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檫檫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

闽北檫檫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

一、闽北檫树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玮宜[1](2021)在《不同干扰类型对亚热带森林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运用群落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全面调查鹤峰县典型的人为干扰类型以及群落特征指标的基础上,从干扰类型(居住区、农耕、矿区、景区和高速公路)和干扰强度(重度、中度和轻度)入手,研究人为干扰对植物群落各层次的种类组成、优势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乔木层优势种生态位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同一种干扰类型下,群落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胸高断面积之和表现出较为相似的规律。重度干扰对矿区和高速公路群落影响较大,矿区群落结构变化最为显着,干扰强度对居住区、农耕和景区群落的影响较小。乔木层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小径级和小高度级,除农耕干扰群落外,其余4类干扰类型群落均在中度或轻度干扰下个体数量增多。(2)不同干扰类型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不同,干扰强度使群落物种组成在科、属和种的水平上发生了改变,在中或轻度干扰群落中达到最大值。居住区和高速公路干扰改变了群落的基本类型,农耕、矿区和景区干扰使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的地位发生了变动。各干扰类型群落随干扰强度的减轻乔木层优势种如杉木、鹅掌楸、柳杉等优势度明显降低;灌木层如尖连蕊茶、高粱泡、半边月、川莓等优势度降低或消失;草本层如箬竹、蝴蝶花、红雉凤仙花等出现或优势度增加。(3)各干扰类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乔木层为农耕>居住区>景区>矿区>高速公路;灌木层整体多样性差异不明显;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以居住区和农耕干扰群落最高。受不同干扰强度的影响,各干扰类型乔灌草的多样性指数除景区干扰外,在中度或轻度干扰下最大,而重度干扰对矿区群落的影响最大。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表现为草本层最高;均匀度指数均为灌木层最高。(4)不同干扰群落的乔木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表明:杉木、栗、柳杉和盐肤木在5种干扰群落中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这几种物种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对资源利用较充分。居住区群落中缺萼枫香树、矿区干扰中鹅掌楸以及高速公路干扰中水杉在不同干扰程度下的生态位宽度值均为0,生态位空间格局没有发生本质变化。5种干扰类型群落的乔木层优势种有超过65-80%的种对存在生态位重叠现象,说明乔木层种间竞争激烈,随着干扰强度的减轻,群落中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度有增长的趋势。

霍娜[2](2021)在《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文中指出植被恢复是改善脆弱生态环境和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和土壤生物群落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共同影响植被恢复的过程和效应。线虫广泛存在于各类生境中,占据土壤食物网多个营养级,其群落特征能够有效反映土壤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生态系统恢复进程具有重要指示作用。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植被恢复的重点区域。在过去几十年,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该地区植被恢复对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但很少关注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本研究以黄土高原自然恢复草地、次生林、人工柠条灌木林和人工苜蓿草地这四种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线虫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线虫个体数量、群落组成结构和代谢足迹在时间尺度上(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或演替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探明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及其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为评价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新的指标和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自然恢复草地中,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结构和代谢足迹在植被演替进程中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这主要与地上部植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活根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有关。具体而言,从猪毛蒿群落到百里香+大针茅群落,土壤线虫数量逐渐增加,植食线虫比例下降到最低值(30.82%),而捕杂食线虫比例(21.25%)达到峰值,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结构均衡,导致多样性指数、成熟度指数、瓦斯乐卡指数、以及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均达到最高水平,线虫群落多样性和能量代谢功能得到显着改善,土壤食物网达到最成熟稳定的状态。当植被演替至铁杆蒿群落和长芒草群落阶段,线虫群落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下降至最低,表明土壤食物网的能量输入和传递效率显着下降。(2)在森林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在草地群落、灌丛群落和乔木森林群落阶段表现出显着差异,细根根系生物量是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组成最重要的因素,而在白桦林和辽东栎林阶段,凋落物生物量的增加改善了线虫群落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提高了捕杂食线虫比例。在白羊草地中,土壤线虫数量达到峰值,但由于垫咽属(Tylencholaimus)占据绝对优势(48.8%),使线虫多样性水平降至最低。在沙棘灌丛群落中,线虫数量略有减少,但各营养类群比例相近(17.30%—36.14%),线虫多样性、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均达到最高,土壤食物网能量代谢功能得到显着改善。在乔木森林群落(山杨林、白桦林、辽东栎林)阶段,线虫数量和多样性总体上较为稳定,在演替至辽东栎林时,捕杂食线虫比例以及线虫营养多样性指数、成熟度指数和瓦斯乐卡指数均达到最高水平,但复合代谢足迹和功能足迹降至最低,表明土壤食物网能以较低的能量代谢维持成熟稳定的状态。(3)在人工柠条灌木林中,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细根根系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的变化显着影响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代谢足迹。随着种植年限(林龄)的增加,土壤线虫总数量和食细菌线虫、植食线虫和捕杂食线虫数量,以及线虫复合代谢足迹、富集足迹、结构足迹和功能足迹均在种植25年时达到最高,表明该林龄下土壤资源有效性显着提高,土壤食物网的能量输入和传递效率达到最高水平。当林龄达到35年时,线虫数量和代谢活性呈下降趋势,线虫通路指数降至最低,有机质分解以真菌通道为主,然而线虫多样性指数、成熟度指数、瓦斯乐卡指数和结构指数达到最高水平,表明土壤食物网仍维持相对成熟稳定的状态。(4)在人工苜蓿草地中,凋落物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碳氮比的变化显着影响土壤线虫数量、多样性和代谢足迹。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线虫总数量和各营养类群数量,以及线虫复合代谢足迹和各营养类群线虫代谢足迹均逐渐增加,在种植7年的苜蓿草地中达到最高水平,而捕杂食线虫比例(32.11%)、成熟度指数和功能足迹也同时达到峰值,说明该种植年限的苜蓿草地土壤食物网最为成熟稳定,其结构化程度和能量代谢功能达到最高水平。然而,当苜蓿种植年限>7年时,线虫数量和代谢足迹显着下降,土壤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呈现明显退化趋势。(5)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演变规律具有显着差异。在自然恢复草地、人工苜蓿草地和人工柠条灌木林中,植食线虫为优势营养类群,而在次生林中,优势线虫为食真菌或食细菌线虫。线虫多样性指数和瓦斯乐卡指数均表现为次生林最优,其次为柠条灌木林,再次为自然恢复草地,最后为人工苜蓿草地,表明林地生态系统土壤食物网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稳定性,土壤健康状况较好。Net-work分析结果也表明次生林和柠条灌木林线虫群落内不同类群相互作用更为复杂多样。