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骨密度影响的临床分析

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骨密度影响的临床分析

一、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骨密度影响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编写组[1](2022)在《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2]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60岁)占总人口的18.7%(2.604亿),其中约30%的老年人罹患糖尿病且T2DM占9-5%以上。糖尿病防治已写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2018年《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3]的基础上,

于明,张凯博,皋月娟[2](2021)在《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对老年人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序贯入选2016年12月~2018年1月在体系医院确诊为高脂血症伴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组)34例和对照组(血脂康组)30例。观察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对照组服用血脂康0.6 g,2次/d。分别于治疗前、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定1次血生化、骨钙素(BGP)和骨密度。结果两组降脂药均能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P> 0.05),但阿托伐他汀治疗组BGP和BMD的升高优于血脂康组,且此优势随服药时间延长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改善有促进作用,尤以阿托伐他汀效果为佳,是一种极具潜在应用价值的多效性药物。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3](2021)在《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亟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以及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本指南共十九章,内容包括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综合评估、血糖管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管理、急慢性并发症管理、老年糖尿病共患疾病及特殊情况的管理等。本指南强调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度异质性,需要综合评估,采取分层和个体化的管理策略。提出了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路径、简约治疗理念和"去强化治疗策略"。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4](2021)在《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亟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以及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本指南共十九章,内容包括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综合评估、血糖管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管理、急慢性并发症管理、老年糖尿病共患疾病及特殊情况的管理等。本指南强调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度异质性,需要综合评估,采取分层和个体化的管理策略。提出了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路径、简约治疗理念和"去强化治疗策略"。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刘永海[5](2020)在《三种双膦酸盐药物对PKP术后患者疗效对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患有骨质疏松症并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术后分别给予阿仑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钠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比治疗后的综合效果差异,为PKP术后患者的后续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选择及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且行PKP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1例,按患者治疗意愿自动进入阿仑膦酸钠治疗组(A组42例)、伊班膦酸钠治疗组(B组39例)、唑来膦酸钠治疗组(C组40例)。自PKP术后,A组:晨起饭前半小时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mg/片,1次/周),服用一年;B组:静脉输注伊班膦酸钠(2mg/2ml,1次/3月),治疗一年;C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钠(5mg/100ml,1次/年)。同时嘱三组患者口服钙尔奇D片600mg、骨化三醇0.25ug 1次/日。统计三组患者术前、术后2小时、术后6个月、12个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三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骨密度;统计三组患者术前、术后次日,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统计三组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时邻近椎体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AVF)发生率;统计三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时间内急性期反应(Acute-phase response,APR)发生率、治疗依从率。用SPSS23.0软件统计分析以上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选用配对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VAS评分:组内:A、B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四个统计节点依次降低,术前、术后2小时、术后6个月的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6个月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的VAS评分四组随访数据两两相比均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术前、术后2小时、6个月时的VAS评分三组组间无差异,在12个月随访时C组VAS评分最低,有统计学意义。2.ODI指数:组内:三组患者术后2小时的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较术后2小时评分亦有下降,P<0.05,但幅度较前明显减小。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三组患者各随访节点ODI指数C组均值较A、B两组均低,但无统计学意义。3.骨密度:组内: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数据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12个月A、B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数据无差异,术后12个月随访C组患者骨密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椎体高度:组内:三组患者术后次日椎体高度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2个月与术后次日无明显差异。组间:三组各随访节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AVF发生率: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均有椎体再发骨折,组间比较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药物不良反应:C组患者发生率最低,A组最高,B组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治疗依从性:C组的治疗依从率最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仑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钠均可有效提升PKP术后患者的骨密度、降低VAS评分及ODI指数,维持术后椎体高度,可综合改善患者因骨质疏松症带来的不良影响,均可以推荐到PKP术后的患者后续治疗中。但本试验结果显示,唑来膦酸钠较阿伦膦酸钠和伊班膦酸钠更能有效提升骨密度,且仍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在降低VAS评分方面也较其他两组表现优异、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依从性方面亦有较好表现,如无特殊禁忌,可将唑来膦酸钠作为PKP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中双膦酸盐类的优先选择。

