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学报总目录,第22卷,第1至4期,2000年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总目录,第22卷,第1至4期,2000年

一、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22卷第1~4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英[1](2021)在《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国维在诗词、戏曲等文体方面的研究造诣深厚、论着颇丰,受到学界长期以来的广泛关注。相比之下,王国维在小说领域的研究成果所受关注程度相对不足。王国维对小说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小说创作理论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值得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王国维在考察“小说”一词的基础上,对小说文体的源流演变进行了追溯与梳理,得出后世小说以唐朝变文为发端,发展到宋代说话、话本,最后演变为通俗小说。他考究章回小说的起源与祖本的问题,认为章回小说萌芽于赵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后世章回小说之祖。对于一直以来的小说因袭写作现象,他予以梳理判断,断定后世章回小说多为因袭之作,绝非一时之作,流露出对小说因袭写作问题的保留态度。关于小说文体的创作理论,王国维认为小说创作主体应当具备“忠实”与“阅世”的基本能力素养;在小说创作过程中,需要兼顾叙事性与抒情性的两种倾向,同时应当注重“描写人格”,也要关注小说作品中所呈现的“乐天”精神与“悲剧”性质。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的生成,有着自身研治史学的学术积淀,也有着家学、师承的旧学传承和新学渗透。此外,以焦循文体观等为代表的传统文论和以叔本华等为代表的西方理论也对他的小说文体观念的生成,有着不容忽视的潜在影响和融合作用。王国维从文体独立性的维度,审视、界定、推崇小说;从史学研究的角度,搜集、考证、梳理小说;从美学阐释的视角,分析、评论、研究小说。这样的小说文体观,对后世小说研究和文体学研究都产生着持续性的影响,既有文体观念的启蒙、研究范式的创新,也有治学风格的引领,这些都是研究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的主要研究意义和重要学术价值。

袁耀辉[2](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李蒙[3](2019)在《近代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研究(1904-1945)》文中提出清朝末年,在清廷改制和新学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下,曹州地区建立曹州官立中学堂和曹州普通中学堂两所新式学堂。两所学堂坚持对新式教育的探索。随政府教育政策调整,1913年两所学堂合并,后改名为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此后,学校建设不断完善,步入稳定发展时期。至1937年,学校因抗日战争被迫南迁,开启南迁办学之路。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极为重视对学校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和管理体制的建设。课程设置方面,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视野拓展。教师队伍方面,学校老师不仅教学能力突出,教育理念先进,而且师德高尚。管理体制方面,学校设有完善的行政组织和详细的学生细则,并实行宽严相济的原则,可以有效规范学生行为,保障学生权益。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六中坚持对新式教育的探索与发展,这使学校取得较大的办学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成为江北名校。省立六中作为一所地方中学,在受到曹州地方支持的同时,亦对曹州甚至山东地区产生影响。在两所学堂时期,学校重视对学生的革命思想教育,积极组织革命活动,这对曹州地区革命意识的启蒙起到极大作用。省立六中时期,学校重视爱国教育,组织示威游行,促进曹州地区民族思想的发展。六中学生毕业后多进入教育行业,一定程度上促进山东地区教育的进步。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通过学校发展与地方进步的良性互动,极大地促进了曹州地区的近代化。省立六中办学成功的原因,对今天的教育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范雄华[4](2018)在《《三才图会》设计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105)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旨在立足《三才图会》的设计文献研究,探讨中国传统设计理论的基本问题,从而深入挖掘民族本土设计实践和设计文化资源。《三才图会》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其重要的设计文献,既包括文字文献,更有丰富的图像文献。本文以《三才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6月发行的版本)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文献内容进行了系统阐释,并重点选取与设计直接相关的《宫室》、《器用》、《衣服》三卷,在逐字逐句完成点校整理的基础上,从设计学的本体出发,着重从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环境的关系三个层面展开分析研究,力求总结和提炼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阐释它们对于古代设计实践的影响,以期从历史借鉴中发现其当代价值。本文除第一章导论外,主体部分包含六章内容。第二章阐释了《三才图会》的逻辑结构,重点突出了文献结构和文献内容,为便于记述理解,本文对文献内容包含的十四个门类大致分为总纲、自然、器物和致世四个部分。