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位或半坐位分娩无痛50例配对分析

坐位或半坐位分娩无痛50例配对分析

一、无痛分娩坐位或半坐位待产50例配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李晶[1](2021)在《孕期个体化体质量管理联合体位管理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对于孕妇来说,整个妊娠期的营养、作息、运动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营养不良可导致孕期贫血、高血压、胎儿畸形、流产、早产等,而营养过剩则可导致胎儿过大、孕妇心脏负担过重,增加分娩难度,且可引发水肿、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1]。目前,孕期常规护理是对孕妇妊娠期的常用护理模式,其可使孕妇了解到营养摄入对于自身及胎儿的重要性,但并未进行科学地实践,反而增加了孕妇的心理负担,影响孕期及分娩情绪[2]。

张迎新[2](2020)在《自由体位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孟祥芹[3](2020)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使用改良式半卧位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改良式半卧位(抬臀屈膝半卧位)分娩对分娩结局、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探讨改良式半卧位分娩对改善产科结局指标的意义,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纳排标准,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6月在我院产科正常待产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0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改良式半卧位组(观察组)和仰卧位组(常规组),每组150人。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时采用抬臀屈膝半卧位进行分娩,即将床头抬高50°,臀部抬高15°,双腿分开置于支架上,大腿尽量靠近腹部,双手握住把手,宫缩时眼睛看向肚脐眼并屏气用力,宫缩间歇期全身放松休息。常规组产妇第二产程采用上半身微微抬起的仰卧位(角度<15°)进行分娩,双腿置于支架上,双手握住把手用力。对比两组分娩体位在母婴结局方面的影响:阴道顺产率、阴道助产(产钳或胎吸)率、剖宫产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会阴切开率和裂伤率、胎心变化和羊水粪染情况、新生儿窒息和脐带血气分析异常值(PH值及BE浓度)、产妇尿潴留发生率、会阴水肿疼痛程度和舒适度等相关方面的影响。结果300例纳入研究的产妇中,共19例产妇因不同原因退出研究,其中观察组7例,常规组12例。最终完成研究281例,观察组143例,常规组138例。1.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组和观察组的产妇在年龄、体重、孕周以及新生儿体重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分娩体位产妇的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2.两组产妇在阴道顺产率、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方面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阴道顺产率(93.7%)高于常规组(84.8%);在阴道助产率方面,观察组(1.4%)显着低于常规组(10.9%),两组的剖宫产率相近。3两组产妇的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发生率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会阴完整率(15.4%)高于常规组(13.0%);观察组的会阴切开率(10.5%)显着低于常规组(36.3%);会阴I°裂伤率观察组(68.5%)高于常规组(38.4%),会阴II°裂伤率观察组(5.6%)低于常规组(12.3%),两组均无会阴III°和IV°裂伤。4.两组产妇在产后24h的会阴肿胀程度及会阴疼痛评分方面的比较评估两组产妇产后24h时的会阴肿胀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的分娩体位不会增加会阴的肿胀程度;观察产后24h的会阴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位可以降低产后会阴疼痛程度。5.两组产妇尿潴留的发生率和产后疲倦度比较比较两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观察组体位可以避免产妇发生尿潴留;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0min的疲倦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0min疲倦度评分低于常规组,观察组体位可以减轻产妇产后30min的疲倦程度;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开始和产后24h的疲倦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产妇产程中胎心变化的比较比较两组胎心正常率,观察组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胎心早期减速,观察组显着低于常规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胎心变异减速、晚期减速及心动过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分娩体位与羊水粪染程度的关系两组羊水粪染情况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羊水粪染程度较观察组高,即常规组的羊水粪染程度比观察组严重,说明分娩体位与羊水粪染程度有关。8.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伤的比较观察新生儿窒息情况,发生轻度窒息观察组2例,常规组5例;重度窒息两组均为0例,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脐带动脉血气分析PH值、SBH值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锁骨骨折和臂丛神经的损伤;新生儿发生头皮血肿,观察组有2例,常规组有1例;两组发生肩难产,观察组有2例,常规组有6例,两组新生儿产伤情况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采用改良式半卧位分娩,可以降低阴道助产率、减少会阴切开率、减轻会阴疼痛、降低胎心减速和羊水粪染的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同时改良式半卧位分娩可以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时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产程中产妇的舒适度,减少产妇产后疲惫感。两种体位在产妇产后出血、会阴肿胀、新生儿产伤和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血气分析值方面对比无显着差异;在发生肩难产数量上,两组虽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的发生例数低于常规组。

