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料控制器的研制

自动送料控制器的研制

一、自动送料控制器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夏尚飞,夏尚远,时全,柴委,王学记[1](2021)在《基于PLC的肉兔变量喂料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兔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增强,肉兔饲养逐步向着规模化、集约化和智能化发展。目前,我国肉兔饲喂装置存在结构复杂、难于操纵、维修困难及价格较高等问题,特别是随肉兔日龄增加和采食量增加,研发对肉兔精细化喂料控制系统鲜有报道。试验基于PLC设计一种肉兔变量饲喂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日龄变化而调节不同饲喂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等特点,适于在中小型养殖场中推广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养殖场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方明明[2](2021)在《自动进料仪伺服参数优化与驱动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师国辉[3](2021)在《螺母锻压自动生产线及锻压工位转换位置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针对机械自动化制造领域的实际应用需要,提出一种变论域模糊PID位置控制算法,应用于螺母自动化锻压生产线的锻压机工位转换移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中。对工位转换移动工作台的位置控制环节建立了等效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基于变论域模糊PID算法的移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在响应速度、稳态调节时间以及稳态精度等方面具有更好的优越性。文章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根据锻压加工的工艺流程、加工特点和企业生产要求,设计了螺母热锻自动生产线整体方案。整体方案包括单机多工位热锻机及其自动上料、下料装置,金属棒料自动加工机械,可以完成螺母从金属棒料的解捆、切割下料、加热、锻压成型工序的自动化生产。该螺母热锻自动化生产线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高效、柔性化的特点。根据整体方案对单机多工位锻压机自动化输送装置进行了总体设计,同时对工位转换移动工作台进行了设计,并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了建模。然后,根据工位转换移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环节的组成特征,采用了三闭环反馈的控制原理,建立了位置控制系统及丝杠传动系统等效数学模型,同时对整个移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了简化并计算,最终得到移动工作台整体系统传递函数。最后,根据工位转换移动工作台控制系统要求和控制特性,提出基于变论域模糊PID的移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算法。在模糊PID控制的基础上加入变论域模块,使模糊控制的论域随系统条件变化而调整,最终整定出满足系统控制要求的PID参数。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基于变论域模糊PID算法的移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位置控制系统采用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算法,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了系统的稳态调节时间,同时减少了系统的稳态误差,系统控制效果更优,适合在复杂的非线性耦合控制系统中使用。文章提出的基于变论域模糊PID位置控制算法的螺母锻压自动化工位转换移动工作台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

胡树勤[4](2021)在《锂电池双工位自动测试设备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锂电池作为一种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和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产品,其应用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其出厂前的质量和安全检测显得尤为重要。锂电池测试设备是执行检测的重要工具,提高测试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是测试效率和精度的有效保障。本文基于实际锂电池检测项目需求,设计并制作一台集成扫码、电压检测和电阻检测功能的双工位锂电池自动测试设备,对其方案规划、结构设计、软硬件开发以及控制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实际需求为基础,分析锂电池测试工艺流程和功能,提出基于上下双工位交错测试的设备总体方案,并构建包含硬件和软件的设备系统组成;对自动测试原理和方法展开分析和比较,确定基于开尔文四线法的电压电阻检测方法。开展测试设备结构设计,包括工作台、送料装置、探针测试、扫码和防护架五个模块,并进行驱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分析设备工作流程和动作效率,提出一个测试周期时间的具体定义,以验证测试效率。构造锂电池测试设备控制系统总体架构,并开发一套适用的多轴运动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思想对电气系统进行设计;同时进行控制软件开发,对其上位机和触摸屏进行界面设计和功能划分,实时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和检测进程,并实现测试结果的两地显示。提出锂电池测试设备基于半闭环控制方式的运动控制策略,制定基于绝对位置检测系统的数据式原点回归策略,构建三级限位结构和误操作防护,分析常见故障并制定解决方法,提高设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防故障能力。基于所设计结构和控制系统,制作双工位锂电池自动测试设备样机,并进行调试和试生产,检验设备的各项功能以及测试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测试效率和产品合格率等运行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曹杰[5](2020)在《钢筋钢带全自动焊接生产线设计及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矿用钢筋钢带的需求量大、产品质量要求高,然而实际生产现场采用传统手工电弧焊的生产模式,面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急需设计研发一套全自动的钢筋钢带焊接生产线,以实现矿用钢筋钢带的自动化、高质量、低成本以及高效的批量生产。