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和面部充血伴上腹痛

皮肤和面部充血伴上腹痛

一、皮肤及颜面充血伴上腹部疼痛(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铸[1](2021)在《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之下文本翻译错误分析及译后编辑模型研究 ——以医学词条汉英翻译为例》文中指出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是一种端到端的编码-解码结构,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获取自然语言之间的映射关系。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作为机器翻译的最新发展阶段,较之传统基于短语的机器翻译,其输出结果在忠实度与流畅度方面有了显着提升,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更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然而,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译文质量仍待提高。本文选取5958条医学词条作为素材,以文档形式上传至谷歌(https://translate.google.cn/)与百度(http://fanyi.baidu.com/translate)在线翻译平台,并用所得英译结果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文参考已有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型,将错误类型归结为四个类别。研究结果显示:(1)两种神经机器翻译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类型,即误译、冗译、漏译、词序不当;(2)由于训练所使用的语料库不同,百度与谷歌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所呈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此外,两种神经网络机器翻译频繁出错的原因主要为缺乏语境意识与文化意识;(3)本文从人工干预方面提出机器译文质量改进建议:针对误译,可运用直译、意译、增加注释、参考平行文本的方法来修改机译错误;针对漏译和冗译,可分别运用增译和减译的方法来修改机译错误;针对词序不当,可运用词序调整的方法来修改机译错误,以期提高医学词条机器翻译的质量。针对以上发现,笔者认为针对该类医学专业领域翻译,应该以“机译+初级审校+高级审校(医学背景专业)”的模式进行,从而有效保证译文质量。

张雨琪[2](2021)在《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寻常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主要累及面部的慢性皮肤病,发病率高,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中医学虽无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属中医学中“粉刺”、“痤”等范畴。从古至今,中医学对寻常痤疮的认识,从病因病机到理法方药已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诊疗共识和大量各具特色的诊疗经验数据。既往研究多通过文献整理、经验总结、数据挖掘等方式,对个别医家、流派的寻常痤疮诊疗经验加以总结、对比。但限于诊疗经验的分散性,寻常痤疮相关中医药诊疗经验数据中的大量隐性知识难以被挖掘与利用。研究目的探索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以寻常痤疮中医药领域文献为数据源,复用中医药及相关领域的顶层知识分类标准与术语表,根据领域知识特点,构建包含理论、实践两部分知识的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借助知识图谱在关联、表达、利用知识上的优势,表达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间的关联,以期提升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的获取效果,实现寻常痤疮名医诊疗经验的整合和知识发现。研究方法(1)根据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构建目标,制定知识图谱涉及的知识层次。梳理寻常痤疮中医药诊疗知识体系,参考中医药领域现有知识分类标准,制定知识图谱的知识框架。(2)分析寻常痤疮中医药诊疗知识特点与侧重方向,根据领域本体构建的七步法,确定本体的覆盖范围与术语粒度,收集领域术语,复用、组合领域本体、中医药领域通用术语表、中医证候术语表以及中西医疾病、治法和药物术语表等,整合特色分类体系,构建本体的分类体系,定义满足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表达的特征性数据属性,完成领域本体构建。(3)选择高质量的寻常痤疮中医药事实知识,利用知识抽取技术结合人工审校标注的方法,获取结构化数据,进行事实知识之间、事实与本体知识之间的知识融合,构建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选择图数据库加以存储,实现语义搜索等应用示例。研究结果(1)构建了互操作性与名医经验知识表达良好的知识图谱知识结构。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以名医经验的表达和使用为目标,制定了包含模式和事实两部分的知识图谱知识层次。该知识层次支持理论知识与诊疗经验的表达,既能发挥领域本体的语义优势,又能促进医案中隐性知识的的完整保存与分析利用。通过对寻常痤疮中医药诊疗知识体系的梳理、对中医药领域现有知识分类标准的分析,制定了包含疾病、证候、分期与传变、生理特征、症状体征、治则治法、药物、机体形态、中医操作/方法、医家共10种语义类型,治疗、分析、使用、包含、进程、现象表达、特性、实例化、subClassOf共9种语义关系的知识图谱知识框架,能够支持领域协作的互操作需求。(2)构建了符合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表达特色的本体。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本体部分以单义术语为最小术语粒度,梳理核心概念的中西医正名“寻常痤疮”和“粉刺”,选择具有中医特色的术语定义,据此收集相关术语,着重构建了分类体系的疾病、证候、治则治法部分,定义了数据属性ID、名、异名、来源、来源文献、相关性、疾病诊断、专长、部位、频率、时长、时刻、次序、剂量、疗程、特殊煎法和诊疗经验,在protege中加以编辑,完成本体构建。(3)构建了提升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获取效果的的知识图谱。以专科医家的医案作为事实知识来源,通过基于规则的知识抽取和标准统一的人工审校标注,获得结构化数据。通过知识消歧,将知识图谱的本体部分与名医经验部分关联起来;通过知识对齐,融合医案知识。选择图数据库Neo4j,使用Py2neo导入数据,构建了包含5911个实体、15193条关系的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能够支持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的语义搜索和知识发现,提升了领域知识的可获取性。研究结论(1)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知识层次应当至少具有事实和模式2层,使得领域公认知识和医家个人经验都能够得到良好表达;知识框架中除中医药领域知识图谱通用的知识类型外,还需根据疾病知识的表达需求设置特色的知识类型。(2)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领域本体部分不应强调细粒度术语的构建。构建分类体系全面的本体结构,为临床应用提供拓展组合的空间,能够更好地支持寻常痤疮中医药个性化诊疗中,对术语的灵活组合使用。(3)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可按照知识结构、领域本体和事实知识的顺序加以构建,构建过程中需关注中医药领域对疾病中各类知识的描述侧重、知识图谱的应用目标以及领域现有工作的复用,重视领域专家的需求与指导。