李章青[6](2020)在《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脂/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脂、骨代谢相关指标及Leptin/β2-AR信号通路变化,探讨补肾化痰方对PMOP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为补肾化痰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系统性的回顾总结古今中外文献资料,了解中医对PMOP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实验研究选取SPF级6月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术后第5周开始灌胃给药。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分别予以利维爱0.23mg/kg·b·w,阿托伐他汀钙片0.92mg/kg·b·w,中药补肾化痰方9.4g/kg·b·w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8周后麻醉处死大鼠,采集右心室血液离心,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的Leptin、E2、PⅠNP、β-CTx水平,生化仪检测TC、TG、HDL-C、LDL-C水平;取大鼠右侧股骨,用Mico CT检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免疫组化法检测Leptin、β2-AR蛋白表达情况;PCR法检测Leptin mRNA、β2-AR mRNA的相对表达量。运用SPSS23.0进行方差统计分析,其实验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运用S-N-K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理论研究回顾古今研究PMOP的相关文献,对PMOP的病因病机认识主要包括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肝血不足、瘀血阻滞等。基于PMOP与脂代谢紊乱相关性的研究,导师向楠教授提出痰浊也是OP发病的重要因素,在补肾的基础上从痰论治OP,制定补肾化痰新治法,自拟补肾化痰方。该方是导师向楠教授的临床经验方,在临床和动物实验中都已证实对PMOP具有显着成效。而补肾化痰方能否通过Leptin影响PMOP的脂/骨代谢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究。2实验研究Micro CT检测骨密度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及补肾化痰方组的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说明补肾化痰方、利维爱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均具有提高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P<0.05);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相比,补肾化痰方组调节脂代谢水平低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P>0.05)。ELISA法检测血清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Leptin、E2的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Leptin、E2的含量升高(P<0.05);并且补肾化痰方组增加雌激素水平高于利维爱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组(P>0.05)。血清骨代谢指标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PⅠNP、β-CTx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PⅠNP、β-CTx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补肾化痰方组优于利维爱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组,但三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eptin、β2-AR的阳性表达呈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骨髓腔胞浆内及成骨细胞周围。病理显微镜观察假手术组的Leptin表达强阳性,补肾化痰方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表达呈阳性,模型组染色略浅;模型组的β2-AR表达呈强阳性,补肾化痰方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表达呈阳性,假手术组表达染色较弱。PCR法检测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大鼠Leptin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β2-AR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利维爱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补肾化痰方组大鼠Leptin 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β2-AR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且补肾化痰组Leptin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P>0.05)。结论补肾化痰方能增加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雌激素水平,降低血清骨转换相关指标,调节脂代谢,增加血清和骨组织Leptin含量,降低骨组织β2-AR的含量,我们推测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Leptin/β2-AR的表达,调节脂代谢和骨代谢的过程,来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实现的。

王小冬,杜艳萍,肖峰,张敏,于爱华,乌日娜,陈宇,陈华,程群[7](2020)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合并低骨量患者骨量和肌力的作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激活成骨细胞、促进骨合成代谢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在社区老年人中,他汀类药物是否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对低骨量者,他汀类药物是否可延缓骨量丢失速度,国内较少文献报道。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合并低骨量患者骨量和肌力的作用效果。方法 2014年7—9月将上海市周家桥社区管理的401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TC)>6.99 mmol/L〕合并低骨量〔-2.5<骨密度(BMD)T值<-1.0〕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199例自愿选择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202例不选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服用碳酸钙D3 600 mg/d、阿法骨化醇0.5 g/d。比较干预前和干预2年后BMD、骨转换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NP)〕、生化指标〔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肌力〔左握力、右握力〕的变化。结果两组基线资料、BMD、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换指标、除TC外的生化指标、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年后,试验组BMDL1~4、BMD股骨颈及BMD髋部的变化量分别为(0.029±0.002)、0.024(0.012,0.040)、(0.026±0.017)g/cm2,均大于对照组的(0.007±0.001)、0.009(0.003,0.015)、(0.007±0.006)g/cm2(P<0.001);试验组β-CTX、PINP变化量分别为(-0.151±0.087)、(-17.57±16.89)μg/L,均小于对照组的(-0.020±0.017)、(-3.48±6.29)μg/L(P<0.001);试验组CK变化量为0.17(0.11,0.18)U/L,大于对照组的-0.01(-0.02,0.01)U/L(P<0.001);试验组AST变化量为(1.20±0.31)U/L,大于对照组的(1.07±0.31)U/L(P<0.001);试验组TC变化量为(-2.68±0.10) mmol/L,大于对照组的(-0.25±0.00)mmol/L(P<0.001);试验组左、右握力变化量分别为(-1.99±1.34)、(-2.28±1.26)kg,大于对照组的(1.18±1.77)、(1.10±1.80)kg(P<0.001)。他汀类药物干预后,试验组左、右手握力与CK之间无直线相关性(r=0.050,P=0.480;r=-0.105,P=0.141);左、右手握力与TC之间呈正相关(r=0.302,P<0.001;r=0.462,P<0.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减缓增龄性骨丢失,提高BMD,抑制骨转换;但使上肢肌力明显降低。建议服用阿托伐他汀的老年人应加强肌力训练。

