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一)——高校周边居民体育意识、体育活动需求及特点分析

高校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一)——高校周边居民体育意识、体育活动需求及特点分析

一、高校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研究(一)——高校周边居民的体育意识、需求及体育活动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谢万阳[1](2021)在《陕北高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共享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国民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及国家所重视的问题。于1995年6月20日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最具有重要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我国体育健身事业发展的最佳时机。2016年在经过两度升级落实计划,将全民健身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然而现有的体育资源已不能满足与日俱增的群众锻炼需求,这一供需之间矛盾阻挡了“健康中国”发展的脚步。为此加强高校与社区之间体育资源的相互补充利用,事实现互利共生美好愿景的前提,同时促使高校体育社会化,社区体育学校化,是解决现阶段社会民众健身矛盾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本文以陕北高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共享路径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数据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陕北高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共享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构建发展路径进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陕北高校与社区都在不同方面有各自的优势,但两者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在优势与需求下两者能够完美的进行资源的互补效应,成为两者资源共享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方向。经过实地考察并与高校、社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交流中得知,目前陕北高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共享:(1)场馆设施方面的共享(2)人力资源方面的共享(3)体育活动与赛事方面的共享(4)体育组织管理方面的共享。陕北高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1)缺乏科学有效的共享管理机构(2)政府的主导及体育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不够到位(3)场地设施及经费不足(4)体育专业指导人才的缺乏。针对陕北高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共享状况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下共享路径:(1)政府:建立专门负责体育资源共享的第三方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性文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构建外部监督评价体系、合理的组织规划。(2)第三方部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共享的组织与协调、体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信息平台的搭建、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3)高校:建立专门的体育管理部门、成立专业的对外服务团队、合理的开放高校场馆设施、发挥体育社团与社区进行共享、建立信息平台。(4)社区:设立高校实习、科研平台、完善社区体育指导站、合办体育俱乐部、制定共享制度、建立共享发展长效机制。通过论文研究为两者体育资源的共享与健康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为实现全民建身计划做出积极贡献作用。

赵越[2](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对于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视,使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不足逐渐显露出来,城市社区体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变得十分重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这就使得互联网与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相结合成为了可能。本文基于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将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分为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其中城市社区体育物质资源包括社区体育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城市社区体育非物质资源包括社区体育信息资源、组织管理资源、文化资源。结合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供需情况,为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提供优化策略。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获取枣庄市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发现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将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供需双方联系起来,达到资源配置优化的目的,得到以下结论:(1)枣庄市城市社区居民中进行体育运动的人员,性别比例较为均衡,中老年人是主要的运动群体,社区居民的运动频率比较高、时间比较固定、运动项目选择较为广泛。(2)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物质资源配置方面,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比例失衡且缺少高水平指导人才,社区体育志愿者招募途径有限,场地设施不足且存在违规被占用和老旧损坏的现象,社区体育财力资源的组成结构较为单一。(3)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非物质资源配置方面,城市社区体育信息宣传方式缺少创新,导致社区居民获取体育信息资源的效率较低。单独设立文体部门的社区较少,社区晨晚练点在管理上缺少组织纪律性,对社区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不够重视。(4)将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引入到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体系,通过设计互联网共享平台,实现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需求方与供应方点对点衔接,结合平台的内部运营与外部推广,使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机制得以运行。

秦莹莹[3](2021)在《地方高校体育设施的社区共享研究 ——以盐城工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方高校体育设施是公共体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体育设施的社区共享不仅能够缓解社区体育设施供应不足和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开展,还能有利于地方高校体育设施的整合、优化,进一步深化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所以对地方高校体育设施的社区共享进行研究,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共享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采用问卷、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盐城工学院体育设施的社区共享进行个案研究。通过调研找出盐城工学院体育设施社区共享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推进地方高校体育设施社区共享的对策。通过对盐城工学院体育设施社区共享现状调查发现共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设施社区共享供求信息不对称;相关主体服务意识不强;体育设施社区共享管理难度大;体育设施社区共享缺乏资金保障。综合分析盐城工学院体育设施社区共享存在问题的原因是:高校与社区之间协同不到位;相关主体定位不清;政策法规及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体育经费筹措机制不健全。