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Matlab可视化软件建立异质储层模型

利用Matlab可视化软件建立异质储层模型

一、利用Matlab可视化软件建立非均质储集层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范楠[1](2021)在《煤孔隙结构多尺度表征及其对瓦斯运移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的微观孔隙结构是影响煤层瓦斯运移特性的主要因素。不同变质程度煤体所表现的吸附解吸性能和渗流能力的差异性除了与温度、压力、煤体组分、水分等宏观因素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与其自身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有关。探究煤体微观孔隙结构对瓦斯吸附解吸特性以及渗流特性的影响,对于全面认识煤中孔裂隙的结构特征、空间展布以及了解微观尺度下瓦斯产出与运移过程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开展了煤岩学基础参数的测试,作为多尺度孔裂隙结构表征的研究基础。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并识别了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孔裂隙的形态和发育特征,半定量地统计了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孔裂隙的结构参数。不同煤阶的孔裂隙形态,大小和分布呈现明显的非均质性。随着煤阶的增加,孔隙直径分布范围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面积孔隙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其次采用微米CT扫描技术(Micro-CT),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算法实现了煤中大孔和裂隙的精准阈值分割,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孔裂隙形态学拓扑结构的骨架化模型和等效孔隙网络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煤中大孔和裂隙的孔喉结构参数、连通性以及发育程度。此外,借助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SAXS)有效获取了煤中微小孔的结构信息,分析了不同煤阶中微小孔的孔径分布、比表面积以及分形维数变化规律。不同煤阶的有效孔隙率与孔隙连通度变化存在协同效应,两者满足正相关指数函数分布。低阶煤中大孔的孔喉发育程度和连通性要高于高阶煤;微小孔的平均孔径随煤阶升高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然后借助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根据核磁T2谱驰豫特征,对比了饱和水状态下和离心脱水状态下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孔隙度演化规律和T2分布特征,计算了煤体的总孔隙度、残余孔隙度、束缚孔隙度以及渗透率物性参数,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发现了低阶煤相比高阶煤具有更多的中大孔或裂隙共同构成的渗流空间,低阶煤的渗透率整体上高于高阶煤,其变化趋势与孔隙度基本相同。最后基于核磁共振甲烷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不同注气压力下甲烷吸附和解吸过程的NMR响应特征,测定了不同注气压力下吸附态和游离态甲烷的含量,并运用Langmuir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甲烷吸附解吸特性,通过提取微小孔结构特征参数与瓦斯吸附解吸特性指标建立相关性分析,发现了增大比表面积和减小结构分形维数均会提高煤体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基于重构模型孔隙尺度的渗流模拟,从压力场、速度场和速度流线三个角度再现了甲烷在孔裂隙空间的可视化渗流过程;通过提取大孔结构特征参数与瓦斯渗流特性指标建立相关性分析,得到了孔隙半径与煤体有效孔隙度呈正相关性,当喉道半径越大,孔喉比越小,迂曲度越小,配位数越大时,煤体渗透率均会升高,有利于瓦斯的渗流与产出。该论文有图72幅,表25个,参考文献269篇。

张纯旺[2](2021)在《废弃矿井采空区覆岩裂隙导通机理及多尺度渗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落后产能煤矿的逐步淘汰,我国关闭矿井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废弃矿井采空区中仍赋存大量的煤炭、水、瓦斯等可利用资源,该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废弃矿井采空区内煤岩体破裂状况不清,水、瓦斯等流体赋存状态复杂,难以进行精准高效开发利用。其中覆岩破断裂隙是影响流体赋存的关键因素,它作为通道对采空区内水、瓦斯等流体的运移具有主导作用,它直接决定了采空区内水、瓦斯的空间赋存位置。因此探究废弃矿井采空区覆岩裂隙导通机理及多尺度渗流特性,可为废弃矿井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废弃矿井采空区资源开发利用为研究目标,针对覆岩裂隙导通机理及其多尺度渗流特性,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开展研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探究了煤岩体的力学性质及其破裂过程,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探究了顶板覆岩破断力学机制,从标准试件的破裂和块体的断裂两个尺度研究了覆岩破断裂机制及裂隙通道特征;分别对原生裂隙煤岩体的渗流特性开展了研究,采用多场耦合试验压力机对原生裂隙岩体开展了水力耦合渗流试验,利用CT扫描技术从微细观的角度探究了原生裂隙煤体的孔裂隙特征及其渗流特性;最后针对采空区中瓦斯上浮和离层水下渗的现象,采用两相流界面追踪方法对采空区裂隙网络内水气两相渗流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对煤岩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联合声发射监测系统和数字散斑全场应变测量系统对破裂过程进行了监测,通过对比煤和砂岩的力学特性得出,煤与砂岩在单轴抗压强度、变形特征及破坏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砂岩的脆性破坏特征更加显着;声发射能量变化反映了破裂过程中弹性能的积累和释放过程,不同应力水平下声发射定位点演化特征呈现了煤岩体内部破裂及其扩展的方向,试件破坏的瞬间伴随能量的急剧释放破裂定位点骤增;采用数字散斑全场应变测量方法对试件表面位移场和应变场进行了定量监测,标记点的位移曲线可划分为初始变形、等速变形和加速变形三个阶段,试件表面位移场及应变场反映了裂隙从底部向顶部扩展呈现张拉破坏的模式。