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面向生活——美国景观设计师E. Ekber的设计思想与作品研究

因地制宜,面向生活——美国景观设计师E. Ekber的设计思想与作品研究

一、因地制宜 面向生活——美国景观设计师E·埃克博的设计思想及作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琳婕[1](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魏方[2](2018)在《景观透明性与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社会的时空压缩特征及由此产生的人居环境问题,对当代景观建设与空间营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出发,结合学科语境与时代语境,将艺术及建筑学领域的“透明性”概念,转译引入景观空间,建立了景观透明性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确立这一理论的设计导向作用,确立“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方法框架。这一设计方法以应对差异和显现差异为出发点,旨在从主客关联度的视角回应当代景观设计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历史理论研究—设计思想与案例解读—方法与应用语境研究。通过对相关学科的历史理论的研读、梳理和分类,理清了透明性的内核价值。基于景观空间的本体特征与空间三元关系,定义了景观透明性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范畴为关联性空间,分析其应用价值为:承认单层空间结构的价值、战术与战略的互相反馈、建立主客体关联、多元与差异共存、场地深层结构的解蔽。通过分析基础案例库,分析透明性呈现的三个载体层次:界面—空间—时空体。通过分析当代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及景观介入人居环境的社会角色转变,研究了显现差异的相关设计思想及实践,将其分类为:整合差异、渲染差异、折叠差异、并置差异。针对具体设计思想的价值观、驱动力、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建立了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路径与方法体系,包括建立差异结构、进行语义构建、关注“之间”的空间等方面,强调了构建“厚性”“间质”“孔窍”,形成对时空架构中特殊维度的观察。最后运用该应用理论框架,探讨了在当代中国景观实践中的适用语境,包括城市剩余空间的激活、乡村景观复兴、后工业景观改造,形成了方法的适用性讨论和提升建议。本研究的成果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判断透明性基于景观空间解读与应用方面的正向价值;二是形成理解景观空间的精读关键词与理论体系;三是形成一种当代语境和价值体系下的新的设计视角与设计方法体系。本研究探索了在显现差异这一设计价值基础上,如何通过“透明性”的导向,抵抗时空压缩的负面效应,实现场地的增值。

鲍洁敏[3](2018)在《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景观环境设计并不是在一片空白上进行的创作,而是现有人居环境的更新和再设计,是以场所本身为原点的设计。场所形成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之中,既蕴含着自然的印记,亦饱含着由人的活动而生成的文化成果和信息。景观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场所文脉便是这种语言运用的上下文和背景。一处优秀的景观应当能与周遭的客观环境产生很好的对话关系,最大限度彰显环境的固有特征,其关键在于对场所以及场所中所积淀的文脉进行解读和研判。通过建立一种针对场所文脉的衡量机制,从场所文脉中选择最具保留价值、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当下需求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合理的吸收和转化,最终整合到新的景观中去。首先,在系统架构下探讨景观环境中的场所文脉构成,阐明文化要素自身不同的存在形态和存在环境,归纳空间文脉和文化背景两个层面的文脉关系,指出场所文脉体系的特点和对景观设计的功能意义。其次,在共时性的维度中分析不同形态的文化要素如何与场所空间发生关系,在历时性的维度中探讨文脉关系和文化要素在时间轴上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场所文脉的解读,确定文化要素的价值维度,剖析文脉结构的运行机制,并以此为依据建立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评价指标体系。接下来,针对场所文脉体系的自身特点,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从要素层面到结构层面的场所文脉评价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出发,对文化要素在景观环境中的价值和文脉结构维持自身健康可持续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分级,为特定场所中景观设计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最终,根据场所文脉解读和评价的成果,以“耦合法”为基本原理引导景观设计决策。在设计的前期阶段中,根据场所文脉结构特点确定景观设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场所文脉的结构优化策略和环境引导策略,实现场所景观在未来发展中的可持续。在设计的中期阶段,将场所中既有的文化要素与具体的景观设计内容进行耦合,根据文化要素自身的价值特点制定合理的保护利用策略,赋予其适宜的景观功能。在设计的后期阶段,从场所文脉中提取本土化的景观语汇和语法,讲述属于场所的故事,实现人与场所的精神共鸣。论文旨在实现从场所文脉理论研究到景观设计实践的转化,推动景观设计方法的进步,主要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视角创新:从要素层面到结构层面的研究深化过程2.理论创新: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衡量机制构建3.方法创新:在景观语境下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场所文脉评价方法4.成果创新:基于耦合原理实现场所文脉评价到景观设计策略的转化

周晖晖[4](2017)在《基于艺术学角度的新中式景观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期。景观,作为新兴行业以迅猛的态势融入城市建设进程中,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当代中国的景观行业在经历了一段相对繁乱与本体价值缺失的时期之后,逐渐寻找到一种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新的景观形式——新中式景观。新中式景观是现代景观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它是在吸收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学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交流和渗透,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来诠释传统,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汇聚在当代的设计中,并表达出“将来”的设计方向。近年来,受到传统园林文化和外来景观思想的混杂碰撞和行业规范的争议等方面影响,新中式景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暴露出实践目标混乱、本体价值缺失、创新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思想与创作方面的实践历程缺乏系统性研宄。鉴于新中式景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论文运用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整体宏观地将其与艺术学的相关学科紧密结合,并系统地研究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创作实践,认识新中式景观设计包含的相关理论内容,为今后进一步的实践创作提供切实的理论保障。本论文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研究新中式景观,这是因为新中式景观的研究涉及多学科知识,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同时由于景观学科尺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增加了新中式景观的研究难度。因此论文构建了新中式景观的艺术渊源——艺术创作——艺术价值的研究框架,首先对于新中式景观的语义、范畴、风格来源与产生原因进行了全面厘清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新中式景观近三十年来的三个发展阶段进行归纳和总结,从文化感知与审美意境的角度,结合实例对新中式景观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传统文化再建构及审美意境的整体生成进行深入探讨,并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新中式景观的艺术传播过程,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探讨了新时期新中式景观的美学价值与生态价值,进一步研究新中式景观的审美文化心理,并尝试提出新中式景观的美学评价体系。论文从艺术学视角着手,首先在视野上超越了只研究一种艺术门类的设计学,这为景观学科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宄搭建了初步的框架平台。通过对演进历程与实践内容的全面研宄和深入反思,以及相应策略与方法的提出,对提高中国景观设计的理论研宄水平,保障和提升创作实践的整体品质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使当代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摆脱日趋盲目化、西方化的发展困境,进一步的增强新中式景观以及中国现代景观在世界景观的作用与影响力。

