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穿刺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胸膜穿刺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一、胸膜腔穿刺胸膜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金[1](2021)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与支气管镜下肺穿刺活检对肺占位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分析》文中指出[目 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pulmonary biopsies,PTPB)和经支气管镜下肺穿刺活检术(transbronchoscopic lung biopsy,TBLB)的穿刺阳性率,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两者对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两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以预防、降低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指导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变特征选择最佳的活检方法。[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1月在我院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结节且符合相关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先后行纤支镜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取得病理标本(涂片细胞学和活检组织学),共计67例;分为纤支镜组及CT组,将TBLB与PTPB获得的病理结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通过SPSS22.0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数据。比较两种活检方法取材合格率、穿刺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得出结果结论。[结 果]1.本研究共纳入67例患者,其中CT组67例,取材合格率为95.52%,穿刺阳性率89.55%。其中恶性有44例,良性12例,可疑恶性3例,未明确诊断者8例。纤支镜组67例,取材合格率为71.64%,穿刺阳性率52.24%。其中恶性有23例,良性9例,可疑恶性3例,未明确诊断者32例;CT组取材合格率、穿刺阳性率高于纤支镜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均未发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有气胸、肺出血等较轻的并发症,纤支镜组气胸发生率约为1.49%,出血的发生率约为7.46%,CT组气胸发生率约为10.45%,出血的发生率约为22.39%,纤支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T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TPB穿刺阳性率与CT提示位于肺野外1/3有关,与性别、年龄、肺叶位置、是否合并COPD、是否具有支气管征等因素无关。4.TBLB穿刺阳性率与病灶直径≥2cm、CT提示位于肺野内1/3、CT征象上提示具有支气管征等因素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肺叶位置、是否合并COPD等因素无关。5.PTPB气胸发生率与患者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穿刺次数≥3次有关,与年龄、性别、病灶大小、病变位置、进针深度等因素无关。PTPB肺出血(灶周出血、针道出血)发生率与患者病灶直径≤2cm、进针深度≥3cm等因素有关,与年龄、性别、病变位置、是否合并COPD等因素无关。6.TBLB并发症(气胸、肺出血)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进针深度、病变位置、是否合并COPD等因素无关。[结 论]1.两者均是诊断肺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手段,PTPB穿刺阳性率更高。2.当肺占位为周围型肺占位病变时,PTPB穿刺阳性率较高,提示:该技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尤其是在周围型肺占位中是肺癌诊断的一种有效的手段。3.当病灶位置靠近肺门且CT征象上提示有支气管征时可首选考虑TBLB。4.纤维支气管镜下肺穿刺活检术不能明确病灶性质的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可考虑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5.TBLB 比 PTPB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提示:TBLB 比 PTPB更安全。6.肺部病灶较小,且穿刺路径较深时,PTPB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增加。7.肺部病灶直径≤2cm、病人心肺功能较差时,可首选考虑PTPB。

李纳[2](2020)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技术(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PTNB)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9年9月间在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病历、影像学资料以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纳入患者545人,其中男性患者378人,女性患者167人,平均年龄(61.10±10.99)岁。统计以下资料并进行分析:1、统计收集病例中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诊断率以及穿刺样本的病理结果。2、统计PTNB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使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找到术后发生气胸、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545位患者的相关资料,共行肺穿刺活检术562例,560例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9.64%(560/562);明确诊断480例,诊断率88.07%(480/545)。