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式的现代意义

诗歌形式的现代意义

一、近体诗形式的现代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馨竹[1](2021)在《部编版高中语文近体诗情境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当代中国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和影响,注重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和传承。而古典诗词,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古代散文等文体作品,不仅是体现中华文化思想和精神内涵的重要文学载体,更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近体诗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础专业知识和能力,但现行的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和体例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设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仍然无法突破传统,有关情境教学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仍有缺陷,导致教学水平、近体诗课堂质量无法得到提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近体诗鉴赏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更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能力和素养,而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真正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社会主流的角度看,更希望高中生这一青年群体,建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对文化传承的自觉性,但当前的近体诗教学课堂,并没有将文化的本质切实地内化进教学中,文化的价值没有被彰显。对此,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资料,并结合访谈调查和实际教学案例分析法,主要从高中近体诗教学概述、现状调查、存在问题及原因及解决策略四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明晰情境教学概念和要求,明确意义;其次,了解高中语文近体诗情境教学的现状,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归因分析,探讨教学问题;再次,进一步思考创设合理的高中语文近体诗情境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并补充改进相关教学策略和经验。从而,为语文教师完善高中语文近体诗情景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展现诗词意蕴,对学生审美体验、情感体悟、诗词素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从而还语文课堂应有的灵性和韵味。

杨利红[2](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词体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种文体,词倚声而作,以其摇曳多姿的句式和协律可歌的音律特点,在文学史上占据特殊地位,在词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名家作品,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词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上词的教学存在些许问题,教师上课时将诗词混为一谈,缺乏文体意识,因为中考对于词作的考察形式多以背诵和分析思想感情为主,围绕中考试卷的考察形式,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中,针对词的教学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首先是诵读诗词,其次是题目讲解,接下来是逐字逐词翻译,最后是分析思想感情。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对于诗词的学习多以背诵为主,学生没有学习词体的相关知识,缺乏对词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鉴赏词作的能力,因此我选择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词篇为例来探索初中语文词作教学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对词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从词的起源、演化发展和表现形式几个方面分析诗词的差异和词的独特性,然后从词本身以及中考对于词的考察两个方面阐释了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价值。分析目前初中语文词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从目前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标准对于词作教学的要求、词这种文体的特点几个方面,提出从词之体式认识词、从词之音乐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从词之谋篇布局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教学中加入词体知识的教学,树立文体意识,让学生了解词这种文体所独有的特点,了解诗词之异同,对于诗词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理解。最后,本文以《渔家傲·秋思》《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春望》为例进行对比阅读教学设计,探究词的教学方法。

