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产在分娩中的作用

陪产在分娩中的作用

一、陪伴分娩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苏华[1](2021)在《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循证理论为基础,构建科学的、适合阴道分娩的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探究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为对阴道分娩产妇进行以助产士为主导的镇痛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本研究根据循证护理研究方法制定严格的检索策略,采用AGREEⅡ(The 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AGREE)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指南进行评价,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的文献评价标准对指南以外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总结正常分娩的护理镇痛干预措施,初步拟定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邀请20位专家按照JBI证据FAME(Feasibillity,Appropriateness,Meanfolless,Effectiveness)结构表对拟定的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内容进行评价,检查此方案中各护理项目及措施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最终构建适合本地区阴道分娩的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2.本研究性质是类实验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在江苏省某三级医院进行正常分娩的初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的执行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2020年4月至2020年07月正常分娩初产妇为对照组(n=120),2020年8月至2020年11月正常分娩初产妇为干预组(n=120)。两组患者均参与了整个研究。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三个产程及产后2小时观察期间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初产妇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给予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一般资料、分娩态度问卷、数字疼痛评分、分娩结局(包括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入待产室各时间段宫口开全人数、产时出血量、产后2小时出血量、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产后抑郁情况及产房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3.使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采用Excel表格整理数据,应用SPSS25.0处理和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构建的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是基于循证理论初步拟定,邀请专家按照JBI证据FAME结构表逐条评价各护理项目及措施的可行性,包括6个护理项目,细化为17条护理措施。本研究会议方法对参会专家的入选对象严格筛选,邀请的20名专家均来自三级及以上医院的产科,能为本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提供有效、准确且实用的意见。本研究会议专家权威系数(Cr)为0.90,Cr值大于0.80,说明参加会议的专家对会议内容熟悉,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2.两组初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医疗费用、孕次、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选择陪伴者、孕期检查机构、孕期检查次数及孕妇学校上课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3.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正常分娩初产妇疼痛评分的影响:正常分娩初产妇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均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两组初产妇宫口开2cm后第1小时及第三产程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宫口开2cm后第2小时~第10小时疼痛评分范围(5.38±1.23)~(7.78±0.83)分,第二产程疼痛评分(8.10±0.83)分,第三产程疼痛评分(3.97±1.74)分,产后2小时疼痛评分(5.03±1.23)分;干预组宫口开2cm后第2小时~第10小时疼痛评分范围(4.93±1.61)~(5.25±0.96)分,第二产程疼痛评分(4.46±1.40)分,第三产程疼痛评分(2.93±1.31)分,产后2小时疼痛评分(2.52±0.62)分。干预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初产妇各产程时间的影响:两组初产妇入产房后各时间段宫口开全人数比较,对照组初产妇宫口开2cm后4~7小时时间段共有51例(42.50%)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干预组初产妇宫口开2cm后4~7小时时间段共有84例(70.00%)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干预组初产妇比对照组初产妇宫口开全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产程时间(477.80±102.06)min,第一产程时间(421.45±96.13)min,第二产程时间(51.34±26.56)min;干预组总产程时间(404.88±110.54)min,第一产程时间(358.04±103.79)min,第二产程时间(41.68±21.13)min。干预组总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5.01±2.44)min,干预组第三产程时间(5.30±1.46)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初产妇产时、产后2小时出血量的影响:对照组产时出血量(290.63±65.22)ml,干预组产时出血量(276.71±66.98)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67.50±22.25)ml,干预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60.08±15.13)ml。干预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新生儿的影响:对照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8.97±0.37)分,5分钟Apgar评分(8.98±0.18)分,新生儿窒息1例;干预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8.98±0.16)分,5分钟Apgar评分(9.00±0.00)分,新生儿窒息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初产妇分娩态度的影响:对照组分娩态度问卷得分(32.36±7.66)分;干预组分娩态度问卷得分(29.39±5.46)分。干预组分娩态度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分娩恐惧感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初产妇会阴情况的影响:对照组会阴侧切19例,占比15.83%,会阴完整11例,占比9.17%;干预组会阴侧切12例,占比10.00%,会阴完整9216例,占比13.33%。干预组会阴侧切率、会阴完整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初产妇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对照组产后EPDS得分(10.80±2.48)分,产后抑郁高危人群85例,占比70.83%,产后抑郁症15例,占比12.50%;干预组产后EPDS得分(8.56±2.52)分,产后抑郁高危人群58例,占比48.33%,产后抑郁症2例,占比0.17%。