王赛男[3](2020)在《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半导体激光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念珠菌及IL-17、IL-38炎性因子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rosive Oral Lichen Planus,EOLP)患者唾液标本评估IL-17、IL-38、念珠菌的水平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EOLP的短期临床疗效并且通过唾液样本评估其对IL-17、IL-38和念珠菌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EOLP患者(研究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通过ELISA法检测唾液标本中IL-17和IL-38表达水平,同时用改良沙氏培养基和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检测念珠菌的检出率及念珠菌的种类,分析它们与EOLP之间的相关性。然后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在口腔内科就诊的90例EOLP初诊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0名患者,A组治疗方式为:1 mL复方倍他米松和1 mL利多卡因混合后注射于病损处黏膜下;B组治疗方式为:半导体激光局部点状“Z”形照射治疗;C组患者治疗方式为:A+B混合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病损处的糜烂面积、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VAS评分)、症状体征,以及治疗前后唾液中炎性因子IL-17、IL-38以及念珠菌检出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炎性因子IL-17、IL-38的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念珠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念珠菌的种类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以感染白色念珠菌为主。三组患者治疗前糜烂面积、疼痛程度及症状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糜烂面积均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治疗后与A、B组糜烂面积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比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阶段组间比较,C组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观察期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B、C组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B、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治疗后IL-17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与A、B组相比,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B、C三组IL-38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与A、B组相比,IL-3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OLP的发生与念珠菌感染及IL-17、IL-38的升高显着相关。联合治疗比单一治疗效果好,能快速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糜烂面愈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联合治疗能促进IL-17降低,IL-38升高,减轻炎症反应,减轻念珠菌感染。

王淞[4](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李小兰[5](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魏仁贤[6](2020)在《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拟对李家庚教授发表的论文、着作、临床病案研究,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数据挖掘,探讨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治疗脾胃病等疾病的经验,总结临床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方法搜集李家庚教授2011年至2018年的门诊医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等);研读李家庚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整理有关调摄、药物、方法宜忌、病症等方面的经验;举例分析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胃癌、胃食管反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脾胃病验案,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15种疑难杂病临床验案。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与分析:标准化后的病案数据录入Excel表格,数据清洗整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Weka3.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再通过Pajek2.0复杂网络软件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展示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规律等。结果李家庚教授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及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具体如下。1.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贡献(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编着大量仲景相关的着作,从整体出发,以六经辨治为思想核心,融合寒温,师事百家,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宏观上阐发仲景思想;微观上考辨《伤寒论》中“复”、“消息”、“除中”内涵,考证王叔和生平,析辨小柴胡汤证非半表半里证(病位、定性、临床实践),探讨仲景所用虫类药、温燥药(附子、半夏)药物毒效及宜忌,体现学重伤寒,用药平稳,顾护脾胃及阴津,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指出三百九十七法是张仲景辨治精髓,亦是临证辨治的重要思想来源,推崇精研三百九十七法的奥旨,病脉证治为重点进行思考,该法划分标准乃凭仲景原条文。(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从易经角度阐述仲景学说,倡导医学时空数理观的独特思想,阐述生理、病理、症候、辨治、传变及预后等,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及恒动观点,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六经辨治为根本,法随证立、药随症变、方因机变、辨病治疗等有机结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核心。(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随证论治主,将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有机融合,多法联用。融寒温为一体,师事百家,灵活辨治。(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总结仲景试探法用于疾病诊断、试探性治疗、判断预后;因势利导法分随病情利导、随病位利导、随病性利导;运用救逆法逆转病因、优化治疗及预防传变的治未病思想。并利用这些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治疗鼻咽部恶性肿瘤溃烂、血肿等。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1)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急性热病: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与辨病治疗,方以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根据风热犯卫、少阳阳明合并气分热盛、三焦邪热壅盛随证加减;结合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肿瘤、中耳炎、鼻炎、淋巴结炎等辨病治疗。(2)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痰、水、瘀等停聚,或经络脏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六经辨证为主,经、时方配合葛根、钩藤,随证加减。葛根20g、钩藤15g作为对药配合使用,通治诸多眩晕,安全有效。(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1)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内外因素交攻致精气血津液变化影响耳部;以气滞血瘀、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病涉五脏;填精、调气、和血、和津液为主要治法;治疗以经验方随证加减,并根据随年龄、性别等适宜用药。(2)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发病与脏腑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尤以脾肾肺三脏为甚。治以调理脾肾肺为本。方选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加减填补肾精;八珍汤加减补益脾胃气血、健运中州;银翘散、麻黄汤等解表以散邪;配合疏肝理脾、补血养心、通利三焦和膀胱等法。(3)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阴虚阳亢络脉失养为主要病因病机;祛邪通络、调和气血阴阳为基本治法;柴胡疏肝散、四物汤合牵正散为常用方剂。(4)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病机与邪气外袭、脾胃虚弱、肾阳亏虚等脏腑气血不足关系密切;温补脾肾、升阳清热为主要治法;麻黄升麻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加减为主方。(5)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肝郁气滞、气血瘀阻,或寒凝血瘀,或因虚致瘀为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为主要治法;当归芍药散、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主方。(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内外多种因素致热、湿、痰、瘀、郁互结为主要病机。发病以湿热、气郁为先;日久可致气虚、阴虚、血瘀、痰阻。清热袪湿,化瘀除痰为主要治法。肺结节以清肺热为重,常以银翘散或五味消毒饮加减;乳房肿块以清中焦湿热为要,常以半夏泻心汤加减。随证配合化痰、温阳、散结、解郁、化瘀等法治疗。(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1)和调五脏法治疗基因缺陷等所致不孕不育:五脏六腑皆可致不孕不育,非独肾也;中药可以治愈部分基因缺陷、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的不孕不育。治疗上常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变通,各有侧重。或以治肾为主,或疏肝为要,或健运脾胃为核心,或肺肾同治、脾肾同治等。如解表散邪治肺;清热除湿、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以治脾;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以治肝;补益阴阳治肾;补血、清火以治心等。(2)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冠心病以气血阴阳亏虚本,湿、热、寒、痰、郁瘀阻心脉为标;消补温三法为主要治法,分温心阳、补气阴、消痰瘀和郁气;随证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二陈汤、五苓散、血府逐瘀汤等加减。(3)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中气下陷、肝郁气滞或寒凝肝脉为主要病机;益气升阳,健脾养血为主要治法;补中益气丸合保和丸为主要方剂。(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1)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热毒瘀阻鼻咽为鼻咽部肿瘤等恶性病变的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灵活运用试探法、救逆法、因势利导法;“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乃自创验方,治疗鼻咽部恶性溃烂疗效较好。(2)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热、毒、湿、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热毒湿瘀互结,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而发黄疸为主要病机;泄热、解毒、利湿、化瘀、行气为主要治法;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辨病治疗联合辨治;李氏退黄汤为有效经验方。(3)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热毒瘀阻肢体关节为根本病机;解毒化瘀,清热祛湿为主要治法;经验方“解毒化瘀汤”加减为主要处方,疗效明显。(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1)精选方剂,经时方合用,提高疗效。(2)用药当轻灵平稳,忌滥用温补,过补即毒,如人参等;也不要因噎废食,某些性烈或带毒性药物适量使用也能为补,如附子、细辛适量可以补阳。斟酌使用,增效减毒。(3)病症经验:小方专药适宜运用,增效减毒。(4)调摄适宜,减少疾病产生及复发。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经验举隅:(1)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气痰瘀毒互结为主要病机。早期肝经气郁、脾胃阳虚多见;中期湿浊内生、血瘀痰凝为多;晚期胃热津伤、气血双亏、瘀毒内阻为主。治疗扶正与袪邪同用,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法,方选李氏退黄汤加减。(2)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合藿香正气散、丹参饮等加减。(3)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正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火郁为标;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随证(症)加减。(4)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阴虚液涸,气虚血亏,阳虚阴凝,胃肠燥热,气郁食滞通降受阻为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治分清虚热、清湿热、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消瘀血、消食积、消郁气。(5)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湿热壅滞肠道,脾胃虚弱,瘀血内生形成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清热祛湿、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加减为主要方剂。(6)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初起热毒瘀滞肠道,日久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为主要治法;配合调理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等。常用方剂有乌梅丸、白头翁汤、十灰散等经时方结合。(7)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可由情志、饮食、劳倦、寒湿、湿热等导致肠道气机紊乱,传导失司;治疗以疏肝理脾、益气养血、除湿清热为常用治法;乌梅丸、藿香正气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为常用方剂。(3)慢性胃炎数据挖掘结果(1)719例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脘胀、胃脘痛、反酸、嗳气等症为常见主诉;(3)舌红、苔黄、脉弦为主要舌脉;(4)气滞、血瘀、湿热、血虚、气虚等为主要病因证素;(5)核心证型分为六型,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最多见。(6)常用方剂:半夏泻心汤,藿香正气散;二陈汤,黄连温胆汤;丹参饮;柴胡疏肝散,旋覆代赭汤;当归芍药散等。(7)常用中药:生甘草、茯苓、茯神、黄连、黄芩、藿香、佩兰、法半夏、丹参、赤芍、白芨、川芎、延胡索、海螵蛸等。(8)核心药对:佩兰→藿香、白芨→海螵蛸、炒麦芽→炒谷芽、香橼→佛手、白芍→赤芍、茯神→茯苓、黄连→法半夏、黄芩→黄连等。(9)核心药物聚类成6个新处方:如藿香-佩兰-法半夏-炒白术-茯苓-茯神;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海螵蛸-白芨;葛根-钩藤-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藿香-法半夏等。(10)证-症关系,证-方关系,证-药关系:如脾胃湿热为例,以胃脘痛、脘胀、嗳气、胃脘灼热等为主症;常以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佩兰等治疗;主要使用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等。(4)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与生活、饮食因素、生理规律影响、心理因素、疾病传变因素等有关。(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总结了脾胃病验方: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赤芍、白芍、丹参、川芎、白芨、海螵蛸、陈皮、佛手等。结论1.伤寒学术思想(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5)伤寒杂病,圆机活法;(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2.临证辨治思想(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要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验方加减,药随证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总结了李家庚教授将伤寒、易经结合的时空数理观;试探救逆,因势利导等伤寒学术思想。(2)多角度总结了临证辨治思想,及秘验方等临证经验。如“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李氏退黄汤”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家庚教授辨治特色及用药特点。(3)总结了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注重粘膜修复等脾胃病辨治特点;(4)数据挖掘出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如核心药物聚类的6个新处方;总结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以和助通,以消为补等辨治特点。

