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凉山隧道膨胀围岩蛛网锚固技术

长凉山隧道膨胀围岩蛛网锚固技术

一、长梁山隧道膨胀围岩蜘蛛网状锚固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19)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得到高度发展,隧道修建所面临的地质环境也日益复杂,强岩溶、大埋深、高地压,地质构造极端复杂,导致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已经成为制约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突水突泥孕灾环境认识不清,对突水突泥灾害是否发生判识不准是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和难以遏制主要原因。本文以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等众多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软件研发、理论分析、试验装置研制、室内试验、典型案例分析等手段,开展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及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三个方面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了我国300余例隧道突水突泥工程案例,揭示我国突水突泥隧道的分布特征,进而将诱发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系统划分为3类1 1型,即岩溶类(占比45%,1 42例,包括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河型)、断层类(占比28%,86例,包括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和其他成因类(占比27%,84例,包括侵入接触型、构造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提出了不同类型致灾系统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以及识别方法,并对每种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究了隧道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提出了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间歇破坏型4种典型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表征了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孕育、发展过程和致灾特征。(2)提出一种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RBAM法,可用于隧道工程现场突水突泥的快速判识。考虑水动力条件、不良地质、抗突体厚度和围岩特征四个方面因素,构建了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各影响因素等级划分方法与评分体系,形成了适用于工程现场快速查询与评判的影响因素分级与评分表,阐述了抗突评判方法的实施流程。同时,开发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实现了抗突评判的程序化和界面化,简化了评判操作,便于推广和使用。工程案例抗突评判结果与实际相符合,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研究了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的不同破坏类型及二次突水突泥的致灾因素,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隧道突水突泥临灾判据。针对弱透水性充填介质整体滑移型破坏,提出了最危险滑动面确定方法,推导了抗突体上作用力计算公式,并采用郎肯主动土压力理论进行了验证。采用弹性梁理论,基于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准则分别建立了完整和含裂隙抗突体的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揭示了最危险滑动面和最小安全厚度影响因素。针对强透水性充填介质的渗透失稳型破坏,考虑渗流通道的实际流程弯曲问题,引入了毛管的弯曲度概念,建立了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提出了毛管弯曲度与土体颗粒级配、孔隙率及骨架土体渗透系数的关系,并引入螺旋升角的概念将弯曲度与渗流通道倾角建立联系。针对颗粒骨架孔隙中可动颗粒含量的不同,分别建立了考虑和忽略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可动颗粒启动的临界水头梯度计算公式。针对二次突水突泥,建立了考虑清淤和降雨的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揭示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机理。(4)考虑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影响着隧道突水突泥特性,研制了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该装置分为搅拌装置、水平流水槽、竖向沉积箱和突水突泥控制装置四部分,主体采用了具有高透明度的有机玻璃材质,实现了充填介质沉积过程和间歇型突水突泥过程的可视化。开展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揭示了溶洞分层沉积特征及颗粒与距离对充填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再现了清淤和地下水补给诱发二次(多次)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揭示了水头高度、沉积高度和颗粒级配对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水头高度的增加,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发展时间越短,更加猛烈,泥沙涌出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泥沙沉积高度增加,隧道突水突泥经历的时间越长;在相同条件下,充填介质颗粒越大,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孕灾时间越长,更易发生间歇型突水突泥。(5)针对贵南高铁朝阳隧道PDK1 70+67]里程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系统分析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及充填介质特征。研究了充填介质的颗粒级配特征,得到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破坏模式属于渗透失稳型。研究了充填介质颗粒的磨圆度和矿物成分特征,结合突水突泥特性与隧址区水文地质特征,确定了突水突泥的地下水来源,即揭露溶洞与地下河存在水力联系。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层倾角、地表降雨、地下水来源揭示了溶洞发育与突水突泥成因,为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抗突评判结果显示朝阳隧道PDK170+671里程发生滞后破坏,与工程实际相吻合。

