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四川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在都江堰市召开

2001年四川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在都江堰市召开

一、2001年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在都江堰市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达,吴昊[1](2021)在《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三)》文中认为1990年1月5日,水利部发出水电[1990]1号文《关于加强农村水电及其供电电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水利(水电)厅(局)对当前农村水电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省、自治区政府领导汇报,采取措施及时扭转当前出现的"上收"或变相"上收"地方电网的混乱现象,使农村水电工作能够正常进行。1月9日,李鹏总理在接见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部分代表时指出:"为了扶持小水电的发展,应当给他们供电区,小水电没有自己的供电区很难发展。"1月12

苏杰[2](2020)在《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对口援藏、对口援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类型。如果以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改革开放时期全国性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为开端,迄今为止该政策已经走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以1994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藏、1996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疆工作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纵观整个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它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与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批评,需要从学理层面对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基本内涵、实施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必要的辨析与澄清。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实际民族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理论工具,在对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下,首先从区域协调发展、政府间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的源头去认识和考察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进而结合对口援藏、对口援疆等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论述,并提出如何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总体上力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二是从政策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基本内涵、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及其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是从实践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发展过程、经验与挑战以及如何推进政策的完善和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由七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等进行分析。第二章为理论阐释,主要包括对口支援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基本属性、理论支撑等。第三章为政策内涵分析,主要包括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使用、价值取向、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等。第四章主要围绕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第五、六章为实践检视,从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沿革、实践经验与挑战,提出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提出本文的初步研究结论,阐述关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中国特色”的认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出发,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是基于国家责任和情感道义的兄弟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守望相助、命运相依是大家庭的“家规”,在经济生活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在文化生活方面给予特别尊重,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是大家庭的“家教”。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集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传统观念下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在我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国情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宏观民族政策。同时该政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广泛运用于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其它经济战略或政策措施中,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共同构成一个政策主体相同、政策目标相近、政策效果相辅相成的特色政策群,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制度特色、道路特色与实践特色。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必须讲两分法、两点论,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物质与精神、供给与需求、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交钥匙”与“交支票”、“见物”与“见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等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问题。

张文波[3](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李恒[4](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曾帆[5](2017)在《基于系统论的震后重建规划理论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全球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震害长期威胁着我国城乡人居安全,也阻碍着城乡发展建设。然而当前我国在应急城乡规划领域研究基础薄弱,现实状况亟待改善。因此,从城乡规划学科领域进行震害防御和城乡安全建设研究成为我国需要长期进行的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四川5.12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两次震后重建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城乡规划实践经验,首创了大量符合灾区各地重建规律的规划技术,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总结,尚未形成针对震后重建的规划理论方法。理论研究的缺乏会导致实践的困惑,反映在我国当前应急城乡规划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配套滞后等诸多方面。论文以四川两次地震震后重建规划实践过程及其经验为研究基础,从系统理论及方法角度对震后重建规划进行研究,建立了“问题提出——研究综述——系统分析——理论模型——案例实证”的技术路线。论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文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了震后重建的规划理论方法和实施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论文从系统论角度回顾了震后重建规划全过程,认识到震后重建规划是在特定时空范畴内诸多要素的协同配合,是一个典型的系统问题。而震后特定时空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该系统并非一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系统或称体系。而震后重建环境的动态变化性,使得要素与环境、系统与环境以及要素和系统之间都无时不刻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交互,这就决定了该系统并非一个封闭系统,而是开放系统。