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西葫芦低产原因及防治措施

早春大棚西葫芦低产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早春大棚西葫芦产量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高保卫[1](2020)在《榆林市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榆阳区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地理优势明显,是榆林市内的农业大区。近年来,榆阳区在保障人民“菜篮子”供给的同时,抓住全省千亿级设施农业建设战略机遇,逐步把蔬菜产业培育成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和推进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三区”,即日光温室优势区、塑料大棚优势区和露地蔬菜示范区,把榆阳蔬菜打造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富民强区产业。本文利用文献参考法、实地调查法和对比总结法,对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优劣势和典型案例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榆阳区蔬菜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播种面积达到7.5万亩,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蔬菜年产量近15万吨,产值达到3亿多元。虽然全区蔬菜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效益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基础设施配套困难;蔬菜专业人才数量少,高端人才紧缺;产后加工滞后,产销对接不畅;设施发展水平整体不高等方面的问题。(2)通过对榆阳区现有的比较典型的15个蔬菜基地案例调查分析,发现有11个自身发展很好,引领带动能力较强的成功基地,有4个自身发展不好,没有带动作用的失败基地。4个失败基地中集体出资建设的占比为100%,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的占比为75%,而农户自己出钱建设的11个基地,发展的都很成功,说明集体出资建设,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是基地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基地建设中集体出资建设是不可行的,一定要在村民种植积极性高的地方建设,建前必须明确种植经营主体。(3)11个设施蔬菜基地中自动化水平低的占比为72.7%,经营管理模式单一占比为63.6%,种植户老龄偏大占比63.6%,产品零售和小商贩上门收购占比为81.8%,经济效益高的占比为54.5%,说明设施蔬菜基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动化水平低、经营管理模式单一、种植户老龄偏大、产品以零售和小商贩上门收购为主,难以形成统一合力,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等。(4)对15个典型基地效益情况的调查看出,设施蔬菜的效益较好,最好的日光温室基地棚均产值可以达到4.1万元,最差的棚均产值1.5万元,9个基地平均产值为2.6万元,而露地蔬菜平均亩产值为0.3万元,但价格受市场波动大,种植风险大,易出现丰收但不挣钱的现象。总体认为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中应通过继续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壮大技术服务团队,提高从业人员水平;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市场保护机制;扶持蔬菜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灾害防范意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流通体系,促进产销衔接等措施,促进该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沙沙[2](2020)在《西葫芦ZY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及育种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瓜类蔬菜,我国的栽培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西葫芦产量高,易于管理,具有较好的种植效益,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但西葫芦生产中常常受到病毒病的危害,造成严重的产量与经济损失。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病(ZYMV)是侵染西葫芦等葫芦科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西葫芦植株感染ZYMV后表现为植株矮小、花叶、叶片畸形、果实变色、果肉苦涩僵硬,失去商品与食用价值,轻则减产,重则绝产,给种植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栽培抗病品种是减小生产风险,降低损失的最有效途径,但国内抗病育种技术落后,育种效率低,导致抗病毒病的品种较少,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本研究通过建立西葫芦ZYMV病毒病的苗期接种精准抗性鉴定技术,筛查收集种质材料,获得高抗种质,并利用高抗与高感自交系配制六世代群体,以揭示西葫芦ZYMV病毒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开发获得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建立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育种技术平台,应用于西葫芦抗病种质创制及抗病新品种选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葫芦材料“08-1”的ZYMV抗性由一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利用建立的西葫芦ZYMV病毒病苗期接种精准抗病评价技术体系,对收集的207份西葫芦种质材料及主栽品种进行了抗性鉴定,获得高抗ZYMV病毒病材料14份。其中,自交系“08-1”表现为高度抗病,接种ZYMV病毒病后与未接种对照植株无明显差异。利用“08-1”与和高感自交系“纤一白12”配制六世代群体,并对群体单株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F1植株均表现为抗病;F2群体中,抗病与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BC1P1(F1×08-1)群体均表现抗病,而BC1P2(F1×纤12)群体中,抗病与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1:1。