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溶解有机碳研究进展

土壤溶解有机碳研究进展

一、土壤溶解有机碳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原一荃[1](2021)在《长江口典型潮沟系统有机碳累积与横向输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沉积物与水是滨海盐沼的三大碳库,对于评估蓝碳生态系统价值极为关键。崇明东滩湿地位于长江与东海的交汇处,潮沟密布,冲刷与侵蚀并存,植被演替不断进行,快速变化的环境为研究盐沼潮沟系统的碳收支增加了难度。本文选取崇明东滩南部发育良好且植被呈带状分布的典型潮沟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确定其边界,基于2013年与2017年的实测数据,借助遥感影像解译、模型反演、统计分析等方法,定量估算42 hm2潮沟系统植被、沉积物、水体的有机碳储量,尝试量化水体有机碳的横向输移过程,并探讨三大碳库中不同形态有机碳的来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潮沟系统内植被低矮且盖度低,单位面积盐沼植被固碳能力低于全球盐沼湿地平均水平;随盐沼植被陆向演替,其固碳能力将有很大提升潜力。研究区盐沼植物净初级生产力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时间差异主要表现为显着的季节差异,即2013年与2017年夏季植物净初级生产力(>97.70±69.31g C/m2·month)显着高于其他季节(p<0.05)。空间差异表现为芦苇群丛的净初级生产力(>1079.64±168.34 g C/m2·yr)显着高于其他覆被类型(p<0.05)。2017~2018年间,崇明东滩盐沼固碳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盐沼植被的陆向演替,弥补了盐沼植被前缘侵蚀造成的有机碳损失,总固碳潜力每年仍可递增310.1 g C/m2~595.5 g C/m2,2017年研究区内植被总有机碳储量较2013年有所增长,可达294.2 t。而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以及河口环境的动态变化,增加了盐沼固碳能力的不确定性。(2)研究区内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盐生植物种类及生物量密切相关,不同覆被类型的沉积物碳储量差异显着;随研究区泥沙不断淤积,碳储量持续增大。水平方向上,表层沉积物(0~30 cm)有机碳含量在0.7~10.93 g/kg之间;垂直方向上,沉积物(0~100 cm)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不同覆被类型碳密度顺序为芦苇群丛(57.7 t/hm2)>混生群丛(49.2 t/hm2)>莎草科植物群丛(25.5 t/hm2)>光滩(21.5 t/hm2)。结合遥感解译获取2013年研究区内100cm沉积物及覆被植物的地上、地下生物量中总有机碳储量约为1493 t。2013-2017年间,研究区内不同覆被类型有机碳增加量为0.34 t/hm2(莎草科植物群丛)~2.06 t/hm2(混生群丛)。新增沉积物为盐沼有机碳提供新的贮存空间。(3)崇明东滩南部盐沼受潮汐作用影响,水体有机碳浓度与横向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春季最低。研究区潮沟系统水体溶解态有机碳浓度与颗粒态有机碳浓度均在秋季达到最高,分别为3.54 mg/L与4.19 mg/L,在冬、春季节浓度最低,分别为1.87 mg/L与1.51 mg/L。二者通量在不同季节均呈现显着正相关,而浓度仅在秋、冬季节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不同季节研究区潮沟系统均表现为有机碳输出,潮周期内有机碳通量为-12.65 g C/m2~4.04 g C/m2。但输出强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最高,秋季次之,而春季最低;且在不同的季节中,大潮有机碳通量明显高于小潮。长江口独特的水文条件与研究区相对较短的盐沼发育年限,使研究区表现出强大的横向碳源功能。随盐沼不断发育成熟,有机碳输出将逐渐减弱。(4)研究区潮沟系统内,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与溶解有机物中陆源组分占比较高,而深层沉积物有机碳中海洋自生组分占比较高;沉积物与浮游生物是颗粒态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植物群丛中的沉积物有机碳为海源与陆源的混合物,其中芦苇与混生群丛表层沉积物有机碳陆源占比超过60%,并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莎草科植物群丛表层沉积物中陆源占比与其他两种植被类型并无显着差异,但其陆源组分并未随深度增加而明显减小。在再悬浮、孔隙水释放及潮汐作用的共同影响下,水体中溶解有机物表现为陆源类腐殖质、海源类腐殖质、类蛋白的混合,且来自高等植物或土壤有机物的陆源组分占主导地位;而浮游植物与沉积物再悬浮是颗粒态有机物的主要来源。随植被陆向演替与泥沙不断淤积,研究区内植被固碳能力增强,沉积物碳储量增加,有机碳输出逐渐减少,研究区潮沟系统碳汇能力逐渐增强。在未来的环境变化背景下,对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将为减缓CO2排放带来正面影响。

廖李容[2](2021)在《氮添加对白羊草土壤有机碳组分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文中提出氮素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主要限制因子,化石燃料及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生态系统氮素输入显着增加,进而影响植物-土壤之间的碳走向。植物根系分泌物是联系植物和土壤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目前,氮肥施加作为草地经营和管理的重要途径,明确增施氮肥对碳素循环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过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典型植被白羊草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氮添加水平(尿素0、2.5、5、7.5、10、15 g N m-2 yr-1)对白羊草根际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阐明氮添加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的影响机制,揭示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根系分泌物与土壤碳氮磷组分之间的关系,为退化草地的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氮添加提高了白羊草根际有机碳(SOC)、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与未施氮相比,15 g N m-2 yr-1(N15)处理分别增加了30.5%、60.8%和28.8%,且根际含量显着高于非根际,表现为明显的根际效应;氮添加显着增加了白羊草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叶片氮含量和根系磷含量,N15处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是未施氮的1.44倍和2.04倍,与未施氮相比,叶片氮含量和根系磷含量分别增加了33.9%和45%;而与降低了茎杆碳含量,与未施氮相比,N15处理茎杆碳含量降低了8.1%。(2)氮添加增加了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根际显着高于非根际,表现为明显的根际效应,其中微生物量碳含量在10 g N m-2 yr-1(N10)处理达到最大值,根际含量是未施氮处理的1.89倍。氮添加增加了颗粒有机碳、土壤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含量,根际均大于非根际,但差异不显着。不同氮添加处理的根际碳库管理指数值均大于100,说明在各处理中根际肥力均有所增加。颗粒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灵敏度较高。(3)氮添加显着增加了白羊草分泌物相对含量总量,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醇类、氨基酸类、糖酸类和短链有机酸类含量显着增加。氮添加显着增加了分泌物中短链碳含量,而对长链碳无显着影响,分泌物中长链有机酸类含量高于短链有机酸类。氮添加增加了白羊草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氨基酸含量。其中,氮添加增加了草酸、洒石酸、吡咯-2-羧酸、扁桃酸、3-羟基丁酸、咪唑丙烯酸含量,降低了2酮基异戊酸含量;α-酮异构酸含量随氮添加量增加先降低后增加,2,3-二甲基琥珀酸、2-酮丁酸含量、异亮氨酸、天门冬氨酸、草氨酸、丙氨酸和瓜氨酸含量随氮添加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环亮氨酸、丝氨酸和缬氨酸含量随氮添加量增加而增加。(4)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和TP含量和SOC含量正相关,表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对根际碳源的输入、固定和分解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微生物量碳含量与TN、NO3--N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TN和NO3--N能够预测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重组有机碳含量与TN正相关,而轻组有机碳含量与TN负相关。除3-羟基丁酸外,其余几种有机酸均与pH呈负相关性,与SOC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草酸和酒石酸与TP呈明显的正相关。对于分泌物中氨基酸组分,pH与L-别苏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环亮氨酸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异亮氨酸、丙氨酸、刀豆氨酸、天门冬氨酸、瓜氨酸、缬氨酸呈负相关关系,表明环境变化对于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分泌影响具有复杂性。