第三章从总体上阐释了《三才图会》设计理论体系,即:“一个核心(’三才’思想)、三大系统(图像设计系统、技术设计系统和设计领域系统)”,并总结分析了这一设计理论体系的核心、特征和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结合对《宫室》、《器用》、《衣服》三卷内容的深入阐释,解构了囊括衣食住行用的设计领域系统,分析了古代的图像设计系统和技术设计系统。第七章探析了《三才图会》设计思想对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计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其具有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本文的核心观点:一、“三才”思想作为《三才图会》设计理论的核心,继承了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计体系的思想源头和设计方法。其显着特征是注重处理人与天地的关系,将人观察世界、体悟世界、把握世界的经验进行总结,记录事物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设计的思想源头、设计的宗旨、设计的方法、设计的审美观照等理论层面上指导着设计实践的开展,使设计具有自然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呈现出天人合一的设计境界。二、《三才图会》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全书按照王圻经邦济世的务实思想原则构架,按照天、地、人的“三才”哲理逻辑进行编排,呈现出全局性、系统性的特色。从当代设计的角度来看,本书所辑录的设计文献内容,围绕“人”出发,涉及到当代设计的诸多领域,于当代设计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本文的创新观点:一、本文从设计学角度阐释古代设计理论,且将着眼点立足于当代设计体系构建的本土化。论文最大的意义不在形而下的完成了一个设计任务、或一项科技发明,而是在形而上的理论层面努力探索古籍中出现的或琐碎或成片的设计思想与理念,整理对构建当代设计学体系有价值的一字一句,并深入研究其要义。二、本文是在对《宫室》、《器用》、《衣服》共19卷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点校基础上深入开展的研究。《三才图会》为古文,迄今为止不仅未有全本的点校本出现,即使单卷的全文点校也未曾有人做过。由于参考的版本为明版,生僻字多,不易辨认,对某些现代己弃用的字形,需要搜集多个不同版本的图会参考比照,找出其真正含义,点校整理工作既具创新性,更有艰苦性。论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突破以往将研究中国传统设计理论的方向置于造物范式、造物活动的做法,从设计学本体出发,重视与设计相关的历史渊源、文化模式、社会形态、意识形态、风俗习惯、大众心理等因素,有助于理解古代设计思想的传承性特征和创新性,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设计思想的精髓。本文有待深入的地方:一是由于《三才图会》体量十分庞大,虽然我们做了大量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但仍感觉还有诸多文献有待深入研读阐释,尤其是《宫室》、《器用》、《衣服》三门之外的文献,在本文中展现不够。二是由于时间关系,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如对“三才思想”阐释还不够系统深入,对中国传统设计中各领域的研究尚显单薄。

李江龙[5](2018)在《清代乾隆以来甘肃西和县乡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约是中国古代乡村社会中以教化为主要职能的民间社会组织,产生于北宋,在明清时期得到迅猛发展。清康熙九年(1670年),清政府将乡约推广至全国各州府县并大力施行,规定各地方乡约于每月朔望之日宣讲“圣谕六言”以教化百姓。清政府把乡约的“圣谕”宣讲视为基层民众教化的重要手段,以期达到匡正民风、革除陋俗、维护基层稳定和谐之目的。然而,乡约在实践过程中被赋予更多的权力,其行政职能逐步加强,逐渐成为州县官府基层治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清代西和乡约设立于康熙年间,其设立之初主要担负地方百姓的教化职责,在实践过程中,西和乡约被陆续赋予“清查人口”“维护治安”“司法行政”等职能,成为县衙管控乡村社会的重要工具,对维护基层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西和乡约的实践活动还弥补了地方官治鞭长莫及之不足,提高了州县衙门的行政运行效率。道光以来,在内忧外患之形势下,清统治阶级内部关系有了新的调整,最直接的表现为行政权力的下移。西和县乡约被赋予更大的司法权力,可协助官府维护治安,配合官府理讼办案,甚至还可自主查办案件,西和乡约完全成为县衙有效控制基层民众的工具和手段。因此,繁杂的行政重任,使得乡约无力潜心于民众教化,晚清以来西和乡约的教化职能几乎成为具文。同光以降,西和县民众与乡约互告案件、士绅状告乡约案件多发是乡约与民众、乡约与士绅矛盾激烈的突出表现。分析这一时期清代西和县衙档中相关案件的判决结果时发现:有的确属于乡约受贿,调解不公的案件;亦有民众诬告乡约、殴打乡约的案件。可见,彼时乡约与百姓、乡约与士绅、乡约与县衙之间的矛盾既复杂尖锐又难以调和。地处西北僻壤山区的西和县,乡约在维护地方社会秩序和乡村社会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清代西和乡约、民众、州县官吏之间在冲突与消解、对立与制衡中共同维护着西和社会的正常运行。