表明自交系“08-1”的ZYMV抗性性状由一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2.将ZYMV抗病基因定位在673 Kb的区间内,获得与ZY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西葫芦20条染色体上合成均匀分布的SSR标记1500对,经试验,其中953对可以有效扩增。利用这953对标记在抗、感亲本间进行多态性标记筛查,获得稳定扩增的多态性标记179对。利用多态性标记结合集群分离分析法(BSA),筛查与ZYMV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获得5个与抗病基因CpZYMV连锁的SSR标记,其中SSR103与抗病基因CpZYMV连锁最为紧密,遗传距离仅为0.7 cM,抗病基因另一侧的标记SSR46,遗传距离1.1 cM。进一步利用双亲重测序,在上述两个标记间开发新的InDel标记,缩小目标基因候选区间,最终将抗病基因CpZYMV定位在InDel标记7716与8214之间。该区间包含673 Kb。根据西葫芦基因组注释信息,该候选区域包含40个候选基因。3.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平台建设与抗病育种在抗病基因候选区域内合成稳定扩增、多态性好的分子标记ID8013,利用该标记对抗病回交转育的西葫芦植株进行检测选择,在苗期淘汰不含有抗病基因的单株。2018年以来,对27000余株西葫芦抗病转育后代植株进行了检测,部分检测单株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分子标记对抗病单株的检测准确率可达到99%以上。该技术平台的建立为抗病种质创制及抗病新品种快速选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吴擎柱[3](2018)在《江苏不同地区不结球白菜栽培技术调查及高效栽培技术优化试验》文中认为不结球白菜(Brassica rapa L.ssp.chinensis)又称小白菜、油菜、青菜等,是以地上部茎叶为产品的二年生植物。不结球白菜栽培历史悠久,范围广泛,营养价值高。江苏是不结球白菜最主要的消费和生产地区,但还存在着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因此,为解决不结球白菜栽培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对江苏不同地区不结球白菜栽培技术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产量高品质优的栽培技术,通过对该项栽培技术进行优化,最终形成适合不结球白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的栽培技术。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选取苏南(昆山、无锡)、苏北(盐城)地区的不结球白菜高产栽培典型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春、秋两季。调查不结球白菜主要栽培技术环节,包括品种的选择、播种方式及播种量、生长密度、施肥种类及施肥量、生长期、生产成本和效益。对昆山、盐城和无锡地区不结球白菜的春季和秋季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昆山地区春秋两季的栽培技术差异不大,均采用1 kg/667m2的播种量,人工撒播的形式,均施用三元复合肥,用量为25 kg/667 m2,以鸡毛菜的形式进行采收,生长期为30天;无锡地区春秋两季的栽培技术差异不明显,采用的是0.2kg/667m2的播种量,选择育苗移栽的形式,株行距均为15 cm,施用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以大棵菜的形式采收,但生长期不同,春季栽培45天采收,秋季栽培50天采收;盐城地区春秋两季的栽培技术差异较大,其中,春季栽培时的播种量为0.2kg/667m2,采用人工撒播的形式,施用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采收形态为小棵菜,生长期为30天,秋季栽培时的播种量为0.4kg/667m2,采用人工撒播和机械条播两种的形式,施用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采收形态为小棵菜,生长期为35天。2为研究在同一地区(昆山)不同栽培技术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优选出不结球白菜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不结球白菜品种‘四季青’为材料,试验共设3个处理:对照(CK)为昆山地区常规的不结球白菜栽培技术,即播种量为0.96 kg/667m2,选择施用三元复合肥,用量为20kg/667m2;处理1(T1)为优化后的不结球白菜栽培技术,即播种量为1.73 kg/667 m2,选择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和土壤调理剂,折合纯 N:6kg/667m2,P2O5:3 kg/667m2,K2O:3 kg/667m2,土壤调理剂:40kg/667 m2;处理2(T2)为昆山地区不结球白菜高产栽培技术,即播种量为1.93 kg/667 m2,选择施用三元复合肥,用量为40kg/667 m2。结果表明,T1的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含量最高,纤维素和硝酸盐含量低于CK,略高于T2。综上所述T1即播种量为1.73 kg/667 m2,选择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和土壤调理剂,折合纯 N:6kg/667 m2,P2O5:3 kg/667 m2,K2O:3 kg/667 m2,土壤调理剂:40 kg/667m2,产量高品质优。

靳博红[4](2018)在《太白高山蔬菜轻简高效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太白高山地区因其独特的天然优势,生产高山蔬菜得天独厚,近几年其蔬菜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因菜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的不科学种植习惯,致使其连作障碍、土传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收益缩减。本试验对太白高山不同轮套作模式土壤中根肿病菌孢子数进行观察测定,对太白高山蔬菜不同轮(套)作模式、配套技术进行总结整理并分析相应效益,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对太白高山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连作8年土壤中休眠孢子量为11.5×104个/g土,随着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年限的增长,土壤中的休眠孢子量随之增长,连作增大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与危害程度。对连续多茬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后轮作1茬,2茬,3茬不同蔬菜后,土壤中的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轮(套)作处理土壤中休眠孢子量相较于连作处理土壤中的休眠孢子量显着降低,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越冬基数的下降,有效减少了根肿病菌的初侵染源量,从而减轻了后茬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与危害,且轮(套)作非十字花科蔬菜茬口数越多,防治效果越佳。