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在电堆铅中的应用研究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在电堆铅中的应用研究

一、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在电铅堆垛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汪院林,袁锐波,宋勃[1](2020)在《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在阳极立模浇铸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电液比例技术对铅电解阳极板浇铸系统的阀控缸进行位置控制,通过特定机构实现浇铸桶的倾翻。为了分析浇铸系统的稳定性及快速响应性,通过对浇铸系统各机构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系统数学模型,借助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不经校正的控制系统幅值穿越频率较低,为0.798 Hz,相位裕量较高,为84.1°,导致设备响应速度缓慢,运行快速性不足;经PID校正后,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增大至5 Hz,相位裕量降低为48°,系统快速性及稳定性均满足工程要求。经对新旧设备所生产的阳极板尺寸进行随机抽样,新设备阳极板尺寸误差可控制在0.61%以内,比旧设备尺寸误差减少1%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浇铸控制系统满足阳极板生产的要求。

李志成,蒋代君,刘克福,游雷[2](2014)在《HJ-300微磨料水射流机床工作台的改进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微磨料水射流加工具有无污染、无切削热、无切向力、加工灵活、加工范围广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为弥补本研究所自主研发的HJ-300微磨料水射流机床难以对楔形工件进行切割加工的缺陷,基于电液比例技术设计工作台调平系统,并采用PID控制技术对系统进行校正,用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经Ziegler—Nichols整定校正后系统的灵敏性显着提高,稳态误差明显下降,再由试凑法校正后,虽然响应速度有所下降,但稳定性和精度都得到明显提高,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对提高微磨料水射流加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张善星[3](2013)在《加热炉运动设备建模及优化调度》文中指出加热炉是轧钢生产线上的重要设备之一,也是钢铁工业中的耗能大户,因此提高加热炉的加热效率,降低能耗,对整个钢铁工业的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一个实用性的加热炉运动设备模型对钢坯生产的预测和模拟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以步进式加热炉整套运动设备为背景,对步进式加热炉进行了建模和控制仿真的研究。首先,分析了步进式加热炉的动力机械机构,建立了液压装置和电动机装置的数学模型,为下文建立加热炉运动设备模型奠定了基础。其次,介绍了步进式加热炉的工艺过程,确定了加热炉运动设备的主要结构,利用液压装置和电动机装置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入炉辊道、装料炉门、装钢机、步进梁、出钢机、出料炉门及出炉辊道的模型,然后利用MATLAB仿真来验证部分模型的准确性。再次,文章对加热炉群的优化调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加热炉群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针对该数学模型建立了遗传分散搜索算法来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用Matlab程序实现该遗传算法,并用相关数据进行了运算仿真。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取得了炉群优化调度的满意结果。最后,基于西门子系列的PLC、WinCC和触摸屏建立了加热炉运动设备控制的仿真模拟平台。以S7-200PLC作为模型载体,通过触摸屏Smart700进行人机交互,设定可修改参数以便适应不同加热炉运动设备的需求。模型参数可以在触摸屏上查看和修改,能够较好的实现加热炉运动设备的模拟运行。在S7-400PLC中编写对整个运动设备的控制程序,定义相关通讯表后,触摸屏、S7-200PLC、S7-400PLC和上位机能够实时通讯,对整个加热炉的运动系统就可以实现控制过程的仿真模拟,为进一步研究加热炉运动控制技术提供研究平台。

