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西部牧场退化经济损失评估

吉林省西部牧场退化经济损失评估

一、吉林省西部草场退化的经济损失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陈敏[1](2020)在《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气温变化,导致降水时空分布更为不均;伴随人口迅速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尤其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水资源极其短缺,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壤生产能力下降,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因此,要解决好西北脆弱生态区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关键要解决好水的问题,协调好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配置问题。本文从“水-土地-粮食”耦联视角出发,通过对西北地区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高效、合理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开展西北地区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以水定发展,从而促进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全球变暖带来可利用的水资源量预测难度加大,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粮食、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不确定性随之增加,加上生态系统自身复杂性、人类活动的主观性、盲目性等,这些都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难度加大。本文在充分辨识系统不确定性、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以及参数设置对这些不确定信息加以表征和处理,并选择三江源区、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模型,在考虑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效率,对水土资源进行合理高效配置。具体包括:(1)开发耦合条件价值风险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用于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理,在区域可用水量和产草量未知条件下,对不同区域超载畜牧面积和草地治理面积进行优化。考虑决策者对风险所持有不同的态度将对草地生态恢复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影响,引入条件风险因子,以表征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风险概率的大小,计算结果供决策者在经济收益与系统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以便更好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修复关系。(2)开发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解决地区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竞争、协调问题;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占比较高,挤占生态用水。模型设置在预留生态保护区生态用水后,再对剩余水量进行分配,并且对生活、工业、生态用水的优先顺序做出安排,设定地下、地表水联合调度的不同情景方案,设定最大最小可开采地下水量,引入最小最大遗憾分析方法,计算不同来水情景下,最大遗憾值最小农业灌溉用水量,也是最有利于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的灌溉方案。(3)开发了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用于玉门市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建立机会约束条件下的种植结构分式规划模型,解决多目标模型中权重设定过于主观的缺陷,计算得到最小用水量前提下最大种植收益的方案,并得出不同作物的种植面积、配水量、产量和收益。结果表明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满足本区域基本粮食需求条件下,尽可能大力发展低耗水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如枸杞)值得提倡,高耗水的作物(如蔬菜)建议外调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如此可以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进而促进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4)将作物水足迹理论引入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中,在农业、粮食、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提出基于水足迹的分式规划模型来协调管理水-土地-粮食三者的关系,通过计算不同作物的蓝绿水足迹,将最佳粮食需求转化为最佳种植方案。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西北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问题,需要从水-土地-粮食耦联关系入手,重视三者之间的互馈关联作用,开展地区的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提供优化方案,供科学决策参考。本文开发的系列优化模型可有效地应用于西北生态脆弱区的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修复实践中,也可供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借鉴参考,研究结果可为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土地管理部门政策制定、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地区粮食安全。

刘洋[2](2019)在《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气资源开发过程扰动资源开采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和水文情况,因占压土地、落地原油、注水采油、水力压裂等导致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成为影响油气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经济利益与水土生态环境利益之间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措施。中国现有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为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论文运用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剖析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价值评价方法估算油气开采期间补偿标准,围绕制度构成要素,提出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建议,以期为国家制定油气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首先明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水土保持补偿制度等概念。从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等角度阐释相关理论,总结主要基本理论在油气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表现。其次,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利益主体行为博弈视角和成本收益视角,进一步探寻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关系机理,以上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对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对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从根本上探寻制度建立的阻碍和发展缺失。美国、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和德国等国在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方面上都具有一定值得借鉴的经验,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明确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优化路径。第四,分析了中国水土流失总体情况和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阐述油气资源开发作用生态因子的影响,对比研究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两个阶段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表现,说明两阶段应予以区别补偿。第五,综合运用生态价值估算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估算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区域内典型油气田所在省域单位土地面积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此为基础数据,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并考虑落地原油污染问题折损测算油气资源开采期单位产量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0.68~10.88元/t/a之间,平均2.08/t/a,为科学制定补偿标准提供参考。第六,基于补偿制度的构成要素,设计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的框架体系。在现有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基础上,仅仅围绕制度构成要素进行优化,具体包括:(1)明确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主体。