基于平均值法计算的线虫群落综合指数也表现为次生林(0.44)>人工柠条灌木林(0.10)>自然恢复草地(-0.12)>人工苜蓿草地(-0.18),并且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表明该指数能有效指示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6)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恢复后期线虫数量、代谢足迹和成熟度指数均有所下降,植物能量通道权重增大,土壤食物网呈现一定的退化趋势,特别是在人工苜蓿草地中更为强烈。与草地生态系统相比,林地生态系统土壤食物网稳定性更强,其中人工柠条灌木林在种植35年样地,真菌能量通道权重有所增加,而次生林在乔木森林群落阶段,细菌和真菌能量通道权重明显升高,植物能量通道权重下降,能量通道比例更加均衡,促使土壤食物网的能流途径向更加多样化和高效的方向发展。(7)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自下而上(bottom-up)的资源控制效应是土壤线虫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草地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和根系生物量的变化通过细菌和真菌能量通道,调控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捕杂食线虫的代谢功能。尽管草地中发达的根系资源显着促进了植食线虫代谢足迹增加,导致植物通道在食物网中占据优势,但该通道连通性低,未能向更高营养级有效传递能量。在林地生态系统中,细根根系生物量变化通过细菌通道和植物通道,引起土壤线虫群落的结构和代谢功能的改变,其土壤食物网相比草地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另外,次生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生物量的变化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改变线虫生境条件,直接对捕-杂食线虫代谢足迹产生影响,导致自上而下(top-down)的捕食作用可能增强,使土壤食物网具有双向驱动机制特征。

张仕艳,谢强,黄丽娟,黄庆,冯学宇,苏华龙[3](2021)在《广西灵渠流域青冈栎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灵渠流域青冈栎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在对其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和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对青冈栎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主要物种的生态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重要值较大的物种,其生态位宽度一般较大,但两者大小在排序上并不完全一致。2)乔木层的青冈栎、清香木和灌木层的红背山麻杆、檵木的生态位宽度较大。3)在青冈栎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相似性均集中在较低水平(生态位重叠值:乔木层物种为0.1~0.4,灌木层物种为0~0.2;生态位相似性值:乔木层物种为0.2~0.5,灌木层物种为0~0.4),表明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相似度不高。4)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并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大但重叠值不一定高,生态位宽度小重叠值不一定低。5)生态位重叠值大的物种,生态位相似性一般也大。青冈栎群落属于地带性顶级群落,物种间竞争不激烈,种间关系和谐,但物种更新缓慢有衰退的趋势。

滕玉风,马力,占玉芳,甄伟玲,钱万建,鲁延芳,田晓萍[4](2021)在《金塔沙漠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以金塔沙漠不同类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金塔沙漠不同类型的人工林植被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以及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水分含量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金塔生态环境脆弱,人工林植被群落物种组成简单,共有植物种26个,分属10科24属,主要以胡杨、沙枣、梭梭、花棒、假苇拂子茅、黑沙蒿、小果白刺、骆驼刺、沙拐枣、柽柳为优势种,反映了沙漠植被的特征。2)金塔沙漠人工林有乔木林和灌木林2种类型,乔木林植被群落类型为胡杨(柽柳、芦苇)×沙枣(花棒、黑沙蒿)群落、胡杨(假苇拂子茅)×沙枣(芦苇)群落,灌木林植被群落类型为柽柳(花花柴)×小果白刺(骆驼刺)群落、梭梭(河西菊)×沙拐枣(芦苇)群落。3)乔木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物种组成稀少,其物种丰富度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均高于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比灌木层的小,呈现出乔木层、草本层物种的集中程度较高、均匀度偏低的规律;灌木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也较低,物种丰富度为灌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比草本层的小,Simpson指数比草本层的大,反映出灌木层物种的集中程度偏高、均匀度偏低的规律。

曹雨松[5](2020)在《吉林蛟河不同采伐时期和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指出东北地区的温带森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干扰,东北温带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本研究通过对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的调查和室内数据的处理分析,运用植物学和生态学的基本研究原理和方法,对吉林蛟河不同恢复时期(10年,20年,30年,40年,50年)及不同采伐强度(采伐对照,轻度采伐,中度采伐,重度采伐)的阔叶红松林群落的恢复动态及恢复特征进行探讨,旨在为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群落中共发现46科74属109种植物,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5种,裸子植物1科3属4种,被子植物41科66属100种,单科单属单种现象显着。随着恢复时间及采伐强度的增加,乔木层物种组成变化较小,主要树种的优势度增加,相比之下林下灌木层及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变化较大,灌木层优势物种的重要值有所下降,草本层优势物种的重要值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趋势,但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加重要值有所下降。群落物种多样性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采伐干扰促进了物种多样性的增加,采伐干扰群落中中度采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大。(2)恢复50a群落径级结构呈近似双峰型分布,其余各群落均呈倒“J”型分布,小径级组(1≤DBH<10cm)个体群重要值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中大径级组(DBH≥35cm)个体群重要值随着恢复时间及采伐强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群落结构更加稳定,采伐干扰对群落结构产生了影响,其中中度采伐改善效果较好。(3)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DA分析与Monte Carlo检验显示,在不同恢复时期的群落中“树高香农指数”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结构指数,在不同采伐强度的群落中“胸径香农指数”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4)从恢复10年群落到恢复40年群落的过程中,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随之增加,采伐在短期内降低了群落地上生物量。群落结构是影响群落地上生物量的重要因子之一,RDA分析与Monte Carlo检验显示,平均胸径对不同恢复时期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最大,“胸径香农指数”与“胸径均匀度指数”对不同采伐强度干扰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最大。

杨雯雯[6](2020)在《豫西伏牛山区栓皮栎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经营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以豫西伏牛山地区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次生林25年、35年、55年和85年生异龄林和55生不同抚育措施下的同龄林(T1、T2和T3)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的群落结构、林分空间非结构和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适合不同林分的经营措施。本文旨在全面了解栓皮栎次生林林分现状,为其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异龄林乔木层共调查乔木19科29属37种,灌木层共调查灌木20科27属31种,草本层共调查草本28科47属47种;乔灌草各层的物种多样性随林分年龄增大而增大。(2)异龄林4个林分的直径结构均为倒“J”型分布;异龄林q值在1.1~1.7之间,林分年龄越大q值越小。除35年生林分树高为双峰分布,其他林分树高分化不明显。林分年龄越大,小径级优势树种蓄积占比减小。各林分随年龄增长各冠层物种数增多,下层株数密度增大,中层株数密度减小。病害木在各林分中均有存在,而枯死木只存在于55年和85年生林分中。各林分天然更新均为良好,栓皮栎更新株数均为最多。(3)25年、35年和55年生林分的林木为随机分布,85年生林分的林木为团状分布;4个林分的平均大小比数在0.478~0.516之间,伴生树种的平均大小比数均大于优势树种的平均大小比数;25年生林分混交度最小,85年生林分混交度最大。(4)同龄林乔木层共调查乔木1科1属1种,灌木层共调查灌木6科7属7种,草本层共调查草本18科27属27种;标准地T1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最小。(5)同龄林标准地T1的林分密度最小,平均胸径最大,3个标准地直径分布均为单峰正态分布。T1的平均树高最高,3个标准地树高均呈现单峰不对称山状分布。T2和T3中中径级木蓄积比例最大,而在T1中大径级木蓄积比例最大。同龄林标准地冠层均为单层结构。各标准地更新状况良好,栓皮栎更新株数均为最多。(6)同龄林标准地T1林木为随机分布,T2林木为团状分布,T3林木为均匀分布;同龄林大小比数范围在0.482~0.556之间,其中标准地T1的林木分化较为明显。