范丽娜[3](2021)在《生物炭添加对煤矿复垦土壤碳库动态和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长期采煤活动导致矿区土壤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碳汇功能丧失,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同时,煤矿废弃地和煤矸石是巨大的CO2排放源。生物炭含碳量高,稳定性高,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强大的吸附能力,在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固碳减排以及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目前,生物炭对土壤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田土壤,针对于煤矿复垦土壤的研究十分匮乏。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将不同原料(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的生物炭以不同比例(1%、3%、5%)添加到煤矿复垦土壤中,分析生物炭对矿区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ASOC)、溶解性有机碳(DOC)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以及生物炭作用下土壤CO2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生物炭对土壤胞外酶如β-1,4-葡萄糖蔗酶(β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酶(NAG)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并结合土壤有机碳各组分、p H值探讨其影响机制。旨在筛选出有助于矿区固碳减排及增强土壤肥力的生物炭修复措施,为煤矿复垦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炭显着提高了煤矿复垦土壤的SOC、ASOC含量。施加比例为5%的生物炭对土壤中SOC含量的促进作用最强。不同原料的生物炭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顺序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生物炭的施加比例对土壤ASOC含量无显着影响。水稻秸秆生物炭显着提高了土壤DOC含量,且DOC含量与施加比例成正比。玉米秸秆生物炭和小麦秸秆生物炭在5%施用下,土壤DOC含量显着增加。除施用比例为5%的小麦秸秆生物炭外,其余处理方式较对照均增加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说明生物炭添加能提高煤矿复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质量;(2)生物炭作用下,CO2的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显着增加,可能原因为培养时间较短。在同一原料生物炭施用条件下,随着施加比例的增加,CO2的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逐渐增加。不同原料的生物炭处理组之间的CO2累积排放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施加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土壤处理组CO2累积排放量最高。(3)生物炭施入矿区土壤后,显着提高了βG活性,而抑制了NAG和ALP活性。三种胞外酶活性均和土壤SOC含量、p H值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其中,βG活性与p H值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NAG和ALP活性与p H值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三种胞外酶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NAG和ALP活性与土壤βG之间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酶活性的变化受土壤SOC含量、p H值和其余胞外酶活性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生物炭添加虽然在短时间内激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同时,提高了矿区土壤的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并增加了β-1,4-葡萄糖蔗酶的活性。说明生物炭添加对煤矿复垦土壤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其中以玉米秸秆生物炭在5%的施用比例下修复效果最好。

白雪娟[4](2021)在《山杨和辽东栎光合碳的分配及土壤有机碳的微生物形成机制》文中指出森林生态系统是重要的陆地碳库,储存着全球陆地73%的土壤碳和71%的植被碳,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碳的周转与存留深刻的影响全球碳循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乔木光合碳在植物-土壤中分配的研究,对进一步加深对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理解有重要意义;枯落物分解是森林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微生物在枯落物分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阐明该过程中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形成的作用机制对研究土壤有机碳的周转和存留、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意义重大。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建群种山杨和辽东栎为研究对象,运用13C脉冲标记法原位标记山杨和辽东栎,研究光合碳在植物-土壤系统的分配。将标记后的叶片进行室内分解试验,分析土壤有机碳转化过程、微生物周转,结合分子生物学(13C-PLFA和13C-氨基糖)技术,揭示山杨和辽东栎叶片分解过程中以微生物介导的土壤有机碳形成过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杨和辽东栎年均净根际沉积碳估量分别为4.2和28 g C m-2。标记完成后,山杨和辽东栎叶片δ13C值分别为568‰和1037‰,并随着光合碳运输时间逐渐降低。随着光合碳的运输,山杨和辽东栎叶片13C分配比例逐渐降低,茎、根系和土壤中13C分配比例逐渐增大;山杨和辽东栎土壤有机碳中富集的光合碳绝对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2.随着标记后的叶片分解,山杨土壤有机碳中富集的叶片碳波动性增大,辽东栎土壤有机碳中富集的叶片碳先增大后降低。山杨和辽东栎分解叶片中的13C随着叶片分解时间呈对数形式下降。随着标记后的叶片分解,山杨、辽东栎土壤有机碳和腐殖质碳以及山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中富集的叶片碳波动性增大;辽东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溶解性有机碳中富集的叶片碳先急剧增大后逐渐降低。分解试验结束时,辽东栎土壤有机碳中13C含量高于山杨。3.山杨和辽东栎叶片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均产生正激发效应,且随着叶片分解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叶片分解,山杨和辽东栎土壤矿化作用均先增大后减小,均高于未放置叶片的对照,且山杨土壤矿化作用高于辽东栎土壤;土壤矿化产生的CO2来源于叶片的比例均先增大后稳定在45%。叶片残留量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作用产生的CO2来源于叶片的比例。4.山杨土壤微生物残体碳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对叶片难分解物质的利用,辽东栎土壤微生物残体碳主要来源于土壤微生物对叶片易分解物质的利用。叶片分解前期,山杨土壤微生物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到分解后期真菌和细菌群落活性均增大,而辽东栎叶片分解期间,土壤微生物主要以细菌为主;山杨和辽东栎总微生物残体碳中13C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4.6~40.5 mg kg-1和38.0~51.2 mg kg-1;就土壤微生物总残体碳中13C含量而言,山杨在叶片分解后期较高,而辽东栎在叶片分解前期较高。随着叶片分解,山杨土壤与碳转化相关的胞外酶活性逐渐增大,与氮和磷转化相关的胞外酶活性先增大后减小;辽东栎土壤与碳、氮和磷转化相关的胞外酶活性均随着叶片分解先增大后减小。山杨和辽东栎土壤微生物均受碳和氮共同限制,辽东栎土壤微生物在叶片分解后期还受磷限制,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均处于内稳态。山杨和辽东栎土壤与碳转化相关的胞外酶活性以及与碳和受限元素转化相关的胞外酶活性比值是影响土壤磷脂脂肪酸中13C含量的显着因素。5.辽东栎土壤微生物富集的叶片分解来源碳高于山杨。山杨和辽东栎土壤磷脂脂肪酸碳富集的13C分别占土壤有机碳富集的13C的0.006‰~0.027‰和0.01‰~0.06‰;微生物残体碳富集的13C分别占土壤有机碳富集的13C的2.72%~4.19%和2.65%~20.08%。山杨叶片分解过程以及辽东栎叶片分解前期,土壤有机碳形成效率与微生物富集的13C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辽东栎叶片分解后期,土壤有机碳形成效率急剧增大但是微生物中富集的13C不再增加,且此时土壤中富集的叶片难分解物质高于山杨。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叶片分解过程中,山杨(叶片C:N较高)土壤有机碳及土壤C:N、辽东栎(叶片C:N较低)叶片残留量和叶片中13C含量分别是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因素。山杨和辽东栎叶片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形成是以“碳泵”理论模型为主导的过程;同时,辽东栎叶片分解前期是以DOC-微生物过程、后期主要以物理搬运为主推动土壤有机碳的形成,符合“植物残体逐级分解”模型的理论。

