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荒漠化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我国西部荒漠化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一、我国西部荒漠化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韩丽[1](2020)在《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3》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中对地理学科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进而成为新时代地理教育的新理念。同时在新课标中提出运用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运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近年来对区域认知素养和问题式教学分别研究的着作较多,但将其结合起来从问题式教学的视角下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研究较少,因此深入研究问题式教学培养区域认知素养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的研究背景下,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需求下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分别是:根据搜集的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设计进行分析,研究运用问题式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的问题式教学设计策略问题。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课堂观察法进行案例分析,得出案例分析启示,进而进行案例设计、案例实施得出案例设计策略。最终得出了结论。本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是对问题式教学和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素养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再对国际和国内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背景做了整理归纳,最后对问题式教学和区域认知素养的研究现状做了整理,在明确研究目标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设计本文的研究路线。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实用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除此之外进行了概念界定,对区域认知和问题式教学分别进行了概念界定,最后还分析了区域认知与问题式教学两者的关系,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问题式教学视角下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的过程是先确定案例来源并进行案例筛选,然后根据分析视角进行案例分析,分析案例情境原理问题的关系以及案例中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最后根据案例分析得出案例分析的启示。第四部分是进行案例设计,得出案例设计策略。根据得出的案例分析启示针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3》的教材内容分析适合进行问题式教学的内容,进而进行案例设计,最后得出问题式视角下区域认知培养的策略,总共有6条设计策略。第五部分为案例实施。在前面案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案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验证策略的可行性。在此部分记录了案例实施过程,得出了案例实施反思与启示。第六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有3个结论,分别是:问题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教学模式、基于区域认知的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符合一定的策略、区域认知方法的培养注重采用认识区域的工具和区域方法。

周灵[2](2020)在《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引起了土地退化、植被减少、沙尘天气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开展我国生态脆弱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遏制该区域土地荒漠化、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甘肃省民勤县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程度最严重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沙尘暴物质基础的四大发源地之一。本文选取2001—2015年民勤县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首先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分析了民勤县15年来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其次利用气候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进行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民勤县土地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显着。在时间上,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总面积从2001年的15532.88km2减少到2015年的15212.44km2,非荒漠化面积从2001年的301.13km2增加到2015年的610.56km2,表明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整体上得到初步遏制。在空间上,民勤县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县域内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以及荒漠-绿洲过渡带,非荒漠化分布在民勤绿洲内部,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程度总体在降低,尤其在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化逆转现象明显。第二,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主要受到气候因素(主要包括降水、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人为因素(主要是包括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牲畜存栏数等)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2001—2015年,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次是气候因素。第三,在土地荒漠化防治方面,为了进一步强化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效果,在未来的治理过程中优化民勤县产业结构,加大林沙产业的发展;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农林牧的有机结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强化土地荒漠化防治过程中的技术支撑。

杨晴雯[3](2020)在《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荒漠化面积占比达国土面积的27%,是全球荒漠化最为严重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居生态环境安全,地域水源涵养区保护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荒漠化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了国家明确政治部署。固土是荒漠化坡面修复的根本途径,然而现有机械固土法无法实现复绿,无机化学固土法破坏了土壤生态,植物根系固土法高度依赖人工补水,而综合固土法成本高昂,尤其这些方法都极难实现由人工干预到自然修复演替过程;在国家要求“最大限度采用近自然方法和生态化修复技术”背景下,环保可持续固土方法亟待研究。本文以最主要荒漠化坡面类型-沙化坡面为研究对象,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改性有机材料为固土材料,选择新疆干旱中度荒漠区开挖路堑边坡、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半干旱重度荒漠区风沙化坡面、黄河上游若尔盖高寒湿润轻-中-重度荒漠区草地沙化坡面3类典型荒漠坡面,基于系列试块试验、盆栽试验、大型样地试验和物理模拟试验,开展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基于随改性材料老化相关的加固土性能劣化特性和随植物根系生长的根系土性能强化特性测试,系统获得了改性材料加固土、天然植物根系土以及改性材料-根系加固土的基本性质特征:(i)改性材料和根系均能显着提高土体团聚性、力学强度,降低渗透性;(ii)改性材料-根系土固土特性优于单纯材料加固土或单纯根系土;(iii)改性材料-根系固土效果受根系形状、土体密度、有机质影响,即须根加固效果优于直根、低密度土根系发育密度好于高密度土、有机质促进根系发展。