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语境与翻译研究

后殖民语境与翻译研究

一、后殖民语境与翻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全国[1](2019)在《后殖民翻译书写中的记忆建构》文中指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从殖民视角反观和审视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生成过程中文化形态之间的权力争斗。在后殖民翻译书写实践中,记忆是译者翻译行为和读者阅读行为建构的起点,也是参与建构的重要的过程变量。在对后殖民翻译中记忆的内涵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分析后殖民翻译书写中译者记忆对其主体间性、民族身份、文化认同的建构作用,并分析了读者记忆对其心理预期和阅读反应的建构作用。研究表明,在后殖民语境下,无论在译者主体性和读者心理预期等微观层面,还是在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等宏观层面,译者通过翻译书写、修复和还原被扭曲的民族记忆,完成对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建构。

顾晓燕[2](2020)在《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对翻译学的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和哲学将目光投向彼此并不是历史的偶然,哲学与翻译从诞生之初就因语言而密不可分。翻译活动尤其是文学翻译存在着自身特有的问题系,即语言与不可还原于该语言的逻辑运作之间的关系,因此翻译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重要的部分,构成了语言学、文学和哲学三者内在关系的一种深度思考,对于书写和翻译、诗学建构中意义与形式的本体论上的追问。同时,翻译又将他者和思想的异质性纳入研究的范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相互开启,来自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对翻译经由实践上升至理论构建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法国哲学是继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哲学之后的又一个辉煌的“哲学时刻”,它在接受欧洲大陆哲学以及英美哲学影响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众多法国哲学家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也往往对翻译有着特殊的关注,他们思考的问题恰恰也是翻译研究的关注焦点。本论文旨在梳理当代法国哲学家在“主体”、“意义”、“文本”、“空间”“伦理”、“他者”、“好客”等与翻译相关的关键概念的流变,将哲学概念的发展和对翻译学的影响结合起来,建立哲学和翻译学的对话,突出前者对后者的切实影响和启示。以“概念”为纲,以期纲举目张,将哲学思潮中的核心概念和翻译学中的关键词紧密结合起来,构成两者之间的“对话”,避免哲学和翻译学各自的“独白”。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正文部分共有四章,分别为“翻译的主体”、“翻译中的意义”、“翻译的历史和空间”和“翻译的伦理”。在绪论部分,首先强调了翻译学和哲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指出翻译学的构建需要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翻译研究自古以来就有哲学话语介入的传统,构建翻译哲学也是目前翻译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代法国哲学构成了哲学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法国哲学家关注的主体、意义、语言、文本、自我和他者等问题都是与翻译研究息息相关的主题。绪论部分对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以“概念”为主线索的思路,力图初步构建起法国哲学思想和翻译研究之间更为紧密的对话。第一章主要论述翻译的主体。以“主体”为关键词,在梳理当代法国哲学“主体性”概念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将其与翻译主体的认识联系起来,回顾翻译研究中主体性质的历史流变,并进行理性反思。普遍性主体的式微迎来的是主体间性的黎明,但主体间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宏大叙事主体性的扬弃。本章侧重于讨论法国思想家对主体的设定和思考及其对翻译主体的定位的影响,其中包括利科思想中主体在阐释学中的地位、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中的主体特质以及从“看”到“听”的主体认识和思维模式的转变,由此带来翻译主体性研究中“迂回”、“分裂”和“利他”的三大趋势。第二章探讨翻译中涉及的“意义”问题。本章首先对比语言命名论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系统论对“意义”定义产生的影响,随后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变化作为线索,梳理了从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到巴特和拉康等众多哲学家和思想家理论中能指相对于所指逐步松动直至后来居上的历史流变过程,意义愈发呈现出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能指相对于所指的漂浮最终在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那里演化为一场“延异”的游戏,意义之间的价值关系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重建,播撒把文本带进文本性中,对文本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使新的意义成为可能。然而,当“延异”的意义在对翻译合法性发出致命性一击的同时,德里达又悖论性地提出“必须翻译”的强烈诉求,指出翻译的失败就是整个哲学的失败。与此同时,我们在法国现象学的发展中看到梅洛-庞蒂将身体纳入意义的研究之中,与德里达一样,他的身体间性理论也显示出翻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悖论性特点,并使一种身体的翻译学成为可能。第三章着重讨论翻译的历史和空间。这一章首先基于福柯的“知识型”和“断裂”理论,分析从西方文艺复兴到古典时期直至现代,翻译话语是如何在历史中被构建的,不同时代的翻译思想是如何与它所处的时代的思维方式紧密相连,又呈现出怎样“断裂”的特征。其次,本论文将追溯福柯的“权力空间”思想的形成脉络,分析空间-知识-权力的三元辩证的思想,主张在历史之外赋予翻译以空间的维度,并借用福柯的“异托邦”思想对翻译空间进行具体的描述。福柯对权力和话语的研究将历史性带进了结构主义,证明翻译从来不是思想自由的表现,从本质上它是话语增殖和权力运作的结果,翻译作为话语自诞生伊始就受到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始终处在权力目光的凝视之下。空间维度对当代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在其后主要分析萨义德的“东方学”、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以及对布尔迪厄“场域”和“习性”等空间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第四章集中讨论“翻译的伦理”问题。这一章首先将在区分“伦理”和“道德”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厘定“翻译伦理”的概念,并分析翻译作为一种理解本身凸显出来的“伦理”问题。其次论文将按翻译伦理思考中突出的三个关键词:“他者”、“好客”和“哀悼”逐一进行分析,主要涵盖了列维纳斯、利科和德里达三个哲学家的思想。论文将挖掘三个关键词的历史形成过程和在不同哲学家理论中的阐释,并将其与翻译思考紧密联系起来。在“他者”问题上,论文主要结合列维纳斯“绝对他者”的思想与贝尔曼的“存异”的翻译伦理进行联系,发掘其思想上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好客”和“哀悼”,论文将对比利科和德里达对于两个概念的不同看法,力图做出异同点之间的对比,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各个章节论述内容的总结,试图对翻译的主体性、翻译中的意义、翻译的历史和空间以及翻译的伦理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和特征,勾勒出在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影响下的翻译研究所呈现出的总体趋势,并尝试对翻译理论的前景进行展望。