郑婧[8](2019)在《老年冠心病与血清组织蛋白酶K和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冠心病是目前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因素,虽然近年来其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冠心病导致的死亡例数仍居首位。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骨质疏松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得到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已有较多临床研究显示,随着骨密度的下降,冠心病的发病率升高,但两者相关的机制尚未阐明。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at K)是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中的番木瓜蛋白酶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是破骨细胞表达量最高、溶骨活性最强的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是骨吸收过程中的关键酶,目前Cat K抑制剂治疗骨质疏松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现已发现Cat K与动脉内膜的损伤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但血清Cat K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尚不一致。多种细胞因子也可调节Cat K的产生和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已被证实可通过复杂的信号通路调节基因转录,维持骨稳态。冠心病受遗传影响已得到公认,而TNF-α是最有前途的候选基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老年患者血清Cat K水平,探索其是否参与了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进一步探究该过程是否与炎症相关,为临床防治冠心病探寻新思路。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老年科住院的患者共133例,年龄60~93岁,平均(74.8±8.4)岁。根据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定为冠心病组(68例),其余为非冠心病组(65例),同时排除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既往骨折或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以及服用可致骨质疏松药物的患者。所有纳入的患者均进行病史采集以及身高、体重、生化、骨代谢指标、Cat K、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TNF-α等指标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1-4(L1-4)、股骨颈、转子间、三角区、大粗隆骨密度,根据1998年WHO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按照骨密度测定结果,诊断骨质疏松、骨量减少、骨量正常,本研究中将后两者合称为非骨质疏松。分析血清Cat K与骨代谢等指标和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研究结果:1、冠心病组血清Cat K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且冠心病组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血清Cat K水平与TNF-α、年龄、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碱性磷酸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1),与血钙水平呈负相关(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血清Cat K(OR=1.022,95%CI 1.008~1.036,P<0.01)和骨密度(OR=2.402,95%CI 1.294~4.462,P<0.01)与冠心病的患病显着相关。研究结论:老年冠心病的发病与其血清Cat K水平的升高和骨密度降低密切相关,血清Cat K有望成为在骨密度下降的老年人中预测冠心病患病风险的一个敏感指标。

