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范院校素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

浅谈师范院校素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

一、刍议素质教育融入高师体育课堂(论文文献综述)

任大路[1](2021)在《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匠精神通常是指工匠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追求终极目标的态度和信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其包括:尊重教师、重视教学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能力;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行为与精湛技艺的专业品质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教师队伍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待学科,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学术能力、体育能力、道德素质、身心行为等方面。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工匠精神与学生能力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对高校体育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为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回顾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深入分析“中国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整合了体育领域后备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法;寻找工匠的精神和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建设的融合点;梳理了工匠精神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选取了匠品、匠识、匠艺、匠知、匠道、匠心、匠德、匠行8个核心要素。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主要在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四个具体方面实施。(2)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结果。体育学生能力的内容是指体育课堂教学、训练、锻炼、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课程教学、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道德心理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项元素的具备程度进行调查,整体比例为:欠缺1/5,一般3/5,良好1/5。(3)此次研究在对于调查指标具体元素的选取上包括: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4个一级指标;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等16个二级指标;学科教育认知等64个三级指标;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确定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各指标重要程度系数Fi>4.0,并对其融合可行性进行分析。(4)学生能力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培养目标等;并依据此内容制作调查问卷发放于体育学生、体育教师等调查具备情况及重要程度。(5)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采用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层面,追寻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社会层面,从学生个体入手,探究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理论实践方法。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工匠精神融入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工匠精神与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内在联系。在学科能力、体育素质、教育能力和身心行为四个具体方面,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2)在学生能力各项指标元素调查中学生整体具备程度总体表现进行良好,培养学生能力都在一般水平之上。(3)在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系数Fi>4.0,即在选取的64个指标元素中重要性程度较高,对于将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意义较大。(4)工匠精神对于融入当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困境主要包括:一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二是迫切需要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整合路径;三是缺乏明确的精神文化标准。(5)对于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主要包括了8个主要元素以及三个方面的需要;并且要遵循工匠精神融入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生技能发展中的具体措施。(6)具体实践过程为: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体育素养:臻艺求学、野蛮体魄的匠艺;求知问真、文明精神的匠知;教育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匠心;有教无类、尚体重学的匠道;身心品行:明德爱国、忠守敬业的匠德;尊师重教、知行合一的匠行。

胡燕[2](2021)在《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黄质夫是我国近代着名的乡村师范教育家,终身致力于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他在乡村教育理论上提出很多创新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我国乡村师范学校办学的最佳模式,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乡村教育师资,是在乡村师范教育领域上能与陶行知比肩齐声的人。然而,由于学界的遗忘,关于黄质夫的研究明显不足。因此,系统探究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以及在其思想指导下开展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总结其乡村师范教育经验,有利于加深对民国教育家的认识,同时为培养和留住乡村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意义的借鉴。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的研究方法,基于黄质夫着写的教育文集、黄质夫与好友来往书信、学生回忆文集、地方史料、民国时期及当代报纸等文献进行整理探析,研究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主体内容、实践措施。近代中国乡村教育思想的兴起、黄质夫的乡村成长经历及其接受新式教育背景,尤其是国立东南大学的教育熏陶皆促使黄质夫投身于中国乡村教育,奠定了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底色。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黄质夫将乡村师范定位为“乡村文化中心”,乡村教师定位为“国民教育的健全教师及建设基层的干部人才”。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主体内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将劳动作为录取考核的前提,构建读、耕、工合一的劳动生产训练教育思想。劳动生产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方式、促进学校发展的手段、实践服务社会途径。第二,践行服务社会、辅导地方教育、研究边疆文化等推广乡村事业的教育思想。第三,培养乡村师范生品德、艺术、格局、无畏内容,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的健全乡村教师教育思想。黄质夫通过改革教材、增加职业科、重视女子教育、国师迁校等措施践行其乡村师范教育思想。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获得极大成就,对当今乡村教育发展在留下优秀教师,构建校长人格魅力,建立继续培育制度、提升劳动教育素养,重视在地化教育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倪保锐[3](2021)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新发展理念,将使核心素养融入教育体系,分布于各学段、学科、课程、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国普通高等师范类院校要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进行师资专业化培养,提高师范类专业导出师资的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大国良师。对于新时代体育强国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专业来说,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落实推进素养教育的深入,也是助推体育强国战略的一条路径。教育理念,学科素养,教师理念、教师素养、学生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等一系列要素都面临着调整,我们只有逐层逐一突破,无捷径可寻。田径运动被公认为“运动之母”,它是最原始人类生产生活形成而演化成自今的田径运动,也是世界上最早呈现运动形式的类型,奥运项目最多,终有“得田径者得天下”的美誉,体育教育专业本着培养适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中小学体育事业服务。田径普修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先锋课程,田径普修课程的建设决定着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初步呈现改革内容和体系,为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为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大纲修订完善提供依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整体内容简单,不全面,描述不具体,各部分孤立。课程目标过于强调技术学习和理论知识,对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中小学教学衔接度不高,缺乏师范生内涵建设的课程思政内容。(2)研究发现当前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课程理念陈旧,重教轻学,偏重于灌输式的教师教、学生学。课程目标偏重技术传授、理论知识学习,教学内容以技术教学为主,项目内容上与中小学教学内容脱离,教学方法相对保守,教学方式传统,很难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调动参与的积极性,考核与评价偏重期末成绩评价,技术考核占比较大,评价主体单一。(3)通过多次咨询专家,进行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和课程体系设计,以问卷的形式收集专家、同行教师、学生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的评价,并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施培养与跟踪,最终得到良好的课程目标达成度。(4)结合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和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田径普修课程体系,其中包含目标要素体系、内容要素体系、实施要素体系和评价要素体系,凸显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相互对标的联动课程体系。

