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现重要古代文物

上海发现重要古代文物

一、上海发现重大古文化遗存(论文文献综述)

易建平[1](2020)在《中国古代社会演进三历程理论析论》文中研究说明苏秉琦先生的社会演进理论是当前中华文明探源工作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之一,受到学术界广泛推崇。不过,论者关于其中"古文化""古城"和"古国"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并不清晰,关于它们与"原始文化""史前文化"和"文明"等传统概念之间的关系缺乏准确一致说明。有的时候,那些界定与说明之间,逻辑上还互相抵牾。而且,"三历程""三部曲"与"三模式"三大板块描述用语不一致。"三部曲"是一个文学用语,并不十分适宜用来描述人类社会演进过程的规律。尤其是,苏先生在进行理论创新时,忽略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程序。这类问题严重影响了苏秉琦社会演进理论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传播,有必要加以辨析和澄清。苏先生理论的创立处于中华文明探源工作开展的早期阶段,受到当时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等方面的限制。后人应该使用更为严格的科学程序与科学方法解决理论包括概念创新问题,不断推出更加符合中国本土实际并且在国际学术界拥有强大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文明与国家起源理论。

袁飞勇[2](2020)在《煤山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煤山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煤山文化的内涵界定、分期、年代、区域类型划分、文化渊源、发展过程与周边文化互动关系、文化去向、与夏的关系等问题做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绪论、第一至七章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对煤山文化以往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和研究任务。第一章界定清楚了煤山文化的内涵。通过与王湾三期遗存的比较,赞同王湾三期文化与煤山文化的分别命名,并指出煤山文化还应包括以禹会村、王油坊、南荡、杨庄二期、乱石滩、西花园、肖家屋脊、石板巷子等为代表的遗存。第二章按汝颍河流域、豫东南、豫西南鄂西北、鄂北、江汉平原、鄂西宜都、豫东皖中北、江淮东部等八个地理单元,分别对各区域的煤山文化遗存进行了分期研究。第三章对煤山文化各区域分期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整合,将煤山文化总共分为从早到晚的五期,其中第一、二期为早期阶段,第三、四期为中期阶段,第五期为晚期阶段。然后全面考察了煤山文化以及相关考古学文化的碳十四测年数据,提出煤山文化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1900年之间,其中早期约在公元前2500~2300年,中期约在公元前2300~2000年,晚期约在公元前2000~1900年。最后总结了煤山文化不同阶段分布范围的演变与区域类型的划分。第四章首先探讨了煤山文化形成之前中原地区仰韶晚期最晚阶段至龙山早期文化格局的变迁,指出过去常被认为已晚至龙山早期的王湾二期四段、里沟二期、滩小关四期、西山七组、大河村五期、谷水河三期、台王一期等遗存,因普遍仍含有彩陶,实则仍早于龙山早期且属于秦王寨文化。至龙山早期时,在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晚期遗存西进高潮的推动下,汝颍地区新形成大汶口文化前后屯类型,秦王寨文化传统为之终结。在此基础上,本章继而讨论了煤山文化早期两个地方类型郝家台类型和禹会村类型在形成过程中分别对龙山早期时大汶口文化前后屯类型与尉迟寺类型晚期遗存文化因素的继承,以及对同时期山东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因素的吸收。第五章详细讨论了煤山文化在早、中、晚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与其周边地区各不同考古学文化遗存的互动关系。首先在早期阶段,煤山文化推动了王湾三期文化的形成,并受到山东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较大影响。其次在中期阶段,煤山文化因东扩和南下,占据了江淮东部地区和汝颍以南的广大南方地区,自身分布范围发生重大变化并形成诸多新地域类型,由此煤山文化与相邻周边地区产生了新的文化互动关系与文化格局。最后在晚期阶段,因汝颍地区煤山文化煤山类型已转变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由此,黄河流域此阶段相邻周边诸遗存与煤山文化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长江流域诸遗存与煤山文化的关系则大体维持了上一阶段的基本格局。第六章对煤山文化中晚期阶段各不同地域类型的流向分别进行了考察。一是只延续至中期的汝颍地区煤山类型,其中位于嵩山东麓的部分,在煤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和后岗二期文化的冲击下率先转变为二里头文化新砦类型,并北向和南向移动,推动了洛阳盆地二里头文化花地嘴类型和汝颍绝大部分地区二里头文化蒲城店类型的形成,即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新砦期三个类型的全面形成。二是延续至晚期的其他七个类型。其中豫东皖中北的王油坊类型和江淮东部的南荡类型均被岳石文化所取代,而汝颍地区以南至长江中游沿岸的五个类型,与目前这些地区发现的年代皆早不过二里头二期晚段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之间尚存在缺环,并且它们的主要文化因素也均未见之于后者中,故而它们的去向仍需存疑,有待新材料的发现。第七章结合学界关于夏王朝年代、文献所载夏王朝早期活动地望的研究,对有关夏代早期重大史事与考古学、年代学的对应关系做了相应探讨,并以此推断煤山文化煤山类型与夏的关系以及其他类型的主要人群构成。结语部分则对论文的几点主要收获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将来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彭辉[3](2020)在《崧泽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崧泽文化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由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转变的重要考古资料,研究崧泽文化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道路的进程。根据常州新岗、张家港东山村、上海崧泽、嘉兴南河浜、湖州毘山五座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的典型陶器类型学分析、构筑的崧泽文化分期体系把崧泽文化分为早、中、晚、末四期。不同地域的遗址聚集情况和器物特征,以及太湖流域地理地貌和水系特点的归纳和分析表明,崧泽文化大致可分为长江南岸、太湖东部、太湖东南部、太湖西南部、杭州湾五个地域类型。崧泽文化的地域特征是伴随着太湖流域的环境更替、史前人口流动迁徙逐步开发形成的,崧泽文化地域类型形成的时间有早晚,至迟在崧泽文化晚期时五个地域类型已完全形成。在崧泽文化的地域特征形成过程中,地质地貌和水系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太湖南北的崧泽文化不同的发展道路。太湖北部的崧泽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广泛竞争和交流下,陶器与玉器偏重简单造型和实用功能,在社会发展中重视军权和王权,较早的步入军事民主制的“英雄时代”。太湖南部的崧泽文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对抗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衍生出巫师阶层和原始宗教。太湖南部的陶器和玉器包含象征主义和精神信仰的成分更多,诞生了崧泽文化最早的祭坛,反映了崧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膜拜。太湖南部的崧泽文化神权合一的道路,与太湖北部的社会发展道路截然不同。为日后在这一地区形成一个发达繁荣、特点鲜明、神王一体的良渚古国起到奠基之功。崧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从马家浜到崧泽阶段气候环境的重大变化造成史前人类生计方式的巨大转变,由此带来的聚落变迁客观上带动了崧泽文化传播速度的加剧,与周边文化技术与资源的广泛交流引发崧泽文化自身的生产力变革。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变化的过程,既包含了对传统的扬弃,又有外来文化的融合和重塑。早期崧泽文化正是在多重的文化传播浪潮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崧泽风格”。不同地域类型的崧泽文化墓地和聚落同步显示了崧泽社会经历了从平等社会到分层社会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墓地和居址为代表的社会单位由聚集向分散变化,社会结构从二元阶层社会向三元阶层社会转变。崧泽墓地由早期的单一公共墓地向晚期多个具有亲缘联系的墓组变化。墓组规模大小、墓葬组成、富裕程度不一。墓组内部也有显着的等级分化。居址普遍经历了由聚集到分散,由大房子到小房子的过程,显示出家族群居向个体家庭的转化。崧泽社会分化进程由太湖北部向太湖南部逐渐扩展。太湖南部崧泽晚期社会结构稳定合理,社会进程持续发展,是太湖南部得以孕育发展出良渚文化的重要前提,而长江南岸和太湖东部因为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晚期社会秩序失衡,是太湖北部和东部未能继续发展的主因。崧泽文化土台最早是先民为了适应潮湿内涝的地理环境而进行的人为干预,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文化适应。