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旱作农业建设效果与经验

呼和浩特旱作农业建设效果与经验

一、呼和浩特市旱作农业建设的成效与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1](2021)在《清水河县农村电商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戚迎龙[2](2020)在《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机制及其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西辽河流域农业用水量的逐年增加,导致地下水超采的问题日益突出,必然要求限制农业水资源的使用,而推行节水优先的用水理念,要求有适宜的灌溉技术配合科学合理的水分调控手段才能兼顾稳产和节约农业水资源。基于当地的背景和需求,围绕西辽河流域玉米灌溉技术的优选、分阶段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及水分消耗利用的调控机制、农业水模型比选及使用过程中的参数敏感性和模拟精度问题,开展了田间试验和模型模拟研究,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覆膜提高了玉米生育前期及快速生长期的叶面积指数,缩短了群体冠层发育时间。在播后75d内提高了 1m 土层贮水量达3.9%~15.7%,冠层发育完全后接近或小于裸地。土壤热增减随水分供应与消耗呈现交替循环的波动性,覆膜明显增加了生育前期及快速生长期土壤温度,5cm 土层75d多得到44.92℃的日均地积温,显着表现在井灌水和降雨后至地温回升期,能稳定地温振幅且在土壤冷凉时获得更多的地积温。综合效益分析得出膜下滴灌仅技术效果得分最高,而覆土浅埋滴灌获得经济效益最高分0.369和环境效益最高分0.577使其总分1.012排序第一,优选为适宜的灌溉技术。(2)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参数±10%变化时全生育期土壤蒸发量E、作物蒸腾量T、蒸散量ET最大值较最小值分别高18.72%、25.37%、19.9%。模拟E的敏感参数为土壤表层可蒸发水量TEW、生长中期基础作物系数Kcb(mid),其全局敏感性指数为0.662、0.321,是不敏感参数均值的33.6~69.4倍。模拟T的敏感参数为根系不受水分胁迫的临界土壤贮水量Wj、Kcb(mid)、田间持水量Wfc,其敏感性指数为0.569、0.485、0.455,是不敏感参数均值的34.5~43倍。(3)AquaCrop和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比较相似地表达了冠层发育到最大而未开始衰减期间玉米对土壤水分的消耗过程,而对快速生长期与后期1m 土层贮水量SWS的模拟差异大。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低估SWS的情形较多,AquaCrop模型多数情况模拟正负偏差分布较均匀而在SWS偏低时会高估。AquaCrop模型描述各生育期蒸散量ETstage因亏水情形而变化的能力略优于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2 模型模拟 ETstage 的均方根误差 NRMSE 分别为 8.158%~9.510%、5.980%~15.022%。AquaCrop的模拟精度总体略优,推荐为适宜于当地覆土浅埋滴灌的玉米水分管理模型。(4)分阶段亏水(0.6ETc)对玉米冠层覆盖度CC影响最小的情形是初期亏水(DI-α),不会影响生殖阶段的冠层水平。快速生长期亏水(DI-β)降低冠层快速发育期间CC的同时会持续影响至生殖阶段。中期亏水(DI-γ)会降低冠层维持在最大水平的持续时间而引起冠层早衰。初期及快速生长期连续亏水(DI-αβ)明显降低了生殖阶段CC。快速生长期及中期连续亏水(DI-βγ)削弱冠层的程度最深。相比全生育期充分灌溉FI,单阶段亏水降低了 3.27%~10.91%的最终生物量B,2阶段连续亏水减少B达16.84%~25.86%。分阶段亏水不同情形玉米籽粒产量Y由高而低排序为:DI-α、DI-β、DI-γ、DI-αγ、DI-αβ、DI-βγ,初期亏水不显着影响籽粒产量。初期或快速生长期亏水均能促使更多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籽粒,而生殖阶段亏水会降低收获指数HI,不同情形2阶段亏水均降低了HI。快速生长冠层期间亏水会持续影响到中期蒸散量ETmid,会削弱生殖阶段蒸腾能力,而初期亏水并不降低ETmid。初期亏水对生育期总蒸散量ET影响程度最小,冠层快速生长期间或生殖过程的单个生育阶段亏水均显着降低了 ET。相比充分灌溉FI,相邻2阶段连续段亏水处理DI-αβ、DI-βγ降低了10.40%~12.32%、12.01%~13.14%的ET。初期亏水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显着高于单阶段亏水发生在生殖阶段的WUE,2阶段连续亏水对Y和WUE均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快速生长期及中期连续亏水的WUE最低。生长初期0.6ETc的亏水可做到节水增效稳产,是最佳的分阶段亏水调控方式。(5)AquaCrop模型原始参数不能有效描述不同分阶段亏水情形对作物系统产生的变化,本研究校准取得的一套修正模型参数可获得较好的模拟精度,各项模拟指标的平均绝对误差比原始参数低25.39%~67.08%。模型对CC、Bi(随时间变化的生物量)测量值较低和较高时模拟精度高,而对CC快速变化阶段模拟误差大,在茎叶快速生长的前半段会明显高估生物量。模拟充分灌溉CC的NRMSE为7.523%~9.865%,模拟单阶段、相邻2阶段连续亏水CC的NRMSE分别为6.395%~18.714%、11.935%~19.537%;模拟Bi时充分灌溉、单阶段亏水、相邻2阶段连续亏水的NRMSE分别为 10.718%~11.810%、12.852%~20.372%、17.588%~26.033%。AquaCrop 模型对全生育期充分灌溉情形模拟效果更好,而有水分亏缺时误差增大,2阶段连续亏水情形下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状况的模拟精度明显降低,模型使用时须注意此缺点而避免决策失误,此模型描述生物量与作物蒸腾的关系及水分亏缺的响应程度方面仍须从机理方面做出改进。

高靖[3](2020)在《托克托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现代农业给我们带来高效率、高产量、高生产率和大量丰富多彩的农产品的同时,也给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危机,如土壤侵蚀、土地盐碱化、化肥和农药用量的上升导致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面临生态的严重危机,各个国家都在摸索未来农业的前进方向,生态农业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开始成为各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健康发展的新途径。内蒙古托克托县作为由贫困转变为富强的农业大县,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地盐碱等制约农业良性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变污染现状,近些年开始探索和应用生态农业。托克托县作为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研究托克托县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必要性。本文以内蒙古托克托县如何发展生态农业为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收集整理数据,从托克托县生态农业发展的成果剖析出目前托克托县在生态农业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生态农业发展实践性不足、生态农业人财物投入不到位和发展节约型农业条件欠缺。本文试图以原因为依据,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为托克托县生态农业发展提出良性的建议,为托克托县生态农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托克托县虽然一直以农业为地区发展主业,但其发展生态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内蒙古托克托县多年处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贫困县,相对落后于南方发达城市,许多国内生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托克托县运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只有因地制宜的为托克托县找到问题对策,才能使托克托县生态农业快速、有序的发展。