韩析霖[7](2020)在《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方汤剂中地黄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现代临床应用医案、临床经验及临床病例报道中含有地黄的经方汤剂,对经方汤剂中地黄在临床中主要治疗的疾病、证候、症状、应用剂量及配伍等因素进行探索,以期得到基于现代临床医案的经方汤剂中地黄应用的病-证-量效关系,为临床应用地黄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含地黄经方汤剂的临床应用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医案中涉及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4.1中的经典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挖掘现代医案中经方汤剂地黄的关联规律。结果:1百合地黄汤现代治疗作用范围广泛,涉及内科、妇科、皮肤科等疾病,最常治疗不寐、癫狂、郁证等疾病;临床辨证以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为主;其病位以心肺常见;临床中常见饮食口味症状、情志症状、二便症状,与百合病症状较为相似;其临床中单一脉象常见细、数、弦,舌象常见舌质红、舌体瘦、舌苔少。应用生地时常配伍百合、知母、麦冬等药物,而熟地常配伍百合、知母、生地等药物。其生地剂量的平均值为10.1g,常用剂量为20g,常用剂量范围为10g~21g,剂量分布区间为[30g,60g];熟地剂量的平均值为11.5g,熟地的常用剂量为15g,其常用剂量范围为10g~20g,剂量分布区间为[10g,15g]。诊断为阴虚火旺的证候中,处方中仅运用了生地,其平均用量为20.35g,其常用剂量为20g,常用剂量范围为(15g,20g),剂量分布区间为[10g,60g]。2防己地黄汤临床应用范围常以中医内科、皮肤科、儿科疾病为主;辨证以血热证出现频次最高(9次);其临床常见单一脉象为弦、数、滑;常见舌象为舌质红、舌体胖、舌苔白;临床中常以神志类症状最为常见,其中狂躁类症状出现频率为42.86%,静默少言类症状出现频率为42.86%;其常用配伍与防己地黄汤原方一致。生地的平均剂量为47.05g,常用剂量为60g,常用剂量范围为30g~60g,剂量分布区间为[10g,120g]。在治疗血热证时,生地的平均用量为53.89g,常用剂量为60g,常用剂量范围为(25g,75g),剂量分布区间为[15g,120g]。3黄土汤医案中,血证占50.87%,妇科出血性疾病占7.02%,其中以便血最为常见;中医辨证以脾胃虚寒(31.11%)、脾不统血(14.44%)、脾肾阳虚(6.67%)最为常见;其临床中最常出现的单一脉象为细、沉、无力;最常出现的舌象为舌质淡、舌体胖、舌苔白;临床中患者常出现虚弱类全身症状,如神疲乏力、倦怠等。生地剂量平均值为14.95g,常用剂量为15g,常用剂量范围为(10g,15g),剂量分布区间为[9g,30g];熟地剂量平均值为15g,常用剂量为10g,常用剂量范围为(9.25g,18.75g)剂量分布区间为[9g,30g],其配伍应用与原方相似。在脾胃虚寒证的病例中,其生地平均用量为14.77g,其常用剂量为15g,常用剂量范围为(13.5g,15g),剂量分布区间为[10g,20g];其熟地平均用量为16.14g,其常用剂量为15g,常用剂量范围为(10g,24g),剂量分布区间为[9g,30g]。4胶艾汤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妇科疾患,其中诊断为崩漏频次最高(19次),占医案总数的34.55%;临床辩证常以气血两虚证为主;其单一脉象常见细、弱、沉脉,舌象常见舌淡、舌体胖、舌苔薄白;临床中患者以妇科症状最为常见,如月经淋漓、阴道出血等。生地剂量平均值为17.43g,生地常用剂量为30g,常用剂量范围为(12g,24g),其剂量分布区间为[10g,30g];熟地剂量平均值为15.92g,熟地常用剂量为30g,其常用剂量范围为(12g,20g),剂量分布区间为[10g,30g]。在气血两虚证的病例中,熟地平均用量为14.4g,最常用量为15g,常用剂量范围为(12g,15g),剂量分布区间为[12g,15g];生地的平均用量为12.8g。5炙甘草汤医案中诊断为心悸的病例占总数的76.06%,临床辨证为气血两虚证及气阴两虚证频次较高;其出现频次较高的单一脉象为结、细、代,出现频次较高的舌象为舌质淡、舌体胖、苔薄白;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心悸、胸闷最为常见。其生地剂量平均值为30.13g,常用剂量为30g,常用剂量范围为(14.25g,30g),剂量分布区间为[6g,250g]。熟地剂量平均值为22.2g,常用剂量为15g,常用剂量范围为(15g,22g),剂量分布区间为[10g,45g]。在气阴两虚证的病例中,其生地的平均用量为23.98g,其常用剂量为30g,其常用剂量范围为(12.5g,60g),其剂量分布区间为[10g,120g];其熟地的平均用量为19.5g,常用剂量为18g,其常用剂量范围为(10.5g,21.75g),其剂量分布区间为[10g,30g]。6统计学分析表明现代临床应用中,百合地黄汤、胶艾汤、黄土汤中的生地用量、熟地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防己地黄汤与炙甘草汤、百合地黄汤、胶艾汤、黄土汤中生地用量有差异(P<0.05);炙甘草汤与百合地黄汤、胶艾汤、黄土汤生地用量有差异(P<0.05);炙甘草汤与百合地黄汤、胶艾汤、黄土汤中熟地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炙甘草汤与百合地黄汤、胶艾汤、防己地黄汤整方剂量有差异(P<0.05);胶艾汤与百合地黄汤、黄土汤、炙甘草汤整方剂量有差异(P<0.05);炙甘草汤与防己地黄汤、黄土汤、百合地黄汤、胶艾汤的药味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医家对于经方汤剂中地黄的功效认识有所深入,其配伍环境、炮制等因素是影响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在百合地黄汤医案中,常使用其治疗阴虚火旺证与气阴两虚证,其主要发挥功效为养阴除热。在防己地黄汤的医案中,其生地剂量大于炙甘草汤、百合地黄汤、黄土汤、胶艾汤中的用量,常用其治疗血热证,其现代地黄平均剂量、整方平均剂量均小于原方用量,但仍为现代大剂量应用生地的典型方剂。在黄土汤医案中,生地、熟地未发挥主要作用,主要以小剂量应用为主,最常用熟地配伍其他药物,充分运用熟地性温的特性。在胶艾汤的医案中,其生地、熟地常用来治疗气血两虚证与冲任不固证,且主要配伍熟地,从药物配伍比例看,配伍比例更加贴近胶艾汤原方干地黄为六两时的用量比例。运用炙甘草汤时,地黄的特点为剂量较大,剂量范围广泛,主要运用于治疗气血两虚与气阴两虚证,而生地在治疗气阴两虚时其剂量大于其治疗气血两虚证,而熟地剂量治疗气血两虚证时剂量中大于其治疗气阴两虚证,可见炙甘草汤现代应用中生地强于滋阴、而熟地强于补血,此外生地起到了活血通脉的作用。

