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

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

一、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胡仕婷[2](2021)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背景下西安高新区小学布局的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已进入到注重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以及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小学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日常生活质量和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效率。2018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给小学布局提出新的要求,强调以人为本,按照十分钟生活圈去配置小学,但全国性的《标准》指明的是大方向,我国地域辽阔,城市之间差异明显。理念如何因地制宜地指导实践,仍需要不断探索。因此本文以西安市高新区城市小学为研究对象,对《标准》中小学布局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通过高新区的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探索《标准》中小学规模和通学出行两方面的适宜性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部分展开。一是小学规模的适宜性研究。首先,通过对高新区小学现状规模以及与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人口匹配度的分析,总结现有问题以及形成原因。其次,通过调查与访谈获取高新区不同人群对现状小学规模的满意度与实际诉求,并利用高新区数据对《标准》中小学规模与占地面积进行模拟验算,得出《标准》中提出的小学规模以及服务人口并不能与高新区的现实情况相匹配。二是小学生通学出行方面的适宜性研究。首先,根据实地调研以及调查问卷等形式,调查学生上学通学过程中的出行习惯、出行特点和规律等,以揭示家庭通学行为的“人—时间—空间”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通过分析高新区小学周边的建成环境对通学的影响,总结出人们通学过程中在小学生出行安全、交通相互影响、出行多样性、城市建成环境、通学空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针对高新区现实情况以及小学相关人群需求对小学规模与通学出行两方面提出布局优化策略。在小学规模方面,建议建设标准化班级规模小学;控制班额,适当增加小学;充分考虑小学规模相关影响因素。在通学出行方面,适当扩大高新区小学服务半径,将空间阻隔影响因素考虑到生活圈划定中;保证小学生出行安全,完善多元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制定门前区相关指标,完善校园周边停车设施。优化小学空间配置的精准性,解决小学生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个性需求。

李维佳[3](2021)在《基于出行行为影响机理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小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越来严重,与之而来的环境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各个城市开始寻找与该城市发展相协调的需求管理策略。限行限购是目前常用的手段,然而会带来较为显着的负面影响。拥堵收费由于影响公平性,因此国内暂未实施,寻求更为公平和有效的需求管理策略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在全面分析了既有的拥堵收费策略、限行限购策略、交易通行权策略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理论和实践体系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以期为城市交通拥堵缓解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鉴于此,本研究以可交易思想为依托,以通行权策略为基础,以交通控制小区区域化划分为单元,以出行行为和政策策略耦合思想为特色,提出了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思想及优化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为:首先,从理论可行性、实施紧迫性和实施必要性等方面对基于交通控制小区的区域化通行权收取方式进行了论证,对比分析了基于边界线,基于瓶颈,基于区域(多为市中心)和基于出行距离等诸多拥堵收费的方式,考虑到拥堵区域点-线-面扩散特征,我国大城市商圈分散,多CBD兴起的趋势,拥堵具有时空分布特征,市区内多种业态并存,出行行为复杂等特色,提出了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其作为拥堵收费延伸版,可以起到缓解交通拥堵的功效,除此之外,他还具有较为公平,可以控制出行总量等优点。然后,基于多路谱聚类算法划分交通控制小区,将其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划分依据和通行权收取的单元。提出了基于熵权-TOPSIS合成模型,使用交通运行情况、公共交通发展情况,停车供需和土地开发强度四个指标综合反映交通控制小区拥堵程度,称作交通影响因素指数。构建了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及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对照表。结合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最优结果,提出了使用灰色聚类灰度确定方法优化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及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对照表的方法,提高实践便捷性和准确性。其次,构建了考虑出行目的地,出行方式以及出发时间的NL模型,以LOGSUM对其进行层间关联。使用SP+RP调查结果对Nested Logit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构造出行行为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之间的耦合互动思想,提出了路网运行时间和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更新迭代规则,OD和路段流量收敛准则,用于保证模型迭代效率和结果准确性。再者,构建了基于出行者异质性和出行目的差异性,有效考虑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的交通网络多用户均衡模型和多用户系统均衡模型。并从路网容量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两个差异化目标导向出发,分别构建了两个优化模型,用于求解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实施策略模型。分别提出了基于灵敏分析方法的模型求解方法,以及加入步长加速度和惩罚函数法的直接搜索法模型求解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模型求解方法的运算迭代步骤和适用性。而后,提出了使用蛛网理论评价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交易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优化模型得到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总发放量,最优价格和交通控制小区收取量)并不是均衡模式,即通行权的供给和需求数量是不一样的,因而在该最优价格下,系统会发生波动,供给和需求会发生变化,价格也会发生波动,系统会出现收敛、发散和封闭三种情况。对发散性的蛛网系统进行干涉和调节,从而保障通行权交易系统稳定。同时基于演化博弈论理论,分别从出行者个体和交易所博弈以及购买者和出售者博弈两个层面,研究了系统内部出现突变群体后的系统演化稳定性,构建了受到履约率等因子影响的均衡价格计算公式。