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洞穴旅游大有可为

贵州洞穴旅游大有可为

一、贵州洞穴旅游大有文章可做(论文文献综述)

邹成成[1](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邓敏[2](2020)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研究 ——恭城红岩村个案考察》文中指出民族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不仅弘扬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而且带动了当地居民收入增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对外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等;加快了民族地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助推民族地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为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理论和实践证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与新型农村社区共生共荣,协同互助,两者的发展均有助于推进民族农村社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村容村貌,有助于公共服务的发展,有助于恢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助于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增加社区农民增收渠道,有助于提升民族农村社区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治。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扩宽农村社区居民眼界,提升能力、提高见解,提升了民族社区民主管理的能力,为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建设和谐民族社区做出贡献。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两个系统之间通过何种要素的连接发生作用,要素间相互的影响如何,作用的机制如何,实现协同发展的路径是什么?因此,本研究以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要素、相互作用力、作用机制的解析;二是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三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在当地中国实践中问题与实现路径的探讨。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六章,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主要在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开展概念、理论分析。第一章介绍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界定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内涵、研究意义,指出旅游影响理论、文化变迁理论、社区发展理论、博弈论、协同发展理论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研究中应用。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是构建评级指标体系和开展实证研究。第二章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相互关系,从“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四元框架指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供经济保障,新型农村社区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动力,因此两者在旅游地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社区战略发展的协同发展目标指引下,相互作用,形成作用机制。第三章从主客位视角构建社区居民和游客相互理解和共同感知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建立了一个由社区基础建设、社区生态环境、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民族文化、社区经济发展、社区治理组成六个准则层,35个指标层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意见打分法,运用熵值计算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分为五个等级。第四章通过田野调查法了解研究个案的具体情况,通过访谈结合调查问卷,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SPSS软件将个案存在的状况和相应的因果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路径,包括加强基础设施服务保障,打造旅游宜业社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社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宜游民族社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凸显民族文化之美;乡村旅游经济发力,引领社区发展道路;凸显社区组织建设,强化民族社区治理等。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从理论出发构建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五章主要是从个案中归纳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政府、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旅游微型企业、社区居民、民族旅游者五者之间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第六章提出“政府—组织—微企—居民—游客”五元协同发展框架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并分别从政府层面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加强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和保障机制建设而;从组织层面强化协同发展自组织建设;从旅游微型企业层面构建协同发展利益驱动机制;从社区居民层面鼓励旅游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加强社区居民人力资本培养;从民族旅游者层面加强民族旅游者的管理与自我管理等方面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实现策略。经过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要素、评价、影响因素、发展框架的层层分析,本研究提出的主要观点如下:一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条件匹配,两者能够实现共生共荣;二是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数,从主位和客位视角得到的协同指数分值不同,若在同一评价区间,可以评判协同发展效果;三是指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控制权,在旅游资源经济外部性的作用下,社区居民开办的农家乐升级发展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微型企业,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四是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作用明显,规范的制度,有效的监督能够保证协同发展有序进行;五是提出政府、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社区居民、民族旅游者、旅游微型企业之间运行模型,在两两博弈分析中,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社区居民、旅游微型企业追加投资,参与旅游开发,有利于吸引民族旅游者付出成本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六是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政府—组织——微企—居民—游客”五元协同发展框架及相应的对策,希望在实践中能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实施对策提供参考。

陈政[3](2020)在《贵州史前文化洞穴遗址研究与保护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贵州史前文化洞穴遗址特色突出,史前文化洞穴遗址分布广,地点多,文化内涵丰富,类型多样。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

周婷[4](2014)在《湘西土家族建筑演变的适应性机制研究 ——以永顺为例》文中提出气候变暖、臭氧空洞、雾霾天数激增等等各种不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现象涌现,警示着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正在受到挑战。“适者生存”这一为全人类所信奉的真理,已经成为危机信号,将对“适应性”的关注直逼眼前。湘西地处“中国之中”,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四十余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以土家族最多,而永顺以其在湘西土家族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成为土家族文化研究的典型。天然屏障的地理隔离,孕育和维持了其特殊鲜明的民族文化,建筑演变呈现出清晰的阶段性特点。正如达尔文以特殊且更清晰的家养物种变异作为研究起点,本论文视集体无意识环境下建筑的适应演变为自然选择过程,以永顺为例,探讨湘西土家族建筑从源起至今整个演变历程中,建筑在自然环境、经济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共同选择作用下的适应性机制。并基于机制规律,尝试提炼建筑的演变模式和趋势,进一步提出以人工选择介入自然选择的调适路径,从而引导适应的方向和效果,维护和谐人居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三章)为背景理论的阐述。包括研究工作的准备、适应性相关理论的论述及机制要素的划定,并根据湘西土家族地区的背景沿革将其建筑演变分为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和变迁时期三个阶段;第二部分(第四~八章)为机制要素的分析。以对永顺土家族建筑的实地调研为基础,首先分别介绍各时期村寨、民居与宗教建筑形制的适应性演变(第四、五章),然后分别从自然、社会文化、经济技术三部分环境要素,论述在建筑演变过程中环境的选择作用(第六~八章)。得出形成时期建筑的适应性凸显为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成熟时期社会文化环境的性质决定建筑文化性的适应方向,而当下正在发生的种种变迁现象是由于极端复杂的经济技术环境选择作用凸显的结果;第三部分(第九章)为机制生成与调适的总结。通过对湘西土家族建筑演变历程的梳理总结,阐述建筑的适应性是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技术环境共同选择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往往凸显为一种或几种环境要素的主导作用;建筑的适应性推动了建筑的螺旋式演变。最后针对湘西土家族建筑在当前环境下产生的适应性问题,尝试基于适应性机制规律进行调适,将建筑发展引导至更积极的适应方向。