联合监测突破了传统以定性为主来判断破裂过程的局限性,更全面的反映了煤岩体破裂的过程。(2)从弹塑性力学的角度研究了覆岩破断的力学机制及断裂后裂隙的张开度特征,根据砌体梁结构关键块体运动演化过程及超前应力分布情况,建立了线性增压荷载悬臂梁模型,采用弹性力学应力逆解法获得了内应力分量解析解,结合Mohr-Coulomb剪切屈服破坏准则,推导了块体破裂迹线隐函数方程式,结果表明破裂迹线的形态与先天开采条件及岩层自身的力学特性相关,破裂迹线呈现“竖对号”的形态,说明在破裂的过程中裂纹会发生偏转,其中拐点的位置与岩层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关。另外随着块体长度的增加块体回转角度越来越小,相对应的张开度变化特征与目前线性假设存在明显的不同,回转后张开度沿破裂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破断裂隙通道开度变化存在阈值。(3)采用多场耦合试验压力机对原生裂隙砂岩开展了不同围压及不同渗透压下的渗流试验,给出了加卸载路径下渗流流量随围压及渗透压变化的渗流规律,在加载过程中不同围压条件下渗流流量随渗透压表现出多样的变化趋势,随着围压的增大渗流流量增长类型分别呈现幂律型、线性型、指数型和双线性增长变化;在卸荷过程中随着围压的降低渗流流量呈现递增的趋势,但受到加载历史的影响,卸载路径下的渗流流量明显低于加载路径。进一步采用扫描仪对裂隙面的三维形貌特征进行了表征,并对各裂隙面的起伏高度平均值、标准偏差、均方根一阶导数、分形维数等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其中原生节理粗糙度系数集中在8~10的范围内,分形维数在1.07~1.16之间,裂隙面起伏高度频率直方图呈现高斯分布规律,且粗糙度系数越大其峰值所在的区间愈向右侧偏移。基于扫描数据对流体在裂隙面的渗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裂隙面存在明显的优势渗流路径,水头压力分布存在明显的过渡区,由于裂隙面粗糙的几何形貌特征引起渗流流线及速度场呈现明显的非均匀分布,当流体从顶部向下方流动时,流体向开度较大的方向运移,造成裂隙面内流体分布的不均形成优势渗流,优势渗流路径的存在是造成粗糙裂隙面非达西渗流的主要原因。(4)利用CT扫描技术对原生裂隙煤体进行扫描试验,获得裂隙煤体的内部孔裂隙结构特征,采用三维可视化软件对裂隙煤体提取了表征单元,并对孔裂隙模型进行了三维重构,可以看出该原生裂隙煤体内部存在一条明显的宏观裂纹,周围分布次生裂隙及孔隙,孔隙在局部区域呈现连片状聚集分布,同时存在一些孤立的微孔。通过建立孔隙网络模型直观的再现了宏观裂缝和微观孔隙的分布情况,使原生裂隙煤体内部储层结构得到了比较精细的表征。对比分析裂隙煤表征单元体的渗流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原始不含裂隙的煤体渗透率较低,渗流路径中内部几乎没有流线分布,而含裂隙的模拟结果表明流体沿主裂隙向下运移的同时,还会向周围连通的次生裂隙及孔中运移,形成了良好的渗流通道,导致了原生裂隙煤体渗透率的增大。(5)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相似模拟实验,对采空区覆岩裂隙几何参数(宽度、迹长、面积、周长和倾角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构建了大尺度采空区裂隙网络几何模型,基于废弃矿井采空区上方离层水下渗和垮落带瓦斯上浮的现象,采用界面追踪模型精细地捕捉了水气两相渗流的过程。覆岩采动裂隙整体呈现梯形状,内部层间离层裂隙与纵向破断裂隙纵横交错、互相贯通,两种裂隙的开度、面积和周长呈现指数分布,裂隙迹长呈现对数正态分布,裂隙倾角呈现正态分布;模拟结果表明由于裂隙内渗流速度的不均衡性,在采空区两侧裂隙形成了明显的优势渗流通道,同时发现在高位横向层间离层裂隙存在瓦斯滞留区,裂隙两端存在被封堵、交叉点处存在偏流等现象,揭示了大尺度裂隙网络内水气两相渗流特性。本文针对采空区破断裂隙进行了全方位多尺度的研究,理清了采空区破断裂隙的空间几何分布形态,揭示了废弃矿井采空区裂隙网络水气两相多尺度渗流特性,研究成果对于废弃矿井采空区资源的再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郑秀娟,杜远生,朱筱敏,刘招君,胡斌,吴胜和,邵龙义,旷红伟,罗静兰,钟大康,李华,何登发,朱如凯,鲍志东[3](2021)在《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主要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古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对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认为中国古地理学在多个方面引领了古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包括:(1)在古地理学基础研究方面,多学科齐头并进,支撑了古地理学科的持续发展;(2)在古地理研究方法与成图方面,构造古地理、生物古地理中的遗迹学研究、小尺度古地理研究和大数据古地理研究有了长足进展;(3)在古地理学应用方面,从含油气盆地古地理、油页岩古地理及碎屑岩成岩作用多角度研究油气资源与油页岩,并在聚煤区古地理研究与煤炭资源预测及其他矿藏古地理研究与找矿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张开仲[4](2020)在《构造煤微观结构精细定量表征及瓦斯分形输运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煤储层资源开采面临着“三高一低”复杂地质环境,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频有发生,煤矿安全中涉及突出灾害的研究课题仍是重中之重。国内外现场突出事故案例表明地质构造是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重要控制因素,地质运动过程中煤储层结构演化受到构造因素而形成低强度弱粘结构造煤,其宏微观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突出易发区储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本文主要运用表面物理化学、吸附科学、流体力学、分形学、油气储层地质学、煤力学等理论,分别从微观孔裂隙形态学、微晶化学形态学、微观连通拓扑学、微观分形几何学等方面开展了构造煤和原生煤大分子尺度、纳米尺度、微米尺度、毫米尺度等多尺度多维度系统研究,构建了能综合描述煤体微观结构复杂程度的归一化评价体系及分形输运模型,研究了突出易发区构造因素对储层瓦斯赋存运移的宏观和微观控制作用,揭示了构造煤和原生煤微观结构本质差异性,探讨了构造煤宏微观结构突出倾向性及对突出机理再认识,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构造因素对煤微观孔裂隙形态学多尺度结构改造决定了储层流体的存在形式和传输性能。