李梦然[3](2020)在《唐代诗歌的无意识传播》文中提出唐诗的无意识传播是在多种因素的促进之下产生的。唐代统治者对于诗歌的喜好,进士科考试对于诗歌的重视,商人利用诗歌迎合消费者喜好的商业思维,诗人用诗歌表情达意的传统和生活娱乐对于诗歌的需要,以及百姓乐于参与文娱活动的较高精神境界,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给予了唐诗的无意识传播巨大的推动力量,使其在唐代十分兴盛。唐诗的无意识传播与人们的情感和生活需求联系紧密,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抒情、娱乐、教育和商业活动等活动之中。出于抒情的需要,诗人们随意吟咏诗歌,与朋友通过诗歌酬唱赠答;出于娱乐的需要,诗人在宴会之上赋诗咏唱,百姓在闲暇之时传写传唱;出于教育的需要,公学私学广泛教授诗歌,教育工作者选编诗歌教材;出于商业的需要,商人将诗歌作为商品售卖,青楼乐妓创作、购买并演唱诗歌招揽文人顾客,这些活动都在无意之中传播了唐诗。而这些形式特殊的传播必然具有独特的传播特点,主要反映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及传播的秩序上。在范围方面,无意识传播受众广,并能涵盖“积极选择者”和“随意旁观者”两大受众群体;传播地域广,能依靠多层级传播远传数千里,甚至到达海外;传播媒介多,包含“口头媒介”和“书写媒介”两大类。在时效方面,无意识传播速度快,依靠传播者强大的传播动力和独特的网状传播模式,可以达到一日千里的传播速度;但同时它的持续时间又很短,因而导致大量诗歌在后代散失。而且无意识的传播又表现出混乱的状态,由于传播者既不自律,又缺少监管,不仅导致传播诗歌的质量良莠不齐,而且传播过程中还存在随意篡改原诗的现象。总的来说,唐诗的无意识传播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推动了新人作者的产生,引导了诗人的创作方向,促进了唐诗多样风格的生成,为唐代诗歌多角度以及持久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陈露丹[4](2020)在《唐五代诗格理论及其空间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格作为指导唐人近体诗创作而撰写的一类理论批评样式或着述,具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美学蕴涵,是唐诗学乃至中国古代诗学形式审美观念的高度升华和理论总结,也是考察有唐代诗学材料中最主要的一种。诗格作为唐代诗学理论创作的主体,对于当代研究者探析唐人对唐代诗歌的理论建构具有重大的诗学意义,与此同时,它亦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类文学理论批评样式,于后人而言,更是一笔丰厚的诗学理论与美学资源。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空间问题,从20世纪初期逐渐被发掘,直至八九十年代以后至今,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空间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空间之美自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或者说诗学理论建构的终极审美追求。本文通过对唐五代诗格着述中的比兴、物象、对偶以及意境等核心理论或范畴的全面考察探究,发现它们与唐人诗歌创作时的思维方式、构成要素、营造手法以及审美追求密切相关。在诗歌创作构思层面,比兴作为诗歌艺术至关重要的表现手法与创作技巧,与生俱来具有一种直觉与隐喻的空间思维,与物象理论相结合生成意象,具体呈现为一种具象可感、虚实相生的意象空间,为意境空间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在诗歌语言结构层面,对偶能将天地宇宙间互补、对立的物象同时并置呈现,从而在诗歌语言之流中营造出了一种徘徊与回旋的空间结构以及诗意与审美的空间感,以最终实现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亦即意境的审美想象空间的生成。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系统,而“空间”则是将它们彼此串连在一起的一根红线,其共同目的即为了最大限度突破近体诗局限,增强诗歌言象意之间的张力以丰富圆融意义的表达和意境审美空间的开拓。

王晓燕[5](2020)在《近体诗写作概述》文中认为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的一种诗类形式,它形成于唐代,并得以盛行。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三种。其中,以律诗的格律作为基准来看,绝句的格律相当于半首律诗,而排律则是律诗在句数上的延长。与古体诗相比,近体诗的形式更加齐整,节奏更加和谐,与此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限制。

