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思想之鸟在历史的荒野中翱翔

让学生的思想之鸟在历史的荒野中翱翔

一、让学生的思维之鸟,飞翔在历史原野(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徐艳艳[2](2021)在《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一方面,补充对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选文的研究;另一方面,指出新诗意象教学应该从意象群层面出发,并探究意象群教学的意义、教学角度和教学策略。绪论部分首先指明研究缘起,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并且,对统编本新诗选文、新诗意象群和新诗意象群教学进行文献研究并做出综述,把握研究现状。正文内容分为四部分:首先,对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进行界定,探究意象群与意象、意境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新诗意象群与古典诗歌意象群进行比较,深入认识其特点。之后,把握新诗意象群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其次,在整体上对课内现代新诗意象群进行观照,探究诗歌意象群艺术,寻找意象教学的角度。包括考察意象群对诗歌内容主题的建构,典型诗人的个性化意象群选择与呈现,哲理诗的意象群特点,以及意象群的组合方式与效果。从多个角度对诗歌意象群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群艺术技巧与思想情感。接着,探究意象群教学的有效策略。以课堂教学过程为线索,交织教学思想、方法、内容和教学材料,确定四个大策略,即整体感知,把握意境情感;文本细读,进入精深细微的意象世界;读写结合,意象群创造性想象;融通艺术与生活,进行“大诗歌”教学。最后,以九年级下册精读课文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进行意象群教学设计。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意象群角度解读诗歌、理解诗艺,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在研究的最后,指明不足与可以进一步探究之处。

徐印亮[3](2021)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篇目深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9月1日起,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初中语文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其中革命传统篇目达到了32篇,较2015年人教版教材略有增长。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篇目的增加,凸显了“革命传统教育”选文的教育价值。但是长久以来革命传统篇目的阅读教学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学生在该类文章的学习上,存在着文本解读的表层化、阅读能力的薄弱化和思维发展的滞后化等问题。深度阅读是指读者透过文字符号或图画符号与作者、文本进行多重的、深入的交流,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愉悦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深度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文字以外想要表达的丰富的意蕴,陶冶情操并促进其思维发展,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培育和提升。论文主要是以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篇目的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对师生的问卷调查和同课异构对比教学的分析,梳理当下革命传统篇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深度阅读教学与革命传统篇目相结合的优越性进行分析后,从文本深入解读的深度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的深度阅读教学和促进思维发展的深度阅读教学三方面展开论述,就革命传统篇目深度阅读教学的策略做一些积极的探索。

陈国恩,刘晓宁[4](2021)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以及努力方向——陈国恩访谈录》文中认为一、语文课应引导学生探索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刘晓宁(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教师、武汉大学写作学博士):陈老师,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陈国恩:我看了你的访谈提纲,看得出你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不是语文教育专家,不过也有些自己的思考。刘晓宁:首先想请教的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课程首先是围绕培养目标来设计的,要谈论语文课程,首先需要明确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对此您有什么样的想法?

