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耕者有其所”——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导向

让“耕者有其所”——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导向

一、使“耕者有其利”──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孙国贵[1](2018)在《“峰回路转”的江苏农村税费改革》文中指出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意义非凡的一次伟大变革。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有幸全过程经历江苏农村税费改革,亲身感受到这项改革是爱民之事、富民之策、德政之举。如果说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家庭承包实现了耕者有其权,那么农村税费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利,开始冲破城乡二元体制,开启了公共财政阳光普照"三农"的先河。一、失效的"高压线"土地承包到户是个好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随

郑冬晓[2](2010)在《胡锦涛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胡锦涛经济思想是胡锦涛同志自200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在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中提出的方针政策、阐述的经济观点和总结的宝贵经验的理论原则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包括经济发展基本理念、经济制度设置、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经济发展愿景和经济发展的方法论思想等五个组成部分。其内在关系表现为:胡锦涛从经济发展基本理念的创新出发力图实现经济和谐的愿景,并以制度设置和战略选择为主要展开方向形成关于中国经济在新阶段发展指导性的理论原则体系,这个理论原则体系以统筹兼顾作为其最鲜明的方法论。本研究从上述关系出发,分别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经济思想、基本经济制度思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想、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经济发展方法论思想和经济和谐思想。本研究主要阐述了以下内容:1.我们先做了一个引言。引言主要说明问题提出及意义、逻辑起点及边界、研究现状及资源和可能创新及不足。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蓝图”描绘者的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完善”阶段的特征是本问题提出的依据。本研究期望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一种断代的佐证。本问题研究的意义在于期望通过研究实现与经济学意义上的中国经济发展改革道路的研究成果形成相互印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合法性合理性提供一种理论支撑,为人们正确对待中国经济政策乃至中国政治提供一种理论分析资源。本问题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历史的比照和逻辑的比照,即把胡锦涛相关经济政策、理论等内容与中国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相互比照,同时又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文化积淀相互比照研究。本问题研究的边界设置包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经济理论部分的划界、胡锦涛本人与其共事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划界、胡锦涛本人与其作为中国决策者的划界和胡锦涛关于经济建设的指导理论与其他建设的指导理论的划界。我们期望上述划界保证研究得以继续。我们在引言中还对研究依托的资源、可能创新及不足进行了阐述。2.对胡锦涛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当代价值和理论意义进行了阐述。这分别是本研究的第2章和第9章。在形成的背景中,我们分析了胡锦涛经济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背景和个人经历背景。在当代价值中,我们认为胡锦涛经济思想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正确指南,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供自我检视的资源。在理论意义中,我们认为胡锦涛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逻辑重组的范例。3.着重分析了胡锦涛经济思想从基本理念的创新出发力图实现经济和谐发展的愿景。这分别是本研究的第3章和第8章。在其基本理念中我们着重分析了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经济思想,这包括经济发展内涵、经济发展目的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经济发展的内涵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的内在统一;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最终统一于造福人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也是内在统一的。在经济和谐思想部分,我们论述了胡锦涛经济和谐思想的几个方面,即经济发展应该并可以实现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和谐推进,应该并可以保证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应该并可以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和谐,应该并可以与世界经济发展实现和谐共赢。从基本理念创新到经济和谐发展愿景的思路是胡锦涛经济思想最为核心的内容,我们的研究也始终遵循这一思路。4.梳理了胡锦涛力图实现其基本理念并达到经济和谐的主要方式是完善制度设置和加强战略选择。第4、5章是关于制度设置的内容,第6章是战略选择的内容。在第4章中,我们研究探讨了胡锦涛基本经济制度思想,这是其经济制度设置的基础部分。胡锦涛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深化了“两个毫不动摇”思想,提出了“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思想,并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两个平等”思想等为其特色内容。在第5章中,我们研究探讨了胡锦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想,这是其经济制度设置的主体部分。胡锦涛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形成了“从制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等思想。这些思想进一步深化了认识,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第6章中我们从经济增长要素的角度分析得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三个经济发展战略;从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关系出发,分析得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三个经济发展战略。5.分析论证了胡锦涛经济发展方法论思想,即统筹兼顾的思想。我们认为,统筹兼顾是胡锦涛经济发展思想最鲜明的方法论。主要包括统筹兼顾“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和“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等观点。这部分内容与其基本经济理念共属一个逻辑层次,但鉴于其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特殊地位而单独在第7章中论述了本问题。

谢太平[3](2010)在《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改革以来,安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安徽农业总产值达到1418.1亿元,是1978年53.8亿元的26.4倍;粮食产量3023.3万吨,是1978年1482.6万吨的2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4202.5元,是1978年113.3元的37倍。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已经被纳入全球的框架之中,与世界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发生密切的联系。应对农业国际竞争,推进农村现代化,必须把发展农村产业放在优先的位置,其中重要的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此,必须在稳定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经营制度,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经济主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以一定的形式与他人、国家和市场发生经济活动所遵循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农业经营制度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土地经营者以土地为基本要素与他人、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从产业视角看,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也反映了基础产业与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复杂关联。本文以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制度绩效为分析框架,以农业经营的主体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为基本逻辑,以农民与国家、集体、市场之间的关系为视角,从农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组织、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税收制度等维度实证考察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过程。