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AM溶液驱过程中弹性效应的探讨

HPAM溶液驱过程中弹性效应的探讨

一、HPAM溶液驱油过程中弹性作用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方园,伊卓,吕红梅,姚峰,杨捷,李晶[1](2021)在《表面活性聚合物性能评价及驱油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合成了表面活性聚合物,考察了该聚合物的性能,并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进行了对比,同时采用可视化实验驱油装置探讨了表面活性聚合物的驱油机理,通过室内物模实验评价了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表面活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达到常规驱油聚合物指标要求。该表面活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增黏性、耐温性以及良好的表面活性,在质量浓度为1 200 mg/L时,表面活性聚合物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4.6 mN/m左右,性能优于HPAM,对膜状残余油、盲端残余油和孤岛剩余油均有很好的驱替和洗油作用。先经HPAM驱替后,再注入表面活性聚合物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袁远达[2](2021)在《聚合物驱油中分子黏弹效应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合物驱油已成为老油田必要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之一,但是其聚合物在地下驱油的流动机理难以明确。水驱采收率普遍不高,仍有大量剩余油留存地层,因此对在水驱后的聚驱的机理研究对聚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前人对聚合物驱技术的微、宏观实验研究,而且大多处于宏观实验阶段,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多数基于一定的假设和理想情况,难以定量且深入的分析。微观驱油理论缺乏,因此,基于分子模拟技术将聚合物材料及聚驱过程可视化,从分子层面去探析聚合物溶液的性质及聚驱过程机理。区别于传统实验,采用分子模拟技术从微观角度上在计算机上进行建模仿真─计算机实验,作为探索机理的新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灵活度,可满足复杂地层的极端条件,抵消实验和理论上的过度简化,以接近实际储层情况进行研究。分子模拟在研究储层岩石和流体性质、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原子水平上的相关现象方面有强大的能力。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通过对系统中所有原子运动的牛顿方程进行数值求解,从原子位置和速度的时间演化分析中可提取出所研究的性质。将其应用于在油田聚合物驱油研究中,对聚合物驱油剂分子构型和聚合物驱油机理两方面分别进行了探究。其一,对两种聚合物驱油剂(NPAM、HPAM)进行设计与分析,对聚合物溶液进行分子建模,探究其流变性、黏弹性机制;且模拟其在油藏条件下,分析聚合物驱油剂的微观机理。其二,对聚合物驱进行建模,模拟驱替过程,以可视化手段洞察微观机理。对聚合物溶液的微观研究,得到HPAM的黏弹性能优于NPAM,且前者在地层的吸附作用弱于后者。并通过水驱模型与聚驱模型的过程模拟,得到聚驱的洗油效率高于水驱。且通过分析,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是聚合物将原油驱出的主要机理。计算机分子模拟从微观尺度上揭示聚合物驱油的渗流机理,丰富聚合物驱油流动理论体系。所取得成果将提供有用的指导方针,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生产计划的运行,提高聚驱采收率。

郭程飞[3](2021)在《普通稠油耐温抗盐泡沫驱油体系的构建及油藏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泡沫驱是一种具有改善流度比、扩大波及效率以及提高驱油效率的三次采油技术,且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深层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LKQ油田泡沫驱先导性矿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但随着试验区的逐步扩大,在油层深部出现了气液分离和气窜现象。为了进一步大幅度提高LKQ油田以及类似深层普通稠油油藏泡沫驱的应用效果、扩大泡沫驱油藏适应范围,本文根据泡沫的形成、衰变及渗流等理论,针对矿场试验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发泡液表面性质和体相性质的理论及实验研究,使用发泡剂复配以及外加疏水缔合聚合物作为稳泡剂的途径,分别构建了两种新型高效的泡沫驱油体系,并进一步揭示了改善泡沫性能的机理;采用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多孔介质中泡沫体系的渗流特征;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泡沫体系的油藏适应性。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通过泡沫体系优化研究,构建了发泡性能强且泡沫稳定性好的复配体系,配方为0.105 wt%CHSB+0.045 wt%AES+150 mg/L十四醇。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1200 mg/L以AM为主链单体、OA为疏水单体以及AMPS为耐温抗盐结构单体而合成的一种新型耐温抗盐疏水缔合聚合物PAAO-1,构建了泡沫稳定性更高的强化体系。泡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和强化体系较原体系(单一发泡剂)更具耐温、抗盐及抗油性能。在温度为80℃、矿化度为160000 mg/L以及含油量为30 vol%的条件下,复配体系较原体系的泡沫体积、泡沫半衰期以及综合指数,分别提高了27%、109%以及165%;而强化体系的泡沫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提升,相对于原体系,泡沫半衰期、综合指数分别提高了449%、383%,但泡沫体积降低了12%。泡沫性能改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和强化体系充分发挥了有利的协同效应,降低了发泡液的表面张力、增加了表面扩张模量,进而大幅度提高了泡沫性能。泡沫性能与发泡液性质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原体系的发泡性能主要受表面张力的影响和控制,泡沫稳定性同时受表面张力和表面扩张模量两个因素的影响。复配体系的发泡性能受表面张力的控制;当发泡剂浓度较低时,泡沫稳定性与表面张力负相关;当发泡剂浓度较高时,泡沫稳定性与表面扩张模量正相关。而与之不同的是,强化体系的发泡性能与体相黏度负相关,泡沫稳定性与表面扩张模量正相关。泡径观察结果表明,原体系和复配体系的泡径平均值分别为175μm、152μm,而加入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强化体系,其泡径平均值为218μm。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强化体系泡沫的封堵能力最强,但45%的压差集中在岩心中部,泡沫运移能力较差。原体系和复配体系分别在渗透率小于1500×10-3μm2和2000×10-3μm2时,对岩心的封堵能力随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强化体系在岩心渗透率为4500×10-3μm2时,封堵能力最高。但强化体系受发泡方式和注入速度的影响较大,泡沫的生成能力较差,其临界发泡渗流速度为0.12 m/d。单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强化体系的发泡液驱(未发泡)提高采收率为7.43%。当泡沫渗流速度大于临界发泡渗流速度时,强化体系泡沫驱提高采收率增加至13.67%。主要是泡沫驱既能提高波及效率,又能实现良好的流度控制,同时还提高驱油效率。而强化体系在小于临界发泡渗流速度时,由于剪切速率低,未能充分发泡,提高采收率幅度仅为8.62%。非均质并联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当渗透率级差大于2时,复配体系与强化体系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均大于15%,改变分流率的幅度也大于35%。