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及心肌活力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及心肌活力的研究

一、急性心肌梗死时QT离散度与心肌存活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1](2015)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已公布[1-2],欧洲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对STEMI治疗指南作了修订[3-4],欧洲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也已发表[5]。同时,国内外又完成了多个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组织专家对2010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6]作一更新。

肖艳[2](2011)在《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着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根据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资料,传统的辨证组方用药精神以及自己的实验体验,总结出了抗心律失常的小复方—复脉颗粒,并由医院制剂室制成颗粒剂,供院内使用。本课题试图采用现代临床研究方法对黄教授的经验方剂进一步验证其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抗心律失常之外的其他作用,以此来继承和弘扬名老中医的经验,并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本课题以复脉颗粒为治疗组,选用公认的具有较好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复方—稳心颗粒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科学验证并评价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复脉颗粒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心电图疗效、中医主要症状积分的影响以及有无心功能恶化、致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进一步验证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同时观察了复脉颗粒对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进而初步探讨了复脉颗粒可能通过改变病人易发心律失常的病理状态(改善心电稳定性、改善心肌缺血、改善血粘度等)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即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从而发挥整体治疗作用。方法如下: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门诊和住院部在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按照随机单盲方法分为复脉颗粒组与稳心颗粒组。复脉颗粒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复脉颗粒:一次1袋(10克),每日三次,连用4周;稳心颗粒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稳心颗粒:一次1袋(9克),每日三次,连用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检查动态心电图、QT离散度、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观察性指标,并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胸片等安全性指标,所有患者观察不良反应包括心功能变化、致心律失常作用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和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等心血管系统外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两组之间进行动态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的比较,结合中医辩证证型、合并基础心血管基础疾病情况两组再进行分析;观察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复脉颗粒组结合合并基础心血管基础疾病进一步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和依从性。结果1.复脉颗粒和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1)关于动态心电图疗效①两组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动态心电图疗效均较好,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两组对不同中医证型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疗效有一定的差异(因各型例数较少,未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均对心血瘀阻型、气阴两虚型的室性期前收缩疗效可能更好;复脉颗粒组对痰火扰心型、心虚胆怯型、心阳不振型效果相对稍差;而稳心颗粒对心虚胆怯型效果相对稍差,对痰火扰心型、心阳不振型效果最差。③两组对合并不同心血管基础疾病的心电图疗效有一定的差异(因各亚组例数较少,未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均对合并冠心病亚组、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亚组心电图疗效最好;对合并心力衰竭亚组,复脉颗粒组心电图疗效有高于稳心颗粒组的趋势。(2)关于中医主要症候疗效①中医主要症状疗效两组比较,复脉颗粒组和稳心颗粒组两组均能明显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症状疗效指数均大于70%。复脉颗粒组与稳心颗粒组比较有差异,提示复脉颗粒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稳心颗粒。②两组对不同中医证型室性期前收缩的中医症状指数可能有一定的差异(因各分型组例数较少,未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对气阴两虚型、心血瘀阻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中医主要症状治疗指数疗效更好;对痰火扰心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复脉颗粒组症状治疗指数有优于稳心颗粒组趋势。(3)关于安全性和依从性复脉颗粒组和稳心颗粒组两组均无致心律失常作用、恶化心功能以及肝肾受损等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两组均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食欲下降等,复脉颗粒组较稳心颗粒组对消化道的影响更小,且患者的依从性更高。2.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之外的作用(1)对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复脉颗粒组和稳心颗粒组两组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同时均能明显降低QTd、降低MOC、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对合并不同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的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复脉颗粒在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方面以冠心病亚组最明显,与非冠心病亚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复脉颗粒可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而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具有优势。结论本研究通过临床试验,用现代手段证实了名老中医经验方的有效性、安全性,同时观察了复脉颗粒抗心律失常之外的作用(降低QT离散度(QTd)、降低心肌耗氧量(MOC)、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初步探讨了复脉颗粒可能通过改变病人易发心律失常的病理状态(改善心电稳定性、改善心肌缺血、改善血粘度等)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即在治疗原发病因和整体治疗方面得到获益。故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及动物试验研究打下了临床基础。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3](2010)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文中认为一、前言2001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制定了我国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在此后的9年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治疗又取得了重要进展。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等4个学会发布了关于"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对AMI的临床诊断及科学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原来的指南已不能满