干预组EPDS评分优于对照组,产后抑郁高危人群、产后抑郁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对产房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对照组产房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84.89±9.86)分,干预组产房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95.52±3.52)分,干预组产房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循证理论及专家会议法构建的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在本地区应用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2.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实施后能缓解正常分娩产妇入待产室后第2小时~第10小时、第二产程及产后2小时的疼痛,缩短入待产室后等待宫口开全时间,缩短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小时出血量,降低会阴侧切率及提高会阴完整率,缓解分娩恐惧感,减少产后抑郁高危人群及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初产妇对产房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对阴道分娩产妇提供以助产士为主导的镇痛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柳雨雨[2](2021)在《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的需求现状,构建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并探讨其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结局、心理状态、体重管理及自我效能的影响,为生育改革背景下前次剖宫产孕产妇的规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提供支持。方法:1问卷调查: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228例,采用自制问卷《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围生期认知及需求调查问卷》了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的需求现状。2方案制定:在问卷调查了解孕产妇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和实际临床实践,由助产管理团队初步制定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方案,随后邀请围产中心、产科、助产士等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制定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方案。3效果评价:选取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1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管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分别在进组前与产后24h,采用孕期体重管理策略量表(PWMSS)、分娩恐惧量表(CAQ)、妊娠特有焦虑问卷(PAQ)、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进行效果评价,并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结果:一、问卷调查结果1分娩计划的认知:222例孕产妇中50.4%认为剖宫产后可以阴道分娩,仅47.3%会选择阴道试产;46.4%希望在产科门诊(81.6%)由医生、助产士与自己共同制定(69.9%)健康管理计划;对助产士门诊的选择,多数倾向于医生的建议(37.3%)。2知识需求:此次妊娠最关心的问题有胎儿健康(25.0%)、产后恢复(13.3%)及分娩方式的选择(12.6%);最希望得到个性化分娩计划(29.7%)、产前-产时-产后的连续服务(26.1%)、讲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相关知识(17.4%);最理想的知识获取方式为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31.6%)、手机APP(18.0%)及一对一讲解(16.2%)。3服务需求:(1)整体服务需求:需求最高的为产后服务、产时服务最低,整体排名前五的服务项目为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护理、入院指导、产检指导及产褥期指导。(2)不同时期的服务需求:产前服务需求最高的是入院指导、产检指导及缓解疼痛的方法,而参观分娩中心和模拟分娩体验得分最低;产时服务需求最高的是产程中的隐私保护、分娩技巧的指导及待产时分娩疼痛的指导,而宫缩时按摩腰骶和背部、第二产程的会阴按摩及水中分娩得分最低;产后服务需求最高的是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护理及产褥期的指导,而产后心理调整、产后性生活及避孕得分最低。4围生期服务的差异性分析: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的孕产妇其围生期需求有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孕周、怀孕次数、生产次数、间隔时间、有无自然分娩及阴道试产其围生期需求没有差异(P>0.05)。5相关分析:此次妊娠是否会选择阴道试产和前次剖宫产是否经历过阴道试产呈负相关(-0.170);而是否想要制定孕期管理计划,与家庭月收入呈显着负相关(-0.224)。二、效果评价结果1对妊娠焦虑和分娩恐惧的影响:干预前两组PAQ得分、CAQ得分、焦虑人数及其恐惧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后,试验组得分明显降低、焦虑人数及其恐惧程度均降低(P<0.05),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对自我分娩效能的影响:干预前两组CBSEI-C32、OE-16及EE-16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后,试验组得分明显增加(P<0.05),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对体重管理的影响:干预前两组PWMSS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后,试验组得分明显增加(P<0.05),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试验组的剖宫产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产后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及产后感染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孕产妇对剖宫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缓解分娩疼痛的方法及新适宜助产技术不了解,孕期健康管理意识较弱,对助产士门诊的主动选择意向较弱;希望更便利地获得个性化、连续性助产服务,且产后服务需求最高,不同人口学资料孕产妇其需求也不同;对新生儿健康的关注超过对自身的关注,此次分娩意愿跟前次剖宫产是否阴道试产有关。2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可以降低妊娠焦虑和分娩恐惧、提高分娩自我效能及孕期体重管理策略的运用、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重复剖宫产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产后贫血的发生、改善分娩结局。

