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CAI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CAI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红[1](2021)在《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开展干预研究奠定基础。2.评价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干预效果,为叙事教育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丰富国内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方法。[方法]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况调查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关怀能力量表(CAI)、自制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编制调查问卷,于2019年7月对我校护理学院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2016级共694名护生进行资料收集。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叙事教育干预研究基于文献研究的基础,通过网络查询收集教学素材,以解释性现象学和人性关怀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叙事教育教学程序,通过专家论证最终确立叙事素材和教学方案。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9月~2020年12月选择我校护理学院2018级全日制护理本科大三学生215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学时学校的随机分组方案,将一大班共108人作为实验组,二大班共107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类型是随机对照实验性研究,以《护理心理学》为教学平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叙事教育进行教学。教学结束,采用关怀能力量表(CAI)、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教学满意度评价、课程成绩、半结构化访谈、反思日记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叙事教育的干预效果。采用SPSS 25.0对量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分析质性资料。[结 果]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况调查研究(1)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护生的CAI评分为181.70±16.94,显着低于国内外常模分值(P<0.001),关怀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单因素分析结果:CAI得分在参加社会活动情况、与母亲关系、与同学关系、专业态度4个因素的差异上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是否担任职务、与父亲关系、与老师关系3个因素的CAI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与同学关系、专业态度及与母亲关系。2.叙事教育干预研究(1)专家论证结果: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叙事教育教学程序及方案无修改内容,部分叙事素材需要修改语句和补充内容,最终构建了叙事教育教学6程序及初步建立了符合心理护理教学的素材库。(2)均衡性比较结果:两组护生在一般资料情况、CAI及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的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的差异上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关怀能力量表(CAI)得分结果:①组间比较:叙事教育干预后,CAI总分和3个分维度的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在总分、理解及勇气维度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耐心维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内比较:实验组自身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在CAI总分、各个分维度的得分上,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自身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在CAI总分和3个分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得分结果:①组间比较:叙事教育干预后,量表总分、八个分维度的得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除S3(形成人道、利他价值观)维度外,其余7个维度得分、总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5(协助满足基本需要)、S8(帮助解决困难)两个维度的得分、总量表得分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②组内比较:实验组自身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在量表的总分、各个分维度的得分上,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自身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在量表的总分、S1(灌输信念和希望)、S2(健康教育)、S4(科学解决健康问题)、S6(提供良好环境)、S7(促进情感交流)等5个分维度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3个分维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教学满意度、课程成绩比较:①实验组护生对教学评价中各项条目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②实验组、对照组的平时成绩为90.64、85.75,得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83、85,综合成绩分别为85.97、85.09,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教学反馈:对实验组护生的半结构化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3个主题:对叙事教育法教学的态度、对叙事教育法教学的评价、对叙事教育法教学的改进意见;任课教师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出了 3个方面的反馈。(7)反思日记对比分析结果:教学结束后,两组护生的反思日记所表达内容内容均涉及到以下4个主题:意识到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理解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增强同理心;树立职业信念。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护生反思日记的内容还涉及感知和学习人文关怀、对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反思及体会职业价值3个主题。[结论]1.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关怀能力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参加社会活动情况、与同学关系、专业态度、与母亲关系,其中前两者对护生的关怀能力有显着影响;其他影响因素为是否担任职务、与父亲及老师关系。2.本研究构建的叙事教育教学6程序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叙事教育对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效果显着,但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发现了需要改进的问题,为今后叙事教育的完善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借鉴意义。