张桂斌[2](2018)在《高地温环境下全长粘结式锚杆粘结机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大及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隧道建设不断向长、大、深埋方向发展,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较为突出的一类就是高地温问题。锚杆受力可靠、施工灵活,是隧道支护中常用的支护方式,其可靠性对隧道结果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展开高温环境下锚固系统粘结机理的研究将为锚固技术的完善及推广作出理论贡献。本文总结了大量锚杆受力传递机理及高温环境下锚固体各组成部分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1.基于荷载传递法与弹性力学中的布希涅斯克位移解,获得了两种全场粘结式锚杆的应力分布函数,通过受力分析比较,推荐采用指数型应力分布函数,并将其应用到高地温环境下全长粘结式锚杆的应力分布函数中。并讨论了其受力特征、影响因素、分布规律等。2.总结了锚固系统的几种破坏形式,并总结了相应的拉拔力计算公式。基于本文推导的全长粘结式锚杆剪应力分布函数,推导出了薄弱面出现在第一界面时的抗拔力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给出了薄弱面出现在第二界面时的抗拔力计算公式。3.介绍了锚杆锚固长度的几个概念,并推导出了锚杆临界锚固长度计算公式,进而给出了锚杆合理锚固长度计算公式。4.建立了锚固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理论研究、分析室内试验结果、有限元数值分析,获得了一致性的结论,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翟友成[3](2014)在《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隧道地质灾害评价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隧道工程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方法难以体现这一特点。因此,开展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隧道地质灾害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实际意义。为此,本文针对围岩质量分级和隧道工程塌方、岩爆、岩溶突水等隧道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引入组合评价方法、集对分析方法、D-S证据理论以及区间非概率可靠性方法等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根据围岩质量分级特征和不同的隧道工程地质灾害特征分别建立出了与其相适应的不确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对隧道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进行研究。针对现有隧道围岩质量分级方法评价结果存在的非一致性问题,引入组合评价思想,选取多种已有围岩质量分级方法作为基础分级方法,建立出融合各基础分级方法优点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计算模型。然后考虑到不同基础分级方法评价指标的物理意义和量纲不同,本文建立出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方法,使不同基础分级方法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以解决组合评价计算模型的组合计算方法问题。并针对不同基础分级方法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存在差异的特点,引入漂移度概念,建立出基础分级方法合理程度的度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础分级方法权重分配的合理确定方法,进而建立出基于漂移度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方法。对于隧道塌方研究问题,本文首先在深入研究山岭隧道塌方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隧道塌方风险的二级综合评价模型。然后,针对各评价指标确定与不确定性信息并存的特点,引入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出联系度评价矩阵,从同一、差异和对立三个方面全面刻画被评价指标与各风险等级的同一对立程度;同时,考虑到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不确定性、专家认知的局限性以及专家可信度的差异性,建立基于群组决策不确定型层次分析的权重确定方法,进而建立出山岭隧道塌方风险的集对分析方法。然后,本文对隧道的岩爆灾害预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选取多个单一岩爆判据建立岩爆复合判据,以体现围岩应力状态、岩石的岩性以及岩石储存的弹性应变能等因素对岩爆发生可能性和烈度的影响。然后针对多个岩爆判据信息融合时的特点,引入D-S证据理论建立多个岩爆判据的合成规则,其既能体现各岩爆判据之间信息的一致性,也能够考虑各岩爆判据之间信息的冲突性。此外针对现有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确定方法存在的不足,并考虑到岩爆判据分级标准具有明显的区间特性,引入区间数距离定义并对其数学定义进行改进,建立出基于区间数距离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确定方法。从而最终建立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隧道岩爆预测方法。此外,本文对剪切破坏模式下的隧道掌子面防岩溶突水安全厚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不同初始地应力场类别下的地应力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隧道掌子面岩墙抗剪切破坏时剪切面上法向应力的确定方法提供客观合理的依据。隧道开挖会造成围岩应力的重分布,隧道开挖前后的围岩应力状态存在明显不同,本文基于这一特征建立出掌子面岩溶突水剪切破坏模式下的剪切面法向应力计算方法。最后针对工程中相关参数具有的区间不确定性特征引入区间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从而最终建立出隧道掌子面岩墙防岩溶突水的安全厚度区间非概率计算方法。

莫建军[4](2014)在《串囊式充气锚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串囊式充气锚杆是一种新型锚杆,其结构为:在锚杆体底端钻几个进气小孔,然后在有孔的地方外套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橡胶膜,每个橡胶膜的两端用钢环箍紧。这样,杆体、橡胶膜和钢环就组成了一个封闭系统。将串囊式充气锚杆安置在软土或砂土中后,对其进行高压充气,气体经过杆体,从进气小孔流向橡胶膜,实现橡胶膜的充气膨胀。膨胀的空腔挤密周围土体,形成一个扩大头,挤压周围土体而提高锚固力。其实际上为一种改进的充气锚杆。本文首先对串囊式充气锚杆材料进行分析,并通过一系列试验确定其最佳材料,通过对串囊式充气锚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制定锚杆和试验模型。其次进行基本实验,如橡胶膜的摩擦力试验,土工试验,然后进行抗拔试验,通过改变抗拔试验的条件,比较各个因素对串囊式充气锚杆抗拔承载力及位移的影响,并与单囊式充气锚杆对比。最后进行充水试验和注浆试验,测定串囊和单囊式充气锚杆充气压力和膨胀体积的关系。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串囊式充气锚杆极限承载力和位移与锚杆充气压力、埋置深度及橡胶膜的长度、个数、厚度、间距等因素有关;锚杆充气压力、埋置深度等条件相同时,串囊式充气锚杆承载力比单囊式充气锚杆提高约22%,极限位移显着减小;串囊式充气锚杆橡胶膜在膨胀过程中近似圆柱体,在极限状态下,近似锥形体;最后,对基于圆孔扩张理论的单囊式充气锚杆承载力公式进行验算,并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出串囊式充气锚杆极限承载力和位移的经验公式。