因此,论文将震后重建规划过程视为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进行研究。从系统性特征初步分析震后重建规划过程的构成要素,可发现组织管理和工程技术是其两大主要系统,属于典型的系统工程问题,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进行研究。而系统工程至今已经发展到了体系工程的高级阶段,因此需要运用体系工程方法论进行研究。(论文第一章、第二章)(2)论文运用全面系统干预(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TSI)方法论的系统隐喻工具(System Metaphor)构建了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隐喻判识模型。目的是通过该模型获得对体系内部构成及其特征属性的认识,以此围绕其隐喻及特征匹配相应的体系工程方法论及方法工具。本研究通过系统隐喻模型进一步解析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认识到震后重建体系的两个核心组成系统——组织系统和技术系统,以及其子系统和要素构成,兼具硬系统和软系统的双重特征,需要以硬系统结合软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因此,论文以体系工程为主导,建立了软硬系统整合的多元方法论来进行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研究。(论文第三章)(3)在整合系统方法论的基础上,论文建立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集成的理论模型。首先,本研究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硬系统工程方法论重构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形成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的三维结构,据此建立了震后重建规划系统集成的概念模型。其次,本研究进一步对概念模型中的组织集成和技术集成两个主要维度进行逻辑细化,形成了震后重建规划的逻辑模型。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聚焦研究震后重建规划逻辑模型中的技术集成维度,系统梳理了生命周期、学科支撑和规划体系三类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的思维模型(ERTPM),提供了技术集成操作层面的基本思路和技术集成框架。而对于组织集成维度,论文借鉴了并行工程(CE)的原理及方法路径,建立了应急并行城乡规划管理模型(ECUPMM)。组织管理集成模型提供了技术集成的组织管理环境,是技术集成实现的组织路径。组织管理集成的结果是震后重建规划的组织系统构建,技术集成的结果是震后重建规划的技术系统,据此论文通过震后重建规划的逻辑步骤构筑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集成的综合集成框架。(论文第四章)(4)论文以四川汶川和芦山两次震后重建规划过程中的规划技术应用为实证研究基础,从实践中剥离出震后重建规划中涉及的专业技术,以我国学科分类标准为依据进行凝练表达,初步遴选出21项规划技术。本研究进一步通过Delphi法对规划关键技术进行重要性和相关性的统计分析,将震后重建规划的关键技术分为了震后重建规划的通用技术和专用技术两大类,其中专用技术又依据震后重建规划的编制类型,分为了安置规划专用技术、总体规划专用技术、专项规划专用技术和详细规划专用技术4类,提供了技术集成的模块单元。在此基础上,结合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综合集成框架,论文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技术集成,建立了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集成的操作模型。具体到应用层面,则将技术操作模型细化为了安置规划技术集成方案,总体规划技术集成方案,专项规划技术集成方案,详细规划技术集成方案的具体指导应用。(论文第五章、第六章)本研究首次初步构建了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理论框架,形成了一系列方法模型和实施路径,希望能够为今后可能发生地震的灾区灾后重建所有效应用,为震后重建规划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石建伟[6](2017)在《罗西北与新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罗西北是新中国水利水电领域的着名专家,一生致力于水利水电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罗西北担任成都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领导科技人员对西南地区的水力资源展开了大规模的勘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水文地质资料。为了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罗西北力促黄河和乌江的水电梯级开发,在刘家峡水电站及龙羊峡水电站建设过程当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并身体力行,在这两个水电站以及一系列梯级水电站的勘测、规划、设计乃至施工工程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上,罗西北也提出了诸多宝贵的创见,促使这些工程在论证中不断完善规划,减少工程建设失误。此外,罗西北还针对水电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如水电开发程度低、水电前期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水电的优先发展建言献策。本文从一个科技精英生平事略的角度,通过对罗西北水利活动的全面论述,以期加深对新中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历程的认识,力图凸显以罗西北为代表的老一辈水利水电专家为国家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激励今天的科技英才发奋图强,报效祖国。

卜祥航[7](2016)在《基于不同降雨频率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是灾害防治较为有效的软措施之一,也是进一步实现灾害风险管控的必要前提条件,对于指导震区重建规划和防灾减灾对策制定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汶川地震之后的多个雨季内,研究区内多次暴发群发性泥石流灾害事件及滑坡失稳事件,堵断岷江,房屋、桥梁受损,淤埋道路等,造成的损失严重。国内外虽已有大量关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成果,但前人对滑坡、泥石流危险性的评价大多只提出了空间概率,并未对潜在受灾民众指出滑坡、泥石流在什么时候可能会发生,即缺少时间概率。因此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适用于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故本研究以汶川县泥石流和滑坡为研究对象,从中等比例尺(1:50000)区域泥石流和滑坡的内部、外部影响因子入手,采用GIS与数学模型相结合,针对前人研究的不足,为丰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Logistic数学模型的具有时空性的中等比例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方法。利用FLO-2D数值模拟手段,展示绵虒镇附近不同降雨频率下重点6条大比例尺(1:10000)泥石流的再现,实现大比例尺泥石流空间性和时间性的结合,提出基于数值模拟的具有时空性的大比例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技术方法,得到绵虒镇附近重点6条泥石流沟堆积扇危险性分布图。该成果即对震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推进有实践意义,也对其他类型自然灾害的危险性评价研究提供科学借鉴。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借助软件ENVI4.8实现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以ARCGIS10.0、MAPGIS6.7等软件为辅助,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裁剪镶嵌、图像增强等,最终提高影像几何精度、增强色调特征。基于上述处理过的遥感影像,解译全县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点,并通过野外调查对初步的遥感解译结果进行修正和改进,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本文以解译出的研究区地质灾害点为统计样本,统计归纳影响滑坡地质灾害的因素:地层岩性、地震烈度、距离水系距离、距断层距离、坡度、高程,并分析在这些因子上的分布规律,生成这六类指标因子的评价图层;统计归纳影响泥石流地形地貌条件因子(流域高程差、沟壑密度和流域沟道坡度)。为后面的研究区地质灾害敏感性分析做数据铺垫。为解决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时间标度问题,本文绘制了不同降雨频率(5%、2%、1%)年最大日降雨量等值线图。本文通过中国气象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气象局,选取研究区32个雨量监测站点(站点面上分布以沿峨江为主,暴雨中心地带及汶川县城地带站网密度较一般地区高)。从《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入手,取Cs=3.5Cv适线,计算研究区各个站点的日最大降雨量,并通过考虑高程的协克里金空间插值原理,最终绘制5%、2%、1%频率下研究区的年最大日降雨量等值线图。为实现研究区具有时空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体系,建立了一套中等比例尺(1:50000)地质灾害敏感性性评价方法。