2、穿刺结果病理诊断明确诊断恶性肿瘤318例,分别是腺癌160例,鳞癌101例,小细胞癌25例,腺鳞癌5例,骨髓瘤细胞肺转移1例,差分化肉瘤1例,恶性肌上皮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孤立性纤维瘤1例,透明细胞肿瘤1例,胸腺瘤4例,粘液性肿瘤1例,未分型癌16例。明确诊断良性病变162例,分别是肺炎56例,肺结核50例,肺脓肿13例,炎性假瘤17例,慢性炎症13例,机化性肺炎5例,间质性肺炎2例,结节病1例,迁延型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胸腺囊肿1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肺真菌感染1例,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3、562次肺穿刺术后发生气胸111例(19.75%),肺出血150例(26.70%),胸膜反应1例(0.18%),未观察到感染、血气胸、肿瘤延针道种植转移、系统性空气栓塞、心包填塞、心房颤动、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4、年龄≥60岁(P=0.0006)、穿刺≥2次(P=0.0003)、中下肺病变(P=0.0005)、肺出血(P=0.0109)是发生气胸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穿刺深度≥5cm(P=0.0197)、穿刺≥2次(P=0.0344)、气胸(P=0.0197)是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5、年龄≥60岁(P=0.0009)、穿刺次数≥2次(P=0.0001)、中下肺病变(P=0.0009)、有肺出血(P=0.0108)是发生气胸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穿刺深度≥5cm(P=0.0236)、穿刺次数≥2次(P=0.0167)、有气胸(P=0.0041)是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技术的诊断率高、创伤小且安全性高,是临床诊断肺部病变的一种有效手段,临床应用价值高。2、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技术对于肺部常见肿瘤及肺部少见疾病均有很高的诊断性能。3、年龄≥60岁、术中穿刺次数≥2次、中下肺病变、肺出血既是发生气胸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4、穿刺深度≥5cm、术中穿刺次数≥2次、气胸既是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也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东[3](2020)在《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指标的临床价值》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PE)是胸膜腔内渗出液的增加和/或再吸收的减少都可能导致胸膜腔积液。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完成病因学诊断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内科胸腔镜(Medical thoracoscopy,MT)检查技术的成熟,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探讨MT对不明原因胸腔液的诊断价值,与经皮胸膜活检术做卫生经济学统计分析,列线图构建预测恶性胸腔积液。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9月到2019年10月因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收成都医学院附一院呼吸科共91例患者,确诊病例86例,将患者分成良性胸腔积液组(BPE组,38例)以及恶性胸腔积液组(MPE组,48例),检测项目:(1)MT镜下表现、基线资料统计、病理结果、表型及并发症;(2)MT与经皮胸膜活检术的卫生经济学分析;(3)列线图构建预测模型,统计数据,得到结果和结论。结果:9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确诊率为94.5%;血沉(ESR)、胸水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BPE和MPE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镜下表现:MPE组以多发性的结节状改变、胸膜增生、胸膜腔内广泛粘连、炎症样改变、浸润样改变、胸膜充血以及不规则结节或粟粒样改变与BPE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T诊断率均高于90%。在Karnofsky score(KPS)-成本效果、Modified Barthel评分(MBI)-成本效果、KPS-ICER(增量成本效果比)、MBI-ICER(增量成本效果比)数据分析提示MT检查性价比高于经皮胸膜活检术;通过列线图构建的恶性胸腔积液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非常强。结论:MT在明确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理和病因学诊断方面体现出较高的价值;MT镜下MPE患者伴随更高比例的多发结节样改变、胸膜增生改变,BPE患者胸膜主要表现以粘连、炎性改变为主要现象,且肉芽肿病变比例较高;MPE组以肺腺癌及转移癌居多;与经皮胸膜活检术相比,MT检查具有较低的经济成本,较高的临床诊断率;通过构建列线图可预测罹患恶性胸腔积液概率。

焦鹏飞[4](2020)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及晚期肺鳞癌EGFR相关治疗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超过85%的肺癌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肺鳞癌是NSCLC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现阶段,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是治疗肺鳞癌的主要手段,尽管治疗手段有所进步和发展,该病的5年生存率仍较低,仅为8%~15%。与肺腺癌的治疗手段相比,肺鳞癌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效果差距较大。而且肺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容易被忽略,因此近2/3的患者到医院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广泛期),丧失了最佳的手术机会,严重影响生存时间。肺占位性病变的确诊最终需要依靠病理学依据,同时后续的治疗也依赖于病理诊断及分期,因此早期准确的病理诊断能够对恶性病变进行有效治疗并避免良恶性病变的转变。目前对肺占位性病变的活检技术分为: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超声、磁共振或CT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包括径向超声引导下肺活检、基于虚拟支气管镜导航系统支气管镜下经肺实质结节取样术)、经食管超声内镜引导细针针吸活检术等。