彭永涛[3](2017)在《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教学》文中研究说明在后殖民语境下,翻译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双语转化活动,而是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的一种博弈性的活动。在翻译活动中,译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译者的培养,则是根本所在。本文将就后殖民语境下中国翻译教育应该如何开展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对翻译教学的研究,来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译者,促进翻译活动更好地开展,以及促进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之间更好地交流。

石子娟[4](2014)在《论后殖民语境下的新闻翻译》文中提出新闻除了真实性、时效性外,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新闻传播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权力、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操控。新闻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处理必然不只是对文本意义的准确传达,还需要考虑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利益关系。后殖民翻译研究为新闻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后殖民语境中研究新闻翻译不再是单纯地对文本语言形式的研究,而是充分考虑到历史、政治、权力及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对翻译的影响。着重探讨了在后殖民语境中新闻翻译受到的影响以及该采取何种策略进行新闻翻译。

章汝雯[5](2014)在《后殖民理论与文化翻译》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层出不穷,译学研究超越了传统的语言中心主义模式,赞助人、诗学、意识形态、权力、政治等因素不断地被纳入研究范围,跨学科趋势日益明显,译学界呈现出理论繁荣的盛景。在翻译研究实现"文化转向"后,后殖民理论观点被用来审视翻译与权力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分层次阐述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领域的影响,厘清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探讨其引发的问题,并预测其发展方向。

胡作友[6](2014)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文中研究说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拓展,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延续,是把翻译与帝国联系起来的翻译研究。传入中国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经历了译介、评论、综合研究、应用与反思等不同层面的"理论"旅行,最终在中国生根、发芽、长大,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论接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人深思,引导译界学人深度思考翻译学的建设问题。

林君[7](2013)在《后殖民语境下翻译和文化身份研究 ——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英文原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后殖民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以翻译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黄仁宇作品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中隐藏于写作中的翻译现象,旨在揭示译者文化身份定位对其翻译行为的影响以及文本翻译对中国文化身份的彰显作用。通过分析黄仁宇的文化身份意识以及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中对中国特有文化元素翻译策略的选择,笔者揭开黄仁宇及其翻译作品的神秘面纱,即:拥有中国语言文化背景的黄仁宇在面对西方文化霸权时,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对话为己任,承担起“以民族性为立足点的文化中介者”之职;黄仁宇在写作、翻译过程中广泛使用异化翻译策略处理中国特有文化元素的翻译,以此彰显中国文化身份、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本研究对进一步认识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关系以及对中国特有文化因素的翻译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屠国元,李文竞[8](2013)在《论原文和译文的解释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哲学诠释学认为翻译中译文与原文间具有解释关系,这种解释关系是一般性的。从文本分析的角度看,女性主义视角和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译文与原文间的关系是一种突出重点的解释,是一般性解释关系的具体表现,前者突出了女性的主体性,后者体现了殖民主义文化权利的不平等性。