特别是强化体系在渗透率级差为10的不利条件下,其改善剖面能力最强、提高采收率最高,说明强化体系可以理想地提高非均质性严重油藏的波及效率。建立了泡沫驱局部平衡模型,并采用MATLAB编程和线性回归方法,求解影响泡沫性能的子模型,拟合得到准确表征不同泡沫体系性能的参数取值。提出了采用无因次有效运移距离RD和无因次重力分异指数GI两个参数来描述泡沫在油藏尺度下的运移规律和分布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注入速度对强化体系的RD和GI影响较大,而油层厚度对原体系的RD影响较大。强化体系和复配体系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均大于原体系。特别是强化体系,即使在气/液比较宽(0.5:1-4:1)、原油黏度较高(<1000 m Pa·s)以及优势通道发育(渗透率为5000×10-3μm2)的油层条件下,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仍然较好,但受注入方式、交替周期以及注入速度的影响较大。而复配体系受注入速度的影响较小,在其它条件下与强化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相近。综合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结果可知,强化体系的泡沫稳定性高,在充分发泡的基础上,泡沫性能较好、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较高,适用于优势通道发育、流线集中以及泡沫生成能量充足的油层,以解决泡沫驱中快速指进及气窜等问题。复配体系的发泡能力强、稳定性好,在油层中运移及传播距离远,能够克服非均质油层泡沫驱中出现的黏性指进和重力分异等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泡沫性能与发泡液性质之间的关系,并得到了不同泡沫体系的油藏适应性,为泡沫驱经济、高效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拱了一套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陈五花,王业飞,何臻培,丁名臣[4](2021)在《盐、温度和pH值对纳米SiO2/HPAM分散体系稳定性和流变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利用浊度法、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流变仪研究了盐环境、温度和pH值对纳米SiO2/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分散体系稳定性及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阳离子(特别是二价阳离子)使SiO2/HPAM聚集体粒径减小,分散体系的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导致稳定性下降。对比HPAM溶液,加入纳米SiO2后,SiO2/HPAM去离子水分散体系的黏度和储能模量降低,其盐水(地层水)分散体系的黏度和储能模量升高。随着SiO2加入量增加,SiO2/HPAM氯化钠盐水分散体系的流变性先升高后降低,其地层水分散体系的流变性持续增加。对于SiO2/HPAM地层水分散体系,当SiO2质量分数为0.5%时,温度升高则分散体系黏弹性降低;SiO2质量分数为1.5%时,温度升高则分散体系黏弹性急剧增加。当体系的pH值变小时,则其Zeta电位绝对值和黏度降低,SiO2/HPAM去离子水分散体系稳定性变差,而地层水分散体系稳定性改善。

孙大兴[5](2020)在《油藏聚驱配注液的粘损机制及调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油田稳产增产,也是涉及国家能源战略、能源安全的重要课题。聚合物驱油分层配注是目前最适用于我国陆相非均质油藏的开采技术,通过大幅提高配注液粘度来降低水油流度比的方式扩大驱替相波及范围,从而提高油田采收率。但是开采过程中驱油聚合物的粘度损失特别是由机械剪切降解导致的配注液粘度损失是导致驱替效率无法达到预期的关键问题。现有的解决手段是增加聚合物干粉用量和研制耐温耐盐抗剪切的新型聚合物产品,不仅没有解决导致配注液粘损的根源问题,还进一步提高了配注液驱油投入成本。本文针对聚驱配注系统中造成聚合物配注液粘度损失最显着的静态混合流场、分层配注器流场和油藏微孔喉流场流动机制及粘损调配技术开展研究。针对注聚井地面系统中造成配注液粘损最严重的静态混合器流场,研究了静态混合器混合性能与配注液粘损机制,提出了一种新型并联式连续螺旋静态混合单元设计方法,建立静态混合器流场数学模型,对比新型静混与传统静混混合性能与剪切流动机制,并对新型静混几何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室内与油田井场实验评估新型静混的配注液粘损调配效果,新型静混在保证混合性能满足工程需求的基础上,平均粘度损失率仅为3.0%,与SMX和Kenics静态混合器相比粘度损失率降低3.8个百分点。针对注聚井井下系统中造成配注液粘度损失最严重的分层配注器流场,研究了配注器节流阀芯调压机制与配注液粘损机制,提出了一种流线型多级调压节流阀芯设计方法,建立配注器节流阀芯流场数学模型,对比流线型与矩形阀芯流场调压与剪切作用机制,与矩形阀芯相比流线型阀芯在保证调压效果的同时,最大剪切速率与矩形阀芯流场相比降低55.6%。通过室内实验评估流线型节流阀芯配注液粘损调配效果,流线型阀芯在保证调压效果满足工程需求的基础上,最大工作流量下粘度损失率低于3%,与矩形阀芯相比粘度损失率降低9个百分点。针对地层油藏微孔喉流场流动机制,建立了微孔喉流场配注液高分子吸附行为与剪切流动机制耦合模型,采用仿真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微孔喉流场配注液表观流变行为,揭示了低流量下配注液机械降解致粘损机制。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验证了配注液高分子吸附与剪切流动机制耦合模型。基于微孔喉流场粘损机制,提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微孔喉流场配注液吸附量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待测参数从难以测量的微量溶液浓度差转变为容易测量的动力粘度差。基于马拉高尼流动原理,采用仿真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聚合物液滴定向驱替运动与群聚行为。建立了油相环境与聚合物液滴两相流数学模型,分别基于热毛细效应与溶质毛细效应为聚合物液滴提供驱动力,油水两相界面张力会随温度或离子浓度升高而降低。因此对油溶剂一侧局部加热,油溶剂与空气界面流体会向低温流动,在马拉高尼流作用下推动容器底部聚合物液滴做趋热运动;利用各向同性半导体Fe2O3纳米粒子、H2O2溶液和聚合物溶液混合而成的水相液滴,被光照射的一侧发生光芬顿反应,产生的金属阳离子在液滴内部形成离子浓度梯度。因此在界面处液体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流动,并在马拉高尼效应作用下在液滴内形成循环流动,从而使水相液滴向光源方向运动。此方法可以赋予配注液定向驱替能力,从而可用于弥补配注液粘度损失导致的波及范围减小。

陆远航[6](2020)在《龙虎泡油田调剖体系优选与性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庆龙虎泡油田中温储层,长期注水开发,窜流严重,无效水循环严重,水驱开发效果差,急需开展调剖技术研究,经充分调研目前凝胶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配制形成中温高强度凝胶体系,用于注水开发油藏调剖,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水驱开发效果。但聚合物凝胶体系的处理与选择会对调剖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裂缝油田和超渗透油田中影响更为剧烈。为此,本文针对聚合物凝胶体系的选择及优化问题,以龙虎泡油田N区块为例,通过设置对照实验的方式对配方体系的耐酸碱性、抗油性、矿化度、配伍性、耐盐性、吸附滞留性,动态剪切成胶性、注入压力、阻力系数及残余阻力系数等静态、动态性能进行了评价且效果良好。优选出D凝胶(醋酸铬凝胶)为N区块最优调剖体系;测定最优调剖体系醋酸铬D凝胶聚合物主要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解度为28.43%;粘均分子量为560万;醋酸铬凝胶聚合物/交联剂官能团摩尔比为4.78:1;聚合物凝胶的交联密度均会受到温度、水溶液的p H值以及矿化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醋酸铬凝胶表观交联动力学方程。N区块的弱凝胶强度与原油粘度匹配规律均很好,原油粘度对调剖效果影响不大;对于不同渗透率级差的地层,当渗透率级差倍数为3倍时,调剖效果最好。