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表层硅铝比增加的可能原因

红土表层硅铝比增加的可能原因

一、引起红土表层硅铝比值增大原因的可能性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许良宇,杨立辉,张硕,翟天成[1](2021)在《宣城向阳剖面网纹红土粒度端元分析及指示意义》文中指出对宣城向阳剖面的109个网纹红土样本做粒度分析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并对粒度数据采用合适的端元分解方法,将各端元与地球化学指标在深度上进行了对比。结果认为:端元法可以把代表此区域3种不同动力的沉积端元(EM)分离出来,并可以定量地分析各自所占比重及各个阶段每种动力各自的沉积变化。EM1明显指示着对原有沉积物的成壤改造作用;EM2可能代表着东亚冬季风作用下经远距离悬浮搬运并在湿润的宣城地区沉积而受到化学风化影响的组分;EM3则比较明显地代表着受东亚夏季风作用下的化学风化及近源搬运作用。各端元在深度上的变化过程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区域气候背景的变化信息,为更进一步的气候变化研究及网纹红土中网纹成因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王琳怡[2](2021)在《九江加积型红土土壤微形态特征及成土环境研究》文中提出加积型红土作为中国南方典型的陆相沉积物,是揭示第四纪环境变迁的重要沉积载体。过去对于加积型红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年代学、地层学、地球化学以及物源领域,不同地区样品及不同代用指标均表明自中更新世以来加积型红土经受了中等至高等强度风化。然而对在此风化背景下的土壤学细节研究却甚少,网纹化机制尚不清晰。本文选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海会镇的L-HH剖面,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剖面进行了沉积层段划分,自下而上分为三个沉积层位(网纹红土层、网纹黄棕色土层、黄棕色土)、六个成土单元((1)网纹红土、(2)网纹黄棕色土、(3)古土壤、(4)网纹黄棕色土、(5)含胶膜黄棕色土、(6)黄棕色土),共采集9块未扰动土壤样品及159个分析样品。引入土壤微形态学手段,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土壤薄片,鉴定土壤基质特征、土壤孔隙特征和土壤形成物特征,并辅助粒度、色度、磁化率及地球化学常量元素指标,在研究区加积型红土沉积风化特征的基本框架下,进一步探究加积型红土的成壤细节及网纹化过程,以期获得红土区环境演化的土壤学证据。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L-HH剖面9个微形态样品土壤基质组成较为相似,碎屑矿物以原生的石英-斜长石-白云母组合为主,其中,石英丰度最高,为15~28%,粒径变化于10~700μm之间,主要粒级10~150μm。斜长石相对丰度为4~5%,粒径介于10~110μm。白云母丰度为1~5%,大小30~200μm。兼有次生矿物伊利石、蛭石,铁氧化物以针铁矿、赤铁矿为主。伊利石丰度为4~12%,颗粒大小10~50μm。蛭石丰度为1~5%。针铁矿、赤铁矿等组成土壤基质中的铁质,丰度为2~5%。总体上呈现黏土胶体为主(65~80%),胶体含量高(50~70%),有一定铁质浸染的特征,碎屑矿物分散式镶嵌分布于黏土基质中,粒径以粉砂粒级为主。然而,样品间黏土与碎屑部分的配比关系以网纹红土最高(8:2或7.5:2.5),网纹黄棕色土次之(7:3),黄棕色土最低(6.5:3.5)。(2)土壤孔隙及土壤形成物组成差异较大。黄棕色土层((5)~(6))以面状裂隙、孔洞、囊状孔隙为主,孔隙壁粗糙,连通性差,各类孔隙面积约占整个薄片面积的2~15%。面状裂隙宽度多在6~8μm之间,孔道直径多在10~30μm之间。土壤形成物以扩散黏粒胶膜为主,部分孔隙壁上见单薄铁质淀积黏粒胶膜。黄色或棕色的团粒状铁质黏粒胶膜强消光,具环带结构,直径150~300μm。暗棕色铁质团块大小50~200μm,分散于基质中。黄色或黄棕色片状铁质黏粒胶膜常附着于孔隙壁,第(5)层较第(6)层增多。网纹黄棕色土层((2)~(4))以孔洞、囊状孔隙和孔道常见,多呈随机分布,孔道壁光滑,连通性加强,各类孔隙面积占整个薄片面积的20%左右,孔道直径多在30~200μm之间,孔隙壁淀积胶膜增厚,呈多层叠置分布特征。土壤形成物类型丰富,基质内散布铁质团块、铁锰结核和根际同心圆,孔隙壁片状铁质胶膜发育,淀积厚度明显增加。网纹红土层((1))以孔道占绝对优势,面状裂隙不明显,孔洞、囊状孔隙零星分布。孔道表现为个体增大、直径加宽、连通性增强等特征,孔隙面积约占整个薄片面积的15~20%,孔道直径多为200~300μm,孔隙壁光滑,淀积胶膜增厚,多层叠压,具微层理特征。土壤形成物多为淀积胶膜、铁锰结核与扩散环状物,细节上看不同深度微形态特征不同。存在大量铁质扩散环状物,环状物呈棕色,最外环直径250~600μm,扩散型和淀积型铁质胶膜也十分发育,铁锰结核及铁质胶膜存在脱色现象,孔隙壁淀积大量红棕色铁质及黑色锰质胶膜,锰胶膜多叠置在铁胶膜之上,某些孔道被胶膜填充,基质中团粒状铁质胶膜非常发育。(3)L-HH剖面土壤微形态特征沿不同沉积层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成土过程中水分的变化,与粒度、色度、磁化率及化学蚀变指数(CIA)等环境指标间有良好对应关系,是解读红土形成环境、季风演化信号乃至网纹化机制的重要土壤学指标。L-HH剖面总体记录了从湿热至干凉的气候变化过程。网纹红土形成时期夏季风强盛,气候季节反差增大,土壤孔隙发育,铁质迁移活跃;网纹减弱时期,水分有所减少,干湿变化仍然显着,为温暖偏干环境;网纹化终止时期温度及水分条件进一步变差,环境干凉,冬季风增强。(4)微形态证据表明,土壤孔隙及其发育程度与网纹化程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网纹越典型的层段,土壤孔道发育,连通性好,脱色区面积大、边界清晰、褪色显着;网纹弱的层段,大孔隙减少,脱色区面积小、边界模糊、脱色程度低;无网纹层段,孔隙稀、细,连通性差,不利于网纹化。裂隙产生、加宽、联通是网纹化的物理学基础,植物根系则加速了网纹化进程。

段霄[3](2021)在《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地貌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地貌是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研究区域地貌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可为认识研究区地貌环境,以及开展该区域自然地理、生态、生物、灾害防治等的研究奠定基础,提供支撑。以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附近地区(以下简称大山包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1:20万区域地质图、1:5万地形图等为基础数据,利用Arc GIS10.2软件平台编制大山包地区地貌专题图,就大山包地区主要地貌形态、类型、演化与区划作了分析,同时在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等理论指导下,以landsat8为数据源,结合相关气候实测和推算数据、植被野外调查资料、土壤实验数据、黑颈鹤分布点等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数理统计和最大熵模型等方法,分别分析了海拔梯度的气候、植被、土壤效应及地貌的土地利用、黑颈鹤生境效应,结论如下。(1)地貌形态及类型特征大山包地区海拔高度等级以亚高海拔(73.15%)为主,其次是中海拔(20.64%)和低海拔(6.21%)。