从1976年Haaga等最早报道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CT-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CT-GPLB)成功开始,经过四十余年的硬件改进和技术更新,CT-GPLB已成为临床上肺癌诊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尽管其临床诊疗价值、安全性以及实用性已经被一部分研究者所证明,但适用于中国特别是河南等中原地区的研究尚未开展。并且有关CT-GPLB 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US-GPLB)的优缺点及可行性相关对比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将这两种穿刺方法进行对比讨论,为中原地区尤其是基层医院初期开展肺穿刺活检术时引导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尽管CT-GPLB已应用于临床多年,但其在穿刺过程中临床应用现状及并发症的防治分析,缺少大数据统计分析,本研究针对这一缺陷,为穿刺前检查必须项目,穿刺过程注意事项,穿刺后相关处理做出理论依据;以往研究缺乏涉及CT-GPLB获取的组织标本与对应外科手术大体标本的差异分析,本研究将这两种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为病理结果差异找到理论依据。相较于临床应用较为成熟的肺腺癌的基因靶向治疗,广泛期肺鳞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以及EGFR敏感突变患者应用吉非替尼后疗效均存在较大争议,对于肺鳞癌患者确诊后的EGFR基因检测率与肺腺癌差距较大,同时广泛期肺鳞癌的靶向治疗相关研究也较少。针对应用刚刚上市的盐酸安罗替尼的EGFR野生型广泛期肺鳞癌患者的临床研究更是鲜有。本研究证实了盐酸安罗替尼对广泛期肺鳞癌患者的疗效,为EGFR基因突变野生型、多线化疗失败及吉非替尼耐药后的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我院2018年1268例CT-GPLB的临床资料分析。2.CT-GPLB后病理结果分析,CT、增强CT影像特点对穿刺的指导意义,US-GPLB与CT-GPLB的对比分析。3.经CT-GPLB确诊的肺鳞癌EGFR基因突变现状及吉非替尼疗效分析,同时对EGFR基因突变野生型、多线化疗失败及EGFR-TKI耐药后的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患者应用盐酸安罗替尼观察临床疗效。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1268例行CT-GPLB的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分析,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河南省肺部占位性疾病诊治现状,以及国内一流肺穿刺水平的现状。2.对比US-GPLB与CT-GPLB,为其他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开展此项目时提供依据。3.分析和探讨EGFR基因突变野生型、多线化疗失败及EGFR-TKI耐药后的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应用盐酸安罗替尼的效果。第一部分 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目的1.总结1268例CT-GPLB的临床资料,对河南省肺部占位性疾病的诊治做出预判。2.总结1268例CT-GPLB并发症统计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1268例患者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大一附院)影像与核医学科行CT-GPLB的临床资料,并对CT-GPLB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点与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1268例。样本中男性689例,女性579例;有吸烟史者467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或慢阻肺338例;合并间质性肺疾病57例;年龄10~87岁,平均年龄57.3岁;病灶大小0.7cm~11.9cm,均值2.19cm;周围型病灶例875次,中心型病灶393例;既往有肿瘤病史89例。2.成功率:1268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0%。3.穿刺并发症:一次进针出现气胸87例(6.9%),出血315例(24.8%)其中咯血86例(6.8%),胸膜反应9例(0.7%)。237例患者进针为两次及两次以上,出现气胸35例(14.7%),出血113例(47.6%),出血患者中大咯血3例、大咯血并血胸1例,均经介入科及时肺部血管栓塞后好转,无致命性损伤。均未见针道渗血及针道种植。4.本研究发现是否合并肺气肿和间质性肺疾病以及病灶大小、病灶位置是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病灶大小、病灶位置和CT增强强度是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5.了解发现CT-GPLB在部分地市级医院开展情况较差,绝大多数县级医院未开展。结论1.CT-GPLB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小,其中进针次数、进针深度,CT增强程度以及是否合并COPD,尤其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是CT-GPLB气胸、血胸发生的主要因素。2.CT-GPLB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在相关措施保障下,无致命性风险,部分医院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开展。第二部分 CT-GPLB病理结果及US-GPLB与CT-GPLB对比分析目的1.总结1268例CT-GPLB术后病理资料,将非小细胞肺癌CT影像学形态与穿刺结果对比分析。2.对比CT-GPLB获取组织后不同送检方式准确率,分析其与外科手术获得的大体标本病理符合率。3.对US-GPLB与CT-GPLB在诊断成功率、穿刺耗时、穿刺次数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1268例患者于郑大一附院影像与核医学科行CT-GPLB的病理资料;将240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行外科手术切除占位患者的CT影像学形态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穿刺病理与手术标本病理结果对比。选取周围型肺占位中行US-GPLB 119例与同期行CT-GPLB 875例进行对比,探讨经济价值及实用性。结果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肺部占位有效病例1268例,穿刺病理结果回报1251例诊断明确,诊断率98.6%。其中恶性肿瘤835例,非恶性疾病416例。腺癌522例占比41.2%,占恶性肿瘤的62.5%,比重最大。