殷家扬[7](2020)在《弃营年限对毛竹林生态系统林分结构因子和各碳库碳分配格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毛竹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活基础资源和农村建筑材料,有着经济、生态、社会的多重效益。随着竹材市场饱和,交通运输和人力劳动成本的提升,一些经济效益并不突出的毛竹林被竹农搁置而不再经营。迄今为止,许多科学家对毛竹林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对象大多数是天然毛竹林,或经营中的毛竹林,很少提到曾有经营历史但现已经不经营的弃营竹林(也叫抛荒竹林)这一概念。本研究通过对杭州产竹区域50块不同弃营时间的毛竹林样地进行调查测定,分析了弃营年限对竹林结构因子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弃营使竹林结构因子退化,特别是在弃营6年以上的竹林中,各指标与正常经营的竹林差异显着(p<0.05)。研究中最长弃营年限(15-18年)的竹林,立竹密度为8120±1964 ha-1,约为正常经营水平的3倍,约为各数学模型理想值的2倍。在弃营15-18年后,林分平均年龄为3.23±1.04度,1度竹所占比例由31.2%降至7.1%,4度以上竹比例从23.0%上升至57.8%,林分平均胸径(DBH)也下降了15.7%。(2)弃营影响毛竹林各个碳库碳储量。由于毛竹胸径的减少,单株竹子的碳储量减少了25.1%。但由于立竹密度的增加,整个乔木层(毛竹)的碳储量仍然显着增加(y=2.188x+28.188,r2=0.746,p<0.01),弃营15-18年的竹林中毛竹碳储量为65.12±6.54吨,最大增幅为147.3%。枯落物和林下植被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百分比较小。其中林下植被先增长后降低,弃营3-6年的竹林林下植被碳储量最大,为0.88±0.20Mg ha-1。最长弃营年限的样地林下植被碳储量为0.21±0.08 Mg ha-1,仅为正常经营的36.8%。随着弃营时间的延续,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碳库碳储量均显着上升(p<0.05),而深层(20-40cm)土壤有机碳变化不显着。(3)弃营使得毛竹林碳分配格局改变。在控制地形因子的偏相关矩阵中,弃营时间和毛竹碳库、枯落物碳库、土壤有机碳碳库、总碳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35、0.01、0.37,除土壤外p<0.05)。随机森林模型中的变量解释度从大到小顺序为毛竹、林下植被、枯落物,最后是土壤,和物质循环、碳循环的路径一致。因此以毛竹为主的植被增长的速度更快,使得植被碳库在生态系统中占比随着弃营时间的延长,从21.69%增长至35.95%。相应的,土壤有机碳碳储量所占比例从76.63%降至62.59%,但其仍是竹林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这些结果丰富了我们对弃营毛竹林的林分结构和碳分配格局模式的认识,为毛竹林的管理和未来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任晴[8](2020)在《珍贵树种红楠适生区预测及生境地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了解物种的适生区、群落特征及制约其分布的环境因子,对物种的保护、推广和人工林营建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浙江省172个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生境地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样地调查,(1)结合中国植物标本库中277个红楠分布点数据,经筛选剔除样地点和标本点中信息缺失、重复的数据后,得到浙江省内177个红楠分布点,通过最大熵值模型(Maximum Entropy,Max Ent)软件,分别利用中国277个红楠分布点和浙江177个分布点模拟预测红楠的适宜生长区,并探讨气候因子对其分布的影响;(2)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并结合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计算、种间联结、多样性指数等生态学方法,对浙江省172个红楠生境地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类型、种间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最大熵值(Max Ent)模型显示,不同时段、不同气候背景下的模型AUC结果均大于0.9,表明模拟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极好。中国亚热带东部为红楠的适生区域,总面积为118.47×104km2,中、高适生区集中在南岭、武夷山脉、罗霄山脉、雪峰山脉、台湾山脉东部,随气候变化,中、高适生区向东部迁移,而低适生区则有向西、北部扩张的趋势。红楠在浙江省内的适生区总面积为9.22×104km2,大部分地区的适宜度均在中上水平,高适生区呈现连续分布状态,集中在浙东普陀山和浙南的括苍山、洞宫山、仙霞岭一带。(2)最冷季度平均降雨量、最干月降雨量、年均降雨量对红楠在中国适生区分布的影响程度最为显着,中国亚热带东部降水充足,正与红楠适生区相重合。浙江省内适生区分布与较稳定气候温差有关,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低时,红楠有较高的适宜度。以上表明降雨量尤其是冬季降雨量和适宜、稳定的气温环境决定了红楠的地理分布。(3)红楠生境地群落中共记录到54科120属167种植物,主要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蔷薇科等科的植物为主,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甜槠(Castanopsis eyrei)、石栎(Lithocarpus glaber)等为主要优势种。群落中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依次为杉木、红楠、木荷、青冈、甜槠、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等,与红楠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的包括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榆树(Ulmus pumila)、合欢、石栎、白栎(Quercus fabri)、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青冈、甜槠,说明这些物种与红楠所处的生境条件比较相近。红楠与杉木、木荷、甜槠、青冈均有显着正关联关系,与群落其他优势种间为不显着正关联。(4)浙江省172个红楠生境地群落通过TWINSPAN分类可划分为8个群落类型,红楠在群落中为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8类群丛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单优势林(如群丛Ⅱ杉木林)树种组成相对简单,群落物种多样性明显较低。CCA排序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及坡度是主导环境因子,红楠群落在中、低海拔且坡度较低的区域有较多分布,其他主要优势种也倾向于坡度平缓的低海拔地区。

李琦[9](2020)在《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生态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江西省崇义县皆伐后自然恢复23年和38年两种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种组成、直径结构、树高结构等指标分析不同恢复阶段群落非空间结构特征,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分析群落空间结构特征,同时对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分析其生态位变化特征。旨在解释该地区阔叶次生林自然恢复的演替进程和群落发展方向,为其科学经营管理以及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23年和38年群落的乔木物种数分别为32种、23种;株数密度分别为904株/hm2、1275株/hm2,均表现为下林层>中林层>上林层;蓄积量分别为160.4 m3/hm2、199.5 m3/hm2;重要值最大的树种分别为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直径分布分别呈单峰趋势、近倒“J”型分布。随着群落自然恢复时间的增长,其乔木物种数减小,株数密度和蓄积量增加,直径分布趋于合理,壳斗科树种的重要值增加。(2)随着群落自然恢复时间的增长,平均混交度减小,23年和38年群落的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816和0.762,均处于强度混交和极强度混交之间,而不同径级组混交度大小分别为大径木(DBH≥25 cm)>小径木(5 cm≤DBH≤12.9 cm)>中径木(13cm≤DBH≤24.9 cm)、中径木>小径木>大径木;各林层混交度则分别为上林层>下林层>中林层、下林层>上林层>中林层。两种群落在胸径、树高、冠幅大小分化程度均处于中庸向劣态过渡状态。23年和38年群落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23和0.488,分别属于团状分布、随机分布,但不同径级组以及林层的林木分布特征有所不同。(3)23年群落中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B(SW)i)与Levins生态位宽度(B(L)i)分别为1.307和0.861,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之间呈弱正相关关系;38年群落中米槠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B(SW)i与B(L)i分别为1.608和0.997。23年和38年群落平均Levins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132和0.093;生态位重叠值为0的种对分别有44个和92个,分别占总对数的11.6%和24.2%;不为0的种对分别有336个和288个,分别占总对数的88.4%和75.8%。随着群落自然恢复时间的增长,平均生态位重叠值逐渐下降,占据相同资源的种对减少,物种之间的竞争减小。