而后设计实验对聚合物的浓度、注入量、注入方式、注入速度以及注入时间分别进行了优化研究,为实现油藏稳产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对于N区块而言,在聚合物凝胶的浓度为2000mg/L(凝胶D)的前提下,当注入量为0.1PV、注入方式采用连续注入、注入速度为0.5m L/min、注入时机在含水率90%时,其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最佳。最后利用微观驱替实验研究了调剖微观渗流机理及调剖机理,并给出弱凝胶调剖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研究成果为龙虎泡油田聚合物凝胶体系的矿场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白羽[7](2019)在《新型耐盐蠕虫状胶束体系性能评价与驱油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常用驱油剂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增黏性及石油磺酸盐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受地层矿化度影响较大,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蠕虫状胶束体系耐盐性能较强,兼具流度控制与降低界面张力的双重作用,从而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驱油剂。目前相关驱油研究主要针对碳链长度小于18的表面活性剂,对于超长碳链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渗流特征及驱油性能仍缺乏明确的认识。本文利用芥酸型表面活性剂EHSB及双子表面活性剂VES01在高盐条件下分别构筑蠕虫状胶束体系,重点考察其流变性、界面性能、长期稳定性、渗流特性及驱油性能,并将其与同为黏弹性驱油体系的HPAM进行对比,为蠕虫状胶束在高盐油藏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高级旋转流变仪,研究了质量浓度、温度、矿化度对EHSB及VES01蠕虫状胶束体系流变性的影响,表征了蠕虫状胶束网络结构的生长过程,揭示了蠕虫状胶束体系与聚合物HPAM流变性、耐盐性及耐温性的差异。利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确定了EHSB及VES01蠕虫状胶束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采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并对比了EHSB及VES01蠕虫状胶束体系与聚合物HPAM的渗流特征及提高采收率能力。通过渗流曲线及数据分析反映了蠕虫状胶束体系与聚合物HPAM的运移传播能力、吸附滞留特征的明显差异。阐明了EHSB及VES01蠕虫状胶束体系较相同表观黏度的HPAM提高采收率能力更具优势的原因,并提供了现场考虑应用的双子表面活性剂VES01不适用于现场驱油应用的依据。本论文建立了设计蠕虫状胶束驱油体系的方法与思路,应在表观黏度及界面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以地下渗流性能为导向,依据蠕虫状胶束的运移与传播特征确定蠕虫状胶束驱油体系。

马云飞[8](2018)在《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元复合驱作为我国三次采油的主导技术之一,通过形成油水间超低界面张力而起到大幅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但是,超低界面张力状态达成条件苛刻,需要大量碱的加入才能实现,且影响因素复杂,尤其受驱替剂组分损失影响严重。针对以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为原则设计的传统三元复合体系的技术局限性,旨在重新评估化学复合体系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发展化学驱理论并优化复合驱技术,分别从驱油机理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开展了理论计算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获得了驱替剂组分和残余油饱和度在注采井间的分布规律。利用超长填砂物理模型进行室内驱油实验,并结合基于比色法所建立的残余油饱和度测定方法,确定了不同驱替阶段、不同提高采收率方式下驱替方向上残余油饱和度与距离的关系和复合驱后残余油的分布特征。通过对沿程采出样品中化学剂浓度的分析,得到复合体系各组分损失量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累计滞留量和质量分布偏差等参数描述了化学剂在驱替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现象和程度,确定化学剂无效滞留的临界水平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合对超低界面张力、乳化性能和黏弹性有效作用范围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对注采井间不同区域开发程度的影响。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得到动态运移条件下大庆典型三元复合驱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其与井距的函数关系,分析了超低界面张力作用范围与残余油富集区域不重叠的固有矛盾。同时,基于对乳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采出液乳化程度的综合分散准数(Synthetical Dispersion Number,SDN)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动态运移条件下复合驱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通过对比实验,提出了复合体系注入时机提前有利于原油乳化的认识。此外,分析了复合体系弹性和黏性随运移距离增大而变化的趋势,指出弹性损失是导致溶液深部驱油效率大幅下降的主因。掌握了油水分散体系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能量稳定机制。利用玻璃刻蚀微观模型实验分析了乳化启动残余油的三种机制及其触发条件。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乳状液电导率与颗粒聚并活化能的关系,探讨了聚并速率的控制因素,证实界面张力的降低对于控制乳状液颗粒聚并速率的作用非常微弱。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油水分散体系的分散程度和界面自由能对界面总能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在超低界面张力和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油水分散体系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粒间电性斥力和孔喉剪切力对抗油滴内聚力的做功量,并明确了二者抵消内聚功的程度,阐明了运移过程中乳状液破乳的自发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动态运移条件下驱油效率的控制因素。借助表征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综合乳化性能指数(Comprehensive Property Index,CPI)法,优选得到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新型三元复合体系配方,并对注入时机进行了优化。利用超长填砂模型和模拟五点法井网三维岩心模型的驱油实验,评价了新体系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全面评估了动态运移条件下新型复合体系界面张力、黏弹性和乳化效果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分析了新型三元体系较传统三元体系的优势。新型三元体系可以借助乳化启动残余油能力提高驱油效率,弱化了对配方的界面性质的要求;强碱用量大幅减小,节省成本并减弱地层伤害;借助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耐盐耐碱性质,在大幅降低聚合物用量的条件下仍能保证体系的流度控制能力;将三元体系的注入时机提前可以充分发挥乳化的作用。综上,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设计的新型三元体系凭借乳化性能和黏弹性等性质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开发油藏深部,获得比传统超低界面张力三元体系更高的驱油效率。