光电辐射技术表征了煤体表观极度粗糙的多尺度形貌及空间形态特征,反映出微观结构内可能出现不利于流体有效运移的收缩型(Constriction)孔隙配置关系,而流态法对应曲线所产生滞后环现象虽然有不同机理解释,但也验证了控制瓦斯有效运移的收缩型空间广泛存在;构造煤三维表观形貌比原生煤呈现更多不规则特征,构造因素对介孔和大孔发育影响较大,导致收缩型结构更加发育,促使构造煤孔喉比和曲折度降低而呈现结构简单化;基于逾渗理论推导了煤体简化孔隙网络可达性(Accessibility)评价数学表达式,证明了煤微观形态结构运移路径受构造因素影响而更多样化,且气体分子运移效率也进一步提升。(2)煤化程度和构造变形对煤微晶形态学结构演化起到关键作用,从分子尺度上控制着超微孔隙结构发育特征。随着变质程度和构造作用增强,煤大分子形态结构发生了微观尺度演化,引起微晶结构尺寸朝向芳香化程度、石墨化度、结晶度增加的趋势生长;同时,高阶构造煤相比原生煤在类石墨芳香晶格条纹长度、生长取向角度和多环芳烃尺寸归属上具有更高芳构化和有序化程度,微晶结构单元整体更加密集化、堆叠化、缩合化、芳构化,促使超微孔隙朝更发育方向演化。(3)从数字化、可视化、无损化角度建立了构造煤结构三维重构模型,获取了微观连通拓扑学网络结构及其定量参数演化特征。原生煤微观结构三维重构中近似垂直分布的割理系统将基质分割成立方体块;构造煤中微裂隙和孔隙群零星分布在尺度空间内,导致基质尺度减小;外应力加载后重塑构造煤内部裂隙空间骤减,形成以连通团为主局部有杂乱弥散状发育的微裂隙形式。在三维重构和形态学骨架模型基础上,获得原生煤、构造煤、重塑煤的平均曲折度分别是1.2213、1.1205、1.1741。依据最大球算法获取了拓扑等价连通结构和定量参数演化特征,构造煤孔腔与喉道的等效体积、直径、长度及连通性相比原生煤大幅增加,而重塑煤受到外加载荷导致配位数发生骤减。开展了微观拓扑学等效网络模型流动模拟,构造煤在不同方向上展示出相似流动规律,压力值普遍高于原生煤,而原生煤不同方向展现不同流动压力分布,其微观结构体现出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4)基于分形几何学结构属性建立了综合表征原生煤和构造煤微观结构复杂程度的系数及瓦斯分形输运数学模型。在分形学思维框架下将满足分形标度定律的原生煤储层认定为若干束管状大割理连接分叉小割理通道共同构成的类树状分支结构,将受构造地质作用的构造粉煤体认定为毛细管状结构;通过对两种简化结构进行分形表征,厘定基于分形理论的原生煤体和构造煤体微观结构几何学属性,在此基础上获取了微观结构复杂度系数并构建了分形瓦斯流动输运数学模型,选取100μm和20μm分别作为裂隙通道最大直径上下限值,通过渗透率实测数据与分形渗透率拟合曲线验证了分形渗流输运模型可靠性。(5)构造地质演化导致原生煤和构造煤结构产生多尺度本质化差异,间接控制着储层宏观和微观瓦斯赋存和运移特征,确定了突出易发区构造煤的宏微观结构演化特征及对其多尺度结构突出倾向性的宏观和微观再认识。原始储层受到多期构造地质运动影响,其宏观结构演化为易碎裂、质地软、无光泽的构造煤散体颗粒;基于拓扑学连通性结构参数、分形输运模型和多尺度多维度本质差异化表征综合反映出解除应力构造煤复杂程度低于原生煤,孔隙长度缩短,连通性能显着提升,瓦斯运移难度降低,而外加应力重塑煤分形复杂度重新升高,收缩孔更加发育,低配位数、高曲折度和高孔喉比特性也促使其连通特性和瓦斯运移效率降低,瓦斯运移难度加大;通过祁南矿井区域地质构造对储层瓦斯运移宏观和微观控制作用方面验证了地质构造对储层瓦斯赋存和运移主导控制性,其中随构造因素影响增加,分形复杂度系数从1.701下降至1.565,坚固性系数由0.7减少至0.2,渗流通道孔容从0.016 mL/g降低至0.004 mL/g,瓦斯运移难度减小,微观结构输运瓦斯能力越强。以上结果有助于论证构造煤储层结构的突出倾向性特征。本论文共有图109幅,表12个,参考文献227篇。

朱筱敏,董艳蕾,曾洪流,林承焰,张宪国[5](2020)在《中国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地震沉积学是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延续发展。最近10多年来,地震沉积学研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地震沉积学理论、陆相碎屑沉积砂体、海相沉积砂体、碳酸盐岩和混积岩刻画、地震成岩相预测、砂体精细表征和开发地质应用、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RGB (Red-Green-Blue)地震属性融合、储集层预测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技术雕刻地质体等10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未来地震沉积学应该关注地震地貌学理论模型、地震岩性学新方法、勘探地震沉积学、开发地震沉积学、地球物理反演新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地震沉积学理论方法,拓展地震沉积学在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助力油气勘探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关东帅[6](2020)在《温度作用下泥页岩力学性能及微观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全世界能源供求危机也日益增大,而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页岩油气等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油气藏,它们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泥页岩地层内孔隙结构以纳米、微米级孔隙为主,微观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具有极低孔隙度,泥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控制了油气的赋存状态、运移方式、流动机理以及富集规律等多个方面,也决定了其宏观力学性质的变化特征。因此研究高温作用下泥页岩的力学性质和孔隙结构特征,对解决深部钻井工程中井壁稳定问题,开发非常规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陆科学钻探松科二井深层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选取标准泥页岩样品开展高温作用下泥页岩力学性质和微观孔隙结构变化特征研究,探究温度对泥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分析岩石内部孔隙对泥页岩宏观破裂的影响和控制作用。