付玉琪[5](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葛明敏[6](2020)在《基于景观感知的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构建途径研究 ——以惠州市象头山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为例》文中认为面对现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环境恶化,现代城市人竞争压力日益增加,从而引发健康危机,导致了“自然缺失症”这一人与自然关系断裂的现象。针对城市人群愈加远离自然,自然教育缺失的普遍状况,如何创造一个具有丰富感知性的环境,让参与者自发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思维方式,自然教育基地这一实践形式便应运而生。本文先从理论层面进行相关研究,对于自然教育及景观感知理论进行界定和辨析。通过分析总结自然教育的特点、作用、内容形式和培养目标,以及对国内外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进行分析和对比,总结我国开展自然教育的发展方向。再从景观感知理论入手,结合环境心理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关系理论,分析景观感知的过程、特性和丰富的感官感知途径。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作用,也为在森林环境中开展自然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场所和活动内容。通过对于森林环境的感知和理解,有利于参与者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培养自然保护、环境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有着其他自然环境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综合以上,在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构建途径研究中,本文提出以综合性、全年龄段、体验性、可持续性和地域性为原则,并从自然教育内容体系、空间组织、功能系统、游线组织、景观感知内容体系和解说系统与宣传六大方面进行途径探索,同时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在象头山建立森林自然教育基地,在解决场地内存在的森林环境破坏和污染、产业结构落后、旅游发展形式单一等问题的同时,利用象头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开展森林自然教育实践,创造和策划不同自然教育活动类型、适合全年龄段和不同自然教育团体组织的自然教育活动,来培养和激发参与者对于环境的热爱与保护。通过这一规划设计研究,以期更好的指导自然教育基地这一新兴风景园林类型在我国的发展与实践,促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

王行[7](2020)在《孙惠芬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孙惠芬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经验性特征,大部分作品出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情感经验和生命体验。孙惠芬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来自于自己的日记,这篇改变孙惠芬命运的作品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也规约了她的创作路线,于是孙惠芬沿着这条经验性的创作道路坚持走了下去,成为中国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纵观孙惠芬的整体创作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创作路线,她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没有走出辽南,坚持辽南故事的文学书写。孙惠芬所有的辽南故事几乎都围绕着故乡展开,十里洼、歇马山庄和上塘村都源自孙惠芬故乡山咀子的文学想象,它们共同构成了孙惠芬完整的文学故乡。孙惠芬的文学创作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文学划分依据于作家创作特征与个体经验之间的关系。在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孙惠芬利用的文学创作资源主要来自于童年故乡记忆和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也是作家心灵史的文学源头。童年经验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早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部分中国当代作家也都承认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童年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孙惠芬也曾坦言自己小说创作的念头就源于童年的经历,而创作于世纪之交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歇马山庄》正是源于对童年故乡的想象。孙惠芬的童年记忆充满了“60后”作家普遍性的苦难记忆,这种苦难感对于乡村出身的孙惠芬而言,主要表现为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贫乏,而这种苦难体验最终内化成孙惠芬的性格,进而又外化为细腻、琐碎而又悲伤的文学风格。孙惠芬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来自于她的青年生活经历。青年时代的孙惠芬充满了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心怀青少年叛逆情绪的“怨乡”情结,“逃离”乡村走进城市成为青年孙惠芬的人生理想。于是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了文学“自叙传”的特征,借助小说抒发个人情感、情绪,很多作品也都取材于青年时期的真实生活经历。