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外结核误诊分析

肺外结核误诊分析

一、肺外结核误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祖辉,刘礼亲,王巧智,徐胜辉,白丽琼[1](2021)在《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湖南省胸科医院2016年住院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诊疗信息,共纳入2532例。描述其肺外结核的并发率、并发部位及分布特征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治疗史、痰涂片结果、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糖尿病、利福平耐药等因素对并发肺外结核的影响。结果 2532例患者中,574例并发肺外结核,并发率为22.7%。114例(19.9%,114/574)患者的肺外结核同时发生于≥2个组织或器官;肺外结核前五位好发部位和并发率分别为颈部淋巴结(12.1%,306/2532)、咽喉(3.9%,98/2532)、腹部(2.6%,65/2532)、心包(2.4%,62/2532)和肠(1.3%,33/2532)。6~19岁、20~39岁、40~59岁、60~90岁组肺外结核并发率分别为32.6%(42/129)、31.1%(216/695)、20.3%(201/991)、16.0%(115/717),随年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χ2趋势=51.731,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以60~90岁组为参考,6~19岁组(OR=2.64,95%CI:1.46~4.78)、20~39岁组(OR=2.32,95%CI:1.73~3.12)、40~59岁组(OR=1.42,95%CI:1.10~1.85)肺外结核并发率较高;痰涂片阳性患者(以痰涂片阴性或未查痰为参考,OR=1.29,95%CI:1.05~1.58)、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以无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为参考,OR=5.91,95%CI:2.94~11.86)、未并发糖尿病患者(以并发糖尿病为参考,OR=1.64,95%CI:1.20~2.22)肺外结核并发率较高。结论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比例较高,并发淋巴结结核的比例高于其他部位。肺结核患者中年龄越小肺外结核并发率越高,应重视对痰涂片阳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无糖尿病患者肺外结核的检查。

李翔,周奕,李国忠,寸新华[2](2021)在《掌指骨结核三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据国外文献统计,骨关节结核约占所有结核病的1%~6.7%,占肺外结核的5%~19%[1]。而短骨结核如掌指骨结核更为罕见,且主要发病于5岁以下儿童[2]。故掌指骨结核因其较低的发病率导致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及漏诊。掌指骨因其重要的功能作用,延误诊断可造成患者关节功能障碍、疼痛明显、窦道形成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许超,陈宇,李巧思,朱雅娟[3](2021)在《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GeneXpert MTB/RIF(以下简称"GeneXpert")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初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检测、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960培养及脑脊液GeneXpert检测,分析GeneXpert的检测效能。结果脑脊液抗酸杆菌检测阳性9例,阴性111例;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960培养阳性40例,阴性80例;脑脊液GeneXpert检测阳性39例,阴性81例。以脑脊液涂片为标准,GeneXpert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72.97%;以脑脊液960培养为标准,GeneXpert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50%和100.00%;以临床诊断为标准,GeneXpert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12%和100.00%。结论脑脊液GeneXpert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检测时间短,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李红岩[4](2019)在《肺外结核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分析及临床价值探讨》文中认为目的中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家,结核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在肺部高发外,可以累及全身其他各个器官、系统。由于结核病在18F-FDG PET/CT显像上常表现为高代谢,经常被误诊为恶性病变,而对疾病的诊疗带来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行18F-FDG PET/CT显像并确诊为肺外结核患者,分析18F-FDG PET/CT在肺外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学特征,探讨误诊原因,旨在更好地认识结核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表现,提高应用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经病理学或临床随访证实为肺外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使用视觉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PET/CT图像病变性质进行判读。统计结核病灶累及部位和全身分布情况,总结18F-FDG PET/CT在肺外结核中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优势,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74例肺外结核患者,根据病变累及系统和数量分为三大类型:单系统受累(27.0%)、多系统受累(23.6%)、合并肺内结核(49.4%)。对三组病例SUVmax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2.根据病灶累及部位进行影像学特征分析,具体分为淋巴结结核、胸膜结核、心包结核、腹膜结核、骨关节结核、脏器结核等。(1)淋巴结结核:表现为不同程度增大,部分可伴钙化,FDG摄取可高可低,部分呈环形摄取。(2)胸膜结核:大部分胸膜呈弥漫性不规则增厚,部分呈结节或肿块状,FDG摄取多为弥漫性高摄取。(3)心包结核:表现为心包不同程度增厚,心包膜多呈环形弥散高摄取,大部分伴少-大量心包及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4)腹膜结核:肝/脾包膜及壁腹膜多表现为较弥漫均匀性增厚,FDG摄取呈细条状改变;大、小网膜及系膜多呈“污迹样改变”,FDG呈弥漫性高摄取,部分大网膜呈饼样改变。(5)骨关节系统结核:大部分呈溶骨性骨质破坏伴代谢增高,以脊柱结核多见,影像学特征如下:连续椎体受累、椎旁冷脓肿形成、椎间盘受累、骨质破坏区伴死骨或骨碎片。(6)脏器结核:脏器结核发病率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大部分实质性脏器结核(附件、肝脏、胰腺、脾脏、肾上腺、前列腺等)表现为低密度影或等密度影伴代谢增高。颅内结核表现为等或高密度影,伴或不伴代谢异常增高。肠结核多累及回盲部,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变窄。3.本组174例肺外结核患者中,PET/CT显像诊断正确129例,准确性为74.1%,诊断错误45例,误诊率为25.9%。45例误诊病例中,误诊为肺癌伴转移15例,淋巴瘤12例,卵巢癌4例,淋巴结转移3例,结节病2例,腹膜癌、前列腺癌、骨原发恶性肿瘤、结肠癌、眼眶恶性肿瘤、胸膜恶性肿瘤、胸腺瘤、胰腺癌、肺部真菌感染各1例。结论PET/CT能够全面、无创评估肺外结核患者全身各器官侵犯情况、判断病灶活动性、指导临床选择活检部位,为肺外结核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李敬新,庞学文,张丹,于燕明,李晓蓉,高丽[5](2019)在《2015-2017年天津市肺外结核流行病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天津市肺外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制定肺外结核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天津市2015-2017年肺外结核疫情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天津市肺外结核病人分布状况。结果 2015-2017年天津市累计登记报告肺外结核病人1 190例,占全部结核的10.39%,年均发病率为2.57/10万,报告单位以市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为主。肺外结核以结核性淋巴腺炎最多,占全部肺外结核的25.55%,其次是骨关节结核病(22.52%)和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11.26%);脑、淋巴结核以及肠、腹膜、肠系膜腺体结核病多发生在青少年(15~25岁年龄组)和壮年组(45~55岁年龄组),而骨关节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在肺外结核患者中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好发于青壮年组(25~55岁年龄组),皮肤结核在肺外结核患者中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肺外结核患者的HIV筛查率逐年下降。结论天津市肺外结核登记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报告单位以市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为主。下一步要继续加强肺外结核的登记报告制度,加强各区肺外结核HIV筛查工作,重视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肺外结核的诊疗能力,减少肺外结核的误诊和漏诊。