对240例经CT-GPLB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CT影像学形态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团块影占比45.9%,结节影27.5%,空洞、弥漫性病变及GGO为分别为15.8%、6.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的直径大小与手术诊断符合率统计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CT-GPLB与外科手术获得肺癌标本病理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CT-GPLB时涂片细胞学+活检组织学联合诊断病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6.7%,较单一应用准确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肺外周占位,US-GPLB较CT-GPLB在诊断成功率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耗时超声引导组(13.77±5.76min)明显小于CT引导组(27.2±10.6min),但后者应用范围更广。结论1.CT影像学形态对于肺占位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团块影、结节、弥漫性病变较空洞和GGO有指导意义。2.CT-GPLB的病理送检三种途径(细胞学涂片、活检组织学、细胞学涂片+活检组织学)获得的病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的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细胞学涂片+活检组织学联合送检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率最高。3.US-GPLB与CT-GPLB在诊断成功率、穿刺次数及并发症方面两者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前者耗时较少,后者可早期发现并发症,对GGO及小结节占位穿刺有明显优越性,更有临床应用价值。第三部分 经CT-GPLB确诊的肺鳞癌EGFR突变现状以及吉非替尼和盐酸安罗替尼治疗广泛期肺鳞癌患者临床研究目的1.分析经郑大一附院影像与核医学科CT-GPLB确诊的肺鳞癌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EGFR基因突变敏感型与野生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形态是否具有差异。2.分析EGFR突变敏感型广泛期肺鳞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的临床疗效,分析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患者应用盐酸安罗替尼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郑大一附院影像与核医学科行CT-GPLB确诊为肺鳞癌患者的病理标本,应用NGS-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检出肿瘤组织内EGFR基因突变情况,共257例,探讨EGFR基因突变敏感型与野生型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情况。收集上组257例中EGFR基因突变敏感型并接受吉非替尼(EGFR-TKI)治疗的25例广泛期肺鳞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生存期、药物的毒性反应等数据。收集其中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11例患者应用盐酸安罗替尼后临床症状、影像学及药物的毒性反应,探讨此类患者的治疗方向。结果1.肺鳞癌患者中EGFR的突变率为11.6%(30/257),患者EGFR突变在19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l)和21外显子2573位核苷酸点突变(L858R)较为常见,两者分别占总突变例数的43.3%(13/30)和36.7%(11/30)。2.其中女性患者突变率19.0%(4/22),男性患者突变率11.1%(26/235);吸烟患者中10.8%(22/204)存在基因突变,低于不吸烟患者15.1%(8/53)的突变率,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3.分析肺鳞癌患者的影像学形态,发现病灶形状、分叶征、毛刺征、瘤肺界面、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影像学表现在EGFR突变敏感型与野生型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4.截止随访日期(2019年12月31日),共随访的25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广泛期肺鳞癌患者,随访资料均完整,CR 0例,PR 14例(56.0%),SD 7例(28.0%),PD4 例(16.0%)。RR 为 56.0%,DCR为 86.0%。生存期 0.7~19 个月,中位PFS为7.3(95%CI:5~10)个月。2年生存率20%,中位OS为12.7月。发现不良反应以I、II级常见,以皮疹、腹泻居多。5.截止随访日期(2019年12月31日),共随访的11例应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的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患者,随访资料均完整,CR 0例,PR 7例(63.6%),SD 2 例(18.1%),PD 2 例(18.1%)。RR 为 63.6%,DCR 为 81.7%。生存期 0.5~8个月,中位PFS为3.3(95%CI:2.7~5.5)个月。本研究不良反应多为I、II级,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和出血较为常见。结论1.CT-GPLB所获取标本均能满足基因测序需求,肺鳞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11.6%,以19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1)和21外显子突变(L858R)为主。2.EGFR突变敏感型与野生型肺鳞癌患者在性别、年龄、TNM分期及CT形态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女性、不吸烟的肺鳞癌患者EGFR突变率稍高。3.EGFR突变敏感型肺鳞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能够获益,建议对肺鳞癌患者常规行EGFR基因检测;对EGFR基因突变野生型、多线化疗失败及吉非替尼耐药后的难治复治广泛期肺鳞癌患者,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是很好的选择。

