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平原农田灌溉合理用水

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平原农田灌溉合理用水

一、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平原农田灌溉合理用水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蔡威熙[1](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5年以来的农业水价改革虽取得明显成效,但始终面临“两难”问题:水价偏低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农田水利设施运营维护成本不足,水价提高会带来农户收入的减少,甚至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相较于传统农业水价改革单纯提高农业水价,2016年起全面推行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强调综合施策,试图通过综合运用“一提一补”、“水权交易”等举措破解“两难”问题。本文综合运用资源配置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廓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应机理,解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理论参照点,揭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激励约束效应;回顾农业水价改革历程和成效,梳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动因,构建水资源所有者、供水方、用水方三方行为互动分析模型,探析各利益相关者激励相容机理;以山东省的实践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法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现状进行评价;综合运用Meta方法、PSM方法测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农户行为响应情况;构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系统仿真模型,评估改革的效应,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进程是在水资源所有者和供水方、用水方等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推进的,各主体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完善的制度安排是农业水价改革成功的前提,只有各相关主体的利益都能够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得到相应保障,改革才得以顺利进行。当前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较好地保障了供水方和水资源所有者的利益,但是,用水方的利益只在改革试点的局部地域和短时期内有一定保障,构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广泛推行和长久实施的潜在阻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容激励机制的实现,有赖于终端用水户节余水权交易机制的支持,通过将农业节水高价转入工业和城市用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和经济利益,形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良性循环。目前农业水权终端交易既面临市场机制不健全、交易途径有限、计量设施不完善等制度和技术难题,也受到小农户分散经营的限制。应构建终端用水户节余水权交易机制,重点在严重缺水区、农业规模经营区等改革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探索水权的分解确认、交易形式、交易程序等,逐步形成能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对于大部分区域,在农业节水分散于众多的农业用水户的情形下,为了节约水权转换成本,提升农业节余水权转换效率,重点探索实行水权回购制度。第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状况存在区域差异。各地市的改革进展在资金投入、政策实施、以及奖励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和地方财政支持能力的差异。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量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经费缺口大,改革任务普遍较重,但农业县区一般经济能力有限,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的地方支持能力不足,改革面积和经费投入失衡。依靠农业水价提升收入补偿水利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成本和筹集精准奖补资金目前还难以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财政支持,数量有限、来源不稳定,资金短缺成为许多地区农业水价改革开展的制约因素。国家层面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明确各级财政投入比例,为基层推进改革提供制度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应完善粮食主产区专项财政支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予以适当政策倾斜,并探索经济发达区域在政策、资金、工程等方面对口支援。第三,尽管目前改革执行者和承受者均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措施总体评价较高,但是对于其核心环节“水价形成机制”和“水权制度”的认可度并不高,普遍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应依然主要依赖于工程设施建设和国家加大农田水利财政投入,市场机制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因而必须继续明确农业节水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的公益性定位,加大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同步配套与改革区域任务、财力相适应的终端计量设施,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基础保障。进一步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合理核定供水成本、科学制定供水价格,构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户责任明确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经费分担制度,逐步落实农业供水价格调整到位,从而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长期良性运行。第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能够促进农户节水行为响应。提高水价能够激励农户减少灌溉次数、采用节水技术、改种抗旱品种等节水行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一提一补”、“水权交易”、“节水奖励”的制度设计,能够在提高农户节水技术采用意愿的同时降低弃灌风险。文化程度、节水技术培训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用具有正向影响。相较于水价调整和奖补激励,增加农户收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对于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预期效果有更为显着的影响。运用“一提一补”机制引导规模化与专业化节水,一方面,优先支持规模农户发展节水灌溉、参与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农业灌溉集约化、规模化,提升用水效率与产出效益,另一方面,提供灌溉服务补贴,鼓励规模农户为小农户提供灌溉服务,提高灌溉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从而有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对节水农业发展的现实约束。推进农地健康流转,增加农业收益,逐步创造农业水价水权交易机制能够发挥有效激励的制度环境。