太湖东南部最早出现了用以居住的土台形式;其后,土台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祭台的出现标志着土台逐步走向神圣化。崧泽文化末期后,以小土台为核心,墓地围绕土台的结构,标志着聚落内部家族独立性的显着增强。良渚文化沿袭了崧泽文化土台的形式,形成了居址、高台墓地、祭坛三种建筑形式。崧泽文化以玉石器为代表的手工业聚落结构完整、功能分区严密、操作链清晰,体现了崧泽时期玉石器工业的进步程度,为良渚文化发达的玉石器工业奠定基础。总之,崧泽文化在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该地区从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杨[4](2020)在《西周国家西北边境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空间》文中研究表明陇东地区自古便是一个多民族互动的区域。陇山位于今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陕西西部三省交界地区,包括今固原、庆阳、平凉、宝鸡、天水等地市,是泾河、千河、葫芦河、清水河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以陇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地理环境复,在政治上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区域,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它南接秦岭,是护卫关中的重要屏障。从公元前1000年至前400年是中国北方游牧社会兴起的时期,商周时期这一区域是一个农业与畜牧业混合区。政体之间明确的边界彼时可能并不存在,而是一种诸种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区域。此时的周之西北边疆是一个生态、族群、文化、政治多样性并存的图景。近十几年来,围绕“早期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研究”课题,相关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带动了陇东及周边地区商周时期寺洼文化、西周文化聚落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一些共识,也带来了更多问题。公元前1千纪正是中国北方地带从农业向畜牧业转变的过程,是北方地带社会形成及与中原王朝社会互动关系形成的重要历史进程。由于历史学问题与考古学问题交织,商周时期的陇山地区涉及较多课题,比如:秦文化渊源及早期秦史;西周王朝的西北边疆经营和统治策略;寺洼文化及其生业经济、社会组织结构问题;文献记载中周、秦、戎之间的区域互动和文化交流问题;等等。以上共同构成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本文聚焦于身份认同和政治空间两个问题,首先总结了目前关于如何从物质文化讨论身份认同、政治控制的相关理论,然后从具体的考古材料出发,分析目前学界对相关问题产生分歧的原因,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情境考古学方法和历史考古学进路,就其中一部分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主要包括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背景、使用的材料和理论方法;第二章为地理环境,主要介绍地貌和气候两个方面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第三章为考古学文化的年代与分期,奠定文章的基本时空框架;第四章为族群与认同,从考古材料出发探讨物质文化反应的认同问题;第五章为空间与政治,探讨了自先周时期至东周时期区域地缘政治空间的变化过程。第六章为结语。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文献记载的歧异和考古材料的碎片化特征以及相关理论探讨的不足,在很多结论方面只是揭示了历史本身的复杂性,更确切的结论还要仰赖于更多的考古发现和理论深入。

杨岐黄[5](2020)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璧贯穿了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全过程,是古代玉器发展演变及玉文化滥觞繁盛的实践者与见证者,在玉文化的发展演变及考察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玉璧承载了近万年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伦的观察,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生死观、伦理观、等级观、价值观等意识观念,可以说玉璧的演变史就是古代玉文化发展的缩影。本文以全国范围内新石器至汉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玉璧为对象,兼以部分有明确出土地点的征集、采集标本,以时代为序,从形制、制作工艺、使用、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玉璧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厘清玉璧在形制、制作工艺、功能、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发展演变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玉璧的起源、定名、所蕴含的观念等相关问题进行多维思考与探讨。玉璧的形制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经历了数次演变,大型圆璧逐渐成为主要玉璧种类,多孔璧及其他造型的单孔壁,如牙璧、璜联璧、有领璧等衰落。纹饰璧替代素面璧成为玉璧主要类型。玉璧的形制变化逐步由器物形态的差异,转变为玉璧纹样的差异。玉璧在出现伊始的制作方式承袭新旧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方法。切割、管钻技术的应用,是玉璧制作的第一次技术提升,为玉璧的量化、器形规范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两种制作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还有赖于旋转工具的辅助。春秋时期铁质砣具的出现与使用是玉璧的制作又一次技术提升,从技术层面促成了东周时期及汉代玉璧的大量出现,纹饰玉璧比例的大幅提高,并且纹样更为丰富、复杂。璧的出现基于先民原始的、朴素的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观察与模仿。玉璧的概念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与完善,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改变。各时期的流行观念与思想对玉璧的功能衍生与转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玉璧的使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使用制度与等级制度在西周时形成,并在汉代完备。璧的承载形式逐渐多样化,玉璧的地位也随着时代与功能的改变而得到逐步提升。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可将这一阶段玉璧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是玉璧的起源及定型阶段,规范玉璧的形制;第二阶段为商周时期,是玉璧的延伸发展阶段,规范玉璧的功能;第三阶段为汉代,是玉璧的鼎盛发展阶段:玉璧的形制及功能完备。玉璧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政权组织形式的演变,三个发展阶段与我国文明演进的古国、王国、帝国阶段大致相合。玉璧作为被选中的权力象征物,随着社会结构复杂化,接纳、赋予自身更多的功能与意义以适应权力拥有者的需求,在古人对玉器种类不断的摒弃、调整、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发展。其背后所蕴藏的动因是玉璧研究的意义所在。

卜凡童[6](2020)在《鲁北地区出土西周陶器研究 ——以类型学研究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鲁北地区西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发现较多,资料积累比较丰厚,尤其是出土的陶器,不仅类型丰富,而且数量较大,这为开展研究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本文以见诸报道的鲁北地区出土西周时期陶器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梳理与研究工作,旨在进一步明确鲁北地区出土西周时期陶器的年代问题,并尝试追溯其来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阐明选题缘由及意义,继而回顾本地区历年来与选题相关的主要考古发现,对相关的研究简史做了梳理,并对研究思路及相关问题予以说明。第二章为典型陶器型式划分部分,以出土数量较多、演变规律明晰作为标准,选取了西周时期该地区常见的五种器形作为典型陶器,展开类型学研究,根据其器形特征,进行型式划分,把握其形制演变轨迹,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第三章,首先对各型式典型陶器的年代做出推断。囿于本地区已见诸报道的考古材料仍比较零散,可供串联之用的典型遗迹单位和明确地层关系较少,因而在推断典型陶器的年代时,很大程度上需依靠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年代明确的陶器进行比对来实现。通过横向比对,取得关于各型式典型陶器所属年代较为可靠的认识。紧接着,通过在纵向上与该地区晚商时期陶器比对,加之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周文化陶器比对,对各器形中不同型式陶器的来源展开追溯,以期能对理解本地区西周时期复杂的文化面貌有所助益。结语部分,对研究过程、主要收获及存在的不足做了简要总结。