马鑫[3](2021)在《不同分娩镇痛方式对足月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分娩镇痛方式对足月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新疆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00例初产妇,按照自愿原则要求导乐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分娩镇痛仪的为镇痛仪组,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的为硬膜外组,要求常规产科自然分娩的为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三组产妇不同时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产程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及胎儿和新生儿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镇痛仪组与硬膜外组镇痛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硬膜外组镇痛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镇痛仪组(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2.镇痛仪组与硬膜外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有统计学差异,镇痛仪组与硬膜外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硬膜外组第二产程时间较镇痛仪组和对照组延长(P<0.05),有统计学差异,镇痛仪组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镇痛仪组与硬膜外组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镇痛仪组与硬膜外组中转剖宫产率和自然分娩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硬膜外组缩宫素使用率高于镇痛仪组和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镇痛仪组与对照组缩宫素使用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三组产妇镇痛前VAS评分、第三产程时间、产钳助产率、改良Bromage评分、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之间两两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导乐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足月初产妇进行镇痛分娩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相比,在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提高自然分娩率等方面效果相当。两者均不会增加产钳助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对母婴近期无不利影响。虽然导乐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分娩镇痛效果较弱,但仍能显着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痛苦,且不增加缩宫素的使用。故两种分娩镇痛方式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温红娣,杨若雅[4](2020)在《初产妇配偶陪伴分娩产妇及配偶双方的心理特征及分娩结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初产妇配偶陪伴分娩产妇及配偶双方的心理特征及分娩结局情况。[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入院的初产妇共24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住院号单双号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产期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配偶陪伴分娩法。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差异。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测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产妇及配偶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The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对产妇及配偶的幸福感进行评估。于不同节点分别对产妇及配偶实施心理访谈,分析其原因。[结果]两组产妇及配偶在分娩前焦虑、抑郁及幸福感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 h及42 d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配偶分娩后2 h各项得分均差于对照组,但分娩后42 d则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意外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访谈结果显示观察组配偶二胎意原较对照组低。[结论]配偶陪伴分娩能够优化初产妇分娩结局,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并提升其幸福感。但配偶的二胎意愿降低。

苗维娟[5](2020)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待产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29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76例、硬膜外阻滞麻醉(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组75例和未采取镇痛措施的对照组78例。TEAS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电流强度为15?50 m A,频率为每3秒进行2Hz/100Hz疏密波交替),穴取合谷、内关、夹脊、次髎;PCE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镇痛时间均为宫口开大3 cm到宫口开全。记录镇痛前即刻、镇痛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评估镇痛效果,同时检测镇痛前即刻、镇痛后120分钟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经阴分娩各产程时长、缩宫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等为次要研究目标,以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结果:1、镇痛方法实施后,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与硬膜外阻滞组各时段V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硬膜外阻滞组下降幅度大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镇痛后120min,血浆β-内啡肽含量TEAS组出现上升,PCEA组出现下降。以镇痛后120minβ-内啡肽含量减镇痛前即刻β-内啡肽含量效应差值为指标,TEAS组与PCEA组及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CE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经阴分娩产妇中,第一产程时长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均显着短于硬膜外阻滞组(P<0.01,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第一产程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第二产程时长显着短于硬膜外阻滞组(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第二产程亦短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组第二产程长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时长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产程中缩宫素使用率情况显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显着低于硬膜外阻滞组(P<0.01,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显着低于硬膜外阻滞组(P<0.01,P<0.01),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镇痛后三组产妇于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经阴分娩产妇中,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做到有效分娩镇痛。2、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能通过促进体内产生内源性镇痛物质β-内啡肽,参与镇痛。3、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分娩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长均明显短于硬膜外阻滞镇痛,且不增加缩宫素使用率,不增加剖宫产率,无明显母儿不良反应。