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法相宗没落原因新论

唐代法相宗没落原因新论

一、唐代法相宗的衰落原因新论(论文文献综述)

宛盈[1](2021)在《玄奘、窥基二塔铭的建立与文本流传——兼论开成间长安僧团之面貌》文中研究指明玄奘、窥基是唐代声名煊赫、创宗立説的高僧,开成年间追立的塔铭揭示了他们少爲人知的身後遗事。本文以前人利用较少的玄奘、窥基二塔铭爲基础史料,复盘长安僧衆建立塔铭的艰难过程;藉《窥基塔铭》末尾衔名,解析开成年间以安国寺爲首、活跃於长安的僧团情貌;关於《窥基塔铭》何以在圆仁《日本国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録》中留下史迹,本文亦将给出文本流传路径的相关推想。

杨珏[2](2021)在《文化交流视域下的遣唐学问僧道昭、玄昉研究 ——以法相宗的传播为中心》文中提出

张智源[3](2021)在《《净眼因明论》与《自叙帖》比较研究》文中认为

孙春晖[4](2018)在《从唯识学到唯识心理学 ——中国本土心智系统学说》文中指出唯识学被认为是东方心理学思想宝库。然而,中国本土唯识学并未受到主流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实际上,唯识学的理论体系缜密严谨,概念范畴精炼准确,思想外延丰富全面,相较于概念零碎、体系松散的西方心理学体系而言,表现出了诸多理论优势。而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心理学理论的系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西方心理学及神经科学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认识论的层面仍然存在许多迷雾;相反,唯识学的思想体系对心智系统进行了精细的分析,能够加深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架构的理解。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做了如下工作:(1)从宏观的身—心—境系统、常观的经验主体结构、微观的心智系统细节三个水平,在现代化的语境下对唯识学中的心理学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2)基于唯识学中的心智系统思想,探究了在人工心智系统(人工智能)的构建中应考虑的若干问题。(3)在对唯识学心智系统理论体系整理的基础上,对“唯识心理学”这一学术范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辨析,并探讨了其当代学术价值。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唯识学中蕴含着内容丰富、概念严谨、体系完整的心理学思想,从多种视角对心智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2)唯识学的理论观点能够与现代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相兼容。(3)唯识心理学是一门以心智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三科、八识、百法等理论体系为框架,以现象学为范式,以禅定为根本方法的中国本土心理学。(4)唯识心理学对于心理学内部两种主义的统一,以及对于自然心智和人工心智的统一而言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杨剑霄[5](2017)在《唐代法相唯识宗衰败原因新探》文中研究指明在玄奘弟子中,窥基、普光无疑占据着中心位置,特别是窥基完成《成唯识论》正式确立核心地位,也由此成为唯识宗的实际领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武则天执政起,因玄奘僧团前朝色彩浓重等原因,而与以窥基为首的慈恩寺系关系紧张,佛教的中心也偏移至西明寺。正因为此,窥基在最应发展唯识宗的时期被逼离开长安,赴各地行化,唯识宗也逐渐脱离佛教的中心舞台。玄宗之时,唯识三祖慧沼因犯金刀之谶及坚持弥勒信仰等因素,正犯玄宗禁忌。这无疑促使唯识宗彻底走向衰败。