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从时间跨度上讲,是指建国以来安徽农业经营制度所经历的变革;从空间概念上看,是指作为中国农业大省的安徽在农业经营方面所进行的创新。安徽作为中国的一个典型农业省区,其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折射出中国当代农业经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制度环境决定制度安排,制度安排的创新决定制度绩效,制度绩效引致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发生不是自发演进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绩效偏好。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演进过程中,由于制度环境的影响,绩效偏好中的主要方面经济绩效偏好和意识形态偏好相互作用,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扩张与收敛、基层实验的受挫与创新。安徽基层实验的成功引发了一系列规模更大的试验,最终导致中央意识形态的变化。农村改革为意识形态变化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好的例子,显示了基层实验和意识形态变化是如何引致有效的制度变迁的。建国后,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包括:土地改革后、公社时期、大包干时期和税费改革以来这样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与农业生产组织的关系、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农民与市场的关系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产品分配制度和税收制度等,正是这些制度的产生与更替,型塑了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的鲜明图景。土地改革是建国后中国农村社会“三次革命”之首。土地改革是调整农村经济、社会关系的基础,均分土地的目标实现与制度安排,为经济主体实现潜在利益提供了现实的路径,使制度潜能的实现成为可能。安徽农业“三项改革”是安徽农业经营的第一次创新实践,实现了更高的制度绩效。但是,国家在领导土地改革运动中,已经将自己的意志铸入了农民私有产权。当国家意志改变的时候,农民的私有产权形式就必须改变。农业合作化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人民公社制度是以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公社制度安排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现实路径。公社制度是一种“有效”选择,但“有效”并非“有效率”。由于公社产权制度的内在缺陷,农业生产的低效率无法避免,最终导致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责任田”的产生,是安徽应对农业大危机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责任田”在产权安排上实行使用权的有限分解,在合约实施上改变了“自我实施的合约”的监督和激励方式,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搭便车”现象,将“外部性”内化,实现了更高的制度绩效。20世纪70年代中期,公社制度下的安徽农业生产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安徽小岗农民的“大包干”实践是农村改革的起点,是当代中国改革的突破口。“大包干”的产生,得益于制度环境的变化。制度非均衡、制度装置诱引、路径依赖、意识形态刚性的弱化、效用取向的趋同是“大包干”得以产生的制度环境。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重塑了微观市场主体,解决了劳动监督和劳动激励不足的问题,使农业生产经营的最优决策得以实现,从而实现了农民和国家收益上的帕累托改进。这是承包责任制产生的根源,也是其发展的动力。制度安排的效率与效果不仅是其自身的函数,而且是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的函数。随着农村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农业经营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的弱质性日益凸显。税费改革前,安徽农业经营面临新问题,农民负担加重,增收缓慢。农业收益的分配关系在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是导致问题的制度根源。税费改革实际上是一场利益博弈,国家、基层政府和农民作为利益直接相关者参与了角逐,成为博弈主体,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过程就是博弈均衡实现的过程。论文通过对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进程的研究,得出以下经验:贯穿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过程的主线是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土地制度是农业经营制度的核心内容,其产权变革对于农业经营的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度选择与产权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这在大包干之后安徽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表现明显;制度变迁方式与农业经营的绩效密切关联;在农业经营制度供给体系中,扩大制度选择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对于制度的有效供给意义重大。本文共有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从概念入手,厘清了农业经营制度涵义、相关因素,阐释了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建立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分析了土地改革后、公社时期、大包干时期以及税费改革以来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历次变迁与创新,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了解释与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第七章对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针对安徽农业经营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创新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路径设想。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1)概念与材料创新。首先,厘清了农业经营制度的概念。对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学界有着清晰的认识,而对于农业经营制度,理论界却缺乏基本的概念认同。本文从农业经营的内在逻辑和外部联系入手,分析了农业经营制度的涵义。其次,论文以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典型省区安徽作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纵向变迁为依据,实证研究了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过程,实现了研究材料从宏观宽泛到微观具体的突破。(2)新的考量维度和分析框架。论文以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的产权关系为基本逻辑,以农民与国家、集体、市场之间的关系为视角,从农地产权制度、农业生产组织、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税收制度等层面考察农业经营制度,以新的考量维度分析了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的变迁过程。论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以制度环境——制度创新——制度绩效为分析框架,以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工具,探索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环境、过程、原因、动力和绩效,揭示制度创新的作用,并且总结经验,为安徽乃至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吴娜[4](2010)在《我国农村税费制度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的问题。从2001年开始的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以取消农业税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税费改革已经成功落下帷幕了。这次全国性的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社会更加祥和;转变了基层执政理念,社会各界都开始热切关注农村的发展,各方面都加大了支农活动的投入;发展了农民自治组织,形成了合作社、协会等基层良性中间组织;农民种粮和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是有成绩也有不足之处。本文旨在理清我国农村税费制度变迁历程的基础上,力求找寻到城乡税制二元化的深层次体制原因,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税费改革试点地区成功改革的经验,探寻出一条能完善我国农村税收制度的具体、可行、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尤其是能为广大的农民同胞和弱势困难群体找寻到一条政府能帮助他们科学发展的路子。本文分析了相关数据之后发现现行税收制度中存在着乡镇两级政府举债沉重,基层财政压力巨大,乡镇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滞后等问题。并且发现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主要在于在改革过程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博弈和我国城乡二元化的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要在减轻农民负担、科学规范分配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原则下,建立起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设计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税体系,改变现行农村组织结构,加快乡镇政府机构的改革,同时建立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机制,完善农村金融机制,切实支持农村教育、农田水利、道路、农村医疗、社会治安等直接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公益事业和大型公用建设的发展。