彭志飞[4](2013)在《电液比例力控制在立模浇铸上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行业特别是铅电解有色金属冶金行业对生产设备的控制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在铅电解的生产设备中,阳极立模浇铸系统是用来完成阳极板的浇铸成型、运输翻板等功能的生产机组,目前国内阳极板的生产设备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效率低下的缺点,因此提出了本套阳极板生产系统的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电液比例力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优缺点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根据阳极立模浇铸系统的生产实际要求,计算了冷却系统的参数,对其工作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利用有限元法进行分析。由于立模浇铸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较高,本文还对其进行热力分析,综合分析了模具的机械结构,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阳极立模浇铸系统的结构进行设计,并确定最终的系统结构方案。在合模浇铸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好合模力的大小。通过对立模浇铸的工艺要求的分析,进行了液压传动部分研究设计。液压系统采用比例减压阀来精确控制出口压力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建立液压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液压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非线性,因此本文分析了常规的PID控制,单纯的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特点,并将其应用于电液比例力控制系统中,仿真分析结果证明其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采用模糊增益自调整PID控制策略,将语言化的模糊推理与传统的PID控制相结合,以解决力控制的精度问题。通过模糊增益自调整PID控制系统的仿真计算得出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能够准确的控制合模力的大小,且有一定的抗干扰性,满足立模浇铸系统的工作需求,可以达到较好的力控制性能。本文搭建了一个基于举升平台的施力控制系统,目前已完成施力控制系统的液压动力部分的设计选型、控制阀快的设计,信号的采集输出部分,下一阶段可开展实验工作,以进一步验证上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陈曦[5](2013)在《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分析及优化》文中提出电液比例阀控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因其经济、节能、维护方便、抗污染能力强、适应大功率控制及具有一定控制精度等特点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研究电液比例阀控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尤其是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而达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的目的,对液压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具有很现实的实用价值。本文结合项目“电液比例综合实验台的研发”,基于电液比例综合实验台,以电液比例阀控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并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对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及分析,结合遗传算法对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1)分析电液比例阀控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各组成元件工作原理,建立系统各元件的数学模型,最后得出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运用控制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可能对系统动态特性有影响的参数,为下面使用软件建模提供理论依据,奠定理论基础。(2)研究基于AMESim的电液比例阀控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的仿真技术,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仿真及分析,并和物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现实应用的系统预测的正确性,并对误差因素做了分析。(3)应用AMESim仿真软件,并结合遗传算法对控制系统PID参数进行优化,提高电液比例阀控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及快速性。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不但节省试验测试所花费的大量时间、财力,同时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快速找到提高系统性能的途径及方向,提高系统设计的效率及质量。经实践验证,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液压系统的设计及研究提供可行的思路、方法。

陈琨[6](2012)在《基于CAN总线的电液比例系统数字化管理与控制的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电液比例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网络控制逐渐成为电液比例系统控制的一种新的方向。基于CAN总线的电液比例系统数字化管理与控制的实现研究,是将CAN总线网络通讯技术与电液比例系统控制相结合,实现对电液比例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中的控制元件和传感元件通过CAN控制器接入总线网络,从而实现了传统液压元件与数字式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结合。本课题以某实验室建设项目——“集成式液压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工控机、PC-CAN接口卡、CAN控制器组成。工控机和PC-CAN卡构成实验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CAN控制器位于设备现场,通过输入/输出端子与设备连接,协同主机完成对电液比例系统的控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深入了解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实现方式,分析比较了目前电液比例系统发展的趋势。结合市场需求,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电液比例数字化管理与控制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从电液比例实验系统的功能需求出发,对基于CAN总线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总体架构、技术指标分析以及控制系统关键元件选型等。对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第三章:介绍了针对本课题研究设计开发的CAN控制器,提出了CAN控制器系统的总体架构,介绍了相应的控制模块;介绍了控制器结构设计方案。CAN控制器的设计基本满足了分布控制节点的硬件需求。第四章: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电液比例系统控制系统软件架构,并对其具体解决方案进行了功能阐述。介绍了控制器软件系统和主机软件系统的基本层次结构和实现方法;提出了CAN控制器系统软件基本功能和通讯数据的基本格式;介绍了系统软件工作流程和各功能模块的软件实现方法。第五章:介绍了本课题试验系统的控制器调试软件;介绍了针对电液比例试验系统基于CAN总线的管理与控制系统的架构,以及主机控制软件的工作原理。本课题最终实现了主机对电液比例系统基于CAN总线的管理和控制,完成了预期的课题目标。