首先利用电子材料万能试验机和超声波测速仪研究泥页岩压缩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变化规律;然后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高压压汞等测试方法分析探究泥页岩多尺度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泥页岩孔径分布规律;最后基于计算机层析识别技术即CT扫描技术,利用三维重建建立岩石内部精确真实的三维结构模型,构建泥页岩内部孔隙网络结构,进而计算岩石孔隙率,分析岩石孔径分布特征,探讨研究岩石力学性质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泥页岩样品抗拉强度和单轴抗压强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弹性模量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而泊松比无明显变化,而脆性系数随着单轴抗压强度的增大逐渐增大。该区泥页岩内部主要发育粒间孔、粒内孔、微纳米缝等孔隙类型,而有机孔不发育。其中片状粘土矿物间微纳米缝大量发育,主要分布在20nm400nm之间,提供了页岩油气吸附的主要空间,对页岩油气的储集和运移起主要作用;高温环境对泥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影响明显,并且影响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泥页岩孔隙率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高,温加热后大于10um的孔隙占比均降低,孔径大小主要分布在100900nm之间,该范围内微孔占比达70%以上,多为连通孔,形态多呈狭缝型,大于50um的孔隙减少,孔隙连通性一般。最后利用CT及计算机软件重建了泥页岩三维孔隙模型,直观立体的观察分析岩石内部孔隙结构,与室内试验相结合,计算岩石孔隙率。

侯珊珊[7](2020)在《基于数字岩心的低渗透性含铀砂岩微观渗流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石微观渗流机理及其仿真模拟研究是当前岩土问题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对岩体基建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石油及金属矿山的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低渗透含铀砂岩的微观渗流特性,本文对新疆某低渗透性含铀砂岩开展高压压汞(MIP)、核磁共振(NMR)、X射线衍射分析(XRD)、波长色散衍射(XRF)、能量分散扫描电镜(EDS-SEM)以及不同分辨率的微CT扫描实验,综合分析其孔隙和矿物分布特征。采用基于特征的图像配准方法将不同分辨率的CT图像进行精确匹配,通过对融合不同分辨率岩心扫描图像进行孔隙分割和骨架分割,建立多尺度、多矿物组分的低渗透性含铀砂岩数字岩心。提取数字岩心的连通孔隙进行非结构化体网格划分,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和方法开展低渗透性含铀砂岩孔隙尺度渗流模拟。基于多孔介质三维逾渗理论,构建低渗透性含铀砂岩逾渗模型,分析低渗透含铀砂岩渗流过程中的启动压力。通过上述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结论:(1)本研究中的低渗透含铀砂岩孔喉直径基本分布在50nm-300μm之间。其中,中、小孔喉为主要渗流通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砂岩的渗透率。微孔喉的渗流能力较小,但所占的孔喉体积较大,对孔隙度和喉道流通能力的影响不容忽视。(2)低渗透含铀砂岩的孔隙类型主要包括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微孔和微裂缝4种。其中,粒间孔空间尺度相对较大但数量较少;长石颗粒、白云石和粘土矿物等溶蚀产生大量溶蚀孔,发育广泛;晶间微孔主要由粘土矿物形成,通常作为连接其他几种类型孔隙的喉道;微裂缝主要存在于碳酸盐矿物中,使储层孔隙连通性增强,渗透率提高。(3)低渗透性含铀砂岩三维数字岩心的连通性分析显示,粒间孔在孔隙空间中形成主要的渗流通道,次生孔隙与其他孔隙连通性较差。含量较高的粘土矿物和铁白云石胶结物填充在样品的原生和次生孔隙以及喉道中,使得岩心内可动流体的孔隙度显着降低,降低了岩心的整体渗透率。(4)渗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低渗透含铀砂岩岩心的大孔喉连通部分形成主流线区域,且流线较为密集。岩心的角隅部分流线未波及,流线较稀疏,是溶浸液反应程度较差的区域。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大,渗流流速增加,但渗流路径变化不大,流体的渗流路径依然集中于大孔喉连通部分。(5)低渗透性含铀砂岩的渗流过程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大于启动压力梯度后,流速增长速度逐渐加大,当全部孔隙参与流动后,流速与压力梯度的关系变为直线。由于孔隙结构的复杂性,流速随压力梯度的变化规律有所差异。(6)在逾渗转变之前,含铀砂岩内最大孔隙团的连通、膨胀速度增加,使流体得以汇聚。表现为:在孔隙率小于5%时,含铀砂岩岩心逾渗发生的概率较小;孔隙率在5%15%之间时,逾渗概率曲线的斜率增加,逾渗发生的概率突然增大;在孔隙率大于15%后,逾渗概率曲线的斜率降低且随孔隙率的增大而线性增加。

王俊杰,胡勇,刘义成,何溥为,兰雪梅,文雯[8](2020)在《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孔洞缝的识别与表征——以川西北双鱼石构造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为例》文中提出对于具有强非均质性的多尺度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仅采用单一的测试手段难以识别出所有的储集空间。为了给碳酸盐岩油气藏精细刻画及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以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构造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发育多个尺度的孔洞缝,采用岩心图像采集仪和双能CT对不同尺度岩心的孔洞缝进行刻画,借助三维可视化软件对重构孔隙空间进行定量化分析,实现了不同尺度下孔洞缝的搭配关系表征以及储集类型划分,并建立了一套基于几何学参数识别裂缝、溶洞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栖霞组储层发育多个尺度的孔洞缝储集空间,可划分为3大类6种类型,孔隙以晶间溶孔、晶间孔为主,溶洞以小洞为主,裂缝以斜交缝为主;(2)建立起了一套基于几何学参数识别裂缝、溶洞的方法,球形度小于0.43、球半径比小于0.41为裂缝识别标准,等效球半径大于2 mm为溶洞识别表征;(3)栖霞组储层的孔隙以直径介于0.02~2.00 mm的大孔隙为主,溶洞以2.00~10.00mm的小洞为主,发育多个级别的裂缝;(4)栖霞组白云岩储集类型以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为主,缝洞发育程度是影响该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栖霞组裂缝发育的储集类型占比超过50%,渗流能力较好。