李聪聪[8](2020)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明确排序法对因诊疗在医患沟通中的患者人文因素》文中提出背景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是具有一定癌变风险的口腔黏膜疾患。OPMDs患者较其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癌”、焦虑等心理,且不同性格特征、职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OPMDs患者在接受诊疗意见的便捷度、执行与配合医嘱等方面会呈现不同的表现,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其病种一般被定为病因不明,何老师团队多年来按照病因明确排序法诊疗,更需要关注患者配合情况及沟通顺畅情况。目的初步探析OPMDs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等因素在医患沟通中表现出来的人文表现,为进一步研究影响OPMDs医患沟通的患者人文因素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2020年1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科名医门诊就诊的黏膜病患者信息,统计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诊断及“医患沟通时间”(不包括问诊、检查时间)。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纳入患者1177人,OPMDs患者329人,非OPMDs患者848人,平均年龄(49.35±16.72)岁;其中以40-60年龄段为多见。OPMDs患者的医患沟通时间比非OPMDs患者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PMDs中不同年龄、病种患者的沟通时间有统计学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间医患沟通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本研究资料的范围内,OPMDs比非OPMDs患者沟通时间相对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本研究资料的范围内,OPMDs医患沟通时间无性别差异,有年龄、病种差异。3.在本研究资料的范围内,OPMDs患者中以口腔扁平苔藓为最多,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和口腔白斑次之,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红斑再次之。创伤性溃疡伴或不伴白斑癌变发生率较高。4.本研究局限性:研究仅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种及“沟通时间”,可能不尽周全地代表医患在门诊的具体沟通情况,对患方人文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将深入探查影响医患沟通舒适顺畅或顺畅度失败的患者情绪早期识别的量化策略。

陈马可(Mark Chern)[9](2019)在《紫草地黄汤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中医证治特点,提出中医药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思路及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的参考。方法:收集整理近代与激素依赖性湿疮有关的研究文献,总结激素依赖性湿疮的临床表现及血热证的辨证论治,结合个人临床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有效案例,提出该病的治疗策略及紫草地黄汤的应用方法。结果:激素依赖性湿疮为湿疮演变而成的病理情况。激素依赖性湿疮的产生取决于湿疮患者长期、反复性的激素使用,且必须有湿疮患者停用激素使用方出现戒断后的“反跳现象”,此为激素依赖性湿疮,即使度过急性期后亦可持续停留于皮炎发作状态。此病在临床表现上有广泛的特征,患者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皮炎症状,因此给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激素依赖性湿疮的病因基于激素的使用,西医多使用激素治疗皮炎,对此治疗效果不佳。本文通过疾病辨证论治,展现了中医药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优势,应用中药帮助消退皮炎,不仅能缓解停用激素后的急性皮炎发作,亦可终止疾病的周期性复发,使疾病得以痊愈。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宜用凉血之法,在紫草地黄汤(紫草、生地、丹皮、赤芍)的基础上随症加减,可在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长期或过量外用激素软膏而停止使用是导致激素依赖性湿疮的主要因素。激素软膏导致邪气阻滞于肌肤,浸淫血脉,日久化热化毒,伏于血分。虽然激素软膏能明显改善皮疹症状,一旦停止使用则热毒释放于局部,散发至周围,甚至全身。血热证表现为皮色鲜红或暗红,散于局部或弥漫全身,皮下有灼热感,体内热盛兼有明显恶寒,皮肤瘙痒剧烈,夜间不能入眠,舌面多光滑,舌色偏紫,脉洪大有力或滑数而沉等症状。经51病例观察,其中40例表现为血热证,以紫草地黄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表明在治疗皮肤科疑难杂症方面,中医药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

