据处理
        3.2.3 土壤分形维数计算模型
        3.2.4 土壤抗剪强度的分析
        3.2.5 数据统计分析
第四章 不同护埂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 不同护埂植物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2 不同护埂植物对土壤pH的影响
    4.3 不同护埂植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贮水及入渗的影响
    5.1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贮水性能的影响
        5.1.1 不同护埂植物对土壤水分最大滞留水量的影响
        5.1.2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水分最大吸持贮水量的影响
        5.1.3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水分饱和贮水量的影响
    5.2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5.2.1 不同护埂植物生物埂土壤入渗参数的影响
        5.2.2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渗透系数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颗粒及抗剪强度的影响
    6.1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6.1.1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颗粒的影响
        6.1.2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机械组成分形维数的影响
    6.2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微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6.2.1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微团聚体颗粒分布的影响
        6.2.2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影响
    6.3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粘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影响
        6.3.1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粘聚力的影响
        6.3.2 不同护埂植物对生物埂土壤内摩擦角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参加课题及项目
发表论文

(5)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蓄水保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材料
    1.3 研究方法
        1.3.1 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入渗测定
        1.3.2 土壤水库计算方法
        1.3.3 土壤力学特性测定
2 结果
    2.1 坡耕地生物埂的土壤孔隙及入渗特征
    2.2 坡耕地生物埂的土壤水库特征
    2.3 坡耕地生物埂土壤力学特性及抗剪性能
3 讨论
4 结论

(6)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地埂土壤崩解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测试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埂植物篱对土壤崩解过程的影响
    2.2 土层深度对地埂土壤崩解过程的影响
    2.3 植物根系数量对崩解量的影响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7)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地埂植物防蚀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埂坎的配置模式研究
        1.2.2 埂坎植被的选择
        1.2.3 梯田埂坎植物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1.2.4 梯田埂坎的抗蚀性研究
    1.3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试验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内容
        2.3.1 地埂土壤崩解量的分析
        2.3.2 地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分析
        2.3.3 地埂径流泥沙的分析
    2.4 研究方法
        2.4.1 样地设置
        2.4.2 微小区的布设
        2.4.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4.4 数据处理
        2.4.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地埂土壤崩解特性分析
    3.1 不同地埂植物篱对土壤崩解过程的影响
    3.2 不同生长期对土壤崩解过程的影响
    3.3 土层深度对地埂土壤崩解过程的影响
    3.4 植物根系数量对崩解量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地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析
    4.1 不同生长期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析
    4.2 不同地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析
    4.3 植物根系数量对团聚体含量的影响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地埂产流产沙量分析
    5.1 地埂产流量分析
    5.2 地埂产沙量分析
    5.3 单位径流深引起的侵蚀量分析
    5.4 降雨因子与产流产沙量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半干旱区带状植物篱系统径流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植物篱系统土壤结构特征的测定
        2.2.2 植物篱系统土壤养分测定分析
        2.2.3 植物篱系统土壤水分入渗测定分析
        2.2.4 植物篱系统土壤水分含量测定及分析
第3章 植物篱系统土壤物理性质
    3.1 植物篱系统土壤粒径空间分布特征
        3.1.1 植物篱系统土壤机械组成
        3.1.2 植物篱系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
    3.2 植物篱系统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3.3 植物篱系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绘制
    3.4 小结
第4章 植物篱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
    4.1 土壤有机质
    4.2 土壤氮
        4.2.1 全氮
        4.2.2 碱解氮
    4.3 小结
第5章 植物篱系统土壤水分入渗特性
    5.1 土壤入渗能力
    5.2 土壤入渗过程研究
    5.3 小结
第6章 植物篱系统土壤水分再分配格局
    6.1 不同部位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的分类
    6.2 不同部位土壤水分动态过程的对比分析
    6.3 降雨后植物篱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植物篱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植物篱研究现状
        1.2.1 植物种的选择
        1.2.2 植物篱结构选择
        1.2.3 植物篱的生态效益
        1.2.4 植物篱的经济效益
        1.2.5 植物篱的梯化效应
    1.3 讨论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两种植物篱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2.2.2 两种植物篱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2.2.3 两种植物篱对土壤抗剪性的影响
        2.2.4 植物篱带间距对坡耕地径流的影响
        2.2.5 植物篱带间距对坡耕地产沙的影响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方法
        2.3.2 数据处理方法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植物篱对坡耕地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