刘雪梅[5](2013)在《生态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山居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居文化是古代林业思想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传统隐逸文化的关联亦至为密切。山居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魅力独特,并且对传统文化和古代农业林业史贡献卓着,同时它又蕴含着浓厚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和情怀,所以应该对山居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思考研究和了解认识,以弥补古代林业史研究中这一领域的欠缺,充实丰富古代林业思想文化的内涵,同时探究其对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历史文献研究法为主,以古代25部正史以及一些地方志和诗集文集等古籍资料中,有关山居隐逸的内容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对此原始的素材做了反复的研读思考,分析概括,最后提炼出自己切身感受、看法和观点。在研究中还辅之以哲学、美学、文学、绘画和林学等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法。本文还以个案研究作为研究的基础,对陶渊明、林逋、张岱等具有代表性的山居隐逸人物以及典型的山居隐逸文化行为和现象等,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研究。此外,本论文还特别以生态文化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挖掘探究山居文化中蕴含的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和情怀。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梳理了山居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沿革;探究了山居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思想文化背景;考察了山居隐士文士的物质生活境况及其精神文化生活,挖掘、阐述了隐士文人们在饮食、居住环境、山水行游以及山林雅好等山居生活方面,蕴含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和情怀;阐述了山居文化的历史价值,论述了山居文化对当今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等。以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维来审视,山居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追求人格的自由和独立等精神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文化,并且它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审美文化的内涵,促进了其进步和发展。同时,用今天生态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山居文化又是一种朴素的生态文化,种追求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尤其是人与自然交融契合、无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

陈雅岚[6](2013)在《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秦汉的神仙信仰文化开始,在中国道教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累积了极其深厚和丰富道教文化资源。道教对生命的珍重、对神仙的崇拜、对自然的敬畏而形成的道教养生文化资源、道教音乐文化资源、道教医药文化资源、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等已经代代相传并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古人用智慧和劳动创造的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生活风俗的形成、健康方式的设计等密切相关。本文就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问题的提出,直接源于对中国道教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分析,经过对道教文化资源的整理、比较、反思,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和评估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分析其区域优势所形成的竞争力,借鉴并设计我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式。本文从文化学角度,梳理了道教文化及道教文化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明确了道教文化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成果,是一种“有用”的、“多功能”的资源;从经济学角度,运用评估模型对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准公共品,是一种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力的文化资源,是能够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宗教性的文化资源,因此,对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选择应符合我国国情、符合道教文化资源特色、符合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及SWOT方法,剖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城市经营、生态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回答了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道教文化资源关注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澄清了社会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糊认识,并探讨了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多种模式;从管理学角度,本文还在现有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就理顺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强化政府规制,明确道教文化资源产权,建立东中西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区域性合作,推动道教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建议。本文共分七章展开研究,第一章“导论”,主要是阐述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问题研究的时代背景、国际背景和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并对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同时也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第二章“道教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首先简述了世界宗教文化和中国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宗教文化对中国发展史、神仙文化、仪式文化、节日文化、艺术文化、养生文化、生态文化及和谐思想的影响,比较分析宗教文化的价值功能,这一章有详细分析,藉以指出道教文化是一座蕴含多种资源的“富矿”,有待于“开采”。第三章“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探析了中国道教文化中的“资源”观念。远自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南宋、明清、民国历代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道教神仙文化资源、道教祖庭文化资源、道教建筑文化资源、道教仪式文化资源、道教音乐文化资源、道教养生文化资源、道教劝善文化资源、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的演变和体制的影响。这一章除了探究各类道教文化资源的内涵和成长之外,更从道教文化“资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尊道贵德”的道德观、“和谐共生”的生命观的终极目标,观察了道教文化资源对经济、对社会、对生态、对生命的多重意义。不仅如此,这一章还指出,在今天,我们要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这些价值深厚的“资源”。第四章“道教文化资源的评估”,这一章主要探讨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先探讨道教文化资源的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发展预期、传承能力,设计了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并制定了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测量表,听取了道教文化专家意见,肯定了道教文化资源对龙虎山旅游的核心作用,但还有很大的潜力。第五章“道教文化资源的区域影响”,这一章指出,道教文化资源区域文化竞争力价值。道教文化资源的丰裕固然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但要更重要的是需要整合区域的人才、资金、市场等才能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制定东部地区“走出去”的战略举措,东部地区发挥其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的优势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产业化开发,重点做细做优道教文化产品,率先推动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制定中部地区“请进来”的战略举措,中部地区丰裕的道教文化资源优势是其“请进来”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做强做真道教祖庭文化、养生文化,吸引海内外的道教信众和对道教养生文化感兴趣的社会游客;制定西部地区“区域化发展”战略举措,西部地区有旅游基础较好和道教文化资源丰富的“双优势”,重点加强外部环境的改善,通过与东盟合作的平台吸引东南亚国家的游客并实施道教文化产品“走出去”和“请进来”。