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37~39)

问答 (37~39)

一、有问有答(37~39)(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淼[1](2021)在《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由此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9月提出了“课堂革命”。课堂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两者最直接的交往方式主要以课堂互动的形式呈现。课堂师生互动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一理念的提出,冲击了教师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创设自由探索的课堂环境,课堂教学走向“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学生不再只是一味的接受知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当前,我国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个性发展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语文课程内容包涵了社会性、形象性、审美性、象征性、人文性等特点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语,口头语言;文,书面语言”。语文课堂中,通过科学有效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将学习到的语言技巧的表达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本文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了国内外师生互动的研究现状,并详细阐述了师生互动的理论基础,为了科学的分析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情况,笔者采用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通过课堂实录的方式,将互动行为编码进行改进,提出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编码框架,确定各类编码的操作性定义,明确各类数据、编码采集的规则和方法,构建了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分析系统,对选取的研究个案进行编码,统计分析,进而为促进师生合作关系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可借鉴的意义。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师生互动理论发展的背景、我国课堂革命的时代要求,确定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阐述具体的研究思路,以及理清具体的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是阐述有关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相关概念内涵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笔者认为建构主义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知识积累,建构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认知方式。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教学在共同解疑难问题中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评价理论,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整体的分析,在本研究中,利用了问卷、访谈等评价方式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客观、深入的了解、分析,并且在对本文的观察对象进行调查问卷的过程中进行研究。符号互动理论,笔者认为符号互动理论就是教师和学生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在课堂中,师生互动通过语言、肢体等一系列符号进行。第三部分是师生互动现状调查。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调查对象选择的是内蒙古H市Q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为观察对象,因为六年级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有自我约束力,能更好地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其次完善研究工具,采用的是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将分析系统改编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最后是师生互动现状分析。从师生互动的言语、问答和基于现状调查方面对师生互动现状进行了观察研究。第四部分是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问题及成因分析。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总结出了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师生互动形式单一、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等问题。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从教师、学生和班级环境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是促进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首先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要转变观念,明确自身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方式,通过口头言语、肢体语言、手势等方式促进师生互动的发展。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教师反馈要及时、客观、具有激励性。

常雅倩[2](2021)在《现代汉语“有V1有V2”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有V1有V2”(如“有借有还”“有赏有罚”“有进有退”)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真实语料,定量分析了“有V1有V2”在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的使用情况,考察“有V1有V2”结构的构成、句法功能及其语义特征,并且分析了“有V1有V2”的语用情况。最后用相关理论对“有V1有V2”整合层级进行了考察。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重点在于阐述本文以“有V1有V2”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目的和研究意义,概述目前的学术研究现状,指出“有V1有V2”现有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对所运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二章主要考察了真实语料中“有V1有V2”的构成,分析了整体结构的句法功能。第三章主要分析“有V1有V2”的语义特征,归纳“有V1”和“有V2”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和“有V1有V2”整体的语义类型,并对制约V1、V2位序的因素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考察“有V1有V2”的使用情况,分析“有V1有V2”的表达功能、语体特征、感情色彩以及韵律特征等方面。第五章从认知的角度介绍了整合理论,通过例举实例来阐述这些理论在“有V1有V2”中的应用,并据此分析“有V1有V2”的整合度以及每一个等级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总结“有V1有V2”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张娟娟[3](2020)在《儿歌在美国戴尔斯堡小学汉语课堂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戴尔斯堡毗邻美国乡村音乐的发源地—纳什维尔,音乐氛围浓厚。戴尔斯堡小学汉语班学生年龄在5—8岁之间,他们热衷音乐、个性鲜明,活泼主动、无明显学习动机、集中精力时间短,好胜心强易产生畏难情绪的特点与儿歌音乐性强,内容简单,贴近生活,篇幅短小具有重复性,可唱可跳富有节奏感等特点相互匹配,儿歌的应用适用于该校汉语课堂的趣味性教学。基于戴尔斯堡小学学生及其汉语教学的特殊性,在课堂中可优先选取带有叠词或拟声词、口语化较强、句式重复词语可替换、有问有答等类型的儿歌,但是带有被该校列为敏感词汇的“酒”“射”等字词的儿歌不适合出现在汉语课堂中;儿歌教学的策略也有多种,通过故事引出儿歌,儿歌与集体游戏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情感及个体差异,儿歌与绘画相结合等教学策略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满足戴尔斯堡小学汉语班学生的需求。

朱婧[4](2020)在《《国语》、《左传》语气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气词是虚词的一种,更是汉语区别於其他语言的重要标志之一。先秦是汉语语气词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国语》和《左传》都是典范性的先秦散文作品,篇幅较大,内容丰富,在历史、思想文化、语言等方面,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尤其《国语》,在语言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根据本文的判定标准,《国语》和《左传》共有的单独使用的语气词有13个:“也”、“乎”、“矣”、“焉”、“者”、“夫”、“为”、“已”、“而已”、“哉”、“邪(耶)”、“兮”、“与”,共有的连用的语气词有9个:“也已”、“也哉”、“也夫”、“也乎”、“也者”、“者也”、“乎哉”、“矣乎”、“也乎哉”。《国语》独有的语气词是“而已矣”,《左传》独有的语气词有“居”、“矣哉”、“已矣”、“矣夫”、“而已乎”。本文以上述语气词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深入描写其特点,试图填补《国语》专书研究在语气词方面的一点空缺,进一步完善《左传》已有的语气词研究成果,争取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材料,为先秦汉语语气词研究的进一步推进起到一些帮助。另一方面结合现代语法理论进行比较,希望从语气词角度为《国语》、《左传》的作者同一性之争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证据,争取为解开这一历史迷案贡献绵力。

邓妮妮[5](2021)在《“汉语桥”比赛中选手的听说能力研究 ——以历届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决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桥”比赛作为外国留学生交流互动的一个重要平台,展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彰显了世界各国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播了中华文明中的优秀文化。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听说能力”这个新的视角出发,对历届“汉语桥”比赛进行研究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观察分析法,对大赛的概况、大赛考查的环节介绍与区分、选手听说能力考查的试题、选手听说能力的表现情况、大赛听说能力考查的优点与不足、大赛对参赛选手培训的启示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本研究所得出的启示能为之后想参加“汉语桥”比赛的选手和一些相关的培训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希望能为对外汉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意义。