王晓霞[4](2020)在《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阶段,农业要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发展的总体方向,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业产业化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引领者,所以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应重视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快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本论文根据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融合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着眼于内蒙古杂粮产业化龙头企业——呼和浩特市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蒙清农业公司),通过其“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创客中心+项目”的发展模式;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发展环境,进一步重点分析其绿色化、智慧化、优质化、品牌化、多元化的典型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并从公司层面和社会层面分析其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成效,为更多杂粮企业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案例经验。通过梳理蒙清农业公司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政府、企业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促进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也为其他地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为促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刘洋[5](2020)在《清水河县北堡乡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文中提出随着乡村生活水平以及精神面貌的不断提升,乡村发展日新月异,已经迈入崭新的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部分村庄已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地北堡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东南部,面积约为525km2,209国道穿境而过。北堡乡南抵山西省,东北与韭菜庄乡接壤,北与城关镇相连,西邻单台子乡。着名的旅游景点有北堡乡明长城、老牛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传统古村落口子上村、清代四公主德政碑等。论文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对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总结概括,并运用到北堡乡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根据清水河县北堡乡的现状,将“传承红色文化、续写黄土情缘”定为设计主题,将清水河县北堡乡空间规划为“一环、二带、五心、五片区”,“一环”是指乡村生态旅游环,“二带”是指北堡长城休闲旅游带、红色基地精品旅游带,“五心”是指阳湾子村、暖泉村、桦树沟村、老牛坡村、碓臼坪村,“五片区”是指老牛坡红色旅游区、古城民俗度假区、特色窑洞体验区、乡村生态观光区、长城文化融合区,并在每个功能区内进行详细的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对清水河县北堡乡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分析与研究,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将重点突出黄土高原独有地形、红色旅游文化、传统民居窑洞等,在保护、传承清水河县北堡乡地域文化的同时,为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马德广[6](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赤峰市敖汉旗政府推动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进一步促进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战略部署。论文分析了敖汉旗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落后原因,并在熟知敖汉农村地区拥有的特色资源:荣获全球环境500佳称号生态环境优质、特色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做法,构建敖汉旗政府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路径: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康养基地;加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持续推进农田整治,优化山区耕作环境;依靠史前文化遗迹以及自然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发展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沙棘种植基地。为敖汉旗农村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敖汉旗农村产业的发展。