王文轶[7](2020)在《先秦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文中提出区域性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是建构和完善中国早期国家起源与形成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途径。先秦时期是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本文整体上以传世典籍、出土文献和考古资料为线索,借鉴和综合运用了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民族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素有争议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属于“早期国家”或“酋邦”两种主流观点)予以了多维度的比较观察;分别从“早期国家起源模式”和“早期国家形态”两个层面,对考古和文献资料相对丰富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孤竹、东胡(夏家店上层文化)的社会演进情况及其早期国家类型予以了专题研究。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按研究对象的文化关系、年代顺序等,共分为四章。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具有较为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红山文化是该区青铜时代到来以前最为发达的考古学文化。目前,学界基本认同红山文化的晚期阶段已步入了较为复杂的不平等社会,一般将其视作早期国家的“古国”,抑或是前国家社会的“酋邦”。这就意味着,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对辽西地区早期国家发端的判断。对此,本文以“酋邦”与“早期国家”概念的内涵、特征为指导,先后以祭祀遗址、聚落、玉器等为主要观察对象,分别解析了祭祀中心和中心聚落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分层现象与社会等级结构,及其玉礼所反映的礼制雏形与“神圣化”特点;从陶器、玉器手工业方面入手,探究了其专门化社会分工及所反映的再分配机制问题;通过对牛河梁墓葬群等级结构和墓主人身份地位等的分析,论证了红山文化晚期社会权力的神权权威。其中,社会分层和礼制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权力鲜明的神权特征表明,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形态仍属于酋邦阶段,而未进入阶级社会。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形态的考察则以演进轨迹的动态变化为视角。起源模式部分主要借鉴了考古学的分期研究成果和“中心聚落形态”理论,以该考古学文化的自身发展序列为线索,探究了其“普通聚落—环壕聚落—城”的演进过程,及其聚落集群分布和山顶型祭祀场所出现为标志的“酋邦”特征。并且,以大甸子墓葬和城址等考古资料为基础,分别从社会等级与阶层分化、军政化礼制、城址结构与军事防御功能,以及筑城与阶级、社会矛盾冲突等角度,分析了该文化晚期阶段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早期国家形态部分,首先辨析了“邦国”与“方国”的联系与区别,疏证了中国历史上邦国联盟型方国的史实,重点以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址和聚落址为载体,解构了该文化晚期阶段的“中心城邑—城邑(城邑群)—鄙邑”的邦国形态,并从城址流域集群分布、防御体系和祭祀中心城的角度,分析了其邦国联盟型的方国结构与特征。关于孤竹早期国家的研究,同样分为“起源模式”和“国家形态”两大部分。起源模式部分以相关文献典籍记载和卜辞、金文材料为基础,从商周内外服制、分封制的角度,缕析了孤竹与商、周关系的变化及其“辟纣”北迁的历史背景,进而比较了孤竹在成为殷商诸侯国前后社会形态的改变。在国家形态部分,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爬梳,重点考证了孤竹在商周之际的迁都情况及其都城地望与疆域的变化,并以此说明孤竹都、国同构的特点,即“都邑型邦国”。在对东胡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的讨论中,通过对相关史料价值的辨析,以山戎、燕地、燕国等为参考坐标,厘定了东胡的族属、起源与地理分布问题,并从存续时间、人种构成、经济形态、族群演进等角度,进一步补充和夯实了以往学界关于夏家店上层文化族属为东胡观点,从而建构了本文关于东胡讨论的时空框架和资料基础。早期国家起源部分则打破了东胡始终为氏族部落社会的传统命题,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论证了西周时期东胡酋邦社会的形成,以及重点讨论了春秋时期东胡社会所出现的阶级分化现象和强制性权力特征,将东胡早期国家建立的时间下限确定为春秋早期。并且,从王权、疆域、军队与战争三个维度,补充了战国至秦汉时期东胡为国家社会的标志。另外,没有筑城是东胡社会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孤竹的重要区别。故而,本文在对其国家形态展开研究之际,援引了民族学的“部族”概念。鲜卑、乌桓不仅是东胡部族集团的两大成员,而且鲜卑、乌桓、契丹作为东胡后裔的主要代表,其类似的部族制“文化基因”也印证了东胡立国的部族制基础,进而以“部族型国家”来区别以“城”为重要标志的都邑型邦国和邦国联盟型方国。同时,“各有分地”是部族形成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集团向地缘关系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血缘关系并未被完全取代,且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东胡的部族国家也仍然属于早期国家阶段。

陈晖[8](2019)在《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文中提出以长江中游为中心,西至峡江地区,东达江淮西部地区,北及淮河支流,南过长江至洞庭湖周边区域的广博地理范围为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之前,尽管中原文化和南方地区发生着联系甚至在某些时候“侵占”了其边缘地区,南方地区仍然有着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然而到龙山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王湾三期文化南侵打断了本地石家河文化发展进程,由此开启的中原文化向南扩张的态势经二里头阶段一直持续到二里冈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出现了以盘龙城为中心的庞大遗址群,无论是在物质文化还是制度、精神等层面在很大范围内均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中原文化势力范围达到顶峰。本文即以中原文化向南扩张为视角,探讨这一文化过程及其背后体现的社会图景。本文第二章分三个阶段构建了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第三至五章分析了南方地区各区域文化面貌构成及区域间互动与文化变迁。在此基础上第六章探讨了龙山时代晚期、二里头时期和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各自的扩张背景以及扩张阶段、模式及动因差异。龙山时代晚期之前,长江中游地区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发展序列属于本地同一谱系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进入龙山时代晚期以后,文化面貌出现了剧变。大量精美玉器的出现,瓮棺葬的流行,大量王湾三期文化陶器在原石家河文化地域范围的出现,展现了文化谱系的剧变。学术界普遍相信这是“禹征三苗”所带来的直接后果。王湾三期文化采取向南扩张模式是对南方地区的全面占领而非据点式,但在南方地区并未形成完整的聚落层级,没有明显的中心聚落。南方地区二里头时期遗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到四期早段,其中又可以分为扩张的初始期、全盛期及衰退期三个小阶段。二里头的扩张是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未形成明显的高等级中心性聚落;中原地区对南方输出的主要是日用陶器。青铜礼器生产与分配为中原地区贵族所垄断,用以构建其统治秩序。南方地区遗址主要沿资源产区及河流等交通要道分布,具有明显的资源导向性。第二阶段为二里头末期时,二里头文化彻底退出南方地区,部分遗址新出现了具有下七垣文化因素的遗存。江淮地区、环洞庭湖地区出现的少量具有二里头晚期特征玉器、铜器可能反映了夏商之变后部分二里头贵族的南迁。南方地区二里冈时期遗存可存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二里冈下层时期,一方面典型的中原文化开始分波次进入南方地区,体现了南方地区与中原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文化面貌表现出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的局面。第二阶段为二里冈上层阶段,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影响和控制达到顶峰。同时不同区域文化和社会形态又展现出诸多差异,反映出中原文化对南方的控制和影响存在不同模式。以盘龙城为中心的江汉东部地区,中原文化在此区域以城址为中心沿长江向周边辐射,但其对江汉西部的影响力与上一阶段相比明显衰退。在江汉西部地区,中原文化并未如江汉东部那样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中原因素与地方因素杂糅共处,其影响可能是通过贸易据点的方式实现。江淮地区在二里冈上层二期之前中原文化并不强势,地方特征明显。这可能与豫东地区长期为岳石文化所占据,江淮地区与中原交流通道不畅有关。至二里冈上层二期时,在商文化的东方战略下,豫东及江淮地区开始出现典型的二里冈陶器。中原文化在南方的中心开始逐步转移至江淮地区。二里冈在南方的扩张不仅以城址作为重要节点,并且城垣、宫殿基址、贵族墓葬及青铜器等高等级遗存实为中原地区的复刻,具有明显的礼制和信仰输出特征。