林涛[4](2010)在《CARTO电压标测、心肌流量储备分数和冠脉零血流压对家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存活心肌的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CARTO电压标测、心肌流量储备分数和冠脉零血流压的计算等方法对家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的存活心肌进行识别与评价。观察这三种方法对存活心肌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临床上评价存活心肌寻找新的方法。本研究包括:1)通过介入技术建立家猪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通过CARTO电压标测识别模型中的存活心肌并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价CARTO电压标测识别存活心肌的准确性;2)计算家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前后心肌流量储备分数(FFRmyo)的数值,通过TTC染色判断有无存活心肌,评价梗死后的FFRmyo数值对有无存活心肌的预测作用;3)计算家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前后冠脉零血流压(Pzf)的数值变化,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后Pzf与存活心肌面积的关系,评价Pzf对存活心肌面积的预测价值。方法:课题第一部分:普通家猪13只,气管插管全麻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左心室造影术,置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堵闭血流60~90分钟,检测家猪体表心电图并重复左心室造影,证实家猪发生心肌梗死,成功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采用CARTO电压标测系统标测左心室心肌,通过电压标测出不同心肌节段的电压数值,根据电压数值识别存活心肌,在CARTO系统上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标测结束后注射氯化钾处死试验动物开胸取出心脏,将心肌组织切成薄片后采用TTC染色法识别存活心肌。CARTO电压标测识别存活心肌的标准为0.5~1.5mV为存活心肌,TTC染色存活心肌呈淡红色。将CARTO电压标测的结果与TTC染色结果进行对比,以TTC染色的结果为标准,评价CARTO电压标测识别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课题第二部分:普通家猪13只,麻醉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束后应用指引导管测量主动脉内压力,置入冠脉内压力导丝测量前降支远端冠脉内的压力,计录心肌流量储备分数(FFRmyo)。将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送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远端,堵闭血流60-100分钟,建立家猪急性心梗模型。模型建立后撤出球囊,重复测量计录FFRmyo,观察家猪心梗发生前后FFRmyo的变化以及梗死后的FFRmyo数值。处死试验动物,采用TTC染色法判断有无存活心肌的存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FFRmyo<0.75这一指标对存活心肌的预测作用。课题第三部分:普通家猪13只,麻醉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束后应用指引导管测量主动脉内压力,置入冠脉内多普勒导丝测量前降支远端冠脉内的血流速度,绘制舒张期的压力-血流速度坐标轴,计算零血流压(Pzf)。将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送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远端,堵闭血流60-100min,建立家猪心梗模型。模型建立后重复测量计算Pzf。观察梗死前后Pzf的变化。处死试验动物,采用TTC染色法识别梗死心肌与存活心肌,通过图像分析仪Image tool 3.0计算存活心肌占整个左心室面积的百分数,观察其与梗死后前降支Pzf数值之间的关系,评价Pzf数值对存活心肌范围的预测价值。结果:课题第一部分1) 13只家猪均通过介入的方法完成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的封堵,其中2只家猪分别在堵闭45和65分钟时因心室颤动死亡。存活的11只家猪在球囊堵塞过程中体表心电图导联出现持续性ST段弓背样抬高>0.5mV,R波振幅降低,出现病理性Q波,左心室造影显示左心室心肌节段运动障碍,证实有心肌发生坏死,成功地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2)将家猪的左心室分为16个节段,11只家猪共176个节段,分别通过CARTO电压标测与TTC染色法对存活心肌进行识别并评价两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16,P<0.001,两者的一致性较好。3)以TTC染色检测出存活心肌节段的结果为标准,CARTO电压标测检测存活心肌的灵敏度为71.8%,特异度为96.5%;准确度为93.8%。课题第二、三部分1)11只家猪通过介入的方法成功建立家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测算了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后FFRmyo和Pzf数值;2)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比较,模型制备后前降支FFRmyo数值均小于0.75,较心梗发生前明显降低(P<0.001),TTC染色证实模型中均有存活心肌存在,为FFRmyo<0.75可预示残余存活心肌提供了理论依据;3)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后前降支Pzf数值较梗死前升高(P=0.038)。梗死后前降支Pzf数值随存活心肌占左心室心肌百分数升高而降低,绘制散点图可见二者呈负相关趋势。建立回归方程y=-0.764x+98.10,相关系数r=-0.879,P<0.001,提示存活心肌占左心室心肌面积的百分数与发生心肌梗死后冠脉内Pzf数值呈负相关。结论:1)运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可成功建立家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2)通过CARTO电压标测系统能够识别出模型中的存活心肌,结果安全可靠,为检测存活心肌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3)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梗死相关血管FFRmyo数值小于0.75可能是检出存活心肌的标准,Pzf数值可以反映心梗发生后存活心肌的范围。结合这两个指标应用于临床将有助于医师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对急性心梗患者心肌状况进行评价,对接受介入血运重建的急性心梗病人的临床获益进行预测。