夏莹莹[10](2020)在《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碳贮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多样性和碳汇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生态学研究中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人工林大国,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人工林集约化经营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强了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导致生产力水平低、稳定性差等问题,人工林生态效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广西传统、特色的经济林树种,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油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从森林群落尺度,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是广西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油茶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和林地生产力,使油茶林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是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深入了解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价值,当务之急即是摸清其林下生物多样性和了解碳贮量情况的本底资料。本研究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实地调查及模型模拟等方法,针对广西油茶人工林开展群落多样性和碳贮量研究。通过对广西油茶人工林7个分布区域、3个林龄层次、5种经营措施的植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调查分析,研究区域分布、林龄层次和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群落多样性特征和碳贮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广西油茶人工林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进行估算。具体研究结果为:1、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区系组成和多样性广西油茶人工林分布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00科、268属、414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22属、31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83科、244属、381种。蕨类植物科、属的区系分化强度分别为1.47、1.41,且属和种均为小型。蕨类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包括4种类型,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6种类型。种子植物科分化强度系数为2.91,属于中小科,且小型科居多;属分化强度系数为1.57,且有较多的寡种属和单种属,仅含1种的属多达172个,占全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9.92%%。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包括10种分布类型,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13种分布类型,在本区种子植物中,还包括中国特有分布类型,含有4属。整体上,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分布区类型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2、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特征不同区域油茶林灌草层科、属、种的数量变化与各区域生境异质性有关,各区域间物种相似性不高。灌草层的优势种基本为交叉种;灌木层仅Margalef指数差异显着,草本层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着。不同林龄油茶林灌草层科、属、种的数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灌草层的优势种基本为共有种;两个地点不同林龄的油茶林多样性指数变化不一致,但岑溪市油茶林和三江县油茶林草本层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着。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粗放管理和抚育措施的油茶林植被科、属、种的数量均高于嫁接换冠和更新造林的油茶林;灌木层中占有比重较大的物种以共有种居多,而草本层优势种差异较大;多样性指数方面,除Pielou指数外,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利用无性系苗木更新改造最低。3、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总体上,各器官生物量(不考虑果实)分配比重为枝>根>叶>花芽,且枝、根生物量占比之和达50%以上;群落生物量分配格局为乔木层>凋落物层>灌草层。不同区域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表现为低纬度油茶林高于高纬度油茶林;不同林龄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表现为随着林龄增加生物量增加的趋势;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的高低与采取的具体经营措施有关。广西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范围5.705-74.413t·hm-2。4、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总体上,各器官碳贮量枝干的碳贮量最高,花芽碳贮量最低。生态系统碳贮量分配格局土壤层碳贮量最高,其次是乔木层。不同区域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总体上表现为低纬度油茶林高于高纬度油茶林;不同林龄油茶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两个地点的油茶林变化规律不同,但乔木层碳贮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总碳贮量变化规律与采取的经营措施有关。影响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因素:各因子对乔木层碳贮量与土壤层碳贮量的影响不同,土壤物理性质(孔隙度、持水量)与乔木层碳贮量呈负相关,与土壤层碳贮量呈正相关。地径、冠幅、林龄、叶生物量、枝生物量、总生物量、纬度与乔木层碳贮量呈正相关,与土壤碳贮量呈负相关。5、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与群落多样性特征参数的关系灌木层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数与乔木层碳贮量正相关,草本层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与土壤层碳贮量负相关,草本层多样性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与总碳贮量负相关。乔木层碳贮量与多样性指数回归的效果显着,其拟合方程:Y1=-2.739+13.056x1+96.204x2-46.154x3。6、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估算广西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范围55.62-157.28t.hm-2。以2015年统计的数据为基准,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估算情况:幼林7.69Tg,中龄林30.11Tg,成林37.59Tg。

二、闽北檫树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北檫树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干扰类型对亚热带森林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干扰的基本理论
        1.3.2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1.3.3 人为干扰与生物多样性
        1.3.4 人为干扰与植物群落
        1.3.5 森林群落种群生态位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调查方法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4 干扰强度划分
        2.2.5 技术路线
3 人为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3.1 人为干扰对群落特征参数值的影响
        3.1.1 不同干扰类型群落的结构特征
        3.1.2 不同干扰强度群落结构特征
    3.2 人为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3.2.1 群落径级结构
        3.2.2 群落高度级结构
    3.3 讨论
4 人为干扰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1 人为干扰对植物物种组成及重要值的影响
        4.1.1 物种组成