《小窗絮雨》《变调》《孤独者之歌》《小镇文化人》《来来去去》等小说,既是她青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她青年时代情感和经历的文学表现。进入新世纪后的孙惠芬来到了人生的中年阶段,同时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学习和写作,开始进入文学创作的“中年写作”阶段,这也是她文学创作的第三个阶段。此时的孙惠芬离开了小城庄河进入大连市文联工作,成为了真正的城里人,但是却失去了身份的自我认同,走上了“精神返乡”的文学之路。孙惠芬的“中年写作”虽然失去了“青春写作”的活力,但是却拥有了历史的厚重和思想的深度。在情感上开始由己及人,扩展了情感关注的对象,将对自我情感和心理的关注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群体。在立场上表现出鲜明的底层立场,坚定地为乡村和农民发声,尤其关注那些进城农民工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困境。孙惠芬文学创作进入第四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是《寻找张展》,这部长篇小说的出现改变了孙惠芬的文学格局,她终于开始创作关于城市和城里人的小说,开始关注城市青年的精神困境。可以说《寻找张展》是孙惠芬文学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通过这部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位真正完成从农民到市民身份转变的作家,这部作品也可以视之为孙惠芬文学进城的开篇之作。这部小说的出现也意味着孙惠芬终于从身体进城进入了精神进城,在精神上真正融入了城市,实现了身份的自我认同。孙惠芬这次文学进城的实验性写作,是否意味着城市文学将成为她创作的常态?还有待于我们拭目以待。孙惠芬的文学作品在人物形象、叙事和文体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特征。出身于传统乡村的孙惠芬从小就接受到来自母亲和奶奶的言传身教,从而养成了传统女性的道德品质,传统乡村的伦理道德观念已经内化为她人格特征的基本底色。因此我们可以从孙惠芬的小说中看到她的传统特征,经常以传统乡村伦理道德观念作为审美标准,表现出对乡村传统女性的欣赏和认同,正如《静坐喜床》中那位“坐床”的新嫁娘。这种价值观念最终外化为“圣母”情结,而男性的“圣母”情结最终内化为女性的自我身份认同,她们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自觉地认同了来自男性的带有压抑、强制和霸权色彩的女性角色定位,并将“圣母”形象变成女性的一种人生追求。这种“圣母”形象在《蟹子的滋味》《给我漱口盂儿》《秉德女人》等作品中大量出现,以文学的方式将家庭生活中的那些“母亲”打造成为“圣母”。但是随着孙惠芬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她开始关注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那些身处裂变中的现代农民,那些游走于城乡间的农民工,既失去了乡村的文化之“根”,又承受着来自城市的排斥,陷入身份认同的困惑。而在那些进城农民工群体中,女性农民工更是身处于社会底层的底层,她们遭受来自城市更为深刻的创伤。而农民工的大量进城造成了乡村的“空巢”,“空巢”乡村里那些留守女性既要承担丈夫离去后的劳动压力,又要承受丈夫缺席后的性压抑和性苦闷。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乡村开始出现了新的现代女性形象,她们在裂变中的乡村寻找新的生存之路。孙惠芬本是一位并不注重小说技巧的作家,但是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也养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孙惠芬的小说叙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叙事立场和叙事视角的变化而变化。作为女性作家孙惠芬小说叙事经常表现出女性叙事视角,但是却并未表现出偏执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形成了叙事立场和叙事视角的二元悖论关系。孙惠芬在乡土小说创作中坚持的底层立场,使她一直坚定地站在乡村和农民的立场上发声,在作品中则表现出一种乡村叙事视角。进城后的孙惠芬不仅拥有了城市身份,也拥有了知识分子的身份,开始以知识分子启蒙主义的文学立场观照中国乡村、关心现代农民,以城市叙事视角观察中国乡村的现代性之变。在小说文体上孙惠芬也相继做出过实验性的写作尝试,从最初的散文化乡土小说到后期的方志体小说和“非虚构写作”,孙惠芬表现出自觉的小说文体创新意识。孙惠芬的文学创作深受沈从文和萧红影响,尤其是他们文学创作中的散文化倾向,散文化小说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和文体上,还表现在艺术精神上。孙惠芬以散文体进行小说创作,经常模糊掉个体生活的真实性与文学虚构性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在小说中真假难辨。孙惠芬在长篇小说《上塘书》中采用了方志体的文体结构,方志体小说不是孙惠芬的首创,它来源于方志小说,表现出对于真实性的文学追求。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采用的是“非虚构写作”方式,以非虚构的叙事方式营造出一种真实感,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揭示出底层农民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绝望,直击“非正常死亡”及其背后隐藏的“自杀遗族”问题。以期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这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文学的边界,具有文学意义和价值。