姜璇[10](2019)在《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吉益东洞的学术思想、其对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的构建过程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⑴揭示东洞与我国医家在研究经方方药规律时所秉承的不同视角及其原因;⑵发掘东洞在确定药证和方证时的具体推理步骤和遵循的原则;⑶阐明辨方(药)证论治与辨证论治两种方式的异同以及互补关系,从而为经方的临证应用提供方法上的借鉴。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的方法,借助科学哲学、逻辑哲学以及社会文化思想史比较法进行研究。第一章参考《历代中药文献精华》,借助中华医典的检索功能,从本草学着作入手探究我国医家在研究经方药物规律时所显露的药证萌芽,特别关注各部着作“序言”中着者的编撰主旨,以揭示我国医家对经方药物的研究取向;第二章利用吉益东洞的有关文献资料,简介其医论医说和着作,探究方(药)证辨证思维背后的学术思想和哲学基础;第三章围绕《药征》一书,详解东洞确定药证的逻辑推理方式,从归纳逻辑的视角审视方(药)证辨证体系;第四章从方证和药证的关系入手,探讨东洞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第五章从方(药)证辨证方式所具有的思维特点入手,讨论东洞方(药)证辨证方式的利弊以及与辨证论治的互补作用,并结合实例说明后世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结果第一章:在近代以前我国的本草学着作中,确实存在着为数不少的药证雏形,但我国医家并不将对药物适应症的归纳视作研究重点,反因“司外揣内”、“重神轻形”的思维定势而忽略了对外在症状的总结、独注重药物内在作用机理的探求。第二章:“求实”是东洞的医学观。疾医论、方证相对论、万病一毒论是东洞的三大学术思想。东洞由于理论思辨能力不足而混淆了病因和病机的概念,这是其放弃辨证论治方式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东洞在确定药证的过程中自发地运用了探求因果关系的穆勒五法和探求条件属性的条件化归纳逻辑,其欲寻求的药证既是“应用某药有效”的充分条件(必效证)、又是必要条件(必见证)。第四章:东洞方证体系的确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药证的构建,由药证构建方证是基于这样的原理:若将方剂和方证视作两个集合,药证对应就是两个集合所遵循的映射法则。为保护方剂的系统质特征,东洞采取了“主药原则”和“增损离合原则”。由药证构建方证可弥补方证条文过简的不足,便于类方和类症的鉴别,且对药证的识别可极大地带动方证的辨识。但由药证构建方证亦有一定的局限。第五章:东洞的方(药)证属于经验定律,辨方(药)证论治的方式主要是经验思维。其既具有经验思维和经验的优势、又有不足。其优势由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使东洞的方(药)证辨证体系更趋完善;其不足之处由后世医家引入理论思维来弥补。结论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严谨性在于其采取了合乎逻辑的方式将方证和药证进行相互推导从而试图确定方(药)与症状、体征之间的必然性关系即方证的“主证”和药证的“主治”,并且在这种相互推导过程中东洞十分注重方药的构效关系问题,且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洞所确立的药证和方证实则是依赖于归纳法而获得的经验定律,它只告知“是什么”,而无法解决“为什么”。我国医家注重的正是“为什么”,即将药性理论和病理学说相结合来阐释方药的作用机理,二者显示出对经验和理论的不同信任度。方(药)证辨证体系的经验性质赋予其与近代科学相似的实证精神,因而更轻易地与近代医学融合。但在本质上,方证中的主证和辨证论治中的病机是内外相应的关系,辨方(药)证论治与辨证论治同属整体层面上的原因疗法。辨方(药)证论治和辨证论治之间的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⑴方证有启发、简化和规范辨证论治的作用;⑵辨证论治可为方证的辨析提供基本方向;⑶辨证论治中对病机的把握可找寻到新的方(药)与证的对应关系。

二、皮肤及颜面充血伴上腹部疼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肤及颜面充血伴上腹部疼痛(论文提纲范文)