胡东冶[6](2019)在《诗学视角下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艺术歌曲又被称为“诗之歌”,从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角度来讲,诗词与艺术歌曲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诗词与诗学理论从来都是艺术歌曲研究与分析的根本出发点。追本溯源,艺术歌曲从问世之初便与诗词相伴相生。无论是德奥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还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诗性都是艺术歌曲的核心审美精神之所在;诗词与诗学理论都是艺术歌曲创作、研究与实践的最核心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但当前,这却往往最容易被人所忽略,甚至遗忘。从歌者的角度而言,要想使我们的艺术歌曲演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与境界,就必须要重新找回这个正确的起点和方向。“诗乐相容”不应只是一个仅仅停留在标题上的口号或噱头,而应该是一个清晰的理念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立足于中国艺术歌曲“由诗入乐”的本质属性与审美特征,从中国传统诗学的角度出发,力图为现当代中国艺术歌曲构建一套具有相当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兼具理论性、实践性的歌曲分析处理的理论方法体系。文章主体分为六章:第一章为中国歌曲概述。本章核心论点在于厘清艺术歌曲的概念,阐明中国艺术歌曲的本质属性与审美特征。艺术歌曲从诞生之始便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诗词与诗学对于艺术歌曲的关键性价值与意义二百余年来从未改变。诗词是艺术歌曲创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诗性是艺术歌曲核心审美精神;诗学是艺术歌曲研究与实践的根本理论方法,中国艺术歌曲更是如此。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具有如此丰富的诗词作品、有如此悠久的诗学传统、有如此完整的美学体系,这些都为我们构建更科学、系统的中国艺术歌曲分析与演唱处理之理论方法体系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和可行性保障。第二章为中国诗学的理论架构及其音乐性分析。中国诗学是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这一章论述的主要目的在于厘清我国诗学的体系与架构,阐明其中与歌曲最为相关的理论方法。我国诗学主要包括诗歌本体论、诗歌认识论、诗歌技法论、诗歌艺术史论四个部分,其中诗歌本体论中的诗歌意象论、诗歌意境论;诗歌艺术史论中的诗歌分类学;诗歌技法论中的诗词格律学,是与音乐直接相关的诗学理论方法,在此后的艺术歌曲分析处理理论方法构建中也主要围绕这几项诗学理论展开。第三章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分类与调式调性特征。本章核心论点为,将诗学分类学与调式调性理论相结合,为我国艺术歌曲划分出更加科学、合理、清晰的类型,探寻各类型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与特征。第四章为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意象类型与曲式结构分析。本章核心论点为,运用诗词意象论,从中国诗词意象解构的角度,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特征与类型风格进行分析及演唱释义。并阐明这样一个观点:我国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不是冰冷的曲学公式,也不仅仅是诗词的文体架构,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和视角,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艺术歌曲曲式的内涵与真谛,才能真正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控歌曲。第五章为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意境美与演唱审美取向。本章的核心论点为,从中国传统诗学意境论的角度,对探寻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审美取向,主要从“有我与无我”、“隔与不隔”、“写境与造境”三个角度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审美本质与审美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通过实例分析,将原本抽象的意境与审美概念与具体的演唱处理相对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六章为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格律与节奏旋律关系解读及演唱释义。本章核心论点为,从诗词格律学的角度,探寻中国艺术歌曲节奏与旋律分析的理论与演唱处理方法。最终进一步阐明:无论是古体诗艺术歌曲、近体诗艺术歌曲、词类艺术歌曲还是现代诗艺术歌曲,对其音乐节奏特征的分析都不能停留在音符的层面,而要从诗词的格律、声调的节奏性、旋律性、“阴阳性”上对其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这样才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更加准确、透彻、深刻的理解歌曲的音乐特征与艺术风格,才能更加完美的诠释和表现作品的风貌,这样的演唱才能不流于表面,才能真正表现出中国艺术歌曲特有的民族风格、神韵、气质、个性及魅力。结论部分除了对全篇核心观点理论进行总结以外,同时还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中国艺术歌曲分析与处理之理论体系的构建,意不在树立一种不容置疑、必须完全遵从的规矩,只是要为中国艺术歌曲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一个可供参考或借鉴的理论方法,这也是本人治学之核心理念。最后希望,本人的理论观点和治学理念,都能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则与有荣焉。