4、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效果虽然逊于硬膜外阻滞,但可明显减轻产痛至产妇能耐受程度,且无创、非药物、经济易操作,值得推广,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杨麓[6](2020)在《导乐分娩镇痛仪在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导乐分娩镇痛仪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产妇疼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导乐分娩镇痛仪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2.了解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产妇应用导乐分娩镇痛仪的真实体验,关注产妇内心感受,深化助产人员对导乐分娩镇痛服务的理解和思考,为优化导乐分娩镇痛服务,改善分娩体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导乐分娩镇痛仪在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中的效果评价:选择2017年12月1日—2019年9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行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符合纳入标准且自愿加入本研究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接受导乐分娩镇痛仪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观察组产妇在产程进展到活跃期时使用型导乐分娩镇痛仪,对照组产妇拒绝接受导乐分娩镇痛仪。两组产妇均给予剖宫产后阴道试产产程监测和分娩指导。由未参与本研究分组、干预的助产士负责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中转剖宫产指标、母婴结局等指标。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导乐分娩镇痛仪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产妇疼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2.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产妇应用导乐分娩镇痛仪的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19年10月1日—2019年11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行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且接受导乐分娩镇痛仪的产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样本量以资料饱和为准,共访谈12例产妇。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在24h内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转录为文字,采用Colaizzi方法整理和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1.导乐分娩镇痛仪在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中的效果评价:(1)两组产妇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镇痛效果评价:干预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60、120min后,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01),且均低于相同时间节点的对照组(P<0.001),说明干预有效;观察组干预60min时VAS评分最低(P<0.001),说明干预60min时达到最佳镇痛效果;对照组进入活跃期120min时VAS评分高于其他三个时间节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娩方式及中转剖宫产指征比较:两组共79例产妇成功进行VBAC,21例VBAC失败中转剖宫产,其中观察组5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因“社会因素”中转剖宫产术的产妇比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中转剖宫产指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母婴结局比较:比较两组中完成VBAC的产妇,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均P<0.001),在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无差异(P>0.05);(5)产妇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完成VBAC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出现1例皮肤瘙痒,对照组产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泌乳量及泌乳时间比较:比较两组中完成VBAC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充足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导乐分娩镇痛对母乳分泌无影响。2.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产妇应用导乐分娩镇痛仪的真实体验主要有4个方面:缓解疼痛、获得社会支持、提高分娩自我效能感、希望得到更多分娩镇痛指导。结论:1.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的产妇应用导乐分娩镇痛仪,可以有效缓解分娩疼痛,提高分娩自我效能感,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2.产科工作者应重视产妇内心感受,给予更多人文关怀,不断优化分娩镇痛服务,改善分娩体验。还应重视分娩镇痛知识的普及,这些措施对临床推广导乐分娩镇痛服务有重要意义。

周君[7](2020)在《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聚焦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需求变化,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构建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半结构访谈和专家咨询的形式,拟定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干预方案。第二部分: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及评价。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产科围产期保健门诊进行产检、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拟采取计划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0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人,干预组40人。对照组接受产科临床常规助产模式的服务。干预组入院待产后,接受产科临床常规助产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服务:分娩前进行分娩知识的强化和相关指导,分娩时接受助产士主导的分娩镇痛管理,分娩后24小时内对产妇进行一次跟踪随访。分析两组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分娩自我效能、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等分娩结局指标的情况。所得数据均采用IBM 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描述性统计等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访谈,提取四个主题:包括环境需求、相关知识、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4个主题,34个条目。专家咨询结果变异系数小于0.25,说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2.