起伏度范围值0~2874m,平均起伏度为1240.1m,起伏高度类型以大起伏山地(38.69%)为主,其次是中起伏山地(24.28%)和小起伏山地(13.51%)。中部丘状高原面显着,地势由中部向西部、南部急剧下降、向北部和东部缓慢降低。河谷切割深,地势起伏大,发育有六级层状地貌。平均坡度22.9°,以斜坡(28.36%)和缓坡(26.89%)为主,其次是缓陡坡(20.24%)和急坡(11.01%)。半阳坡(25.64%)和阴坡(25.61%)略高于半阴坡(23.95%)和阳坡(23.42%)。沟谷密度为0.99km/km2,且东部较西部沟谷密度高。基本地貌类型为山地,以喷出岩类侵蚀剥蚀大起伏亚高山(18.22%)为主,其次是喷出岩类侵蚀剥蚀中起伏亚高山(13.82%)和喷出岩类侵蚀剥蚀极大起伏亚高山(10.17%),地貌成因类型有河流地貌、沟谷地貌、喀斯特地貌、重力地貌、构造地貌、玄武岩地貌等。高原面上发育的河谷,横断面大都呈浅“U”型,河床比降小,水流平缓,而高原面下的河谷,普遍深切狭窄,横断面大都呈“V”型,河床比降大,侵蚀切割强。高原面平均海拔和起伏高度分别为3030m和43.12m,基本地貌类型以亚高海拔丘陵(91.06%)为主,其次是亚高海拔平原(8.94%)。不同海拔段上灾害点密度大小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差异较大,从二者交互结果看,海拔400~1000m为降水+距居民点距离(q=0.635)、1000~1500m和2000~2500m均为距道路距离+降水(q=0.365、0.348)、1500~2000m为面积-高程积分+土地利用(q=0.195)、2500~3000m为距道路距离+距断层距离(q=0.200)、3000~3500m为面积-高程积分+距道路距离(q=0.199)。(2)地貌演化与区划地貌发育处于壮年期,面积-高程积分平均值为0.501地表动力过程和水土流失较强烈。地貌空间分异显着,可划为金沙江大起伏亚高山峡谷小区(Ⅰ)、大山包亚高海拔丘状高原小区(Ⅱ)、龙树河小起伏亚高山山原宽谷小区(Ⅲ)三个地貌小区,三者平均海拔分别为1668.8m、2878.9m、2356m,平均起伏度分别为:2878.9m、84.6m、255.9m,沟谷密度分别为:0.85km/km2、0.84 km/km2、1.57km/km2,平均HI值分别为:0.496、0.542、0.431,坡度分别以缓陡坡(28.77%)、缓坡(37.60%)、缓坡(37.83%)为主,其次均为斜坡(24.26%、29.44%、34.26%)、坡向分别以半阳坡(27.64%)、阴坡(25.51%)、阳坡(25.16%)为主,其次分别为半阴坡(27.43%)、半阴坡(24.48%)、半阳坡(24.83%),基本地貌类型分别以碳酸盐岩类喀斯特大起伏亚高山(17.58%)、喷出岩类侵蚀剥蚀亚高海拔丘陵(86.84%)、喷出岩类侵蚀剥蚀小起伏亚高山(41.09%)为主,其次分别是碳酸盐岩类喀斯特大起伏中山(15.17%)、喷出岩类侵蚀剥蚀小起伏亚高山(6.67%)、喷出岩类侵蚀剥蚀亚高海拔丘陵(24.68%)。(3)地貌生态环境效应(1)海拔梯度气候效应:东、西坡气候差异明显,东坡气温、降水及其垂直递减率和垂直递增率均大于西坡,且东坡和西坡气温均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降水量均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升高。西坡气候垂直带谱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东坡气候垂直带谱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2)海拔梯度植被效应:西坡从金沙江、牛栏江河谷到山顶独石包包,植被类型依次为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暖温性针叶林(云南松林等)—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华山松林等)、温性稀树灌木草丛—寒温灌丛、亚高山草甸、亚高山沼泽化草甸。(3)海拔梯度土壤效应:西坡从金沙江、牛栏江河谷到大山包山顶,土壤垂直带谱为燥红土—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土壤表土层、心土层和平均砂粒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粉粒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p H值随海拔升高有降低的趋势,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硅铝率和硅铝铁率随海拔升高均呈降低趋势。(4)地貌的土地利用效应: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海拔、坡度、坡向、地形位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显着差异,土地利用综合强度指数和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和坡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5)地貌的黑颈鹤生境效应:不同地貌因子等级上的鹤群点数量和密度具有显着差异,表明黑颈鹤对不同地貌环境存在明显选择性,最大熵模型训练集与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880和0849,表明该模型对黑颈鹤分布的预测结果达到良好水平,对黑颈鹤生境影响的地貌因子以起伏高度(55.6%)为主,其次是坡位(16.8%)、坡度(14.2%)和海拔(7.5%)。

党丽丽[4](2021)在《花岗岩风化壳中易风化矿物物理和化学变化及其风化指示》文中提出岩石矿物风化是沉积物质来源的基础,花岗岩是研究沉积物追根溯源的原始载体。由于花岗岩岩相均一稳定,岩体内矿物分布较为均匀,分异程度较小,不同矿物在花岗岩风化壳中的风化程度与其所处风化带的位置相协调。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角闪石和长石都属于硅酸盐矿物,是地球表面重要的矿物种类,在风化壳中是较易风化的矿物组分,且风化产物种类多样,其风化是地球表层物质循环的一个重要地球化学过程,对于全球CO2循环及气候变化、土壤和黏土矿物的形成以及营养元素循环有显着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了暖温带代表性地区—山东半岛的烟台市区附近为研究区,以院格庄花岗岩体风化壳及其主要矿物黑云母、角闪石和长石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风化壳不同层位以及风化过程中的表现特征。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了粉碎、冲洗、筛选、磁选、镜下挑选等前期处理,然后进行了密度分析、XRD衍射分析、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锶同位素测试等实验过程,研究了黑云母在风化壳中的颜色、硬度、密度变化以及矿物相的转变;研究了三种单矿物和风化壳碎屑在不同层位的的风化程度,元素迁移变化规律以及锶同位素变化特征,对其风化特征以及风化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获得以下结果:(1)黑云母在风化壳中风化明显,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强,其颜色由黑色渐变为褐色直至红褐色;光泽由亮变暗;硬度变小;弹性减弱、挠性增强;矿物结构层面网间距变大;密度大幅度减小。黑云母主要成分和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并引发矿物相转变,变化趋势是黑云母→云母型混层矿物→水黑云母-蛭石混层矿物→蛭石。