岳钧[5](2021)在《基于柱实验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吸附解吸动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有机质是农田土壤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与肥力。农业灌溉会造成土壤有机质的吸附解吸,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在灌溉过程中对农田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影响也存在差异。论文基于柱实验对灌溉过程农田土壤有机碳吸附解吸动态变化展开研究,从解吸与吸附两个土柱实验出发,结合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对淋滤液溶解性有机碳进行分析表征,对灌溉条件下有机质迁移影响机理进行动态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有机质淋溶过程包括有机质迅速下降阶段与稳定淋溶阶段,前期迅速下降阶段主要为小分子量、低芳香性、新近产生的弱腐殖质特征生物源有机质组分,稳定淋溶阶段有机质主要以陆源输入的高芳香性、高腐殖化程度的有机质组分为主。(2)钠盐钙盐溶液淋溶土壤均会发生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能够促进类蛋白质组分的解吸,抑制类腐殖质组分的解吸。钠盐与纯水淋溶解吸有机质的浓度近似,明显高于钙盐淋溶解吸有机质的浓度。Ca2+能够促进高芳香性、大分子量的强腐殖质特征的陆源有机质组分吸附于土壤颗粒。因此钙盐解吸有机质主要以新近自生源组分和生物来源的有机质组分为主,而钠盐与纯水解吸的有机质组分主要以强腐殖质特征的陆源贡献较多的有机质组分为主。(3)平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正定土淋溶有机质可以划分为C1-C4四个有机质组分,献县土淋溶有机质可以划分为C1-C5五个有机质组分。正定土与献县土均含有类蛋白质组分与类腐殖质组分,纯水淋溶阶段前期有机质组分以类腐殖质组分为主,盐溶液稳定淋溶有机质阶段正定土和献县土有机质主要成分分别为类色氨酸组分C3和类腐殖质组分C1。盐的存在会促进类蛋白质组分C4(献县土C5)的释放。Ca2+的存在会抑制类腐殖质组分的解吸附作用,尤其是类腐殖质组分C1和献县土类腐殖质组分C4。钠钙离子均可以促进类蛋白质组分的解吸附,钙盐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强于钠离子,尤其是类蛋白质组分C3。类腐殖质组分C2淋溶与阳离子浓度和阳离子种类关系不大。(4)平衡性对流弥散方程模型和两区模型均能很好的对溴离子穿透曲线进行拟合,模型拟合得出淋溶持续过程对有机质交换的影响:随着淋溶进行弥散系数D减小,土壤颗粒之间的有机质交换能力变差;分配系数β增加,可动区含水量的比例增加;ω质量交换系数增加,土壤微小孔隙中的有机质逐渐流出,后期钠盐淋溶土柱ω要大于钙盐淋溶的土柱ω,盐溶液差异可以通过引起土柱物理结构变化影响有机质解吸附特征。(5)吸附实验验证了钠盐促进有机质吸附的能力要明显小于钙盐。钙盐对高芳香性、大分子量、高腐殖化程度有机质吸附具有促进作用,对不同来源有机质吸附的促进作用与其腐殖化程度和芳香性有关。在一定盐浓度范围内(4m M-10m M)高浓度盐会促进高芳香性的陆源有机质组分的吸附作用,但是效果微弱。

王丛[6](2021)在《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组成及其对土壤碳库的贡献》文中认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推广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大力实施使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面积大幅度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不断增加,但是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碳增加的贡献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宁南山区典型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大针茅(Stipa grandis)为研究材料,培养并收集其根系分泌物及土壤,测定其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含量;利用13C脉冲(连续)标记法对培养在根箱中的长芒草和大针茅进行标记,监测根系-土壤-土壤微生物中δ13C值变化,对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及其对土壤碳库转化的影响开展研究,以了解不同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辨析植物根际碳对土壤有机碳输入的作用机制,为揭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生长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改善土壤肥力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两种黄土高原典型植物长芒草和大针茅的根系分泌物中酯类相对含量均较高,其中,1-丙烯-1,2,3-三羧酸-三丁基酯与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两种酯类物质是黄土高原荒漠草原优势种植物根系分泌物的主要组成。1-丙烯-1,2,3-三羧酸-三丁基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芥酸酰胺、3-戊烯-2-醇、十七烷、3-乙基-5-(2-乙基丁基)-十八烷、2,4-二叔丁基苯酚、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等物质为两种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共有物质,但相对含量差异不大。(2)经过五个月的种植,两种植物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根际均比非根际高,长芒草根际土有机碳比非根际土高4.92%,大针茅为2.97%,说明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且长芒草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效果更明显;长芒草根际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比非根际土高30.30%,大针茅为35.71%,说明根系分泌物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使微生物数量及活性上升,从而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根系分泌物还可以使土壤腐殖质增加,从而改善土壤质量。(3)根系分泌物增加后,根际土的微生物较非根际土活跃,且根际在根系分泌物输入土壤后,会产生激发效应使根际土土壤有机碳减小,且非根际土的激发效应较为滞后。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中腐殖质的含量有一定影响。(4)对于宁南山区两种不同的植物长芒草和大针茅来说,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差距并不明显,但整体种植大针茅的土壤腐殖质碳含量更多,且大针茅的土壤腐殖质碳随着植物的生长在不断减小;根际土的变化程度及响应时间基本都比非根际土迅速,这说明根系分泌物的增加会产生根际激发效应使土壤有机碳减少,但根系分泌物短期的增加结束后,土壤的有机碳会恢复到波动前的状态。(5)随着13C脉冲标记后培养时间的进行,整体上长芒草根际土土壤有机碳组分δ13C大于非根际土,根际土壤13C-SOC标记65天后比标记0天增加了40.79%,非根际土则增加了37.06%;根际土壤13C-DOC标记后65天为比标记0天降低了71.79%,非根际土则降低了59.80%;根际土壤13C-MBC标记后65天0天降低了55.56%,非根际土壤则降低了41.41%;说明根系分泌物对土壤DOC、MBC等活跃的有机碳组分影响迅速,且能够通过微生物的转化进入土壤,转化为土壤有机碳。(6)根系分泌物进入土壤后,会逐渐迁移至非根际土,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13C-SOC在根系附近固存。当植物分泌物进入根际土壤后,根系微生物会迅速向根际土聚集且分解根系分泌物利用。对于腐殖质碳来说,根际土内腐殖质碳13C减小时,非根际土内含量上升。大针茅的土壤DOC、MBC的变化趋势与长芒草较为一致。植物的光合产物通过根系分泌物进入土壤后被微生物利用是一个短时间的过程,在本实验中需要1天时间,通过微生物及渗透作用的影响,根系分泌物会有部分转移至非根际土中,后形成土壤有机碳,大部分存在于根际土和根际微生物中。

宋佳珊[7](2021)在《麦玉体系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对长期施肥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提出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耕地生产力是解决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耕地生产力与土壤肥力水平密切相关,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受施肥及其环境的显着影响。因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了解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以及作物产量的响应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塿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29年(1990年至2018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结合DNDC模型分析小麦、玉米产量、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未来气候的响应,为建立区域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长期试验包括不施肥(CK)、氮磷钾化肥(NPK)、低量有机肥配施NPK(M1NPK)、高量有机肥配施NPK(M2NPK)以及秸秆还田配施NPK(SNPK)共5个处理。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长期施肥显着影响塿土有机碳含量以及作物产量。施肥可以显着增加小麦和玉米产量(P<0.05)。不同施肥处理作物产量可持续指数(SYI)表明,增施有机物料更有利于维持作物产量的稳定性。不同施肥处理对SOC含量有显着影响,表现为:M2NPK>M1NPK>SNPK>NPK>CK。土壤有机碳与作物产量的关系表明供试土壤总有机碳的临界值为10.19—10.86 g/kg或DOC含量为82.84—90.6 mg/kg、KMn O4-C含量为2.53—3.41 g/kg时夏玉米和冬小麦可获得最高产量。(2)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有显着影响,表现为:M2NPK>M1NPK>SNPK>NPK>CK,且增施有机物料可以显着提高DOC/SOC的比值。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以显着提高土壤KMn O4-C含量。(3)DNDC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长期施肥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尤其是施肥处理的条件下模拟效果良好,各施肥处理作物产量的模型模拟结果的统计指标EF=0.39—0.77,d=0.85—0.93,NRMSE=10.68%—14.51%,R2=0.95—0.96,SOC含量的模型模拟结果的统计指标EF=0.51—0.70,d=0.85—0.92,NRMSE=21.57%—107.06%,R2=0.98。但对于土壤DOC含量的模拟效果较差。(4)未来气候情景模式下(RCP4.5和RCP8.5)各施肥处理的作物产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处理(P<0.05);施肥也显着影响SOC含量,具体表现为:M2NPK>M1NPK>SNPK>NPK>CK。未来气候情景模式下各处理小麦、玉米产量随时间推移呈显着的增加趋势;施肥处理的SOC含量也呈显着的上升趋势,不过SOC含量的年增长率逐渐下降。综上所述,增施外源有机物料,不仅可以显着提高作物产量、SOC及其组分含量,而且可以维持产量的稳定性。DNDC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施肥条件下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在未来气候情景模式下,各施肥处理小麦、玉米产量以及SOC含量均显着增加,不过SOC含量的年增长率将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因此,考虑到土壤有机碳存在饱和度的问题,有机肥的施用要根据土壤有机碳水平进行调整。