设计研发的矿用钢筋钢带全自动生产线,其产品加工参数要求严格,钢筋钢带的焊接工艺要求高。论文首先结合钢筋钢带焊接工艺、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理论、电气自动化及可编程控制技术,完成了整体生产线的PLC控制。生产线各成型加工工位采用液压控制和气动控制,完成工件的自动调直、上料、剪切、焊接成型、成品出料,并可以在感应到无料时自动停机报警,保证了设备的正常化运行,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及自动化。其次对生产线中重要的调直工装、焊接工装和剪切工装进行设计,分析钢筋的调直机制,不同参数对电阻焊的焊接工艺影响以及剪切工艺,得出最优化生产工艺。最后在生产线各部分的工装结构设计研制完成后,对生产线系统进行了整体调试,运用控制器对各个工装精准控制,以实现整体生产线的不间断工作。对焊接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实际生产成本。试生产结果表明所设计研发的钢筋钢带全自动生产线能够正常生产,批量生产过程中生产线性能稳定,产品的规格、尺寸一致,外表光滑无毛刺。通过拉伸试验对焊接接头的结合强度进行了测试,其性能指标达到了工艺要求。

李成彬[6](2020)在《开式压力机连线式自动上下料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制造业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现冲压生产自动化的需求十分紧迫,冲压生产升级改造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冲压设备,最大程度避免企业购买新的冲压设备,以降低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中的风险和成本。本文依据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方式和开式压力机的结构及控制特点,提出了开式压力机连线式自动上下料系统的实现方案,了解了设计要求,设计了连线式自动上下料系统的工艺流程和控制顺序,整个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分别包括分张模块、送料模块、对中和双张检测模块、冲压模块、连续上下料模块和安全防护模块,各个模块通过分析和对比现有实现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设计,针对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计算。对系统的关键部件和上下料机械手整体进行了静力学与动力学分析,利用ANSYS和ADAMS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了关键部件和机械手整体的等效应力与等效应变图,分析结果表明静刚度满足使用的要求;对机械手整体进行了前6阶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阶振幅对系统运行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谐响应分析,得到了机械手整体谐响应图,并与外在激励进行对比,证明机械手整体不会出现共振;通过运动学分析得到机械手的运动速度曲线、加速度曲线和作用力曲线,为系统的顺序控制和节拍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完成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进行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对比现有控制系统的优缺点,选择了 PLC作为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对PLC控制器的I/O通道进行分配,并对气动系统进行设计。之后进行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分析连线式自动上下料的控制流程,设计控制系统的顺序功能图,最后进行PLC程序的编写,同时完成控制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最后,进行整个系统的安装调试,设计系统的详细安装、调试和模拟现场的方案,首先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调试,并解决各个模块的错误,之后进行整个系统的联合调试,对系统的各个参数进行设置,记录整个系统运行的故障与解决方法。最终通过系统的连续运行,进一步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周铮[7](2020)在《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生物质锅炉,可有效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国内研制出的生物质锅炉,其生产工艺及其控制系统主要是借鉴燃煤、燃气锅炉的控制技术,存在产能利用不充分、炉内压力调节不及时、水位调节不及时、不能实现自动投料和工作环境危险性等问题,影响了生物质锅炉的推广应用。因此,生物质锅炉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是提高生物质锅炉的自动化程度和燃烧效率的关键。本文在企业委托项目“生物质锅炉控制系统研制”的资助下,提出了生物质锅炉工艺改进措施与方法,分析了生物质锅炉工艺改进后新的功能和要求,研究并设计了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针对生物质锅炉产能利用不充分、炉内压力调节不及时、水位调节不及时、不能实现自动投料和工作环境危险性等问题,提出了对生物质锅炉的燃料燃烧、热能传输、蒸汽输送等工艺流程的改进方案,进行相应的生物质锅炉的动力设备配备,完成了主电路及操作回路设计。在此基础上,根据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要求,进行了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完成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方案和软件方案设计。(2)改进生物质锅炉燃烧性能,提高生物质能源利用率,生物质锅炉炉膛压力控制是关键。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生物质锅炉炉膛压力控制策略。采用双闭环控制方式实现对炉膛负压的实时控制,使炉膛负压保持稳定。内环是速度调节,由变频器实现,外环是压力调节,采用模糊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以下简称PID)控制算法,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下简称PLC)实现。