针对地方高校体育设施社区共享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政府主导下完善高校与社区联动机制;各相关主体主动担责;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及各项管理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以保障体育设施社区共享的顺利开展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加快盐城市高校体育设施社区共享工作的脚步,为推进地方高校体育设施社区共享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盘劲呈[4](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郭旗[5](2020)在《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康是影响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密切联系,使体育运动成为健康生活的基石。本文基于全民健康理念,以提升大众体育建筑的全民健康服务能力为目标,研究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策略及方法。当代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存在严重的信息缺失,本文通过梳理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明确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阶段及数量分布。并以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典型寒地城市为例,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及对比分析法,Python网络爬虫大数据调查及Arc GIS地理数据分析法,24个大众体育建筑的实地调查及现场观察法,538份问卷调查法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构方程模型建立(SEM)等数据分析法,进行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限制调查、现状问题调查及期望需求调查。本文解析了全民健康理念的外延理论,提出全民健康理念的健康公平内涵、全生命周期内涵及人类发展内涵,构建目标、手段、过程框架下完整人口覆盖、多元服务协同、高效资源利用的全民健康实现路径。总结归纳我国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及作用方式,在实践层面对设计对象进行原型解构,提出群体空间、个体空间及单一空间的设计层次。揭示不同设计层次目标、手段、过程框架下,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实现全民健康的核心机制。从而提出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群体网络分级、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多维功能复合、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综合环境舒适的设计导向,构建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框架。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群体网络分级设计,是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群体空间设计部分,指通过设施体系的结构性优化,实现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完整空间覆盖前提下,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地城市大众体育建筑空间分布数据,明确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规模分级模式。提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建筑分级模式、提高空间覆盖效率的可达性演进、加强弱势群体倾斜的类型混合促进的策略方法。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多维功能复合设计,是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个体空间设计部分,指通过体育需求的精细化供给,实现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完整需求覆盖前提下,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地大众体育需求调查数据,明确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需求等级及发展模式。提出需求等级要求的复合式功能重构、需求兼容要求的交互式尺度转译、需求可变要求的适应性场所更新的策略及方法。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综合环境舒适设计,是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单一空间设计部分,指通过健康感知的体验性优化,实现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完整感知覆盖前提下,能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规范调查,提出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空间要素分类模式。提出空间无害基础保障的控制性设计、运动风险外因防御的保障性设计、环境舒适空间干预的增强型设计的策略及方法。本文立足于通过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实现全民健康,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与社会意义,研究所得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调查方法体系、设计理论解析、策略方法集成可对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相关政策、标准制定、规划及设计提供指导,可为今后的大众体育建筑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焦冬[6](2020)在《丹麦葛莱体院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现状调查及启示》文中指出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由系统目标上升到国家目标战略,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历史的机遇下,要向体育强国的目标迈进就要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三者有机融合,打通壁垒,相互协调配合。社区体育需求大而供给少的矛盾与学校体育场地闲置多而使用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上述矛盾要统筹、深挖各方面的优势,改善当前学校体育资源和社区之间的供需现状,实现学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的合理互补。为打破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之间存在的壁垒,就需要借鉴国外体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他山之石择其善者,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资源合理互补发展的道路。丹麦作为体育强国,其群众体育优势明显,且社区体育系统结构合理,社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繁。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丹麦葛莱体育运动教育学院的概况和丹麦葛莱体院服务斯莱厄尔瑟Gerlev社区的情况进行阐述,通过对丹麦的社区体育使用学校体育资源情况的分析,得出对我国的启示:1)政府要从多方面给予学校体育资源的支持,以政策为引导发挥制度优势,制定具体的开放实施细则,以及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和积极培养体育社区指导员来指导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资源互享。2)学校方面要积极转变思维理念,打破传统封闭思想束缚,向社会开放校园;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租赁承包学校体育场馆,通过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方式来获得资金维持场地运营,或通过校内自身发掘,学校教师组成校园体育指导员维护场地;同时在学校规划过程中明确教学区和运动区的界限,保障完成教学任务不受干扰。3)社区在规划过程中要完善周边的配套设施,打造合理时间与空间的健身圈。同时利用社区宣传,普及体育健康知识和周边学校开放情况,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运动场所和必要的指导。4)葛莱体院作为一所无学历的学校,其模式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背景下难以实施,因此,要借鉴葛莱体院的模式可以在体育学母体学院进行试点开课。