郭秋鹏[5](2019)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早产儿气胸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和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在早产儿气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进行对比,探讨两种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该疾病治疗上的优劣。方法:回顾性研究九江市妇女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6例早产儿气胸患儿,其中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22例为实验组,进行传统硅胶管置入胸腔闭式引流34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2天肺复张率、拔管时间、呼吸机撤机天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同时对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中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观察两组患儿呼吸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全身炎症反应情况。结果:1.在一般资料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临床疗效比较方面,实验组2天肺复张率为63.64%、平均拔管时间为5.18±1.74天、平均撤机时间为4.55±1.18天,对照组2天肺复张率为70.59%、平均拔管时间为5.35±1.81天、平均撤机时间为4.79±1.41天。两组在2天肺复张率、拔管时间、呼吸机撤机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术后并发症比较方面,实验组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治愈22例,对照组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治愈34例;两组共出现并发症17例(30.36%),其中实验组发生5例(22.73%),而对照组发生12例(35.29%)。在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68±2.52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3.56±3.83天。两组在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血气分析比较方面,实验组术前PaO2和PaCO2均值分别为33.82±7.52mmHg和56.18±8.52mmHg,术后3小时PaO2和PaCO2均值分别为65.09±9.86mmHg和39.9±4.86mmHg。而对照组术前PaO2和PaCO2均值分别为34.88±8.77mmHg和55.18±9.72mmHg,术后3小时PaO2和PaCO2均值分别为65.88±8.83mmHg和39.4±4.37mmHg。两组PaO2和PaCO2术前及术后3小时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炎性介质比较方面,实验组术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的PCT、CRP、IL-6水平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中PCT、CRP、IL-6水平在术后第一天均有一定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二天开始有所下降,但相较于术前水平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三天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甚至略有降低,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组临床疗效相同,但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因此,实验组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方式可以更加便捷、安全、有效地解决早产儿气胸的治疗问题,具有临床应用优势。2.实验组术后炎性反应的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对机体内环镜的稳定优于对照组,故实验组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方式有利于患儿身体机能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唐春梅[6](2019)在《肺癌化疗药物给药途径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一)回顾分析某院肺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情况,探讨肺癌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在用药方案、化疗剂量、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给药途径相关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表现出的优缺点,为解决在个体化治疗中,面对循证医学上表明有多个给药途径均能有效控制患者肿瘤的情况时,临床医生如何选择最佳给药途径,提供各肺癌化疗给药方式临床参考。(二)总结各化疗药物给药途径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特点,为临床药师面对具体化疗给药途径时,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某三甲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肺癌并住院的331名患者所接受共计1307次的化学疗程为研究对象。调阅其电子病历,住院信息总表及临床病历、医嘱,详细记录患者的信息包括:病案号、性别、年龄、入院诊断时间、肿瘤类型、分期、转移情况、KPS评分、化疗方案、用药途径、化疗用药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在表现、程度、持续时间、治疗措施、化疗不合理用药等情况。归纳该院肺癌患者化疗用药特点,利用excel软件和Graphpad Prism 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肺癌不同用药途径的化疗药物选择种类、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相关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一)共计1307次肺癌化疗中,经外周静脉途径占45.98%、中心静脉途径占38.48%、支气管动脉灌注给药途径占9.94%、胸腔内灌注占4.36%、口服化疗占1.22%。(二)化疗用药种类及剂量:中心、外周静脉给药途径化疗的用药种类及剂量基本一致;胸腔灌注化疗方案单一为顺铂注射液;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方案均为联合化疗用药;口服化疗使用替吉奥胶囊无指征用药较常见;使用顺铂注射液化疗的多个给药途径中,除口服给药途径以外,顺铂使用剂量以中心静脉化疗及周围静脉化疗最大,支气管动脉灌注次之,胸腔灌注剂量最小。