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一、《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梁丽华[1](2021)在《精心挖掘素材 遇见数学之美——小学数学“轴对称(一)”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文中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个体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发展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好的课堂教学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文章通过激趣设疑、操作验证、联系生活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实践操作中、活动中感知数学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罗定玲[2](2021)在《让民族文化在数学课堂中自然流淌——小学数学“轴对称(一)”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轴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文章通过观看视频、操作体验、数学阅读、课堂巩固练习等方式,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数学课堂中,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发展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桂华[3](2021)在《异中求同探寻概念教学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同课异构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校本教研形式。文章通过对"轴对称(一)"课例进行对比分析,从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两个角度比较"同"在何处,缘何生"异",让教师明白同课异构不仅要同中求异,更重要的是要异中求同,以一节课的剖析,探寻这一类课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思考和专业成长。

金红江[4](2021)在《再谈主题化习题课教学设计》文中提出2021年5月20日,笔者参加浙江省政协赴永嘉县"送教育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开设了主题化习题课,现拟以该课为例,与同行分享与交流几何教学中"主题化习题课"设计的若干思考.一、备课过程的思考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先梳理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思考1:什么是主题化习题课?主题化习题课,是指在基础知识的回顾和整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后,综合运用单元知识对某些类别的典型或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余雷[5](202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研究——以“轴对称图形”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为例》文中提出一、苏教版教材"轴对称图形"单元教学课标要求(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三角形等)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凌建青[6](2021)在《准确理解概念内涵 合理设置教学要求——“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文中研究表明"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中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图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体会物体的对称性,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刚刚认识简单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体会可以从运动的角度看待一些生活现象,知道有些物体和图形经过平移和旋转能够完全重合。在这部分内容教学之后,

许科勤[7](2021)在《充分运用教材 提升教学品位——“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文中研究表明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5页例3、例4,随后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及其基本特征,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基本特征。2.使学生基于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能在给出的图案中识别轴对称图形,或动手做出轴对称图形。

李静[8](2021)在《聚焦概念本质 主动建构意义——“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断与思考》文中认为轴对称运动是小学数学中图形运动的基本方式之一。认识轴对称图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身边的现实世界,提升空间知觉和空间想象能力。"对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三年级学生对"对称"现象有意无意地都会有一些感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走向数学概念呢?笔者在教学中基于运动视角,聚焦概念本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建构概念的数学内涵。

徐成祥[9](2021)在《基于问题解决 指向关键能力——“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复习课设计与教学思考》文中研究指明1 基本情况1.1 授课对象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其思维水平正处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阶段.此前已有相关活动的知识技能与活动经验作铺垫,对于探索直线的有关知识已有一定的能力储备,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判断和分组讨论的方法和经验.1.2 学情透视我校八年级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数学素养,已能形成一些数学探究的基本习惯,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以及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

于彬,李玲玲[10](2021)在《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以“生活中的轴对称”章节起始课为例》文中指出以北师大版"生活中的轴对称"章节起始课——"轴对称现象"为例,展示在教学中如何抓住美育渗透的切入点("术"),重点研究美育渗透的方法("法"),最终指向美育渗透的终极目标("道");整节课让学生在"真动口、真动手、真动脑"中,体会"生活美"和"文化美",尝试"解释美"和"创造美",感悟"数学美",最终再次"创造美".

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精心挖掘素材 遇见数学之美——小学数学“轴对称(一)”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材教法分析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在游戏中感受数学之美
    (二)操作验证,在实践操作中感知数学之美
        1.判断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找一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聚焦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寻找特例
    (三)联系生活,在活动中感受身边的数学之美
        1.跟着乌龟教练做体操
        2.花瓣里的轴对称
        3.欣赏轴对称之美
        4.轴对称在生活中的运用
        5.深度探究甲骨文中的轴对称
三、教学反思
    (一)数学之美,美在有趣
    (二)数学之美,美在形式
    (三)数学之美,美在内涵

(2)让民族文化在数学课堂中自然流淌——小学数学“轴对称(一)”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材教法分析
二、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初步感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数学美——轴对称现象
    (二)操作体验,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观察图案,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两边一样的特征
        2.操作体验,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完全重合的特征
        3.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三)数学阅读,拓展延伸
        1.自主阅读
        2.拓展延伸,找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四)课堂巩固练习,聚焦易错题
    (五)视频赏析,感受对称美
三、教学反思
    (一)在课堂中有效渗透少数民族文化
    (二)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三)不足之处