王晓炎[5](2017)在《基于现代园林设计六项原则的中国传统园林现代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园林是否具有现代性是决定其能否传承的关键。本文以中国传统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一种开放的、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园林,以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六项原则为理论基础,将中国传统园林置于西方现代园林的理论框架之中,从中国传统园林自身的文化和内在逻辑出发,试图对比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的六项原则,从园林的精髓、本质上探讨并解读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性,为传统园林的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增强理论自信。并将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中国现代园林进行实例对比从而获得中国传统园林现代性的实例验证,用于指导园林设计实践。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应西方现代园林六项原则即对历史传统形式的否定原则、对空间而不是图案的关注原则、景观是为人设计的原则、消除轴线体系原则、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以各自的生物和雕塑的双重特征出现原则和景观与建筑一体化原则,中国传统园林构园无格、关注空间、以人为本、自由布局、注重植物在空间中的构建作用、景观与建筑相互融合,与现代园林六项原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传统园林具有超越时代的现代性。现代园林设计六项原则是对园林深层空间精髓的高度概括,反映了以空间设计为核心的本质要求。抛弃具象的材料、色彩和形式等表层符号,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与西方现代园林空间殊途同归。中国当代设计师如王向荣、朱育帆、董豫赣等人的设计作品是对传统园林空间精髓的现代化转译,为现代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实践探索。因此,传统园林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进行传承、延续和发展,并结合现代技术、地域特色,实现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互融共生。

崔明霞[6](2017)在《盖瑞特·埃克博的景观设计理念与手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导师开展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景观设计理论前沿》(ZY32006616)下的一个子课题。论文主要研究美国着名的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师盖瑞特·埃克博(Garrett Eckbo)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手法。作为“哈佛革命”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埃克博与其哈佛景观系的同窗丹·凯利(Dan Kelly)和詹姆斯·罗斯(James Rose)三人被称为“哈佛三剑客”,他们突破传统的景观设计理念,将现代主义思想引入到景观设计中,推动了现代景观的发展,成为美国第一代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师。作为变革中的关键人物——埃克博对于现代主义景观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从对生活与设计哲学的理解,到从风景画转向生活景观,再到最终形成的人性化景观的有机形式等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融入到实践中,形成了将生活气息融入到场地设计中、将自由的空间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将设计中的材料与光影相结合,以及通过植物界定空间形式的具体设计手法。对埃克博景观设计理念和手法的研究将加深我们对美国乃至西方现代主义景观发展状况的了解,为我国景观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围绕这些部分,论文将分为以下几方面来介绍:1、埃克博的个人学习和实践经历,揭示其设计生涯的形成过程与原因;2、埃克博的设计理念的缘起;3、埃克博的设计理念解读;4、埃克博的设计案例综述分析;5、埃克博的设计手法研究;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介绍与分析,论文在总结部分以当代景观设计行业为大背景,对埃克博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总体思考,从形式、功能与内涵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总结埃克博的设计之路和教育理念,指出埃克博对当下中国景观发展事业的影响。

邹喆[7](2017)在《解构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文中指出景观设计思想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工业社会到来之前,西方人主要从先验理性的角度去探寻美的本质,其景观设计形态大多为自然物的模拟与再现,并且具有强烈的轴线“对称”特征;而东方人则推崇直觉感悟,强调自然与人的情感关联,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在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双重影响之下,西方景观设计形态逐渐向“均衡”转化。中国虽然晚于西方步入工业社会,但其设计形态也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到了后工业与信息时代,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核心议题。在西方消解主体、解构自我的大众文化精神泛滥的社会情境下,“多样性”、“开放性”、“流变性”和“自组织”状态成为景观设计形态的主流。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大数据的开放语境中,中国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其景观设计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解构的共时性形态。景观设计形态的解构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生活观,成为当代社会具有观念性、辐射性和先锋性的人类精神象征。西方思想意识从逻辑——结构——后结构的嬗变,不仅体现了景观创作观念和形式技法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也映射了不同时期的西方社会生活状况及美学诉求。20世纪60年代,以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为代表的西方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哲学流派,强烈地批判和颠覆了自古典主义以来西方奉为至高无上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了自现代主义以来的“二元对立”结构,并揭示了后现代社会复杂、混沌和多元化的特征。随后,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等建筑师以敏锐的创新意识回应时代的巨变,大胆地推翻传统的建筑话语体系,将解构主义哲学引入建筑形式语言的研究中,创造了大量无中心、分裂、残缺、错位、不稳定的建筑形式,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对设计概念、内容、美学、意义及价值进行重新定义的浪潮。景观美学的发展历来与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和建筑观念的变革一脉相承,揭示其形式表象背后隐藏的普遍共性是认识世界本质的根本途径。在当代信息爆炸和快速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思维方式远不能应对当代环境、经济和技术的急剧变化,以解构的创造及开拓精神开展对设计思维、形式及方法的变革和探索势在必行。当代景观设计学研究已超出传统的功能和美学范畴,延伸成一种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策略和手段。本文力求对饱含争议的解构主义设计的审美旨趣作出相对公正和客观的评判,以辩证的方法解析当代语境中景观形态解构的语言表征、语义内涵和美学精神,从而发掘解构主义方法论在景观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首先,本文剖析了西方解构主义设计思潮产生的时代语境,阐明景观形态解构的内在成因,指出社会、哲学和设计三大维度是主导景观形态语言生成的本源性力量。