补偿主体包括补偿给付主体、补偿接受主体和补偿实施主体。(2)确认补偿客体。补偿客体即为水土环境生态利益,此部分生态利益可用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衡量。(3)确定补偿标准。现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中油气项目建设期间依据油田征占用土地面积一次计征是比较合理的。开采期间则应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折损计算,用单位产能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衡量更加科学。(4)拓宽补偿途径。广泛筹集资金,建立具有油气行业特点的生态补偿基金,鼓励油气企业进行自助补偿等拓宽补偿途径。(5)增加补偿方式。在政府纵向补偿基础上提出运用横向市场补偿,依照市场化规则对生态环境破坏者进行惩戒,对环境保护者进行奖励和补偿等。同时,以《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为核心进行完善修订,在其他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中体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关具体规定,增加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等,重构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体系。最后,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监督能力等,跟进制度保障。

夏晨曦[3](2017)在《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动态遥感分析》文中提出土地沙漠化是指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等一系列土地退化现象。目前,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对土地沙漠化开展实时动态监测与评价,据此确定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方法与措施,对土地沙漠化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沙漠化监测中,遥感技术的视域较广、时效性强、经济成本低。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沙漠化土地信息的提取,获得沙漠化程度分类并实现沙漠化定量研究,是沙漠化研究发展的趋势,也是一种简单可行、效果较好的方法。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沙漠化现象严峻,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本文以吉林省西部地区沙漠化土地为研究对象,基于Labdsat5TM、Labdsat7 ETM+和Landsat8 OLI遥感影像数据,通过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1990年、2000年、2015年沙漠化土地覆被信息。通过建立土地分级指标体系将沙漠化土地分级,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沙漠化土地现状、时空变化、区域分异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与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1990年、2000年、2015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分别为686187.76公顷、797081.14公顷、763454.95公顷,占吉林省西部总面积的14.63%、17.00%、16.28%,25年间沙漠化土地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但2015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仍大于1990年。研究区内沙漠化土地总体呈中部、南部多,东部、北部少趋势。2、1990-2015年,吉林省西部地区沙漠化土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扩张过程中约70%灌丛发生沙漠化、30%的农田发生沙漠化。从沙漠化程度上划分,轻度沙漠化土地不断扩张,中度、严重沙漠化土地先增加后减少,重度沙漠化土地先减少后增加。按沙漠化类型划分,灌丛沙漠化土地不断缩小,农田沙漠化土地基本不变,沙丘活化土地显着增加。1990-2000年,沙漠化土地动态度为1.62%,2000-2015年沙漠化土地总体动态度降至-0.28%。白城市、松原市沙漠化土地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0.021、0.006,前者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显着。3、沙漠化土地的变化,主要受研究区内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吉林省西部地区沙源充足,是土地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25年间降水幅增大,干燥程度降低,风速减弱,减少了区域内大面积积沙。1990-2000年,严重的过度放牧现象导致了区域内草甸、草原的减少与沙漠化现象的加重,是沙漠化土地扩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2000-2015年,农村人口比例进一步减少,部分农民由乡村转向城镇,既减少了对土地的依附性又扩大了人口载容量,使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制约关系进一步弱化。同时,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农业所占比例下降,畜牧业、林业所占比例增加,进一步改善了区域内的沙漠化问题。

韩维峥[4](2011)在《吉林西部草地退化恢复与碳收支的耦合研究》文中提出吉林西部草原位于欧亚大陆的最东部,属草甸草原。该区为一个闭流区,独特的地形条件及气候因素,造成该区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盐碱土得到了充分的发育,大面积的盐碱化土地影响了该区草地的生产及分布。自第四纪以来,该区经历了多次沙漠化和盐碱荒漠化的正逆演变过程,在平原形成了大面积的盐碱土沉积,为世界三大盐碱地之一,吉林西部属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样带之一的中国东北样带(NECT)范围内。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吉林西部草原是集敏感性和典型性于一身的研究区域,开展退化草地恢复与碳收支的研究具有代表意义。目前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主要集中在碳储量、土壤呼吸和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这三方面,另外,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及大气CO2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将逆行演替和进展演替结合在一起以非平衡生态学理论和状态转移模型来考虑。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西部50年来LUCC对土壤有机碳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土壤盐碱化对松嫩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研究”的支持下完成的。在查明了LUCC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的基础上,揭示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驱动机制。针对研究区草地退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状态转移模型模拟了草地群落演替,从而获得演替过程各阶段的碳储量变化。在吉林省生态草建设的大背景下,论证了三种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碳增汇的可行性,分别计算3种生态恢复模式的固碳潜力,预测吉林西部在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发展碳汇草业的前景。关于草地碳收支及退化草地恢复的耦合研究对于客观认识吉林西部草地生态系统在LUCC影响下的碳源./汇效应,及全球生物圈在固定大气CO2中的响应,为制定草地碳增汇和生态补偿政策具有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1989-2008年,总体看来,研究区各地类呈现“四增五减”。其中,草地的面积总体减少。具体为1989至2000年持续降低,从2000至2008年则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高草面积持续减少,中草波动变化,低草面积增加,说明尽管草地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草地整体质量仍呈现下降趋势。2、选取1989、2004年及2008年的TM影像数据,运用CASA模型和植被枯损模型,计算研究区地表植被碳储量,得出植被碳密度最大的为林地,1989-2008年间研究区内植被总碳储量呈减少趋势,研究区植被碳储量净减少了230.02Tg C。1989-2008年草地植被碳储量增加了53.97 Tg C。另外,草地土壤碳储量一直呈下降趋势。3、设置状态转移模型描述吉林西部草地的群落演替,随着演替的进行,有机碳同含水率和TN呈正相关,同容重和pH呈负相关。通过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0-100cm土层SOCD先升后降,说明天然草地的适度放牧造成的退化能增加草地碳储量,但是随着草地的持续放牧而加重的草地退化会减少草地碳储量。4、针对研究区内退化草地现状,在姜家店草场选择不同的样地设置退耕还草、围栏封育和人工种草三种试验,设置背景碳库和对照碳库。通过试验得到,围栏封育和人工种草均能直线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而退耕还草的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储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通过计算固碳速率和碳汇潜力,得出人工种草的固碳速率最大。综合看来,围栏封育是最好的生态恢复模式,若实施围栏封育政策来恢复吉林西部退化草地,围栏5年得碳汇潜力约为4.08×106t/a,围栏10年的碳汇潜力为1.3×107t/a。5、若按照2008年吉林西部的退化草地面积估算不同措施的固碳量可达到0.151.33亿tC,其中CDM当前碳交易价格为6.3€/tC,以当前的欧元对人民币汇率计算,1欧元=8.5038人民币元,固碳的总价值将可达到7.771.4亿元,每公顷退化草地的固碳价值为140.34021.4元·hm-2·a-1。参照青海省的实施标准,将固碳总价值的30%用来发展碳贸易,每年可获得2.321.4×109元的资金,可以用来加快人工草地的建设和天然草地的保育。因此,加强对吉林西部退化草地的恢复,不仅可以改善研究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吉林西部退化草地在碳贸易市场中争取更多的碳减排额度。