于尊[2](2021)在《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倪深海,王亨力[3](2021)在《煤矿矿井水农田灌溉风险评估与防控》文中研究表明矿井水是宝贵的非常规水源。分析了煤矿矿井涌水量与矿区自然地理、气候特征、地质构造、开采深度和开采方式等关联因素,研究了我国洁净、含悬浮物、高矿化度、酸性和特殊污染型五类矿井水的空间分布,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利用现状。基于煤矿矿井涌水量的不稳定性、不同煤矿矿井水水质复杂性及处理工艺的差异性,分析了矿井水农田灌溉的水量、水质、经济(处理成本、灌溉效益)等方面风险因素。基于煤矿矿井水供需双侧协调目标,建立了煤矿矿井水农田灌溉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矿井水农田灌溉风险评估模型,选取安徽淮南煤炭基地顾桥煤矿作为典型案例,评估结果与典型煤矿矿井水农田灌溉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表明集对分析法用于矿井水农田灌溉的风险评估是可行的。并提出矿井水农田灌溉风险防控策略,为提高缺水地区农田灌溉用水保证率具有重要意义。

李欣[4](2021)在《近60年来中国土壤干旱变化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湿度是气候系统的关键变量,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陆-气之间的热量、水分、动量和物质交换,影响局地以及区域气候,也是衡量气候干湿变化的一个重要变量。本文基于土壤湿度数据和干旱指数,研究了1961-2017年中国土壤干旱变化特征,揭示了中国极端土壤干旱的概率风险特征,定量评估了不同时期降水和潜在蒸散发对土壤湿度变化影响的贡献变化,研究了不同土壤干旱异常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基于订正、拼接建立的1961-2017年中国逐月土壤湿度数据(GLDAS-2-adj)计算了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I),并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等5种干旱指数进行适用性对比。在12个月时间尺度上:SSI12与其他5种干旱指数在在干旱年代际变化监测结果基本一致,但在2010年以后,中国区域平均、华北和西北地区SSI监测的结果较其他指数偏干。在3个月时间尺度上:春季各干旱指数在南方一致性好于北方,夏、秋两季则相反;1个月时间尺度的SSI1和3个月时间尺度的SPI3、SPEI3在区域季节干旱发展、变化的监测过程中,与实况最接近,因此可以使用1个月时间尺度的SSI1来监测季节干旱。(2)1961-2017年,中国年平均土壤湿度整体为显着减小的趋势,夏季和秋季减小趋势尤为显着,春季略有增加;利用SSI12和SSI1研究发现,中国出现12个月和1个月时间尺度土壤干旱的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整体呈显着增加的趋势,且1个月时间尺度干旱的增加速率超过了12个月时间尺度;1998年之后发生持续时间长、较为严重的干旱事件频率明显增加,东北、华北、西北西部出现的1个月时间尺度干旱事件严重程度高于其他地区。1998年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干旱持续时间的20年、50年、100年一遇重现期水平在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如干旱严重程度明显;干旱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两个变量同时超过1961-1997年50年、100年一遇重现期阈值的概率风险分别增加了3%、2%。(3)尽管西北地区近几十年来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但是近60年来,整个西北区域平均发生复合型暖干事件的频次仍然呈增加趋势,尤其是在新疆东部、青海格尔木北部、河西走廊、宁夏至陇南、陕西北部等地,增加趋势更为显着;盛夏(7-8月)发生复合型暖干事件的频次最高;近20年来,整个区域平均复合型暖干事件发生数量达到了1961-1996年平均水平的2-5倍。(4)1961-2017年,中国年大气水分盈亏量与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华北地区作为中国土壤湿度减小速率最快的地区,尤其是近20年来土壤湿度减小速率较之前明显加快,潜在蒸散发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在逐渐增大,年平均潜在蒸散发对土壤湿度的相对贡献率增加了26%,夏季增加了45%。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增加,中国潜在蒸散发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在增强,其作用可能超过了降水,且区域间的差异也在增加。土壤干旱的异常对各个气候因子的响应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土壤湿度首先对日照时数的增加开始响应,日照时数增多,气温异常升高,随后相对湿度减小,饱和水汽压差开始迅速增加,干旱进一步加剧。

王鑫[5](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套地区的乌梁素海、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乌拉山、狼山和阿拉奔草原等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使河套地区成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以农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地区现代化建设,成为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河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河套地区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生态面貌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出具体要求,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不断完善,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迈进。本文以河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详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缺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不完善的政策制度是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得出了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对于其他地区的一般启示,认为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制度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这对深化区域生态史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也对当前我国进行生态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张玉豪[6](2021)在《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生理特性和植株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红豆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缓慢,种群竞争力和再生能力弱,又由于近些年野生红豆杉遭到人类大肆采伐,致使野生红豆杉濒临灭绝。