综合分析比对所有轮套作模式对休眠孢子的减量效果,以轮作洋葱、生菜、菜豆、莴笋等蔬菜,对根肿病病害防治效果最佳。对十字花科蔬菜不同连作处理后土壤的pH值、十字花科蔬菜与不同非十字花科蔬菜轮(套)作处理后土壤的pH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长期连作十字花科蔬菜,土壤酸化,加剧了根肿病发生风险和危害程度,轮(套)作非十字花科蔬菜可以提高土壤pH值,有效改良土壤酸化问题,从而预防根肿病的发生。2.对太白高山地区蔬菜不同轮(套)作模式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以大白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和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与蒜苗轮作,为太白高山地区最佳的一种轮作模式,一般每667 m2收益达到9000-11000元;其次是,大白菜、中早熟甘蓝与结球生菜、莴笋、芹菜轮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与西葫芦、板栗南瓜轮作,一般每667 m2收益6000-8000元。3.总结出“大白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与结球生菜、莴笋、芹菜轮作”;“蒜苗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以及“大白菜和莴笋、结球生菜套种”等几种轮(套)作模式,是适宜太白高山地区蔬菜轻简高效的最佳栽培模式。

穆大伟[5](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康德贤[6](2018)在《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节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var.chieh-qua How.)属葫芦科冬瓜属冬瓜种1年生攀缘植物,别名毛瓜、毛节瓜,是冬瓜的一个变种,原产我国南方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广泛栽培,已发展成为我国南菜北运、补充蔬菜供应淡季和供应港澳地区的特色蔬菜。但节瓜相比于苦瓜、黄瓜等其他瓜类蔬菜,市场价格更低,而且传统的节瓜栽培集中于6月至8月上市,此时节瓜市场价格低靡,产业效益不佳。春提早栽培技术可将节瓜上市时间提前一个多月,获得较高的价格及效益。本研究通过开展节瓜新品种苗期耐寒性试验、节瓜品种比较试验、节瓜春提早栽培试验,对节瓜品种耐寒性、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作比较,研究形成一套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为节瓜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节瓜新品种苗期耐寒性试验:6个参试的节瓜品种中,苗期耐寒等级达到强的只有1个品种,即“黑仙子1号”节瓜;苗期耐寒等级为中等的有4个品种,分别是“桂优5号”、“绿仙子5号”、“桂优6号”、“玲珑”节瓜;苗期耐寒等级为弱的有1个品种,即“甜仙子1号”节瓜。2、节瓜品种比较试验:10个参试的节瓜品种中,早中期产量较高的有3个品种,分别是“黑仙子1号”、“桂优5号”和“绿仙子5号”;有2个品种即“桂优2号”和“甜仙子1号”的早中期产量表现较差,分析原因可能与“桂优2号”相对迟熟、“甜仙子1号”相对不耐寒的品种特性有关;其余5个品种早中期产量表现为中等。3、节瓜春提早栽培试验:对9个处理的早中期产量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极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素内主效应的强弱顺序为:C>A>B,即覆盖方式为影响产量的第一大因素,其次为播种期,影响最小是品种;最优组合为A1B1C3,即在12月26日选用耐寒节瓜品种“黑仙子1号”播种并采用双膜覆盖方式来开展节瓜春提早栽培,其早中期产量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3(A1B3C3)、4(A2B1C2)、5(A2B2C3)与处理6(A2B3C1)、8(A3B2C1)、9(A3B3C2)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其他处理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极显着水平。即在本次试验中,于2014年12月26日选用“甜仙子1号”节瓜播种进行双膜覆盖定植、在2015年1月15日选用“黑仙子1号”节瓜播种进行只盖地膜定植和选用“桂优五号”节瓜播种进行双膜覆盖定植的结果与2015年1月15日选用“甜仙子1号”节瓜播种进行不覆盖定植、2015年2月4日选用“桂优五号”节瓜播种进行不覆盖定植和选用“甜仙子1号”节瓜播种进行只盖地膜定植的结果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其他处理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极显着水平。

姜涛[7](2017)在《福建省茄子生产调查与耐低温资源筛选及生理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茄子已成为福建省重要蔬菜产业之一。2015年,福建省茄子总栽培面积约为25175 hm2,总产量超过185万t,产值约70亿元。然而,福建茄子生产却面临着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包括霜冻、台风、暴雨等。尤其是2016年1月的低温霜冻,给闽东以及闽南的春早熟设施茄子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泉州以北的春早熟设施茄子几乎全军覆没。本研究调查了福建省茄子生产现状,提出了相应发展建议;并针对福建省冬春茄子栽培遇到的低温霜冻问题,通过试验筛选出3个耐低温茄子种质(品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福建省茄子栽培的区域分布、种植规模、主要品种、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和病虫危害等进行调查,发现福建省以长茄栽培为主,茄子栽培分为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2种形式。露地栽培面积约为18260 hm2,占茄子总栽培面积的73%;设施栽培类型主要以塑料大棚为主,约占总栽培面积的27%。设施栽培较露地栽培,茄子品质好,产量高,病虫害较轻,有较强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应继续推广。福建省茄子种植形式多样,使福建各地不同时期均有茄子供应市场,做到了周年供应。但是,福建省茄子生产也存在着品种类型单一、重茬严重、低温霜冻等问题。2.将36个茄子种质(品种)及组合在低温中胁迫处理12 h,然后分析各种质(品种)及组合的低温伤害指数和电解质外渗率。结果表明,T40、T41、T43的低温伤害指数都低于0.20,低温伤害程度最低,为耐低温种质(品种);而T58×65、T63×54的低温伤害指数都达到了最大值1.00,低温伤害程度最大,为不耐低温组合。根据电解质外渗率筛选茄子耐低温种质(品种)效率低、易遗漏,而低温伤害指数更适合于茄子耐低温种质(品种)的筛选。3.将筛选出的3个耐低温种质(品种)(T40、T41、T43)和两个不耐低温组合(T58×65、T63×54)分别进行15℃、9℃、3℃、-3℃温度处理12h,然后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耐低温茄子种质(品种)T40、T41和T43的可溶性糖、叶绿素、类黄酮等含量高于其他两个不耐低温组合,而丙二醛和自由水含量较低,这进一步证明了 T40、T41和T43的耐低温特性。

