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尊阴尊阳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古代尊阴尊阳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一、古代崇阴尊阳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伯东[1](2021)在《朱震象数易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代是中国易学发展的一座高峰,诞生了众多的易学家和易学着作,可以说宋代是研究易学史不可忽略的一个时代。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宋代不仅仅继承了魏晋隋唐的义理易学,源自于汉代的象数易学更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图书易学的发展。纵观宋代的象数易学发展有一个较为关键性的时间就是两宋交替的时期。北宋时期虽然诞生了像邵雍这样的象数易学大家,但是以胡瑗、王安石、二程、苏轼等为代表的义理易学家把握着易学发展的主流。宋高宗建立了偏安的南宋政权之后,易学发展开始出现了义理易学和象数易学的融合。南宋初年的易学家朱震得到了统治者的青睐,传统的象数易学又一次得到了发展契机,他的着作《汉上易传》对汉代以来直到朱熹更是确定了义理易学也要兼采象数之说,易学发展展现了全新的时代特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南宋初年象数易学以及代表性易学家朱震的概况。第一章,阐述了朱震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象数易学思想形成的源流;同时对其着作《汉上易传》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进行探究。第二章,本章主要对朱震的象数易学思想进行探讨,通过对朱震易学思想中的核心思想——卦变思想为主,结合前人以及与其同时代易学家思想的比较,对朱震的象数易学思想进行研究。第三章,阐述朱震思想理论方面的成就。本章主要以朱震对二程、张载等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朱震富有浓厚易学特色的思想进行介绍。第四章,本章在论证朱震的易学史地位的同时兼论南宋象数易学发展的趋势以及对南宋以后象数易学发展逐渐走向没落的原因进行探索。对朱震和南宋初年象数易学的研究既是对宋代思想史的一种很好补充,又是对易学史本身的深入探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刘珍珠[2](2020)在《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中医渊薮《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后,历代医家对其内容进行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从而形成了众多新的学术思想与流派。新安医学发源于新安江流域的古徽州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影响深远,固本培元即新安医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说。而在以往对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的整体性相关研究中,往往较为忽略固本培元这个概念本身内涵与意义的探讨。因此,本研究从学术思想的角度对固本培元进行了深入探索,以期更好地阐发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内涵,明晰其形成与发展脉络,明确其学术特色与临床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丰富新安医学的研究内容,为固本培元思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中医特色理论与流派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当今各科疾病、疑难病症、防病养生等的临床诊治与预防提供思路与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诠释法等研究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医经典知识挖掘与传播平台”、中华医典、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以李杲、朱震亨、汪机、薛己、徐春甫、孙一奎、张介宾、吴崑、罗周彦、吴澄等医家及相关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纵向梳理与横向分析,进行了以下四个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内涵的研究。首先梳理了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传承源流与“固本培元”名称的由来,继而阐述了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概念、核心、适用范围与运用要点、治疗特色、与江浙温补派形成期思想的区别与联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认为所谓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即通过补益脾肾,培护元气,强固人体根柢即精、气、神,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其核心为培护人体元气,强调人体生化之源的作用,重视自身正气的主导地位。而“元气”来源于先天,初始为气形质未分的浑然一气,即原气,相当于“人身之太极”,具有生生之性,可通过调护脾肾来充养,与后天水谷之气共同组成人体正气。此法适用于外感、内伤、外科、妇科、儿科以及养生防病等各个领域。临证以虚损性症状为辨证要点,以用药善用人参、气血并调、脾肾同补、慎用功伐之剂、注意节宣监佐等为治疗特色。其学术主张与江浙温补派同中有异,新安固本培元强调“阴阳一太极”,而江浙温补派强调“太极分阴阳”,阴阳互根互用,二者在各自学术思想形成过程中,医家之间亦互相影响。第二部分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产生的学术基础,包括医学基础与文化基础两大方面。在医学基础上,《黄帝内经》为其理论源头,包括真气、正气、脾胃、肾藏精等概念以及治病必求于本、扶正祛邪等思想均为固本培元产生的立论依据;《难经》对“命门”“肾间动气”等概念的阐述为固本培元之命门元气思想提供理论基础;李杲提出脾胃之气充养元气,脾胃亏虚致生百病的思想为固本培元核心内涵的形成提供依据;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成为汪机提出固本培元思想的突破口。而宋明时期程朱理学的宇宙观与治学思维为其产生的哲学动因,道家、道教以及内丹修炼思想为固本培元的文化根源。第三部分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时医滥用滋阴降火形成时弊,临证多见脾胃虚损患者的医疗环境;徽州地区山峦水多、土地贫瘠、相对封闭而独立、盛产道地药材等自然环境;明清时期徽州宗族户籍制度森严、徽商经济兴盛的社会环境;以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儒学氛围,明朝统治者尊崇道教,服丹修炼之风盛行等思想文化因素。第四部分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体系的形成与演变历程。主要可分为以汪机“脾胃—营卫—元气—扶正祛邪”为主要思路的形成期,孙一奎“脾肾—命门(元气)—扶正祛邪”思路的成熟期,以及孙一奎之后新安医家继承与拓展的发展期。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认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为明清时期以汪机、孙一奎为主体的新安医家,在《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援引儒道佛等哲学思想,融合李杲、朱震亨等诸位名家的医学主张,对时医胶守于滋阴降火说、滥用苦寒降泻之品的时弊进行反思与批判,并结合自身临床实际所提出的带有地域特色的创新性治法主张;“元气”为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强调的重点;不论脾胃、肾,或是命门、元气,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中的几个关键信息,都在强调人体生化之源的重要作用;在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汪机与孙一奎为核心人物,其中,汪机融合李杲与朱震亨等医家观点,以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为突破口,阐发“营卫一气”“参芪双补”的思想,是固本培元诞生的关键。