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血压”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实施“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血压”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一、实施“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政策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苗春霞,黄畅,黄晓静,侍书靖,孙泓,周崔红,尹娅妮,顾玉明[1](2021)在《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基层首诊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梳理我国基层首诊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推动后续研究和基层首诊有效实施。方法以"基层首诊"or"社区首诊"or"社区卫生服务&首诊"or"乡镇卫生院&首诊"or"村卫生室&首诊"为主题词,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CSSCI、核心期刊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用CiteSpace软件对高频作者及机构、高频关键词及其聚类、突现词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997—2020年发表的326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合作网络相对分散;研究经历了起步研究(1997—2005年)、实施研究(2006—2015年)和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研究(2016—2020年)三个阶段,研究关注点从基层首诊的实施基础到实施,再到综合体系运行;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首诊服务要素、实行效果评价和分级诊疗相关研究。结论基层首诊研究逐步深入,应加强跨区域、跨机构的合力研究,医联体治理、签约服务个性化、医保支付改革、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医康养服务能力、社会办医助力基层服务体系等是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苏巍巍[2](2020)在《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为保障药品公平可及,药品全额保障制度被认为是一项有效的解决途径。本研究拟通过梳理分析我国药品全额保障政策的历史沿革和实施现状,借助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探究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归纳政策的可行性及实践经验,为中国提高药品公平可及、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证据和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和政策梳理,系统总结分析了国际上药品全额保障政策的实施概况和国内基本药物全额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之后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调研部分典型地区方式获得了相关政策实施资料,归纳相关政策的政策目的、历史沿革与实施现状。在此基础上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结合各地调研结果,借助专家研讨,设计了调查问卷和拟定调研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分析了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在政策目标、实施时间、筹资方式、保障方式、保障数量、覆盖疾病、覆盖人群、配套措施等的合理措施,对比政策实施实际现状,分析制度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自2001年上海市外冈镇对高血压患者提供免费药物起,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16个省份,47个市(县)试点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台州市、西宁市、山东省等6个代表地区的重点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自实施以来,促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疾病的临床控制效果、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在问卷调研中,共回收来自全国20个省份的163位相关专家的有效问卷。其中,98.2%的受访专家支持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制度的实施。多数专家认为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应致力于提高药品的可及性,进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超过55%的专家认为政策应覆盖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等基层常见的慢性疾病。88.3%的专家认为遴选药品时需充分考虑患者医疗需求。同时,受访专家们普遍认为应由乡镇卫生院(78.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9.1%)等基层医疗机构发放全额保障药品。93.9%的受访专家认为需采取定期随访或管理政策以确保药品使用合适性。此外,当前政策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如83.4%的专家认为患者对政策的知晓率和了解程度偏低,77.9%的专家认为药品配送到位率偏低,63.8%的专家认为基层医生整体素质偏低,另有66.9%的专家认为存在药品使用不当、浪费、过度医疗、权力寻租和腐败等。结论: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认为我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应以促进公平可及为主要目标,协同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在保障内容方面,以重点人群或重点疾病为抓手,逐步实现所有疾病、全部人群的覆盖;在筹资体系方面,政策应建立独立筹资体系,提高资金统筹层次与保障水平,确保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在药品遴选方面,以满足大部分患者需求为主,并建立定期调整和动态调整全额保障药品目录的机制;同时契合于现有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稳定的全额保障药品供应体系和有效过程监管机制;并完善政策配套管理措施,提升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李影影[3](2020)在《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构建及实践》文中指出目的1.描述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构建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2.探讨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提升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其形成健康行为,提供新的实践思路。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构建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通过回顾往年文献,和分析政策,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安徽省亳州市227名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健康信念模式的指导下,根据调查结果形成干预方案初稿,经专家小组会议和预实验后,形成干预方案实施稿。第二部分:评价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效果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共同评价干预效果。①量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亳州市富荣花园和天润花园小区各35名居民,通过抛硬币法,随机将富荣花园小区居民作为对照组,天润花园小区居民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院校师生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为居民实施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采用中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量表和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进行量化评分,比较和分析干预前后两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能力的得分情况。②质性研究:干预结束后,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干预组10名居民进行半结构访谈,应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总分为(21.73±7.25)分。