刘烨[9](2019)在《陕南古代民族史研究(史前—隋唐)》文中研究指明地处秦巴之间的陕南地区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也曾经是多族群汇聚与交融的区域;这里不仅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生态景观,更有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区域文化,带有历史上多族群影响的显着痕迹。该地域北靠秦岭,南依巴山,西接陇南,东通江汉;汉江贯穿全境,自古以来就是多文化、多族群的汇聚与交融之所;历史上周边各族群曾交汇于此,华夏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氐羌文化辐凑其间,其民族历史的发展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旧石器时代,陕南围绕着汉水上游和南洛河上游生活的土着是该地区的最早人群。新石器时代早期,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文化逐渐南传,作为黄河支流的渭河文化,此时进入陕南并逐渐占据优势地位,从这一变化中即可窥视出当时中原人群在越过秦岭后在陕南地区的文化扩展和族群活动的迹象。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江汉屈家岭文化的北移,陕南地区显示出黄河流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相互博弈与融合的文化态势,其背后的原因充分反映出当时北方华夏族群先民与南方三苗族群先民的势力扩张与相互交往在陕南这一地域间的碰撞与交融。先秦时期陕南地区活动的诸多早期民族或族群开始形成并浮出水面,以巴人为主的族群开始出现在陕南汉中与安康盆地的历史舞台上,这一地区的文化因之至今仍带有浓厚的巴文化色彩。部分夏人和商人则相继进入陕南商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土着人群文化的发展。除了巴人外,川西蜀人中的一部分可能在商代晚期进入陕南地区,并在城固、洋县一带与巴人杂居错处,并由于商王武丁的征伐活动而首次出现于历史文献的记载之中。西周是陕南古代早期民族的活跃期。在这一时期,汉水上游一带除了仍有巴人和蜀人活动外,在陕南东部还出现了庸人以及濮人活动的踪迹,他们在周初也均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到西周中晚期,周人的势力逐渐衰弱,而活动在江汉平原的楚人的实力逐渐壮大。他们往北进入到丹江上游,逆江而上经过商南、丹凤,到达商州(原商县)一带,占据了原先周人占据的地区,楚人和楚文化在当地逐渐取代周人和周文化。春秋战国是陕南民族的整合与融合时期。频繁的战争和民族迁徙活动,使得这一时期陕南地区的民族构成、分布区域与族际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过公元前312年的秦、楚丹阳之战,秦国将楚人的势力从陕南东部驱逐出去,并重置汉中郡,从而首次将今天的陕西勉县、留坝以东,干佑河、湖北保康、郧县以西以及珍珠岭以北的岭南地区统一起来,完整意义的陕南就此雏形初现。秦人和秦文化制度从此逐渐在陕南占据主导地位,陕南地区的民族与文化外貌因之发生重大改变。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以华夏为中心的秦人和汉人逐渐形成,并随着中央王朝统治的深入而扩展到全国的各个区域,促进了各地的民族整合。在陕南东部的商洛地区,华夏族群已经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在汉中的中部、东部以及安康地区,华夏族群大量南下,当地的大部分巴人和蜀人也逐渐汉化。这一时期陕南民族构成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氐人与羌人进入陕南,并开始出现在汉中西部地区。东汉时期,陕南地区发生了羌族三次大规模入侵汉中(汉中郡)的事件,对当地的族际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此外,原本居住在嘉陵江上游和渠江流域一带的賨人(板楯蛮)从秦末汉初开始多次从川东地区向北进入了陕南地区,甚至有部分賨人进入陕南地区后,还向北发展到今甘肃秦安东北一带。三国时期,原先活动在今天的贵州西部、云南以及广西西部地区的僚人也开始进入陕南地区,从而使得这一区域的族群成分更为丰富。魏晋南北朝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与割据时期,也是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时期;诸少数民族相继走上历史舞台,参与到这一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演进、民族分布格局和族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这些政权的统治者大多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所以他们在陕南进出与统治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乃至改变当地的民族分布格局和族际关系。就陕南地区而言,不仅有西北氐族建立的前秦与仇池诸国政权和羌族建立的后秦政权,将氐羌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展到陕南的各个角落;还有西南賨人建立的成汉政权,将賨人、僚人的活动区域深入到汉中腹地;更有匈奴、羯族和鲜卑族建立的各政权通过对陕南的统治,首次将北族和北族文化的影响扩展到陕南地区。在此背景下,氐族、羌族、匈奴、羯族、賨人、僚人和鲜卑等少数民族与当地汉人的交往与交融不断加深,基本在陕南实现了区域性的民族融合。隋唐王朝不仅实现了政治的一统,而且还通过政区建制与羁縻统治等措施进一步巩固了魏晋以来族群融合的成果与局面,陕南各郡县的主要居民已经是经过多族群融合后形成的汉人群体,残存的少数族群则主要生活在陕南西部以及盆地周边偏僻的丛山峻岭之中,影响大不如前。随着氐羌的衰亡,其原居地先后被后起的党项、吐谷浑等所占据;在与隋唐王朝互动的过程中,他们的活动与影响虽也时常波及陕南西部,但多数属扰性质。随着僚人等少数族群的消亡,陕南地区的族际融合在唐代彻底完成;但历史上当地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却一直影响至今,他们的活动不仅属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为陕南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耿志华[10](2019)在《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文中认为本文先秦时期是指从新石器时代至秦朝建立以前的这一阶段。目前为止,本地区已基本建立了先秦考古学文化谱系,大致明确了先秦聚落形态和社会状况,并有多项研究涉及到局地人地关系问题。尽管如此,至今还缺乏着眼于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先秦时期文化发展的综合性研究,也缺乏将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如此长的时期内自然环境和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本论文选取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对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海岸线变迁、黄河三角洲演变、黄河三角洲考古学文化遗址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尝试复原黄河三角洲全新世以来的海岸线变迁、河道变迁、自然环境演变与文化演进,探讨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的关系。通过对学术界近几十年以来关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海岸线变迁、黄河下游河道变迁、黄河下游九河、黄河三角洲考古遗址资料的综合整理,研究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考古遗址时空分布规律、考古学文化特点、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状况、黄河三角洲气候变化、历史文献所反映的黄河三角洲文化概况、全新世海岸线变迁,考古遗存反映的环境信息,进而探讨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的关系。参照学者们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线变迁、海平面变化、动植物演变、气候变迁的研究成果,结合这一地区考古学最新的发掘研究资料,可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在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期,受全球暖湿气候、黄河三角洲发育、形成和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共同影响,黄河三角洲距今7000年以来多道贝壳堤形成及古湖泊的发育、黄河下游九河的形成,形成低洼的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区。优越的气候环境环境繁育了大量的水生动植物和哺乳动物,为古代先民提供了适宜的居住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来源。其二,距今4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出现了洪水事件,气候变干。其三,黄河三角洲的先秦文化是在全新世大暖期发展起来的,但气候与环境并不是影响古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国家政治统治力量的强弱也会影响人群的迁徙、社会的发展。其四,气候环境、海岸线变迁和三角洲演变是直接影响本区古文化兴衰的重要因素。其五,在晚商至西周早期、东周时期,气候环境虽然较差,但是随着商王朝势力的扩展、周代国家力量的渗入,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较之前更加强烈,该地区聚落迅速增加,尤其是众多盐业作坊群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了商周王朝对黄河三角洲的经营和开发。