        4.1.2 群落优势种重要值
    4.2 人为干扰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2.1 不同干扰类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4.2.2 不同干扰程度群落内物种多样性
    4.3 讨论
        4.3.1 不同干扰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情况分析
        4.3.2 干扰强度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5 人为干扰对群落乔木优势种生态位的影响
    5.1 干扰类型与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的生态位
        5.1.1 干扰类型与乔木层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
        5.1.2 干扰类型与乔木层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
    5.2 干扰程度与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的生态位
        5.2.1 干扰程度对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
        5.2.2 干扰程度对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生态位重叠的影响
    5.3 讨论
        5.3.1 生态位宽度
        5.3.2 生态位重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线虫多样性
        1.1.1 物种多样性
        1.1.2 营养类群多样性
        1.1.3 生活史多样性
        1.1.4 功能团多样性
    1.2 土壤线虫的生态功能与生物指示作用
        1.2.1 线虫的生态功能
        1.2.2 线虫的生物指示作用
    1.3 土壤线虫群落的常用指数和分析方法
        1.3.1 多样性指数
        1.3.2 生态功能指数
        1.3.3 代谢足迹
    1.4 植被恢复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1.4.1 植被恢复方式
        1.4.2 植被恢复年限
        1.4.3 土壤环境因素
        1.4.4 其他因素
    1.5 研究背景与意义
    1.6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自然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2.1.2 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2.1.3 人工柠条灌木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2.1.4 人工苜蓿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2.1.5 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样地选择
        2.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2.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2.2.5 土壤线虫群落鉴定及分析
        2.2.6 数据分析处理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自然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样地选择
        3.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3.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3.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3.2.6 数据分析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3.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3.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3.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3.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3.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4 讨论
        3.4.1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3.4.2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的影响
        3.4.3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3.4.4 草地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3.4.5 草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3.5 小结
第四章 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样地选择
        4.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4.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4.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4.2.6 数据分析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4.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4.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4.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4.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4.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讨论
        4.4.1 森林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4.4.2 森林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4.4.3 森林植被演替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4.4.4 森林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4.5 小结
第五章 人工柠条灌木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样地选择
        5.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5.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5.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5.2.6 数据分析及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5.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5.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5.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5.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5.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4 讨论
        5.4.1 不同林龄人工柠条灌木林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5.4.2 不同林龄人工柠条灌木林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5.4.3 不同林龄人工柠条灌木林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5.4.4 人工柠条灌木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5.5 小结
第六章 人工苜蓿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和影响因素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样地选择
        6.2.3 植被调查及分析
        6.2.4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6.2.5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6.2.6 数据分析及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6.3.2 土壤线虫群落数量
        6.3.3 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
        6.3.4 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
        6.3.5 土壤线虫群落代谢足迹
        6.3.6 土壤线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4 讨论
        6.4.1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6.4.2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线虫生态指数的影响
        6.4.3 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线虫代谢足迹的影响