巩芳[5](2010)在《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在我国及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以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对其构成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并首次提出各要素的耦合是复合型多层次的草原生态补偿模式。本文利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先理论研究,后应用研究的思路,提出了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模式。理论研究方面,在梳理和评述草原生态补偿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创新性的提出复合型多层次草原生态补偿实现模式,这一模式包含三个层次:基础补偿层、纵向补偿层和横向补偿层。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详细阐述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对草原生态修复的作用机理。应用研究方面,以内蒙古草原生态退化的现状分析为基础,以内蒙古现有的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分析了内蒙古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并对草原生态复合型多层次补偿模式在内蒙古的应用进行详细剖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草原生态补偿及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生态补偿实践进行梳理和评述。二是分析了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复合型多层次草原生态补偿模式。三是从理论上提出了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优化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路径。四是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利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法确定了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利用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理论初步测算出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并利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模型确定补偿标准的范围,本文还提出,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进行动态调整。五是在详细分析内蒙古现有的草原生态补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模式——内蒙古草原生态复合型多层次补偿模式。这一模式包含基础补偿层、纵向补偿层和横向补偿层。

吴玉成,高辉[6](2009)在《新中国重大干旱灾害抗灾纪实》文中研究表明受特定的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所决定,我国是世界上干旱最为频发和干旱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至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据统计,自1950年至2008年,全国年平均因旱作物受灾面积21672khm2,年平均因旱作物成灾面积9621khm2。其中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都超过年平均数的

李波[7](2009)在《吉林省西部湿地草原生态环境现状研究》文中指出湿地、草原具有涵养水源、改善水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轻噪音等重要的生态作用和价值。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被喻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草原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吉林省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松原市、白城市和四平市的双辽市。该区北部与黑龙江接壤,西部和西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地理坐标:北纬43°22′~46°18′,东经121°38′~126°11′。耕地面积134.50万hm2,草原面积140.52hm2,湿地面积为49.80万hm2。本研究依托吉林省政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实施的《吉林省农业地质调查—吉林省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子项目《吉林省草原湿地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通过对吉林省西部大气干湿沉降、湿地湖泊(水库)的地表水、查干湖和月亮泡水体表层沉积物、水产品的采样、相关指标的测试和分析,了解该地区大气的沉降通量及湿地湖泊水系生态环境现状,并以此研究大气-水体-动物-表层沉积物系统中有益元素、有毒元素的来源、迁移转化特点及其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结合现况调查的数据,初步评价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对吉林省西部草原草食动物(小尾寒羊)和相对应的牧草的元素检测,探讨植物—动物系统中有益元素、有毒元素的来源、转移转化规律,对该区域草原生态系统进行初步评价。湿地草原生态环境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吉林省西部湿地草原生态环境现状研究,可为湿地草原各种元素的演化机制和生态环境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制定吉林省西部草原湿地保护规划和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田迅,杨允菲[8](2009)在《吉林省西部与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区草地退化现状及管理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吉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的农牧交错区是半湿润与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草地退化严重,主要表现为盐碱化和沙化。人为因素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人口压力和不合理利用是加速草地退化的主导因素。提出了要对现有草地开展健康诊断,对健康草地实施保护,对已受损的草地实施恢复与重建,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等解决对策。

汪雪格[9](2008)在《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采用基于空间分析和元胞自动机等的多种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和空间优化研究。以土地利用变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对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转移规律进行了剖析;运用景观指数法,对该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和过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以1000m×1000m的栅格尺度,对该区的生态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回归分析,筛选与生态景观格局空间分布相关的影响因子;运用MCE-CA-Markov耦合模型对吉林西部景观格局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从而揭示了该区15年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应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原理,基于Matlab平台,通过作者编程,创建了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并对吉林西部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空间优化研究,为进行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奠定基础。与传统的方法不同,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和模型对该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过程、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趋势与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开展了系列研究,从而为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研究领域的结合探索了一条新路。因而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彭永林[10](2008)在《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生态环境问题受到空前关注的世界性议题,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逾越的制约因素。加入WTO,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生态破坏(污染、荒漠化及沙尘暴)等外部性问题是无法用市场竞争机制解决的问题,政府要承担起这个责任。由于生态环境这种特殊的“资源”已经凸显其公益性特征,因此,政府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思维观念上应该冲破陈旧的桎楛,进而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近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后遭遇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困境和困扰,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包括政府行为)存在的不合理而造成的。