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分析

一、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辉[1](2021)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心绞痛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161.72±7.93) mg/dl、甘油三酯(194.97±10.71) mg/dl低于对照组的(187.01±9.01)、(231.17±19.02) mg/dl,心绞痛发作次数(2.17±0.72)次/周少于对照组的(4.27±0.41)次/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2](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研究说明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孙怿泽,王哲义,唐卓然,黄乐曦,赵海滨[3](2021)在《理气活血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理气活血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7月。筛选出理气活血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和R3.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8个研究,总样本量7 467例,干预措施包括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理气活血滴丸、冠心丹参滴丸、心可舒片、血府逐瘀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共8种理气活血类中成药。结果显示,心绞痛疗效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速效救心丸(0.815)>复方丹参滴丸(0.804)>银丹心脑通软胶囊(0.801)>冠心丹参滴丸(0.447)>心可舒片(0.444)>血府逐瘀胶囊(0.378)>理气活血滴丸(0.247)>复方丹参片(0.063)。心电图疗效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速效救心丸(0.790)>冠心丹参滴丸(0.784)>血府逐瘀胶囊(0.734)>理气活血滴丸(0.569)>心可舒片(0.519)>银丹心脑通软胶囊(0.362)>复方丹参滴丸(0.242)>复方丹参片(0.000)。综合2个结局指标,速效救心丸、冠心丹参滴丸、血府逐瘀胶囊疗效较佳。结论: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可优选速效救心丸,但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该结论仍需开展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4](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研究指明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袁琛皓[5](2018)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了解患者出院后复方丹参滴丸的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出院后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及其他相关因素与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关系,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定义使用复方丹参滴丸≥28天为暴露组,纳入山东省八家三甲中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访其出院后复方丹参滴丸的使用情况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数据,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及其相关因素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1.随访结果:本研究共随访1452例心肌梗死患者,完成随访1210例,无法取得联系或不合作者242例,失访率16.7%,随访时间6个月6年9个月,平均(32.4±17.8)个月。2.复方丹参滴丸使用情况:暴露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28天)207例,非暴露组993例,其中强暴露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6个月)72例,中暴露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3个月且<6个月)64例,弱暴露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28天且<3个月)71例。3.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随访期间发生的终点事件依次为心血管再入院(27.60%)、心源性死亡(14.05%)、再发心肌梗死(7.85%)、急性心力衰竭(8.34%)、血运重建(5.70%)、严重心律失常(4.38%)。4.卡方检验结果:各暴露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与非暴露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暴露(OR=0.313,95%CI=0.119-0.897)、强暴露(OR=0.140,95%CI=0.042-0.468)是心源性死亡的保护因素,抗栓药物治疗是再入院(OR=0.524,95%CI=0.364-0.753)和再发心肌梗死(OR=0.524,95%CI=0.364-0.753)的保护因素。年龄是心源性死亡(OR=1.073,95%CI=1.054-1.093)、急性心力衰竭(OR=1.073,95%CI=1.048-1.099)的危险因素,合并2型糖尿病是心源性死亡(OR=2.247,95%CI=1.601-3.153)、急性心力衰竭(OR=2.032,95%CI=1.335-3.092)的危险因素。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降低心肌梗死患者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的风险,使用复方丹参滴丸6个月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获益更大。

刁宇,陆敏灵,谭红声,彭思禹,周注宏[6](2018)在《近十年间复方丹参方制剂的研究》文中认为通过文献检索知网、万方、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分析20072017年复方丹参制剂相关的文献,对复方丹参制剂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为今后复方丹参制剂的研究提供一个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刘彦风[7](2018)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06,P<0.05);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发生时间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98,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李加栋,韩琳琳,朱月霞,王頔,商战平[8](2017)在《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200例》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200例。方法方便选取从该院2016年1—12月患有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100例/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口服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口服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临床疗效以及心绞痛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予以不同治疗方法后,常规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67%,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有效率为57%,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有效率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药效吸收性好,治疗效果更为显着。