        6.4.4 人工苜蓿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因素
    6.5 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比较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研究区概况
        7.2.2 植被调查及分析
        7.2.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7.2.4 土壤线虫分离鉴定和群落分析
        7.2.5 数据分析及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差异
        7.3.2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演变规律差异
        7.3.3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群落Net-work分析
        7.3.4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的线虫群落综合指数
        7.3.5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食物网能流分析
        7.3.6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机制
    7.4 讨论
        7.4.1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差异
        7.4.2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规律差异
        7.4.3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综合指数差异
        7.4.4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食物网能流差异
        7.4.5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群落的驱动机制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广西灵渠流域青冈栎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方设置及调查
    2.2 数据处理
        2.2.1 重要值计算
        2.2.2 生态位宽度计算
        2.2.3 生态位重叠计算
        2.2.4 生态位相似性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青冈栎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重要值特征
    3.2 青冈栎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
    3.3 青冈栎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重叠
    3.4 青冈栎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
4 讨论

(4)金塔沙漠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方法
        2.1.1 样地调查
        2.1.2 土壤水分测定
    2.2 数据处理
        2.2.1 重要值计算(IV)
        2.2.2 物种多样性测定方法[17-20]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金塔沙漠乔木人工林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重要值分析
    3.2 灌木林植被群落物种组成及重要值分析
    3.3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3.4 金塔沙漠人工林的土壤水分含量
    3.5 金塔沙漠不同人工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2 结论

(5)吉林蛟河不同采伐时期和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2 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2.3 人类采伐干扰对森林的影响研究进展
        1.2.4 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1.2.5 群落结构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野外调查
        2.2.2 乔木、灌木地上生物量的计算
        2.2.3 植物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2.2.4 物种多样性指数及重要值的计算
        2.2.5 群落相似性系数的计算
        2.2.6 结构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2.2.7 群落径级结构划分
        2.2.8 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采伐干扰后不同恢复时期的阔叶红松林群落特征分析
        3.1.1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物种组成特征
        3.1.2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分析
        3.1.3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3.1.4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径级结构分析
        3.1.5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3.1.6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地上生物量分析
        3.1.7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关系分析
        3.1.8 不同恢复时期群落结构与群落地上生物量关系分析
    3.2 不同采伐强度的阔叶红松林群落特征分析
        3.2.1 不同采伐强度群落物种组成特征
        3.2.2 不同采伐强度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分析
        3.2.3 不同采伐强度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3.2.4 不同采伐强度群落径级结构分析
        3.2.5 不同采伐强度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3.2.6 不同采伐强度群落地上生物量分析
        3.2.7 不同采伐强度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关系分析
        3.2.8 不同采伐强度的群落结构与群落地上生物量关系分析
4 讨论与展望
    4.1 采伐干扰后不同恢复时期阔叶红松林群落特征分析
        4.1.1 不同恢复时期阔叶红松林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
        4.1.2 不同恢复时期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的变化
        4.1.3 不同恢复时期阔叶红松林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4.1.4 不同恢复时期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4.1.5 不同恢复时期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4.2 不同采伐强度的阔叶红松林群落特征分析
        4.2.1 不同采伐强度的阔叶红松林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
        4.2.2 不同采伐强度的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的变化
        4.2.3 不同采伐强度的阔叶红松林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4.2.4 不同采伐强度的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4.2.5 不同采伐强度的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4.3 展望
5 结论
    5.1 采伐干扰后不同恢复时期的阔叶红松林群落
    5.2 不同采伐强度阔叶红松林群落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豫西伏牛山区栓皮栎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经营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1.2.2 林分非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1.2.3 栓皮栎次生林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2.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地理条件
        2.1.2 气候条件
        2.1.3 森林资源状况
        2.1.4 土壤条件
        2.1.5 社会经济
    2.2 调查方法
        2.2.1 标准地的选择和建立
        2.2.2 调查内容
    2.3 数据分析
        2.3.1 群落物种重要值分析
        2.3.2 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
        2.3.3 直径结构拟合方法
        2.3.4 树高结构拟合方法
        2.3.5 蓄积结构计算方法
        2.3.6 冠层结构分析
        2.3.7 空间结构参数计算
        2.3.8 森林更新