罗婉宁[7](2019)在《唐朝慈恩寺诗研究》文中提出慈恩寺位于唐朝长安城内,是一座拥有壮阔自然景观和宏伟人文建筑的皇家寺院。慈恩寺作为唐朝重要节日的活动场所,是文人青睐、向往的文化地点。也因此,慈恩寺诗歌记录着唐人多彩的生活面貌,承载着唐朝的风采,体现着唐诗的发展脉络。以带有“慈恩寺”字眼的诗歌称为慈恩寺诗为标准,91首慈恩寺诗作为与慈恩寺有直接关联的文献资料,为唐朝慈恩寺研究、唐朝佛寺诗研究以及唐朝诗歌与佛寺关系研究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目前,国内外学界对慈恩寺的研究多集中在慈恩寺文化研究以及慈恩寺文学研究两大部分。而以慈恩寺全部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对现存的、可考的慈恩寺诗进行穷尽式研究的成果较少。因此探寻慈恩寺诗在体裁、题材方面对唐朝佛寺诗以及唐朝佛寺文化的影响,还存在较大的可考空间。慈恩寺诗大致可分为应制诗、唱酬诗和游寺诗。就应制诗而言,它扞卫了初唐应制诗作为“御用文学”的地位,强化了应制诗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在平仄分布上,体现了诗歌创作背景特殊性的用韵现象。诗歌以慈恩寺的地位作烘托,用寺院的精细与雄伟映衬皇室的精致与恢弘,稳固君威,展现日益强盛的国势。在合乎常规的基础上,初唐应制诗使初唐正统文学由严肃化诗风向个性、娱情性转变,使初唐诗歌与兴象玲珑的盛唐诗接轨。就唱酬诗而言,它继承了唱和诗体的交际作用,体现了唐朝积极用世的文人思想。此外,慈恩寺唱酬诗还探寻到了一个既体现合众性又不失高雅性的平衡点,使得诗人游刃于世俗与离尘之间。就游寺诗而言,它继承山水诗通悟于山水的秉性,使游寺诗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了诗歌的自由灵活,更在内容上融合山水与禅道,最终实现了佛理遣词愈少而禅理意境愈浓的情景相融。在艺术技巧上,诗人还摸索出了一条景物与禅道交融的新道路,由此推动了唐朝佛寺山水诗的兴盛。另外,唱酬诗和游寺诗的平仄用韵使用,逐渐走向了诗律发展的成熟阶段,这激发了诗人创作的自发性,使诗歌逐渐突破诗律规整,向诗歌复古之路迈进。慈恩寺诗歌基本体现了唐朝诗歌时代的发展轨迹。作为应制诗、唱和诗、山水诗的支脉,慈恩寺三大诗体在意境的转向以及情景交融的程度上,对主流诗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不断稳固唐朝佛寺诗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慈恩寺诗歌在形式上,不断完善近体格律,并产生了创造灵活多变的“入律”诗风。在内容上,摸索出一条唐代佛寺诗景物与禅道交融发展的新方向,推动了唐朝佛寺山水诗的兴盛。

王鹭鹏[8](2015)在《《台湾女性文学史》审稿意见》文中研究指明《台湾女性文学史》为厦门大学出版社申报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其基础是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成果。一释名"女性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女性所创造的文学。这里的"女性"既是生理层面意义上的本质性"女性",又是社会性别意义上的非本质性的"女性"。在以占有教育与文化等社会资源的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学史中,研究者对女性写作的状态与状况,女性写作给自

刘一[9](2015)在《体裁与技巧:中日近体诗映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坚持映射的方法,通过对艺术技巧的分析,展开中日近体诗的比较研究,力图揭示日本汉诗人通过怎样的方式习得了近体诗各体裁的创作方法。同时也以日本汉诗为镜,反照中国诗歌,重新发现和审视中国近体诗发展过程中一些被忽视了的现象,并从新的视角对其进行阐述。期待在研究日本汉诗的同时,也能推进我们对于中国诗歌的认识。论文由三个专题研究组成。第一章以模拟与格套这两种模式化的仿作技巧切入日本五言排律的研究。以平安朝早期五排与梁代五韵以上齐梁体咏物诗的对应关系,以及平安中期以后岛田忠臣等日本汉诗人的排律与元、白排律的对应关系为依据。在日本方面,探究早期日本汉诗中的五言排律如何确立,其风格在平安中后期产生了何种改变。在中国方面,确认了五言排律在齐梁诗歌的源起,并从新的角度探讨元、白的次韵酬唱给中唐排律带来的新风格。第二章,以赋句与赋题两种在近体诗确立过程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创作技巧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在日本句题诗创作方法的启示下重新审视梁代以来兴起的那种以前人成句为题的创作现象,评估它在五律这一体裁规范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揭示日本句题诗是在一个宽泛的赋题系统中成长起来的,并探讨日本汉诗人怎样利用赋题这一创作技巧来推进五律、七绝等诗歌体裁的规范化创作。第三章以用典这一艺术技巧作为切入点,将研究的重心引向日本方面。首先从和歌、汉诗对于用典方法的迥异态度中归纳出,对于日本汉诗人来说,典故本身就富有意义,而用典是他们为本土事物在汉诗传统中博取更高诗意的一种方式。继而分析句题诗的用典手法给日本汉诗人的七言律诗创作带来的形式化现象,以及这种用典手法对无题诗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研究了日本汉诗人怎样通过为本土化事物加注的方式来调和其与汉诗传统的不兼容情况,怎样在汉诗创作中取得主体性。在解决中日近体诗成立过程中若干具体问题的同时,本文也力图为中日汉诗的比较研究寻找更为合用的研究方法。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映射的眼光、对文本形式以及诗歌技巧进行分析的方法都能较好地契入中日近体诗发展的内在理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帮助。至于这些方法的合理性,还有待于更多具体问题的进一步检验。