刘惠民,王学军,杜振京,唐东,李静,王昊[9](2020)在《准中4区块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致密砂岩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物性、储集性能和渗流特性的主要因素,准确表征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通过岩心观察、CT扫描成像及其图像处理等对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董11井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USM锐化、阈值选取及中值滤波法对微CT扫描灰度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可以更好地区分岩石内部骨架和孔隙的边界,提高了图像的分割精度;当数字岩心立方体模型边长在450体素时,孔隙度趋近定值;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以粒间孔隙和微裂隙为主,伴有少量的解理裂隙,孤立孔隙较多,孔隙形状复杂,分布不均匀;研究区致密砂岩连续截面面孔率分布不均匀,离散性强,在连续截面上面孔率频繁出现极大值与极小值(跳跃性较大),容易在流体流动的过程中产生压降过大,造成部分孔隙喉道堵塞;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大小分布不均匀,孔隙直径在15~35μm之间,占总孔隙数的60%左右,其面积占18%;直径在50~200μm的孔隙数量占总孔隙数的20%,其面积占比达60%,为油气赋存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

刘志辉[10](2019)在《基于CT扫描技术的裂缝精细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裂缝是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和主要渗流通道,对油气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储层在开发过程中,开采及作业等工作的进行会使储层内的压力发生较大变化,而压力的改变会对裂缝的流动能力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对裂缝应力敏感性的研究十分关键。微裂缝根据成因可分为天然微裂缝和人工诱导微裂缝,本研究将分别对这两类微裂缝进行研究。首先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获取含裂缝岩石的数字岩心,根据镜头几何放大倍数的不同(0.4倍、4倍和10倍),获取不同分辨率下的岩心图像(20微米、4微米和1.8微米)。通过提取不同储层岩心的微裂缝,对裂缝的长度、最大开度、最小开度、平均开度以及表面粗糙度进行定量测量与计算,并基于分形理论计算微裂缝数字岩心的分形维数。基于格子波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及有限元方法进行流动模拟,计算裂缝渗透率,对参数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宏观应力敏感实验、微观应力敏感实验、宏观循环应力敏感实验和微观循环应力敏感实验,定量评价不同有效应力下裂缝的开度及渗透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CT扫描方法在构建微裂缝的数字岩心上优势明显。通过定量识别及计算,发现裂缝渗透率与裂缝三维分形维数、平均开度、最小开度和表面粗糙度关系密切。应力敏感实验结果表明,宏观实验与微观实验均存在渗透率的转折点。循环应力敏感实验研究发现,当围压降低至0MPa时,第二个循环的渗透率比第一循环具有更高的恢复幅度。本研究的成果将对裂缝性储层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二、利用Matlab可视化软件建立非均质储集层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Matlab可视化软件建立非均质储集层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煤孔隙结构多尺度表征及其对瓦斯运移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煤孔裂隙表面形貌定量表征
    2.1 煤的孔裂隙类型及形态
    2.2 煤样采集及煤岩学分析
    2.3 基于FESEM图像的孔裂隙表面形貌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煤孔裂隙结构综合表征
    3.1 基于CT扫描的大孔及裂隙结构表征
    3.2 基于SAXS的微小孔结构表征
    3.3 本章小结
4 煤体孔径分布及物性特征
    4.1 样品制备及实验系统
    4.2 实验流程及测试原理
    4.3 煤体孔径分布及物性参数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煤孔裂隙结构对瓦斯运移特性的影响
    5.1 微观孔隙结构对瓦斯吸附解吸的影响
    5.2 微观孔裂隙结构对瓦斯渗流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查新结论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废弃矿井采空区覆岩裂隙导通机理及多尺度渗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岩体力学特性及其变形破裂监测
        1.2.2 覆岩破断力学机制及裂隙演化特征
        1.2.3 裂隙面几何形貌特征及其渗流特性研究
        1.2.4 裂隙煤体孔隙结构及其微观流动特性
        1.2.5 采空区裂隙网络及其渗流特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单轴压缩条件下煤岩体力学特性及破裂演化规律
    2.1 试验试件及设备
        2.1.1 试件制作
        2.1.2 试验设备
        2.1.3 试验流程
    2.2 单轴压缩抗压强度及变形破坏特征
        2.2.1 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2.2.2 单轴抗压强度
        2.2.3 破坏模式
    2.3 煤岩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响应特征
        2.3.1 破裂过程声发射能量分析