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对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原则、模糊规则等进行选取。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生物质锅炉压力控制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并与常规PID控制方法相比,验证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稳态性能好、控制精度高等优点。(3)根据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以及采取的控制策略,完成了生物质锅炉的PLC控制系统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由PLC控制器CPU226主模块及通信扩展模块M PPI-EXT、模拟量输出模块EM232、数字量输入接口电路、数字量输出接口电路和触摸屏等组成。外部设备,如电量采集模块、炉膛压力变送器、变频器、氧含量分析仪、锅炉压力控制器、数字式水位开关等,通过485总线与CPU226主控模块通信,交换信息和数据。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包括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和人机交互监控软件设计方案。(4)根据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方案,设计了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和人机交互监控界面设计。确定了系统软件设计的整体结构,设计了监控界面及功能,给出了主要流程图,利用MCGS组态软件在触摸屏上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和控制界面。(5)构建了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试验平台,研制了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系统试验,验证了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本文针对原有生物质锅炉工艺与控制系统不足,改进了原生物质锅炉工艺和控制方法,提高了生物质锅炉的自动化程度和燃烧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实用价值。

胡继涛[8](2020)在《销合链链板多工位冲压自动送料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冲压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单机单工位冲压作业方式逐渐被单机多工位冲压作业方式所取代。随着人们对冲压自动化生产的不断追求,人工送料已经逐渐被生产效率高、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自动送料系统所取代。针对某链条制造企业的销合链链板多工位冲压加工平台,论文提出一套自动送料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它由储料装置、自动送料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组成,通过PLC控制来实现销合链链板在多工位冲压作业中的自动化生产,以避免因人力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用工荒问题,并有效提高冲压作业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类似冲压生产线的升级和改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销合链链板多工位冲压工艺的分析和加工平台的结构特点,从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自动送料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在机械结构方面,提出落料工序与后序冲压工序衔接的不同方案。经过对比分析,选择储料装置与自动送料装置相结合的自动送料方案。在控制系统方面,选用PLC作为控制中心,借助伺服控制系统、相关传感器及触摸屏等完成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2)对储料装置和自动送料装置的机械结构进行详细地设计;依据实际工况的要求,对相关设备进行选型及校核计算;借助Solidworks软件建立自动送料系统的三维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基于MATLAB分析软件对悬臂梁的结构尺寸和材料选择进行优化,同时借助ANSYS分析软件对优化结果进行校核验证。(3)通过对动作需求的分析,开展自动送料系统运动规划及动作时序设计的研究。借助ADAMS软件对自动送料系统进行运动学仿真,基于仿真计算结果,分析初步规划的可行性及动作时序设计是否存在优化的可能。根据最终规划结果,对执行末端抓取稳定性展开研究,进一步验证自动送料装置抓取机构是否可靠。(4)依据控制系统基本需求与功能的分析,对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设计。以PLC控制为核心,对伺服控制系统展开研究,并对相关设备进行选型及校核计算。根据工作模式的设计及实际工况的需求,对PLC控制程序及人机界面进行详细设计。最后,进行样机制作及相关调试,对自动送料系统的性能进行验证。

张曼[9](2020)在《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传统日光温室大棚主要是由人工来完成作物的灌溉和施肥,但由于农民缺乏科学的配肥施肥理论,导致水肥浪费严重。水肥一体化系统能够将肥料溶于水形成肥液后,再按照需求进行施肥,从而提高利用率。当前,国内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相对落后,大多数普适性较差,不能实现化肥按需智能配比及固体肥料自动配比。因此研究精确配比关键技术和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型可移动和可以适合农民消费需求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水肥一体化系统配肥精度、效率问题和灌溉施肥问题,研究内容如下:1.详细分析了配肥原理和施肥原理,并分析称重配肥工作过程,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建立配肥数学模型,采用迭代学习算法减小配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制定合理的整体设计方案。2.分析配肥单元配比过程,着重研究配比过程中两个问题,分别是速度和精度,提出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应用于快速下料阶段,慢速下料阶段采用模糊控制。根据配肥单元设计控制流程,建立数学模型。文中仅对快速下料阶段控制进行仿真分析,提出的模糊自适应PID具有比传统PID控制响应快和超调量小的特点。