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在年龄、学历和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方面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和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影响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的因素。院校师生和社区工作者共同为居民开展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居民向师生提供改进意见,社区医务人员和教师针对遇到的问题定期给予护生指导,护生定期写反思汇报,教师与护生相互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各方反馈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干预主题:感知传染病、认识传染病健康素养、传染病总论、提升传染病信息素养、消化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接触传播疾病防治知识、动物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血液/体液传染病防治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睡眠指导、巩固知识、保证依从、巩固练习、回顾总结、健康行为;干预形式:团体干预和个体干预。干预时间为8周,共计13次,每周1~2次,每次35~50分钟。第二部分:1.量性研究(1)两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对干预前基线水平矫正后,干预组居民干预后传染病健康素养总分、传染病预防和传染病的治疗与管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干预组居民在传染病健康素养总分、传染病治疗与管理、对病原体和传染源的辨认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居民健康行为能力得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干预前两组居民和健康行为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居民健康行为能力总分和营养维度得分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在干预组中,干预后居民健康行为能力总分、营养和运动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质性研究通过分析居民的访谈资料,提炼出3个主题,即①居民获益良多:增加传染病防治知识、提升传染病防治意识、提高传染病防治技能、提高传染病信息素养;②居民战胜困难:克服自我惰性、控制自我饮食、改变自我作息;③居民共同期待:提高护生沟通能力、丰富干预内容、丰富干预形式。结论(1)居民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受其自身的学历和每天上网时间影响。(2)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强,能够提高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其形成健康行为。

程旻娜,施燕,吴菲,王玉恒,严青华,付晨[4](2020)在《上海市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筛查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高血压筛查对象的血压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为新时期高血压早发现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7个区共21 496名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AS 9.4软件进行复杂抽样下一般线性模型分析、Rao-Scott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多因素有序多分类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有高血压筛查对象(自报未患高血压者)13 980名,其平均收缩压为130.6 mm Hg(95%CI:127.8~133.5 mm Hg),平均舒张压为81.3 mm Hg(95%CI:79.6~83.1 mm Hg)。男性平均收缩压[132.5 mm Hg(95%CI:128.4~136.5 mm Hg)]和平均舒张压[83.4 mm Hg(95%CI:81.0~85.7mm Hg)]均高于女性[平均收缩压为128.8 mm Hg(95%CI:126.5~131.2 mm Hg),平均舒张压为79.4 mm Hg(95%CI:77.9~80.8 mm H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5岁组平均收缩压最高,为145.4 mm Hg(95%CI:141.8~149.0 mm Hg),而平均舒张压最高的是45~59岁组,为82.2 mm Hg(95%CI:80.1~84.3 mm Hg)。高血压筛查对象的高血压、正常高值检出比例分别为32.94%(95%CI:27.91%~37.96%)和45.62%(95%CI:42.90%~48.34%),男性高血压比例高于女性(P<0.05),75岁以上年龄组高血压检出率最高,为61.57%(95%CI:52.95%~70.20%)。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1.67,95%CI:1.43~1.95)、高年龄(45~59岁OR=1.53,95%CI:1.22~1.92;60~74岁OR=2.18,95%CI:1.83~2.59;≥75岁OR=5.08,95%CI:4.28~6.03)、现在饮酒(OR=1.30,95%CI:1.04~1.62)、糖尿病(OR=1.66,95%CI:1.30~2.11)、血脂异常(OR=1.45,95%CI:1.28~1.65)和超重或肥胖(OR=1.79,95%CI:1.61~1.98)人群血压水平升高的风险较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文化程度较高人群(高中或中专OR=0.67,95%CI:0.53~0.85;大专及以上OR=0.62,95%CI:0.52~0.73)血压水平升高的风险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筛查对象的正常高值、高血压检出率较高。需探索多途径、高效的筛查和干预模式,重视高血糖、高血脂、超重肥胖和饮酒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

吕德良,冯铁建,袁雪丽,倪文庆,池洪珊,宋金萍,徐健[5](2017)在《深圳市公立综合性医院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建设的现况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掌握公立综合性医院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建设现况,科学评价已建平台实用性及存在问题,为今后深圳及其他地区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的完善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方法 2016年7月份,对深圳市所有48家公立综合性医院开展首诊测血压专题调查。依据首诊测血压的工作目标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标准,制定《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评分表》,评价各家医院平台实用性。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建设情况、综合评分、性能评分和性能实现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结果深圳市公立综合医院已建成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38家,建设率79.2%(38/48),其中,市、区属医院建设率分别为44.4%(4/9)和87.2%(34/39)(χ2=5.713,P=0.017)。已建成的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中,最低综合评分为10分,最高综合评分为88分,84.2%(32/38)综合评分<60分。平台性能评分,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得分最低,仅0.79分,其次为护士分诊平台的血压核实和血压平行录入,分别为1.32和1.58分,单位内部互联互通、统计分析、患者识别及医生平台的血压核实也均不足6分。性能实现率方面:可统计高血压确诊数最低,仅5.3%(2/38);其次为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仅7.9%(3/38);与护士平台相关的血压核实、血压录入及互联互通实现率均较低,分别为13.2%(5/38)、15.8%(6/38)和21.1%(8/38);对首诊患者的识别和统计亦很低,为15.8%(6/38)。结论深圳市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建设进度和水平参差不一,信息平台尚普遍不完善,需逐一完善各性能,尤其互联互通、护士平台和首诊患者识别方面。