以Logistic回归模型做为滑坡和泥石流贯穿性的分析数学模型,研究区滑坡敏感性评价过程中,利用SPSS软件实现Logistic回归分析过程,获取滑坡影响指标因子的Logistic回归系数,从而建立研究区滑坡敏感性评价模型,利用信息量模型分析的结果对比验证了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可行性;研究区泥石流敏感性评价过程中,以各个泥石流流域内的滑坡发生概率来描述流域物源活跃度,并结合地形地貌因子,利用SPSS软件实现Logistic回归分析过程,获取各指标因子的Logistic回归系数,从而建立研究区泥石流敏感性评价模型,利用已暴发泥石流堆积规模,验证了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完善提出不同降雨频率下(5%、2%、1%)中等比例尺(1:50000)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方法。以“危险性=敏感性×降雨”的“天地耦合”模式,考虑以不同频率下的降雨作为时间动态因素,分析研究区滑坡和泥石流在不同时间概率下的动态的危险性变化程度。对研究区滑坡和泥石流敏感性评价图和5%、2%、1%三种不同频率的降雨因子分别叠加,利用GIS中的空间叠置运算,最终得出研究区在5%、2%、1%三种频率下的滑坡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图。本文先提出集水点选取模型,依据本文的集水点选择标准,确定FLO-2D模拟集水点位。通过FLO-2D模拟绵质镇附近重点6条泥石流沟在不同降雨频率下(5%、2%、1%)的暴发情况。以“去广泛取重心”的思想,针对性地评价居民生活场所(堆积扇)危险性,揭示不同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堆积扇强度指数I分布,并与泥石流暴发频率相结合,绘制绵质镇附近重点6条泥石流堆积扇的具有时空性的危险性分布图。由于研究水平与数据资料的限制,论文所构建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体系,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误差。尽管如此,本研究成果以期能为滑坡、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与防灾减灾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袁博[8](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高小钦[9](2014)在《震后城市重建过程中的生态修复问题研究初探 ——以汶川地震严重灾区城市为例》文中认为地震的巨大破坏力给受灾城市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破坏,在震后急速的城市重建过程中,人们的关注点常常集中在救助伤亡人员、重建城市楼宇、恢复城市产业和经济以及安抚社会情绪等方面,对震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整治虽有提及却不深入。人们对城市基础建设的急迫和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将在不经意间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二次伤害。基于这一现实背景,确定了对震后城市的生态修复问题进行专项研究的必要性。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震后重建和社会经济恢复的物质基础,也是灾区构建良好人居环境的重要前提。生态环境的修复肩负着促进震后城市与环境共生的重责,应作为震后重建过程中一切重建计划的先头兵,为震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复苏提供生态基础和环境基础,为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文章汶川地震严重灾区城市为例,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角度对严重灾区城市生态环境的损坏进行了分析,从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总结出震后城市的一般性生态问题及其特点。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生态学、景观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探讨了震后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依据、程序、内容和规划方法以及法律和社会经济对生态修复的支持策略。文章旨在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探求修复城市受损生态环境的可能途径,希望能为今后的震后城市重建工作提供一些思路。论文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①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一章):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环境基础,“5.12”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影响和威胁。因此,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是城市灾后重建工作的重心之一,研究震后城市重建过程中的生态修复问题非常必要。②第二部分——认知和分析问题(第二、三章):第二章是认知问题:对研究课题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深入认知,主要是并对研究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和界定,对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和阐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三章是分析问题:首先分析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深入理解震后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分析汶川地震严重灾区城市的震后生态环境受损情况,总结震后城市的一般性生态问题,为震后城市生态修复措施的研究做准备。③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第四至六章):主要是对震后城市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研究,其中:第四章对震后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思路进行探讨,包括规划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内容、步骤和要点等。第五章针对震后城市的生态问题从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分别提出规划设计对策。第六章是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的支持策略分析,包括法律制度的支持和社会经济的支持。④第四部分——结语(第七章):总结全文研究的成果和创新点,并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余慧[10](2012)在《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震使大量历史文化名城遭受严重破坏,近千处文物保护单位、无数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街区遭受灭顶之灾。灾区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解决,灾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步入正轨。在此背景下审视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可对今后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地震灾害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考虑的思路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历史文化恢复理论和实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针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震后现状,分析其价值的变化,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明确了评价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法。进而实地考察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都江堰、汶川、什邡、绵竹、北川5个城市,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地震灾损,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防灾减灾系统,以及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应用设计的评价体系,进行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并对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建议。最后从名城价值、防灾系统的构建、景观风貌的塑造、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政策法规导向等方面,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供操作的一般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以上的综合研究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历史价值高、文化遗存丰富、地理区位独特、历史影响深远、地域特征明显等特征。震后,文物点本身的属性发生变化,传统风貌、现状肌理和整体格局的改变导致名城价值受到影响;同时,地震遗址和纪念物等物质载体及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精神等方面的成就也给名城价值增添了新的内容。二、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将整个评价体系划分为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地震影响评估、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4个一级指标,继续分解为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再依据分级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等级评判。