毛丹丹[10](2015)在《论林庚融合新旧体诗的方法与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在1930年代出现的被称为“晚唐诗热”的现代诗人群中,他们倾向于从中国古典诗体中寻求新诗创作的资源,这种自觉的诗学倾向体现了一种诗学观念的转变。在这个诗人群中,林庚、废名、卞之琳、戴望舒、朱英诞、吴兴华等诗人都在不同层面上体现出了对中国古典诗传统的有意识的回归。这一倾向与部分诗人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卞之琳对艾略特的诗学及诗风的接受。林庚作为一个学者,他在闻一多、朱自清等诗人兼学者的影响下研究中国文学史,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史观与诗学观念。林庚认为“抒情”是中国传统诗文学的特质,包括宋元以来的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在内也是“抒情”的。“抒情”是林庚强调的中国诗文学一以贯之的传统。在实践上,林庚作为新诗诗人,他希望新诗能够继承传统诗词的精神实质。作为诗人,林庚古典诗体的创作经验以及对近体诗、词体等的诗体认识对他的新诗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林庚也自觉的借鉴中国古典诗体的经验进行新诗格律体的尝试。本文将以文本分析为主要方法讨论林庚处理新旧体诗的手法与特征,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对1930年代“晚唐诗热”的诗人们进行一个观察,分析共同倾向之外的差异性。首先,林庚对中国古典诗体的借鉴表现在文本风貌上,一是他对古典诗歌成规的使用,如对传统自然意象的大量使用、使用典故、化用或直接使用古诗文等。二是林庚对晚唐风格的继承,主要以“清”与“梦”为中心。三是体现在林庚对诗体、词体的认识与借鉴上,这是他的诗作与古典诗体间更深层次上的联系。其次,对形式的关注也是1930年代诗人们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方向。新诗格律体是林庚1935年转向形式实验后的主要作品。林庚通过研究古典诗体的节奏形式,提出“半逗律”、“典型诗行”等概念,试图在以五七言为代表的近体诗的节奏形式上继续延伸,从而建立起新诗的格律体。“自然诗”论与“九言诗”等都是林庚在借鉴古典诗体格律后形成的新诗格律体,但由于忽略了现代汉语“欧化”的客观事实,以及创作上的偏失,林庚对新诗体的尝试可以说近于失败。最后,林庚借鉴中国古典诗体来创作新诗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主张复古,而是为新诗的创作提供资源,但最后却由于在形式上的执迷而走向了偏颇。与戴望舒等同样有着继承旧诗风倾向的诗人的论争中体现出了他们对新诗与古典诗体不同的认识,同时也表明了新诗与古典诗体间复杂的关系。另外,林庚以“抒情”构建中国文学史以及他自身新诗创作呈现出的某些特质,反映出新诗与“抒情传统”间复杂的关系。

二、近体诗形式的现代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体诗形式的现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版高中语文近体诗情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定义理论
        (一)近体诗教学方面的定义
        (二)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近体诗情境教学价值的研究
        (二)关于近体诗情境教学存在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近体诗情境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
        (四)关于初中近体诗情境教学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课堂观察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即时访谈法
第一章 部编版高中语文近体诗情境教学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一、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二、研究意义
        (一)创设真切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二)体味深刻意蕴,培养核心素养
        (三)改进测评机制,转变教学理念
        (四)弘扬文化精神,提升文化涵养
第二章 部编版高中语文近体诗情境教学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一、高中语文近体诗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查
        (一)调查前期准备
        (二)调查对象介绍
        (三)学生学情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四)教师教学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二、高中语文近体诗情境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观念影响,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二)教学安排不当,缺乏前期准备研究
        (三)专业知识欠缺,忽视教学能力提升
        (四)教学形式单一,缺少教学创新意识
第三章 部编版高中语文近体诗情境教学改进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设置近体诗教学情境
        (一)唤醒情境认同,培养兴趣能力
        (二)强化情境交流,增强审美实践
        (三)丰富情境内涵,提升文化素养
    二、走出教学困境,改善近体诗课堂情境
        (一)贯穿情境教学,改进活动设计
        (二)充实情境外延,巧用教学材料
    三、提高专业能力,优化近体诗课堂情境
        (一)理解情境意义,掌握理论知识
        (二)打开情境空间,具备学习意识
        (三)加强情境教学,巩固专业能力
    四、创新教学形式,升华近体诗学习情境
        (一)展现情境趣味,创设生活课堂
        (二)提升情境感受,拓展学习空间
        (三)增强情境价值,体现生命教育
第四章 案例展示
    高中语文近体诗情境教学应用——《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高中学生语文近体诗学习情况调查
    附件2 高中语文教师近体诗教学情况调查
    附件3 高中近体诗《登高》学情调查
致谢