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出现,既体现出对经典理论的继承,又为契合时代需求的发展与创新。在对中医特色理论的研究中,新的学术观点与理论的产生是立足经典创新发展的结果,流派研究当重视对其学术主张的阐发,对于学派主张应当察其道而不泥其术,不应固守或将其内涵及应用夸大与泛化。本文对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研究,对于完善新安医学研究、探索经典与流派的传承关系、学派与中医特色学说的形成发展规律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且其培护人体本元,扶正以祛邪的核心主张契合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对于提倡养生防病、治未病的当代亦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下一步可继续开展以解决临床需求为出发点而回归于中医经典的基础性研究,并采纳现代医学概念与诊察技术,结合当代人群特征,对固本培元核心理念的应用进行拓展。

王群[3](2019)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研究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生育文献为主体,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文化学、中国哲学为基础,以文献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研究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先秦两汉时期简帛医书中的生育相关论述进行整理研究,包含了房中、胎产、医方、图像、其他生育相关文献,分析了每个部分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独特意义与内涵,探讨了先秦两汉早期医家对待生育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法,最后总结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的哲学范畴,及其在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学中的内涵。1.研究目的先秦两汉简帛医书是研究中医学起源问题的重要史料,对梳理中医学早期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生育作为人类繁衍后代的基本方式,在人类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育观是指人们关于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处于社会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的生育主体关于生育的稳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和科学知识观念。在中医学这一领域中,生育观有着其独特的含义,除了由社会历史背景决定的思想哲学层次的生育理念之外,还涵盖了孕前准备、受胎成子、产后养护以及男女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产前胎教等诸多方面的医疗科学理论技术。本课题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生育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搜集整理这一时期的生育文献资料,并在这些文献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探讨早期医家生育观产生的影响因素。最终总结“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2.研究方法(1)文献法:搜集整理研究材料,从简帛医书中辑录生育相关论述,进而对其进行分类讨论,主要分为五类:胎产生育类文献、房中生育类文献、医方生育类文献、图像生育类文献、其他生育类文献。(2)分析归纳法:从资料中整理出早期中医学对于生育的认识,总结出中医学是如何认识生命形成的,分析其思维模式及哲学内涵。(3)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生育观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主要涉及中医哲学、中国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期通过不同的学科研究,相互补充,获得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的全貌。3.研究结果(1)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有着丰富的有关生育的论述,生育观的具体内容是房中、妊娠、胎产、医方等生育相关过程的有机结合,每个部分都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2)房中类生育文献作为孕前准备,从种族血脉延续的角度,表达了古人对于生命永恒的期许,提出了男女两性的正确交合方法,首先要交合以时,包括日月为期、四季有别、合而有徵;其次是要交合以数,包括至五而止、动而毋决、用八益、去七损;最后是要交合以法,包括行察天地、保塞勿星、审夫阴阳。(3)胎产类生育文献则详细的介绍了“十月妊娠”过程中人体胎元在母体内的发育情况,人之始生,生于冥冥;再到内象成子,五形相授;体现了胎元发展的先天过程,是“气-阴阳五行”思想的具体表现。同时该部分文献还记述了孕期的调养保健,开创了中医“胎教”与优生优育的先河。(4)医方类生育文献包含了具体的治疗方法,涵盖了妇科、男科、儿科、产科的相关疾病,保证了生育过程的完备和安全。有部分医方的药物组成对后世生育疾病的遣方用药有着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有些医方的用法、药剂制法则开辟了治疗相关疾病的多种思路与途径。然而从对简帛医书中生育医方的整理与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有些医方的用药并不科学,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之处。

王勇[4](2018)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医药学和易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华夏先民以独特视角和整体思维模式观察自身和自然后在同一时期创造出的优秀文明成果。为了梳理明清时期易学哲理与思维给予中医学的启示和指导,探究诸医家在该时期对医易关系的深刻阐释及见解,总结这一时期“援易入医”在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对中医学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当今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笔者综合运用文献学、史学、哲学、社会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方法,在系统搜集和整理历代“援易入医”相关古籍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医文献为抓手,以学术思想分析为着力点,采取由点到面,由个体到整体的研究思路,主要对他们的医易思想认识、中医理论发挥及临床应用指导等方面进行分析,勾勒出了医易关系的基本面貌,系统梳理了“援易入医”的发展脉络,系统搜集整理了“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系统整理分析了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主要医家的临床实践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达到高潮之际,诸医家在医易方面继承前贤,开创新知,将《周易》的易理卦象、象思维、易思维等理论运用到中医理论阐发和临床实践之中,对中医的天人相应、阴阳、气化、脏象、命门等学说阐发,医学流派发展及中医思维创新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学的发展。本研究课题也进一步证明,“援易入医”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客观存在,易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医理论的建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援易入医”的医易理论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需在学习研究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而,笔者认为,当今要想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回溯源头,审视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概念元素,以促进中医哲学、思辨模式的丰富与发展,以期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找到有益的启示,为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供重要借鉴。