张萍[2](2021)在《小学数学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呼吁愈加强烈,传统教育偏重于认知教育和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培养。问题提出教学对学生数学理解、数学情感、问题解决等方面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诸多国家已将问题提出纳入纲领性文件中,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但问题提出教学从理论转化为课堂实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线教师运用问题提出进行课堂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小学数学课堂本质上是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关注小学数学问题提出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有利于进一步探究问题提出课堂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以期帮助教师更好运用问题提出进行数学教学,发展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本研究焦距于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建构小学数学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析框架;(2)数学课堂上当学生参与问题提出活动时,师生互动的状态和特点;(3)基于专家教师问题提出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指标,诊断新手教师运用问题提出教学存在的问题,讨论提升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建议。本研究将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展开对以上问题的研究。通过文献研读,明确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和课堂师生互动的基本蕴含,结合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等诸多课堂观察系统,建构小学数学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析框架。本研究选取专家型和新手型小学数学教师各两位,观察四位教师分别运用问题提出执教的数学课堂共4节,以期探究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问题提出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特点。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与传统数学课堂相比,问题提出数学课堂上,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都能更好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提出数学课堂中开放民主的师生互动结构,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堂发言、展示和思考练习的机会,但部分新手教师缺乏对课堂的驾驭能力。问题提出课堂区别于传统教师讲授型课堂,小学数学教师更倾向于运用间接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专家教师比新手教师更能运用间接互动行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专家教师更能主动接纳学生情感,并积极鼓励学生,采纳学生的思考成果并进行适当延伸和拓展。而新手教师运用问题提出进行课堂教学时,课堂师生互动趋向情感交流愉悦,课堂氛围和谐,但缺乏接纳学生情感和对学生回答的移情性倾听和评价。问题提出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论是专家教师的课堂还是新手教师的课堂都鲜少有学生提出问题或疑问,问题提出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思考、质疑和问题提出。但学生的学习行为在专家教师的课堂中展现出较多的积极性,学生有更多思考和学习的机会,而新手教师较为封闭性的提问指向课堂中学生更多的被动应答行为。专家教师更擅长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减少被动应答,开放的联结性提问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与思考。当学生和教师参与问题提出时,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联系已有的知识,对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能动的发生数学学习。专家型教师问题提出课堂中师生互动呈现如下特点:课堂师生互动氛围积极融洽,呈现“纵向互动”和“横向互动”并存的网状结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活动;专家教师善于提问开放性的问题并进行适切性追问,诱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通向学生的数学理解和知识建构,课堂中师生互动类型形式多样;专家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能投入到课堂问题解决和问题提出的数学活动中;专家教师在运用问题提出进行课堂教学时,具有问题提出教学完整的结构性和课堂教学的流畅性,能营造积极的课堂师生互动环境。新手教师问题提出课堂中师生互动呈现如下特点:新手教师缺乏问题提出教学经验,不擅长接纳学生的情感,但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新手教师能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间接的行为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但缺乏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新手教师提问和追问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开放性问题较少,封闭性问题相对较多,且缺乏对学生回答移情性倾听和适切性的追问;新手教师运用问题提出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但缺乏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新手教师问题提出教学缺乏流畅性和完整性,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升,缺乏问题提出的教学经验。新手教师运用问题提出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提升师生互动水平。处理好数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增强教师课堂活动的组织能力,创设积极融洽的课堂师生互动氛围;教学活动中增加开放性学习任务,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地更好参与数学活动;提升数学教师问题提出能力;加强教师问题教学知识学习,通过问题提出教师工作坊培训、与研究者合作等方式,提升教师的运用问题提出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都能认真投入于课堂数学活动中并达成学习目标;适当提升教师使用不用类型的信息技术作用于问题提出的数学课堂。综上,本研究建构了小学数学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析框架,运用此框架对四节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加以量化分析,问题提出数学课堂有更加积极的师生交流环境,能实现学生学习机会的最大化。新手教师尝试运用问题提出进行课堂教学,能初步实现和学生良好的课堂互动,但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学习使用问题提出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进一步强化问题提出的教学知识和提升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能力。但个案研究中,研究样本相对较少,小学数学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析框架缺乏大量小学数学问题提出课的检验,同时数据分析也受到研究者本身理论和实践认知水平的限制。

宋亚军[3](2020)在《浅谈中职数学CAI的现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当前信息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在当前中职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为了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每个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一些教师开始在中职数学教学课堂中引入了CAI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但是在当前中职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运用CAI进行教学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应当根据CAI的技术来提出科学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够得到显着的提高。