(1)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之下文本翻译错误分析及译后编辑模型研究 ——以医学词条汉英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s
    1.3 Structure of thesis
Chapter Two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T and NMT
    2.1 Traditional machine translation
        2.1.1 History of traditional machine translation
        2.1.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machine translation
    2.2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2.2.1 History of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2.2.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NMT
Chapter Three Literature review
    3.1 Studies on text type based on NMT
        3.1.1 Studies on non-technological text translation
        3.1.2 Studies on technological text translation
    3.2 Studies on errors evaluation based on NMT
        3.2.1 Errors evaluation
        3.2.2 Errors evaluation models
    3.3 Studies on post-editing based on NMT
        3.3.1 Domestic Studies
        3.3.2 Foreign Studies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4.1 Material
    4.2 Data collection
    4.3 Evaluation model
Chapter Five Results
    5.1 Comparison between Google and Baidu Translates
    5.2 Typical errors in two NMT versions
        5.2.1 Mistranslation
        5.2.2 Missing translation
        5.2.3 Redundancy
        5.2.4 Improper words order
    5.3 Post-editing strategies
        5.3.1 Strategies for correcting mistranslation
        5.3.2 Strategies for correcting redundancy and missing translation
        5.3.3 Strategies for correcting improper words order
Chapter Six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
    6.2 Limitations
    6.3 Significance and recommend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2)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文献综述
    1.1 寻常痤疮的中医药认识与研究
        1.1.1 寻常痤疮的基本内涵
        1.1.2 寻常痤疮的中医诊疗进展
        1.1.3 寻常痤疮的中医药信息学研究
    1.2 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2.1 中医药知识图谱的基本内涵
        1.2.2 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
        1.2.3 小结
2 前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知识结构构建技术研究
    3.1 以名医经验的表达和使用为目标制定知识层次
    3.2 知识体系结合领域知识分类标准制定知识框架
        3.2.1 寻常痤疮中医药诊疗知识体系分析
        3.2.2 中医药领域知识分类标准对比分析
        3.2.3 制定知识框架
    3.3 小结
4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本体部分构建技术研究
    4.1 确定本体的覆盖范围与术语粒度
    4.2 梳理领域重要术语
        4.2.1 梳理核心概念寻常痤疮的定义及中西医病名
        4.2.2 收集领域各类别术语
    4.3 调查、复用已有本体、术语表
        4.3.1 领域现有本体的优势与不足
        4.3.2 复用领域术语表的选择与介绍
    4.4 构建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本体部分的分类体系
        4.4.1 构建疾病分类体系
        4.4.2 构建证候、治则治法分类体系
        4.4.3 构建其他概念分类体系
    4.5 定义本体中的数据属性
    4.6 编辑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本体部分
    4.7 小结
5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名医经验部分构建技术研究
    5.1 寻常痤疮中医医案知识分析
        5.1.1 医案知识框架是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知识框架的子集
        5.1.2 事实知识可通过医案按语加工或知识补齐加以丰富
    5.2 原始数据向知识图谱的转换过程与技术路线概述
    5.3 医案数据收集
        5.3.1 根据疾病诊断筛选医案
        5.3.2 根据施治医家筛选医案
    5.4 数据清洗
    5.5 医案知识抽取
        5.5.1 基于规则的医案实体抽取
        5.5.2 人工审校标注
        5.5.3 根据实体属性与医案结构抽取关系
    5.6 医案知识融合
        5.6.1 区分医案知识中的实体与概念
        5.6.2 知识消歧
        5.6.3 知识对齐
    5.7 基于图数据库Neo4j的知识图谱数据存储
    5.8 小结
6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应用示例
    6.1 通过语义搜索获得寻常痤疮相似证候的诊疗经验
    6.2 获取知识关联获取寻常痤疮同病异治的诊疗经验
    6.3 通过实体属性获取药物加减经验
    6.4 小结
7 研究结果与讨论
    7.1 研究结果
        7.1.1 构建了互操作性与名医经验知识表达良好的知识图谱知识结构
        7.1.2 构建了符合寻常痤疮中医药表达特色的本体
        7.1.3 构建了提升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获取效果的的知识图谱
    7.2 讨论
        7.2.1 事实知识是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中名医经验的重要部分
        7.2.2 本体知识是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实现知识关联的重要途径
        7.2.3 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具有特色分类层次:病证结合的证候和类方
        7.2.4 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的构建需要领域专家的参与
8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8.1 研究结论
        8.1.1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知识层次与知识框架
        8.1.2 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本体特征
        8.1.3 形成了中医药疾病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
    8.2 不足与展望
        8.2.1 缺少知识图谱的质量控制与评估环节
        8.2.2 领域理论知识中缺少关系部分
        8.2.3 知识图谱中知识种类和数据量有待进一步扩充
        8.2.4 缺少规则知识,限制知识图谱的智能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图表索引
    附录2 医家列表
致谢
个人简介

(3)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半导体激光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念珠菌及IL-17、IL-38炎性因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IL-17、IL-38炎症因子及念珠菌与该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 实验方法
        4 数据处理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EOLP的临床疗效及对IL-17、IL-38相关炎症因子及念珠菌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 实验方法
        4 数据处理
    结果
        1 临床治疗效果
        2 实验室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临床病例展示
    临床病例展示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1 生平概述
    2 着作介绍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1 肺系病证
        1.1 感冒
        1.1.1 风寒、风热之辨
        1.1.2 治疗法则
        1.1.3 分型证治
        1.1.4 经验用药
        1.1.5 注意事项
        1.1.6 小结
        1.2 咳嗽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法则
        1.2.3 分型证治
        1.2.4 特色用药
        1.2.5 小结
    2 心系病证
        2.1 胸痹
        2.1.1 病因病机
        2.1.2 治疗法则
        2.1.3 分型证治
        2.1.4 小结
        2.2 狂证
        2.2.1 病因病机
        2.2.2 治疗法则
        2.2.3 分型证治
        2.2.4 小结
        2.3 痴呆
        2.3.1 病因病机
        2.3.2 治疗法则
        2.3.3 分型证治
        2.3.4 小结
        2.4 恐惧
        2.4.1 病因病机
        2.4.2 治疗法则
        2.4.3 分型证治
        2.4.4 小结
    3 脾胃病证
        3.1 泄泻
        3.1.1 病因病机
        3.1.2 治疗法则
        3.1.3 分型证治
        3.1.4 临证要点
        3.1.5 小结
    4 肝胆病证
        4.1 臌胀
        4.1.1 病因病机
        4.1.2 治疗法则
        4.1.3 分型证治
        4.1.4 软化肝脾验方
        4.1.5 小结
        4.2 胆痹
        4.2.1 病因病机
        4.2.2 施治法则
        4.2.3 分型证治
        4.2.4 小结
        4.3 内伤头痛
        4.3.1 病因病机
        4.3.2 施治法则
        4.3.3 分型证治
        4.3.4 用药特色
        4.3.5 小结
    5 肾系疾病
        5.1 水肿
        5.1.1 病因病机
        5.1.2 治疗法则
        5.1.3 分型证治
        5.1.4 专药专方
        5.1.5 小结
    6 气血津液疾病
        6.1 内伤发热
        6.1.1 分辨外感内伤
        6.1.2 把握时间规律
        6.1.3 分型证治
        6.1.4 小结
    7 肢体经络病证
        7.1 腰痛
        7.1.1 病因病机
        7.1.2 治疗法则
        7.1.3 分型证治
        7.1.4 小结
        7.2 痿证
        7.2.1 病因病机
        7.2.2 治疗法则
        7.2.3 分型证治
        7.2.4 小结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1 大气一元论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3 医易相通论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3.2.1 辨证恒动思维
        3.2.2 方剂灵活化裁
        3.2.3 剂型丰富发展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4.2.1 明辨病位
        4.2.2 治病于未发
        4.2.3 应时组方选药
        4.2.4 应时服药
        4.2.5 预测病势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5.2.3 胃气为脉之本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5.4 治胃之法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6.1 风药概说
        6.2 风药性能
        6.2.1 风药多味辛
        6.2.2 风药以泻为主
        6.2.3 风药性走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6.3.1 风药治风
        6.3.2 风药治血
        6.3.3 风药治湿
        6.3.4 风药助火
        6.3.5 风药升阳
        6.3.6 风药止痒
        6.3.7 风药通滞
        6.3.8 风药开玄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7.2.1 量从症变
        7.2.2 量从人变
        7.2.3 减量间服
        7.2.4 遵古不泥
        7.2.5 精准靶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5)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第一节 专着类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第四节 特殊病种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第一节 蛇叹肿毒
        一、蛇叹肿毒概述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第二节 小儿疳积
        一、小儿疳积概述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四、小儿疳积现状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第三节 肚腹痛
        一、肚腹痛概述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第四节 心头痛
        一、心头痛概述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四、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李家庚教授伤寒学术思想及贡献
    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
    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
    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
    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
    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
    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
第二章 李家庚教授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1.重六经及脏腑,广经方应用
        1.1 小柴胡汤加减六经辨治为主治疗急性热病
        1.2 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
    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
        2.1 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
        2.2 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
        2.3 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
        2.4 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2.5 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
    3.内外合邪理论经时方复用辨治肺结节、乳腺肿块
    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
        4.1 和调五脏法辨治基因缺陷等不孕不育
        4.2 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
        4.3 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
    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
        5.1 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
        5.2 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
        5.3 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
    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
        6.1 方法宜忌
        6.2 药物运用
        6.3 病症治验
        6.4 关于调摄
第三章 李家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1.李家庚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理论渊源
        1.1 宗《内经》以脾胃为本,保护脾胃是治未病关键
        1.2 遵仲景六经辨治,重视脾胃调理
        1.3 从《金匮要略》杂病辨治,顾护脾胃
        1.4 融后世百家学说,多维辨治脾胃病
        1.5 参考现代诸论,衷中参西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传承中的运用
        2.1 频数分析
        2.2 聚类分析
        2.3 关联规则
        2.4 贝叶斯网络
    3.李家庚教授脾胃病辨治思路及特点
        3.1 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
        3.2 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
        3.3 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
        3.4 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
        3.5 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
    4.脾胃病经验举隅
        4.1 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
        4.2 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
        4.3 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
        4.4 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
        4.5 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
        4.6 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4.7 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第四章 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经验的数据挖掘
    1.资料来源
    2.资料筛选
    3.诊断标准
    4.纳入标准
    5.排除标准
    6.疗效评价标准
    7.研究方法
        7.1 病案资料筛选和整理
        7.2 病案术语的标准化
        7.3 数据录入
        7.4 数据清洗
        7.5 数据挖掘和分析
    8.研究结果
        8.1 慢性胃炎分类及伴发疾病频数分析
        8.2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8.3 主症频数分析
        8.4 刻下症状频数分析
        8.5 舌诊、脉诊频数分析
        8.6 中医病因证素频数分析
        8.7 患者证型分布
        8.8 方剂使用频数统计
        8.9 药物频数分析
        8.10 慢性胃炎病案核心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8.11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症关系分析
        8.12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药关系分析
        8.13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胃炎新处方分析
        8.14 慢性胃炎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8.15 李家庚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规律
    9.讨论
        9.1 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
        9.2 病位在胃,涉及诸脏
        9.3 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
        9.4 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
        9.5 以和助通,以消为补
        9.6 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
        9.7 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
        9.8 验方加减,药随证变
    10.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验案举隅
结语
    1.伤寒学术思想
    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3.脾胃病辨治经验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脾胃病的中医辨治及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三 李家庚教授撰写着作大要
致谢