李医华[6](2017)在《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医疗卫生费用核算研究》文中提出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总称。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吉林省居民的首要死因,在预防与控制方面已成为当前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离不开经费投入和有效的卫生筹资政策,而卫生费用核算是国际公认的卫生筹资政策分析工具。核算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评估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所消耗的卫生资源,能够反映出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医疗卫生费用的筹集、分配、使用以及相关的个人与社会经济负担,对于调整和完善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目的:1.核算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规模和筹资来源,分析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的筹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2.核算和分析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机构、服务功能配置状况;3.核算和分析吉林省不同类别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状况;4.核算和分析吉林省不同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状况;5.核算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并分析其筹资来源、费用流向和功能使用,为合理控制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负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1.卫生费用核算:以国际最新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 1版(SHA 2011)》为基础,从筹资方案、机构流向、服务功能以及疾病与人群分布等维度核算2014年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2.数据采集:所需基础数据分为常规统计数据和机构调查数据两类。其中,第一类常规统计数据中的卫生费用总量数据来自于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常规统计数据中的吉林省数据包括《吉林卫生统计年鉴》、《吉林卫生财务年报》和吉林省“政府卫生投入监测”数据库;第二类机构调查数据来自于吉林省功能法卫生费用核算调查,包括从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和病案系统中获取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疾病治疗花费等个案数据,以及针对这些机构开展问卷调查所获得的预防投入信息。结果:1.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经常性卫生费用情况2014年,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经常性卫生费用为71.10亿元,占吉林省卫生费用的比重为11.26%,占吉林省慢性病卫生费用的比重为22.20%,占吉林省GDP比重达到0.52%。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中治疗费用占比为69.65%,其次是零售医疗用品费用,占比为14.43%,预防服务费用、卫生行政和筹资管理费用占比分别为 8.98%和 6.83%。2.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筹资情况2014年,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为49.52亿元。其中,公共筹资方案占47.55%,家庭卫生支出占44.57%,自愿筹资方案占7.88%;治疗费用中住院服务以公共筹资为主,比重达到51.98%,家庭筹资比重仅为38.43%,但门诊服务则相反,64.84%由家庭自己负担,公共筹资的比重为32.92%。从不同疾病看,营养代谢性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萎缩、其他后天性心血管病和小卒中(小中风)的筹资保障较好,公共筹资方案比重达到52%以上。家庭卫生支出比重高的前五位为原发性高血压、肺原性心脏病、脑梗塞、先天性心血管病、血液病性心脏病,比重分别为59.11%、50.30%、50.17%、45.08%和 41.13%。从各年龄组人群看,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筹资主要依靠公共筹资方案和家庭卫生支出,但部分年龄组家庭卫生支出占比超过50%,其中,10~14岁、60~65岁和85~95岁及以上人群家庭卫生支出占比在50%~60%,0~4岁和15~19岁人群家庭卫生支出比重超过60%。3.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机构配置2014年,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主要发生在医院,占比为59.29%,其次为医疗用品零售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分别为14.43%和14.17%,发生在卫生行政和筹资管理机构、门诊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的费用占比分别为6.83%、3.84%和 1.34%。从不同筹资方案资金的机构配置看,政府方案37.47%的资金流向基层卫生机构,36.17%流向医院,流向门诊机构和辅助性机构的比重均不足1%;社会医疗保险资金流向医院的比重达到74.4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仅为6.60%,医疗用品零售机构的占比为18.94%。从各类服务费用的机构配置看,治疗服务费用主要发生在医院,占比达到84.75%。预防服务费用则是主要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占预防费用的79.64%。4.吉林省不同类型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状况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占比最高的前五位疾病依次是其他类别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小卒中(小中风),占比分别为65.25%、17.57%、9.67%、2.44%和 1.85%。从不同机构看,医院的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其他类别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小卒中(小中风),分别占医院治疗费用的66.75%、20.56%、4.65%、2.82%和2.0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其他类别的心脏病、脑梗塞、肺原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小卒中(小中风),占比分别为60.32%、34.14%、3.17%、1.37%和0.36%。从不同性别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看,男性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前五位疾病依次为:其他类别的心脏病(16.61亿元)、动脉粥样硬化(4.59亿元)、脑梗塞(3.93亿元)、原发性高血压(0.28亿元)和小卒中(小中风)(0.23亿元),这五类疾病占男性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95.21%。女性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前五位疾病依次为:其他类别的心脏病(13.47亿元)、动脉粥样硬化(4.48亿元)、脑梗塞(3.16亿元)、出血性脑血管病(0.48亿元)、先天性心血管病(0.20亿元)和肺原性心脏病(0.20亿元),五类疾病占女性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97.30%。5.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年龄分布2014年,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80~84岁、60~64岁、70~74岁、75~79岁和65~69岁人群,五组人群占全人群费用比重为58.78%;从不同类型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年龄分布看,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主要集中分布在45~85岁这一人群。不同性别人群的年龄分布中,治疗费用高的前五位年龄组依次为:80~84岁、70~74岁、60~64岁、75~79岁和65~69岁。男性人群前五位年龄组分布依次为:80~84岁、85~89岁、60~64岁、75~79岁和70~74岁。6.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分析2014年,吉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为34.89亿元,占全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70.46%。从老年人费用不同年龄组构成来看,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80~84岁,占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22.55%。从不同疾病看,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其他类别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和原发性高血压,占比分别为62.60%、17.81%、14.35%、1.81%和 1.1 0%。在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48.87%,公共筹资占比为47.96%。其中,门诊服务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最高,达到71.47%,住院服务中公共筹资方案相对较高,达到52.63%。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机构分配看,86.64%发生在医院,发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治疗费用占比仅为8.82%,门诊机构治疗费用占比为4.54%。