(2)基于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紫外照射环境下材料加固土团聚性、力学强度和渗透性能的老化测试,获得了材料加固土性能随改性材料老化持续劣化特征,给出了材料加固土性能指标时效劣变定量数学描述;基于材料-根系土物-化-生性能随根系不断生长发育的强化特征,给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能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数学描述。由此,首次提出了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演替固土的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开展了至今已3年的大型样地试验,全面获得了改性材料-植物演替过程土体多学科(物理、化学、力学、水力学、生物、生态)指标现场数据,揭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指标的动态时变特性,划分了改性材料起始固土、材料-根系演替过度联合固土、植物根系稳定固土的材料-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进一步,以加固土体固化度(S)为指标,引入材料老化度(AI)、根系强化度(F)因子,建立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定量评价体系。(3)基于所选典型荒漠化区环境背景,在一个水文年时间跨度内考虑风蚀、雨蚀、冻融3类主侵蚀营力的动态影响,设计了包含对照组的6个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对应植物“春发—夏长—冬枯”年生过程的根系“发育—成长—休眠”阶段改性材料-根系坡面侵蚀,揭示了根系初生期以改性材料加固为主、根系生长成熟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根系休眠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的单年坡面抗侵蚀规律。(4)从多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与坡面生态修复机理:(i)从微观结构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固土的“物理团聚”和“化学黏合”机理,从细观力学层面揭示改性材料固土的依赖小孔隙毛细效应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从宏细观力学层面揭示了植物根系固土的力学“加筋”机理和与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i)在此基础上,从微-细-宏观层面系统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的坡面抗侵蚀机理;(iv)进一步从物-化-生层面厘清和论证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坡面土壤熟化内因,探讨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长期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对所选研究区内三类典型荒漠化坡面开展因地制宜工程示范应用,多年监测结果显示出坡面生态修复获得良好效果,验证了本文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在坡面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王凯慧[4](2019)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六个市(盟),该地区有高原、平原、山地以及沙漠分布,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碰撞与融合,因此这里的乡村聚落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长期以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乡村聚落一直处于自发的演进状态中,充分适应了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受到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脱离实际、忽略地域文化、浪费地域资源的现象。本文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乡村聚落作为研究对象,用分类的方法,将该地区不同形态的聚落进行归类对比,探索空间形态形成差异的本质原因,希望为该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受到地形地貌、气候降水、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聚落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以地形地貌作为地域划分的依据,以阴山为界,将该地区划分为:阴山及山北草原地区、河套平原地区和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三个研究区域。通过对这三个研究区域102个聚落的调研发现阴山及山北草原地区以条带型聚落为主、河套平原地区以组团型聚落为主、阿拉善荒漠化地区则以散列型聚落为主。选取三个研究区域具有代表性的聚落,从聚落选址、整体布局、聚落边界、道路系统、公共空间、院落空间以及传统民居建筑七个层面依次来解读其空间形态特征,并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其共性特征主要是聚落和民居建筑的营造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简洁实用;其差异主要体现在:阴山及山北草原地区的聚落依附地形营建,民居沿山谷或道路分布,呈现出线性布局特征;河套平原地区的聚落选择地势平坦适宜耕种的地区营建,以道路为基本骨架,呈团块状布局,民居聚集度高,聚落中心感强;阿拉善荒漠化地区的聚落依附绿洲而建,民居建筑高度分散,用地范围不规则,中心不明确,空间感较弱。这些差异主要是由地形地貌、气候降水和生产和生活方式共同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的不同影响了聚落的选址和整体空间布局,气候和降水主要影响了传统民居的营建,生产和生活方式则对生活空间的尺度形成影响。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进行梳理,对不同类型聚落的空间形态进行比较性研究,并探求形成差异的本质原因,可以为该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依据。

李佳静[5](2019)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研究》文中提出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属于荒漠化地区。早期生活着北方游牧民族,近代随着外来移民的迁入,有蒙、汉、回等28个民族聚居于此。该地区逐渐形成以游牧生产为主,农耕生产和农牧结合生产为辅的生产方式。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当地人们掌握了适应该地区自然环境的营建技术,居住形式由游牧的蒙古包转变为定居的土木民居、砖木民居。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该地区的乡土民居陷入发展的困境。本文以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的乡土民居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自然、社会、人文等要素剖析该地区乡土民居的产生过程,总结了“自发产生、文化影响”的民居发展规律。通过对30多个村落的调研,归纳了该地区块状集聚型、轴线布置型、带状指向型、分散布局型四种乡村聚落形态及蒙古包、宁夏式民居、甘肃式民居、现代民居四种民居类型。选取两个代表性的村落进行深入调研,探究人与建筑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发现使用的空间不合理、物理性能差、地域文化缺失等民居现状问题。选取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的营建智慧进行挖掘。从聚落选址、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建筑材料构造、造型及细部、资源利用等六个层面定性分析和从气候、外环境、风环境三个层面定量分析展开研究。总结出该地区聚落选址主要考虑日照条件;为适应寒冷气候而采用平面布局封闭,空间组织内聚;就地取材,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的建筑材料;建筑造型规整;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等乡土民居营建智慧,并将其传承与更新。结合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从营建智慧传承与更新、居住功能完善与拓展、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三个方面对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进行优化设计。引入“农家乐”模式,提出“自住”型民居、“自住+商住”型民居两种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从外环境、风环境角度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探讨地域适应性的民居方案,补充该地区关于乡土民居营建与发展的研究,为荒漠化地区民居的发展与更新提供一定的指导。