研究显示,履约率与系统状态的演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即会对出行者的行为产生影响,也会对交易价格变动或者均衡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系统演化稳定性,因而加强监管,提高履约率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基于保障通行权流通市场和交易市场的稳定性和演化发展稳定性的需要,以及对交易系统规范化、透明化的要求,构建了交通控制小区边界车辆识别技术及流程,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交易平台框架,提高通行权收取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实现了交易思想的可操作性,保障了交易的履约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结合西安市一个小分区进行了实例分析,以交通、人口等调查资料为基础,分别对上述构建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进行了模拟仿真,分别从路网运行状况、路网容量状况和路网稳定性三个角度,对常规状态(无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和两个目标导向下的路网流量状态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对比和评价。为了使得系统稳定,同时起到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路网运行效率的作用,本研究建议使用目标导向二—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双层优化模型结果作为实践的理论和数据基础。

王振振,雍岚,党成杰[4](2021)在《机动车限行政策对缓解交通拥堵的成效分析——来自西安市2016—2019年实证探索》文中提出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居民普遍头痛的难题,是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国内外实践来看,机动车限行政策成为普遍公认的重要举措,但对于其能否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一直存在争议。为能够科学评估限行政策的实施效果,以西安市为例,选取2016年1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工作日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交通限行政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成效。研究发现:(1)限行政策实施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但随着限行政策实施周期的延长,政策效果呈逐渐减弱趋势;(2)与双尾号限行相比,单双号限行政策缓解交通拥堵效果更加明显;(3)与晚高峰相比,受基本交通需求之外的派生需求影响,限行政策在早高峰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更为明显。

高涵[5](2020)在《基于时空数据的交通特征分析及交通流预测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规模持续扩张,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时空数据的大规模应用以及智慧交通平台的出现,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新的思路。交通时空数据内容丰富,现势性强且精度高,将时空数据应用于交通领域,可缓解交通拥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以时空数据为基础,挖掘了时空视角下西安市主城区的交通时空特征及拥堵形态,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太华北路的交通状况进行预测,引入交通仿真技术,对研究区域的常发性交通拥堵提出缓堵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对西安市交通拥堵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交通拥堵主要发生在工作日及节假日前后。一周内,工作日比休息日的拥堵情况严重,工作日的交通拥堵指数比休息日高11%;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与历史同期数据相比,西安市主城区2020年2月份的交通拥堵指数大幅下降,2020年3月份后,交通指数明显回升,基本与历史同期数据持平,说明受疫情影响的交通流量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论文综合时间、空间维度的交通流特征,提出了完善各区域的功能,实现功能区职住均衡的交通缓堵策略。(2)本文针对太华北路的交通状况,建立了深度学习模型,模型中需要设置的参数包括:输入层神经元数量、输出层神经元数量、隐藏层神经元数量以及网络层数。建模完成后,探究各参数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经过不断实验,本文获得了该深度学习模型的最优结构,具体结构为264-82-30,即输入层神经元数为264,隐藏层神经元数为82,输出层神经元数为30,经计算验证,该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2.4%。(3)基于预测结果,本文提出的针对太华北路交通单元的缓堵策略如下:通过调整红绿灯的运行模式,对交通流进行疏导,以车道占用率为评价标准,经验证,在交通拥堵的交叉路口,该策略可将道路的平均车道占用率从40.6%降低至31.3%,同时总路网的平均车道占用率从36.4%降至34.1%。由此可见,该方案具有一定的缓堵效果。

雷嘉烨[6](2020)在《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大客流应急疏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863年世界首条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伦敦大都会铁路开通以来,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成为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公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其中地铁凭借快速、便捷、安全、运输量大和运输效率高的特点,成为居民首选的出行交通方式。由于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具有封闭、狭窄等特点,此时若突发大客流,将可能威胁乘客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如何高效疏散地铁换乘枢纽站大客流是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西安地铁换乘枢纽站为背景,针对目前西安地铁应急疏散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社会力模型下的大客流多出口应急疏散综合模型。首先利用文献综述法对于一级指标进行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因素,结合西安地铁背景利用专家访谈法确定二级指标,根据上述内容用AHP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其权重,分别对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各个指标总权重进行排序后得到西安地铁换乘枢纽站应急疏散的现存问题;其次根据相关行人行为理论分析正常情况下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客流特征和紧急情况下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客流特征;之后以这些特征和应急疏散脆弱性因素为基础,建立基于改进的社会力模型的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大客流多出口应急疏散综合模型,考虑西安地铁相关特性并结合人群密度对期望速度的影响修改经典社会力模型,并添加吸引力对行人的作用,根据西安地铁换乘枢纽站出口特征和相关行人拥堵行为修改多出口选择模型,建立组合行人疏散模型;以模型为基础,运用AnyLogic软件进行仿真,主要对动静态应急疏散标识的两种场景进行模拟,观察疏散时间和疏散效率的变化,并以此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改变出口的宽度观察对疏散时间和每个出口吸引的行人的数量;最后,从仿真结果和由AHP法分析出应急管理问题对大雁塔站及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大客流背景下的车站物理设施、人员组织、客流流向和行车组织方案四个方面提供优化对策。本文探讨了西安换乘枢纽站的脆弱性,分析正常情况下和突发大客流下的疏散行人行为和大客流分布状态,综合建立了修正的社会力模型和多出口选择模型的组合式行人疏散模型,为西安地铁应急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对提高换乘枢纽站乘客疏散效率和提高疏散的安全性有一定意义。