薛小娟[4](2020)在《高中数学多媒体CAI课件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高中数学教学更重视知识的得来过程,在数学知识的建立以及教学难点的把握上,教师借助多媒体CAI课件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但多媒体CAI课件的课堂教学效果到底如何还有待研究,笔者对此提出了疑问并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问卷、访谈、课堂实地观察以及统计分析法对多媒体CAI课件的教学效果展开调查研究.多媒体CAI课件课堂教学好的方面:(1)总体上看,多媒体CAI课件教学的使用频率多于传统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师生互动交流的时间增加,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推动学生学习数学.(2)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更注重学习数学知识的得来过程,真正学会学习.(3)丰富了教学资源,有效节省了课堂时间,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调查发现的问题:(1)数学多媒体CAI课件设计陈旧,缺乏创新性,阻碍了多媒体CAI课件教学;(2)课件占据整个课堂,教学失去了灵活性,学生不再是课堂的主人;(3)由于数学知识的复杂性和学生的差异性,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适应多媒体课件教学.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建议.一是分类教学,教师认真分析数学教材和学生情况,充分备课,恰当的选择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二是创新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设计,对于课件内容首先一定是符合课堂教学目标,媒体元素选取符合数学学科,课件内容新颖,抽象数学知识简单化;三是适时展示课件,以学生为主的数学课堂,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学”是教学生学,掌握好课堂节奏,借助课件讲解数学知识;四是设计辅助传统板书教学的数学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作用,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板书呈现复杂的演算过程,学生可以反复思考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卢冬梅[5](2020)在《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卫计委近年不断要求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护患纠纷日趋严重,分析其因之一应该归结于目前的护理教育更侧重的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严重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出来的护士生难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本研究选取南宁市四所医学院校对三年制高职和2+3五年制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同时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在问卷调查中设计编制《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包含《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人文关怀量表(CAI)》两个部分,通过问卷星发放电子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030份。在访谈调查中,访谈对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被调查的四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大三学生(实习生)中以目的抽样的方式选取12人,二是从南宁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选取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长和带教老师共8人,采用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方法进行面对面一对一访谈,以了解高职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对病人实施关怀的情况,同时收集他们关于当前学校或临床实习医院在人文关怀教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南宁市高职护生CAI总分为178.88±18.35,处于国外常模的低分段水平(CAI总分<203.1),处于国内常模的中等偏低水平(CAI总分介于210.53-171.55之间),同时在CAI的认知、勇气、耐心三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国内外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通过相关分析得知,影响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包括:年级、政治面貌、学制、生源性质、是否第一志愿报读、是否自主自愿报读、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从业意愿、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担任班干部、参加实践活动次数、家人及自身健康状况、是否有照护病患的经历、接受人文关怀培训的次数、对护理人文关怀知识的熟悉度、对自身人际沟通能力及关爱能力的认可度、所处关爱氛围等。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南宁市高职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人文关怀表现不足,体现在其运用护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掌握的人文知识表浅和人文素质的不足导致与患者沟通的沟通能力不足,对患者实施的关怀有限;学校的人文关怀教育及临床护理带教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本文对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依此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建议学校提升人文关怀教育水平、政府提供法律政策支持、社会发挥正面舆论导向作用、学生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中学校的各方面举措是重点。本研究在学校举措中展示了以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实践案例,并验证了该实践能有效提升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彭毅[6](2020)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以师范类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科技与物质的空前发展,信息化教育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具身认知理论的出现正符合信息化时代对教育发展的需求,明确教学的对象是人,人又是身体、大脑和环境相互影响的系统意识存在体。从哲学、心理学到教育学对人的认知与学习机制的研究可知,强调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才符合当前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而不是传统教育下将人的身体与大脑割裂开来发展的重脑轻身式的教育理念。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情境的构建首先是以学生的身心认知与信息化环境下的课程发展要求为核心,实现具身认知高效化与信息化并重的教学课堂;其次,具身认知理论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观、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与教学评价具有启示意义,不仅能激活学生的身体感知觉,还能引导他们身心在课程中的积极参与;最后,从理论范畴、实践操作、身体运用与信息素养四方面初步构建具身性信息化教学情境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安排。基于以上内容研究,选取本人教学实践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18级学前教育班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案例教学研究。