李谷乔[6](2011)在《唐代高僧塔铭研究》文中指出塔铭是释氏的志幽文字,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涉佛文体。塔铭出现得很早,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雏形,此后不断演化,渐成规模。唐代是塔铭创作极为繁盛的时期,有众多文学家参与其中,如李邕、王维、李华、独孤及、梁肃、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皎然等等,这些文学巨匠参与写作,无疑使得唐代塔铭体制渐备、变化转多,更具思想性、文学色彩和欣赏价值。我们翻检各种唐代文献总集,共查找出唐五代时期的塔铭四百余篇,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文献资料。从地理分布上看,当时这些塔铭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及其近郊区域;此外,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构成了塔铭的两条分布带;而以相州、沙州和韶州为中心,又形成了唐代塔铭分布在北、西、南的三个分中心。不过,经过一千多年的悠长岁月,陵谷变迁、风雨蚀化,以及人为损毁、战乱兵燹等等磨难,唐代塔铭石刻只有极少数留存至今,这成为石刻学研究的珍贵资料。本文主要从文学、社会文化学、佛教史等角度,对唐代的塔铭文献做概论式介绍。唐代塔铭的内容,除了要记载塔主的生卒年月、籍里族出、个人行迹外,通常还会写明塔主的教派思想、传承世系、生平荣耀及其所处时代的重大涉佛事件。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大体可以看出唐代塔铭反映了佛徒的基本生存理念,一方面是精神上追求“空”的佛学理念;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取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而显现出的现实思维特点。唐代塔铭的写作特色,首先是在文体上形成了前“序”后“铭”的写作模式。“序”用以记叙高僧生平功德,可以说是一篇人物传记;“铭”的内容则是对高僧的褒扬,相当于文末附上的颂词。序文既有骈体,也有散体;铭则一定是韵文。其次,在行文中,唐代塔铭有两大特点,一是好发议论,二是使用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品貌德识。关于塔铭的作者,我们依其身份,初步分为佛门弟子和文人官吏两大类。大体讲,佛门弟子写的塔铭世俗心很重,他们或看重塔主生前的地位、荣耀;或吹捧亡者的神异力量,以迷惑世俗人心;或情谊拳拳,痛切哀恨亡友的辞世。总之,佛徒应有的“万法皆空”的理念,在这些写塔铭的和尚笔下,是极少流露出来的。文人官吏为佛徒撰写塔铭,这在唐代也很常见。其中,官员们撰写塔铭,或为家族中出家的亲人写塔铭;或因为迷信神异之术,而作肤浅的铭文;或是真正体悟了佛理妙道,出于尊崇而为高僧写塔铭。总之,他们写作塔铭的动机和心态差异很大。而文人写作塔铭,则普遍深入佛理。本文重点分析了王维、李华、独孤及、梁肃、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人撰写的塔铭,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宗派倾向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余论部分,第一篇,我们重点依据塔铭文献,对禅宗史上着名的“定祖之争”的经过与原因加以解析。第二篇,我们分析了朝鲜塔铭中的汉文化元素,认为半岛塔铭是以唐代塔铭为典范的,在佛教思想、人物刻画手法、行文特色等方面,都明显借鉴了唐人塔铭的写作经验。总之,塔铭发展到唐代才真正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时期塔铭的结构模式、写作特点,以及作品流露的佛教理念,作者对佛教的把握与认知等等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晓翔[7](2010)在《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传因明是在汉地传承与发展的因明,从古至今,已呈现出明显的五个发展阶段。本文以两条交织的主线贯串于五大发展阶段,其一是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历程和概况,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石,二是对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状况的考察,即是研究的最终目标,其中探讨了汉传因明传承的特点、规律,以及研究与发展的趋势,并研究了汉传因明兴衰的原因及影响。第一至五章是从两个方面对汉传因明的五个发展阶段的细致考察,第六章是对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整体研究。第一章,古因明的传入。主要研究了古因明传入的背景及概况,并提炼了《方便心论》、《回诤论》、《瑜伽师地论》、《顺中论》、《显扬圣教论》、《阿毗达磨集论》和《如实论》等古因明典籍的基本理论内容,阐述了古因明传入的影响,以及未能广为传播的原因。第二章,新因明的传入与弘扬。在探讨新因明传入背景和概况的基础上,研究了玄奘对因明本土化的贡献,窥基、神泰、文轨、慧沼、智周、净眼和义净等法师的因明思想,以及在家众吕才的因明思想,并关注了儒释之辩,考察了因明传入日本、朝鲜的情况,以及唐代因明的地位及影响。第三章,衰微期的因明传承。在考察宋、明时期因明传承状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延寿、真界、王肯堂、明昱、智旭等学者的因明思想;并反思了因明衰微的原因。第四章,汉传因明的复苏与传承。考察了20世纪初汉传因明复苏的背景,五十年代以前因明研习高潮期的主要表现和成就,以及五十至七十年代汉传因明缓慢发展的原因和状况。概述了这一时期因明传承与研究的特点:以在家学者为研究主体,以文献校勘、翻译、整理为重点,以因明基本理论的阐释为中心,并开始关注因明与逻辑的比较研究,开创了汉传因明研究的新局面。第五章,汉传因明的复兴、研究与发展。详细论述了20世纪后期汉传因明复兴与研习的状况,以及21世纪初汉传因明的研究与发展;并探讨了当代因明研究的几个特点:研究主体多样化,研究领域扩大化,研究内容集中化、理论化,研究方法、角度多元化,因明研究有序化等。关注了因明研究的焦点问题,如因明论着的翻译、对勘研究,同品、异品的定义及相关问题的论争,因三相的研究,因明论式的研究,唯识比量的研究,因明“喻”的研究,因明中谬误的研究,因明学者的思想研究,发展史方面的研究,因明的比较研究,因明的应用研究,因明划归佛家(教)逻辑之辩,因明与《文心雕龙》的关系,汉传因明研究的得失,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并尽可能为客观、科学地解决部分学术争议问题创造条件。第六章,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特点、省思及展望。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与时代特征,与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并随佛教、唯识宗的兴衰而兴衰;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其宗教色彩逐渐减弱,并且影响日渐广泛;其研究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型。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受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及传统思维方式、学者主观因素、因明自身因素和弘传对象的制约;要保持汉传因明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注重因明功用性的发挥。汉传因明的研究还需要与中国文化建设、世界文化交流和佛教自身发展相结合。