刘晓永[7](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Karlis Rokpelnis[8](2016)在《基于不同视角与感知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政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国以来,中国在防止土地退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人进沙退”的省级行政单位。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理生态环境复杂,经济较为落后,人口相对边缘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环境、经济以及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生态环境方面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主要关注领域。本论文从多学科角度入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官方文件和文献分析、气象数据分析、访谈、参与观察、堆排序(pile-sort)和堆排序数据的多维尺度分析等,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陶乐县与同心县两地草地与土地退化管理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论文首先论证了干旱半干旱草地的根本属性是系统性。目前中国的监管体系目标为系统性的上地评估,但相关学术文献与专家的论点均显示该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足。学术界强调不同视角对土地条件变化感知的重要性,现有文献里计算宁夏土地退化程度差异较大,但是在于这种感知差异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宁夏草地土地质量报告上的一系列矛盾。其次,本论文在总结村、乡、县、省各级草地管理监测体系与评估报告机制的基础上发现评价体系越全面,植被指标越被重视。两个研究地点草地状况的官方报告表明,两地都表现出随整体的植被覆盖度和生产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和其他植被质量指标也越来越高。再次,本论文从研究地点气候因素的角度展开进一步分析,从降水量的历年变异(variance)情况来看,同心与陶乐都恰好处在平衡和非平衡生态系统之间。因此两地的放牧与耕地压力的降低可能并不会直接导致草地生物量的长期增加。随着年平均气温增加且年总降水量下降,茂密植被长期覆盖的可能性降低。现行土地利用监管体系重点在于土地承受压力的减小,但是本论文的气候条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地区土地使用压力的减小对防止土地退化没有积极影响。最后,本论文在草原健康监测报告和区域气候分析背景下应用民族生态学(ethnoecology)方法检验当地农牧民对土地动态变化的感知,揭示了同心和陶乐两个社区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研究显示,在陶乐实施沙漠绿化工作,当地农牧民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与监测报告相符,而在同心所进行的土地退化防治手段制约了农牧民的生计,研究显示当地群众意识不到土地退化,也感知不到政策落实之后的土地恢复。这种差异是用一系列堆排序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证实的。由此看来,当地农牧民对土地变化的感知与预防土地退化政策的实施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对预防土地退化政策有影响的地区,当地农牧民感知与官方报告相符;对预防土地退化政策无影响的地区农牧民不但感知不到土地退化的状态,也感知不到报告里所论述的解决方案。总之,本论文总结目前宁夏草地管理监测体系的数据上报过程过于简单,以此数据为基础的分析报告在当地应用非常有限,草地监测报告没有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土地局势。通过目前的草地监测体系无法全面地评估土地变化与气候、社会经济、生态因素的相互关系,因此,监测结果的实用性非常有限。在参与到预防土地退化对策并从中受益、而且生计不受此政策限制的地区,农牧民对土地变化情况的感知与官方报告相同。这表明,今后草地监测体系的发展应涵盖更广泛的监测指标和更多的自我反思。未来如果想要使监测数据和土地变化的感知情况达到一致,当地农牧民对于土地退化防治对策的积极参与是十分必要的。

吴秀荣[9](2016)在《武川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乡土地理内容作为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从新课程角度看,这有助于实现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从地理教学的原则看,可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家乡,既能引导学生学以实用,又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能力。从社会影响看能有效调动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地理教育的关注,使其成为一个积极宣传地理教育的大门,并不断的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然而,由于笔者任教地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发展水平有限,尤其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案例研究处在比较滞后的状态。基于此,本论文将对武川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案例研究,设计出与高中地理教材相呼应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案例,能够对武川县地理教育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薄弱状态做出相应的补充,这是本论文的着力点。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归纳法,通过对武川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案例开发与研究,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的必修Ⅰ、Ⅱ、Ⅲ为基本内容,根据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搜集、筛选和整理原则,细致地整理出武川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然后针对当地学生的学情和发展状况,设计了典型教学案例。通过课堂教学中利用,并不断实践和改进,得出以下结论:不同地区的研究者们可借鉴本论文归纳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搜集、筛选与整理的原则,对自身研究地域进行研究时可重复利用,所以具有可推广性;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代替教科书上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高且易接受,有一定实效性。对学校其他地理教师也具有参考价值,并可以应用于其教学过程中,所以有应用价值。本论文第一部分论述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和案例设计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笔者利用文献研究法,对乡土地理以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归纳了乡土地理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并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以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案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足点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依据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搜集、筛选和整理原则,利用文献阅读、实地考察、调查法和网络搜集法对乡土资源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并对基于高中地理教材的武川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了分析,根据附录内容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结合武川县当地的乡土特征,初步总结出了高中地理课程资源中可实践于武川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容。第三部分依据案例设计原则,设计了武川县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应用分析。