朱美霖[7](2020)在《健康公平视角下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评价研究 ——以吉林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健康中国2030规划颁布以来城市居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城市居民的日常体育锻炼需求增加,社区体育锻炼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对居民健康水平提高有积极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公平”的重要性,建设有利于健康公平的支持环境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社区体育设施作为社区体育锻炼的空间载体,其公平化能够推进城市健康公平的实现,我国目前社区层面的设施建设更需要有据可循。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健康公平角度出发,提出多维度的社区体育设施公平性评价体系,并以吉林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实例,更全面地评价社区体育设施的公平性,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其建设布局,改善城市健康公平。通过对西方公平正义观的解读将“健康公平”解析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三个维度,结合社区体育设施已有研究成果与公共服务设施公平性评价方法,构建社区体育设施公平性的评价体系,并在健康公平的三个维度下分别构建评价模型,包括基于空间可达性的机会公平评价模型、基于建设管理水平的过程公平评价模型、基于人口特征差异的结果公平评价模型。分别通过GIS分析设施供需关系评价空间可达性;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设施建设管理水平的各评价指标计算得分;将可达性指数与建设管理水平得分叠加得到设施获得能力,对不同经济地位水平、不同年龄段的人口特征群体分析其获得能力。以构建的评价体系为基础,选取吉林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实例进行多源数据的收集与评价,发现吉林市中心城区的社区体育设施在空间可达性方面有明显几处高可达性聚集点且存在服务盲区;在建设管理水平上宏观差异不明显但在街道尺度差距较大;不同经济地位水平下设施获得能力差异不大,但建设滞后型小区较多;各年龄段之间公平性较好,但部分街道老年人设施获得量不足。针对以上评价结果分析了不公平现象成因,并在各评价维度下提出了优化策略,包括注意社区体育设施的布局选址,提高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度,建设有针对性的设施功能类型等。

任正兴[8](2020)在《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历史长河,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道路步履维艰,经过历史的洗礼后中国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然而中国足球的发展虽有进步却整体羸弱,2014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得到全面推广,中国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为了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载体,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必然承担起了发展校园足球的重任,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应当以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质量为主,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的教师、相关家长和学校学生、学校周边社区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问卷获取学校、家庭、社区、学生四个方面的联动因素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和统计学方法构建了“家、校、社”联动发展的路径模型探索“家校社”的联动因素,通过分析整理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通过对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现状调查得知:家庭、学校、社区之间的联动形式比较单一,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联动频次较多,学校和社区之间、以及家庭和社区之间由于社区缺乏足球场地的原因,联动比较稀疏。第二,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了维度划分和因子命名。家庭联动因素分为四个维度(家长认知、家长参与、家长支持、家长榜样);学校联动因素分为五个维度(领导支持、教师能力和认知、设施资金、组织管理、信息反馈);社区联动因素分为三个维度(组织管理、场地资金、宣传教育);学生自身支持分为三个维度(运动参与、兴趣态度、时间安排)。第三,对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路径模型做拟合度检验分析和假设检验得知:模型拟合指标均符合一般研究标准,路径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度,家庭联动因素、学校联动因素、社区联动因素均对学生自身支持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第四,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模式主要由多个维度构成,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知:“家庭联动因素”中四个维度相互关联,其中“家长支持”和“家长参与”家庭联动中的作用最为明显。“学校联动因素”中的五个维度相互关联,其中“领导支持”和“教师能力及认知”学校联动中的作用最为明显。、“社区联动因素”中的三个维度相互关联,其中“组织管理”和“宣传教育”在社区联动中作用最明显。“学生自身支持”中的三个维度相互关联,其中“运动参与”、“兴趣态度”、“时间安排”之间贡献度相差较小,三者共同作用于学生自身。第五,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存在以下几个现实问题:校园足球实施家校社三者联动发展“无法可依、无制可靠”、家校社联动形式单一,缺乏系统的定期组织开展计划、社会意识不深,学校及社区对校园足球的宣传力度不强,渠道单一、校内专业足球注册教练、社区专业足球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呈现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的需求和现有足球场地资源不充分、经费权重不均匀之间的矛盾状态。第六,推进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模式的对策是:坚持政府为强力推手,按区域划分设立独立的执行部门,建立联动发展的保障机制、制定系统的校园足球联动活动计划,丰富“家、校、社”三者之间的联动形式、加强校园足球文化与政策的宣传力度,挖掘多样的宣传渠道、加强足球教练师资力量的建设,强化“请进来,走出去”制度、学校定期对外开放足球场地,加强校内日常校园足球活动及课程建设、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解决校社足球场地器材问题,激发社区活力。

熊红明[9](2020)在《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空间结构及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对体育场馆资源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居民在街头巷尾、路边空地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随处可见,如何合理规划布局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及提高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全民健身发展的现实问题。以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115个体育场馆资源点的实体空间结构和居民体育活动行为及感知满意度作为研究对象,将公园、广场、老年活动中心、体育中心、各类型俱乐部、全民健身路径资源点和各级学校等地作为调查地点。对居民的体育活动行为进行调查,对体育场馆负责人进行访谈;探索适合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布局方案,以及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因素。以区位论、核心-边缘理论和行为空间理论知识作为理论支撑,采用问卷调查、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图表的方式展示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居民的体育活动行为。主要结论如下:体育场馆资源成点状分布空间格局,下关街道辖区内分布的体育场馆资源点数量最多,大理市奥林匹克中心位于太和街道辖区内,场地设施较为完善,环境条件较好。满江街道辖区属于经济开发区,部分小学改建在此街道辖区内。体育场馆资源存在整体集聚特征,但各街道辖区分布不均衡,沿交通要道分布较为明显。以正阳时代广场和大理市体育中心为核心区域,其次是大理市奥林匹克运动中心、风车广场和高原明珠公园区域。公园、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和全民健身路径资源点无偿对居民开放,可供居民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包括广场舞、太极拳和棋牌等,各类型俱乐部提供有偿体育服务,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主要是为了满足教学所需,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发布对居民开放的相关文件或通知,这与学校本身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点是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中公园、广场最受欢迎,参与人群多为41岁及以上年龄段的居民,大部分40岁及以下年龄段的居民则选择到体育运动中心等地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居民占38.9%,时间的缺乏和自律性较差是影响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在体育场馆资源公共服务方面,居民表示基本满意,均值为3.92分;在体育场馆资源空间布局方面,居民表示一般,均值为3.35分;在体育场馆资源内部结构方面,居民表示不太满意,均值为2.43分。在每天傍晚、周末和节假日则会出现高峰期,加之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导致居民不太满意,女性居民的满意度明显低于男性,女性对于体育场馆资源内部结构的要求较高。满江街道辖区内的居民综合满意度表示不太满意,三个方面均值为2.48分,这与该街道辖区属于经济开发区,部分区域进行重新规划有很大的关系。