随着全球化社会形态的变迁,解构主义哲学思潮激发了当代设计思维、形式和方法的变革,建构了复杂的景观动态形式系统。其次,文章结合语言学理论,回顾了景观设计由现代“结构”语言向当代“解构”语言的嬗变历程以及当代景观设计语汇和语法组织的“解构”特征,分析了当代景观形式的解构表象,挖掘景观设计形态的秩序、时态、组合、结构及媒介的艺术特征。剖析当代景观设计案例中的形态解构现象,表明解构已成为当下倍受追捧的一种时尚的设计语言。再次,本文揭示了景观文本的语义内涵、审美范式及多元文化精神,追溯了解构的意义趋向。当代景观的语义呈现出“中心论”瓦解、模糊的“所指”及创造性的诠释等特征。尽管解构主义反对文本意义的单一解读,崇尚意义的虚化。然而,它对意义的消解本身即是意义,是理解当代景观内在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当代景观设计的“解构”形态所传达的深层含义正是对自现代以来景观审美范式的消解,以及对当代多元文化精神的象征和隐喻。最后,文章探讨了“建构—解构”视阈下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在分析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思考解构主义思潮对我国的启示,以及我国对解构主义的接受与批判。基于中国的社会语境,剖析解构主义介入我国当代景观设计的利弊,力求为当代中国景观设计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以景观设计学、形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审视当代解构主义语境与景观形态的关系,为景观认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二、在解构主义语境中观照景观的形态语言和语义,从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变化方面思考当代景观创作中的解构主义设计美学;三、解构作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设计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当代景观设计的思想及方法,并将引领人类迈向更为当代的精神生活;四、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总之,当代景观的“解构”形态正是适应复杂性社会发展的深层结构,是当代人类精神的外显。作为一种富有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前卫设计观念和方法,“解构”将在与“结构”不断地互动和博弈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元化景观世界。

潘锋[8](2016)在《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疗养景观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也是一个新兴的现代环境设计领域。在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将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置入人居环境的历史大背景中加以探讨,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回溯传统人居环境中有关“天人合一”的养生景观营造意匠。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历来重视人与环境的协调共生,认为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一切人类活动,包括个人健康、家族延续、社会发展等,都应“道法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本部分内容拟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传统人居环境中“天人相应”的养生意匠,主要包括其产生的地理基础、哲学基础、社会基础和艺术呈现等内容;二是分析传统人居环境中“山水含灵”的养生因子,主要包括原始聚落、古代城市、建筑环境、古典园林营造过程中所蕴含的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关怀及相关造景手法;三是选取传统中医养生(医疗)场所这一朴素的类型空间,进行特例分析,旨在通过梳理和归纳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点,空间景观特征与装饰造景手法,把握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空间场所的“养生合道”的场所精神。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厘清本文下一步研究的内在逻辑。其次,对现代疗养景观展开系统分析。主要包括现代疗养景观的概念分析、类型划分、空间形态、构成要素,以及用户环境心理需求与行为范式分析等内容,旨在通过相关探讨,获得一个有关现代疗养景观的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并尝试提出现代疗养景观的相关设计原则。最后,选取现代疗养景观中的代表类型和典型空间对现代疗养景观设计展开综合探讨。在阐明以综合医院类疗养景观为例探讨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的主要意图和理由的基础上,本文研究拟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探讨现代疗养景观中的景观建筑和设施设计;二是以步道空间为设计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策略、设计要素和设计尺度等问题;三是选取建筑外部绿化景观为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中的竖向绿化设计、屋顶绿化设计和重要节点空间的绿化景观设计;四是以绿地空间为设计对象,探讨现代疗养景观的本草景观设计、感官疗养设计、水景景观设计、景观铺装设计等;五是结合现代疗养景观的其他若干常见类型,进行专类设计探讨并提出相关造景建议。任何环境设计,都关乎人的身心塑造,所以,除了空间对象、使用对象等设计客体方面的考虑外,景观设计的主体——设计师,又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精神,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最后将简要探讨现代疗养景观设计师的“上工之道”。

王雨晨[9](2016)在《当代“折线型”景观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现代园林发展历程,每一种景观形式的演变都是一段历史时期审美价值取向的反映,同时受到艺术、建筑与人文等多方面引导。20世纪90年代之后,受先锋建筑与艺术观念的影响,当代园林表现形式更趋综合、多元,呈现出一系列具有鲜明特征的设计现象。其中之一即折线型景观空间的大量出现,形成一股以“折线型”形式空间为主要特征的设计风潮。本文在收集整理大量折线型景观空间设计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现代园林、园林与艺术、专业发展史等相关文献资料解读,深入研究折线型景观的背景与源起,发展过程及其背后艺术、建筑的推动作用与社会审美意识的决定性影响。同时,综合利用统计学、几何学与构成学相关理论方法,从形式、手法、空间、内涵等方面深度剖析折线在现代景观空间营造中的设计特征。并通过大量折线型景观案例的CAD平面描绘、测量、统计以及分类型抽象化模型和典型案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展开对折线型景观空间的深入量化研究,围绕平面形式与空间组织阐述折线型景观的设计手法。当代折线型景观具有现代感的设计形式,自由的设计手法,复杂的空间体验和丰富的设计内涵。在拐点角度、拐点距离、线宽变化、拐点处理和组织关系等平面形式方面,折线变化丰富自由并遵循一定度量规律;在空间划分与围合、转折与引导及竖向设计等空间组织方面,折线造型复杂多样并与空间功能、形式内涵有机统一。

王进思[10](2016)在《装置艺术融入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景园林自诞生以来就与艺术具有紧密的联系。回溯历史,艺术曾以绘画、诗歌和雕塑等各种形式、介质影响着景观的创造以及各种景观风格的形成。现今,作为当代特征最为突出,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潮的装置艺术,更是以“场所+情感+材料”三大艺术手法打破了传统艺术观念,在模糊了景观与艺术边界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着风景园林的表现形式及设计理念。因此,对于装置艺术之于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景观化途径的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文在厘清装置艺术与景观设计之间联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创作的情景解析,以及装置艺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观化途径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中去两个核心内容展开,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叙述: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该部分作为文章的基础研究,对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做了基本阐述,并针对装置艺术和公共空间的概念进行了相应地界定,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总结出与论文相关研究方向的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确定论文写作的切入点,以及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为下文作铺垫。