刘永亮[6](2018)在《活动性结核标志物的筛选和初步评价》文中认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耐药结核菌株的流行和HIV/MTB双重感染人数的增加,全球结核病防控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当前缺乏结核病快速、高灵敏度的检测试剂,是无法实现结核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活动性结核诊断方法为痰涂片检测或痰培养检测,但是痰涂片镜检灵敏度低,菌培检测耗时长,并且均会受到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IGRA(IFN-γ release assay)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检测,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的和特异性,但是其无法区分活动性和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价值。GeneXpert MTB/RIF作为WHO推荐的可以实现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突变检测的核酸检测试剂,可以实现核酸自动提取、自动检测,但是对涂阴肺结核检测灵敏度偏低,肺外结核存在标本取样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新的结核诊断标志物,以提高结核的诊断能力。本文针对临床活动性结核诊断不足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共由三部分研究组成,以发现可以用于活动性结核诊断的标志物。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和CFP10吏刺激全血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不同感染阶段表达水平的差异,并评价作为诊断标志物的价值。本研究招募了临床活动性结核患者、潜伏感染人群和健康体检者,使用Luminex200平台分析了结核特异抗原ESAT6/CFP10刺激后和未刺激样本中71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不同人群中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显示IL-8nil、IP-10nil、MIP-1α nil、sIL-2Ranil、IL8(Ag-ni)、VEGF(Ag-ni)、MCP-3(Ag-ni)在活动性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潜伏患者和健康人群;对于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检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8,0.86,0.75,0.85,0.83,0.81和0.75。另外发现细胞因子 G-CSF(Ag-nil)、GM-CSF(Ag-nil)、IL-1 α(Ag-nil)、IL-2(Ag-nil)、IP-1O(Ag-nil)和BCA-1(Ag-nil)在结核感染者和健康人群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ROC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免疫因子的AUC值分别为0.92、0.90、0.91、1.0、0.94、0.92和0.94。上述差异应答免疫因子的诊断效果我们在随后实验中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除了 G-CSF(Ag-nil)外均可重复。本论文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抗原特异性IL-6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v0183蛋白是目前唯一在结核分枝杆菌中鉴定的单甘油酯脂肪酸,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Rv0183能够刺激全血分泌IL-6,并且在活动性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潜伏感染人群和健康人群。在192例疑似结核患者中,我们根据IGRA检测结果分为IGRA+疑似结核患者和IGRA-疑似结核患者。在IGRA+疑似结核病人中,IL-6用于活动性结核鉴别诊断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00%、100%和51.5%;在IGRA-疑似结核患者中IL-6用于活动性结核鉴别诊断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0.5%、60.9%和95.0%。同时Rv0183特异性IL-6还可用于肺外结核诊断,对肺结核诊断的效果不受细菌学结果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还发现Rv0183特异性IL-6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本研究己经研究出IL-6全自动化学发光雏形试剂,对提高活动性结核的临床检测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 DUSP3蛋白检测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首次发现外周血DUSP3蛋白水平可以用于活动性结核诊断。利用初步建立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试剂评价临床活动性肺结核、陈旧性结核以及非结核肺病的结果显示,DUSP3在活动性结核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陈旧性结核和非结核肺病患者,鉴别诊断灵敏度为77.5%,特异性为75.76%。虽然DUSP-3不能用于肺外结核的检测,但是该蛋白作为检测标志物可以实现POCT检测,能够极大的提高结核诊断的能力。综上所述,通过本论文三部分的研究发现了多种与活动性结核相关的标志物。首先基于ESAT6和CFP10体外全血刺激实验,证明了活动性结核、潜伏性感染和健康人中免疫应答存在显着差别,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可以作为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阶段的检测标志物。另外,本研究首次发现了 Rv0183特异性IL-6在活动性结核患者中高表达的现象,并通过不同队列标本的研究验证了其在结核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判断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本论文还证明了外周血DUSP-3蛋白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为结核新型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石苗,王超,黄光伟,王鹤,苏艳丽,胡岚,苗彬,齐文杰[7](2018)在《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表现的肺外结核23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以不明原因发热(FUO)为首发表现的肺外结核(EPTB)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的FUO患者23例临床资料,均以FUO为首发临床表现,且出院时均确诊为肺外结核,总结临床特征及诊断策略。结果入院后查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7例,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检测18例中阳性13例,抗结核抗体检测16例中阳性5例、结核菌素试验14例中强阳性8例、影像学检查16例患者中病灶部位结核相关改变6例、病理学检查8例中阳性5例。23例患者中,泌尿系结核3例(13.0%),淋巴结结核3例(13.0%),结核性心包积液3例(13.0%),腰椎结核2例(8.7%),肠结核、腹膜结核、结核性脑膜脑炎、髋关节结核、女性盆腔结核、肾结核、胸壁结核各1例(各4.3%),肺外结核(感染部位不明)5例(21.7%)。23例患者中,经抗结核药物治疗21例,其中二联抗结核治疗(HE或HZ方案)7例,三联抗结核治疗(HRE方案)9例,四联抗结核方案(HRSE、HRZE或HRZS方案)5例;未予抗结核治疗2例,直接转入专科医院治疗。结论以FUO为首发表现的肺外结核具有发病隐匿、病因多样、病程长、确诊困难等特点。对FUO患者给予经验性抗感染疗效欠佳时应考虑肺外结核的可能。