司学敏[6](2016)在《家庭冲突调解机制弱化与农村女性的信教历程 ——基于L镇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L镇是河南省东部的一个小镇,近些年L镇的基督教传播越来越快,L镇基督徒也越发增多,尤其是已婚女性信徒。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的质性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阶段采用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法,在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阶段采用归纳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家庭冲突调解机制的弱化与农村女性的信教历程进行探索和分析。通过调查,并对案例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家庭冲突调解机制的弱化是影响农村女性信教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社区中的几大传统的冲突调解机制——大家庭调解机制、“头面人物”调解机制、亲友邻居调解机制以及基层组织调解机制等一直对调解农村居民的家庭冲突发挥着不错的作用。但是,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也在被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深深地影响着。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不仅农村社区的区位结构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村民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原有的家庭冲突调解机制呈现出弱化的态势,主要表现为:传统调解机制的功能性不显着,很多人不了解,不认为这些调解机制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调解机制的主动性缺失,遇到冲突的村民得不到主动关怀;调解的能力不足,调解效果不明显甚至受到质疑;调解容易产生负面作用,缺乏保密性,容易给冲突主体带来舆论压力。为此,笔者结合调查资料和已有的文献,从家庭结构、人际关系、基层组织及村民法制观念的变化等方面对农村社会中家庭冲突调解机制弱化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对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曹宁[7](2014)在《中国古代书目着录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现代文献编目理论为参照,将研究视角凝聚于中国古代书目着录的形式、方法和体例,通过对书目基本款目中着录信息的挖掘、归纳与分析,探讨和揭示了中国古代书目着录事业产生、发展、变革的历史过程。具体内容包括:根据辑佚资料,对中国古代宋以前已经亡佚的经典目录文献,如《别录》、《七略》、《晋中经簿》、《七志》、《七录》、《群书四部录》和《古今书录》等的着录形式、方法和体例,进行了推测、分析和概括。结合宋以后现存目录的着录面貌,总结了中国古代书目着录事业的基本特点并分析了其对当代文献编目的影响。在对汉代书目的研究过程中,对《汉志》修订《七略》书目题名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对向歆父子在编撰书目过程中选取文献题名和自拟题名的方法与原则进行了细致研究;对《七略》与《别录》提要之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汉志》“篇卷”和“家”的问题上提出新的观点。认为《汉志》中着录的篇卷数是对文献外在形式特征的描述,在着录中篇卷并不混用,卷是常态,篇是特例。若文献中的每一篇均做到以一卷载之,则全书以篇计;若文献内部不分篇或虽然分篇但篇卷并不一一对应,其中或有一卷容纳多篇,或有一篇以多卷载之,或两种情况均有时,则全书以卷计。而《汉志》中的“家”并不以“一行”或“一书”计算,“家”的划分只在父子师徒之间。有直接师承关系的父子师徒(含活动时代相近的宗师与再传弟子)即便各自有署名着作,如无“更张义例,别有发明”的具体记载,原则上也应合为一家。在对魏晋以来书目的研究过程中,对《今书七志》的书名及附录构成进行了考证;对《隋志》的参考书目特别是“梁有”书目的来源做了推测分析。针对中国古代“目”和“录”的产生与发展变迁提出新的观点。认为“类书”与“类人”体例皆发端于《汉志》,而成型于南北朝时期,且“类人”在前而“类书”在后,进而对唐以后两种体例的交替变化、利弊得失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本文认为兴盛于魏晋南北朝的传录体提要,可能在隋唐以后还延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宋元才退出提要体例的主流地位,而其余脉则一直延续到明清。

蒋鹤鸣[8](2011)在《专利权穷竭原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专利权穷竭原则是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一个特有原则,是平衡专利权人专有权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原则,在我国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结合各国实践进行叙述和论证。首先从专利权穷竭原则的历史渊源中分析了专利权穷竭原则产生的历史原因。由于专利权是国家授予专利权人的垄断权,但是这种垄断影响到社会公众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无疑将会备受质疑。这时就产生了专利权穷竭的原则。该原则能够促进专利产品的自由流通,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和采用。但同时,该原则的存在又无疑会损害相关人的利益,因此也会遭受不同的反对意见。而且对专利权穷竭原则本身而言,不同的国家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尤其当专利权穷竭涉及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涉及平行进口问题时,各个国家对其态度的差异就相当大了。本文从专利权穷竭的理论基础去分析和观察该原则存在的基础,从该原则的空间效力去分析其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该原则与平行进口的关系去分析各个国家对待该原则的不同态度以及其历史原因与理论基础。其中发达国家由于其专利技术处于优势地位,大多主张专利权的国内穷竭而不支持平行进口。发展中国家则大多坚持专利权的国际穷竭原则,支持平行进口。各个国家均从各自利益出发,从不同理论出发坚持各自的主张。他们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地域性理论、默示许可原则、利益平衡理论、内在限定论等等。