李隽[5](2008)在《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与双核素心肌显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存活心肌比较》文中认为背景: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异常常是由可逆性心肌损害和非可逆性心肌损害导致。通过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可使存活心肌的血流灌注和心室功能得以改善,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而不可逆心肌损害却不能从中受益。对缺血区心肌存活性的判别对冠心病的治疗决策、危险程度分级、疗效评价以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双核素心肌显像(DISA),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试验(LDDSE),核磁共振等。其中PET被认为是金标准。近年国外初步研究发现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LDASE)对探测存活心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安全可行。目的:比较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LDASE)与99mTc-甲氧基异丁腈(MIBI)/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同时采集法(DISA)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存活心肌检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发病后2周内完成LDASE与DISA-SPECT。两种方法均按照17节段半定量法分析图像。心肌梗死后2—3个月随访二维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以局部室壁运动改善作为心肌存活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安全性。结果:腺苷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高(14/36,38.9%),但症状轻微,停药1~5min内自行缓解。与用药前比较,随腺苷剂量增加心率轻度增快(P=0.037),血压略下降(无统计学意义)。心脏收缩功能改善,即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降低及射血分数(EF)升高(P值分别为0.002和0.0001)。LDASE检出存活心肌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80.8%,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和87.5%,准确性为85.9%。DISA-SPECT检出存活心肌敏感性81.2%,特异性78.3%,阳性预测值81.1%,阴性预测值83.1%,准确性80.2%。两种方法对运动异常节段(运动减弱或无运动或矛盾运动节段)存活心肌检出一致性为72.6%,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DASE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及左室收缩功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LDASE与DISA-SPECT均能较敏感且准确地检出检出存活心肌,且无明显差异。LDASE腺苷剂量100μg/kg/min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且不良反应小,可考虑为推荐剂量。

高宁[6](2008)在《平板运动试验与99mTc-MIBI/18F-FDG SPECT双核素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比平板运动试验与99mTc-MIBI/18F-FDG SPECT双核素心肌显像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性检测结果,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的可行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临床确诊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行99mTc-MIBI/18F-FDG SPECT双核素显像检查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根据99mTc-MIBI/18F-FDG SPECT双核素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二组,即心肌存活组与心肌无存活组。观察比较存活心肌组与非存活心肌组在平板运动试验各项指标(ST段抬高,ST段抬高与压低,Q波时限延长,QRS波时限延长,R波振幅增高,QT离散度)的变化,分别计算各指标判断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并分析各指标与SPECT双核素显像判断心肌存活的符合度。结果:心肌存活组(8例,n=8)中Q波延长7例,ST段抬高4例,ST段抬高与压低3例,R波振幅升高3例,QRS波时限延长患者为2例,QT离散度≤70ms者为6例;心肌无存活组(7例,n=7)中Q波延长1例,ST段抬高4例,ST段抬高与压低1例,R波振幅升高为4例,QRS波时限延长为2例,心肌QT离散度≤70ms为2例。Q波延长判断心肌存活的敏感性是87.5%,特异性是85.6%,准确性是86.7%,阳性预测值是87.5%,阴性预测值是85.6%;ST段抬高判断心肌存活的敏感性是50.0%,特异性是42.9%,准确性是46.7%,阳性预测值是50.0%,阴性预测值是42.9%;ST段抬高与压低判断心肌存活的敏感性是37.5%,特异性是85.6%,准确性是60.0%,阳性预测值是75.0%,阴性预测值是54.5%;R波振幅升高判断心肌存活的敏感性是37.5%,特异性是42.9%,准确性是40.0%,阳性预测值是42.9%,阴性预测值是37.5%;QRS波时限延长判断心肌存活的敏感性是25.0%,特异性是71.4%,准确性是46.6%,阳性预测值是50.0%,阴性预测值是45.5%;QT离散度判断心肌存活的敏感性是75.0%,特异性是71.4%,准确性是73.3%,阳性预测值是75.0%,阴性预测值是71.4%。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结果显示,在检测陈旧型Q波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Q波时限延长心肌存活方面与99mTc-MIBI/18F-FDG SPECT双核素显像检测心肌存活结果相比较,有显着性意义(P=0.009),二者有较高符合度。结论:1.平板运动试验评价Q波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是可行的,平板运动试验中Q波延长和QT离散度≤70ms是主要观测指标。2.在冠心病单支病变陈旧性Q波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中Q波延长判断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和SPECT双核素心肌存活检测检测符合度高。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心肌存活性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检查手段。3.在部分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区域内仍有相当数量的存活心肌,对此类患者进行存活心肌检测可为进一步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挽救梗死相关区域内存活心肌的提供依据。