骆海飞[8](2009)在《释守培研究》文中认为守培法师(1884—1955年)是临济正宗第四十四世传人,民国时期的高僧大德,在中国佛教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守培思想深邃,才学横溢,人品高洁,与印光、兴慈比肩而立,当之无愧的佛门龙象。守培的思想主要涉及儒、释两个方面,对佛学义理的阐发是其思想的重心。守培倡导儒释合流,其儒释融通思想,含摄人性论与善恶观、夫子之道与圣人之心两个方面。守培的佛学思想则宗本于《楞严经》与《大乘起信论》,以“真常唯心”一系的理论为依托。对于《楞严经》的研究,守培颇有新得,又能自成一家。在其代表作《楞严经妙心疏》中,守培以“显密圆通,顿渐俱备”八字总摄《楞严》全经,指出显教以成无上道为体、密教以归无所得为体,以破妄显真、修因证果为用,以摄一切法归如来藏为其宗旨;同时,对于经文中诸如徵心与破妄、单位与复位、等觉与妙觉、十类生与十二类等的相关细节,做出别开生面的解读,既言之成理,又有案可据。《大乘起信论》属于唯识旧译,守培对《起信论》不仅深信不移,而且推崇备致,在守培,《起信论》是佛灭后发扬大乘的元始论,此论汇集佛教精义,言简而意深,实为大藏精髓,人间至宝。与此同时,守培崇尚唯识古学,非议唯识今学,指出中土唯识学以旧译为是、新译为非,主张用真谛的唯识旧译代替玄奘的唯识新译,从而回复唯识学的本来面目。此外,守培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皆有一定的造诣,其为人与品行堪称一代宗师,亦颇值一提。《释守培研究》在对相关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提炼出守培的主要思想,然后,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与分析,彰显出守培思想的独特性、深刻性,从而,对守培的思想及其贡献,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给出合理的历史定位,以期唤起学界、教界对守培及其思想的认识与重视。

王慧慧[9](2008)在《唐代唯识学发展脉络及其在敦煌地区的流传》文中研究指明唯识学思想自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土,在唐代逐渐正统化,并形成了自己的宗派,这主要得益于玄奘个人的重要贡献。本文在充分肯定玄奘法师个人贡献的前提下,认为玄奘虽对唯识宗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但却不是创宗立派之人。这样,将玄奘引入的新唯识思想分为三个派系进行研究,以研习唯识思想的高僧为线索梳理唯识学的发展脉络;同时,因为敦煌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与玄奘唯识学有关的文献、壁画资料,本文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理,试图了解唯识学在敦煌地区的流传状况。全文共分四部分。绪论部分说明了选题的原因、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特点。第二部分在分析宗派产生的背景的前提下,将玄奘的唯识思想分为三个派系,以人物为线索分析唯识学的发展脉络及其传承,同时分析唯识宗消亡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针对的是敦煌地区,通过高僧信仰状况、现有唯识学文献以及壁画三个部分,分析唯识学在敦煌发展状况,其中涉及唯识学传入敦煌的始末,在中唐时期得到弘扬的原因等等。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刘邦凡[10](2007)在《中国知网收录的因明论文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因明的文章为文献,分析了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因明研究的状况。初步得出:因明研究一直未能有较大的发展,不仅研究深度有待发展,而且数量也很少,只占所有收录逻辑学文章的百分之一;作者老年化程度较高,面临后继乏人的景况。

二、唐代法相宗的衰落原因新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代法相宗的衰落原因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1)玄奘、窥基二塔铭的建立与文本流传——兼论开成间长安僧团之面貌(论文提纲范文)

