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多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一、多视角解读《百年孤独》(论文文献综述)

李爱霞[1](2018)在《基于课题研究的教研组组织变革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学语文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依赖教参、教案书解读教材"转向"查阅文献资料自主、全面和深度解读教材",由"不理解语用教学"转向"理解和实践语用教学",由"没有考虑过整个课题怎么规划"转向"学会整体设计和规划课题"等。个人的执着、钻研和自我超越等品质促进了教师的变革,作为课题负责人更能促进教研组教师研究能力与组织能力的提高。

张优明[2](2016)在《腹有诗书气自华》文中研究指明网上有过这样一句话":读过很多书的女孩从来不会到处炫耀自己读过什么。"我觉得这句话还应该有个下半句":因为她的任何言行都会告诉人们她读过很多书。"(1)多阅读能增长见识,但如果你只阅读中国本土作品,那你接触到的就仅仅是从中国人视角描述世界的作品。如果你多阅读一些外国着作,你对世界的了解,就会因为多视角的解读而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才能更加热爱我们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阅读莫言、余华这样的本土作

宋怡岭[3](2014)在《《百年孤独》中的阿玛兰妲:爱的无望与性的缺失》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百年孤独》中阿玛兰妲形象的分析,试图还原一个不被外人知晓的、全新的阿玛兰妲形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心理学为依托,考察人物事件,梳理产生这些行为的心理诱因,通过事件、行为、心理的综合考量,对阿玛兰妲这一形象进行辨析,推翻关于她的固有印象。笔者通过分析四对主要人物关系,得出阿玛兰妲的两个基本概念:无望的同性之爱与性缺失下的变态倾向。同时,分析了阿玛兰妲的自恋情结,以及高傲与自尊,使阿玛兰妲的形象更加丰满。

卢兴[4](2014)在《电子媒介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文中提出以个性解放和民族救亡为主题的现代文学经典,在中国社会的文学史和精神史上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当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以往相比,无论是的作品形态、文本传播、美学风貌、社会效应生,还是读者的接受方式、审美体验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八、九十年代开始,现代文学经典就开始以影视这种电子媒介形态走进受众的生活,文学在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开始下降,现代文学开始在读图时代以影视的方式拉近与大众的距离。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尤其在新媒体语境下,现代文学经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渗透和挤压,尤其是网络出现以后,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下接受再次出现了动荡。本文立足于当下转型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探索现代文学经典在现代化电子媒介社会中的现实境遇,将现代文学经典在电子媒介中的演变作为本研究的切入点来考察各类具体的现代文学传播现象和事件,试图来把握现代文学经典当下传播、接受的实质,并对现代文学经典在新媒介语境下生存的显性形态和隐性价值进行反思,力图重新建立一种开放的文学思想。首先,论文提出电子媒介中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与持存这个问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厘清了与该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并归纳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当下关于现代文学经典的研究基本都是在现代经典文学自身立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使有以媒介为切入点的相关研究,也都受到经典主义观的束缚,学术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大众审美趣味与精英文化之间关系等问题上,经典的探讨逐渐成为一种文学价值的探讨,缺少在媒介演变过程中进行跟进性的研究,所以,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以现代文学经典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置入一个媒介发展的历史跨度中进行考量,从而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其次,溯源与厘清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其传播媒介发展情况。媒介凭借其宽泛的话语权力即可以排斥任何异端力量,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兼容任何外物,使之融合。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国历史巨变时期的启蒙精神与审美体验的积淀与延传——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负载着媒介技术和理念的驱动。在这样的改变中梳理出经典的概念、现代文学经典生成与历史阶段性特点,厘清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和媒介理论脉络,从而阐明传播方式的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流变之间的关系。第三,探究电子传媒时代与现代文学经典的谱系转换。在不同的传媒阶段,媒介符号与话语模式的变革构建了不同文学经典的呈现形态,并由外及内地颠覆了现代文学经典谱系与生态,所以从现代文学经典的人物、叙事、以及主题意义等角度,阐释了现代文学经典在影视和网络两大类电子媒介中谱系转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第四,解析电子技术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魅。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文学经典生产与传播,电子媒介中的现代文学经典再传播消解了艺术的灵韵与神圣,“经典性”成了媒介技术的祛魅对象,所以,从影像处理、网络传播以及受众的理解认知等角度来分析现代文学经典的在电子媒介技术下的解构成为本研究的关键。最后,通过对传播媒介演变下文学场域的重建来解读现代文学经典持存。要探究媒介变革中的现代文学经典,现代文学场域的演变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媒介演变的过程中,文学场域的重建不仅推动了文学经典的形成、传播和演变,同时促进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审美经验的拓展、精神价值的延传等。