研究成果提升了对复合驱油体系动态变化条件下驱油效率的认知,发展了从能量角度阐释多相分散体系变化的方法,对深化提高三元复合驱理论认识、完善化学驱油机理、指导复合体系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张龙[9](2018)在《海上河流相油藏聚合物驱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秦皇岛32-6属于海上河流相沉积类型油藏,地质储量约为2.05×108m3。该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油水黏度比大、含水率上升快,采出程度仅有13.4%。虽然通过诸如井网井距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含水率上升快的问题,但是随着开发程度的加深,含水上升速度会再次加快,迫切需要其它手段提高采收率。聚合物驱是海上开发过程中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因此,有必要开展海上河流相油藏聚合物驱实验研究。针对秦皇岛32-6油藏储层薄、流向单一、高孔、高渗、横向非均质严重等特点,通过对秦皇岛32-6油藏主要参数选取和表征,设计制作出了横向均质岩心、横向三等分岩心、横向椭圆状岩心三种不同类型物理模型。结合孔渗参数分析与水驱动态曲线验证了横向椭圆状岩心作为海上河流相物理模型的合理性。并通过横向椭圆状岩心物理模型与模拟三角洲沉积油藏的纵向非均质物理模型对比分析,表征了横向椭圆状岩心模型可靠性及可重复性。结合秦皇岛32-6油藏条件,选取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聚合物: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HPAM、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和枝化聚合物LSRP,分别评价了三种聚合物溶液的黏浓黏温关系、剪切流变性和黏弹性,研究表明,三种聚合物均为非牛顿流体,流变性满足幂律关系。其中HPAM黏浓黏温曲线满足线性关系,AP-P4与LSRP满足指数型变化趋势,在剪切流变性测试中,三种聚合物均具有一定的增黏抗剪切能力,其中LSRP溶液的增粘抗剪切性较强。在海上河流相物理模型条件下,开展了 HPAM、AP-P4与LSRP三种类型聚合物溶液渗流特征实验。实验表明,三种类型聚合物溶液在海上河流相物理模型中均具有很好的注入性和建立流度控制的能力,其中HPAM与AP-P4建立阻力系数主要与黏度有关,而LSRP聚合物建立阻力系数主要与残余阻力系数有关。在海上河流相物理模型中,水驱含水率达到95%后注入相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1.OPV,HPAM提高采收率幅度29%,AP-P4提高采收率幅度33%,LSRP提高采收率幅度45%。通过统计软件SPSS对黏度和残余阻力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黏度的显着性(双尾)0.107,皮尔逊相关性0.986,残余阻力系数显着性(双尾)0.038,皮尔逊相关性0.998。按照数理统计原则,黏度与残余阻力系数两个因素中,残余阻力系数对于聚驱阶段采收率贡献度更大。在饱和度监测实验中,以残余阻力系数为主的LSRP聚合物溶液流度控制能力大于以黏度为主的HPAM和AP-P4聚合物溶液流度控制能力。聚合物溶液不仅可以在中心水窜区域建立了一定的流度控制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河流相两翼的波及体积,达到了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为海上河流相油藏开发提供了重要指导意见。

鲜继[10](2017)在《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研究》文中指出在聚合物驱中,聚合物溶液的地下黏度是开发方案设计、动态预测以及数值模拟最为基本的输入参数。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研究是正确地进行聚合物驱油藏工程计算与分析、并指导矿场试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聚合物:HPAM与P5,以实验手段研究HPAM与P5溶液在模拟胜利油田油藏条件下的宏观流变性以及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同时,采用三维物理模拟平板模型,研究HPAM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与驱油效果的关系。通过本文研究,可以为聚合物驱油方案设计及现场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模拟胜利油田油藏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条件,开展HPAM与P5溶液的宏观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在85℃及常温条件下P5溶液的增黏能力强于HPAM溶液;随浓度增加,P5溶液黏度逐渐上升,当浓度达到2000mg/L时,黏度急剧上升,而HPAM溶液的黏度则随浓度增加基本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同时,通过幂律模型对HPAM溶液的剪切流变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幂律因子与稠度系数。两种聚合物溶液的幂律因子都小于1,为非牛顿流体。稠度系数随聚合物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大,增黏能力提高。(2)动态黏弹性研究结果表明:HPAM与P5溶液的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随频率与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实验浓度及频率范围内,耗能模量始终大于储能模量,聚合物溶液在外界应力作用下能量损耗更大。而当P5溶液浓度达到2500mg/L时,P5溶液的储能模量超过了耗能模量,溶液以弹性为主。(3)在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及动态黏弹性研究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 HPAM与P5溶液在1.5D与3D左右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孔介质中,P5溶液的渗流阻力大于HPAM溶液,低渗透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的渗流阻力更大。P5溶液的阻力系数随流速增加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在部分浓度下,阻力系数出现了先下降再升高,最后下降的趋势;HPAM溶液在流速增加的过程中,阻力系数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而当浓度为1000mg/L与2500mg/L的HPAM溶液在渗透率为1.5D的多孔介质中渗流时,低注入流量下的HPAM溶液的阻力系数随流速增加而增加。无论是P5还是HPAM溶液,残余阻力系数都随注入流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且在整个注入流量范围内,P5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值始终高于HPAM溶液。(4)在三维物理模拟模型中驱油时,当注入流体流速由1mL/min提高至2mL/min时,聚合物驱阶段含水率开始急剧下降的点提前,最低含水率升高至85.48%,聚合物驱阶段采收率下降至3.32%;在高注入流量下,HPAM溶液的阻力系数下降,流度控制能力减弱,波及体积减小,说明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与驱油效果密切相关。

二、HPAM溶液驱油过程中弹性作用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PAM溶液驱油过程中弹性作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表面活性聚合物性能评价及驱油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与仪器
    1.2 测试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聚合物的基本参数
    2.2 表面活性聚合物的增黏性
    2.3 表面活性聚合物的耐温性
    2.4 表面活性聚合物的表/界面活性
    2.5 驱油机理研究
        2.5.1 聚合物溶液对油膜的驱油机理
        2.5.2 聚合物溶液对盲端残余油的驱油机理
        2.5.3 聚合物溶液对孤岛剩余油的驱替
    2.6 驱油效果评价
3 结论

(2)聚合物驱油中分子黏弹效应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驱油剂微观分子构型