冯俣睿[10](2020)在《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上海市杨浦区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迈入新时代以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锻炼需求的不断增长,“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对社区体育服务提出新要求及新期待,民众需求激发新的诉求,跟随着我国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及提升治理能力的行动步调,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的实践探索成为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矛盾转换背景下群众对社区体育服务的切实需求与现有服务供给过程之间的问题,运用新的管理思想克服传统职能型社区的服务形式与管理方法在效率和灵活性的不足,丰富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角度。本研究以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现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的供应流程、供应主体、供应要素的现状进行调查,引入服务供应链理论讨论构建出社区体育服务链主体结构,供应方、集成载体、参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体育六边工程”服务供应过程,服务流程接受6类过程管理:服务传递、关系管理、资金管理、信息流管理及能力管理,社区居民的反馈及政府管理行为对于供应链调整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3个现状层面发现10个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1)供应流程层面,社区体育俱乐部实体化任务进入改革深水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理念目标协调不全面,对社区体育服务供应方监督力度不强,原有的管理制度无法解决新的问题。故提出推进社区供应流程链条化运作,调动管理积极性与参与度,加快畅通社区体育俱乐部全流程服务系统,在流程的划分与链接关系上优化监督评价机制,服务供应链实施后不断加强后续动态持续反馈。2)供应主体层面,体育服务供应水平的一致性与连贯性难以保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自主性较弱,社区体育俱乐部无法直接与市场展开合作,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管理考核不稳定。故提出各主体间协同整合、优势互补,提升主体能力,强化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自主权,树立战略意识和全局观,保持服务水平的一致性与连贯性,扩展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与社会开展商业活动的开放度。3)供应要素层面,资源要素使用、分配工作机制未能发挥最高效用,网络新型媒体工具未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与人才引入优势不明显,经费使用弹性较小,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忽略服务创新性。故提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人财物管理,增强社区资源流动,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优化升级社区人才引进专项战略,利用创新驱动社区体育服务的供应内容多样性,增强社区体育经费的申请弹性和使用弹性;重点关注信息流管理,加强数据使用效率吗,运用新媒体网络通畅对外沟通信息流,服务执行与传递工作对数据负责。4)基于对策,本文提出建立健全“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制度设计”,管理体系包括3个管理体系和4个管理层次,制度设计包括完善社区体育服务决策监督制度、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主体间协调共商制度、完善社区体育服务配送管理制度、加强社区体育服务科学研究反哺实践的应用。综上所述,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的探索性研究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研究成果在具体理论与实践中值得借鉴的案例数量较少。从研究的系统性出发,在今后的研究中要从结构中所涉及的商业关系、产品服务、突发状况、非标准和纯技术性问题等细节再做跟踪调查,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动力之源和保障之基。

二、高校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研究(一)——高校周边居民的体育意识、需求及体育活动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研究(一)——高校周边居民的体育意识、需求及体育活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陕北高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共享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鉴定
        1.3.1 体育资源
        1.3.2 高校体育
        1.3.3 高校体育资源
        1.3.4 社区体育
        1.3.5 共享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实地考察法
        2.2.6 数理统计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陕北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现状及优势与需求分析
        3.1.1 陕北高校体育分析
        3.1.2 陕北高校体育资源优势与需求
        3.1.3 陕北高校周围社区体育资源分析
        3.1.4 社区居民参与锻炼情况
        3.1.5 社区体育资源优势与需求
        3.1.6 陕北高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共享的学理构建
第四章 陕北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现状分析
    4.1 陕北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现状
        4.1.1 陕北高校与社区在场馆设施方面的共享现状
        4.1.2 陕北高校与社区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共享现状
        4.1.3 陕北高校与社区在体育活动与赛事方面的共享现状
        4.1.4 陕北高校与社区在体育组织管理方面的共享现状
    4.2 陕北高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共享影响因素
        4.2.1 缺乏科学有效的共享管理机构
        4.2.2 政府的主导及体育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不都到位
        4.2.3 场地设施及经费不足
        4.2.4 体育专业指导人才的缺乏
第五章 陕北高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共享路径
    5.1 政府
        5.1.1 建立专门负责体育资源共享的第三方部门
        5.1.2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性文件
        5.1.3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
        5.1.4 构建外部监督评价体系
        5.1.5 合理的组织规划
    5.2 第三方部门
        5.2.1 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
        5.2.2 共享的组织与协调
        5.2.3 体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5.2.4 信息平台的搭建
        5.2.5 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
    5.3 高校
        5.3.1 建立专门的体育管理部门
        5.3.2 成立专业的对外服务团队
        5.3.3 合理的开放高校场馆设施
        5.3.4 发挥体育社团与社区进行共享
        5.3.5 建立信息平台
    5.4 社区
        5.4.1 设立高校实习、科研平台