刘哲[5](2017)在《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文中认为中医理论从《内经》成书,至后世历代的发展,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变化特点,这样的发展特点同当时的思想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从思想文化的视角,由源及流的解析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理论本来面目,厘清中医理论的发展现状,总结中医理论的发展规律,对我们判别中医理论研究的根本走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以思想文化对中医理论的建构是否起到直接作用作为宏观的历史分期的标准,将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就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各阶段的传统思想文化背景和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探讨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第五阶段,就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西方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该阶段的思想文化背景,从框架理论角度系统梳理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框架及其演变特点,探讨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综合以上研究内容总结思想文化视域下,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分别考察了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以及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第二部分为导论,对"中医理论及其发展特点""思想文化"及二者的关系进行界定,规定了本研究重点关注受思想文化深刻影响的医学理论发展特点,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思路与方法。第三部分,总结了先秦两汉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黄帝内经》为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发展的代表,以《内经》的核心观念即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内涵及象思维的思维模式为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上述内容在先秦诸子着作中进行溯源。认为《内经》的精气学说源于古代哲学(以道家哲学、易学哲学为代表)对事物本源的认识,阴阳学说源于以《周易》《道德经》为代表的对阴阳的认识,五行学说源于以《尚书》为代表的对事物属性及关系的思考,象数思维模式源于以《周易》为代表的象数推理方法。先秦时期思想文化影响中医核心理论形成的原因是诸子之学与作为方技类的中医学根源于共同的自然道德的哲学背景,阴阳五行思想归本于自然道德的哲学,是天地人之间整体相应关系的规律性总结,圣人合道顺德为自然道德的哲学的见证者和核心传承者,也是医学核心理论的构建者。第四部分,总结了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医经的类编、注释与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剂和本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临床医学分科发展迅速,临床医学形成体系;养生学形成体系,服石解散为特色;"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复兴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魏晋南北朝医学理论发展与名学的相关性探讨"、"中医理论的发展与玄学"、"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道教"、"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佛教"进行专题讨论。认为晋唐时期名学、玄学相继兴起,佛教传入、道教形成促成了这一时期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晋唐时期行医的主体门阀士人、道士、僧人等受这一时期思想文化濡染,对医学理论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了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重视经典理论、提倡运气学说、新学肇兴与学派争鸣为宋明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宋明医学本经典、用运气、重求理受理学学风的影响,命门学说、节欲养生受理学理论影响进行了专题阐发。宋明理学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包括宋明时理学盛行创造了理学为主导的思想文化氛围,自北宋时开启了儒医传统,医者通儒学是将理学思想融于医学理论的必须条件。第六部分,总结早中期清代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重视医学经典理论研究为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医学尊经崇古的学风及考据的治学方法受清代学术思潮影响进行了专题阐发。认为朴学盛行的思想文化氛围,儒医及清儒做医学理论研究是清代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七部分,总结了清末至今思想文化背景,以统编中医教材为清末至今的中医理论共识性代表,梳理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包括了白话文表达,学科分化发展、重构了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中西医理论配合。就重构的理论体系而言,从古医籍至新的学科范式,以"中基"教材为例,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发展演变有以下特点:建立了"中基"的理论范式;区分哲理与医理、二者各自发展;相关概念、范畴被强化和弱化;建立了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精、阴、阳的框架。文言文变白话是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学科划分和学科分化与西方科学技术影响有直接关系,重构的理论体系发展演变与西方的概念思维、西医学影响有关,中医理论也受到唯物辩证观的影响。认为西方科学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发展的原因包括:西方科学文化以及西医学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传统思想文化被边缘化,中医学为求生存需参照西方科学标准来发展;教材编写专家及学生皆接受了西方科学文化教育,西方的概念思维模式成为主导思维模式,因此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在概念思维指导下进行的。