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加快调整教育布局 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

江苏省射阳县加快调整教育布局 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

一、江苏射阳县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推进教育跨越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传武,卞修梅[1](2021)在《江苏沿海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档升级研究——以盐城市射阳县为例》文中指出江苏沿海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档升级是落实"十四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是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盐城市射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以射阳县为例对建设江苏沿海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的资源禀赋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档升级的实现路径,为沿海地区新一轮农业产业布局的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陈春兰[2](2021)在《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农垦案例研究 ——以江苏省**国营农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从高投入高排放高产出的数量型农业增长模式转向质量型绿色高效发展模式,必然涉及资源要素的生产组织模式及其经营效率。“农垦模式”作为一种特有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这一生产组织方式是否高效绿色,当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聚焦大田水稻生产环节,以江苏省射阳县**国营农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系统梳理农场水稻生产要素变动与主要环节机械化生产发展情况,综合评估农场水稻生产经营水平,在此基础上,总结水稻生产组织的农垦模式,进一步解析国营农场水稻生产组织高效的主要原因,进而对农垦生产案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探讨水稻生产管理绩效提升路径,为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国营农场在土地产权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具备实现水稻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土地基础。射阳县有国营农场模式,同时也创新发展了联耕联种模式,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但都是推进生产经营规模化的结果。与家庭农场相比,国营农场的土地不存在产权纠纷、土地成片,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较高,易于推进规模化生产。(2)国营农场水稻生产发展相对高产高效,表现在**国营农场亩产量、投入产出率、成本利润率均高于江苏及全国平均水平。高产高效的形成,一是在技术层面,包括统一优质品种、施肥技术的集成创新、机械和装备不断升级等;二是制度层面,主要包括土地产权优势、统分结合的生产管理体制、农垦系统管理体制的有效激励等。(3)**国营农场近年来外包土地种植西瓜的案例,表明农场生产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生产组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通过外包土地种植西瓜,农场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农场及周边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员的就业,社会效益显着。虽然外包土地种植西瓜导致民营机械购买者作业量减少、利益受损,但是**国营农场给予了一定补偿,并出台收割机向后延长一年每年补贴10元/亩的合同,彰显了国营农场能及时有效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制度优势。调研还发现,近年来,为保障粮食产量,**国营农场常年推广稻麦周年高产,土地缺乏休养生息,需要增施化肥保持土壤肥力,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压力。(4)**国营农场水稻生产管理绩效提升的可能策略:在技术创新方面,一是良种创新,农垦作为国有企业,具有资本优势,可以在品种选育上引领新的方向,如率先研发推广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宜糖米、可供肾脏病患者食用的低谷蛋白大米等功能性水稻品种,开辟新的市场;二是良法创新,建立高效、定量的栽培技术,依靠稀播长秧龄壮苗移栽技术等科技创新,实现低投入、稳产量、高效益;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可以学习侯安杰管理案例,在激励机制中增补雇工绩效激励,提高雇工积极性。(5)农垦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措施。一是优化种养结构,促进生态循环,如有序推进稻田综合种养,秸秆饲料化等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推进品牌建设工作,促进品牌溢价。围绕生产环节,立足地方特色农产品,以品牌形象为抓手,通过突出层次差异,打造高端品牌,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供给结构,最终实现提质增效;三是加强与周边地区协作,带动形成互补并进的农业新生态,通过推广机械农业,主动指导周边地区水稻生产,将组织规模优势辐射至周边地区,发挥农垦系统的生产引领作用,帮助地区农业共同进步与发展。

杨方[3](2021)在《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文中认为性别歧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性别平等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美好愿景。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十个国家之一,而且无论是在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方面,或者女性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占比,还是最近的互联网领域中女性创业者数量,都有相当可观的成绩;这跟两百年多前的封建社会相比,跟一百多前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跟七十多年前的旧中国相比,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及其早期实践是研究新中国妇女事业的逻辑起点。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接受教育,成为自身解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注重妇女教育事业。党和国家有关妇女教育的方针、政策如何落地重要、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指导,以局部区域为代表,以当事人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口述史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相关档案材料,既有利于挖掘、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教育的史料,也有利于发现、梳理妇女解放、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泰兴地处苏北,解放初期的广大农村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老解放区、恢复区和新解放区,由于战争频繁,男子人口比例长期低于妇女,而且还有不少缺乏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不足的烈军工属。以泰兴为样本,研究这一时期妇女教育问题,具有典型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教育。