赵达君[5](2006)在《我国农村税费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之后的第三次重大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政策之一。税费改革各方面内容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学界和政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我国的农村税费改革进程已基本完成,通过对本次改革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为以后农村社会改革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要对我国税费制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就不能拘泥于将政府看作是旨在为其选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完美”政府。本文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及新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税费改革的制度变迁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农民、政府及其它集团在改革中所承担的角色及他们面临的决策进行分析,提示促进这一制度变革的内在原因和冲动。而改革中相互博弈和谈判的过程则决定了改革的方式和路径。 农民作为农村税费制度变迁的直接受益人,当仁不让地成为这场改革的发起者;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也能够认识到改革能带来政府税收收益的增加。当然,他们也面临着各自的制度成本。政府在具备制度提供成本的可能前提下,农民及其院外集团的或有组织或无组织的行动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对政府的谈判,这是我国农村税费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所在。而诸如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及其演变方向则构成了这一制度变迁的外在因素。当所有的证据显示,农村税费制度的改革能给各方带来收益时,变迁就变得不可避免了。 但是,正如我们所分析的那样,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在各方进行谈判的过程中,作为第一主体受益人的农民并不可能通过正规的有效率的途径进行谈判。相反他们的“谈判”是成本很高且极具破坏性,这种“谈判”方式有可能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增加了国家谈判成本。因此,赋予农民合法的谈判“身份”地位,降低农民谈判成本的同时也能够降低国家谈判成本。这是顺利推进我国农村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陈盛伟,史建民[6](2005)在《农村税费改革的困境:山东省个案》文中认为以山东省农村税费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昌乐县尧沟镇"尧沟困境"的内涵,探讨农民负担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找出农村税费改革在理论依据与实践措施上存在的偏差,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阐述"尧沟困境"对农村税费改革的意义,乃至对国家农业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启示。

王锋[7](2005)在《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在农村推行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一场涉及到全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关系调整的深刻社会变革,农村税费改革被称为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也引起了不少学者对改革进程和前途的关注。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假设在维持现有税费制度格局基础上如何完善,思路多局限在政策设计者指定的框架内,而且大多研究仅限于对税费改革的试点阶段的成绩概括或者做法详细列举。多数学者在研究中往往追求理论翻新,就负担而说负担,最终当然无法解决负担问题。本文在研究中高度概括以往的研究情况,紧密结合中央关于“三农”的最新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两个趋向”等作为理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核心放在如何解决配套改革阶段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更注重从宏观制度层面提出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前瞻性。全文由导论、五章主体内容和余论七个部分构成。 第一章、导论。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其次,就国内外有关税收、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等相关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和概述。最后,就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作了说明。 第二章、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负担和税费改革分析研究。本章通过纵向比较,主要探讨了封建社会农民负担和王朝存亡的关系,分析考察了历史上典型的税费改革,为推动今天农村税费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第三章、国外涉农税收制度分析研究。本章通过横向比较,主要探讨了国外涉农税收制度的制度的特点:“使用者付费原则”或“直接受益原则”、一般不单独设立农业税,主体税种中或其他相关税种中给与农业一定优惠,有的表现为直接给予轻税政策,或者在统一的税率下实行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进行保护,给予农民以直接补贴。为我国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促进农村税费改革深化提供一定借鉴。 第四章、我国农民负担问题分析研究。本章主要通过重新界定农民负担含义、详细分析我国农民负担问题产生背景、农民负担构成及其特点、成因、危害等,指出农民负担沉重的根源所在:以分税制为代表的现行财政体制弊端和以“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为特点的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弊端结合,导致基层政府在人员机构膨胀的同时陷入了“吃饭财政”的困境,导致了税外收费的“三乱”产生,是加重农民负担的直接制度原因。从更深层次考虑,农民负担过重是我国重城轻乡、重工轻农、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和二元社会的产物,是政府推行剥夺农业、偏向城市的歧视性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必然

曲瑛德[8](2005)在《农村税费改革对中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发展的影响 ——以河南省杞县葛岗镇为例》文中提出一直以来,农业税是我国农业人口税费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每年都要缴纳农业税及其他税费项目。农民负担日益加重的问题引起了从政府到学者的关注。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工作。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背景和进展,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本文共七章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农村税费改革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介绍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农村税费改革的现状、绩效,以及税费改革对于乡村财政和义务教育的影响等问题。 第二部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原粮食主产区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的农村税费改革对当地农村发展的影响。 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得出结论,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近期农村税费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结论: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可支配收入,但是富裕农户比贫困农户从这项政策中所获得的收益多;导致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学校维持困难,危房改造难以完成,债务更加难以偿还,但是教师工资得到保障,适龄儿童辍学率降低;降低了乡镇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了农村基础设施维护的成本;改善了干群关系:对乡镇财政收入存在负面影响,乡镇财政受到较大冲击。