三、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五个城市进行考察分析并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议:1.修复紧邻世界遗产都江堰景区的历史街区建筑,划分有价值的区域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如幸福路、大观街、书院街、瑞莲街、井福街、蒲阳镇古廊桥地区;增加城市开放空间,分级设置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儿童公园、街头绿地等,作为休憩和疏散场地;拆除文物古迹周边的棚户区和工厂区,更新城区老化设施,开展水域综合环境治理,引导商业文化设施集聚中心。2.合理引导、强化汶川历史文化名城意识和保护名城的责任感;扩大现代建筑与文物古迹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协调地带,如姜维城遗址;挖掘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禹羌文化特色,并借助震后“汶川”的名气,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3.绵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中增加对文物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整治民主巷历史文化风貌,开展民主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加强新城区与旧城之间必要的过渡和引导,明确风貌控制区和建设协调区,新建筑应体现川西建筑特色。4.提升什邡历史文化特色和品质,整治周家大院街区和罗汉寺街区,进行城区风貌改造,有条件的街区进行保护,如马井正大街、师古回龙街、蓥华红旗街;改善文物古迹用地现状的局促,对慧剑寺和关帝庙周边进行改造,拆除现代化建筑,划定文物保护控制区和协调区;建立立体绿化游憩网络,保护和完善绿化建设,如留春苑公园内以及筏子河两岸,在重要节点建设相应街头绿地和小游园。5.北川是汶川地震灾区唯一异地重建的城市,灾后重建塑造了“北川模式”。通过研究,认为北川申报“灾难型”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定位为大禹故里,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灾后重建模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为曲山原县城遗址、县城南部的任家坪地区以及北部的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周边;永昌新城大禹文化轴线街区可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市民中心、北川大酒店、羌族博物馆与羌文化研究综合体、抗震纪念馆等可适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四、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和抗灾防灾能力的建议:对老城区进行功能疏解,调整用地性质和规模,降低老城区密度;防灾避灾和城市历史空间相结合,利用古城水系等要素形成城市公园兼具疏散作用,整治不合理的历史街巷,满足避难所和疏散通道要求;按照城市新抗震设防要求,增加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综合解决古城交通的现代化、用地功能的调整、风貌特色的形成等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原真性修复地震中受损的历史古迹和历史街区,保持地域传统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构成城市风貌特色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保护地震遗址,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扩大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范畴,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影响力。期望本文对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进一步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二、2001年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在都江堰市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在都江堰市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对口支援的理论阐释
    2.1 对口支援的概念
        2.1.1 对口支援概念的界定
        2.1.2 对口支援的类型划分
    2.2 对口支援的属性
        2.2.1 公共政策属性
        2.2.2 制度与体制机制属性
    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
        2.3.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3.2 政府间关系理论
        2.3.3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原则相关理论
        2.3.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
第3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内涵分析
    3.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分析
        3.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的概况
        3.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政策工具
        3.1.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价值取向
    3.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
        3.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
        3.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原因
    3.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典型特征
        3.3.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统一
        3.3.2 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统一
        3.3.3 民族政策与政策工具相统一
第4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及民族关系的互动
    4.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的互动
        4.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的成效
        4.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存在的问题
        4.1.3 在依法治国中推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
    4.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互动
        4.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中的民族关系意蕴
        4.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
        4.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中的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第5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与基本经验
    5.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
        5.1.1 初步萌芽时期(1949—1978年)
        5.1.2 初步探索时期(1979—1982年)
        5.1.3 快速发展时期(1983—1991年)
        5.1.4 优化提升时期(1992—2009年)
        5.1.5 纵深推进时期(2010年至今)
    5.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5.2.1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5.2.2 资金和项目是重要基础
        5.2.3 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是关键
        5.2.4 科学规划是重要前提
        5.2.5 改善民生和产业带动是着力点
        5.2.6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根本
第6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6.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面临的挑战
        6.1.1 兼顾发挥发达地区优势与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
        6.1.2 兼顾满足民族地区共性需求与特殊需求
        6.1.3 兼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提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
        6.1.4 兼顾加强政策执行与强化政策绩效评估