戚晓思[4](2021)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文中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性困境、优质性欠佳等问题,结合所需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者发现高校音乐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此实现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的认知与提升。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但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都尚未清晰。这既局限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的发展,又影响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进程。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选取H省不同类型的三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进行详细的个案实施研究;再通过对H省17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的实地调研,访谈45名音乐专业领导和教师,运用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提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找出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及作用,并回收211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描述与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及H省公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主要问题及成因与影响因素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深入探寻H省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音乐学院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具体差异,再从H省17所高校音乐学院的广泛调研中归纳出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发现其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差异大、研究创作成果少和社会服务较单一。针对其主要问题的内部归因包括: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外部归因包括: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2)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研究分析得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专业教学标准、评估专业教学质量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主要由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专业特色课程、丰富专业教学模式构成;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构成。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提升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且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为原则,从确立平等地位、优化教学条件、给予相应自主权、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保障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建议,探寻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化、多样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吴怡洁[5](2021)在《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Y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一些显着的成绩,例如,义务教育普及化、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向城市教育水平靠拢。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诸多的问题一直深受国家和教育学者们的关注。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作为未来乡村教师,其教学能力影响着乡村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乡村学生获得优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乡村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是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从事教学活动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的综合。依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本研究认为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由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组成。以Y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各种教学能力现状展开调查,本研究发现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主要存在四个问题: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不足、教学实施中乡土资源利用能力与课堂教学驾驭能力不佳、多元化教学评价能力欠缺和深层次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薄弱。学生个人因素和高师院校培养环境是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有: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培养方案中教学能力培养的地位不突出、专业理论课程学生教学能力训练不足、教育见习未贯穿全程、见习基地为城市学校、实习过程不重视校内外指导教师对教学能力的合作培养。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分析,从以下方面提出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培养方案要突出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专业理论课程的实施要加强学生教学能力训练;教育见习要真实感受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的生活;强化教育实习中的UGS协同合作培养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完善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评价机制。

黄美桦[6](2021)在《师范生教育实践性课程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取向”是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培养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反思能力,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教育部多次通过政策条例要求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落实双导师制来提升实践的质量。然而,我国当前存在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分离的问题。近些年,组织教师教育的高校针对此问题,多通过完善教育实习、教育课程设置等方式以优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然而,以课程缩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差距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选取五所高师院校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并结合师范生与高校教师关于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访谈结果,分析了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发展现状。课程现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学业评价、课程保障六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教育实践性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核心知识要素匹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知识要素融合度高;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偏向技能学习;课程目标的表述模糊不清。