刘永胜[7](2012)在《液压系统流量比例分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现代液压控制的理论,结合工业实际现状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总结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流量比例分配,即采用一个油源同时驱动多个执行元件时,根据不同的控制要求,按照预定的比值,给每个执行元件供给不同的流量,使之获得不同的速度、位移,从而满足不同的工况。由此出发,多缸同步控制、平面曲线跟踪等都可以看成是流量比例分配技术的应用特例。本文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发现流量比例分配技术,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应用,还有很多问题尚未明确定论。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流量比例分配方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对流量比例分配的实现方式作了分类归纳,把开环流量比例分配和闭环流量比例分配两种控制形式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可供实用的实现形式,并举出了几个流量比例分配的应用场合。建立了开环流量比例分配中的节流调速流量比例分配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讨论,得出由于系统运行过程中负载的变化而引起压力波动使系统的流量不稳定。开环流量比例系统的精度仅取决于元件自身的精度,当工况发现变化时,不能自动纠正,所以只能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低速小流量场合。而闭环流量比例分配系统可以自动纠正误差,所以精度要高于开环系统。把闭环流量比例分配形式分为:单可变流量比例分配和双可变流量比例分配两种,两种实现形式都可用多种类型的阀作为控制阀,本文选用电液比例阀作为主控阀,首先建立了电液比例方向节流阀的数学模型,然后分别对两种分配形式进行了建模,并分析了提高各自控制精度的实现方法和合理的控制策略。最后,得出闭环控制可应用于高精度的控制场合。根据前面研究成果,本文将流量比例分配技术应用到了平面双自由度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研究了任意平面曲线的伺服跟踪方式的原理,推导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跟踪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选用Matlab中的Sumlink作为仿真工具,对平面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了PID调整器参数的整定方法,并通过试凑法找出了一组最有控制参数,通过校正,达到了预期的控制要求。

魏培[8](2011)在《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的工程机械、冶金机械等的发展过程中,对电液位置控制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随着比例技术的发展,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抗污染力强,因此在大多数的工业应用中逐渐取代了伺服阀。在研究系统的性能及相应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可用于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研究的实验台。该实验台采用比例方向阀及配套的比例放大器驱动液压缸运动,使用美国NI公司的USB-6008数据采集卡,利用计算机控制,采用LabView8.5编写计算机程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本文针对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的特点,建立了该系统各环节的数学模型,从模型可以看出该系统具有高阶非线性。针对控制系统的要求,着重研究了常规PID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并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在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实时调整实验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模糊控制通过对比例阀死区的补偿,基本消除了液压缸运动的不对称性,并且在快速性、准确性以及稳定性方面都优于PID控制,大大改善了系统的性能。模糊控制的系统误差在±1mm内,控制精度高达99.1%。PID控制的系统误差在±1.5mm内,控制精度为98.3%左右。在快速性方面,PID控制到达稳态的时间为79秒,而模糊控制到达稳态的时间仅为34秒。整个实验过程中,模糊控制无震荡现象产生,体现了其对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尤其适合于非线性、时变及纯滞后系统的特点。

李留柱[9](2010)在《电液比例控制在电铅抽棒装置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液比例控制是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中很具发展潜力的一个分支,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就目前的应用情况而言,其技术还不够成熟,例如设计理论不够完善,比例阀构建闭环系统不多等。而在铅电解精炼过程中,如何采用有效的控制方式,在阴极抽棒生产线上保证快速、稳定、有效的完成导电棒的抽取,是铅电解生产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以电铅抽棒装置为对象的电液比例闭环控制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价值。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论文综述了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和电铅抽棒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分析了铅电解抽棒要求,确定了其工艺流程。进行了抽棒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采用新型的抽棒方式及装置,可有效地解决抽棒的可靠性问题。针对目前常用的电液比例速度控制系统存在压力补偿误差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新的压力补偿方式。通过计算分析,合理地选用系统元件,设计完善了电铅抽棒装置的电液比例速度控制系统。分别建立了比例放大器、比例电磁铁、电液比例阀、位移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的实际参数建立了电液比例阀控液压缸的动力机构及电液比例速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从理论上对开环、闭环系统进行了动、静态和稳定性分析,得到了系统不稳定的结论。应用计算机工程软件MATLAB/Simulink工具箱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和理论分析相同的结论。针对阀控缸速度控制系统的不稳定状况,采用PID控制方式对系统进行校正,选择了适宜的PID参数。并对校正前后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通过PID校正,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系统达到了稳定性要求,满足了系统的实际生产需要。最后,通过液压CAT测试系统和设备试生产运行得出的数据对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了生产指标。