巴志鹏[9](2005)在《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后,我国农民负担渐趋沉重。农民负担过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进行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农村税费改革。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改革中会不断产生新问题。所以,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农民过重负担产生的原因、演变的规律,并积极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新途径,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篇论文除了导言和结语之外,共分 8 章。第一章是对中国历史上农民负担问题进行回顾。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饱受封建地租、徭役、兵役等沉重负担之苦。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农民负担问题仍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历代政权更迭的主要导火索之一。 第二章写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的负担状况,从整体上介绍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诸多负担的全貌和演变情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新的土地经营模式也使得农民负担问题逐步显现,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后,农民的税内税外负担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农民负担遂演变成一个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第三章剖析农民负担过重带来的不良后果。农民负担过重,不但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他们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农民收入低,负担重,广大农村市场就启动不起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乏力。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导致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因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 第四章分析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经济、政治原因。农业税制的缺陷和弊端、分税制的不完善、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过多等等都对农民负担造成很大影响,但农民负担过重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第五章写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的种种努力。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要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罗江龙[10](2005)在《制度变迁理论与我国农村税费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变迁的诱因、潜在利润或预期收益、制度变迁的成本和路径依赖等几方面对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农村税费改革进行制度分析的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制度变迁理论 诺思制度变迁模型的基本假定是: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所谓“潜在利润”就是“外部利润”,是一种在已有的制度安排结构中主体无法获取的利润。这种新的制度安排的目的就在于使显露在现存的制度安排结构之外的利润内部化,以求达到帕累托最佳状态。 新制度经济学根据制度变迁中制度主体的差异将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其中以“初级行为团体”自发行动为特征的制度变迁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而以国家的自觉行动和强制性推进为特征的制度变迁称为“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有许多共同点,如两者都是对制度不均衡的反应、两者都得遵循成本─收益比较的基本原则等,但是这两种制度变迁模式又存在一些差别。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实践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中国以国家为制度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又包含着若干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因素和特征,这构成中国经济转轨的一个重要特色。 本文选择博弈模型来对农村税费改革进行分析。在这个博弈模型中,参与制度变迁博弈的社会力量包括国家(各级政府)、官员(或官员集团)和公民(农民),三方从各自的目标函数出发,都企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制度变迁方向和路径的影响力,制度变迁的结果就是三方博弈均衡的结果。2第二章 我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实践回顾农村税费改革的进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探索和酝酿阶段;局部试点阶段; 扩大试点,全面推开阶段。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即取消统筹费,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初步规范了农村分配关系,新的农村税费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初步形成了“税费规范、公开透明、民主监督、责任追究”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初步形成了“机构精简、职能转变、缺口上移、强化村级”的乡村政权组织正常运转机制;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解决,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经费保障、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改善了干群关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矛盾。第三章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系统分析农村税费改革被称为 1949 年以来继土地革命、家庭承包经营制之后“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革命”。目的在于通过对现行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税费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规范农村分配制度,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真正实现“耕者有其利”。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农村税费改革的潜在利润表现为:1.保护和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 扩大农村需求,促进经济增长;3.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的建立;4.转变政府职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农村税费改革过程必然包含六种成本,即:1.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的费用;2.清除旧制度的费用;3.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4.制度变革及其变迁损失;5.实施成本;6.随机成本。但在农村税费改革实践中最主要、影响程度最大的变迁成本有以下几项,即:1.基层财政收入减少;2.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压力增加;3.基层政府机构精简难度大;4.乡镇赤字和债务规模庞大,难以偿还;5. 农民负担问题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这也是当前3农村税费改革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利益调整和利益与权力再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是得益者,因而是改革最坚定的拥护者和支持者;而乡、村两级组织和以往握有收费特权的部门与事业单位,是改革中受冲击影响较大的利益主体,对既得利益和旧的体制仍旧十分留恋,构成对改革的阻碍。这就是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制度变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路径依赖。第四章 制度变迁理论指导下的农村税费改革思路与对策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必须明确改革思路: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最终彻底解决包括税费问题在内的各种农村问题;2.统一城乡税制,公平税负是解决农村税费问题的根本途径;3.逐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才能保证农民的平等地位,实现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作为对策措施,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策划:一是处理好制度变迁博弈三方的利益关系,以求达到目标函数一致,力量均衡,协调发展;二是配套改革,由单项制度变革转向整体性制度变革,建立有效的动态调节和自适应机制,积极地实施适应、调节、引导和控制;三是动态、主动地突破而不是静止、被动地接受路径依赖所带来的阻力和障碍,使制度变迁得以顺利推进。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1. 构建农村公共财政管理框架;2. 构建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3. 加

二、使“耕者有其利”──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耕者有其利”──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峰回路转”的江苏农村税费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失效的“高压线”
二、“开弓没有回头箭”
三、圆“千年等一回”的梦

(2)胡锦涛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言