张博雅[7](2007)在《QT离散度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存在的差异程度,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代表心室肌兴奋恢复时间不一致的程度。测定QT离散度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方法简单、经济,QT离散度作为一项预测冠心病猝死、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许多临床报告认为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早期再灌注疗效、估计心肌梗死面积、预测AMI的并发症及评价心肌梗死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评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发生有一定价值。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术后QT离散度的测定及对术后临床事件的随访,分析冠心病患者经PCI治疗后QT离散度的变化,评价的PCI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探讨QT离散度对冠心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的行PCI术住院患者1067例作为研究组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阴性的患者213例做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860例(67.1%),女性患者420例(32.9%),年龄为25~91岁,平均60.1±8.2岁。对研究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结果等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两组,AMI的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条标中的两条):(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患者血清CK-MB峰值>正常2倍)。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根据心绞痛发作的性质、特点、发作时体征和发作时心电图改变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等,综合判断,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结果阴性。急性心肌梗死组45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61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中,277例行直接PCI(是指对症状发作≤12小时的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不溶栓的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与支架),53例行补救PCI(是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药物溶栓治疗90分钟以后仍未出现充分的再灌注征象,即溶栓失败时,立即行PCI,目前溶栓未达充分的再通指TIMI血流0~2级),127例行择期PCI(是指症状发作>12小时就诊的患者人院后症状缓解,病情平稳后7~10日行PCI或溶栓成功后7~10日行PCI)。对所有行PCI治疗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0.4~5.4年,平均2.3±1.8年,采用电话、信访、门诊复查及再次住院复诊方式,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及病情变化和服药情况。心源性死亡的判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事件发生时的临床表现及过程,常规检查及心电图,由接诊医生确定为死亡,对于事件发生至死亡小于6小时者定为心源性猝死。合计随访患者994例,随访率93.16%,失访患者73例,失访率6.84%。分别对AMI患者、UA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无症状存活组、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再入院组、心源性猝死组。检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的QT离散度。QT离散度的测定:采用美国生产的GE Marquette MAC 5000心电图机在术前、术后三天做同步12导联心电图,所有心电图测量至少在8个导联以上。以T波降支或其切线与等电位交界为QT间期终点,U波明显时以T波与U波之间的切迹为终点,各导联连测3个QT间期,取平均值,测定QT间期最大值(QTmax)和QT间期最小值(QTmin),QT间期的计算单位均为ms。QTd=QTmax-QTmin。