苏安峻[8](2016)在《岳普湖县日光温室性能评价及其蔬菜茬口安排》文中指出日光温室在我国西北部广泛应用,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设施之一。本文选取了新疆岳普湖县3种不同类型的日光温室作为试验对象,通过对日光温室的结构参数,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监测研究,进行性能对比,选出适宜当地设施农业生产的日光温室,为岳普湖县日光温室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另外,对岳普湖县日光温室蔬菜茬口安排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岳普湖县常用的3种类型的日光温室后墙均为土墙,覆盖物均为保温被。温室Ⅰ为土墙无后坡的竹木结构,耐用性不佳;温室Ⅱ采用干打垒土墙钢架无立柱结构,耐用性较温室Ⅰ好;温室Ⅲ墙体为机械碾压土墙,不仅采用钢架结构,而且内设1排钢管立柱,进一步增强了其耐用性。此外,温室Ⅲ后墙厚度较温室Ⅰ、Ⅱ厚,保温性能也较好,最适宜进行冬季蔬菜生产。(2)由于日光温室受外部气候、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在相同的天气条件下,不同结构的日光温室光温环境存在一定差异。白天最高温度的平均温度依次为:Ⅱ号日光温室>Ⅲ号日光温室>Ⅰ号日光温室,Ⅲ号日光温室夜间最低温度>10℃,可以进行越冬生产。平均光照强度依次为:Ⅲ号日光温室>Ⅰ号日光温室>Ⅱ号日光温室。Ⅰ、Ⅱ、Ⅲ号日光温室内日平均湿度依次为:Ⅰ号(71.9%)>Ⅱ号(69.9%)>Ⅲ号(65.7%)。综合考虑光温环境,Ⅲ号日光温室适宜在岳普湖县推广。(3)岳普湖县日光温室在蔬菜茬口安排上,主要有越冬茬、秋延晚接早春茬2种栽培模式,分别占日光温室栽培面积的20%和80%。(1)秋延晚西葫芦-早春茬辣椒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该栽培模式的产量分别为:第一茬秋延晚西葫芦产量4760kg/667m2,第二茬早春茬辣椒产量3790kg/667m2,全年总收入34187元/667m2。(2)越冬茬番茄-春夏茬甘蓝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该栽培模式的产量分别为:第一茬越冬茬番茄产量7940kg/667m2,第二茬春夏茬甘蓝产量3420kg/667m2,全年总收入28953元/667m2。(3)秋延晚番茄-早春茬甜瓜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该栽培模式的产量分别为:第一茬秋延晚番茄产量7730kg/667m2,第二茬早春茬甜瓜产量2930kg/667m2,全年总收入27187元/667m2。

旷碧峰,余席茂,刘志华,肖昌华,陈祖华[9](2016)在《衡阳城区设施蔬菜配套技术探讨》文中提出为了更好地发展衡阳市4个城区(珠晖、雁峰、蒸湘、石鼓)设施蔬菜基地,有效保障以速生菜(叶类菜)为重点的蔬菜市场供应,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按照布局科学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销均衡化、营销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以名优特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应用、无公害生产、品牌化营销为重点,促进蔬菜生产逐步走向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现对衡阳市城区设施蔬菜配

褚剑峰[10](2016)在《印度南瓜周年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研究探索了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品种适应性、冬春栽培、夏秋栽培、坐果调控等多项栽培技术,实现了印度南瓜在绍兴市周年栽培目标。主要结果如下:1.对‘胜栗’、‘翠栗’、‘锦栗’等9个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产量、品质和抗性等特性比较,表明‘翠栗2号’综合表现最好,‘甜栗王’可溶性固形物最高。2.越冬(冬春季)栽培条件下,‘翠栗2号’和‘栗冠’在早熟性、商品性和产量上均占优势。冬季设施栽培及不同搭架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拱架栽培最利于生长。3.夏秋季栽培过程中,‘胜栗2号’和‘锦栗’在抗病毒病方面表现较好。不同播种期试验表明7月份播种的印度南瓜生长优于9月份播种。4.周年栽培茬口安排主要有四种。越冬栽培为11月中旬播种,实现产量高、效益好的目的。夏秋季短季节栽培,从7月上旬开始播种,一直播种到9月上旬,产量低、单价高、效益较好。春季、夏季露地栽培省工、省力。5.印度南瓜与美洲南瓜套种,采用美洲南瓜花粉授粉、印度南瓜花粉授粉、氯吡脲处理雌花,比较三种坐果方式的坐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明美洲南瓜花粉能够使印度南瓜坐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坐果效果优于花粉处理。花粉低温储存表明冰冻(-18℃)贮藏花粉效果好,30天后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花粉处理的坐果率分别为90%和80%。6.病虫害化学防治药效试验。露娜森防治白粉病效果最佳。香菇多糖+毒氟灵防治病毒病效果较好。阿维菌素防治烟粉虱效果较好。

二、早春大棚西葫芦产量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春大棚西葫芦产量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榆林市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外蔬菜发展情况
    1.4 中国蔬菜发展情况
    1.5 榆林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2.1 研究区区情概况
    2.2 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2.2.1 区域分布调查分析
        2.2.2 蔬菜规模调查分析
        2.2.3 蔬菜栽培种类调查分析
        2.2.4 设施建设标准调查分析
        2.2.5 蔬菜品牌创建情况调查分析
        2.2.6 蔬菜育苗点建设调查分析
        2.2.7 资金补贴情况调查分析
        2.2.8 配套技术情况调查分析
    2.3 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1 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基础设施配套困难