门诊费用中医院占比为55.3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仅为21.08%;住院治疗费用中94.08%发生在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占5.92%。结论:1.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占比高,卫生资源消耗量大,给社会经济和居民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未来吉林省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2.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筹资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较高,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并针对不同疾病、年龄组筹资负担差异加强医疗保障针对性;3.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配置不合理。主要向医院、高级别机构集中,基层机构比重过低,疾病治疗费用占比高而预防服务投入所占比重较低;4.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主要集中在几类重点疾病,不同性别人群的疾病分布也存在差异,应针对这些重点疾病进行重点控制;5.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主要分布在老年人群,但年轻人群费用占比也较高,同时,不同性别、年龄组费用的疾病分布存在差异,应给予政策关注;6.吉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占比高,特别是80~84岁组的高龄老年人卫生资源消耗量大,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筹资结构尚待优化,老年人治疗费用机构流向不合理,资金配置效率有待提高。政策建议:1.高度重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明确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加强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2.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政策,提高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特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补偿政策,提高疾病统筹层次并提高医疗救助的针对性。3.探索符合心脑血管疾病特点的分级医疗模式,加强基层机构服务能力与机制建设,实现就医合理化和疾病早期控制,从根本上降低费用。4.针对费用负担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重点控制。加强重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项目干预,综合运用信息化等手段控制重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5.关注全生命周期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加强中青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早期预防和控制;对老年人群进行重点防控,减少疾病经济负担与医疗费用的增加。6.加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和筹资风险保障,重视60岁以上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防控与治疗,对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群在医保政策中给予关注和政策倾斜。此外,吉林省还应加快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提供多重保障,同时鼓励非政府组织和企业投入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控。

徐雪珍,陈建萍,钱小玫,顾跃英[7](2015)在《医院门诊血压测量的信息化管理》文中研究说明总结医院门诊血压测量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体会。制定血压测量相关制度,规定血压测量的设备人员等,利用IT技术对血压测量设备、录入等进行信息化管理。与未实施信息化管理前相比,首诊测血压率得到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测血压后输入准确率由原来的96%升至100%,同时,得到医护人员认可。

冯真[8](2012)在《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构建与完善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具体内容和核心管理流程,为社区开展冠心病慢病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2、以社区诊断资料为基础,评估现阶段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可行性因素及存在的困难,并针对性这些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与意见,为政府、卫生系统相关机构或部门制定政策、做出决策、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展工作思路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个人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的形式,专访拱墅区卫生系统慢病管理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各12人,共24人,讨论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及该模式核心管理流程的主要内容。2、采用多阶段系统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居民健康体检资料560份。运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和简易评估工具”,对社区居民冠心病10年发病风险进行评估。结果:1、通过本研究,进一步界定与完善了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主要内容,即健康(Health)、组织(Organization)、促进(Promotion)、评价(Evaluation)四个落脚点的具体所指。实现了冠心病社区综合管理流程、健康档案(HER)管理流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流程、家庭病床管理流程,四大核心管理流程的构建与说明。2、冠心病10年发病风险评估结果显示:513名调查对象中,十年发病绝对风险大于其对应年龄段平均值的占51.9%。相对危险度在10倍以上的有8人,占1.6%;3倍以上的有68人,占13.2%。社区诊断结果表明:各级政府机关、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需加大对冠心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力度。3、通过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现状与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对照研究,得知该社区中心在实施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的优势所在及尚存在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与意见。健康理念方面(Health):将冠心病尚纳入社区慢病管理范畴、制定冠心病社区综合防治指南;组织管理方面(Organization):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配置;健康促进方面(Promotion):完善建档监管机制、促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保险有效对接、提高卫生信息化水平、健全远程心电协作机制;健康管理评估方面(Evaluation):重视过程评估,完善评估体系。最后,通过选定试点,以点带面,促进冠心病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实施与推广。结论: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建立为社区中心实施冠心病的综合管理提供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规划和工作参考。诸多可行性因素对社区开展冠心病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诸多困难,希望相关部门、机构予以重视,实现冠心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和有效实施。