蒋学明[5](2013)在《复杂环境下软岩巷道联合支护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受水害影响的宁东矿区石槽村煤矿112202工作面软岩巷道为依托工程,综合应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原理出发,提出了以喷射混凝土、高性能锚带网和注浆加固为主的水害影响软岩巷道联合支护技术。研究表明,石槽村矿围岩性质是顶板粉砂岩、顶板粉砂质泥岩、底板泥岩。对围岩特性从微观矿物组分特性的角度进行分析,由X射线衍射结果得出其主要成分是高岭石、石英、伊利石、蒙皂石、伊蒙混层,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微量矿物成分存在。从岩石微观结构缺陷的角度分析研究水导致围岩与支护结构失稳及破坏的机理,由扫描电镜分析得出石槽村顶、底板岩石内部微裂隙发育,晶粒之间为粘土矿物胶结。这些裂隙的存在易于水分子的渗透于粘土矿物有机质的结合,导致未经扰动和风化的完整岩块的泥化与膨胀作用明显。同时,在开采扰动作用下,岩体中产生大量微裂隙,呈现不同规则网状与条带裂隙结构,这些微裂隙的存在又进一步提供了水岩发生相互作用的通道。由于伊利石、蒙皂石、伊蒙混层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在遇水条件下会发生快速膨胀与泥化,导致伊利石、蒙皂石、伊蒙混层充分遇水,从而加速了水与粘土矿物的相互作用,致使围岩发生大规模变形破坏,加剧了巷道支护难度。根据基础分析结果,针对巷道支护难题,在宁东矿区石槽村煤矿112202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辅运巷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从联合支护入手,针对水害影响的软岩巷道,研究了该类巷道的围岩控制机理,提出了围岩控制技术,即喷射混凝土、高性能锚带网索和注浆加固联合支护技术,并对该类巷道实施的快速掘进技术。通过现场监测可知,联合支护技术在112202工作面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为石槽村煤矿和宁东矿区的软岩支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夏宇君,吴俊松,耿东坤,张志亭[6](2011)在《富水软岩大断面交岔点巷道失稳控制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实现富水软岩大断面交岔点巷道的稳定控制,分析了榆树井煤矿富水软岩大断面交岔点巷道掘进失稳的形成及原因,制定了更为经济有效的支护结构和合理的支护参数,采用了关键部位补强支护+全断面锚注+U29型钢支架拱部、肩部使用固棚锚索支护+底板砌筑钢筋混凝土反底拱等复合型全封闭支护手段实现巷道稳定。实践结果表明:此类复合型支护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富水软岩大断面交岔点巷道的稳定,通过观测,巷道在修复45 d以后已经呈现稳定趋势,巷道收敛变形速率为0.012 mm/d。

朱超[7](2011)在《大瑞铁路罗家村隧道地质环境与工程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环境为隧道工程的自然载体,其地质构造、岩土介质、地应力和水文地质等因素不仅控制着工程地质灾害的规模、频率与发育特征,而且直接影响隧址区的地面稳定性、深部稳定性、山体稳定性和围岩稳定性。因此,为了确保隧道工程的稳定,保障工程安全施工,必须就地质环境问题,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在建的复杂滇西山区大瑞铁路罗家村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现场监测和地质探测、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罗家村隧址区的地质断裂、节理分布和工程特征,通过地质分析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模拟计算了隧道进口段在开挖条件下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隧道山体开裂的成因,并针对其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制定施工方案确保工程稳定安全。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节理测线法调查罗家村隧道围岩节理发育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发育走向NW倾向SW230°,走向NE倾向NW310°及走向NE倾向SE130°的三组优势节理面,其中NW向节理发育极为密集,对隧道围岩危害最大。且无论是从小的尺度范围,还是从大的尺度范围,各组节理面分布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等距性和韵律性。2.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和工程实践,得到三维地震波追踪技术探测不同力学机制断层破碎带的经验图谱,提出了三维地震波追踪探测断层破碎带性质的判别准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量预测围岩质量分级的方法。并配合地质调查,超前水平钻探及红外探水的综合探测方法分析隧道地质环境,研究表明隧址区地质环境极为复杂,断裂构造纵横交错。探测结果与实际开挖情况基本一致,结论准确,可靠度较高。3.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建立计算模型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坡体抗滑稳定状态进行动态模拟,得到的坡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曲线表明隧道开挖对坡体稳定性影响较大,在隧道开挖进尺20-45m区段影响最为明显。隧道安全穿越进口段坡体,不会导致坡体的滑移破坏。4.隧道山体开裂成因综合分析表明泥岩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为山体开裂提供了物质基础;发育复杂的断裂构造在岩体内形成的纵横交切的软弱结构面是山体开裂的先决条件;隧址区单斜构造形成的高差和坡度,为山体开裂提供了足够大的重力势能和载体;而横向沟谷的深度切割为岩体开裂提供了空间和临空面。在隧道工程开挖触发条件下,岩体在自重应力、卸荷作用下,应力释放,而后岩层应力重新调整,产生沉降和倾向沟谷的倾倒拉裂,而裂隙与岩体中极为发育的节理完全贯通,则最终导致山体横向和纵向的开裂。5.监测了隧道拱顶沉降和洞周收敛,并分析了监测数据,结果表明依据特殊地质环境条件设计的施工方案合理,隧道工程结构稳定。

孙克国[8](2010)在《注浆控制岩溶隧道突水地质灾害的机理和模拟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可溶岩地区的岩溶地貌,面积达2200万平方公里,涉及十亿人口,我国的岩溶地貌的面积约有130万平方公里,其中尤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异常脆弱,需要细心的管理和保持,但为了各地区的平衡协调发展,大型基础工程在岩溶区不断上马。隧道等地下工程往往成为地下水排泄的新通道,从而严重影响岩溶区原有的水文地质环境,甚至造成隧址区的环境灾难,所以需要改变以往隧道建设过程中以排为主的理念。纵观隧道发展史,其建设趋势在向着“长、大、深”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隧道的常规建设技术得到了长足进步,但是在面对突水、岩爆、塌陷等地质灾害时,人类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痛教训。在各种地质灾害中,论及破坏力之大和发生频率之高,非突水莫属。其破坏力轻则冲毁机具、淹没隧道、耽误工期,重则造成人员伤亡、甚至报废整个工程,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损失。为了尽可能的降低突水的破坏性和指导突水防治工作,本文采用FLOW-3D软件对不同驱动力的隧道突水进行了数值分析工作。本文以沪蓉西高速公路龙潭隧道、齐岳山隧道和锦屏二级电站的引水辅助洞为依托工程。龙潭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涌水涌泥,耗时五年零五个月,接近预计工期的两倍,仅仅左线的最后五米,就耗时五个月,可见突水突泥的严重性。齐岳山隧道穿越清江之源,其中管道交错,溶洞密布,暗河穿越,地质极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也多次发生涌水事件,往往隧外下大雨,隧内涌大水,多次淹没逆坡施工的出口段,极大的耽误了工程进度。