绪 言
一 筚路蓝缕: 长安兴教寺《玄奘塔铭》及《窥基塔铭》的建立
二 风雨欲来: 《窥基塔铭》衔名所见开成前後长安僧团面貌
三 文本流传: 关於圆仁目録中《窥基塔铭》来源的推想
结 语

(4)从唯识学到唯识心理学 ——中国本土心智系统学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与研究设计
    1.1 心理学的学科境遇
        1.1.1 西方心理学的分裂危机
        1.1.2 本土心理学谋求发展
        1.1.3 人工智能时代的心理学理论诉求
    1.2 唯识学及相关心理学研究
        1.2.1 唯识学的发展轨迹
        1.2.2 唯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及其价值
        1.2.3 心理学与唯识学交叉研究现状
        1.2.4 心理学与唯识学交叉研究评析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2 唯识学的体系与基本概念
    2.1 唯识学的知识体系
    2.2 唯识学的基本概念
        2.2.1 现象经验的主体:心识
        2.2.2 现象对象的本质和属性:五法三自性
        2.2.3 经验主体的构成要素:三分说或四分说
        2.2.4 唯识的含义
    2.3 本文涉及的其他主要概念
3 宏观的身心境系统模型:蕴处界三科
    3.1 蕴处界三科概述
        3.1.1 五蕴的含义
        3.1.2 十二处与十八界的含义
        3.1.3 三科之间的对应关系
    3.2 三科涉及的心理学议题
        3.2.1 五蕴与心智系统模型的关系
        3.2.2 五蕴与自我体认的形式
    3.3 三科体系与人工心智主体的构建
4 常观的经验主体结构模型:八识
    4.1 八识概述
        4.1.1 外源物理信息显现进程:前五识
        4.1.2 内源心理信息显现进程:第六识—意识
        4.1.3 自我本体信息附加进程:第七识—末那识
        4.1.4 后台全局信息转化进程:第八识—阿赖耶识
    4.2 八识说涉及的心理学议题
        4.2.1 法境:意识的信息来源
        4.2.2 我执说与现代自我理论的比较
        4.2.3 第八识本体论及八识整体结构
        4.2.4 八识说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比较
    4.3 八识与人工心智主体的构建
        4.3.1 心智主体的层次结构
        4.3.2 八识在人工心智主体中的实现
5 微观的心智系统细节模型:五位百法
    5.1 五位百法概述
        5.1.1 五位百法的含义
        5.1.2 百法与三科的对应关系
    5.2 心智系统的具体功能或状态:心所法
        5.2.1 心智系统的轴心流程:遍行心所
        5.2.2 轴心流程的重要补充:别境心所
        5.2.3 心智运作的附加状态:有记心所
        5.2.4 心所法涉及的心理学议题
        5.2.5 心所法在人工心智系统中的实现
    5.3 知觉的元素:色法与心不相应行法
        5.3.1 物质性知觉元素:色法
        5.3.2 色法的分类标准及心理学意义
        5.3.3 抽象性知觉元素:心不相应行法
        5.3.4 色法和心不相应行法在人工心智系统中的意义
6 总讨论:从唯识学到唯识心理学
    6.1 唯识学心智系统的完整框架
    6.2 唯识心理学的界定
        6.2.1 唯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6.2.2 唯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6.3 唯识心理学的理论优势及学术价值
        6.3.1 唯识心理学的理论优势
        6.3.2 唯识心理学在完善心理学体系方面的价值
        6.3.3 唯识心理学在构建人工心智方面的价值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唐代法相唯识宗衰败原因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奘门的人员构架:普光、窥基的特殊性
二、武后当政与慈恩之衰
三、避圆测亦或避武氏:窥基离京之原因
四、金刀之谶与弥勒信仰:法相宗衰败之原因