朱宝[9](2012)在《天津市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及病例组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天津市2003~2007年参保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情况并对具有不同特征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对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决策树尝试建立天津市糖尿病患者的病例组合模型,计算线外病人比例和线外费用比例,找到控制重点,为今后制定医疗费用控制政策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尝试改变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2003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天津市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系统,随机抽取15%,选取抽取后的数据库中诊断为糖尿病(ICD-10编码为E10与E11)的全部出院病例9347例,对其住院费用构成情况和按患者不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利用SPSS16.0和AMOS7.0分别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路径分析模型对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利用SAS9.1进行决策树分析,构建病例组合模型,计算线外病人比例和线外费用比例等情况。结果:1.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中,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是所占比例最大的前三位,且药品费占全部费用的一半以上。对不同特征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1型糖尿病住院费用在年龄、年份、人员类别、自付比例、参保区县、医院级别、是否手术、是否输血、发生酮症、并发外周动脉性疾病和并发足病等特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在年份、参保区县、医院级别、是否手术、并发心脏病、并发外周动脉性疾病、并发足病和并发高血压等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住院费用在性别、年龄、年份、人员类别、自付比例、参保区县、医院级别、是否手术、是否输血、并发症种类、发生低血糖症、并发眼病、并发肾病、并发脑病、并发神经病变、并发外周动脉性疾病、并发足病、并发高血压、并发脂代谢紊乱等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在性别、年份、人员类别、自付比例、参保区县、医院级别、是否手术、是否输血、并发症种类、发生酮症、发生低血糖症、并发肾病、并发心脏病、并发神经病变、并发外周动脉性疾病、并发足病、并发脂代谢紊乱等特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医院级别、是否输血、自付比例是1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住院天数、医院级别、是否手术、并发症种类、是否输血、年份、人员类别、并发高血压、参保区县、并发脂代谢异常、并发足病、并发低血糖症以及并发外周动脉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3.路径分析显示,1型糖尿病中,是否手术、并发足病既直接影响住院费用,也通过影响住院天数对住院费用产生间接影响。年龄、年份、参保区县、并发症种类、酮症对住院费用无直接作用,而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对其产生影响。2型糖尿病中,年龄、年份、人员类别、是否手术、是否输血、医院类别、并发症种类、酮症、足病、脂代谢紊乱既直接影响住院费用,也通过影响住院天数对住院费用产生间接影响。自付比例、参保区县、低血糖、眼病、脑病对住院费用无直接作用,而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对其产生影响。4.应用决策树共形成40个组合,其中1型糖尿病7个,2型糖尿病33个,采用RIV、CV、秩和检验等评价模型,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同时计算各医院的病例组合指数,结果显示各医院病例组合指数与医院总费用、例均费用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病例组合模型的基础上制定各组合的标准费用和门槛值,计算线外病人比例和线外费用比例,结果表明,1、2型糖尿病线外病人比例为3.05%和12.46%,线外费用比例为3.31%和6.22%,线外病人消耗的费用比例为10.97%和23.32%,线外病人比例与线外费用比例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路径分析模型对天津市参保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不仅筛选出有影响的因素,还分析出影响因素对住院费用的具体作用。此外,本文利用决策树模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病例组合分类,与以往研究相比,分组变量不仅是反映患者临床特征的变量,还包括反映患者社会特征的变量,达到了研究目的。在今后研究和实施病例组合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医疗文书规范化管理、成本核算、临床诊疗常规等多方面的工作。

亓晓[10](2012)在《慢性病防控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北京地区慢性病防控效果评价试验》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慢性病的流行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国际社会就应对慢性病的一系列有效的政策选择和干预措施的内容已达成一定的共识。其中,针对常见慢性病的共同的危险因素采取各领域的联合行动是一个有效的、成本效益高的和可持续的解决途径。这些常见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它们有着共同的行为危险因素: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和有害使用酒精。同样,慢性病已成为我国的头号健康威胁,我国常见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而同时,这些常见慢性病的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却不容乐观。针对此,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慢性病防治的3-3-3策略,即:面向3个人群(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关注3个环节(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性治疗),以及运用3种技术手段(健康促进、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在该策略指导下,我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上开展了许多工作。那么,如何综合评价一个地区针对一般人群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效果,采用什么评价思路和指标框架?具体采用什么评价指标和方法?这是慢性病防控工作者自始至终需要考虑的问题。研究目的通过对当前国际、国内及某地区针对一般人群的慢性病防控现状的分析,探索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合理指标、方法和工具,来评价某地区针对一般人群的慢性病防控效果,并为在我国其他地区开展同样的慢性病防控评价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提出本研究的评价逻辑模型。2.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提出评价指标,并发展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法。3.选取北京市西城区和昌平区为调查现场,通过计算机辅助的电话调查方法(CATI)搜集数据,SPSS13.0和Excel2007分析数据,选择能够真实、有效反映北京市现状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4.综合以上三步的分析结果,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并对调查工具和方法提出修改建议。研究结果1.提出地区慢性病防控效果评价逻辑模型,该模型包含评价指标框架和评价思路。评价指标框架包括针对一般人群的控制烟草使用、促进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控制有害使用酒精,针对高危及患病人群的早期发现和慢性病管理。评价思路是首先将所有干预工作分为政策和项目活动两个部分,针对每条政策和项目活动要点,依次提出反映政策、项目执行情况的指标,相应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变化指标,以及最终的疾病流行趋势变化指标。2.提出针对北京地区一般人群的慢性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37个。其中,身体活动部分8个,具体为:单位有工间操的比例,因缺乏场地不参加锻炼的比例,因缺乏指导不参加锻炼的比例,锻炼时接受指导的比例,工间操参与比例,场地利用率,身体活动不足危害知晓率,体育锻炼比例;控烟部分8个,具体为:禁烟规定知晓率,控烟宣传信息接收比例,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吸烟比例,吸烟危害知晓率,被动吸烟危害知晓率,打算戒烟率,二手烟暴露率,现在吸烟率;饮食部分12个,具体为:看到超市售卖低钠盐比例,接到盐勺比例,接到油壶比例,饮食与健康宣传信息接收比例,每日食盐摄入量的知晓率,吃盐/油多危害知晓率,注意营养标签比例,低钠盐食用比例,控盐勺/控油壶使用比例,过去半年家庭饮食口味变淡的比例;早期发现部分9个,具体为:便民测血压知晓比例,首诊测血压知晓比例,去医院就医时测过血压比例,便民测血压利用比例,35岁以上成年人过去一年测血压比例,过去两年内适龄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比例,过去两年内适龄妇女乳腺癌筛查率,过去两年内适龄妇女妇科病筛查率。3.针对北京地区一般人群的慢性病防控效果评价所采取的调查方法为计算机辅助的电话调查方法,评价工具为电话调查问卷。研究结论1.提出和发展了北京市针对一般人群的慢病防控评价指标、工具和方法,该套指标和调查工具基本准确地评价了北京市慢性病防控现状;2.其他地区使用该套指标对慢性病防控现状进行评价时,要结合本地的慢病防控策略对指标有所增减;3.调查问卷基本适用于本研究,在推广应用时,要结合当地提出的评价指标及方法调整;4.电话调查方法适用于本研究。评价指标提出的步骤可供同类研究借鉴使用。