李丽岚[8](2020)在《诗与现实 ——1940年代后期国统区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战结束后,诗与现实相结合成为了国统区大多数诗人的写作共识。然而,对于何为“现实”及诗歌如何书写“现实”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国统区诗坛内部的分化与裂痕。同时,诗人们也通过文学及多种社会实践参与到了“现实”秩序的生成中。对于身处1945-1949年国统区这一特殊语境的诗人们而言,“现实”尚未形成一个清晰可把握的轮廓,它正处于多股力量角逐、竞争的交汇点,牵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问题域。流动、混融、尚未成形的“现实”首先需要被诗人整理、廓清、命名,然后才是争取、介入、改变。因此,“诗与现实”这一诗学命题中的“现实”并非一个抽象、静态的概念,它背后牵动着不同集团的利益关系和文学力量的博弈;“诗”的内涵也在与“现实”的联结过程中不断扩充和延展,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驳杂面貌。面对国共斗争这一新的现实,知识界和文艺界的裂痕日益扩大,越到后来诗人们越必须在现实中做出文学与政治的选择。因此,诗坛关于“诗与现实”的理论思考和写作实践都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时代的焦虑情绪和紧迫感,有的存在明显的论争、对话意图。在这三四年间,新诗道路的“转折”不仅体现在随国共政治斗争变化的诗坛格局的重组中,“转折”的过程更具体而微地发生在每个诗人的内心变化和精神渴求里。无论诗人、批评家选择了何种诗学立场或诗歌阵营,此时,知识分子与人民、时代的关系作为一个共同的苦恼几乎笼罩了每个人的写作,相关联的还有诗人的人格成长及历史位置、诗歌的时代责任等一系列无法回避的思考。本文选取“诗与现实”作为重新切入1940年代后期国统区诗歌的视角,将其置于诗人的创作与其社会实践的关联、国统区诗坛与解放区文艺的互动、内战中国与二战后国际形势连带所形成的文学共振等多重网结中,同时,也将其放在四五十年代的文学转折里,从多维度的时空脉络中给予其开放性的观照,试图撬动日趋板结化的诗歌版图。勾勒出战后诗坛的大致地形后,本文将以诗歌文本为基础,结合与之相关的批评、事件,考察在这一特定的文学场内,“现实”如何作为一个包容力极强的关键词被不同人所“争取”,诗歌写作具体如何反映、介入现实,现实如何重塑了诗歌的面貌和诗人的抒情姿态、感觉结构、时代认知,以及作为批评尺度的“现实”在批评实践中如何被使用。论文力图围绕“诗与现实”这一问题线索去呈现诗坛的多种声音,勾连不同的诗歌创作和诗学观念之间的对话关系,将各种或互为补充或彼此呼应的声音放在比单纯的对立面更恰切的位置,以形成一种内部相对化的问题视野。第一章首先勾勒随战后国统区诗人的迁徙而形成的诗坛新格局,再将“现实”放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视野中考察,为后续论述提供一个整体性的参照背景,随后按问题脉络来组织、呈现此一阶段诗坛有关“诗与现实”的理论探讨。第二章首先分析自40年代初以来部分诗歌中以“无弦琴”为隐喻出现的个人化浪漫主义抒情困境,再探讨穆旦提出的“新的抒情”在抗战胜利后如何可能。诗人们调整了自我在历史中的位置,“看风景”的姿态被一种考察社会问题的眼光所取代,但诗人在“风景”构图中的位置仍值得玩味。第三章围绕报纸、新闻媒介与诗歌写作的互动关系展开。报纸新闻作为诗人现实感的主要来源,重塑了诗人的感觉结构、表达方式,新闻标题、导语渗入了诗歌语言和形式。诗歌提供的“真实”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闻中“真实”的缺席,但诗歌对新闻的依赖又招致有关“新闻主义”的指责。此时围绕“时感诗”展开的批评尤其体现了国统区诗坛内部的分裂。第四章探讨诗人如何通过与公众世界对话来介入现实。献诗、书信体诗成为了诗人们参政、议政的有效手段,显露出诗人直接对现实政治发言的欲望。山歌、方言诗等诗体创制和对民间资源的借用,则服务于诗人对话特定读者群体的目的。诗人通过与不同阶层的人群对话,同时建立了自我与他者、与时代的一种具体关联,得以在错综的关系网内重构自我,找到与现实联结的触点。

王庆海[9](2020)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研究》文中指出低年级写话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写话教学肩负重任。情境教学经过长期实践研究日趋成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情境教学理论运用于写作教学,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本文紧扣新课标,就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如何开展情境式写话教学进行积极探索,界定了小学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相关概念,借鉴了相关理论,通过从学生和教师的抽样调查访问,摸清了当前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讨了情境式写话教学中现实生活情境、童话情境、科学情境、诗歌情境四类八种教学创设过程及具体实践策略,力求提供多元化、可操作性较强的写话路径。同时,本文还将笔者所处地区的本土特色文化融入情境式写话教学,拓展更丰富的情境式写话素材,力求拓宽学生视野,努力提高写话效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情境式写话教学为中心,全文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概述研究的缘起、意义、方法,并综述文献,提取理论支撑,寻求理论基源。第一章对小学语文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综合分析低年级学生学情、解析语文教材基本结构和情境资源,着手情境归类。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摸清小学语文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学生缺乏原创作动机,写话兴趣不浓,缺乏生活体认,写话主体“不在场”。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淡化挖掘自身情感,教学创设情境方式混乱等。第二章论述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的实施策略。对现实生活情境、童话情境、科学情境和诗歌情境进行细化,分别从自然景观情境、校园生活情境、动物童话情境、植物童话情境等八种具体情境入手,遵循“情境初设——情境体验——情境写话”步骤实施写话教学,提取有效实践经验,形成写话教学策略。第三章研究情境式写话本土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引入“清照文化”和“袭家大院文化”两个主题情境文化资源,沿用三个步骤实施写话教学,以情境式教学本身吸纳文化,实现文化反哺。