分娩结局比较:干预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9,P<0.01);总产程时间相比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6,P<0.05);第一产程时间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1,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两小时内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娩自我效能比较:孕37周产前检查时分娩自我效能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1,P>0.05);分娩时两组分娩自我效能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0,P<0.01)。两组分娩自我效能自身前后对比:干预组分娩时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孕37周检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3,P<0.01)。结论1.采用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和专家咨询构建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镇痛干预方案,为改善分娩结局提供参考依据。2.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镇痛能够增强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提高阴道分娩率,有效改善分娩结局。

李彤[8](2020)在《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定较为严谨、科学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以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为基础、以冰山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与挖掘孕妇需求,与孕妇建立伙伴关系制定并实施符合孕妇个人需求的分娩计划书;探讨基于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分娩结局、产妇焦虑及分娩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的研制在查阅指南、文献回顾、小组讨论等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适用于本研究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包括8项一级指标、31项二级指标、98项三级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对产科医疗、护理、助产实践及教育领域共计15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函询,确定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预试验,进一步对形成的分娩计划书模板进行指标的修订与调整,最终确定供本研究应用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2.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应用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海南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产科进行建档并规律产检的健康初产妇9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及产房分娩等常规围产期护理服务,干预组在围产期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助产士于孕妇孕28周(±3天)至分娩结束通过面对面交流、陪伴产检、微信交流、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其建立连续性伙伴关系,结合冰山理论内涵制定分娩计划书并实施。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会阴侧切率、催产素使用率、总剖宫产率及非医学指征性剖宫产率、新生儿阿氏评分、转科率、产妇焦虑程度及分娩服务满意度等。【结果】1.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研制的结果本研究成功咨询15位专家,专家来自于北京、上海、深圳、宜兰(台湾)、邯郸、海口等多个地区,其中从事产科医疗实践3人、助产实践7人、产科护理实践4人、产科护理教育1人。实施两轮专家咨询后初步确立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包括8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及80项三级指标;通过预试验对指标进行调整与增减,最终确立正式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2.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应用结果(1)两组基线情况: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的基本信息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存在可比性。(2)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情况比较:干预组第一产程与总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剖宫产率、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第二产程时间与第三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率及会阴侧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比较:干预组新生儿转入NICU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生后1min、5min阿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产妇焦虑程度比较:两组产妇入组时组间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入产房待产宫口开至7-8cm时,对照组产妇焦虑程度显着高于干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房待产时的焦虑程度均高于入组时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产妇产科服务满意度情况比较:干预组产妇在孕期产检、知识宣教、疑惑解答与分娩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褥期知识宣教的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构建了具有一定科学性、可靠性的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可为今后分娩计划书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2.实施基于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可增进助产士与产妇间联系与信任,促进彼此沟通与理解;有效改善母婴结局,降低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剖宫产率尤其是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降低产妇焦虑程度及新生儿转科率,增进产妇的心理健康并最终提高分娩服务满意度,有利于丰富助产士角色内涵,推动助产专业服务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孙玉[9](2019)在《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现状,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产科因素、分娩态度、分娩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行为意象的影响,进而为提高配偶陪伴分娩效果,减少剖宫产、优化分娩结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产科资料问卷、分娩自我效能量表、多元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分娩态度问卷(测量分娩恐惧)、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问卷及影响因素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312例孕晚期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分娩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分娩态度、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态度、主观规范、自我控制、影响因素、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进行相关分析。以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总分为因变量,以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得分为(31.45±6.21);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态度、分娩恐惧、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是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大力宣传陪伴分娩,努力改善陪伴分娩环境,为初产妇提供安全、温馨的家庭产房,对初产妇和配偶进行陪伴分娩的相关培训,鼓励配偶参与陪伴分娩,提高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