曹启文[6](2019)在《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水源、气候、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西北河西走廊地区拥有特色的戈壁绿洲湿地资源相对丰富且尤为珍贵,但是该地区被限制的经济发展和认识水平,是的人们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处于无序和过度的状态,对湿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本文将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的调研结果作为目标,以我国甘肃省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地区内不同区域湿地的比较,分析出戈壁绿洲环境下景观营造应该在保护修复湿地的前提下,展示深层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进而总结出现状湿地资源保护和景观营造时需要重点进行植物空间和生境空间多样性的营造理念。然后立足于人的实际需求和实地景观体验感,从湿地公园现阶段的设计改进需求出发,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富有乡土元素满足使用价值的湿地景观改进策略。最后,依据湿地现状进行优化设计,主要依靠戈壁绿洲湿地区域的优势植物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多样性从而达到景观原生态和动植物多样性的效果,将设计区域分为三大核心景观营造区域,根据场地内不同生态环境与空间需求进行生境景观空间营造,符合了保护修复为主的设计前提又丰富了空间功能及形态。这不仅促进戈壁绿洲环境生态湿地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为今后戈壁绿洲湿地保护和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何俊霞[7](2019)在《运用地理图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提出把核心素养作为现在教育发展的育人目标,区域认知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思想。地理图像作为地理信息传递工具和载体,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重要手段,将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对区域认知和地理图像的相关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确定了研究方向,分析地理图像对区域认知培养的重要性;第二以定性和定量方式构建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水平层次进行说明,并结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当前利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认知下的地理图像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点:第一从地理图像对区域认知培养的作用、教材的角度和高考试题考查的角度阐释了重要性;第二通过课堂观察和现状调查得出:教学中对图像解读不全面、图像类型较少、图像对比不强、图像综合分析弱、图像材料脱离、图像意识不强从而造成区域空间定位、特征、差异、联系、发展、研究方法能力不高;第三结合实际教学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加强图像解读,建立空间区域认知;丰富图像类型,深化区域特征;加强图像对比,理解区域差异;综合分析图像,形成区域联系认知;图文材料结合,情境创设进行区域发展与评价;加强图像的用图环节,促进区域方法迁移;建立完整的图像区域认知体系,完善区域认知。在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提出情境创设、问题导学、实践活动型的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吴丹琪[8](2019)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 ——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出台,作为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关键”、地理课程标准“重心”的地理核心素养,近年来受到教育界的密切关注。其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其中包含了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自然观、发展观和人口观等,我们在分析和解决各种人地关系问题时一定要围绕这些观点展开,这也为解决一系列地理问题奠定了基础。在我国,与地理核心素养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从现阶段的理论研究情况来看,大多是对人地协调观的概念及内涵界定,其分析较少涉及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故本文将人地协调观与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本文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中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进行研究。首先,对地理核心素养和人地协调观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关于人地协调观的研究进行总结分类。其次,以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形式,对郑州市省重点中学、市重点中学和普通高中三所不同层次的高中生的人地关系认知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高中生对人地关系的认知还不全面,没有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并且目前高中地理教师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意识整体也不强。第三,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并结合对高中地理一些优质课的分析,提出培养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对策和改进措施。第四,由于本论文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培养,所以在此基础上,以必修三中的一节能够较全面地体现人地协调观内涵的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设计了一个教学案例。第五,在此教学案例实施的基础上,对实习所在班级的一次六校联考试题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将试题中有关人地协调观的内容摘出并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在人地协调观中“人对地的影响”的方面掌握不够,接着,将其中荒漠化的试题知识与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得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认知水平现状。最后将二者结合对“荒漠化的防治”这一教学案例进行了一些优化和改进,以期在实际地理教学中能够给出一些切实有用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方案。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要素维度和外延观念两个方面解读了“人地协调观”的具体内涵。第二,现状调查结合了多种研究手段,如,填写问卷、面对面沟通、分析试卷等,意在把握住当前培养高中生“人地协调观”方面切实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提升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第三,根据课标的学业水平要求,结合高中生人地关系认知现状,针对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案例。

刘博洋[9](2019)在《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我国西北地区公路工程建设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其中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公路工程建设需要穿越大量荒漠化地区,“绿色公路”理念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的不断推进深化,公路工程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的关注度也持续提升。随着绿色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工程建设人员、专家及学者也越来越多的认识到绿色施工效果评价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而且当前国内外研究对绿色公路的绿色施工效果评价均未进行成体系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如何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之后进行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这个问题,也是从国家公路工程建设层面提出的新方向和新要求,极具研究价值和研究潜力,因此,本文针对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的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进行研究。