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和疼痛管理

临终关怀和疼痛管理

一、临终关怀与疼痛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赵红,唐玉兰,李娅兰[1](2021)在《晚期胃癌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5例与研究组(实施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25例两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PSQI、HAMA、V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后,研究组PSQI、HAMA、V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显着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效果确切。

孙寒璞[2](2021)在《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愈发重视老年群体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同时,基于老年人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理念,老年人善终问题被日益关注,相关研究逐渐从医学向法学领域延伸。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的研究为老年人善终的实现提供法理基础和法治保障,然而,作为一项具有内容多样性、社会保障性、国家义务性的新兴的基础权利,老年人临终关怀权保障存在着现行相关立法不完备,缺乏专门的立法,相关的政策与保障尚未跟进等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试图从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的内涵、上位概念、法理基础入手,结合老年人临终关怀权保护现状,明确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权保护的必要性,以期加强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的法治保障,规范安宁疗护服务。文章主要分为四部分对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相关问题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老年人临终关怀权概述,通过厘清临终关怀权和相关概念的区别,明确临终关怀权的含义,并指出临终关怀权的主体和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的性质,简要介绍临终关怀权的上位概念,同时阐明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的法理基础。第二部分具体阐述了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的保障现状。通过分析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概况和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立法保障,进而指出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权保障存在的问题,为后文研究作铺垫。第三部分着眼于域外老年人临终关怀权保障的经验与借鉴,介绍了日本安宁缓和照护和中国台湾地区安宁疗护的发展和立法概况,进而归纳总结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第四部分旨在为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权保障的实现提出建议,通过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和域外经验,针对第二部分讨论的问题,提出完善现有法律、进行专门立法、完善配套政策三个方面的建议。

老于头[3](2021)在《味道》文中研究指明"我自己都能做。"高集异对高鹰翔重复这段话的时候,正在绗被子。客厅的两张饭桌合并,一高一低,擦抹干净。把被里子对折铺匀,把晒得蓬松的棉絮两边对好,边距一样,再把素色的被面铺匀在棉絮上,里子往上一翻,正好盖住被面,两面都是,先是绗两边,然后绗头脚。绗被子最重要的是要会灵巧使用顶针箍,妻子曾经感叹过:"你是我见过顶针箍用得最好看的人。"

景军,王健,冷安丽[4](2020)在《生命代价之重与优逝善终之难——一项有关晚期癌症患者调查研究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依据一项涉及中国近800名晚期癌症患者医药用费和身心痛苦的调查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一个生命代价之重何以发生的问题,随后将临终关怀的欠发达与优逝善终之难作为因果关系予以分析。笔者试图说明,考虑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提速、慢病患者群体的扩大以及恶性肿瘤的高发趋势,可以减少医药费用和患者疼痛的临终姑息护理,亟待普及优化。

岳慧娟[5](2020)在《内蒙古包头市宁养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每个公民都有权利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在不断递增,人民群众对临终关怀的现实需要也在日益增长;我国的传统文化有较强的“重生忌死”观念,社会普遍回避与死亡相关的问题,在有意无意之中对本来已经无法逆转的生命依旧施以传统的治疗,给有限的医疗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临终关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但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较为迟滞,目前国内运行最好、影响最大的临终关怀模式是李嘉诚基金会建立的宁养院。本研究从当前“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出发,关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聚焦晚期贫困癌痛患者的现实需求。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结合包头市宁养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立足于包头宁养服务的具体实践。以新公共服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政策和法规方面的知识,发现包头市宁养服务发展中存在的政府支持不足、宁养宣传不到位、资源整合不力、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法规制度不健全、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蒙中医药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本研究结合以上原因,尝试通过加强政府的支持和管理、强化舆论正向引导、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发挥蒙中医学和传统文化优势的方式,探索出促进宁养服务长效发展的模式,进一步推动宁养服务和临终关怀事业在本地区的长足发展。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发现:近几年包头市肿瘤患者的发病率、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数量等数据并未进行相关统计,可见临终关怀和宁养服务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本文研究最力不从心的地方,同时也期待可以唤起政府、社会及相关部门对临终关怀和宁养服务的重视,尊重生命,为实现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生活尽绵薄之力。