张丽微[10](2014)在《《地理Ⅰ》的野外实践活动案例开发 ——以呼和浩特周边地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教学活动的发展要求。因此,现代的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多种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注重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教学活动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学的一次重要的改革和进步。它是对传统地理教学方式的补充与发展;是一种强调实施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加深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及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本文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选取湘教版《地理I》中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行动研究等方法,对部分呼和浩特周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考察研究,并利用其资源对湘教版《地理I》的实践活动进行案例开发。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在借鉴前人对地理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本文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二部分:从教育学、心理学及地理学方面探讨了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的理论依据。阐述了野外实践活动案例开发的四个原则:典型性原则、集中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参与性原则。第三部分: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地理I》实践活动的内容、《地理I》野外实践活动的目的这三个方面对《地理I》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四部分:在《地理I》实践活动研究的基础上,对呼和浩特周边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如何开展野外实践活动的过程,并对其中的部分地点进行了实地考察。第五部分:论述了野外实践活动案例的组成,并从地质地貌类、气象气候类、水文类、土壤生物类这四方面展示了详细完整案例设计,提出了野外实践活动案例的运用及开发特点。第六部分:结合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概括出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呼和浩特市旱作农业建设的成效与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呼和浩特市旱作农业建设的成效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机制及其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评价与优选
        1.2.2 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与水分利用的影响及其灌溉调控机制
        1.2.3 农业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1.2.4 基于双作物系数理论估算蒸发蒸腾量的模型模拟
        1.2.5 AquaCrop模型对作物-土壤系统的模拟
    1.3 小结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与方案
        2.2.1 地膜覆盖对滴灌土壤水热的调控及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评价优选
        2.2.2 模拟蒸发蒸腾量及田间土壤水分动态的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2.2.3 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水分亏缺调控机制的试验研究
        2.2.4 玉米覆土浅埋滴灌应用不同模型的精度比选
        2.2.5 AquaCrop模型对玉米分阶段亏水情形系统模拟与精度分析
    2.3 田间观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2.3.1 土壤基础理化性质
        2.3.2 玉米株高及冠层发育
        2.3.3 玉米地上生物量
        2.3.4 玉米氮磷钾养分含量
        2.3.5 土壤含水率
        2.3.6 蒸发蒸腾量
        2.3.7 土壤温度
        2.3.8 玉米籽粒产量
    2.4 模型与算法
        2.4.1 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
        2.4.2 AquaCrop模型
        2.4.3 拓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EFAST)
    2.5 数据统计方法
        2.5.1 数据运算及统计指标
        2.5.2 模拟误差评价
3 覆膜对滴灌土壤水热的调控及玉米灌溉技术评价优选
    3.1 覆膜对玉米冠层发育及滴灌土壤水热的影响
        3.1.1 覆膜对滴灌玉米冠层叶片发育的影响
        3.1.2 覆膜对滴灌土壤1m土层贮水量的影响
        3.1.3 覆膜对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
        3.1.4 覆膜对滴灌土壤水热动态的影响
    3.2 西辽河流域玉米节水灌溉技术评价与优选
        3.2.1 技术优选方法与评价模型构建
        3.2.2 各评价指标值及数据规范化处理
        3.2.3 构造比较矩阵与判断矩阵
        3.2.4 矩阵计算与层次排序
        3.2.5 一致性检验
        3.2.6 各节水灌溉技术总得分及其综合评价
    3.3 小结与讨论
        3.3.1 讨论
        3.3.2 小结
4 覆土浅埋滴灌分阶段水分亏缺对玉米生长、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4.1 各生育阶段的蒸散发耗水量
    4.2 玉米冠层发育过程
    4.3 最终生物量、籽粒产量及其收获指数