(2)院格庄花岗岩风化壳上部处于中等风化程度,风化壳中单矿物的风化程度强弱依次黑云母>角闪石>长石,黑云母与角闪石在次表层的风化程度最高;长石总体风化不显着,在壳顶的风化程度稍高于其他层位。(3)在岩石矿物风化进程中,风化壳整体上Fe、Al元素富集,其中黑云母Si、Al元素富集,但K、Na有所流失,角闪石元素变化较小,长石从基岩到次表层Al、Ca、P等元素有不同程度淋失。单矿物的大多数微量元素在次表层处出现极值,这与风化壳顶层水气运移、植被的生长以及次表层的淀积作用有关。(4)风化壳及其单矿物的稀土元素含量均较高,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角闪石>残积全样>黑云母>长石,其共同特点是轻稀土元素含量高于重稀土,都以ΣCe族元素为主。(5)Rb元素主要富集在风化壳中的黑云母矿物中,Sr元素存在于长石中。黑云母中的87Sr/86Sr比值远高于长石、残积全样和角闪石,且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强,黑云母中Rb含量以及87Sr/86Sr比值逐渐减少。风化壳和不同矿物Rb/Sr比值与87Sr/86Sr比值呈正相关关系。(6)研究区的气候和降水条件是影响风化壳及其单矿物处于中低等的风化程度的主要因素,地形和风化壳的构造成因类型、生物影响因素和矿物晶体结构因素是次要因素。

龚亚玲,胡忠行,李文,周云鹏,朱丽东[5](2021)在《浙江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磁性特征及其对成土过程的响应》文中提出以位于浙江磐安县的玄武岩风化壳红土(XZ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环境磁学分析,结合常量元素、漫反射光谱、有机质等分析手段,研究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的磁性特征,并探讨磁性特征与风化成土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风化成土初期,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磁性较强,具有较高的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磁性矿物主要为原生多畴(MD)颗粒亚铁磁性矿物(磁铁矿、钛磁铁矿),磁性特征继承了母岩特性;随着风化成土作用的增强,土壤中的原生亚铁磁性矿物逐渐转化为次生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赤铁矿、针铁矿等),导致土壤磁性降低,但细颗粒磁性矿物逐渐增加;强风化成土阶段,原生亚铁磁性矿物进一步减少,反铁磁性矿物仍表现出一定高值,同时大量成土成因的细颗粒次生强磁性矿物(SP颗粒磁铁矿、磁赤铁矿)逐渐生成,导致土壤持续升高。本研究显示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的磁学特征与风化成土过程具有紧密的关系,磁性参数fd%可作为亚热带地区玄武岩风化壳红土成土过程和成土强度的指示指标。

章明奎[6](2020)在《亚热带山地垂直带土壤发生的讨论》文中指出基于亚热带山地土壤发生、性状分异和土壤分布规律存在模糊不清楚等问题,以浙江省山地土壤为例,从脱硅富铁铝化作用的多维度表现、影响红化和黄化作用发生的主要因子、成土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对土壤发生学性状的可能影响等方面探讨亚热带山地土壤发生学性状垂直变化的复杂性。分析表明,虽然目前亚热带山地生物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特点,但因土壤形成同时受与海拔关联的现代气候垂直变化及地形演变引起的相对成土时间空间差异的综合影响,土壤性状和土壤类型在垂直方向变化较为复杂。受当今成土环境影响的一些发生学性状可随海拔高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但也有许多发生学性状因同时受古环境或古地形的影响并没有呈现随海拔有规律的变化。垂直带谱中红壤(土类)与黄壤(土类)在发生学性状上不存在明显的分界。分析认为,亚热带垂直基带红壤亚类的成土历程可能与山体上部的黄红壤亚类、黄壤亚类存在差异。土壤颜色与风化强度不一定有关,其既受土壤成土历史的影响,同时也受目前土壤水分和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分析认为,仅仅依据目前成土环境的差异来分析亚热带垂直带的土壤形成,难以全面认识垂直带上的土壤分异规律。

王文华[7](2020)在《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指出浙江东部四明山顶古近纪夷平面的发现,为研究浙江东部甚至华东地区的新生代地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作为古夷平面组成部分的古风化壳,不仅是识别和重建古夷平面的重要依据,也是承载古夷平面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古风化壳的形成强烈的受控于当时的气候环境变化,对其理化和矿物特征的研究可能有助于理解浙江四明山古夷平面的形成演化历史、恢复和重建四明山古夷平面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环境特征。因此,本文选取了浙江东部四明山的朱曹、坭坪岙与新岚等三地的古风化壳剖面,通过测试其粒度、常量元素、粘土矿物、磁化率以及pH值等指标,对四明山古夷平面上发育的古风化壳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当地古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四明山典型古风化壳中朱曹剖面与坭坪岙剖面均以粉砂组分为主,其次为粘粒,砂粒组分含量最少;新岚剖面以粘粒组分为主,其次为粉砂,砂粒组分含量最少。粒度组分三角图显示,三个古风化壳剖面样品集中在粘粒—粉砂连线端,粒度参数总体上具有平均粒径较小,分选差,峰态中等到宽的特点。粒度组分及参数特征总体上指示了古风化壳发育的成熟度较高,风化发育程度较好,其中新岚剖面发育的成熟度要高于朱曹和坭坪岙剖面,这与古风化壳剖面所经历的化学风化强度具有一致性。(2)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化学成分均以SiO2、Al2O3、Fe2O3为主,三个剖面中Ca、Mg、Na元素都表现为强烈的淋失,其中Na元素几乎全部被淋失。硅铝系数(S/A)、硅铁系数(S/F)、硅铝铁系数(S/R)、铝饱和度(A/NK、A/CNK)、化学蚀变指数(CIA)以及风化淋溶系数(ba)等风化地球指标在剖面中的垂向变化特征指示古风化壳风化作用处于炎热潮湿条件下强烈的化学风化强度。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参数随着深度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特征也同样表明风化壳是在母岩的基础上原地风化残积的产物。(3)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粘土矿物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以及1.4nm粘土矿物,并含有少量的蒙脱石,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为伊利石—高岭石—1.4nm粘土矿物(主要类型有蛭石/1.4nm过渡矿物、绿泥石/1.4nm过渡矿物等)—蒙脱石。古风化壳中存在的1.4nm过渡矿物和蛭石可能与潮湿淋滤的气候环境有关。发育在相同母岩之上的坭坪岙剖面与新岚剖面中蒙脱石含量的剧烈变化可能与古风化壳内部的滞水环境有关。