李文[8](2021)在《基于光谱分析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优化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土壤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土壤DOM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矿物风化、土壤质量、污染物质的转运等各种环境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目前通常使用水或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提取土壤中的DOM,但不同的提取条件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这严重制约了不同研究之间的相互比较。此外,使用合适的表征技术也是开展土壤DOM研究的必要前提。近年来,紫外-可见光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metry,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技术(Three Dimensional Fluorescence-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Parallel Factor Analysis,3D-EEMs-PARAFAC)因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以及对样品破坏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不同生态系统中DOM的表征研究。因此,开展基于光谱技术的土壤DOM比较及应用研究对了解土壤中DOM的形成和命运及其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0种代表性的耕地土壤,通过UV-Vis和EEM-PARAFAC技术研究了不同物理和化学浸提条件对土壤DOM性质的影响规律,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典型黄土区(延安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DOM的研究中,为土壤DOM的高效提取和评价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土壤质量提升和土壤生态环境的管理、保护和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适宜的土壤DOM提取条件为:1 mm筛分尺寸、10:1水土比、1 h浸提时间、40℃浸提温度、p H=7、0.05 M Na H2PO4·2H2O(关注DOC变异)或H2O(关注整体DOM性质)。1 mm的筛分尺寸有助于表达DOM组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0:1的水土比可以保证高DOC含量以及陆源和亲水性蛋白质类DOM组分表达。1 h的浸提时间有利于稳定有机组分的释放。40℃的浸提温度可以保证高DOC含量以及亲水性有机组分的表达。p H接近7的浸提剂有利于反映土壤实际p H环境下的DOM特征。Na H2PO4·2H2O有利于DOC的浸出,但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类组分的表达,而H2O更能综合表达DOM的组分类型。中等浓度0.05 M Na H2PO4·2H2O有利于DOM组分的稳定浸出和客观表达。(2)物理条件容易对内源性DOM组分的浸出造成显着影响,与其他物理条件相比,浸提温度对DOM的浸出影响更大,较高的温度(>40℃)往往会导致DOM的腐殖化程度和芳香性组分含量下降,尤其是在碱性土壤中。筛分尺寸和水土比对于DOM的影响作用相似,较小的筛分尺寸和较大的水土比对于亲水性的蛋白质类DOM组分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化学条件对DOM的浸出影响更加显着,其中浸提剂种类和浓度对于DOM的影响作用相似。(3)典型黄土区30年林地土壤的DOC含量最高(203.33 mg kg-1),而耕地最低(83.70 mg kg-1)。林地种植年限超过20年后,DOC含量发生显着增加(97.53~201.25mg kg-1),草地和林地的DOC含量在1 m土壤剖面中不断减小,而耕地为先增加后减小。这说明土地利用类型和人为活动会显着影响土壤DOM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而生态改善行为在较长时间(约20年)后才会有效改善土壤质量。(4)从土壤样品中共鉴定出2种腐殖酸类组分(C1和C3)和1种蛋白质类组分(C2),且两类DOM组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机制。腐殖酸类组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而蛋白质类组分正好相反,这种情况在耕地土壤中更加明显。表层土壤中含有大量大分子、高芳香结构和高腐殖化程度的DOM组分,这是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和人为活动影响土壤腐殖化和矿质化过程后综合作用的结果。

孙平安[9](2021)在《漓江流域无机碳和有机碳来源及岩溶碳循环过程》文中研究指明耦联水生光合作用碳酸盐岩风化产生的岩溶碳汇可达剩余陆地碳汇的1/3,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耦联水生光合作用碳酸盐岩风化产生碳汇的大小、变化和机制尚不清楚。碳酸盐岩风化是岩溶流域HCO3-的最主要来源,在水生光合生物的参与下,HCO3-转化为有机碳,形成稳定而持久的碳汇,影响着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河流是碳转化的重要场所和碳传输的重要通道,河流水化学可反映流域内岩溶碳循环过程。岩溶流域河流无机碳和有机碳与流域碳酸盐岩风化、水生生物光合作用密切相关,但其来源和变化特征复杂。本论文基于耦联水生光合作用碳酸盐岩风化模式,聚焦典型岩溶流域,通过研究河流无机碳和有机碳来源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岩溶碳循环过程变化特征,并定量评价岩溶碳汇量,以期为解决“岩溶碳汇稳定性”的学科重大科学问题和岩溶碳汇定量计算做出新的科学贡献。本论文选取漓江流域这一典型岩溶流域,在不同地质背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开展标准试片溶蚀试验,获取试片溶蚀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含水率、电导率、p H值、总有机碳(TOC)、总氮(TN)。对漓江流域9个不同地质背景支流和干流进行季节性监测采样。对漓江流域总出口阳朔断面进行4次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昼夜监测。依托灵渠、大溶江、桂林和阳朔水文站开展长时间尺度的定期监测采样。现场测试p H值、溶解氧(DO)、电导率(Sp C)、叶绿素、HCO3-等水化学参数,采样分析阴阳离子、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以及碳同位素(δ13CDIC、δ13CPOC、δ13CDOC)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1)漓江流域碳酸盐岩溶蚀主要受控于降雨和水文过程。无遮挡空中试片溶蚀量与降雨量和累计降雨时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当有植被遮挡时,试片与降雨的反应时间和强度都有所下降,溶蚀量下降显着。降雨量较大的区域,土下平均溶蚀量要更高,但因岩溶流域土壤和水分分布的不均一性,各点溶蚀量差异显着,主要受水文过程控制。漓江流域酸雨率较高,酸雨直接与碳酸盐岩反应产生的减汇量可达溶蚀量的2.1%,而当酸雨p H值下降时,该比例将急剧增加。(2)漓江流域作为岩溶流域,无机碳(DIC)以HCO3-为主,并主要源自碳酸盐岩风化。硅酸盐岩风化、碳酸风化碳酸盐岩和硫酸/硝酸风化碳酸盐岩为HCO3-的三种来源,其中碳酸盐岩风化贡献比例占绝对优势。而碳酸风化碳酸盐岩和硫酸/硝酸风化碳酸盐岩比例随硫酸和硝酸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整体而言,漓江流域硫酸/硝酸风化碳酸盐岩对河流无机碳的贡献在10%~30%,数量可观,不容忽视。(3)漓江流域水生生物光合作用对河流水化学影响显着,非洪水过程河流有机碳主要为内源有机碳,并且内源有机碳以水生光合利用HCO3-来源为主,可达河流有机碳的一半。洪水过程中外源有机碳比例随流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但POC主要源自土壤颗粒,DOC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物。(4)漓江流域岩溶碳汇量为14.41 t C·km-2·yr-1,包括12.17 t C·km-2·yr-1的碳酸盐岩风化碳汇和2.24 t C·km-2·yr-1的“生物碳泵作用”碳汇。生物碳泵作用碳汇大致相当于岩溶碳汇量的15.5%,水生生物光合利用HCO3-形成的有机碳数量可观,因而在岩溶流域碳汇评价中不应忽视。