第二,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设置现状具有校际课程分数悬殊,必修选修课程学分比重失衡;课程类型丰富多样,选修课程类型过于集中;实践课程分段渐进,地位提高,但课程编排凌乱无序,见习研习实施效果不佳等特征。第三,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实施运行在制度管理上忽视师生需求,缺乏人文关怀;在导师职责上,分工不均,指导能力不强;在学生学习上,基本掌握技能,但课程学习缺乏主动性。第四,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学业评价倡导多元主体、重视课堂表现、表现评价方式使用率提升、评价结果调节目标与改进教学。与此同时,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存在忽略评价目的、评价主体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内容期末笔试占主导、评价方式偏重终结性评价、评价工具缺少、评价效用对于学生的发展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第五,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运行保障在师资力量、资源、制度上存在教师知行分离、资源利用率低、制度落实不佳等问题。针对以上教育实践性课程出现的问题,结合高校教师与师范生访谈结果,文章尝试探索出以上教育实践性课程的问题的原因,即存在理论作用的认识误区、国家政策落实不佳、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课程融合度不高、师资力量具有时空局限性且合作形式化。最后,基于全实践理念,构建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质量提升模型,为完善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性课程提出改进建议,包括确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目标、统整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完善以人为本的保障系统、提高学生为主的教学效能、构建以评促学的评价体系、建立以问题驱动的调节机制。

乔安洁[7](2021)在《民国时期师范生学习生活研究 ——以六所高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为中国教育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本文关注焦点在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群体,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个案研究法等,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探究。以学生作为研究主体,力图直观呈现出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场景,在了解民国师范生学习生活的同时,可以通过他们的学习活动得以窥见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认真汲取与总结民国高等师范师范教育的丰富经验,以便为当今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提供些许历史借鉴。绪论部分探讨了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对相关概念做了介绍,同时介绍国内外学生生活史的研究现状。第一章“六所高师办学概况及师范生招生选拔情况”,分别论述了六所高师办学以及发展概况,并对其招生选拔情况做了相关介绍。第二章“民国时期师范生课堂学习生活”,学生“学”与教师“教”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生活。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使高等师范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颇具意义,师范生的基础知识和素养得到了较为直接的提升。第三章“民国时期师范生课外学习生活”,主要包括图书馆自主学习,外出修学旅行与实习,以及各种拓展视野和提高能力的学习活动。学生走出课堂,迈出校园,紧密融合于社会发展中。在图书馆扩展课堂知识的不足,外出修学旅行与实习提升了实践能力,各种学术报告等其他活动增广见闻和丰富思想,使师范生的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第四章“民国时期师范生学习生活的特征及当今启示”,通过对民国时期高等师范生学生生活的梳理,总结出有三方面的特征,即多样化的知识学习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和以自主性为主的学习动机。基于以上特征,认为当今高等师范教育以及师范生学习要注重普通文化课程,激发学习的动机,加强教育实践能力和拓展知识获取的渠道。

魏敏敏[8](2020)在《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识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培养完整的人。对于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范生为主的高师院校而言,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实施通识教育是提升师范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高师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高师院校已经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对通识教育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聚焦于现实,我们发现高师院校对通识教育模式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通识教育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亟需加强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研究,以促进通识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论述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相关概况。首先,对“高师院校”“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模式”等概念予以界定;其次,梳理通识教育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系统论;最后,介绍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历史溯源以及通识教育模式的基本类型。高师院校主要从目标、课程、师资、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探讨通识教育模式的构建思路。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注重知识的建构性,依据问题的解决路径拓宽知识领域,借鉴系统论的统领思想性和内外联系性等思想构建通识教育模式。第二章主要是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现状的调查分析。虽然各大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式存在差异,但他们都是由基本的模式演化而来。学校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不同。本研究在分析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调查问卷,依据实际情况选取四所高师院校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同时,为获取更加详实的研究资料,亦对部分师生进行深入访谈,进而明晰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我国高师院校现已初步形成通识教育体系,开设了比较丰富的通识教育课程,但是高质量的通识课程的数量不多,通识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第三章主要探讨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学校通识教育管理的不完善以及师生对通识教育认识的不清晰,导致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遭受多重桎梏,主要表现为: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不明确、通识课程特色不明显、通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与评价体制不完善。高师院校现阶段的通识教育与其他高校的通识教育大同小异,均借助通识课程开展通识教育,未能充分反映学校的特色和利用通识教育的既有资源。第四章主要论述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近年来,高师院校积极推进通识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实施效果不理想。通识教育实施效果较差的原因是学校尚未充分理解通识教育内涵,深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同时也缺少相应的激励制度,难以有效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唯有明晰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现存问题的原因,方能对症下药,促进我国高师院校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最后,基于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现状提出改善策略,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精准定位通识教育目标,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国际视野和批判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第二,构建富有师范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凸显师范性,跨学科课程与核心课程相结合,增设以师范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通识教育课程。第三,强化通识教育师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第四,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优化通识教育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方式,逐渐完善学校通识教育模式,更好地促进高师院校通识教育发展。

