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余热驱动固体吸附制冷技术应用研究

发动机余热驱动固体吸附制冷技术应用研究

一、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祺炜,何兆红,李军,邓立生,刘林,黄宏宇[1](2021)在《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驱动热源温度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吸附式制冷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制冷方式,可以利用低品位热能提供冷量,因此具有重要的节能意义。目前,吸附式制冷技术在太阳能热利用、工业余热利用等中低温余热领域已有应用,但对低于60℃热源的利用实例较少。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所需的驱动热源温度是扩大吸附式制冷系统使用范围的重要手段。吸附式制冷系统所需驱动热源温度与系统循环方式、吸附剂性能等因素密切相关。从二级/多级吸附式制冷循环、表面酸性强度与孔结构等影响吸附剂再生温度方面阐述了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驱动热源温度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多级循环吸附式制冷系统可以降低装置的驱动热源温度,但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低再生温度吸附剂能够拓宽吸附式制冷装置的驱动热源温度范围,吸附剂的脱附温度与表面极性、酸性、孔结构等参数有关,对吸附剂进行改性,吸附剂极性弱、酸性低的表面特性有利于降低脱附温度。另外,还介绍了数据中心余热驱动的吸附式制冷技术。开展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驱动热源温度的研究为低温余热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崔福林[2](2020)在《双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这导致了燃油需求量的逐年递增,也使排放到环境中的温室效应气体和颗粒物逐渐增加。因此,汽车的节能减排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之一。目前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在35%~40%之间,剩下的60%~65%的热主要通过排气和发动机冷却液排到大气中。随着传统能源的逐渐减少,如何高效的回收和利用发动机废热是目前众多学者和科研机构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提出了以一氯四氟乙烷-二甲基乙酞胺(R124-DMAC)作为工质对、双热源驱动的新型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Dual-sources activated absorption-compression combined refrigeration cycle,ACCRC),该循环利用发动机排气与冷却液作为驱动热源。在设计工况下(额定制冷量为30 kW、蒸发温度为5℃、冷凝温度为40℃、尾气温度为300℃、冷却液温度为90℃、尾气流量为0.25 kg/s、冷却液流量为0.34 kg/s、溶液泵质量流量为0.461 kg/s),对循环进行了热力循环计算以及换热设备设计计算,提出多头螺旋盘管发生器以及风冷立式管内鼓泡吸收器,并通过改变发生压力、发生温度、吸收温度以及冷凝温度模拟分析了该制冷循环的特性。考虑到制冷循环热源受到汽车运行条件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发动机尾气温度和流量以及冷却液温度和流量进行定量分析。为此,本文对发动机尾气及冷却液的参数模型进行了整理分析,编写了发动机尾气及冷却液稳态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双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稳态模型。模拟分析了双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循环特性,进一步研究了尾气温度和流量、冷却液温度和流量、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溶液泵流量以及环境温度对双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循环的性能系数普遍高于10,循环倍率低于3.6。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较高的尾气温度和流量有利于提高制冷量和性能系数。较高的冷却液温度和流量会增加制冷量,但会降低性能系数。此外,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从30℃提高到38℃,制冷量从31.52 kW降低到24.76 kW,双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ofACCRC,COPACCRC)也从 19.33 明显下降到 12.21。

田宜聪,高娇,李云飞,王丽伟,安国亮[3](2020)在《发动机尾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式空调系统仿真与测试》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在高太阳辐射地区,柴油车驾驶室内使用车载空调会增加车辆发动机的耗油量、降低柴油车经济效益的问题,搭建了一套由发动机尾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式车载空调系统。系统由填充有氯化钙/氯化锰/硫化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剂的吸附床、蒸发器、冷凝器、储液罐和阀门组成,使用氨作为制冷剂,利用车辆在行驶时接触到的自然风为吸附床冷却,在发动机尾气余热的驱动下,为驾驶室内提供连续的制冷效果。结合仿真和实验测试,对所设计系统的制冷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最优循环时间为45 min,系统的理论平均制冷功率可达3.5 kW以上,系统COP处于0.2~0.25之间。实验结果表明,在230℃的尾气温度条件下,系统能产生3 kW的平均制冷量。在40℃环境温度条件下,系统在蒸发器进出口处的平均温差为6.5℃,平均制冷量为3.2 kW。

彭佳杰[4](2020)在《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在工业低温余热回收利用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欧美等地区的能源密集型产业每年要产生数以万亿计焦耳的工业余热,这些余热绝大部分都以废热的形式直接排放至周围环境中,造成的能源浪费十分巨大,能源利用率也因此降低。寻找节能环保的能源利用技术,特别是能够利用工业余热的技术有助于缓解余热资源的浪费,提升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符合国家战略。硅胶-水吸附式制冷与其他制冷方式相比,具有节能环保无污染运行安全性高等优势,因而特别适合于太阳能制冷、余热回收利用等场合。进一步推广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应用,充分发挥其无需氟利昂等传统制冷剂而造成臭氧空洞环境污染的优势,高效利用能源尤其是工业余热,努力推进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的产品化是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制冷循环、工质对的选择等方面出发提升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运行性能,包括制冷量和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而关于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实际运用的探讨较少。