刁宇[9](2018)在《复方丹参膜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备一种复方丹参膜剂,提取丹参,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辅以冰片为组方,配以可食用高分子材料为膜剂基质,制备一种具有能够在口腔溶解,吸收的膜剂。筛选最优膜剂制备工艺;借助精密仪器设备,建立简洁,高效,准确的复方丹参膜剂质量控制方法。在完善了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的基础之上,观察并测定复方丹参膜剂的的各项指标的稳定性,为实际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提取工艺中,通过对2015版《中国药典》的丹参,三七的提取工艺的优化,并确定最终提取方案。在制备工艺中,以复方丹参膜剂的成膜时间,外观性状,韧度和厚度,溶解时间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处方优化,考察PVA17-88,CMC-Na及甘油的用量,并得出最佳方案,并进行验证。在复方丹参膜剂的含量测定中,其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丹酚酸B使用RP-HPLC的外标法进行测定,在复方丹参膜剂中的三七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中使用一测多评法。在薄层鉴别中,对膜剂中的丹参,三七成分进行了鉴别。在膜剂稳定性考察中,以膜剂的外观性状,薄层鉴别,含量为指标,进行加速试验,考察复方丹参膜剂的稳定性。结果:复方丹参膜剂的提取工艺可较好地提取丹参,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15%PVA17-88、2%CMC-Na、15%甘油为处方的复方丹参膜剂具有良好的性质。建立的RP-HPLC外标法用于复方丹参膜剂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结果确切,所创建的一测多评法用于复方丹参膜剂的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重现性好,外标法测得的含量与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无显着性差异。对复方丹参膜剂进行6个月的稳定性试验,考察各种指标发现复方丹参膜剂无明显变化,有效成分含量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经过初步研究讨论,所制备的复方丹参膜剂稳定性好,质量可控。结论:本课题制备的复方丹参膜剂具有良好性质,工艺简单易行,满足膜剂各项质量要求。所建立的该制剂多项质量控制方法,简单有效、客观易行,有效的保证了复方丹参膜剂的质量。本课题拓展并丰富了复方丹参方的剂型,为其膜剂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及研究依据。

鹿暖[10](2016)在《稳定型心绞痛循证病机—证治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构建稳定型心绞痛循证病机-证治体系,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检索CBM、CNKI、VIP、Wanfang data各国内中文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筛选合格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2)以有效、安全及统计结果稳定为标准,筛选中医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优势治法、方药。结果:共检索到相关临床对照试验研究28704篇,最终纳入合格研究402篇。Jadad评分,60项研究得分≥3分,其余研究得分均<3分。涉及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155种,体现出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益气活血祛瘀等12种治法及其相应治则的临床指导作用。结论:(1)虚性病机—证治体系为气虚-气虚证-补气法-黄芪注射液;气阴两虚-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法-参麦注射液。(2)实性病机—证治体系为心血瘀阻-心血瘀阻证-活血祛瘀法-葛根素注射液、银丹心脑通胶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血府逐瘀汤、杏丁注射液、心可舒片、疏血通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血塞通胶囊。(3)虚实夹杂病机—证治体系为气阴两虚,瘀血阻滞-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法-稳心颗粒;气虚痰瘀阻络-气虚痰瘀阻络证-芳香开窍,益气活血祛瘀法-麝香保心丸;气虚血瘀-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祛瘀法-补阳还五汤、通心络胶囊。