第八部分,从思想文化的视角探讨了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医理论发展呈现了三个"高峰"期——先秦两汉、宋明、清末至今,和两个"承平"期——晋唐和清代。先秦两汉的思想文化因直接影响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构建,因此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条件,其后的思想文化驱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体现在影响理论发展重心,丰富理论具体范畴,影响理论核心框架构建,影响思维方式,影响治学方法五个方面。医家在思想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形成、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和主导思维方式相对稳定传承,西方科学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统摄地位有降低趋势,概念思维强化。本文的创新点:从纵向上梳理历史各阶段的思想文化、总结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横向联系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为基础,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探讨。为实现遵循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为基础、完善其理论体系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提供历史的、思想的借鉴。不足之处:因研究覆盖的时间跨度大、涉及的思想文化面较广、囊括的中医理论浩繁纷杂,因此提取出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中医理论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孙灵通[6](2015)在《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起源与演变,对比两者的异同,讨论两种阴阳思维模式的理论或临床应用。方法:一是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对体现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中医理论很多内容进行了分类与分析;二是从哲学认识方法论方面,分析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如何被创建出来的;三是结合多学科如天文地理几何学等来讨论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形成。成果:阐明了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是如何起源的,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运用两种阴阳思维模式解释了中医诸多理论学说,如厘清了历代有关五脏阴阳属性论述的混乱状态。结论: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起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古人哲学思辨的结果,二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而创建出来的。两种阴阴思维模式贯穿中医理论诸多方面,值得今后更加深入具体地研究。如五脏之所以具有不同阴阳属性的原因是受到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影响。

张立艳,陈晓[7](2012)在《藏象学说研究进展概述》文中研究说明回顾分析藏象学说研究的概况,从藏象的概念、藏象学说的形成、藏象学说的内涵、藏象理论体系构建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了藏象学说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张立艳,陈晓[8](2012)在《《内经》藏象理论研究进展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素问·六节藏象论》首先提出"藏象"一词,认为藏是指藏于人体内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脏腑器官组织;象是指内脏功能活动反映于外的征象及脏腑的实质形象。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象是藏的外在反应。因而,藏象是对人体生命的本质与现象诸种联系的高度概括。藏象学说理论内涵的丰富,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特

李国臣[9](2011)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研究其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和推动作用。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整理“和谐”文字的起源、字音、字形、字义及文化内涵;发掘、阐述、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周易、儒学、道家、佛家以及墨子、管子、淮南子等其他思想家对“和谐思想”的表述、尊崇和实践应用;研究“和谐思想”在关于形与神、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方面,在阴阳、气血、营卫、藏象的理论构建方面以及在治法、组方、用药方面,对中医药的全面渗透和深远影响。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情况下,“和谐思想”在中医各流派关系、中西医关系、医患关系等新问题解决方面所起到的思路指导和实践推动作用。结果:1、和、谐两字均出现较早,从不同乐器、音符、音调间的配合与统一,引申为相应、协调、调和、恰到好处。2、《周易》认为阴阳、三才是和谐的。3、孔子、孟子、二程等儒家,老子、庄子等道家,佛教各流派以及墨子、管子等思想家都阐述、尊崇和谐思想,佛道儒三家也是和谐相处的。4、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形与神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5、中医药理论认为人身阴阳、气血、营卫、脏腑是和谐的关系。6、在中医药的治疗方法、方剂组成、临床用药中“和谐思想”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7、“和谐思想”是当今正确合理解决中医各流派关系、中西医关系、医患关系的重要指南。结论:“和谐思想”起源较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儒家、道家、佛教及其他各派思想家都对其作出阐释、演绎、并致力于实际应用。“和谐思想”对于中医药的理、法、方、药、有着全面深入的渗透、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将对中医药的发展、提高继续发挥指导、推动作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韩金祥[10](2011)在《论中医理论哲学观与量子理论哲学观的可通约性》文中提出通约一词源于数学中分数加减运算时的"通分"与"约分",即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先使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实现"通分",然后加以计算;接着用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对繁分数进行"约分",使其

二、古代崇阴尊阳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崇阴尊阳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朱震象数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朱震与《汉上易传》的创作