值得庆幸的是,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社会经济急速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然而,如何科学地、客观地、有效地分析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作用的理论基础,综合评价实际政府的生态支撑能力,最终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府行为选择和对策,仍然是生态学、环境科学,乃至相关社会学领域的重大课题。本研究围绕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政府的关键作用,首先从其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提出并阐述了政府生态支撑能力的内涵,其目的是,实现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的有效生物生产,同时稳定人类的生存和生产环境稳定,以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性为目标。其次,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与层次分析方法的比较,建立了政府生态支撑能力评价的方法体系(基本原则、概念框架、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模型)。最后,运用本文建立的评价方法体系定量、定性相结合,对于吉林省西部白城市、东部通化市与延边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层次分析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吉林省东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决定政府生态支撑能力的主要因素重要性如下:核心支撑能力>外部影响能力;政府职能作用>生态环境承载力>政府行为效能;人口压力>生态本底>土地退化程度>法规政策决策能力>主导性>生产力水平>宏观管理协调性>灵活性>公民教育程度>公民技术能力。同时,本文结合全省的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政府的行为选择对策和相关的重要建议。突出强调了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要职能作用是,如何制定规则和立法,解决国内生产、境外投资和贸易增长所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制定并严格执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标准,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的创新性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初次提出并且定义政府的生态支撑能力,为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事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产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及其行为效能。2)系统地阐述了政府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相应评价途径。从生态、资源、环境的角度考察政府的角色与作用;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辨析生态可持续性。3)确立了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生态支撑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建立了政府支撑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框架(3个层次、14个指标),首次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选择问题的特点和实际评价获得有效数据,建立了层次分析模型(AHP)。从而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4)针对吉林省的典型地区及全省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提出了政府行为选择的实际对策。

二、吉林省西部草场退化的经济损失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西部草场退化的经济损失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2.1.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介绍
        2.1.2 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
        2.2.1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2.2.2 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2.3 水足迹理论
        2.3.1 水足迹研究进展
        2.3.2 水足迹理论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2.4 不确定性优化方法
        2.4.1 区间数学规划方法
        2.4.2 模糊数学规划方法
        2.4.3 随机数学规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3.1 研究方法
        3.1.1 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
        3.1.2 条件风险价值理论
        3.1.3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
    3.2 案例研究
        3.2.1 地理位置
        3.2.2 气候特征
        3.2.3 降水特征
        3.2.4 土壤植被
    3.3 模型构建
        3.3.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模型构建
        3.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3.3.3 三江源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畜牧超载面积及生态经济损失
        3.4.2 草地治理面积及增加效益
        3.4.3 不同情境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3.4.4 系统收益及风险损失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4.1 研究方法
        4.1.1 最小最大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4.1.2 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4.2 案例研究
        4.2.1 地理位置
        4.2.2 气候条件
        4.2.3 土壤植被
        4.2.4 水资源状况
    4.3 模型构建
        4.3.1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4.3.2 数据收集和整理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情景设置
        4.4.2 不同情境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4.4.3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配置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区间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的种植结构调整
    5.1 研究方法
        5.1.1 分式规划
        5.1.2 机会约束规划
        5.1.3 基于区间机会约束的分式规划模型
    5.2 案例研究
    5.3 模型构建
        5.3.1 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模型构建
        5.3.2 模型求解
        5.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水足迹理论分式规划的种植结构调整
    6.1 作物水足迹理论
    6.2 案例研究
    6.3 模型构建
        6.3.1 基于水足迹计算的分式规划模型
        6.3.2 “土地-水-粮食”关联关系
        6.3.3 模型求解
        6.3.4 数据收集与整理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4.1 作物水足迹计算结果
        6.4.2 区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6.4.3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贡献与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油气资源开发
        2.1.2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2.1.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2.1.4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基本构成要素
    2.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3.1 外部性理论
        2.3.2 公共产品理论
        2.3.3 稀缺性理论
        2.3.4 生态价值理论
        2.3.5 生态伦理理论
    2.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机理
        2.4.1 基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的分析
        2.4.2 基于补偿主体行为选择视角的博弈分析
        2.4.3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国内外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及实践分析
    3.1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分析
        3.1.1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沿革