张雅丽[6](2020)在《农村癌症病患疗治的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医学人类学的研究非常关注文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本论文以Z村为田野点,把癌症病患Y作为调查对象,对其的治疗过程进行全景式描述,重点突出文化在医疗行动中的作用与影响。本文主要使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通过调查者与病患、病患家属的面对面沟通,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一手资料,基于医学人类学视角,把癌症病患当作主角,倾听她的故事,探索农村癌症病患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性知识及其背后的深刻文化意义。本文探究农村癌症病患生病后的生活世界和行动选择。患病后,病患的失序世界主要体现为身体失序、心理失序、家庭角色失序、社会关系失序;着重分析农村癌症病患对疾病的主位认知,从病患内心世界和本土文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生活压力、经济状况、个人性格、特殊的心理有一定的关联;重点讨论了农村癌症病患如何重构失序之路,农村癌症病患的医疗体系主要分为民间治疗、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在民间治疗部分,描绘了“看外科”求解、家神祭祀、“点灯”祈福等仪式治疗,西医治疗部分,刻画了化疗过程的艰难,同时也分析了病患为什么不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因,中医治疗主要讲述了病患在治疗中的经历与感受,呈现出农村癌症病患面对的多元医疗体系;治疗过程是苦难与艰辛的呈现,那农村癌症病患的支持力量则是支撑起苦难生活继续前进的动力,它们分别是病患自身的坚持力量、家庭本位的支持力量、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政策的扶持。论文最终展现了农村癌症病患治病的行动逻辑和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也对当地医疗体系有一定的认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北地区村民的疾病治疗与文化的关系。