引水辅助洞埋深超过两千米,其岩溶形态多以贯通性较好的溶隙裂隙存在,在极大水头压力的作用下,以极快的速度瞬间进发而出,其破坏力与高压水枪无异。随着现代注浆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浆材的不断涌现和注浆设备的不断改进,注浆技术已经成为处理岩溶隧道突水地质灾害的主要手段。但是作为一门科学,它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还有待完善。注浆理论的研究需要从被注介质特性和浆液流变特性两个方面进行。本文从岩溶区特有的地质特点出发,对被注介质的特性进行研究,认为岩溶区的浆液扩散不再由岩体渗流理论所控制,而必须从流体的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出发,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浆液扩散研究必须考虑浆液的粘度时变性,在综合考虑理论合理性和求解可行性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粘度时变性的牛顿流体作为浆液模型。在两者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形成了关于速度场和压力的封闭方程组。由质量和动量守恒所推导而得的控制方程是复杂的二阶偏微分方程,以现在的数学和流体力学理论无法对其进行理论求解,所以必须借助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离散求解。本文以流体动力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有限体积法为基础,分别采用HQUICK、中心差分、Crank-Nicolson、Adams-Bashforth等离散格式对控制方程对流和扩散等项在空间域和时间域上进行离散,得到控制方程的离散格式,最后采用压力泊松方程法在非交错非结构的离散网格上求得压力和速度场,从而在理论上完成了整套的数值求解工作。借助于Matlab(?)高级编程语言,对离散格式的控制方程进行了代码编译工作,开发出了GSK(Grouting Simulation in Karst zone)软件包。GSK主要包括网格构建、参数设置、计算分析和结果显示四个部分。借助于非结构网格的优势,GSK可以建立任意形状的网格,从而满足了岩溶区被注介质的形状复杂性要求。参数设置主要包括初边值条件、浆液属性、计算参数等几个方面。结果显示部分可以用云图、矢量图、等值线图以及动画方式展示速度场、压力等结果,也可以绘制注浆量、注浆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提出了集综合预报、预警和处治为一身的三位一体岩溶水防治体系。岩溶区突水的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的依靠注浆堵水技术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半途而废,所以在防治过程中必须依靠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以对被注介质的缺陷做到了然于胸,使注浆工作有的放矢。岩溶隧道突水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一旦发生,后果往往不堪设想,但借助于先进的预警体系和设备可以有效减小突水的灾难性后果。本文最后将岩溶突水的三位一体防治体系成功应用于现场试验,并采用自己开发的GSK软件包对其中的串跑浆现象进行了模拟验证。

李国英[9](2009)在《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长梁山特长、大断面软岩隧道工程为实例,针对软弱层状、断层破碎地质等特殊岩体,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洞室开挖方案和支护参数。针对此类特殊地层中传统挂网喷射混凝土抵受不住膨胀压力而造成坍塌掉块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蜘蛛网状系统锚固技术"。通过实践证明施工效果良好,对于类似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高攀科[10](2009)在《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特征与控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建设了大量铁路、公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当隧道位于软弱、破碎段时,隧道围岩具有稳定性差、形变复杂等特点,常形成软弱围岩大变形、流变等地质灾害,往往成为整条隧道的薄弱环节和难题。因此,对软弱围岩变形特征及其控制措施研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作者以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洞段为研究对象,依据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和总结了软弱围岩变形特征,并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分别对软弱围岩隧道不同开挖方式及施工过程中围岩、支护结构力学效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总结和论证了软弱围岩隧道支护措施和方法,主要研究成果有:(1)对斑竹林隧道施工过程中现场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隧道典型断面的围岩变形-时间变化曲线、围岩变形-空间变化曲线的特点及规律,对围岩变形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得出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特征有:隧道拱顶沉降变形量比周边水平收敛值大。软弱围岩大变形段表现为变形量大,拱顶偏压,围岩受到剪胀挤出,造成支护结构严重破损;Ⅳ级、Ⅴ级围岩一般在埋设测点后经历一个月后趋于稳定,而大变形段可达数月之久;各断面围岩变形-时间变化曲线主要有抛物线型和似阶梯形两种变化型式;各断面围岩变形-空间变化曲线则主要表现为抛物线型和“厂”型,斑竹林隧道围岩变形空间效应显着。(2)对隧道软弱围岩洞口浅埋段的全断面法和台阶法以及单侧壁导坑法的开挖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计算出三种开挖方式下每一开挖步后的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和锚杆轴力和喷射混凝土层应力变化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三种施工方法的优劣,结合实际和经济性考虑,得出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洞口浅埋段开挖方式采用台阶法比较科学、合理。根据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施工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围岩变位比较显着的区域为距隧道开挖轮廓线O.5倍洞径范围内,隧道浅表围岩位移是施工中位移控制的重点;台阶法施工中拱脚处常产生应力集中,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应注意加强拱底部位的支护,尽早闭合仰拱,以分担拱脚处的承受的荷载;当隧道开挖完毕后,大部分锚杆受力较小,而喷射混凝土层基本全部受到受压,最大压应力产生在边墙顶部,实际施工中常表现为该部位产生纵向裂缝,开裂、剥落,对此应及时采取补喷混凝土等措施,并加强监控量测,控制该部位受力状态的恶化。总体看,支护结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通过对不同围岩隧道支护方法的比较研究,结合各种支护措施的作用机理,从保护和加固围岩角度出发,总结和论证了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对策和支护措施,认为就当前支护理论的发展和施工工艺水平看,无论对于一般软弱围岩还是对于特殊地质围岩,其支护措施应以锚注支护为中心,通过结合其它辅助支护措施,如采用可缩性型钢拱架、可缩锚杆和钢纤维混凝土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各种类型软弱围岩变形的目的。