(4)粘土矿物种类和组合特征以及化学风化指数CIA指示本次研究的三个古风化壳剖面在形成时期经历了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白玉坪古风化壳与本次研究的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粘土矿物组合的差异可能受古风化壳形成时间差异所影响;将古风化壳与四明山区域内现代风化壳中高岭石含量进行对比认为古风化壳形成时期的湿热程度高于现代风化壳。(5)三个古风化壳剖面中母岩为花岗岩的朱曹古风化壳剖面化学风化指数最低但低频磁化率值最高,表明朱曹剖面的磁化率高值受母质及气候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四明山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认为母岩为花岗岩的朱曹剖面较高的磁化率值可能是受后期玄武岩覆盖所影响。朱曹剖面、坭坪岙剖面以及新岚剖面pH值由风化前锋向下逐渐增大,而低频磁化率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指示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古风化壳的风化程度在逐渐减小,符合风化壳发育的一般规律。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低频磁化率与粒度组分含量以及代表性风化参数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在利用磁化率指标反演古气候时需谨慎。

张硕[8](2020)在《宣城向阳剖面网纹红土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及网纹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方网纹红土的成因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厘清网纹红土的形成过程,提取其记录的网纹红土成因信息,可作为理解中国东部地区第四纪环境变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区分析是对待测样品的表面或深度1μm的分析范围内,直接进行成分分析、微区形态、微区结构和其他理化性质的分析技术,具有量微、原位、无损、准确等优势,一次可获得多种元素的含量信息。通过该技术手段可有效避免网纹红土样品基质和网纹分离过程中出现的挑选难、人为干扰因素大等弊端,提高获得数据的准确程度。本文选择长江中下游地区宣城向阳剖面网纹红土的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为研究对象,在原位采样不破坏样品原有特征的基础上,采用XRF微区分析技术中的线分析方式对网纹层中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的地球化学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得出网纹红土中网纹形成的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微区地球化学分布变化特征为,SiO2、K2O、Ti在白色网纹中的含量高于红色基质,从网纹核心到基质核心,SiO2、K2O、Ti的含量呈下降趋势。Fe2O3、Mn含量分布特征则表现为红色基质的含量高于白色网纹,从网纹核心到基质核心,Fe2O3和Mn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Al2O3、MgO、CaO、NaO、Zr相比于上述元素在大多数情况下含量波动较为和缓,红白组分含量差别较小。SiO2、Fe2O3、K2O、Mn、Ti在红白过渡区域均出现多次明显的含量突变现象,指示网纹红土的形成与元素迁移存在一定的联系。(2)网纹层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均显示出强烈的富硅铝铁特征,网纹层主量元素氧化物平均含量的排列顺序为Si O2>Al2O3>Fe2O3>K2O>CaO≈MgO>Na2O;微量元素中Mn、Ti的含量较高,Zr、Rb、Sr的含量较少。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的主量元素氧化物差异反映在SiO2和Fe2O3含量的不同,微量元素差异反映在Mn和Ti含量的不同。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网纹层地球化学变化特征显示,SiO2、Fe2O3、Mn、Ti在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间的含量差异较为明显,在网纹发育程度较高的层组差异更大,平均含量的剧烈波动指示出上述元素在红白组分分异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影响。风化参数指标反馈网纹层整体呈现强风化的特征,自下而上风化程度逐渐减弱,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的总体风化差异不大,但在部分深度出现基质高于网纹及旋回现象,利用硅铁铝系数直接指示网纹红土的风化程度并不十分有效。(3)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元素变化率的结果表明,红色基质中除MnO和SiO2外,多数元素相对TiO2在化学风化过程中发生了富集;白色网纹中除MgO外,多数元素相对TiO2在化学风化过程中迁出,富集迁移程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弱。Fe2O3和Mn在基质和网纹中的富集或迁出程度最为明显。(4)Ti/Zr和Ti/Al2O3两种特征元素比值及粒度特征的研究均表明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的物质来源可能存在差异。(5)Ca、Na、K、Mg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被植物吸收,K2O在红白组分的分布与CaO、Na2O、MgO有很大不同,其原因可能与物源、元素溶水能力、粘土矿物和硅酸盐集合体等的分解、部分元素的集聚等有关。植物根系对网纹的形成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植物根系作用下破坏红土形成孔洞,加速元素迁移和矿物的分解,上部颜色较浅的物质通过孔洞灌入最终形成网纹和基质在Fe含量、粒度、颜色上的直观差异产生网纹化现象。孔洞为地下水流通提供通道,地下水作用成为加速红土脱铁化的主要推动力。网纹化阶段结束后,Ca、Na、Mg、K等易溶元素淋失迁移继续进行,脱铁活动仍围绕孔洞附近发生,Si、Fe、Mn、Ti等性质较稳定元素保存下来,最终呈现网纹在小区域范围内的形成、基质网纹间最为直观的颜色分异、部分元素的分布差异等显着特点。(6)通过对网纹切片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网纹中确有孔洞的存在,长条状网纹形态的存在与细小圆点型的孔洞的保存均表明网纹的形成与植物根系有关,由此从网纹形态学的角度对网纹植物成因说提供支持。