第六章“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这一章论述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先阐述了公共品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产品的定义及产品性质、比较优势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集聚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园区建设;剖析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存在的问题,认为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产业发展规模不大,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链条尚未形成,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缺乏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的保障机制,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考察了国际、国内对文化资源产业化综合和单项运作模式,综合运作模式的古城类、生态类、园区类对道教文化资源丰裕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单项类道教文化资源运作模式对道教文化资源相对一般的东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借助国际、国内的成功案例设计了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模式。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做出总结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是对道教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资源所形成的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就像中国的“酒”和“茶”,不仅可以让中国人分享,而且还可以让全世界人来品尝。“中国的味道”香飘世界,“中国神仙”逍遥全球,这是“中国梦”的终极境界。所提出的建议:建立道教文化资源产权制度是明确身份并且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建立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重要举措;对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修缮是中华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走出去”没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和服务难度非常大。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创新创新:(1)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和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认为道教文化是一种“有用”的资源,但对道教文化资源中的核心部分,即信仰文化资源是绝对不能作为经济资源开发,这是道教文化生存和传承的根本;(2)在传统保护道教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开发及产业化保护和传承道教文化资源。引入公共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理论,对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寻找理论支持,把道教文化资源作为特殊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引入市场机制并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基础;根据道教文化资源成长和发展规律,设计了道教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利用产业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分析与比较道教文化资源优势和竞争力价值,在城市经营、生态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发挥道教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强劲的竞争力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中推动城镇化建设、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3)借助评估、SWOT、案例、调研的方法,借助文化资源的评估模型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借助SWOT方法,分析了道教文化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在借助国际、国内案例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龙虎山世界道教文化中心的模式;创新文化贸易方式,推动道教文化产品通过贸易的方式“走出去”,变“送出去”为“卖出去”;发挥企业的市场经营优势,深度挖掘道教文化资源价值,变“资源”为“产品”;借助实地调研,寻找“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这个具有挑战性命题的诸多答案。

徐有威[7](2011)在《上海小三线报刊资料选编(1976—1987)》文中研究说明上海小三线系上海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于安徽南部山区的一个以军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后方工业基地。它是上海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冷战背景下中共中央采取的重大应对举措之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1965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工作的指示精神,上海开始着手建设后方小三线,到1984年决定将后方小三线无偿移交给安徽省,1988年完成移交工作。上海小三线建设历经24年,先后在皖南的徽州、安庆和宣城三个专区和浙江临安等13个县(市)境内建成81个全民所有制独立单位。上海市对该基地先后共投资6.4亿元;基地拥有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57000余人,职工家属16000余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1500人。从1965年开始,国内报纸开始出现有关上海小三线的各类报道。这里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文汇报》选编出有关上海小三线的有关报道,以供研究者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早年发表的这些文章的署名等信息的标注不甚规范,文中有的有作者,有的则无;有的篇首为"本报讯",篇末无作者;有的篇首为"本报讯",篇末有作者;有的作者名在篇末以括号形式出现;有的既无"本报讯",又无作者;有的一篇中几条报道有作者,几条报道无作者,等等,皆为报刊原样。在选编过程中,上海大学历史系的李婷、吴静、祝佳文和赵心玉同学提供了大力的协助;尤其承蒙上海小三线参与者朱国勇先生、史志定先生、徐梦梅先生和李伦新先生的热情帮助,以及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资料中心和上海图书馆提供的帮助,在此特一并致以谢忱。

刘群,鄢贵权,杨绍萍[8](2009)在《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及开发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斯特洞穴是一种旅游价值很高的资源,也是喀斯特地区一种遍在性资源,是贵州省喀斯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在开发前科学调查与研究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与开发设计,缺乏文化内涵、科学性和艺术性,所以大部分喀斯特洞穴在开放不久后很快进入衰落阶段,重游率低,生命周期短,使得洞穴旅游资源的资源优势始终无法向经济优势转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吕贵彦[9](2009)在《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镇的精髓在于“古”,即它特有的文化。古镇能让人领略到一种历史文化氛围,感到自然谐趣和静谧淳朴的风情。古镇旅游方兴未艾,目前,古镇已成为我国除风景区、都市旅游以外的最主要旅游目的地。由于历史上水运的发达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湘西境内至今仍保存着数量众多的古镇,这些古镇资源品味之高、历史之悠久、保存之完好,尤为罕见,如空谷幽兰般构成湘西千百年来深厚历史和文化的一幅美丽画卷,将成为未来湖南省西部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本文在总结大量古镇与旅游资源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古镇的相关概念加以分析和界定,以历史、知名度、影响力为标准界定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沱江古镇、芙蓉镇、里耶古镇、洗车河古镇、边城镇、浦市古镇、清水坪古镇、迁陵古镇、龙潭古镇、黔城古镇、江垭古镇等11座湘西古镇,在此基础上对湘西古镇进行了类型划分,将湘西古镇划分为山水名胜型、民俗生态型、影视基地型、文化展示型。其次,通过对湘西古镇旅游资源的分析整合,并结合古镇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湘西古镇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方法。将湘西古镇的旅游资源分为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文学艺术,通过建立湘西古镇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来对湘西古镇旅游资源进行评级。结果显示,在11座湘西古镇中,沱江、里耶、黔城古镇为五级,属特品级旅游资源;芙蓉镇、洗车河、浦市、江垭古镇为四级,边城、龙潭古镇为三级,属优良级旅游资源;迁陵、清水坪古镇古貌破坏较大,为二级,属普通级旅游资源。再次运用SWOT分析法对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有着众多的优势条件和机遇,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并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对湘西古镇客源市场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最后提出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构想,在分析其开发原则基础上,提出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开发模式、开发措施、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湘西古镇旅游开发提供可资借鉴。