水分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因子之一,探究出适合红豆杉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对红豆杉的人工驯化栽培和种质资源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于2019年3-8月份和2020年6-11月份,以5年生太行红豆杉盆栽幼苗为研究对象,将盆栽中滴灌滴头正下方20cm处的土壤基质势下限分别控制在-10 k Pa(W1)、-20 k Pa(W2)、-30 k Pa(W3)、-40 k Pa(W4)和-50 k Pa(W5),研究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土壤基质势对滴灌红豆杉幼苗生理特性和植株生长的影响,探究出适合红豆杉生长的土壤基质势范围,为红豆杉的人工驯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基质势显着影响了红豆杉的光合特性,随着土壤基质势的降低,红豆杉叶片气孔导度降低,蒸腾速率下降,且W5显着降低了红豆杉幼苗的光合能力。2019-2020两年度内,W2显着提升了红豆杉叶片的光合能力,在两年度内W2叶片Pn和Pnmax均达到最大值,且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同时,W2提升了红豆杉叶片的Rd,增大了叶片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和光的利用范围,且叶片气孔导度也达到最大值,从而有利于叶片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将滴灌滴头正下方20 cm处土壤基质势下限设置为-20 k Pa有利于红豆杉光合作用的进行。(2)春季时气温较低,W4和W5红豆杉幼苗遭受了轻微干旱胁迫,叶片F0、Fm和Fv/F0降低,但仍可以通过增加热耗散的形式抵御干旱,从而使q P和ETR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夏、秋、冬季时,低土壤基质势的红豆杉仍有较强的热耗散能力,各处理红豆杉幼苗均未达到胁迫状态。夏季时降雨量增加,但红豆杉幼苗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大,随着土壤基质势的降低,红豆杉幼苗叶片q P和ETR开始减小。秋季时降雨量依然充足,但温度开始降低,W1和W5均不利于红豆杉幼苗光合作用的进行。冬季时,温度降低且红豆杉幼苗对水分的需求较小,水分已不是限制红豆杉生长的主要因素。春、夏、秋三季时,不同土壤基质势对红豆杉光合系统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在这三个季度时加强红豆杉的水分管理。(3)2019-2020两个年度内W2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最高,且显着大于W1、W4和W5。各处理红豆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019年度试验前期时虽然存在显着差异,但差异幅度较小,在2020年度试验前期时无显着差异。但到试验后期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两个年度内均在W2达到最大值,且差异显着。各处理红豆杉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两个年度试验初期时均无显着差异。但到试验后期时,两者均在W2达到最小值,且显着低于W4和W5。表明红豆杉幼苗对于短期水分亏缺有一定的抗性,但长期水分亏缺时,红豆杉生理活性降低。其中,W2有利于提升红豆杉叶片的生理活性。因此,将滴灌滴头正下方20 cm处土壤基质势下限设置在-20 k Pa有利于红豆杉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和生理活性的提升。(4)在2019-2020两个年度内,红豆杉叶片黄酮含量均在W3达到最大值,多糖含量均在试验后期在W2达到最大值。在试验期间内不同土壤基质势对红豆杉地径增长的影响无显着差异,但对红豆杉株高和冠幅的增长量影响显着,在2019-2020两个年度内,W2红豆杉株高和冠幅增长量均最大,且W2红豆杉叶面积指数的增长量显着高于W1、W4和W5。因此,将滴灌滴头正下方20 cm处土壤基质势下限设置在-30 k Pa有利于红豆杉叶片黄酮的积累,设置为-20k Pa有利于红豆杉叶片多糖的积累和植株的生长。

张晓伟[7](2021)在《津潍铁路某区段地面沉降预测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群众对于交通便利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铁以快捷,高效,安全环保等优势成为长途出行的首选。津潍高速铁路是十四五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作为津潍高铁的一部分,东营南至寿光段南起寿光市留吕乡,北至广饶丁庄镇,全长约60公里,途径山东东北部地面沉降区,其建设和运营可能会受此影响。通过调查拟建铁路所在区域内的地面沉降发育历史与现状,查明该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成因是地下水过量开采。为保证铁路建成后平稳高效运行,研究该工程沿线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地下水动力学和土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拟建津潍铁路东营南至寿光段为工程背景开展铁路沿线地面沉降预测与危险性评估,主要内容如下:(1)借助InSAR监测技术对研究区地面沉降发育历史与现状作出归纳分析:据2016~2018年InSAR监测数据,区内大部分线路穿越10~20mm/a沉降区,仅在DK337+150~DK338+100区段穿越20~30mm/a沉降区;据2019~2020年监测数据,DK316+900~DK324+500m区域地面沉降速率较大,为20~30mm/a,其余线路沉降速率在20mm/a以下。结合研究区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采概况对区域地面沉降成因进行分析,确定地下水超采是主要诱导因素,并采用有效应力原理对沉降机理作出阐述。(2)基于拟建铁路所在研究区的地质钻孔和地质剖面图资料,建立了三维地质可视化实体模型,实现了研究区地层结构的多角度展示,据此对研究区地层进行概化并结合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构建了三维地下水流和一维土体变形耦合的数值模型。在对地下水渗流模型和地面沉降模型分别进行识别检验后,采用达到准确性要求的数值模型对铁路沿线地面沉降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在维持现状地下水开采量的方案下,沿线地面沉降峰值位于DK321与DK323之间,最大沉降速率为16mm/a,坡度峰值为0.0531‰,位于DK315附近;在线路两侧200米实施禁采方案下,沿线地面沉降和地下水位均有所回弹,但部分里程段沉降速率仍无法满足≤10mm/a设计目标,基于此预测结果,对DK295-DK309、DK315-DK325段扩大禁采范围,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案下铁路沿线沉降速率和坡度值均达到设计目标。(3)基于预测结果,结合FAHP和综合评价法,选取地面沉降严重性、地面沉降坡度和地下水位降深作为评价因子,将沿线两侧4km的范围按危险性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Ⅰ~Ⅳ四个等级,占比分别为39.66%,31.31%,17.30%和11.73%。根据分区结果,拟建铁路无里程段穿越Ⅳ级危险区,大部分位于Ⅰ区,危险性很小;DK285~DK295;DK315~DK323;DK327~DK329 段穿越 Ⅱ 区,该区地面沉累计值在70mm~130mm之间;DK302~DK309段因沉降坡度变化较大位于Ⅲ区。