王青[9](2018)在《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的比较》文中提出背景: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来源于新生小鼠颅骨、长干骨的细胞系,经过培养后可观察到肉眼可见的矿化结节,其中MC3T3亚克隆4和14培养后可形成矿化良好的细胞外基质,可证明3T3-E1细胞具有体外诱导分化为骨细胞的能力,是研究体外成骨细胞分化的经典模型。目前3T3-E1细胞被大量用作探讨成骨细胞分化相关机制的实验对象,曾有应用降糖药物、降低氧化应激药物及中药等对该细胞影响的研究,而调脂药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相关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增殖分化的作用,并比较两者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1.显微镜下观察成骨前体细胞3T3-E1形态结构和生长状态。2.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设置对照组(不加入阿托伐他汀钙),实验组加入含不同浓度阿托伐他钙(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24小时后利用CCK-8比色法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增殖能力的影响,测定吸光度值;继续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成骨前体细胞3T3-E1,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雷洛昔芬(10-9mol/L、10-8mol/L、10-7mol/L、10-6mol/L)处理培养成骨前体细胞3T3-E1,24小时后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增殖情况。3.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设置对照组(不加入阿托伐他汀钙),实验组加入含不同浓度阿托伐他钙(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24小时后利用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测定吸光度值;同样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成骨前体细胞3T3-E1,分组同2,同样于24小时后使用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测定ALP的活力,了解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分化情况。4.向3T3-E1细胞中加入对细胞增殖及分化作用最明显的10-6mol/L阿托伐他汀钙,干预细胞24小时后,用Trizol法提取细胞样本中总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标志性基因PERK、Bip、eIF2α的mRNA表达水平;同样选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3T3-E1成骨前体细胞,加入对细胞增殖及分化作用最强的10-7mol/L雷洛昔芬,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于24小时提取RNA,应用qRT-PCR检测细胞内PERK、Bip、eIF2α的mRNA的表达情况。5.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最强的10-6mol/L阿托伐他汀钙、10-7mol/L雷洛昔芬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24小时后利用CCK-8比色法测定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吸光度值;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最强的10-6mol/L阿托伐他汀钙、l0-7mol/L雷洛昔芬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24小时后利用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力;3T3-E1细胞培养至对数期,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最强的10-6mol/L阿托伐他汀钙、10-7mol/L雷洛昔芬的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24小时后应用qRT-PCR检测细胞内PERK、Bip、eIF2α的mRNA的表达情况。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显微镜下观察体外培养的3T3-E1细胞为贴壁生长状态,呈现梭形、多角形及不规则形等形态,细胞有的伸出突起,具备成骨细胞系生长特性。2.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均可促进3T3-E1细胞增殖(P<0.0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阿托伐他汀钙干预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以阿托伐他汀钙(10-6mol/L)影响最显着;加入雷洛昔芬药物组与只加入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加入雷洛昔芬药物组可以促进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增殖(P<0.0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雷洛昔芬浓度增高,细胞增殖程度随之升高(P<0.05),雷洛昔芬(10-7mol/l)促增殖能力最强。3.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10-8mol/L、10-7mol/L、10-6mol/L、10-5mol/L)干预细胞后,各组的ALP活性均增加,且以阿托伐他汀钙(10-6mol/L)升高ALP活性最明显(P<0.05);加入药物雷洛昔芬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加入雷洛昔芬药物不同浓度处理后各组ALP活力均有所增加(P<0.05),而且随雷洛昔芬不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雷洛昔芬组(10-7mol/l)升高ALP的活力较明显。4.终浓度10-6mol/L的阿托伐他汀钙干预3T3-E1细胞24小时,RT-PCR结果显示,3T3-E1 细胞 Bip、PERK、eIF2α基因 mRNA 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10-7mol/L 的雷洛昔芬雷洛昔芬处理后的成骨前体细胞3T3-E1测定Bip、PERK、eIF2α的表达均升高(P<0.05)。5.10-6mol/L阿托伐他汀钙与10-7mol/l雷洛昔芬干预3T3-E1细胞24小时,两组细胞OD值均较对照组升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6.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最适浓度干预3T3-E1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且阿托伐他汀钙较雷洛昔芬对3T3-E1分化的促进作用更显着(P<0.05)。7.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最适浓度干预3T3-E1细胞,与对照组相比,Bip、PERK、eIF2α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实验组间比较,阿托伐他汀钙组Bip、PERK表达更明显(P<0.05),而eIF2α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显微镜下观察雷洛昔芬作用于成骨前体细胞3T3-E1,其形态符合成骨细胞系的生长特征。2.阿托伐他汀钙和雷洛昔芬能够促进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增殖,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愈明显。3.阿托伐他汀钙和雷洛昔芬能够增加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成骨活性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高浓度组的成骨活性能力高于相对低浓度组。4.mRNA水平,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能够上调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标志性基因PERK、Bip、eIF2α的表达,提示其促进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5.阿托伐他汀钙及雷洛昔芬最适浓度对3T3-E1细胞增殖效果无明显差异,而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活性及内质网应激标志物基因的表达影响优于雷洛昔芬。