李亚敏[10](2019)在《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既往研究认为产妇配偶陪产体验可能影响产妇分娩体验,但关于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存在争议。既往关于陪产体验与分娩体验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对访谈获得的主观资料进行现象分析的质性研究,无法验证客观事实及因果关系,缺乏客观的证据;且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国外,存在文化差异。因此,有必要采取量性的研究方法探讨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以期明确产妇配偶陪产体验和产妇分娩体验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性,为进一步提高产妇和配偶的分娩体验,改善分娩结局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目的:(1)描述产妇配偶的陪产体验,探讨其影响因素;(2)描述产妇的分娩体验,探讨其影响因素;(3)探讨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用Dencker的产妇分娩体验问卷和Katri的配偶陪产体验问卷,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住院分娩的481名产妇及其参加陪产的配偶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产妇分娩体验和产妇配偶陪产体验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产妇及配偶的一般资料481名产妇及其配偶,其中初产妇363人(75.47%),经产妇118人(24.53%)。产妇年龄为31.1±3.7岁(20岁~43岁),产妇配偶年龄为33.0±4.1岁(23~52岁)。(2)陪产体验与分娩体验的现状及相关性产妇分娩体验的总分为68.94±9.41分(35~92),标化后总分为2.76±0.38分,其中产妇的安全感知维度得分最高,标化后得分为3.07±0.593分;产妇的参与性维度得分最低,标化后得分为2.52±0.51分。配偶陪产体验的总分为132.71±12.73分(95~169),标化后总分3.90±0.37分,其中配偶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感受最佳,标化后得分为4.21±0.45分;对妻子的感受最差,标化后得分为3.65±0.46分。产妇配偶陪产体验总分与产妇分娩体验总分呈正相关(r=0.30,P<0.01);产妇配偶陪产体验的四个维度与产妇分娩体验总分具有正相关性(r值为0.058~0.319,P<0.01);产妇分娩体验的四个维度与配偶陪产体验总分具有正相关性(r值为0.173~0.291,P<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产妇的民族(t=2.518)、有无医保(t=2.473)、预期分娩方式(t=9.298)、是否为经产妇(t=7.795)、上次分娩距本次分娩的时间(t=3.356)、是否接受孕妇学校课程(t=2.336)、对经阴道分娩知识的了解(F=8.923)、对陪伴分娩的了解(F=2.273)、对分娩的焦虑或恐惧(F=22.964)、对顺利完成经阴道分娩的信心(t=12.152)、总产程时间(t=14.180)、本次分娩情况(F=18.314)、是否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t=6.507)、是否实现孩子性别预期(t=6.507)、住院期间主要照顾人员(t=18.289)和配偶陪产体验(r47.468)等不同亚组间的分娩体验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2)。产妇配偶的教育程度(t=3.118)、是否独生子(t=2.278)、住院期间主要照顾人员(t=10.750)、对孩子性别的期待(t=2.259)、与妻子的关系(t=1.937)、陪产动机(F=2.717)、决定参与陪产的时间(F=1.877)、配偶是否接受孕妇学校课程(t=7.472)、孕妇学校课程类型(F=2.327)、是否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妊娠分娩知识(t=6.181)、对经阴道分娩的了解(F=8.920)、对陪伴分娩的了解(F=8.580)、对分娩的恐惧或焦虑(F=20.485)、是否有信心顺利完成分娩(F=35.616)、是否实现孩子性别预期(t=8.736)、妻子是否为经产妇(t=1.698)、上次产妇分娩配偶有无陪产(F=2.859)、产妇本次分娩情况(F=6.088)、产妇是否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t=0.075)、产妇分娩体验总分(r47.468)等不同亚组间的配偶陪产体验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2)。(4)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总产程时间、陪产体验总分、对经阴道分娩知识的了解、对分娩的焦虑或恐惧、是否有信心顺利完成经阴道分娩、本次分娩情况、住院期间主要照顾人员和民族8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分娩体验总分变异系数的25.1%;对分娩的焦虑或恐惧、是否有信心完成陪产、配偶参加孕妇学校课程的类型、分娩体验总分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配偶陪产体验总分变异系数的26.4%。研究结论:(1)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呈正相关。配偶陪产体验越好,产妇分娩体验越佳。提示医务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给予陪产配偶更多信息和情感支持,增进产妇配偶对经阴道分娩知识的了解,缓解产妇配偶焦虑或恐惧的情绪,进而达到改善产妇分娩体验和分娩结局的目的。(2)产妇总产程时间、配偶陪产体验、对经阴道分娩的了解程度、对分娩的焦虑或恐惧、本次分娩情况、住院期间主要照顾人员和民族等是产妇分娩体验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产妇分娩体验,应增加产妇对经阴道分娩知识的了解,减轻产妇分娩焦虑或恐惧的情绪,减少产钳助产和会阴侧切的使用,鼓励产妇配偶作为住院期间的主要照顾者。(3)产妇分娩体验、配偶参加孕妇学校课程类型、对分娩的恐惧或焦虑、是否有信心完成陪产等因素是配偶陪产体验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配偶陪产体验,应鼓励配偶参加分娩体验课,减轻配偶对分娩的恐惧焦虑感,增加其陪产的信心。

二、陪伴分娩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陪伴分娩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理论基础
    1.3 操作性定义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2章 基于最新最佳证据的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构建
    2.1 目的
    2.2 方法
    2.3 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的构建
第3章 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对象
    3.3 评价指标及评价工具
    3.4 干预措施
    3.5 资料收集
    3.6 统计分析方法
    3.7 质量控制
    3.8 伦理原则
    3.9 结果
    3.10 讨论
第4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非药物分娩镇痛措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内容
    4 伦理原则
    5 技术路线
第一章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围生期认知及需求调查
    1 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对下一步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的构建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内容