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时期,基本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学校、除了知识技能还要将革命思想融进教育并提高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妇女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败的重要力量,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苏区妇女教育模式,即妇女干部培养、妇女识字培训、女童学校教育、女工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民主根据地,妇女支前、妇女生产、妇女参政,无不体现出妇女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主要围绕服务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展开,重点是培养妇女干部和提高妇女觉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全国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改革,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可以设立四个“观测点”,即:女童入学教育,识字扫盲教育,妇女社会教育,妇女干部教育。女童教育既是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的起点,也是从源头上阻隔农村文盲、半文盲妇女产生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初期泰兴当地政府加强女童入学教育的政策措施,满足了农村妇女的内在要求,切合了当地社会的具体实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初期泰兴女童入学教育的基本经验就是提升学龄女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了四个关键点,即: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创新教法,确保质量。泰兴的农村识字扫盲工作开展比较早,早在1941年冬,当时的泰兴抗日民主根据地就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兴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农民继续参加冬学运动,并成立了专门的妇女识字班,开展识字扫盲;农村妇女在区乡妇联干部、村妇女干部和妇女代表的动员下,参与积极性远高于男性,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持续时间长,至1956年渐成高潮。泰兴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识字运动,宏观上讲为开展救灾备荒、实行土地改革、推进互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具体而言,不仅使广大妇女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切实增加了家庭收入,从而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营造了氛围。通过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促进妇女自身解放的重要路径。基于不同阶段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基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新中国初期泰兴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在苏北行署领导下,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贯彻婚姻法等中心工作开展;1953-1956年,在江苏省委和扬州专区的领导下,主要结合基层普选、增产节约、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运动等开展。但不管哪个阶段,形势政策、思想政治、生产劳动、卫生健康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苏北妇女社会教育促进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自我意识越发觉醒和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地位显着提升。但也暴露出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教育过程的间歇性、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教育形式的有限性等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妇女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整体氛围都是显着的影响因素。培养妇女干部、重视妇女参政是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最具特色的重要举措。泰兴属于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妇女积极分子脱颖而出成长为妇女干部,为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立妇女自己的组织动员机构,将妇女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构,推举妇女干群模范,是这一时期泰兴妇女解放事业的三条战线。围绕这三条战绩,泰兴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培养路径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也日渐丰富;而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学习时势政策,其业务水平也得到相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妇女干部队伍的稳步发展,切实引导了社会舆论导向——她们不仅以其成功形象吸引着同辈人的效仿,而且影响、教育了守旧的父母及周遭“他者”,从而既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认可,又反过来触动社会文化转型。但妇女干部教育同样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现实社会环境甚至家庭方面的制约。新中国初期的泰兴农村妇女教育,不仅对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妇女解放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留下了可供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借鉴的历史经验。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其经验就在于,要以农村妇女素质的提升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促进妇女解放。新中国初期泰兴妇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其经验对于加强与改善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对于实现《北京宣言》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徐靖楠[4](2021)在《以蚕桑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研究 ——以盐城市特庸镇王村村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并将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江苏特色田园乡村的创建,是乡村建设行动的先行探索,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实践。目前,江苏省的特色田园乡村的试点和命名村庄的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分布也在逐年改善。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乡村资源各有不同,如何找到适合当地乡村建设的发展方向成为现如今最重要的目标与任务。作为全国唯一的无病优质桑苗生产基地——盐城市特庸镇,其“蚕桑产业”在盐城市甚至是江苏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王村村的蚕桑产业发展又占据特庸镇主导地位。2019年王村村凭借其独特的蚕桑产业优势幸运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第三批试点乡村。因此,对特庸镇王村村特色田园乡村的规划建设进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旨在为盐城市乃至江苏省甚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对盐城特庸镇王村村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的个案分析,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介绍了特庸镇王村村特色田园乡村发展的历程及其建设优势,比如:优越的特色产业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等。