王江[10](2018)在《辛伐他汀的调脂作用与干预骨密度作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同时存在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前后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骨密度的变化,明确辛伐他汀的调脂作用与用药时间关系及常规剂量辛伐他汀对骨密度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的调脂作用与干预骨密度作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社区医院门诊就医的同时存在高脂血症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1)血脂测定值超出正常参考范围的高限同时骨密度值低于正常参考值;(2)男性≥55岁,女性≥45岁;(3)此前未应用他汀类药物。排除:(1)明确的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史;(2)严重的肝脏疾患或肝功能明显异常;(3)恶液质状态;(4)存在精神疾患。入选病例连续服用辛伐他汀常规剂量(20mg,QN)6个月,于服药3个月及6个月时进行随访,了解用药情况及药物副作用并测定TG、TC、LDL-C、HDL-C及骨密度。对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1.研究共入选患者62例,在研究过程中,因搬家、意外死亡等原因造成失访病例6例,最终完成全过程的56例成为有效数据,其中男性22人(占39.3%);女性34人(占60.7%)。年龄分布中,最小者为47岁,最大者为81岁,平均年龄64.79±7.10岁。2.各观察指标经正态性检验显示,除指标TG呈非正态分布(p<0.05),余指标TC、LDL-C、HDL-C及骨密度均呈正态分布(p>0.05)。3.TC、LDL-C、HDL-C用药后3个月各指标较用药前有所降低,但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6个月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G采用非参数检验中多个独立样本的K-W检验,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3个月、6个月均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5.骨密度值指标在用药3个月时与用药前有所增加,但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个月明显增加,与用药前及用药3个月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入选病例同一时间点的各项血脂值和骨密度值进行分析,各血脂值及变化值与骨密度间均未见明显相关关系(p>0.05)。7.随访中患者连续服药,均未出现胃肠道不适、肌肉酸痛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结论:1.辛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且其作用随用药时间延长而更为显着。2.HDL-C在用药过程中未升反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而发挥促骨作用。4.调脂与促骨间未见相关关系,可能为他汀的两个独立作用。5.辛伐他汀具有良好的临床耐受性。

二、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骨密度影响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骨密度影响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老年糖尿病的现状和危害
二、中国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三、中国老年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1. 老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 老年糖尿病的分型
四、老年T2DM患者的筛查与三级预防
    1. 老年糖尿病的筛查
    2. 老年T2DM的三级预防
五、老年T2DM患者治疗策略的优化
    1. 综合评估的策略
    2.“四早”原则
    3. 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的制订
六、糖尿病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
    1. 糖尿病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2.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支持
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八、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
九、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
十、老年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1.降糖药物的选用原则
    2. 各类降糖药物应用注意要点
    3.降糖药物应用后的疗效评估和剂量调整
    4. 其他降血糖治疗
十一、老年T2DM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
    1.合并高血压的管理
    2.血脂异常的管理
    3.控制高尿酸血症
    4.体重管理
    5.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6. 其他CVD危险因素的控制
    7. 联合用药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十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1.DKA
    2.HHS
    3.糖尿病相关低血糖
十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十四、老年糖尿病住院期间的血糖管理
十五、老年糖尿病伴发疾病的防治
十六、老年糖尿病管理的社会支持
附录:老年糖尿病降糖药参考数据

(2)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
    2.2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BMD水平比较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5)三种双膦酸盐药物对PKP术后患者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及中文对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选取对象
    2.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一般资料
    2.4 研究过程
    2.5 统计指标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比较
    3.2 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
    3.3 骨密度(BMD)比较
    3.4 椎体前缘高度比较
    3.5 邻近椎体再发骨折(AVF)比较
    3.6 急性期反应(APR)比较
    3.7 治疗依从性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
    4.2 PKP的机制及效果
    4.3 PKP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问题
    4.4 双膦酸盐类药物应用现状及意义
    4.5 双膦酸盐类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4.6 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4.7 研究不足与可拓展方向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脂/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1.1 病名源流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2 补肾化痰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
        2.1 补肾化痰方理论基础
        2.2 补肾化痰方方解
        2.3 补肾化痰方的前期实验研究
    3 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3.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3.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4 瘦素对脂/骨代谢的调节
        4.1 瘦素通过外周组织调节脂/骨代谢
        4.2 瘦素通过NPY/Y2 对脂/骨代谢的中枢调节作用
        4.3 瘦素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调节骨代谢
    5 瘦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
        1.2 实验动物
        1.3 试剂
        1.4 仪器
    2.实验方法
        2.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标本采集
        2.4 骨密度检测
        2.5 ELISA法检测Leptin、E2、PⅠNP、β-CTx的含量
        2.6 免疫组化检测大鼠骨组织Leptin和β2-AR
        2.7 PCR检测大鼠骨组织Leptin mRNA和β2-AR mRNA的表达
        2.8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观察
        3.2 各组大鼠骨密度
        3.3 各组大鼠脂代谢结果
        3.4 各组大鼠血清Leptin、E2、PⅠNP、β-CTx表达水平
        3.5 各组大鼠骨组织中Leptin、β2-AR蛋白定位检测结果
        3.6 各组大鼠骨组织中Leptin mRNA与β2-AR mRNA的表达
    4 讨论
        4.1 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4.2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4.3 补肾化痰方对骨密度的影响
        4.4 补肾化痰方对脂代谢的影响
        4.5 补肾化痰方对血清E2 的影响
        4.6 补肾化痰方对血清PⅠNP、β-CTx的影响
        4.7 补肾化痰方对Leptin、β2-AR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科研情况
致谢