(3)异中求同探寻概念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紧扣概念本质,选择教学素材
二、运用反例辨析,加深概念理解
三、依托直观操作,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4)再谈主题化习题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备课过程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
    (一)激活思维,引出主题
    (二)追本溯源,把握本质
    (三)巧借对称,迁移应用
三、教后反思
    (一)加强关联,提出主题,夯实基础
    (二)利用对称,启发思考,提升能力
    (三)巧设梯度,促进迁移,发展素养

(5)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研究——以“轴对称图形”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教版教材“轴对称图形”单元教学课标要求
二、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轴对称图形”单元教学目标再设计
三、本单元内容承载的核心素养分析
四、典型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
        1. 创设情境
        2. 探索活动
        3. 归纳总结
        4. 课堂小结

(6)准确理解概念内涵 合理设置教学要求——“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材简析
    1. 从实物到图形,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 从识别到制作,不断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3. 从收集到欣赏,充分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
二、教学建议
    1. 要正确区分对称的物体和轴对称图形。
    2. 要把观察、操作和想象相结合,合理灵活地进行判断。
    3. 要重视轴对称图案的设计和制作活动。

(7)充分运用教材 提升教学品位——“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从对称的实物到轴对称图形,感受基本特征
    二、从图案辨析到图案制作,不断丰富已有认识
    三、从观察操作到合理想象,逐步提升思考水平

(8)聚焦概念本质 主动建构意义——“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断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片断一:在生活情境中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片断二:在观察操作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片断三:在直观想象和操作实践中深入体验“轴对称”的含义
片断四:在拓展延伸中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认知

(9)基于问题解决 指向关键能力——“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复习课设计与教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1.1 授课对象
    1.2 学情透视
    1.3 教材分析
    1.4 教学目标
    1.5 教学重难点
    1.6 评价建议
2 教学设计
    2.1 设计理念
    2.2 依据分析
    2.3 教学片段
        2.3.1 基本概念与性质的复习巩固
        2.3.2 基本概念及其性质的灵活运用与拓展延伸
3 教后反思

(10)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以“生活中的轴对称”章节起始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教学设计简述及美育渗透点说明
    1.在“真动口”中体会“生活美”和“文化美”
    2.美育渗透点说明
在“真动手”中尝试“解释美”和“创造美”
    1.“解释美”:“轴对称图形”概念学习的课堂实录片段
    2.“创造美”: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的课堂实录片段
    3.在“真动脑”中感悟“数学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概念学习的课堂实录片段
    4.在“真动口、真动手、真动脑”中以“数学美”创造“生活美”
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的认识
    1.准确定位美育渗透的切入“点”
    2.重点研究美育渗透的操控“线”
    3.目标指向美育渗透的育人“面”

四、《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心挖掘素材 遇见数学之美——小学数学“轴对称(一)”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梁丽华.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11)
  • [2]让民族文化在数学课堂中自然流淌——小学数学“轴对称(一)”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罗定玲.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11)
  • [3]异中求同探寻概念教学策略[J]. 桂华.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11)
  • [4]再谈主题化习题课教学设计[J]. 金红江. 中学数学, 2021(22)
  • [5]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研究——以“轴对称图形”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为例[J]. 余雷. 中学数学, 2021(20)
  • [6]准确理解概念内涵 合理设置教学要求——“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J]. 凌建青. 小学数学教育, 2021(20)
  • [7]充分运用教材 提升教学品位——“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J]. 许科勤. 小学数学教育, 2021(20)
  • [8]聚焦概念本质 主动建构意义——“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断与思考[J]. 李静. 小学数学教育, 2021(18)
  • [9]基于问题解决 指向关键能力——“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复习课设计与教学思考[J]. 徐成祥. 中学数学月刊, 2021(09)
  • [10]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以“生活中的轴对称”章节起始课为例[J]. 于彬,李玲玲. 数学教学通讯, 2021(23)

标签:;  ;  ;  ;  ;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