        3.1.2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
        3.1.3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特点
        3.1.4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问题分析
    3.2 中国油气企业水土流失防治实践分析
        3.2.1 防治措施
        3.2.2 防治效果
    3.3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3.1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
        3.3.2 对我国的启示
    3.4 小结
第4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及影响表现
    4.1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
        4.1.1 中国水土流失的总体特征
        4.1.2 东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3 中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4 西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5 西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2 油气资源开发作用于生态因子的影响表现
    4.3 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分析
        4.3.1 两阶段的工作内容
        4.3.2 两阶段的影响表现
        4.3.3 两阶段的影响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
    5.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依据
    5.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2.1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5.2.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5.2.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
        5.2.4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结果
    5.3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3.1 参数的确定
        5.3.2 估算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及保障
    6.1 优化的基本原则
    6.2 优化的目标
    6.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
        6.3.1 明确补偿主体
        6.3.2 确认补偿客体
        6.3.3 确定补偿标准
        6.3.4 拓宽补偿途径
        6.3.5 增加补偿方式
        6.3.6 重构法律制度体系
    6.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6.4.1 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
        6.4.2 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
        6.4.3 提高水土保持监测能力
        6.4.4 增设地方油气环保专门监督机构
        6.4.5 搜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相关信息
        6.4.6 监督水土保持相关费用使用效果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动态遥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条件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第3章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信息提取
    3.1 土地分级指标体系
    3.2 影像特征的分析与选取
    3.3 建立沙漠化土地解译标志
    3.4 信息提取验证与修正
第4章 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时空动态分析
    4.1 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
        4.1.1 土地沙漠化现状
        4.1.2 沙漠化土地面积的时间变化
        4.1.3 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变化及区域分异
    4.2 沙漠化土地转移分析
        4.2.1 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间转移
        4.2.2 不同类型沙漠化土地间转移
        4.2.3 沙漠化土地与非沙漠化土地间的相互转移
    4.3 沙漠化演变的动态度
第5章 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驱动因素分析
    5.1 自然因素
        5.1.1 物源因素
        5.1.2 气候因素
        5.1.3 地质因素
    5.2 人为因素
        5.2.1 政策因素
        5.2.2 人口因素
        5.2.3 经济因素
        5.2.4 产业结构调整
    5.3 对策及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吉林西部草地退化恢复与碳收支的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1.3.2 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对人为干扰及全球变化的响应
        1.3.3 草地生态系统演替理论
        1.3.4 草地土壤固碳
        1.3.5 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方法
        1.4.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气象
    2.3 水文
    2.4 土壤
    2.5 植被
    2.6 人口现状和国民经济
    2.7 研究区内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8 草地类型
    2.9 研究区生态环境演变
第3章 吉林西部LUCC 及草地退化时空分布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影像预处理
        3.2.2 遥感图像分类
        3.2.3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3.2.4 非监督分类——目视判读综合解译方法
        3.2.5 土地利用分类精度检验
        3.2.6 数据提取方法
    3.3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3.3.1 精度检验结果
        3.3.2 面积变化
        3.3.3 空间分布
        3.3.4 空间转化
        3.3.5 各类草地面积时空变化及转移情况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LUCC 对吉林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4.1 吉林西部草地生物量碳库及其变化
        4.1.1 吉林西部草地NPP 估算
        4.1.2 结果与分析
        4.1.3 LUCC 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4.2 吉林西部草地土壤碳库及其变化
        4.2.1 土壤碳储量的估算
        4.2.2 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西部草地退化过程中碳储量变化研究
    5.1 吉林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的群落演替
        5.1.1 吉林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的逆行演替
        5.1.2 吉林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的进展演替
        5.1.3 吉林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的状态转移演替模型
    5.2 吉林西部草地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碳截存研究
        5.2.1 样地选择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演替的不同转移阶段植被群落特征的变化
        5.3.2 演替的不同转移阶段土壤理化特征
        5.3.3 演替的不同阶段土壤理化与有机碳的相关分析
        5.3.4 演替的不同转移阶段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的固碳效应分析
    6.1 吉林西部退化草地的修复技术
        6.1.1 生物技术
        6.1.2 工程技术与措施
    6.2 退化草地的三种典型修复技术与土壤固碳效应分析
        6.2.1 试验设计
        6.2.2 采样及测试方法
        6.2.3 结果与分析
    6.3 不同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的固碳潜力及固碳速率
    本章小结
第7章 吉林西部退化草地碳贸易潜力分析
    7.1 CDM 由来
    7.2 CDM 项目
    7.3 我国CDM 项目的重点开发领域
    7.4 退化草地开展CDM 项目的可行性
    7.5 退化草地三种修复模式的碳贸易潜力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草原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草原生态补偿与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概念
        2.1.1 生态补偿的内涵界定
        2.1.2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和类型
    2.2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补偿的生态学原理
        2.2.2 生态资本化理论