本文以“四节一环保”的作为根本理念,从组织管理、施工技术、能源资源、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区域经济等方面提出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指标6个,二级评价指标25个,三级评价指标65个),通过层次分析模型优化、模糊综合分析模型优化、灰色聚类分析这三个分析阶段建立了模糊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并简要说明了该模型的拓展及适用性。为了验证模糊灰色聚类评价模型适用于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本文的模型验证实例选取了世界上单体工程体量最大的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京新高速临白段(阿拉善盟境内)高速公路”,该项目的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综合得分为2.687分,最终得到京新高速临白段(阿拉善盟境内)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等级为“良”的结论,并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措施及建议。由于我国绿色施工起步较晚,特别是在绿色公路建设领域当中,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研究具有很大研究空间,本文较早提出了对荒漠化绿色施工效果进行评价这一研究课题,但其他等级公路绿色公路施工效果评价研究并未深入涉及,后续研究还需要众多工程建设人员、专家及学者给予指正并进行优化完善。

杨敏莹[10](2019)在《基于遥感数据的阿坝州荒漠土地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指出荒漠化是世界各国目前需要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一种在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出现的植被破坏、土壤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的现象。它不仅会影响当前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更会对全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关注和准确把握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动态变化,研究其驱动力机制,能够为区域荒漠化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对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我国针对荒漠化的研究多集中在西北地区,但近年来,南方荒漠化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们的重视。四川西部的阿坝州是典型的高原生态脆弱区,是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和典型的南方地区之一,随着气候的变化以及该区域社会经济和区域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脆弱的生态环境可能进一步受到影响,因此开展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监测与驱动力机制研究对于阿坝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四川西部的阿坝州为研究区,从2000-2018年间该地的多源遥感数据中以植被覆盖度、MSAVI、GSI等几个指标为依据,反演出阿坝州的荒漠化土地信息,并从面积变化、分布变化和荒漠化土地在不同高程的发展变化等几个方面讨论了阿坝州地区的荒漠化土地变化程度,并通过对该地的气温、降水、风速、湿度等气候因子以及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定性定量的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讨论了荒漠化时空变化的驱动力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阿坝地区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阿坝州的东南部分,以汶川县、小金县、理县以及松潘县为主。近20年间该地区荒漠化面积变化呈现出波动趋势,荒漠化土地面积在20年间来回波动,总面积变化基本趋于平稳状态,其中占主体地位的荒漠化程度类型为轻度荒漠化。(2)海拔高度对于阿坝地区荒漠化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影响。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维持着至少70%的荒漠化率,同时荒漠化发展程度也以极重度荒漠化为主;荒漠化程度整体发展最为严重的区域集中在海拔3500米到4500米之间,占全区域荒漠化面积的60%,是荒漠化防治监测中今后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3)荒漠化变化同时受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但在不同的区域影响荒漠化的主导因子也各有不同。在海拔4500m以上的区域,其荒漠化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升高,降水量的增加,该地区荒漠化面积也有所增加,整体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在海拔3500-4500m之间的区域,自然和人为因素同时对该地的荒漠化变化起作用,且贡献率相当;海拔3500m以下的区域内,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随着政府对荒漠化治理投入的加大,荒漠化有所逆转,但同时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得该地区的荒漠化有恶化的趋势,逆转与恶化基本达到了一个相互平衡的状态,荒漠化面积没有继续增加,整体趋势相对平缓。(4)针对荒漠化总面积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做主成分分析之后发现,人为因子是该地区荒漠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其贡献率达到了64%;自然因子奠定了荒漠化分布的总体格局,但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荒漠化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短时间尺度内发生的改变,基本都是由人类活动造成。因此,防治荒漠化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制度介入和资金投入,改善提升人口素质与环保意识。

二、我国西部荒漠化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西部荒漠化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
    (三)研究现状
        1.区域认知素养的研究现状
        2.问题式地理教学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区域认知和问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实用主义理论
        3.最近发展区理论
        4.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
    (二)相关概念界定
        1.区域认知的概念界定
        2.问题式教学的内涵
        3.区域认知与问题式教学两者的关系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一)高中《地理3》问题式教学案例分析
        1.案例来源与案例筛选
        2.案例分析说明
        3.案例分析
        4.案例情境与案例问题的关系分析
        5.案例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分析
    (二)高中地理问题式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启示
        1.情境为问题设计提供背景,问题情境具有真实性和热点性的特点
        2.问题式地理教学注重以问题中心为线索进行问题链的创设,并采取多种探究形式。
        3.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以教材内容为背景,问题链中渗透区域认知素养目标。
        4 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注重从区域的视角进行
        5.合理运用区域地理学习的工具与方法有利于问题的创设,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6.问题设置应当避免问题多、低效、研究不深入等问题,注重结合区域认知素养目标进行问题设置。
三、人教版高中《地理3》中基于区域认知的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
    (一)人教版《地理3》适宜问题式地理教学的内容分析
        1.人教版《地理3》教材分析
        2.人教版《地理3》适宜进行问题式教学的内容
    (二)人教版《地理3》基于区域认知的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
        1.案例设计组成
        2.案例选择
        3.案例设计
    (三)基于区域认知的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1.以课标为导向,以区域认知素养为目标进行案例的设计