张贺[10](2021)在《秸秆还田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环芳烃(PAHs)广泛存在于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是一种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的持久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包括交通、工业排放、煤炭和化石燃料燃烧等过程。土壤是多环芳烃一个重要的汇,大气及水体中的多环芳烃最终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不仅毒害植物和土壤微生物,还通过皮肤接触、呼吸及膳食途径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降低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减少农产品吸收、积累多环芳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玉米秸秆和根茬还田对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调查了单独或联合添加秸秆、葡萄糖、叠氮化钠对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形态转化、生物有效性、微生物群落以及相关多环芳烃降解基因的影响;并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玉米秸秆(1%、2.5%和5%w/w)对冬小麦吸收、积累多环芳烃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添加玉米秸秆或根茬显着(P<0.05)增加了土壤中CO2的排放速率和70天培养期CO2累计排放量,且CO2排放速率随秸秆或根茬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添加玉米秸秆和根茬明显提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5%(w/w)添加量下,玉米秸秆比根茬更有利于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增加。添加玉米秸秆和根茬均提高了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溶解性和移动性,进而促进了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其中在5%(w/w)添加量下秸秆比根茬更有利于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培养70天后,添加葡萄糖和秸秆显着(P<0.05)增加了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率,添加葡萄糖、秸秆以及联合添加秸秆和葡萄糖处理下多环芳烃降解率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3.01%、20.62%和29.81%。同时,土壤中有效态多环芳烃浓度明显下降,添加葡萄糖(17.12μg kg-1)、秸秆(16.87μg kg-1)、联合添加秸秆和葡萄糖(15.27μg kg-1)处理下土壤中有效态多环芳烃浓度显着(P<0.05)低于对照土壤(46.17μg kg-1)。此外,添加葡萄糖、秸秆以及联合添加秸秆和葡萄糖均显着增加了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可溶性有机物质的积累增加了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溶解能力,使得被吸附固定的锁定态多环芳烃向结合态发生转化,进而易于被土壤微生物利用。添加葡萄糖、秸秆以及联合添加秸秆和葡萄糖处理改变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增加了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相关细菌的相对丰度和降解基因的比例,促进了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添加秸秆显着(P<0.05)降低了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不同比例秸秆还田处理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多环芳烃降解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5%>2.5%>1%。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残留量下降,导致冬小麦地上部和籽粒中多环芳烃浓度随小麦根系吸收多环芳烃的下降而减少,在5%秸秆添加处理下冬小麦籽粒中Ba P浓度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5.0μg kg-1)。综上所述,添加葡萄糖、秸秆以及联合添加秸秆和葡萄糖的土壤中多环芳烃具有较高的降解率,进而显着(P<0.05)降低了有效态多环芳烃(水溶态和酸溶态)的浓度,可溶性有机碳的增加促进了土壤中锁定态多环芳烃向结合态发生转化。在添加量为5%(w/w)时,玉米秸秆还田比根茬还田更有利于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

二、土壤溶解有机碳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溶解有机碳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口典型潮沟系统有机碳累积与横向输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盐沼碳循环过程及影响因素
        1.2.2 滨海盐沼水体有机碳研究现状
        1.2.3 河口盐沼湿地碳源/汇分析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区选择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1.4 土壤盐度
        2.1.5 植物资源
        2.1.6 人类活动
    2.2 研究区域选择
第三章 崇明东滩潮沟系统内植物净初级生产力与固碳潜力预测
    3.1 引言
    3.2 研究区域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遥感影像处理
        3.2.3 NPP计算与验证
        3.2.4 潮沟系统内NPP时空特征分析
        3.2.5 湿地演替固碳潜力的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研究区潮沟系统NPP估算结果验证
        3.3.2 研究区潮沟系统内净初级生产力的时间动态
        3.3.3 研究区潮沟系统内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动态
        3.3.4 研究区内湿地植被NPP与其他湿地植被NPP对比
        3.3.5 环境变化对研究区潮沟系统湿地固碳能力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崇明东滩潮沟系统内植被和沉积物有机碳储量分布及影响因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野外采样与实验室测定
        4.2.2 数据分析与有机碳储量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表层沉积物性质的空间变化
        4.3.2 不同盐生植物群丛沉积物有机碳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
        4.3.3 研究区潮沟系统碳储量估算
    4.4 小结
第五章 崇明东滩潮沟系统与邻近水域之间的横向有机碳通量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准备工作及现场数据采集
        5.2.2 DOC、POC样品制备与测定
        5.2.3 数据计算与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盐沼水体盐度的季节变化
        5.3.2 盐沼水体POC和DOC浓度变化
        5.3.3 潮沟系统与邻近水域有机碳通量估算
        5.3.4 不同季节有机碳通量及其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3.5 有机碳通量的不确定性探讨
    5.4 崇明东滩潮沟系统碳源/汇分析
        5.4.1 水平方向碳源/汇分析
        5.4.2 垂直方向碳源/汇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崇明东滩潮沟系统水体溶解有机物光谱特征及来源解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野外采样及样品处理
        6.2.2 光谱测定及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潮汐过程中水体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特征
        6.3.2 潮汐过程中水体荧光光谱特征
        6.3.3 PARAFAC三种荧光组分统计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氮添加对白羊草土壤有机碳组分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1.2.2 氮添加对根系分泌物组成的影响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氮添加对白羊草及土壤碳氮磷组分的影响
        2.1.2 氮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2.1.3 氮添加对白羊草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2.1.4 土壤碳组分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因素
    2.2 技术路线
    2.3 材料与方法
        2.3.1 供试材料
        2.3.2 试验处理
        2.3.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3.4 GC-MS分析条件
        2.3.5 测定方法
        2.3.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氮添加对白羊草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3.1 氮添加对白羊草生物量和C、N、P组分的影响
    3.2 氮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氮添加对白羊草碳氮磷组分的影响
        3.3.2 氮添加对土壤碳氮磷组分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氮添加对白羊草根际有机碳组分影响的研究
    4.1 氮添加对根际和非根际碳组分含量影响的研究
        4.1.1 氮添加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
        4.1.2 氮添加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
        4.1.3 氮添加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
        4.1.4 氮添加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影响的研究
        4.1.5 氮添加对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
        4.1.6 氮添加对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
    4.2 氮添加对根际和非根际有机碳分配比例影响的研究
    4.3 氮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组分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4.4 讨论
        4.4.1 氮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影响的研究
        4.4.2 氮添加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及有机碳组分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氮添加对白羊草根系分泌物组成影响的研究
    5.1 不同氮添加处理下白羊草根系分泌物的鉴定
    5.2 数据质量评价