        5.4.2 完善社区体育指导站
        5.4.3 合办体育俱乐部
        5.4.4 制定互动制度
        5.4.5 建立共享发展长效机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互联网+”背景下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1.1 城市社区情况
        3.1.2 城市社区居民基本情况
        3.1.3 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基本情况
    3.2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物质资源配置调查分析
        3.2.1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分析
        3.2.2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物力资源配置调查分析
        3.2.3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财力资源配置调查分析
    3.3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非物质资源配置调查分析
        3.3.1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信息资源配置调查分析
        3.3.2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资源配置调查分析
        3.3.3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资源配置调查分析
    3.4 “互联网+”背景下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机制研究
        3.4.1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机制理论支撑
        3.4.2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机制建设目标
        3.4.3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机制建设原则
        3.4.4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机制结构体系
    3.5 “互联网+”背景下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
        3.5.1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业务范围
        3.5.2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用户维护
        3.5.3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推广方式
        3.5.4 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风险控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枣庄市城市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B 枣庄市城市社区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C 访谈提纲
附录D 调查问卷效度检验表
致谢

(3)地方高校体育设施的社区共享研究 ——以盐城工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实地调查法
一、基本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1.高校体育设施
        2.高校体育设施的社区共享
    (二)理论基础
        1.公共产品理论
        2.共享理论
二、盐城工学院体育设施社区共享现状
    (一)盐城工学院体育设施社区共享工作开展情况
        1.盐城工学院体育设施基本配置情况
        2.盐城工学院已经对社区居民开放的体育设施
        3.盐城工学院没有对社区居民开放的体育设施
        4.盐城工学院师生对体育设施社区共享工作的支持度
    (二)校园周边社区体育设施情况及居民体育健身需求
        1.校园周边社区体育设施的基本情况
        2.校园周边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
        3.校园周边社区居民对盐城工学院已开放体育设施的使用情况
        4.校园周边社区居民对盐城工学院体育设施社区共享工作的满意度
三、盐城工学院体育设施社区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盐城工学院体育设施社区共享存在的问题
        1.体育设施社区共享供求信息不对称
        2.相关主体服务意识不强
        3.体育设施社区共享管理难度大
        4.体育设施社区共享缺乏资金保障
    (二)盐城工学院体育设施社区共享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与社区之间协同不到位
        2.相关主体定位不清
        3.政策法规及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
        4.体育经费筹措机制不健全
四、推进地方高校体育设施社区共享的对策
    (一)国内外知名高校体育设施社区共享的成功经验
        1.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法规
        2.灵活开拓各种融资渠道
        3.采用互利合作的商业化经营模式
        4.搭建高校体育设施社区共享的网络平台
    (二)促进地方高校体育设施社区共享工作开展的对策
        1.政府主导下完善高校与社区联动机制
        2.各相关主体主动担责
        3.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及各项管理制度
        4.多渠道筹集资金以保障体育设施社区共享的顺利开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4)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重点、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2.4.1 乡村社区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2.4.3 体育旅游减贫
        2.4.4 旅游减贫感知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2.5.2 中心地理论
        2.5.3 社会交换论
        2.5.4 公民参与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范围内健康城市运动的兴起
        1.1.2 我国体育需求的不断扩张
        1.1.3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困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1.4.1 健康
        1.4.2 大众体育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结构
第2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调查
    2.1 我国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脉络
        2.1.1 我国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
        2.1.2 我国大众体育建筑的宏观数量分布
        2.1.3 当代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调研方法
    2.2 各国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规范资料对比
        2.2.1 建议模式对比
        2.2.2 场地标准对比
    2.3 规划布局的大数据调查
        2.3.1 Python网络爬虫的构建
        2.3.2 调查结果的可视化表达
        2.3.3 布局问题的提出
    2.4 设计问题的现场观察
        2.4.1 对象选取与现场观察
        2.4.2 空间问题的提出
    2.5 使用者需求的问卷调查
        2.5.1 功能需求调查的问卷设计
        2.5.2 调查结果的描述统计与检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架构
    3.1 当代全民健康理念的内涵解析
        3.1.1 全民健康理念的健康公平内涵
        3.1.2 全民健康理念的全生命周期内涵
        3.1.3 全民健康理念的人类发展内涵
    3.2 当代全民健康理念的实现路径
        3.2.1 目标——完整人口覆盖
        3.2.2 手段——多元服务协同
        3.2.3 过程——高效资源利用
    3.3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实现全民健康的原型基础
        3.3.1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外部环境
        3.3.2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内部结构
        3.3.3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作用方式