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理论,并从进口权相关理论、平行进口的含义、分类、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结合专利权穷竭原则的理论来联系各国的立法与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构成,从专利权穷竭原则概述、专利权穷竭原则的理论基础、专利权穷竭原则的空间效力、专利权穷竭原则与平行进口的关系以及专利权穷竭原则在我国的具体应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一一论述。第一章从专利权穷竭原则的概念和渊源谈起,分析了专利权穷竭原则的历史发展以及其表现形式和构成要件,对专利权穷竭原则进行基础性的了解与分析。第二章介绍的是专利权穷竭原则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默示许可原则、利益平衡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理论,了解相关理论有助于对专利权穷竭原则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其中默示许可原则和利益平衡理论是专利权穷竭原则的基础理论之一。第三章主要对专利权穷竭原则的空间效力,即专利权的国内穷竭、国际穷竭和区域穷竭三种表现形式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介绍的是专利权穷竭原则与平行进口的关系,这是专利权穷竭原则最主要的应用方式之一,也是国际上涉及专利权穷竭原则的主要争议所在。第五章对专利权穷竭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进行分析,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专利权穷竭原则在我国的具体应用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和想法。笔者希望通过理论分析,有助于对专利权穷竭原则的进一步思考,对该原则进行更加客观的深入理解,并使其在我国能发挥更加实际的作用,有助于我国专利制度的完善和进步

刘加全[9](2010)在《北魏洛阳永宁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围绕“政治和权力如何影响洛阳永宁寺的建造及利用”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有关文献和考古资料,本文首先对洛阳永宁寺与汉魏以来的寺院、礼制、宫殿建筑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物质层面解决了寺院平面布局以及院墙、塔、殿、山门等建筑形制的渊源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寺院的选址、督建设计、寺塔功能的转变等方面所受政治和权力因素之影响进行了剖析,进而全面揭示了整个寺院是如何在国家政治和个人权力的影响下被建造和利用的。永宁寺塔被火焚毁后,物质形态的寺塔建筑消失了,但是文化形态的永宁寺,却以追忆和转述的方式被人们不断地感受和认识,成为承载了北魏晚期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等信息且不断产生知识的“古迹”。文章最后部分深入剖析了历史文献、宗教经典的叙事方式,延展探讨了永宁寺的历史写作问题。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三点:第一、本文对于研究政治和权力如何反映和投射到一座宗教建筑上,具有个案研究的探索意义。第二、就北魏洛阳永宁寺而言,在物质层面上,本文理清了寺院的平面布局以及院墙、山门、佛殿、佛塔等寺院建筑的渊源和发展脉络。第三、在文化层面上,从政治和权力的角度研究和认识永宁寺,使人们对其敏感的地理位置、惊人的高度体量、佛塔功能的转变等问题有了全新的理解。而文章最后部分对永宁寺历史写作的探讨,则有利于永宁寺知识生成等新问题的提出和展开。

仲兆宏[10](2010)在《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文中认为常州所在的江南地区是我国古代宗族制度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宗族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宗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明清时期,常州地区的宗族众多,声名显赫。晚清,时代急剧转型,常州宗族竭力适应社会变迁,寻求自身的生存之路。作为恢复被太平天国战争所破坏的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一环—慈善事业,政府呼吁地方社会的配合和协助,常州宗族及其士绅在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诉求下,利用政府经意不经意让渡的制度空间,修建和创建了大量的慈善组织,使常州慈善组织的规模达到了历史顶峰。慈善组织救助了大批的弱势人群,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地方社会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宗族提升了社会地位和声望,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宗族的生存和发展。晚清,常州宗族通过对宗族成员的族内教育,不仅提升了族人的自身素养,使之成为维持宗族秩序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宗族及其士绅依靠国家进行社会重建的制度性空间,极力恢复和维护传统的社会教育资源,重建和新建了府学、县学、书院、义塾等各类教育机构,以恢复传统的地方社会秩序。这实际上是宗族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采取的一种维护和振兴宗族的重要举施。在“清末新政”期间,在国家法理层面上,宗族和士绅兴办新式学校,任职于新式教育的各类管理结构,为常州的新式教育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晚清常州宗族寻求生存空间,调整生存策略的过程。如果说祭祀事业在于调适地方民众的心理状态,以求压抑情感的有效释放,那么河道疏浚、修桥铺路、清道路灯、公园、图书馆等公共事业则在于关注地方社会百姓的日常生计,关注他们社会公共事务的共同利益。晚清的客观社会环境和情势使得地方政府关注公共事业的精力和财力不敷,治理不善。在这一历史的转折时期,常州宗族及其士绅完全或部分代替地方政府参与地方公共工程事业建设,客观上完善了地方官员的部分职能,维护了地方社会的秩序。