(2)部编版初中语文词体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词的相关概念阐释
    第一节 从“词”的滥觞看词的特色
        一、词的起源
        二、词的演化发展
        三、词之特色
    第二节 诗词差异——词别是一家
        一、作为长短句的词——诗词句式之不同
        二、作为燕乐的词——词之独特音乐性
        三、从词之“阙”和“韵”看词的独特性——诗词协律之不同
    第三节 “词别是一家说”——诗词差异的理论依据
        一、“词别是一家说的”提出
        二、“词别是一家说”的内容
    第四节 “词”的教学价值阐释
        一、词的语言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词的韵律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贵州省中考考卷关于古典词作的考察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词作的教学探析
    第一节 新课标对初中词作教学的教学要求
        一、基于课程理念的分析
        二、基于课程目标的分析
    第二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词作收录情况与分析
        一、词作选目统计
        二、词作选篇特点
    第三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词作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概述
        二、调查情况
        三、存在问题
第三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词体教学建议
    第一节 从词体句式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一、词之初识:长短句
        二、词之再识:音律节奏
    第二节 从词的音乐特性增强教学审美意识
        一、四声相间,高下抑扬
        二、平上配合,音韵和谐
        三、转折跌宕,去声振情
        四、展现词声韵之美
    第三节 从词的结构特点加强阅读与写作训练
        一、谋篇布局之巧:词之过片换头
        二、章法结构之妙:词之特殊章法
    第四节 对比阅读教学设计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唐代诗歌的无意识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影响唐诗无意传播的因素
    1.1 政治因素
        1.1.1 统治者雅好诗歌
        1.1.2 进士科诗赋取士
    1.2 经济因素
        1.2.1 商业繁荣发展
        1.2.2 青楼妓业兴盛
    1.3 文化因素
        1.3.1 文人生活雅化
        1.3.2 诗歌功能扩大
        1.3.3 民众传诗氛围浓
第二章 唐诗无意识传播的传播形式
    2.1 抒情活动中的无意识传播
        2.1.1 诗人随意吟咏
        2.1.2 诗友酬唱赠答
    2.2 娱乐活动中的无意识传播
        2.2.1 文人宴集取乐
        2.2.2 百姓赏玩猎奇
    2.3 教育活动中的无意识传播
        2.3.1 诗歌教学活动
        2.3.2 诗歌教材选编
    2.4 商业活动中的无意识传播
        2.4.1 商人收买售卖
        2.4.2 乐妓传写传唱
第三章 唐诗无意识传播的传播特点
    3.1 传播的辐射性
        3.1.1 传播受众广
        3.1.2 传播地域广
        3.1.3 传播媒介多
    3.2 传播的时效性
        3.2.1 传播速度快
        3.2.2 持续时间短
    3.3 传播的无序性
        3.3.1 传播者的散乱性
        3.3.2 传播作品的任意性
第四章 无意识传播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4.1 推动新人作者产生
        4.1.1 奠定创作基础
        4.1.2 激发创作动力
    4.2 影响诗人创作方向
        4.2.1 学习模仿名人名作
        4.2.2 利用无意识传播
    4.3 促进多样诗风形成
        4.3.1 文人雅聚与诗歌妍丽化
        4.3.2 百姓传诗与诗歌通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唐五代诗格理论及其空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概观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诗格比兴理论及其空间思维方式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比兴理论
        一、诗格“六义”之“比兴”
        二、“比兴”手法与“物象”
    第二节 诗格比兴理论与空间思维
        一、作为表现技巧的比兴特征
        二、作为空间思维方式的比兴
第二章 诗格物象理论及其空间构成要素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物象理论
        一、物象与意象概念辨析
        二、物象理论与意象完形
    第二节 诗格物象理论与空间构成
        一、“物象”的空间性构成
        二、“语言”的空间性构成
第三章 诗格对偶理论及其空间营造手法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对偶理论
        一、诗格对偶理论类型
        二、诗格对偶理论特征
    第二节 诗格对偶手法与空间营造
        一、回旋空间结构的建立
        二、丰富圆融意义的生成
        三、审美空间氛围的营造
第四章 诗格意境理论及其空间审美追求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意境理论
        一、王昌龄境论核心:三境说
        二、皎然诗境论核心:取境说
    第二节 诗格意境理论与空间审美
        一、意境空间构成前提:身体空间性
        二、意境空间构成基础:意象、虚实
        三、意境的空间审美追求:境生象外
结语
附录 唐五代诗格着述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5)近体诗写作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平仄
粘对
对仗
押韵
谋篇