二、实施“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政策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政策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基层首诊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的时序分析
    2.2 作者与机构分析
    2.3 高频关键词词频分析
    2.4 关键词聚类分析
    2.5 突现词及研究趋势分析
3 讨论
    3.1 三阶段研究内容逐步深入,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3.2 团队独立研究为主,跨区域、跨机构合力研究需要加强
    3.3 研究现状与展望

(2)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1.2.2 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1.2.3 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4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4.1 国际药品全额保障政策经验梳理
        1.4.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总结与分析
        1.4.3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优化策略分析
        1.4.4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
    2.2 研究对象
        2.2.1 文献研究
        2.2.2 问卷调查
        2.2.3 专家访谈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结果
    3.1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调查分析
        3.1.1 台州市——“免费药品,全额保障”
        3.1.2 西宁市——“免费药品,精准扶贫”
        3.1.3 山东省——“多种模式,综合并存”
        3.1.4 启东市——“住院药品,全额保障”
        3.1.5 上海市——“医保资金,全额报销”
        3.1.6 广州市花都区——“一元看病,免费用药”
    3.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问卷调查
        3.2.1 受调查者基本情况
        3.2.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制度实施关键问题
        3.2.3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制度存在问题与建议
第4章 讨论
    4.1 效果与存在问题
        4.1.1 台州市
        4.1.2 西宁市
        4.1.3 山东省
        4.1.4 启东市
        4.1.5 上海市
        4.1.6 广州市花都区
    4.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调查结果分析
    4.3 对策与建议
        4.3.1 政策应以促进公平可及为主要目标,协同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
        4.3.2 政策应以重点人群或重点疾病为抓手,逐步实现所有疾病、全部人群的覆盖
        4.3.3 政策应以满足大部分患者需求为主,定期动态调整全额保障药品目录
        4.3.4 政策应保障药品供应的体系,建立有效过程监管机制
        4.3.5 政策应完善政策配套管理措施,提升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4.3.6 政策应建立独立筹资体系,提高资金统筹层次与保障水平
    4.4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4.4.1 研究创新
        4.4.2 研究局限及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构建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立题依据
        1.2 相关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1.3 国内外文献回顾
        1.4 小结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理论依据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构建研究
    1 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2 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的构建
        2.1 初步建构干预方案
        2.2 修订干预方案
        2.3 形成干预方案实施稿
第二部分 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实践
    1 量性研究
        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质性研究
        2.1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结果
        3.1 量性研究分析结果
        3.2 质性研究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得以提升
        4.2 居民健康行为能力得以提高
        4.3 护生亟需提升沟通能力
        4.4 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4.5 对进一步开展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活动的思考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我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4)上海市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筛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指标及定义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筛查对象血压平均值的分布
    2.3 筛查对象血压分布情况
    2.4 筛查对象血压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5)深圳市公立综合性医院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建设的现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建设标准
        1.2.1 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的目标
        1.2.2 信息平台建设原则
        1.2.3 信息平台建设标准
    1.3 信息平台建设和综合评价标准
        1.3.1 平台建设
        1.3.2 综合评价标准
    1.4 信息平台综合评分分级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平台建设情况
    2.2 平台综合评分情况
    2.3 平台性能评分
    2.4 性能实现情况
3 讨论

(6)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医疗卫生费用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选题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现状和危害
        1.2.1 心脑血管疾病的现患状况
        1.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1.3 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研究现状
        1.3.1 关于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核算研究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3.3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数据来源和调查方法
    1.5 本论文的主要依据和可行性
        1.5.1 主要依据
        1.5.2 可行性分析
    1.6 本论文预期产出
    1.7 本论文创新点和突破
第二章 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核算方法
    2.1 心脑血管疾病与费用范畴的界定
        2.1.1 心脑血管疾病的编码范围
    2.2 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的核算维度
        2.2.1 筹资来源维度
        2.2.2 服务功能维度
        2.2.3 人群维度
    2.3 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3.1 核算的基本原则
        2.3.2 核算方法
        2.3.3 基本方法
        2.3.4 具体核算步骤与方法