魏伟,王彪[10](2009)在《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的建模与数学分析》文中认为对电液比例方向阀位置控制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了比例位置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分别对系统的时域特性,频域特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该类系统的动态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二、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在电铅堆垛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在电铅堆垛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在阳极立模浇铸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阳极立模浇铸机组工艺流程分析
2 浇铸机结构及系统分析
    2.1 浇铸机结构图
    2.2 浇铸机系统分析
3 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数学建模
    3.1 比例阀电磁铁数学建模分析
    3.2 比例阀滑阀数学建模分析
    3.3 阀控非对称液压缸建模分析
        3.3.1 比例阀负载压力—流量方程
        3.3.2 液压缸负载流量方程
        3.3.3 非对称液压缸力学方程
    3.4 浇铸斗转轴建模分析
    3.5 系统仿真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4 系统仿真分析
    4.1 系统相关特性分析
    4.2 系统的PID校正分析
5 实验验证分析
6 结论

(2)HJ-300微磨料水射流机床工作台的改进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调平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系统模型的建立与稳定性分析
    3.1系统模型的建立
    3.2系统稳定性分析
4系统仿真分析
    4.1校正前仿真分析
    4.2校正后仿真分析
5结束语

(3)加热炉运动设备建模及优化调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步进式加热炉概述
        1.2.1 步进式加热炉简介
        1.2.2 步进式加热炉工艺介绍
        1.2.3 加热炉运动系统建模及炉群调度国内外发展动态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电动装置建模
    2.1 三相异步电动机建模
        2.1.1 恒气隙磁通控制下的电动机机械特性
        2.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动态分析
        2.1.3 三相异步电动机线性化模型仿真验证
    2.2 电动机驱动设备建模
        2.2.1 入/出炉辊道模型及仿真
        2.2.2 装/出钢机进退过程建模及仿真
    2.3 电机系统的传函及其离散化
        2.3.1 电机系统传递函数
        2.3.2 电机系统模型的离散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液压装置建模
    3.1 液压系统建模
        3.1.1 电液比例阀建模
        3.1.2 液压缸建模
    3.2 液压系统驱动设备建模
        3.2.1 炉外液压设备建模
        3.2.2 步进梁简介及建模
    3.3 液压装置模型简化及离散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加热炉群优化调度方法研究
    4.1 加热炉炉群生产过程分析
    4.2 优化调度数学模型
    4.3 遗传算法概述
        4.3.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及要素
        4.3.2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及一般步骤
    4.4 优化调度数学模型算法分析
    4.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加热炉仿真实验平台
    5.1 加热炉仿真实验平台简介
        5.1.1 实验平台硬件组成
        5.1.2 实验平台的网络组成
    5.2 控制程序流程框图及通讯表定义
        5.2.1 装钢机控制流程框图及通讯表定义
        5.2.2 装料炉门控制流程图
        5.2.3 步进梁控制流程图
    5.3 人机界面设计
        5.3.1 触摸屏组态
        5.3.2 上位机组态
    5.4 仿真平台运行过程简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电液比例力控制在立模浇铸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铅电解工艺简介
    1.2 铅电解设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阳极浇铸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国内阳极浇铸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铅电解设备与液压控制系统的对接
        1.3.1 液压控制在有色金属冶炼设备上的应用
    1.4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1.4.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简介
        1.4.2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分类
    1.5 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特性及控制策略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阳极立模浇铸系统机械结构设计及分析
    2.1 阳极立模浇铸系统概况
    2.2 立模浇铸系统的三维模型设计
        2.2.1 支撑架的建模
        2.2.2 冷却系统的设计
    2.3 立模浇铸系统的机械结构分析
        2.3.1 Solidworks有限元模块分析简介
        2.3.2 模具的静力学分析
    2.4 模具的热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立模浇铸系统的建模分析
    3.1 立模浇铸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3.1.1 立模浇铸力控制液压系统的组成
        3.1.2 立模浇铸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3.2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组成
        3.2.1 电液比例阀的传递函数
    3.3 比例减压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传递函数
        3.3.1 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方程
        3.3.2 阀控缸传递函数的推导
        3.3.3 系统的力平衡方程
        3.3.4 传递函数的简化
        3.3.5 立模浇铸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3.4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4.1 比例减压阀的传递函数
        3.4.2 力传感器的传递函数
        3.4.3 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阀控缸力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4.1 PID控制系统
        4.1.1 PID的控制原理
        4.1.2 Ziegler-Nichols算法
    4.2 模糊控制系统
        4.2.1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4.2.2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4.2.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2.4 阀控非对称缸力控制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3 阀控液压缸力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simulink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糊增益自调整PID力控制系统性能分析及实验方案
    5.1 模糊增益自调整PID系统
    5.2 基于MATLAB的模糊增益自调整PID控制仿真
    5.3 力控制系统实验台
        5.3.1 系统的组成
        5.3.2 举升平台架设计
        5.3.3 液压部分的设计
        5.3.4 电控部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论文