(6)诗学视角下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五、创新性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艺术歌曲概述
    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源起与内涵
        一、艺术歌曲的源起
        二、艺术歌曲“诗乐相容”的本质属性与内涵
        三、艺术歌曲的音乐形态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与概念界定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二、中国艺术歌曲概念的厘清与界定
第二章 中国诗学的理论构架及其音乐性分析
    第一节 中国诗学的概念与架构
    第二节 古典诗词与现代诗音乐性问题辨析
第三章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分类与调式调性特征
    第一节 中国艺术歌曲类型风格的诗学理论解读与划分方式
        一、中国艺术歌曲类型风格的划分理念
        二、诗词分类学视角下中国艺术歌曲的类型风格
    第二节 对调式调性概念的理解与认知
        一、中国传统调式与中国艺术歌曲的整体风格及特征
        二、大小调式及调性对于中国艺术歌曲风格类型分析的作用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类型风格与调式调性倾向关系解读
        一、古体诗形式风格与古体诗艺术歌曲调式调性倾向
        二、近体诗形式风格与近体诗艺术歌曲调式调性倾向
        三、词的形式风格与词类艺术歌曲调式调性倾向
        四、现代诗形式风格与现代诗艺术歌曲调式调性倾向
第四章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意象类型与曲式结构
    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中国诗词意象的概念与结构类型
        一、中国诗词意象的概念
        二、中国诗词意象构成方式
    第三节 诗词意象结构类型与艺术歌曲曲式结构关联分析
        一、并列结构复合意象诗词艺术歌曲的曲式分析及演唱释义
        二、叙述结构复合意象诗词艺术歌曲的曲式分析及演唱释义
        三、有待开发的对比结构复合意象诗词艺术歌曲
        四、述议结构复合意象诗词艺术歌曲的曲式分析及演唱释义
第五章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意境美与演唱审美取向
    第一节 中国艺术歌曲的意境美本质
    第二节 诗学意境论的概念及其与歌曲的关系
    第三节 诗词意境美在歌曲中的解读与演唱释义
        一、诗词“有我”、“无我”意境美在歌曲中的解读与演唱释义
        二、诗词“隔”与“不隔”意境美在歌曲中的解读与演唱释义
        三、诗词“写境”与“造境”之美在歌曲中的解读与演唱释义
第六章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格律与节奏旋律关系解读
    第一节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格律与节奏关系解读
        一、节奏的概念与内涵
        二、从朱光潜与王光祈之辨看诗词格律与歌曲音乐节奏的关系
        三、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格律与节奏的关系解读及演唱释义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声调格律与音乐旋律关系解读
        一、旋律的概念
        二、声调格律的概念及其旋律性解析
        三、中国艺术歌曲声调格律与旋律的关系解读及演唱释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7)唐朝慈恩寺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慈恩寺与慈恩寺诗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慈恩寺诗的应制唱和
    2.1 应制诗诗人身份考
        2.1.1 天子应诏诗作者考
        2.1.2 太子应令诗作者考
    2.2 应制诗体裁的特征分析
        2.2.1 应制诗的平仄分析
        2.2.2 应制诗的对仗分析
    2.3 应制诗的题材特征分析
        2.3.1 盛世情怀的继承
        2.3.2 娱乐娱情的导向
    2.4 本章结语
第三章 慈恩寺诗的赠答唱酬
    3.1 唱酬诗诗人创作年份考
    3.2 唱酬诗的体裁特征分析
        3.2.1 唱酬诗的平仄分析
        3.2.2 唱酬诗的对仗分析
    3.3 唱酬诗的题材特征分析
        3.3.1 佛俗兼具的容纳
        3.3.2 禅与诗情的交融
    3.4 本章结语
第四章 慈恩寺诗的游寺唱怀
    4.1 游寺诗诗人创作年份考
    4.2 游寺诗的体裁特征
        4.2.1 游寺诗的平仄分析
        4.2.2 游寺诗的对仗分析
    4.3 游寺诗的题材特征分析
        4.3.1 情景交融的新径
        4.3.2 佛理遣词的变化
    4.4 本章结语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诗作作者小传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体裁与技巧:中日近体诗映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简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介绍
    第三节 论文框架结构
第一章 模拟与格套——论中日五言排律的发展和演变
    第一节 岛田忠臣排律《五言禁中瞿麦花诗三十韵》
    第二节 五言排律在齐梁的源起及在初唐的发展
    第三节 《怀风藻》与“敕撰三集”中的五言排律
    第四节 “唱和”与“格套”——元和、平安朝长篇排律的两种模式
    余论
第二章 赋题与赋句——论中日诗坛近体诗形成过程中的规范化创作现象
    第一节 “作诗出于智力者,亦可以智力求”
    第二节 赋句法与永明新体的发展
    第三节 早期日本汉诗中“句题诗”的演变
    第四节 平安朝的拟乐府赋题法五律——兼论《文华秀丽集》与《经国集》中“乐府类”的性质
    第五节 平安朝七绝赋题诗“河阳十咏”
    余论
第三章 用典与“注实”——平安朝汉诗本土化的努力
    第一节 典故:“丽玉”与“芳芷”
    第二节 诗意的转移与获取——日本早期汉诗中的一种用典方式
    第三节 类型化的用典方式——从句题诗到无题诗
    第四节 为本土性加注
    余论
参考及征引文献
后记