    5.3 白羊草根系分泌物代谢组分的多元统计分析
    5.4 不同氮添加处理提取结果相对差异性分析
    5.5 不同氮添加处理对白羊草分泌物差异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5.6 氮添加对白羊草根系分泌有机酸组分影响的研究
    5.7 氮添加对白羊草根系分泌氨基酸组分影响的研究
    5.8 讨论
        5.8.1 氮添加对白羊草根系分泌物种类及其数量影响的研究
        5.8.2 氮添加对白羊草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及其组分影响的研究
        5.8.3 氮添加对白羊草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及其组分影响的研究
    5.9 小结
第六章 土壤碳组分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因素
    6.1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因素
        6.1.1 根际有机碳组分的主成分分析
        6.1.2 根际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6.2 白羊草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因素
        6.2.1 白羊草根系分泌物有机酸组分的主成分分析
        6.2.2 白羊草根系分泌物有机酸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6.2.3 白羊草根系分泌物氨基酸组分的主成分分析
        6.2.4 白羊草根系分泌物氨基酸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6.3 讨论
        6.3.1 根际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因子
        6.3.2 白羊草根系分泌物有机酸组分的影响因子
        6.3.3 白羊草根系分泌物氨基酸组分的影响因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生物炭添加对煤矿复垦土壤碳库动态和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本项目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生物炭
        1.4.2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1.4.3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1.4.4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胞外酶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土壤和材料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1 土壤样品采集
        2.2.2 培养实验
    2.3 样品测定
        2.3.1 土壤碳库组分的测定方法
        2.3.2 碳库管理指数(CMPI)的计算方法
        2.3.3 土壤CO_2排放的测定以及计算方法
        2.3.4 土壤细菌群落的测定
        2.3.5 土壤胞外酶的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分析
第3章 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1 前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3.2.2 生物炭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3.2.3 生物炭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
        3.2.4 生物炭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3.3 分析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物炭对土壤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4.1 前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物炭对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速率的影响
        4.2.2 生物炭对土壤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的影响
    4.3 分析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物炭对土壤胞外酶的影响
    5.1 前言
    5.2 研究结果
        5.2.1 不同施加比例的生物炭对土壤胞外酶的影响
        5.2.2 不同原料的生物炭对土壤胞外酶的影响
        5.2.3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酶活性的关系
        5.2.4 pH值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5.3 分析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山杨和辽东栎光合碳的分配及土壤有机碳的微生物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选题依据
        1.2.1 森林植被地上及地下部分碳的循环
        1.2.2 碳稳定同位素在探究碳循环中的应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根际沉积碳对土壤有机碳贡献
        1.3.2 枯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1.3.3 微生物在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作用
        1.3.4 碳稳定同位素在植被-土壤系统碳转化中的应用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切入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13)C原位标记试验
        2.2.2 叶片分解试验
        2.2.3 土壤矿化试验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概况
    2.5 项目测定方法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光合碳在植物-土壤中的分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山杨和辽东栎光合碳在植物不同器官间的分配
        3.1.2 山杨和辽东栎土壤中富集的光合碳
        3.1.3 山杨和辽东栎根际沉积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3.2 讨论
        3.2.1 山杨和辽东栎光合碳在植物-土壤中的分配
        3.2.2 山杨和辽东栎根际沉积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3.3 小结
第四章 叶片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山杨和辽东栎叶片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
        4.1.2 山杨和辽东栎土壤有机碳中富集的叶片来源碳变化特征
        4.1.3 山杨和辽东栎叶片分解对土壤矿化作用的影响
        4.1.4 山杨和辽东栎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对土壤矿化作用的调控
    4.2 讨论
        4.2.1 山杨和辽东栎土壤有机碳及有机碳组分富集的叶片碳变化特征
        4.2.2 山杨和辽东栎叶片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4.2.3 山杨和辽东栎叶片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激发效应
    4.3 小结
第五章 叶片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微生物酶学响应机制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山杨和辽东栎土壤微生物活体标志物(PLFA)含量变化特征
        5.1.2 山杨和辽东栎土壤胞外酶及氧化酶活性变化特征
        5.1.3 山杨和辽东栎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受限状态及内稳态
        5.1.4 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比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2 讨论
        5.2.1 山杨和辽东栎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
        5.2.2 山杨和辽东栎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5.2.3 山杨和辽东栎土壤酶活性化学计量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调控
    5.3 小结
第六章 叶片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周转及存留过程
    6.1 结果与分析
        6.1.1 山杨和辽东栎土壤微生物残体标志物含量变化特征
        6.1.2 山杨和辽东栎土壤微生物残体标志物中~(13)C含量变化特征
        6.1.3 山杨和辽东栎土壤微生物生长策略、碳利用效率和周转期
    6.2 讨论
        6.2.1 山杨和辽东栎叶片分解过程中土壤氨基糖含量变化特征
        6.2.2 山杨和辽东栎叶片分解过程中土壤氨基糖中~(13)C含量变化特征
    6.3 小结
第七章 叶片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形成的微生物作用机制
    7.1 结果与分析
        7.1.1 叶片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来源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7.1.2 叶片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及形成效率
        7.1.3 叶片分解过程中土壤激发效应的“协同代谢”
    7.2 讨论