孔亚利[4](2017)在《自由体位在初产妇镇痛分娩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比较自由体位和传统体位对初产妇镇痛分娩及产程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自由体位在临床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自由体位在镇痛分娩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6.06~2016.12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经阴道无痛分娩的18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按照其自身意愿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实验组(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和对照组(传统体位进行分娩),每组92例。在研究过程中,实验组因有3位中途放弃采用自由体位,脱落3例样本。最终实验组89例和对照组92例纳入研究。实验组:由专业助产士指导初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如趴位、坐位、立位、卧位、蹲位、半俯卧位、坐分娩球、臀部摇摆及曼舞等,主要是由初产妇根据自己舒适性及自主用力情况选择合适体位)。对照组:由专业助产士指导初产妇采用传统体位,仰卧位与左右侧卧位交替。对比(1)基线资料:初产妇的年龄、孕周、有无流产史、身高、产前体重和B超示胎儿体重;(2)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和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3)胎心减速、胎心好转率、肩难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4)初产妇的分娩体位助产满意度和疼痛评分;(5)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和缩宫素使用率;(6)会阴侧切率和会阴损伤程度。研究结果1.两组在初产妇的年龄、孕周、有无流产史、身高、产前体重和B超示胎儿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在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和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比较:(1)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实验组8.39±2.34h、28.62±6.85 min、7.94±2.59 min;对照组9.07±2.06h、32.56±9.56min、9.29±3.02min。实验组各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实验组201.23±51.23ml,对照组223.21±51.12ml。实验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在胎心减速、胎心好转率、肩难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的比较:(1)胎心减速概率:实验组发生34例,概率为38%;对照组发生50例,概率为54%。实验组胎心减速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13,P=0.04),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胎心好转率:实验组为94%,对照组为80%。实验组发生胎心减速通过改变体位,有效提高胎心好转率(x2=4.03,p=0.0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肩难产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肩难产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新生儿窒息率:实验组有1个发生新生儿窒息(评分Apgar≤7分),对照组有11个发生新生儿窒息(评分Apgar≤7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初产妇的分娩体位助产满意度和疼痛评分比较:(1)实验组满意度(79%)明显优于对照组(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产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在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和缩宫素使用率比较:(1)产钳助产率:实验组是3.4%,对照组是10.9%,实验组的产钳助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54,P = 0.03)。(2)剖宫产率:实验组是2.2%,对照组是10.9%,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43,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缩宫素使用率:实验组是26.96%,对照组是42.6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在会阴侧切率和会阴损伤程度比较:(1)会阴侧切率:实验组为35.63%;对照组为60.98%;对照组会阴侧切率高于实验组(x2=10.8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会阴损伤程度:两组的会阴损伤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初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不仅能缩短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还能降低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会阴侧切率、肩难产发生率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2.与传统体位分娩比,自由体位增加了初产妇的分娩舒适度和满意度,是一种简单、有效、无创伤的分娩方法。

崔丹[5](2016)在《自由体位在无痛分娩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比较自由体位与传统体位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产程中的影响,探讨自由体位对应用无痛分娩初产妇的第二产程及分娩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此200例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均在宫口开大3cm后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膀胱截石位待产。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在医护人员引导下根据产妇自己的喜好、自我感觉和舒适度自行决定采取自由体位待产,如:半坐卧位、侧卧位、坐位、蹲位、膝胸卧位等。若产妇不能采取自由体位,视为样本剔除,研究过程中2例产妇不配合采取自由体位,观察组剔除2例。观察组研究对象为98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为100例。分别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第二产程时间、胎心率异常发生率及好转率、产后出血量、会阴侧切率、产钳助产率及中转剖宫产率等方面的差别。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1观察组孕妇第二产程的平均时间为45.21min,对照组孕妇第二产程的平均时间为62.59min,观察组孕妇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33,P<0.05)。2观察组孕妇在第二产程中胎心率异常发生例数为31例,对照组孕妇在第二产程中胎心率异常发生例数为45例,两组胎心率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1.63%和45.00%,两组胎心率异常好转时间分别为46.32s和59.71s,胎心率异常的好转率分别为96.77%和93.33%,观察组的胎心率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16,P=0.041),并且当发生胎心率异常后,采用自由体位能有效提高胎心好转率(X2=4.031,P=0.045),所用时间明显少于传统体位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t=5.957,P=0.001)。3观察组产后2小时平均阴道出血量为195.52ml,对照组产后2小时平均阴道出血量为202.29ml,自由体位组阴道出血量少于传统体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P=0.133)。4观察组98例,有9例行会阴侧切术,会阴侧切率为9.18%,对照组100例中有19例行会阴侧切术,会阴侧切率为19.00%,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928,P=0.047);观察组有2例行产钳助产,产钳助产率为2.04%,对照组有9例行产钳助产,产钳助产率为9.00%,观察组的产钳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714,P=0.03);观察组有1例剖宫产终止妊娠,中转剖宫产率为1.02%,对照组有3例剖宫产终止妊娠,中转剖宫产率为3.00%,观察组的中转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88,P=0.028)。结论:无痛分娩初产妇运用半坐卧位、侧卧位、坐位、蹲位、膝胸卧位等自由体位,能够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降低会阴侧切率、产钳助产率及中转剖宫产率,但自由体位的应用是否能预防性减少产后出血量尚不明确,尚需大样本病例的进一步研究。