    1.1 问题提出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问题提出的意义
    1.2 逻辑起点及边界
        1.2.1 研究的逻辑起点
        1.2.2 研究边界
    1.3 研究现状及资源
        1.3.1 研究现状
        1.3.2 依托的主要资源
    1.4 可能创新及不足
        1.4.1 可能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2 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
    2.1 社会历史背景
        2.1.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其产生的坚实基础
        2.1.2 中国面临的一系列经济难题和风险是其产生的现实需要
        2.1.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是其产生的世界背景
    2.2 理论背景
        2.2.1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其产生的深厚理论渊源
        2.2.2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经济思想是其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2.2.3 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是其产生的重要参照资源
    2.3 个人经历背景
        2.3.1 甘、贵、藏等欠发达地区的工作经历为其奠定了丰富的国情认知基础
        2.3.2 改革开放顶层设计的亲历为其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丰富资源
        2.3.3 十六大以来经济发展现实与突发事件的交织为其经济思想产生提供了契机
3 科学发展观经济思想
    3.1 经济发展的内涵
        3.1.1 科学发展
        3.1.2 和谐发展
        3.1.3 和平发展
        3.1.4 结论
    3.2 经济发展的目的
        3.2.1 造福人民
        3.2.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3 实现民族复兴
        3.2.4 结论
    3.3 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3.3.1 全面发展
        3.3.2 协调发展
        3.3.3 可持续发展
        3.3.4 结论
4 基本经济制度思想
    4.1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继续深化所有制改革
        4.1.1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4.1.2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4.2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4.2.1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4.2.2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4.3 坚持两个平等,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3.1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4.3.2 坚持平等竞争
5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想
    5.1 从制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5.1.1 深化市场微观主体改革
        5.1.2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5.1.3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5.2 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5.2.1 宏观调控的地位作用
        5.2.2 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
6 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6.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6.1.1 自主创新主要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6.1.2 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6.1.3 优化自主创新的环境和制度条件
    6.2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6.2.1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2.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6.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3.1 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
        6.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6.4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6.4.1 "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定位
        6.4.2 "两个趋向"论断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
        6.4.3 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
        6.4.4 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两个轮子
    6.5 统筹区域发展
        6.5.1 统筹区域发展的内涵
        6.5.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思路
    6.6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6.6.1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内涵
        6.6.2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6.6.3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和要求
7 经济发展方法论思想
    7.1 作为根本方法的统筹兼顾思想
        7.1.1 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7.1.2 统筹兼顾是胡锦涛经济思想的最鲜明的方法论
    7.2 把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统筹好、协调好
        7.2.1 统筹城乡发展,逐步解决二元经济结构
        7.2.2 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地区均衡发展
        7.2.3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7.2.4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7.2.5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
    7.3 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关系统筹好、协调好
        7.3.1 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7.3.2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7.3.3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8 经济和谐思想
    8.1 经济建设应该并可以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谐推进
    8.2 经济发展应该而且可以保证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
    8.3 经济发展过程应该而且可以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和谐
    8.4 中国经济发展应该而且可以与世界的经济发展实现和谐共赢
9 当代价值与理论意义
    9.1 胡锦涛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9.1.1 我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指南
        9.1.2 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9.1.3 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逻辑提供检视资源
    9.2 胡锦涛经济思想的理论意义
        9.2.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新阶段
        9.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9.2.3 对西方经济学理论逻辑重组的范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分析框架
        1.3.1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分析的中国反思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分析
        2.1.1 经营
        2.1.2 农业经营
        2.1.3 农业经营制度
    2.2 农业经营制度相关要素
        2.2.1 农地产权制度
        2.2.2 农业生产组织
        2.2.3 国家经济体制
        2.2.4 经济发展战略
        2.2.5 农业税收制度
    2.3 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2.3.1 制度变迁理论
        2.3.2 产权理论
        2.3.3 国家理论
        2.3.4 意识形态理论