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心绞痛发作次数对比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2)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2 指南制定方法
    2.1 临床问题构建
    2.2 中成药遴选
    2.3 检索策略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2.4.1 纳入标准
        2.4.2 排除标准
        2.4.3 资料提取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6 证据综合分析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2.8 推荐意见形成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3.1 稳定性心绞痛
        3.1.1 临床问题
        3.1.2 推荐意见
        3.1.3 证据描述
        3.1.3.1 通心络胶囊(1C)
        3.1.3.2 脑心通胶囊(1C)
        3.1.3.3 丹蒌片(2B)
        3.1.3.4 麝香保心丸(1B)
        3.1.3.5 复方丹参滴丸(1B)
        3.1.3.6 丹红注射液(2D)
        3.1.3.7 红花注射液(2C)
        3.1.3.8 芪参益气滴丸(1C)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3.2.1 临床问题
        3.2.2 推荐意见
        3.2.3 证据描述
        3.2.3.1 通心络胶囊(1C)
        3.2.3.2 脑心通胶囊(2D)
        3.2.3.3 丹蒌片(2C)
        3.2.3.4 麝香保心丸(1B)
        3.2.3.5 复方丹参滴丸(1C)
        3.2.3.6 血府逐瘀胶囊(2D)
        3.2.3.7 丹红注射液(1C)
        3.2.3.8 红花注射液(2D)
        3.2.3.9 参麦注射液(2C)
    3.3 急性心肌梗死
        3.3.1 临床问题
        3.3.2 推荐意见
        3.3.3 证据描述
        3.3.3.1 麝香保心丸(1B)
        3.3.3.2 参麦注射液(2C)
    3.4 围介入手术期
        3.4.1 临床问题
        3.4.2 推荐意见
        3.4.3 证据描述
        3.4.3.1 通心络胶囊(1C)
        3.4.3.2 脑心通胶囊(2D)
        3.4.3.3 丹蒌片(2B)
        3.4.3.4 麝香保心丸(1C)
        3.4.3.5 复方丹参滴丸(1C)
        3.4.3.6 丹红注射液(2C)
        3.4.3.7 参麦注射液(2C)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
        3.5.1.1 临床问题
        3.5.1.2 推荐意见
        3.5.1.3 证据描述
        3.5.1.3.1 稳心颗粒(1B)
        3.5.1.3.2 参松养心胶囊(1C)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3.5.2.1 临床问题
        3.5.2.2 推荐意见
        3.5.2.3 证据描述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3.5.3.1 临床问题
        3.5.3.2 推荐意见
        3.5.3.3 证据描述
        3.5.3.3.1 参松养心胶囊(1C)
        3.5.3.3.2 稳心颗粒(1C)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3.6.1 临床问题
        3.6.2 推荐意见
        3.6.3 证据描述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3.7.1 临床问题
        3.7.2 推荐意见
        3.7.3 证据描述
        3.7.3.1 速效救心丸(1C)
        3.7.3.2 复方丹参滴丸(1C)
        3.7.3.3 麝香保心丸(1C)
        3.7.3.4 宽胸气雾剂(1C)
4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药物推荐及证候分型判断流程(见图1、图2)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5.1 药物的遴选
    5.2 干预措施
    5.3 结局指标
    5.4 证据的筛选
    5.5 诊断标准
    5.6 辨证分型
    5.7 共识结果
6 更新计划
    6.1 更新时间
    6.2 更新方法

(3)理气活血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1.2.2 研究对象
        1.2.3 干预措施
        1.2.4 质量评价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结局指标
    1.5 资料提取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表
    2.3 偏倚风险评估
    2.4 网状Meta分析
        2.4.1 心绞痛疗效
        2.4.1.1 证据网络
        2.4.1.2 异质性和不一致性检验
        2.4.1.3 不同中成药疗效比较
        2.4.1.4 模型收敛度
        2.4.1.5 发表偏倚比较-校正漏斗图
        2.4.2 心电图疗效
        2.4.2.1 证据网络
        2.4.2.2 异质性和不一致性检验
        2.4.2.3 不同中成药疗效比较
        2.4.2.4 模型收敛度
        2.4.2.5 发表偏倚比较-校正漏斗图
        2.4.2.6 两结局排序图
3 讨论

(4)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2 指南制定方法
    2.1 临床问题构建
    2.2 中成药遴选
    2.3 检索策略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2.4.1 纳入标准
        2.4.2 排除标准
        2.4.3 资料提取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6 证据综合分析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表1~3)
    2.8 推荐意见形成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3.1 稳定性心绞痛
        3.1.1 临床问题
        3.1.2 推荐意见
        3.1.3 证据描述
        3.1.3. 1 通心络胶囊(1C)
        3.1.3. 2 脑心通胶囊(1C)
        3.1.3. 3 丹蒌片(2B)
        3.1.3. 4 麝香保心丸(1B)
        3.1.3. 5 复方丹参滴丸(1B)
        3.1.3. 6 丹红注射液(2D)
        3.1.3. 7 红花注射液(2C)
        3.1.3. 8 芪参益气滴丸(1C)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3.2.1 临床问题
        3.2.2 推荐意见
        3.2.3 证据描述
        3.2.3. 1 通心络胶囊(1C)
        3.2.3. 2 脑心通胶囊(2D)
        3.2.3. 3 丹蒌片(2C)
        3.2.3. 4 麝香保心丸(1B)
        3.2.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3.2.3. 6 血府逐瘀胶囊(2D)
        3.2.3. 7 丹红注射液(1C)
        3.2.3. 8 红花注射液(2D)
        3.2.3. 9 参麦注射液(2C)
    3.3 急性心肌梗死
        3.3.1 临床问题
        3.3.2 推荐意见
        3.3.3 证据描述
        3.3.3. 1 麝香保心丸(1B)
        3.3.3. 2 参麦注射液(2C)
    3.4 围介入手术期
        3.4.1 临床问题
        3.4.2 推荐意见
        3.4.3 证据描述
        3.4.3. 1 通心络胶囊(1C)
        3.4.3. 2 脑心通胶囊(2D)
        3.4.3. 3 丹蒌片(2B)
        3.4.3. 4 麝香保心丸(1C)
        3.4.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3.4.3. 6 丹红注射液(2C)
        3.4.3. 7 参麦注射液(2C)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
        3.5.1. 1 临床问题
        3.5.1. 2 推荐意见
        3.5.1. 3 证据描述
        3.5.1. 3. 1 稳心颗粒(1B)
        3.5.1. 3. 2 参松养心胶囊(1C)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3.5.2. 1 临床问题
        3.5.2. 2 推荐意见
        3.5.2. 3 证据描述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房颤
        3.5.3. 1 临床问题
        3.5.3. 2 推荐意见
        3.5.3. 3 证据描述
        3.5.3. 3. 1 参松养心胶囊(1C)
        3.5.3. 3. 2 稳心颗粒(1C)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3.6.1 临床问题
        3.6.2 推荐意见
        3.6.3 证据描述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3.7.1 临床问题
        3.7.2 推荐意见
        3.7.3 证据描述
        3.7.3. 1 速效救心丸(1C)
        3.7.3. 2 复方丹参滴丸(1C)
        3.7.3. 3 麝香保心丸(1C)
        3.7.3. 4 宽胸气雾剂(1C)
4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5.1 药物的遴选
    5.2 干预措施
    5.3 结局指标
    5.4 证据的筛选
    5.5 诊断标准
    5.6 辨证分型
    5.7 共识结果
6 更新计划
    6.1 更新时间
    6.2 更新方法