此外,已有研究对于硅胶-水吸附式制冷产品的实际应用更多地偏向于太阳能热驱动制冷,对于工业低温余热的回收利用研究较少,对于90℃以下低温余热制冷研究存在空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选取数据中心余热回收和空压机余热回收两个场合对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应用在工业余热回收利用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对当前的余热回收利用情况进行概述,从当前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和困难入手,在热源温度匹配,性能系数对比以及热源温度波动适应性三方面分析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技术应用于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的优势,并对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接着对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技术运用在工业余热回收进行理论分析,包括热力循环图分析,确定工业低温余热的90℃以下的温度区间,构建数据中心和空压机两种场合的低温余热回收系统。对硅胶-水吸附式冷水机组和冷风机组进行设计,其中冷水机组增加回质循环,冷风机组蒸发器增加热管结构,吸附材料选择0.5-1.5mm规格的硅胶,吸附床、冷凝器和吸附床都采用高效的换热设计,提升系统运行的性能。分别建立两台机组的测试系统,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理论和实验分析,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技术应用于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是完全可行的。实验结果表明热水进口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冷冻水/冷风出口温度、回质时间、制冷时间、热水流量均会影响系统性能,在仅改变一个参数的条件下,提高热水进口温度,降低冷却水进口温度,提高冷冻水/冷风出口温度,提高热水流量有助于提升系统运行性能,提高工业余热资源的利用率。此外两台机组具有最佳回质时间和最佳制冷时间,保持机组处于最佳回质时间和最佳制冷时间下运行能够提高系统运行性能,提高工业余热资源的利用率。综上,本文从工业余热研究现状和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技术出发,验证了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组应用于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的高效性,通过设计两台应用于数据中心余热回收和空压机余热回收不同实际场合的机组并搭建测试系统进行实验,分析了影响系统运行性能因素,为后续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组在低温工业余热回收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理论,设计与实验指导,为能源的高效利用,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微薄的努力。

王丹,秦黄辉[5](2019)在《吸附式制冷循环利用工业余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认为介绍吸附式制冷循环利用工业余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阐述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对工业余热的利用情况,并对船舶、汽车、生物质的工业余热应用于吸附式制冷技术进行分析,调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了解应用和发展趋势。

牟海境[6](2019)在《渔船冷库余热制冷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海上的运输行业也快速发展。然后,能源的需要也就越多。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能源的利用也有了更高的认识,发明了一系列的节能环保的新产品和技术。为应对目前的能源短缺,余热、太阳能等热源的利用也就随之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节能和环保成为了现代渔船主要制造和设计的方向。吸附式制冷是以余热为动力,使能源能够都到更好的利用。吸附式制冷还有环保无害,集中供冷、供热等特点,目前是渔船余热制冷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参考陆地余热吸附式制冷模拟试验,同时还针对其不足,设计了一个采用余热吸附式制冷系统为捕捞的水产品冷冻保鲜提供制冷。本文将针对渔船冷库余热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工质对研究,制冷系统设计与吸附床模拟来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这部分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同时还使用冷库的控制系统来监督与调控温度,使得温度保持在有利于水产品冷冻保鲜的温度;最后对整个渔船冷库制冷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体现出冷库制冷系统的优势所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基于现有的结果和实例设计了吸附床的几何模型。吸附床中传热的理论分析主要基础是吸附方程和吸附床的传热方程。2.通过使用FLUENT模拟研究的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可以得到吸附床内热管内的温度。分析系统的最佳参数,以提高系统的循环效率。3.为渔船设计冷库控制系统以保证冷库的温度在正常工作范围内。通过对整个系统的综合分析,从而体现出设计冷库制冷系统的优势所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段炼[7](2018)在《基于热电制冷的装甲兵个体冷却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甲部队是各国军队必不可少的一个兵种,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军事作用,其战斗力和军事地位至关重要。决定着装甲车战斗力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是车内的驾乘人员,但他们所处的作战环境和条件却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他们战斗力的发挥。首先,装甲车辆乘员舱内部的空间十分狭小,而驾乘人员可能需要在狭小空间中长期闭窗操作,局部环境远远偏离乘员正常生理需求。其次,装甲车内部常常会出现异常的高温状态。在较为炎热的地区和季节中,装甲车在户外作战和训练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等外部热量,再加上自身产生的热量和钢铁装甲造成的内部空间较为封闭,舱内热量得不到有效散发,使得舱内温度常常居高不下。最后,针对我国陆军装甲兵的冷却防护系统研究和热舒适性研究还远远不足,目前还无法完善解决舱内高温环境对乘员的影响。现有的装甲兵冷却防护系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冷却技术和装备并无统一有效的模式,且普遍面临制冷效果差、装备后效果不明显的困境,无法完全满足部队的实用要求。