    6.2 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6.2.1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6.2.2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6.2.3 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6.2.4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6.2.5 正确处理好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
        6.2.6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6.2.7 正确处理好“交钥匙”与“交支票”的关系
        6.2.8 正确处理好“见物”与“见人”的关系
        6.2.9 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6.2.10 正确处理好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的关系
第7章 结语
    7.1 初步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深化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畴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1.2.2 建筑遗产范畴
        1.2.3 灾害范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1.1 概念
        2.1.2 构成要素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2.2.1 建筑遗产
        2.2.2 相关环境
        2.2.3 附属文化遗产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2.3.1 价值构成
        2.3.2 特征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2.5.5 比较分析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2.6.1 风险文化理论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7 小结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3.4 灾害风险识别
        3.4.1 概念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3.5 风险分析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3.6.2 选择评估方法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3.6.4 风险评估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3.8 小结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4.2.1 必要性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3.1 监测
        4.3.2 保养维护
        4.3.3 全面勘测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4.1 抗震工程
        4.4.2 防洪工程
        4.4.3 滑坡防治工程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4.4.5 防雷工程
        4.4.6 防风工程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4.5.3 物资保障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6 小结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5.1.1 概念
        5.1.2 特征
        5.1.3 原则
        5.1.4 抢救内容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5.2.1 灾情预警
        5.2.2 灾情判断
        5.2.3 启动应急程序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5.2.5 结束应急响应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5.4.1 灾后应急评估
        5.4.2 制定抢救规划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5.5.2 国际合作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5.6 结论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6.1.1 概念
        6.1.2 主要内容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6.2.1 短期恢复
        6.2.2 长期恢复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6.3.1 评估类型
        6.3.2 评估内容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4 恢复目标
    6.5 小结
7.结论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致谢

(4)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研究概况
        1.4.1. 历史地理学
        1.4.2. 人居环境学
        1.4.3. 风景园林学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1.5. 概念辨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景观体系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范围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2.1. 成都平原流域
        2.1.1. 岷江水系
        2.1.2. 都江堰水系
        2.1.3. 沱江水系
    2.2. 地理环境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土壤
    2.3. 社会环境
        2.3.1. 人口迁移
        2.3.2. 科学技术
        2.3.3. 传统风俗
    2.4. 经济环境
        2.4.1. 农业生产
        2.4.2. 商业贸易
        2.4.3. 来往交通
    2.5. 文化环境
        2.5.1. 哲学思想
        2.5.2. 宗教信仰
    2.6. 小结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3.6. 小结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叙山
        4.1.2. 叙水
    4.2. 水利建设
        4.2.1. 总体发展
        4.2.2. 水利设施
        4.2.3. 管理维护
    4.3. 农业生产
        4.3.1 总体发展
        4.3.2. 农田建设
        4.3.3. 耕作制度
    4.4. 城乡体系
        4.4.1. 总体发展
        4.4.2. 体系特色
        4.4.3. 营建方式
    4.5. 小结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5.1. 成都
        5.1.1. 自然山水
        5.1.2. 水利建设
        5.1.3. 农业生产
        5.1.4. 城邑营建
        5.1.5 成都十景
        5.1.6. 景观体系特征
    5.2. 都江堰
        5.2.1. 自然山水
        5.2.2. 水利建设
        5.2.3. 农业生产
        5.2.4. 城邑营建
        5.2.5. 灌阳十景
        5.2.6. 景观体系特征
    5.3. 崇州
        5.3.1. 自然山水
        5.3.2. 水利建设
        5.3.3. 农业生产
        5.3.4. 城邑营建
        5.3.5. 崇庆八景
        5.3.6. 景观体系特征
    5.4. 大邑
        5.4.1. 自然山水
        5.4.2. 水利建设
        5.4.3. 农业生产
        5.4.4. 城邑营建
        5.4.5. 晋原八景
        5.4.6. 景观体系特征
    5.5. 邛崃
        5.5.1. 自然山水
        5.5.2. 水利建设
        5.5.3. 农业生产
        5.5.4. 城邑营建
        5.5.5. 临邛八景
        5.5.6. 景观体系特征
    5.6. 唐昌
        5.6.1. 自然山水
        5.6.2. 水利建设
        5.6.3. 农业生产
        5.6.4. 城邑营建
        5.6.5. 崇宁八景
        5.6.6. 景观体系特征
    5.7. 新都
        5.7.1. 自然山水
        5.7.2. 水利建设
        5.7.3. 农业生产
        5.7.4. 城邑营建
        5.7.5. 新都八景
        5.7.6. 景观体系特征
    5.8. 广汉
        5.8.1. 自然山水
        5.8.2. 水利建设
        5.8.3. 农业生产
        5.8.4. 城邑营建
        5.8.5. 汉州八景
        5.8.6. 景观体系特征
    5.9. 小结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6.1.1. 尺度层级
        6.1.2. 营建内容
        6.1.3. 融合对比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6.2.1. 变迁要点