        1.2.2 聚合物驱微观渗流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分子模拟及聚合物驱油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分子动力学应用概述
    2.3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2.3.1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及作用力
        2.3.2 周期性边界条件
        2.3.3 数值积分算法
        2.3.4 统计系综
        2.3.5 模型建立方法及Materials Studio软件简介
        2.3.6 性质计算
        2.3.7 运行MD模拟
    2.4 聚合物驱油的模拟研究
        2.4.1 聚合物驱油剂模拟现状
        2.4.2 聚合物驱油剂与油藏环境条件相互作用模拟现状
        2.4.3 聚合物驱油过程机理模拟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丙烯酰胺驱油剂的基本结构及分子机理
    3.1 引言
    3.2 聚丙烯酰胺的结构及性能
    3.3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及研究方法
    3.4 模型建立与方法
        3.4.1 模型构建
        3.4.2 模拟细节
    3.5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分子结构及其特性的微观模拟
        3.5.1 NPAM黏弹效应的微观机理
        3.5.2 NPAM在油藏条件下的微观作用机理
    3.6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结构及其特性的微观模拟
        3.6.1 HPAM的微观黏弹效应机理
        3.6.2 HPAM在油藏条件下的微观作用机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丙烯酰胺驱油剂的微观驱油规律
    4.1 引言
    4.2 聚合物驱油机理研究方法
    4.3 模型建立与方法
        4.3.1 模型构建
        4.3.2 模拟细节
    4.4 聚丙烯酰胺驱油的分子机理
        4.4.1 聚合物驱
        4.4.2 拉动效应
        4.4.3 黏弹效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普通稠油耐温抗盐泡沫驱油体系的构建及油藏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泡沫驱油技术的应用概况
        1.2.2 泡沫的形成、衰变及影响因素
        1.2.3 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
        1.2.4 改善泡沫性能的方法及途径
        1.2.5 泡沫驱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耐温抗盐高效泡沫驱油体系的构建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耐温抗盐复配体系的构建
        2.2.1 单一发泡剂性能
        2.2.2 复配体系组成的确定
        2.2.3 复配体系助剂的优选
    2.3 耐温抗盐聚合物强化体系的构建
        2.3.1 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
        2.3.2 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稳泡剂的合成
        2.3.3 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结构表征与特性黏数
        2.3.4 强化体系组成的确定
    2.4 泡沫体系的性能研究
        2.4.1 温度的影响
        2.4.2 矿化度的影响
        2.4.3 含油量的影响
        2.4.4 泡沫体系综合指数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泡沫性能改善机理及与发泡液性质关系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耐温抗盐复配体系的表面性质研究
        3.2.1 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
        3.2.2 复配体系的表面扩张流变性
    3.3 耐温抗盐强化体系的表面与体相性质研究
        3.3.1 强化体系的表面张力
        3.3.2 强化体系的表面扩张流变性
        3.3.3 强化体系的体相黏度
        3.3.4 强化体系的体相黏弹性
    3.4 泡沫性能与发泡液性质的关系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孔介质中泡沫渗流特征及提高采收率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泡径分布特征
        4.2.1 实验方法
        4.2.2 实验结果
    4.3 泡沫压力分布及运移规律
        4.3.1 实验方法
        4.3.2 实验结果
    4.4 泡沫封堵能力研究
        4.4.1 实验方法
        4.4.2 有效浓度对封堵能力的影响
        4.4.3 气/液比对封堵能力的影响
        4.4.4 渗流速度对封堵能力的影响
        4.4.5 含油饱和度对封堵能力的影响
        4.4.6 发泡方式对封堵能力的影响
        4.4.7 渗透率对封堵能力的影响
    4.5 泡沫生成速度研究
        4.5.1 实验方法
        4.5.2 实验结果
    4.6 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研究
        4.6.1 实验方法
        4.6.2 发泡液驱提高采收率
        4.6.3 单岩心泡沫驱提高采收率
        4.6.4 并联岩心泡沫驱提高采收率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泡沫体系的油藏适应性研究
    5.1 泡沫驱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1 泡沫驱局部平衡模型
        5.1.2 泡沫质量与泡沫封堵能力关系
        5.1.3 泡沫质量对泡沫驱模型的影响
        5.1.4 其它影响因素子模型指数的求解
    5.2 泡沫驱子模型的拟合
        5.2.1 泡沫质量子模型的拟合
        5.2.2 泡沫驱其它影响因素子模型的拟合
        5.2.3 不同体系关键参数的拟合结果
    5.3 泡沫体系在油层中的运移特征研究
        5.3.1 泡沫运移参数的表征
        5.3.2 模型的基础参数
        5.3.3 泡沫运移影响因素研究
    5.4 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研究
        5.4.1 模型的基础参数
        5.4.2 工程因素对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5.4.3 地质因素对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5.4.4 泡沫驱含油饱和度的分布特征
    5.5 泡沫体系的运移特征及提高采收率适应性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4)盐、温度和pH值对纳米SiO2/HPAM分散体系稳定性和流变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及试剂
    1.2 不同盐环境分散体系的配制
    1.3 分析方法
        1.3.1 分散体系稳定性测试
        1.3.2 分散体系流变性的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盐环境对SiO2/HPAM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2.1.1 不同盐环境下分散体系浊度随静置时间的变化
        2.1.2 盐环境对分散体系Zeta电位和聚集体粒径的影响
        2.1.3 矿化度对分散体系Zeta电位和浊度的影响
    2.2 盐环境对SiO2/HPAM分散体系流变性的影响
        2.2.1 不同SiO2质量分数下,盐环境对分散体系储能模量和黏度的影响
        2.2.2 盐环境对分散体系黏弹性的影响