围绕王村村特色田园乡村一期规划建设的现状和成效,发现其在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二三产规划投入不均衡、规划同质化明显、筹资渠道不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种养环节机械化程度不高、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政府目标与村民利益冲突、村民参与度低和监督反馈渠道不完善等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均衡三产规划促进融合、深入调研提高规划特色、拓宽投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品牌竞争力、发挥典范带动性提高村民素质、加强人才引进实施人才战略、加大宣传调动全民参与和完善监督反馈渠道等王村村特色田园乡村后期规划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加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辛美琪[5](2021)在《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研究》文中认为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微观主体,其不仅仅需要承担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同时也可能会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推进造成一定的阻碍。最近几年,我国的政府文件和工作会议上一直在突出地强调要切实做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的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小农户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符合亿万小农户的殷切期待,也是推动我国加快建成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进行有效衔接,转变小农户的传统理念,激发小农户的创新内生动力,提高小农户的生产和经营能力,补齐当前农村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地推进农业现代化服务能力的建设,提高粮食产量增长,保障粮食安全,拓宽小农户参加的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归纳,采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意义,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访谈的方式展开了调研,并用统计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以及国内外先进地区成功的经验,结合开鲁县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共有六个部分。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本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等问题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为理论阐释,对本研究中“小农户”、“现代农业”以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概念做了界定,并阐述进行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发放问卷和走访农户等方式了解开鲁县农户的发展情况、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二者的衔接现状,对于实际调查得到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第四部分是面临的困境与成因。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分析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对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梳理总结。第五部分是国内外经验。主要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分析日本农协模式、“土地制度改革+新村运动”的韩国模式及荷兰合作社带动小农模式等国际经验,还有国内江苏省射阳县的联耕联种模式、江西省安义县的“绿能模式”以及湖北省沙洋县的按户连片耕种模式等典型案例,对国内外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为促进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提供参考。第六部分则分别从生产要素环节、生产组织环节以及收益分配环节几个方面,提出促进开鲁县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的对策措施。

暴占杰[6](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余静静[7](2020)在《粤苏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广东和江苏经济总量不断创新高的同时,县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很大的差异。县域经济是广东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和潜力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文章对广东57个县、江苏41个县的经济发展竞争力进行比较,试图探究两省县域差异,为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意见。文章从经济效益、经济结构、消费、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竞争力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依次对2015-2017年广东和江苏两省县域竞争力进行排名;然后利用聚类分析将2017年两省县域竞争力划分为发达、较发达、中等和落后四个等级,对不同等级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对粤苏两省县域经济的总量和平均水平、均衡性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找出两省县域发展差异。结果显示,广东三年来竞争力得分前五位在博罗、惠东、普宁、四会、鹤山之间波动,而江苏始终是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和宜兴,两省均有超过一半的县市竞争力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下;广东四个等级的县市发展水平均远远低于江苏同等级的县市,并且其县域总体发展和平均水平均落后于江苏,但江苏县域发展差异明显高于广东,广东县域是低水平的均衡发展。

孟令冉[8](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刘璐[9](2020)在《家庭生计方式对乡村学龄前儿童照顾的影响 ——基于赣苏六个村镇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龄前期是影响幼儿身心塑造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原生家庭深刻影响着学龄前儿童的一生。从回归家庭生计视角,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优质学前资源供给逐渐满足不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时市场化的迅猛发展,家庭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家庭儿童照顾问题日益严峻,所以学龄前儿童教育与看护是培养出优秀新一代的关键。本研究试图了解赣苏两省部分地区乡村学龄前儿童照顾情况及其分布状况,并做出相应的比较分析,以便帮助到落后地区学龄前儿童能够健康成长。鉴于为提供儿童经济养育和日常照顾的主要社会化场所是家庭。因此,本研究以乡村学龄前儿童的家庭生计方式为出发点,以儿童照顾为落脚点,探索儿童照顾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尤其是家庭生计方式与儿童照顾的关系。本研究对江西和江苏省内的3个县6个村镇的157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了调查与访谈,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参与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从文献研究、实证研究以及质性研究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家庭生计方式对乡村学龄前儿童照顾的影响。