在激发学生言语生命涌动与生长的同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王慧芳[10](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天文”意象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随着几千年的发展,对其的运用和研究也扩展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中。部编版教材所选的古诗词、文言文、现代诗文及外国诗文都存有意象。初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天文意象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对其意蕴内涵的解读,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界定意象、天文意象的相关概念后,归纳整理部编版教材中天文意象出现的具体板块,统计分析得出天文意象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出现频率较高的日、月、风、雨、雪意象的意蕴内涵。将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得出当前意象教学存在三个主要问题:无视天文意象的特性、缺乏意象组合的解读、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分析出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后,提出相对应的三点教学策略:首先,意象教学需要进行文本解读,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其次,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便于对其进行审美教育;最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自主学习和课外阅读的任务。但是,提出的策略需要在实践中检测、反思,才能进一步改正。由于文言文《咏雪》和小说《孤独之旅》中的天文意象具有典型性,最后列举两篇课文的课堂教学实录。

二、让学生的思维之鸟,飞翔在历史原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学生的思维之鸟,飞翔在历史原野(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2)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四)主要理论基础
一、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特点与教学价值
    (一)现代新诗意象群的内涵
    (二)现代新诗意象群的特点
    (三)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价值
二、教材中的新诗意象群特点与教学角度探究
    (一)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中的意象群特点
    (二)个性化意象群:艾青的“土地”意象群
    (三)哲理诗的意象群:审美意象与哲学思辨的融合
    (四)意象群结构技巧:意象组合
    (五)意象群个案分析: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
三、新诗意象群教学策略
    (一)整体感知,把握意境情感
    (二)文本细读,进入精深细微的意象世界
    (三)创作新诗,意象群创造性想象
    (四)融通艺术与生活,进行“大诗歌”教学
四、意象群教学设计——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群教学为例
    (一)课标分析
    (二)教材分析
    (三)文本分析
    (四)学情分析
    (五)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六)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
    (八)课时
    (九)教学方法:朗读法、文本细读、比较阅读、读写结合
    (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篇目深度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革命传统篇目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
    2.1 革命传统篇目教学的问卷调查
    2.2 革命传统篇目教师教学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
        2.2.1 教学内容类
        2.2.2 教学方式类
        2.2.3 教学评价类
    2.3 革命传统篇目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
        2.3.1 学习态度类
        2.3.2 学习方法类
        2.3.3 学习目的类
    2.4 革命传统篇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4.1 教学方式的传统化和程序化导致学生文本解读的表层化
        2.4.2 教学内容的浅显化和碎片化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薄弱化
        2.4.3 教学评价的单一化和矛盾化导致学生思维发展的滞后化
第3章 深度阅读教学与革命传统篇目的关系
    3.1 深度阅读教学的界定
    3.2 深度阅读教学的三个维度
    3.3 深度阅读教学和革命传统篇目相结合的优越性分析
第4章 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篇目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4.1 革命传统篇目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4.2 革命传统篇目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4.3 革命传统篇目教学中促进思维发展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第5章 革命传统篇目深度阅读教学的效果
    5.1 两种模式教学的对比