        6.2.2. 原则措施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7.2. 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基于系统论的震后重建规划理论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缘起: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核心研究概念界定
        1.2.1 系统和体系的概念
        1.2.2 集成的概念
        1.2.3 集成与系统的辩证关系
        1.2.4 系统工程和体系工程的概念
    1.3 城乡规划系统工程研究综述
        1.3.1 城乡规划系统规划研究综述
        1.3.2 震后重建中的系统工程方法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论基础
    2.1 系统理论概述
        2.1.1 古代东西方系统思想启蒙
        2.1.2 近代系统观的形成
        2.1.3 现代东西方系统理论体系
    2.2 SE和SoSE的特征分析
        2.2.1 系统工程(SE)和体系工程(SoSE)的特征
        2.2.2 SE和SoSE的特征比较分析
    2.3 SE和SoSE的相关方法论及路径
        2.3.1 Hall硬系统工程方法论(HSM)
        2.3.2 Checkland软系统方法论(SSM)
        2.3.3 多元系统方法论(Multi-Methodology)
        2.3.4 CE管理方法论
    2.4 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性特征及匹配
        2.4.1 常规城乡规划的系统性特征
        2.4.2 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性特征
        2.4.3 震后重建规划的SE和SoSE特征匹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震后重建规划体系解析及特征匹配
    3.1 震后重建规划的体系构成
        3.1.1 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的基本构成
        3.1.2 震后重建规划的对象系统
        3.1.3 震后重建规划的运行系统
    3.2 基于TSI方法论的震后重建规划系统隐喻判识模型
        3.2.1 系统隐喻原理
        3.2.2 系统隐喻判识模型
    3.3 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隐喻及匹配分析
        3.3.1 震后重建规划对象系统的隐喻分析
        3.3.2 震后重建规划运行系统的隐喻分析
        3.3.3 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隐喻挖掘
        3.3.4 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隐喻及方法论匹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震后重建规划体系集成的理论模型
    4.1 震后重建规划的体系建构
        4.1.1 震后重建规划的体系结构
        4.1.2 体系结构与系统方法论匹配
        4.1.3 震后重建规划的体系构成
    4.2 震后重建规划体系集成的概念模型
        4.2.1 基于霍尔结构的概念模型
        4.2.2 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
        4.2.3 震后重建规划的体系综合集成框架
    4.3 震后重建规划的思维模型
        4.3.1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基础
        4.3.2 思维模型(ERTPM)的建构
        4.3.3 思维模型(ERTPM)的应用
    4.4 震后重建规划的管理模型
        4.4.1 管理特征分析
        4.4.2 并行规划管理模型(ECUPMM)的建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辨识及相关性分析
    5.1 震后重建规划的关键技术辨识
        5.1.1 震后重建规划的技术集成模型
        5.1.2 技术集成基础
        5.1.3 震后重建规划的关键技术集合
    5.2 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的分析方法
        5.2.1 Delphi方法简述
        5.2.2 评价目的及方法
        5.2.3 评分表设计及指标体系建构
    5.3 基于Delphi法的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解析
        5.3.1 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5.3.2 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的相关性分析
    5.4 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集成模块单元
        5.4.1 通用技术与专用技术模块
        5.4.2 专用技术模块分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震后重建规划技术集成及其应用研究
    6.1 震后重建规划技术集成的操作模型
        6.1.1 技术集成模型基础
        6.1.2 建构原则
        6.1.3 技术集成操作模型的建构
        6.1.4 技术集成操作模型的应用
    6.2 震后重建总体规划技术集成操作模型
        6.2.1 总体规划技术集成行动方案
        6.2.2 汶川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案例
    6.3 震后重建专项规划技术集成操作模型
        6.3.1 专项规划技术集成行动方案
        6.3.2 都江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重建案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专家咨询调查表
附录2:专家咨询函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6)罗西北与新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罗西北从事新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历程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初露锋芒(1953年—1956年)
    第二节 十年探索时期的全面发展(1956年—1966年)
    第三节 动荡年代的坚持不懈(1966年—1976年)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再展宏图(1978年—2005年)
第二章 罗西北参与河流的水电梯级开发
    第一节 参与黄河的水电梯级开发
        一、主持刘家峡水电站复工工作
        二、领导龙羊峡水电站勘测、规划、设计工作
        三、优化黄河北干流的水电梯级开发方案
    第二节 参与乌江的水电梯级开发
        一、优化乌江的水电梯级开发方案
        二、力促乌江渡水电站扩建
第三章 罗西北对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言献策
    第一节 对三峡工程的建言献策
        一、对三峡工程建设规模和建设时机的建言
        二、对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和泥沙淤积问题的建言
    第二节 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言献策
        一、建议优先兴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二、提出新思考——优先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三、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大西线”工程的分析
第四章 罗西北对优先发展水电的深刻认知
    第一节 全面分析优先发展水电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优先发展水电的必要性
        二、优先发展水电的可能性
    第二节 为优先发展水电建言献策
        一、优先发展水电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为优先发展水电建言献策
第五章 罗西北对新中国水利水电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原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担任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不同降雨频率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滑坡危险性综述
        1.2.2 国内外研究泥石流危险性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水文条件
    2.3 地形地貌条件
    2.4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2.4.1 地层岩性
        2.4.2 地质构造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数据处理及分布特征分析
    3.1 遥感数据
        3.1.1 遥感数据获取
        3.1.2 其他遥感数据获取
    3.2 遥感数据处理
        3.2.1 遥感影像几何矫正
        3.2.2 遥感影像增强
    3.3 遥感影像空间数据编录及验证
        3.3.1 遥感影像空间数据编录
        3.3.2 野外地质调研复核
    3.4 研究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4.1 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3.4.2 泥石流空间分布特征
        3.4.3 典型地质灾害概况