陈伟[6](2019)在《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动词用法的“有”及其否定形式“没”与其它成分进行组构的不对称;二是“有”与“没(有)”共现时的功能及其间蕴含的不对称性。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几类外在形式及内部语义功能上的不对称,从而揭示造成该不对称现象的深层机制和动因。文章主要以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互动语言学、篇章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功能语法、构式语法、标记模式的研究方法,对与之相关的各类不对称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并针对不同的现象做出有针对性地解释。全文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研究现状及不足、不对称现象与标记理论;第二章是全文的概述,主要阐述了文章所谓的组构及共现不对称现象的表现,并对组构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总括性地列举分析“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及共现时的对称与不对称分布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说明;第四章至第八章先是界定出名词性成分中不对称的抽象名词范围,然后解释其不对称的共性,接着分别对其中较为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探讨;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关于“有”与“没(有)”共现现象的研究;第十三章是结语。第四章以“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发生不对称现象的具体范围,即与抽象名词的组构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察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在语义上的不对称性,其不对称性在于“领属肯定”与“存现否定”的非对应性,可进一步论证为“主观肯定”与“客观否定”的非对应性,这种不对称性体现在能够发生语义增值的抽象事物的肯定与否定形式上。此外,“有+抽象名词”与“没+抽象名词”之间表现为一种扭曲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与抽象属性义名词的依存性,以及主观和客观的本质规定性有关。第五章主要是分析“有/没”与抽象名词性成分搭配的语义偏移情况。“有”与名词性成分搭配的语义偏移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情况,其前提条件是抽象名词性成分必须是中性的,其自身不含任何褒贬义。而当“没”与有些名词性成分搭配时,情况则并非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对立,表现为许多搭配形式在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及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本章仅就语义偏移的表层现象进行列举说明,尚需以较有代表性的个案深入挖掘才能更为明晰。第六章以“有”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负向偏移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有意见”和“有问题”,对学界少有涉及的“有+名词”语义负向偏移的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语义学视角对深层动因进行探究。认为发生语义负向偏移“有+N”结构同属隐性的评价性行为,而且偏向“不好”“不良”等贬义色彩,基本都是在结构中隐涵了关涉对象属性义的[-正常]义素。从语言外部来考虑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出于人际交往中为避免直陈性的负面表达而选用委婉表达方式的需求。第七章是“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话语互动性,选取汉语否定表达较为典型的个案“没问题”为研究对象,从交际互动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明确其交际动因是对疑问、祈使、陈述三类引发句式的积极回应。对应不同序列位置上“没问题”所呈现的各项功能特征,具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的特质。话语引发人和应答人在互动过程中,言语目的产生的过程有所不同,引发语是在主体需求驱动下产生目的,而应答语则是在主体立场驱动下产生目的且要同时考虑对方的需求。该互动机制促成不同位置及功能的应答语“没问题”话语模式的形成。第八章的研究对象是表比较的“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有”不能与负向量度形容词进行搭配,“没”可以同正向、中性、负向量度形容词搭配。主要原因是“有”“没”两种比较句式的语法意义各自不同,对应平比和差比的逻辑语义结构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不对称的原因与“有”“没”比较句中“有”字功能特征和“没”字功能特征有关。这种不对称性从逻辑语义结构来梳理,体现为平比和差比之间比较方式的不同。第九章以共现形式“有没有”为研究对象,根据发话人已知信息的多少或疑惑程度的不同,将“有没有”疑问句分为三种句式:询问句、测度句、反诘句。“有没有”测度句是位于询问句与反诘句的中间阶段,并占据多数的比重。不同的句式对应不同的语义倾向,测度句侧重于肯定的“有”,反诘句侧重否定的“没有”。“有没有”测度句之所以能够表达测度语气,主要是与言者对事实的预估或对已知信息的主观倾向性有关,其功能主要靠“疑问话语标记”“语力”和“信疑互动的认知转化”三方面来实现。第十章、十一章、第十二章是以共现形式“有X没X”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形式的结构类型、类别功能、演变过程及动因、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进行阐释。主要结论如下:当变量“X”为名词时,“有X没X”在其句法环境中属隐性的从句组合结构。根据“从句组合斜坡理论”将“有X没X”分为并列、主从和从属三类结构,不同的结构类型呈现的语义及语用表现有所不同。“有X没X”语用功能的多样性是该结构广泛使用的关键所在,而语用的心理因素、多重表义因素和意向性因素是触发该结构准确运用的前提。根据变量“X”的不同,将“有X没X”分为四类形式,各形式的功能有所不同。“有X没X”从最初充当句子主干的述谓成分转向充当句子附加成分的习语,经历了由句法功能向词法功能的转变。由于“X”词性及内部结构关系不同,四类“有X没X”习语化的先后顺序也不尽相同。从历时角度来看,一些用例在句法功能和语义凝固性上已相当于习语,此外还惨杂一些社会因素,如规约化导致的词义融合和去理据性等。用构式语法理论来考察“有X没X”,发现在该构式框架中“有”“没”语义互动对“X”施加影响,导致该构式表义的多样性。构式“有X没X”从表层形式来看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构式,在共时平面上该构式存在多种同构异义的现象,既有语法构式也有修辞构式。如今具有习语特性的“有X没X”结构是典型的修辞构式。通过探究该构式的修辞动因,发现“有X没X”在共时平面的同构异义的现象,可以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找到线索。修辞构式“有X没X”的发展始终贯穿着语法化和修辞化两条路径,修辞化的绝对促动性和语法化的相对稳固性,使二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形式及语义功能不断发生变化,直至生成现有修辞构式“有X没X”。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发现及基本观点进行总结,指出该成果对相关理论及语言现象的启示,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上的启示,预测相关不对称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说明了本文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程希[7](2019)在《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书香门第,五百年忠厚人家。宝应朱氏作为明清江淮间名门望族,历经二十余代、五百余年,向以诗书继世、忠厚传家,风雅不辍、弦歌不息,几于代代有作、人人有集。明清两代朱氏一门共造就学人70位、着述260种,现存者亦达110种之多,群星璀璨、着作如林。其着述涵盖经、史、子、集四部,对经学、文学、史学、文献学、小学、金石学、医学、农学、水利学等门类均有涉猎,合义理、考据、辞章三门学问,而尤以文学、经学、理学名世,诞生了朱应登、朱曰藩、朱克生、朱经等诗文名家及朱泽沄、朱彬、朱士端等经学、理学宿儒,成就卓着、泽被后世,堪称明清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学术世家之典范。宝应朱氏绝大多数学人及着述产生于清代,其涉猎之广、研探之深、影响之远,在清代学术史上颇为罕见。朱氏家学顺应时代学术发展之主潮,呈现出由文学而理学而朴学的脉络,又深深植根于扬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充分吸收历代先贤尤其是扬州学派诸儒的学术精髓,同时打上了宝应学术以宋学为特色的地域文化烙印,为窥探清代学术发展奥曲之窗口。清代宝应朱氏家学在外部广泛汲取吴派、皖派及其他学派、学人之优长,择善而从、视野广阔,既重视考据、义理,又不废辞章,不别门户、不畏权威,以朴学为主而兼取宋学之长;在家族内部宝应朱氏家学传承有序,历来主张谨身节用、注重实学,并与宝应、扬州等地学术世家互相联姻,取长补短、砥砺共进,为家学传承持续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保障了宝应朱氏家学始终具有旺盛的学术生长力。理学方面,宝应朱氏自明代即有理学传统,至清初朱泽沄力倡程、朱,排抵陆、王,与亲密学侣王懋竑一道以考据之法精研朱子之学,为当时及后世学人所称道和取法。其朱子学为清代理学史之重要一环,其学术统系为宝应学人如刘台拱、成孺等接续,又为扬州学派汉宋兼采的融通之学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来源,其考据方法亦被族人朱彬、朱士端等取法并发扬光大。创辟之功,足可称道。朴学方面,朱彬、朱士端作为清代朴学主流流派——扬州学派的代表学人,在礼学、《说文》学、金石学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朱彬《礼记训纂》一书为清人新疏十三经不可或缺之重要一种,体现了扬州学派以汉学为主而兼采宋学,视野宏通、惟善是从、求古学之是的学术特色,为清代《礼记》学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礼学史上亦占据重要地位。而朱士端以小学为根底,兼以金石学考合经、史,考据之学愈加精纯。此外,其《说文校定本》《强识编》等书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纠驳亦多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在《说文》学领域理当占据重要一席。文学方面,宝应朱氏首先即以文学世家的面目闪耀于世,名播江淮,如明代朱应登,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引为同调,跻身“十才子”之列;其子朱曰藩,与何良俊、黄姬水等人开创“金陵六朝派”,亦引领一时风会。至清代,宝应朱氏在辞章之学上亦不稍懈,不仅参与人数多、着作数量众且广涉诸体,在诗、词、文、赋、诗文评等各领域均有作品问世,其中朱克生、朱经、朱士端之诗歌,朱彬、朱士端之古文,朱宗大、朱彬之诗话,朱彬、朱士端、朱效靖之家集编纂,皆各具面目,为人称道。此外,清代宝应朱氏学人在史学、文献学上亦有建树。如朱克简、朱泽沄之政论、史论,朱克生、朱士达等参与方志纂修,朱克生、朱辂、朱百遂等对谱牒、传状的编撰,或有裨时政,或以古鉴今,或保存史料,均为世所需,去取得当,为有用之学。概而言之,清代宝应朱氏学人众多、着述宏富,在理学、朴学、文学等领域成就突出,在方志、家谱、年谱、行状等地方文献及家族文献的编纂上亦有重要建树,无愧“江淮文献巨族”的称号。其由文学而理学而朴学的家学传承脉络又与明清学术潮流暗合,为明清学术世家的典型范例;其躬行实践、不慕荣利、实事求是、宏通广大的学术品格和学术追求,亦足堪后世学人取法效仿。