        2.3.2 蔬菜专业人才数量少,高端人才紧缺
        2.3.3 产后加工滞后,产销对接不畅
        2.3.4 设施发展水平整体不高
第三章 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和劣势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区位优势
        3.1.2 资源优势
        3.1.3 经济优势
        3.1.4 交通优势
        3.1.5 政策扶持优势
    3.2 劣势分析
        3.2.1 土地流转难
        3.2.2 自然灾害易发
        3.2.3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3.2.4 蔬菜加工企业太少、经营主体作用小
        3.2.5 相关审批手续难办,建设用地缺乏
        3.2.6 种植劳动力不足且老龄化现象普遍
第四章 榆阳区蔬菜基地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4.1 蔬菜基地典型案例分析
        4.1.1 设施蔬菜基地
        4.1.2 露地蔬菜基地
    4.2 分析总结
第五章 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5.1 继续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5.2 壮大技术服务团队,提高从业人员水平
    5.3 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市场保护机制
    5.4 扶持蔬菜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5.5 提高灾害防范意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5.6 完善流通体系,促进产销衔接
    5.7 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安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西葫芦ZY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及育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侵染葫芦科的植物病毒
    1.2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病
        1.2.1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结构特点及危害
        1.2.2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的传播特点
        1.2.3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的鉴定与检测
        1.2.4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防治方法
        1.2.5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抗病机制研究
    1.3 分子标记在瓜类育种中的应用
        1.3.1 分子标记的类型
        1.3.2 瓜类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研究
        1.3.3 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1.3.4 鉴定品种纯度
        1.3.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1.4 南瓜重要性状基因定位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西葫芦ZYMV病毒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种子处理
        2.1.3 植株培养
        2.1.4 病毒接种
        2.1.5 西葫芦ZYMV病情指数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西葫芦ZYMV病毒病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3.1.3 西葫芦叶片DNA提取
        3.1.4 PCR扩增
        3.1.5 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银染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NA样品质量检测
        3.2.2 分子标记扩增有效性分析
        3.2.3 抗、感亲本间多态性分子标记的筛查
        3.2.4 抗病基因初步定位
        3.2.5 候选基因分析
        3.2.6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平台的建立与抗病育种应用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PCR扩增
        4.1.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银染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高效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平台的建立
        4.2.2 西葫芦ZYMV抗病种质创制
        4.2.3 讨论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3)江苏不同地区不结球白菜栽培技术调查及高效栽培技术优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不结球白菜概述
        1.1 不结球白菜的形态特征
        1.2 不结球白菜的主要类型
        1.3 不结球白菜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4 适合不同季节栽培的不结球白菜品种选择
    2 栽培技术
        2.1 播种时期和播种方式
        2.2 播种量
        2.3 生长密度
        2.4 施肥种类
        2.5 施肥量
        2.6 生长期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江苏不同地区不结球白菜栽培技术的调查
    1 调查内容及方法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春季不结球白菜栽培情况的调查结果及结论
        2.1 昆山地区春季不结球白菜栽培情况的调查分析
        2.2 无锡地区春季不结球白菜栽培情况的调查分析
        2.3 盐城地区春季不结球白菜栽培情况的调查分析
    3 秋季不结球白菜栽培情况的调查结果及结论
        3.1 昆山地区秋季不结球白菜栽培情况的调查分析