    4.4 全生育期蒸散发耗水总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4.5 小结与讨论
        4.5.1 讨论
        4.5.2 小结
5 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参数及ET_0的气象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5.1 浅埋滴灌典型种植区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的气象参数敏感性分析
        5.1.1 数据运算过程
        5.1.2 气象因子与ET_0的相关性
        5.1.3 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指数
        5.1.4 不同条件下ET_0的分布
    5.2 基于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的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5.2.1 模型运算所须的田间试验数据
        5.2.2 数据处理与敏感性检验运算流程
        5.2.3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指数
        5.2.4 敏感参数对土壤蒸发及作物蒸腾的影响
        5.2.5 土壤蒸发、作物蒸腾总量为最值条件下的耗水过程
    5.3 小结与讨论
        5.3.1 讨论
        5.3.2 小结
6 AquaCrop与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模拟土壤水及蒸散发的精度对比
    6.1 AquaCrop与Dual Crop Coefficient模型的参数化及精度评价指标
    6.2 不同模型模拟土壤水分的对比
        6.2.1 生育期土壤贮水量连续模拟值与离散测量值
        6.2.2 土壤贮水量模拟值和测量值的关系
        6.2.3 模拟土壤贮水量的误差评价指标
    6.3 不同模型模拟各生育阶段蒸散发耗水量对比
        6.3.1 蒸散发耗水量的模拟值和测量值
        6.3.2 蒸散发耗水量模拟值和测量值的关系
        6.3.3 模拟各生育阶段蒸散发耗水量的误差评价指标
    6.4 小结与讨论
        6.4.1 讨论
        6.4.2 小结
7 AquaCrop模型对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的系统模拟与精度分析
    7.1 AquaCrop模型的参数化及精度评价指标
    7.2 AquaCrop模拟冠层覆盖度
        7.2.1 冠层覆盖度CC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对比
        7.2.2 冠层覆盖度CC模拟误差分析及变化趋势
    7.3 AquaCrop模拟生物量积累
        7.3.1 生育期内地上生物量Bi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对比
        7.3.2 生物量Bi模拟误差分析及变化趋势
    7.4 AquaCrop模拟总蒸散量和水分生产力
        7.4.1 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对比
        7.4.2 模拟误差分析及变化趋势
    7.5 AquaCrop模拟最终生物量、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
        7.5.1 模拟值与测量值的对比
        7.5.2 模拟误差分析及变化趋势
    7.6 小结与讨论
        7.6.1 讨论
        7.6.2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揭示了滴灌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的调控机制
        8.1.2 综合评价选出了适宜节水灌溉技术
        8.1.3 揭示了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水分亏缺的调控机制
        8.1.4 取得了模型全局敏感参数并探讨了玉米田蒸散发耗水结构变化的成因
        8.1.5 基于分阶段亏水试验对比了2个模型的模拟精度而选出适宜模型
        8.1.6 获得了一套适宜的作物-水模型参数并找到模型精度的变化规律
    8.2 本文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托克托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评述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发展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生态农业
        2.1.2 生态农业模式
        2.1.3 循环农业
    2.2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2.3 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循环经济理论
        2.3.3 成本收益理论
第三章 托克托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3.1 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方法
        3.1.1 发展沿黄生态走廊农业建设工程
        3.1.2 着力打造循环农业经济
        3.1.3 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
    3.2 依托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
        3.2.1 依托合作社发展稻渔综合种植
        3.2.2 依托合作社发展秸秆综合利用
        3.2.3 依托合作社发展废旧地膜循环再利用
    3.3 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
        3.3.1 推广科学灌溉技术
        3.3.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3.3 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第四章 托克托县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4.1 生态农业发展新方法实践性不足
        4.1.1 沿黄生态走廊农业建设工程生态治理压力大
        4.1.2 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受工业污染制约
        4.1.3 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管理欠缺
    4.2 依托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条件不足
        4.2.1 合作社生态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4.2.2 合作社科技人员严重缺乏
        4.2.3 合作社生态农业发展农用机械缺乏
    4.3 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条件欠缺
        4.3.1 生产方式落后
        4.3.2 技术体系薄弱
        4.3.3 体制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促进托克托县生态农业良性发展的对策