    第一节 朱震所处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朱震的生平及易学思想源流
第二章 朱震的象数易学思想
    第一节 朱震易学的结构和特色
    第二节 以“卦变”为核心的象数易学理论
    第三节 易图思想特色
第三章 《周易》“太极”思想及其人文关怀
    第一节 构建“太极”为核心的易学思想
    第二节 对二程人生体验思想的继承
    第三节 易学思想与社会使命的结合——强化君臣观念
第四章 朱震为代表的象数易学在南宋的兴衰及意义
    第一节 朱震对易学发展的贡献
    第二节 南宋以后象数易学的衰落及其原因
    第三节 南宋象数易学发展的启示和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相关研究现状
        1.1 新安固本培元派的源流与特色
        1.2 新安固本培元派代表医家医着研究
        1.3 新安固本培元法对具体疾病的治疗思路
        1.4 新安固本培元法的现代临床运用
        1.5 新安固本培元法的实验研究
    2. 对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研究现状的思考
        2.1 固本培元的概念内涵存在争议
        2.2 以学派为主线的研究居多,对其核心主张的专题研究较少
        2.3 缺乏对固本培元思想本身形成与演变历程的探索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内涵
    第一节 传承源流与“固本培元”名称的来源
        1. 传承源流与主要医家的确定
        2. “固本培元”名称的提出与确立
    第二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概念
        1. 新安医学属性
        2. 本、元释义
        3. 概念阐述
    第三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核心
        1. 强调“元气”的作用
        2. 强调“人身之太极”的本原与生生之性
        3. 强调“正气”抗邪的作用
    第四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适用范围与运用要点
        1. 适用于临床各科
        2. 以虚损性病证为主要运用要点
    第五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治疗特色
        1. 气血并调,脾肾同补
        2. 用药以人参为固本培元第一要药
        3. 慎用攻伐之剂
        4. 注意节宣监佐,合法不执方
        5. 不限于汤药
    第六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与江浙温补派形成期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1. 均重视元气、脾肾、命门的作用,倡用温补
        2. 命门元气与真阴真阳的侧重不同
        3. 医家思想相互影响
第二章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产生的学术基础
    第一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产生的医学基础
        1. 《黄帝内经》为源头
        2. 《难经》命门理论为基础
        3. 李杲《脾胃论》为依据
        4. 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为突破口
    第二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产生的文化基础
        1. 程朱理学的宇宙观与治学思维为哲学动因
        2. 道家、道教以及内丹修炼思想为文化根源
第三章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形成因素
    第一节 医疗环境
        1. 时医滥用滋阴降火之品以致形成流弊
        2. 临证多见因时医误治导致脾胃虚损者
    第二节 自然环境
        1. 徽州地区山峦水多,土地贫瘠,居民体质需固本培元
        2. 新安道地药材为固本培元兴盛提供物质保障
        3. 徽州相对封闭而独立,汪机名望吸引众多弟子门生
    第三节 社会环境
        1. 宗族户籍制度森严,世医链传承固本培元思想
        2. 徽商经济为固本培元思想的传承与兴盛提供物质基础
    第四节 文化氛围
        1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儒学氛围
        2. 明朝统治者崇尚道教
第四章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形成与演变历程
    第一节 形成期
        1. 汪机《营卫论》所体现的医学主张
        2. 程廷彝述汪机“调元固本”的含义
        3. 汪机弟子门生对其思想的承袭
    第二节 成熟期
        1. 孙一奎的医学主张
        2. 孙一奎思想体系与汪机调元固本之异同
    第三节 发展期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第一节 对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研究的总结
    第二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当代应用的解析与拓展
    第三节 新安固本培元思想的研究意义
    第四节 对中医特色理论与流派研究的思考
        1. 流派研究应重视对学术主张的研究
        2. 新的学术观点与理论的产生是立足经典创新发展的结果
        3. 中医特色理论的研究应重视思想文化的主导作用
        4. 对于学派主张当察其道而不泥其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先秦两汉早期社会生育观研究综述
    二、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研究缘起
    2.研究材料
    3.研究预期
上篇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文献整理与分类
    1.胎产生育类文献
    2.房中生育类文献
    3.医方生育类文献
    4.图像生育类文献
    5.其他生育相关文献
下篇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探析
    第一章 房中所包含的生育理念
        1 房中术中的两性交合以时
        1.1 日月为期
        1.2 四季有别
        1.3 合而有徵
        2 房中术中的两性交合以数
        2.1 “至五而止”、动而毋决
        2.2 用八益、去七损
        3 房中术中的两性交合以法
        3.1 行察天地
        3.2 保塞勿星
        3.3 审夫阴阳
        4 房中与神仙,种族的延续与个体的长生
        5 小结
    第二章 胎产中所包含的生育理念
        1 人之始生,生于冥冥
        1.1 冥冥的含义
        1.2 冥冥与生死
        1.3 冥冥体现的生育理念
        2 十月妊娠,生命孕育
        2.1 赋淳流形,膏始藏
        2.2 内象成子,化男女
        2.3 五行相授,体方全
        2.4 十月气陈,胎乃成
        3 饮食居处,孕期调养
        3.1 孕期饮食调养
        3.2 孕期居处调养
        3.3 孕期行为调养
        4 优生优育思想的萌芽与其后世影响
        5 小结
    第三章 生育医方中所包含的生育理念
        1 生育医方文献梳理
        2 生育医方分类研究
        2.1 阳痿
        2.2 阳强
        2.3 精液异常
        2.4 性机能减退
        2.5 男子七疾七伤
        2.6 生子性别
        2.7 儿科用方
        2.8 生育相关产物入药类医方
        2.9 祝由类医方
        3 生育医方特点研究
        3.1 内外并重,虚实兼顾
        3.2 男女共治,男性为主
        3.3 取类比象,象数结合
        3.4 术法兼备,以德驭术
        4 小结