        2.2.3 矿化度对分散体系黏度的影响
    2.3 温度对SiO2/HPAM分散体系稳定性和黏弹性的影响
        2.3.1 温度对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2.3.2 温度对分散体系黏弹性的影响
    2.4 pH值对SiO2/HPAM分散体系稳定性和黏度的影响
        2.4.1 pH值对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2.4.2 pH值对分散体系Zeta电位及黏度的影响
3 结 论

(5)油藏聚驱配注液的粘损机制及调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聚合物驱油采油技术研究现状
        1.2.1 聚合物驱油技术发展概况
        1.2.2 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机理
        1.2.3 聚合物驱油分层配注系统
    1.3 聚驱配注液粘损机理研究现状
        1.3.1 聚驱配注液表观粘损机理研究现状
        1.3.2 聚驱配注液降解粘损机理研究现状
        1.3.3 聚驱配注液机械降解致粘损机理研究现状
    1.4 聚驱配注液粘损调配技术研究现状
        1.4.1 基于耐剪切聚合物研制的粘损调配技术研究现状
        1.4.2 基于低剪切流场设计的粘损调配技术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静态混合器流场配注液的粘损机制及调配
    2.1 引言
    2.2 静态混合器流场数学模型
        2.2.1 传统静态混合器流场结构
        2.2.2 静态混合器流场控制方程
        2.2.3 静态混合器流场有限元划分与边界条件
    2.3 静态混合器流场剪切致粘损机制及低剪切流场设计
        2.3.1 传统静态混合器混合性能与致粘损机制
        2.3.2 新型并联式静混单元流场混合性能与剪切作用分析
    2.4 静态混合器流场配注液的粘损调配
        2.4.1 并联式螺旋静混单元几何参数优化
        2.4.2 静态混合器粘损调配效果测试方法
        2.4.3 静态混合器流场配注液粘损调配效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层配注器流场配注液的粘损机制及调配
    3.1 引言
    3.2 配注器节流阀芯流场数学模型
        3.2.1 传统配注器节流阀芯结构
        3.2.2 配注器阀芯流场控制方程
        3.2.3 配注器阀芯流场有限元划分与边界条件
    3.3 配注器阀芯流场调压与致粘损机制
        3.3.1 矩形配注器节流阀芯调压机制
        3.3.2 矩形配注器阀芯流场剪切致粘损机制
    3.4 流线型多级阀芯配注液粘损调配效果实验
        3.4.1 基于阀芯流场结构设计的配注液粘损调配
        3.4.2 配注器粘损调配效果测试实验方法
        3.4.3 配注器阀芯流场配注液粘损调配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藏微孔喉流场配注液的粘损机制及吸附行为
    4.1 引言
    4.2 油藏微孔喉流场数学模型
        4.2.1 油藏多孔介质流场微孔喉模型
        4.2.2 微孔喉流场流动状态与剪切作用机制
        4.2.3 微孔喉流场剪切作用与吸附行为耦合模型
    4.3 微孔喉流场配注液粘损机制研究
        4.3.1 微孔喉流场剪切流动机制
        4.3.2 微孔喉流场配注液表观流变行为
        4.3.3 微孔喉流场配注液剪切粘损机制
    4.4 微孔喉流场配注液高分子吸附行为
        4.4.1 配注液高分子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行为
        4.4.2 微孔喉流场配注液吸附层厚度测算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驱配注液的定向驱替方法
    5.1 引言
    5.2 温度场驱动配注液定向驱替
        5.2.1 温度场驱动单相液滴运动仿真
        5.2.2 温度场驱动油相液体运动仿真
        5.2.3 温度场驱动水油两相流运动仿真
        5.2.4 温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定向运动实验
    5.3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定向驱替仿真
        5.3.1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流场模型
        5.3.2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定向驱替机理
    5.4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定向驱替实验
        5.4.1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定向驱动实验方法
        5.4.2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定向驱替
        5.4.3 浓度场驱动聚合物液滴群聚行为实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龙虎泡油田调剖体系优选与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凝胶调剖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调剖体系的筛选及静态、动态性能评价
    2.1 调剖体系的优选
        2.1.1 凝胶体系的筛选
        2.1.2 凝胶体系配方的优选
    2.2 调剖体系静态性能评价
        2.2.1 热稳定性以及成胶时间与强度
        2.2.2 矿化度评价
        2.2.3 抗油性评价
        2.2.4 耐酸碱评价
        2.2.5 配伍性评价
        2.2.6 耐盐性评价
        2.2.7 吸附滞留性评价
    2.3 调剖体系动态性能评价
        2.3.1 调剖剂的注入性
        2.3.2 突破压力梯度分析
        2.3.3 封堵性
        2.3.4 耐冲刷性与吸附滞留性
        2.3.5 动态剪切成胶性
        2.3.6 粘浓度关系
        2.3.7 阻力系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剖体系化学模拟研究
    3.1 交联基团与聚交比的确定
        3.1.1 交联基团的确定
        3.1.2 结果分析
        3.1.3 聚交比的确定
    3.2 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原理
    3.3 D凝胶聚合物表观交联动力学方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调剖体系注入参数优化
    4.1 实验准备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3 聚合物凝胶浓度方案
        4.1.4 实验步骤
    4.2 实验方案
        4.2.1 聚合物凝胶注入量方案
        4.2.2 聚合物凝胶注入方式方案
        4.2.3 聚合物凝胶注入速度方案
        4.2.4 聚合物凝胶注入时间方案
    4.3 聚合物凝胶浓度优化结果
    4.4 聚合物凝胶注入量优化结果
    4.5 聚合物凝胶注入方式优化结果
    4.6 聚合物凝胶注入速度优化结果
    4.7 聚合物凝胶注入时间优化结果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调剖体系微观驱替实验
    5.1 实验准备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模型
        5.1.3 实验材料
        5.1.4 实验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案
    5.3 实验步骤
    5.4 实验现象
        5.4.1 水驱油阶段驱油现象与剩余油分布描述
        5.4.2 凝胶注入阶段驱油现象与剩余油分布描述
        5.4.3 后续水驱阶段驱油现象与剩余油分布描述
        5.4.4 局部驱油现象描述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新型耐盐蠕虫状胶束体系性能评价与驱油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耐盐性研究现状