二、长梁山隧道膨胀围岩蜘蛛网状锚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梁山隧道膨胀围岩蜘蛛网状锚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1.1.3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方面
        1.2.2 隧道突水突泥的判识方面
        1.2.3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方面
        1.2.4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及其地质判识
    2.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抗突体定义
        2.1.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
        2.1.2 抗突体
    2.2 我国突水突泥隧道分布特征
    2.3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
    2.4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结构特征与地质判识及典型案例分析
        2.4.1 岩溶类致灾系统
        2.4.2 断层类致灾系统
        2.4.3 其他成因类致灾系统
    2.5 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
        2.5.1 直接揭露型突水突泥
        2.5.2 渐进破坏型突水突泥
        2.5.3 渗透失稳型突水突泥
        2.5.4 间歇破坏型突水突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
    3.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评判方法的建立
        3.1.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3.1.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等级划分
    3.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等级划分
        3.2.1 抗突体厚度
        3.2.2 不良地质
        3.2.3 水动力条件
        3.2.4 围岩特征
    3.3 实施流程
    3.4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
    3.5 工程验证
        3.5.1 工程概况
        3.5.2 抗突评判影响因素分析
        3.5.3 抗突评判结果与分析
        3.5.4 抗突评判软件应用
        3.5.5 基于抗突评判结果的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处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4.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的隧道突水突泥最小安全厚度
        4.1.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力学模型
        4.1.2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最小安全厚度公式
        4.1.3 最危险滑动面与最小安全安全厚度影响因素分析
        4.1.4 讨论
    4.2 充填介质渗透失稳的无粘性土管涌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4.2.1 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4.2.2 可动颗粒起动机理
        4.2.3 可动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头梯度
        4.2.4 算例分析及讨论
    4.3 考虑清淤和降雨的隧道间歇型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4.3.1 降雨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4.3.2 清淤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4.3.3 充填型溶洞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室内试验
    5.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5.1.1 溶洞结构特征
        5.1.2 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5.2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
        5.2.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
        5.2.2 试验方案与流程
        5.2.3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5.2.4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
        5.2.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工程案例与充填介质特征分析
    6.1 工程概况
        6.1.1 地形地貌
        6.1.2 地层岩性
        6.1.3 地质构造
        6.1.4 水文地质特征
    6.2 隧道间歇型突水情形
    6.3 溶洞充填介质特性分析
        6.3.1 充填介质颗粒级配分析
        6.3.2 充填介质颗粒磨圆度分析
        6.3.3 充填介质矿物成分分析
    6.4 水文地质条件与突水突泥地下水来源判定
    6.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原因分析
    6.6 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及软件应用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高地温环境下全长粘结式锚杆粘结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高地温及研究现状
        1.2.2 锚杆支护研究及应用现状
        1.2.3 锚杆的测试技术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地温作用下全长粘结式锚杆应力传递分析
    2.1 引言
        2.1.1 锚杆的分类及特点
    2.2 高温对锚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2.2.1 高温作用对围岩的影响
        2.2.2 高温作用对灌浆料的影响
        2.2.3 高温作用对锚杆体的影响
    2.3 高地温作用下全长粘结式锚杆受力理论解推导
        2.3.1 基本理论
        2.3.2 基于布希涅斯克解的荷载传递函数推导
        2.3.3 考虑轴力分布的荷载传递函数推导
        2.3.4 高地温作用下全长粘结式锚杆荷载传递函数
    2.4 全长粘结式锚杆受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4.1 锚杆受力特征分析
        2.4.2 锚杆受力影响因素分析
        2.4.3 全长粘结式锚杆应力分布形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地温作用下全长粘结式锚杆极限拉拔力分析
    3.1 全长粘结式锚杆的破坏形式及极限拉拔力
    3.2 高地温作用下全长粘结式锚杆极限拉拔力推导
    3.3 全长粘结式锚杆极限拉拔力算例分析