    2.4 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核算原则
        2.4.1 空间范围
        2.4.2 时间范围
    2.5 研究框架
第三章 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费用概况
    3.1 费用规模和水平
    3.2 费用的功能分布
    3.3 费用的机构分配
    3.4 费用筹资情况
    3.5 不同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情况
    3.6 不同年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费用情况
    3.7 不同性别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情况
第四章 吉林省心脑血管卫生费用筹资来源分析
    4.1 心脑血管疾病不同服务功能费用的筹资分析
    4.2 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筹资分析
    4.3 不同心脑血管疾病的筹资方案分布
    4.4 不同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的筹资分析
第五章 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配置
    5.1 机构配置
        5.1.1 不同筹资渠道费用的机构配置
        5.1.2 心脑血管疾病不同功能费用的机构配置
    5.2 功能配置
        5.2.1 不同筹资渠道资金的功能配置
        5.2.2 不同机构的功能配置
    5.3 不同疾病费用在机构间的分配
    5.4 不同年龄组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功能配置
第六章 吉林省不同心脑血管疾病卫生费用分析
    6.1 不同筹资方案的心脑血管疾病费用
        6.1.1 公共筹资方案
    6.2 不同机构的心脑血管疾病费用
    6.3 不同年龄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
    6.4 不同性别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
第七章 吉林省不同年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
    7.1 不同疾病费用的年龄组分布
    7.2 不同筹资渠道费用的年龄组人群分布分析
    7.3 不同性别人群心脑血管费用的年龄分布分析
第八章 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分析
    8.1 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基本情况
    8.2 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疾病分布
    8.3 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资金筹集
    8.4 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机构配置
    8.5 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的功能分布
    8.6 性别分布
第九章 讨论和建议
    9.1 心脑血管疾病卫生筹资的相关问题讨论
        9.1.1 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筹资存在的问题
        9.1.2 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存在的问题
    9.2 心脑血管疾病投入的国内外经验
        9.2.1 国外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保障情况
        9.2.2 国内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保障情况
        9.2.3 心脑血管疾病干预的政府投入情况
    9.3 相关政策建议
        9.3.1 强化吉林省各地区政府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增加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使投入方向更加合理
        9.3.2 明确吉林省各级政府责任,确保心脑血管疾病经费投入
        9.3.3 进一步调整完善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9.3.4 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资金分配的使用效率
        9.3.5 探索扩大心脑血管疾病卫生筹资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医院门诊血压测量的信息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方 法
    1.1 门诊血压测量设备及信息化管理
    1.2 门诊血压测量制度及信息化提示
2 效果评价
3 体 会

(8)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资料来源
    1.7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1.8 质量控制
    1.9 技术路线图
    1.10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2 相关概念
    2.1 冠心病
    2.2 健康管理
    2.3 流程管理
    2.4 慢病危险因素与健康风险评估
    2.5 绝对风险、相对风险
3 冠心病社区健康管HOPE模式的构建
    3.1 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初步提出
    3.2 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
        3.2.1 健康(Health)
        3.2.2 组织(Organizat ion)
        3.2.3 促进(Promotion)
        3.2.4 评估(Evaluation)
4 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核心流程
    4.1 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核心流程构建原则
    4.2 构建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核心管理流程的实施步骤
    4.3 冠心病社区综合管理流程
    4.4 冠心病患者健康档案管理流程
    4.5 冠心病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流程
    4.6 冠心病患者家庭病床管理流程
    4.7 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管理流程所应具备的效用
5 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诊断情况
    5.1 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概况
    5.2 社区居民冠心病10年发病风险评估
        5.2.1 风险评估工具
        5.2.2 调查对象
        5.2.3 调查方法
        5.2.4 抽样标准
        5.2.5 结果与分析
6 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6.1 HEALTH健康理念方面
        6.1.1 冠心病管理进入网络访视阶段,登记在册人数略有增加
        6.1.2 社区慢病规范管理,为冠心病健康管理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6.2 ORGANIZATION管理组织方面
        6.2.1 科学规划,人员培训积极落实
        6.2.2 网格化管理,权责清晰明确
        6.2.3 有机协作,远程心电使得多方获益
    6.3 PROMOTION健康促进方面
        6.3.1 健康教育进社区,慢病管理项目化
        6.3.2 “五心”家床服务,使患者老有所医
        6.3.3 利用品牌优势,做好康复服务
        6.3.4 重视信息化建设,提高慢病管理水平
        6.3.5 心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6.4 EVALUATION健康管理评估方面
        6.4.1 实行平衡计分卡制度,责任落实到个人
        6.4.2 实施员工满意度季度评估,满意度排名靠前
7 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存在的困难
    7.1 HEALTH管理理念方面
        7.1.1 冠心病尚未纳入社区慢病管理范畴,管理工作边缘化
        7.1.2 冠心病社区综合防治指南缺失,无统一标准可循
    7.2 ORGANIZATION管理组织方面
        7.2.1 政府投入不足,慢病管理被弱化
        7.2.2 资源配置与需求相矛盾,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7.3 PROMOTION健康促进方面
        7.3.1 建档质量缺乏监管,档案系统存在安全风险
        7.3.2 经济杠杆缺失,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7.3.3 员工认识受限,流程管理尚且难以推行
        7.3.4 信息化水平低,流程管理无附着之地
        7.3.5 远程心电协作机制不健全,员工配合度不高
    7.4 EVALUATION健康管理评估方面
        7.4.1 重结果轻过程,评估体系不健全
        7.4.2 重医疗轻服务,患者不满情绪增加
8 政策建议