二、上海发现重大古文化遗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发现重大古文化遗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社会演进三历程理论析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城古国”与“文明”的关系
二、“古文化”之“古”字语义分析
三、“三大板块”之间逻辑关系及描述用语问题
四、新旧概念关系与科学创新程序问题

(2)煤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简史
    三、本文研究任务
第一章 文化界定
    第一节 煤山文化命名的合理性
    第二节 煤山文化范畴的再界定
        一、中原地区新砦二期阶段的遗存及其性质
        二、汝颍地区以外可归入煤山文化的遗存
        三、小结
第二章 遗存分析
    第一节 汝颍地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 豫东南地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三节 豫西南鄂西北地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四节 鄂北地区
        一、遗存分析
        二、小结
    第五节 鄂西宜都地区
        一、遗存分析
        二、小结
    第六节 江汉平原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七节 豫东皖中北地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八节 江淮东部地区
        一、遗存分析
        二、小结
第三章 煤山文化的时空结构
    第一节 煤山文化的分期
    第二节 煤山文化的年代
        一、相对年代
        二、绝代年代
        三、小结
    第三节 煤山文化的地域类型
        一、早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晚期阶段
        四、小结
第四章 煤山文化的形成
    第一节 中原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的文化变迁
        一、仰韶晚期
        二、龙山早期
        三、小结
    第二节 煤山文化的形成
        一、禹会村类型的形成
        二、郝家台类型的形成
        三、小结
第五章 煤山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煤山文化早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一、与郑洛地区
        二、与豫西晋南地区
        三、与关中地区
        四、与豫北冀南地区
        五、与海岱地区
        六、与江淮东部地区
        七、与宁镇地区
        八、与环太湖地区
        九、与环巢湖地区
        一〇、与皖西南地区
        一一、与鄂东地区
        一二、与豫东南、豫西南鄂西北及江汉平原地区
        一三、小结
    第二节 煤山文化中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一、与郑洛地区
        二、与豫西晋南地区
        三、与关中地区
        四、与豫北冀南地区
        五、与海岱地区
        六、与宁镇地区
        七、与环太湖地区
        八、与环巢湖地区
        九、与皖西南地区
        一〇、与鄂东地区
        一一、与澧阳平原
        一二、与峡江地区
        一三、与清江下游地区
        一四、小结
    第三节 煤山文化晚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一、与郑洛、汝颍地区
        二、与黄河流域诸地区
        三、与冀中及京津唐地区
        四、与长江流域诸地区
        五、小结
第六章 煤山文化的流向
    第一节 煤山文化煤山类型向新砦二期二里头文化的转变
        一、新砦第二期的形成
        二、新砦二期二里头文化的全面形成
        三、小结
    第二节 煤山文化其他类型的流向
        一、王油坊类型的流向
        二、南荡类型的流向
        三、乱石滩类型的流向
        四、其他四个类型的流向
        五、小结
第七章 煤山文化与夏的关系
    第一节 关于夏王朝年代与早期地望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关于夏代早期重大史事的考古学、年代学解释
        一、夏代早期重大史事与考古遗存的对应关系
        二、夏代早期重大史事的年代学研究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3)崧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崧泽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历程
        1.1.1 崧泽文化遗址发掘简史
        1.1.2 崧泽文化的研究历程
    1.2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3 学术创新
        1.3.4 器名定则
第二章 崧泽文化分期
    2.1 研究回顾
    2.2 新岗遗址分期
        2.2.1 遗址概况
        2.2.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2.3 墓葬分期
    2.3 东山村遗址分期
        2.3.1 遗址概况
        2.3.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3.3 墓葬分期
    2.4 崧泽遗址的分期
        2.4.1 遗址概况
        2.4.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4.3 墓葬分期
    2.5 南河浜遗址分期
        2.5.1 遗址概况
        2.5.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5.3 墓葬分期
    2.6 毘山遗址的分期
        2.6.1 遗址概况
        2.6.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6.3 墓葬分期
    2.7 典型遗址的分期
    2.8 其他崧泽文化遗址分期
        2.8.1 其他崧泽文化遗址特征
        2.8.2 其他遗址分期
第三章 崧泽文化的分区
    3.1 研究回顾
    3.2 崧泽文化遗址与水文地貌
        3.2.1 崧泽文化遗址与现代太湖流域水系的关系
        3.2.2 崧泽文化时期太湖流域水文地貌的变迁
    3.3 崧泽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
        3.3.1 遗址分布
    3.4 崧泽文化的地域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崧泽文化的形成
    4.1 研究回顾
    4.2 崧泽文化早期阶段的特征
        4.2.1 崧泽文化早期第一阶段
        4.2.2 崧泽文化早期第二阶段
    4.3 崧泽文化形成中的外来因素分析
        4.3.1 与薛家岗文化的关系
        4.3.2 与黄鳝嘴文化的关系
        4.3.3 与凌家滩文化的关系
        4.3.4 与北阴阳营文化的关系
    4.4 影响崧泽文化形成的其他因素
        4.4.1 自然因素
        4.4.2 经济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崧泽文化的墓地
    5.1 研究方法
    5.2 新岗墓地分析
        5.2.1 墓葬分类
        5.2.2 社会结构
        5.2.3 墓组分析
        5.2.4 新岗墓地小结
    5.3 东山村墓地分析
        5.3.1 墓葬分类
        5.3.2 社会结构
        5.3.3 墓组分析
        5.3.4 东山村墓地小结
    5.4 崧泽墓地分析
        5.4.1 墓葬分类
        5.4.2 社会结构
        5.4.3 墓组分析
        5.4.4 崧泽墓地小结
    5.5 南河浜墓地分析
        5.5.1 墓葬分类
        5.5.2 社会结构
        5.5.3 墓组分析
        5.5.4 南河浜墓地小结
    5.6 毘山墓地分析
        5.6.1 墓葬分类
        5.6.2 社会结构
        5.6.3 墓组分析
        5.6.4 毘山墓地小结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崧泽文化的聚落
    6.1 研究回顾
    6.2 崧泽文化聚落结构
        6.2.1 东山村遗址的聚落
        6.2.2 南河浜遗址的聚落
        6.2.3 仙坛庙遗址的聚落
        6.2.4 崧泽文化聚落特点
    6.3 崧泽时期的台形遗迹
        6.3.1 太湖流域台形遗迹
        6.3.2 崧泽文化时期台形遗迹的特点
        6.3.3 崧泽文化土台对后续文化的影响
    6.4 崧泽文化的手工业
        6.4.1 方家洲遗址的聚落结构
        6.4.2 方家洲玉石器工业的特点
        6.4.3 小结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成果
    7.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重要学术会议
致谢

(4)西周国家西北边境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考古发现