褚静[5](2014)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问题调查与研究》文中提出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对待外族文化的合理价值观;拓展比较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激发精神领域的情感共鸣,提高审美情趣等有着重要作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有26篇相关课文,约占到了总内容的四分之一。本文主要对教材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教学重视度与学习兴趣度、授课方式以及重难点把握等方面。调查发现,目前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教学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文时间集中于16到20世纪、地域集中在欧洲美洲,选文时空分布不合理,未满足学生的要求。全球化环境下,学生的知识渴求却不仅限于此,访谈中学生希望能够选入更为广泛地域的多题材的优秀作品,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提高文艺欣赏趣味,砥砺自己的学行。二是学生对外国知识的兴趣很高,教师有时未能“对症下药”地指导学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量;另外教师本身的外国文学阅读量狭小,阻碍了自身引导的进程。三是应试教育对外国文学作品考察带有偏见,课时被挤占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该作品地位不正。针对这种情况,苏教版语文教材教学改革应该重点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作为发展而开放的国家,教材编者应采取恭敬谦逊的态度对优秀的文学作品一视同仁,兼收并蓄。教材中外国作品的选编要更为联系学生的生活,选取各个时间段、多地域的优秀作品。二是教师应从多方面提升专业知识储备并丰富课堂内容,明确教学重点难点;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方位多视角地解读文本。三是引导学生拓宽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面,自主积累系统的外国文学作品知识。四是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教育观念,完善高考考察制度,给予外国文学作品足够的重视。

王宁[6](2013)在《探秘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中的时间黑洞》文中提出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福克纳被认为是描写美国古老南方最成功的作家,其作品不论叙事结构还是主题意义都充满了复杂含混的特征。作为一名有着强烈时代感的作家,“时间”主题在其整个文学世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时间黑洞”为切入视角,以柏格森的时间哲学为理论工具,具体分析福克纳代表作品《八月之光》中的文本叙述时间和人物心理时间。在得出福克纳在文学创作中深受柏格森时间哲学影响的同时,进一步探寻在“时间黑洞”背后隐藏的福克纳自身的时代焦虑,对于生命本质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整个人类生存现状的反思。福克纳是一位形式创新与人文现实兼顾的优秀作家,探密福克纳如何利用“时间”这一要素进行文本结构上的创新以及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以“时间黑洞”作为叙述视角,通过这一物理概念的类比方式,直接深入福克纳文学创作中的时间维度,并以“时间黑洞”为中心,进行“打靶”式论述,首先探讨存在于福克纳整个人生及文学创作中的“时间黑洞”,其次将范围具体缩小至《八月之光》中的“时间黑洞”,最后通过解析《八月之光》中的“时间黑洞”来揭示论文最核心的落脚点:在“时间黑洞”的背后,福克纳自身作为古老南方子孙,在时代断裂中产生的虚无与焦虑感;福克纳通过作品形式与人物命运的安排表达自己对于时间和生命本质的思考;从“文学为人生”的立场出发,福克纳通过制造“时间黑洞”这种逆向思维的方式,呼唤人类社会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尊重生命及自由意志的创造。