祁翠翠[10](2009)在《三峡旅游背景下晓峰旅游市场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疆域辽阔,既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别样的民族风情,又拥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长江三峡是我国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是我国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和珍贵的旅游品牌。它跨越重庆、湖北两省市,辐射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区,统一完整而不可分割,成为我国最具典型意义的跨省域旅游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长江三峡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三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带动西部旅游开发、促进区域旅游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距充分开发和利用三峡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远,各地仍在不断的致力于三峡旅游的发展。晓峰旅游片区位于宜昌市夷陵区,近邻三峡大坝,处于三峡旅游圈的核心地段,但是晓峰旅游业的开展却不尽人意,这并不是三峡旅游圈的个案,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时逢全球经济危机,旅游业受此影响在所难免,但如何利用三峡旅游的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力来发展三峡旅游圈的旅游资源,是我们需要思考和长期努力的方向与动力。本文从可持续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借鉴三峡周边成功旅游区的开发模式,以宜昌夷陵区晓峰旅游片区为例,着重分析其在长江三峡旅游大背景下的现状、优劣势及发展潜力,针对性的给出三峡晓峰旅游片区市场拓展和营销推广策略,并为类似的旅游片区发展模式转变提供理论依据并给予实践性的指导。论文分为七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和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阐述其研究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明确行文框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多学科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究三峡旅游背景下晓峰旅游市场的运营现状。同时从旅游地的空间关系、旅游市场和旅游市场营销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分类和总结,了解国外研究方向和思路、研究新成果或突破,分析国内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探索研究趋势。第二部分为三峡旅游背景分析。阐述了以长江三峡大坝为核心的三峡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当地的旅游政策趋势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并介绍了三峡人家风景区和车溪风景区两个以长江三峡为依托的成功景点案例,解析其开发成功的原因。第三部分晓峰客源市场现状分析。通过宜昌市和夷陵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的分析,引导晓峰旅游片区的市场开发。在了解晓峰片区旅游景区和景点客源状况的基础上,对该区域主要景点的游客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围绕游客的构成、消费行为及倾向展开,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第四部分为晓峰旅游市场开发条件综合分析及市场发展潜力研究。在晓峰旅游片区的现状分析和客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晓峰旅游片区的开发条件进行SWOT分析,深刻剖析晓峰旅游开发的劣势和威胁,寻找晓峰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机遇。针对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和潜在的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充分考虑利用长江三峡旅游市场客源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结合武汉和宜昌两个潜在市场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最大程度的挖掘晓峰旅游发展的潜力。第五部分为晓峰旅游目标市场定位。在前面一系列的分析归纳基础上,对晓峰旅游市场进行了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定位。并根据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谋划出晓峰旅游片区市场扩展的策略,充分考虑并利用了晓峰旅游片区处于长江三峡旅游核心区域的地理优势,并借助长江三峡旅游客源市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进而扩大晓峰旅游片区的市场份额。第六部分为晓峰旅游市场的营销分析。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市场需求理论、市场营销组合理论为基础,根据晓峰片区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化,合理的选择旅游营销策略。依托旅游产品策略和价格策略,从旅游形象的传播推广、区域合作的加强、多层次营销渠道的建设以及网络营销等方面,进行晓峰旅游市场的营销推广研究,意在提高晓峰旅游片区的知名度,加大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合作,加大长江三峡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旅游市场更好的发展。第七部分:结束语。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二、贵州洞穴旅游大有文章可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洞穴旅游大有文章可做(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础概念
        2.1.1 绿色发展
        2.1.2 森林旅游产业
        2.1.3 产业竞争力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2.2 相关理论
        2.2.1 绿色发展理论
        2.2.2 “两山”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5.4.1 聚类分析结果
        5.4.2 聚类结果分析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5.5.1 空间分布分析
        5.5.2 时间趋势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6.5 本章小结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7.6 本章小结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2.1 产品创新方面
        8.2.2 技术创新方面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3.1 经济环境方面
        8.3.2 社会环境方面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4.1 绿色供需方面
        8.4.2 政策制度方面
        8.4.3 人才选育方面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研究 ——恭城红岩村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研究及述评
        (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文献研究及述评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文献研究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系统评价法
        (四)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五)主客位研究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主要内容
        (二)研究路线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六、案例地选择原因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概念界定
        (二)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区概念界定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协同发展
    二、理论应用
        (一)协同发展的外因——旅游影响理论
        (二)协同发展的内因——文化变迁理论
        (三)协同发展的目标——社区发展理论
        (四)协同发展的策略——博弈论
        (五)协同发展的机理——协同发展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要素与关系分析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成效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成效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与成效
        (一)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条件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历程
        (三)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成效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的相互作用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供保障
        (二)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作用机制
        (一)发展建设的目标
        (二)协同发展作用力
        (三)协同发展作用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全面性原则
        (三)一致性原则
        (四)现实性原则
        (五)可比性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构建
        (一)评价指标选择的实践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解释
    三、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一)评价的方法
        (二)权重评价的步骤
        (三)权重计算过程
    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评价效果的综合模型