余小忠,姜忠宇,周勤冰,陈荐强,黄中柯[8](2017)在《18F-FDG PET-CT与增强CT对肺外结核诊断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比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18F-FDG PET-CT)显像与增强CT对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46例疑似肺外结核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并同机行增强CT,入组患者均取得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18F-FDG PET-CT和增强CT对误诊患者的鉴别诊断率。结果 18F-FDG PET-CT对肺外结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显着高于增强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对18F-FDG PET-CT误诊患者准确鉴别诊断率为42.9%,18F-FDG PET-CT对增强CT误诊患者准确鉴别诊断率为83.3%(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各部位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较高,对增强CT误诊的患者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柳伟坤,李向东,尹吉林,李兴耀,王欣璐[9](2013)在《肺外结核18F-FDGPET/CT显像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08月~2011年05月期间在我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88例肺外结核病患者资料,其中8例做同机增强CT扫描。结果 88例患者中合并有肺内结核的有22例,共发现病灶334处。所有病灶均表现为18F-FDG不同程度摄取,SUVmax介于1.3~23.2之间,其中19例误诊为恶性肿瘤。根据发病部位大致可分为4大类:⑨"膜性"结核(36例),主要表现为胸膜、心包、腹膜等不同程度增厚,仅6例未见明显增厚;⑨淋巴结结核(44例)。表现为不同程度增大淋巴结影,22例边缘模糊,3例见中心坏死,6例CT增强可见环形强化;⑨骨关节结核(28例)。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或不伴有骨质硬化;脊柱结核以椎间盘受累及冷脓肿形成为主要特点;其中,仅1例表现为FDG高摄取而无骨质破坏;⑨脏器结核(25例)。肝、脾、胰腺、肾、脑结核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影,3例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鼻咽及喉结核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增厚;肠结核表现为肠壁稍增厚,2例表现为多发节段性增厚。88例肺外结核患者中,30例含有前述2类或2类以上病变。结论 PET/CT能较准确显示肺外结核的病灶形态、范围及活动性,为肺外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CT增强扫描可起到一定的鉴别作用。