在课程开展前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本了解情况,选取其中典型代表性的“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和“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两个专题内容,以表格形式全方位展现具身性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的各教学活动过程。通过一学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具身性信息化教学实践,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具身性课程的学习体验与效果分析,总结并反思具身性课程教学情境构建的优点与不足。根据调查结果与观察,发现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创设的信息化教学情境不仅能有效强化学生身体的具身认知经验,提升其学习兴趣与身心活动参与度,而且还有助于营造身心轻松和谐、言论自由、尊重关爱与健全发展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氛围。在尊重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发现,丰富的具身认知经验不仅是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基础,也是每一位教师在构建身体、大脑与环境三位一体个性化教学认知情境中所必备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当代社会中学生个体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周莞婷[7](2020)在《主题式工作坊对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对其问题解决能力、数学理解、数学情感以及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均在教育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必要性。尽管如此,我国在数学问题提出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却并不理想。由于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要想落实问题提出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条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包括教师教学信念的改变和教学知识的增长,其中,教学信念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教师教育者在了解教师教学信念的前提下,能更有效的实施教师教育或培训;对于教学实践而言,教师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学信念的支配。因此,从发展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角度,提升问题提出教学的实践效果,从理论上是有意义的,本研究试图着眼于这一角度,为教师在问题提出教学方面的专业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本研究依托以“问题提出”为主题的教师工作坊培训项目,从参与培训的教师群体中甄选8名教师作为样本,分析其在参加工作坊学习前后对于“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的变化,并剖析工作坊培训经历与这些变化之间的关联。首先基于文献研究,明确教师“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应包含关于问题提出的信念、驾驭问题提出教学的信念、学生问题提出数学学习的信念;然后基于这样的维度划分,设计开放式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作为研究工具;在Nvivo软件的辅助下,借鉴扎根理论的思想,对教师的问题提出教学信念进行质性分析,并剖析工作坊对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影响过程;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为提升主题式工作坊对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培养效果提供优化建议。研究表明:(1)主题式工作坊是教师建立“问题提出的信念”的基础。教师在参加工作坊培训中,首先形成的是对于问题提出价值的认识,后期在对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对问题提出内涵及适用条件的认识。目前,教师对问题提出内涵的理解局限于将其作为一种促进问题解决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中,且对操作形式的认识存在个性化差异;教师认为问题提出适合有相关知识基础或生活经验的学生,而对适用的教学内容的认识存在差异;教师肯定问题提出在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以及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这两个角度上的价值。工作坊对教师问题提出的信念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专题讲座和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案例分享,专家讲座是教师形成对问题提出内涵及价值理解的主要来源,而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案例常常作为学员模仿和借鉴的范本,影响着他们对于问题提出适用条件的判断。(2)主题式工作坊对教师“驾驭问题提出教学的信念”的影响路径分为两条。教师在这一维度下的关注点可分为教学认知、教学设计、课堂管理三方面,而唯有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受到工作坊的影响,且分为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条路径。直接的影响来源于工作坊中专家型教师分享的教学案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模仿或借鉴这些案例的思路;间接的是,工作坊通过塑造教师“问题提出的信念”从而影响教师对问题提出教学设计的认识,教师对个人的问题提出教学设计能力满意与否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教师对问题提出的认知。总的来说,工作坊培训使得一部分教师建立起在问题提出教学设计方面的自信。另外,教师对个人教学认知和课堂管理方面的信念主要来源于工作坊以外的问题提出教学实践的效果反馈,教学实践使得教师对这两方面的认识尚且较为负面。(3)主题式工作坊的活动设计未能对教师关于“学生问题提出数学学习的信念”起到直接影响。教师在这一维度下的信念变化主要源于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工作坊通过培养教师关于“问题提出的信念”和“驾驭问题提出教学的信念”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而教学实践再反作用于教师,形成其对学生问题提出数学学习的信念。以上共同反映出,主题式工作坊对教师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总体产生积极影响,但其对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发展作用从维度上讲是有限的,能够对教师教学信念产生积极影响的活动设计也是有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1)加强实践指导环节的细致程度,以帮助教师从工作坊学习经历中发展起更完整的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2)调整工作坊活动设计的顺序,以使工作坊中能有更多的活动为教师教学信念带去积极影响;(3)建立有一定影响力的问题提出教学培训、研讨、比赛体系,是稳步推进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