        3.2 无锡地区秋季不结球白菜栽培情况的调查分析
        3.3 盐城地区秋季不结球白菜栽培情况的调查分析
    4 江苏地区不结球白菜栽培情况的调查结论
第三章 昆山地区春季不结球白菜高效栽培技术优化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不结球白菜实际生长密度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不结球白菜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不结球白菜品质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下不结球白菜的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昆山地区春季不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范
    1 播前准备
        1.1 土壤选择
        1.2 品种选择
    2 整地施肥
    3 播种
        3.1 播种时期
        3.2 播种方法
        3.3 播种量
    4 田间管理
        4.1 苗期管理
        4.2 肥水管理
        4.3 病虫害防治
    5 适时采收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4)太白高山蔬菜轻简高效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蔬菜轮作研究概述
        1.1.1 轮作的概念
        1.1.2 蔬菜轮作倒茬原则
        1.1.3 蔬菜轮作效益的研究进展
    1.2 露地蔬菜连作障碍现状
        1.2.1 连作和连作障碍的概念
        1.2.2 连作障碍的危害
    1.3 高山地区蔬菜轮作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太白高山十字花科蔬菜不同轮套作模式土壤中根肿病菌孢子数及pH值的观察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2.1.2 试验作物及品种
        2.1.3 试验仪器及药品
        2.1.4 试验设计
        2.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6 数据整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数的观察测定结果
        2.2.2 不同轮套作模式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数的观察测定结果
        2.2.3 不同试验田块pH值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2.3.1 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数的观察测定结果
        2.3.2 不同试验田块土壤中pH值测定结果
第三章 太白高山蔬菜不同轮(间)作模式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3.1 1年1茬,或1年2茬轮作模式、配套技术及效益分析
        3.1.1 大白菜、中晚熟甘蓝与架豆轮作模式
        3.1.2 大白菜、早熟甘蓝与结球生菜轮作模式
    3.2 1年2茬轮作模式、配套技术及效益分析
        3.2.1 大白菜、萝卜与菜豆轮作
        3.2.2 甘蓝、花椰菜、青花菜与西葫芦、板栗南瓜轮作
        3.2.3 十字花科蔬菜与结球生菜、莴笋、芹菜轮作
        3.2.4 洋葱、蒜苗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
        3.2.5 十字花科蔬菜与洋葱、蒜苗轮作
        3.2.6 马铃薯、甜(糯)玉米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
        3.2.7 大白菜、早熟甘蓝与辣椒轮作
        3.2.8 冬瓜与大白菜、萝卜轮作
        3.2.9 十字花科蔬菜与压青冬小麦轮作
    3.3 菜菜套种模式、配套技术及效益分析
        3.3.1 西葫芦和娃娃菜套种
        3.3.2 西葫芦和结球生菜套种
        3.3.3 大白菜和莴笋、结球生菜套种
    3.4 菜粮年际间轮作模式、配套技术及效益分析
        3.4.1 冬小麦与娃娃菜、萝卜轮作
        3.4.2 春玉米与大白菜(娃娃菜)、萝卜、菠菜、香菜轮作
    3.5 综合效益分析
    3.6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适宜太白高山地区几种蔬菜轻简高效轮作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
    4.1 十字花科蔬菜与结球生菜、莴笋、芹菜轮作模式
        4.1.1 茬口安排
        4.1.2 品种选择
        4.1.3 栽培技术要点
    4.2 蒜苗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模式
        4.2.1 茬口安排
        4.2.2 品种选择
        4.2.3 栽培技术要点
    4.3 大白菜和莴笋、结球生菜套种模式
        4.3.1 茬口安排
        4.3.2 品种选择
        4.3.3 套种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都市农业
        1.2.2 设施农业
        1.2.3 立体绿化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2.1 有农建筑
        2.1.1 垂直农场
        2.1.2 有农建筑
    2.2 产能建筑
        2.2.1 被动房
        2.2.2 产能房
    2.3 生产型建筑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结论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2.4 结论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3.3 讨论
        4.3.4 结论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5.1.1 覆土种植
        5.1.2 栽培槽
        5.1.3 栽培块
        5.1.4 栽培箱
        5.1.5 水培
        5.1.6 栽培基质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5.2.5 砂栽培的特点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5.3.1 研究现状
        5.3.2 材料与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3.4 讨论与结论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6.1 品种选择原则