(7)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合并低骨量患者骨量和肌力的作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BMD、骨转换指标、生化指标、肌力比较
    2.2 干预2年后BMD、骨转换指标、生化指标、肌力变化量比较
    2.3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8)老年冠心病与血清组织蛋白酶K和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骨质疏松和冠心病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材料
    1 实验细胞
    2 试剂与药品
    3 主要仪器
实验方法
    1 液体配置
        1.1 完全培养基配置
        1.2 实验用不同浓度雷洛昔芬的配置
        1.3 实验用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钙的配置
    2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的复苏、培养、传代及冻存
        2.1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复苏
        2.2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培养
        2.3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换液
        2.4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传代
        2.5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的冻存
    3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增殖能力检测
        3.1 CCK-8比色法检测成骨前体细胞3T3-E1增殖能力
    4 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分化能力检测
        4.1 成骨前体细胞3T3-E1 ALP活力测定
    5 qRT-PCR检测mRNA水平的表达
        5.1 qRT-PCR检测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后3T3-E1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标志性基因Bip、PERK、eIF2a的mRNA相对表达量
        5.2 qRT-PCR检测雷洛昔芬干预后3T3-E1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标志性基因Bip、PERK、eIF2a的mRNA相对表达量
        5.3 qRT-PCR具体步骤
        5.3.1 提取样本总RNA
        5.3.2 cDNA的合成
        5.3.3 qRT-PCR检测相关mRNA的表达
    6 阿托伐他汀钙及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比较
        6.1 实验组药物浓度的选择及配置
        6.2 CCK-8比色法检测成骨前体细胞3T3-E1增殖能力
        6.3 成骨前体细胞3T3-E1 ALP活力测定
        6.4 q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标志性基因PERK、Bip、eIF2a的mRNA相对表达量
    7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
    1 阿托伐他汀钙对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1.1 显微镜下观察成骨前体细胞3T3-E1及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后的形态
        1.2 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
        1.3 阿托伐他汀钙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1.4 阿托伐他汀钙对3T3-E1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基因PERK、Bip、eIF2α表达的影响
    2 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2.1 显微镜下观察成骨前体细胞3T3-E1及雷洛昔芬干预后的形态
        2.2 雷洛昔芬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
        2.3 雷洛昔芬对成骨前体细胞3T3-E1细胞分化的影响
        2.4 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基因PERK、Bip、eIF2α表达的影响
    3 阿托伐他汀钙和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的比较
        3.1 阿托伐他汀钙和雷洛昔芬对细胞增殖的比较
        3.2 阿托伐他汀钙和雷洛昔芬对细胞ALP活性的比较
        3.3 阿托伐他汀钙和雷洛昔芬对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基因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10)辛伐他汀的调脂作用与干预骨密度作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给药及随访
    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入选患者一般情况
    2.辛伐他汀对血脂的影响
    3.辛伐他汀对骨密度的影响
    4.辛伐他汀调脂作用与干预骨密度作用的关系
    5.辛伐他汀的副作用及服药依从性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辛伐他汀对骨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骨密度影响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J].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编写组.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2(01)
  • [2]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观察[J]. 于明,张凯博,皋月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01)
  • [3]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1)
  • [4]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01)
  • [5]三种双膦酸盐药物对PKP术后患者疗效对比分析[D]. 刘永海. 河北大学, 2020(02)
  • [6]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脂/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章青.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7]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合并低骨量患者骨量和肌力的作用效果研究[J]. 王小冬,杜艳萍,肖峰,张敏,于爱华,乌日娜,陈宇,陈华,程群. 中国全科医学, 2020(21)
  • [8]老年冠心病与血清组织蛋白酶K和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D]. 郑婧.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9]阿托伐他汀钙、雷洛昔芬对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的比较[D]. 王青. 青岛大学, 2018(02)
  • [10]辛伐他汀的调脂作用与干预骨密度作用的相关性研究[D]. 王江.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骨密度影响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