        2.3.5 理性选择理论
第三章 土地改革后的安徽农业经营制度
    3.1 土地改革及制度安排
        3.1.1 “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理想
        3.1.2 安徽的土地改革及特点
        3.1.3 土地改革后的农业经营制度安排
    3.2 安徽农业经营的第一次创新——“三项改革”
        3.2.1 农业“三改”制度环境
        3.2.2 农业“三改”的内容
        3.2.3 农业“三改”的总体评价
    3.3 合作化运动与集体产权的逐步形成
        3.3.1 安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3.3.2 合作化时期的农业经营制度安排
        3.3.3 农业合作化与经济增长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安徽农业经营制度
    4.1 人民公社化的制度环境
        4.1.1 工业化资本的主要来源与汲取方式
        4.1.2 意识形态绩效偏好与公社化
        4.1.3 交易费用节约与国家利益最大化
    4.2 安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4.2.1 生产大跃进
        4.2.2 组织公社化
    4.3 困境与创新——“责任田”
        4.3.1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业危机
        4.3.2 “责任田”及其制度安排
        4.3.3 “责任田”的绩效
    4.4 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及其绩效
        4.4.1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安排
        4.4.2 公社体制的特征
        4.4.3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经营绩效
第五章 “大包干”时期的安徽农业经营制度
    5.1 中国改革的发端——“大包干”
        5.1.1 小岗模式的产生
        5.1.2 “大包干”的制度演进
    5.2 “大包干”的制度环境分析
        5.2.1 制度非均衡
        5.2.2 制度装置诱引
        5.2.3 路径依赖
        5.2.4 意识形态刚性的弱化
        5.2.5 效用取向的趋同
    5.3 “大包干”的制度安排
        5.3.1 “大包干”的土地制度
        5.3.2 “大包干”的经营体制
        5.3.3 “大包干”的分配制度
    5.4 “大包干”与农业经营绩效
        5.4.1 “大包干”与农业生产率
        5.4.2 “大包干”与农民收入水平
        5.4.3 “大包干”与农业市场化
第六章 税费改革——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6.1 税费改革前的安徽农民负担及原因
        6.1.1 农民负担
        6.1.2 原因分析
    6.2 税费改革的制度环境
        6.2.1 “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
        6.2.2 发展理念的转变
        6.2.3 农业税收制度的国际视野
        6.2.4 农业税征收的成本-收益分析
    6.3 从基层试验到国家推进——安徽税费改革实践分析
        6.3.1 税费改革的试验
        6.3.2 税费改革的绩效
        6.3.3 税费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
第七章 基本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基本结论: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与变迁的基本经验
        7.1.1 以土地产权为主线的制度变迁
        7.1.2 产权制度安排决定经济增长
        7.1.3 制度变迁方式影响经济绩效
        7.1.4 尊重农民首创精神
    7.2 未来展望:完善与创新安徽农业经营制度的路径设想
        7.2.1 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7.2.2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
        7.2.3 推进农村工业化转移剩余劳动力
        7.2.4 实施耕地保护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7.2.5 完善投资机制改善公共产品供给
        7.2.6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我国农村税费制度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1.3 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1.4 研究的方法及资料
2 理论借鉴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借鉴
        2.1.1 亚当·斯密的税收理论
        2.1.2 瓦格纳的税收理论
        2.1.3 凯恩斯税收理论
        2.1.4 其他税收思想
        2.1.5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2.2 研究综述
3 税收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3.1 税收制度的基本概念界定
    3.2 税收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
    3.3 税收制度变迁的基本原理
4 我国农村税费制度的变迁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4.1 我国农村税费制度的变迁历程
    4.2 我国现行农村税收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我国现行农村税收制度缺陷的原因及影响
    5.1 我国现行农村税收制度缺陷的原因
        5.1.1 城乡二元税制结构是根本原因
        5.1.2 财政资源分布不均是重要原因
        5.1.3 政策执行难度大是现实原因
    5.2 我国现行农村税收制度缺陷的影响
6 探讨完善农村税收制度的对策及配套措施
    6.1 境外经验借鉴
    6.2 改革原则
    6.3 改革方向
    6.4 改革措施
        6.4.1 完善我国现行农村税收制度的的对策建议
        6.4.2 完善现行农村税收制度相关配套措施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我国农村税费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题背景、意义和目的
    1.2 农村税费的概念和研究范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可能的创新和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制度变迁理论
    2.1 相关概念
    2.2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
    2.3 制度变迁的方式
    2.4 制度变迁的过程
第三章 政府角色与我国农村税费制度
    3.1 政府的性质
    3.2 政府建立规则及其有限性
    3.3 政府的主要职能
    3.4 政府推进制度变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5 中国政府角色与中国农村税费制度
第四章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进程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税费制度
    4.2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践过程
    4.3 我国农村税费制度变迁的模式和路径
第五章 我国农村税费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5.1 农村税费制度变迁的交易成本分析
    5.2 农村税费制度变迁中的利益集团
    5.3 农村税费制度变迁中的外因分析
第六章 有关结论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 有关结论
    6.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7)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1.1 亚当.斯密的税收理论
        1.2.1.2 瓦格纳的税收理论
        1.2.1.3 凯恩斯学派的税收理论
        1.2.1.4 供应学派的减税理论
        1.2.1.5 税收的最高三原则
        1.2.1.6 马克思的“六项扣除”原则
        1.2.1.7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
        1.2.1.8 制度变迁理论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2.1 “费改税”与减税的概述
        1.2.2.3 对农村税费改革前试点模式研究
        1.2.2.4 对现行农村税费改革的研究
        1.2.2.5 对现行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改革研究
    1.3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及拓展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负担和税费改革分析研究
    2.1 封建社会的农民负担考察
    2.2 封建社会的税费改革考察
        2.2.1 两税法
        2.2.2 一条鞭法
        2.2.3 摊丁入亩
        2.2.4 火耗归公
        2.2.5 黄宗羲定律
    2.3 本章小结:历史上农民负担和税费改革的借鉴
第三章 国外涉农税收制度分析研究
    3.1 国外涉农税收制度特点
        3.1.1 现在还征收农业税的国家的特点
        3.1.2 现在不征收农业税的国家的特点
        3.1.2.1 消除“身份性税收”
        3.1.2.2 给予农业一定的税收优惠
        3.1.2.3 政府补贴农业
    3.2 本章小结:国外涉农税收制度的借鉴
第四章 我国农民负担问题分析研究
    4.1 研究农民负担的目的
    4.2 对农民负担的重新界定
        4.2.1 农民负担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4.2.2 农民负担是一个综合的范畴
        4.2.3 农民负担是一个公平的范畴