冒颖[8](2021)在《作物生产水足迹空间尺度效应定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作物生产水资源消耗的定量评价具有高度的空间尺度依赖性,且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强度和效果。作物生产水足迹被视作科学精准全面的农业用水评价指标,相关评价研究已经涉及各个水资源管理中常用的空间尺度,但是各研究都独立于某个特定的空间尺度,对于用同一研究方法下的同一作物,同一地区,同一研究时段,不同的研究之间常常出现研究结果不同的现象,导致研究结果最终难以有效地用于农业水资源相关的决策。农业用水需要明确空间差异在不同空间尺度之间转换时所产生的变化和响应机制。目前,不同空间尺度间作物生产水足迹间的差异处于定性描述研究阶段,还没有作物生产水足迹空间尺度效应的定量研究。本研究以2000-2014年中国小麦生产水足迹为例,核算研究时段内中国五个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的小麦水足迹,通过空间分析、序列检测、数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实现作物生产水足迹空间尺度效应的定量解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同种方法核算的各空间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中灌溉输配水损失产生的蓝水足迹占比蓝水足迹比重为31%-34%之间,差异主要由各空间尺度灌溉水损失产生的蓝水足迹不同造成。通过时间序列检验,研究时段内生产水平提高,使单产水平的稳定提高的同时,耗水总体减少,造成小麦单位生产水足迹、蓝水足迹、绿水足迹均呈现显着下降趋势,其中蓝水足迹显着于绿水足迹。(2)通过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小麦生产水足迹分布的对比,得出:不同空间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所表现出分布特征大致相似。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值与作物生长地区的具体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水平等息息相关,水足迹的空间分布正体现着生长地区间的空间异质性,所以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小麦水足迹、蓝水足迹、绿水足迹的具体空间分布又存在差异;升尺度过程中,大空间尺度的水足迹值均衡了众多小空间的空间异质性,因此这种差异在升尺度至一级流域片区表现尤为明显。(3)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虽然中国各空间尺度小麦水足在大部分区域聚集性不显着,但是依然存在极少数显着聚集区域。各空间尺度上,小麦生产蓝水足迹聚集显着性大于绿水足迹。县级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聚集显着性最低,空间关联情况呈现为:散点区域聚集分布;而三级流域尺度最大,空间关联情况呈现为片区聚集分布。(4)影响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因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其水足迹影响程度不同,尤其升尺度至一级流域尺度时,与其他空间尺度相比,影响作物生产水足迹的主要因素变化最大。

王伟[9](2021)在《不同灌溉方式下我国小麦生产水足迹和基准》文中研究指明灌溉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和保障,由于水资源短缺而导致的产量不稳定被认为是粮食危机的根源之一,故没有水安全就没有粮食安全。同世界大多数地区一样,中国由于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激增,农业灌溉用水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作物生产水足迹指示一定时间、一定地理范围内作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资源消耗量,实现了对作物生长发育各阶段耗水量和耗水类型的综合评价,突破了以往旱作农业与灌溉农业用水效率指标不统一的局限,为综合性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新视角。为准确评价不同时空尺度作物生产耗水量及耗水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布规律,本研究以2000~2014年中国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Aqua Crop模型的5弧分栅格尺度作物生产水足迹计算框架,明晰了不同供水方式(灌溉和雨养)和灌溉方式(地面灌、喷灌和微灌)对作物生产水足迹核算的影响,解析相应干旱区和湿润区的作物生产水足迹基准,并在流域尺度以黄河流域降雨典型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区应用研究。初步取得以下研究进展:(1)研究时段内,中国小麦生产总水足迹下降了4.4%,但是不同灌溉方式对总水足迹的贡献量在年际间变化明显。特别的,经过15年的发展,小麦微灌水足迹实现了7倍的增长,尽管其在研究初期占比较小。(2)中国小麦单产水足迹研究时段呈下降趋势。在全国平均水平下,当从地面灌转换到微灌时,单产仅降低2.8%,而蓝水消耗减少了4.7%。此外,不同灌溉方式下小麦生育期生产性耗水和非生产性耗水都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比例,但喷灌总蒸发蒸腾量和无效蓝水蒸发量最大,其次是地面灌和微灌。(3)小麦基准受气候和单产水平发展空间差异影响较显着。整体而言,小麦单产水足迹基准在干旱区要比湿润区低17%(10th产量百分位水平)到9%(20th产量百分位水平)。一方面干旱区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足迹基准差异明显,另一方面同一灌溉方式下不同气候区水足迹基准也有较大差异。故在不同的气候区,应设置基于不同灌溉方式的小麦单产水足迹基准。(4)黄河流域小麦单产水足迹多年均值为1216 m3t-1,其中蓝水足迹占比为65%,且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由上游向中下游递减的趋势。不同降雨典型年,枯水年小麦单产水足迹最高,其次是丰水年和平水年。不同灌溉方式下,传统地面灌在流域小麦生产总蓝水足迹及总绿水足迹中都占主导地位,分别为92%和50%。在节水灌溉面积占比最大的上游地区,微灌小麦单产水足迹最小,其次是地面灌和喷灌。本研究力求克服区域高空间分辨率作物生产水足迹核算中仅考虑自然因子、脱离实际生产情况的不足,为提高区域农业用水效率和田间水分生产力、缓解用水矛盾、实现可持续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张惠云[10](2021)在《基于LCA的吉林省水稻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生产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及污染产生重要影响。农业是全球最大的耗水部门,2019年我国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1%,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三次国家信息通报》显示我国农业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7.9%。水稻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我国水稻种植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农业活动的22.6%,稻田中甲烷的排放占整个农业活动的40.1%。同时,水稻种植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对水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科学有效地评估水稻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水足迹和碳足迹分别是评估水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为综合评估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水足迹和碳足迹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吉林省2004-2018年水稻生产的水足迹和碳足迹进行核算,分析水足迹和碳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组成结构变化。