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SD),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冠心病PCI治疗组术前QTd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41.10±4.36 ms vs 27.88±2.08ms,P=0.00),术后QTd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且差值存在统计学意义(30.84±7.37ms vs 27.84±1.99ms,P=0.013);冠心病PCI治疗组术后QTd较术前明显减小(30.84±7.37ms vs 41.09±4.36ms,P=0.00),而正常对照组造影前后QTd无明显差异(27.84±1.99ms vs 27.88±2.08ms,P=0.49)。②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PCI术后QTd较术前QTd均明显缩小,差值存在统计学意义,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QTd缩小程度更显着(45.13±3.40 ms vs 37.61±4.58ms,P=0.00;38.08±1.81ms vs 25.77±4.37ms,P=0.00)。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两组间的QTd,术前AMI组QTd明显高于UA组,术后AMI组QTd仍高于UA组,且差值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45.13±3.40ms vs 38.08±1.81ms,P=0.00;37.61±4.58ms vs 25.77±4.37ms,P=0.00)。③比较AMI发病6小时内行PCI治疗组、发病6~12小时之间行PCI治疗组和发病7~10天行PCI治疗组间的QTd,术前三组之间的QTd比较:发病6小时内行PCI治疗组明显小于发病6~12小时之间行PCI治疗组和发病7~10天行PCI治疗组,而发病6~12小时之间行PCI治疗组和发病7~10天行PCI治疗组之间没有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43.42±2.26ms vs 46.94±2.30ms,P=0.011;43.42±2.26ms vs 46.69±2.32ms,P=0.17;46.94±2.30ms vs 46.69±2.32ms,P=0.214),术后三组之间的QTd的比较:发病6小时内行PCI治疗组明显小于发病6~12小时之间行PCI治疗组和发病7~10天行PCI治疗组,而发病6~12h行PCI治疗组也小于发病7~10天行PCI治疗组(33.48±2.27ms vs 38.19±3.22ms,P=0.00;33.48±2.27ms vs 40.80±4.47ms,P=0.00;38.19±3.22ms vs 40.80±4.47ms,P=0.00)。比较各组内QTd值,PCI术后较PCI术前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48±2.27ms vs 43.42±2.26ms,P=0.00;38.19±3.22ms vs 46.94±2.30ms,P=0.00;40.80±4.47ms vs46,69±2.32ms,P=0.00)。④对于AMI患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PCI术前、PCI术后QTd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单支病变组明显小于双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明显小于三支病变组(44.66±3.67ms vs 46.22±2.11ms vs 46.57±2.49ms,P=0.023;36.16±3.80ms vs 0.77±4.38ms vs 42.64±4.04ms,P<0.00),PCI术后QTd较术前QTd减小值,单支病变组减小程度最大,其次是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减小程度最小(8.49±2.35ms vs 5.45±2.66ms vs 3.93±1.72ms,P=0.00);对于UA患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PCI术前、PCI术后QTd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单支病变组明显小于双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明显小于三支病变组(36.84±1.4ms vs 38.14±1.47ms vs 39.92±1.23ms,P=0.017;23.42±4.13ms vs 27.99±3.26ms vs 30.96±4.90ms,P<0.00),PCI术后QTd较术前QTd减小值,单支病变组减小程度最大,其次是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减小程度最小(13.42±3.91ms vs 10.25±2.90ms vs 8.16±4.23ms,P=0.00)。