        3.3.1 算例
        3.3.2 算例
    3.4 基于室内试验的全长粘结式锚杆极限拉拔力分析
        3.4.1 工作荷载对锚杆极限拉拔力的影响
        3.4.2 高温作用后锚杆极限拉拔力的影响
        3.4.3 锚固长度对极限拉拔力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地温作用下全长粘结式锚杆合理锚固长度确定
    4.1 引言
    4.2 高地温作用下全长粘结式锚杆临界锚固长度计算
    4.3 高地温作用下全长粘结式锚杆合理锚固长度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ANSYS的锚固系统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分析
    5.1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简介
        5.1.1 钢筋混凝土模型
        5.1.2 钢筋与混凝土本构关系
        5.1.3 混凝土破坏准则
        5.1.4 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模型
        5.1.5 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5.2 锚固系统有限元模型建立
        5.2.1 原型简介
        5.2.2 模型及参数选取
        5.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 静力计算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隧道地质灾害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隧道围岩质量分级方法研究现状
    1.3 隧道塌方研究现状
        1.3.1 隧道塌方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1.3.2 隧道塌方试验与理论研究
        1.3.3 隧道塌方风险与预测研究
    1.4 岩爆研究现状
    1.5 隧道岩溶突水灾害研究现状
        1.5.1 岩溶突水机理
        1.5.2 岩溶发育规律与地质预报技术
    1.6 本文研究方案及内容
第2章 隧道围岩质量与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2.1 概述
    2.2 隧道围岩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2.1 岩石力学性质
        2.2.2 岩体完整程度
        2.2.3 围岩初始应力状态
        2.2.4 地下水状况
    2.3 隧道塌方影响因素分析
    2.4 隧道岩爆影响因素分析
        2.4.1 岩爆特征与分类
        2.4.2 岩爆影响因素
    2.5 隧道岩溶突水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2.5.1 岩溶突水体蓄存类型
        2.5.2 岩溶突水突泥分类
        2.5.3 岩溶突水影响因素
    2.6 讨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漂移度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方法
    3.1 概述
    3.2 组合评价方法简介
        3.2.1 组合评价方法分类
        3.2.2 组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
    3.3 基于漂移度的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方法
        3.3.1 基础分级方法的选取
        3.3.2 基础分级方法评价结果的标准化方法
        3.3.3 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计算模型
        3.3.4 基础分级方法合理程度评价及其权重计算方法
    3.4 工程实例
        3.4.1 工程实例一
        3.4.2 工程实例二
        3.4.3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隧道塌方风险的集对分析方法
    4.1 概述
    4.2 风险分析基本原理与常用风险评估方法
        4.2.1 风险分析基本原理
        4.2.2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
    4.3 集对分析理论简介
        4.3.1 集对分析基本概念
        4.3.2 集对势及其分类
    4.4 隧道塌方风险的集对分析方法
        4.4.1 隧道塌方风险二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4.2 隧道塌方风险二级综合评价计算模型
        4.4.3 一级评价矩阵确定方法
        4.4.4 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4.5 工程实例
        4.5.1 工程概况
        4.5.2 分析过程及计算结果
        4.5.3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 D-S 证据理论的岩爆预测方法
    5.1 概述
    5.2 D-S 证据组合基本理论
        5.2.1 识别框架
        5.2.2 基本函数
        5.2.3 D-S 合成规则
    5.3 岩爆发生机理与常用判据
        5.3.1 岩爆发生机理
        5.3.2 岩爆发生的常用判据
    5.4 基于 D-S 证据理论的岩爆预测方法
        5.4.1 岩爆分级标准
        5.4.2 基于 D-S 证据理论的岩爆预测模型
        5.4.3 岩爆判据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确定方法
    5.5 工程实例
        5.5.1 工程实例一
        5.5.2 工程实例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隧道掌子面防突水安全厚度的区间非概率可靠性方法
    6.1 概述
    6.2 区间非概率可靠性分析基本理论
        6.2.1 区间变量及其基本运算规则
        6.2.2 区间非概率可靠性模型
        6.2.3 区间非概率可靠性指标的求解方法
    6.3 隧道掌子面防突水安全厚度的区间非概率可靠性计算方法
        6.3.1 隧道掌子面岩墙抗剪切力学模型
        6.3.2 剪切面法向应力计算方法
        6.3.3 掌子面防突水安全厚度的区间非概率分析模型
    6.4 工程实例
        6.4.1 工程概况
        6.4.2 分析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4)串囊式充气锚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岩土锚固技术发展概况
        1.1.1 岩土锚固技术的发展
        1.1.2 岩土锚固理论的研究
        1.1.3 岩土锚固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
    1.2 串囊式充气锚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项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项目的研究方法为
2 串囊式充气锚杆研究思路与材料准备
    2.1 引言
    2.2 串囊式充气锚杆力学特性研究试验思路和内容
        2.2.1 串囊式充气锚杆力学试验思路
        2.2.2 串囊式充气锚杆力学特性试验内容
        2.2.3 串囊式充气锚杆力学特性试验方法和路线
    2.3 串囊式充气锚杆的材料研究
        2.3.1 串囊式充气锚杆拉杆材料选择