3.根据控制要求和方案,对系统所需硬件进行选型。同时设计了下位机运行程序和上位机控制监控程序,其中监控软件可以实现系统运行监控、历史数据查询、实时曲线显示和故障报警等功能。系统具有运行稳定,且功能和性能都可以满足日光温室作物的需求。4.介绍了系统的工作测试环境,对固体配肥单元和灌溉施肥单元进行实验,首先分析了配肥机配制固体肥料的精度和误差,其次对二次稀释灌溉施肥溶液的实时监测的稳定性和误差进行分析。经测试表明,配肥单元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且灌溉施肥单元p H和EC值误差波动幅度小,过渡时间短、超调量小,能实现母液的动态调控,可以达到水肥的最大化利用,节省成本,对提高农业发展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林高晖[10](2019)在《粉尘固化一体机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铸造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导致空气污染、作业者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现有装备无法实现粉尘就地有效地回收且利用。本文以研制铸造粉尘固化成套装备为目标,基于粉尘可作细骨料这一特性的基础,提出一种土聚物改性普通水泥常温固化粉尘的方法,并设计一套基于PLC的集尘逸尘搅拌、固化系统来实现铸造粉尘固化再利用。论文前期通过研究国内外铸造粉尘除尘及粉尘再利用现状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铸造粉尘二次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了铸造粉尘收集固化一体机的研究内容。研究主要内容和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研究土聚物改性普通水泥固化铸造粉尘,研究原料配方、水的加入量对土壤聚合反应的影响,制成固化物。通过对固化物的力学特性分析,得到了相对适宜且满足国家标准《蒸压灰砂砖》要求的固化抗压强度的配方比例,得到的铸造粉尘、水泥、粗砂及水的质量配比约为20:41:23:15。(2)完成了粉尘固化一体机整机三维建模,导出工程图。(3)利用液压控制作为粉尘固化装备的控制方式,采用了同步马达同步回路来实现压制过程平衡。(4)采用了 PLC工控板内的时间继电器来控制时间,通过继电器触发电磁铁通断电来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后期可调节下料、振荡、压制等时间参数以满足不同规格砖块工艺要求。(5)完成固化一体机的电气控制设计、代码编写及建模工作,实现自动化粉尘固化制砖。

二、自动送料控制器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送料控制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LC的肉兔变量喂料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肉兔变量喂料系统
    1.1 机械结构
    1.2 喂料控制器(见图2、图3)
    1.3 工作过程(见图4)
    1.4 控制系统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试验日粮
    2.2 试验设计
    2.3 饲养管理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4.1 平均增重
        2.4.2 总采食量和料重比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3)螺母锻压自动生产线及锻压工位转换位置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生产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生产线自动送料技术发展现状
        1.2.3 控制系统模糊PID算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螺母热锻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2.1 螺母锻压自动化生产线设计要求
    2.2 螺母热锻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整体方案设计
        2.2.1 金属棒料自动解捆装置设计
        2.2.2 螺母坯料自动上料装置设计
        2.2.3 中频炉上料和下料通道装置设计
        2.2.4 螺母热锻机自动化输送装置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位转换移动工作台位置控制模型建立
    3.1 移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概述
    3.2 移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模型建立
        3.2.1 电流环模型等效结构
        3.2.2 速度环模型等效结构
        3.2.3 位置环模型等效结构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变论域模糊PID的移动工作台位置控制算法研究
    4.1 控制理论概述
        4.1.1 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理论
        4.1.2 模糊控制理论
    4.2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3 位置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锂电池双工位自动测试设备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锂电池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1.2.1 锂电池二维码扫描技术研究现状
        1.2.2 锂电池电压电阻检测研究现状
    1.3 锂电池检测设备研究现状分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锂电池测试设备总体方案设计及检测原理
    2.1 引言
    2.2 测试设备总体方案设计
        2.2.1 测试设备运行指标
        2.2.2 锂电池测试工艺流程分析
        2.2.3 测试设备总体功能分析
        2.2.4 测试设备系统组成
    2.3 锂电池自动测试原理
        2.3.1 锂电池内阻检测方法分析
        2.3.2 锂电池开路电压检测方法分析
        2.3.3 锂电池表面二维码类型及识读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锂电池测试设备结构设计与工作流程分析
    3.1 引言
    3.2 锂电池测试设备结构设计
        3.2.1 工作台模块设计
        3.2.2 送料模块设计