第二部分(第二章),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关系辨析。该部分首先通过对装置艺术的特性、分类,兴起与发展的内容进行扩充说明,由此基础之上对景观和装置艺术之间的互辅关系进行分析论证,确立景观和装置艺术之间是有一定共通性的。景观装置艺术,即景观和装置艺术之间的结合产物,更是印证了景观与装置艺术之间的这种互辅关系。第三部分(第三章),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的情境解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分类整理研究,将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情境分为了4个部分:(1)建立标志性景观;(2)创造纪念性景观;(3)建造景观公共设施;(4)塑造个性景观小品。在这四种情境之下,装置艺术可以很好地融入进城市公共空间,继而与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相结合,可以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第四章),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这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根据前章的案例分析了装置艺术的景观化在4个方面对城市公共空间起到的作用;总结了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5个必要原则;提出了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化具体的5个途径;最后,就具体景观设计能够从装置艺术汲取哪些设计思路、表现手法进行了归纳。研究发现,在具体的空间塑造、场所精神、形态造型、色彩丰富、材料多样化、情感表达和互动等设计手法上,装置艺术为景观设计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其核心设计理念——“观念为先”——能为景观设计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感官活力、社会活力、经济活力和文化活力起到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装置艺术所具有的“非预判性”、“暂时性”特质,在能为景观设计师带来更多的创意灵感和启迪同时,其打破预设的模式化设计的作用,将从根本上延续景观设计的核心生命力,这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更体现出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此同时,伴随着设计多元化的时代到来,装置艺术也作为一个新兴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门类,也逐渐摆脱了它的纯艺术性和独立性,与多种学科、新型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它与景观设计的紧密结合也让当今的景观设计更具前沿性、科学性以及更赋有时代特征。由此,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也逐渐变得更加复合化、综合化、个性化,为解决或缓解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城市同质化的产生,这对于我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创作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同时,进一步完善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装置艺术设计的研究体系,提高社会对城市公共空间重要性的认识。

二、因地制宜 面向生活——美国景观设计师E·埃克博的设计思想及作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地制宜 面向生活——美国景观设计师E·埃克博的设计思想及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景观透明性与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空压缩过程的持续影响
        1.1.2 人居环境的快速更迭与混杂共生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1 确立透明性基于景观时空认知的正向价值
        1.3.2 形成景观空间新的精读关键词与理论体系
        1.3.3 建立一种当代语境下的景观设计方法体系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与历史理论研究
        1.4.2 图解作为研究中介
        1.4.3 案例研究
        1.4.4 对比研究与分类研究
        1.4.5 建立空间模型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评
        1.5.1 透明性理论的国外研究现状
        1.5.2 透明性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1.5.3 透明性理论研究现状综评
        1.5.4 人居学科中关注多元与差异的设计理论研究
第2章 透明性的概念溯源
    2.1 文学中的透明性
        2.1.1 叙事的分解与重构
        2.1.2 图像诗的时空架构
    2.2 视觉艺术中的透明性
        2.2.1 多重视角的叠合
        2.2.2 半透明的渗透
        2.2.3 动态的叠加
        2.2.4 四维的再现
    2.3 建筑中的透明性
        2.3.1 概念产生:现代主义与德州骑警
        2.3.2 时间空间的哲学
    2.4 观点:交汇与分野
        2.4.1 概念的发展及持续的论战
        2.4.2 柯林·罗:浅空间与矛盾性
        2.4.3 罗伯特·斯拉茨基:深度表面
        2.4.4 戈尔杰·凯普斯:轮廓结合与渗透
        2.4.5 莫霍里-纳吉:运动与知觉
        2.4.6 希格弗莱德·吉迪恩:四维空间与可见之外
        2.4.7 本哈德·霍伊斯里:秩序的整合
        2.4.8 代特里夫·莫廷斯:关联性空间的重申
    2.5 东方书画中“时空”的再现
        2.5.1 主客体的交互统一
        2.5.2 时间对空间的统领
        2.5.3 画面构成的东西方差异辨析
    2.6 小结
第3章 透明性与当代景观设计价值取向的相关性
    3.1 当代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与“透明性”呈现
        3.1.1 揭示场地本质与原貌
        3.1.2 创造景观意义与文化价值
        3.1.3 关注日常生活性及结构关系
        3.1.4 关注过程性与不确定性
        3.1.5 尊重多元与差异
    3.2 当代景观设计的社会责任与“透明性”呈现
        3.2.1 整合城市空间
        3.2.2 处理空间碎片化的问题
        3.2.3 传达多元景观意义
    3.3 差异、多元、异质的哲学观影响
    3.4 景观的时空关系与差异性表征
    3.5 小结
第4章 景观透明性的定义及价值体系
    4.1 具有透明性的景观空间特征
        4.1.1 提供浸入式的时空体验
        4.1.2 提供延续性的时空体验
        4.1.3 无边界与水平性
        4.1.4 公共功能的多维聚集
        4.1.5 场地信息的充分嵌入
    4.2 景观透明性的定义
        4.2.1 研究范畴
        4.2.2 透明性的内核价值与景观透明性的定义
        4.2.3 景观透明性的时空关系本质
        4.2.4 时空架构中的差异性要素界定
    4.3 景观空间三元关系的价值支持
        4.3.1 物质:差异显现的物质架构
        4.3.2 意义:差异累加的体验
        4.3.3 场域:多元的社会功用与文化价值
    4.4 景观透明性的应用价值特征
        4.4.1 承认单层空间结构的价值
        4.4.2 战术与战略的互相反馈
        4.4.3 创造关联性空间
        4.4.4 多元与差异的共存
        4.4.5 场地深层结构的“解蔽”
    4.5 小结
第5章 透明性在景观空间中的载体层次
    5.1 案例选择
    5.2 图解方式
    5.3 界面层次
        5.3.1 横向界面与竖向界面
        5.3.2 感知方式与主客距离
        5.3.3 图解:文本叠合
    5.4 空间层次
        5.4.1 关联性空间
        5.4.2 动知觉与阈限
        5.4.3 超链接与帧
        5.4.4 图解:蒙太奇
    5.5 时-空体层次
        5.5.1 场地复写
        5.5.2 叙事体
        5.5.3 图解:游牧与动态谱记
    5.6 小结
第6章 基于差异显现的相关设计思想与实践
    6.1 关注差异的设计方法与“透明性”呈现
    6.2 整合差异:秩序调解与功用重建
        6.2.1 透明的形式组织
        6.2.2 领土肌理的引入
        6.2.3 后拼贴:包裹与复合
        6.2.4 混合体:缝合与嫁接