        2.3.2 声发射事件分布特征空间演化
    2.4 数字散斑全场应变及动态破裂过程分析
        2.4.1 不同位置标记点变形规律
        2.4.2 破裂过程变形场演化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覆岩破断裂隙通道形成机理及其形态特征
    3.1 关键块体结构破断力学机制理论分析
        3.1.1 力学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3.1.2 模型内应力分量解析解
        3.1.3 破裂迹线/塑性边界方程
    3.2 主应力场及应变能密度分布特征算例分析
        3.2.1 基准参数选取及计算过程
        3.2.2 应力及应变分量分布特征分析
        3.2.3 不同块体长度的应变能密度分布特征
    3.3 裂隙通道形态及其张开度特征分析
        3.3.1 破裂迹线形态特征分析
        3.3.2 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对破裂迹线的影响
        3.3.3 不同块体长度的破断裂隙张开度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轴加卸载作用下原生裂隙岩体渗流特性研究
    4.1 试验试件及流程
        4.1.1 试件制备
        4.1.2 加卸载渗流试验方案
        4.1.3 试验系统及测试过程
    4.2 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分析
        4.2.1 加载路径下渗透压对渗流特性的影响
        4.2.2 卸载条件下围压对渗流规律的影响
    4.3 岩石裂隙面三维形貌特征及渗流路径分析
        4.3.1 三维几何形貌特征
        4.3.2 裂隙面粗糙度参数定量分析
        4.3.3 裂隙面优势渗流路径模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裂隙煤体三维重构及微细观渗流机理研究
    5.1 试验概况
        5.1.1 样品采集及试验设备
        5.1.2 裂隙煤体三维重构过程
    5.2 数字岩心微观孔裂隙结构特征
        5.2.1 基于 CT 切片的裂缝分布特征
        5.2.2 三维模型重构及过程分析
    5.3 煤体孔裂隙结构及微细观渗流特性分析
        5.3.1 裂隙单元体三维模型重构
        5.3.2 裂隙单元体孔裂隙分布特征
        5.3.3 裂隙单元体微观渗流模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废弃矿井采空区裂隙网络水气两相渗流特性研究
    6.1 采空区覆岩裂隙分布特征
        6.1.1 相似模拟实验过程
        6.1.2 覆岩破断裂隙整体形态特征
        6.1.3 采空区块体破断裂隙特征分析
    6.2 基于图像识别的裂隙网络统计分析
        6.2.1 覆岩裂隙提取过程
        6.2.2 裂隙几何参数统计
        6.2.3 统计结果分析
    6.3 采空区裂隙网络水气两相渗流模拟
        6.3.1 裂隙网络几何模型及计算流程
        6.3.2 两相裂隙流控制方程与求解方法
        6.3.3 水气两相渗流计算结果分析
    6.4 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主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概述
1 古地理学基础研究
    1.1 地震沉积学研究进展
        1.1.1 地震沉积学理论研究进展
        1.1.2 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进展
        1.1.3 地震沉积学新技术研究进展
    1.2 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进展
        1.2.1 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及发现
        1.2.2 等深流沉积及发现
        1.2.3 深水交互作用沉积特征及发现
    1.3 重力流/异重流研究进展
    1.4 源-汇系统古地理重建
    1.5 臼齿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2 古地理研究方法与成图
    2.1 构造古地理研究进展
        2.1.1 全球古地理重建
        2.1.2 中国古地理重建
    2.2 生物古地理研究进展
    2.3 小尺度古地理研究进展
        2.3.1 同生断裂控制下的冲积扇构型
        2.3.2 可容空间影响下的曲流河点坝构型
        2.3.3 浅水缓坡背景下三角洲指状砂坝构型
        2.3.4 大陆斜坡微盆地重力流构型
    2.4 大数据古地理研究进展
3 古地理学的应用
    3.1 含油气盆地古地理研究与找油规律
        3.1.1 大区域与盆地级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应用成果
        3.1.2 页岩层系岩相古地理研究应用成果
        3.1.3 区带级大比例尺沉积微相研究应用成果
    3.2 油页岩古地理研究与找矿规律
        3.2.1 古大气背景影响
        3.2.2 沉积环境影响
        3.2.3 地质事件对油页岩形成的影响
    3.3 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进展
    3.4 聚煤区古地理研究与煤炭资源预测
        3.4.1 聚煤作用理论研究进展
        3.4.2 煤系共伴生矿产研究进展
        3.4.3 煤系深时古气候研究进展
    3.5 其他矿藏古地理研究与找矿规律
        3.5.1 中国南方铝土矿矿产沉积学研究进展
        3.5.2 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矿产沉积学研究进展
        3.5.3 贵州震旦系陡山沱组磷矿矿产沉积学研究进展
4 存在问题与研究方向展望
    4.1 存在问题
    4.2 研究方向

(4)构造煤微观结构精细定量表征及瓦斯分形输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2 煤微观形态学结构的多尺度表征
    2.1 煤样采集及基础物性参数测定
    2.2 光电辐射技术表征煤体孔裂隙表观形态
    2.3 流体流动法表征煤的孔隙形态特征
    2.4 基于逾渗理论的煤微观收缩型孔隙网络可达性探讨
    2.5 本章小结
3 构造煤大分子形态学结构特征及对超微孔隙演化影响