        3.2.3 探针测试模块设计
        3.2.4 扫码模块设计
        3.2.5 防护架模块设计
    3.3 锂电池测试设备工作流程分析
    3.4 锂电池测试设备动作效率分析
    3.5 伺服直线模组选型
        3.5.1 上层送料模块直线模组
        3.5.2 下层送料模块直线模组
        3.5.3 探针测试模块直线模组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锂电池测试设备控制系统开发
    4.1 引言
    4.2 电气系统设计
        4.2.1 总体架构
        4.2.2 控制单元设计
        4.2.3 驱动单元设计
        4.2.4 控制柜设计与布局
        4.2.5 伺服驱动电路设计
    4.3 软件系统设计
        4.3.1 主控软件框架
        4.3.2 上位机界面设计
        4.3.3 触摸屏操作界面设计
    4.4 控制系统各部分通讯和连接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锂电池测试设备控制策略研究
    5.1 引言
    5.2 运动控制策略
    5.3 原点回归策略
    5.4 安全策略
        5.4.1 限位策略
        5.4.2 误操作防护
        5.4.3 故障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锂电池测试设备样机调试与试验
    6.1 引言
    6.2 样机装配
    6.3 样机调试和功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钢筋钢带全自动焊接生产线设计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全自动钢筋钢带生产线设计
    2.1 全自动生产线重要工装装置
        2.1.1 活套装置
        2.1.2 电阻压焊及工作台
        2.1.3 调直及传送装置
        2.1.4 自动上料机构的结构组成
    2.2 矿用钢筋钢带生产线设计
    2.3 全自动生产线的工作流程
        2.3.1 调直、送料装置
        2.3.2 螺纹钢自动上料装备
        2.3.3 全自动化焊接工装
        2.3.4 钢带整形、剪切
        2.3.5 成品出料装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筋钢带生产线关键工序设计及工艺研究
    3.1 全自动化生产线调直工艺
        3.1.1 钢筋应力应变过程
        3.1.2 钢筋的弯曲曲率
        3.1.3 变型阶段分析
        3.1.4 调直参数
    3.2 全自动化生产线焊接装置
        3.2.1 系统组成
        3.2.2 系统原理
        3.2.3 焊接成核过程
        3.2.4 焊接工艺
        3.2.5 钢筋钢带质量控制
    3.3 全自动化剪切工装结构
        3.3.1 剪切工艺
        3.3.2 剪切工装构件设计
        3.3.3 剪切参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筋钢带生产线控制程序研究
    4.1 中心控制器及显示器的选择
    4.2 控制系统
    4.3 长钢筋的送料
    4.4 储料装置的设计及控制
        4.4.1 储料装置的结构设计
        4.4.2 储料装置控制设计
    4.5 伺服电机的控制
    4.6 调直机的控制
    4.7 焊接工作台的控制
    4.8 钢筋钢带的出料控制
    4.9 触摸显示器的程序设计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产线连机调试及工艺研究
    5.1 装备试生产
    5.2 设备现场图
    5.3 工艺研究及技术指标
    5.4 调试中的问题和工艺改进
        5.4.1 钢带扭折
        5.4.2 焊点不平整
        5.4.3 钢带网格之间变形
    5.5 产品工艺检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开式压力机连线式自动上下料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2 开式压力机冲压生产工艺分析
    2.1 引言
    2.2 企业生产模式分析
    2.3 开式压力机性能及冲压生产分析
    2.4 开式压力机连线式自动上下料系统的工艺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开式压力机连线式自动上下料总体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连线式自动上下料系统基本设计要求
    3.3 连线式自动上下料系统工艺流程
    3.4 系统模块的分类
    3.5 连线式自动上下料系统整体布局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连线式上下料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及研究
    4.1 引言
    4.2 放料台、分张及双张检测模块的设计及研究
    4.3 送料机械手设计及研究
    4.4 对中台模块结构设计
    4.5 连续上下料机械手模块设计
    4.6 上下料机械手端拾器设
    4.7 本章小结
5 连线式上下料机械手有限元和动态分析
    5.1 引言
    5.2 上下料机械手静力分析基础
    5.3 上下料机械手重要零部件及整体静力分析
    5.4 连线式上下料机械手模态分析
    5.5 连线式上下料机械手谐响应分析
    5.6 连线式机械手运动学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连线式上下料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6.1 引言
    6.2 控制系统设计要求和实现的功能
    6.3 控制方式的种类与选择
    6.4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6.5 控制系统软件组成
    6.6 人机界面的设计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介
致谢
学术论文数据集

(7)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生物质锅炉发展状况
        1.2.2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2.1 生物质锅炉工艺流程与动力设备配置
        2.1.1 生物质锅炉的工艺流程改进
        2.1.2 生物质锅炉的动力设备配备
    2.2 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2.3 生物质锅炉主电路及操作回路设计
        2.3.1 主电路设计
        2.3.2 操作回路设计