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宗族的褒奖和依赖大大提高了宗族的名望,地方民众的感德之意也激发了对宗族的钦佩与仰慕。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宗族掌控地方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说是宗族求得生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晚清常州宗族及其士绅依靠宗族的社会关系、经济实力和个人能力,利用国家自觉不自觉的让渡社会事业的操作空间和法理性的制度性空间,重建和新建地方社会的慈善组织、重建地方社会的传统教育体系、建立新式教育体系、从事地方社会公共工程的建设。在造福桑梓、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的同时,宗族努力寻找着自身的生存空间。宗族扮演了社会事业发展与转型的主角,社会事业提供了宗族生存与变迁的舞台,宗族和社会事业双向促动、双向构建的视域交融,表明晚清常州宗族能动地适应社会变迁的同时促进了地方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果我们仅把宗族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存在,也许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种民间力量,在地方社会事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宗族的长袖善舞留给了历史亮丽的色彩。

二、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22卷第1~4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22卷第1~4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研究综述
    二、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王国维对小说文体的演变考察
    第一节 对通俗小说的源流梳理
    第二节 对章回小说的起源推论
    第三节 对因袭写作的梳理判断
第二章 王国维的小说文体创作理论
    第一节 小说创作主体素养论
    第二节 小说创作的叙事性与抒情性倾向
    第三节 小说创作以“描写人格”为主
    第四节 小说创作的悲喜剧类型论
第三章 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家学传承的影响
    第二节 传统文论的积淀
    第三节 西方文论的融合
第四章 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体”的认可与推崇
    第二节 “史”的追求与创新
    第三节 “美”的继承与融合
    第四节 对后世小说文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近代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研究(1904-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一、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的历史沿革
    (一)省立六中的前身(1904——1914)
    (二)稳步发展时期的省立六中(1914——1937)
    (三)南迁的省立六中(1937——1945)
二、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的办学情况
    (一)科学的课程设置
    (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宽严相济的管理体制
三、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与近代山东社会
    (一)两学堂与曹州地区革命意识的觉醒
    (二)省立六中与曹州地区民族意识的发展
    (三)省立六中与近代山东教育的进步
四、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办学成功的原因分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三才图会》设计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3.3 研究现状总体评价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才图会》的逻辑结构
    2.1 王圻生平与着述
    2.2 《三才图会》成书背景
    2.3 《三才图会》评价问题
    2.4 《三才图会》文献结构阐释
        2.4.1 哲理性的编纂逻辑:择“三才”之名
        2.4.2 开创性的编纂特色:图文并茂
        2.4.3 程式化的编排方式:“述”而后“评”
    2.5 《三才图会》文献内容阐释
        2.5.1 总纲部分:《天文卷》、《地理卷》、《人物卷》
        2.5.2 自然部分:《时令卷》、《鸟兽卷》、《草木卷》
        2.5.3 器物部分:《宫室卷》、《器用卷》、《衣服卷》
        2.5.4 致世部分:《身体卷》、《人事卷》、《仪制卷》、《文史卷》、《珍宝卷》
第三章 《三才图会》设计理论体系总论
    3.1 《三才图会》设计理论的核心
        3.1.1 法“天”
        3.1.2 尊“人”
        3.1.3 求“和”
    3.2 《三才图会》设计理论的特征
        3.2.1 整体性特征
        3.2.2 关联性特征
    3.3 《三才图会》设计理论的原则
        3.3.1 探究设计本源
        3.3.2 崇尚设计文化
        3.3.3 关注设计材料
        3.3.4 详述设计技术
第四章 《三才图会》的设计领域系统
    4.1 三大设计领域
        4.1.1 建筑设计领域
        4.1.2 产品设计领域
        4.1.3 服饰设计领域
    4.2 八大设计门类
        4.2.1 建筑及规划设计
        4.2.2 器皿设计
        4.2.3 乐器设计
        4.2.4 武器设计
        4.2.5 纺织工具设计