因此,研发适合我军装甲部队的冷却防护系统,对提高我军装甲作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围绕着装甲兵个体冷却系统的系统设计和性能效果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1)分析了国内外装甲兵冷却防护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确定了个体冷却系统的基本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本文在充分分析了现有的各种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的优缺点后,确定选用装甲兵个体的微环境冷却方案;然后对比了现有的个体微环境冷却方案的各种形式,确定采用冷却效率最高、舒适性和安全性最好的液体冷却服的形式;最后,在各种制冷技术中选择了热电制冷作为冷源装置的基本制冷技术方案。(2)设计开发了热电制冷装置稳态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搭建了热电制冷装置性能测试实验台。经分析,实际的热电制冷系统稳态性能不仅与热电材料的优值系数、电偶的面长比等性能参数有关,还与热电元件的级数、接触电阻、接触热阻、冷热端温差等元件参数相关,也与制冷元件工况状态、冷热端换热方式、系统输入控制方案等许多系统因素有关。目前亟需一套能够有效地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有效的测试和评价的系统化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针对实际工况下的热电制冷元件和装置性能测试需求现状,本文开发了一套有效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该方法和系统既能够实现在真空环境下对热电制冷元件塞贝克系数、优值系数等相关参数的测量,也能够模拟实际工况对热电制冷系统的工作电压、电流、输入功率、散热量、制冷量、制冷系数、制热能效比等参数进行测量,为热电制冷装置的综合性能测试和评价创造了条件。继而完成了测试实验台的搭建,为后续的个体冷却系统的设计选型和性能检测提供了依据。(3)研发了全身式个体冷却防系统,制作了实验样机并进行了系统性能测试。针对部分装甲兵活动较剧烈、散热量较大的情况,本文设计开发了一套全身式个体冷却系统,系统主要由冷源装置和全身式液冷服组成。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确定系统设计要求、核算系统设计参数、冷源装置的设计和集成、液冷服的设计选用、热电制冷模块热端散热方式研究、系统样机的开发、样机性能测试等。在热电制冷模块热端散热方式研究中,本文研究了翅片强制对流、热管强制对流和水冷散热等散热方式对热电制冷系统制冷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几种散热方式应用于装甲车舱内的可行性。最终在全身式冷却系统样机制作时采用了热管强制对流散热的散热方式,以保证样机工作性能的可靠和稳定。在对全身式冷却系统样机的性能测试研究显示,样机的制冷功率在40℃的环境温度下可达349W,在50℃下最大输出制冷功率为272W,能够满足最大负荷工况下300W和极限高温工况下150W的设计要求。该系统的制冷效果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环境温度越低,输出制冷功率和系统效率就越大。同时,系统的制冷效果还受到输入工况和循环水流速等因素的影响。(4)研发了分体式个体冷却系统,包括热电制冷头盔和热电制冷背心两种系统,分别制作了样机并且进行了样机性能测试。本文针对部分装甲兵活动灵活性要求较高、人体散热量较小的情况,开发了分体式个体冷却装置,包括热电制冷头盔和热电制冷背心。主要研究工作包括:确定每个装置的设计参数、核算单个模块的制冷量、完成装置的结构设计、样机的开发和集成、进行样机性能测试等。其中热电制冷头盔能够包裹佩戴者头部和颈部,使用了风冷制冷模块提供冷风吹向佩戴者面部,用水冷制冷模块提供冷水送往佩戴者颈部的循环管路吸热,以风冷和水冷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佩戴者的舒适性需求。对分体式冷却系统样机的性能测试研究显示,两种样机的制冷功率能够分别满足最大负荷工况和极限高温工况的设计要求。在进一步的测试中还发现,分体式个体冷却系统的制冷效果同样也会受到环境温度、输入工况、循环水流速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热电制冷背心的制冷性能还会受到热电制冷模块放置方向的影响。(5)采用了人体客观生理参数和主观感受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本文研究开发的个体冷却装置的工作效果进行更加全面、有效的评价。生理参数和主观感受的测试是同时进行的,5名实验人员在模拟装甲车驾驶舱内高温环境条件的实验室中,共计进行了15人次的生理参数测试,其中有10人次的测试过程中进行了主观舒适度感受的调查问卷测试。实验人员佩戴个体冷却装置,在120min内进行了特定的脑力和体力活动。通过测量实验人员的体表温度、出汗量、心率等客观生理指标,与不佩戴冷却装置的参数进行对比,对个体冷却装置的客观降温效果进行评价。通过统计实验人员热舒适感受的主观调查问卷结果,评价了穿戴不同个体冷却装置的人体热舒适性效果。(6)本文探索了微纳尺度强化换热技术应用于热电制冷个体冷却系统中的强化换热特性。在对热电制冷头盔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水冷模块使用的微型循环水泵会在佩戴者脑后不断产生震动和噪音,严重影响佩戴者的舒适性和注意力。为了彻底解决水泵的震动和噪音问题,本文研究了用纳米流体自然循环换热代替水泵强制对流换热的可行性。本文配置了不同材质、浓度和粒径的纳米流体作为循环工质,设计了纳米流体自然对流循环流动与换热特性实验装置,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纳米流体自然对流循环换热特性,为纳米流体在人体冷却装置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大量系统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热电制冷系统制冷能力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是提高热电制冷热端的散热强度。因此本文开发了新型的微纳米尺度热端散热结构,进行了热电制冷模块热端的强化换热散热方式研究。本文采用电镀的方法制作了一种微纳尺度多孔表面和一种基于泡沫金属的微纳尺度多孔表面,将这两种表面结构分别制作在热电制冷元件的热端,形成了两种微纳米多孔结构的热电制冷元件相变散热表面。然后将这两种表面结构的相变散热特性与传统的翅片强制对流、热管强制对流和水冷散热等方式进行了实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种微纳米尺度多孔表面相变换热的有效沸腾工作的区间,热电制冷模块的制冷功率输出能力和系统的制冷系数要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散热方式,但目前的散热器结构和循环工质还有一些不足,导致在大功率散热时出现了工质全部蒸发来不及冷却回流的情况,所以现有结构在大功率散热时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发的个体冷却系统能够满足装甲兵实际使用的需要,为解决我军装甲兵种的热应激和热损伤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的装置,也为基于热电制冷的人体冷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陈思宇[8](2018)在《硅胶/水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剂粒径对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固体吸附式制冷以其显着的节能环保的优点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专家们广泛关注先进制冷技术之一。