通过文献研究,本文首先对生计方式影响学龄前儿童照顾的概况作了必要的梳理和分析,其次对学龄前儿童照顾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最后对家庭生计方式影响儿童照顾机制做出简要述评。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发现:在家庭生计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照顾影响程度上,大体而言,家庭的生计方式对学前儿童获得的照顾影响显着,两者的关系基本呈正相关。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在赣苏两个地区的6个村镇随机选取了157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式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总体来看,家庭的生计方式对学前儿童获得照顾的影响较显着;但家庭生计方式对儿童照顾的直接影响不显着,影响途径上以间接影响为主;主要通过家庭中介变量这种间接影响机制实现的;此外,家庭收入及资产、家庭主要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及工作时间、父母职业类型、家庭社会网络构成了主要的家庭中介变量。在质性研究方面,结合对15名儿童家长的深度访谈,印证了上述文献研究发现,家庭生计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照顾获得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宁泽东[10](2020)在《射阳县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有效在我国的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乡村社会的实际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在理论研究以及实践中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果。通过采用访谈法对基层政府领导、村干部、社会组织负责人、村民等进行深入的了解,采用文献法研究国内外有关乡村治理的最新研究,围绕乡村治理主体的功能定位和各主体的协同性,将其与建立“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综合分析,来寻找适合射阳县乡村发展与治理的有效途径,为协同治理理论的完善和国家今后乡村工作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首先对此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一个论述,其次对此次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展示,包括概念的界定、相关治理理论、乡村治理模式的演变以及射阳县的基本情况,接着认真分析了射阳县目前在乡村治理中存在的困境主要有哪些,并从乡村治理的四个治理主体进行原因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乡村治理的经验,从多元治理主体协同治理和建立“三治合一”的治理体系角度论述了增强射阳县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

二、江苏射阳县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推进教育跨越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射阳县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推进教育跨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沿海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档升级研究——以盐城市射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苏沿海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档升级的重要性
    (一)落实“十四五”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二)江苏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1. 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7年)
        2. 高质量提升阶段(2018年— )
二、射阳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资源禀赋分析
    (一)发展农业条件优越
    (二)综合交通运输发达
    (三)农业特色产业鲜明
    (四)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基础较好
三、射阳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少
    (二)全国百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
    (三)全国科技创新十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缺乏
四、射阳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档升级实现路径
    (一)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园区规划提档升级
        1. 园区规划理念
        2. 由1.0版到4.0版持续发展规划
    (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档升级
        1. 依托光明集团和银宝集团,建设国内一流乳制品加工业
        2. 依托全国科技创新十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科技型粮油深加工业
        3. 依托全国品牌影响力十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高端品牌水产品精加工业
    (三)服务驱动型园区提档升级
    (四)政策与措施提档升级
        1. 加快完善园区产业创新体系
        2.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2)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农垦案例研究 ——以江苏省**国营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国营农场
        2.1.2 生产组织模式
        2.1.3 高质量发展
    2.2 农场生产管理模式的研究综述
        2.2.1 国外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2.2.2 国内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2.3 高质量生产发展的理论基础
        2.3.1 规模经济理论
        2.3.2 区域经济理论
        2.3.3 产业组织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国营农场生产要素组成概况
    3.1 农场概况
        3.1.1 江苏农垦概况
        3.1.2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3.1.3 **国营农场概况
    3.2 农场土地资源
    3.3 农场劳动力
    3.4 农场资本
        3.4.1 机械(雇佣制和外包制)
        3.4.2 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
        3.4.3 水利灌溉
第4章 **国营农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
    4.1 整地
    4.2 育插秧
    4.3 田间管理
        4.3.1 丰产沟的高标准开挖
        4.3.2 水分管理
        4.3.3 肥料管理
        4.3.4 病虫害防治
    4.4 收、运、烘、贮
第5章 **国营农场水稻生产管理绩效评价及成因探讨
    5.1 生产管理绩效评价
        5.1.1 保持较高的单产水平
        5.1.2 保持较高的市场效益
        5.1.3 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率
    5.2 绩效形成原因探讨
        5.2.1 技术层面
        5.2.2 制度层面
第6章 **国营农场生产管理优化策略探讨
    6.1 生产管理绩效提升策略探讨: 水稻生产为例
        6.1.1 技术创新
        6.1.2 管理体制改革
    6.2 农垦生产管理优化的可能途径
    6.3 水稻生产的农垦案例评价