3.栓皮栎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3.1 异龄林群落结构分析
        3.1.1 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3.1.2 群落物种重要值分析
        3.1.3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3.2 同龄林群落结构分析
        3.2.1 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3.2.2 群落物种重要值分析
        3.2.3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3.3 小结
4.栓皮栎次生林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4.1 异龄林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
        4.1.1 树种组成
        4.1.2 直径结构特征及其拟合
        4.1.3 树高结构特征及其拟合
        4.1.4 蓄积结构
        4.1.5 冠层结构
        4.1.6 病害木与枯死木
        4.1.7 天然更新
    4.2 异龄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4.2.1 角尺度分析
        4.2.2 大小比数分析
        4.2.3 混交度分析
    4.3 同龄林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
        4.3.1 树种组成
        4.3.2 直径结构特征及其拟合
        4.3.3 树高结构特征及其拟合
        4.3.4 蓄积结构
        4.3.5 冠层结构
        4.3.6 病害木与枯死木
        4.3.7 天然更新
    4.4 同龄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4.4.1 角尺度分析
        4.4.2 大小比数分析
        4.4.3 混交度分析
    4.5 小结
5.栓皮栎次生林林分经营措施
    5.1 目标林分
    5.2 林分经营原则
    5.3 林分经营措施
        5.3.1 林分经营调整要点
        5.3.2 不同栓皮栎次生林林分经营措施
    5.4 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弃营年限对毛竹林生态系统林分结构因子和各碳库碳分配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
    1.3 林分结构对毛竹林碳储量的影响
    1.4 经营措施或经营强度对毛竹林碳储量的影响
    1.5 毛竹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变化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3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试验区概况
    3.2 试验样地设计
    3.3 测定数据及方法
        3.3.1 毛竹结构因子调查和碳储量计算
        3.3.2 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样方调查和碳储量计算
        3.3.3 土壤取样和碳储量计算
        3.3.4 林下植被多样性计算
        3.3.5 数据分析方法
4 弃营年限对毛竹林非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
    4.1 弃营年限对毛竹林立竹密度影响
    4.2 弃营年限对毛竹林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
    4.3 弃营年限对毛竹林胸径结构变化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弃营年限对毛竹林各个碳库碳储量的影响
    5.1 弃营年限对毛竹林乔木层(毛竹)碳储量的影响
    5.2 弃营年限对毛竹林林下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5.3 弃营年限对枯落物碳储量的影响
    5.4 弃营年限对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弃营年限对毛竹林碳分配格局的影响及驱动因素分析
    6.1 弃营年限对各个碳库碳分配格局的影响
    6.2 毛竹林弃营年限、非空间结构、各碳库碳储量相关矩阵
    6.3 碳分配格局改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6.4 讨论
        6.4.1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格局变化特点
        6.4.2 各碳库间的联系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实验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导师简介
致谢

(8)珍贵树种红楠适生区预测及生境地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天然林保护及人工林发展状况
    1.2 珍贵树种研究概况
    1.3 植被适生区模拟研究进展
    1.4 物种种间关系及物种与环境间关系研究进展
        1.4.1 种间联结
        1.4.2 生态位
        1.4.3 双向指示种分析
        1.4.4 物种多样性
        1.4.5 典范对应分析
    1.5 红楠研究进展
        1.5.1 红楠苗木特性及栽培研究进展
        1.5.2 红楠的地理分布
        1.5.3 红楠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1.5.4 红楠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3.2 Max Ent模型预测
        2.3.3 环境变量的筛选
        2.3.4 重要值计算
        2.3.5 种间关联
        2.3.6 生态位特征
        2.3.7 双向指示种分析
        2.3.8 物种多样性
        2.3.9 典范对应分析
3 红楠适生区及环境适应性
    3.1 红楠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结果
        3.1.1 模型评估
        3.1.2 当前地理分布预测
        3.1.3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适生区预测
        3.1.4 红楠分布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3.2 红楠在浙江省的适生区预测结果
        3.2.1 环境因子的筛选
        3.2.2 模型评估
        3.2.3 适生区模拟结果
        3.2.4 红楠分布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4 红楠生境地群落基本特征
    4.1 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
        4.1.1 生境特征
        4.1.2 群落物种组成与重要值
        4.1.3 红楠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
        4.1.4 红楠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
        4.1.4.1 生态位宽度
        4.1.4.2 生态位重叠
    4.2 群落分类排序及多样性比较
        4.2.1 TWINSPAN分类结果
        4.2.2 红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4.2.2.1 不同群丛物种多样性比较
        4.2.2.2 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比较
        4.2.3 CCA排序
        4.2.3.1 样地与环境因子排序
        4.2.3.2 优势种与环境因子排序
5 讨论
    5.1 气候因素对红楠适生区的影响
    5.2 非气候因素对红楠适生区的影响
    5.3 红楠适生区规划及发展策略
    5.4 物种种间关系
    5.5 群落分类排序及多样性比较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生态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林分非空间结构研究
        1.3.2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1.3.3 生态位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土壤
        2.1.5 森林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标准地设置
        2.2.2 重要值
        2.2.3 非空间结构
        2.2.4 空间结构
        2.2.5 生态位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非空间结构分析
    3.1 群落物种组成
        3.1.1 群落结构特征
        3.1.2 群落优势度分析
    3.2 群落直径结构
        3.2.1 径阶分布
        3.2.2 径级组结构
    3.3 群落树高结构
    3.4 小结与讨论
4 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空间结构分析
    4.1 空间隔离程度
        4.1.1 不同群落混交度
        4.1.2 不同径级组混交度
        4.1.3 不同林层混交度
    4.2 大小分化程度
        4.2.1 胸径大小比数
        4.2.2 树高大小比数
        4.2.3 冠幅大小比数
    4.3 空间分布格局
        4.3.1 不同群落角尺度
        4.3.2 不同径级组角尺度
        4.3.3 不同林层角尺度
    4.4 小结与讨论
5 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5.1 生态位宽度