何骁[9](2020)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泥岩红土动力特性及地下结构抗震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西部尤其是云南省城市建设、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同时对地下空间的高效开发利用也逐渐受到高度重视。而云南省处于高烈度地震区,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受地震影响的地质灾害日趋严重。中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各类型红土,它既是重要的土地资源,又是极其重要的工程建设地基。但是近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条件的不断变化,红土经红土化作用不断裂化,使结构单元体经微团粒化作用形成散粒红土,导致红土工程性质不断恶化。另外,目前国际和国内专家和学者对动荷载作用下的土体动力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土、软黏土和砂土等类型,对红土的动力特性以及地下结构抗震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到目前为止检索到关于红土进行分类动力学研究的少之更少,总体来说,国内外对红土研究缺乏系统性,理论性问题含糊不清,研究对象不明确。所以加快对红土的动力特性研究以及地下抗震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其对红土分布区建筑物地下结构抗震稳定性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地区泥岩残积红土工程性质研究基础上,重点对其动力特性以及地下结构抗震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泥岩残积红土进行动变形试验,探索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泥岩残积红土的动变形特性,主要分析固结围压、固结比对泥岩残积红土动变形和动强度特性的影响,得出相应的动应力、动模量、阻尼比与动应变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动应变随着动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固结围压、固结比增大时,动剪切模量也都随之增大,阻尼比随固结围压的增大而呈现减小趋势,随固结比的增大,出现增大趋势。(2)对泥岩残积红土进行动强度试验,探索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泥岩残积红土的动强度特性,主要分析固结围压、固结比对泥岩残积红土动强度特性的影响以及在以上各因素下,动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如果破坏循环次数相同,那么随着固结比的增大,动应力随?d是减小的;如果固结比相同,达到破坏状态所需的振次随动应力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固结比的不断增大,破坏动强度是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的,而随着固结围压的不断增大,破坏动强度反而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动内粘聚力随固结比的增大呈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而动内摩擦角随固结比的增大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对动三轴试验结果与静三轴试验结果进行性对比,发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动内粘聚力小于静内粘聚力,而动内摩擦角大于静内摩擦角。(3)利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采用反应加速度法,在不同埋置深度,用一维模型模拟红土地层地下结构在二倍的Kobe波震动下的变形。采用时程分析法,用二维模型在不同埋置深度模拟红土地层地下结构在EL-Centro波的变形。初步研究了泥岩残积红土在不同埋置深度工况下,土体-地下结构整体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在受到地震动作用时,地下结构的加速度应力以及应变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影响程度。(4)利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埋深为6m,10m,16m的二维土体-地下结构体系,场地条件中土体为单一匀质的泥岩残积红土,研究了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出地下结构中受到地震影响破坏时响应最大的部位。

刘帅[10](2020)在《昆明呈贡大学城玄武岩残积红土动力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玄武岩残积红土主要分布于云南、湖南和琼雷地区,分布十分广阔。玄武岩残积红土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红土,粒度较细,黏粒含量较多,硅铝比很小,孔隙比较大。玄武岩残积红土这些工程地质特性有别于其他红土,会对红土的动力特性产生影响。特别是,天然状态下,玄武岩残积红土会因为含水情况的不同,强度参数变化很大。昆明呈贡大学城位于昆明市东南方向,该地区城市建设、高速公路、高铁及民用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此外,该地区受小江活动断裂带控制,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危害特别严重的地区。因此,对红土工程性质研究,尤其是对红土的动力特性研究显得非常急迫和重要。本文在对玄武岩残积红土工程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DT-20土动三轴试验机对呈贡大学城玄武岩残积红土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围压、固结比和含水率这三种试验条件对红土动力特性的影响。之后通过动三轴试验所得动剪模量和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参数,利用GTS NX数值分析软件对玄武岩残积红土区典型两层双柱三跨地铁车站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所得成果对昆明呈贡地下结构抗震安全稳定性评价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对于条件相似的玄武岩残积红土,无需进行试验,用拟合公式即可得到相似玄武岩残积红土的动力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同动应变条件下,围压越大、固结比越大,动应力也越大;含水率越大,动应力越小。动模量倒数随动应变的增大大致呈线性增大,骨干曲线可用Kondner双曲线来拟合。其他条件相同时,围压和固结比越小,动模量的倒数越大;含水率越小,动模量的倒数越大。动剪切模量起初保持在较大值,之后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当动剪应变达到某一值后,随着动剪应变继续增大而维持在一个稳定值附近。其他条件一定时,相同动剪应变条件下,动剪切模量随围压和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阻尼比随动剪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当γd<0.2%时,阻尼比大幅度增加,增大速率较快;当γd>0.2%时,阻尼比也在增大,但阻尼比增大速度迅速变小。其他条件一定时,相同动剪应变条件下,围压越大,阻尼比越小;固结比和含水率越大,阻尼比越大,围压对阻尼比影响较小。动强度试验以轴向变形达到5%作为破坏标准,其他条件一定时,相同破坏振次条件下,围压和固结比越大,达到破坏时所需要动应力越大,含水率越大,达到破坏时所需要的动应力越小。动内摩擦角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大非线性增大,起初增大的速度较快,然后逐渐变慢,最后增大速度趋于零,动内摩擦角增大量较小。动黏聚力在未振动时最大,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大,动黏聚力非线性减小,起初减小速度较快,然后变慢,最后逐渐趋近于一个不为零的数。经过推导得知动黏聚力与振次间关系符合乘幂函数关系。动内摩擦角与振次间关系也可进行函数拟合。可以发现用代入等效破坏振次画莫尔圆的方法得出动强度指标与直接将等效破坏振次代入到拟合曲线所得动强度指标相差不大,可将拟合曲线作为求动强度指标的一种方法。一维自由场分析可知铁车站以上土层随着埋置深度的减小,相对位移在逐渐增大,当接近地表时达到最大值0.05m。地震响应分析可知,地下结构有向x轴正向倾斜的趋势,结构中水平最大变形量为4.1cm。