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噪声低、不存在结晶和腐蚀现象以及可利用低品位热源、绿色环保等特点,但是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剂多采用多孔介质,其特殊结构导致吸附床内部的传热传质过程并不连续,使得吸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较差,阻碍了吸附制冷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吸附剂粒径是影响吸附性能、传热传质效果以及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现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吸附剂粒径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但是,多数文献都是仅从制冷系统综合性能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有关吸附剂粒径对于吸附床内热质传递过程的具体探讨相对较少;此外,已有研究大多仅关注了吸附剂粒径自身对传热传质及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未考虑到吸附剂粒径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协同作用。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粒径对于传热传质机理的影响,并对粒径与总孔隙率以及热媒温度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探讨。本文首先对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的循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固体吸附制冷系统中圆筒形吸附床以及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二维非稳态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与现有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可靠性。其次,从综合导热系数、接触热阻以及传质阻力的角度分析了吸附剂粒径对于吸附床内部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脱附的初始阶段,吸附床平均温度上升较快,之后上升速度则逐渐下降,直至脱附过程结束,吸附床达到热平衡状态,平均温度趋于稳定;2)吸附剂粒径较小时,不同的吸附剂粒径对于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影响较为明显,并且吸附剂粒径越小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越好;3)吸附剂粒径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吸附制冷系统SCP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系统的COP值受吸附剂粒径的影响很小。再次,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吸附剂粒径与吸附床总孔隙率对于吸附床内部传热传质过程和系统的整体制冷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总孔隙率越大,吸附剂粒径对传热传质和整体性能的影响越明显,且较小的粒径使得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更佳;2)粒径不同时,孔隙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当粒径较小时,总孔隙率越大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越好,但是粒径较大时孔隙率越小,传热传质性能越好;3)从吸附床强化传热的角度考虑,建议采用较大的孔隙率与较小的吸附剂粒径组合以提高脱附中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效率。最后,本文研究了不同吸附剂粒径和热媒温度下吸附床的传热传质特性和系统性能。结果表明:1)粒径越大,热媒温度对吸附床传热性能的影响就越弱;2)较高的热媒温度使得粒径对吸附床内部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更加显着;3)不同的热媒温度条件下,SCP最大值对应的最佳吸附剂粒径并不相同;随着热媒温度的提高,最佳的吸附剂粒径逐渐向较大的方向偏移。

高鹏[9](2018)在《烟气余热驱动的MnCl2/CaCl2-NH3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循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烟气排放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而且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考虑到烟气有较高温度和较大热量,而吸附式制冷循环是利用低品位热能驱动的一种制冷方式,同时考虑到冷机的蒸发器和冷凝器都装有风机,风机需要消耗一部分电量,本文提出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冷电联供循环,系统是以输出冷量为主、输出电量为辅,输出电量主要是供给冷机使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述:(1)通过分析烟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制冷机需要供给的冷量、冷机自身对电量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运行环境,构建烟气余热驱动的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循环。烟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制冷机运行环境十分苛刻:烟气温度波动幅度大,200℃-500℃;夏季环境温度高,空气冷却难度大,单级吸附制冷循环难以满足条件。依据苛刻的运行环境构建了适应性强的两级吸附循环,筛选出适合运行环境的MnCl2/CaCl2-NH3吸附工质对,选择硫化膨胀石墨作为吸附剂基质。(2)构建烟气余热驱动的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实验系统的三维模型,包括高温盐MnCl2吸附床、中温盐CaCl2吸附床、蒸发器、冷凝器等,并对膨胀机进行选型。考虑到系统在运行时可能是处于颠簸和振动状态(如安装车船上),传统吸附床结构不适用,设计新型吸附床结构。吸附床由若干根单元管组成,吸附剂填装在单元管和不锈钢网管之间,这种结构具有耐振动、抗颠簸的优点。(3)考虑到涡旋式膨胀机的性能对两级吸附冷电联供系统的发电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构建涡旋式膨胀机静态性能测试系统和动态性能测试系统研究其性能。膨胀机动态性能测试系统显示在解吸-吸附发电过程中利用从高温盐MnCl2吸附床解吸出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推动膨胀机旋转是切实可行的,膨胀机可连续地输出轴功,但膨胀机的机械摩擦损失降低了膨胀机输出的轴功。(4)建立烟气余热驱动的两级吸附冷电联供系统的数学模型。考虑到吸附床是由若干根单元管组成,为了预测吸附床性能,提出分区计算方法。首先建立单元管的热力学和传热学模型,然后确定吸附床整体模型的计算方法。对于单元管,同一时刻单元管径向方向温度梯度较小,这主要是由于采用硫化膨胀石墨作为混合吸附剂基质时具有优良的传热性能,例如在填充密度为500 kg/m3、MnCl2与硫化膨胀石墨的比例为5:1时,导热系数高达16.5 W/(m k),同时单元管半径较小(传热半径)也强化了传热。