    5.1 提高生态农业发展新方法的操作性
        5.1.1 加强沿黄生态地区生态保护
        5.1.2 提高污染企业环保意识
        5.1.3 加强对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管理
    5.2 为合作社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5.2.1 政府加大政策投入吸引科技人才
        5.2.2 增加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
        5.2.3 增加生态农业的机械投入
    5.3 改善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条件
        5.3.1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5.3.2 建立技术体系支撑
        5.3.3 创新农业发展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背景目的意义
        1.1.1 背景
        1.1.2 目的
        1.1.3 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1.2.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杂粮
        2.1.2 农业高质量发展
        2.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现代化发展
        2.2.2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产业融合理论
3 蒙清农业公司发展状况
    3.1 蒙清农业公司基本情况
        3.1.1 蒙清农业公司简介
        3.1.2 蒙清农业公司组织架构
    3.2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发展模式
        3.2.1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3.2.2 “公司+创客中心+项目”的发展模式
    3.3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发展内外环境分析
        3.3.1 宏观层面:“政府+市场”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3.2 中观层面:有效的合作机制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3.3 微观层面:发展战略和管理为其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4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4.1 绿色化发展路径
        4.1.1 开展旱作农业集雨灌溉
        4.1.2 采用中药喷洒种子、轮作种植方式
        4.1.3 采用全覆膜精量穴播种植方式
        4.1.4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4.2 智慧化发展路径
        4.2.1 利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4.2.2 采用半自动化生产和全程可追溯体系
        4.2.3 采用多种网络销售方式
    4.3 优质化发展路径
        4.3.1 选取优势地理位置种植杂粮
        4.3.2 进行杂粮标准化种植
        4.3.3 实行统一的农资供应
    4.4 品牌化发展路径
        4.4.1 注重品牌塑造
        4.4.2 进行品牌宣传
    4.5 多元化发展路径
        4.5.1 开发多样化的产品
        4.5.2 发展杂粮餐饮业
        4.5.3 开展乡村体验旅游活动
        4.5.4 开办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5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
    5.1 公司层面
        5.1.1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5.1.2 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5.2 社会层面
        5.2.1 带动农民收入增加
        5.2.2 利用农村闲置资源
        5.2.3 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5.2.4 节约资源
        5.2.5 促进杂粮文化传播
6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的问题与挑战
    6.1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6.1.1 杂粮种子研发不足
        6.1.2 覆膜种植会带来地膜残留问题
        6.1.3 杂粮精深加工的常态化产品少
        6.1.4 智慧农业设施作用有限
        6.1.5 乡村体验项目少且时间短
    6.2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面临的挑战
        6.2.1 作物抵御灾害能力不足
        6.2.2 发展资金不足
        6.2.3 缺乏专业化技术人才
        6.2.4 缺乏适应性好的农业机械
7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议
    7.1 政府方面
        7.1.1 宣传普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理念
        7.1.2 不断完善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7.1.3 积极培养引进农业人才
        7.1.4 加强农资研发创新力度
        7.1.5 健全农业高质量发展监管机制体制
    7.2 蒙清农业公司方面
        7.2.1 严格把握产品质量
        7.2.2 选用绿色合格农资产品
        7.2.3 进一步改良杂粮种子、机械
        7.2.4 不断开发杂粮深加工产品
        7.2.5 创新乡村体验项目和营销手段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清水河县北堡乡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辨析
    2.1 乡村旅游
    2.2 乡村景观
    2.3 景观规划
3 国内外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发展现状
    3.1 国外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发展现状
    3.2 国内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发展现状
    3.3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3.3.1 台湾清境农场
        3.3.2 日本合掌村
        3.3.3 德国卡尔斯草毒庄园
        3.3.4 案例总结
4 项目概况
    4.1 地理区位
    4.2 自然条件
    4.3 项目区基本概况
        4.3.1 交通现状