    3.1 煤大分子结构与微观孔隙结构的相关性
    3.2 构造煤X射线衍射的微晶形态结构表征
    3.3 构造煤微晶结构的拉曼光谱特性描述
    3.4 基于HRTEM的构造煤微晶形态结构演化特性实验研究
    3.5 构造煤微晶形态结构特征与超微孔隙演化内在联系
    3.6 本章小结
4 构造煤孔裂隙网络系统的连通特性及定量表征
    4.1 实验仪器与研究方案
    4.2 构造煤微观结构三维可视化的实现
    4.3 构造煤孔裂隙网络结构拓扑化及定量分析
    4.4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微观拓扑学孔隙尺度流动模拟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分形几何学理论的构造煤瓦斯流动输运模型构建
    5.1 统计自相似的煤体微观几何学结构
    5.2 基于分形多孔介质理论的煤体几何学结构的分形研究
    5.3 基于分形学的煤体微观几何学结构复杂度的获取
    5.4 煤体几何分形学结构中瓦斯流动输运模型的建立
    5.5 本章小结
6 构造煤微观结构对突出易发区瓦斯运移控制作用
    6.1 构造煤储层宏观演化特征及分布形式
    6.2 构造煤与原生煤在微观多尺度上的本质差异性分析
    6.3 构造煤微观结构复杂程度对其瓦斯分形输运特性的影响
    6.4 突出易发区构造煤演化特征及对储层瓦斯运移的控制机理
    6.5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中国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震沉积学概述
2 地震沉积学研究进展
    2.1 地震沉积学理论进展
        2.1.1 频率控制了地震反射同相轴等时性
        2.1.2 不同砂体组合不同频段切片响应不同
    2.2 陆相碎屑岩地震沉积学研究进展
    2.3 海相碎屑岩地震沉积学研究进展
    2.4 碳酸盐岩和混积岩地震沉积学研究进展
    2.5 地震成岩相预测研究进展
    2.6 砂体精细表征和开发地质研究进展
    2.7 地震岩性学研究进展
    2.8 RGB地震属性融合研究进展
    2.9 与储层反演预测技术紧密结合
    2.1 0 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地质体雕刻
3 地震沉积学发展思考
    3.1 地震地貌学理论模型
    3.2 地震岩性学新方法
    3.3 勘探地震沉积学
    3.4 开发地震沉积学
    3.5 地球物理反演新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
4 结束语

(6)温度作用下泥页岩力学性能及微观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页岩井壁稳定力学研究现状
        1.2.2 泥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
        1.2.3 泥页岩破裂的微观机制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泥页岩物理力学实验
    2.1 岩心样品获取与处理
    2.2 泥页岩劈裂实验
        2.2.1 实验方案
        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 泥页岩单轴压缩实验
        2.3.1 实验方案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SEM的孔隙结构表面形貌特征表征
    3.1 电镜扫描测试
        3.1.1 实验原理
        3.1.2 实验仪器
    3.2 泥页岩微观孔隙类型划分
        3.2.1 粒间孔
        3.2.2 粒内孔
        3.2.3 微纳米缝
        3.2.4 有机质孔
    3.3 高温作用下泥页岩孔隙结构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高压压汞的微观孔隙结构表征
    4.1 高压压汞测试
        4.1.1 压汞法原理
        4.1.2 实验方案及仪器
    4.2 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
        4.2.1 理论计算
        4.2.2 实验结果
    4.3 高温对泥页岩微观孔隙特征影响
        4.3.1 高压压汞曲线特征
        4.3.2 泥页岩孔径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泥页岩三维孔隙结构重建
    5.1 CT扫描技术原理
    5.2 实验仪器及方案
        5.2.1 仪器设备
        5.2.2 实验方案
    5.3 后处理方法
    5.4 泥页岩三维模型重建及分析
        5.4.1 泥页岩CT三维模型
        5.4.2 泥页岩孔隙结构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数字岩心的低渗透性含铀砂岩微观渗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孔介质渗流特性研究现状
        1.2.2 多孔介质数字岩心技术研究现状
        1.2.3 多孔介质启动压力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含铀砂岩的矿物特征和微观孔隙特征
    2.1 引言
    2.2 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岩石学特征
    2.3 含铀砂岩的孔隙结构特征
        2.3.1 孔喉分布
        2.3.2 孔隙类型
    2.4 含铀砂岩的矿物特征
        2.4.1 矿物组成
        2.4.2 矿物分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铀砂岩多尺度多组分数字岩心构建
    3.1 引言
    3.2 多分辨率X射线岩心成像
    3.3 含铀砂岩数字岩心构建
        3.3.1 图像配准
        3.3.2 多阈值分割
    3.4 含铀砂岩数字岩心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数字岩心的含铀砂岩微观渗流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计算流体力学
        4.2.1 数学模型
        4.2.2 边界条件及假设
    4.3 有限元模型构建
        4.3.1 表征单元体
        4.3.2 非结构化网格模型建模
    4.4 微观渗流数值模拟
        4.4.1 绝对渗透率