(三)肺癌化疗不良反应中:外周静脉途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静脉炎及药物外渗,药物外渗32例中有5例导致严重组织坏死,32例中,70岁以上患者共计24例占75%;中心静脉给药途径中,无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59%低于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深静脉血栓;胸腔灌注给药途径不良反应表现为胸膜反应,其中1例并发脑梗塞,胸腔灌注穿刺点感染发生率8.77%高于其它途径;支气管动脉灌注给药途径为股动脉血肿。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在消化道及骨髓抑制等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方面,静脉给药途径发生率多于口服及胸腔灌注给药途径。(四)2863条化疗医嘱中,合格医嘱2682条,医嘱合格率为93.68%。肺癌化疗不合理用药表现为:口服给药途径存在选药不合理;胸腔灌注化疗给药途径存在着给药操作不合理、适应症不合理、用药方案不合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给药预处理用药不合理、剂量不合理,手术后复发患者适应症不合理;静脉给药途径常见用药方案、剂量、辅助用药不合理等。结论:(一)经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化疗给药途径治疗肺癌:两者在化疗方案和化疗药物使用剂量上基本一致,相对于外周静脉给药途径而言,中心静脉给药有避免药物外渗、组织坏死、降低外周静脉炎的优点,这对于血管脆性较大的老年患者、其它容易导致化疗时药物外渗的人群以及反复接受化疗的人群具有获益性;但中心静脉给药容易发生药物注射侧肢体深静脉血栓,故对于血液高凝状态及伴有静脉血栓疾病、脑梗塞的血栓人群建议使用周围静脉给药途径。(二)支气管动脉灌注给药途径的肺癌患者中,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注意股动脉血肿,住院科室与介入治疗科之间的衔接失误可导致预处理不合理;对于肺癌术后复发的患者,选取给药途径前,需查询手术记录是否切断供血侧支气管动脉。(三)胸腔灌注给药治疗肺癌中,化疗药物选择单一,相对于其它给药途径其优点是:顺铂使用剂量最小,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较轻;缺点是:存在着胸膜反应甚至诱发脑梗塞等严重病例、穿刺点感染、反复有创操作胸穿放液等,故在选择该途径时建议提前预防并并做好沟通。针对普通患者小剂量使用顺铂未强调水化的情况,本文发现对于进食较少伴有糖尿病等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基础疾病患者使用顺铂未强调水化,可出现急性肾衰,故建议类似情况充分水化有利于患者获益。(四)肺癌化疗的口服药物制剂可供选择种类相对较少,临床上应避免使用替吉奥胶囊等无肺癌治疗适应症药物。口服给药存在部分消化道溃疡出血病例,用药前需检查有无消化道溃疡,及时预防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获益。(五)各给药途径的不合理用药呈现不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为临床药师指导临床医师在合理用药方面提供参考,提高化疗用药安全。

孙瑜[7](2019)在《胸腔镜手术在早期脓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脓胸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部分脓胸患者69人。依据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胸腔镜手术组33人和开胸手术组36人。统计两组患者的在手术时间、术中血制品使用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一般临床资料。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检验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各指标的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进行统计描述,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组间各指标的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不同组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有假设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差异。结果胸腔镜手术组患者与开胸手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开胸组120(90-180)分,腔镜组90(76-120)分,P=0.004)、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开胸组10(8-14)次,腔镜组8(6-10)次,p<0.001)、术后住院时间(开胸组14(13.5-15.5)天,腔镜组10(10-12.5)天,p<0.001)、术后带管时间及切口长度(开胸组15(10-15)cm,腔镜组4(4-4)cm,)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输血量(开胸组400(0-620)毫升,腔镜组0(0-910)毫升,P=0.686)、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术后短期引流量(开胸组900(600-1430)毫升,腔镜组840(572.5-1110)毫升,P=0.484)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1.胸腔镜手术应用于脓胸清除术效果良好,短期内引流效果与开胸脓胸清除术一致,两者未表现出明显差异。2.胸腔镜脓胸清除手术相比于开胸脓胸清除术,具有相对更短的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的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3.胸腔镜手术应用于脓胸清除,符合快速康复理念,并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肖繁荣,汤波[8](2018)在《CT引导经皮肺穿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因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112例,分析病理诊断的诊断价值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确诊率为96. 43%。出血的发生与病灶大小、病灶周围炎症及病灶旁肺气肿等因素有关(均P <0. 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其术后主要并发症是气胸和出血。