第4章 研究区不同降雨频率等值线图推求
    4.1 不同降雨频率年最大日降雨量推导计算
        4.1.1 参考资料的可行性
        4.1.2 研究区雨量站选取
        4.1.3 站点不同降雨频率下年最大日降雨量
    4.2 不同降雨频率年最大日降雨量空间插值分析
        4.2.1 协克里金(Co-criging)原理
        4.2.2 不同降雨频率年最大日降雨量等值线图
第5章 中等比例尺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
    5.1 评价因子选取
    5.2 敏感性评价因子分析
    5.3 Logistic回归模型
        5.3.1 Logistic回归模型优越性
        5.3.2 Logistic回归模型基本原理
    5.4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分析
    5.5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评价模型对比验证
    5.6 滑坡危险性评价
    5.7 小结
第6章 中等比例尺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6.1 评价因子选取
        6.1.1 评价因子选取原则
        6.1.2 评价因子选取
    6.2 敏感性评价因子分析
    6.3 研究区泥石流敏感性分析
    6.4 研究区泥石流敏感性评价模型验证
    6.5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6.6 小结
第7章 大比例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7.1 研究区泥石流概况
        7.1.1 DF01苏村沟流域概况
        7.1.2 DF02锄头沟流域概况
        7.1.3 DF03华溪沟流域概况
        7.1.4 DF04磨子沟流域概况
        7.1.5 DF05瓦窑沟流域概况
        7.1.6 DF06安夹沟流域概况
    7.2 FLO-2D模型概述
        7.2.1 模型理论
        7.2.2 控制方程
        7.2.3 流变模型
    7.3 研究区数值模拟参数选取
        7.3.1 高精度地形数据模型
        7.3.2 降雨强度
        7.3.3 集水点位
        7.3.4 清水流量过程线
        7.3.5 体积浓度
        7.3.6 屈服应力及粘滞系数
        7.3.7 层流阻滞系数(K)
        7.3.8 曼宁系数(nc)
    7.4 研究区泥石流模拟结果及验证
        7.4.1 模拟结果
        7.4.2 模拟结果验证
    7.5 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7.5.1 泥石流影响强度划分
        7.5.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8)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一、历代水官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四、历代水利专着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一、诸子论水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三、祈雨文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一、水与音乐
        二、水与绘画
        三、水与古典园林
        四、其它方面的“水”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一、晚清河政变化
        二、晚清漕运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二、民国水法规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四、派遣留学生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三、张謇倡导治淮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一、近代大禹崇拜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小结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小结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9)震后城市重建过程中的生态修复问题研究初探 ——以汶川地震严重灾区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及表格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1.3 论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的地域范围
    1.4 研究过程与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相关研究综述
    2.1 震后城市重建与发展的理念概述
        2.1.1 城市震后重建的相关概念
        2.1.2 城市震后重建的相关理念
        2.1.3 生态修复是城市震后重建的重大任务
    2.2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的相关概念
        2.2.1 城市生态环境
        2.2.2 城市生态修复
        2.2.3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
    2.3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
        2.3.1 城市生态环境学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城市理论
        2.3.3 恢复生态学理论
    2.4 国内外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相关研究动态
        2.4.1 国内外生态环境修复的相关研究状况
        2.4.2 国内外震后城市重建中的生态修复经验
        2.4.3 研究启示
    2.5 小结
3 震后城市的生态问题
    3.1 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
        3.1.1 城市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
        3.1.2 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3.2 震后城市的生态问题分析
        3.2.1 震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问题
        3.2.2 震后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的问题
        3.2.3 震后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的问题
        3.2.4 震后城市的生态问题总结
    3.3 震后城市生态问题的特点
        3.3.1 地震的生态影响范围甚广
        3.3.2 生态破坏具有连锁性和时序性
        3.3.3 生态问题突发性和持久性并存
    3.4 小结
4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思路
    4.1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依据
        4.1.1 与震后总体规划的关联性
        4.1.2 震后生态基础调查与分区
    4.2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内容
        4.2.1 规划的任务和目标
        4.2.2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2.3 规划的内容和步骤
    4.3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要点
        4.3.1 规划设计对象
        4.3.2 规划编制要突出时序性
        4.3.3 规划编制要多部门合作
        4.3.4 规划编制要重技术支撑
        4.3.5 重视专家网络和公众参与
    4.4 小结
5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的规划设计方法
    5.1 自然生态环境修复的规划设计方法
        5.1.1 城市山体的生态修复
        5.1.2 城市水系的生态修复
        5.1.3 城市土地的生态修复
        5.1.4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修复
    5.2 人工生态环境修复的规划设计方法
        5.2.1 城市震后废墟的资源化设计
        5.2.2 城市震后景观绿地系统的更新设计
    5.3 文化生态环境修复的规划设计方法
        5.3.1 物质文化空间的修复与建设
        5.3.2 非物质形式的文化保护途径
    5.4 小结
6 震后城市生态修复的支持策略
    6.1 法律制度的支持
        6.1.1 汶川地震生态修复法律制度
        6.1.2 震后生态修复的法律支持
    6.2 社会经济的支持
        6.2.1 约束性激励的社会机制
        6.2.2 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6.3 小结
7 结语
    7.1 论文研究的成果与创新点
        7.1.1 研究主要成果
        7.1.2 研究主要创新
    7.2 论文研究不足与拓展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城市恢复与保护
    2.1 灾难种类及危害
    2.2 国外防灾与保护的法律依据
        2.2.1 日本灾害立法和防御对策
        2.2.2 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启示
        2.2.3 地震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文件
