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鉴定18名家暴妇女受伤

法医鉴定18名家暴妇女受伤

一、18例妇女在家庭暴力中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姚路[1](2014)在《针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暴力作为当今世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在防治方面已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我国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始于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学者的相关研究、着作也相继问世。也正因如此,大部分人的关注都集中在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防治研究上,相比较而言,未成年子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家庭是未成年子女生活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应成为未成年子女得到良好教育和保护的地方,不过现实状况却并非如此。未成年子女在家庭中遭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暴力伤害的现象较普遍存在。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原因,大多数人并未把未成年子女视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往往被人们认为只是家庭观内部的问题,并非对未成年子女权益的侵害。与此同时,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在构建时未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行为能力的限制性等特点,导致为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提供的法律救济途径缺乏针对性,不能及时发挥救助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针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防治研究。本文以“针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防治研究”为题,以典型案例出发,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介绍一个针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的典型案例,引出我们国防治针对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立法及司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是家庭暴力概述。此部分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特征。第三部分是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该部分结合实证数据介绍了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第四部分是部分国家和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包括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及评析。第五部分是我国防治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在立法和司法方面存在的不足。第六部分是防治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对策。此部分提出构建防治体系时应坚持“儿童最大利益”和“公权力介入为主导,社会救济为辅助”原则,然后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做法,出台专门的防治家庭暴力法律,最后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完善社会救助措施。

孙峰[2](2011)在《上海市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家庭暴力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针对妇女的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大多数施暴者是受害者的家庭成员。家庭暴力不仅会造成婚姻解体、家庭破裂,还严重摧残妇女的身心健康,并会对目击者造成极大伤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家人口流动政策的逐步放宽以及中心城市吸引力的逐步增强,我国的流动人口增长迅速。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出现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人口流动也引发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其中流动人口中家庭暴力问题日益突出却未能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关注和探讨流动人口中的家庭暴力问题对提高流动人口女性的健康、推进性别平等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上海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家庭暴力调查资料的分析,了解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中家庭暴力的发生情况、对妇女健康的影响以及家庭暴力的危险和保护性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调查对象为20~49岁上海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虹口区随机选取2个街道,并在选中的街道按比例分别抽取10个和16个居委会,对选中居委会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现场调查时间为2010年4-5月,调查方式为同性别调查员匿名面对面访谈。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一般健康状况、性与生殖健康状况、对家庭性别角色以及家庭暴力的态度、家庭暴力的遭遇情况、受伤情况、遭受暴力后的反应等。完成一次调查大约需要45分钟。共有958份有效问卷纳入了本文的分析,分析软件为SAS 9.1。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研究结果]1.基本情况: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5.4岁,平均结婚年龄23.0岁,80%以上的对象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再婚的比例为1.3%,职业主要是个体户/私营业主(44.6%);2/3以上的研究对象在外打工时间超过5年,平均打工年限为10.3年。2.对家庭性别角色以及家庭暴力的态度:研究对象家庭性别角色态度以居中和传统的比例较多(分别为39.1%和30.1%)。绝大多数对象认同在特定情况下妻子可以拒绝与丈夫过性生活(79.3%-90.6%)和反对丈夫殴打妻子(79.6%-98.4%),但仍有部分对象反对妻子可以拒绝与丈夫过性生活(8.0%-17.1%),并认同丈夫可以殴打妻子(0.5%-15.7%)。3.家庭暴力发生情况:研究对象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的情况比较普遍,总的家庭暴力发生比例为40.0%,其中以精神暴力最为常见(27.8%),其次为控制行为(17.5%)和身体暴力(10.8%),性暴力的发生比例相对较低(5.7%);最近一年中,有18.7%的调查对象遭受过家庭暴力,仍然是精神暴力(15.3%)最为常见,其次为身体暴力(5.7%)和性暴力(3.0%)。4.家庭暴力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结婚年龄大、文化程度高、在上海有亲戚、遇到事故时邻居主动帮助、在本小区居住时间长和最近一年没有换过工作的研究对象遭受家庭暴力的危险性较小;而反对妻子拒绝与丈夫过性生活、认同丈夫殴打妻子、对经济财产控制能力差、配偶有频繁饮酒、赌博以及与他人有暴力冲突的对象遭受家庭暴力的危险性较高。5.家庭暴力对妇女健康的影响:在遭受过丈夫身体暴力的对象中,47.4%的对象认为丈夫的暴力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影响,24.3%的对象报告出现身体受伤。是否遭受家庭暴力与妇女的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性与生殖健康状况均有关联: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对象经常感到头痛和身上疼痛/不适等-般健康状况以及感觉紧张/害怕/担忧、容易发怒、哭的次数比以前多、经常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以及对生活感到厌倦等不良心理状况的比例高于未遭受过暴力的对象;遭受过身体暴力或性暴力的对象更容易产生不良妊娠结局、生殖道感染症状、妇科疾病、感到缺乏性欲和性生活不和谐等方面的问题。6.对身体暴力的应对情况及需求:在遭受过身体暴力的研究对象中,有46.6%的对象曾将自己的遭遇告知过别人,38.9%曾获得过帮助,73.8%希望有人能帮助她们。[结论] (1)上海市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中遭受家庭暴力的现象较普遍;(2)有多种因素与家庭暴力发生相关联,应针对一些危险因素进行家庭暴力预防干预;(3)家庭暴力与妇女的一般健康、心理健康以及性与生殖健康状况均有明显的关联性。(4)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向外寻求帮助的比例较低,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在上海的社会支持状况较差和对上海社会支持状况不了解是她们不去求助的主要原因。