(10)论林庚融合新旧体诗的方法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林庚使用古典诗资源的文本现象特征
    第一节 林庚诗文本对古典诗歌成规的使用
    第二节 林庚对晚唐风格的继承
    第三节 林庚对词体、诗体的借鉴
第二章 林庚新诗格律体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林庚的诗歌建行理论
    第二节 林庚的“自然诗”论与新诗格律体创作
第三章 林庚与诗坛整体倾向间的关系
    第一节 林庚与1930年代诗人对中国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
    第二节 林庚的“抒情传统”说与新诗
结论
参考文献

四、近体诗形式的现代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版高中语文近体诗情境教学研究[D]. 杨馨竹.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2]部编版初中语文词体教学研究[D]. 杨利红.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0)
  • [3]唐代诗歌的无意识传播[D]. 李梦然. 河北大学, 2020(08)
  • [4]唐五代诗格理论及其空间问题研究[D]. 陈露丹. 兰州大学, 2020(12)
  • [5]近体诗写作概述[J]. 王晓燕. 科普童话, 2020(08)
  • [6]诗学视角下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研究[D]. 胡东冶.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唐朝慈恩寺诗研究[D]. 罗婉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台湾女性文学史》审稿意见[A]. 王鹭鹏. 培养编辑名家 打造出版精品——中国编辑学会第16届年会获奖论文(2015), 2015
  • [9]体裁与技巧:中日近体诗映射研究[D]. 刘一. 南京大学, 2015(01)
  • [10]论林庚融合新旧体诗的方法与特征[D]. 毛丹丹. 南京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诗歌形式的现代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