陈峰[8](2019)在《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学统四起、名家辈出的清代学术史上,王懋竑(1668—1741)因纂订《朱子年谱》而久负盛名,其经史考据的成就亦受到乾嘉以降后学的普遍推重。王懋竑身处康乾之时,朝野上下弥漫着尊崇朱学的浓厚氛围,学者以尊朱述朱为能事,然编排去取之间指向各殊。导源于明中叶的博古考据之风在此时亦渐次兴盛,成为乾嘉朴学的先声。与此同时,陆王心学仍有余绪,颜李学派也在学林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江南儒士的王懋竑,早年便与方苞、朱泽沄等人订交论学,与阎若璩、惠士奇、李塨、张伯行、陈鹏年等人俱有往还。在与学人互动的历程中,王懋竑抱持着尊朱的宗旨,既迎合了清廷形塑意识形态的举措,同时又不尚苟且调停之说,不因袭摘撮成篇的陈法,转而剖析《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中的时空人物信息,从文辞的探讨、语境的还原、事证的勾稽、义理的寻绎等方面深加用功,考订朱熹行年先后,编订朱熹着述真伪。《朱子年谱》的编纂,既在清代朱子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彰显了王懋竑独特的学术风格与思想旨趣,为后世研究清代学术史提供了鲜活的个案。作为记史之体的年谱,糅合编年与纪传两种体裁,依据时序对史料进行排比系年,其中的去取增删,与编纂者本人的身份背景、学术考量以及思想动因息息相关。从乾嘉之时迄于今日,学界对王懋竑的推崇与肯定,主要是从《朱子年谱》考据精审、辨伪详实的角度而立论。然而《朱子年谱》纂订的动机,表面上是为了指陈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之误、否定“朱陆调和”之类的观点,实质上是以考据为工具,对李光地所纂《朱子全书》、张伯行所编《朱子语类辑略》等风行之书作出批驳,对同时理学家的种种误读作出纠谬,更是对康熙“理学真伪论”的潜在回应。具体而言,《朱子年谱》围绕着朱熹的书写可分为四个主题,即考订早年学行、辨析朱张交游、形塑朱陆之争、论定晚年宗旨。王懋竑考订朱熹早年,删汰种种神异书写,指陈武夷三先生为学不纯,又讳言朱熹早年学禅的经历,更淡化李侗(1093—1163)对朱熹的影响,意在将朱熹从道南一脉的理学系谱中加以抽离,为重新书写朱熹形象作出铺垫。《朱子年谱》中对朱张、朱陆交游书写,分别代表朱熹与当时学人互动的两种类型。以王懋竑所见,张栻与朱熹论学大旨相契,故《朱子年谱》对朱、张通书详加考释,一字一句不肯放过,将张栻视作朱熹之附翼,意在揭示朱熹编订着述、诠解义理时的艰辛历程,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变”的一面。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学者,为学宗旨已与朱熹偏离,王懋竑在形塑朱、陆之争时又常常略去书信的具体语境,专就两家争讼之语进行解读,将朱、陆之争认定为朱熹思想演变的核心论题,凸显朱熹固守正统、贬斥异端的形象,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不变”的一面。这种书写的不对称性,在《朱子年谱》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只是潜藏于文献罗列与史事考订之中,未被此前研究者发掘。王懋竑对朱熹晚年宗旨的探讨,以考辨《玉山讲义》为先,认定朱熹晚年并不专言本体,本体当寓于工夫之中。同时,王懋竑考订朱熹书信,以主敬为朱熹工夫论之主轴,主静从属于主敬,二者绝不能等同;主敬既贯穿于穷理、反躬之中,而读书为学方是穷理、反躬的下手之处。三者层层递进之下,朱熹学术思想中的形上色彩被渐渐剥离,取得代之的是日用伦常之道、下手工夫之处,其中读书治学之法更被王懋竑视作晚年定论所在。相较元明年谱而言,朱熹玄远思辨、默契道体、遥接孔孟的道学因素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潜研经籍、好古深思、反躬践行的读书人形象,这与康乾时渐盛的考据学风密不可分。王懋竑对《家礼》、《周易本义》前九图的辨伪,清儒中尊信者不少,当代人非议者居多。造成聚讼纷纭的主因是学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认知。王懋竑辨伪《家礼》,既援引《仪礼》《书仪》等书以凸显《家礼》“于古非有所据”,同时关注明清之时社会礼俗的递变,强调《家礼》“于今又难以行”。当然,王懋竑辨伪《家礼》的取径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从朱熹的文集、语录之中发现破绽,论定朱熹生前未撰《家礼》。王懋竑考辨此问题时,所见文献有限。其实从陈淳、黄干等人的歧说异论之中,更可佐证王懋竑的这一创见。再如《周易本义》前九图,王懋竑校雠宋元旧本、寻绎朱熹文语,以为九图非朱熹所作。此论得失互见,充斥着清初儒者鄙薄《图》《书》之学的成见。要言之,王懋竑辨伪诸书,展现了清儒考据中旁征博引、多闻阙疑的特质,其深层意图则是将朱熹文献中不合时宜、或者潜在发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加以剔除,从而强化朱熹的正面形象。王懋竑在经史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读书记疑》之中。经学领域中,王懋竑辨《古文尚书》之伪,与阎若璩、惠栋之理路不谋而合。在疑古求是的同时,王懋竑亦认为《古文尚书》保存圣贤遗训,不可尽废,较阎若璩、惠栋所见更为持平。蔡沈《书集传》虽为功令所尊,王懋竑考据史事、融贯事理对蔡书提出不少批评。在对《诗经》的研讨之中,王懋竑力辨毛、郑之异以破前儒陈说,不攀附崇郑佞郑的时风;辨析朱熹《诗集传》早晚版本之别,又能改订朱注之误,对元明旧解多有发覆。在三《礼》之中,王懋竑对《礼记》着力最深,不仅校勘、订正《礼记》经文,又能折衷于郑玄、朱熹、陈澔诸说之间,博古求是,缘情说礼,以求济用。《四书》方面,王懋竑将主敬认定为《四书章句集注》的思想主轴,考据名物以羽翼朱熹之说,参酌《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以推求朱熹定论。不过,王懋竑将《大学》《中庸》重新回归到《礼记》的系统中加以诠释,既折射了清儒对礼学的推重,又可视为对朱熹《四书》学体系的消解,在清儒之中颇具典范意义。至于史学领域,王懋竑潜研史籍,以校雠之法,效长编考异之例,改订、补正《资治通鉴纲目》,意在远绍朱熹之志。在分析史事、评骘人物中,王懋竑逐渐跳脱出天理史观的束缚,通过比勘文献记载的歧异展现历史的复杂图景,在考订名物制度、还原历史过程之中探求史学的经世致用之效。在南宋以降的学术思想史上,朱熹学说的权威地位虽已奠定,然而朱熹的历史形象却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动态历程。李方子《朱子年谱》行世之后,取信而增详者有之,批评而改订者有之,显示了朱门后学在理解师说上种种差异。明清之时,尊朱已有定论,述朱却无共识。围绕着朱熹的年谱层出不穷,纂谱者或以标榜道统为宗旨,或怀彰显乡贤之心,或以弘扬祖德为职志。正因立场有别、旨趣各殊,编年记事之间往往暗寓作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理解。《四库全书总目》对《朱子年谱》推崇备至,归根究底,是因为王懋竑对朱熹的成功塑造,恰恰符合乾嘉考据学者的学术预设,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理学与经学间的张力消融于无形之中。与此相似,王懋竑逝世后,其学术贡献受到了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翁方纲、阮元、俞樾、陈澧等人的推重。在近代以来,唐文治、梁启超、胡适、钱穆等学者在讨论朱子学史、清代学术史时皆曾对王懋竑予以高度评价。在这些表彰与评议之中,无论是将王懋竑塑造为笃守程朱、深研考据的朴鲁学者,或是推阐宋明学术的朱学巨擘,抑或是扬州学派之先导人物,皆是立足于王懋竑学术思想的特定方面而立论。若就知识社会学的理路而言,王懋竑的学术形象亦经历着不断“再生产”的过程。作为偏居一隅的儒者,王懋竑撰作不倦,着书传世,在后来学者的追溯与书写之下,其学术形象虽无定论可言,亦跃升为学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便足证王懋竑的学术思想在乾嘉以降的深远影响。