        6.1.1 研究现状
        6.1.2 品种选择原则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7.1 温室
        7.1.1 日光温室
        7.1.2 现代温室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7.2.1 研究现状
        7.2.2 农业光伏电池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7.2.4 光伏温室设计
        7.2.5 实践案例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7.3.1 材料与方法
        7.3.2 结果与分析
        7.3.3 结论
    7.4 屋顶温室
        7.4.1 研究现状
        7.4.2 实践案例
        7.4.3 屋顶温室类型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7.5.2 屋顶日光温室
        7.5.3 屋顶现代温室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7.6.4 自给率分析
        7.6.5 结果与讨论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7.7.2 建筑能耗模型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7.7.5 能耗模拟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节瓜概述
        1.1.1 节瓜的来源及分布
        1.1.2 节瓜的植物学特征
        1.1.3 节瓜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1.1.4 节瓜的生长习性
    1.2 蔬菜生产现状
        1.2.1 国内外蔬菜淡季生产现状
        1.2.2 国内外节瓜产业发展现状
        1.2.3 广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新品种、新技术研发进展
        1.2.4 影响节瓜产业效益的主要因素
    1.3 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目的
        1.3.2 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的意义
        1.3.3 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的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节瓜新品种苗期耐寒性试验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节瓜品种比较试验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节瓜春提早栽培试验
        2.3.1 供试材料
        2.3.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节瓜新品种苗期耐寒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节瓜品种苗期耐寒性试验结果
        3.1.2 不同节瓜品种苗期耐寒性结果分析
    3.2 节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节瓜品种生育期比较
        3.2.2 不同节瓜品种主要特征特性比较
        3.2.3 不同节瓜品种产量比较
        3.2.4 分析
    3.3 节瓜春提早栽培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处理田间物候期表现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三个主要因素对节瓜春提早栽培的影响
        4.2.2 经济效益分析
        4.2.3 实现节瓜淡季供应的主要技术方法
        4.2.4 广西节瓜春提早高效栽培策略
        4.2.5 节瓜春提早栽培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福建省茄子生产调查与耐低温资源筛选及生理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低温对植物的影响
        1.1 低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 低温对植物外部形态的影响
        1.3 低温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 茄子耐低温研究进展
        2.1 低温对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2.2 低温对茄子的生理指标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2.3 提高茄子的耐低温措施
    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3.1 目的意义
        3.2 研究内容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福建省茄子生产现状调查
    1 调查时间、地点及方法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1.2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建省茄子生产现状
        2.2 福建省茄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
        2.3 福建省茄子产业发展建议
    3 小结
第三章 茄子耐低温种质(品种)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36个茄子品种资源低温伤害指数的比较
        2.2 36个茄子品种资源电解质外渗率的比较
    3 讨论
第四章 低温胁迫对茄子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设备与耗材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温处理对茄子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2.2 低温处理对茄子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2.3 低温处理对茄子幼苗叶片自由水和总水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
        2.4 低温处理对茄子幼苗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2.5 低温处理对茄子幼苗叶片总酚、类黄酮、花青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岳普湖县日光温室性能评价及其蔬菜茬口安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