    3.4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实现全民健康的核心机制
        3.4.1 设施系统的结构性调整
        3.4.2 体育需求的精细化供给
        3.4.3 健康感知的体验性优化
    3.5 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导向
        3.5.1 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群体网络分级设计
        3.5.2 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多维功能复合设计
        3.5.3 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综合环境舒适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群体网络分级设计
    4.1 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网络分级设计原理
        4.1.1 设施分级的动力机制
        4.1.2 设施布局的组构法则
        4.1.3 设施类型的组合规律
    4.2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建筑分级模式
        4.2.1 规模等级的模式建议
        4.2.2 潜在选址的框架适应
        4.2.3 设施数量的弹性调控
    4.3 提高空间覆盖效率的可达性演进
        4.3.1 场域联系的柔性渗透
        4.3.2 道路连接的适停控制
        4.3.3 界面衔接的效率提升
    4.4 加强弱势群体倾斜的类型混合促进
        4.4.1 季节特征的补偿开放
        4.4.2 运动类型的互补组合
        4.4.3 场馆组合的融合促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多维功能复合设计
    5.1 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功能复合设计基础
        5.1.1 大众体育建筑的体育需求等级
        5.1.2 大众体育建筑的功能复合路径
        5.1.3 体育工艺的尺度要求
    5.2 需求等级要求的复合式功能重构
        5.2.1 基础功能的单元衍生
        5.2.2 复合功能的分类路径
        5.2.3 空间组织的效率连接
    5.3 需求兼容要求的交互式尺度转译
        5.3.1 结构选型的单元组合
        5.3.2 跨度转换的空间集约
        5.3.3 形态变形的结构适应
    5.4 需求可变要求的适应性场所更新
        5.4.1 多义空间的设施预留
        5.4.2 可变设施的结构附加
        5.4.3 开放空间的模块转换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综合环境舒适设计
    6.1 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环境舒适设计要素
        6.1.1 评价标准的指标差异
        6.1.2 相关规范的要素筛选
        6.1.3 建筑设计的干预效率
    6.2 空间无害基础保障的控制性设计
        6.2.1 混合通风的健康风险规避
        6.2.2 过滤系统的污染物渗透管理
    6.3 运动风险外因预防的保障性设计
        6.3.1 运动界面的材料防护
        6.3.2 专项设施的运动辅助
        6.3.3 节点更新的安全提示
    6.4 物理环境靶向干预的增强性设计
        6.4.1 视觉环境的心理舒适性调节
        6.4.2 热舒适性能的分时分区控制
        6.4.3 空间氛围的可供性交流促进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各国运动场地尺度对比
附录2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3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众体育建筑大数据调查结果
附录4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众体育建筑大数据调查案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丹麦葛莱体院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现状调查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社区及社区体育相关概念
        1.3.2 关于国内外社区体育资源的问题研究
        1.3.3 关于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资源共享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实地考察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丹麦葛莱体院资源与社区共享情况概述
    3.1 葛莱体院基本情况概述
    3.2 葛莱体院服务社区体育资源情况概述
        3.2.1 人力资源共享
        3.2.2 场地资源共享
        3.2.3 文化资源共享
        3.2.4 财力资源
    3.3 Gerlev社区开展体育活动概况
        3.3.1 开展体育活动内容
        3.3.2 开展体育活动方式
        3.3.3 开展体育活动频次
        3.3.4 开展体育活动规模
        3.3.5 开展体育活动效果
4 我国学校体育服务社区现状
5 我国学校体育服务社区方案发展路径启示
    5.1 政府支持方面的路径
        5.1.1 政策支持
        5.1.2 资金支持
        5.1.3 技术支持
    5.2 学校配合方面的路径
    5.3 社区规划方面的路径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 附录
    附录 一
    附录 二

(7)健康公平视角下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评价研究 ——以吉林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4 相关概念解析
        1.4.1 健康公平
        1.4.2 社区体育设施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健康促进理论
        2.1.2 公平正义理论
        2.1.3 空间均衡理论
        2.1.4 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论
    2.2 健康公平视角的解读
        2.2.1 健康公平影响要素
        2.2.2 公共服务与健康公平
        2.2.3 公平性的评价维度
    2.3 社区体育设施公平性评价
        2.3.1 设施内涵与政策标准
        2.3.2 公平性评价方法
        2.3.3 公平性评价尺度
        2.3.4 公平性优化策略
    2.4 国内外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经验
        2.4.1 配建水平
        2.4.2 功能种类及面积
        2.4.3 复合利用
        2.4.4 政策与管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区体育设施公平性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体系构建
        3.1.1 评价原则
        3.1.2 评价维度
        3.1.3 评价体系
    3.2 居民对社区体育设施的使用情况调研
        3.2.1 调研问卷设计与调研情况
        3.2.2 居民的出行成本与设施使用频率
        3.2.3 居民对设施建设管理水平的关注要素
        3.2.4 设施的获得能力与人口特征差异的关系
    3.3 基于空间可达性的机会公平评价模型
        3.3.1 空间可达性的影响因素
        3.3.2 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选取
        3.3.3 评价过程
    3.4 基于建设管理水平的过程公平评价模型
        3.4.1 建设管理水平的评价指标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3 评价过程
    3.5 基于人口特征差异的结果公平评价模型
        3.5.1 影响体育锻炼的人口差异内容
        3.5.2 人口整体公平性评价
        3.5.3 经济地位差异下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3.5.4 年龄差异下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市中心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
    4.1 研究区域选择与概况
        4.1.1 研究区域选择
        4.1.2 人口情况
        4.1.3 社会经济情况
        4.1.4 体育事业发展情况
    4.2 社区体育设施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2.2 GIS数据库构建
    4.3 吉林市中心城区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分析
        4.3.1 设施总量与分布特征
        4.3.2 设施的人均与地均面积
        4.3.3 设施的功能种类
        4.3.4 设施的管理情况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市中心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公平性评价