二、引起红土表层硅铝比值增大原因的可能性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引起红土表层硅铝比值增大原因的可能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宣城向阳剖面网纹红土粒度端元分析及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及剖面划分
2 研究方法
    2.1 粒度分析
    2.2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2.3 端元分析
3 结果和讨论
4 结论

(2)九江加积型红土土壤微形态特征及成土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南方红土研究进展
        1.2.2 土壤微形态学在古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剖面描述与样品采集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壤薄片的制备及鉴定
        2.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加积型红土土壤微形态特征
    4.1 土壤基质
    4.2 土壤孔隙
    4.3 土壤形成物
    4.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积型红土沉积与风化背景
    3.1 粒度与沉积特征
    3.2 加积型红土风化特征
        3.2.1 色度变化特征
        3.2.2 磁化率变化特征
        3.2.3 常量元素组成及参数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加积型红土微形态特征与成土环境
    5.1 土壤微形态与成土环境演化
    5.2 土壤微形态与网纹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地貌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貌研究进展
        1.2.2 地貌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大山包地区概况
        2.1.1 范围界定
        2.1.2 地质
        2.1.3 地貌
        2.1.4 气候和水文
        2.1.5 植被和土壤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地貌形态与类型特征
        2.3.2 地貌演化与区划
        2.3.3 地貌生态环境效应
第3章 地貌形态与类型特征
    3.1 地貌形态特征分析
        3.1.1 海拔
        3.1.2 起伏度
        3.1.3 坡度、坡向及坡谱
        3.1.4 地势起伏和层状地貌
    3.2 地貌类型特征分析
        3.2.1 基本地貌类型
        3.2.2 地貌成因类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貌演化与区划
    4.1 地貌演化特征
        4.1.1 地貌演化简史
        4.1.2 地貌演化特征定量分析
    4.2 各小区地貌特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貌生态环境效应
    5.1 海拔梯度气候效应
        5.1.1 气温海拔梯度变化
        5.1.2 降水海拔梯度变化
        5.1.3 气候垂直带谱
    5.2 海拔梯度植被效应
    5.3 海拔梯度土壤效应
        5.3.1 土壤垂直带谱
        5.3.2 土壤理化性质海拔梯度变化特征分析
    5.4 地貌的土地利用效应
        5.4.1 基于海拔分异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5.4.2 基于坡度分异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5.4.3 基于坡向分异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5.4.4 基于地形位指数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5.4.5 地貌分异的土地利用强度及多样性特征分析
    5.5 地貌的黑颈鹤生境效应
        5.5.1 地貌因子与鹤群点关联性分析
        5.5.2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黑颈鹤生境与地貌环境变量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地貌形态及类型特征
        6.1.2 地貌演化与区划
        6.1.3 地貌生态环境效应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花岗岩风化壳中易风化矿物物理和化学变化及其风化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花岗岩风化壳研究现状
        1.2.2 单矿物研究现状
        1.2.3 锶同位素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来源
    2.1 区域地质构造
    2.2 区域气候条件
    2.3 样品来源
    2.4 样品前处理
    2.5 样品测试
        2.5.1 黑云母密度测试
        2.5.2 黑云母硅质测试
        2.5.3 黑云母粉末X衍射分析
        2.5.4 残积全样及单矿物群体地球化学分析
        2.5.5 残积全样及单矿物单体地球化学分析
        2.5.6 残积全样及单矿物群体锶同位素分析
第3章 黑云母在风化过程中变化特征
    3.1 颜色与硬度变化
    3.2 密度变化
        3.2.1 样内密度的不均匀性
        3.2.2 样间密度的差异性
    3.3 矿物层间结构(X衍射)与矿物演变
    3.4 小结
第4章 风化壳及其单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4.1 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4.1.1 残积全样
        4.1.2 黑云母
        4.1.3 角闪石
        4.1.4 长石
    4.2 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4.2.1 残积全样