并利用STIRAPT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探究研究期内水稻生产水足迹与碳足迹的影响因素,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2004-2018年吉林省水稻生产的水足迹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值为149.95L H2Oeq kg-1,其中水稀缺足迹为124.02 L H2Oeq kg-1,约占83%,水劣化足迹为25.93 L H2Oeq kg-1,约占17%。水足迹和水稀缺足迹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2)2004-2018年吉林省水稻生产的碳足迹呈波动增加趋势,年均值为0.595kg CO2eq kg-1。碳足迹构成中,44.33%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甲烷,是水稻生产碳足迹的主要排放源,其次为化肥施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比为26.58%。(3)利用相关分析探讨水足迹和碳足迹的关系,结果表明,水足迹和碳足迹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在空间分布上不一致,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吉林省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水足迹较大而碳足迹较小,而东部和中东部地区则碳足迹较高、水足迹较小。(4)利用STIRAPT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吉林省水稻生产的水足迹和碳足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和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是水足迹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对碳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5)吉林省的水稻生产应在保障水稻高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分区域制定不同的缓解措施。可以通过改善施肥方式,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以达到优化水稻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的目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平原农田灌溉合理用水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平原农田灌溉合理用水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动因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水价改革对农户用水行为影响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的研究
        1.2.4 简要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配置理论
        2.2.2 农户行为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3 理论分析
        2.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制度框架
        2.3.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应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动因与利益相关者分析
    3.1 农业水价改革的历史演进
        3.1.1 无偿和低价供水阶段(1949-1984 年)
        3.1.2 农业水价改革起步阶段(1985-2005 年)
        3.1.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2006 年以来)
    3.2 农业水价改革的成效与困境
    3.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动因
    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互动分析
        3.4.1 农业水价改革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
        3.4.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目标差异
        3.4.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激励相容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现状分析
    4.1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分析
        4.1.1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
        4.1.2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4.2 项目区主要改革举措及利益保障分析
        4.2.1 项目区主要改革举措
        4.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分析
        4.2.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利益相容性缺陷
    4.3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评价
        4.3.1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相关主体评价方法
        4.3.3 相关主体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农户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响应行为分析
    5.1 理论分析
    5.2 农户节水技术采用的驱动因素
        5.2.1 Meta分析的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2.2 Meta分析结果
    5.3 农户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响应行为偏好分析
    5.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5.4.1 研究方法
        5.4.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4.3 实证分析
        5.4.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的仿真模拟
    6.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仿真模型构建
        6.1.1 确定系统边界及结构
        6.1.2 建构系统因果关系图
        6.1.3 绘制存量流量图
    6.2 变量方程赋值
        6.2.1 变量描述性统计
        6.2.2 指标权重确定及变量方程赋值
    6.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评价结果分析
    6.4 情景模拟及仿真结果分析
        6.4.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仿真模拟
        6.4.2 各子系统效应仿真模拟