模拟过程中,将吸附床沿空气/烟气流向分成若干个区进行分区分析,然后通过叠加计算完成。(5)建立烟气余热驱动的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实验系统。采用热空气模拟烟气驱动整个系统运行,实验结果显示较高的热源温度能有效地缩短再吸附时间,从而提高整周期平均制冷量。当热空气温度从210℃增加到270℃,系统整周期平均制冷量从1.19 kW升高到1.52 kW。整周期平均制冷量随着制冷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制冷温度从0℃降到-18℃时,制冷量从1.42 kW降到1.04 kW。系统COP和SCP随着制冷温度的降低在逐渐地降低,变化范围分别为0.130.15和89.6 W/kg132W/kg。(6)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发现系统存在优化空间和问题,如系统循环周期长、冷凝器与蒸发器换热效果有限、蒸发器温度下降缓慢、整个系统较重等,于是对系统进行如下优化:将吸附床单元管的排布形式由顺排改为叉排,单元管数量从200根缩减到121根;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选用轻质的铝管铝翅片换热器和平行流换热器;在蒸发器和储液罐之间安装膨胀阀,这样能够保证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氨液始终处于低温低压的状态。通过优化,系统重量由260 kg降低到150 kg,同时初投资也得到降低。优化的系统性能得到提高,实验结果显示:当制冷温度为-25℃-0℃时,制冷量为1.63 kW-2.46 kW;系统最大COP和最大SCP分别是0.258和186.4 W/kg;系统循环周期从240 min缩短到65 min,再吸附时间从120 min缩短到30 min。较短的再吸附时间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在再吸附时间没有制冷量输出。(7)当系统冷电联供时,实验结果显示在再吸附时间为30 min时,系统在整个循环周期平均输出轴功约为109.2 W,能够满足风机需要电量的60%。对比发现系统在冷电联供时输出制冷量与系统在单独输出制冷量的结果基本相同。由于两级吸附冷电联供系统在再吸附过程中有机械轴功输出,可以为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风机提供部分电量,因此系统在冷电联供时的COP和(火用)效率都高于系统只输出冷量时的COP和(火用)效率。(8)为了确定烟气余热驱动的两级吸附冷电联供系统在实际应用的性能,选用4.2 m冷藏车进行应用分析研究。最初系统的性能显示系统可以满足制冷温度为0℃和-5℃时冷藏车要求的制冷量,即能够满足新鲜货物的运输,而优化的系统能够完全满足冷藏车运输新鲜货物与冷冻货物的双重要求。进一步将优化系统进行装车测试,吸附床的加热依靠发动机烟气余热,吸附床的冷却依靠车辆行驶过程的迎风。测试时加热解吸阶段烟气温度为200℃-250℃,冷却吸附阶段环境温度为25℃。测试结果显示:当蒸发器出风温度为-10℃时,系统在高温盐吸附制冷过程的平均制冷量为2.99 kW,整周期平均制冷量为1.25 kW。当蒸发器出风温度为-15℃时,蒸发器回风温度能够维持在-6℃左右,系统在高温盐吸附制冷过程的平均制冷量为2.65 kW。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可以满足4.2 m冷藏车的新鲜货物和部分冷冻货物的运输。研究验证了烟气余热驱动的MnCl2/CaCl2-NH3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循环的可行性,循环是以输出冷量为主、输出电量为辅,输出电量主要供给冷机自身使用。同时该循环能够适应烟气温度不高以及炎热夏季冷却温度高的恶劣换热工况,实现-15℃以下工况的制冷。

安明华[10](2017)在《大中型客车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制冷空调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将汽车发动机的尾气作为汽车空调的热源,这样可以增加汽车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汽车的油耗起到了节约作用,同时还大大缩减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可以说是一种非常节能、环保的技术。本文首先对汽车发动机尾气的余热量进行了计算以及实验测试,然后运用传热学、流体力学知识进行分析,得出了余热驱动制冷空调在应用于大型客车和货车上的方法,得出了一种吸收式制冷空调,吸收剂为溴化锂水溶液,并对设计过程及思路做了介绍。选定设计参数,并拟定几种可行的方案,对余热吸收式制冷空调进行热力计算,分别得出不同方案下各主要换热设备(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及蒸发器)的热负荷、换热面积等参数。通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的方案为将冷却水先通入吸收器再通入冷凝器中,溶液交换器设置在吸收器和发生器之间。为了能够降低现有的吸收式制冷设备体积过大而无法应用于车辆上的问题,我们引入了一种设计软件称为Ansys,去设计它的结构,并将空调的主要装置分开独立安装,每一个都安装在车厢底板下,并且独立设置,各个换热器利用特殊的管路进行连接,使每一个换热设备位于同一平面内,节省了车内的空间。然后再通过Ansys软件去设计各个主要换热器的强度,看是否达到我们的要求。汽车上的工况的变化性及特殊性会影响到空调的工况,比如当发动机怠速又或者在较小工况下工作时,会造成尾气中的余热不足以满足制冷需求,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在发生器之前增设了一种燃油液体加热器。在正常工况下,汽车发动机中的尾气会将冷却液加热成高温的工作热水,流经发生器做功;当发动机处于小工况下时,这种燃油加热器开始工作,将焓值不够的工作水加热,使其能够达到工作所需的温度,而后进入发生器。同时在上述计算以及设计的基础上,我们搭建了该制冷装置的实验平台,进一步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具体的实验验证。受条件限制,一台输入功率为60kW的电热水加热器提供吸收式制冷装置的热源。对50m3的密闭房间进行制冷。实验结果可将28℃的房间降低到18℃,整个制冷装置的热力系数为0.55。

二、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驱动热源温度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吸附式制冷循环降低驱动温度
2 吸附剂降低再生温度的研究
    2.1 沸石表面酸性与键合极性对脱附温度的影响
    2.2 硅胶表面键合极性与孔结构对脱附温度的影响
3 利用数据中心余热驱动的吸附式制冷
4 结语与展望

(2)双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发动机废热利用简述
    1.3 发动机废热制冷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双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
    2.1 热力循环计算
    2.2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2.3 主要换热设备换热系数计算
    2.4 主要换热设备设计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发动机尾气及冷却液稳态模拟
    3.1 汽车行驶方程
    3.2 发动机尾气及冷却液模型
    3.3 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双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稳态模型
    4.1 高/低压发生器模型