        4.2.4 对农民负担的界定(定义)
    4.3 农民负担问题的提出及产生背景
        4.3.1 农民负担问题的提出
        4.3.2 农民负担问题产生的背景
        4.3.2.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停滞
        4.3.2.2 基层政府及部门、人员的膨胀
        4.3.2.3 现行分税体制不完善
    4.4 农民负担沉重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4.4.1 “头税”(含涉农各税)
        4.4.2 “二税(”三提五统)
        4.4.3 “三税”(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集资、摊派、罚款等)
        4.4.4 “两工”负担
        4.4.5 “暗税”(剪刀差)
        4.4.5.1 “剪刀差”的形成原因
        4.4.5.2 “剪刀差”的严重危害
        4.4.5.3 消除“剪刀差”的可行途径
第五章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配套阶段有关问题分析研究
    5.1 农村税费改革的开始和进展情况概述
    5.2 对农村税费改革目标的探索和认识
        5.2.1 对农村税费改革目标的探索
        5.2.2 对农村税费改革目标的认识
        5.2.2.1 对试点改革阶段目标的认识
        5.2.2.2 对配套改革阶段目标的认识
    5.3 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阶段分析和反思
        5.3.1 单纯的“费改税”不能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5.3.2 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层阻力分析
    5.4 对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有关问题的认识
        5.4.1 对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的认识
        5.4.2 对农村公共产品提供和保障的认识
        5.4.3 对取消农业税的认识
        5.4.4 对WTO 框架下政府农业支持政策选择的认识
        5.4.5 对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障碍的认识
        5.4.6 以制度变迁破解农村税费改革中的难题
    5.5 本章小结:对农村税费改革的回顾与分析
第六章 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分析研究
    6.1 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开始、进展、成效
        6.1.1 指导思想
        6.1.2 改革思路
        6.1.3 改革的目标
        6.1.4 改革主要内容
        6.1.5 改革成效
    6.2 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难点及对策
        6.2.1 税费改革中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的问题
        6.2.1.1 农民负担不平衡(农户和地区之间)和农业特产税征收难
        6.2.1.2 一些地方“两工”负担依然很重
        6.2.1.3 农业税征管方式的改革
        6.2.1.4 妥善解决税改后村级运转难问题
        6.2.2 配套改革阶段需要巩固成果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6.2.2.1 继续做好村级债务化解工作
        6.2.2.2 继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6.2.2.3 继续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和促进职能转变
        6.2.2.4 继续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
    6.3 对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基层实践的调查研究
        6.3.1 对徐州市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研究
        6.3.2 对铜山县税费改革后农税征管难的调查研究
        6.3.3 对沭阳县化解乡村债务的调查研究
        6.3.4 对苏州市实行“一事一议”公平负担的调查研究
        6.3.5 对涟水县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
        6.3.6 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民意调查及情况简析
        6.3.6.1 税费改革后的民意调查情况
        6.3.6.2 对民意调查情况的简要分析
    6.4 本章小结: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第七章 余论
    7.1 离开制度的框架无法理解农民负担
    7.2 离开制度的变迁无法解决农民负担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农村税费改革对中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发展的影响 ——以河南省杞县葛岗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农村税费改革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
        1.2.1 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
        1.2.2 取消屠宰税
        1.2.3 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1.2.4 调整农业税政策
        1.2.5 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
        1.2.6 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1.3 调查点选择说明
第二章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2.1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进展情况
        2.1.1 试点的起源
        2.1.2 改革试点取得的成果
    2.2 我国农业税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2.1 农业税立法滞后
        2.2.2 税费改革目的具有单一性和短期性
        2.2.3 税费改革政策设计缺乏系统性
        2.2.4 税制设计带来税负不公,造成抛荒现象
        2.2.5 乡村债务化解难度仍然较大
    2.3 国外农业税制比较
        2.3.1 国际上农业税制的特征及经验
        2.3.2 国外农业税制给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借鉴
    2.4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模式与改革方向
        2.4.1 WTO框架下的农村税费改革
        2.4.2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几种模式
    2.5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方向
        2.5.1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指导方向和原则
        2.5.2 中央对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决定
第三章 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的农村税费改革基本情况
    3.1 杞县农村税费改革情况
        3.1.1 杞县简介
        3.1.2 杞县农村税费改革进程
    3.2 葛岗镇农村税费改革情况
        3.2.1 葛岗镇基本情况
        3.2.2 葛岗镇农村税费改革情况
    3.3 楚中村税费改革情况
        3.3.1 楚中村基本情况
        3.3.2 楚中村税费改革情况
第四章 杞县农村税费改革情况综合分析
    4.1 杞县农村税费变化趋势
    4.2 葛岗镇2002年至2004年农业税征税变化
    4.3 楚中村2002年至2004年征税变化
    4.4 楚中村农民对农村税费改革的态度分析
第五章 农村税费改革对杞县农民收入与乡镇财政的影响分析
    5.1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
    5.2 对乡镇财政的影响
        5.2.1 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收支缺口大
        5.2.2 减少了乡镇财政资金的来源渠道,降低了乡镇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5.2.3 加大了乡村债务问题的解决难度
        5.2.4 农村税费改革加大税收成本
        5.2.5 对农村五保资金的投入减少
    5.3 改善干群关系
第六章 农村税费改革对杞县农村公共产品和义务教育的影响分析
    6.1 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公共产品
    6.2 税费改革对义务教育影响
        6.2.1 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
        6.2.2 教师工资得到保障,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适龄儿童辍学率降低
        6.2.3 学校运转困难,危房改造难以完成,现有债务难以偿还
    6.3 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第七章 完善我国近期农村税费改革的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建立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体系,完善农民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机制
        7.2.2 改革农业税计量方式,使贫困农户更受益
        7.2.3 精简乡镇、村级机构
        7.2.4 精简和优化教师队伍,合理设置教育资源,保障义务教育投入