刘彦楠[9](2017)在《生态视角下MOOC学习社区的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大潮正席卷而来,“互联网+”教育势在必行。依托互联网、具有可扩张性、开放性、交互性、国际化及自主性等特征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正应教育现代化之需迅猛发展。MOOC目前自身还存在诸多问题,为响应生态文化的号召,从更全面的视角审视研究对象的实质,本研究进入MOOC学习社区互动的生态探秘。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和思考,得出了MOOC学习社区互动的生态学解读方法。MOOC学习社区可以看作是由学习共同体和MOOC学习环境构成的MOOC学习生态系统,学习共同体和MOOC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MOOC学习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其中,学习共同体包括学习者、教师和助学者,MOOC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资源环境、交互协作环境和规范文化环境。MOOC学习生态系统的互动包括MOOC学习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和MOOC学习生态系统内部学习共同体各成员之间、学习共同体与MOOC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这即为MOOC学习社区互动的生态学内涵。然后以学习者的身份对生态视角下MOOC学习社区的互动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了MOOC学习社区互动的生态失衡现状。之后对MOOC学习社区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性建议:全面开放,改善MOOC学习环境;增强意识,磨砺意志;加强科普,建立基金,培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本研究有如下创新点:从生态学视角进行研究,为MOOC学习社区互动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研究互动是对MOOC学习社区的深层次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现有的MOOC研究理论,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MOOC学习生态系统的互动研究,因为缺少必要的参考和能力的限制,笔者自己经多方总结思考后设计的MOOC学习生态系统互动的内容分析类目表难免存在不足之处。针对以上研究的结论和不足之处,未来笔者将对MOOC学习生态系统的互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出一份更加科学合理的MOOC学习生态互动的内容分析类目表。另外,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仅限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程序设计入门—C语言》这一门课程,为使结论更好地代表MOOC学习社区的互动情况,接下来仍需进一步完善MOOC学习社区互动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张瑞涛[10](2011)在《蕺山弟子补传》文中研究表明明末大儒刘宗周授徒讲学,弟子众多。董玚、全祖望、杜春生等人曾考索蕺山弟子126名。按照一定标准,在参考刘宗周着述论说及相关史料典籍基础上,可增补蕺山弟子46人。这对于深入了解蕺山学传播与流衍状况,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二、有问有答(37~39)(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问有答(37~39)(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师生互动发展的背景
        2.我国课堂革命的时代要求
        3.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二)研究综述
        1.国外师生互动研究现状
        2.国内师生互动研究现状
        3.简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相关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1.互动
        2.师生互动
        3.语文课堂师生互动
    (二)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相关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论
        2.课堂评价理论
        3.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三、H市某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状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研究工具
    (二)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分析
        1.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
        2.语文课堂师生问答互动
        3.基于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四、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问题总结
        1.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
        2.师生互动形式单一
        3.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缺乏及时反馈评价
    (二)原因分析
        1.教师原因
        2.学生方面
        3.班级环境
五、促进的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方式
    (三)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状问卷调查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致谢