    第四章 图像中所包含的生育理念
        1 禹藏埋胞图与母子健康
        2 人字图与子女未来成就
        3 女阴图与女性生理
        4 小结
    第五章 生育观讨论与总结
        1 讨论
        1.1 生育观的具体内容
        1.2 生育观的思维方式
        2 总结
        3 不足与展望
        3.1 不足
        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周易》简介
    1.1 《周易》年代与作者
    1.2 《易经》的结构与组成
        1.2.1 卦画符号系统
        1.2.2 卦爻辞文字系统
    1.3 《易传》的结构与组成
        1.3.1 《彖》
        1.3.2 《象》
        1.3.3 《系辞》
        1.3.4 《说卦》
        1.3.5 《序卦》
        1.3.6 《杂卦》
        1.3.7 《文言》
    1.4 图书文化
        1.4.1 八卦图
        1.4.2 河图洛书
        1.4.3 太极图
2 “医易关系”研究概况
    2.1 “医易关系”概述
    2.2 “医易关系”观点研究综述
        2.2.1 医易同源说
        2.2.2 医易会通说
        2.2.3 医易两分说
        2.2.4 医源于易说
        2.2.5 易源于医说
    2.3 “援易入医”研究的现实意义
3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的探索与实践
    3.1 “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
        3.1.1 先秦时期
        3.1.2 秦汉时期
        3.1.3 魏晋隋唐时期
        3.1.4 宋金元时期
    3.2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学术背景
        3.2.1 明清时期易学发展概况
        3.2.2 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3.2.3 医学从业环境的改善
        3.2.4 道教文化的兴盛
    3.3 主要代表人物探索与实践
        3.3.1 李时珍
        3.3.2 孙一奎
        3.3.3 赵献可
        3.3.4 张介宾
        3.3.5 黄元御
        3.3.6 陈修园
        3.3.7 唐宗海
        3.3.8 罗定昌
        3.3.9 邵同珍
        3.3.10 其他医家
4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4.1 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
        4.1.1 象数思维
        4.1.2 变易思维
        4.1.3 整体思维
    4.2 对中医学派的影响
        4.2.1 温补学派
        4.2.2 温病学派
    4.3 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4.3.1 阴阳学说
        4.3.2 脏象学说
        4.3.3 气化学说
        4.3.4 命门学说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5)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 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思考
        2.1 缺乏整体把握
        2.2 对传统思想文化及中医理论存在误读
    3. 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相关性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3.1 中医基础理论
        3.2 中医诊断学
        3.3 中医内科学
        3.4 中医外科学
        3.5 中医妇科学
        3.6 中医儿科学
        3.7 总论教材编写模式
    4. 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相关性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导论
    1. 研究范畴的界定与解析
        1.1 中医理论及其发展特点
        1.2 思想文化
        1.3 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关系
    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部分 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先秦两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3. 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黄帝内经》精气学说溯源
        3.2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溯源
        3.3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溯源
        3.4 《黄帝内经》象思维溯源
    4. 先秦两汉思想文化影响中医核心理论形成的原因分析
        4.1 自然道德的思想文化背景
        4.2 圣人为医学核心理论的缔造者
    小结
第二部分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医经的类编、注释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2.2 方剂和本草理论的发展
        2.3 临床医学分科发展迅速,临床医学形成体系
        2.4 养生学形成体系,服石解散为特色
        2.5 "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复兴
    3. 魏晋南北朝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魏晋南北朝医学理论发展与名学的相关性探讨
        3.2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玄学
        3.3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道教
        3.4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佛教
    4. 晋唐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三部分 宋明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宋明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重视经典理论与提倡运气学说
        2.2 新学肇兴与学派争鸣
    3. 宋明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宋明时期医学理论发展特点与理学学风的影响
        3.2 宋明医学理论受理学理论的影响举隅
    4. 宋明时期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四部分 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清代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1.1 明清实学、乾嘉朴学、今文经学思潮跌起
        1.2 传教士单方面传入西学
    2. 清代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3. 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清儒对医学经典理论的整理
        3.2 医家对医学经典理论的整理
        3.3 对医学经典理论传承的意义