常琳[7](2010)在《“杨红樱现象”的多维解读》文中研究说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杨红樱的创作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原创儿童文学,尤其是童年文学的发展,而直指其作品内容本身缺失文学艺术性的批评之声也随之而来,批评引发的论争吸引了文学界、教育界、出版界等多方人士的关注和探讨。“杨红樱现象”反映出了我国原创儿童文学的现状和发展情况,引发了关于儿童文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儿童文学与商业性出版社的运作之间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的讨论,这对于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在社会各界对该现象的讨论、评价的基础之上,本文拟从儿童文学原创、阅读接受、作品评价、商业出版和产业价值等方面,对其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解读。在创作上,杨红樱找到了一条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她当过老师、童书编辑、儿童文学作家以及母亲,这些始终与儿童相关的经历使她更为了解和熟悉孩子。她秉承“儿童本位”的创作思想和理念进入孩子们的生活中,以平等的姿态和他们交流,从儿童视角出发,运用“深变浅”的方法去书写孩子们自己真实的生活,在作品中表达出他们的心声,贴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审美需求,在审美接受上满足他们的阅读期待。她所呈现给孩子们的是契合他们儿童气质特点的生活场景与梦想世界,让他们能“理直气壮做孩子”!另外,儿童文学因“儿童”这一特殊限定而天然具有教育性,它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作品优劣的文学性相互统一,共同发挥美育作用,承担着引领儿童发展方向的重任。在商业社会中,杨红樱作品的畅销与出版社的精心策划和运作分不开,也就必然带上“商业性”的色彩。同时她作品的产业价值发挥了较大作用,作品陆续走出国门,“马小跳”和“笑猫”这两个带有明显中国本土元素的形象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杨红樱现象”在创作、阅读接受、教育、出版等方面均带来较多启示:作家应坚持本土特色的原创,主动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和阅读审美需求,重视文学的美育作用,以感染代替说教,并与出版社协调运作,使作品得以广泛进入国内外市场。

蔡咏春[8](2009)在《空间化的叙事——论先锋派对时间性的消解》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从小说空间与时间的角度,探讨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写作技巧,揭示存在于先锋小说中对时间性置换和消解的现象。通过对苏童、余华等人小说的分析,指出在他们的作品中将时间、历史空间化,对主体去中心的处理以及对元叙事的应用,都体现出先锋小说迥然不同于现代主义小说的独特之处,有着浓厚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色彩。

张金蕾[9](2005)在《在冲突与融合中寻找个性的“自我” ——从《百年孤独》宗教殖民看拉美的文化认同心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宗教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社会文化心理在精神领域的反映。本文以《百年孤独》的宗教殖民过程为分析对象,提出小说中有关宗教殖民的描写,实则反映了拉丁美洲文化殖民的现实,进一步表现了拉美人民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寻求身份认同的心理。本文从宗教殖民的角度入手,以后殖民主义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历史和宗教文化,对《百年孤独》进行文本分析,从而越出文学文本,进入更大的文化文本,揭示社会的本质。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哥伦布到达新大陆为分界点,对拉丁美洲宗教文化的历史差异性进行比较,从而阐述宗教殖民存在的客观事实,为后文对宗教殖民的分析提供历史依据。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百年孤独》中布思地亚家族的基督化过程以及宗教文化影响下的“混血”后代的人物性格,阐述文化殖民对拉美本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第三部分重点阐释拉美人民面对文化多元局面对本土文化身份的认同与追求,从而探询拉美人民既希望繁荣民族文化,同时又保留民族“根”的文化心理。

刘伯香[10](2003)在《多视角解读《百年孤独》》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主要从对小说名称含义的分析、艺术创作手法的探讨及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吸收融合三个方面解读《百年孤独》。

二、多视角解读《百年孤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视角解读《百年孤独》(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课题研究的教研组组织变革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基于课题研究的小学语文教研组组织成员变革的具体体现
(二) 基于课题研究的小学语文教研组组织成员变革的关键事件
(三) 基于课题研究的小学语文教研组组织成员变革的反思