对于AMI患者,在单支病变组中,前降支组、回旋支组、右冠状动脉组术前QTd、术后QTd以及术前术后QTd减小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3.68±2.25ms vs 45.39±4.62ms vs 45.44±4.10ms,P=0.21;35.89±3.00ms vs 37.87±4.40ms vs 37.67±3.91ms,P=0.14;7.79±1.46ms vs 7.51±1.68ms vs 7.77±2.83ms,P=0.09);对于UA患者,在单支病变组中,前降支组、回旋支组、右冠状动脉组术前QTd、术后QTd以及术前术后QTd减小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6.96±1.12 ms vs 37.02±1.71 ms vs 37.05±1.31 ms,P=0.27;24.90±4.27ms vs 24.45±2.85ms vs 24.67±4.40ms,P=0.44;12.06±3.77ms vs 12.57±2.83ms vs 12.38±4.03ms,P=0.11)。对于AMI患者,在双支病变组中,前降支+回旋支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组、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组术前QTd、术后QTd以及术前术后QTd减小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5.72±3.62ms vs 46.07±3.01ms vs 46.98±2.52ms,P=0.21;39.44±4.26ms vs 39.16±2.69ms vs 40.87±3.37ms,P=0.08;6.28±2.74ms vs 6.91±2.71ms vs 6.11±2.54ms,P=0.13)。对于UA患者,在双支病变组中,前降支+回旋支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组、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组术前QTd、术后QTd以及术前术后QTd减小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9.55±2.35ms vs 37.78±2.43ms vs 39.16±1.67ms,P=0.09;27.84±2.01ms vs 25.81±2.91ms vs 26.97±2.02ms,P=0.16;11.70±1.70ms vs 11.97±2.52ms vs 12.09±3.15ms,P=0.08)。⑤在随访的AMI患者中,无症状存活组、ACS再入院组术后QTd较术前QTd明显降低(44.02±3.44ms vs 35.57±3.42ms,P=0.00;46.71±2.48ms vs 38.00±2.61ms,P=0.00),但两组之间降低幅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别(8.45±2.46ms vs 8.71±2.19ms,P=0.296)。心源性猝死组术后QTd较术前QTd略降低(46.72±2.78ms vs 43.06±3.51ms,P=0.00),降低幅度均明显低于无症状存活组和ACS再人院组(3.65±1.90 ms vs 8.45±2.46ms,P=0.00;3.65±1.90 ms vs 8.71±2.19ms,P=0.00)。在随访的UA患者中,无症状存活组、ACS再入院组术后QTd较术前QTd明显降低(37.16±2.96ms vs 23.09±3.91ms,P=0.00;38.94±3.29ms vs 25.14±3.16ms,P=0.00),两组之间降低幅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别(14.07±3.29ms vs 13.79±2.25ms,P=0.27)。心源性猝死组术后QTd较术前QTd明显降低(37.78±3.16ms vs 30.02±3.55ms,P=0.00),降低幅度均明显低于无症状存活组和ACS再入院组(7.75±2.41 ms vs 14.07±3.29ms,P=0.00;7.75±2.41 ms vs 13.79±2.25ms,P=0.00)。结论:①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明显延长,PCI可降低两组患者的QTd,提高心脏的电稳定性,进而能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②PCI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QTd减小程度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说明PCI治疗对缩短UA患者QTd的作用大于对AMI患者的QTd,UA患者从PCI术中受益更大。③急性心肌梗死后介入治疗施行越早则减小QTd的效果越好,患者受益越大。④QTd大小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呈正相关,QTd值越大,表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越大;QTd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位置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位置的指标。⑤PCI术后QTd减小程度小的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高。PCI术前和术后的QTd变化可作为AMI患者、UA患者及PCI治疗远期预后的预测指标。后QTd值,如此大样本的QTd研究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2.本研究完成了994例患者的随访,发现QTd对于评价PCI术后的长期预后有重要价值,PCI术后QTd减小程度可作为PCI远期预后的预测指标。3.从QTd减小的程度对预后影响的角度证实了AMI患者PCI治疗越早越好。