        (二)评价效果的等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实证研究:基于红岩村的调查
    一、田野点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概况
        (二)历史沿革与渊源
        (三)民族文化及发展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条件
        (一)完善的基础设施,打造民族新型旅游农村社区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宜居宜游民族社区
        (三)发展的公共服务,提供便利民族社区服务
        (四)特色的民风民俗,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五)融合的农旅态势,提升民族社区经济发展
        (六)多样的管理要素,实现民族社区有效治理
    三、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研
        (二)问卷结果分析
        (三)交叉分析
        (四)协同效果分析
    四、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基础建设待加强
        (二)社区生态环境有待精进
        (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需改进
        (五)社区特色经济产品与服务待提升
        (六)社区治理需加强
    五、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路径
        (一)改善红岩村社区基础建设
        (二)保护红岩村社区生态环境
        (三)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四)加大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五)促进社区经济多渠道发展
        (六)加强社区治理与服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影响因素
    一、政府组织的影响
        (一)政府影响的表现
        (二)政府的积极影响
        (三)政府的消极影响
    二、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的影响
        (一)协同发展管理组织的表现
        (二)协同管理组织的积极影响
        (三)协同发展自组织的消极影响
    三、社区居民的影响
        (一)社区居民影响的表现
        (二)社区居民的积极影响
        (三)社区居民的消极影响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微型企业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的作用
        (二)旅游微型企业的积极影响
        (三)旅游微型企业的消极影响
    五、民族旅游者的影响
        (一)民族旅游者行为影响表现
        (二)民族旅游者行为的积极影响
        (三)民族旅游者行为的消极影响
    六、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运行模型
        (一)政府与旅游微型企业间的博弈
        (二)旅游微型企业与民族旅游者之间的博弈
        (三)社区居民与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之间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实现策略
    一、政府:做好基础设施规划,加强协同发展顶层设计
        (一)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建设
        (二)加大公共服务设施与服务建设
        (三)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社区公共服务发展
        (四)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五)加强宣传,做好旅游品牌
        (六)发挥基础治理作用,建设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和谐社区
        (七)完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
    二、组织:强化协同发展自组织建设
        (一)组建协同发展自组织管理机构
        (二)深化协同发展自组织理念
        (三)完善协同发展自组织管理制度
        (四)发挥协同发展自组织管理的作用
        (三)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开发力度
    三、微企:构建协同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一)明确资源控制权,把握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二)筹备协同发展资金,提供协同发展资金保障
        (三)了解利益相关者诉求,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四)协调利益分配,保障协同发展各方利益需求
    四、居民:鼓励旅游新型农民发展,加强社区居民人力资本建设
        (一)重视人力资本培养,提升旅游农业相关技能
        (二)培育旅游新型农民,促进其参与旅游的深度和广度
    五、游客: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者的管理与自我管理
        (一)开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者的被动管理:
        (二)强化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者的自我管理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条件匹配,能够共生共荣
        (二)主客位评价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效果相对一致
        (三)广西恭城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评价良好,实现路径有保障
        (四)旅游微型企业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协同发展
        (五)协同发展管理自组织规范制度建设,保证协同效果
        (六)提出“政府—组织—居民—微企—游客”五元协同发展模型
    二、研究展望
        (一)提高统计样本质量
        (二)考虑更多协同发展影响因素
        (三)开展多案例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红岩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调查提纲
附录 C:红岩村农家乐接待名目
附录 D:红岩村旅游资源调查表
附录 E: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调查表
附录 F:调研图片(节选)

(4)湘西土家族建筑演变的适应性机制研究 ——以永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尝试建立基于环境本位的建筑观
        1.1.2 城镇化进程中,针对地区特色危机进行的抢救性研究
        1.1.3 全球化语境下,探索民族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1.2 研究内容与对象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3.1 长时段的研究方法
        1.3.2 融贯综合的研究方法
        1.3.3 微观个案与宏观视野相结合
        1.3.4 田野调查与方志研究相结合
    1.4 研究综述与论文创新点
        1.4.1 适应性相关研究
        1.4.2 土家族及土家族建筑相关研究
        1.4.3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适应性的理论与思想
    2.1 适应性的阐释
        2.1.1 适应的基本释义
        2.1.2 达尔文进化论的“适者生存”
        2.1.3 斯图尔德的“文化适应”
        2.1.4 麦克哈格的“适应标准”
        2.1.5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适应观
        2.1.6 人居环境科学中的适应性基础
        2.1.7 可持续发展观中的适应性要求
    2.2 建筑的适应性
        2.2.1 基本涵义
        2.2.2 集群性
        2.2.3 普遍性与相对性
        2.2.4 时态性与时段性
        2.2.5 互动性与共生性
        2.2.6 中性与多维性
        2.2.7 自组织性与可调控性
    2.3 建筑适应性机制的基本要素
        2.3.1 建筑与自然环境
        2.3.2 建筑与社会文化环境
        2.3.3 建筑与经济技术环境
        2.3.4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湘西土家族地区的适应性背景
    3.1 湘西及永顺的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气候
        3.1.2 自然资源
    3.2 土家族的基本情况
        3.2.1 土家族概况
        3.2.2 土家族族源
        3.2.3 土家族的形成时间
    3.3 湘西土家族地区的历史沿革及研究阶段划分
        3.3.1 溪州之役以前——形成时期
        3.3.2 溪州之役至鸦片战争——成熟时期
        3.3.3 鸦片战争之后——变迁时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永顺土家族村寨的适应性演变
    4.1 形成时期
    4.2 成熟时期
        4.2.1 村寨选点
        4.2.2 山环水绕:老司城
        4.2.3 山冈之巅:双凤村
        4.2.4 枕山面水:劳庄
        4.2.5 两山之间:龙西湖
        4.2.6 太极之势:小干溪
        4.2.7 开门见山:那丘
        4.2.8 小结
    4.3 变迁时期
        4.3.1 形态异质
        4.3.2 交通升级
        4.3.3 结构离散
        4.3.4 规模矛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永顺土家族民居与宗教建筑的适应性演变
    5.1 形成时期
        5.1.1 穴居
        5.1.2 巢居
        5.1.3 半地穴和早期地面建筑
        5.1.4 早期干栏建筑
        5.1.5 小结
    5.2 成熟时期
        5.2.1 从叉木架屋到木构瓦房
        5.2.2 传统民居的平面功能
        5.2.3 传统民居的结构形式
        5.2.4 传统民居的材料构造
        5.2.5 典型宗教建筑
        5.2.6 小结
    5.3 变迁时期
        5.3.1 传统民居的变迁
        5.3.2 新民居的出现
        5.3.3 宗教建筑的极端异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适应性机制之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