(5)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概述
        1.1.1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1.1.2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2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概述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建立
    2.1 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2.1.1 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组成
        2.1.2 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实验台的工作原理
    2.2 电液比例系统的主要硬件构成及其原理
        2.2.1 电液比例方向阀
        2.2.2 比例放大器
        2.2.3 数据采集卡
        2.2.4 位移传感器
    2.3 电液比例系统的控制软件系统
第三章 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数学建模及分析
    3.1 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各元件的数学建模
        3.1.1 比例放大器的数学建模
        3.1.2 比例方向阀数学建模
        3.1.3 控对称液压缸数学建模分析
        3.1.4 位移传感器建模
    3.2 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及其分析
        3.2.1 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2.2 针对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析
第四章 基于AMESim的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建模及分析
    4.1 AMESim软件的使用
        4.1.1 AMESim的特点
        4.1.2 AMESim在液压系统中的运用
    4.2 基于AMESim的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与分析
        4.2.1 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建模
        4.2.2 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
        4.2.3 比例阀控液压缸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第五章 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优化及分析
    5.1 遗传算法的介绍
        5.1.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5.1.2 遗传算法的基本运算过程及参数设定
    5.2 比例阀控液压缸系统的PID参数优化及分析
        5.2.1 PID参数范围的确定
        5.2.2 基于遗传算法的PID参数的优化
    5.3 系统优化后的分析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基于CAN总线的电液比例系统数字化管理与控制的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AN总线通讯技术概述
    1.3 电液比例系统概述
        1.3.1 电液比例系统的基本组成
        1.3.2 电液比例系统的控制形式
        1.3.3 基于CAN总线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1.4 基于CAN总线的电液比例系统发展现状
        1.4.1 基于数字液压元件的电液比例系统发展现状
        1.4.2 基于CAN总线分布式电液比例系统发展现状
        1.4.3 存在的基本问题
    1.5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CAN总线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引言
    2.2 电液比例液压实验系统简介
    2.3 系统总体设计
    2.4 CAN网络节点的划分
    2.5 CAN总线网络冗余设计
    2.6 各功能模块规划与选型
        2.6.1 工控机选型
        2.6.2 PC-CAN接口卡选型
        2.6.3 CAN控制器功能规划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CAN控制器硬件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CAN控制器硬件系统总体架构
    3.3 各功能模块设计
        3.3.1 DSP2808最小系统设计
        3.3.2 CAN收发模块设计
        3.3.3 AD模块设计
        3.3.4 DA模块设计
        3.3.5 DI模块设计
        3.3.6 DO模块设计
        3.3.7 控制器电源模块
    3.4 CAN控制器结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CAN总线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引言
    4.2 软件总体架构
        4.2.1 CAN控制器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4.2.2 主机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4.3 CAN控制器软件设计
        4.3.1 CAN控制器软件基本功能设置
        4.3.2 控制器软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液比例系统数字化管理与控制的实现
    5.1 引言
    5.2 CAN控制器调试软件
        5.2.1 控制器状态监测