    8.1 HEALTH健康理念方面
        8.1.1 将冠心病纳入慢病管理范畴,提高冠心病防治意识水平
        8.1.2 制定冠心病社区综合防治规范,加大慢病管理力度
    8.2 ORGANIZATION管理组织方面
        8.2.1 落实财政补偿机制,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8.2.2 完善“三定”方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8.3 PROMOTION健康促进方面
        8.3.1 建立健康档案监督机制,关注健康档案信息安全
        8.3.2 拓展健康教育新思路,实现与健康保险有效对接
        8.3.3 实行全员培训,践行慢病管理流程
        8.3.4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与管理效率
        8.3.5 完善远程心电协作机制,提高远程心电使用水平
    8.4 EVALUATION健康管理评估方面
        8.4.1 实施有效监管,注重过程评估
        8.4.2 实现重心转移,提高患者满意度
    8.5 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冠心病健康管理新模式
9 论文的不足之处
    9.1 风险评估方面
    9.2 未能实证研究
10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天津市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及病例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思路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调查内容
    1.3 研究方法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1型糖尿病住院费用分析
        2.2.1 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的统计描述
        2.2.2 影响因素分析
        2.2.3 住院费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2.4 住院费用的路径分析
    2.3 2型糖尿病住院费用分析
        2.3.1 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的统计描述
        2.3.2 影响因素分析
        2.3.3 住院费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3.4 住院费用的路径分析
    2.4 构建病例组合模型
        2.4.1 构建方法
        2.4.2 病例组合结果
        2.4.3 病例组合模型的评价
        2.4.4 病例组合指数
        2.4.5 线外病人比例和线外费用比例
讨论
    3.1 糖尿病住院费用及构成情况
    3.2 多元线性回归与路径分析
    3.3 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住院天数
        3.3.2 并发症种类及情况
        3.3.3 医院级别
        3.3.4 年龄
        3.3.5 人员类别
        3.3.6 参保区县
    3.4 关于病例组合模型的讨论
        3.4.1 病例组合的合理性
        3.4.2 CMI指数
        3.4.3 加强对线外病人的管理
        3.4.4 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慢性病防控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北京地区慢性病防控效果评价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一、慢性病的流行是一个发展的问题
        (一) 慢性病流行对全球的影响
        (二) 慢性病的流行对中国的影响
    二、慢性病防控现状
        (一) WHO推荐的慢性病防控策略和措施
        (二) 中国慢性病防控现状
    三、如何开展慢性病防控评价工作
        (一) WHO慢性病防控领域评价现状
        (二) 开展地区慢性病防控效果评价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本研究的必要性
研究目的
设计思路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确定评价逻辑模型
    二、提出评价指标
    三、开展现场评价试验
    四、依据筛选原则,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和调查工具
质量控制
    一、提出指标阶段
    二、现场搜集数据阶段
    三、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结果与分析
    一、评价逻辑模型
        (一) 生态学评价模型
        (二) 评价指标框架
        (三) 评价思路
    二、制定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
        (一) 北京市慢性病防控策略执行现状及其评价指标
        1. 促进身体活动
        2. 控制烟草使用
        3. 促进健康饮食
        4. 早期发现
        (二) 北京市针对一般人群的慢性病防控效果电话调查问卷
    三、现场评价试验
        (一) 电话调查数据基本情况
        1. 电话拨打基本情况
        2. 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
        (二) 现场地区慢性病防控执行现状
        1. 现场地区慢性病防控现状概况
        2. 促进身体活动部分
        3. 控制烟草使用部分
        4. 促进健康饮食部分
        5. 早期发现部分
        6. 小结
        (三) 评价指标间的关系
        1. 促进身体活动部分
        2. 控制烟草使用部分
        3. 促进健康饮食部分
        4. 早期发现部分
        5. 小结
    四、推荐评价指标及调查问卷修改建议
讨论
    一、北京地区慢性病防控现状评价
        (一) 促进身体活动部分
        (二) 控制烟草使用部分
        (三) 促进健康饮食部分
        (四) 早期发现部分
        (五) 小结
    二、北京市慢性病防控推荐评价指标
        (一) 评价指标的适用性
        (二) 推荐评价指标与WHO推荐指标之间的比较
    三、研究设计的适用性
    四、调查方法和工具的适用性
        (一) 计算机辅助的电话调查(CATI)方法的适用性
        (二) 电话调查的数据质量
    五、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一) 地区政策、项目分析部分
        (二) 现场试验部分
        (三) 现场数据评价的局限性
    六、本研究的创新性及下一步设想
结论
    一、评价指标和调查工具基本准确地评价了北京市慢性病防控现状
    二、推荐的评价指标、问卷、方法和步骤
参考文献
附件1:北京市慢性病防控工作执行效果电话调查现场指导手册
附件2:评价指标定义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实施“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政策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基层首诊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 苗春霞,黄畅,黄晓静,侍书靖,孙泓,周崔红,尹娅妮,顾玉明. 现代预防医学, 2021(10)
  • [2]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D]. 苏巍巍. 吉林大学, 2020(01)
  • [3]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构建及实践[D]. 李影影. 郑州大学, 2020(02)
  • [4]上海市社区3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筛查结果分析[J]. 程旻娜,施燕,吴菲,王玉恒,严青华,付晨.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0(05)
  • [5]深圳市公立综合性医院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建设的现况分析[J]. 吕德良,冯铁建,袁雪丽,倪文庆,池洪珊,宋金萍,徐健.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7(06)
  • [6]吉林省心脑血管疾病医疗卫生费用核算研究[D]. 李医华. 延边大学, 2017(05)
  • [7]医院门诊血压测量的信息化管理[J]. 徐雪珍,陈建萍,钱小玫,顾跃英. 护理与康复, 2015(01)
  • [8]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可行性研究[D]. 冯真. 杭州师范大学, 2012(01)
  • [9]天津市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及病例组合研究[D]. 朱宝. 天津医科大学, 2012(02)
  • [10]慢性病防控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北京地区慢性病防控效果评价试验[D]. 亓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04)

标签:;  ;  ;  ;  ;  

实施“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血压”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