        2.3.2 串囊式充气锚杆橡皮膜选材研究
        2.3.3 串囊式充气锚杆密封件的选材研究
    2.4 试验用串囊式充气锚杆的加工制作
        2.4.1 钢管的制作与加工
        2.4.2 橡胶膜管的加工
        2.4.3 密封件的选择与安装
        2.4.4 其他配件的选择与安装
        2.4.5 串囊式充气锚杆的组装
        2.4.6 试验用串囊式充气锚杆的加工制作
    2.5 本章小结
3 串囊式充气锚杆力学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串囊式充气锚杆的室内试验研究
        3.2.1 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3.2.2 串囊式充气锚杆的室内抗拔试验
        3.2.3 室内抗拔试验结果分析
    3.3 串囊式和单囊式充气锚杆承载力及极限位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充气压力对锚杆抗拔力和极限位移的影响
        3.3.2 埋置深度对锚杆抗拔力和极限位移的影响
        3.3.3 气囊个数对锚杆抗拔力和极限位移的影响
        3.3.4 气囊长度对锚杆抗拔力和极限位移的影响
        3.3.5 橡胶膜厚度对锚杆抗拔力和极限位移的影响
        3.3.6 橡胶膜囊间距对串囊式充气锚杆锚杆抗拔力及极限位移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串囊式充气锚杆气囊的变形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充气压力与橡胶膜膨胀体积关系的试验研究
        4.2.1 串囊式充气锚杆在空气中无围压情况下变形研究
        4.2.2 有围压状态下充气压力与膨胀体积的关系
    4.3 串囊式充气锚杆气囊变形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串囊式充气锚杆的承载力与位移研究
    5.1 引言
    5.2 串囊式充气锚杆承载力理论分析
        5.2.1 利用圆孔扩张理论求解串囊式充气锚杆与土体作用的内压力PU
        5.2.2 端阻力分析与计算
        5.2.3 侧阻力分析与计算
        5.2.4 单囊式充气锚杆承载力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5.2.5 串囊式充气锚杆承载力的组成与计算
    5.3 串囊式充气锚杆极限位移经验公式
    5.4 串囊式充气锚杆破坏模式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复杂环境下软岩巷道联合支护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软岩支护理论
        1.2.2 软岩支护技术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软岩巷道的基础试验研究
    2.1 矿井概况
        2.1.1 石槽村煤矿地层概况
        2.1.2 石槽村煤矿构造概况
        2.1.3 矿煤层概况
    2.2 巷道围岩组分与微结构实验研究
    2.3 巷道围岩抗风化试验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软岩巷道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3.1 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3.1.1 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机理
        3.1.2 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手段
    3.2 喷射混凝土技术
        3.2.1 喷射混凝土支护机理分析
        3.2.2 喷射混凝土技术
    3.3 高性能锚带网索支护技术
        3.3.1 高强锚杆支护技术
        3.3.2 高预应力锚索支护技术
    3.4 注浆加固技术
        3.4.1 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3.4.2 注浆加固技术
    3.5 软岩巷道快速掘进技术
    3.6 本章小结
4 工程实践
    4.1 开采技术条件
    4.2 现场实施方案
        4.2.1 高预应力支护体系
        4.2.2 喷射混凝土支护
        4.2.3 岩层内部注浆
        4.2.4 现场支护方案设计
    4.3 现场实测研究
        4.3.1 实测的内容及方法
        4.3.2 实测变形分析
    4.4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富水软岩大断面交岔点巷道失稳控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交岔点巷道的破坏情况及原因
3 主要支护对策
    1) 围岩水的防治。
    2) 全断面锚注复合型支护。
    3) 设计强力整体支护结构。
    4) 释放高应力。
4 主要支护参数的设计
    1) 进行锚网喷与锚索初次支护。
    2) 安装U29型钢支架与全断面锚注二次支护及加固。
    3) 挖底砌筑钢筋混凝土反底拱, 形成全断面支护。
    4) 对关键部位的锚索或锚注加强支护。
5 应用及巷道变形监测情况
6 结 语

(7)大瑞铁路罗家村隧道地质环境与工程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地质环境研究现状
        1.2.2 隧址区地质环境的研究现状
        1.2.3 隧道地质灾害超前预报研究进展
        1.2.4 隧道工程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罗家村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2.1 地形地貌概况
    2.2 地层概况
    2.3 气象与水文地质概况
    2.4 罗家村隧址区地质灾害现状
第三章 罗家村隧址区地质环境背景研究
    3.1 区域地质环境背景研究
        3.1.1 滇西北地区大地构造单元
        3.1.2 滇西北地区地质构造框架
        3.1.3 区域第四纪活动构造的发展
    3.2 隧址区地质构造环境研究
        3.2.1 通甸-巍山断裂带特征
        3.2.2 大合江断裂特征
    3.3 隧道围岩介质环境研究
        3.3.1 泥岩工程性质
        3.3.2 风化泥岩工程性质
    3.4 隧址区地下水环境研究
        3.4.1 松散岩土孔隙水
        3.4.2 基岩裂隙水
    3.5 地应力研究
        3.5.1 地应力测量
        3.5.2 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家村隧道围岩裂隙特征研究
    4.1 工程地质调查
        4.1.1 地表工程地质调查
        4.1.2 隧道内工程地质调查
    4.2 罗家村隧道围岩裂隙分类描述
        4.2.1 构造裂隙
        4.2.2 成岩裂隙
        4.2.3 卸荷裂隙
    4.3 罗家村隧道围岩节理发育特征研究
        4.3.1 节理测线法取样
        4.3.2 优势节理构造
        4.3.3 节理发育规律性
        4.3.4 破裂构造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罗家村隧道地质环境探测研究
    5.1 超前水平钻孔法
        5.1.1 钻探程序
        5.1.2 控制钻进方向
        5.1.3 孔位孔数布置
        5.1.4 钻探结果分析
    5.2 红外辐射测温法
        5.2.1 红外辐射测温探水的基本原理
        5.2.2 基本判据
        5.2.3 掘进掌子面超前探水的测点布置
        5.2.4 测试结果分析
    5.3 三维地震波追踪技术
        5.3.1 三维地震波追踪技术的工作原理