    2.4 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2.4.1 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
        2.4.2 主要设备与选型元器件
        2.4.3 自动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2.5 工艺过程的自动控制实现方案
    2.6 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2.6.1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2.6.2 人机交互监控软件设计方案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物质锅炉的炉膛压力控制策略研究
    3.1 炉膛压力控制策略研究方案
    3.2 炉膛压力控制的对象模型分析
    3.3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炉膛压力控制器设计
        3.3.1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结构设计
        3.3.2 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化
        3.3.3 隶属赋值表的设计
        3.3.4 模糊规则的确定
        3.3.5 解模糊化
    3.4 炉膛压力控制仿真
        3.4.1 炉膛压力控制仿真模型
        3.4.2 炉膛压力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物质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4.1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4.1.1 PLC数字量输入电路设计
        4.1.2 PLC数字量输出电路设计
        4.1.3 PLC通信接口设计
    4.2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2.1 主程序设计
        4.2.2 初始化程序设计
        4.2.3 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4.2.4 数据处理子程序设计
        4.2.5 自动投料子程序设计
        4.2.6 配风比例控制子程序设计
        4.2.7 炉膛负压控制子程序设计
        4.2.8 通信子程序设计
        4.2.9 故障报警子程序设计
    4.3 人机交互监控界面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试验验证
    5.1 试验平台搭建
    5.2 锅炉压力控制系统试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8)销合链链板多工位冲压自动送料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冲压自动送料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冲压自动送料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多工位冲压自动送料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研究
    2.1 引言
    2.2 销合链链板冲压工艺分析
    2.3 压力机及多工位模具的结构特点
        2.3.1 压力机的结构特点
        2.3.2 多工位模具的结构特点
    2.4 自动送料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研究
        2.4.1 自动送料系统的总体要求
        2.4.2 自动送料系统的运动分析
        2.4.3 自动送料系统的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动送料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与研究
    3.1 引言
    3.2 自动送料系统应用环境分析
    3.3 储料装置结构设计与设备选型
    3.4 自动送料装置结构设计
        3.4.1 工件抓取机构的设计与设备选型
        3.4.2 传动运输机构的设计与设备选型
        3.4.3 其他相关设备型号确定
    3.5 悬臂梁结构的优化设计
        3.5.1 优化设计模型建立
        3.5.2 遗传算法求解
        3.5.3 对比分析及校核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送料系统的运动规划及运动学仿真
    4.1 引言
    4.2 动作需求分析
    4.3 自动送料系统的运动规划
    4.4 基于ADAMS的自动送料系统运动学仿真
        4.4.1 仿真环境设置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3 时序优化及结果分析
    4.5 执行末端抓取稳定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动送料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与样机调试
    5.1 引言
    5.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研究
        5.2.1 控制系统基本需求及功能分析
        5.2.2 控制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5.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5.3.1 PLC选型及I/O点分配
        5.3.2 伺服控制系统研究与设备选型
    5.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4.1 工作模式设计及分析
        5.4.2 PLC控制程序设计
        5.4.3 人机界面设计
    5.5 样机调试及运行
        5.5.1 销合链链板加工平台搭建
        5.5.2 控制系统调试
        5.5.3 运动部件性能检测
        5.5.4 设备运行及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9)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肥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总体原理
    2.2 配肥工作原理
        2.2.1 自动称重部分
        2.2.2 自动上料部分
        2.2.3 称重控制算法