杨静[8](2020)在《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国家越来越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问题提出能力作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石,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是基础也是关键。但在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过多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所以本文旨在积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准备,对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本文选取了L市两所中学的544名八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初中生问题提出情况问卷和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测试卷,对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展开调查,并探究性别、学习成绩与问题提出能力的相关关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最终给出培养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相关教学建议。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目前初中生课堂问题提出的总体情况较差。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对问题提出本身的价值认知有所欠缺,课堂提问的积极性不高,有问题习惯课下解决。(2)教师没有教授学生恰当的提问方法,缺乏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意识等是影响学生提出问题主要外部因素;学生缺乏提问的勇气,害怕受到同学嘲笑等是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主要内部因素。(3)学生的整体提问能力非常符合多元结构水平,提出的问题类型较为丰富,但创新型问题的数量极少,数量较多的问题类型其水平普遍不高。(4)男生和女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无显着性差异。(5)数学学习成绩高的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相对较高。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教学建议: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进行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提问信心;教授学生提问方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拓盼,高丽[9](2019)在《CAI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走向》文中认为多媒体CAI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时空观念,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重塑教育新时空中现代化教育方式。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不仅未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和谐共生,反而显露出理论与实践的诸多矛盾,如教育价值的背离、教学技术的僭越、教育者角色的缺位等。综合建构主义和科技哲学理论为指导,用数学教育哲学来破解应然与释然症结,实现教育价值、教育者角色、教学方式和教育场所的转变,力求为数学教育改革厘清方向。

程娜[10](2019)在《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05—2007年及2011—2014年各年度地平线报告将游戏化学习或教育游戏列为未来2—3年将得到广泛应用的学习技术。数字化教育游戏开始走进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小学英语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论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从词汇教学、语音教学、听力教学三个层面分析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小学英语教学中“数字化教育游戏”的价值;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语音教学、听力教学、语法教学四个方面梳理了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目前已有的应用模式;从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利用对数字化教育游戏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势。根据小学英语课程内容及学科特点,结合目前已有的小学英语类数字化教育游戏功能特点,参照CAI课件的分类方式,将英语数字化教育游戏分为操作练习型、资料工具型、咨询对话型、测试评价型和角色扮演型。从中选择选择三个类型的游戏,分别构建了三个类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应用流程,并进行相应的案例设计。本研究以浙江省X小学五年级的四个教学班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个班为对照组,其余三个班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开展常规化的英语教学,实验组则采用常规化教学与数字化教育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重强调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实验后期,通过评价量表、单项测试、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与资料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以期验证数字化教育游戏应用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最后进行反思与总结,得出最终结论。

二、CAI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I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相关概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研究理论基础
    5 研究内容和目的
    6 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 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况调查研究
    技术路线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叙事教育干预研究
    技术路线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叙事教育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小学数学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提出在传统教育中的缺失
        1.1.2 “问题提出”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1.3 数学问题提出课堂教学存在的困境
        1.1.4 师生互动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本质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现实意义
        1.3.2 实践价值
        1.3.3 理论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问题提出
        2.1.2 问题提出教学
        2.1.3 师生互动
        2.1.4 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
    2.2 问题提出教学相关研究
        2.2.1 期望课程中的问题提出教学
        2.2.2 实施课程中的问题提出教学
        2.2.3 实现课程中的问题提出教学
    2.3 师生互动的相关研究
        2.3.1 师生互动本质
        2.3.2 师生互动类型
    2.4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观察系统
        2.4.1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2.4.2 言语互动分析系统
        2.4.3 课堂提问行为观察系统
        2.4.4 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编码系统
        2.4.5 S-T互动分析系统
    2.5 文献述评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1.1 主要研究内容
        3.1.2 研究重难点
        3.1.3 研究新意
    3.2 相关理论
    3.3 研究对象
        3.3.1 专家型教师
        3.3.2 新手型教师
        3.3.3 问题提出课例
    3.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3.4.1 研究方法
        3.4.2 研究思路
    3.5 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编码系统的构建