(2)现代汉语“有V1有V2”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四字组合单位的研究
        1.2.2 关于“有 V_1有 V_2”的研究
        1.2.3 关于“有VP”的研究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1.3.1 采用的理论
        1.3.2 采用的方法
        1.3.3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有 V_1有 V_2”的结构特点和句法功能
    2.1 “有 V_1有 V_2”的结构特点
        2.1.1 “有 V_1有 V_2”中的“有”
        2.1.2 V_1、V_2的特点
    2.2 “有 V_1有 V_2”的变体
        2.2.1 有V_1有 V_2有 V_3
        2.2.2 有V_1有 V_2、有 V_3有 V_4
    2.3 “有 V_1有 V_2”的句法功能
        2.3.1 作谓语
        2.3.2 作定语
        2.3.3 作状语
        2.3.4 作宾语
        2.3.5 作主语
    2.4 小结
第三章 “有 V_1有 V_2”的语义分析
    3.1 V_1、V_2的关系
        3.1.1 V_1、V_2为相反相对的关系
        3.1.2 V_1、V_2为同义类义的关系
    3.2 “有 V_1有 V_2”结构意义类型
        3.2.1 平等并列型
        3.2.2 相加强调型
        3.2.3 语义侧重型
        3.2.4 语义增量型
    3.3 制约V_1、V_2位序的因素
        3.3.1 构词顺序
        3.3.2 从好原则
        3.3.3 事理顺序
        3.3.4 音律规则
    3.4 小结
第四章 “有 V_1有 V_2”的语用分析
    4.1 韵律特征
    4.2 语体特征
    4.3 感情色彩
    4.4 表达功能
        4.4.1 “有 V_1有 V_2”具有开放性和能产性的特点
        4.4.2 “有 V_1有 V_2”的强调功能
        4.4.3 “有 V_1有 V_2”的表达重心
    4.5 小结
第五章 “有 V_1有 V_2”的整合度
    5.1 “有 V_1有 V_2”的整合度划分标准
    5.2 “有 V_1有 V_2”的整合度高低
        5.2.1 低整合度的“有 V_1有 V_2”
        5.2.2 中整合度的“有 V_1有 V_2”
        5.2.3 高整合度的“有 V_1有 V_2”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儿歌在美国戴尔斯堡小学汉语课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来源
    1.5 研究方法
2 儿歌在美国戴尔斯堡小学汉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2.1 戴尔斯堡小学及其汉语教学现状分析
    2.2 戴尔斯堡小学学生特点与儿歌特点的匹配
    2.3 儿歌在初级汉语学习中的作用
3 应用于美国小学汉语课堂的儿歌选取策略
    3.1 基于教学对象的儿歌选取策略
    3.2 基于教学目标的儿歌选取策略
    3.3 基于教学内容的儿歌选取策略
    3.4 基于教学评价的儿歌选取策略
4 儿歌在美国小学汉语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4.1 儿歌在课堂导入阶段的教学策略
    4.2 儿歌在课堂讲解阶段的教学策略
    4.3 儿歌在课堂练习阶段的教学策略
    4.4 儿歌在课堂复习阶段的教学策略
5 儿歌教学案例分析
    5.1 儿歌《这是什么》教学案例分析
    5.2 儿歌《你是谁》教学案例分析
6 儿歌教学的效果、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6.1 儿歌教学的效果
    6.2 儿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6.3 儿歌教学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国语》、《左传》语气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语气与语气词
    第二节 《国语》、《左传》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系统概览
第三章 《国语》、《左传》句中语气词“也”比较研究
    第一节 句中语气词“也”与话题
    第二节 《国语》、《左传》句中语气词“也”比较研究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国语》、《左传》句末语气词“也”比较研究
    第一节 句法分析比较
    第二节 句类分析比较
    第三节 复句类型分析比较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国语》、《左传》句中语气词“乎”比较研究
    第一节 分析比较
    第二节 小结
第六章 《国语》、《左传》句末语气词“乎”比较研究
    第一节 分类描写
    第二节 分析比较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矣”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语》语气词“矣”的分类描写
    第二节 《国语》、《左传》语气词“矣”异同比较
第八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焉”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语》语气词“焉”的判定与描写
    第二节 《国语》、《左传》语气词“焉”异同比较
第九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者”比较研究
    第一节 语气词“者”概说
    第二节 《国语》语气词“者”的判定与描写
    第三节 《国语》、《左传》语气词“者”异同比较
第十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夫”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语》语气词“夫”的判定与描写
    第二节 《国语》、《左传》语气词“夫”异同比较
第十一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为”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语》语气词“为”的判定与描写
    第二节 《国语》、《左传》语气词“为”的异同比较
第十二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哉”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语》语气词“哉”的分类描写
    第二节 《左传》语气词“哉”的分类描写
    第三节 《国语》、《左传》语气词“哉”的异同比较
第十三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已”、“而已”比较研究
第十四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邪”比较研究
第十五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与”比较研究
第十六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兮”比较研究
第十七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居”比较研究
第十八章 《国语》、《左传》连用的语气词比较研究
    第一节 语气词连用现象概说
    第二节 《国语》、《左传》连用的语气词分类描写
    第三节 《国语》、《左传》连用的语气词异同比较
第十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汉语桥”比赛中选手的听说能力研究 ——以历届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决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对外汉语听说能力相关研究
        (二)英语听说能力相关研究
        (三)“汉语桥”比赛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分析
    第一节 大赛概述
        一、大赛举办背景
        二、大赛举办目的
        三、大赛举办状况
        四、大赛选手情况
    第二节 大赛的考查环节
        一、历届大赛考查环节介绍与区分
        二、关于“听”的考查环节分析
        三、关于“说”的考查环节分析
        四、关于“听说”结合的考查环节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语桥”比赛中选手的听说能力分析
    第一节 选手听说能力的考查试题分析
        一、题型
        二、内容
    第二节 选手听说能力的表现情况分析
        一、关于“听”的表现情况
        二、关于“说”的表现情况
        三、关于“听说”结合的表现情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桥”比赛中听说能力考查的优点与不足
    第一节 “汉语桥”比赛中听说能力考查的优点
        一、听说并重
        二、内容丰富
        三、稳中有变
    第二节 “汉语桥”比赛中听说能力考查的不足
        一、部分考查内容难易程度失衡
        二、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失调
        三、语言和文化知识的考查比重失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语桥”比赛对参赛选手培训的启示
    第一节 对培训内容的启示
        一、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二、注重较强的针对性
        三、注重难易程度要适中
        四、注重内容丰富多样
    第二节 对培训方法的启示
        一、注重听说结合
        二、注重方法创新
        三、注重分阶层培训
        四、注重讲练结合
    第三节 对培训教材选择的启示
        一、培训教材科学合理
        二、培训教材题型丰富
        三、培训教材取材广泛
        四、培训教材迎合学生需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2.1 学术理论意义
        1.2.2 实践应用价值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1.3.1 “有”字组构研究
        1.3.2 “没(有)”的组构研究
        1.3.3 “有”和“没(有)”的共现研究
        1.3.4 以往研究的不足
        1.3.5 需要解决的问题
    1.4 现象及理论
        1.4.1 不对称现象
        1.4.2 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
        1.4.3 标记理论
    1.5 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有/没”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现象概述
    2.1 “有/没”组构的不对称现象
        2.1.1 不对称的含义
        2.1.2 组构的不对称现象范围界定
    2.2 “有”“没”的共现现象
        2.2.1 “有没有”疑问句式
        2.2.2 “有X没 X”结构
    2.3 小结
第三章 “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
    3.1 “有NP”“没NP”的对称分布
        3.1.1 非共现条件下“有NP”“没NP”的对称
        3.1.2 共现条件下“有NP”“没NP”的对称
    3.2 “有NP”“没NP”的不对称分布
        3.2.1 有“有NP”无“没NP”
        3.2.2 有“没NP”无“有NP”
        3.2.3 “有NP”“没NP”外部句法环境的不对称
    3.3 “有NP”“没NP”的不对称原因
        3.3.1 “有”“没”出现时间先后有别
        3.3.2 “有NP”“没NP”的语义泛化轨迹不同
        3.3.3 “有”“没”与名词组配的偏向性
        3.3.4 认知心理的倾向性
    3.4 小结
第四章 “有/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不对称
    4.1 抽象名词的特征
    4.2 抽象名词的肯定与否定形式
        4.2.1 抽象名词的分类
        4.2.2 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的区别
    4.3 名词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性及扭曲关系
        4.3.1 名词的肯定与否定的表义功能
        4.3.2 名词肯定与否定的扭曲关系
    4.4 名词肯定与否定不对称性的动因
    4.5 对名词肯定与否定不对称性的认识
    4.6 小结