程明喜[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郭家骏[10](2019)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在“新常态”成为中央执政理念关键词的背景下,认识、判断和实现高等教育的新常态,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在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框架中,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实现全人教育、为国家培养身强体健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决于师资水平的提升,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推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通过文献综述整理得知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教育理论水平较低、教育知识匮乏、教学能力单一、教学热情不足等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而且无法满足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教育实现人文性、社会性、生态性、制度性的需求。因此,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研究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新常态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以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内容,通过综合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采取混合研究设计,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阶段性特征、内容构成、实现路径和支持系统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同时梳理分析了我国着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发展轨迹,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未来发展的价值选择。本研究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旨在深切关照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呼吁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支持策略与方法,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沿用“理论分析”到“实证调查”再到“理论分析”的总体思路确定培训迁移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U-G-S”教师教育模式为研究的实践基础。以此,明确研究问题、规定了核心概念、呈现了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和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第二,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发现: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教师年轻化、理论水平较低、职称分布失衡、整体研究能力低、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占比过大、薪资待遇相对弱势、业务水平后劲不足的现状。虽然绝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有专业发展的必要,但是在实际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不恰当、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的问题。不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受到多元动机的驱动、获得多元内容支持,知识需求广泛、技能需求深入,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背景。第三,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布鲁克菲尔德的成人学习理论,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三维度分析模型,包括社会环境方面、工作场所层面和个体层面。基于这个分析模型,编制了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回收了400份面向教师的问卷和48份面向专家的问卷。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后表明,政府政策法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高校体育教师选拔晋升制度、高校体育教师招聘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评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管理监督机制、高校体育教师的薪金及保障体系、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第四,在明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根据是职业社会化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理论视角梳理了新手、熟手、专家三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式,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这要求在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并统筹分层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的分层培训模式。第五,详细的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构成,包括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理清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和明确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具体而言,本研究在深入分析中美两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后,通过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基本内容和维度,从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四个方面明确了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第六,基于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专业发展阶段和专业发展内容构成的讨论,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驱动分为问题驱动、目标驱动、责任驱动、创新驱动和资源驱动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从国家政策到教师自主发展、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的专业发展驱动模型。本研究尤其强调了“自主—合作”型专业成长模式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七,为了让驱动力量更好地发挥实效、切实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专业发展,建立全方位的支持体系。这个支持体系的建设应秉持扩大支持广度、增强支持强度、净化支持纯度的思路,切实落实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和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的建设原则。这些思路与原则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可持续进行、保障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长效运转的有力武器。最后,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马约翰先生的成长过程与实践智慧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马约翰先生的专业热情、运动精神、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和立足本土鼓励科学锻炼的魄力是其成为卓越体育教师的重要原因。马约翰先生的事迹体现出体育教师需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严于律己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能力品质。马约翰先生的精神提醒着当代高校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成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并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构建了我国当代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图景。在深入探讨从专业发展现状到专业发展的未来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本研究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机制、竭力营造可持续的动态发展环境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

二、刍议素质教育融入高师体育课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刍议素质教育融入高师体育课堂(论文提纲范文)

(1)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2.1.1 “工匠”的定义
        2.1.2 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研究
        2.1.3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2.1.4 高校工匠精神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研究综述
        2.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概念研究
        2.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评价研究
        2.2.3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综述
        2.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概念内涵研究
        2.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研究
        2.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研究
    2.4 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工匠精神与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分析