(6)唐代高僧塔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唐代塔铭概说
    第一节 树塔立碑——唐代僧人的丧葬习俗
    第二节 唐代塔铭的地理分布及留存情况
    第三节 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第二章 唐代塔铭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唐代塔铭的内容
        一、籍里族出
        二、宗派思想及传承
        三、生平荣耀
        四、重大涉佛事件的记述
    第二节 唐代塔铭的思想
        一、万法皆空的佛学理念
        二、争取生存利益的处世态度
第三章 唐代塔铭的写作特色
    第一节 文体结构
        一、序
        二、铭
    第二节 艺术手段
        一、传述事件——叙议结合
        二、描写人物——形神并重
第四章 唐代塔铭作者探析
    第一节 佛门子弟
    第二节 文人官吏
附论
    一 塔铭中的六祖之争
    二 中古时期朝鲜塔铭的汉文化元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主要内容、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古因明的传入
    第一节 古因明传入的背景及概况
        1.1.1 古因明传入的背景
        1.1.2 古因明传入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传入的古因明典籍探究
        1.2.1 方便心论
        1.2.2 回诤论
        1.2.3 瑜伽师地论
        1.2.4 顺中论
        1.2.5 显扬圣教论
        1.2.6 阿毗达磨集论
        1.2.7 如实论
    第三节 古因明传入的影响及哲学省思
        1.3.1 古因明传入的影响
        1.3.2 哲学省思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因明的传入与弘扬
    第一节 新因明的译传
        2.1.1 新因明译传的背景及概况
        2.1.2 译文的增删及本土化
    第二节 佛家对因明的弘扬
        2.2.1 玄类对因明的发展
        2.2.2 窥基的因明思想研究
        2.2.3 神泰的因明研究
        2.2.4 文轨的因明研究
        2.2.5 慧沼的因明研究
        2.2.6 智周的因明研究
        2.2.7 净眼的因明研究
        2.2.8 义净的因明研究
    第三节 在家众的因明研习
        2.3.1 揭示了因明的学科性质
        2.3.2 注解因明
        2.3.3 披露了因明中一些矛盾之处
        2.3.4 关于因明术语的认知
        2.3.5 对玄奖译文的质疑
        2.3.6 合理的改进意见
        2.3.7 “极微说”与“太极说”的统一
    第四节 儒释之辩
        2.4.1 儒释之辩的起因
        2.4.2 儒释之辩的过程及内容
        2.4.3 儒释之辩的结果
    第五节 汉传因明的传出及弘扬
        2.5.1 因明传入日本
        2.5.2 因明传入朝鲜
    第六节 唐代因明的地位及影响
        2.6.1 开创了因明研习的先河
        2.6.2 推动了佛教的繁荣
        2.6.3 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
        2.6.4 丰富了中国逻辑的内容及体系
        2.6.5 推进了因明“本土化”进程
        2.6.6 在家众因明研习对后世的影响
        2.6.7 对国外因明传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衰微期的因明传承
    第一节 衰微期因明传承的背景与概况
        3.1.1 宋代因明传承的背景及概况
        3.1.2 明代因明传承的背景及概况
    第二节 衰微期的因明传承与研究
        3.2.1 延寿的因明研究
        3.2.2 真界的因明思想
        3.2.3 王肯堂的因明思想
        3.2.4 明显的因明研究
        3.2.5 智旭的因明研究
    第三节 因明衰微的原因及反思
        3.3.1 因明的兴衰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
        3.3.2 与佛教、唯识宗的兴衰密切相关
        3.3.3 文献资料匾乏
        3.3.4 因明自身的因素
        3.3.5 学者主观因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传因明的复苏与传承
    第一节 20世纪初因明的复苏
        4.1.1 因明复苏的背景及原因
        4.1.2 汉传因明的复苏
    第二节 五十年代前因明研习高潮的出现
        4.2.1 因明开始走进学校的课堂
        4.2.2 大量通论性着作出现
        4.2.3 研究性论着问世
        4.2.4 因明典籍的译注整理取得突破
    第三节 五十至七十年代汉传因明的缓慢发展
    第四节 近现代因明传承与研究的特点
        4.4.1 以在家学者为研习主体
        4.4.2 以文献校勘、翻译、整理为重点
        4.4.3 以因明基本理论的阐释为中心
        4.4.4 开始关注因明与逻辑的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传因明的复兴、研究与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后期汉传因明的复兴与研究
        5.1.1 因明人才的培养
        5.1.2 因明相关学术会议召开
        5.1.3 文献资料收集出版
        5.1.4 大量学术成果涌现
    第二节 21世纪初汉传因明的研究与发展
        5.2.1 因明学术会议相继召开
        5.2.2 学术组织与交流平台相继建立
        5.2.3 因明研究取得新的发展
        5.2.4 加强了因明人才的培养
    第三节 当代汉传因明研究的主要问题
        5.3.1 因明论着的翻译、对勘研究
        5.3.2 同品、异品的研究
        5.3.3 因三相的研究
        5.3.4 因明论式的研究
        5.3.5 唯识比量的研究
        5.3.6 因明“喻”的研究
        5.3.7 因明的谬误研究
        5.3.8 因明学者的思想研究
        5.3.9 发展史方面的研究
        5.3.10 因明的比较研究
        5.3.11 因明的应用研究
        5.3.12 因明划归佛家(教)逻辑之辩
        5.3.13 因明与《文心雕龙》的关系
        5.3.14 汉传因明研究的得失
        5.3.15 其他方面的研究
    第四节 当代因明研究的特点
        5.4.1 研究主体多样化
        5.4.2 研究成果深入化、多样化
        5.4.3 研究角度多元化
        5.4.4 研究方法丰富化
        5.4.5 研究内容集中化、理论化
        5.4.6 研究领域扩大化
        5.4.7 因明研究有序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特点、省思及展望
    第一节 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特点
        6.1.1 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及特征
        6.1.2 与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6.1.3 随佛教、唯识宗的兴衰而兴衰
        6.1.4 宗教色彩逐渐减弱
        6.1.5 影响日渐广泛
        6.1.6 汉传因明的研究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型
    第二节 对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省思
        6.2.1 社会政治因素的直接影响
        6.2.2 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影响
        6.2.3 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与制约
        6.2.4 学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6.2.5 弘传对象的限制
        6.2.6 因明自身因素的制约
        6.2.7 因明功用性的重视和发挥
        6.2.8 保持汉传因明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节 汉传因明研究与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6.3.1 研究内容趋于广泛深入
        6.3.2 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性
        6.3.3 因明人才及成果更加多样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8)释守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守培法师的生平及其着作
第二章 守培法师《楞严经妙心疏》思想研究
    第一节 《楞严经》的传译与真伪
        一、初辨文献上所起之疑
        二、辨文理上所起之疑
        三、辨字句上所起之疑
    第二节 宏观把握《楞严经》
    第三节 微处精研《楞严经》
        一、对相关义理的研究
        二、对相关文句的研究
第三章 守培法师的唯识学思想
    第一节 破斥法相非议唯识
        一、佛教源流考证
        二、唯识古学与唯识今学
    第二节 力挺《起信论》解读唯识学
        一、力挺《起信论》
        二、守培的唯识学思想
第四章 守培法师的儒释融通思想
    第一节 人性论与善恶观
    第二节 夫子之道与圣人之心
第五章 守培法师的人品德操及其他成就
    第一节 守培的人品与德操
    第二节 守培的文艺才华及其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按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一、相关论文
    二、相关着作
后记