        2.2.3 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
        2.2.4 经济学理论基础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6 环境公平理论
        2.2.7 生态伦理学
    2.3 国际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
        2.3.1 美国的生态补偿机制
        2.3.2 德国的生态补偿机制
        2.3.3 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框架的理论设计
    3.1 设计原则
    3.2 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3.2.1 政策的短期性与生态保护的持久性的矛盾
        3.2.2 草原生态补偿的投入力度与实际需要的矛盾
        3.2.3 草原生态小范围补偿与实际大面积退化的矛盾
        3.2.4 草原生态补偿低标准与牧区牧民高机会成本的矛盾
        3.2.5 补偿标准的单一化与补偿对象差异化的矛盾
        3.2.6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牧业增产、牧民增收的矛盾
    3.3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分析
        3.3.1 补偿责任确立机制
        3.3.2 补偿范围界定机制
        3.3.3 补偿标准确定机制
        3.3.4 补偿方式选择机制
        3.3.5 补偿制度保障机制
    3.4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组成要素的藕合
        3.4.1 基础补偿层
        3.4.2 纵向补偿层
        3.4.3 横向补偿层
    3.5 本章小结
4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作用机理
    4.1 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提出
        4.1.1 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理论创新
        4.1.2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
    4.2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对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优化分析
        4.2.1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对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横向优化
        4.2.2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对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纵向优化
    4.3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的补偿效应分析
        4.3.1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实践案例介绍
        4.3.2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的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发展概况
    5.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环境概况
    5.2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概况
    5.3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现状
    5.4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资源概况
        5.4.1 行政区划与人口概况
        5.4.2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5.4.3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5.5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经济社会概况
        5.5.1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自然概况
        5.5.2 内蒙古草原牧区经济发展现状
    5.6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分析
    6.1 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分析
    6.2 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分析
        6.2.1 支付意愿分析
        6.2.2 受偿意愿分析
    6.3 补偿标准分析
        6.3.1 补偿标准的内容
        6.3.2 补偿标准的动态调整
    6.4 本章小结
7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在内蒙古的应用
    7.1 内蒙古建立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思想
        7.1.1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7.1.2 系统性理念
        7.1.3 动态性理念
    7.2 内蒙古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7.2.1 补偿主体单一
        7.2.2 资金投入与需求不匹配
        7.2.3 补偿范围过小
        7.2.4 补偿方式不灵活
        7.2.5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投入的东西部差距问题
    7.3 内蒙古复合型多层次草原生态补偿模式
        7.3.1 基础补偿层
        7.3.2 纵向补偿层
        7.3.3 横向补偿层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2.1 理论研究创新
        8.2.2 应用研究创新
    8.3 存在的不足
    8.4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6)新中国重大干旱灾害抗灾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 1959年干旱
    1.1干旱概况及发展过程
    1.2主要抗旱行动及效益
2 1960年干旱
    2.1干旱概况及演化
    2.2主要抗旱行动及效益
3 1961年干旱
    3.1干旱概况及演化
    3.2主要抗旱行动及效益
4 1972年干旱
    4.1干旱概况及演化
    4.2主要抗旱行动及效益
5 1978年干旱
    5.1干旱概况及演化
    5.2主要抗旱减灾行动
6 1982年东北地区干旱
    6.1干旱概况及演化
    6.2主要抗旱行动
7 1986年全国干旱
    7.1干旱概况及演化
    7.2主要抗旱行动
8 1988年东中部地区夏伏旱
    8.1干旱概况及演化
    8.2主要抗旱行动
9 1989年东北、山东干旱
    9.1干旱概况及演化
    9.2主要抗旱行动
10 1992年干旱
    10.1干旱概况及演化
    10.2主要抗旱行动
11 1994年干旱
    11.1干旱概况及演化
12 1995年旱灾
    12.1旱情发展过程
    12.2主要抗旱行动
13 1997年旱灾
    13.1旱情发展过程
    13.2抗旱措施及效益
14 1999年旱灾
    14.1旱情发展过程
    14.2抗旱行动及成效
15 2000年旱灾
    15.1旱情的发展
    15.2抗旱行动及成效
16 2001年旱灾
    16.1旱情发展过程
    16.2抗旱措施及效益情况
17 2002年旱灾
    17.1旱情发展情况
    17.2抗旱措施及效益况
18 2003年旱灾
    18.1旱情发展过程
    18.2抗旱行动情况
19 2006年旱灾
    19.1旱情及其演化
        (1) 冬春旱
        (2) 夏旱
        (3) 秋冬旱
    19.2抗旱行动及效益
20 2007年旱灾
    20.1干旱灾害主要特点
    20.2旱情发展过程
        (1) 冬春旱
        (2) 夏伏旱
        (3) 秋冬旱
    20.3抗旱行动及效益

(7)吉林省西部湿地草原生态环境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湿地草原的生态功能
        1.1.1 湿地的生态功能
        1.1.2 草原的生态功能
    1.2 研究区域概况
        1.2.1 吉林省西部一般概况
        1.2.2 吉林省西部湿地
        1.2.3 吉林省西部草原
        1.2.4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大气的采样和检测
        2.1.1 采样点布设
        2.1.2 采样方法
        2.1.3 样品的处理
        2.1.4 沉降率的计算
        2.1.5 检测指标及方法
    2.2 地表水的采样与检测
        2.2.1 采样点的布设
        2.2.2 采样方法
        2.2.3 保存方法
        2.2.4 检测指标
        2.2.5 检测方法
    2.3 湖泊表层沉积物的布点及检测
        2.3.1 采样点的布设与样品采集和处理
        2.3.2 检测指标
        2.3.3 检测方法
    2.4 水产品(鱼和河蚌)的采集与检测
        2.4.1 采样方法
        2.4.2 水产品的预处理
        2.4.3 检测指标
        2.4.4 检测方法
    2.5 吉林省西部草原小尾寒羊采样与检测
        2.5.1 采样品的布设
        2.5.2 样品采集方法
        2.5.3 样品预处理
        2.5.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6 牧草的采集与检测
        2.6.1 牧草的布点与采集
        2.6.2 样品的处理
        2.6.3 样品的检测指标与方法
    2.7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2.7.1 主要仪器设备
        2.7.2 主要试剂
    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8.1 大气质量评价方法
        2.8.2 地表水质评价方法
        2.8.3 湖泊表层沉积物评价方法
    2.9 质量控制