(7)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方汤剂中地黄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地黄功效概述
    2 历代医家对于经方地黄的认识
        2.1 百合地黄汤
        2.2 防己地黄汤
        2.3 黄土汤
        2.4 芎归胶艾汤
        2.5 炙甘草汤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百合地黄汤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排除标准与数据标准化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医案基本资料
        3.2 医案诊断与证候
        3.3 中医四诊资料
        3.4 处方描述性统计
        3.5 处方关联分析
        3.6 百合地黄汤统计学分析
    4 讨论
        4.1 诊断与证候讨论
        4.2 中医四诊资料讨论
        4.3 处方数据结果讨论
第二部分 防己地黄汤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排除标准与数据标准化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医案基本资料
        3.2 医案诊断与证候
        3.3 中医四诊资料
        3.4 处方描述性统计
        3.5 处方关联分析
        3.6 防己地黄汤统计学分析
    4 讨论
        4.1 诊断与证候讨论
        4.2 中医四诊资料讨论
        4.3 处方数据结果讨论
第三部分 黄土汤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排除标准与数据标准化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医案基本资料
        3.2 医案诊断与证候
        3.3 中医四诊资料
        3.4 处方描述性统计
        3.5 处方关联分析
        3.6 黄土汤统计学分析
    4 讨论
        4.1 诊断与证候讨论
        4.2 中医四诊资料讨论
        4.3 处方数据结果讨论
第四部分 胶艾汤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排除标准与数据标准化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医案基本资料
        3.2 医案诊断与证候
        3.3 中医四诊资料
        3.4 处方描述性统计
        3.5 处方关联分析
        3.6 胶艾汤统计学分析
    4 讨论
        4.1 诊断与证候讨论
        4.2 中医四诊资料讨论
        4.3 处方数据结果讨论
第五部分 炙甘草汤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排除标准与数据标准化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医案基本资料
        3.2 医案诊断与证候
        3.3 中医四诊资料
        3.4 处方描述性统计
        3.5 处方关联分析
        3.6 炙甘草汤统计学分析
    4 讨论
        4.1 诊断与证候讨论
        4.2 中医四诊资料讨论
        4.3 处方数据结果讨论
第六部分 不同方剂间统计学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方剂中的生地剂量
        3.2 不同方剂中的熟地剂量
        3.3 不同方剂中的地黄剂量
        3.4 不同方剂的整方剂量
        3.5 不同方剂的药味数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口腔潜在恶性疾患明确排序法对因诊疗在医患沟通中的患者人文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口腔潜在恶性疾患明确排序法对因诊疗在医患沟通中的患者人文因素
    引言
    1 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展望
    7 参考文献
    8 病例报告口腔潜在恶性疾患临床五例
        病例一 沟通顺畅型全口扁平苔藓拆金属冠一例
        病例二 沟通顺畅型白斑病理会诊癌变一例
        病例三 沟通顺畅型微小白斑恶变一例
        病例四 沟通困难型小白斑焦虑过当一例
        病例五 沟通冲突型口腔扁平苔藓多发伴白斑一例
    9 病例沟通小结
第二部分 附加内容:口腔扁平苔藓角质形成细胞培养提取外泌体的预实验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初步结果
    4 初步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外泌体携带 miRNA 参与口腔扁平苔藓发病的相关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章1《Possible roles of exosomal mi RNA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ral lichenplanus》
    文章2《现代化讯息手段在口腔医师未来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临床应用》
    文章3《口腔医学领域的材料学应用与新进展》
    文章4《灼口综合征生物神经社会心理性疾病模式的研究进展》 《中华口腔医学》
    文章5《Hyphal Formation is Enhanced by121°C Heat Inactivation of Serum Added to Culture Media》
    文章6《卫生干预对年轻恒牙托槽正畸牙周黏膜健康水平的意义》
    文章7《口腔扁平苔藓及其草本植物类辅助用药的主要研究进展》
    文章8《常见口腔黏膜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文章9《2150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患病群体及就诊特点分析》
    文章10《现代化讯息手段在口腔医师未来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临床应用》
    专利申请《一种用于治疗非糜烂期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白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作者简历