    6.1 形成时期:凸显制约
        6.1.1 聚落:选址的绝对依赖
        6.1.2 住所:基本需求的物化
    6.2 成熟时期:均衡理应
        6.2.1 村寨之“理”
        6.2.2 民居之“应”
    6.3 变迁时期:自主分化
        6.3.1 自然环境的生态异化
        6.3.2 村寨的自主生长
        6.3.3 民居的游离分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适应性机制之社会文化环境的选择作用
    7.1 形成时期:蒙昧野蛮
        7.1.1 朴素的氏族部落文化:原始的住居
        7.1.2 征战频繁,社会动荡:部落聚居的维持
    7.2 成熟时期:有机凸显
        7.2.1 民族共同文化和心理的形成
        7.2.2 文化涵化
    7.3 变迁时期:徘徊之间
        7.3.1 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
        7.3.2 民族主体意识的徘徊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适应性机制之经济技术环境的选择作用
    8.1 形成时期:原始萌芽
        8.1.1 渔猎采集到原始农耕:定居的可能
        8.1.2 陶器烧制到铁器锻打:材料的换代
    8.2 成熟时期:稳定发展
        8.2.1 封建地主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8.2.2 先进技术的传播
    8.3 变迁时期:复杂凸显
        8.3.1 经济体制的转型
        8.3.2 技术结构的杂糅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湘西土家族建筑演变的适应性机制与调适
    9.1 湘西土家族建筑适应性演变的特点
    9.2 湘西土家族建筑演变的适应性机制
        9.2.1 共同进化与螺旋式演变
        9.2.2 选择限度与短板效应
        9.2.3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9.2.4 建筑适应性机制的框架
    9.3 湘西土家族建筑发展的适应性调适
        9.3.1 环境要素选择作用的均衡协调
        9.3.2 建筑要素的更新引导与重点保护
    9.4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说明
致谢
附录A 永顺县志及调研相关内容(第 6、7 章附表)
附录B 湘西苗族建筑测绘图(预调研部分成果)
附录C 调查问卷(选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生态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山居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山居绪论
    1.1 “山居”释名及其历史源流考证
        1.1.1 “山居”一词历史源流略考
        1.1.2 山居含义与山居传统之历史源流略考
    1.2 山居隐逸文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山居隐逸文化研究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趋势
        1.2.2 山居隐逸文化研究的内容、范畴与研究思路、方法等
        1.2.3 山居隐逸文化研究的主要观点举要
        1.2.4 国外山居隐逸文化研究述要
    1.3 山居文化研究的范畴、对象与视角、方法及意义
2 山居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山岳崇拜传统
    2.1 自然地理环境和特征与山居
    2.2 山岳崇拜文化传统与山居
        2.2.1 华夏民族对山岳的敬畏崇拜及其演变
        2.2.2 道教的山岳崇拜文化及其影响
3 山居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生态文化背景
    3.1 儒家与道家的生态思想文化与山居
        3.1.1 儒家的生态哲学思想
        3.1.2 道家的生态哲学思想
    3.2 山水审美文化风尚和性好山水之个体动机与山居
4 山居生活的内容及形态
    4.1 山居者的谋生之道及其物质生存境况
        4.1.1 山居者的谋生之道及其物质生存概况
        4.1.2 山居者衣、食、住之生活情形
    4.2 山居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及娱乐消遣
        4.2.1 着述立说,授徒讲学
        4.2.2 文学艺术创作
        4.2.3 抚琴弈棋、饮酒品茗等娱乐消遣
5 山居生活的生态文化含蕴
    5.1 崇尚天然的饮食文化
    5.2 追求自然美与生态美的居住文化
    5.3 注重精神沟通契合的山水游赏文化
    5.4 托物言志、以心感物的山林雅好文化
6 山居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对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
    6.1 山居文化的历史价值
        6.1.1 对古代生态伦理思想观念的传承与弘扬
        6.1.2 对古代农林科技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6.1.3 对古代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弘扬
        6.1.4 对古代养生学的传承和弘扬
    6.2 山居文化对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
        6.2.1 对树立生态文化观,提高全民的生态文化道德素质的教育意义
        6.2.2 对当代人心理健康、性情陶冶、道德升华、价值选择的启悟意义
        6.2.3 对林业与生态产业之文化和经济开发、建设的借鉴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atalogue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研究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时代背景
        1.1.2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国际背景
        1.1.3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历史背景
        1.1.4 研究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机遇分析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道教文化的研究
        1.3.2 关于道教文化经济学的研究
        1.3.3 关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研究
    1.4 小结
        1.4.1 简评
        1.4.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主要创新
2. 道教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2.1 宗教文化综述
        2.1.1 世界宗教文化概述
    2.2 我国宗教文化概述
        2.2.1 我国道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2.2 我国佛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2.3 我国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2.4 中国天主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2.5 中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3 我国宗教文化的比较
        2.3.1 从中国发展史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2.3.2 从崇拜对象角度比较教文化
        2.3.3 从仪式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2.3.4 从各种节日比较宗教文化
        2.3.5 从艺术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2.3.6 从养生角度来比较宗教文化
        2.3.7 从生态角度比较宗教文化
        2.3.8 从和谐思想比较宗教文化
    2.4 小结
        2.4.1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与物质的产物
        2.4.2 宗教文化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
        2.4.3 道教文化是一座蕴含多种资源的“富矿”
3. 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1 道教文化内涵
        3.1.1 道教文化的内涵
        3.1.2 道教文化资源的内涵
    3.2 道教文化资源的分类
    3.3 道教文化资源的类型
        3.3.1 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
        3.3.2 道教神仙文化资源
        3.3.3 道教祖庭文化资源
        3.3.4 道教建筑文化资源
        3.3.5 道教科仪文化资源
        3.3.6 道教音乐文化资源
        3.3.7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
        3.3.8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
        3.3.9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
    3.4 道教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1 道教洞天福地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2 道教祖庭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4.3 道教神仙信仰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4 道教建筑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5 道教科仪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6 道教音乐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7 道教养生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8 道教劝善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3.4.9 道教生态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发展
    3.5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3.5.1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历程