第3章 结果
    3.1 吉林省西部草原湿地大气样品的检测结果
        3.1.1 吉林省西部大气各元素年沉降通量
        3.1.2 大气沉降各元素主成分分析结果
        3.1.3 富集因子法分析大气干样中各元素结果
    3.2 吉林省西部湿地地表水样品的检测结果
        3.2.1 丰水期和枯水期地表水自然参数检测结果
        3.2.2 丰水期和枯水期地表水有机污染指标检测结果
        3.2.3 丰水期和枯水期地表水主要离子结果
        3.2.4 丰水期和枯水期金属和微量元素检测结果
        3.2.5 丰水期和枯水期地表水稀土元素检测结果
        3.2.6 吉林省西部湿地主要湖泊富营养化情况
        3.2.7 吉林省西部湿地主要湖泊水质综合评价结果
    3.3 查干湖和月亮泡湖底表层沉积物检测结果
        3.3.1 表层沉积物各元素含量及富集系数
        3.3.2 表层沉积物与Al_2O_3比较
        3.3.3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潜在危害性
    3.4 查干湖和月亮泡水产品样品的检测结果
        3.4.1 查干湖和月亮泡鱼与河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3.4.2 查干湖和月亮泡鱼与河蚌各元素含量分析
        3.4.3 查干湖和月亮泡鱼与河蚌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3.4.4 地表水、表层沉积物与鱼关系
    3.5 吉林省西部草原小尾寒羊检测结果
        3.5.1 吉林省西部草原小尾寒羊的肉质分析
        3.5.2 羊全血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
        3.5.3 吉林省西部草原小尾寒羊组织中的元素含量
        3.5.3.1 小尾寒羊组织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3.5.3.2 小尾寒羊组织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3.6 吉林省西部草原牧草检测结果
        3.6.1 牧草中各元素含量
        3.6.2 牧草各元素含量与羊各元素含量的关系
第4章 讨论
    4.1 吉林省西部草原湿地大气质量总体评价
        4.1.1 研究大气沉降的意义
        4.1.2 吉林省西部大气沉降各元素分布
        4.1.3 吉林省西部大气沉降元素来源
    4.2 吉林省西部湿地湖泊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评价
        4.2.1 评价湖泊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的意义
        4.2.2 评价湿地湖泊地表水质量的指标及方法
        4.2.3 吉林省西部湿地主要湖泊地表水水化学特征
        4.2.4 吉林省西部湿地主要湖泊地表水水体功能
        4.2.5 吉林省西部湿地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
        4.2.6 吉林省西部主要湖泊地表水金属和微量元素含量
        4.2.7 吉林省西部湿地主要湖泊地表水稀土元素含量
        4.2.8 吉林省西部湿地主要湖泊地表水水质的综合评价
    4.3 查干湖和月亮泡表层沉积物的评价
        4.3.1 评价湖泊表层沉积物的意义
        4.3.2 湖泊表层沉积物元素的分布
        4.3.3 湖泊表层沉积物元素的可能来源
        4.3.4 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4.4 查干湖月亮泡水产品质量分析
        4.4.1 评价查干湖月亮泡水产品质量的意义
        4.4.2 鱼与河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4.4.3 鱼肉中各元素含量分析
        4.4.4 鱼与水和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富集关系
    4.5 吉林省西部草原小尾寒羊品质评价
        4.5.1 羊肉品质评价的意义
        4.5.2 吉林省西部小尾寒羊肉品质评价
    4.6 吉林省西部草原牧草质量评价
        4.6.1 吉林省西部草原生态环境的意义和价值
        4.6.2 羊和牧草在草原系统食物链中的重要意义
        4.6.3 吉林省西部草原牧草质量评价
        4.6.4 牧草中的重金属元素
        4.6.5 羊组织中各元素与牧草中相应元素的相关性
第5章 结论
    5.1 吉林省西部大气质量现状
    5.2 吉林省西部湖泊地表水质现状
    5.3 查干湖月亮泡表层沉积物现状分析
    5.4 查干湖和月亮泡水产品品质现状分析
    5.5 吉林省西部草原小尾寒羊品质现状分析
    5.6 吉林省西部草原牧草质量评价
    5.7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8)吉林省西部与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区草地退化现状及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交错区的自然特征
2 交错区草地盐碱化、沙化现状
3 交错区草地盐碱化、沙化原因
    3.1 自然因素
    3.2 人为因素
4 解决交错区草地盐碱化、沙化对策
    4.1 草地的健康诊断
    4.2 对现有“健康”的草地保护
    4.3 对已受损草地的恢复和重建
    4.4 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9)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章节安排
    1.3.6 创新点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
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理论、方法及其进展
    2.1.1 LUCC的内涵
    2.1.2 LUCC的研究理论
    2.1.3 LUCC的研究技术及方法
    2.1.4 LUCC研究进展
2.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2.2.1 基本概念
    2.2.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2.2.3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领域
    2.2.4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2.2.5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2.2.6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2.2.7 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2.3 元胞自动机概述
    2.3.1 元胞自动机的概念
    2.3.2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2.3.3 元胞自动机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2.3.4 元胞自动机在景观格局演化中的优势
    2.3.5 元胞自动机景观格局模拟研究进展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地理环境
3.2 人口与社会经济概况
3.3 生态环境演变
3.4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3.4.1 自然旱灾
    3.4.2 土地荒漠化
    3.4.3 水资源短缺
3.5 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 自然因素
    3.5.2 人为因素 第四章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4.1 遥感图像预处理
    4.1.1 数据来源及技术平台
    4.1.2 数据预处理
    4.1.3 遥感图像分类
4.2 遥感信息解译
    4.2.1 土地利用的分类系统
    4.2.2 土地利用的解译标志
    4.2.3 非监督分类——目视判读综合解译方法
    4.2.4 土地利用分类精度检验
    4.2.5 分类后处理及土地利用制图
4.3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4.3.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模型
    4.3.2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4.4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规律分析
小结 第五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5.1 景观格局指数
    5.1.1 密度大小及其差异指标
    5.1.2 边缘指标
    5.1.3 多样性指数
    5.1.4 聚散性指数
5.2 景观格局分析软件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5.3.1 景观水平景观指数分析
    5.3.2 类型水平景观指数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生态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6.1 基本概念与方法
    6.1.1 经典线性回归
    6.1.2 空间自相关分析
    6.1.3 空间回归模型
    6.1.4 空间模拟拟合度的测量
    6.1.5 空间权重矩阵
6.2 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6.2.1 景观格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6.2.2 影响因子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6.3 空间自相关分析
    6.3.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6.3.2 影响因子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6.3.3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参差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6.4 空间回归分析