    5.2 《土地的誓言》深度阅读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1 文本解读层面的比较
        5.2.2 阅读能力层面的比较
        5.2.3 思维发展层面的比较
结语
附录1 革命传统篇目阅读教学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2 革命传统篇目阅读教学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3 《土地的誓言》深度阅读教学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4)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以及努力方向——陈国恩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文课应引导学生探索意义的多种可能性
二、在“当代文化参与”中了解社会、懂得人
三、阅读与写作旨在培养自由的心灵

(5)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景观感知的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构建途径研究 ——以惠州市象头山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人群的自然缺失症
        1.1.2 城市环境恶化引发的健康危机
        1.1.3 我国目前自然教育现状
        1.1.4 森林环境的问题与保护
        1.1.5 森林类场所感知设计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阐释
        1.3.1 自然教育
        1.3.2 森林自然教育基地
        1.3.3 景观感知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自然教育及其相关内容体系研究
    2.1 自然教育内容研究
        2.1.1 自然教育的特点
        2.1.2 自然教育的作用
        2.1.3 自然教育的内容形式
        2.1.4 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2.2 自然教育发展研究综述
        2.2.1 自然教育发展历程
        2.2.2 自然教育立法
        2.2.3 国内外研究实践
        2.2.4 讨论与评述
    2.3 景观感知理论研究
        2.3.1 景观感知理论构成
        2.3.2 景观感知的过程
        2.3.3 景观感知的特性
        2.3.4 景观感知的途径
    2.4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2.4.1 生态修复理论
        2.4.2 森林美学理论
3 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特征与优势
    3.1 发展森林自然教育的独特性
    3.2 开发森林景观感知的独特性
    3.3 自然教育对森林循环发展的助益
4 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构建原则与途径
    4.1 构建原则
        4.1.1 强化感知与发展自然教育的综合性原则
        4.1.2 倡导森林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原则
        4.1.3 彰显环境特色历史文脉的地域性原则
        4.1.4 满足不同人群所需的全年龄段原则
        4.1.5 强调参与互动的体验性原则
    4.2 构建多层次复合的自然教育内容体系
    4.3 形成多样清晰的空间组织
    4.4 营造多类型互融的功能系统
        4.4.1 以开放互动为先导
        4.4.2 以科普教育为核心
        4.4.3 以自然体验为主体
        4.4.4 以休闲游憩为基础
        4.4.5 以食宿配套为补充
    4.5 组构多路径体验的游线系统
        4.5.1 道路体系
        4.5.2 森林感知特色游线
    4.6 形成多要素支撑的景观感知内容
        4.6.1 景观感知策略
        4.6.2 地形营造
        4.6.3 植物营造
        4.6.4 水体营造
        4.6.5 铺装与材质
        4.6.6 景观小品
    4.7 配备多形式完善的解说系统与宣传方式
        4.7.1 解说系统
        4.7.2 活动宣传与推广
5 相关案例研究
    5.1 洛嘉儿童主题乐园——金山岭松塔主题乐园
        5.1.1 项目概况
        5.1.2 划分不同年龄段的自然教育对象
        5.1.3 强调五感感知
        5.1.4 取于自然、用于自然
    5.2 台北关渡自然公园
        5.2.1 项目概况
        5.2.2 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
        5.2.3 针对不同团体的自然教育活动设计
        5.2.4 激发多感官感知
    5.3 台湾溪头自然教育园区
        5.3.1 项目概况
        5.3.2 季节性自然教育活动策划
        5.3.3 寓教于乐的自然教育节点设计
        5.3.4 强化感知的步道系统规划
    5.4 北京环境教育主题城市森林规划设计
        5.4.1 项目概况
        5.4.2 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
    5.5 日本山原国立公园
        5.5.1 项目概况
        5.5.2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展自然教育
    5.6 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自然教育中心
        5.6.1 项目概况
        5.6.2 森林中的五感体验
        5.6.3 丰富的自然教育活动设计
    5.7 小结
        5.7.1 关于功能分区的探讨
        5.7.2 关于游线设计的探讨
        5.7.3 关于景观感知实践的探讨