容俊,杨玉平,张春萍[6](2001)在《无痛分娩坐位或半坐位待产50例配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二、无痛分娩坐位或半坐位待产50例配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痛分娩坐位或半坐位待产50例配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孕期个体化体质量管理联合体位管理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孕妇分娩情况的比较:
    2.2 2组孕妇疼痛比较:
    2.3 2组孕妇分娩经历满意度评分比较:
    2.3 2组孕妇及婴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初产妇第二产程中使用改良式半卧位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来源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退出标准
        2.1.5 样本量计算
        2.1.6 分组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的收集
        2.2.2 干预方法
        2.2.3 结局指标和指标评价
        2.2.4 统计学方法
        2.2.5 质量控制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资料分析
    3.2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的比较
    3.3 两组产妇产后舒适度相关指标的比较
    3.4 两组新生儿结局的比较
4. 讨论
    4.1 改良式半卧位分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4.1.1 改良式半卧位对阴道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4.1.2 改良式半卧位分娩对第二产程时长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4.1.3 改良式半卧位分娩对会阴损伤的影响
    4.2 改良式半卧位分娩对产后舒适度的影响
    4.3 改良式半卧位分娩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5. 结论
6.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第二产程中分换体位对母婴围产结局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伦理审查批件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4 疲倦视觉类比量表
    附录5
致谢

(4)自由体位在初产妇镇痛分娩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镇痛分娩的现状
        1.1 药物镇痛
        1.2 非药物镇痛
    2. 产时体位的现状
        2.1 传统体位现状
        2.2 自由体位现状
    3. 自由体位联合镇痛分娩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或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分组
        3.2 干预方法
    4. 观察指标
    5. 质量控制
    6. 数据处理
    7. 研究步骤
    8. 研究流程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分析
    2. 两组初产妇三产程时间比较以及分娩后2小时出血量对比
    3. 对比两组初产妇胎心减速、胎心好转率、肩难产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4. 对两组初产妇的分娩体位助产满意度和疼痛评分进行比较
    5. 对两组初产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及缩宫素使用情况比较
    6. 两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损伤程度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 基线资料分析
    2. 自由体位与镇痛分娩的联合应用
    3. 自由体位对初产妇镇痛分娩的影响
        3.1 自由体位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和分娩后2h出血量的影响
        3.2 自由体位对初产妇胎心减速、新生儿窒息率、分娩满意度和疼痛评分的影响
        3.3 自由体位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损伤程度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自由体位在无痛分娩第二产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由体位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无痛分娩坐位或半坐位待产50例配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无痛分娩坐位或半坐位待产50例配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孕期个体化体质量管理联合体位管理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 王静,李晶.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09)
  • [2]自由体位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D]. 张迎新. 滨州医学院, 2020
  • [3]初产妇第二产程中使用改良式半卧位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D]. 孟祥芹. 苏州大学, 2020(02)
  • [4]自由体位在初产妇镇痛分娩中的临床研究[D]. 孔亚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4)
  • [5]自由体位在无痛分娩第二产程中的应用[D]. 崔丹.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4)
  • [6]无痛分娩坐位或半坐位待产50例配对分析[J]. 容俊,杨玉平,张春萍.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1(04)

标签:;  ;  ;  ;  ;  

坐位或半坐位分娩无痛50例配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