杨君[7](2020)在《形神理论指导下重建中气抗癌汤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伴随胃部分或大部分切除的根治性手术及化学疗法是胃癌的标准治疗,在此条件下通过重建中气及驱除痰瘀癌毒等邪实,并对化疗起防护和/或加载作用,中医药能否使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期获益是重要的临床研究课题。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根据“重建中气、抗癌解毒”治法,创建了“重建中气抗癌汤”,并用“形神相对统一假说”指导肿瘤患者中医药与化疗的协同使用,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本研究在此理论指导下观察不同分期胃癌患者形与神损伤表现、全程掌握其变化规律及修正化疗对形与神的负面影响,并通过临床研究评价形神理论指导下重建中气抗癌汤治疗胃癌的疗效;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以及实验研究以试图阐释其部分作用机理。材料与方法:1论文第一部分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018年1月-2019年10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确诊胃癌并中医辨证以脾胃亏虚为主证患者。纳入病例均予重建中气抗癌汤加减口服,并予相应西医治疗方案。随访时间截止2019年11月30日。根据病程分期、治疗情况分为9组,即辅助化疗前组、辅助化疗组、根治术后组(辅助化疗结束6个月以内)、根治治疗结束后组(辅助化疗结束6个月以上)、姑息化疗前组、姑息化疗组、姑息化疗后组(姑息化疗结束1个月以上)、中医药治疗组、临终关怀组(死亡前3个月以内),互为对照组观察。根据肿瘤患者自身形、神特点,拟定胃癌患者形神损伤评分量表,主要观察一般基线特征、不同时期形伤(原发肿块、远处转移情况,血液学检查)、神伤(KPS评分、体重、症候及体征)特点、抗肿瘤中药应用情况;评价重建中气抗癌汤改善患者形与神损伤疗效、评价治疗对各组间正向迁移的影响。2第二部分通过TCMSP数据库对重建中气抗癌汤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胃癌靶标,将筛选后的药物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交集蛋白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推测重建中气抗癌汤治疗胃癌可能的分子机制。3第三部分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重建中气抗癌汤低、中、高剂量组及5-FU组以制备含药血清。CCK8法测定含药血清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含药血清作用SGC7901后细胞侵袭能力;应用梯度PCR、Western blot法检测HH信号通路因子Smo、Ptch1、Gli1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 果:1第一部分共纳入符合病例173例,年龄30-88岁,男性115例,女性58例,男女比1.98:1。其中,根治治疗结束后组病例最多为43例,中医药治疗组39例,姑息化疗前组最少为2例;辅助化疗组治疗多以联合化疗为主,姑息化疗组以单药为主。1.1初治时形、神损伤特点形、神损伤评分:临终关怀组形、神损伤最严重,形伤积分达19分,明显高于姑息化疗组(5.7分,p<0.05)、中医药治疗组(8.8分,p<0.05);神伤的症候积分达15分,明显高于其他组,根治治疗结束后组神伤评分最低,并明显低于根治术后组(p<0.05)。说明形、神损伤与胃癌疾病进展呈正相关,而中医药治疗对形、神损伤有防护作用,并对胃癌根治患者回归社会、家庭的康复治疗有利。体重:临终关怀组最低,说明体重降低是胃癌进展的标志之一;辅助化疗组最高,姑息化疗组明显高于姑息化疗后组(p<0.05),说明扶正为主的中医药治疗可能抵消部分化疗副作用;根治治疗结束后组有高于根治术后组的倾向,表明重建中气抗癌汤能最终保持或增加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体重。KPS评分:根治治疗结束后组最高,并明显高于根治术后组(p<0.05);辅助化疗组明显高于姑息化疗组(p<0.05),姑息化疗组明显高于姑息化疗后组(p<0.05)。说明KPS评分与病期有关,中医药能抵消化疗对KPS评分的负面影响、保持或提高胃癌幸存者的活动能力。1.2抗肿瘤/驱邪中药应用情况根治治疗结束后组与中医药治疗组抗肿瘤中药均同为达8味以上,但在穿山甲、山慈菇应用上,中医药治疗组明显高于根治治疗结束后组(p<0.05),浙贝母,莪术使用上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者均为单纯中医药治疗,但中医药治疗组为有瘤患者,所以驱邪力度尽可能达到最大化。根治术后组达6味以上,低于根治治疗结束后组(p<0.05),其中浙贝母、莪术使用也少于根治治疗结束后组(p<0.05),但牡蛎、瓜蒌应用无明显差异。说明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结束后,祛邪中药使用力度要在中气重建过程中逐渐加强。姑息化疗中组达7.6味,但穿山甲应用少于中医药治疗组(p<0.05);浙贝母、莪术、山慈菇两组应用无明显差异。说明对有瘤胃癌患者应追求驱邪力度最大化,但其在对标姑息化疗时,驱邪力度要相应下调。1.3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方面,重建中气抗癌汤联合化疗的姑息治疗组DCR高于姑息化疗后组、中医药治疗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在肿瘤标记物比较上,根治治疗结束后组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均在正常范围内;辅助化疗组治疗后CEA、CA19-9、CA72-4明显下降(p<0.05);姑息化疗组治疗后CEA、CA72-4明显下降(p<0.05),但CA19-9较前升高,可能与邪正交争的病情有关;中医药治疗组治疗后CEA、CA72-4有下降倾向,但CA19-9升高,考虑与病情进展因素相关。说明采用重建中气抗癌汤联合化疗时抗肿瘤效较好,联合辅助化疗时更好。神伤疗效评价方面,辅助化疗组及姑息化疗组患者治疗后症候积分略有增加,体重、KPS较前略有下降,但幅度有限。主要考虑患者进行西医化疗而出现脾胃功能受损,功能状态下降所致。根治治疗结束后组、中医药治疗组治疗后症候积分明显下降,通过重建中气改善患者脾胃功能提升了功能状态,体重基本维持原有水平。即中医药修正神伤、维护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作用更强,并可与疾病进展时的形伤程度呈反相关。1.4NLR、迁移变化情况NLR方面,姑息化疗组及中医药治疗组治疗前明显高于辅助化疗组、根治治疗结束后组(p<0.05),考虑NLR与原发肿块及远处转移病灶、疾病分期较晚相关。