        5.7.4 关于自然教育内容体系的探讨
6 象头山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政策背景
        6.1.2 区位分析
        6.1.3 设计范围
        6.1.4 上位规划
    6.2 场地解读
        6.2.1 历史沿革
        6.2.2 自然资源
        6.2.3 交通条件
        6.2.4 用地分析
        6.2.5 现状解读
        6.2.6 现状综述
    6.3 理念与构思
        6.3.1 总体定位
        6.3.2 目标及策略
        6.3.3 规划依据
    6.4 总体规划设计
        6.4.1 规划成果
        6.4.2 规划结构
        6.4.3 功能分区
    6.5 分区设计
        6.5.1 俯仰洞天
        6.5.2 金溪溯源
        6.5.3 百里万物
        6.5.4 沥水芳泽
        6.5.5 鹧鸪巡径
        6.5.6 登高游憩
        6.5.7 行山驻水
        6.5.8 畅想象头
        6.5.9 笋蕨乡里
    6.6 专项设计
        6.6.1 景观感知专项设计
        6.6.2 自然教育体系规划设计
        6.6.3 生态修复设计
        6.6.4 道路系统
        6.6.5 建筑及服务设施
        6.6.6 竖向设计
        6.6.7 标识系统
        6.6.8 小品设计
        6.6.9 夜景照明设计
        6.6.10 互联网+设计
        6.6.11 用地平衡表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A 图纸目录
分离 B 图纸

(7)孙惠芬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孙惠芬小说主题的研究
        (二)关于孙惠芬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
        (三)关于孙惠芬小说叙事策略的研究
        (四)跨领域(学科)研究以及同其它他作家比较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作家的“心灵史”与文学创作的互构
    第一节 童年、故乡与土地:作家文学创作的源泉
        一、童年记忆的文学转换
        二、文学故乡的建构和超越
        三、农民作家的土地情怀
    第二节 文学的“自叙传”:逃离故乡与初进文坛的精神困境
        一、“走出去”的执着与“走向哪里”的精神困境
        二、城市身份与乡村立场的二元关系
        三、从心灵写作到心理描写的文学转型
    第三节 “中年写作”的危机与精神还乡的痛楚
        一、作为“现象”存在的“中年写作”
        二、“中年写作”:在焦虑和沉思中走向岁月的积淀
        三、“重返故土”的精神升华与文学超越
第二章 孙惠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节 过日子:中国传统女性的“圣母”形象
        一、过日子:中国传统乡村道德伦理的养成
        二、中国传统乡村的“圣母”情结与文学的“圣母”形象
        三、走下神坛的“圣母”:中国传统女性最后的挽歌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的现代乡村女性形象
        一、留守女性的生命痛感
        二、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的新女性形象
        三、进城女性的生命之殇
    第三节 孙惠芬小说中的农民工形象
        一、成为历史景观、进入文学视野内的农民工
        二、土地的逃离和故乡的叛逆
        三、农民工的“伤痛城市”
        四、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精神徘徊
第三章 孙惠芬小说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多元化的叙事立场与位移的叙事视角
        一、小说的叙事立场与叙事视角
        二、非女权主义叙事立场下的女性叙事视角
        三、底层立场与乡村叙事视角
        四、知识分子的叙事立场与城市叙事视角
    第二节 “自语式”的文学叙事策略
        一、女性絮语式的文学自叙传
        二、传统家族意识下的“家族叙事”
        三、家庭观念与“家庭叙事”
    第三节 辽南地域文化下的“辽南叙事”
        一、辽南民风民俗与“辽南叙事”
        二、基于辽南乡村的日常生活叙事
        三、辽南鬼神文化下的“鬼神叙事”
        四、作为文学故乡的上塘与上塘叙事的延伸
第四章 孙惠芬小说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散文化乡土小说:从文体的自发到自觉
        一、散文化乡土小说的文学传统和文体传承
        二、语言的散文化和地方性
    第二节 方志体小说:从文体的自发到自觉
        一、从方志小说到方志体小说
        二、方志体小说的结构特征
        三、方志体小说的空间叙事特征
    第三节 “非虚构写作”的文体实验
        一、虚构文学的“非虚构写作”
        二、中国乡村自杀遗族的“非虚构”写作
        三、对于“底层之痛”的非虚构式呈现
        四、文学性的探讨: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诗与现实 ——1940年代后期国统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既往研究
    第三节 论文架构
第一章 “现实”:博弈中成形
    第一节 地图在动:战后的国统区诗坛
        一 “上海是一个海”
        二 平津学院诗坛的分裂
    第二节 多重视野中的“现实”
        一 知识界的“道路”之争
        二 作为心境的“现实”
        三 如何阐释“现实”?
    第三节 作为诗坛焦点的“诗与现实”
        一 “现实”的边界
        二 诗歌如何“现实”?
        三 诗与现实的互动
第二章 “新的抒情”如何可能?