        6.3.1 农垦生产经营案例的特点及局限性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展望
    7.2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的形成
        一、传统中国妇女教育及其近代嬗变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学制改革与女童入学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根据地学制与女童入学教育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女童教育概述
        三、新中国初期学制改革与小学教育
        四、学校教育恢复中的女童入学教育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学校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二、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三、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入学的基本状况
        四、影响女童入学教育的多元因素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入学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女童入学率的提升
        二、苏北农村女童辍学率的降低
        三、苏北农村女童教育环境的改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识字扫盲教育政策与措施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概述
        二、全国农村识字扫盲的方针政策
        三、江苏农村识字扫盲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识字扫盲运动中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状况
        一、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文盲率
        二、“三区”并存下的妇女参与社会变革
        三、政府主导的升级识字扫盲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的识字扫盲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妇女能力素质的提高
        二、苏北农村妇女家庭收入的增加
        三、苏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
        四、苏北农村识字扫盲教育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概述
        二、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形势政策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
        三、生产劳动教育
        四、卫生健康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妇女主体作用的显现
        二、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三、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
        四、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一、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
        二、苏北农村妇女干部培养路径多样
        三、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内容丰富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的意义
        一、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妇女解放
        二、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社会进步
        三、妇女干部教育与妇女自身解放
        四、妇女干部教育的制约因素探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
        一、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
        二、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三、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
        四、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当代启示
        一、为新时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二、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改革提供方法
        三、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口述材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以蚕桑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研究 ——以盐城市特庸镇王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查阅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5.4 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 特色田园乡村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知识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2.2 特色田园乡村的内涵及建设的重点任务
        2.2.1 内涵
        2.2.2 规划建设的重点任务
    2.3 特色田园乡村的理论基础
        2.3.1 乡村振兴理论
        2.3.2 乡村规划
        2.3.3 乡村振兴与特色田园乡村的关系
第三章 盐城市特庸镇王村村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现状
    3.1 特庸镇及王村村概况
    3.2 特庸镇王村村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
    3.3 特庸镇王村村建设优势
        3.3.1 交通区位优势
        3.3.2 生态优势
        3.3.3 特色产业优势
        3.3.4 传统文化优势
        3.3.5 政策优势
    3.4 王村村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现状
        3.4.1 发展历程
        3.4.2 规划分区
        3.4.3 已投入项目现状及建设成效
    3.5 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5.1 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5.2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5.3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第四章 王村村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的对策
    4.1 规划对策
        4.1.1 均衡三产规划促进融合
        4.1.2 深入调研提高规划特色性
    4.2 建设对策
        4.2.1 拓宽投资来源,稳定全局建设
        4.2.2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4.2.3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品牌竞争力
        4.2.4 发挥典范带动性,提升村民素质
    4.3 管理对策
        4.3.1 加强人才引进,实施人才战略
        4.3.2 加大宣传推广,调动全民参与
        4.3.3 规划运营管理机制,完善监督反馈渠道
第五章 结语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与不足
        5.2.1 创新点
        5.2.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村民问卷调査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5)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小农户