在单纯中医药治疗时NLR值有下降倾向,姑息化疗组中药联合化疗时NLR值显着下降(p<0.05)。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治疗胃癌有瘤患者时应努力寻找“重建中气抗癌汤”联合姑息化疗时机的重要性。在迁移方面,在随访截止时,173例患者中132例患者未发生迁移,接受现阶段治疗,重建中气抗癌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形、神损伤;对于存在迁移的41例患者,除中医药治疗组中有12例患者进入临终关怀组外,余迁移均为正向结果;在形神理论指导下评估患者神伤情况后,通过重建中气可恢复神伤,改善功能状态并使患者进行西医抗肿瘤治疗;应行化疗(辅助/姑息)且正在接受患者比例达到90%以上。2第二部分通过查询、筛选共得到重建中气抗癌汤220种有效成分以及对应的1095个靶点,与胃癌前2014个疾病相关靶点构建PPI网络,取交集得到共有107个交集蛋白。对其进行GO分析得出重建中气抗癌汤生物过程信息包括:类固醇激素介导信号通路、MAPK激活、碳代谢过程、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细胞溶质等;KEGG通路分析共富集到重建中气抗癌汤作用靶点相关基因通路共56条,其中胃癌相关通路共12条,对“pathway in cancer”通路中的蛋白进行分析,蛋白参与数目位于前列的信号通路有MAPK信号通路、HH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3第三部分经重建中气抗癌汤不同浓度含药血清作用SGC7901后,随着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也相应明显增加,高浓度组显着高于低、中组(P<0.05);各实验组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高浓度组明显低于中、低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组显着下调Smo、Ptch1、Gli1的mRNA、蛋白表达(P<0.05);高浓度组基因、蛋白表达明显低于中、低组(P<0.05)。结 论:1胃癌癌种生长在胃,根治治疗的代价也是切除部分或大部分胃器官,针对这种中气损伤的治疗,重建中气抗癌汤首先通过使患者的体重保持或恢复证明了其具有重建中气、保持脾胃功能的作用,进而维护患者的生命活动。2化疗包括针对无瘤患者的辅助化疗和针对有瘤患者的姑息化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尤其口服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增加了患者接触化疗药物的时间,通过形神理论指导在重建中气抗癌汤治疗胃癌时,根据肿瘤的有无、化疗的有无(术后辅助化疗或姑息化疗)及强度(是否足量、单药或联合化疗)高低、患者的病期及形神损伤等情况,确定处方中扶正与驱邪中药的合理配分、驱邪中药味数及力度、扶正与驱邪中药比例随病情和化疗变化而进行的调整等,可使部分患者达到化疗要求、化疗患者症候积分不明显增加、按时并顺利完成化疗周期,部分降低肿瘤标记物及体内NLR水平,可能控制带瘤患者病情进展。其中,重建中气治法应贯穿胃癌治疗始终。3针对重建中气抗癌汤治疗胃癌的网络药理研究说明,可能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干预胃癌,其药理机制可能与影响HH信号通路、MAPK信号等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体外实验研究证明不同浓度重建中气抗癌汤含药血清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后,抑制了增殖、侵袭能力,可能与下调HH信号通路Smo,Gli-1、Ptch1基因、蛋白的表达相关。4在形神理论指导下应用重建中气抗癌汤治疗提高了生存质量,并可使胃癌综合治疗按计划顺畅、有序地进行,其与生存期相关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陈量言[8](2020)在《大连市“医养结合”养老研究》文中指出中国2000年进入到老龄化社会,随着程度的日益加深,各地都在为能让老年人度过良好的晚年生活而进行积极探索。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医养结合”的养老概念正式呈现在公众视野。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建设更加健全的居家为基础、依托于社区、以机构相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医养结合”是包含了传统的生活照料、疾病预防、身体保健、大病康复和临终关怀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全程托护式的新型养老方式。如今,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数量日益增加,对医疗卫生和生活照料双重需求程度不断加深,现如今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有限,相互之间衔接程度不高,相对独立,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极为重要。大连市198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今已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2016年大连市被遴选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开始在原有养老的基础上,发展“医养结合”,为各地医养结合工作提供可行性经验。随着老年人对养老的多样化需求,发展“医养结合”非常迫切。本论文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运用公共产品理论、福利多元化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通过大量收集国内外医养结合的研究成果,对大连市医养结合养老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归纳概括大连市医养结合的主要做法,深刻分析大连在推进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多头管理,缺乏统筹;收费过高,服务不到位;社会参与度低,资金投入不足;医疗与养老结合度低;缺乏专业的医养结合人才队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深刻分析和总结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医养结合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大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挥政府在推进以养结合中的主导作用、开展多样化且精准的医养结合养老内容、鼓励多元主体助力医养结合发展、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加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吴洪寒[9](2020)在《基于MDT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研制符合中国特色文化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问卷,描述其安宁照护需求,为癌症患者全面、系统、长期的动态评估提供工具。