        5.2.2 控制器基本参数设置
        5.2.3 控制器的操作和查看
    5.3 实验系统综合测试软件
        5.3.1 综合测试软件界面
        5.3.2 CAN控制器设置
        5.3.3 综合测试软件后台程序
        5.3.4 试验系统综合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液压系统流量比例分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现状
    1.3 液压系统流量比例分配的定义
    1.4 流量比例分配的实现形式
        1.4.1 开环流量比例分配的实现形式
        1.4.2 闭环流量比例分配的实现形式
        1.4.3 开环与闭环流量比例分配的比较
    1.5 流量比例分配的应用
    1.6 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开环流量比例分配的数学模型
    2.1 基于节流阀的流量比例分配模型
        2.1.1 节流阀的流量方程
        2.1.2 节流阀的流量比例分配模型
    2.2. 基于调速阀的流量比例分配模型
        2.2.1 调速阀的流量方程
        2.2.2 调速阀的流量分配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闭环流量比例分配的数学模型
    3.1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组成
    3.2 电液比例阀的分类
    3.3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特点
    3.4 电液比例方向节流阀建模
        3.4.1 比例放大器数学建模
        3.4.2 比例电磁铁数学建模
        3.4.3 先导滑阀数学建模
        3.4.4 主滑阀数学建模
        3.4.5 电液比例方向节流阀数学建模
    3.5 控制策略
        3.5.1 控制策略介绍
        3.5.2 闭环流量比例分配模型所采用的控制策略
    3.6 流量比例分配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
        3.6.1 单可变流量比例分配形式
        3.6.2 双可变流量比例分配形式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用举例
    4.1 平面双自由度位置伺服控制的简述
    4.2 平面双自由度位置伺服曲线的追踪原理
    4.3 基于平面双自由度位置伺服控制的数学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量比例分配系统动态性能数字仿真
    5.1 数字仿真技术的介绍
    5.2 仿真环境的简介
    5.3 系统参数设计
    5.4 PID校正研究
        5.4.1 校正的概念及分类
        5.4.2 PID校正介绍
        5.4.3 PID参数整定与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电液比例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1.2.3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原理
    1.3 虚拟仪器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数学模型
    2.1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2.1.1 系统工作原理
        2.1.2 液压控制系统
    2.2 系统的硬件构成
        2.2.1 电液比例方向阀
        2.2.2 比例放大器
        2.2.3 位移传感器
        2.2.4 数据采集卡
    2.3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2.4 小结
3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3.1 数据采集硬件
    3.2 LABVIEW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3.2.1 软件开发语言和开发环境的选择
        3.2.2 软件系统总体框图及流程图
    3.3 数据采集及传输的应用程序设计
        3.3.1 系统人机界面
        3.3.2 DAQ 数据采集模块
        3.3.3 DAQ 模拟输出模块
        3.3.4 控制算法模块
    3.4 小结
4 基于LABVIEW 的PID 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4.1 PID 控制
        4.1.1 PID 控制的基本原理
        4.1.2 数字PID 控制
        4.1.3 PID 参数整定
    4.2 PID 控制工具包
    4.3 LABVIEW 的PID 控制系统设计
        4.3.1 PID 控制流程图
        4.3.2 PID 控制程序设计
    4.4 PID 控制实验研究
        4.4.1 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的连接
        4.4.2 实验研究
    4.5 小结
5 基于LABVIEW 的模糊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5.1 模糊控制
        5.1.1 模糊的基本概念
        5.1.2 模糊控制系统
    5.2 模糊控制工具包
        5.2.1 模糊控制工具包简介
        5.2.2 模糊控制器设计
    5.3 LABVIEW 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5.3.1 模糊控制流程图
        5.3.2 模糊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5.4 比例方向阀的死区补偿
        5.4.1 比例方向阀的死区
        5.4.2 比例阀死区补偿分析
        5.4.3 死区的变幅值补偿方法
    5.5 实验研究