李乐晨[7](2020)在《街道空间失序识别及规划优化技术 ——以中小学校前空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目前能耗最大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业,20%的全社会总能耗为交通能耗,这个比例同时还因逐年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以及逐年增加的交通需求、机动车保有量而增高,其中包含着大量因为交通拥堵而产生的非必要交通能耗。在对城市中由交通拥堵引起的的高频大规模街道失序空间进行识别后,发现其主要出现在城市立交桥、大型公建以及中小学校等地,其中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因其显着的规律性,更易通过规划手段调节,因此本研究以中小学校前空间为例,寻求解决街道空间失序的规划优化技术,从而降低交通能耗中的非必要能耗。首先,本文对国内外街道空间失序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总结。总结了国内外街道空间失序研究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其中街道空间失序研究指标主要包含交通状态量化指标和规划影响要素量化指标两部分;总结了国内外街道空间失序识别阶段、模拟阶段、影响要素研究数理分析阶段所用的理论模型及算法,以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软件、平台;在对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研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提取。其次,提出了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时空精准识别方法,并基于此以西安市为例总结了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的时空特征。基于实时路况数据和人口热力数据,明确了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的判定条件,提出了量化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的交通状态量化指标、时间量化指标以及空间量化指标,形成了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时空精准识别方法,并进一步从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的起始与高峰时间点、持续时长与高峰长度、失序时空等级划分、失序交通状态等级划分、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区域在城市层面的空间分布以及校前空间失序区域空间特征几方面对西安市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总结。再次,采用数理统计及空间叠加等分析方法对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的规划影响要素进行了研究。从土地利用、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和中小学校规划四方面选取了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的规划影响要素并进行了指标量化,利用Person相关分析法对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与各项规划影响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通过数理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两种方法对各类规划影响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分析研究,提取出了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区域的规划特征。最后,从时空两个维度提出了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的规划优化技术。在空间维度,外因方面提出中小学校所在街区用地需小规模多类型、中小学校不应紧邻布置、公交站点和线路应避免位于学校出入口所在路段等规划优化技术,内因方面提出中小学校出入口与道路交叉口间距应至少保持150m间距、中小学校所在街区尺度不可盲目追求小尺度等规划优化技术。在空间维度规划优化技术的基础上,基于中小学校前空间全天使用的特征进行不同时段划分,提出实现全时段校前空间停车设施利用的管理方法,以及融合全时段需求功能的缓冲场地设计办法,作为时间维度上的规划优化技术。本文基于实时路况数据、POI数据等多种网络开放数据,提出了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精准识别方法,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的时空特征,提出了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土地利用、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中小学校出入口四方面的规划影响要素,完成了各规划影响要素与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取了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区域的规划特征,最终提出了时间、空间两个维度的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规划优化技术。

孙圣举[8](2020)在《基于路网密度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是配置优化的基础,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能够在城市中微空间尺度下精细化地定量测度城市功能的空间资源配置情况,甄别不合理空间并进行优化调整,对于有效应对交通拥堵、资源分配不均等城市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历版总规资料、统计数据、POI数据和道路网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Geoda空间分析、数学定量模型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基于路网密度的视角,分析西安市功能空间的演变历程与现状特征,建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的分析框架,对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提出适宜性的优化策略。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西安城市空间演变历程可划分为工业主导的起步期、综合发展的过渡期、急速增长的加速期和演替进化的转型期等四个阶段,具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增速先快后缓、功能分布日趋合理并不断优化的演变特征;目前,城市功能均表现出集聚的显着性,呈现以旧城区为核心的复杂圈层性特征,并且由于各功能的特点导致在具体的空间分布上有所差异,即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显着性、复杂圈层性和分布差异性三个主要特征。(2)基于路网密度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的分析框架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分别分析城市功能和路网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引入双变量LISA进行路网密度与城市功能的空间耦合特征分析,并形成五类不同的地域类型;最后,将空间分为功能合理空间(“H-H”、“L-L”和“Non”)、功能拥挤空间(“L-H”)和功能低效空间(“HL”)三种类型,实现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评价。