        4.4.2 非线性渗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逾渗理论的含铀砂岩启动压力研究
    5.1 引言
    5.2 多孔介质三维逾渗理论
        5.2.1 逾渗网络模型
        5.2.2 孔隙率与逾渗概率
    5.3 基于逾渗理论的含铀砂岩启动压力分析
        5.3.1 启动压力
        5.3.2 含铀砂岩的逾渗特征
        5.3.3 启动压力梯度与逾渗概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一、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8)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孔洞缝的识别与表征——以川西北双鱼石构造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及样品
    1.1 研究区储层特征
    1.2 测试方法
    1.3 实验样品
2 基于三维信息的缝洞识别
    2.1 几何学参数计算
    2.2 缝、洞划分原则
3 多尺度孔洞缝定量评价
    3.1 孔洞缝分布规律
    3.2 孔洞缝搭配关系
    3.3 连通性
    3.4 储集类型划分
4 结论

(9)准中4区块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致密砂岩Micro-CT扫描实验
    1.1 Micro-CT技术简介
    1.2 致密砂岩Micro-CT扫描实验
    1.3 微CT扫描图像处理
        1.3.1 阈值选取及图像分割
        1.3.2 图像降噪
2 致密砂岩孔隙结构三维表征
    2.1 致密砂岩数字岩心重构
    2.2 致密砂岩孔隙结构三维表征
3 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分析
    3.1 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的量化分析
    3.2 致密砂岩孔隙直径的量化分析
4 结论

(10)基于CT扫描技术的裂缝精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常规储层裂缝精细表征研究现状
        1.2.2 微裂缝分形表征研究现状
        1.2.3 微裂缝应力敏感分析研究现状
        1.2.4 微裂缝流动模拟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基于CT扫描技术获取裂缝数字岩心
    2.1 CT扫描方法
    2.2 数字岩心构建
        2.2.1 CT图像的处理
        2.2.2 构建数字岩心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裂缝参数定量表征
    3.1 裂缝基础参数的测量
        3.1.1 裂缝长度和裂缝开度
        3.1.2 裂缝表面粗糙度的计算
        3.1.3 裂缝分形维数的计算
    3.2 裂缝渗透率计算
        3.2.1 LBM方法
        3.2.2 有限元模拟
        3.2.3 方法对比
    3.3 裂缝渗透率与裂缝基础参数之间的关系
        3.3.1 渗透率和三维分形维数间的关系
        3.3.2 透率和裂缝表面粗糙度间的关系
        3.3.3 渗透率和平均裂缝开度间的关系
        3.3.4 渗透率和最小裂缝开度间的关系
        3.3.5 PLS回归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裂缝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4.1 应力敏感实验
        4.1.1 宏观应力敏感实验
        4.1.2 微观应力敏感实验
    4.2 循环应力敏感实验
        4.2.1 宏观循环应力敏感实验
        4.2.2 微观循环应力敏感实验
    4.3 岩心应力敏感性综合分析
        4.3.1 应力敏感实验
        4.3.2 循环应力敏感实验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利用Matlab可视化软件建立非均质储集层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孔隙结构多尺度表征及其对瓦斯运移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范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2]废弃矿井采空区覆岩裂隙导通机理及多尺度渗流特性研究[D]. 张纯旺.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主要进展[J]. 郑秀娟,杜远生,朱筱敏,刘招君,胡斌,吴胜和,邵龙义,旷红伟,罗静兰,钟大康,李华,何登发,朱如凯,鲍志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1)
  • [4]构造煤微观结构精细定量表征及瓦斯分形输运特性研究[D]. 张开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中国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思考[J]. 朱筱敏,董艳蕾,曾洪流,林承焰,张宪国. 古地理学报, 2020(03)
  • [6]温度作用下泥页岩力学性能及微观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D]. 关东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基于数字岩心的低渗透性含铀砂岩微观渗流特性研究[D]. 侯珊珊. 南华大学, 2020(01)
  • [8]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孔洞缝的识别与表征——以川西北双鱼石构造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为例[J]. 王俊杰,胡勇,刘义成,何溥为,兰雪梅,文雯. 天然气工业, 2020(03)
  • [9]准中4区块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J]. 刘惠民,王学军,杜振京,唐东,李静,王昊.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1)
  • [10]基于CT扫描技术的裂缝精细评价研究[D]. 刘志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标签:;  ;  ;  ;  ;  

利用Matlab可视化软件建立异质储层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