    6.3 渲染差异:痕迹叠加与生成活力
        6.3.1 人工挖掘与复写
        6.3.2 事件-空间-城市
    6.4 折叠差异:连续与流动
    6.5 并置差异:串联与调和
        6.5.1 无关并置与关联并置
        6.5.2 异质体:公分母的调和
    6.6 小结
第7章 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路径与方法体系建立
    7.1 生成契机的辨析
    7.2 设计路径及透明性的导向作用
    7.3 参照系与图解生成
    7.4 差异结构的句法组织
        7.4.1 异质的结合
        7.4.2 异质结构的层化
        7.4.3 时空的链接
        7.4.4 时空压缩与时空拉伸的辩证关系
    7.5 同质结构的语义构建
    7.6 “之间”的关系:时空架构中特殊维度的观察
        7.6.1 构建厚性
        7.6.2 构建间质
        7.6.3 构建孔窍
    7.7 整体效用的调和
    7.8 小结
第8章 中国当代语境下景观实践的方法适用讨论
    8.1 城市剩余空间的景观激活
        8.1.1 城市空间的割裂与破碎
        8.1.2 差异功用的整合与场地激活
        8.1.3 方法的适用与提升
    8.2 乡村景观复兴
        8.2.1 乡村文化的消失与乡建问题的产生
        8.2.2 差异文化形式的混合与并置
        8.2.3 方法的适用与提升
    8.3 存量更新与后工业景观改造
        8.3.1 后工业景观改造实践的快速发展
        8.3.2 差异逻辑形式的保留与层化
        8.3.3 方法的适用与提升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的基本结论
        9.1.1 景观透明性的学科价值与当代价值
        9.1.2 景观透明性的概念界定
        9.1.3 基于差异显现的方法理论框架建立
        9.1.4 中国语境下的适用方法讨论
    9.2 研究的创新点
        9.2.1 从视知觉现象到景观设计方法的跨学科研究视角
        9.2.2 透明性在景观语境中的转译及理论体系确立
        9.2.3 构建时代语境下的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理论框架
    9.3 研究的局限
        9.3.1 概念本身的争议性
        9.3.2 研究的主观性
        9.3.3 有待实践中进一步的应用验证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研究案例相关信息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文脉研究综述
        1.2.2 场所理论综述
        1.2.3 景观领域中的“场所-文脉”探索
        1.2.4 场所文脉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畴和视角
        1.3.1 研究的范畴
        1.3.2 研究的视角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方法
        1.5.2 分析方法
        1.5.3 评价方法
        1.5.4 数字技术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研究
    2.1 景观语境下的文化要素研究
        2.1.1 景观语境下文化要素的存在形态研究
        2.1.2 景观语境下文化要素的存在环境研究
    2.2 景观语境下的文脉关系研究
        2.2.1 景观环境的空间文脉
        2.2.2 景观环境的文化背景
    2.3 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特点
        2.3.1 场所文脉的整体性
        2.3.2 场所文脉的层次性
        2.3.3 场所文脉的开放性
        2.3.4 场所文脉的稳定性
    2.4 场所文脉在景观设计中的功能意义
        2.4.1 场所信息在新景观中的传达
        2.4.2 场所文脉与景观语言的运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解读
    3.1 景观语境下场所文脉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3.1.1 景观设计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3.1.2 场所文脉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3.2 共时性的场所文脉研究
        3.2.1 物质要素在场所中的组织秩序
        3.2.2 非物质文化要素与场所的关联
    3.3 历时性的场所文脉研究
        3.3.1 文脉关系的变迁与发展
        3.3.2 文化要素的演替与积淀
    3.4 场所文脉解读的意义
        3.4.1 确定文化要素的价值维度
        3.4.2 分析文脉结构的运行机制
        3.4.3 建立场所文脉评价指标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评价
    4.1 场所文脉评价的体系构建
        4.1.1 场所文脉评价的内涵
        4.1.2 场所文脉评价的原则
        4.1.3 场所文脉评价的主体
        4.1.4 场所文脉评价的客体
    4.2 文化要素价值评价
        4.2.1 评价流程和方法
        4.2.2 文化要素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4.2.3 文化要素价值评价指标量化
    4.3 文脉结构健康评价
        4.3.1 评价流程与方法
        4.3.2 文脉结构健康评价
    4.4 场所文脉评价的实证研究
        4.4.1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案例研究
        4.4.2 宁海许家山历史村落案例研究
        4.4.3 南京明城墙历史地段案例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
    5.1 场所景观设计决策的原理
        5.1.1 “因地制宜”与耦合法
        5.1.2 “耦合法”的景观意义
        5.1.3 基于耦合原理的景观设计决策过程
    5.2 文脉结构层面的设计策略
        5.2.1 场所文脉的结构优化
        5.2.2 场所文脉的环境引导
    5.3 文化要素层面的设计策略
        5.3.1 物质文化要素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5.3.2 非物质文化要素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5.4 景观语言的应用策略
        5.4.1 景观语言的传承与创新
        5.4.2 景观语言的叙事和抒情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1.1 视角创新:从要素层面到结构层面的研究深化过程
        6.1.2 理论创新: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衡量机制构建
        6.1.3 方法创新:在景观语境下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场所文脉研究方法
        6.1.4 成果创新:基于耦合原理实现场所文脉评价到景观设计策略的转化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学术专着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规范标准
    网络资源
    其他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参与纵向课题
    获奖情况
    参与横向课题
    学术交流
致谢

(4)基于艺术学角度的新中式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与目的
    二、概念界定与学理背景
    三、研究现状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新中式景观的艺术渊源
    第一节 新中式景观的产生
        一、公众文化诉求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新中式景观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源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新中式景观
        一、景观的形式风格
        二、空间营造的方式方法
        三、景观的材料与细部
        四、观景体验
    第三节 西方现代景观的影响
        一、现代主义建筑与景观设计
        二、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
        三、现代主义景观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中式景观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探索之路
        一、城市美化运动下的新中式景观
        二、开放或封闭——形式的讨论
    第二节 新中式景观的兴起
        一、古典园林的转型