        4.3.2 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4.3.3 社会经济条件
    4.4 旅游资源调查分类评价
        4.4.1 调查分类
        4.4.2 定量评价
        4.4.3 定性评价
    4.5 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4.5.1 客源市场分析
        4.5.2 客源市场定位
5 规划与设计总则
    5.1 规划与设计依据
        5.1.1 国家法律法规
        5.1.2 行业标准、规范
        5.1.3 相关政策、地方文件
    5.2 主题定位
    5.3 规划与设计原则
        5.3.1 生态保护原则
        5.3.2 以人为本原则
        5.3.3 保护传统文化原则
    5.4 设计目标
6 总体规划
    6.1 总体构思
    6.2 规划结构
    6.3 功能分区
        6.3.1 分区原则
        6.3.2 功能分区介绍
7 景观节点详细设计
    7.1 老牛坡红色旅游区景观节点设计
        7.1.1 游客服务中心
        7.1.2 时光故事馆
        7.1.3 红色农家小院
        7.1.4 生态停车场
        7.1.5 传统古村落
    7.2 特色窑洞体验区景观节点设计
        7.2.1 窑洞文化体验点
        7.2.2 人民剧场
        7.2.3 走西口主题乐园
    7.3 古城民俗度假区景观节点设计
        7.3.1 古城人家
        7.3.2 特色种植园
    7.4 长城文化融合区景观节点设计
        7.4.1 北堡明长城观景点
        7.4.2 自驾游营地
    7.5 乡村生态观光区景观节点设计
        7.5.1 乡村景观步道
        7.5.2 北堡养生吧
8 专项规划
    8.1 铺装专项设计
    8.2 服务设施设计
        8.2.1 标识标牌分类
    8.3 基础设施设计
    8.4 植物景观设计
        8.4.1 植物配置原则
        8.4.2 植物种植设计方法
        8.4.3 植物选择
        8.4.4 造景形式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乡村振兴背景下赤峰市敖汉旗政府推动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1.国内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2.国外乡村复兴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乡村振兴战略
        2.产业发展及产业发展主体
    (二)理论基础
        1.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2.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二、敖汉旗乡村产业发展成就及特色优势资源
    (一)敖汉旗乡村产业发展成就
        1.经济实力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2.二三产业有所发展
        3.优势农业提质增效,“山野经济”发展
    (二)敖汉旗特色优势资源
        1.荣获“全球环境500 佳”称号——生态环境优质
        2.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3.特色农产品
三、敖汉旗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产业发展执行主体效率低下,存在政府缺位
        1.基层管理体制不健全,行政效能低下
        2.产业发展相关规章、政策不健全
        3.农村人才引入机制不健全
    (二)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1.农村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
        2.农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专业化参与积极性较低
        3.产业以农业为主,产业链短
    (三)乡村产业发展保障不足
        1.国家级贫困县,发展资金不足
        2.人才流失严重
四、敖汉旗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一)国内经验借鉴
        1.四川成都崇州市五星村经验借鉴
        2.河北省平泉市乡村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二)国外经验借鉴
        1.美国乡村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2.日本乡村产业发展经验启示
五、敖汉旗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一)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康养基地
    (二)加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三)继续推进农田整治,优化山区耕作环境
    (四)依靠史前文化及优质生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五)发展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
    (六)打造沙棘种植基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8)基于不同视角与感知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政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目录
第一章 关于旱地退化感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引言
        一 土地与旱地的的概念
    第二节 走进系统性土地退化的界定
        一 将“土地退化”视为系统性趋向
        二 系统均衡与非平衡分析
    第三节 系统范式下土地退化评估
        一 视角与感知的作用
        二 视角与感知的含义
    第四节 宁夏土地退化现状
        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概况
        二 土地政策干预的影响和结果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标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 研究区概况
        二 进度安排
        三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管理和监理的破碎化对土地退化系统评价造成的挑战
    第一节 管理体制垂直的破碎化
    第二节 行政性的景观破碎化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监测的现状
        一 国家级研究现状
        二 区域一级研究现状
        三 地方政府草原监测
    第一节 宁夏自治区和两个研究地点的监测报告
    第二节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平衡和非平衡土地体系的界线——以宁夏陶乐与同心为例
    第一节 利用气候因素判断生态系统是否平衡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研究地点气候因素分析