    5.1 基于空间可达性的公平性评价
        5.1.1 社区体育设施的分类与服务半径
        5.1.2 两种传统方法的空间可达性分析
        5.1.3 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分析
        5.1.4 评价结果分析
    5.2 基于建设管理水平的公平性评价
        5.2.1 各指标评价标准认定
        5.2.2 评价结果的空间表达
        5.2.3 居民对社区体育设施服务水平的提升意见
        5.2.4 评价结果分析
    5.3 基于人口特征差异的公平性评价
        5.3.1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评价
        5.3.2 经济地位差异下的公平性评价
        5.3.3 年龄差异下的公平性评价
        5.3.4 评价结果分析
    5.4 社区体育设施公平性优化
        5.4.1 不公平现象及成因
        5.4.2 优化对策一:增加设施总量的同时合理化设施选址
        5.4.3 优化对策二:提高现有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管理水平
        5.4.4 优化对策三:考虑人口各特征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5.4.5 社区层面设施建设优化策略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居民社区体育设施使用情况调研问卷
附录2:专家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对校园足球发展的支持
        1.1.2 “足改”背景下校园足球快速发展
        1.1.3 昆明市现阶段校园足球发展的需要
        1.1.4 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奠基工程
        1.1.5 校园足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优良发展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家庭
        2.1.2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1.3 社区
        2.1.4 联动发展
    2.2 国内校园足球“家、校、社”联动发展的研究现状
        2.2.1 有关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的相关研究
        2.2.2 有关校园足球“家、校、社”联动发展的相关研究
        2.2.3 有关学校体育“家、校、社”联动的相关研究
    2.3 国外校园足球“家、校、社”联动发展的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假设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现状分析
        4.1.1 对学生的调查分析
        4.1.2 家庭与学校的联动现状分析
        4.1.3 家庭与社区的联动现状分析
        4.1.4 学校与社区的联动现状分析
        4.1.5 从家校社三个角度对“家校社”联动发展的阻碍因素调查分析
    4.2 对“家校社”联动发展的联动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4.2.1 对家庭联动发展的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4.2.2 对学校联动发展的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4.2.3 对社区联动发展的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4.2.4 对学生自身支持的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4.2.5 家庭、学校、社区、学生联动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3 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决定因素的提取
        4.3.1 学校联动因素部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3.2 家庭联动因素部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3.3 社区联动因素部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3.4 学生自身支持因素部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3.5 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的路径分析
    4.4 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
        4.4.1 家庭联动发展各因素与决定因素
        4.4.2 学校联动发展各因子与决定因素
        4.4.3 社区联动发展各因素与决定因素
        4.4.4 学生自身支持联动因素与决定因素
    4.5 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
        4.5.1 校园足球实施家校社三者联动发展“无法可依、无制可靠”
        4.5.2 家校社联动形式单一,缺乏系统的定期组织开展计划
        4.5.3 社会意识不深,学校及社区对校园足球的宣传力度不强,渠道单一
        4.5.4 校内专业足球注册教练、社区专业足球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
        4.5.5 呈现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的需求和现有足球场地资源不充分、经费权重不均匀之间的矛盾状态
第5章 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展望
    5.1 对联动发展模式的具体阐述
        5.1.1 “家、校、社”联动模式各部分的具体内涵
        5.1.2 “家、校、社”之间的相互联动
        5.1.3 “家、校、社”相互联动的具体内容
    5.2 推进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的对策
        5.2.1 坚持政府为强力推手、区域划分独立的执行部门、建立联动保障机制
        5.2.2 制定系统的校园足球联动计划、丰富“家校社”三者之间的联动形式
        5.2.3 加强校园足球文化与政策的宣传力度,挖掘多样的宣传渠道
        5.2.4 加强足球教练师资力量的建设,强化“请进来,走出去”制度
        5.2.5 学校定期对外开放足球场地,加强校内日常校园足球活动及课程建设
        5.2.6 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解决校社足球场地器材问题,激发社区活力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空间结构及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国内体育场馆资源研究综述
        2.2.1 体育场馆资源总体研究情况分析
        2.2.2 从关键词词频看体育场馆资源的研究热点
        2.2.3 从关键词变化和突现看体育场馆资源的研究进程
        2.2.4 从关键词聚类看体育场馆资源的研究方向
    2.3 国外体育场馆资源研究综述
        2.3.1 国外体育场馆资源空间结构的变化及成因研究
        2.3.2 国外体育场馆资源空间布局策略研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GIS空间分析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访谈法
        3.2.6 数理统计法
        3.2.7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的分类
        4.1.1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的分类
        4.1.2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社区体育场馆资源的分类
        4.1.3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分类
    4.2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空间格局分析
        4.2.1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空间格局分析
        4.2.2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社区体育场馆资源空间格局分析
        4.2.3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空间格局分析
    4.3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4.3.1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整体集聚特征
        4.3.2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各辖区分布不均衡特征
        4.3.3 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沿交通要道分布特征