        4.2.6 农具设计
        4.2.7 交通工具设计
        4.2.8 服饰设计
第五章 《三才图会》的图像设计系统
    5.1 理性图像传统的集大成者
        5.1.1 传统理性图像溯源
        5.1.2 传统理性图像的赞兴
    5.2 图像系统要素
        5.2.1 图像要素及组合形式
        5.2.2 探求视觉中心的图文版式
    5.3 图像系统功用
        5.3.1 普及知识
        5.3.2 传递技术
    5.4 图像系统原则
        5.4.1 刻版原则:刻版精美
        5.4.2 审美原则:营造整体美
第六章 《三才图会》的技术设计系统
    6.1 古代科技传统回顾
        6.1.1 “百家争鸣”时期
        6.1.2 “汇总与创新”时期
        6.1.3 “登峰造极”时期
        6.1.4 “总结与衰落”的时期
    6.2 技术系统要素
        6.2.1 “制”的标准
        6.2.2 “材”的属性
        6.2.3 “用”的诀要
    6.3 技术系统原则
        6.3.1 巧省便利的检验原则
        6.3.2 随宜而用的应用原则
第七章 《三才图会》设计思想的当代意义
    7.1 《三才图会》与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计体系
        7.1.1 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计体系概述
        7.1.2 《三才图会》对中华传统设考工学计体系的继承
        7.1.3 《三才图会》对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论体系的发展
    7.2 《三才图会》的当代价值思考
        7.2.1 《三才图会》与当代设计
        7.2.2 《三才图会》对于当代设计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三才图会》全书目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项目
致谢

(5)清代乾隆以来甘肃西和县乡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清代甘肃西和县乡约概述
    第一节 西和县馆藏清代乡约档案资料整理
    第二节 西和县乡约的设置与选举
第二章 清代甘肃西和县乡约职能
    第一节 教化民众
    第二节 清查烟户
    第三节 治安维护
    第四节 司法职能
第三章 清代甘肃西和县乡约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民众状告乡约案例考量
    第二节 由民众状告乡约引发的思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家庭冲突调解机制弱化与农村女性的信教历程 ——基于L镇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我国居民信仰结构的研究
        (二)关于我国农村居民基督教信仰原因的研究
        (三)关于农村家庭冲突的研究
        (四)关于家庭冲突调解机制的研究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基督教
        (二)家庭冲突
        (三)家庭调解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个案研究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无结构访谈法
        (四)文献法
第四章L镇总体概况
    一、L镇基督教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
    二、L镇女性信徒的基本状况
        (一)L镇女性信徒的基本特征分析
        (二)L镇女性信徒的信教方式分析
    三、L镇家庭冲突及调解机制的发展现状
第五章 信教历程的案例分析
    一、信教前对基督教的认知
    二、家庭冲突调解机制的弱化与L镇女性信教的缘起
        (一)因婚姻冲突得不到解决而信教
        (二)因婆媳矛盾无法调解而信教
        (三)因亲子冲突得不到有效调解而信教
        (四)因家庭间矛盾激化而信教
        (五)小结
第六章 家庭冲突调解机制的弱化
    一、家庭冲突调解机制的弱化是导致农村女性信教的重要因素
    二、冲突调解机制弱化的表征
        (一)大家庭调解机制
        (二)“头面人物”调解机制
        (三)亲友调解机制
        (四)基层组织调解机制
        (五)小结
    三、冲突调解机制弱化的理论探讨
        (一)家庭结构的变化
        (二)人际关系
        (三)基层组织
        (四)法制环境及村民的法制观念
第七章 社会工作的介入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建议
第八章 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概述
    二、研究的局限性
    三、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期刊
    三、学位论文
致谢

(7)中国古代书目着录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着录释义与研究范畴
        一、着录释义
        二、研究范畴
    第二节 现、当代“古代书目着录”研究综述
        一、古代书目中的书名着录
        二、古代书目中的责任者着录
        三、古代书目中的篇卷着录
        四、古代书目中的版本若录
        五、古代书目中的提要及其体例
        六、古代书目中的“互着”与“别裁”
        七、中国古代书目着录的发展与变迁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本文的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先秦到两汉:中国古代书目着录的开端
    第一节 先秦两汉文献的时代特点
        一、载体形式上的简帛兼用
        二、图书流传中的单篇别行
        三、文献书名与责任者信息的大量缺失