        4.2.2 黑云母
        4.2.3 角闪石
        4.2.4 长石
    4.3 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4.3.1 残积全样
        4.3.2 黑云母
        4.3.3 角闪石
        4.3.4 长石
    4.4 小结
第5章 风化壳及其单矿物风化程度
    5.1 风化壳
    5.2 黑云母
    5.3 角闪石
    5.4 长石
    5.5 小结
第6章 风化壳及其单矿物锶同位素特征
    6.1 Sr、Rb含量的变化特征
    6.2 锶同位素组成特征
    6.3 小结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7.1 区域总体风化特征
    7.2 化学元素富集与流失的原因
    7.3 Sr同位素变化的控制因素
    7.4 风化壳及其矿物风化特征的环境指示意义
    7.5 结论与展望
        7.5.1 结论
        7.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黑云母XRD衍射图谱
附录B 剖面采样及实验图
附录C 剖面层位样品前处理图
致谢
作者简历

(5)浙江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磁性特征及其对成土过程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与剖面概况
    1.2 实验方法
2 数据与分析
    2.1 磁性特征
    2.2 漫反射光谱特征
    2.3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和TOC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6)亚热带山地垂直带土壤发生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亚热带山地土壤性状的垂直变化
2 关于亚热带山地土壤的成土过程
3 脱硅富铁铝化多维度的表现
4 红化作用和黄化作用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
5 地形演变影响了亚热带山地土壤脱硅富铁铝化的持续进行
6 结论

(7)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风化壳与风化作用
        1.2.2 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研究
        1.2.3 风化壳的定年研究
        1.2.4 古风化壳、古土壤的古气候环境意义
        1.2.5 四明山古夷平面成因与演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概况
    2.2 气候特征
    2.3 地质地貌特征
    2.4 土壤与植被特征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及剖面特征
    3.2 研究方法
        3.2.1 粒度
        3.2.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3.2.3 粘土矿物XRD测试
        3.2.4 磁化率
        3.2.5 pH值
第四章 实验分析与结果
    4.1 粒度特征
        4.1.1 粒度分布特征
        4.1.2 粒度参数特征
    4.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 粘土矿物XRD分析
        4.3.1 粘土矿物定性与半定量分析
        4.3.2 粘土矿物组合与分布特征
    4.4 pH值及磁化率特征
第五章 讨论
    5.1 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特征
    5.2 地球化学指标参数及化学风化强度
    5.3 四明山古风化壳发育时期的古气候环境探讨
        5.3.1 古风化壳粘土矿物成因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5.3.2 四明山典型古风化壳与世界各地现代风化壳的对比
        5.3.3 古风化壳低频磁化率与粒度和风化参数的相关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宣城向阳剖面网纹红土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及网纹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网纹红土的研究现状
        1.2.1 网纹红土的形成年代
        1.2.2 网纹红土的形成机制
        1.2.3 网纹红土的气候环境意义
    1.3 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1.3.1 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技术的原理
        1.3.2 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技术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形构造
        2.1.2 气候水文
        2.1.3 土壤植被
    2.2 剖面描述与样品采集
        2.2.1 剖面描述
        2.2.2 样品采集
    2.3 研究方法
        2.3.1 微区元素测试
        2.3.2 粒度测试
        2.3.3 网纹形态获取
        2.3.4 数据的处理与制图
第三章 网纹红土微区地球化学分布及变化特征
    3.1 基质和网纹微区地球化学的分布特征
        3.1.1 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微区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3.1.2 过渡区域微区地球化学变化特征
    3.2 基质和网纹在网纹层的地球化学变化特征
        3.2.1 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网纹层地球化学组成及变化特征
        3.2.2 白色网纹和红色基质地球化学风化特征
    3.3 基质和网纹元素变化率分析
第四章 网纹成因研究
    4.1 特征元素比值和粒度特征反映的网纹成因信息
        4.1.1 特征元素比值反映的网纹成因信息
        4.1.2 粒度特征反映的网纹成因信息
    4.2 元素变化对网纹成因的指示
        4.2.1 植物根系作用对元素分异的影响
        4.2.2 地下水作用对元素分异的影响
    4.3 网纹形态特征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9)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泥岩红土动力特性及地下结构抗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2 红土及地下结构抗震研究现状
        1.2.1 红土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1.2.2 红土的动力特性及地下结构抗震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动变形试验