        4.1.2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4.1.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重要程度调查分析
        4.1.4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机制分析
        4.1.5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4.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理论分析
        4.2.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4.2.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
        4.2.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分析
    4.3 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践分析
        4.3.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
        4.3.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原则
        4.3.3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4.3.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4.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实践融合策略
        4.4.1 传于“文”——文化传承
        4.4.2 立于“气”——社会价值风气引领
        4.4.3 形于“学”——学校教育实践
        4.4.4 精于“教”——教学过程渗透
        4.4.5 成于“人”——学生自我学习结果化
    4.5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4.5.1 政策保障,传承有据
        4.5.2 制度建设,推行有力
        4.5.3 价值导向,榜样引领
        4.5.4 完善机制,评价科学
        4.5.5 教育投入,言传身教
        4.5.6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民国乡村师范教育具有时代价值
        (二)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乡村与乡村教育
        (二)乡村师范教育
    四、文献综述
        (一)黄质夫生平的相关研究
        (二)黄质夫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乡村教育思想兴起的影响
    二、黄质夫的成长经历及教育背景
    三、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的熏陶
    小结
第二章 黄质夫对乡村师范及乡村教师的定位
    一、黄质夫对乡村师范的定位
        (一)乡村师范独立的必要性
        (二)乡村师范是乡村文化的中心
    二、黄质夫对乡村教师的定位
        (一)乡村教师:国民教育的健全师资及建设基层的干部人才
        (二)延揽一流教师是乡村师范教育的保障
    小结
第三章 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主体构成
    一、读、耕、工合一的劳动生产训练教育思想
        (一)劳动是录取考核的前提
        (二)劳动生产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措施
        (三)劳动生产训练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劳动生产训练是实践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推广乡村事业的教育思想
        (一)服务社会是乡村师范学校的职责
        (二)辅导地方教育是乡村师范教育的义务
        (三)边疆文化研究是乡村学校的需求
    三、培养健全完善乡村教师的教育思想
        (一)德是乡村教师的首要品质
        (二)艺术是乡村教师的必要课程
        (三)格局是乡村教师应有素养
        (四)无畏是乡村教师所需魄力
    小结
第四章 黄质夫践行乡村师范教育的措施
    一、改革教材,切合乡村师范教育之需
    二、增加职业科,提高乡村教师生活技能
    三、重视女子教育,开化闭塞乡村之关键
    四、国师迁校,教化边疆民族地区
    小结
第五章 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留住优秀教师,保障新时期乡村教育质量
    二、构建乡村校长人格魅力,招引培育优秀教师
    三、建立母校对毕业生继续培育制度,助力教师发展
    四、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提升乡村学子综合素质
    五、重视在地化教育内容,促进师范生融入乡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黄质夫着述
附录2 相关图片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政策文件的重视
        1.1.2 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师范院校未来的责任与义务
        1.1.3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梳理
        2.1.1 师范类专业认证
        2.1.2 体系
        2.1.3 课程体系
        2.1.4 田径普修课程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2.1 国外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2.2.3 课程体系相关研究
        2.2.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个案研究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实地调查法
第4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理论研究
    4.1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依据
        4.1.1 实用主义课程论
        4.1.2 要素主义课程论
        4.1.3 结构主义课程论
        4.1.4 人文主义课程论
        4.1.5 实践主义课程论
    4.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4.2.1 合理性原则
        4.2.2 可行性原则
        4.2.3 目标定位精准性原则
        4.2.4 毕业要求衔接性原则
    4.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功能
        4.3.1 诊断功能
        4.3.2 改进功能
        4.3.3 激励功能
    4.4 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认证标准解读
        4.4.1 培养目标
        4.4.2 毕业要求
        4.4.3 课程与教学
第5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实依据
    5.1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分析
        5.1.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目标分析
        5.1.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分析
        5.1.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实施分析
        5.1.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评价分析
    5.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5.2.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理念现状分析
        5.2.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现状分析
        5.2.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5.2.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5.2.5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第6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改革思路
    6.1 健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设置
    6.2 充实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
    6.3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实施
    6.4 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考核与评价
第7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实证研究
    7.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构建
        7.1.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
        7.1.2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的确立过程
        7.1.3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整体框架设计
        7.1.4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整体框架设计的结果与分析
    7.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建设
        7.2.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目标与原目标对比分析
        7.2.2 注重课程培养目标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对接
        7.2.3 侧重课程培养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对应
    7.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内容设置
        7.3.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内容与原内容对比分析
        7.3.2 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
        7.3.3 侧重实训内容设置
    7.4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实施