        1.1.1 常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耐盐性
        1.1.2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耐盐性
    1.2 蠕虫状胶束体系流变学性质研究现状
        1.2.1 蠕虫状胶束体系流变学性质的实验表征
        1.2.2 蠕虫状胶束流变学性质影响因素
    1.3 蠕虫状胶束体系的驱油效果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蠕虫状胶束增黏性及流变性
    2.1 蠕虫状胶束增黏性
        2.1.1 浓度对增黏性影响
        2.1.2 温度对增黏性影响
        2.1.3 矿化度对增黏性影响
    2.2 蠕虫状胶束稳态流变学性质
        2.2.1 浓度对稳态流变学性质影响
        2.2.2 温度对稳态流变学性质影响
        2.2.3 矿化度对稳态流变学性质影响
        2.2.4 蠕虫状胶束与聚合物的稳态流变学性质对比
    2.3 蠕虫状胶束动态流变学性质
        2.3.1 应力扫描
        2.3.2 频率扫描
        2.3.3 蠕虫状胶束与聚合物的动态流变学性质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蠕虫状胶束界面性能及稳定性
    3.1 界面性能研究
        3.1.1 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3.1.2 金属阳离子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3.2 稳定性
        3.2.1 黏度稳定性
        3.2.2 界面张力稳定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驱油体系渗流特征
    4.1 驱油体系注入性能
    4.2 驱油体系运移与传播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驱油体系提高采收率能力
    5.1 蠕虫状胶束提高采收率能力
    5.2 聚合物提高采收率能力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化学复合驱研究现状
        1.2.2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
        1.2.3 当前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复合驱残余油饱和度与驱替剂组分的分布特征
    2.1 残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2.1.1 实验方法
        2.1.2 残余油饱和度与距离的关系
        2.1.3 残余油饱和度的区域分布
    2.2 复合体系组分在注采井间的分布
        2.2.1 实验方法
        2.2.2 复合驱采出动态
        2.2.3 动态运移过程中复合体系组分浓度的变化情况
        2.2.4 化学组分在驱替方向上的分布
        2.2.5 化学组分分布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范围及影响
    3.1 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影响
        3.1.1 实验方法
        3.1.2 复合驱采出动态
        3.1.3 动态运移过程中复合驱油水界面张力变化规律
        3.1.4 动态运移过程中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
    3.2 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影响
        3.2.1 实验方法
        3.2.2 复合驱采出动态
        3.2.3 采出液乳化评价方法的建立
        3.2.4 动态运移过程中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
        3.2.5 乳化作用对提高驱油效率的影响
    3.3 黏弹性变化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3.3.1 实验方法
        3.3.2 动态运移过程中黏弹性的变化规律
        3.3.3 黏弹性损失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3.3.4 弹性对驱油效率的贡献
    3.4 基于动态运移的驱油效率主控因素作用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微观作用机制
    4.1 残余油赋存状态和启动机制
        4.1.1 实验方法
        4.1.2 水驱后残余油的赋存状态
        4.1.3 界面特性和黏弹性启动残余油的过程和机制
        4.1.3 乳化作用启动残余油的过程和机制
    4.2 油水分散体系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稳定性
        4.2.1 动力学过程
        4.2.2 热力学过程
    4.3 动态运移过程中分散体系的能量稳定机制
        4.3.1 实验方法
        4.3.2 内聚功及其抵消作用来源
        4.3.3 动态运移条件下油水体系的稳定性
    4.4 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微观作用和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复合体系设计与评价
    5.1 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复合体系设计
        5.1.1 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评价方法
        5.1.2 新型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配方筛选
        5.1.3 新型三元复合体系参数优化
    5.2 新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
        5.2.1 实验方法
        5.2.2 新型体系与传统体系的驱油效果对比
        5.2.3 动态运移条件下新型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
    5.3 新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评价
        5.3.1 实验方法
        5.3.2 平面均质条件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5.3.3 纵向非均质条件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海上河流相油藏聚合物驱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河流相油藏开发研究现状
        1.2.1 陆上油田河流相油藏开发现状
        1.2.2 海上油田河流相油藏开发现状
    1.3 聚合物驱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聚合物驱应用研究现状
        1.3.2 聚合物驱适应性研究现状
    1.4 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海上河流相油藏特征分析及物理模拟模型制作
    2.1 海上河流相油藏特征分析
        2.1.1 构造特征
        2.1.2 储层特征
        2.1.3 流体特征
        2.1.4 开发现状
    2.2 物理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2.2.1 海上河流相物理模型设计思路
        2.2.2 不同类型物理模型制作
    2.3 不同类型物理模型参数分析及优选
        2.3.1 不同类型物理模型孔渗参数分析
        2.3.2 适合模拟秦皇岛32-6河流相的物理模型筛选
        2.3.3 河流相物理模型与三角洲物理模型对比分析
        2.3.4 海上河流相物理模型可靠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合物溶液基本性能评价
    3.1 聚合物溶液黏浓关系研究
        3.1.1 黏浓关系测试实验方法