        7.2.5 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管好、用好转移支付资金
        7.2.6 加强农业税征收管理工作
        7.2.7 妥善处理好农民拖欠税费及乡村债务等遗留问题
    7.3 2005年农村税费改革的新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9)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一、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土地家庭承包制下中国农民负担研究状况述评
    三、本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框架结构
第一章 中国农民负担的历史回顾
    一、秦汉时期的农民负担
    二、隋唐时期的农民负担
    三、宋元时期的农民负担
    四、明清时期的农民负担
    五、民国时期及革命根据地的农民负担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农民负担
第二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负担的状况
    一、土地家庭承包制与农民负担
    二、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的农业各税负担
    三、土地家庭承包制推行以后我国农民承担的税外负担
    四、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发展的几个阶段
    五、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的区域差别
第三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危害
    一、农民负担过重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农民负担过重对扩大内需政策绩效的影响
    三、农民负担过重对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形象以及对农村和整个社会稳定的影响
第四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症结
    一、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我国农民负担
    二、我国的农业税制与农民负担
    三、分税制对我国农民负担的影响
    四、乡镇行政、财政体制缺陷对农民负担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的实践
    一、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初期:制止“三乱”、规范农民负担
    二、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遏制恶性案件发生,强化领导干部责任
    三、世纪之交:费改税、理顺税费关系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实践的绩效分析
    一、“三令五申”减农负绩效不佳现象分析
    二、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考
第七章 中国历史上及国外涉农税制借鉴
    一、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制考察
    二、我国历史上农业税制沿革的启示
    三、国外涉农税制概述
    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八章 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路径探讨
    一、统筹城乡发展,早日完成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到一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
    二、乡镇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绕不过去的坎儿
    三、增收是减负的关键一环: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制度变迁理论与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制度变迁理论
    第一节 概念与定义
        一、制度
        二、制度环境
        三、制度安排
        四、制度变迁
        五、初级行动团体
        六、次级行动团体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
        一、诺思模型的基本假定
        二、制度变迁的前提条件和制度安排的层次
        三、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和成本构成
        四、改变潜在收益和成本的因素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方式及比较
        一、诱致性制度变迁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
        三、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比较
    第四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分析模型
        一、博弈三方的基本关系
        二、博弈三方的目标函数
        三、制度变迁路径的选择是三方博弈均衡的结果
第二章 我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实践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公共产品
        二、税收
        三、公共收费
        四、农村税费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进程
        一、探索和酝酿阶段
        二、局部试点阶段
        三、扩大试点,全面推开阶段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成就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农村税费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第三章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系统分析: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阐释
    第一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潜在利润
        一、保护和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扩大农村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三、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的建立
        四、转变政府职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现实成本
        一、基层财政收入减少
        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压力增加
        三、基层政府机构精简难度大
        四、乡镇赤字和债务规模庞大,难以偿还
        五、农民负担问题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路径依赖
        一、路径依赖的含义及后果
        二、路径依赖的形成机制及影响
        三、路径依赖的突破
第四章 制度变迁理论指导下的农村税费改革思路与对策
    一、构建农村公共财政管理框架
    二、构建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三、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逐步健全农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四、精简机构,精干队伍,实行“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体制
    五、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建设
第五章 结论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结论
    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使“耕者有其利”──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峰回路转”的江苏农村税费改革[J]. 孙国贵. 农村经营管理, 2018(06)
  • [2]胡锦涛经济思想研究[D]. 郑冬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7)
  • [3]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D]. 谢太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8)
  • [4]我国农村税费制度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吴娜. 重庆大学, 2010(04)
  • [5]我国农村税费制度变迁研究[D]. 赵达君. 新疆农业大学, 2006(02)
  • [6]农村税费改革的困境:山东省个案[J]. 陈盛伟,史建民. 改革, 2005(08)
  • [7]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分析研究[D]. 王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
  • [8]农村税费改革对中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发展的影响 ——以河南省杞县葛岗镇为例[D]. 曲瑛德.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9]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 巴志鹏.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10]制度变迁理论与我国农村税费改革[D]. 罗江龙. 西南财经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让“耕者有其所”——论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导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