        2.借助有层次性的问题链,围绕核心问题安排教学内容
        3.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构建区域认知方法
        4.利用联系生产活动并具有热点性的素材设计问题情境
        5.运用区域地理学习的工具和探究式活动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6.从区域的定位、特征、联系、问题和认识方法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四、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的问题式教学案例的实施
    (一)案例实施
    (二)案例实施后的反思
    (三)案例实施的启示
        1.合理选择问题探究形式,充分发挥探究作用
        2.问题设置要结合区域学习方法和工具
五、研究结论
    1.问题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教学模式
    2.基于区域认知的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符合一定的策略
    3.培养区域认知素养注重采用认识区域的工具和方法
附录
    附录1 案例分析目录表
    附录2 问题式教学视角下区域认知培养案例分析表
    附录3 高中区域地理问题式教学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4 问题式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诊断分数表
    附录5 案例设计
参考文献
致谢

(2)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简要评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一、核心概念
        (一)土地荒漠化
        (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二、基础理论
        (一)人地关系理论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环境状况
        (二)社会经济状况
    二、数据来源
        (一)基础数据
        (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
        (三)气象数据
第三章 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一、土地荒漠化现状
        (一)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二)荒漠化面积变化特征
        (三)总体动态变化趋势
    二、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
        (一)土地荒漠化时间序列分析
        (二)土地荒漠化空间格局分析
第四章 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气候因素
        (一)年降水量
        (二)年均气温
        (三)年均风速
        (四)年日照时数
    二、人为因素
        (一)经济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一)分析方法
        (二)分析结果
第五章 民勤县土地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一、改善土地利用方式
        (一)保障耕地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林地生态化建设
        (三)提高草地生态经济效益
    二、优化产业结构
    三、提升人口素质
        (一)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二)提升人口素质
    四、强化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类型与成因研究现状
        1.2.2 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3 高分子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修复机理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样品区域定性选择与天然土取样
        2.1.2 改性固土材料研发
        2.1.3 固土植物遴选
    2.2 试验方法
        2.2.1 改性材料加固土试块试验
        2.2.2 根系加固土盆栽试验
        2.2.3 演替固土样地试验
        2.2.4 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物理模拟试验
第3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土基本性质及影响规律研究
    3.1 材料加固土基本性质
        3.1.1 团聚特性
        3.1.2 渗透特性
        3.1.3 强度特性
    3.2 根系土基本性质
        3.2.1 团聚特性
        3.2.2 渗透特性
        3.2.3 强度特性
    3.3 改性材料-根系土基本性质
        3.3.1 团聚特性
        3.3.2 渗透特性
        3.3.3 强度特性
    3.4 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质的影响规律
        3.4.1 植物种类的影响
        3.4.2 土壤性质的影响
        3.4.3 生物肥料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研究
    4.1 随改性材料老化的固土时效劣化特性
        4.1.1 干湿循环劣化作用
        4.1.2 冻融循环劣化作用
        4.1.3 紫外照射劣化作用
    4.2 随植物根系发育的固土时效强化特性
        4.2.1 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及耐受性
        4.2.2 基本理化性质强化
        4.2.3 力学性质强化
        4.2.4 水力学性质强化
        4.2.5 土壤“熟化”
        4.2.6 固土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描述
    4.3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的提出
    4.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分析
        4.4.1 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4.4.2 水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4.4.3 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分析
    4.5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的阶段划分
    4.6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过程定量描述
        4.6.1 关于时间尺度的换算
        4.6.2 改性材料时效劣化函数
        4.6.3 根系时效强化函数
        4.6.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时效函数
第5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性能研究
    5.1 改性材料固土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5.1.1 风蚀产沙特性
        5.1.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5.2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5.2.1 风蚀产沙特性
        5.2.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5.2.3 冻融产沙特性
    5.3 坡面抗侵蚀演替规律
第6章 基于“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的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
    6.1 改性材料固土机理
        6.1.1 微观结构强化机理
        6.1.2 小孔隙毛细效应
    6.2 植物根系固土机理
        6.2.1 力学“加筋”
        6.2.2 以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
    6.3 演替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
        6.3.1 微-细-宏观抗侵蚀机理
        6.3.2 基于土壤化学的生态机理
        6.3.3 演替过程坡面综合修复机理与长期作用
第7章 典型荒漠化地区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7.1 典型荒漠区坡面基本概况
    7.2 坡面修复设计
    7.3 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7.4 讨论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附件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地域背景