(3)《百年孤独》中的阿玛兰妲:爱的无望与性的缺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以恨为表象的爱
    一、 孤独的童年与闯入者带来的改变
    二、 前俄狄浦斯情结阶段
    三、 失去的恐惧与罪疚感支配下的压抑
        (一) 丽贝卡爱情曝光——阿玛兰妲爱谁
        (二) 前意识合理化——转向克雷斯皮
        (三) 超我的惩罚与潜意识罪疚感
第二章 无望中的转移与慰藉
    一、 与克雷斯皮感情分析
    二、 与马尔克斯感情分析
第三章 压抑下不能满足的原欲
    一、 不伦之恋
    二、 故事最后的隐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电子媒介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溯源与厘清: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传播媒介
    2.1 文学经典与现代文学经典的概念辨析
        2.1.1 文学经典的界定与解读
        2.1.2 文学经典的品质性特征与延传性条件
        2.1.3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生成与历史阶段性特点
    2.2 传播媒介的理论诉求
        2.2.1 传播媒介的发展演变与人类文化的传播
        2.2.2 媒介传播方式的理论借鉴
    2.3 媒介传播方式演变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2.3.1 从现代媒介到电子媒介:现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变革
        2.3.2 电子媒介:现代文学经典的再传播
第3章 经典蜕变:电子媒介时代与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形式转换
    3.1 镜像语言的转换与现代文学经典人物的形象解读
        3.1.1 阿 Q 式的矛盾性格:经典人物性格丰富立体的跨世纪传播
        3.1.2 吴荪甫类的英雄形象:经典人物形象主体意识的尴尬转换
        3.1.3 曹七巧型的悲剧命运:经典人物情感体验的错位传播解读
    3.2 网络技术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演绎
        3.2.1 网络超文本技术:原初文本叙事结构的无限衍生、拼贴
        3.2.2 网络超媒体技术:原初文本叙事话语的民间快感狂欢
    3.3 公共领域变革与现代文学经典主题的意义解构
        3.3.1 从“礼教”到“利教”:公共领域平民立场的抨击式舆论
        3.3.2 从“民族魂”到“历史罪人”:网络公共领域的“私人性”挑战
第4章 技术解魅:现代文学经典与电子媒介的技术解析
    4.1 图像增殖:现代文学经典艺术形式的影像化处理
        4.1.1 直白与留白:文学语义的再生
        4.1.2 时间的可视与不可视:影像叙事的时空动态叠合
        4.1.3 运动的当下与潜在记忆:影像审美体验的重设
    4.2 高速中的低效:现代文学经典网络传播的技术悖论
        4.2.1 叙事表意的拓展与经典叙事的变异
        4.2.2 媒介技术变革下的“议程设置”与经典知识结构的无序重构
    4.3 深度中的迷惘:公共领域变革下现代文学经典认知的双重变奏
        4.3.1 延展:经典认知的拓展与认知模式的拟态化
        4.3.2 消解:经典传播的“人的延伸”与阅读能力的隐抑
第5章 文学场域:传播媒介的演变与现代文学经典解构持存
    5.1 裂变与重构:媒介变迁下的现代文学场域演变
        5.1.1 现代文学场域的形成
        5.1.2 电子媒介作用下的现代文学场域逻辑及特点
    5.2 消解与修辞:新建文学场下的现代文学经典改造
        5.2.1 民间视野:从“象牙之塔”到“日常生活”的经典消解
        5.2.2 欲望场域:“同质化修辞”与“权力修辞”的反经典修辞
    5.3 颠覆与重建:媒介技术祛魅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审美嬗变
        5.3.1 从“限定封闭”到“普世兼容”的开放性审美
        5.3.2 从“独照社会”到“主观盛宴”的感性化审美
    5.4 选择与启迪:电子媒介场域下现代文学经典的精神价值持存
        5.4.1 经典精神的承袭与突破:平民品格的回归与草根狂欢的超体验
        5.4.2 经典新的价值意义选择:自由个性的张扬与精神慰藉的寻觅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苏教版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问题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对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编年代进行梳理
    2、对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的研究
    3、研究具体不同版本教材的外国文学的教学问题
    4、从现行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某一体裁的研究
第一章 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重要意义
    一、 外国文学作品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一) 开拓知识视野,培养对待外族文化的合理价值观
        (二) 拓展学生的比较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三) 激发精神领域的情感共鸣,提高审美情趣人文熏陶
第二章 苏教版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及教学现状调查
    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收入情况
    二、 教学情况调查与统计
        (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的师生反映统计
        (二) 师生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重视程度、阅读兴趣的统计
        (三) 外国作品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三、 苏教版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教学问题小结
        (一) 选文时空分布不合理,未满足学生的要求
        (二) 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对外国作品的指导不足