    4. 清代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部分 清末至今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清末至今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1.1 西学的全面引进和儒学各派的兴衰沉浮
        1.2 西学与传统
    2. 清末至今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语言表达由文言文变白话文
        2.2 医学学科划分和学科分化
        2.3 重构的理论体系
        2.4 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中西医理论配合
    3. 清末至今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文言文变白话与新文化运动
        3.2 学科划分、学科分化与西方科学文化
        3.3 重构的理论体系与西方科学文化
        3.4 中医理论受唯物辨证观影响举隅
    4. 清末至今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六部分 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探讨
    1. 中医理论发展呈现三个"高峰"期和两个"承平"期
    2. 思想文化影响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条件
    3. 思想文化驱动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4. 思想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医家发挥主体作用
    5. 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和主导思维方式相对稳定传承
    6. 西方科学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的统摄地位有降低趋势,概念思维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古籍文献目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古人的认识方法论与思维模式
    第一节 古代哲学的认识方法论
        一、古人对宇宙的认识方法
        二、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认识方法
        三、古人对人本身的认识方法
    第二节 思维模式简介
        一、思维模式的概念
        二、意识活动与思维模式的关系
        三、常人运用的思维模式
        四、超常特殊的思维模式
        五、按意识活动功能对思维模式进行的分类
    第三节 古代阴阳思维模式
        一、阴阳观念的起源
        二、《周易》对阴阳思维模式产生的影响
        三、道家崇阴思想对阴阳观的影响
        四、阴阳属性的划分原则
        五、阴阳属性与气机开合的关系
    第四节 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
        一、取象比类的定义
        二、各种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
        三、取象比类是传统文化中一种运用广泛的思维方式
        四、象及其特征
        五、如何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
        六、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中医方面的应用
        七、取象比类思维方法的特征与实质
第二章 太少阴阳思维模式的起源
    第一节 《黄帝内经》中有关太少阴阳模式的论述
        二、河图洛书与太少阴阳模式
        三、《周易》与太少阴阳模式
        四、两种五脏位置排列的太少阴阳模式
        五、太少阴阳模式与四象、五行模式的关系
    第二节 古人创建太少阴阳思维模式的认识方法
    第三节 古人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方式创建太少阴阳思维模式
        一、取空间之象以类太少阴阳模式
        二、取时间之象以类太少阴阳模式
        三、取天地人相通应的万物之象以类太少阴阳模式
    第四节 天体运行周期对太少阴阳思维模式形成的影响
        一、古人对天文现象的重视
        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对太少阴阳模式创建的影响
        三、地球自转对太少阴阳思维模式创建的影响
    第五节 古人直接运用超常思维创建太少阴阳模式
    第六节 太少阴阳思维模式的演变
        一、太少阴阳模式的起源
        二、太少阴阳思维模式的形成
        三、《周易》中的太少阴阳模式
        四、《黄帝内经》中涉及到的太少阴阳模式
第三章 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起源
    第一节《黄帝内经》中有关三阴三阳的论述
        一、代指手足三阴三阳经脉
        二、指空间六个方位
        三、指得是六气
    第二节 三阴三阳的命名及排列次序
    第三节 古人创立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认识方法
        一、三分法
        二、三才观
    第四节 河图及《周易》对三阴三阳思维模式产生的影响
        一、由河图产生三阴三阳模式
        二、《周易》对三阴三阳模式创建的影响
    第五节 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创建三阴三阳思维模式
        一、取空间之象以类三阴三阳模式
        二、取时间之象以类三阴三阳模式
    第六节 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演变
        一、三阴三阳模式的起源
        二、三才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六气学说的出现
        四、手足阴阳脏腑十二经脉体系
        五、《伤寒论》六经学说
第四章 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比较与应用
    第一节 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区别
        一、认识事物的分割方法不同
        二、对事物运动发展阶段描述的不同
        三、根据天体不同的运行位置而创建不同的阴阳思维模式
        四、运用两种阴阳模式构建了不同的脏腑体系
        五、两种阴阳思维模式的理论或临床应用不同
    第二节 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联系
        一、两者皆是对同一个事物整体的分割
        二、三阴三阳是在太少阴阳的基础上添加厥阴与阳明而成
        三、从“点、线、面、体”来分析两者关系
    第三节 太少阴阳思维模式的理论应用
        一、以太少阴阳模式构建中医藏象学说
        二、用来阐释太少阴阳体质学说
        三、用来理解太少阴阳脉象
        四、理解中药的四气五味学说
        五、研究某些中医流派学说
        六、用太少阴阳思维模式来解释五脏的生理病理
    第四节 太少阴阳模式的临床应用
        一、养生
        二、脉诊
        三、分析病机及遣方用药
    第五节 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理论应用
        一、构建脏腑经脉学说
        二、用来指导六气学说
        三、研究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及伤寒学派
    第六节 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临床应用
        一、脉学诊断
        二、运用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研究六经辨证体系
        三、指导经络穴位疗法