    4.2 高/低温溶液热交换器模型
    4.3 冷凝器模型
    4.4 蒸发器模型
    4.5 吸收器模型
    4.6 中间冷却器模型
    4.7 双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仿真模型
    4.8 本章小结
5 双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特性分析
    5.1 驱动热源对制冷循环性能影响
    5.2 溶液泵流量对制冷循环性能影响
    5.3 环境温度对制冷循环性能影响
    5.4 蒸发温度对制冷循环性能影响
    5.5 冷凝温度对制冷循环性能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发动机尾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式空调系统仿真与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吸附剂的研制及系统工作原理
    1.1 吸附剂的研制
    1.2 系统工作原理
2 系统仿真
    2.1 仿真方程的确定
    2.2 仿真参数的确定
    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 实验系统与性能分析
4 结论
符号说明

(4)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在工业低温余热回收利用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意义及背景
    1.2 工业余热概述
        1.2.1 工业余热的分类
        1.2.2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1.2.3 工业余热不同行业利用现状
        1.2.4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
    1.3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应用于低温工业余热回收的优势
    1.4 低温余热驱动的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研究进展
        1.4.1 硅胶-水吸附工质对的研究
        1.4.2 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循环研究
        1.4.3 吸附式制冷传热强化的研究
        1.4.4 吸附式制冷技术产品化
        1.4.5 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技术实际应用现状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工业余热驱动的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的理论与设计
    2.1 两种不同工业低温余热回收利用场合的理论研究
        2.1.1 数据中心低温余热驱动制冷理论研究
        2.1.2 空压机余热驱动制冷理论研究
    2.2 两种不同工业场合的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构建
        2.2.1 数据中心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的系统构建
        2.2.2 空压机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的系统构建
    2.3 硅胶-水吸附式冷水机组的设计
        2.3.1 设计目标
        2.3.2 工作原理
        2.3.3 理论基础
        2.3.4 具体部件的设计
    2.4 硅胶-水吸附式冷风机组的设计
        2.4.1 设计目标
        2.4.2 工作原理
        2.4.3 理论基础
        2.4.4 具体部件的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吸附式冷水机组用于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设备
    3.2 机组控制
    3.3 测试系统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参数计算
        3.4.2 误差分析
        3.4.3 换热流体的温度变化
        3.4.4 换热流体温度的影响
        3.4.5 回质时间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吸附式冷风机组用于空压机余热回收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设备
    4.2 机组控制
    4.3 测试系统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参数计算
        4.4.2 误差分析
        4.4.3 换热流体的温度变化
        4.4.4 换热流体温度的影响
        4.4.5 有无热需求工况对比
        4.4.6 制冷时间的影响
        4.4.7 热水流量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5.2 本文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6)渔船冷库余热制冷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吸附制冷的研究
        1.2.2 数值模拟的研究
        1.2.3 吸附床传热传质的研究
        1.2.4 控制系统与运行的稳定性
    1.3 问题总结
    1.4 本文拟完成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 渔船吸附式制冷方案分析
    2.1 目的
    2.2 吸附工质对
        2.2.1 物理吸附的工质对
        2.2.2 化学吸附的工质对
        2.2.3 混合、复合吸附
    2.3 选用吸附工质对
    2.4 基本控制方程
        2.4.1 质量守恒定律
        2.4.2 能量守恒方程
        2.4.3 动量守恒
    2.5 湍流模型
    2.6 总结
第三章 渔船烟气吸附式制冷系统设计
    3.1 吸附式制冷系统设计
    3.2 吸附床的设计
        3.2.1 烟气热量的计算
        3.2.2 制冷剂质量计算
        3.2.3 吸附床的设计计算
        3.2.4 吸附床解决的主要问题
        3.2.5 吸附床的设计结构
    3.3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3.4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3.5 储液器的设计计算
    3.6 烟气处理室的设计
    3.7 控制元件的选择
    3.8 运行分析
    3.9 总结
第四章 吸附床在加热冷却过程中的模拟
    4.1 FLUENT应用软件介绍
    4.2 FLUENT程序求解问题的步骤
    4.3 吸附床烟气加热装置模型
        4.3.1 吸附床装置几何模型
        4.3.2 网格的划分
        4.3.3 边界条件设置
    4.4 烟气加热的数值模拟结果
        4.4.1 进口流度对热管温度的影响
        4.4.2 加热时间对热管温度的影响
        4.4.3 烟气温度对热管温度的影响
        4.4.4 烟气对吸附床传质的影响
        4.4.5 烟气对吸附床压力的影响
    4.5 烟气冷却的数值模拟结果
    4.6 总结