王向贤[3](2008)在《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以1035名大学生调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尽可能广泛地浏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对1035名大学生的调查为案例,从现象描述、原因解释和研究方法三方面讨论亲密关系中的暴力。主要发现有以下几点。1、亲密关系中的暴力相当普遍。2、在配偶暴力中,主要探讨了丈夫施暴与妻子施暴。在前者中,发现不同类型的男权(如,公共层面男权、个体层面男权、文化男权、物质男权)及其组合影响着丈夫向妻子施加暴力的程度和性质。并特别探讨了一般夫妻暴力与男权恐怖暴力之间的关系、表现、区别与不同的干预原则。在比较夫对妻、妻对夫的暴力中,发现两者在表现、原因均有同有异,且不同国家、文化中配偶暴力的性别分布存在差异。3、恋爱期间的暴力与婚姻中的暴力在性别分布上可能差异较大。文章初步讨论了女性暴力角色与女性在两种异性亲密关系中地位的关系。4、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暴力中,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暴力比子女对父母的暴力普遍得多。暴力会在代际之间传递,并在传递的方向性、程度、性别分布、态度与行为等方面存在复杂表现。5、暴力的建构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除性侵害外,男性比女性遭受并施加了更多的暴力。6、目前国外使用最普遍的暴力量表The Conflict Tactics Scale在本调查中信度与效度较高,但性别敏感度不足。另外,报告者的身份及其在暴力中的角色、暴力类型、调查方式等都会影响暴力报告。

沈敏,刘筱娴[4](2002)在《妇女伤害及影响因素》文中认为伤害 (包括故意伤害和意外伤害 )严重地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阐述了近年来妇女伤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并针对妇女伤害提出了预防干预措施 ,为开展妇女伤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苏平,王新疆,刘虹艳[5](2002)在《家庭暴力及其应对策略》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 ,公众和社会逐渐认识到家庭暴力是一种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它影响着不同种族、不同社会、不同经济背景中的个体。目前家庭暴力依然是当今社会中的一大问题。结束家庭暴力要求全体社会的共同关注 ,包括卫生保障部门、执法部门、社会服务系统联合起来应对家庭暴力

邱文清[6](2001)在《18例妇女在家庭暴力中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法医门诊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所受理的家庭暴力致伤案件22例,从中筛选出法医临床检验鉴定的18例进行分析。(1)18例受检者均为已婚女性。其年龄分布,25~30岁9例,31~37岁9例;(2)损伤发生的时间以晚间为多,白天居少,有的案例是昼夜交替、多次发生;(3)18例受检者的加害人均系其丈夫;(4)致伤方式:拳脚等徒手伤10例,余为钝器(木棍、板凳、铁钳等)、锐器(刀、剪