        5.3.2 工作仪器和方法
        5.3.3 断层破碎带三维地震波探测成果地质解译分析
        5.3.4 基于三维地震波追踪技术预测围岩质量分级
        5.3.5 现场探测分析
        5.3.6 探测结论分析
    5.4 开挖结果验证及全隧洞地质环境分析
        5.4.1 全隧洞地质环境分析
        5.4.2 隧道地质环境探测效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罗家村隧道山体开裂成因研究
    6.1 区域稳定性分析
    6.2 隧道山体开裂特征分析
    6.3 坡体天然状态下的稳定性分析
    6.4 隧道开挖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6.5 山体开裂成因的地质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研究
    7.1 基于块体理论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7.1.1 块体理论基本原理
        7.1.2 围岩稳定性分析
    7.2 隧道施工方案的选择
        7.2.1 工程加固技术探讨
        7.2.2 山体开裂段的加固方案研究
        7.2.3 破碎带施工方案研究
        7.2.4 隧道防水设计
    7.3 隧道开挖数值模拟
        7.3.1 计算基本假定
        7.3.2 计算模型
        7.3.3 开挖方法及计算参数选取
        7.3.4 计算结果分析
    7.4 隧道收敛变形监测
        7.4.1 变形监测的目的
        7.4.2 现场监测方案
        7.4.3 隧道典型断面监测成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注浆控制岩溶隧道突水地质灾害的机理和模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岩溶发育规律与隧道突水地质灾害
    2.1 岩溶发育基本规律
    2.2 岩溶隧道地质灾害
    2.3 突水地质灾害的仿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区浆液扩散的流体动力学机理研究
    3.1 岩溶区被注介质的宏观特性
    3.2 浆液的流变特性
    3.3 浆液扩散理论
    3.4 岩溶区浆液扩散的控制方程
    3.5 控制方程的数值解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溶区注浆模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4.1 GSK的开发和简介
    4.2 GSK的准确性校验
    4.3 GSK的实例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溶隧道突水地质灾害的三位一体防治体系
    5.1 岩溶隧道的地质预报方法
    5.2 岩溶区的综合预报体系
    5.3 突水地质灾害的预警体系
    5.4 突水地质灾害的处治体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位一体防治体系的现场应用实例
    6.1 现场预报实例
    6.2 现场预警实例
    6.3 现场处治实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特征与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斑竹林隧道工程概况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现状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特征研究
    2.1 斑竹林隧道监测技术与方法
    2.2 斑竹林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2.2.1 斑竹林隧道围岩变形时间效应分析
        2.2.2 斑竹林隧道围岩变形空间效应分析
        2.2.3 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监测分析
    2.3 影响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的主要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数值模拟研究
    3.1 主要内容与目的
    3.2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计算程序功能介绍
        3.2.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3.2.2 有限元计算程序MIDAS/GTS软件介绍
        3.2.3 弹塑性本构模型
    3.3 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原理
        3.3.1 模拟开挖过程原理
        3.3.2 隧道开挖过程的实现
    3.4 斑竹林隧道洞口浅埋段不同开挖方法数值模拟研究
        3.4.1 模型的建立
        3.4.2 数值模拟分析流程
        3.4.3 计算结果分析
        3.4.4 各开挖方法的比较及评述
    3.5 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力学效应研究
        3.5.1 模型概况
        3.5.2 计算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控制措施研究
    4.1 隧道支护设计理论
    4.2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方法
    4.3 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措施
        4.3.1 情况简介
        4.3.2 原因分析
        4.3.3 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段治理措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长梁山隧道膨胀围岩蜘蛛网状锚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D]. 黄鑫. 山东大学, 2019(09)
  • [2]高地温环境下全长粘结式锚杆粘结机理分析[D]. 张桂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3]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隧道地质灾害评价方法[D]. 翟友成. 湖南大学, 2014(09)
  • [4]串囊式充气锚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 莫建军. 中南大学, 2014(03)
  • [5]复杂环境下软岩巷道联合支护技术应用研究[D]. 蒋学明. 西安科技大学, 2013(04)
  • [6]富水软岩大断面交岔点巷道失稳控制实践[J]. 夏宇君,吴俊松,耿东坤,张志亭. 煤炭科学技术, 2011(07)
  • [7]大瑞铁路罗家村隧道地质环境与工程稳定性研究[D]. 朱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8]注浆控制岩溶隧道突水地质灾害的机理和模拟方法研究[D]. 孙克国. 山东大学, 2010(07)
  • [9]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技术[J]. 李国英.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09(05)
  • [10]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特征与控制措施研究[D]. 高攀科. 重庆交通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长凉山隧道膨胀围岩蛛网锚固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