    1.2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
    1.3 新疆设施农业的发展
    1.4 新疆喀什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
    1.5 岳普湖县设施农业的发展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岳普湖县3种结构类型日光温室性能评价
    2.1 试验地点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岳普湖县日光温室蔬菜茬口安排
    3.1 调查地点与方法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3 日光温室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3.4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结论
    4.1 岳普湖县日光温室结构选型
    4.2 岳普湖县日光温室蔬菜茬口安排
参考文献
附件:岳普湖县日光温室照片
致谢
作者简介

(10)印度南瓜周年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印度南瓜生产概况
    1.2 不同印度南瓜品种特征特性相关研究
    1.3 印度南瓜栽培技术相关研究
    1.4 提高瓜类坐果率相关研究
    1.5 印度南瓜主要病虫害相关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第二章 印度南瓜茬口安排及品比试验
    2.1 印度南瓜茬口模式调查
    2.2 印度南瓜品种情况调查
    2.3 2013年冬季~2014年春季印度南瓜品比试验
        2.3.1 料材与方法
        2.3.2 田间试验
        2.3.3 结果与分析
    2.4 2015年印度南瓜品比试验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田间试验
        2.4.3 结果与分析
        2.4.4 高温条件下生长情况
    2.5 讨论
第三章 冬春季印度南瓜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3.1 关键技术总结
        3.1.1 品种选择
        3.1.2 种植时间
        3.1.3 保温措施
        3.1.4 保花保果
    3.2 栽培试验
        3.2.1 试验材料
        3.2.2 田间试验
        3.2.3 调查方法
        3.2.4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3.1 掌握关键栽培技术
        3.3.2 优化栽培方式
第四章 夏秋季印度南瓜栽培技术研究
    4.1 关键栽培技术
        4.1.1 播种时间安排
        4.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4.1.3 病虫害防控
    4.2 不同播种期对印度南瓜的影响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试验期间天气状况
        4.2.3 调查方法
        4.2.4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3.1 分析秋季印度南瓜病毒病高发原因
        4.3.2 合理安排播种期
第五章 南瓜花粉贮藏试验及坐果技术研究
    5.1 花粉低温贮藏试验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2 印度南瓜人工授粉试验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田间试验
        5.2.3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印度南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6.1 印度南瓜白粉病防治试验
        6.1.1 材料与方法
        6.1.1.1 试验药剂
        6.1.1.2 田间试验方法
        6.1.1.3 数据统计方法
        6.1.2 结果与分析
        6.1.3 露娜森使用情况
    6.2 印度南瓜病毒病防治试验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与分析
    6.3 印度南瓜烟粉虱绿色防控试验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与分析
        6.3.3 稳特药剂试用情况
    6.4 残体无害化处理及再利用
        6.4.1 无害化处理技术
        6.4.2 循环再利用技术
    6.5 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与建议
    7.3 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附件

四、早春大棚西葫芦产量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榆林市榆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D]. 高保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2]西葫芦ZYMV抗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及育种应用[D]. 张沙沙.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2)
  • [3]江苏不同地区不结球白菜栽培技术调查及高效栽培技术优化试验[D]. 吴擎柱.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4]太白高山蔬菜轻简高效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研究[D]. 靳博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5]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6]节瓜春提早栽培技术研究[D]. 康德贤. 广西大学, 2018(06)
  • [7]福建省茄子生产调查与耐低温资源筛选及生理响应研究[D]. 姜涛.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8]岳普湖县日光温室性能评价及其蔬菜茬口安排[D]. 苏安峻.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6)
  • [9]衡阳城区设施蔬菜配套技术探讨[J]. 旷碧峰,余席茂,刘志华,肖昌华,陈祖华. 上海蔬菜, 2016(01)
  • [10]印度南瓜周年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D]. 褚剑峰. 浙江大学, 2016(09)

标签:;  ;  ;  ;  ;  

早春大棚西葫芦低产原因及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