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 of Clinic Society[10](2013)在《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2年)(第一部分结核病临床诊断)》文中研究表明近一年来,国内外在结核病临床诊断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不少诊断新方法、新技术得以在临床上开展应用。在细菌学诊断方面,两种新技术包括等温微量热技术及爆轰纳米金刚石技术与传统的培养法相结合,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具有速度快、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等优点。分子影像学在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诊断中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菌阴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诊断方面具有较大优势。2012年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仍集中在以核酸扩增为核心的检测技术上,而最引人注目的是Xpert Mtb/RIF技术,其在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诊断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儿童结核病及Mtb与HIV双重感染的诊断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RNA恒温扩增技术不仅可用于诊断结核病,还可用于疗效的监测。内镜介入诊断部分介绍了呼吸内镜在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纵隔淋巴结结核及胸膜结核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其中支气管内镜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该方法以其操作技术简单、微创、定位准确、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以及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肺外结核误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外结核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内容
    三、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基本情况
    二、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讨论

(2)掌指骨结核三例(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讨论

(3)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检查
        1.3.2 脑脊液抗酸杆菌960培养
        1.3.3 脑脊液的Gene Xpert检测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以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为金标准Gene Xpert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分析
    2.2 以脑脊液960培养为金标准Gene Xpert检测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分析
    2.3 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Gene Xpert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效能分析
3 讨论

(4)肺外结核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分析及临床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病人资料与研究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致谢

(5)2015-2017年天津市肺外结核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3 天津市行政划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性别与年龄组肺外结核发病情况
    2.3 不同职业肺外结核发病情况
    2.4 不同地区肺外结核发病情况
    2.5 肺外结核患者HIV感染情况
    2.6 肺外结核患者就诊情况
3 讨论

(6)活动性结核标志物的筛选和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 结核病及其流行情况
    2 结核分枝杆菌概述
        2.1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
        2.2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
        2.3 结核分枝杆菌休眠与增殖状态相关蛋白的功能研究
    3 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应答
        3.1 结核感染的免疫机制
    4 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及不足
        4.1 结核病的传统诊断方法
        4.2 结核病新型诊断方法
    5 新型结核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5.1 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5.2 活动性结核诊断标志物研究
        5.3 活动性结核治疗效果评估标志物研究
        5.4 新型标志物研究方向
    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中用到的主要仪器
    2 主要质粒及菌株
    3 实验用常规试剂
    4 实验用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5 常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6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7 常规免疫学实验操作方法
    8 临床标本的收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 在ESAT6和CFP10刺激下活动性结核病人、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细胞免疫应答差异分析
        1.1 临床标本资料统计分析
        1.2 71种细胞因子表达谱分析
    第二部分 抗原特异性IL-6用于活动性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研究
        2.1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核酸和肤段合成
        2.2 蛋白表达纯化与鉴定
        2.3 活动性结核抗原特异性标志物筛选
        2.4 Rv0183特异性IL-6应用价值评价
        2.5 Rv0183抗原肽段应用价值评价
        2.6 筛选能够与Rv0183抗原具有互补效果的刺激抗原
        2.7 全自动化学发光IL-6定量检测试剂的研制
    第三部分 外周血蛋白DUSP-3用于活动性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研究
        3.1 活动性结核患者外周血中DUSP-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3.1.1 WB检测PBMC中DUSP-3蛋白表达情况
        3.1.2 双抗体夹心法DUSP-3检测试剂的建立
第四章 讨论
    1 新型结核诊断试剂的需求
    2 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阶段宿主免疫应答的差异
    3 抗原特异性IL-6定量检测是活动性结核诊断的一个新标志物
    4 DUSP3蛋白检测可以作为活动性结核快速诊断的外周血标志物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表现的肺外结核2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临床表现
    1.3 病因分类
    1.4 辅助检查
        1.4.1 实验室检查:
        1.4.2 影像学检查:
        1.4.3 病理学检查:
    1.5 诊断与误诊
    1.6 治疗与转归
2 讨论
    2.1 以FUO为首发表现的肺外结核的发病特点
    2.2 以FUO为首发表现的肺外结核的诊断思路
        2.2.1 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2.2.2 辅助检查:
        2.2.3 试验性抗结核治疗:
    2.3 以FUO为首发表现的肺外结核的鉴别诊断
        2.3.1 成人Still病:
        2.3.2 恶性淋巴瘤:
        2.3.3 药物热:

(8)18F-FDG PET-CT与增强CT对肺外结核诊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仪器设备及试剂
    1.3 方法
    1.4 分析指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18F-FDG
    2.2 18F-FDG
    2.3 18F-FDG
3 讨论

(9)肺外结核18F-FDGPET/CT显像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和方法
        1.2.1 仪器
        1.2.2 显像剂
        1.2.3方法范围, 注射显像剂前平静休息10~15 min, 按5.5~7.4MBq/kg体质量静脉注射18F-FDG, 随后在暗室静息状态下平卧50~60 min, 排尿后行数据采集。显像包括发射扫描及CT扫描, 范围从头部到双大腿根部, 发射扫描每床位2~2.5 min;CT扫描电压120 k V, 并根据扫描部位身体厚度及密度进行管电流自动调节。采用迭代法重建图像, 再将PET和CT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图像自动对位融合显示, 层厚4 mm;其中8例同机行CT增强扫描。
    1.3 图像分析
2 结果
    2.1“膜性”结核 (36例)
    2.2 淋巴结结核 (44例)
    2.3 骨关节结核 (28例)
    2.4 脏器结核 (25例)
3 讨论
    3.1“膜性”结核
    3.2 淋巴结结核
    3.3 骨关节结核
    3.4 脏器结核

(10)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2年)(第一部分结核病临床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一、结核病细菌学诊断
    (一) 涂片和培养法
    (二) 抗Mtb药物药敏试验
        1. 传统抗Mtb药物药敏试验:
        2. 几种抗Mtb药物药敏检测新方法的评价:
二、结核病影像学诊断
    (一) 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二) 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诊断
    (三) 肺结核CT灌注成像
    (四) 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五)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六) HIV感染和 (或) AIDS伴Mtb双重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七) MRI在胸部结核病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
    (八)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与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在结核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九) 肺外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1. 结核性脑膜炎 (简称“结脑”) :
        2. 其他肺外结核:
    (十) 分子影像学在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三、结核病的免疫学诊断
    (一) 结核病细胞免疫学诊断
        1.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 IGRAs) 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2. 腺苷脱氨酶 (ADA) 联合IGRAs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3. T细胞特异性抗原的应用:
        4. T细胞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测定:
    (二) 结核病血清学诊断
    (三) 其他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四、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
    (一) Xpert Mtb/RIF技术
    (二) 分子线性探针测定法 (molecular line probe assays)
    (三) 多重PCR (multiplex PCR) 检测技术
    (四) 实时PCR技术
    (五) 恒温扩增检测技术
    (六) 基因芯片技术
    (七) 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
五、内镜介入诊断在结核病中的应用
    (一) 肺结核
    (二) 气管支气管结核
    (三)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结核
    (四) 胸膜结核

四、肺外结核误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徐祖辉,刘礼亲,王巧智,徐胜辉,白丽琼. 中国防痨杂志, 2021(11)
  • [2]掌指骨结核三例[J]. 李翔,周奕,李国忠,寸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2021(11)
  • [3]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J]. 许超,陈宇,李巧思,朱雅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21(28)
  • [4]肺外结核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分析及临床价值探讨[D]. 李红岩.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4)
  • [5]2015-2017年天津市肺外结核流行病学分析[J]. 李敬新,庞学文,张丹,于燕明,李晓蓉,高丽.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9(04)
  • [6]活动性结核标志物的筛选和初步评价[D]. 刘永亮. 厦门大学, 2018(08)
  • [7]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表现的肺外结核23例临床分析[J]. 石苗,王超,黄光伟,王鹤,苏艳丽,胡岚,苗彬,齐文杰. 疑难病杂志, 2018(03)
  • [8]18F-FDG PET-CT与增强CT对肺外结核诊断的对比研究[J]. 余小忠,姜忠宇,周勤冰,陈荐强,黄中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15)
  • [9]肺外结核18F-FDGPET/CT显像的诊断价值[J]. 柳伟坤,李向东,尹吉林,李兴耀,王欣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07)
  • [10]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2年)(第一部分结核病临床诊断)[J]. 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 of Clinic Society. 中国防痨杂志, 2013(06)

标签:;  ;  ;  ;  ;  

肺外结核误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