        7.4.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实施与原实施对比分析
        7.4.2 注重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7.4.3 侧重实训内容的实施
    7.5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评价体系
        7.5.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评价与原评价对比分析
        7.5.2 注重课程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7.5.3 侧重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第8章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8.1 知识目标达成度
    8.2 技能目标达成度
    8.3 情感目标达成度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调查问卷效度检验表
    附录 B:教师问卷
    附录 C:学生问卷
    附件D:教师访谈提纲(教学现状)
    附录 E:学生成绩表
    附录 F:教学技能考核评委打分表
    附录 G:学习自评/互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教学保障的政策要求
        三、质量管理的理论诉求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全面质量管理
        二、高校音乐专业
        三、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述评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内涵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演进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一、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概况的研究
        二、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
        四、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五、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述评
        一、已有研究启示
        二、已有研究局限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问题
        二、分析框架
    第二节 数据搜集
        一、访谈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问卷调查法
    第三节 分析方法
        一、访谈资料的整理
        二、个案资料的分析
        三、问卷数据的分析
第四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
    第一节 综合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一、个案简介
        二、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
        三、需求导向的专业内涵建构
        四、扎根本土的教学实践研究
        五、案例小结
    第二节 师范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一、个案简介
        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变革
        三、专业特色的教学范式改革
        四、师生互动的专业教学新态
        五、案例小结
    第三节 理工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一、个案简介
        二、边缘专业的学科发展定位
        三、培养单一的专业方向设置
        四、发挥主动的培养质量保障
        五、案例小结
第五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二、培养质量差异大
        三、研究创作成果少
        四、社会服务较单一
    第二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归因
        一、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
        二、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
        三、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
    第三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归因
        一、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
        二、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
        三、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
第六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二、提供专业教学标准
        三、评估专业教学质量
    第二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
        一、变革人才培养理念
        二、设置专业特色课程
        三、丰富专业教学模式
    第三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
        一、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
        二、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
        三、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
    第四节 影响因素作用的实证考察
        一、项目分析
        二、因子分析
        三、相关性分析
        四、差异性比较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及成因的归纳
        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
        三、研究的总体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建议
        一、确立高校教育中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平等地位
        二、优化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
        三、给予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相应的自主权
        四、健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五、促进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的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Y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家乡村振兴需要建设优质的乡村教师队伍
        二、江苏省推进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政策
        三、高师院校如何与中小学合作培养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探索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总结与启示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内涵与相关政策
    第一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内涵
    第二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政策背景
        一、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二、国家倡导乡村教师的公费定向培养
        三、江苏省启动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第三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素质的特殊要求
        一、深厚的乡土情怀
        二、熟悉多门学科知识
        三、突出的教学能力
第二章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相关问题思考
    第一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内涵
        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提高未来乡村教师队伍专业核心素养
        二、提高乡村学校教学质量
        三、提高乡村学生的学习竞争力
    第三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章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以Y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第二节 Y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一、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教学实施能力现状
        三、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教学评价能力现状
        四、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现状
第四章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不足
        二、教学实施中,乡土资源利用能力与课堂教学驾驭能力不佳
        三、多元化教学评价能力欠缺
        四、深层次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薄弱
    第二节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学习动机不强
        二、高师院校职前培养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诸多问题
第五章 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第一节 培养方案要突出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素养
        一、培养目标定位突出教学能力的全面性
        二、增加专业实践课程的门类和课时,提高教学能力训练
        三、增加乡土文化课程,形成乡土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