        2.现代农业
        3.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二)相关理论基础
        1.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交易费用理论
        3.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状况分析
    (一)开鲁县的农业生产发展现状
        1.传统农业稳步发展
        2.特色农业优势明显
        3.经营规模现状
        4.农业机械投入现状
        5.生产观念现状
        6.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二)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调查的一般状况
        1.问卷调查情况
        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小农户的生产经营与互联网的对接情况
        4.开鲁县为小农户提供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情况
        5.发展订单农业情况
        6.小农户对现代农业的认知情况
四、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主要困境
        1.小农户生产要素整合中面临的困境
        2.生产组织构建中面临的困境
        3.收益分配制度构建中面临的困境
    (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1.小农户自身经营条件及认知能力不足
        2.农业化社会体系不完善
        3.小农户实力弱且互联网信息化体系不健全
五、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国内外经验
    (一)国外经验
        1.以农协为载体的日本模式
        2.以“土地制度改革+新村运动”为主体的韩国模式
        3.以农业专业合作为主的荷兰模式
        4.国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经验借鉴
    (二)国内经验
        1.江苏省射阳县的联耕联种模式
        2.江西省安义县的“绿能模式”
        3.湖北省沙洋县的按户连片耕种模式
        4.国内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经验借鉴
六、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对策措施
    (一)生产要素环节衔接的对策
        1.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3.加强资金扶持
    (二)生产组织环节衔接的对策
        1.提高小农户组织化水平
        2.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收益分配环节衔接的对策
        1.保障小农户利益
        2.健全完善农村互联网信息化体系
        3.创新联结小农户利益链条
参考文献
附录 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调查问卷
致谢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7)粤苏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与存在不足
第二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省域经济
        2.1.2 县域经济
        2.1.3 区域经济比较
        2.1.4 经济竞争力
        2.1.5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波特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理论
        2.2.2 国家统计局编撰的年度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对县域经济内涵与评价体系的理论建构
        2.2.3 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理论
        2.2.4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竞争力涵义的界定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2.3.2 县域经济的理论内涵及其功能作用研究
        2.3.3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3.4 国家统计局主办的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评价研究
        2.3.5 粤苏省域经济发展研究
        2.3.6 粤苏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第三章 粤苏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格局分析
    3.1 广东和江苏省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格局分析
        3.1.1 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3.1.2 公共预算收支持续增长
        3.1.3 对外经济贸易平稳发展
        3.1.4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3.1.5 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3.2 县域经济在广东省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3.2.1 县域经济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
        3.2.2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
        3.2.3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广东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3 县域经济在江苏省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3.3.1 将县域发展实力转化为省域整体竞争优势
        3.3.2 县域发展推动江苏产业结构调整
        3.3.3 发挥县域优势,推动江苏中心城市培育和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章 粤苏县域经济竞争力比较的理论分析
    4.1 粤苏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的理论分析
        4.1.1 粤苏县域经济效益竞争力比较
        4.1.2 粤苏县域经济结构竞争力分析
        4.1.3 粤苏县域经济消费竞争力分析
        4.1.4 粤苏县域经济人力资本竞争力评估
        4.1.5 粤苏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分析
    4.2 粤苏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的构建
第五章 粤苏县域经济竞争力比较的实证分析
    5.1 广东县域经济的实证分析
        5.1.1 广东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5.1.2 主成分分析:2015-2017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5.1.3 聚类分析:2017年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聚类分析结果
    5.2 江苏县域经济的实证分析
        5.2.1 江苏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5.2.2 主成分分析:2015-2017江苏县域经济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5.2.3 聚类分析:2017年江苏县域经济竞争力聚类分析结果
    5.3 粤苏两省县域经济比较的实证分析
        5.3.1 粤苏县域经济比较的聚类分析
        5.3.2 粤苏县域经济比较的总量和平均水平分析
        5.3.3 粤苏县域经济比较的均衡性分析
第六章 粤苏经济比较视角下的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建议
    6.1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和存在的问题