(9)唐代唯识学发展脉络及其在敦煌地区的流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三、本文的研究意图
第二章 唐代唯识学的发展史略
    第一节 新唯识思想的传入及成立宗派的背景
    第二节 唐代唯识学的传承体系
        一、唯识宗的正统传承谱系
        二、西明系的传承
        三、研习唯识学的其他高僧
    第三节 唯识宗式微的原因探讨
第三章 唐代唯识学在敦煌地区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新唯识思想的传入敦煌的时间
    第二节 敦煌高僧与唯识学
        一、昙旷与敦煌唯识学的发展
        二、法成与敦煌唯识学的发展
        三、研习唯识学的其他高僧
    第三节 表现唯识宗主旨的经变画流行
    第四节 与唐代唯识学有关的敦煌卷子
    第五节 新唯识思想在吐蕃时期河西兴盛的原因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后记

四、唐代法相宗的衰落原因新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玄奘、窥基二塔铭的建立与文本流传——兼论开成间长安僧团之面貌[J]. 宛盈. 中华文史论丛, 2021(04)
  • [2]文化交流视域下的遣唐学问僧道昭、玄昉研究 ——以法相宗的传播为中心[D]. 杨珏. 广西大学, 2021
  • [3]《净眼因明论》与《自叙帖》比较研究[D]. 张智源.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4]从唯识学到唯识心理学 ——中国本土心智系统学说[D]. 孙春晖. 苏州大学, 2018(01)
  • [5]唐代法相唯识宗衰败原因新探[J]. 杨剑霄. 北京社会科学, 2017(04)
  • [6]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 李谷乔. 吉林大学, 2011(08)
  • [7]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张晓翔. 南开大学, 2010(07)
  • [8]释守培研究[D]. 骆海飞.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9(11)
  • [9]唐代唯识学发展脉络及其在敦煌地区的流传[D]. 王慧慧. 兰州大学, 2008(01)
  • [10]中国知网收录的因明论文综述[A]. 刘邦凡. 200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标签:;  ;  ;  ;  ;  

唐代法相宗没落原因新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