        3.5.1 编码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3.5.2 师生互动行为划分
        3.5.3 编码系统的建立
        3.5.4 师生行为编码规则
    3.6 研究样本的数据采集
    3.7 研究效度
第4章 小学数学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4.1 小学数学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4.1.1 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比率分析
        4.1.2 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结构分析
        4.1.3 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风格分析
        4.1.4 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氛围分析
        4.1.5 问题提出课堂学生互动行为分析
        4.1.6 问题提出课堂提问互动分析
    4.2 问题提出课堂教学分析
        4.2.1 专家型教师问题提出课堂教学分析
        4.2.2 新手型教师问题提出课堂教学分析
第5章 问题提出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讨论与建议
    5.1 专家型教师运用问题提出进行课堂教学的特点
        5.1.1 师生互动氛围积极融洽
        5.1.2 学生为课堂主体
        5.1.3 开放提问通向数学理解
        5.1.4 指向更多的学习机会
        5.1.5 问题提出教学具有结构完整性和流畅性
    5.2 新手型教师运用问题提出进行课堂教学的特点
        5.2.1 课堂师生互动良好
        5.2.2 学生为课堂主体
        5.2.3 提问偏封闭且缺乏追问
        5.2.4 问题提出教学知识缺乏
        5.2.5 课堂创设的学习机会不充分
    5.3 提升教师问题提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讨论
        5.3.1 建立积极融洽的课堂师生关系
        5.3.2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促进数学理解
        5.3.3 提升教师问题提出能力
        5.3.4 提升教师问题提出的教学能力
        5.3.5 问题提出教学指向更多的学习机会
        5.3.6 有效融合信息技术教学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数据编码表
    附录 B 问题提出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矩阵统计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3)浅谈中职数学CAI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CAI的介绍
二、CAI在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辅助教学成替代教学
    (二)忽视了教材内容
三、在中职数学教学课堂中运用CAI进行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实际教学需求
    (二)突出CAI教学的个性
总结

(4)高中数学多媒体CAI课件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2.1 多媒体相关概念
        2.1.1 CAI
        2.1.2 多媒体CAI
        2.1.3 多媒体CAI课件
        2.1.4 多媒体课件特点
        2.1.5 多媒体课件类型
    2.2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第三章 高中数学多媒体CAI课件教学效果的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内容的设计
        3.3.1 调查问卷设计
        3.3.2 访谈设计
        3.3.3 课堂观察设计
    3.4 调查的实施过程
        3.4.1 问卷调查实施过程
        3.4.2 师生访谈实施过程
        3.4.3 课堂观察实施过程
第四章 高中数学多媒体CAI课件教学效果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4.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4.2 师生访谈结果统计分析
    4.3 课堂观察结果统计分析
        4.3.1 多媒体课件质量
        4.3.2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效果
    4.4 调查结果分析
第五章 高中数学多媒体CAI课件教学建议
    5.1 分类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5.2 数学多媒体课件内容设计的创新
    5.3 适时展示课件,以学生为主的数学课堂
    5.4 设计辅助传统板书教学的数学多媒体课件
结论与展望
    研究局限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5)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文献述评
    (三)研究的特点、方法和技术路线
        1.研究特点
        2.研究方法
        3.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四)概念界定
        1.人文
        2.人文关怀及护理人文关怀
        3.人文关怀能力及护理人文关怀能力
    (五)相关理论
        1.Watson的人性照护理论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二、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
    (一)南宁市医学院校高职护理专业概况
    (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
        3.调查结果
    (三)访谈调查及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
        2.调查内容
        3.调查方法
        4.调查结果
    (四)调查发现的问题
        1.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2.学生相关知识欠缺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3.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4.学生相关实践经验欠缺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5.高职护理教育不足导致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三、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原因
        1.社会对护理行业存在偏见
        2.护理工作难度增加
        3.学生思想素质欠佳
    (二)学生相关知识欠缺的原因
        1.学生学习能力不足
        2.学校教育教学不足
        3.实习医院带教不足
    (三)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原因
        1.学生性格原因
        2.网络社会影响
    (四)学生相关实践经验欠缺的原因
        1.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欠缺
        2.学生难以获得早接触临床的机会
    (五)学校及医院关怀氛围不足的原因
        1.学校方面
        2.医院方面
四、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对策
    (一)学校方面的对策
        1.加强人文关怀型师资队伍建设
        2.完善人文关怀教育课程体系
        3.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
        4.打造第二课堂特色活动
        5.营造人文关怀育人氛围
        6.加强与医院的交流合作
        7.学校对策的实践案例
    (二)政府方面的对策
    (三)社会方面的对策
        1.网络媒体正向舆论引导
        2.医院人文关怀文化示范
    (四)学生个人的对策
五、结语
    (一)结论
    (二)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以师范类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综述
        1.3.2 教学情境研究综述