        1.2.2 相关研究
    1.3 使用的材料
    1.4 理论与方法
        1.4.1 文献的应用
        1.4.2 物质文化与身份认同
        1.4.3 考古背景分析
第二章 地理环境
    2.1 地貌
    2.2 气候
    2.3 评价
第三章 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分布
    3.1 周系文化的年代问题
    3.2 寺洼文化的年代问题
第四章 族群与认同
    4.1 理论检讨
    4.2 秦人族源:历史文献与考古证据
    4.3 考古背景分析
第五章 空间与政治
    5.1 途径
    5.2 过程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时空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研究
    2.1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2.2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2.2.1 东北北部地区
        2.2.2 燕辽地区
        2.2.3 海岱地区
        2.2.4 长江中游地区
        2.2.5 长江下游地区
        2.2.6 中原地区(黄河中游地区)
        2.2.7 甘青地区(黄河上游地区)
    2.3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型式分析
        2.3.1 单孔壁
        2.3.2 联璧
    2.4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制作方式
        2.4.1 成坯
        2.4.2 钻孔及成形
        2.4.3 修整成器
    2.5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使用
        2.5.1 玉璧的出土位置
        2.5.2 玉璧的出土组合
        2.5.3 玉璧的使用方式
    2.6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功能愈用途
        2.6.1 佩饰
        2.6.2 身份、地位的象征
        2.6.3 沟通天地、神灵的法器
        2.6.4 财富货币
        2.6.5 随葬
        2.6.6 乐器
    2.7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分期与特征
第三章 商代玉璧研究
    3.1 商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3.2 商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3.2.1 商文化地区
        3.2.2 四川地区
        3.2.3 湘江与资江下游地区
        3.2.4 赣鄱流域
        3.2.5 闽粤地区
    3.3 商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3.3.1 圆璧
        3.3.2 有领璧
        3.3.3 牙璧
        3.3.4 有领牙璧
    3.4 商代玉璧制作工艺
    3.5 商代玉璧的使用
        3.5.1 商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3.5.2 商代玉璧出土位置
        3.5.3 商代玉璧出土组合
        3.5.4 商代玉璧使用方式
        3.5.5 商代玉璧的等级关联
    3.6 商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3.6.1 祭祀用器
        3.6.2 财富宝货
        3.6.3 身份地位象征
        3.6.4 纳贡之物
        3.6.5 随葬用器
        3.6.6 乐器
    3.7 商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3.7.1 商代玉璧的分期
        3.7.2 商代玉璧的分区
第四章 西周玉璧研究
    4.1 西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4.2 西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4.2.1 周原地区
        4.2.2 丰镐地区
        4.2.3 洛邑及周边地区
        4.2.4 晋及其周边地区
        4.2.5 燕及其周边地区
        4.2.6 鲁及其周边地区
        4.2.7 其他诸侯国
        4.2.8 四川地区
        4.2.9 湖湘地区
    4.3 西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4.3.1 圆璧
        4.3.2 有领璧
        4.3.3 牙璧
        4.3.4 璜联璧
    4.4 西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4.5 西周玉璧的使用
        4.5.1 西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4.5.2 西周玉璧出土位置
        4.5.3 西周玉璧出土组合
        4.5.4 西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4.6 西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4.6.1 礼仪用器
        4.6.2 祭祀用器
        4.6.3 宾赠用器
        4.6.4 丧葬用器
    4.7 西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4.7.1 西周玉璧的分期
        4.7.2 西周玉璧的分区
第五章 东周玉璧研究
    5.1 东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5.2 东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5.2.1 成周及其周边地区
        5.2.2 晋及其周边地区
        5.2.3 齐鲁及其周边地区
        5.2.4 秦及其周边地区
        5.2.5 吴越及其周边地区
        5.2.6 楚及其周边地区
        5.2.7 燕及周边地区
        5.2.8 滇及其他地区
    5.3 东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5.3.1 圆璧
        5.3.2 出廓璧
        5.3.3 有领璧
        5.3.4 牙璧
        5.3.5 双联璧
    5.4 东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5.5 东周玉璧的使用
        5.5.1 东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5.5.2 东周玉璧出土位置
        5.5.3 东周玉璧出土组合
        5.5.4 东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5.6 东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5.6.1 礼仪用器
        5.6.2 祭祀用器
        5.6.3 盟誓用器
        5.6.4 宾赠用器
        5.6.5 丧葬用器
        5.6.6 财富货币
        5.6.7 佩饰
        5.6.8 陈设用器
    5.7 东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5.7.1 东周玉璧的分期
        5.7.2 东周玉璧的分区
第六章 汉代玉璧研究
    6.1 汉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6.2 汉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6.2.1 陕西地区(关中地区)
        6.2.2 河南地区
        6.2.3 河北、山西地区
        6.2.4 山东地区
        6.2.5 江苏地区
        6.2.6 两湖地区
        6.2.7 云贵地区
        6.2.8 福建、两广地区
        6.2.9 其他地区
    6.3 汉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6.3.1 圆璧
        6.3.2 出廓璧
        6.3.3 有领璧
        6.3.4 其他玉璧种类
    6.4 汉代玉璧的制作工艺
    6.5 汉代玉璧的使用
        6.5.1 汉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6.5.2 汉代玉璧出土位置
        6.5.3 汉代玉璧出土组合
        6.5.4 汉代玉璧使用方式
        6.5.5 汉代玉璧的使用制度
    6.6 汉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6.6.1 礼仪用器
        6.6.2 祭祀用器
        6.6.3 丧葬用器
        6.6.4 财富货币
        6.6.5 馈赠用器
        6.6.6 佩饰
        6.6.7 陈设用器
        6.6.8 建筑装饰用器
    6.7 汉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6.7.1 汉代玉璧的分期
        6.7.2 汉代玉璧的分区
第七章 相关问题探讨
    7.1 玉璧的起源问题探讨
    7.2 玉璧形器的定名
    7.3 玉璧的形制演变
    7.4 玉璧制作工艺的发展脉络