        二、九十年代——符号的拼贴实验
        三、价值回归——本体取向的转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式景观的艺术创作
    第一节 新中式景观的文化感知
        一、民俗文化
        二、堪舆文化
        三、移民文化
        四、庭院文化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再建构
        一、文化表象——符号
        二、场所感
    第三节 审美意境的整体生成
        一、新中式景观意境整体生成规律
        二、新中式景观审美境界的空间观
    第四节 新中式景观的艺术传播
        一、传播者
        二、传播内容
        三、传播媒介
        四、受众
        五、传播效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中式景观的艺术价值
    第一节 新中式景观的美学价值
        一、和谐之“真”
        二、合目的性的“善”
        三、折中的“美”
    第二节 新中式景观的生态学价值
        一、“天人合一”观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艺术
        三、新中式景观艺术的生态学价值
    第三节 新中式景观的审美文化心理
        一、审美距离与接受心境
        二、新中式景观的审美心理层次
    第四节 新中式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及展望
        一、美学评价标准
        二、如何建立合理的新中式景观评价体系
        三、新中式景观的未来之路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5)基于现代园林设计六项原则的中国传统园林现代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园林发展概况
        1.1.2 业界对传统园林的态度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中西方传统园林
        2.1.2 空间
        2.1.3 现代
        2.1.4 现代主义
        2.1.5 现代性
        2.1.6 风景园林中的“现代”、“现代主义”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相关研究成果
        2.3.1 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
        2.3.2 对西方现代园林的研究
        2.3.3 对园林现代性的研究
        2.3.4 小结
3 现代园林原则探讨
    3.1 现代园林的发展历程概况
        3.1.1 现代园林的探索阶段
        3.1.2 现代园林的产生阶段
    3.2 现代园林设计原则
    3.3 现代园林及设计原则的意义
4 中国传统园林现代性分析
    4.1 对历史传统形式的否定原则
        4.1.1 原则背景及释义
        4.1.2 中国传统园林“构园无格”
    4.2 对空间而不是图案的关注原则
        4.2.1 原则背景及释义
        4.2.2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空间艺术
    4.3 景观是为人设计的原则
        4.3.1 原则背景及释义
        4.3.2 中国传统园林的“以人为本”精神
    4.4 消除轴线体系原则
        4.4.1 原则背景及释义
        4.4.2 中国传统园林的自由布局
    4.5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以各自的生物和雕塑的双重特征出现原则
        4.5.1 原则背景及释义
        4.5.2 植物在传统园林中的空间构建作用
    4.6 景观与建筑一体化原则
        4.6.1 背景及原则释义
        4.6.2 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与建筑的相融合
    4.7 现代园林六项原则关系阐释
    4.8 本章小结
5 中西方园林实例解读
    5.1 西方现代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实例对比分析
        5.1.1 米勒花园与网师园
        5.1.2 罗斯福纪念园与留园局部
        5.1.3 小结
    5.2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现代应用实例
        5.2.1 红砖美术馆
        5.2.2 矿坑花园
        5.2.3“步移景异”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反思
    6.1 结论
        6.1.1 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原则的一致性
        6.1.2 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空间的殊途同归
        6.1.3 传统园林的现代化转译
    6.2 反思
        6.2.1 西方现代园林的中国影响
        6.2.2 中国园林的后续之路
参考文献
ABSTRACT

(6)盖瑞特·埃克博的景观设计理念与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念的影响
        1.1.2 微观背景:埃克博对现代主义景观的贡献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现状
        1.6.1 现状阐述
        1.6.2 现状总结
    1.7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埃克博的专业历程概述
    2.1 教育历程
        2.1.1 求知之路
        2.1.2 “哈佛革命”
    2.2 学术历程
        2.2.1 变革
        2.2.2 发展
    2.3 实践历程
        2.3.1 “加州花园”风格的追随
        2.3.2 人性化景观的探索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埃克博景观设计理念的缘起
    3.1 现代主义运动
        3.1.1 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
        3.1.2 “学院派”设计理念的存在
        3.1.3 现代主义景观形式的萌芽
    3.2 景观设计理念的引路人
        3.2.1 皮埃尔·埃米勒·勒格因(1889-1929)
        3.2.2 弗莱彻·斯蒂尔(1885-1971)
        3.2.3 托马斯·丘奇(1902-1978)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埃克博景观设计理念
    4.1 生活与设计哲学
        4.1.1 埃克博的生活观
        4.1.2 生活与设计的联系
    4.2 从风景画到生活景观
        4.2.1 风景画
        4.2.2 生活景观
        4.2.3 从风景画到生活景观的转变
    4.3 人性化景观的有机形式
        4.3.1 艺术作为设计之源
        4.3.2 对设计文脉的关注
        4.3.3 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4.3.4 色彩的多样变化
        4.3.5 材料的创新运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埃克博的景观设计案例综述
    5.1 “空间影像”——方案的构思
    5.2 方案的推敲设计
    5.3 生活化、功能性的设计过程
    5.4 对功能与艺术、社会与生活的思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埃克博的景观设计手法
    6.1 将生活气息融入到场地设计之中
        6.1.1 水池花园
        6.1.2 弗莱斯诺步行街
        6.1.3 图森市公共中心步行道
    6.2 将自由的空间形体与场地功能相结合
        6.2.1 蒙罗·帕克花园
        6.2.2 农场之家
    6.3 将场地设计中材料与光影相结合
        6.3.1 阿尔可花园
        6.3.2 联合银行广场
    6.4 通过植物来界定景观空间形式
        6.4.1 美国农业安全局营地规划
        6.4.2 社区之家
        6.4.3 玛·韦斯特住宅花园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对景观形式、功能与内涵的丰富
        7.1.2 对设计之路的不懈探索
        7.1.3 对景观教育的认知
    7.2 展望
        7.2.1 对中国景观发展的借鉴和启发
        7.2.2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埃克博出版的书籍和主要文章
    埃克博主要作品列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解构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景观形态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考索
        1.4.2 史论结合
        1.4.3 个案分析