    3.1 植物篱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3.1.1 植物篱不同生长阶段土壤崩解速率
        3.1.2 两种植物篱生长下土壤崩解速率差异
        3.1.3 土壤容重、植物根系对土壤崩解速率的影响
    3.2 两种植物篱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3.2.1 植物篱不同生长阶段土壤抗冲性
        3.2.2 两种植物篱对土壤抗冲性影响比较
        3.2.3 土壤容重、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3.3 两种植物篱对土壤抗剪性的影响
        3.3.1 植物篱不同生长阶段土壤抗剪强度变化
        3.3.2 两种植物篱对土壤抗剪性影响比较
        3.3.3 土壤容重、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剪强度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植物篱对坡耕地径流泥沙的影响
    4.1 植物篱对坡耕地径流的影响
    4.2 植物篱对坡耕地产沙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效应及综合生态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篱研究进展
        1.1.1 植物篱模式
        1.1.2 植物篱设计
        1.1.3 植物篱效益
        1.1.4 植物篱效益评价
        1.1.5 植物篱模式下土壤侵蚀与径流预测模型
    1.2 坡耕地氮磷流失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2.1 源头控制技术
        1.2.2 过程阻断技术
        1.2.3 末端治理技术
    1.3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目标
    2.4 研究内容
        2.4.1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效应
        2.4.2 植物篱-农作模式下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
        2.4.3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性及其对坡耕地氮磷流失负荷的影响
        2.4.4 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
    2.5 技术路线
第3章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效应
        3.2.2 植物篱-农作模式流失氮素浓度组分
        3.2.3 植物篱-农作模式流失氮素负荷组分
        3.2.4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
        3.2.5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对降雨量的响应
    3.3 讨论
第4章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磷素流失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4.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植物篱-农作模式流失磷素浓度组分
        4.2.2 植物篱-农作模式流失磷素负荷组分
        4.2.3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磷素流失效应
        4.2.4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磷素流失效应对降雨量对的响应
    4.3 讨论
第5章 植物篱-农作模式下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5.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植物篱-农作模式下植物吸收氮磷效应
        5.2.2 植物篱-农作模式下土壤蓄积氮磷效应
    5.3 讨论
第6章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性及其对坡耕地氮磷流失负荷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6.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抗剪强度特征
        6.2.2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抗蚀性特征
        6.2.3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抗冲性特征
        6.2.4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性特征
        6.2.5 植物篱-农作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性的影响因素
        6.2.6 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氮磷流失负荷对土壤综合抗蚀性的响应
    6.3 讨论
        6.3.1 植物篱-农作模式对土壤综合抗蚀性的影响
        6.3.2 不同植物篱-农作模式对土壤综合抗蚀性的影响
        6.3.3 植物篱-农作模式对土壤综合抗蚀性的坡面分布的影响
第7章 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
    7.1 材料与方法
        7.1.1 研究对象
        7.1.2 数据来源
        7.1.3 研究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3 讨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
        8.1.2 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磷素流失效应
        8.1.3 植物篱-农作模式下植物吸收与土壤蓄积氮磷效应
        8.1.4 植物篱-农作模式模式土壤综合抗蚀性及其坡耕地对氮磷流失负荷的影响
        8.1.5 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存在的问题
    8.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野外径流小区照片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四、冀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地埂植物篱的固埂作用与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漫川漫岗黑土区坡面植被的防蚀机制及模式优选[D]. 严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2]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的铁碳微电解强化-生态田埂控制技术研究[D]. 王淑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黄土高原石家岔小流域带状植物篱土壤水分空间分异特征[D]. 吕文强.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4]不同护埂植物对网格式生物埂土壤理化性质及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D]. 王仁新. 西南大学, 2016(02)
  • [5]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的蓄水保土效应[J]. 汪三树,刘德忠,史东梅,黄先智,唐学文,李叶鑫,甘雪莲. 中国农业科学, 2013(19)
  • [6]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地埂土壤崩解特性试验研究[J]. 马笑,朱首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04)
  • [7]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地埂植物防蚀效应研究[D]. 马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8]半干旱区带状植物篱系统径流调控效应研究[D]. 党汉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9]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植物篱水土保持效应研究[D]. 李聪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10]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效应及综合生态效益评价[D]. 蒲玉琳. 西南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冀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垄沟固垄效果及效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