    4.4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功能与居民体育活动情况
        4.4.1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的功能
        4.4.2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居民体育活动情况
        4.4.3 小结
    4.5 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空间结构居民满意度调查
        4.5.1 居民对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的总体满意度情况
        4.5.2 居民对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满意度差异分析
        4.5.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结合现有体育场馆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5.2.2 不断提高体育场馆资源配置
        5.2.3 提高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
        5.2.4 鼓励和支持居民参与体育活动
        5.2.5 推动全民健身发展及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一)
    附录 (二)
    附录 (三)
    附录 (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上海市杨浦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实地考察法
        2.2.4 专家访谈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3.1 服务供应链(Services Supply Chain,SSC)的相关研究
        3.1.1 服务供应链理论内涵及发展研究
        3.1.2 服务供应链主体结构的相关研究
        3.1.3 服务供应链在政府服务、社区服务及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3.1.4 文献小结
    3.2 社区体育服务(Community Sports Service)及服务供应的相关研究
        3.2.1 社区体育服务内涵及发展研究
        3.2.2 社区体育服务的服务供应相关研究
        3.2.3 文献小结
    3.3 文献述评
4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供应现状分析
    4.1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供应流程现状分析
        4.1.1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供应流程结构现状
        4.1.2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服务传递现状
        4.1.3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关系管理现状
    4.2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供应主体现状分析
        4.2.1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供应方
        4.2.2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集成载体
        4.2.3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社区居民参与情况分析
    4.3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供应要素现状分析
        4.3.1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资金管理现状
        4.3.2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信息流现状分析
        4.3.3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服务内容现状
        4.3.4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六边工程”供应质量感知分析
        4.3.5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质量差异性分析
5 杨浦区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供应流程层面:社区体育俱乐部实体化任务进入改革深水区
        5.1.1 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理念目标协调不全面
        5.1.2 对社区体育服务供应方监督力度不强
        5.1.3 原有的管理制度无法解决新的问题
    5.2 供应主体层面:体育服务供应水平的一致性与连贯性难以保持
        5.2.1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自主性较弱
        5.2.2 社区体育俱乐部无法直接与市场展开合作
        5.2.3 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管理考核不稳定
    5.3 供应要素层面:资源要素使用、分配工作机制未能发挥最高效用
        5.3.1 网络新型媒体工具未充分利用
        5.3.2 人力资源与人才引入优势不明显
        5.3.3 经费使用弹性较小
        5.3.4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忽视服务创新性
6 优化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的基本对策及建议
    6.1 优化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的基本对策
        6.1.1 供应流程:推进社区供应流程链条化运作,调动管理积极性与参与度
        6.1.2 供应主体:各主体间协同整合、优势互补,提升主体能力
        6.1.3 供应要素: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
    6.2 优化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的建议
        6.2.1 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管理层次、职责和边界
        6.2.2 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的制度顶层设计
        6.2.3 不断完善社区体育服务决策监督制度
        6.2.4 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主体间协调共商制度
        6.2.5 不断完善社区体育服务配送管理制度
        6.2.6 不断加强社区体育服务科学研究反哺实践的应用
7 研究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附件一 社区体育服务供应质量及居民需求调查问卷
附件二 调查问卷专家效度检验表(样表)
附件三 社区体育服务供应管理层调查访谈提纲
附件四 社区体育服务工作人员访谈纪要

四、高校建立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研究(一)——高校周边居民的体育意识、需求及体育活动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北高校与社区的体育资源共享路径研究[D]. 谢万阳. 延安大学, 2021(11)
  • [2]“互联网+”背景下枣庄市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 赵越.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地方高校体育设施的社区共享研究 ——以盐城工学院为例[D]. 秦莹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D]. 郭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丹麦葛莱体院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现状调查及启示[D]. 焦冬. 南京体育学院, 2020(08)
  • [7]健康公平视角下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评价研究 ——以吉林市中心城区为例[D]. 朱美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8]昆明市校园足球特色小学“家、校、社”联动发展研究[D]. 任正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空间结构及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研究[D]. 熊红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社区体育服务供应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上海市杨浦区的调查分析[D]. 冯俣睿.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高校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一)——高校周边居民体育意识、体育活动需求及特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