        1.1.3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对象及概念的界定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1.3.3 相关概念的阐释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3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村落的相关研究现状
        1.4.4 研究综述
    1.5 相关理论基础
        1.5.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1.5.2 城市意象理论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2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背景概述
    2.1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自然资源
    2.2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社会人文概况
        2.2.1 历史沿革
        2.2.2 人口民族
        2.2.3 地域文化
    2.3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类型概述
    3.1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类型划分
        3.1.1 聚落的地域类型划分
        3.1.2 聚落的形态类型划分
    3.2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实态调研
        3.2.1 聚落调研概述
        3.2.2 聚落形态概述
    3.3 本章小结
4 阴山及山北草原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分析
    4.1 阴山及山北草原地区聚落概况
        4.1.1 区域概况
        4.1.2 聚落概况
    4.2 阴山及山北草原地区聚落形态分析
        4.2.1 聚落选址
        4.2.2 整体布局
        4.2.3 聚落边界
        4.2.4 道路系统
        4.2.5 公共空间
        4.2.6 院落空间
        4.2.7 传统民居
    4.3 本章小结
5 河套平原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分析
    5.1 河套平原地区聚落概况
        5.1.1 区域概况
        5.1.2 聚落概况
    5.2 河套平原地区聚落形态分析
        5.2.1 聚落选址
        5.2.2 整体布局
        5.2.3 聚落边界
        5.2.4 道路系统
        5.2.5 公共空间
        5.2.6 院落空间
        5.2.7 传统民居
    5.3 本章小结
6 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分析
    6.1 阿拉善荒漠化地区聚落概况
        6.1.1 区域概况
        6.1.2 聚落概况
    6.2 阿拉善荒漠化地区聚落形态分析
        6.2.1 聚落选址
        6.2.2 整体布局
        6.2.3 聚落边界
        6.2.4 道路系统
        6.2.5 公共空间
        6.2.6 院落空间
        6.2.7 传统民居
    6.3 本章小结
7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聚落形态的对比分析
    7.1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聚落形态的对比
    7.2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聚落形态的共性与差异
        7.2.1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聚落形态的共性
        7.2.2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聚落形态的差异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机遇
        1.1.2 社会背景——乡村生活质量亟待提高
        1.1.3 文化背景——乡土民居文化特色缺失严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理论支持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总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创新点
    1.5 课题来源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概况
    2.1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自然环境因素
        2.1.1 地理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资源特征
    2.2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人文历史因素
        2.2.1 历史沿革
        2.2.2 宗教信仰
        2.2.3 生活习俗
    2.3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因素
        2.3.1 社会因素
        2.3.2 经济因素
    2.4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概况
        2.4.1 聚落概况
        2.4.2 民居概况
        2.4.3 调研小结
    2.5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演变
        2.5.1 平面布局
        2.5.2 空间组织
        2.5.3 建筑结构与构造
        2.5.4 建筑材料
    2.6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类型分析
    3.1 现状乡土民居类型定义
        3.1.1 宁夏式民居
        3.1.2 甘肃式民居
    3.2 现状乡土民居类型对比分析
        3.2.1 院落空间
        3.2.2 建筑形式
    3.3 宁夏式民居——召素陶勒盖嘎查
        3.3.1 召素陶勒盖嘎查概况
        3.3.2 1#民居概况
        3.3.3 2#民居概况
        3.3.4 民居现状问题
    3.4 甘肃式民居——查干陶勒盖嘎查
        3.4.1 查干陶勒盖嘎查概况
        3.4.2 1#民居概况
        3.4.3 2#民居概况
        3.4.4 民居现状问题
    3.5 现代民居
        3.5.1 民居概况
        3.5.2 民居现状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营建智慧
    4.1 定性分析
        4.1.1 聚落选址
        4.1.2 平面布局形式
        4.1.3 空间组织手法
        4.1.4 建筑材料
        4.1.5 建筑结构与构造
        4.1.6 建筑造型与细部
        4.1.7 清洁能源利用
        4.1.8 本节小结
    4.2 定量分析
        4.2.1 基于Ecotect的气候分析
        4.2.2 基于Ecotect的外环境分析
        4.2.3 基于Ecotect的风环境分析
        4.2.4 本节小结
    4.3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优化设计
    5.1 营建智慧传承与更新
        5.1.1 聚落选址
        5.1.2 平面布局
        5.1.3 空间组织
        5.1.4 建筑材料
        5.1.5 建筑结构与构造
        5.1.6 建筑造型与细部
        5.1.7 清洁能源利用
    5.2 居住功能完善与拓展
        5.2.1 “自住”型民居
        5.2.2 “自住+商住”型民居
    5.3 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
        5.3.1 附加阳光间
        5.3.2 太阳能光电一体化
        5.3.3 太阳能地暖
        5.3.4 沼气池
    5.4 优化方案的定量分析
        5.4.1 基于Ecotect的外环境分析
        5.4.2 基于Ecotect的风环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与地区背景
        1.1.2 学科与文化背景
        1.1.3 时代与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相关理论研究
    2.1 戈壁绿洲湿地相关概述
        2.1.1 湿地的含义、分类及价值
        2.1.2 戈壁绿洲概况
        2.1.3 戈壁绿洲的湿地概况
    2.2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理论研究
        2.2.1 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理论
        2.2.2 湿地景观营造理论