        3.5.2 现阶段我国道教文化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5.3 道教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案例分析
    3.6 小结
        3.6.1 道教文化资源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资源
        3.6.2 制度变迁对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深刻
4. 道教文化资源的评估
    4.1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要素构成
        4.1.1 道教文化资源的要素构成分析
    4.2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4.2.1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因分析
        4.2.2 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建立
    4.3 以江西龙虎山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测量为例
        4.3.1 选择龙虎山作为道教文化资源评估案例的原因分析
        4.3.2 江西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估测量表
        4.3.3 小结
5. 道教文化资源 SWOT 分析与区域影响
    5.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优势(Strength)分析
        5.1.1 东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5.1.2 中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5.1.3 西部地区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
    5.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劣势(Weakness)分析
        5.2.1 东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5.2.2 中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劣势
        5.2.3 西部地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竞争的劣势
    5.3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外部机遇(Opportunity)分析
        5.3.1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为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5.3.2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5.3.4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5.3.5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3.6 中华文化影响扩大为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看竞争平台
    5.4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外部威胁(Threat)分析
        5.4.1 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的冲击
        5.4.2 来自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5.4.3 来自佛教文化资源发展的压力
        5.4.4 来自旅游文化产品导向的影响
    5.5 我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战略矩阵
    5.6 小结
        5.6.1 东部地区的资金、人才优势没有没有成为“开采”传统文化资源的力量
        5.6.2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没有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5.6.3 西部地区的环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5.6.4 道教文化资源和佛教文化资源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各有劣势
6.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
    6.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6.1.1 公共品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及产品的定义及产品性质
        6.1.2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6.1.3 产业集聚理论与道教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
        6.1.4 规制理论与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
    6.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分析
        6.2.1 道教文化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6.2.2 道教文化资源单项开发模式
    6.3 道教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6.3.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不大,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6.3.2 道教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并有待于整合
        6.3.3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链条尚未形成
        6.3.4 缺乏对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保障机制,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
    6.4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模式设计-----以龙虎山为例
        6.4.1 树立城市经营理念
        6.4.2 加大保护道教文化资源的力度
        6.4.3 建成世界道教文化中心
    6.5 小结
        6.5.1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对道教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6.5.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科学认识道教文化资源极其重要
        7.1.2 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彰显爱国主义精神
        7.1.3 制度建设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根本保障
        7.1.4 价值评估是检验道教文化资源经济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7.1.5 比较优势是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基础
        7.1.6 创新精神是选择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模式的依据
        7.1.7 道教文化产品和道教文化服务“走出去”是一种战略性的理性选择
    7.2 政策建议
        7.2.1 建立道教文化资源的产权制度
        7.2.2 建立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和服务体系
        7.2.3 对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修缮规划
        7.2.4 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区域性合作
        7.2.5 制定道教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的战略
        7.2.6 推动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规制创新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及开发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现状
2 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区位不好, 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2.2 盲目投资, 旅游地空间竞争严重
    2.3 以自然观光为主, 旅游项目单一, 缺乏文化内涵, 洞穴旅游生命周期短促
    2.4 旅游活动对喀斯特洞穴环境破坏严重
        2.4.1 旅游活动对洞穴气象的影响
        1) 对洞穴气温的影响。
        2) 对洞穴湿度的影响。
        3) 对洞穴CO2含量的影响。
        4) 对洞穴风力的影响。
        2.4.2 旅游活动对洞穴生物的影响
3 旅游洞穴资源的开发建议
    3.1 对洞穴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 突出重点
    3.2 发掘洞穴文化内涵, 优化旅游结构
    3.3 加大对旅游洞穴保护力度
        3.3.1 调控湿度[8]
        3.3.2 控制CO2[8]
        3.3.3 控制灯光[8]
        3.3.4 灯光植物处理[9]
        3.3.5 景观破损重建[9]
    3.4 提高旅游洞穴导游的水平, 建立完善的旅游解说体系
    3.5 多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 改善旅游设施
    3.6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区域联合, 形成旅游网络系统

(9)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理论研究综述
        1.4.1 古镇旅游理论研究综述
        1.4.2 湘西古镇旅游资源相关研究综述
    1.5 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
        1.5.1 区位理论
        1.5.2 点轴开发理论
        1.5.3 体验经济理论
        1.5.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5 空间竞争与合作理论
2 湘西古镇概述
    2.1 古镇的界定
        2.1.1 古镇概念
        2.1.2 相关概念辨析
        2.1.3 本文的界定
    2.2 湘西范围界定
    2.3 湘西古镇概况