        6.4.3 模型检验
        6.4.4 参数情景设置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构建终端用水户节余水权交易机制
        7.2.2 完善粮食主产区专项财政支持政策
        7.2.3 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分担机制
        7.2.4 完善“一提一补”机制,提升灌溉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煤矿矿井水农田灌溉风险评估与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煤矿矿井水空间分布与利用状况
    1.1 煤矿矿井水空间分布
    1.2 煤矿矿井水利用状况
2 煤矿矿井水灌溉风险分析与评估
    2.1 煤矿矿井水灌溉风险因素分析
        2.1.1 水量风险因素
        2.1.2 水质风险因素
        2.1.3 经济风险因素
    2.2 矿井水农田灌溉风险指标体系
    2.3 煤矿矿井水灌溉风险评估
        2.3.1 风险评估模型
        2.3.2 实例分析
3 煤矿矿井水灌溉风险防控
    3.1 制定《矿井水利用—农田灌溉标准》
    3.2 研发矿井水处理自动化监控系统
    3.3 提高矿井水处理技术
4 结论

(4)近60年来中国土壤干旱变化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 资料介绍
    2.1 研究资料
    2.2 GLDAS土壤湿度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评估
    2.3 GLDAS土壤湿度数据的订正与效果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旱指数适用性评估
    3.1 干旱指数的计算
    3.2 干旱指数在不同时间尺度的适用性
    3.3 干旱指数在典型季节干旱个例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土壤干旱时空变化
    4.1 中国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4.2 不同时间尺度土壤干旱变化特征
    4.3 土壤干旱事件联合概率风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合型暖干事件变化——以西北地区为例
    5.1 研究方法
    5.2 西北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特征
    5.3 西北地区复合型暖干事件变化特征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土壤干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1 大气水分盈亏量对土壤湿度的影响
    6.2 降水、潜在蒸散发对不同分位数土壤湿度的影响
    6.3 土壤干旱对不同气象条件变化的响应
    6.4 土壤干旱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机制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5)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一)河套地区的生态概况
        1.地形地貌
        2.气候
        3.水资源
    (二)主要生态问题
        1.土地沙漠化
        2.土壤盐碱化
        3.环境污染加剧
        4.水土流失加剧
    (三)生态问题的成因
        1.脆弱的生态环境
        2.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的缺失
        4.不完善的政策制度因素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成就
    (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起步阶段(1949—1978)
        1.多措并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发展林业,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3.兴修水利,治理土地盐碱化
        4.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发展阶段(1978—2012)
        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3.完善水利配套工程
        4.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示范工程
    (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完善阶段(2012—2021)
        1.完善地方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2.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
        3.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相结合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成就
        1.土地沙漠化趋势被遏制
        2.土地盐碱化程度减轻
        3.环境状况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4.探索形成产业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模式
四、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启示
    (一)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
        1.人是生态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
        2.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体
        3.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最终受益者
    (二)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
        1.不合理的政策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政策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决定性因素
        3.政策是弥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三)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
        1.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制度建设是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效率的保障
        3.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四)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
        1.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2.科技进步缓解了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3.科技进步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