(5)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队列研究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一、研究背景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与循证医学
    三、队列研究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一)队列研究的概念和分类
        (二)队列研究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优势
        (三)队列研究的设计要点
        (四)队列研究在中医疗效评价中的的应用概况
        (五)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
    一、方案设计
        (一)队列研究设计
        (二)病例选择
        (三)随访内容
        (四)随访方式
        (五)失访率
    二、实施过程
        (一)随访准备工作
        (二)电话随访
        (三)门诊随访
        (四)填写随访调查表
        (五)数据录入
        (六)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复方丹参滴丸暴露情况
        (三)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四、讨论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复方丹参滴丸使用情况
        (三)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四)问题与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参加课题
附件

(6)近十年间复方丹参方制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方丹参制剂的药理作用研究
    1.1 对抗心肌缺血、缺氧及其所造成的钙拮抗超载作用
    1.2 影响冠状动脉收缩、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1.3 抗脑缺血作用
    1.4 抗老年痴呆作用
    1.5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
    1.6 其他作用
2 复方丹参制剂的临床研究
    2.1 冠心病及心绞痛
    2.2 心力衰竭
    2.3 缺血性心肌病
    2.4 脑梗死和阿尔茨海默病
    2.5 外伤性癫痫及急性脑出血
    2.6 高血压及并发症
    2.7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2.8 肝病
    2.9 胃病及胃肠道疾病
    2.1 0 其他疾病
3 复方丹参制剂不良反应研究现状

(7)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发生时间比较
    2.3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8)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200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判定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心绞痛疗效比较
3 讨论