        2.2.3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的关联性
    2.3 戈壁绿洲湿地保护过程与景观营造内容研究
        2.3.1 环境特征总结
        2.3.2 戈壁绿洲湿地保护过程
        2.3.3 戈壁绿洲湿地景观营造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3.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现状调查研究
    3.1 调研对象的地区环境现状
        3.1.1 调研对象的地区选择——-河西走廊地区
        3.1.2 河西走廊地区环境特征
        3.1.3 河西走廊地区湿地类型与分布区域
        3.1.4 河西走廊地区湿地存在的问题
    3.2 河西走廊地区绿洲湿地保护现状及景观营造特点
        3.2.1 永昌县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2.2 酒泉市肃州区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2.3 嘉峪关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3 湿地资源现状和景观营造的总结
        3.3.1 河西走廊中四个代表区域绿洲资源利用的与比较
        3.3.2 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湿地景观营造的总结
    3.4 本章小结
4.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景观营造实例研究
    4.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历史人文背景
        4.1.3 生态环境现状
    4.2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前提与目的
        4.2.1 建设背景
        4.2.2 湿地保护与营造范围
    4.3 景观营造的主要内容
        4.3.1 湿地公园生态格局类型
        4.3.2 湿地公园使用功能分类和功能结构布局
        4.3.3 湿地公园景观形态的构成
        4.3.4 湿地景观形态的组织
    4.4 景观营造满意度和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
        4.4.1 调研景观空间的选择及调研方式
        4.4.2 调查结果的统计
        4.4.3 不同公众群体的满意度差异分析
        4.4.4 各个景观空间景观吸引力和景观开发意见的总结分析
    4.5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现状景观营造调研总结
        4.5.1 湿地现状保护与景观营造总体特点
        4.5.2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现存问题
        4.5.3 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的方法建议
    4.6 本章小结
5.基于实地调研分析对湿地建设提出优化策略及设计
    5.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优化设计的原则
        5.1.1 保持地域原始风貌特色
        5.1.2 继承历史文化络脉
        5.1.3 保护发展并举,带动各方效益
    5.2 优化设计的理念、目标与定位
        5.2.1 设计理念
        5.2.2 设计目标
        5.2.3 设计定位
    5.3 对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提出的优化策略
        5.3.1 优先合理保护和恢复湿地资源
        5.3.2 营造带有乡土文化元素具有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
        5.3.3 营造满足使用功能的湿地景观
    5.4 优化设计的内容
        5.4.1 优化设计分析
        5.4.2 植物景观营造
        5.4.3 湿地生境景观营造
    5.5 本章小结
6.结论
致谢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

(7)运用地理图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地理图像的研究现状
        1.4.2 区域认知的研究现状
        1.4.3 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的研究现状
        1.4.4 研究述评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区域认知的重要性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地理图像
        2.1.2 区域认知
        2.1.3 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培养的关系
    2.2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区域认知的重要性
        2.2.1 地理图像对区域认知培养的作用
        2.2.2 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内容结合是教材重要体现
        2.2.3 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结合是高考考查重要内容
    2.3 理论基础
        2.3.1 地理教学论
        2.3.2 信息加工理论
        2.3.3 认知学习理论
        2.3.4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2.4 小结
第3章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课堂教学评价
    3.1 评价目的
    3.2 评价原则
    3.3 地理图像教学课堂评价表构建
        3.3.1 区域认知构成要素指标划分
        3.3.2 地理图像教学水平层次划分
        3.3.3 实施评价
    3.4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课堂教学现状评价和分析
        3.4.1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的选取
        3.4.2 课堂教学评价案例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3.4.3 主要问题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运用地理图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策略与模式
    4.1 教学策略
        4.1.1 加强图像解读,建立区域空间认知
        4.1.2 丰富图像类型,深化区域特征
        4.1.3 加强图像的对比,理解区域差异
        4.1.4 综合分析图像,形成区域联系认知
        4.1.5 图文材料结合,情境创设进行区域发展与评价
        4.1.6 加强图像的用图环节,促进区域方法迁移
        4.1.7 建立完整的图像区域认知体系,完善区域认知
    4.2 教学模式探讨
        4.2.1 情境创设型的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4.2.2 问题导学型的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4.2.3 实践活动型的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必修3教材中体现区域认知内容的分类表
    附录2 2014 -2018 年全国卷地理图像与区域认知结合考查试题统计表
    附录3 课堂案例教学过程
    附录4 地理图像对学生区域认知培养的调查问卷
致谢

(8)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 ——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党和国家的需要
        (三)培养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地理核心素养
        (二)人地协调观的内涵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高中生人地关系认知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学生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数据收集与整理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二、教师访谈设计与分析
        (一)访谈内容设计
        (二)访谈结果及分析
    三、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
        (二)原因分析
第四章 基于优质课分析的人地关系教学启示
    一、优质课转录
    二、优质课分析
        (一)教学设计理念较为先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丰富且合理
        (三)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转变了传统教材观
    三、人地关系认知教学启示
        (一) 在地理课堂中注重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二)使学生在地理实践中感知人地关系