    2.3 国外灾区重建保护实践
        2.3.1 日本阪神震灾复兴规划中的历史保护
        2.3.2 美国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2.3.3 其他城市的灾后重建
    2.4 国内震后城市恢复与保护
        2.4.1 代表城市——唐山
        2.4.2 代表城市——丽江
        2.4.3 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灾后重建
        2.4.4 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
    2.5 地震纪念馆与遗址公园相关案例
        2.5.1 阪神大地震纪念馆经验
        2.5.2 台湾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史文化名城理论及其实践
    3.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3.2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论
        3.2.1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
        3.2.2 有关历史保护的立法
        3.2.3 国际保护公约和宪章
        3.2.4 国外立法的特点及启示
    3.3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实践
        3.3.1 美国
        3.3.2 英国
        3.3.3 意大利
    3.4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理论
        3.4.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3.4.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设计
    3.5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践
        3.5.1 代表性历史文化名城
        3.5.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震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4.1 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
        4.1.1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概述
        4.1.2 灾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4.1.3 灾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4.1.4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特征与价值
    4.2 汶川地震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和影响
        4.2.1 受灾范围及受灾概况
        4.2.2 历史文化灾损情况分析
    4.3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
        4.3.1 现有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条件
        4.3.2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变化
    4.4 灾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4.4.1 评价原则
        4.4.2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4.4.3 评价体系释义
        4.4.4 评价方法及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级名城都江堰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5.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5.1.1 历史久远度
        5.1.2 遗产价值
        5.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5.2 地震影响评估
        5.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5.2.2 历史街区
        5.2.3 老城核心区
    5.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5.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5.3.2 社会影响
    5.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5.4.1 保护规划
        5.4.2 恢复重建措施
        5.4.3 抗震性能
        5.4.4 城市规划布局
        5.4.5 保障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省级名城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6.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6.1.1 历史久远度
        6.1.2 遗产价值
        6.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6.2 地震影响评估
        6.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6.2.2 历史街区
        6.2.3 老城核心区
    6.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6.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6.3.2 社会影响
    6.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6.4.1 保护规划
        6.4.2 恢复重建措施
        6.4.3 抗震性能
        6.4.4 城市规划布局
        6.4.5 保障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北川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评估
    7.1 北川地震灾损分析
    7.2 灾后恢复重建和实施
        7.2.1 北川新县城选址论证
        7.2.2 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7.2.3 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
        7.2.4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
    7.3 北川历史文化分析
        7.3.1 历史文化资源
        7.3.2 文化遗存及其保护策略
        7.3.3 历史文化保护类型
        7.3.4 防灾减灾系统
        7.3.5 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讨论和结论
    8.1 名城价值评估和分析
    8.2 讨论
        8.2.1 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
        8.2.2 防灾系统的构建
        8.2.3 景观风貌的重塑
        8.2.4 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
        8.2.5 政策法规导向
    8.3 结论
    8.4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2001年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在都江堰市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三)[J]. 赵建达,吴昊. 小水电, 2021(02)
  • [2]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D]. 苏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3]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4]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基于系统论的震后重建规划理论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D]. 曾帆.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9)
  • [6]罗西北与新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研究[D]. 石建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7]基于不同降雨频率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D]. 卜祥航.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5)
  • [8]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震后城市重建过程中的生态修复问题研究初探 ——以汶川地震严重灾区城市为例[D]. 高小钦. 重庆大学, 2014(01)
  • [10]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 余慧.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2001年四川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在都江堰市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