(3)在对西安市路网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城市功能与路网密度的整体耦合度较高,合理空间占自然街区单元总数的70.6%,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结果总体表现良好;空间格局总体呈“合理(功能合理空间‘H-H’)——不合理(功能拥挤空间‘L-H’和功能低效空间‘H-L’)——合理(功能合理空间‘L-L’)”环状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认为社会经济、制度政策、历史文化、交通系统和旧城改造等是影响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4)在明确绩效最优、互动平衡和公平效率优化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应采用适宜性的分类优化策略,其中功能拥挤空间采取疏解置换、品质提升的优化策略,功能低效空间采取功能混合、集聚提升以及包容性改造的策略,以有效应对当前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同时,以大兴新区周边地区和青龙寺周边城中村分别作为拥挤空间和低效空间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赵从光[9](2020)在《基于实时路况的西安市交通拥堵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日益凸显。西安市作为陕西省会、西北地区第一大都市,城市路网建设远远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故此对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为了获取西安市实时交通态势数据,本文依据网络爬虫原理,利用Python语言设计编程调用高德地图API接口,从而获取了西安市实时的交通数据。对于西安市拥堵的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本文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区域道路进行分类,分析了不同道路车辆行驶速度在时间上的拥堵聚类情况;通过对时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工作日早晚高峰拥堵情况明显,道路运行速度以及路段拥堵数量呈现出一种周期性变化特征,晚高峰双休日交通拥堵情况要比工作日有所好转。对交通拥堵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发现工作日晚高峰交通拥堵的区域与早高峰交通拥堵的区域基本一致,午间交通情况良好,午间相对于早高峰交通拥堵来说交通运行要畅通许多;双休日的拥堵空间变化特征具有“早通晚堵”的拥堵变化特征。本文对西安市拥堵常发路段进行了探索,得到了西安市周常发拥堵路段数据。本文对于路段拥堵的研究建立了拥堵持续时间生存分析模型,通过对生存模型两个基本函数的非参数估计,确定了生存函数以及危险率函数的计算方法。以二环路和环城路为例具体分析了拥堵持续时间的整体分布特征。通过对生存函数以及危险率函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研究,分析了路段拥堵的特征。通过生存分析非参数对比方法显着性检验定性说明了路段早、晚高峰,工作日、双休日,以及不同方向路段的拥堵差异情况。为了研究时空、道路状况、交通状况因素对交通拥堵的作用效果,本文建立了拥堵持续时间的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了协变量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值系数,通过参数估计值分析了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针对西安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交通态势数据的分析,对交通拥堵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研究,从交通发生源、交通需求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改善西安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建议,探究了交通拥堵对策的具体实施方法。

张晶[10](2019)在《西安城区主干道交通拥堵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整个城市的社会发展以及百姓日常生活的水平提高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功能。在交通机动化日益普遍化的背景下,城市所肩负的交通压力和有限性的空间资源之间暴露出突出的失衡现象。作为我国西部区域规模首屈一指的交通枢纽城市,西安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城区,拥堵现象尤为严重。无论是西安城区交通的基础性设施,还是管理程度,都难以和城市建设发展所需相吻合,交通堵塞已成常态,致使交通几乎处于超负荷的运作之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变成制约西安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阻碍性的原因。本论文在相关数据的分析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西安城区主干道的拥堵现状及其拥堵原因展开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本论文重点分析了城区主干道拥堵现状、交通管理现状及拥堵原因,提出相应的化解交通堵塞的对策,认为城区道路规划应从城区功能规划与主干道交通设施规划展开;在构建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时,应注意多层次停车体系、智能化交通信号、互联网+交通管理模式;政府应当提升交通治理软实力,倡导“绿色出行”理念等方面;在交通参与者方面,应关注交通参与者的遵章率及其参与意识。通过道路建设、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交通参与者三位一体共同努力,有效解决西安城区主干道交通拥堵问题,促进西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为其他城市解决拥堵问题提供借鉴作用。

二、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背景下西安高新区小学布局的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小学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
        1.1.2 高新区小学布局的现状问题亟待解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小学布局
        2.1.2 通学出行
    2.2 小学布局经典理论
        2.2.1 Garden City——小学配置思想的萌芽
        2.2.2 邻里单位——小学配置理论的奠基
        2.2.3 小区规划理论——小学配置和布局的规范化、标准化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内外小学规模相关研究
        2.3.2 国内外小学通学出行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3.《标准》中小学布局的关键要素提取与高新区现状分析
    3.1 《标准》中小学布局的关键要素提取
        3.1.1 《标准》中的小学规模相关内容分析
        3.1.2 《标准》中的小学生通学出行相关内容分析
    3.2 西安高新区小学现状分析
        3.2.1 高新区基本概况
        3.2.2 高新区小学布局现状
    3.3 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布局适宜性研究思路
    3.4 本章小结
4.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规模适宜性分析
    4.1 高新区小学规模现状分析
        4.1.1 小学规模空间分布
        4.1.2 小学总体学生数量
        4.1.3 小学平均班额数
        4.1.4 生均面积
        4.1.5 高新区小学规模现状问题
    4.2 高新区小学规模与服务人口关系分析
        4.2.1 根据高新区现状小学推算每所小学所服务人口
        4.2.2 高新区小学规模与人口不匹配的原因分析
    4.3 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规模适宜性分析
        4.3.1 针对不同人群对小学规模满意度分析
        4.3.2 基于《标准》的小学规模与人口的推算
    4.4 本章小结
5.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出行适宜性分析
    5.1 高新区小学生通学出行情况调查
        5.1.1 高新区通学出行情况问卷调查
        5.1.2 小学生作息时间及上下学出行特点分析
        5.1.3 小学生接送率调查
        5.1.4 小学生通学接送方式调查
        5.1.5 小学校门前区分析