(9)复方丹参膜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复方丹参膜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第一节 丹参提取工艺
        1 仪器和试药
        2 丹参提取工艺
        2.1 丹参提取工艺的选择及依据
        2.2 不同浓度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对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
        2.2.1 方法
        2.2.2 结果
        2.3 不同液料比对丹参酮ⅡA提取的影响
        2.3.1 方法
        2.3.2 结果
    第二节 三七提取工艺
        3.1 三七提取工艺的选择及依据
        3.2 不同浓度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对三七总皂苷含量的影响
        3.2.1 方法
        3.2.2 结果
        3.3 不同液料比对三七总皂苷的提取的影响
        3.3.1 方法
        3.3.2 结果
        3.4 提取工艺结论
第二章 复方丹参膜剂制备工艺研究
    5 仪器和试药
        5.1 膜剂基质材料处方的初步筛选
        5.1.1 方法及指标
        5.1.2 筛选结果
        5.2 复合膜剂基质材料处方的筛选
        5.2.1 复合膜剂基质材料处方筛选的方法及结果
        5.3 处方单因素考察实验
        5.3.1 单因素考察溶液配制及考察内容设定
        5.3.2 PVA17-88含量单因素考察实验
        5.3.3 CMC-Na含量单因素实验
        5.3.4 甘油含量单因素考察实验
        5.4 正交试验
        5.4.1 正交试验制备方案
        5.4.2 正交试验评分设计
        5.4.3 处方评分要求及记录内容:
        5.4.4 正交试验安排及结果
        5.4.5 验证实验
        5.5 复方丹参膜剂工艺流程图
        5.6 总结及讨论
第三章 复方丹参膜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第一节 复方丹参膜剂的质量检查
        6.1 仪器及试药
        6.2 复方丹参膜剂的质量检查
    第二节 复方丹参膜剂的薄层鉴别
        7.1 仪器及试药
        7.2 复方丹参膜剂中丹参的主要成分鉴别
        7.2.1 丹参酮ⅡA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7.2.2 供试品溶液及丹参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7.2.3 阴性对照溶液的配置
        7.2.4 薄层层析条件
        7.2.5 结果
        7.3 复方丹参膜剂中三七的薄层鉴别
        7.3.1 复方丹参膜剂中三七的主要成分的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7.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7.3.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7.3.4 薄层层析条件
        7.3.5 结果
        7.4 讨论
    第三节 复方丹参膜剂的含量测定
        8.1 仪器及试药
        8.2 丹参酮IIA含量测定
        8.3 供试品及色谱条件考察
        8.3.1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考察
        8.3.2 色谱条件考察
        8.4 丹参酮IIA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试验及结果
        8.4.1 色谱条件
        8.4.2 对照品制备
        8.4.3 供试品溶液制备
        8.4.4 阴性对照品的制备
        8.4.5 丹参酮ⅡA的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8.4.6 日内精密度及日间精密度测定
        8.4.7 稳定性实验
        8.4.8 重复性实验
        8.4.9 加样回收率实验
        8.4.10 样品含量测定
        8.5 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8.6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及色谱条件考察
        8.6.1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考察
        8.6.2 色谱条件考察
        8.7 丹酚酸B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试验及结果
        8.7.1 色谱条件
        8.7.2 对照品制备
        8.7.3 供试品溶液制备
        8.7.4 阴性对照品的制备
        8.7.5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8.7.6 日内精密度及日间精密度测定
        8.7.7 稳定性实验
        8.7.8 重复性实验
        8.7.9 加样回收率实验
        8.7.10 样品含量测定
        8.8 复方丹参膜剂中三七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8.9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考察及色谱条件考察
        8.9.1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考察
        8.9.2 色谱条件考察
        8.10 皂苷类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试验及结果
        8.10.1 色谱条件
        8.10.2 对照品溶液制备
        8.10.3 供试品溶液制备
        8.10.4 阴性对照品制备
        8.10.5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8.10.6 校正因子计算
        8.10.7 日内精密度及日间精密度测定
        8.10.8 稳定性实验
        8.10.9 重复性实验
        8.10.10 加样回收率实验
        8.10.11 常规外标法(ESTD)与一测多评法(QAMS)测定结果比较
        8.11 结论及讨论
    第四节 复方丹参膜剂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9 复方丹参膜剂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9.1 仪器与试药
        9.2 复方丹参膜剂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第五节 复方丹参膜剂质量标准的制订
        10 复方丹参膜剂质量标准
        10.1 复方丹参膜剂质量标准(草案)
        10.2 复方丹参膜剂质量标准(草案)说明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年间复方丹参方制剂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稳定型心绞痛循证病机—证治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系统评价
    一、资料与方法
        (一)文献纳入标准
        (二)文献排除标准
        (三)文献检索
        (四)文献筛选
        (五)资料提取
        (六)方法学质量评价
        (七)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文献检索结果
        (二)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三)纳入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四)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结果
讨论
    一、基于临床疗效构建病机-证治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二、病机-证治理论体系构建模式与方法
    三、中医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一)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二)中医药有效性分析
        (三)中医药安全性分析
        (四)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五)漏斗图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四、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 张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16)
  • [2]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3]理气活血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网状Meta分析[J]. 孙怿泽,王哲义,唐卓然,黄乐曦,赵海滨. 世界中医药, 2021(21)
  • [4]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4)
  • [5]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D]. 袁琛皓.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近十年间复方丹参方制剂的研究[J]. 刁宇,陆敏灵,谭红声,彭思禹,周注宏. 中国处方药, 2018(04)
  • [7]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 刘彦风. 光明中医, 2018(06)
  • [8]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200例[J]. 李加栋,韩琳琳,朱月霞,王頔,商战平. 中外医疗, 2017(24)
  • [9]复方丹参膜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 刁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2)
  • [10]稳定型心绞痛循证病机—证治体系构建研究[D]. 鹿暖.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