        1.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2.“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多主体共同推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6)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生理特性和植株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滴灌研究现状
        1.2.2 土壤基质势研究现状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指标测定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2.2.1 试验设计
        2.2.2 滴箭滴灌系统
        2.2.3 试验前准备及试验实施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红豆杉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测量
        2.3.2 红豆杉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测量
        2.3.3 红豆杉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测量
        2.3.4 红豆杉幼苗药用成分黄酮和多糖含量的测量
        2.3.5 红豆杉幼苗生长指标增长量的测量
    2.4 试验期间降雨情况和土壤基质势动态特征
        2.4.1 试验期间降雨情况
        2.4.2 试验期间土壤基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3.1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3.2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叶片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4.1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叶片F0、Fm、Fv/Fm和 Fv/F0 的影响
    4.2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叶片qP和NPQ的影响
    4.3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叶片ETR和Y(Ⅱ)的影响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5.1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2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5.3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6.1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6.2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叶片黄酮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7.1.2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7.1.3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7.1.4 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7)津潍铁路某区段地面沉降预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面沉降成因与机理
        1.2.2 地面沉降监测技术与方法
        1.2.3 地面沉降模型
        1.2.4 地面沉降防控措施
        1.2.5 地面沉降模型在高铁线路工程方面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
        2.1.4 水文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2.3.1 水文地质分区
        2.3.2 地下水赋存特征
        2.3.3 地下水水位动态
        2.3.4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2.4 地下水降落漏斗现状及成因
        2.4.1 潜水微承压含水层地下水降落漏斗现状
        2.4.2 承压含水层地下水降落漏斗现状
第3章 地面沉降发育历史及成因机理分析
    3.1 地面沉降发育概况
        3.1.1 东营市地面沉降概况
        3.1.2 潍坊市地面沉降概况
    3.2 地面沉降现状
    3.3 区域地面沉降成因与机理分析
        3.3.1 区域地面沉降成因
        3.3.2 地面沉降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面沉降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建立
    4.1 理论基础
        4.1.1 地下水渗流运动微分方程
        4.1.2 Terzaghi 一维固结原理
        4.1.3 三维地下水流与一维土体变形模型耦合
    4.2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4.3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4.3.1 模型范围
        4.3.2 含水层及弱透水层的概化
        4.3.3 边界条件
        4.3.4 源汇项
    4.4 地下水渗流模型
        4.4.1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4.4.2 模型时空离散
        4.4.3 模型初始条件
        4.4.4 水文地质参数
        4.4.5 模型的识别验证
    4.5 地面沉降模型
        4.5.1 地面沉降数学模型
        4.5.2 沉降模型参数确定
        4.5.3 沉降模型的识别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铁路沿线地面沉降预测
    5.1 现状开采方案下地面沉降预测
    5.2 基于考核目标下的地面沉降预测
        5.2.1 拟建线路两侧200m范围内禁采
        5.2.2 扩大禁采范围方案下的地面沉降量预测
    5.3 各方案下铁路沿线坡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铁路沿线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价
    6.1 评价方法与技术路线
        6.1.1 评价方法
        6.1.2 技术路线
    6.2 危险性评价
        6.2.1 确定评价因子与权重
        6.2.2 各评价因子分区
        6.2.3 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价分区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节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作物生产水足迹空间尺度效应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用水空间尺度效应研究
        1.2.2 水足迹研究
    1.3 现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数据
    2.1 研究方法
        2.1.1 各空间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核算
        2.1.2 小麦生产水足迹空间尺度效应分析
    2.2 数据来源
第三章 中国小麦水足迹时间演变
    3.1 各空间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强度对比