(9)紫草地黄汤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湿疮的基本概念
    1.1 病因病机
    1.2 临床表现
    1.3 西医的治疗对策
    1.4 中医的治疗对策
    1.6 总结
2. 激素依赖性湿疮的基本概念
    2.1 发病机制
    2.2 临床表现
    2.3 诊断标准
    2.4 治疗方法
    2.5 存在问题
3. 中医对激素依赖性湿疮的认识
    3.1 病因病机
    3.2 证候类型
    3.3 治病对策
    3.4 常用方药
4. 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治探析
    4.1 病机特征
    4.2 辨证要点
    4.3 局部辨证
    4.4 全身辨证
    4.5 治法撷要
    4.6 紫草地黄汤方解
    4.7 紫草地黄汤临床化裁
    4.8 临床注意
5. 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验案举例
6.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病例汇总表
    附录2: 近19年有关激素依赖性湿疮中药治疗的研究
    附录3: 不同皮肤病之血热证治
    参考文献(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方(药)证”与“辨方(药)证论治”在本文中的含义
        1.1 中医学中“证”与“证候”概念的古今更替
        1.2 “方证”和“药证”中“证”的含义
        1.3 本文所探讨方(药)证辨证体系的含义——以“征”代“证”
    2 经验、实证和归纳逻辑
        2.1 经验和实证
        2.2 归纳逻辑
    3 中日医学的承嬗离合脉络
        3.1 我国医学自宋至近代的演进与《伤寒论》研究的三次高潮
        3.2 日本汉方医学的演进及与我国医学的关系
第一章 我国古代本草学着作中经方药证雏形及对经方药物的研究视角
    1 选择本草学着作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2 以经方证药用的本草学着作概况
    3 各部着作中蕴含的药证雏形概况
        3.1 《本草图经》
        3.2 《本草衍义》
        3.3 《神农本草经疏》
        3.4 《本经逢原》
        3.5 《神农本草经读》
        3.6 《本经疏证》
        3.7 《长沙药解》
        3.8 《经证证药录》
        3.9 《本草思辨录》
    4 近代以前我国医家对经方用药的研究视角
        4.1 对“所以然”的探求
        4.2 视《内经》为经方的源头
    5 近代以前我国本草学着作中体现出的经方用药研究存在的问题
        5.1 迷信经典
        5.2 歧见横生
第二章 吉益东洞的生平与学术思想简介
    1 吉益东洞生平简介
    2 医学观——求实
        2.1 眼见为实
        2.2 实证亲试
    3 医论医说
        3.1 疾医论
        3.2 方证相对论
        3.3 万病一毒论
    4 与我国医家截然不同的“药能”观
        4.1 药皆毒,毒即能
        4.2 取其然者,而莫眩其所以然者——药证是“药能”的最终结论
        4.3 欲正方法者,先详药能——药证和方证之间的关系
    5 东洞着作简介
        5.1 方证三部曲
        5.2 《药征》——东洞药证和方证体系的奠基之作
第三章 东洞药证体系的确立
    1 《药征》的编撰体例
        1.1 药征(主治、旁治)
        1.2 考征
        1.3 互考
        1.4 辨误
        1.5 品考
    2 药证的推导方法——归纳法的应用
        2.1 药证的探求依赖于归纳法的原因
        2.2 归纳法在药征确定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3 东洞药征的类型和特点
        3.1 药征的类型
        3.2 药征的特点
    4 东洞药证体系的严谨和疏漏
        4.1 严谨(合理性)
        4.2 疏漏
    5 从归纳法角度审视药(方)证辨证体系
        5.1 东洞与我国医家对经方药物应用规律的研究方法比较
        5.2 从东洞与排除归纳法创始者培根思想的相同点谈起
        5.3 “归纳问题”的挑战——辨方证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关联
第四章 东洞方证体系的构建
    1 药证在构建方证中的作用
    2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方法和所遵循的原则
        2.1 基于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的主药原则
        2.2 基于类方的增损离合原则
        2.3 实证亲试原则
    3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意义
        3.1 提高方证的辨识度
        3.2 把握核心证、拓展方用
        3.3 临证中药证对方证的统领作用
        3.4 通过药证可发掘其他古经方的方证
    4 由药证构建方证的机械性
        4.1 方证的系统质属性
        4.2 方证的非唯一性
    5 方证三部曲的相互补充
第五章 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利弊及后世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1 东洞方(药)证辨证方式的利弊
        1.1 优点
        1.2 不足
    2 后世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
        2.1 日本汉方家对东洞蔑视理论的批判
        2.2 近现代日本古方派医家对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的修正
    3 后世医家对方(药)证辨证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3.1 对原有方(药)证的细化
        3.2 对原有方证的引申
        3.3 新方(药)证的确立
        3.4 方证——疾病谱的确立
        3.5 方证——体质对应关系的探索
    4 东洞方(药)证辨证体系对近现代日本汉方医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四、皮肤及颜面充血伴上腹部疼痛(论文参考文献)

  • [1]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之下文本翻译错误分析及译后编辑模型研究 ——以医学词条汉英翻译为例[D]. 张天铸.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2]寻常痤疮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D]. 张雨琪.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半导体激光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念珠菌及IL-17、IL-38炎性因子影响的研究[D]. 王赛男. 青岛大学, 2020(01)
  • [4]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6]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D]. 魏仁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方汤剂中地黄的应用研究[D]. 韩析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口腔潜在恶性疾患明确排序法对因诊疗在医患沟通中的患者人文因素[D]. 李聪聪. 浙江大学, 2020(02)
  • [9]紫草地黄汤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应用探讨[D]. 陈马可(Mark Cher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10]吉益东洞药证方证辨证体系研究[D]. 姜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标签:;  ;  ;  

皮肤和面部充血伴上腹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