        5.1.6 小学停车设施调查
    5.2 高新区小学生步行通学情况分析
        5.2.1 高新区小学生接送主体分析
        5.2.2 通学过程中不同人群的需求
        5.2.3 小学生通学空间距离
        5.2.4 小学生通学时间分析
    5.3 高新区小学生通学出行方面现状问题总结
        5.3.1 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
        5.3.2 小学生安全性问题
        5.3.3 服务半径扩大问题
        5.3.4 空间阻隔问题
    5.4 基于《标准》的高新区小学生通学出行适宜性分析
        5.4.1 小学生出行安全
        5.4.2 交通相互影响
        5.4.3 小学服务半径研究
        5.4.4 出行多样性
        5.4.5 城市建成环境制约
        5.4.6 儿童友好型通学空间
    5.5 本章小结
6.《标准》背景下的高新区小学适宜性布局策略
    6.1 《标准》背景下高新区小学规模优化策略
        6.1.1 建设标准化班级数量小学
        6.1.2 控制班额,适当增加小学
        6.1.3 充分考虑小学规模相关影响因素
    6.2 《标准》背景下高新区小学通学出行方面布局优化策略
        6.2.1 适当扩大小学服务半径,生活圈划定时考虑空间阻隔影响因素
        6.2.2 保证小学生出行安全,完善多元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6.2.3 制定门前区相关指标,完善校园周边停车设施
    6.3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表目录
附录2 高新区小学不同人群满意度调查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出行行为影响机理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硏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拥堵收费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论证分析
    2.1 拥堵收费策略
        2.1.1 拥堵收费策略机理
        2.1.2 拥堵收费策略类型
        2.1.3 国外拥堵收费策略实施方法及效果研究
    2.2 可交易通行权策略
        2.2.1 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工作机制
        2.2.2 可交易通行权策略机理
    2.3 拥堵收费和可交易通行权关联性及差异性分析
    2.4 基于拥堵收费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4.1 区域化策略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2.4.2 基于交通控制小区划分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可行性分析
    2.5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工作机理及优势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交通控制小区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收取单元划分
    3.1 交通控制小区划分
        3.1.1 交叉口关联度
        3.1.2 谱聚类算法
        3.1.3 基于多路谱聚类算法的交通控制小区划分技术
        3.1.4 交通控制小区微调、合并和分割技术
    3.2 基于交通控制小区的交通影响因素指数计算
        3.2.1 交通控制小区的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影响因素
        3.2.2 基于熵权-TOPSIS合成模型的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多指标集成
    3.3 基于交通影响因素指数的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
        3.3.1 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及通行权收取数量对照表确定
        3.3.2 交通影响因素指数及通行权收取数量对照表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下的出行者出行行为影响建模
    4.1 出行行为研究理论基础
        4.1.1 非集计模型基本理论
        4.1.2 常用的Logit模型
    4.2 Nested Logit(NL)模型构建
        4.2.1 基本思想框架
        4.2.2 出行者异质性
        4.2.3 出行者出行目的
        4.2.4 基于NL模型的出行行为预测模型
        4.2.5 基于LOGSUM的模型层间联系搭建
        4.2.6 PA矩阵转换成OD矩阵
    4.3 数据调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4.3.1 调查方法
        4.3.2 调查方案及调查问卷的内容
        4.3.3 RP出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4.3.4 SP出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4.3.5 基于RP+SP的 NL模型参数标定
    4.4 出行行为影响模型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优化模型耦合思想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差异化目标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优化模型
    5.1 基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的多用户及系统均衡分配模型
        5.1.1 传统的交通网络均衡模型
        5.1.2 基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的多用户交通网络均衡条件
        5.1.3 基于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的多用户及系统均衡分配模型构建
        5.1.4 模型求解方法
    5.2 路网容量最大化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研究
        5.2.1 路网容量最大化目标的研究必要性
        5.2.2 路网服务水平的限制条件
        5.2.3 环境容量约束条件
        5.2.4 基于路网容量最大化的双层规划模型
    5.3 路网容量最大化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求解
        5.3.1 基于变分不等式的灵敏度分析
        5.3.2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双层规划模型求解方法
    5.4 社会福利最大化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研究
        5.4.1 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研究必要性
        5.4.2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需求计算
        5.4.3 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双层规划模型
    5.5 社会福利最大化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求解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系统稳定性研究及保障方法
    6.1 基于蛛网理论的交易系统稳定性分析
        6.1.1 蛛网理论
        6.1.2 简单路网系统稳定性分析
        6.1.3 复杂路网下供需与价格关系及系统稳定性分析
        6.1.4 可交易通行权系统稳定性的敏感性分析
    6.2 出行者与交易所之间交易履约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6.2.1 信用风险及履约率
        6.2.2 履约监管演化博弈论模型
        6.2.3 演化稳定性分析