吴建辉,张灿辉,邓新宇[9](2017)在《体位对胸腔穿刺引起胸膜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胸腔穿刺术引起胸膜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呼吸内科近6年胸腔积液或气胸患者386例,均行胸腔穿刺,包括胸腔穿刺术、胸膜活检术及胸腔穿刺置管,均观察首次胸腔穿刺,其中坐位322例,卧位(包括仰卧位、侧卧位)64例。结果坐位组发生胸膜反应38例,发生率11.8%,卧位组发生胸膜反应2例,发生率为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穿刺时,体位可影响胸膜反应的发生,卧位较坐位胸膜反应发生率低。

胡猛[10](2017)在《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组织活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诊疗价值、穿刺并发症及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统计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总结穿刺技巧,从而更好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就诊的438例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而且证实痰脱落细胞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不能确诊的胸部占位性病灶,在64排螺旋CT引导下采用意大利普利塞活检枪18G(18G×16cm)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将病理结果分为恶性、良性和未明确诊断组,对在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的穿刺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穿刺成功率、阳性率、准确率438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0%,一次穿刺阳性率94.9%,二次穿刺阳性率100.0%,准确率95.7%。2、病理结果诊断为恶性病变379例(86.5%),其中肺腺癌187例(49.3%),肺鳞癌96例(25.3%),肺小细胞癌40例,肺大细胞癌8例,淋巴瘤4例,转移性癌7例,腺鳞癌2例,鳞状细胞小细胞癌1例,胸腺瘤5例,肉瘤3例(皮肤纤维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肉瘤样癌4例,神经内分泌瘤4例,非小细胞癌肺癌未分型5例,低分化癌8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精原细胞瘤1例,卵黄囊瘤1例,浆细胞瘤1例,肺间皮瘤1例;良性病变37例(8.5%),其中结核13例,慢性炎症16例,炎性假瘤3例,神经鞘瘤1例,错构瘤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Castleman病1例;未明确诊断22例。3、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次穿刺出现气胸33例(7.5%),少量咯血62例(14.2%),胸膜反应7例(1.6%),未见针道渗血及针道种植。78例患者≥2次穿刺,出现气胸12例(15.3%),咯血30例(38.5%),未见严重并发症。4、影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病灶直径<3cm、进针深度≥5cm、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进针次数多及穿刺经验欠丰富者能增加并发症发生率。5、穿刺行EGFR基因检测结果分析诊断为肺腺癌患者187例(49.3%),其中,行EGFR基因检测93例,49(52.6%)例患者证实有基因突变。18号外显子、19del、21号外显子、20号外显子突变率分别为8%、37%、43%、12%。结论: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术对于胸部占位性疾病诊断价值高、操作简便、经济实惠、安全性好。

二、胸膜腔穿刺胸膜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膜腔穿刺胸膜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与支气管镜下肺穿刺活检对肺占位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引言
2.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手术方法
        2.2.1 手术主要仪器与物品准备
        2.2.2 术前准备
        2.2.3 手术步骤
        2.2.4 标本处理
        2.2.5 术后处理
        2.2.6 观察资料
    2.3 穿刺结果判读
    2.4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穿刺结果
    3.2 病理结果
    3.3 术后并发症情况
    3.4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常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气胸的相关危险因素
        3.4.2 气胸的独立危险因素
        3.4.3 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3.4.4 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3)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指标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设备和检查流程
    2.3 诊断标准
    2.4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内科胸腔镜下表现分析
        3.1.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统计分析
        3.1.2 内科胸腔镜下胸膜特征性表现
    3.2 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比较分析
    3.3 病理结果分析
    3.4 内科胸腔镜诊断率分析
    3.5 辅助检查的价值
    3.6 并发症
    3.7 5例患者的随访情况
    3.8 卫生经济学分析
    3.9 构建列线图预测恶性胸腔积液分析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7、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8、附录
9、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致谢