    3.2 小麦生产水足迹时间演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各空间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空间分布及演变
    4.1 小麦生产水足迹空间分布及演变
        4.1.1 栅格尺度
        4.1.2 县级行政区域尺度
        4.1.3 三级流域尺度
        4.1.4 省级行政区域尺度
        4.1.5 一级流域尺度
    4.2 不同空间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各空间尺度小麦生产水足空间自相关分析
    5.1 县级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空间自相关分析
        5.1.1 县级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1.2 县级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2 三级流域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空间自相关分析
        5.2.1 三级流域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2.2 三级流域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3 省级行政区域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空间自相关分析
        5.3.1 省级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省级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各空间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6.1 各空间尺度小麦生产总水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6.2 各空间尺度小麦生产蓝水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6.3 各空间尺度小麦生产绿水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6.4 各影响因素对各空间尺度小麦生产水足迹的间接作用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
    7.3 创新点
    7.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9)不同灌溉方式下我国小麦生产水足迹和基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农业用水评价研究进展
        1.2.2 作物生产水足迹量化研究进展
        1.2.3 作物模型在水足迹量化研究中的应用
        1.2.4 作物生产耗水对灌溉方式响应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AquaCrop模型简介
        2.3.2 作物参数筛选
        2.3.3 土壤水分动态平衡模块构建
        2.3.4 作物生产水足迹计算
        2.3.5 灌溉方式模块构建
        2.3.6 作物单产水足迹基准
        2.3.7 黄河流域降雨典型年确定
    2.4 技术路线
    2.5 数据来源
第三章 中国小麦生产总水足迹时空演变
    3.1 小麦生产总水足迹构成
    3.2 小麦生产总水足迹时空演变
    3.3 不同灌溉方式小麦生产总水足迹时空演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小麦单产水足迹时空演变
    4.1 小麦单产水足迹构成
    4.2 小麦单产水足迹时空演变
    4.3 不同灌溉方式小麦单产水足迹时空演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小麦单产水足迹基准
    5.1 小麦单产水足迹影响因素
    5.2 小麦单产水足迹基准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河流域降雨典型年小麦单产水足迹分布
    6.1 黄河流域小麦生产总水足迹构成
    6.2 黄河流域小麦单产水足迹空间分布
    6.3 不同供水和灌溉方式小麦单产水足迹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之处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LCA的吉林省水稻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水足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碳足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2.1.2 吉林省水稻生产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系统边界
        2.2.2 水足迹的计算方法
        2.2.3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
        2.2.4 影响因素分析
    2.3 数据来源
3 水稻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的时空特征
    3.1 水足迹的时空特征
        3.1.1 水稻生产水足迹时间变化特征
        3.1.2 水稻生产水足迹的空间变化
    3.2 碳足迹的时空特征
        3.2.1 水稻生产的碳足迹时间变化特征
        3.2.2 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空间变化特征
4 水稻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变量与模型选择
    4.2 偏相关分析
    4.3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 主成分分析
    4.5 优化对策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主要结论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平原农田灌溉合理用水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蔡威熙.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三江平原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于尊.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煤矿矿井水农田灌溉风险评估与防控[J]. 倪深海,王亨力. 煤炭经济研究, 2021(06)
  • [4]近60年来中国土壤干旱变化时空特征研究[D]. 李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D]. 王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6]滴灌土壤基质势调控对红豆杉幼苗生理特性和植株生长的影响[D]. 张玉豪.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7]津潍铁路某区段地面沉降预测模拟研究[D]. 张晓伟. 山东大学, 2021(12)
  • [8]作物生产水足迹空间尺度效应定量评价[D]. 冒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9]不同灌溉方式下我国小麦生产水足迹和基准[D]. 王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基于LCA的吉林省水稻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 张惠云.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平原农田灌溉合理用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