        6.2.4 履约率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定量关系
    6.3 购买者和出售者之间订单交易履约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6.3.1 订单履约率下的博弈行为
        6.3.2 演化稳定性分析
        6.3.3 订单履约率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定量关系
    6.4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收取识别技术及交易平台框架构建
        6.4.1 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收取识别技术及流程
        6.4.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交易平台框架构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例分析
    7.1 路网基本概况
        7.1.1 路段流量调查
        7.1.2 交叉口流量调查
        7.1.3 公共交通调查
        7.1.4 停车实施调查
    7.2 常规状态下的交通分配结果
        7.2.1 初始交通控制小区划分
        7.2.2 不同出行目的下异质性出行群体PA分布
        7.2.3 交通分配结果分析
    7.3 目标导向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策略模拟研究
        7.3.1 初始交通控制小区通行权收取数量
        7.3.2 路网容量最大化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模拟结果
        7.3.3 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模型模拟结果
    7.4 模拟结果比较及分析
        7.4.1 路网运行状况评价
        7.4.2 路网容量状况评价
        7.4.3 路网稳定性状况评价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展望
附录一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时空数据的交通特征分析及交通流预测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时空数据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1.3.2 交通预测及缓堵策略
    1.4 研究内容及工作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工作安排
2 基于时空数据的交通特征分析
    2.1 时空数据的含义
        2.1.1 时空数据的概念及描述方法
        2.1.2 时空数据的特征分析
    2.2 交通时空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2.2.1 交通时空数据算法介绍
        2.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3 数据特性与研究方法分析
    2.3 基于时空数据的西安市交通状况分析
        2.3.1 西安市交通拥堵时间分布特征
        2.3.2 西安市交通拥堵空间分布特征-以行政区为基本单元
        2.3.3 西安市交通拥堵空间分布特征-以拥堵事件位置为基本单元
        2.3.4 基于热力分布进行交通拥堵成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深度学习的交通流预测模型
    3.1 交通预测模型的特征
        3.1.1 模型参数的选择
        3.1.2 激活函数的选择
        3.1.3 模型拟合问题
    3.2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基础模型
        3.2.1 深度神经网络基础知识
        3.2.2 深度神经网络的运行原理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深度学习的太华北路交通枢纽交通流预测
    4.1 研究区概况
    4.2 神经网络训练流程介绍
        4.2.1 确定模型参数
        4.2.2 确定模型神经元数量
    4.3 模型结构优化
    4.4 模型精度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交通仿真的缓堵策略
    5.1 交通仿真平台介绍
    5.2 缓堵策略实施
    5.3 缓堵策略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大客流应急疏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人员应急疏散规律
        1.2.2 大客流
        1.2.3 疏散标识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
    2.1 大客流理论
        2.1.1 大客流分类
        2.1.2 大客流识别
    2.2 突发事件
        2.2.1 突发事件的定义及特点
        2.2.2 地铁突发事件分级
    2.3 地铁应急疏散管理
        2.3.1 应急疏散指引
        2.3.2 应急疏散预案
        2.3.3 应急疏散流程
        2.3.4 应急疏散演习
3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应急疏散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3.1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应急疏散管理现状
        3.1.1 西安地铁运营概况
        3.1.2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站站内结构概况
        3.1.3 西安地铁应急疏散管理现状分析
    3.2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应急疏散脆弱性要素辨识
        3.2.1 文献综述与要素梳理
        3.2.2 脆弱性要素确定
    3.3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应急疏散脆弱性评价
        3.3.1 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3.2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脆弱性评价结果与选择
    3.4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应急疏散管理存在的问题
4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行人疏散行为与大客流分布状态分析
    4.1 行人疏散行为分析
        4.1.1 正常情况下行人行为
        4.1.2 突发情况下行人行为
    4.2 大客流分布特征
        4.2.1 大客流时间分布特征
        4.2.2 大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4.3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客流特征
        4.3.1 换乘枢纽正常情况下客流特征
        4.3.2 换乘枢纽突发情况下客流特征
5 基于改进的社会力模型的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大客流多出口应急疏散综合模型
    5.1 改进社会力模型
        5.1.1 原始社会力模型
        5.1.2 基于西安地铁换乘枢纽的社会力模型特点
        5.1.3 改进社会力模型
    5.2 多出口选择模型
        5.2.1 基于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出口客观条件效用
        5.2.2 基于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出口距离效用
    5.3 基于改进的社会力模型的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大客流多出口应急疏散综合模型应用
6 基于Anylogic的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大客流应急疏散仿真