        1.4.4 比较归纳
    1.5 研究框架
    1.6 概念阐释
        1.6.1 解构主义
        1.6.2 语境
        1.6.3 景观
        1.6.4 形态语言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解构主义设计思潮产生的时代语境
    2.1 全球化时代社会形态的变迁
        2.1.1 全球化与地域化
        2.1.2 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
        2.1.3 数字化生存与人居环境
    2.2 多元化时代解构主义哲学的影响
        2.2.1 雅克·德里达与“解构”理论
        2.2.2 米歇尔·福柯与“异质空间”理论
        2.2.3 吉尔·德勒兹与“褶子”理论
    2.3 信息化时代设计形态的变异
        2.3.1 “混沌—非线性”思维的滥觞
        2.3.2 解构主义建筑的形式探索
        2.3.3 数字景观的兴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景观形态的解构语言
    3.1 景观设计语言由“结构”向“解构”的嬗变
        3.1.1 传统景观美学溯源
        3.1.2 现代景观形态的结构语言
        3.1.3 当代景观形态的解构趋向
    3.2 解构形态的语汇
        3.2.1 点的无序
        3.2.2 线的错综
        3.2.3 面的残缺
        3.2.4 体的裂变
    3.3 解构形态的语法组织
        3.3.1 逻辑秩序的畸变
        3.3.2 时间尺度的延异
        3.3.3 形式组合的异构
        3.3.4 空间结构的嵌套
        3.3.5 异质媒介的杂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景观形态的解构语义
    4.1 景观文本的语义内涵
        4.1.1 “中心论”的瓦解
        4.1.2 模糊的“所指”
        4.1.3 创造性的诠释
    4.2 景观美学范式的流变
        4.2.1 “反美学”的滥觞
        4.2.2 美的消解
        4.2.3 美的体验
    4.3 多元文化精神的映射
        4.3.1 怀疑与批判
        4.3.2 隐喻与象征
        4.3.3 趣味与反讽
        4.3.4 叙事与表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构—解构”视阈下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
    5.1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5.1.1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景观设计的失语
        5.1.2 中国古典园林日渐式微
        5.1.3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西化倾向
    5.2 解构主义设计思潮对我国的启示
        5.2.1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解构观念
        5.2.2 解构的核心—以“破”而立,思考存在
        5.2.3 复归“天人合一”的山水文化精神
    5.3 解构主义的接受与批判
        5.3.1 解构主义思想的吸收
        5.3.2 解构主义方法的借用
        5.3.3 解构主义方法的局限与批判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基本概念阐释
        1.3.1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
        1.3.2 现代疗养景观设计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1.5.1 重点和难点
        1.5.2 主要创新点
        1.5.3 研究框架图
第2章 传统人居养生环境的构建背景
    2.1 地理背景
        2.1.1 地形基础
        2.1.2 水体资源
        2.1.3 气候条件
    2.2 哲学基础
        2.2.1 《周易》的气的宇宙观
        2.2.2 《尚书》的五行观
        2.2.3 先秦儒道的养生观念
        2.2.4 《黄帝内经》的生命与环境科学
    2.3 人居模式
        2.3.1 原始聚落中的安居意识
        2.3.2“盘庚迁殷”的营国思想
        2.3.3“公刘创基”的风水观念
        2.3.4 宗族纽带与祠堂中心观
    2.4 艺术表现
        2.4.1 古代诗词中的人居养生意象
        2.4.2 山水绘画中的人居养生境界
第3章 传统人居环境营造中的养生元素
    3.1 城市营造中的养生理念
        3.1.1 城市空间形态与人居养生
        3.1.2 城市内外环境与人居养生
    3.2 建筑营造中的养生意匠
        3.2.1 建筑选址与人居养生
        3.2.2 建筑营造与人居养生
    3.3 园林营造中的养生意境
        3.3.1 神仙思想与一池三山
        3.3.2 精神超脱与丘园养素
        3.3.3 居住之气与药园养生
第4章 传统中医疗养空间的环境分析
    4.1 文化渊源
        4.1.1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概况
        4.1.2 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基本特点
    4.2 景观特征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六朝时期
        4.2.3 隋唐宋元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3 环境营造
        4.3.1 布景装饰
        4.3.2 环境氛围
    4.4 场所精神
        4.4.1 人与环境的相生互动
        4.4.2 养生环境的综合营造
第5章 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的系统分析
    5.1 疗养景观的类型和特点
        5.1.1 疗养景观的类型
        5.1.2 疗养景观的功能
        5.1.3 疗养景观的特点
    5.2 疗养景观的构成及设计要素
        5.2.1 景观构成要素
        5.2.2 空间设计要素
        5.2.3 用户心理要素
    5.3 疗养景观的设计原则
        5.3.1 合于自然
        5.3.2 仁境爱人
        5.3.3 绿色动力
        5.3.4 节以承道
        5.3.5 激活生命
第6章 现代疗养景观的综合营造
    6.1 景观建筑与设施设计
        6.1.1 大门建筑空间设计
        6.1.2 园亭与廊架设计
        6.1.3 景观雕塑小品设计
        6.1.4 休息、照明及服务设施设计
    6.2 道路疗养景观设计——以步道空间为例
        6.2.1 步道疗养景观的作用
        6.2.2 疗养步道的设计策略
        6.2.3 疗养步道设计要素及尺度
        6.2.4 停车场设计
        6.2.5 实例分析——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
    6.3 建筑外部绿化景观设计
        6.3.1 竖向绿化设计
        6.3.2 屋顶绿化设计
        6.3.3 重要节点设计
        6.3.4 设计实验——某医院屋顶景观设计方案
    6.4 绿地景观设计
        6.4.1“床位数”与“绿地数”
        6.4.2 本草景观设计
        6.4.3 感官疗养设计
        6.4.4 水景景观设计
        6.4.5 景观铺装设计
        6.4.6 实验设计展示
    6.5 其他分类设计建议
        6.5.1 儿童疗养景观
        6.5.2 老年疗养景观
        6.5.3 眼科疗养景观
        6.5.4 精神病、传染病疗养景观
    6.6 疗养景观营造的“上工之道”
        6.6.1 设计之“道”
        6.6.2 设计之“艺”
        6.6.3 为生活而设计
第7章 结论
图录
表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9)当代“折线型”景观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景观发展
        1.1.2.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大量出现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基础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源起
    2.1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形式溯源——折线的出现与发展
        2.1.1. 折线的启蒙
        2.1.2. 折线的起源
        2.1.3. 折线的发展
    2.2 折线型景观空间发展的专业背景
        2.2.1. 现代艺术的推动
        2.2.2. 现代建筑的推动
    2.3 折线型景观空间发展的社会背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折线型景观空间的类型与特征