    第二节 《七略》和《汉志》的书名与责任者着录
        一、《汉志》修订《七略》书名之考证
        二、《七略》的书名着录
        三、《七略》的责任者着录
        四、《七略》书名与责任者着录的顺序
    第三节 《七略》与《汉志》的篇卷着录
        一、两汉目录中的“篇”“卷”概念
        二、《七略》和《汉志》中的“篇”、“卷”着录方法
    第四节 《别录》叙录、《七略》提要与《汉志》附注的着录
        一、刘向《别录》之叙录
        二、刘歆《七略》之提要
        三、《汉志》之附注
    第五节 《七略》和《汉志》中“家”的概念与统计方法
        一、“家”的概念分析
        二、“家”的统计方法
第三章 魏晋到隋唐:中国古代书目着录体例的确立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目着录特点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目录的着录特点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私人目录与宗教目录的着录特点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书目着录特点
        一、《隋书·经籍志》的着录特点
        二、《古今书录》与《旧唐志》的着录特点
    第三节 提要体例的分化:传录体的兴起与延续
        一、传录体提要的兴起及其社会原因
        二、传录体提要的内容特点与结构形式
        三、传录体提要的历史延续
第四章 宋元时期:书目着录体例的发展与理论研究的兴起
    第一节 宋元书目着录体例的并行与融合
        一、《崇文总目》与《新唐志》:书目着录体例的并行
        二、宋元目录对“类人”与“类书”着录体例的选择与融合
        三、南宋私家目录书中的版本信息着录
    第二节 宋元书目提要体例的完善与发展
        一、叙录体提要的改进与完善
        二、辑录体提要的酝酿与定型
    第三节 郑樵“书目着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一、郑樵的“书目着录”理论研究
        二、郑樵的书目着录实践
第五章 明清时期:书目着录体例的成熟与规范
    第一节 明清时期书目着录体例的成熟
        一、明代书目着录项目的增加
        二、清代书目着录体例的成熟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书目提要与注释
        一、明代目录:叙录体的衰落与注释体的兴盛
        二、清代目录:叙录体的巅峰与版录体的兴起
    第三节 明清时期书目着录体例的规范化进程
        一、明代书目着录方法的进步:以祁承(?)为例
        二、清代书目着录体例的规范化进程
第六章 结论:中国古代书目着录特点及对当代之影响
    第一节 中国古代书目的着录特点
        一、以“辨考”思想为核心价值体现
        二、以书名为核心着录要素
        三、着录体例之分化缘于不同的书目类型需求
    第二节 中国古代书目着录对当代文献编目的影响
        一、古代“辨考”思想与当代FRBR理论的融合
        二、中国古代书目着录对确定当代古籍编目着录单位的启示
        三、中国古代目录之书序在当代书目系统中的定位
        四、中国古代书目责任者着录对当代文献编目规范控制之影响
参考文献
    (一) 史料部分
    (二) 专着部分
    (三) 论文部分
致谢

(8)专利权穷竭原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专利权穷竭原则概述
    第一节 专利权穷竭原则的概念
    第二节 专利权穷竭原则的渊源与历史发展
    第三节 专利权穷竭原则的表现形式和构成要件
        一、专利权穷竭的表现形式
        二、专利权穷竭原则的构成要件
第二章 专利权穷竭原则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默示许可原则
        一、默示许可的含义和起源
        二、默示许可原则的法理基础
    第二节 利益平衡理论
        一、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
        二、经济利益的平衡
    第三节 专利权穷竭原则的其他理论
        一、分配正义理论
        二、内在限定论和物权限定论
        三、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
        四、社会贡献论
第三章 专利权穷竭原则的空间效力
    第一节 专利权穷竭原则的空间效力概述
    第二节 国内穷竭
    第三节 国际穷竭
    第四节 区域穷竭
第四章 专利权穷竭原则与平行进口
    第一节 进口权理论
    第二节 平行进口的含义
        一、专利平行进口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二、专利平行进口的分类
        三、平行进口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第三节 专利权穷竭原则与平行进口的关系
        一、TRIPS协议下的专利权穷竭与平行进口
        二、专利权穷竭原则是平行进口的理论依据
第五章 专利权穷竭原则在我国的应用
    第一节 专利权穷竭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第二节 我国的国情及立法的不足
    第三节 对完善我国专利权穷竭原则的建议
        一、对专利权采取有条件的国际穷竭原则
        二、明确默示许可原则
        三、建立关联专利权穷竭制度
        四、拓宽专利权穷竭所涉及产品的范围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北魏洛阳永宁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 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二) 洛阳永宁寺历史沿革
    (三) 永宁寺考古发掘情况简述
    (四) 学术史回顾与检讨
第一章 选址与建造
    (一) 北魏永宁和洛阳"都城制"
    (二) 寺院选址
    (三) 督建设计者
    (四) 永宁寺——国家政治的象征