    6.1 大雁塔换乘枢纽站介绍
    6.2 仿真场景参数设置
        6.2.1 仿真软件介绍
        6.2.2 仿真设计过程
        6.2.3 仿真参数设定
    6.3 AnyLogic仿真过程
        6.3.1 AnyLogic仿真环境
        6.3.2 大雁塔站仿真
    6.4 仿真结果分析
        6.4.1 动静态疏散标识对比分析
        6.4.2 大客流数量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6.4.3 出口宽度变化的影响
7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大客流应急疏散优化对策
    7.1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车站物理优化
        7.1.1 地铁站导向标识系统优化
        7.1.2 地铁站设备系统优化
        7.1.3 地铁站布局优化
    7.2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大客流应急疏散情况下人员组织优化
        7.2.1 工作人员调度
        7.2.2 乘客组织管理
    7.3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应急疏散情况下客流流向优化
    7.4 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大客流情况下行车组织优化
        7.4.1 列车编组优化
        7.4.2 全日行车方案
        7.4.3 列车交路方案
        7.4.4 列车停车方案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8.2 未来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街道空间失序识别及规划优化技术 ——以中小学校前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范围和对象
    1.7 相关概念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2.1 国内外街道空间失序研究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2.1.1 交通状态量化指标选取对比
        2.1.2 规划影响要素选取及指标量化
        2.1.3 研究数据类型及获取途径
    2.2 国内外街道空间失序分析方法与技术
        2.2.1 理论模型及算法运用
        2.2.2 软件及平台运用
    2.3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研究的关键技术
        2.3.1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概念界定
        2.3.2 交通状态量化指标选取与量化途径
        2.3.3 规划影响要素选取与分析方法
    2.4 小结
3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时空特征及精准识别方法
    3.1 中小学校校前空间实时交通数据获取途径
        3.1.1 数据源选取
        3.1.2 实时路况数据获取方式
        3.1.3 实时路况数据矢量化整合
    3.2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识别及量化指标
        3.2.1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判定条件
        3.2.2 交通状态量化指标选取与量化
        3.2.3 失序时间阶段划分及时间量化指标
        3.2.4 空间量化指标选取与量化
    3.3 西安市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时空特征
        3.3.1 失序起始与高峰时间点分布
        3.3.2 失序持续时长与高峰长度
        3.3.3 失序的城市层面空间分布特征
        3.3.4 失序时空等级划分及特征
        3.3.5 失序交通状态等级划分及类型化
        3.3.6 失序区域空间类型分类
    3.4 小结
4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规划影响要素研究
    4.1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规划影响要素选取及指标量化
        4.1.1 基于行业规范的影响要素选取
        4.1.2 基于行为学的影响要素选取
        4.1.3 影响要素指标选取及量化
    4.2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规划影响要素相关性研究
        4.2.1 数据预处理
        4.2.2 皮尔逊相关性计算
        4.2.3 规划影响要素相关性排序
    4.3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区域规划特征
        4.3.1 用地类型及分布特征
        4.3.2 道路系统规划特征
        4.3.3 公共交通站点空间布局与线路规划特征
        4.3.4 中小学校出入口规划特征
    4.4 小结
5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时空双维规划优化技术
    5.1 外因视角下的空间维度规划优化
        5.1.1 中小学校所在街区用地类型组合及布局优化
        5.1.2 中小学校出入口连接道路等级优化
        5.1.3 公交站点及线路布局优化
    5.2 内因视角下的空间维度规划优化
        5.2.1 中小学校出入口与道路交叉口间距优化
        5.2.2 中小学校所在街区尺度优化
        5.2.3 校前空间缓冲场地形态优化
        5.2.4 校前空间停车设施设置优化
    5.3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时间维度规划优化
        5.3.1 校前空间不同时段使用特点
        5.3.2 校前空间停车设施分时使用
        5.3.3 校前空间缓冲场地分时使用
    5.4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Ⅰ 图表目录
附录Ⅱ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规划影响要素量化表(西安市二环内)
附录Ⅲ 中小学校前空间失序量化表(西安市二环内)
致谢

(8)基于路网密度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城市功能面临变革
        1.1.2 存量时代城市转向内涵发展
        1.1.3 城市问题亟待功能布局优化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数据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2.1.1 空间配置方法
        2.1.2 空间绩效评价
        2.1.3 功能与路网的互动关系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空间分布模式
        2.2.2 空间绩效评价
        2.2.3 功能与路网的关联分析
    2.3 研究述评
第三章 西安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的演变历程
        3.2.1 工业主导的起步期
        3.2.2 综合发展的过渡期
        3.2.3 急速增长的加速期
        3.2.4 演替进化的转型期
    3.3 城市功能空间分布的现状特征
        3.3.1 集聚显着性
        3.3.2 复杂圈层性
        3.3.3 分布差异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
    4.1 分析框架
    4.2 研究方法
        4.2.1 线密度分析
        4.2.2 相关性分析
        4.2.3 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路网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4.3.1 双核心圈层特征
        4.3.2 不规则递减特征
    4.4 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结果分析
        4.4.1 综合评价
        4.4.2 功能合理空间