    6.4.1 水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6.4.2 旱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6.4.3 林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6.4.4 高覆盖草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6.4.5 中覆盖草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6.4.6 低覆盖草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6.4.7 水域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6.4.8 滩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6.4.9 居民用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6.4.10 沙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6.4.11 盐碱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6.4.12 湿地景观及其影响因子空间回归分析
小结 第七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7.1 CA-Markov模型介绍
    7.1.1 Markov模型
    7.1.2 CA模型
    7.1.3 CA-Markov模型
7.2 土地适宜性图集的建立
    7.2.1 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的确定
    7.2.2 土地利用格局适宜性图集的制作
7.3 MCE-CA-Markov模型校验
7.4 土地利用格局演化趋势预测
小结 第八章 生态景观格局空间优化研究
8.1 元胞自动机在景观格局优化研究中的应用
    8.1.1 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研究概述
    8.1.2 元胞自动机应用于景观格局优化中的合理性
8.2 吉林西部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模型的创建
    8.2.1 LPSO模型优化的目标
    8.2.2 LPSO模型结构
8.3 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优化
    8.3.1 数据预处理
    8.3.2 景观格局空间优化及结果分析
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附录

(10)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 基本概念
        1.1.1 生态环境及相关概念
        1.1.2 政府执政能力与支撑能力
        1.1.3 生态系统的管理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及实践进展
        1.3.1 国外关于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1.3.2 国内关于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2 生态环境建设中政府实施管理的生态学基础
    2.1 生态系统的尺度与管理
        2.1.1 生态系统的时间尺度
        2.1.2 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
        2.1.3 时空尺度的转换
    2.2 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2.2.1 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
        2.2.2 生态系统的自然干扰过程
        2.2.3 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过程
    2.3 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
        2.3.1 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2.3.2 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
        2.3.3 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主要框架途径
        2.3.4 建立正确的生态系统管理技术
3 政府支撑能力判定评价的生态学指标及途径
    3.1 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3.1.1 系统组成结构及多样性
        3.1.2 生态学过程及功能
        3.1.3 生态系统的持续性
    3.2 政府支撑能力判定的生态学评价途径
        3.2.1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2.2 生物多样性
        3.2.3 抗性和活力
        3.2.4 景观特征参数
4 政府支撑能力判定的社会生态学基础与评价途径
    4.1 社会生态学的相关内涵
        4.1.1 被管理生态系统所创造的价值与收益
        4.1.2 公平与资源分配
        4.1.3 政府各管理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协调
    4.2 社会生态学的评价
        4.2.1 政府实施的生态法规
        4.2.2 政府实施的生态政策
        4.2.3 政府构建生态建设的软环境水平
    4.3 社会生态学评价途径
        4.3.1 生态价值评价
        4.3.2 可持续性评价
        4.3.3 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价
5 政府支撑能力的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途径
    5.1 政府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1.1 政府支撑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1.2 政府支撑能力的指标体系框架
    5.2 政府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一般模型方法
    5.3 政府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主要模型
        5.3.1 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
        5.3.2 政府支撑能力的层次分析方法
6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与效果实证研究
    6.1 评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及建设目标
        6.1.1 西部地区(白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
        6.1.2 东部地区(通化市、延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
        6.1.3 评价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6.2 评价地区的主要评价指标的确定和模型参数
        6.2.1 各评价指标的语言值确定
        6.2.2 各分层中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判断
        6.2.3 层次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6.2.4 政府支撑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
    6.3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作用评价结果及分析
        6.3.1 西部地区的政府支撑能力
        6.3.2 东部地区的政府支撑能力
    6.4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和政府行为选择
        6.4.1 吉林省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6.4.2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6.4.3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政府行为选择
7 结语
    7.1 政府的生态支撑能力
    7.2 政府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学基础及评价途径
    7.3 政府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社会学基础及评价途径
    7.4 政府支撑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7.5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政府作用与效果实证研究
    7.6 本文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发表论着

四、吉林省西部草场退化的经济损失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D]. 陈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1)
  • [2]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 刘洋.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3]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动态遥感分析[D]. 夏晨曦. 吉林大学, 2017(10)
  • [4]吉林西部草地退化恢复与碳收支的耦合研究[D]. 韩维峥. 吉林大学, 2011(05)
  • [5]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 巩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08)
  • [6]新中国重大干旱灾害抗灾纪实[J]. 吴玉成,高辉. 中国防汛抗旱, 2009(S1)
  • [7]吉林省西部湿地草原生态环境现状研究[D]. 李波. 吉林大学, 2009(08)
  • [8]吉林省西部与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区草地退化现状及管理对策[J]. 田迅,杨允菲. 生态学杂志, 2009(01)
  • [9]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研究[D]. 汪雪格. 吉林大学, 2008(11)
  • [10]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 彭永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吉林省西部牧场退化经济损失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