李罡,刘建勋[8](2005)在《近年非核医学方法在心肌缺血后心肌存活性无创评价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挽救缺血心肌的介入性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广泛开展,以及在抗心肌缺血的药物疗效评价方面慢性动物实验技术的发展,心肌缺血后心肌存活性的无创伤评价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研究的报道很多,除其中占大部分的核医学方法外,在其他方面,如医学影像学方法、心电图以及敏感的生物化学方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对该方面内容作了综述。

余辅君,罗义,李广镰,潘宜智,曾冲[9](2005)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直接PCI且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AMI患者228例。病例分AMI发病6h内(150例)和6h以上(78例)两组。测算和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天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心率校正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并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间期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但术后QT离散度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较术前显着减小(P<0·01),且发病6h以内组显着小于发病6h以上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分别为14·6%和27·7%(P<0·05)。结论成功的介入治疗能显着减小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改善患者近期预后;介入治疗施行得越早则减小QT离散度和改善近期预后的效果越好。

贝春花,罗义,李广镰,潘宜智,曾冲[10](2004)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较完整的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38例,测算术前和术后第1天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心率校正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病例分心肌梗死发病6 h内(72例)和6 h以上(66例)两组。结果两组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间期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但术后QT离散度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较术前显着减小(P<0.01),且发病6 h内组显着小于发病6 h以上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4.2%和7.6%(P=0.394)。结论成功的介入治疗能显着减小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介入治疗施行越早则减小QT离散度的效果越好。

二、急性心肌梗死时QT离散度与心肌存活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心肌梗死时QT离散度与心肌存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一、中医学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认识
        (一) 心悸的中医源流
        (二) 心悸的病因病机
        (三) 心悸的治疗
        (四) 小结
    二、室性期前收缩的现代研究
        (一) 关于室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现代认识
        (二)、室性期前收缩的现代治疗
        (三) 小结
    三、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立题依据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病人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终止试验、脱落病例及剔除病例的标准及处理
        (六) 分组方法
        (七) 药品的选择
        (八) 治疗方案
        (九) 观察指标
        (十)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十一) 安全性指标
        (十二) 对照和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 、治疗前一般情况和基线情况
        (二) 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的动态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指数
        (三) 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
        (四) 研究期间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讨论
    一、黄春林教授关于心律失常的治疗经验及学术观点
        (一) 治疗心律失常的中医经验
        (二)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切入点
        (三)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二、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研究思路
        (一) 复脉颗粒的临床应用
        (二) 复脉颗粒的基础研究
        (三) 复脉颗粒降低QT离散度、心肌耗氧、血小板聚集率作用的依据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
        (一)、复脉颗粒和稳心颗粒组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和分析
        (二)、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之外的作用
        (三)、复脉颗粒降低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血小板聚集率的意义
    四、本课题的创新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一) 本课题的创新性
        (二) 本课题的临床指导意义
    五、存在问题及展望
    六、结语
        (一) 研究结果总结
        (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CARTO电压标测、心肌流量储备分数和冠脉零血流压对家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存活心肌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应用CARTO电压标测识别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存活心肌的研究
    1. 内容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准备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实验动物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
        1.4 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
        1.5 本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存活心肌的识别方法
        1.6 应用CARTO系统识别存活心肌
        1.7 病理组织学检测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应用心肌流量储备分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存活心肌的研究
    1. 内容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准备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实验动物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
        1.4 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
        1.5 球囊堵塞前后记录家猪前降支FFR_(myo)数值
        1.6 动物模型制备后的检测与处理
        1.7 病理组织学检测
        1.8 比较模型制备前后心肌流量储备分数的变化
        1.9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应用冠脉零血流压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存活心肌的研究
    1. 内容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准备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实验动物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
        1.4 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
        1.5 心梗模型制备前后测算家猪前降支Pzf数值
        1.6 动物模型制备后的检测与处理
        1.7 病理组织学检测
        1.8 比较模型制备前后零血流压数值的变化
        1.9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识别存活心肌的技术进展
综述二 心电学方法评价冠心病存活心肌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编的学术专着
导师评阅表

(5)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与双核素心肌显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存活心肌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6)平板运动试验与99mTc-MIBI/18F-FDG SPECT双核素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论文正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致谢

(7)QT离散度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论文正文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资料:
    1.2 直接PCI操作方法和围手术期用药:
    1.3 研究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四、急性心肌梗死时QT离散度与心肌存活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05)
  • [2]复脉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D]. 肖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08)
  • [4]CARTO电压标测、心肌流量储备分数和冠脉零血流压对家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存活心肌的评价研究[D]. 林涛.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8)
  • [5]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与双核素心肌显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存活心肌比较[D]. 李隽.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4)
  • [6]平板运动试验与99mTc-MIBI/18F-FDG SPECT双核素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D]. 高宁. 昆明医学院, 2008(09)
  • [7]QT离散度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D]. 张博雅. 天津医科大学, 2007(06)
  • [8]近年非核医学方法在心肌缺血后心肌存活性无创评价中的应用[J]. 李罡,刘建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05)
  • [9]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 余辅君,罗义,李广镰,潘宜智,曾冲. 广州医药, 2005(05)
  • [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J]. 贝春花,罗义,李广镰,潘宜智,曾冲.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4(09)

标签:;  ;  ;  ;  ;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及心肌活力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