        7.2.1 山杨和辽东栎叶片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7.2.2 山杨和辽东栎叶片分解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机制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柱实验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吸附解吸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机质吸附解吸机制研究进展
        1.2.2 有机质吸附解吸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3 有机质研究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1.2.4 有机质淋滤研究进展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图
        1.4.1 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有机质动态解吸附实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2 土壤参数测量方法
        2.1.3 实验用土壤理化参数
        2.1.4 实验方案
        2.1.5 数据分析
        2.1.6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土壤淋溶液主要参数变化特征
        2.2.1 淋溶液电导率变化特征
        2.2.2 淋溶液pH变化特征
        2.2.3 淋溶液钠钙离子浓度变化特征
    2.3 淋溶过程中DOC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分析
        2.3.1 纯水淋溶阶段DOC浓度变化特征
        2.3.2 盐溶液淋溶阶段DOC浓度变化特征
    2.4 淋溶条件解吸有机质的光谱特征
        2.4.1 有机质紫外光谱参数特征
        2.4.2 有机质荧光光谱参数特征
    2.5 有机质荧光光谱的平行因子分析
        2.5.1 平行因子分析原理与数据处理过程
        2.5.2 正定土AB系列淋溶有机质荧光光谱的平行因子分析
        2.5.3 献县土CD系列淋溶有机质荧光光谱的平行因子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淋溶迁移系统演变对有机质释放的影响
    3.1 实验方法与数据来源
    3.2 拟合模型简介
    3.3 穿透曲线参数拟合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质动态吸附实验研究
    4.1 吸附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用土
        4.1.2 土柱实验过程
    4.2 淋溶过程DOC浓度变化特征
    4.3 吸附DOC紫外光谱参数变化特征分析
    4.4 吸附DOC荧光光谱参数变化特征分析
        4.4.1 淋溶液FI参数变化
        4.4.2 淋溶液BIX参数变化
        4.4.3 淋溶液HIX参数变化
    4.5 土柱结构对有机质吸附特征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6)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组成及其对土壤碳库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1.2.1 不同植被类型及恢复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
        1.2.2 不同恢复年限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
    1.3 土壤碳库及土壤有机碳的组成
        1.3.1 土壤有机碳库的分类或分组
        1.3.2 几种重要的有机碳库
    1.4 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及形成机理
        1.4.1 土壤有机碳来源
        1.4.2 土壤有机碳形成机理
        1.4.3 影响土壤有机碳形成和分布的因素
    1.5 植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5.1 植物枯落物
        1.5.2 植物细根
        1.5.3 植物根系分泌物
    1.6 根系分泌物
        1.6.1 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及作用
        1.6.2 影响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因素
    1.7 研究植物对土壤碳循环影响的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1.7.1 同位素示踪法简介
        1.7.2 同位素示踪法在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
    1.8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2.1.1 土培试验设计
        2.1.2 根箱试验设计
        2.1.3 ~(13)C脉冲标记试验方法
        2.1.4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种类及含量
    3.1 长芒草根系分泌物主要组成特征
    3.2 大针茅根系分泌物主要组成特征
    3.3 两种植物根系分泌物比较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宁南山区典型植物培养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
    4.1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4.2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4.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
    4.4 土壤腐殖质碳的变化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宁南山区典型植物培养过程中土壤~(13)C变化特征
    5.1 土壤有机碳δ~(13)C的变化特征
    5.2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δ~(13)C的变化特征
    5.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δ~(13)C的变化特征
    5.4 土壤腐殖质碳δ~(13)C变化特征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麦玉体系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对长期施肥及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2.2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2.3 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4 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1.2.5 生物地球化学模型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和测定
    2.4 DNDC模型
        2.4.1 DNDC模型简介
        2.4.2 DNDC模型参数设置与调整
        2.4.3 DNDC模型的评价指标
        2.4.4 未来气候情景的DNDC模型参数
    2.5 数据计算和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长期不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3.2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3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3.1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DOC含量的影响
        3.3.2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KMnO_4-C含量的影响
    3.4 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3.5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模型校正和验证
        3.5.1 杨凌1990—2018 年气候情况
        3.5.2 DNDC模型的校正
        3.5.3 DNDC模型的验证
    3.6 未来气候情景下长期施肥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变化
        3.6.1 杨凌未来气象变化
        3.6.2 未来气候情景下不同施肥条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3.6.3 未来气候情景下不同施肥条件对SOC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光谱分析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优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溶解性有机物概述
        1.2.2 溶解性有机物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
        1.2.3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分析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物理浸提条件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
        2.1.3 测试指标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物理浸提条件对溶解性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2.2.1 筛分尺寸大小的影响
        2.2.2 浸提水土比的影响
        2.2.3 浸提时间的影响
        2.2.4 浸提温度的影响
    2.3 物理浸提条件与溶解性有机物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化学浸提条件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
        3.1.3 测试指标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化学浸提条件对溶解性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3.2.1 浸提剂酸碱度的影响