    2.4 湘西古镇分类
    2.5 本文研究范围和对象界定
        2.5.1 研究对象界定
        2.5.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 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分析
    3.1 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在《国家标准》中的归类
    3.2 湘西古镇旅游资源的内容
        3.2.1 奇秀峻丽,诗情画意的山水文化
        3.2.2 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建筑文化
        3.2.3 源远流长,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3.2.4 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3.2.5 委婉细腻,飘逸灵空的文学艺术
4 湘西古镇旅游资源评价
    4.1 定性评价
        4.1.1 资源富集,类型多样,组合度较高
        4.1.2 文化内涵丰富,文化艺术价值高
        4.1.3 资源品位高,历史考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高
        4.1.4 保存的完整性较好
    4.2 定量评价
        4.2.1 评价方法
        4.2.2 评价目标
        4.2.3 评价模型的建立
        4.2.4 湘西古镇调查基本情况
        4.2.5 湘西古镇旅游资源综合评级
        4.2.6 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结果
5 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5.1 SWOT分析
        5.1.1 优势
        5.1.2 劣势
        5.1.3 机遇
        5.1.4 挑战
        5.1.5 结论
    5.2 湘西古镇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5.2.1 客源结构分析
        5.2.2 旅游者基本特征分析
        5.2.3 旅游者旅游特征分析
6 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构想
    6.1 总体思路
    6.2 开发原则
        6.2.1 保护优先原则
        6.2.2 文化发掘与展示原则
        6.2.3 以人为本原则
        6.2.4 特色原则
        6.2.5 生态原则
    6.3 开发模式
        6.3.1 据点式开发和点轴式开发相结合
        6.3.2 联合开发、独立开发和附带开发相结合
    6.4 开发措施
        6.4.1 强化休闲性和体验性旅游项目,满足旅游者多层次需求
        6.4.2 注重差异化发展策略,赋予每个湘西古镇合而不同的特色
        6.4.3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6.4.4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整合旅游资源,构建区域旅游系统
        6.4.5 借助当地社区力量,营造真正流传久远的传统文化氛围
        6.4.6 重视宣传促销,彰显湘西古镇的文化特色和品牌优势
    6.5 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6.5.1 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的区域旅游要素市场体系
        6.5.2 保护好古镇古朴风貌,使其"修旧如旧"
        6.5.3 突破古镇旅游的"瓶颈",深度体验传统文化
        6.5.4 高品位开发和利用古镇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6.5.5 保护古镇文化生态,消除开发旅游的不利影响
7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湘西古镇游客调查表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三峡旅游背景下晓峰旅游市场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旅游地空间关系研究
        1.2.2 旅游市场研究
        1.2.3 旅游市场营销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区域概况
        1.4.1 地理位置及交通区位
        1.4.2 自然概况
        1.4.3 社会经济状况
        1.4.4 开发建设现状
    §1.5 数据来源
        1.5.1 直接数据
        1.5.2 间接数据
第二章 三峡旅游背景分析
    §2.1 三峡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2.1.1 三峡旅游景区开发价值高
        2.1.2 三峡旅游资源丰富且有规模性
    §2.2 三峡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 三峡旅游资源分散,缺乏整合
        2.2.2 三峡旅游市场混乱,企业缺乏竞争力
        2.2.3 三峡跨区域、管理缺乏力度
    §2.3 三峡旅游政策趋势
        2.3.1 三峡和周边旅游资源进行合作
        2.3.2 三峡市场整合力度加大
        2.3.3 区域合作加强
    §2.4 三峡旅游背景下成功案例解析
        2.4.1 三峡人家风景区
        2.4.2 车溪风景区
        2.4.3 三峡旅游背景下旅游开发成功的原因解析
第三章 晓峰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3.1 宜昌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3.2 夷陵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3.3 晓峰片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3.3.1 晓峰片区空间结构分析
        3.3.2 晓峰景区
        3.3.3 西塞国景区
        3.3.4 百里荒景区
        3.3.5 南津关大峡谷
    §3.4 客源现状评析
        3.4.1 晓峰旅游片区客源状况分析
        3.4.2 旅游者消费行为及倾向性调查分析
        3.4.3 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晓峰旅游市场开发条件综合分析及市场发展潜力研究
    §4.1 晓峰旅游开发条件综合分析
        4.1.1 SWOT分析原理
        4.1.2 优势(Strengths)分析
        4.1.3 劣势(Weaknesses)分析
        4.1.4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4.1.5 威胁(Threats)分析
        4.1.6 优势与劣势转化及机遇与威胁转化分析
    §4.2 晓峰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4.2.1 国际市场潜力分析
        4.2.2 国内市场潜力分析
        4.2.3 潜在市场调查分析
第五章 晓峰旅游目标市场定位
    §5.1 客源市场细分
        5.1.1 市场细分的理论依托
        5.1.2 国内市场细分
        5.1.3 海外市场细分
    §5.2 目标市场定位
        5.2.1 影响定位的因素
        5.2.2 目标市场定位
    §5.3 旅游目标市场拓展策略
        5.3.1 国内重点区域市场拓展策略
        5.3.2 国内重点细分市场拓展策略
        5.3.3 海外目标市场拓展策略
第六章 晓峰旅游市场营销分析
    §6.1 旅游市场营销的理论依托
        6.1.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6.1.2 旅游市场需求理论
        6.1.3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6.1.4 旅游营销模式的新动向
    §6.2 晓峰片区旅游生命周期分析
        6.2.1 晓峰片区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
        6.2.2 旅游营销策略选择
    §6.3 晓峰旅游产品与价格策略分析
        6.3.1 产品策略
        6.3.2 价格策略
    §6.4 晓峰旅游市场的营销推广研究
        6.4.1 营销理念
        6.4.2 晓峰旅游形象的传播推广
        6.4.3 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6.4.4 开展旅游网络营销
        6.4.5 多层次的营销渠道建设
第七章 结束语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三峡晓峰片区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表 宜昌市夷陵区2005年度旅游经营接待情况年统计表
附表2 宜昌市夷陵区2006年度旅游经营接待情况年统计表
附表3 宜昌市夷陵区2007年度旅游经营接待情况年统计表
附表4 晓峰旅游客源市场调查(沿途景点游客)
附表5 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宜昌市民)
附表6 旅游客源市场调查(武汉市民)

四、贵州洞穴旅游大有文章可做(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2]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研究 ——恭城红岩村个案考察[D]. 邓敏. 中南民族大学, 2020
  • [3]贵州史前文化洞穴遗址研究与保护思考[N]. 陈政. 贵州民族报, 2020
  • [4]湘西土家族建筑演变的适应性机制研究 ——以永顺为例[D]. 周婷. 清华大学, 2014(09)
  • [5]生态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山居文化研究[D]. 刘雪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6]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D]. 陈雅岚. 江西财经大学, 2013(10)
  • [7]上海小三线报刊资料选编(1976—1987)[J]. 徐有威.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11(01)
  • [8]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及开发建议[J]. 刘群,鄢贵权,杨绍萍.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11)
  • [9]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吕贵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02)
  • [10]三峡旅游背景下晓峰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 祁翠翠. 中国地质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贵州洞穴旅游大有可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