    第七节 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在中医理论中的综合运用
        一、厘清历代对五脏阴阳属性描述的混乱
        二、帮助理解经典之意
        三、研究《伤寒论》六纲辨病及运用方剂的特点
        四、解释药物归经理论
        五、指导临床综合诊断治疗疾病
结语
    一、本研究的创造性工作
    二、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三、拓展中医研究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9)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和谐思想”
    1 关于和谐的文字考证
        1、1 “和”
        1、2 “谐”
    2 《周易》的“和谐思想”
        2、1 阴阳和谐
        2、2 “尚中”“守中”
        2、3 天、地、人和谐
    3 儒家的“和谐思想”
        3、1 人与万物和谐
        3、2 人与自然和谐
        3、3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和谐
        3、4 孔子“和”的思想
        3、5 孟子的“和谐思想”
    4 道家的“和谐”思想
        4、1 道法自然
        4、2 冲气以为和
        4、3 万物和谐
        4、4 “少私寡欲”
        4、5 “公平”、“和平”
    5 佛教的“和谐思想”
        5、1 众生平等
        5、2 慈悲救苦
        5、3 “缘起”生物
        5、4 教义、宗派、教派的和谐
        5、5 佛、道、儒的和谐相处
中篇 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文化的渗透、影响
    1 形与神的和谐
        1、1 形、神的概念
        1、2 形生神
        1、3 神役形
        1、4 神的和谐关系
        1、5 形神和谐的重要意义
    2 人与自然(天)的和谐
        2、1 天人和谐的物质基础
        2、2 自然界影响人
        2、3 人积极地影响自然
        2、4 天人和谐的途径
        2、5 天人和谐的积极意义
    3 人与社会和谐
        3、1 社会影响人
        3、2 人影响社会
        3、3 人和社会和谐途径
        3、4 人与社会和谐的积极意义
    4 阴阳学说的“和谐思想”
        4、1 对立制约是阴阳和谐的前提条件
        4、2 互根互用是阴阳和谐的动力根源
        4、3 交感相错是阴阳和谐的表现形式
        4、4 消长转化是阴阳和谐的动态变化
        4、5 阴阳自和是阴阳和谐的重要特征
        4、5、1 阴阳自和对于临床的指导
        4、5、2 阴阳自和的重要意义
    5 营卫学说的“和谐思想”
        5、1 营卫的物质概念
        5、2 营卫的和谐关系
        5、3 营卫和谐的临床应用
    6 气血学说的“和谐思想”
        6、1 气血和谐的物质基础
        6、2 气血的和谐关系
        6、2、1 “气为血之帅”
        6、2、2 “血为气之母”
        6、3 气血和谐是健康的基本条件
        6、4 气血失和是发病的主要病机
        6、5 气血和谐指导诊断、治则
    7 人体脏腑学说中的“和谐思想”
        7、1 脏腑和谐的物质基础
        7、1、1 心是中枢,总体协调
        7、1、2 经脉流注,络属联系
        7、2 脏腑和谐是健康的保证
        7、2、1 脏和脏的彼此和谐
        7、2、2 脏和腑的彼此和谐
        7、2、3 五脏和奇恒之腑间的和谐
        7、2、4 生命活动中脏腑的整体和谐
    8 中医治法体现的“和谐思想”
        8、1 “和”法提出的背景
        8、1、1 “和”是健康无病
        8、1、2 “不和”是疾病发生
        8、2 治法都是“和”法
        8、3 “和”法临床例举
    9 中药组方配伍体现的“和谐思想”
        9、1 “七情”当中的“和谐思想”
        9、2 寒热相反药物配伍的“和谐思想”
        9、3 其他“药性相反”药物配伍的“和谐思想”
下篇 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当代中医药发展的推进、指导
    1 “和谐思想”对中医学术流派别问题的指导
        1、1 流派问题应用“和谐思想”的历史经验
        1、1、1 流派某些主张矫枉过正
        1、1、2 流派临床治疗并不偏颇
        1、1、3 “和谐思想”下的正确认识
        1、2 以中医和谐观对“火神派”的思考
        1、2、1 “火神派”的医疗贡献
        1、2、2 “火神派”的某些矫枉过正
        1、2、3 正确学习、对待火神派
    2 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西医关系的指导
        2、1 中西医关系的现状
        2、1、1 取消打压中医现象尚存
        2、1、2 中西医结合
        2、1、3 排斥西医
        2、2 “取消中医”的根源
        2、2、1 救亡图存被迫学习
        2、2、2 自卑崇洋全盘西化
        2、2、3 形而上学,唯科学论
        2、3 中西医如何建立和谐关系
        2、3、1 不要企图取消中医
        2、3、2 反对“以西为主”倾向
        2、3、3 中医要自信、自强
        2、3、4 以和谐思想作指导
    3 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医患关系的指导
        3、1 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3、2 医患关系失和谐的原因
        3、2、1 客观因素
        3、2、2 主观因素
        3、3 解决医患失和谐的办法
        3、3、1 社会因素的改善
        3、3、2 医患双方正确态度
        3、4和谐思想的重要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10)论中医理论哲学观与量子理论哲学观的可通约性(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理论与量子理论等当代科学理论的哲学思想渊源
2 中医理论和量子理论研究对象的通约性
3 中医理论与量子理论的可通约性
4 讨 论

四、古代崇阴尊阳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朱震象数易学研究[D]. 刘伯东. 河北大学, 2021(02)
  • [2]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思想研究[D]. 刘珍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生育观研究[D]. 王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D]. 王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D]. 刘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的研究[D]. 孙灵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06)
  • [7]藏象学说研究进展概述[J]. 张立艳,陈晓. 中医文献杂志, 2012(04)
  • [8]《内经》藏象理论研究进展概述[A]. 张立艳,陈晓.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 2012
  • [9]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D]. 李国臣.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0)
  • [10]论中医理论哲学观与量子理论哲学观的可通约性[J]. 韩金祥. 中医研究, 2011(03)

标签:;  ;  ;  ;  ;  

古代尊阴尊阳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