        3.2.2 浸提剂种类的影响
        3.2.3 浸提剂浓度的影响
    3.3 化学浸提条件与溶解性有机物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4 不同浸提条件对溶解性有机物性质的综合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在典型黄土区域土壤溶解有机物研究中的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采样点概况与样品采集
        4.1.2 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
        4.1.3 测试指标与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溶解性有机碳的变化规律
    4.3 溶解性有机物组分鉴定与分布规律
        4.3.1 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组分的鉴定
        4.3.2 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组分的相对分布规律
    4.4 溶解性有机物光谱指标分析
        4.4.1 紫外-可见光光谱指数
        4.4.2 三维荧光光谱指数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漓江流域无机碳和有机碳来源及岩溶碳循环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酸盐岩风化研究进展
        1.2.2 无机碳来源和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2.3 有机碳来源和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2.4 耦联水生光合作用碳酸盐岩风化碳汇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质概况
        2.1.2 气候水文概况
        2.1.3 采样点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溶蚀试片溶蚀量及土壤理化性质测试方法
        2.2.2 河流水化学测试方法
        2.2.3 基于河流水化学计算无机碳来源
        2.2.4 基于无机碳来源计算岩石风化碳同位素理论值
第三章 碳酸盐岩溶蚀与岩溶碳汇
    3.1 大、小溶江流域碳酸盐岩溶蚀与影响因素
        3.1.1 不同地质背景土壤理化特征
        3.1.2 试片溶蚀量特征和影响因素
    3.2 漓江流域碳酸盐岩溶蚀与影响因素
        3.2.1 不同地质背景土壤理化特征
        3.2.2 试片溶蚀量特征和影响因素
    3.3 酸雨溶蚀碳酸盐岩的源汇分析
        3.3.1 碳酸盐岩溶蚀作用主要影响因素
        3.3.2 酸雨溶蚀过程的源汇转化
        3.3.3 酸雨减汇效应评价
    3.4 漓江流域碳酸盐岩溶蚀与岩溶碳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水文驱动下的无机碳和有机碳日变化
    4.1 河流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变化特征
        4.1.1 河流水化学特征
        4.1.2 水生光合作用主导下的水化学昼夜变化
        4.1.3 水文驱动下的水化学日变化
    4.2 无机碳和有机碳来源及通量
        4.2.1 无机碳来源
        4.2.2 有机碳来源
        4.2.3 无机碳和有机碳通量
    4.3 岩溶碳循环特征和主控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生光合作用对无机碳和有机碳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5.1 河流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变化趋势
        5.1.1 河流水化学变化特征
        5.1.2 主要离子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5.2 无机碳来源
        5.2.1 基于化学风化的无机碳来源特征
        5.2.2 δ~(13)C_(DIC)变化特征和水生光合作用
    5.3 有机碳来源
    5.4 水生生物光合利用碳酸氢根来源有机碳定量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的年际变化与耦联水生光合作用碳酸盐岩风化碳汇
    6.1 水化学特征
    6.2 无机碳和有机碳来源
        6.2.1 无机碳来源
        6.2.2 有机碳来源
    6.3 无机碳通量与岩溶碳汇
        6.3.1 无机碳通量
        6.3.2 耦联水生光合作用碳酸盐岩风化碳汇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10)秸秆还田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我国农田土壤PAHs污染现状
        1.2.2 土壤中PAHs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
        1.2.3 土壤中PAHs的行为
        1.2.4 影响土壤PAHs降解的因素
        1.2.5 污染区秸秆还田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玉米秸秆和根茬还田对污染土壤中PAHs降解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仪器试剂
        2.2.3 土培试验
        2.2.4 测定方法
        2.2.5 质量控制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添加玉米秸秆和根茬对 PAHs 污染土壤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2.3.2 添加玉米秸秆和根茬对PAHs污染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2.3.3 添加玉米秸秆和根茬对污染土壤PAHs降解的影响
        2.3.4 添加玉米秸秆和根茬对水溶态PAHs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秸秆和葡萄糖添加对污染土壤中PAHs降解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仪器试剂
        3.2.3 土培试验
        3.2.4 试验方法
        3.2.5 质量控制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添加秸秆和葡萄糖对PAHs污染土壤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3.3.2 添加秸秆和葡萄糖对PAHs污染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3.3.3 添加秸秆和葡萄糖对污染土壤PAHs降解的影响
        3.3.4 添加秸秆和葡萄糖对污染土壤 PAHs 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3.3.5 添加秸秆和葡萄糖对PAHs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
        3.3.6 添加秸秆和葡萄糖对PAHs污染土壤PAHs-RHDα基因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添加玉米秸秆对污染土壤中冬小麦吸收、积累PAHs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仪器试剂
        4.2.3 盆栽试验
        4.2.4 试验方法
        4.2.5 质量控制
        4.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添加玉米秸秆对污染土壤中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4.3.2 添加玉米秸秆对污染土壤中PAHs降解的影响
        4.3.3 添加秸秆对冬小麦PAHs吸收的影响
        4.3.4 小麦各部位PAHs的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土壤溶解有机碳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口典型潮沟系统有机碳累积与横向输移[D]. 原一荃.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氮添加对白羊草土壤有机碳组分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D]. 廖李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02)
  • [3]生物炭添加对煤矿复垦土壤碳库动态和酶活性的影响[D]. 范丽娜.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山杨和辽东栎光合碳的分配及土壤有机碳的微生物形成机制[D]. 白雪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基于柱实验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吸附解吸动态研究[D]. 岳钧.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6]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组成及其对土壤碳库的贡献[D]. 王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麦玉体系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对长期施肥及气候变化的响应[D]. 宋佳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基于光谱分析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优化及应用研究[D]. 李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9]漓江流域无机碳和有机碳来源及岩溶碳循环过程[D]. 孙平安.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10]秸秆还田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D]. 张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标签:;  ;  ;  ;  ;  

土壤溶解有机碳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