    7.5 玉璧的使用习俗与制度
    7.6 玉璧功能的发展演变
        7.6.1 玉璧的出土位置与玉璧功能的关联
        7.6.2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基础功能的转化
        7.6.3 各时期的流行观念对玉璧功能的影响
    7.7 玉璧承载形式的转变
    7.8 玉璧在玉器中的地位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鲁北地区出土西周陶器研究 ——以类型学研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考古工作与研究简史
        (一) 历年来考古工作回顾
        (二) 研究简史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相关问题说明
第二章 典型陶器型式划分
    一、绳纹鬲
        甲类: 绳纹分裆鬲
        乙类: 绳纹弧裆鬲
    二、陶簋
    三、陶豆
    四、陶罐
        甲类: 大中型罐
        乙类: 小型罐
    五、陶盆
第三章 典型陶器年代推断与来源初探
    一、年代推断
        (一) 绳纹鬲
        (二) 陶簋
        (三) 陶豆
        (四) 陶罐
        (五) 陶盆
    二、来源初探
        (一) 绳纹鬲
        (二) 陶簋
        (三) 陶豆
        (四) 陶罐
        (五) 陶盆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先秦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红山文化晚期的酋邦社会
    第一节 “酋邦”与“早期国家”内涵辨析
        一、“酋邦”的内涵与特征
        二、“早期国家”的内涵与特征
        三、“酋邦”与“早期国家”的区别
    第二节 红山文化晚期酋邦社会形成的标志
        一、红山文化晚期的祭祀中心与社会分层
        二、红山文化晚期的聚落等级与社会结构复杂化
        三、红山文化晚期的礼制雏形
        四、红山文化晚期的手工业分工与再分配机制
        五、红山文化晚期社会权力的神权权威
第二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
    第一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
        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前国家社会形态
        二、夏家店下层文化晚期阶段国家形成的标志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早期国家形态
        一、“邦国”与“方国”的内涵
        二、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邑—鄙邑”结构
        三、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邦国:以核心城邑为标志的城邑群
        四、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邦国联盟型方国
第三章 孤竹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
    第一节 孤竹国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
        一、孤竹国与殷商的关系
        二、孤竹国与周的关系
        三、孤竹的早期国家起源路径
    第二节 孤竹的早期国家形态
        一、商周时期孤竹国地望的变迁
        二、孤竹国的都邑型邦国
第四章 东胡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
    第一节 东胡的起源与地理分布
        一、东胡的族属与起源
        二、东胡的地理分布
        三、东胡考古文化的辨识
    第二节 东胡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
        一、西周时期东胡酋邦社会的形成
        二、春秋战国时期东胡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东胡的早期国家形态
        一、东胡无“城”考
        二、东胡的部族王国
        三、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表1:克里默和哈斯对部落与酋邦的考古学比较
    表2:东山嘴、牛河梁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表
附录二
    图1:牛河梁遗址群分布图
    图2:红山文化类型分布示意图
    图3:红山文化类型划分示意图
    图4:西台遗址平面图
    图5:敖汉旗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分布示意图
    图6:半支箭河中游夏家店下层文化集群分布图(加权值3)
    图7:半支箭河中游夏家店下层文化集群分布图(加权值8)
    图8:赤峰四分地东山咀遗址房址、窖穴、灰坑分布示意图
    图9: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
    图10:城子山石城址平面图
    图11:北票康家屯石城探方分布平面图
    图12:南山根M102:18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时空范围及相关概念说明
        一、时间范围及阶段划分
        二、空间范围及分区
        三、相关概念说明
    第三节 中原文化南下之前南方地区的文化背景
    第四节 研究史回顾
    第五节、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理论与视角
        四、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分期与年代
    第一节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江淮西部地区
        六、环洞庭湖地区
        七、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江淮西部地区
        六、环鄱阳湖地区
        七、环洞庭湖地区
        八、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第三节 二里冈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江淮西部地区
        六、环鄱阳湖地区
        七、环洞庭湖地区
        八、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第一节 王湾三期文化晚期之前南方地区的文化背景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江淮西部地区
        六、环鄱阳湖地区
        七、环洞庭湖地区
        八、石家河文化时期中原文化对南方的影响
    第二节 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环洞庭湖地区
    第三节 新砦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西部地区
        二、汉水中游地区
        三、淮河上游地区
        四、江淮西部地区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汉水中游地区
        三、淮河上游地区
        四、江淮西部地区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三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江淮西部地区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汉水中游地区
        二、淮河上游地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二里冈文化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第一节 二里头向二里冈过渡阶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淮西部地区
    第二节 二里冈文化下层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江淮西部地区
        四、环鄱阳湖地区
        五、环洞庭湖地区
    第三节 二里冈文化上层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一、江汉东部地区
        二、江汉西部地区
        三、汉水中游地区
        四、淮河上游地区
        五、江淮西部地区
        六、环鄱阳湖地区
        七、环洞庭湖地区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过程
    第一节 王湾三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一、王湾三期文化扩张前中原与南方的文化面貌
        二、王湾三期文化向南扩张与南方地区文化面貌的改变
        三、南方地区文化格局的形成及与周边文化的互动关系
        四、王湾三期文化扩张模式、路线和动因蠡测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一、扩张的背景
        二、扩张的阶段与路线
        三、扩张的模式
        四、扩张的动因
    第三节 二里冈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一、扩张的背景
        二、扩张的阶段
        三、扩张的模式