第五章 “有/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偏移
    5.1 “有+N”与“没+N”的语义偏移类别
    5.2 “有+N”的语义正向偏移
        5.2.1 “有+N”语义正向偏移的相关研究
        5.2.2 “有+N”正向偏移的类别
        5.2.3 “N”的性状义
        5.2.4 “有+N”的语义正向偏移
    5.3 “没+N”的语义及语用倾向
    5.4 小结
第六章 “有”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负向偏移
    6.1 “有意见”的语义负向偏移
        6.1.1 “有意见”的语义分析
        6.1.2 “有意见”的语义偏移条件
        6.1.3 “有意见”的语义负向偏移原因
    6.2 “有问题”的语义负向偏移
        6.2.1 “有问题”的语义分析
        6.2.2 “有问题”的语义偏移条件
        6.2.3 “有问题”语义负向偏移的原因
    6.3 “有+N”的语义负向偏移
    6.4 小结
第七章 “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用功能
    7.1 “没问题”的话轮分布和话语功能
        7.1.1 基于语料库的“没问题”统计
        7.1.2 “没问题”的话语功能
    7.2 应答语“没问题”及其引发语
        7.2.1 引发语的三类句式
        7.2.2 应答语与引发语的关系
    7.3 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
    7.4 “没问题”的互动机制及话轮功能的形成
    7.5 小结
第八章 表比较的“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
    8.1 “有/没”句的成分分析
        8.1.1 比较主体与比较客体
        8.1.2 量度词
        8.1.3 程度指代成分
        8.1.4 表比较的“有”和“没”
    8.2 “有/没”比较句的不对称
        8.2.1 “有/没”字句语法意义的不对称
        8.2.2 C项形容词的不对称
        8.2.3 平比、差比的逻辑语义结构
    8.3 关于“有/没”比较句不对称的解释
        8.3.1 基于标记论的解释
        8.3.2 基于“有”“没”功能与特征的解释
    8.4 小结
第九章 共现形式“有没有”的界定与功能特征分析
    9.1 “有没有”疑问句的内部系统
        9.1.1 “有没有”询问句到反诘句之间的过渡带
        9.1.2 “有没有”疑问句的系统性特征
    9.2 测度句与询问句、反诘句的比较
        9.2.1 形式特征的比较
        9.2.2 询问句与测度句的具体分析
        9.2.3 测度句与反诘句的具体分析
    9.3 “有没有”测度句的功能
        9.3.1 “有没有”测度句的主要功能
        9.3.2 “有没有”测度句的功能层次划分
    9.4 “有没有”测度句的产生动因
    9.5 “有没有”句式的不对称
    9.6 小结
第十章 共现形式“有X没X”的结构类型探析
    10.1 “有X没 X”的特性分析
    10.2 “有X没 X”的结构类型
    10.3 “有X没 X”的语义及语用差异
        10.3.1 “有X没 X”句式中“X”的语义差异
        10.3.2 “有X没 X”的语用义分化
    10.4 “有X没 X”的语用功能及动因
        10.4.1 “有X没 X”的语用功能和表现
        10.4.2 “有X没 X”的语用动因
        10.4.3 “有X没 X”的意向模式
    10.5 小结
第十一章 共现形式“有X没X”的形式与功能及其词汇化
    11.1 “有X没 X”的形式与功能
        11.1.1 “有X没 X”的句法分布
        11.1.2 “有X没 X”的结构类别
        11.1.3 “有X没 X”的句法功能
        11.1.4 “有X没 X”的语义功能
    11.2 “有X没 X”的词汇化条件
        11.2.1 “有X没 X”的遍指义
        11.2.2 “有X没 X”的词汇特征
    11.3 “有X没 X”的词汇化
        11.3.1 词汇化产生的过程
        11.3.2 词汇化的整合过程
    11.4 小结
第十二章 构式视角下“有X没X”的特征及演变
    12.1 构式“有X没 X”的考察
        12.1.1 “有X没 X”的原型及构式义
        12.1.2 主观评价结构中“X”的语义特征
        12.1.3 “X”语义特征的鉴别
    12.2 构式“有X没 X”的语义属性
        12.2.1 “有”和“没”对焦点“X”的凸显性
        12.2.2 肯定标记“有”和否定标记“没”的不对称
        12.2.3 构式“有X没 X”的属性特点
    12.3 修辞构式“有X没 X”的显现
        12.3.1 构式“有X没 X”的语法化
        12.3.2 “有X没 X”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的互动
        12.3.3 现构式“有X没 X”的成因
    12.4 小结
第十三章 结语
    13.1 主要发现及基本观点
    13.2 本研究的启示
        13.2.1 对语言不对称现象研究的启示
        13.2.2 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13.3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7)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一) 宝应朱氏家族文献整理
        (二) 宝应朱氏家学宏观研究
        (三) 宝应朱氏家学个案研究
        (四) 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兴起之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社会背景与文化政策
        (二) 官方哲学与统治思想
    第二节 人文渊薮
        (一) 区位优越,经济发达
        (二) 文脉深远,学术昌隆
    第三节 家学渊源
        (一) 明代宝应朱氏学人着述考述
        (二) 明代宝应朱氏学行对后世朱氏家学之沾溉
第二章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传承谱系
    第一节 清代宝应朱氏学人着述考述
    第二节 清代宝应朱氏家学之特色
        (一) 源远流长,名家辈出
        (二) 理学传家,尊崇朱子
        (三) 工于诗文,兼善书画
        (四) 立德修身,家风谨严
        (五) 与世推移,暗合主潮
        (六) 家族联姻,优势互补
第三章 清代宝应朱氏学人交游考述
    第一节 朱泽沄交游考
        (一) 师长前辈
        (二) 友朋同道
        (三) 门人弟子
    第二节 朱彬交游补考
        (一) 师长辈
        (二) 友朋辈
    第三节 朱士端交游考
        (一) 师长前辈
        (二) 友朋同辈
        (三) 门人后学
第四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理学
    第一节 清初理学之概况
        (一) 清代以前之理学
        (二) 清初之理学
    第二节 朱泽沄之理学
        (一) 生平学行
        (二) 治学方法
    第三节 朱泽沄理学思想的成就特色
        (一) 对朱子尊、道齐头用功的论定
        (二) 对朱子未发涵养工夫的抉发
        (三) 对朱子经世致用思想的重视
第五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朴学
    第一节 朱彬之朴学
        (一) 广采博收,裁断准确——朱彬《礼记训纂》研究
        (二) 择善而从,视野宏通——朱彬《经传考证》研究
    第二节 朱士端之朴学
        (一) 朱士端卒年及字号考辨
        (二) 寻许氏源流,正后儒删改——朱士端之《说文》学
        (三) 考经史文字,征诂训声音——朱士端之金石学
第六章 清代宝应朱氏之文学
    第一节 以诗阐理与以诗表情——宝应朱氏之诗歌
    第二节 学至者文不求至而自至——宝应朱氏之古文
        (一) 增益学问
        (二) 裨补时政
    第三节 吉光片羽,亦足可宝——宝应朱氏之诗文评
    第四节 家族诗文,世世珍藏——宝应朱氏之家集编纂
        (一) 《朱氏诗文世珍》之成书与版本
        (二) 《朱氏诗文世珍》之内容
        (三) 《朱氏诗文世珍》之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宝应朱氏家族世系表
    附录二: 宝应朱氏家族世系图(一至十九世)
    附录三: 朱彬《经传考证》引人说统计表
    附录四: 朱彬《经传考证》引书统计表
    附录五: 朱士端《说文校定本》引书统计表
    附录六: 朱士端《强识编》引书统计表
    附录七: 朱士端《强识编》引人说统计表
    附录八: 朱士端对段《注》之纠驳平议
    附录九: 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引书统计表
    附录十: 朱士端年谱简编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8)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史料取用
    1.4 内容架构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论世与知人:王懋竑的家世、交游与着述
    2.1 世风与家学
        2.1.1 清初学风
        2.1.2 扬州学术
        2.1.3 白田家学
    2.2 交游与转益
        2.2.1 学林硕彦
        2.2.2 理学名臣
        2.2.3 乡贤名士
    2.3 着述与流传
        2.3.1 《朱子年谱》
        2.3.2 《白田草堂存稿》
        2.3.3 《白田草堂续稿》
        2.3.4 《读书记疑》
        2.3.5 《朱子文集注》
第3章 背景与历程:《朱子年谱》纂订前后
    3.1 背景与动因
    3.2 过程与意图
    3.3 取鉴与采择
        3.3.1 李默《紫阳文公先生年谱》
        3.3.2 洪嘉植《朱子年谱》
        3.3.3 朱玉《朱文公年谱事实》
        3.3.4 邹琢其《朱子年谱正讹》
        3.3.5 朱泽沄《朱子圣学考略》
第4章 笔法与心证:王懋竑对朱熹学行的书写
    4.1 考订早年学行
        4.1.1 删汰神异书写
        4.1.2 考辨武夷从学
        4.1.3 讳言学禅经历
        4.1.4 改订延平授受
    4.2 辨析朱、张交游
        4.2.1 过程的序列
        4.2.2 史料的辨析
        4.2.3 立场的审视
    4.3 形塑朱、陆之争
        4.3.1 书写鹅湖之会
        4.3.2 重释南康之会
        4.3.3 揭示“辨陆学之非”
    4.4 论定晚年宗旨
        4.4.1 本体与工夫之辨
        4.4.2 主静与主敬之辨
        4.4.3 穷理与读书之辨
第5章 独断与考索:王懋竑对朱熹着述的辨伪
    5.1 参酌今古:《家礼》辨伪的逻辑进路与思想意义
        5.1.1 征于古今礼书
        5.1.2 验诸人情风俗
        5.1.3 考之朱熹行年
        5.1.4 余论
    5.2 黜虚崇实:《周易本义》前九图辨伪的学术考量
        5.2.1 校雠于版本
        5.2.2 寻绎于师说
        5.2.3 决疑于本事
        5.2.4 小结
第6章 考古与新诠:王懋竑的经学成就
    6.1 辨伪与求是:王懋竑《尚书》学发微
        6.1.1 治《书》历程
        6.1.2 辨《古文》之伪而论衡今古文得失
        6.1.3 申朱熹之说而订正蔡《传》之误
        6.1.4 考据史事、融贯事理而自成一说
    6.2 通贯与自得:王懋竑《诗经》学申述
        6.2.1 治《诗》历程
        6.2.2 辨毛、郑之异
        6.2.3 订朱熹之注
        6.2.4 创自得之说
    6.3 纂辑与明断:王懋竑《礼记》学析论
        6.3.1 治《礼》历程
        6.3.2 纂礼求通
        6.3.3 博古求是
    6.4 推阐与补订:王懋竑《四书》学述略
        6.4.1 推阐主敬工夫以揭橥《集注》之旨
        6.4.2 考据名物史事以羽翼《集注》之解
        6.4.3 采摭《文集》《语类》以发明《集注》之义
第7章 校雠与论衡:王懋竑的史学成就
    7.1 校雠以判史实
    7.2 尊朱以申《纲目》
    7.3 博古以通世用
第8章 历史影响与学术地位
    8.1 《四库全书总目》的论定
        8.1.1 着作的评价
        8.1.2 观点的征引
    8.2 清代儒者的评议
    8.3 郡邑后学的表彰
    8.4 民国以降的回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清儒王懋竑年谱新编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着清单