第五章 渔船冷库控制系统的设计
    5.1 控制系统的选用
    5.2 制冷系统控制方式的选定与设计
    5.3 制冷系统控制的编程设计
    5.4 总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1

(7)基于热电制冷的装甲兵个体冷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装甲兵冷却系统概述及研究现状
        1.2.1 空调系统方案
        1.2.2 个体微环境冷却方案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热电制冷技术分析
    2.1 热电制冷原理与机理分析
    2.2 热电制冷系统理想循环与极限工况
        2.2.1 热电制冷理想循环
        2.2.2 热电制冷理论极限工况
    2.3 热电制冷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热电制冷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研究
    3.1 热电制冷系统综合性能分析
    3.2 测试方法与装置
        3.2.1 测试系统
        3.2.2 测试方法
    3.3 实验台的搭建
    3.4 本章小结
4 全身式个体冷却系统研究
    4.1 个体冷却系统研发要求
    4.2 全身式个体冷却系统结构研究
    4.3 全身式个体冷却系统性能研究
        4.3.1 热端散热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3.2 全身式冷却系统实验样机制作
        4.3.3 全身式冷却系统性能测试与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分体式冷却系统研究
    5.1 热电制冷头盔系统研究
        5.1.1 热电制冷头盔结构研究
        5.1.2 热电制冷头盔样机制作
        5.1.3 热电制冷头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5.1.4 热电制冷头盔性能研究
    5.2 热电制冷背心系统研究
        5.2.1 热电制冷背心系统结构研究
        5.2.2 热电制冷背心系统性能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个体冷却装置人体穿戴效果研究
    6.1 人体穿戴客观生理指标效果研究
    6.2 人体穿戴主观感受效果研究
    6.3 本章小结
7 微纳米尺度强化换热技术研究
    7.1 纳米流体自然循环换热特性研究
        7.1.1 实验材料和方法
        7.1.2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7.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7.2 微纳米尺度多孔表面强化换热特性研究
        7.2.1 微纳米尺度多孔表面制作工艺
        7.2.2 微纳米尺度多孔表面热端换热模块集成
        7.2.3 微纳米尺度多孔表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3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工作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1: 热舒适性调查问卷(全身式)
附录2: 热舒适性调查问卷(分体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英文论文
    论文Ⅰ
    论文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硅胶/水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剂粒径对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与环境问题
        1.1.2 吸附式制冷发展概述
    1.2 吸附式制冷研究现状
        1.2.1 吸附工质对性能
        1.2.2 强化传热传质
        1.2.3 余热及太阳能利用
        1.2.4 新型高效循环
    1.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吸附制冷相关理论
    2.1 吸附现象
    2.2 吸附平衡及吸附率方程
    2.3 固体吸附制冷基本原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值模拟方法及吸附制冷系统数学模型
    3.1 数值模拟方法介绍
        3.1.1 CFD简介
        3.1.2 UDF简介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3.2.1 吸附床模型
        3.2.2 蒸发器和冷凝器模型
    3.3 模型求解方法
        3.3.1 吸附床模型
        3.3.2 蒸发器和冷凝器模型
    3.4 模型验证
    3.5 系统性能评价标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吸附剂粒径对吸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4.1 物理模型
    4.2 边界条件设置
    4.3 模拟方案
    4.4 模拟结果分析
        4.4.1 传热传质分析
        4.4.2 系统性能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孔隙率对最佳吸附剂粒径的影响研究
    5.1 模拟方案
    5.2 模拟结果分析
        5.2.1 不同孔隙率条件下吸附剂粒径对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
        5.2.2 不同粒径条件下孔隙率对吸附床内部的传热传质性能影响
        5.2.3 吸附剂粒径和吸附床总孔隙率组合的优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热媒温度下吸附剂粒径的优化研究
    6.1 边界条件设置
    6.2 模拟方案
    6.3 模拟结果分析
        6.2.1 不同热媒温度条件下吸附剂粒径对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
        6.2.2 不同热媒温度条件下吸附剂粒径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内容总结
    7.2 进一步完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烟气余热驱动的MnCl2/CaCl2-NH3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循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烟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制冷系统的进展
    1.3 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制冷与发电联供系统的进展
    1.4 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循环构建及系统设计
    2.1 冷机需供给的冷量及对电量的需求
    2.2 系统运行环境及吸附工质对选择
    2.3 循环提出与构建
    2.4 系统原理图
    2.5 吸附床、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
    2.6 膨胀机的选型与性能研究
        2.6.1 涡旋式膨胀机在静态实验工况下的性能