    4 研究结果
第三章 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的效果评价
    1 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不同分娩镇痛方式对足月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4)初产妇配偶陪伴分娩产妇及配偶双方的心理特征及分娩结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3.2.1 入产房前干预
        1.3.2.2 入产房后干预
    1.4 评价内容与方法
        1.4.1 心理状态
        1.4.2 幸福感
        1.4.3 分娩结局
        1.4.4 心理访谈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及配偶SAS与SDS得分比较(见表1)
    2.2 两组产妇及配偶总体幸福感得分比较(见表2)
    2.3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
    2.4 心理访谈
3 讨论
    3.1 产妇产前焦虑、抑郁症状较为明显但幸福感相对较高
    3.2 配偶陪伴分娩可以改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及幸福感
    3.3 配偶陪伴分娩对配偶心理状态的促进作用
    3.4 配偶陪伴分娩的不利因素及影响
4 小结

(5)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主要药品
        1.4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TEAS治疗方法
        2.2 PCEA治疗方法
        2.3 对照组产程观察
        2.4 标本采集
        2.5 标本检测
        2.6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2 产妇镇痛效果评价
    3 镇痛前即刻及镇痛后120分钟β-内啡肽含量比较
    4 经阴分娩产程时长比较
    5 缩宫素使用率及不良反应率比较
    6 中转剖宫产率比较
    7 经阴分娩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5分钟Apgar评分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6)导乐分娩镇痛仪在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意义
    5 技术路线图
    6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7 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部分 导乐分娩镇痛仪在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产妇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的体验
    1 研究目的
    2 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总结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之处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4 VAS标尺
致谢
个人简历

(7)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初产妇分娩现状
        1.2 分娩结局及影响因素
        1.3 分娩镇痛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助产士主导模式的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操作性定义与理论依据
        3.1 操作性定义
        3.2 理论依据
        3.3 理论框架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文献研究
        2 半结构访谈
        2.1 访谈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德尔菲专家咨询
        3.1 专家遴选
        3.2 专家人数的确定
        3.3 专家咨询的方法与实施
        3.4 专家咨询结果
    结果
        1 文献研究
        2 半结构访谈
        2.1 访谈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2.2 主题提取相关结果
        3 德尔菲专家咨询
        3.1 专家一般资料
        3.2 专家的积极系数
        3.3 专家的权威系数
        3.4 专家意见的集中与协调程度
        4 形成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测试稿
    讨论
        1 构建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意义
        2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开展的启示
        2.1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规范性
        2.2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可行性
        2.3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必然性
        3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3 抽样方法
        2.4 样本量计算
        2.5 干预方法
        2.6 调查工具
        2.7 资料收集
        2.8 统计分析
        2.9 质量控制及伦理原则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3.2 产科常规检查资料均衡性比较
        3.3 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比较
        3.4 两组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比较
        3.5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
    4 讨论
        4.1 疼痛程度影响产程时间
        4.2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的意义
        4.3 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4.4 分娩自我效能增强能够改善分娩结局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助产士主导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8)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理论框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分娩计划书内容模板的研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工具
        2.1.4 质量控制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研究小结
3.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分娩计划书的应用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剔除标准
        3.1.4 样本量的确定
    3.2 研究步骤
        3.2.1 分组方法
        3.2.2 干预方案
        3.2.3 评价指标
        3.2.4 数据收集与工具
        3.2.5 质量控制
        3.2.6 统计分析
        3.2.7 伦理原则
    3.3 研究结果
        3.3.1 研究对象的纳入与失访
        3.3.2 研究对象资料
        3.3.3 分娩结局指标
        3.3.4 两组产妇主观心理指标的比较
    3.4 讨论
        3.4.1 基本资料分析
        3.4.2 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3.4.3 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妇女主观心理的影响
        3.4.4 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对助产士角色定位的影响