        一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 同心和陶乐年度气候变异
        三 气候变化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研究案例分析
    第一节 民族志研究方法优缺点分析
        一 同心县DGY村:土地退化治理对生计的影响
        二 陶乐SKL村:土地退化及治理中的农牧民生计状方式
    第二节 不同的生计方式影响农牧民对土地的看法
        一 以开垦沙漠改良土地为生计方式的SKL村
        二 困于旱地农业和灌溉农业之间的DGY村
    第三节 民族志收集分析结果
    第四节 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一 两个社区相同点
        二 两个社区偏好的比较
        三 土地状况的评估
        四 土地状况评价的堆排序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讨论
    第二节 结论
        一 草原研究和管理数据的分散化
        二 平衡生态系统和非平衡生态系统的监测
        三 农民对土地退化感知的受限因素
    第三节 建议
参考书目
附录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附录Ⅳ
    附件Ⅴ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ENGLISH VERSION

(9)武川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1. 从学生的视角
        2. 从教师的视角
        3.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1. 乡土
        2. 乡土地理
        3. 课程资源
        4. 地理课程资源
        5.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6. 教学案例
    (五)研究现状
        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研究现状
        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案例研究现状
一、武川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筛选
    (一)武川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搜集、筛选与整理
        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搜集、筛选与整理的原则
        2. 武川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搜集与筛选的具体方法和内容
    (二)基于高中地理教材的武川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二、武川县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一)武川县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2. 符合新课程标准原则
        3. 为学生服务原则
        4. 要遵循实践性原则
    (二)武川县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步骤
        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活动建议
        2. 武川县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3. 典型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
    (三)案例的应用结果分析
三、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地理Ⅰ》的野外实践活动案例开发 ——以呼和浩特周边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一、 野外实践活动案例开发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一) 野外实践活动案例开发的基础理论
    (二) 野外实践活动案例开发的原则
二、 《地理 I》的野外实践活动分析
    (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
    (二) 《地理 I》的实践活动内容
    (三) 《地理 I》的野外实践活动目的
三、 《地理 I》的野外实践活动的资源调查
    (一) 呼和浩特周边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概况
    (二) 《地理 I》野外实践活动的实地考察
四、 《地理 I》的野外实践活动的案例设计
    (一) 野外实践活动案例的组成
    (二) 野外实践活动案例的设计
    (三) 野外实践活动案例的运用
    (四) 野外实践活动案例开发的特点
五、 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质地貌类考察案例
附录2 土壤生物类考察案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呼和浩特市旱作农业建设的成效与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水河县农村电商发展路径研究[D]. 张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覆土浅埋滴灌玉米分阶段亏水调控机制及其模拟研究[D]. 戚迎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3]托克托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 高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4]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D]. 王晓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清水河县北堡乡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D]. 刘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乡村振兴背景下赤峰市敖汉旗政府推动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 马德广.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7]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8]基于不同视角与感知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政策管理研究[D]. Karlis Rokpelnis.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9]武川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案例研究[D]. 吴秀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10]《地理Ⅰ》的野外实践活动案例开发 ——以呼和浩特周边地区为例[D]. 张丽微.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呼和浩特旱作农业建设效果与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