        2.2.4 配料控制算法的仿真与分析
    2.3 灌溉施肥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精准配肥自动控制系统模型设计及仿真研究
    3.1 PID控制算法
    3.2 模糊自适应PID
        3.2.1 模糊控制器基本原理
        3.2.2 电机控制方案
        3.2.3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快速下料控制
        3.2.4 基于模糊慢速下料控制
    3.3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3.4 配肥系统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3.4.1 输入输出变量
        3.4.2 模糊规则表
        3.4.3 设计FIS装载文件
    3.5 基于模糊PID的精量配肥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肥一体化系统软硬件总体设计
    4.1 水肥一体化系统总体架构
    4.2 水肥一体化系统硬件设计
        4.2.1 传感器采集单元
        4.2.2 水肥一体化配肥单元
        4.2.3 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单元
    4.3 水肥一体化系统软件设计
        4.3.1 配肥单元PLC控制程序
        4.3.2 灌溉施肥单元PLC控制程序
        4.3.3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
    4.4 监控中心
        4.4.1 数据库设计
        4.4.2 数据库功能模块
        4.4.3 E-R数据模型
        4.4.4 远程监控界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研究与分析
    5.1 系统实验背景
    5.2 固体配肥试验结果
    5.3 灌溉施肥试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粉尘固化一体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除尘系统现状及分析
        1.2.2 粉尘再利用现状及分析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粉尘固化一体机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2.1 固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组成
    2.2 系统的工作原理
    2.3 粉尘固化方法工艺研究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过程
    2.4 本章小结
3 粉尘固化一体机液压系统设计
    3.1 液压系统工况分析
        3.1.1 运动分析
        3.1.2 负载分析
        3.1.2.1 压制液压缸负载
        3.1.2.2 送板液压缸负载
        3.1.2.3 送料液压缸负载
        3.1.2.4 脱模液压缸负载
        3.1.2.5 出砖液压缸负载
    3.2 确定元件结构参数
        3.2.1 压制液压缸
        3.2.2 送板液压缸
        3.2.3 送料液压缸
        3.2.4 脱模液压缸
        3.2.5 出砖液压缸
    3.3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3.3.1 整机工作原理
        3.3.2 液压系统特点
        3.3.3 液压系统动作原理
    3.4 液压元件的选择
        3.4.1 油箱选型
        3.4.1.1 液压泵压力计算
        3.4.1.2 油箱
        3.4.1.3 油泵功率
        3.4.1.4 油箱结构设计事项
        3.4.2 液压阀选型
    3.5 本章小结
4 电气硬件选型和控制设计
    4.1 控制方案设计
        4.1.1 工作流程
        4.1.2 控制方案的确定
    4.2 控制器PLC机型选择
    4.3 确定及分配I/O点
    4.4 电气及控制回路接线
    4.5 粉尘固化系统的PLC控制设计
        4.5.1 PLC控制原理
        4.5.2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4.5.3 PLC控制流程
        4.5.4 程序调试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
致谢

四、自动送料控制器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LC的肉兔变量喂料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夏尚飞,夏尚远,时全,柴委,王学记. 饲料研究, 2021(17)
  • [2]自动进料仪伺服参数优化与驱动控制方法研究[D]. 方明明.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3]螺母锻压自动生产线及锻压工位转换位置控制算法研究[D]. 师国辉.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锂电池双工位自动测试设备研发[D]. 胡树勤. 燕山大学, 2021(01)
  • [5]钢筋钢带全自动焊接生产线设计及工艺研究[D]. 曹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6]开式压力机连线式自动上下料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李成彬.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生物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周铮.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8]销合链链板多工位冲压自动送料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胡继涛.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9]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研究[D]. 张曼.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10]粉尘固化一体机的研制[D]. 林高晖.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自动送料控制器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