(4)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及晚期肺鳞癌EGFR相关治疗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T-GPLB病理结果以及US-GPLB与CT-GPLB对比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经CT-GPLB确诊的肺鳞癌EGFR突变现状以及吉非替尼和盐酸安罗替尼治疗广泛期肺鳞癌患者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肺癌穿刺活检技术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早产儿气胸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观察指标
    1.3 手术方法
        1.3.1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
        1.3.2 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
        1.3.3 拔管指征
    1.4 统计学方法
第2章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疗效
    2.3 临床效果
    2.4 血气分析
    2.5 炎性介质的变化
    2.6 典型病例
第3章 讨论
    3.1 临床疗效
        3.1.1 两天肺复张率
        3.1.2 拔管时间和呼吸机撤机时间
    3.2 临床效果
        3.2.1 术后并发症
        3.2.2 住院时间
    3.3 血气分析
    3.4 炎性介质
    3.5 中心静脉导管的缺点
第4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6)肺癌化疗药物给药途径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对照表
致谢
肺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治疗(综述)
    参考文献

(7)胸腔镜手术在早期脓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CT引导经皮肺穿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穿刺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比较
    2.2 穿刺结果及诊断正确率
    2.3 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
    2.4 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
    2.5 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肺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响因素
    3.2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
    3.3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3.4 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9)体位对胸腔穿刺引起胸膜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体位行胸腔穿刺发生胸膜反应的比较
    2.2 胸膜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相应体位
3 讨论

(10)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组织活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临床资料及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适应症
        2.1.2 禁忌症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物品准备
    2.4 术前准备
    2.5 穿刺步骤
        2.5.1 选择体位及穿刺点
        2.5.2 穿刺活检方法
        2.5.3 标本处理
        2.5.4 穿刺术后处理
    2.6 最终诊断确立
    2.7 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穿刺成功率、阳性率、确诊率
    3.2 病理诊断结果
    3.3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3.4 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常见并发症(气胸、咯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3.5 穿刺行EGFR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四、胸膜腔穿刺胸膜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与支气管镜下肺穿刺活检对肺占位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分析[D]. 李军金.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2]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D]. 李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指标的临床价值[D]. 李东.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4]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及晚期肺鳞癌EGFR相关治疗疗效分析[D]. 焦鹏飞. 郑州大学, 2020(02)
  • [5]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早产儿气胸中的应用[D]. 郭秋鹏. 南昌大学, 2019(01)
  • [6]肺癌化疗药物给药途径的调查分析[D]. 唐春梅.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4)
  • [7]胸腔镜手术在早期脓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D]. 孙瑜.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8]CT引导经皮肺穿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J]. 肖繁荣,汤波. 现代肿瘤医学, 2018(23)
  • [9]体位对胸腔穿刺引起胸膜反应的影响[J]. 吴建辉,张灿辉,邓新宇. 当代医学, 2017(18)
  • [10]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组织活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D]. 胡猛. 南昌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胸膜穿刺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