第二章 登塔
    (一) 洛阳永宁寺塔——个人权力纪念碑
    (二) 永宁寺之争
第三章 塔的毁灭及其他
    (一) 永宁寺塔的毁灭
    (二) "再现"
    (三) 纪念碑的复制
    (四) 追忆、痕迹
附录
参考文献目录
插图目录
鸣谢

(10)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一) 晚清
        (二) 常州
        (三) 宗族
        (四) 族谱
        (五) 社会事业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一) 相关文献资料
        (二) 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
        (二) 不足
第一章 晚清常州宗族概述
    第一节 常州各宗族源流及世系关系
        一、恽氏宗族
        二、庄氏宗族
        三、刘氏宗族
        四、盛氏宗族
        五、屠氏宗族
    第二节 常州各宗族代表人物
        一、恽氏宗族
        二、庄氏宗族
        三、刘氏宗族
        四、盛氏宗族
        五、屠氏宗族
    第三节 常州各宗族的姻亲及社会关系
        一、宗族的姻亲关系
        二、宗族的社会关系
    第四节 常州各宗族的族产
        一、祠堂
        二、义庄
    小结
第二章 晚清常州宗族与慈善事业
    第一节 常州慈善组织基本概况
        一、慈善组织的兴起与形构
        二、慈善组织的计量分析
        三、慈善组织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常州宗族参与慈善事业的角色分析
        一、慈善组织的重建者
        二、慈善组织的创建者
        三、宗族义庄的主持者
    第三节 慈善事业运作中宗族地位的巩固与提升
        一、宗族是明清基层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
        二、慈善事业成为重建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三、地方社会秩序重建中宗族地位的巩固与提升
    小结
第三章 晚清常州宗族与教育事业
    第一节 常州教育事业的形态
        一、传统族内教育
        二、传统社会教育
        三、新式教育
    第二节 常州宗族在教育事业中的角色分析
        一、族内教育的承担者
        二、传统社会教育体系的重建者
        三、新式教育的兴办者
    第三节 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宗族生存与变迁
        一、族内教育成为宗族生存的手段
        二、传统社会教育拓展了宗族发展的空间
        三、新式教育孕育了宗族变迁的路向
    小结
第四章 晚清常州宗族与公共事业
    第一节 常州公共事业概览
        一、疏浚河道
        二、建庙修桥及重修舣舟亭
        三、新建公共设施
    第二节 宗族在公共事业中的角色分析
        一、河道疏浚的支撑者
        二、建庙修桥及重修舣舟亭的组织者
        三、新建公共设施的领导者
    第三节 公共事业架构下宗族的生存之道
        一、调适地方民众的心理状态
        二、关注地方民众的日常生计
        三、地域情节中宗族的生存与发展
    小结
余论 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的交相构建
    一、宗族扮演了社会事业发展与转型的主角
        (一) 宗族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
        (二) 宗族振兴发展了社会事业
        (三) 宗族的时代地域特色
    二、社会事业提供了宗族生存与变迁的舞台
        (一) 社会事业的时代拓展
        (二) 社会事业孕育了宗族的长袖善舞
        (三) 社会事业视域中振兴宗族的愿景
    三、社会事业发展中宗族价值的历史思考
        (一) 宗族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动性
        (二) 民间力量是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四、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22卷第1~4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国维小说文体观研究[D]. 杨文英. 扬州大学, 2021(09)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3]近代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研究(1904-1945)[D]. 李蒙.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4]《三才图会》设计思想研究[D]. 范雄华. 上海大学, 2018(06)
  • [5]清代乾隆以来甘肃西和县乡约研究[D]. 李江龙.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6]家庭冲突调解机制弱化与农村女性的信教历程 ——基于L镇的案例研究[D]. 司学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02)
  • [7]中国古代书目着录之研究[D]. 曹宁. 南京大学, 2014(05)
  • [8]专利权穷竭原则的研究[D]. 蒋鹤鸣.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7)
  • [9]北魏洛阳永宁寺研究[D]. 刘加全. 中央美术学院, 2010(11)
  • [10]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D]. 仲兆宏. 苏州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总目录,第22卷,第1至4期,2000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