2.通过质性研究了解并分析终末期癌症安宁疗护患者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需求,探讨我国癌症患者安宁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3.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为我国癌症患者安宁照护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有力的可执行方案,推进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进程,为探寻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理论思考。[研究方法]1.基于奥马哈问题系统理论,通过两轮德尔菲函询研制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问卷,采用方便取样法对198名癌症患者进行临床调查,运用SPSS 22.0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评价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来验证该问卷的科学性、实用性。2.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半结构深入访谈,通过立意抽样,选取10名南京市某医院安宁疗护病区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利用Colaizzi提出的7步分析法提取有意义的叙述并进行编码分类、解释及综合分析。3.在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及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及运行框架。[研究结果]1.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问卷的德尔菲函询结果:最后共有16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两轮函询表的回收率分别为88.89%、100%,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306和0.362;共删除3个条目、增加3个条目、对7个条目予以修改,初步形成了包含4个维度36个条目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问卷。2.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22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198份,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产生6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563%。问卷内容效度为0.933,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0.813~1.000,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34,重测信度为0.907,最终形成包含28个条目的问卷,同时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总体属于中、高水平,对生理需求的需要程度占比最高,其中睡眠及疼痛管理的需求尤为强烈。3.安宁疗护患者照顾者照护负担与需求的质性研究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生活状况受到影响、心理负性体验明显、渴望专业的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渴望获得照护相关知识与技能;9个次主题:身体素质下降、社会活动受限、不确定感、缺乏情感支持、担心未来、希望定期的心理辅导、希望提供灵性关怀、希望提高照顾者的照护技能、渴望居家安宁护理指导。4.基于MDT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结果: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家庭为主体,需求和接受度为导向,满足多维度舒适护理为目标,多学科协作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运行框架,模式构建的具体内容包括政策基础、主要目标、组织架构、纳入标准、准入流程、基本要素等。[研究结论]本研究经德尔菲专家函询编制了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问卷,通过临床调查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探讨了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程度,为制定个性化的安宁照护服务提供了评估工具;采用对终末期癌症安宁疗护患者照顾者的质性访谈,深入分析了照顾者的照护体验,探索了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发展方向,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构建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科学、合理,对提高终末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今后需进一步对构建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进行验证和完善,以提高我国癌症患者的安宁照护质量。