    5.2 生态位重叠
    5.3 小结与讨论
        5.3.1 生态位宽度
        5.3.2 生态位重叠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经营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碳贮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意义
        1.1.2 研究油茶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碳贮量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多样性
        1.2.2 碳贮量
    1.3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点的选择和原则
        2.2.2 多样性调查研究
        2.2.3 碳贮量调查研究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2.3.1 植物鉴定、数据汇总及植物名录
        2.3.2 数据分析
3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组成及多样性
    3.1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组成
    3.2 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区系多样性
        3.2.1 广西油茶人工林蕨类植物区系多样性
        3.2.2 广西油茶人工林种子植物的区系多样性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4.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
    4.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4.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比较
    4.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4.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比较
        4.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林林下植物相似系数比较及聚类分析
    4.4 影响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4.4.1 植被数量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4.4.2 物种重要值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
        4.4.3 多样性指数与相关因子的关系
    4.5 讨论
        4.5.1 区域分布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5.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5.3 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5.4 影响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因素
    4.6 本章小结
5 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5.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5.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5.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5.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5.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灌草层及凋落物层生物量
        5.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5.4 讨论
        5.4.1 区域变化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5.4.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5.4.3 不同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广西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1.1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1.2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6.1.3 不同区域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2.1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2.2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6.2.3 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3.1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乔木层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3.2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
        6.3.3 不同经营措施油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
    6.4 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估算
        6.4.1 估算方法
        6.4.2 碳贮量估算
    6.5 影响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6.5.1 碳贮量与影响因子的Pearson分析
        6.5.2 碳贮量与相关因子的回归分析
    6.6 讨论
        6.6.1 区域分布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6.6.2 林龄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6.6.3 经营措施对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广西油茶人工林碳贮量与群落特征参数关系分析
    7.1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参数的Pearson相关分析
    7.2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回归分析
        7.2.1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一元回归分析
        7.2.2 碳贮量与群落特征相关参数的多元回归分析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广西油茶人工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建议
    8.1 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和碳贮量提升策略
    8.2 广西油茶人工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闽北檫树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干扰类型对亚热带森林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D]. 李玮宜. 湖北民族大学, 2021
  • [2]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D]. 霍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广西灵渠流域青冈栎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分析[J]. 张仕艳,谢强,黄丽娟,黄庆,冯学宇,苏华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6)
  • [4]金塔沙漠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J]. 滕玉风,马力,占玉芳,甄伟玲,钱万建,鲁延芳,田晓萍.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1(02)
  • [5]吉林蛟河不同采伐时期和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的影响[D]. 曹雨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6]豫西伏牛山区栓皮栎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经营措施研究[D]. 杨雯雯.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7]弃营年限对毛竹林生态系统林分结构因子和各碳库碳分配格局的影响[D]. 殷家扬.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8]珍贵树种红楠适生区预测及生境地群落特征研究[D]. 任晴.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9]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生态位研究[D]. 李琦.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10]广西油茶人工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碳贮量研究[D]. 夏莹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闽北檫檫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