        (三)在教材中挖掘人地协调素材
第五章 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一、培养教师自身的“人地协调观”
        (一)对教师进行“人地协调观”的教育与培训
        (二)加强教师对人地关系协调重要性的认识
        (三)帮助学生明确人地协调观
    二、增强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意识
        (一)引导教师认识到“人地协调观”的教育价值
        (二)帮助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考试观
    三、提高教师“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能力
        (一)遵循观念的形成过程来帮助教师扭转教学理念
        (二)正确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三)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
    四、建设“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客观条件
        (一)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二)完善教材的相关内容
        (三)改革学业的评价机制
第六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案例设计分析与优化
    一、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学案例设计——“荒漠化的防治”
        (二)教学案例设计分析
    二、基于试题分析的教学案例应用结果分析
        (一)试题整体分析
        (二)荒漠化试题分析
    三、教学案例设计优化
        (一)围绕自然原因,构建人地协调观念平台
        (二)分析人为原因,强调“人对地的影响”
        (三)理解荒漠化的危害,突出“地对人的影响”
        (四)探讨防治措施,提升“人地协调观”水平
第七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生人地关系认知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荒漠化的防治》部分试题
致谢

(9)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评价方法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的内涵
        2.1.1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的概念
        2.1.2 绿色施工的概念
        2.1.3 绿色施工的特点
        2.1.4 绿色施工的原则和要点
    2.2 效果评价基础理论及方法
        2.2.1 指标和权重的确定方法
        2.2.2 效果评价内容
        2.2.3 效果评价方法
    2.3 效果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主要影响因素
    3.1 影响因素调查
    3.2 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3.2.1 组织管理因素
        3.2.2 施工技术因素
        3.2.3 能源资源因素
        3.2.4 自然环境因素
        3.2.5 社会文化因素
        3.2.6 区域经济因素
    3.3 绿色施工因素综合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的构建
    4.1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标及原则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效果评价指标结构层次模型
        4.2.1 选取评价指标
        4.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3 确定效果评价指标标准
    4.4 本章小结
5 建立模糊灰色聚类的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模型
    5.1 建立模糊灰色聚类评估模型
        5.1.1 层次分析模型优化
        5.1.2 模糊综合分析模型优化
        5.1.3 灰色聚类分析评价
    5.2 评价模型的拓展及适用性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
    6.1 项目基本情况
    6.2 项目绿色施工效果评价
    6.3 措施与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B 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C 京新高速公路临白段(阿拉善盟)绿色施工效果专家评分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基于遥感数据的阿坝州荒漠土地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的定义
        1.2.2 荒漠化监测的研究现状
        1.2.3 荒漠化驱动力机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状况
        2.1.4 自然资源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社会经济及交通发展状况
第3章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遥感数据
        3.1.2 气象数据
        3.1.3 地形数据
        3.1.4 社会经济数据
    3.2 数据处理
        3.2.1 遥感图像预处理
        3.2.2 荒漠化反演指标的选取原则
        3.2.3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获得
        3.2.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3.2 植被覆盖度
        3.2.3.3 修正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
        3.2.3.4 表层土壤粒径指数
        3.2.3.5 决策树法
        3.2.4 荒漠化反演结果与精度验证
第4章 阿坝州荒漠土地空间变化分析
    4.1 荒漠化土地空间变化
    4.2 不同海拔下荒漠化变化特征
第5章 阿坝州荒漠化驱动力分析
    5.1 气候要素分析
        5.1.1 气温因素
        5.1.2 降水因素
        5.1.3 风速因素
        5.1.4 相对湿度
        5.1.5 日照时数
    5.2 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5.2.1 经济因素
        5.2.2 人口因素
        5.2.3 政策因素
    5.3 驱动力因子定量分析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不足与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我国西部荒漠化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案例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3》为例[D]. 韩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周灵.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D]. 杨晴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王凯慧.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
  • [5]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化地区乡土民居研究[D]. 李佳静.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
  • [6]戈壁绿洲湿地保护与景观营造研究 ——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D]. 曹启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运用地理图像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的教学研究[D]. 何俊霞. 广州大学, 2019(01)
  • [8]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 ——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D]. 吴丹琪. 河南大学, 2019(01)
  • [9]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效果评价研究[D]. 刘博洋.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10]基于遥感数据的阿坝州荒漠土地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 杨敏莹.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我国西部荒漠化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