    第二节 专业理论课程的实施要加强教学能力训练
        一、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仿真训练
        二、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养,传授教学反思与研究策略
        三、课内外多种途径相结合,提升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
    第三节 教育见习要真实感受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的生活
        一、教育见习时间要贯穿全程
        二、感受乡村学校生活与城市学校生活的不同之处
        三、感受乡村教师的教学生活
    第四节 强化教育实习中的UGS协同合作培养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
        一、实习学校教师与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教学能力
        二、高师院校严格把控实习监督环节,提高教学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三、地方教育部门参与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实习管理
    第五节 完善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评价机制
        一、制定教学能力评价的具体标准
        二、实现教学能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评价学生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师范生教育实践性课程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三 概念界定
        (一)全实践理念
        (二)教育实践性课程
    四 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文献综述小结
第二章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历史沿革
    一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历史沿革
        (一)初创与完善时期:1896-1948年
        (二)改革与重建时期:1949-1957年
        (三)重创与恢复时期:1958-1984年
        (四)改革与实践时期:1985-2010年
        (五)实践为取向时期:2011 年-至今
    二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历史启示
第三章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一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现状与问题
        (一)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设置匹配
        (二)理论与实践知识要素融合度高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偏向技能学习
        (四)课程目标表述缺乏目标引领性
    二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设置现状与问题
        (一)校际课程分差悬殊,必选课程比重失衡
        (二)课程类型丰富多样,选修课程过于集中
        (三)实践课程分段渐进,课程编排凌乱无序
        (四)实践课程地位提高,见习研习效果不佳
    三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实施运行现状与问题
        (一)管理忽视师生需求,缺乏人文关怀
        (二)导师职责分工不均,指导能力不强
        (三)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课程学习被动
    四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学业评价现状与问题
        (一)评价目的:忽略评价目的,缺失目标导向
        (二)评价主体:倡导多元主体,教师评价为主
        (三)评价内容:重视课堂表现,期末笔试主导
        (四)评价方式:表现评价上升,偏重终结评价
        (五)评价工具:缺少评价工具,教师评判主导
        (六)评价效用:调节目标教学,忽视学生引导
    五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运行保障现状与问题
        (一)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知行分离
        (二)资源设施日渐完备,利用率低
        (三)保障制度趋向规范,落实不佳
第四章 教育实践性课程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观念认识:理论是实践的直接工具
    二 国家政策:执行不力而落实形式化
    三 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课程之分离
        (一)教育理论课程学习的表层化
        (二)教育实践课程学习的技术化
    四 师资力量:时空局限与合作形式化
第五章 全实践视角下师范生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改进策略
    一 目标:确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目标
        (一)规定目标达成程度
        (二)强调反思能力培养
    二 课程:统整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结构
        (一)丰富实践性选修课,引入时代性课程
        (二)统整教育实践课程,实现见研习一体
    三 资源:完善以人为本的保障系统
        (一)制度保障: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丰富评价内容
        (二)师资保障:以学生评价为监督,建学习共同体
        (三)资源保障:以学校即课堂理念,提高设施效用
    四 实施:提高学生为主的教学效能
        (一)加强三位一体,提高反思水平
        (二)建立学习社群,凝聚同伴力量
        (三)融合人工智能,创造课堂情境
        (四)创新教学教法,激发课堂活力
    五 评估:构建以评促学的学业评价体系
        (一)评价理念:多样性与主体性
        (二)评价目标:全面性与发展性
        (三)评价内容:综合性与具体性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与个性化
        (五)评价方式:技术性与过程性
        (六)评价效用:激励性与导向性
    六 调整:建立以问题驱动的调节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师范生访谈提纲
附录B:指导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民国时期师范生学习生活研究 ——以六所高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实的呼唤
        (二)对教育生活史研究的兴趣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四、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
        (三)研究方法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学习生活
        (二)课堂学习
        (三)课外学习
    六、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六所高师办学概况及师范生招生选拔情况
    一、六所高师的办学概况
        (一)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二)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三)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
        (四)国立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二、师范生的招生选拔概况
第二章 民国时期师范生课堂学习生活
    一、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一)倡导“自学辅导”,启发式教学理念
        (二)选聘高水平教师,开展多样化教学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一)重视基础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师范性
        (二)开展选修课程,重视实验教学
        (三)重视体育活动,强健学生体魄
第三章 民国时期师范生课外学习生活
    一、图书馆的学习活动
        (一)高师图书馆概况
        (二)图书馆中的自主学习
    二、修学旅行与实习
        (一)收获颇丰的修学旅行
        (二)学以致用的教育实习
    三、拓展视野和提高能力的学习活动
        (一)参加学术报告与辩论
        (二)获取校外新思想新观念
第四章 民国时期师范生学习生活的特征及当今启示
    一、师范生学习生活特征
        (一)多样化的知识学习途径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三)以自主性为主的学习动机
    二、民国时期师范生学习生活的当今启示
        (一)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
        (二)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三)加强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拓展知识获取的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师院校
        (二)通识教育
        (三)通识教育模式
    二、通识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系统论
    三、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历史溯源
        (一)国外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国内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四、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基本类型
        (一)学分制管理的全校通选课模式
        (二)以课程构建为特色的核心课程模式
        (三)面向部分学生的实验班模式
第二章 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现状调查分析
    一、问卷的实施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二)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二、访谈的实施与分析