        4.4.3 功能拥挤空间
        4.4.4 功能低效空间
    4.5 影响因素
        4.5.1 社会经济助推功能空间分布的演变
        4.5.2 制度政策引导功能空间格局的发展
        4.5.3 历史遗址丰富城市功能空间的构成
        4.5.4 交通系统影响城市功能要素的集聚
        4.5.5 旧城改造推动功能空间分布的更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城市功能空间分布优化
    5.1 优化原则
        5.1.1 绩效最优原则
        5.1.2 互动平衡原则
        5.1.3 公平效率原则
    5.2 优化策略
        5.2.1 功能拥挤空间
        5.2.2 功能低效空间
    5.3 实证研究
        5.3.1 拥挤空间——大兴新区功能配置优化
        5.3.2 低效空间——青龙寺周边城中村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实时路况的西安市交通拥堵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交通拥堵基础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交通
        2.1.2 城市交通拥堵
        2.1.3 交通拥堵评价指标
    2.2 城市交通拥堵分析
        2.2.1 城市交通拥堵的特性
        2.2.2 城市交通拥堵的规律
        2.2.3 城市交通拥堵的危害
    2.3 城市交通拥堵的理论研究
        2.3.1 交通供给理论
        2.3.2 交通需求理论
        2.3.3 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安市交通拥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1 交通拥堵实时路况数据获取及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实时路况信息爬取
        3.1.3 实时路况数据预处理
        3.1.4 路况信息可视化
    3.2 聚类分析
        3.2.1 聚类分析原理
        3.2.2 路段选取
        3.2.3 聚类分析结果分析
    3.3 时间分布特征
        3.3.1 工作日拥堵时间分布特征
        3.3.2 双休日拥堵时间分布特征
    3.4 空间分布特征
        3.4.1 工作日拥堵空间分布特征
        3.4.2 双休日拥堵空间分布特征
        3.4.3 拥堵常发路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生存分析的路段拥堵持续时间评估
    4.1 拥堵持续时间的生存模型
        4.1.1 拥堵持续时间基本函数
        4.1.2 生存函数以及危险函数的非参数估计方法
        4.1.3 二环路、环城路拥堵持续时间整体分析
    4.2 路段拥堵持续时间的对比分析
        4.2.1 拥堵持续时间的非参数对比方法
        4.2.2 二环路路段拥堵持续时间分布特征
        4.2.3 环城路路段拥堵持续时间分布特征
    4.3 路段拥堵影响因素分析
        4.3.1 拥堵持续时间Cox比例危险模型
        4.3.2 协变量的确定
        4.3.3 Cox比例危险模型估计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的措施建议
    5.1 交通需求管理对策建议
        5.1.1 交通流的时间均衡
        5.1.2 交通流的空间均衡
        5.1.3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5.2 交通发生源对策建议
        5.2.1 职住均衡
        5.2.2 学区路系统规划
        5.2.3 合理配置生活设施
    5.3 精细化交通工程设计对策
        5.3.1 路口渠化设计
        5.3.2 路段设计
        5.3.3 隔离设计
    5.4 对策实施行动计划建议
        5.4.1 制定拥堵治理的对策方案
        5.4.2 对策实施发展策略
        5.4.3 对策实施时序安排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西安市常发拥堵路段表
致谢

(10)西安城区主干道交通拥堵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西安城区
        2.1.2 主干道
        2.1.3 交通拥堵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公共产品供给需求理论
        2.2.2 成本收益理论
        2.2.3 “经济人”假设理论
第三章 西安市城区主干道拥堵现状
    3.1 西安市城市概况
        3.1.1 城区人口及机动车保有量
        3.1.2 城市化发展速度
    3.2 西安城区主干道交通概况
        3.2.1 城区主干道及交通状况
        3.2.2 城区主干道交通设施状况
        3.2.3 城区主干道通行特征
    3.3 西安市城区主干道拥堵问题
        3.3.1 城区主干道通行效率
        3.3.2 城区主干道通过重要路口时使用灯时情况
        3.3.3 城区主干道拥堵时段及时长
    3.4 西安市城区主干道拥堵类型
    3.5 西安市城区交通管理
    3.6 重污染天气下的限行政策
        3.6.1 政策出台背景
        3.6.2 政策实施效果
        3.6.3 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西安市城区主干道拥堵原因分析
    4.1 城区道路规划致堵因素分析
        4.1.1 城区道路规划不合理
        4.1.2 主干道交通设施不均衡
    4.2 城区交通管理体系致堵因素分析
        4.2.1 城区停车矛盾突出
        4.2.2 交通信号设置不科学
        4.2.3 政府部门管理机制落后
    4.3 交通参与者致堵因素分析
        4.3.1 交通参与者习惯不良
        4.3.2 交通参与者意识淡薄
第五章 西安市城区主干道拥堵问题解决对策及建议
    5.1 科学合理规划城区道路
        5.1.1 合理规划城区功能
        5.1.2 科学规划主干道交通设施
    5.2 构建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
        5.2.1 完善多层次停车体系
        5.2.2 大力发展智能化交通信号
        5.2.3 提升互联网+交通管理模式运用范畴
    5.3 培养交通参与者交通习惯
        5.3.1 提高交通参与者的遵章率
        5.3.2 增强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
    5.4 提升交通治理软实力,打造新型城市交通理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背景下西安高新区小学布局的适宜性研究[D]. 胡仕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出行行为影响机理的区域化可交易通行权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李维佳. 长安大学, 2021(02)
  • [4]机动车限行政策对缓解交通拥堵的成效分析——来自西安市2016—2019年实证探索[J]. 王振振,雍岚,党成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5]基于时空数据的交通特征分析及交通流预测 ——以西安市为例[D]. 高涵.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西安地铁换乘枢纽大客流应急疏散研究[D]. 雷嘉烨.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街道空间失序识别及规划优化技术 ——以中小学校前空间为例[D]. 李乐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路网密度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孙圣举. 西北大学, 2020(02)
  • [9]基于实时路况的西安市交通拥堵特征研究[D]. 赵从光. 长安大学, 2020(06)
  • [10]西安城区主干道交通拥堵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晶. 西北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