    3.1 折线型景观与其他形式景观空间的分析比较
        3.1.1. 平行线(不相交)
        3.1.2. 垂直线(相交90°)
        3.1.3. 斜线(相交非90°)
    3.2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类型
        3.2.1. 二维层面的折线应用
        3.2.1.1 折线型设计要素边缘
        3.2.1.2 折线型道路
        3.2.1.3 综合应用形成的折线型平面构图
        3.2.2. 三维层面的折线应用
        3.2.2.1 折线型建筑空间
        3.2.2.2 折线型台阶与台地
        3.2.2.3 折面
        3.2.2.4 综合应用形成的折线型复杂空间
    3.3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设计特征
        3.3.1. 具现代感的设计形式
        3.3.2. 自由的设计手法
        3.3.3. 复杂的空间体验
        3.3.4. 丰富的设计内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折线型景观空间设计手法研究
    4.1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平面形式设计手法研究
        4.1.1. 折线角度
        4.1.1.1 统计分析
        4.1.1.2 角度
        4.1.1.3 要素类型
        4.1.2. 拐点距离
        4.1.2.1 统计分析
        4.1.2.2 要素类型
        4.1.3. 线宽变化
        4.1.3.1 统计分析
        4.1.3.2 渐变类型
        4.1.4. 拐点处理
        4.1.5. 组合关系
        4.1.5.1 统计分析
        4.1.5.2 组合关系各类型分析
        4.1.6. 平面形式设计手法研究总结
    4.2 折线型景观空间的空间组织设计手法研究
        4.2.1. 空间划分与围合
        4.2.1.1 开合度
        4.2.1.2 高宽比
        4.2.1.3 围合要素
        4.2.2. 空间转折与引导——以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为例
        4.2.2.1 视线引导
        4.2.2.2 路径引导
        4.2.2.3 空间引导
        4.2.2.4 案例分析: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
        4.2.3. 空间竖向处理手法——以巴塞罗那植物园为例
        4.2.3.1 台阶式地形
        4.2.3.2 折面式地形
        4.2.3.3 网络式地形
        4.2.3.4 案例分析:巴塞罗那植物园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研究总结
    5.2 当代折线型景观空间发展的问题与反思
    5.3 未来折线型景观空间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及来源
致谢

(10)装置艺术融入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景观与艺术的关系
        1.1.2 当今社会的发展
        1.1.3 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装置艺术的定义
        1.2.2 装置艺术相关概念辨析
        1.2.3 城市公共空间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装置艺术发展研究综述
        1.3.2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关系辨析
    2.1 装置艺术的发展历史
        2.1.1 装置艺术的起源
        2.1.2 装置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2.2 装置艺术的特性与分类
        2.2.1 装置艺术的基本特性
        2.2.2 装置艺术的分类
    2.3 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历史渊源
        2.3.1 装置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历史
        2.3.2 景观与装置艺术的设计理念共通互辅
        2.3.3 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结合——景观装置艺术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公共空间中装置艺术的情境解析
    3.1 建立标志性景观
        3.1.1 城市中心节点标志
        3.1.2 城市形象符号标志
        3.1.3 城市文化传统标志
        3.1.4 小结
    3.2 创造纪念性景观
        3.2.1 引人深思式的纪念景观
        3.2.2 颂扬式的纪念性景观
        3.2.3 回忆式的纪念景观
        3.2.4 记录式的纪念景观
        3.2.5 小结
    3.3 建造景观公共设施
        3.3.1 公共活动设施
        3.3.2 公共应用设施
        3.3.3 公共休憩设施
        3.3.4 小结
    3.4 塑造个性景观小品
        3.4.1 功能性小品
        3.4.2 装饰性小品
        3.4.3 小结
    3.5 本章小结
4 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景观化途径
    4.1 装置艺术景观化的作用机理
        4.1.1 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
        4.1.2 增强景观互动与空间参与性
        4.1.3 装置艺术带来新的空间体验
        4.1.4 扩张材料的再利用,维持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
    4.2 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原则
        4.2.1 共鸣原则
        4.2.2 共美原则
        4.2.3 互补原则
        4.2.4 互透原则
        4.2.5 互动原则
    4.3 装置艺术与景观设计结合的途径
        4.3.1 互动
        4.3.2 物化与化物
        4.3.3 转化再造
        4.3.4 矛盾与对比
        4.3.5 行为引导
        4.3.6 小结
    4.4 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景观化手法
        4.4.1 借鉴装置艺术的观念理论
        4.4.2 应用装置艺术的场所情怀
        4.4.3 运用装置艺术塑造空间
        4.4.4 利用装置艺术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4.4.5 景观装置艺术形成公共设施
        4.4.6 运用装置艺术产生多种互动
        4.4.7 应用装置艺术的材料多样化
    4.5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结论概述
    5.2 思考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因地制宜 面向生活——美国景观设计师E·埃克博的设计思想及作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2]景观透明性与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方法研究[D]. 魏方. 清华大学, 2018(04)
  • [3]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 鲍洁敏. 东南大学, 2018(05)
  • [4]基于艺术学角度的新中式景观研究[D]. 周晖晖. 东南大学, 2017(12)
  • [5]基于现代园林设计六项原则的中国传统园林现代性分析[D]. 王晓炎.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4)
  • [6]盖瑞特·埃克博的景观设计理念与手法研究[D]. 崔明霞. 苏州大学, 2017(04)
  • [7]解构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景观形态语言研究[D]. 邹喆.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8]传统中医养生文化与现代疗养景观设计研究[D]. 潘锋.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9]当代“折线型”景观空间研究[D]. 王雨晨. 东南大学, 2016(03)
  • [10]装置艺术融入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研究[D]. 王进思. 重庆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因地制宜,面向生活——美国景观设计师E. Ekber的设计思想与作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