4.研究结语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创新点
    4.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国内外分娩计划书的研制与运用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9)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前言
    1.2 文献综述
    1.3 理论框架
    1.4 研究目的
    1.5 操作性定义
    1.6 研究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
    2.3 测量工具
    2.4 数据收集
    2.5 数据处理
    2.6 质量控制
    2.7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产科相关信息
    3.2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得分
    3.3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态度得分
    3.4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主观规范得分
    3.5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知觉行为控制的得分
    3.6 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的单因素分析
    3.7 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娩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分娩恐惧的相关性分析
    3.8 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较强烈
    4.2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态度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4.3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主观规范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4.4 初产妇对配偶陪伴分娩的知觉行为控制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4.5 初产妇的分娩恐惧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4.6 初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及其对配偶陪伴分娩行为意向的影响
5 结论
6 创新点
7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10)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操作性定义
        (一) 陪产体验
        (二) 分娩体验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陪伴分娩
        (一) 概述
        (二) 陪伴分娩的历史和发展
        (三) 陪伴分娩的意义
    二、陪产体验
        (一) 陪产体验的概述
        (二) 陪产体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三) 陪产体验的测量
    三、分娩体验
        (一) 分娩体验的概述
        (二) 分娩体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三) 分娩体验的测量
    四、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
        (一) 产妇配偶陪产利于产妇分娩
        (二) 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关系存在争议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
    二、研究对象
        (一) 研究总体
        (二) 研究样本
        (三) 样本的选择
        (四) 样本量的确定
    三、研究指标、工具和测量
        (一) 一般资料
        (二) 配偶陪产体验
        (三) 产妇分娩体验
    四、资料收集步骤
        (一) 资料收集前准备
        (二) 资料收集过程
    五、资料录入与分析
    六、质量控制
        (一) 研究设计阶段
        (二) 资料收集阶段
        (三) 资料录入、分析阶段
    七、伦理问题
第四章 结果
    一、问卷的完成情况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三、分娩体验的现状
    四、陪产体验的现状
    五、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的相关性
    六、分娩体验和陪产体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讨论
    一、产妇的一般资料和分娩体验的现状
        (一) 产妇的一般资料
        (二) 产妇的分娩体验现状
    二、产妇配偶的一般资料和陪产体验的现状
        (一) 产妇配偶的一般资料
        (二) 产妇配偶的陪产体验现状
    三、一般资料差异性对产妇分娩体验影响的分析
    四、一般资料差异性对配偶陪产体验影响的分析
    五、产妇分娩体验与配偶陪产体验的关系
第六章 研究结论
    一、结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创新性
    四、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1 (配偶)
        知情同意书2 (产妇)
    附录二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调查表1 (配偶)
        一般资料调查表2 (产妇)
    附录三 配偶陪产体验问卷
    附录四 产妇分娩体验问卷(CEQ 2.0)
    附录五 技术路线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四、陪伴分娩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集束化镇痛护理方案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研究[D]. 苏华. 南华大学, 2021
  • [2]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的连续性助产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的应用研究[D]. 柳雨雨.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不同分娩镇痛方式对足月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D]. 马鑫.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初产妇配偶陪伴分娩产妇及配偶双方的心理特征及分娩结局研究[J]. 温红娣,杨若雅. 循证护理, 2020(07)
  • [5]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D]. 苗维娟. 青岛大学, 2020(01)
  • [6]导乐分娩镇痛仪在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中的应用研究[D]. 杨麓.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7]助产士主导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其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D]. 周君. 郑州大学, 2020(02)
  • [8]基于连续性伙伴关系的分娩计划书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 李彤.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9]初产妇对配偶参与陪伴分娩的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D]. 孙玉.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10]产妇配偶陪产体验与产妇分娩体验关系的研究[D]. 李亚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陪产在分娩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