(9)生态视角下MOOC学习社区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3 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理论基础
        1.4.1 生态学理论
        1.4.2 互动理论
    1.5 中国大学MOOC与《程序设计入门—C语言》课程简介
        1.5.1 中国大学MOOC简介
        1.5.2 《程序设计入门—C语言》课程简介
第2章 MOOC学习社区互动的生态学解读
    2.1 MOOC学习社区
        2.1.1 社区和学习社区
        2.1.2 MOOC
        2.1.3 MOOC学习社区
    2.2 MOOC学习社区的生态学内涵
        2.2.1 MOOC学习社区的生态结构
        2.2.2 MOOC学习社区的生态功能
    2.3 MOOC学习社区互动的生态学内涵
第3章 生态视角下MOOC学习社区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3.1 MOOC学习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3.1.1 MOOC学习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互动的调查设计
        3.1.2 MOOC学习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互动的数据分析
    3.2 MOOC学习生态系统中学习共同体内部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3.2.1 MOOC学习生态系统中学习者与教师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3.2.2 MOOC学习生态系统中学习者与助学者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3.2.3 MOOC学习生态系统中学习者与同伴学习者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3.3 MOOC学习生态系统中学习共同体与MOOC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3.3.1 学习共同体与学习资源环境之间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3.3.2 学习共同体与交互协作环境之间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3.3.3 学习共同体与规范文化环境之间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3.4 小结:生态视角下MOOC学习社区的互动现状——生态失衡
        3.4.1 MOOC学习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受限
        3.4.2 学习共同体各成员之间的互动失衡
        3.4.3 学习共同体与学习资源环境的互动受阻
        3.4.4 学习共同体与交互协作环境的互动障碍
        3.4.5 学习共同体与规范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失衡
第4章 生态视角下MOOC学习社区互动失衡的原因分析
    4.1 MOOC学习环境因素
        4.1.1 登陆模式不开放
        4.1.2 MOOC学习环境建设不完善
    4.2 学习共同体因素
    4.3 社会生态系统因素
第5章 生态视角下MOOC学习社区互动的策略性建议
    5.1 全面开放,改善MOOC学习环境
        5.1.1 改变模式,全面开放
        5.1.2 完善信息提示,促进参与和更深层次的互动
        5.1.3 支持全面下载,改良交互协作环境
        5.1.4 营造良好的规范文化环境
    5.2 增强意识,磨砺意志
    5.3 加强科普,建立基金,培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与展望
        6.2.1 研究的创新点
        6.2.2 研究的不足
        6.2.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和获奖情况
致谢