骆贤凤[9](2012)在《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伦理研究》文中指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以后,出现了文化学派、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解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翻译理论。这些翻译理论对于拓宽翻译研究的视野和领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后现代主义翻译理论往往矫枉过正,脱离了翻译本质的要求。文化学派认为翻译就是改写与操纵,译者的主体性被无限扩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传统翻译理论是一种性别歧视,是父权政治下的产物,因而致力于性别解放;后殖民翻译理论把民族身份与地位问题作为翻译的核心问题,把翻译视作“征服”与“反抗”的竞技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否认意义的确定性,将翻译研究引向混乱与虚无。形形色色的翻译伦理悖论,翻译活动本身的伦理属性,以及哲学界“文化伦理转向”思潮的影响,共同导致了翻译研究的伦理转向,翻译中的伦理问题从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者的身份是“仆人”、“带着镣铐的舞者”以及“隐形人”等,译者的职责就是绝对地忠实于原文、原作者,不得有丝毫的创造性。在后现代语境下,译者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彰显,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成为译者不可避免的选择,恰当的“创造性叛逆”会使译文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也不能随意而为,它受到译者的道德规范与伦理原则的制约。那么,译者到底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伦理原则?这些伦理原则又怎么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保障和实施呢?这就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认为,在后现代语境下,译者应该遵循诚信、责任、规范和正义等主要伦理原则,这些伦理原则要求译者正确处理翻译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文化间的关系以及恰当协调各个利益之间的关系。然而,这些伦理原则并不具备强制性的约束力,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如果没有翻译制度伦理以及译者底线伦理的保障,这些伦理原则就无法真正起到规范译者行为的作用。翻译制度伦理则不同,它是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把翻译活动中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原则体现出来,使这些伦理规范与原则制度化、法律化和规范化;同时,翻译的法律法规也要求体现翻译的伦理追求和价值判断。翻译制度伦理具有法律效应的规范约束力,可以起到保障译者伦理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翻译制度伦理建设,严格管理翻译行业的资质认证,规范翻译市场的准入制度,完善翻译行业的诚信机制,促进翻译立法。但是,仅有翻译制度伦理的他律作用,还不能从根本上保证译者的各项伦理原则在翻译过程中的实施。只有把翻译制度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内化为译者的内心信念,并外化为其翻译实践活动中的正义行为,形成译者的底线伦理观念,促成译者的自律意识,养成尊重原文及原作者、尊重读者以及尊重他者文化的良好风气,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翻译行业中的种种失范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译者的底线伦理观念和意识,提高译者的伦理素养,实现译者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从而推动翻译行业健康、良性、有序地发展。

刘彦仕[10](2011)在《后殖民语境下辜鸿铭的译者文化身份及其翻译行为》文中研究说明以权力差异为先导的后殖民语境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无论在文化价值观、诗学规范,还是读者意识等问题上都会体现出一定的主观意识,表现其个人或社会的价值取向、翻译行为和策略选择。文化身份和翻译行为的关系实质上是译者在两种语言的诗学规范和文化价值观上加以抉择的体现。选择辜鸿铭的译者文化身份为个案分析,从后殖民视角分析他在译介实践中的翻译行为,探究文化身份有利于深化对译者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使用和翻译意图等问题的认识。

二、后殖民语境与翻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殖民语境与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后殖民翻译书写中的记忆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后殖民翻译书写中译者记忆对其主体性的建构
三、后殖民翻译书写中读者记忆对其心理预期的建构
四、后殖民翻译书写中译者记忆对其民族身份的建构
五、后殖民翻译书写中译者记忆对译文认知语境的建构
六、后殖民翻译书写中译者记忆对文化认同的建构
七、结语

(2)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对翻译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 翻译的主体性
    第一节 “黄昏”下的翻译主体性
    第二节 迂回的翻译主体
    第三节 分裂的翻译主体
    第四节 利他的翻译主体——从“看”到“听”
第二章 翻译中的意义
    第一节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第二节 被解构的意义
    第三节 言语、身体与意义
第三章 翻译的历史和空间
    第一节 一种翻译的考古学
    第二节 翻译的空间性
第四章 翻译的伦理
    第一节 理解的伦理
    第二节 他者或另一个我(alter ego)?
    第三节 “好客”和“哀悼”
结论
参考文献

(3)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后殖民主义与翻译
2 后殖民语境下两大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
3 后殖民语境下中国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4)论后殖民语境下的新闻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殖民理论研究 二、后殖民语境中的新闻翻译研究 (一)后殖民语境中新闻翻译的选材 (三)后殖民语境中新闻翻译措辞的选择 三、结语

(5)后殖民理论与文化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走向文化翻译
二、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冲击
    (一)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键词之一:杂糅
    (二)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键词之二:政治
    (三)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键之三:权力
三、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研究在中国:回应、问题与展望
    (一) 批评性回应
    (二) 存在的问题

(6)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三、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译界的影响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