        2.6.2 涡旋式膨胀机在动态实验工况下的性能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
    3.1 吸附床模型
        3.1.1 吸附床单元管数学模型
        3.1.2 吸附床整体模型
    3.2 蒸发器和冷凝器数学模型
    3.3 涡旋式膨胀机模型
    3.4 系统性能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实验研究及模型仿真结果对比
    4.1 实验系统
    4.2 制冷性能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不同再吸附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2 不同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3 不同制冷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3 实验与模型仿真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优化设计及实验测试
    5.1 系统优化设计
    5.2 制冷性能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不同制冷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2 不同再吸附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3 不同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4 实验结果分析
    5.3 冷电联供性能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不同再吸附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3.2 性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在冷藏车上的应用研究
    6.1 系统安装
        6.1.1 吸附床
        6.1.2 冷凝器、蒸发器和储液罐
        6.1.3 组装完毕的系统
    6.2 系统测试结果
    6.3 装车实验与台架实验性能对比
    6.4 部件优化
        6.4.1 吸附床优化
        6.4.2 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的优化
        6.4.3 控制系统的优化
    6.5 装车实验工况的性能预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内容总结
    7.2 创新内容总结
    7.3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10)大中型客车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制冷空调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汽车空调系统简介
        1.2.1 汽车空调的功能
        1.2.2 汽车空调的特点
        1.2.3 汽车空调历史
    1.3 汽车余热空调系统简介
        1.3.1 吸收式汽车空调系统
        1.3.2 固体吸附式汽车空调系统
        1.3.3 汽车余热吸收式制冷空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余热制冷空调可行性分析及工作过程
    2.1 余热制冷空调可行性分析
        2.1.1 各类汽车尾气废热参数统计
        2.1.2 汽车空调系统热负荷计算
        2.1.3 余热制冷的可行性分析
    2.2 工质对的选择与制冷原理
        2.2.1 工质对的选择
        2.2.2 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
        2.2.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原理
    2.3 新型余热制冷机的工作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余热制冷空调热力计算
    3.1 原始参数
    3.2 设计参数选定
    3.3 热力参数求取
    3.4 热负荷计算
    3.5 换热面积计算
    3.6 热力计算结果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余热制冷空调结构设计
    4.1 热管换热器
    4.2 燃油液体加热器
    4.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
        4.3.1 整体结构设计
        4.3.2 单个换热器的外形设计
        4.3.3 气密性和防腐蚀
        4.3.4 压差的控制
    4.4 换热器壳体失稳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及结果
    5.1 实验系统简介
        5.1.1 实验系统的构成
        5.1.2 实验条件
    5.2 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驱动热源温度的研究进展[J]. 李祺炜,何兆红,李军,邓立生,刘林,黄宏宇. 新能源进展, 2021(05)
  • [2]双热源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特性研究[D]. 崔福林.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发动机尾气余热驱动的吸附式空调系统仿真与测试[J]. 田宜聪,高娇,李云飞,王丽伟,安国亮. 化工学报, 2020(08)
  • [4]硅胶-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在工业低温余热回收利用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彭佳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5]吸附式制冷循环利用工业余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王丹,秦黄辉.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9(04)
  • [6]渔船冷库余热制冷系统设计与研究[D]. 牟海境.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7]基于热电制冷的装甲兵个体冷却系统研究[D]. 段炼. 山东大学, 2018(04)
  • [8]硅胶/水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剂粒径对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研究[D]. 陈思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1)
  • [9]烟气余热驱动的MnCl2/CaCl2-NH3两级吸附冷电联供循环及其应用研究[D]. 高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大中型客车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制冷空调开发[D]. 安明华.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发动机余热驱动固体吸附制冷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