沙小琴,杨文英,李星,周建梅[10](2019)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终关怀干预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终关怀干预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38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基于循证理念的临终关怀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营养指标(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生理维度、心理维度、情感维度、社会关系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AS、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96%(P﹤0.01)。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增加基于循证理念的临终关怀干预,可降低疾病带来的疼痛感,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二、临终关怀与疼痛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终关怀与疼痛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晚期胃癌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方法
    观察指标
    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两组患者PSQI、HAMA、V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讨论

(2)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规范分析法
        1.4.3 比较分析法
第一章 老年人临终关怀权概述
    1.1 临终关怀相关概念辨析
        1.1.1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
        1.1.2 尊严死与安乐死
    1.2 临终关怀权的主要内容
        1.2.1 临终关怀权的含义
        1.2.2 临终关怀权的主体
        1.2.3 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的特征
    1.3 临终关怀权的上位概念
        1.3.1 民法范畴的各项权利
        1.3.2 医事法范畴的各项权利
    1.4 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的法理基础
        1.4.1 尊严理论
        1.4.2 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理论
        1.4.3 社会福利理论
        1.4.4 需要理论
第二章 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权保障现状
    2.1 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发展概况
        2.1.1 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出现
        2.1.2 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的发展
    2.2 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立法现状
        2.2.1 老年人“临终关怀”立法现状
        2.2.2 现行相关立法介绍
        2.2.3 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立法现状总结
    2.3 老年人临终关怀权保护的必要性
        2.3.1 获得安宁疗护权保护之必要
        2.3.2 拒绝维生治疗权保护之必要
        2.3.3 配套政策优化之必要
第三章 域外老年人临终关怀立法经验与借鉴
    3.1 日本老年人临终关怀权保障现状
        3.1.1 日本安宁缓和照护发展概况
        3.1.2 日本临终关怀权立法现状
    3.2 中国台湾地区老年人临终关怀权保障现状
        3.2.1 中国台湾地区安宁疗护发展概况
        3.2.2 中国台湾地区临终关怀权立法现状
    3.3 比较与借鉴
        3.3.1 日本经验与借鉴
        3.3.2 中国台湾地区经验与借鉴
第四章 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权保障实现的建议
    4.1 获得安宁疗护权保障实现的建议
        4.1.1 加强地方安宁疗护服务规范
        4.1.2 出台国家层面的安宁疗护服务条例
    4.2 拒绝维生治疗权保障实现的建议
        4.2.1 完善现有相关法律
        4.2.2 立法保障拒绝维生治疗权
    4.3 完善配套政策
        4.3.1 协调医疗卫生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
        4.3.2 减轻安宁疗护的费用负担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生命代价之重与优逝善终之难——一项有关晚期癌症患者调查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涉及生命质量与死亡质量的研究问题
二、彰显现代性的优逝善终理念
三、基于知情人的调查研究过程
四、患者存活率之低与生命代价之重
五、临终姑息护理与优逝善终的连接
六、结论:迈向优逝善终?