(7)后殖民语境下翻译和文化身份研究 ——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英文原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三章 后殖民翻译理论及文化身份述要
    第一节 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翻译理论介绍
    第二节 后殖民语境下翻译和文化身份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 后殖民语境下黄仁宇的文化身份意识、历史写作及翻译行为
    第一节 黄仁宇生平介绍
    第二节 黄仁宇的文化身份意识
    第三节 黄仁宇的历史写作与翻译行为
第五章 后殖民语境下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中的翻译现象与文本翻译对中国文化身份的彰显
    第一节 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及其中文版《万历十五年》中的特殊翻译现象
    第二节 后殖民语境下文本翻译与中国文化身份的彰显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
致谢
个人简历

(8)论原文和译文的解释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解释关系的普遍性
    2.1 哲学诠释学对翻译的启示
    2.2“翻译”话题中译文与原文的关系
    2.3 借助哲学诠释学精神的译文与原文的关系
3 突出女性主体性的解释关系
    3.1 女性主义本身的解释性
    3.2 女性主体性的体现
4 突出后殖民主义的解释关系
    4.1 后殖民主义及其理论本身的解释性
    4.2 不平等关系的体现
5 结语

(9)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研究的缘起
    0.2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0.3 研究的创新
    0.4 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中西翻译伦理研究述评
    1.1 西方翻译伦理研究概况
    1.2 国内翻译伦理研究综述
        1.2.1 构建翻译伦理学的设想
        1.2.2 译介国外翻译伦理研究成果
        1.2.3 运用国外翻译伦理研究成果分析翻译实践问题
        1.2.4 翻译伦理问题的理论探讨
    1.3 小结
第二章 翻译研究的伦理转向
    2.1 翻译活动的伦理属性
    2.2 后现代语境:翻译伦理悖论
        2.2.1 后现代语境
        2.2.2 文化学派:改写与操纵
        2.2.3 女性主义:性别与解放
        2.2.4 后殖民主义:身份与反抗
        2.2.5 解构主义:延异与颠覆
    2.3 后现代语境下翻译研究的伦理转向
    2.4 小结
第三章 译者主体性与译者伦理
    3.1 译者主体性
        3.1.1 译者地位的嬗变
        3.1.2 译者主体性的凸显
        3.1.3 创造性叛逆
    3.2 译者伦理
    3.3 译者伦理与译者道德
    3.4 小结
第四章 译者的伦理原则
    4.1 诚信伦理原则
        4.1.1 忠实于原文和原作者
        4.1.2 自觉放弃不能胜任的翻译任务
    4.2 责任伦理原则
        4.2.1 对读者负责,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
        4.2.2 满足委托人的正当要求
        4.2.3 努力传播他者文化
    4.3 规范伦理原则
        4.3.1 符合目的语文化意识形态
        4.3.2 遵循目的语文化的诗学规范
    4.4 正义伦理原则
        4.4.1 提倡文化平等,抵制文化霸权
        4.4.2 正确处理译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4.4.3 拒绝从事有违伦理的翻译行为
    4.5 小结
第五章 译者伦理的保障:翻译制度伦理
    5.1 制度伦理
        5.1.1 制度伦理的内涵
        5.1.2 制度伦理的功能
    5.2 翻译制度伦理
        5.2.1 何为翻译制度伦理
        5.2.2 翻译制度伦理的必要性
        5.2.3 翻译制度伦理的现状
        5.2.4 如何建立翻译制度伦理
    5.3 翻译制度伦理与译者个人伦理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译者伦理的最终防线:底线伦理
    6.1 何谓底线伦理
    6.2 译者的底线伦理
    6.3 译者的底线伦理原则
        6.3.1 尊重原文及原作者
        6.3.2 尊重读者
        6.3.3 尊重他者文化
    6.4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后殖民语境下辜鸿铭的译者文化身份及其翻译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身份
三、译者主体性下的文化身份
四、辜鸿铭的译者文化身份
五、辜鸿铭的翻译行为

四、后殖民语境与翻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后殖民翻译书写中的记忆建构[J]. 刘全国.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06)
  • [2]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对翻译学的贡献[D]. 顾晓燕. 南京大学, 2020(12)
  • [3]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教学[J]. 彭永涛. 时代教育, 2017(03)
  • [4]论后殖民语境下的新闻翻译[J]. 石子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 [5]后殖民理论与文化翻译[J]. 章汝雯. 文学理论前沿, 2014(01)
  • [6]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J]. 胡作友. 学术界, 2014(06)
  • [7]后殖民语境下翻译和文化身份研究 ——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英文原版为例[D]. 林君.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8]论原文和译文的解释关系[J]. 屠国元,李文竞. 中国外语, 2013(02)
  • [9]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伦理研究[D]. 骆贤凤.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10]后殖民语境下辜鸿铭的译者文化身份及其翻译行为[J]. 刘彦仕. 社科纵横, 2011(10)

标签:;  ;  ;  ;  ;  

后殖民语境与翻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