        四、扩张的动因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陕南古代民族史研究(史前—隋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陕南的史前文化与早期族群
        (二) 先秦时期陕南民族
        (三) 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的陕南民族
    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史前时期陕南的考古文化与族群分布
    第一节 汉中地区的史前考古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及其分布
        二、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及其分布
    第二节 安康地区的史前考古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及其分布
        二、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及其分布
    第三节 商洛地区的史前考古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及其分布
        二、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及其分布
    第四节 陕南的史前文化与早期族群分布
        一、陕南史前考古文化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二、陕南史前考古文化与早期族群的分布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先秦时期陕南民族的分布与迁徙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的陕南民族
        一、巴人
        二、夏人
    第二节商代的陕南民族
        一、汉中、安康地区的民族
        二、商洛地区的民族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陕南民族
        一、汉中、安康地区的民族
        二、商洛地区的民族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陕南民族
        一、巴楚结盟与庸人的流散
        二、巴楚之战与巴人的流散
        三、秦蜀之战与巴蜀衰微
        四、秦楚之战与楚人的退出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秦汉时期陕南民族的发展
    第一节 秦汉王朝在陕南的政区设置
    第二节 秦汉王朝统治下的陕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活动
        一、华夏族群的南下与巴人、蜀人的整合
        二、氐人和羌人的东进
        三、賨人的北上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南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第一节 氐族在陕南的活动与统治
        一、前仇池国的建立与杨氏氐人在陕南势力的扩展
        二、后仇池国的建立与杨氏氐人势力的起伏
        三、武都国的建立与杨氏氐人在陕南的进一步发展
        四、武兴国的建立与杨氏氐人在陕南的兴衰
        五、前秦的建立与苻氏氐人对陕南的统治
        六、陕南氐人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第二节 鲜卑在陕南的活动与统治
        一、北魏时期拓跋鲜卑在陕南的活动与统治
        二、西魏、北周时期鲜卑在陕南的统治
    第三节 羌人、匈奴、羯族人在陕南的活动
        一、羌人在陕南的进出
        二、匈奴在陕南的进出
        三、羯人在陕南的活动
    第四节 賨人和僚人在陕南的活动
        一、成汉政权的建立与賨人在陕南的活动
        二、僚人的进入及其在陕南的活动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隋唐时期陕南民族的活动
    第一节 族际融合与政区设置
    第二节 氐人的消亡与党项和吐谷浑的影响
    第三节 陕南僚人的汉化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研究时空范围
    二、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演变研究现状
    三、先秦黄河三角洲文化演变研究现状
    四、存在的问题
    五、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环境概况
    第一节 地貌
    第二节 土壤和植被特征
    第三节 气候及水文特征
    第四节 黄河三角洲的自然资源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先秦文献中的黄河三角洲
    第一节 先秦黄河三角洲河道变迁
        一、先秦时期黄河下游存在几条分流河道
        二、黄河下游是否发生过自河北平原至淮北平原之间的南北大改道
        三、见于周汉文献记载的禹贡河、汉志河、山经河的流向
        四、禹贡河、汉志河、山经河的关系
        五、周定王五年河徙一事
        六、宿胥口改道问题
        七、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干流流向
    第二节 先秦文献记载黄河三角洲中的九河
        一、《尚书·禹贡》关于九河的记载及研究
        二、关于九河之说,自战国时代以来的看法
        三、九河存在的真实性
        四、汉代到清代学者对“九河”的进一步阐释与研究
        五、清代以来对“九河”的研究
    第三节 先秦文献中所述九州中的黄河三角洲环境与人文
        一、先秦时期“九州”的说法就比较流行
        二、“九州”的版本问题
        三、先秦文献对黄河三角洲的记载
        四、先秦文献中黄河三角洲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
    第一节 先秦黄河三角洲地区6000年前的海岸线
    第二节 先秦黄河三角洲地区距今6000年来的三道海岸线
    第三节 从古遗址分布看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
        一、从大汶口文化遗址分布看距今6100年至5000年的海岸线
        二、从龙山文化遗址分布看距今 4700—4000 年的海岸线
        三、从商周文化遗址分布看距今 3400—2100 年的海岸变迁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变
    第一节 距今10000年—7000 年的环境特点
    第二节 距今7000年—5500 年的环境特点
    第三节 距今5500年—3000 年的环境特点
    第四节 距今3000年以来的环境特点
    第五节 黄河三角洲考古所见动植物遗存反映的环境变迁
        一、考古遗存反映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自然环境
        二、考古遗存反映的龙山文化时期自然环境
        三、考古遗存反映的岳石文化时期自然环境
        四、考古遗存反映的商周文化时期自然环境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黄河三角洲古文化发展与古环境变迁分析
    第一节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古文化发展脉络
        一、黄河三角洲地区大汶口文化
        二、黄河三角洲地区龙山文化
        三、黄河三角洲地区岳石文化
        四、黄河三角洲地区商周文化
    第二节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文化发展与环境变迁
        一、黄河三角洲大汶口文化与环境关系
        二、黄河三角洲地区龙山文化与环境关系
        三、黄河三角洲地区岳石文化与环境关系
        四、黄河三角洲地区晚商至西周早期文化与环境关系
        五、黄河三角洲地区东周时期文化与环境关系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研究专着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致谢

四、上海发现重大古文化遗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社会演进三历程理论析论[J]. 易建平. 中国社会科学, 2020(11)
  • [2]煤山文化研究[D]. 袁飞勇. 武汉大学, 2020(06)
  • [3]崧泽文化研究[D]. 彭辉. 南京大学, 2020(12)
  • [4]西周国家西北边境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空间[D]. 高杨. 山东大学, 2020(10)
  • [5]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D]. 杨岐黄. 西北大学, 2020(07)
  • [6]鲁北地区出土西周陶器研究 ——以类型学研究为中心[D]. 卜凡童. 山东大学, 2020(09)
  • [7]先秦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D]. 王文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D]. 陈晖. 武汉大学, 2019(01)
  • [9]陕南古代民族史研究(史前—隋唐)[D]. 刘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D]. 耿志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上海发现重要古代文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