        1.3.3 信息化教学研究综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具身认知理论对信息化教学情境的启示
    2.1 教学观的形成
    2.2 教学目标的确定
    2.3 教学情境的构建
    2.4 教学评价的进行
3.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情境理论构建
    3.1 理论范畴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3.1.1 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具身感知的探索兴趣
        3.1.2 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深化理论形成过程,丰富个体的具身认知经验
        3.1.3 尊重个体的具身独特性,创设开放式理论知识探索情境
    3.2 实践操作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3.2.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模拟生活化实践操作的教学情境
        3.2.2 以身体感受为基础,营造强具身的实践操作教学环境
        3.2.3 尊重师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个性化的实践操作教学步骤
    3.3 身体运用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3.3.1 创设在线具身认知情境,唤醒学习者的局部身体活动体验
        3.3.2 激活个体的身体经验,积累丰富的具身认知经验
        3.3.3 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创设游戏化具身认知情境
    3.4 信息素养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3.4.1 遵循课程标准要求,促进信息素养理念的普及
        3.4.2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3.4.3 结合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信息素养价值观
4.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案例设计
    4.1 课程选择
    4.2 前段分析
        4.2.1 学习者分析
        4.2.2 教学目标分析
        4.2.3 教学内容分析
    4.3 具身性信息化教学情境案例设计
        4.3.1 《现代教育概述》信息化教学情境设计
        4.3.2 《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信息化教学情境设计
    4.4 具身性信息化教学情境案例实践
        4.4.1 《现代教育概述》实践过程
        4.4.2 《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实践过程
    4.5 教学效果分析
5.总结与反思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主题式工作坊对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提出”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1.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1.3 教师教学信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1.1.4 教学实践受到教师教学信念的影响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现实意义
        1.3.2 实践价值
        1.3.3 理论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主题式工作坊
        2.1.2 问题提出
        2.1.3 教学信念
    2.2 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相关研究
    2.3 教学信念相关研究
        2.3.1 主要研究范畴
        2.3.2 研究工具梳理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1.1 主要研究内容
        3.1.2 研究重难点
        3.1.3 研究新意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与工具
        3.3.1 研究方法的适切性
        3.3.2 研究工具的设计过程
    3.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4.1 前期问卷调查
        3.4.2 后期访谈
        3.4.3 基于Nvivo12的资料分析过程
    3.5 研究效度
    3.6 研究思路
第4章 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变化
    4.1 数学教师“问题提出的信念”变化
        4.1.1 初步形成对问题提出内涵的信念
        4.1.2 对问题提出适用条件的信念呈现差异化
        4.1.3 对问题提出价值的信念得到拓展
    4.2 数学教师“驾驭问题提出教学的信念”变化
        4.2.1 对教学认知的信念出现较大波动
        4.2.2 对教学设计的信念困惑集中化
        4.2.3 对课堂管理的信念呈现多元化
    4.3 数学教师“学生问题提出数学学习的信念”变化
        4.3.1 提高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方面的重视
        4.3.2 保持对学生数学能力方面的高度关注
        4.3.3 意识到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可塑性
    4.4 数学教师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变化总结
第5章 主题式工作坊对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影响过程解析
    5.1 主题式工作坊是教师建立“问题提出的信念”的基础
    5.2 主题式工作坊对教师“驾驭问题提出教学的信念”的影响过程复杂
    5.3 主题式工作坊间接影响教师“学生问题提出数学学习的信念”
    5.4 主题式工作坊的影响过程具有双重有限性
第6章 主题式工作坊对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影响的优化策略探讨
    6.1 加强实践指导的细致程度
    6.2 循序渐进地安排活动顺序
    6.3 提升平台影响力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第一期“问题提出”教师工作坊培训反馈问卷(节选)
    附录2 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8)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问题及数学问题
        2.1.2 问题提出
        2.1.3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
    2.2 问题提出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关于问题提出的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关于问题提出的相关研究综述
    2.3 理论基础
        2.3.1 教育学基础
        2.3.2 心理学基础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3.1.1 研究方法
        3.1.2 研究思路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调查问卷
        3.3.2 访谈提纲
    3.4 研究实施
        3.4.1 预测试
        3.4.2 正式测试
        3.4.3 访谈
    3.5 数据整理与编码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4.1.1 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变化趋势的统计与分析
        4.1.2 学生数学兴趣的统计与分析
        4.1.3 学生对问题提出价值认知的统计与分析
        4.1.4 学生自我认识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4.1.5 学生课堂提问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4.1.6 相关影响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4.2 初中生问题提出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4.2.1 评分示例
        4.2.2 初中生问题提出能力的总体表现