        3.1.2 HPAM聚合物溶液黏浓关系
        3.1.3 AP-P4聚合物溶液黏浓关系
        3.1.4 LSRP聚合物溶液黏浓关系
        3.1.5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黏浓关系对比分析
    3.2 聚合物溶液黏温关系研究
        3.2.1 黏温关系测试实验方法
        3.2.2 HPAM聚合物溶液黏温关系
        3.2.3 AP-P4聚合物溶液黏温关系
        3.2.4 LSRP聚合物溶液黏温关系
        3.2.5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黏温关系对比分析
    3.3 聚合物溶液流变性能研究
        3.3.1 流变性测试实验方法
        3.3.2 HPAM聚合物溶液流变性
        3.3.3 AP-P4聚合物溶液流变性
        3.3.4 LSRP聚合物溶液流变性
        3.3.5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关系对比分析
    3.4 聚合物溶液黏弹性能研究
        3.4.1 黏弹性测试实验方法
        3.4.2 HPAM聚合物溶液黏弹性
        3.4.3 AP-P4聚合物溶液黏弹性
        3.4.4 LSRP聚合物溶液黏弹性
        3.4.5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关系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合物溶液渗流特征及驱油效果研究
    4.1 不同类型聚合物渗流特征研究
        4.1.1 渗流特征测试实验方法
        4.1.2 HPAM聚合物溶液渗流特征
        4.1.3 AP-P4聚合物溶液渗流特征
        4.1.4 LSRP聚合物溶液渗流特征
        4.1.5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流度控制能力分析
    4.2 不同类型聚合物驱油实验研究
        4.2.1 驱油效果测试实验方法
        4.2.2 HPAM聚合物溶液驱油实验
        4.2.3 AP-P4聚合物溶液驱油实验
        4.2.4 LSRP聚合物溶液驱油实验
        4.2.5 不同类型聚合物驱油特征分析
        4.2.6 聚驱采收率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3 不同类型聚合物波及效果研究
        4.3.1 波及效果实验设计思路
        4.3.2 波及效果监测实验方法
        4.3.3 HPAM聚合物溶液波及效果分析
        4.3.4 AP-P4聚合物溶液波及效果分析
        4.3.5 LSRP溶液聚合物溶液波及效果分析
        4.3.6 不同类型聚合物溶液波及效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研究现状
        1.2.1 聚合物驱技术研究现状
        1.2.2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研究现状
        1.2.3 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研究
    2.1 流变性的概念
        2.1.1 材料流变性的相关概念
        2.1.2 黏度与牛顿黏性定律
        2.1.3 非牛顿流体类型及剪切变稀的机理
    2.2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及流变模型
    2.3 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宏观流变性研究
        2.3.1 实验条件
        2.3.2 聚合物溶液的增黏能力
        2.3.3 聚丙烯酰胺(HPAM)的稠度系数与幂律因子
        2.3.4 疏水缔合聚合物(P5)的稠度系数与幂律因子
        2.3.5 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聚丙烯酰胺溶液剪切黏性对比
        2.3.6 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聚丙烯酰胺流变性差异的理论解释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研究
    3.1 黏弹性机理
    3.2 实验条件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不同浓度HPAM溶液的动态黏弹性
        3.3.2 HPAM与P5溶液黏弹性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实验研究
    4.1 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流变性理论研究
        4.1.1 多孔介质与聚合物溶液相互作用
        4.1.2 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流变参数的表征
    4.2 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实验
        4.2.1 实验条件
        4.2.2 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的渗流特性
        4.2.3 渗透率相近条件下HPAM与P5溶液的阻力系数随流量变化研究
        4.2.4 不同浓度下聚合物溶液的渗流阻力
        4.2.5 渗透率相近条件下HPAM与P5溶液的残余阻力系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合物溶液流变性与驱油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
    5.1 实验条件
        5.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5.1.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2 三维物理模型中HPAM溶液流动阻力的建立
        5.2.1 聚合物溶液在非均质三维物理模型中压力传递特征
        5.2.2 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与驱油效果之间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研项目

四、HPAM溶液驱油过程中弹性作用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表面活性聚合物性能评价及驱油机理[J]. 赵方园,伊卓,吕红梅,姚峰,杨捷,李晶. 石油化工, 2021(12)
  • [2]聚合物驱油中分子黏弹效应数值模拟研究[D]. 袁远达.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3]普通稠油耐温抗盐泡沫驱油体系的构建及油藏适应性研究[D]. 郭程飞.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4]盐、温度和pH值对纳米SiO2/HPAM分散体系稳定性和流变性的影响[J]. 陈五花,王业飞,何臻培,丁名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1(02)
  • [5]油藏聚驱配注液的粘损机制及调配技术研究[D]. 孙大兴.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6]龙虎泡油田调剖体系优选与性能评价[D]. 陆远航.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新型耐盐蠕虫状胶束体系性能评价与驱油应用研究[D]. 白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D]. 马云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海上河流相油藏聚合物驱实验研究[D]. 张龙.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10]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研究[D]. 鲜继.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标签:;  ;  ;  ;  ;  

HPAM溶液驱过程中弹性效应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