        6.1.1 广东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
        6.1.2 产业结构滞后,总体经济不发达
        6.1.3 广东县域经济的空间发展不均衡
        6.1.4 广东县域财政收入占比低,金融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6.1.5 外向型经济发展落后,外商投资比重较低
    6.2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2.1 区位与自然环境差异
        6.2.2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明显不足
        6.2.3 经济的工业基础薄弱,缺乏主导产业
        6.2.4 县域财政脆弱,发展资本缺乏
        6.2.5 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人才流失严重
        6.2.6 现行市管县区域行政体制加重县域负担,成为体制和制度障碍
    6.3 新形势下,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6.3.1 全力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
        6.3.2 实施积极的产业发展政策,依托县域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6.3.3 创新政策环境和投资机制,加快构建开放、透明和法治化市场机制
        6.3.4 多途径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
        6.3.5 多方联动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
        6.3.6 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
        6.3.7 大力发展对外经贸和引进外商投资,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格局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8)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家庭生计方式对乡村学龄前儿童照顾的影响 ——基于赣苏六个村镇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理论范式
        1.2.1 相关概念
        1.2.2 理论范式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生计方式及其相关研究
        2.1.1 国内关于生计方式的研究
        2.1.2 国外关于生计方式的研究
    2.2 生计方式与学龄前儿童照顾的研究
        2.2.1 国内关于学龄前儿童照顾的研究
        2.2.2 国外关于学龄前儿童照顾的研究
        2.2.3 生计方式与学龄前儿童照顾的相关性研究
    2.3 研究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测量工具
    3.3 测量对象
        3.3.1 样本说明
        3.3.2 抽样方法
    3.4 数据处理
        3.4.1 问卷回收与整理
        3.4.2 数据处理方法
4 数据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4.1 乡村学龄前儿童照顾的基本情况:关于调查对象
        4.1.1 乡村中儿童照顾的类型
        4.1.2 乡村中儿童照顾的内容
    4.2 测量维度的关联性
        4.2.1 家庭收入及资产状况的关联性
        4.2.2 家庭劳动力素质的关联性
        4.2.3 父母职业类型的关联性
        4.2.4 家庭社会网络的关联性
    4.3 家庭生计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照顾的影响
        4.3.1 对学龄前儿童教育方面的影响
        4.3.2 对学龄前儿童生活方面的影响
        4.3.3 对学龄前儿童情感、心理方面的影响
5 研究结论及相关原因分析
    5.1 研究结论
        5.1.1 结论
        5.1.2 存在问题
    5.2 原因分析
        5.2.1 家庭方面:父母照顾的弱化、委托照顾的不足
        5.2.2 国家层面:儿童早期照顾的不平等
        5.2.3 市场层面:信息、阶层与消费排斥
        5.2.4 偶然性突发事件
        5.2.5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对儿童照顾的影响
6 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1.1 调查地区家庭生计方式的总体特征
        6.1.2 提升儿童照顾质量的方案
    6.2 建议
        6.2.1 构建多元参与的混合照顾体系
        6.2.2 改革职假制度,增强家庭照顾功能
        6.2.3 合理分担儿童照顾成本
    6.3 反思
        6.3.1 讨论:儿童照顾福利的缺失
        6.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10)射阳县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2 理论基础与基本情况
    2.1 概念界定
    2.2 相关治理理论
    2.3 乡村治理模式的演变
    2.4 射阳县基本情况
3 射阳县乡村治理中的困境
    3.1 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快
    3.2 人口流失不断加速
    3.3 基础设施薄弱
    3.4 公共服务投入不足
    3.5 腐败问题突出
4 射阳县乡村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4.1 基层政府角色转变不到位
    4.2 村“两委”协调能力不足
    4.3 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
    4.4 村民整体素质不高
5 国内外先进经验借鉴
    5.1 国内外先进做法
    5.2 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6 增强射阳县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
    6.1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6.2 加强农村“两委”组织建设
    6.3 增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力度
    6.4 提高村民综合素质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江苏射阳县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推进教育跨越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沿海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档升级研究——以盐城市射阳县为例[J]. 李传武,卞修梅.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农垦案例研究 ——以江苏省**国营农场为例[D]. 陈春兰. 扬州大学, 2021(09)
  • [3]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D]. 杨方. 扬州大学, 2021
  • [4]以蚕桑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研究 ——以盐城市特庸镇王村村为例[D]. 徐靖楠. 扬州大学, 2021(09)
  • [5]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研究[D]. 辛美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7]粤苏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比较研究[D]. 余静静. 暨南大学, 2020(04)
  • [8]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家庭生计方式对乡村学龄前儿童照顾的影响 ——基于赣苏六个村镇的调查[D]. 刘璐.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10]射阳县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D]. 宁泽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江苏省射阳县加快调整教育布局 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