    第一节 “无弦琴”的变奏
    第二节 从“风景”到“疾病”
    第三节 “弃旧”与“迎新”之间
第三章 报纸·新闻·时感
    第一节 媒介与感官
    第二节 “真实”的缺席与补位
        一 新闻自由的危机
        二 从诗人到记者
        三 对“新闻主义”的批评
    第三节 内战中的时感
        一 “自私”者与“无辜”者
        二 “围剿”袁可嘉
        三 另一种时感的生成
第四章 对话公众世界
    第一节 重建民主的言论空间
        一 《民主短简》的困境
        二 “讲坛上的诗”
    第二节 重塑读者的政治意识
        一 都市空间中的“山歌”
        二 讲给农民听的故事
        三 绿原的诗与青年学生
    第三节 关系中的自我重构
        一 自我的镜像
        二 牺牲的他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小学语文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理论依据
第一章 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情境和情境式教学
        二、写话教学
        三、情境式写话教学
    第二节 低年级学情与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二、低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第三节 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现状调查(学生)
        一、调查设计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节 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现状访谈(教师)
        一、访谈设计
        二、访谈结果分析
第二章 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策略
    第一节 现实生活情境与写话教学
        一、自然景观情境式写话教学
        二、校园生活情境式写话教学
    第二节 童话情境与写话教学
        一、动物童话情境式写话教学
        二、植物童话情境式写话教学
    第三节 科学情境与写话教学
        一、科学观察情境式写话教学
        二、科学幻想情境式写话教学
    第四节 诗歌情境与写话教学
        一、古代儿童诗歌情境式写话教学
        二、现代儿童诗歌情境式写话教学
第三章 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本土文化教学资源开发
    第一节 “清照文化”情境与写话教学
        一、“清照文化”情境
        二、“清照文化”情境式写话教学
    第二节 “袭家大院文化”情境与写话教学
        一、“袭家大院文化”情境
        二、“袭家大院文化”情境式写话教学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0)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天文”意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天文意象的研究
        1.2.2 关于中小学意象教学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课堂观察法
        1.3.3 课例研究法
    1.4 概念界定
        1.4.1 意象
        1.4.2 天文意象
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天文意象探究
    2.1 天文意象的分布情况
    2.2 天文意象的分布特点
        2.2.1 涉及体裁全面
        2.2.2 分布范围广泛
    2.3 天文意象的意蕴内涵
        2.3.1 日意象的意蕴内涵
        2.3.2 月意象的意蕴内涵
        2.3.3 风意象的意蕴内涵
        2.3.4 雨意象的意蕴内涵
        2.3.5 雪意象的意蕴内涵
3 天文意象教学现状探析
    3.1 分析课例存在问题
        3.1.1 套用模板讲授,无视天文意象的特性
        3.1.2 总结单一意象,缺乏意象组合的解读
        3.1.3 注重标准答案,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
    3.2 产生问题的原因
        3.2.1 观念需要更新
        3.2.2 应试教育影响
        3.2.3 审美教育缺失
4 初中语文天文意象教学策略
    4.1 文本解读理解内涵
    4.2 审美教育兴趣激发
    4.3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5 天文意象教学实践及反思
    5.1 文言文《咏雪》教学案例
        5.1.1 课堂实录
        5.1.2 课例分析
    5.2 小说《孤独之旅》教学案例
        5.2.1 课堂实录
        5.2.2 课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让学生的思维之鸟,飞翔在历史原野(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统编本初中现代新诗意象群教学研究[D]. 徐艳艳.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篇目深度阅读教学研究[D]. 徐印亮.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4]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以及努力方向——陈国恩访谈录[J]. 陈国恩,刘晓宁.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07)
  • [5]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6]基于景观感知的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构建途径研究 ——以惠州市象头山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为例[D]. 葛明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孙惠芬小说创作研究[D]. 王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诗与现实 ——1940年代后期国统区诗歌研究[D]. 李丽岚.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小学语文低年级情境式写话教学研究[D]. 王庆海.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天文”意象教学研究[D]. 王慧芳. 洛阳师范学院, 2020(07)

标签:;  ;  ;  ;  ;  

让学生的思想之鸟在历史的荒野中翱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