        (一)访谈对象的选取
        (二)访谈调查的实施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一)通识教育目标定位模糊化
        (二)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同质化
    二、通识教育课程特色不明显
        (一)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范性不足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人本性欠缺
    三、通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一)通识教育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
        (二)通识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四、通识教育管理与评价体制不完善
        (一)缺乏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二)缺少健全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第四章 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通识教育观念淡薄
        (一)对通识教育内涵认识不清
        (二)对通识教育的态度不积极
    二、功利性价值取向的阻碍
        (一)人才培养的急功近利
        (二)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倾向
    三、通识教育激励机制的缺失
        (一)通识教育教师激励机制的缺失
        (二)通识教育激励制度缺乏科学性
第五章 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的改善策略
    一、精准定位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目标
        (一)科学规划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辩证看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
    二、构建富有师范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
        (一)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凸显师范性
        (二)构建跨学科课程与核心课程相结合的模式
        (三)增设以师范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通识课程
    三、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适当扩充通识教育的专职教师数量
        (二)全面提升通识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建立健全通识教育保障机制
        (一)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二)建立有效的通识教育激励机制
        (三)全方位优化通识教育评价方式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基础
    六、研究设计
    七、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与问题诊断
    第一节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发展的现实考察
        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
        二、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诊断
        一、专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
        二、专业发展培训内容不恰当
        三、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
        四、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式的选择
        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选择
        三、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的需求
        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技能的需求
第二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的构建依据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三、布鲁克菲尔德成人学习理论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分析结构的三维度模型
        一、社会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工作场所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的编制与修订
        二、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三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教师发展阶段论的梳理
        一、职业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
        一、新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二、熟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三、专家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第三节 阶段论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
        二、不同阶段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第四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构成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
        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
        二、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框架
        三、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维度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
        一、使命担当的思想素质
        二、阳光体健的身心素质
        三、促进健康的知识结构
        四、实践创新的教学能力
第五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问题驱动的战略路径
        二、目标驱动的战略路径
        三、责任驱动的战略路径
        四、创新驱动的战略路径
        五、资源驱动的战略路径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共同体的开发与优化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路径
        二、高校体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路径
第六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思路
        一、扩宽渠道,扩大支持广度
        二、激发活力,增强支持强度
        三、持续支持,净化支持纯度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原则
        一、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
        二、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
        三、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
        四、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
第七章 理想的高校体育教师个案分析
    第一节 马约翰先生的实践智慧
        一、用专业热情引导学生热爱运动
        二、用运动精神引导学生以道驭术
        三、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四、立足本土融汇中西鼓励科学锻炼
    第二节 优秀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品质
        一、由内而外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二、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三、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
        四、严于律己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的未来
        一、紧跟时代共同构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
        二、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四、刍议素质教育融入高师体育课堂(论文参考文献)

  • [1]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 任大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黄质夫乡村师范教育思想研究[D]. 胡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 倪保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D]. 戚晓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5]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Y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D]. 吴怡洁. 扬州大学, 2021(09)
  • [6]师范生教育实践性课程改进研究[D]. 黄美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民国时期师范生学习生活研究 ——以六所高师为例[D]. 乔安洁.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高师院校通识教育模式研究[D]. 魏敏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D]. 郭家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浅谈师范院校素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