        4.2.3 性别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相关关系
        4.2.4 数学成绩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相关关系
    4.3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4.4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4.4.1 案例分析(一)
        4.4.2 案例分析(二)
        4.4.3 案例分析(三)
第五章 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策略与建议
    5.1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5.2 积极进行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5.3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提问信心
    5.4 教授学生提问方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5.5 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5.6 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9)CAI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CAI在数学教学中的偏离
    (一) 教育价值的背离
    (二) 教学技术的僭越
    (三) 教育者的角色缺位
二、理论指导下多媒体CAI的回归
    (一) 多媒体CAI运用的理论之源
    (二) 多媒体CAI运用的哲学之思
三、CAI的现实走向
    (一) 教育价值从工具主义走向人本主义
    (二) 教育角色从“孤立者”走向“合作者”
    (三) 教学方式从直观性教学走向理解性教学
    (四) 教学场所从封闭式课堂走向开放化社会

(10)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兴起
        1.1.2 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1.1.3 数字化教育游戏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1.4.2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教育价值研究
        1.4.3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类型研究
        1.4.4 小学英语教学中数字化教育游戏应用模式研究
2 利用数字化教育游戏优化小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1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内涵及特点
        2.1.1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内涵
        2.1.2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特点
    2.2 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1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2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3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3 数字化教育游戏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势
3 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3.1 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中的类型
        3.1.1 CAI课件的常规分类
        3.1.2 小学英语教学中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分类
    3.2 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设计
        3.2.1 课前准备阶段
        3.2.2 实施阶段
        3.2.3 教学评价及总结
    3.3 操作练习型游戏在词汇教学中应用流程设计
        3.3.1 操作练习型游戏诊断式教学的特点
        3.3.2 操作练习型游戏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3.4 角色扮演型游戏在语音教学中应用流程设计
        3.4.1 角色扮演型游戏合作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3.4.2 角色扮演型游戏在语音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3.5 测试评价型游戏在听力教学中应用流程设计
        3.5.1 测试评价型游戏合作竞争式教学的特点
        3.5.2 测试评价型游戏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4 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验研究
    4.1 实验的设计与准备
        4.1.1 实验对象
        4.1.2 实验假设
        4.1.3 实验变量
        4.1.4 实验准备
    4.2 实验过程
        4.2.1 实验时间
        4.2.2 实验前测
        4.2.3 实验实施
5 实验结果分析
    5.1 评价量表分析
    5.2 专项测试成绩结果分析
        5.2.1 词汇成绩分析
        5.2.2 语音成绩分析
        5.2.3 听力成绩分析
    5.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4 访谈结果分析
        5.4.1 针对学生访谈结果的分析
        5.4.2 针对教师访谈结果的分析
    5.5 数字化教育游戏应用效果总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实验结束后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操作练习型游戏在词汇教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设计
附录 C 角色扮演型游戏在语音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设计
附录 D 测试评价型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案例设计
附录 E 专项测试卷
附录 F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CAI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的研究[D]. 陈红.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2]小学数学问题提出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 张萍. 西南大学, 2021(01)
  • [3]浅谈中职数学CAI的现状[J]. 宋亚军. 才智, 2020(16)
  • [4]高中数学多媒体CAI课件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D]. 薛小娟. 延安大学, 2020(12)
  • [5]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D]. 卢冬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以师范类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D]. 彭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主题式工作坊对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影响研究[D]. 周莞婷. 西南大学, 2020(01)
  • [8]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调查研究[D]. 杨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CAI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走向[J]. 拓盼,高丽. 课程教学研究, 2019(07)
  • [10]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程娜.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CAI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