        1.3.2 动强度试验
        1.3.3 红土地层地下结构抗震模拟研究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地震活动性
        2.5.1 历史地震影响
        2.5.2 仪测小震活动
        2.5.3 地震构造危险性综合评价
        2.5.4 地震环境综合评价
第三章 研究区红土工程工程地质性质
    3.1 泥岩残积红土物理力学性质
    3.2 泥岩残积红土的静三轴剪切试验
    3.3 小结
第四章 泥岩残积红土动力特性研究
    4.1 动三轴试验概述
        4.1.1 动三轴试验仪器
        4.1.2 试样的制备
        4.1.3 动三轴试验方案与试验步骤
    4.2 泥岩残积红土的动变形特性
        4.2.1 动变形概述
        4.2.2 动变形特征
    4.3 泥岩残积红土的动强度特性
        4.3.1 动强度概述
        4.3.2 动强度的破坏标准与动强度准则
        4.3.3 固结围压对泥岩残积红土动强度的影响
        4.3.4 固结比对泥岩残积红土动强度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泥岩残积红土地层下典型的地下结构抗震模拟分析
    5.1 概述
        5.1.1 MIDAS GTS NX数值模拟等效线性分析
        5.1.2 自由场分析
    5.2 二维等效性分析
    5.3 反应加速度法基本原理
    5.4 一维自由场分析和模型建立及相关参数
    5.5 结果与分析
    5.6 反应位移响应分析
        5.6.1 模型建立及相关参数
        5.6.2 反应位移云图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地下结构在不同埋置深度的影响
    6.1 前言
    6.2 有限元模型
    6.3 时程分析法得到分析结果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昆明呈贡大学城玄武岩残积红土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土研究现状
        1.2.2 土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3.1 褶皱
        2.3.2 断层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类型
        2.4.2 地下水埋深及岩体透水性
        2.4.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2.5 地震活动性
        2.5.1 地震历史影响
        2.5.2 地震构造危险性评价
        2.5.3 地震动参数
第三章 试验用土的基本静力学指标
    3.1 试验用土概况
        3.1.1 试验用土描述
        3.1.2 试验用土取样过程
    3.2 试验用土的液塑限试验
    3.3 试验用土的比重试验
    3.4 试验用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3.5 试验用土的击实试验
    3.6 试验用土的静三轴剪切试验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玄武岩残积红土动变形特性研究
    4.1 概述
    4.2 试验方案及内容介绍
        4.2.1 试验仪器
        4.2.2 试验方案
        4.2.3 试验土样
        4.2.4 试验步骤
    4.3 骨干曲线
        4.3.1 围压对骨干曲线的影响
        4.3.2 固结比对骨干曲线的影响
        4.3.3 含水率对骨干曲线的影响
    4.4 动模量
        4.4.1 围压对动模量的影响
        4.4.2 固结比对动模量的影响
        4.4.3 含水率对动模量的影响
    4.5 动剪切模量
        4.5.1 围压对动剪切模量的影响
        4.5.2 固结比对动剪切模量的影响
        4.5.3 含水率对动剪切模量的影响
    4.6 阻尼比
        4.6.1 围压对阻尼比的影响
        4.6.2 固结比对阻尼比的影响
        4.6.3 含水率对阻尼比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玄武岩残积红土的动强度特性研究
    5.1 概述
    5.2 动强度曲线
        5.2.1 围压对动强度曲线的影响
        5.2.2 固结比对动强度曲线的影响
        5.2.3 含水率对动强度曲线的影响
    5.3 动强度指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玄武岩残积红土地层地铁车站抗震模拟研究
    6.1 概述
    6.2 反应位移法
        6.2.1 反应位移法概述
        6.2.2 反应位移法计算方法
    6.3 地铁车站抗震模拟研究
        6.3.1 一维自由场分析
        6.3.2 地震响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引起红土表层硅铝比值增大原因的可能性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宣城向阳剖面网纹红土粒度端元分析及指示意义[J]. 许良宇,杨立辉,张硕,翟天成. 地球与环境, 2021(06)
  • [2]九江加积型红土土壤微形态特征及成土环境研究[D]. 王琳怡.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地貌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段霄.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花岗岩风化壳中易风化矿物物理和化学变化及其风化指示[D]. 党丽丽. 鲁东大学, 2021(12)
  • [5]浙江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磁性特征及其对成土过程的响应[J]. 龚亚玲,胡忠行,李文,周云鹏,朱丽东. 第四纪研究, 2021(01)
  • [6]亚热带山地垂直带土壤发生的讨论[J]. 章明奎. 中国农学通报, 2020(23)
  • [7]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王文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宣城向阳剖面网纹红土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及网纹成因研究[D]. 张硕.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9]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泥岩红土动力特性及地下结构抗震研究[D]. 何骁.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10]昆明呈贡大学城玄武岩残积红土动力特性研究[D]. 刘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红土表层硅铝比增加的可能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