    5.6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9)电液比例控制在电铅抽棒装置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1.2.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含义及其发展
        1.2.2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组成
        1.2.3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1.3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1.3.1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
        1.3.2 电液比例速度控制系统
    1.4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在冶金机械中的应用发展
    1.5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控制策略
    1.6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铅电解阴极抽棒工艺及设备
    2.1 铅电解生产工艺
    2.2 铅电解阴极抽棒工艺
    2.3 铅电解阴极抽棒生产线组成、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2.4 抽棒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
    2.5 小结
第三章 抽棒装置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设计要求
    3.2 控制方案的拟定
    3.3 元件的选择
        3.3.1 油缸的选择
        3.3.2 电液比例方向阀的选择
        3.3.3 传感器的选择
        3.3.4 减压阀、换向阀的选择
    3.4 小结
第四章 抽棒装置电液比例速度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
    4.1 电液比例方向阀的数学建模分析
        4.1.1 比例放大器数学建模分析
        4.1.2 比例电磁铁数学建模分析
        4.1.3 电液比例阀先导滑阀数学建模分析
        4.1.4 比例阀主滑阀的数学建模分析
        4.1.5 电液比例方向阀的数学建模分析
    4.2 电液比例阀控液压缸的数学建模分析
    4.3 位移传感器的数学建模分析
    4.4 电液比例速度控制系统建模
    4.5 小结
第五章 系统仿真分析
    5.1 电液比例速度控制系统模型的主要参数
    5.2 基于MATLAB的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5.2.1 系统稳定性分析
        5.2.2 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5.2.3 系统的静态特性分析
    5.3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速度控制系统仿真
    5.4 系统的校正分析
        5.4.1 PID控制器概述
        5.4.2 本系统的PID校正
    5.5 小结
第六章 实验研究
    6.1 比例方向阀性能的测试
        6.1.1 检测设备简介
        6.1.2 电液比例阀测试前的准备
        6.1.3 电液比例方向阀的静态性能测试
        6.1.4 电液比例方向阀的动态性能测试
    6.2 设备运行状况说明
    6.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的建模与数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系统建模
    2.1 各环节建模
        2.1.1 PID控制器环节
        2.1.2 比例放大器环节
        2.1.3 反馈环节
        2.1.4 比例方向阀
        2.1.5 阀控缸-负载环节
    2.2 系统的传递函数
3 系统分析
    3.1 频率特性分析
    3.2 时域分析
4 结论

四、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在电铅堆垛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在阳极立模浇铸中的应用[J]. 汪院林,袁锐波,宋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12)
  • [2]HJ-300微磨料水射流机床工作台的改进设计[J]. 李志成,蒋代君,刘克福,游雷.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4(01)
  • [3]加热炉运动设备建模及优化调度[D]. 张善星. 东北大学, 2013(03)
  • [4]电液比例力控制在立模浇铸上的应用研究[D]. 彭志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5]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分析及优化[D]. 陈曦. 天津理工大学, 2013(07)
  • [6]基于CAN总线的电液比例系统数字化管理与控制的实现研究[D]. 陈琨. 浙江大学, 2012(01)
  • [7]液压系统流量比例分配技术研究[D]. 刘永胜. 昆明理工大学, 2012(01)
  • [8]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研究[D]. 魏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4)
  • [9]电液比例控制在电铅抽棒装置上的应用研究[D]. 李留柱.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10]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的建模与数学分析[J]. 魏伟,王彪.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09(04)

标签:;  ;  ;  ;  ;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在电堆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