鲁涤,张凤芹[7](1997)在《丈夫施暴致伤妇女101例鉴定分析──兼论家庭暴力的法医学鉴定》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101例因丈夫施暴致妻子损伤法医学鉴定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资料显示,暴力类型以拳打脚踢为主(49.50%),持械与否在所致损伤程度上没有差异(P>0.05)。家庭暴力对受伤害妇女造成多种类型的躯体和心理方面的损害,常见损伤类型为软组织伤(47.52%)、鼓膜穿孔(9.90%)和骨折(23.76%)。头部(30.03%)及四肢(36.50%)是常见损伤部位,反复伤(5.94%)、复合伤(30.69%)以及虐待伤是家庭暴力的特征性损伤。本文阐述了法医学鉴定与家庭暴力的关系,认为法医能够在发现、认证家庭暴力及支持诉讼等方面为受伤害人提供帮助。

二、18例妇女在家庭暴力中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例妇女在家庭暴力中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针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概述
    (一) 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界定
    (二) 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特征
三、 我国未成年子女遭受家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未成年子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
    (二) 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原因
四、 部分国家和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
    (一) 部分国家和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
    (二) 部门国家和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立法的评析
五、 我国防治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的立法及司法体系及不足
    (一) 立法现状
    (二) 司法现状
    (三) 立法及司法的不足
六、 防治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的对策
    (一) 确立针对未成年子女家庭暴力防治的原则
    (二) 完善立法,尽快出台具备未成年人视角的《反家庭暴力法》
    (三) 健全综合系统的防治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2)上海市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家庭暴力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一、研究现场与对象
    二、样本含量
    三、资料收集方法
    四、质量控制
    五、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六、分析变量及指标赋值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对家庭性别角色及家庭暴力的态度
    第三部分 家庭暴力的发生情况
    第四部分 家庭暴力的影响因素
    第五部分 家庭暴力对妇女健康的影响
    第六部分 对身体暴力的应对情况及需求
讨论
建议
研究的特色和不足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3)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以1035名大学生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国内家庭暴力定量研究现状
    第一节 2000 年以前
    第二节 2000 年以后
第三章 国外家庭暴力定量研究现状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家庭暴力的测量
    第三节 配偶暴力
    第四节 父母暴力
第四章 配偶暴力
    第一节 配偶暴力表现
    第二节 影响配偶暴力的变量
    第三节 影响丈夫施暴的变量
    第四节 影响妻子施暴的变量
    第五节 配偶中各种暴力的比较
    第六节 一般夫妻暴力与男权恐怖暴力
第五章 父母暴力与子女暴力
    第一节 父母暴力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影响父母暴力的变量
    第三节 子女暴力与暴力传递
第六章 暴力的性别构建
    第一节 男性对暴力的习得
    第二节 女性暴力
第七章 暴力报告及影响因素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妇女伤害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几种主要的妇女伤害类型
    1.1 故意伤害
        (1) 家庭暴力
        (2) 自杀
    1.2 意外伤害
        (1) 交通伤
        (2) 其他意外伤害
2 妇女伤害的影响因素
    2.1 个人因素
        (1) 年龄
        (2) 性别
        (3) 心理与生理
        (4) 生活方式
    2.2 家庭因素
    2.3 社会、环境因素
3 妇女伤害的预防控制

(5)家庭暴力及其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概况
2 家庭暴力产生的特点
    2.1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多为女性:
    2.2 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家庭事务、孩子教养及情感交流[2]:
    2.3 在家庭暴力关系中, 每个施暴者都对应了一个受害人:
3 如何对待家庭暴力
4 结束语

(6)18例妇女在家庭暴力中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讨论

四、18例妇女在家庭暴力中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防治研究[D]. 姚路.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2]上海市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家庭暴力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研究[D]. 孙峰. 复旦大学, 2011(08)
  • [3]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以1035名大学生调查为例[D]. 王向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11)
  • [4]妇女伤害及影响因素[J]. 沈敏,刘筱娴.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2(04)
  • [5]家庭暴力及其应对策略[J]. 苏平,王新疆,刘虹艳. 医学与社会, 2002(04)
  • [6]18例妇女在家庭暴力中损伤的法医学鉴定[J]. 邱文清.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1(S1)
  • [7]丈夫施暴致伤妇女101例鉴定分析──兼论家庭暴力的法医学鉴定[J]. 鲁涤,张凤芹. 法律与医学杂志, 1997(04)

标签:;  ;  

法医鉴定18名家暴妇女受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