(10)蕺山弟子补传(论文提纲范文)

    (一) 、据《刘宗周年谱》, 增补蕺山弟子21人。
    (二) 、据刘宗周诗词, 增补蕺山弟子1人。
    (三) 、据刘宗周书信, 增补蕺山弟子5人。
    (四) 、据《清史稿》, 增补蕺山弟子3人。
    (五) 、据《康熙会稽县志》, 增补蕺山弟子4人。
    (六) 、考索《绍兴县志资料》, 增补蕺山弟子4人。
    (七) 、据《东南纪事》, 增补蕺山弟子1人。
    (八) 、据刘士林《蕺山先生行实》, 增补蕺山弟子6人。
    (九) 、据《布衣史官——万斯同传》, 增补蕺山弟子1人。

四、有问有答(37~39)(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 王思淼.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现代汉语“有V1有V2”结构研究[D]. 常雅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儿歌在美国戴尔斯堡小学汉语课堂中的应用[D]. 张娟娟. 暨南大学, 2020(04)
  • [4]《国语》、《左传》语气词比较研究[D]. 朱婧.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汉语桥”比赛中选手的听说能力研究 ——以历届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决赛为例[D]. 邓妮妮.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D]. 陈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清代宝应朱氏家学研究[D]. 程希. 扬州大学, 2019(04)
  • [8]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D]. 陈峰. 湖南大学, 2019(07)
  • [9]生态视角下MOOC学习社区的互动研究[D]. 刘彦楠.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10]蕺山弟子补传[J]. 张瑞涛.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1(06)

标签:;  ;  ;  ;  ;  

问答 (37~39)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