        (三) 应试教育对外国文学作品考察的偏见,地位不正
第三章 苏教版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材选编及教学问题的建议
    一、 教材角度
        (一) 选文时空应分散多元化,开拓视野
        (二) 教材选编角度,考虑学生的意愿
    二、 教师角度
        (一) 教师专业知识缺乏,讲授内容单一,应该充实理论知识
        (二) 教师应抓住重难点,提纲挈领
        (三) 教师多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方位多视角地解读文本
        (四) 教师要具有客观公正的教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符合全球化时代的审美观念
    三、 学生角度
    四、 教育主管部门角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探秘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中的时间黑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走近福克纳和他的文学世界
    二 《八月之光》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章 “意识流大师”与“生命哲学之父”
    第一节 关于时间问题的追述
    第二节 福克纳——一股意识之流的文学表达
    第三节 柏格森——一种时间之流的哲学阐释
第二章 “时间黑洞”概念的引入与阐释
    第一节 福克纳的“时间黑洞”
    第二节 《八月之光》中的“时间黑洞”
    第三节 “黑洞”效应——“线性时间之死”与“虚无中的焦虑”
第三章 时间绳索操控下的文本叙述
    第一节 打破读者传统的“钟表式”阅读体验
    第二节 静止与流动,“快门式”文本呈现
    第三节 时间因素引导下的空间化叙事
第四章 不同“绵延”状态下的意识流变
    第一节 绵延之断绝——灵魂的死亡
    第二节 绵延之停滞——自我的迷失
    第三节 绵延之永恒——生命的延续
    第四节 “黑洞”背后:“向死而生”与“人文之思”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杨红樱现象”的多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综述
    一、各种报刊杂志的相关报道、访谈,及网络上的各种声音
    二、主流学术媒体、学者的讨论及已有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 “杨红樱现象”概述
    第一节 现象的出现及引发的论争
    第二节 现象背后潜藏和反映的问题
第二章 杨红樱的创作
    第一节 创作个性及思想理念
        一、个人经历及女性特征对创作的影响
        二、“儿童本位”的创作思想和理念
    第二节 创作策略
        一、创作题材的选择——写什么
        二、创作方法和技巧——怎么写
第三章 杨红樱作品的审美内涵及阅读接受分析
    第一节 儿童为什么喜欢她的书
        一、儿童的存在及认识
        二、儿童的心理和成长
        三、儿童的游戏和梦想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文学性与教育性
        一、儿童文学的文学性
        二、儿童文学的教育性
        三、儿童文学之文学性与教育性的关系——美育的作用
    第三节 儿童文学作品的评价之维
        一、“借鉴”还是“抄袭”
        二、时间的考验和读者的喜爱——畅销与长销
第四章 商业社会中的“杨红樱现象”
    第一节“杨红樱现象”的商业性及产业价值
    第二节 杨红樱作品走向世界
    第三节 “杨红樱现象”的走向及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杨红樱采访记录
附录二 陈岳访谈记录
附录三 “杨红樱作品在小学生中的接受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四 “杨红樱作品在小学生中的接受情况”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后记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9)在冲突与融合中寻找个性的“自我” ——从《百年孤独》宗教殖民看拉美的文化认同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拉美宗教文化的历史差异性
    一. 古文化时期的多神崇拜与自然崇拜
    二. 殖民教化的天主教信仰
    小结
第二章 从《百年孤独》看拉丁美洲的宗教殖民
    一. 殖民天主教与原始宗教信仰的冲突
    二. 外来家庭成员对家族的宗教改造
    三. 殖民文化教化的“混血”后代
    四. 战争中的宗教意识
    小结
第三章 多元文化中自我身份的追求与认同
    一. 宗教殖民与文化殖民
    二. 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与追求
    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四、多视角解读《百年孤独》(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课题研究的教研组组织变革的个案研究[J]. 李爱霞. 新教师, 2018(04)
  • [2]腹有诗书气自华[J]. 张优明. 当代学生, 2016(Z1)
  • [3]《百年孤独》中的阿玛兰妲:爱的无望与性的缺失[D]. 宋怡岭. 河北大学, 2014(11)
  • [4]电子媒介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D]. 卢兴. 辽宁大学, 2014(11)
  • [5]苏教版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问题调查与研究[D]. 褚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14(12)
  • [6]探秘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中的时间黑洞[D]. 王宁. 广西师范学院, 2013(S2)
  • [7]“杨红樱现象”的多维解读[D]. 常琳. 四川师范大学, 2010(05)
  • [8]空间化的叙事——论先锋派对时间性的消解[J]. 蔡咏春. 当代文坛, 2009(04)
  • [9]在冲突与融合中寻找个性的“自我” ——从《百年孤独》宗教殖民看拉美的文化认同心理[D]. 张金蕾. 暨南大学, 2005(01)
  • [10]多视角解读《百年孤独》[J]. 刘伯香.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04)

标签:;  ;  ;  ;  ;  

多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