(5)内蒙古包头市宁养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研究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概况
        2.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临终关怀
        2.宁养服务
    (二)理论基础
        1.新公共服务理论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二、宁养服务现状
    (一)我国宁养服务发展历程
        1.宁养院发展历程
        2.宁养服务的作用
        3.宁养服务的意义
    (二)包头市宁养服务现状
        1.背景介绍
        2.组织优势
        3.主要模式
        4.包头市中心医院宁养院概况
    (三)宁养服务的先进经验启示
        1.国外先进经验启示
        2.国内先进经验启示
三、包头市宁养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包头市宁养服务存在问题
        1.政府支持不足
        2.宁养宣传不到位
        3.资源整合不力
        4.专业人才缺乏
    (二)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2.法规制度不健全
        3.传统观念影响
        4.蒙中医药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四、完善包头市宁养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支持和管理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健全社会制度保障
        3.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二)强化舆论正向引导教育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2.开展死亡教育
        3.壮大志愿者队伍
        4.获得全社会的支持和关爱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1.加快专业人才培育
        2.加强专业人员培训
    (四)发挥中蒙医学和传统文化优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

(6)农村癌症病患疗治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文献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田野点呈现及走近病患
    一、田野点概况
    二、走近病患的世界
第二章 农村癌症病患的失序情状
    一、身体失序
    二、心理失序
    三、家庭角色失序
    四、社会关系失序
第三章 农村癌症病患主位视角的病患归因
    一、生活压力与疾病
    二、经济状况与疾病
    三、性格与疾病
    四、特殊的心理与疾病
第四章 重构失序之路
    一、民间治疗
    二、西医治疗
    三、中医治疗
第五章 农村癌症病患的支持力量
    一、家庭本位的支持力量
    二、病患自身的力量
    三、社会关系的和谐
    四、社会政策的扶持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讨论
    一、结论
    二、人类学视域下疗治的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形神理论指导下重建中气抗癌汤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形神理论指导下重建中气抗癌汤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不足与展望
论文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重建中气抗癌汤治疗胃癌作用机制探讨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重建中气抗癌汤对胃癌细胞干预作用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综述一 胃癌的中医研究进展
    综述二 中医形神理论的历史沿革及在肿瘤诊治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大连市“医养结合”养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养老
        2.1.2 “医养结合”
        2.1.3 “医养结合”养老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福利多元化理论
        2.2.3 马斯洛需求理论
3 大连市“医养结合”养老的现状分析
    3.1 大连市“医养结合”养老的举措与成效
        3.1.1 推进“医养结合”养老的举措
        3.1.2 “医养结合”养老取得的成效
    3.2 大连市“医养结合”养老存在的问题
        3.2.1 服务方式僵化单一
        3.2.2 收费标准过高
        3.2.3 社会资金投入不足
        3.2.4 医疗与养老结合度低
        3.2.5 缺乏专业的“医养结合”人才队伍
    3.3 大连市“医养结合”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相关法律政策缺失
        3.3.2 缺乏统筹管理
        3.3.3 融资渠道不通畅
        3.3.4 传统理念制约
        3.3.5 对“医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不够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医养结合”养老经验借鉴
    4.1 国外“医养结合”养老概况
        4.1.1 美国: 面全护理和精细化分
        4.1.2 日本: 介护式居家养老和多样化组织形式
        4.1.3 英国: 社区照顾和临终关怀
    4.2 国内其它地区“医养结合”养老做法
        4.2.1 北京: 依托社区养老驿站提供就近医疗
        4.2.2 上海: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
        4.2.3 青岛: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4.3 经验借鉴
        4.3.1 扩展资金来源渠道
        4.3.2 基于评估提供精细多样的养老项目
        4.3.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3.4 机构“医养结合”与社区和居家养老相配合
        4.3.5 多主体充实“医养结合”养老队伍
5 完善大连市“医养结合”养老的对策
    5.1 发挥政府在推进“医养结合”中的主导作用
        5.1.1 完善“医养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扶持
        5.1.2 优化资源配置和资金扶持
        5.1.3 加强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监督
    5.2 开展多样化且精准的“医养结合”养老内容
        5.2.1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上门
        5.2.2 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5.2.3 精准分类和医养
        5.2.4 完善老年人临终关怀体系
    5.3 鼓励多元主体助力“医养结合”发展
        5.3.1 鼓励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参与
        5.3.2 鼓励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
        5.3.3 鼓励志愿者参与“医养结合”
    5.4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
        5.4.1 建立管理部门合作协调机制
        5.4.2 依托信息化平台为“医养结合”养老提供帮助
    5.5 加强“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5.5.1 强化医护人员继续教育
        5.5.2 在高校开设老年人保健与护理相关专业
        5.5.3 完善医养队伍晋升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大连市“医养结合”养老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9)基于MDT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国外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现状
        1.2 国内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相关概念界定
        3.1 安宁疗护
        3.2 多学科协作
        3.3 模式
        3.4 奥马哈系统
    4. 理论基础
        4.1 华生关怀理论
        4.2 舒适护理理论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的调查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问卷的研制
        2.2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临床调查
    3. 研究结果
        3.1 专家咨询结果
        3.2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临床调查结果
    4. 讨论
        4.1 本研究问卷编制的意义
        4.2 问卷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4.3 问卷具备良好的信效度
        4.4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分析
    5. 小结
第三章 终末期癌症安宁疗护患者照顾者照护负担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资料收集
        3.2 资料分析
        3.3 质量控制
        3.4 伦理问题
    4. 研究结果
        4.1 主题1: 生活状况受到影响
        4.2 主题2: 心理负性体验明显
        4.3 主题3: 渴望专业的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
        4.4 主题4: 渴望获得照护相关知识与信息
    5. 讨论
        5.1 照顾者肩负多重负担的负面影响
        5.2 构建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满足照顾者多元化需求
        5.3 落实“五全”照护理念,推进居家安宁照护
    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MDT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
    1.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构建的政策基础
        1.1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1.2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3 相关指南的推出与试点工作的开展
        1.4 《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2.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构建的主要目标
    3.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构建的组织架构
    4.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构建的服务内容
        4.1 纳入标准
        4.2 准入流程
    5. 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构建的基本要素
        5.1 加强死亡教育,强化公众安宁疗护意识
        5.2 构建多学科团队,提升安宁照护能力
        5.3 加大政策支持,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
    6. 讨论
        6.1 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必要性
        6.2 构建癌症患者安安宁疗护模式的科学性
        6.3 构建癌症患者安安宁疗护模式的实用性
第五章 总结
    1. 研究结论
        1.1 明确了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 研制了本土化的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问卷
        1.3 探讨了晚期癌症安宁疗护患者照顾者的照护体验
        1.4 构建了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
    2.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基于循证理念的临终关怀干预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VAS评分的比较
    2.2营养指标水平的比较
    2.3 SAS、SDS评分的比较
    2.4生活质量的比较
    2.5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讨论

四、临终关怀与疼痛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期胃癌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 赵红,唐玉兰,李娅兰. 家庭生活指南, 2021(06)
  • [2]老年人临终关怀权研究[D]. 孙寒璞. 兰州大学, 2021(02)
  • [3]味道[J]. 老于头. 天涯, 2021(01)
  • [4]生命代价之重与优逝善终之难——一项有关晚期癌症患者调查研究的启示[J]. 景军,王健,冷安丽. 社会学评论, 2020(04)
  • [5]内蒙古包头市宁养服务研究[D]. 岳慧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农村癌症病患疗治的人类学研究[D]. 张雅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形神理论指导下重建中气抗癌汤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 杨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大连市“医养结合”养老研究[D]. 陈量言.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9]基于MDT构建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研究[D]. 吴洪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基于循证理念的临终关怀干预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沙小琴,杨文英,李星,周建梅. 癌症进展, 2019(15)

标签:;  ;  ;  ;  ;  

临终关怀和疼痛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