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从增量法到减量法的优化配置

自动控制系统从增量法到减量法的优化配置

一、增量法改用减量法自控系统的优化配置(论文文献综述)

杨浩,程华,诸葛勤美[1](2021)在《浮法玻璃原片质量优化攻坚成果及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玻璃用途的拓展,对玻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很多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升玻璃质量水平。针对南宁浮法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对玻璃质量的要求,通过对原料配料、窑炉、锡槽、工艺和生产控制系统等多方面进行研发和技术优化,以解决浮法玻璃本体缺陷和提高智能化水平为突破口,为生产高质量玻璃原片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必要支撑。经过改造后在700 t/d浮法玻璃生产线上应用,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单耗和排放下降,整体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赵玥[2](2016)在《基于碳酸银/碳酸钡复合材料的全固态碳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与应用》文中提出碳酸根(CO32-)是水体中主要的阴离子,影响着水体的pH。它的测定在渔业养殖、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及生理分析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固态离子选择电极具有灵敏度高、结构小巧、响应时间短、样品无损耗等优点,在CO32-原位在线测定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利用电化学和离子交换法开发了一种以纳米银作为离子-电子传导层、碳酸银/碳酸钡复合材料作为敏感物质的全固态碳酸根离子选择电极,并对电极的制备原理、工艺流程和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和电化学分析技术对电极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电极进行了性能表征,并将电极用于锅炉水内CO32-含量的测定。分别以硝酸银、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作为反应液,采用电化学法和离子交换法在银丝表面原位合成纳米银-碳酸银/碳酸钡复合膜,并研究了纳米银电镀时间、循环伏安扫描圈数、扫描速率、电解液浓度和离子交换反应时间主要工艺参数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镀纳米银时长为5min,扫描圈数为2圈,扫描速率介于50 mV/s-250 mV/s,碳酸钠浓度介于1 wt.%-5 wt.%,离子交换反应时间介于30 min90min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银-碳酸银/碳酸钡复合材料对CO32-响应能力最佳。优化工艺后制备的碳酸根离子选择电极在浓度介于10-1 mol/L-10-5 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碳酸根选择性,响应斜率为-25.85 mV/decade,相关系数大于0.99,检测下限为1.0×10-5 mol/L。电极在含有硝酸根、硫酸根和水杨酸根的溶液中表现出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利用全固态离子选择电极探测锅炉水中CO32-含量,测试结果略低于滴定法。综上所述,以纳米银-碳酸银/碳酸钡复合材料作为敏感膜的碳酸根电极结构小巧、易于被集成,在现场检测和多参数传感器制备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张肖[3](2015)在《预测控制在淀粉生产过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测控制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直接从工业过程控制中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计算机算法。由于预测控制特有的三个特点,多步预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等控制策略,使其控制效果好,适用于那些不容易建立精确数学模型而且比较复杂的工农业生产过程。在很多领域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应用。淀粉生产在工农业发展站有重要地位,由于系统非线性、大滞后的问题,本文在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淀粉生产工艺的生产实际,提出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策略对干燥风机入口温度进行控制。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从淀粉生产工艺实际出发,阐述了温度控制的应用现状与研究现状,提出了温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2)研究预测控制理论,分析了神经网络预测控制。(3)研究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建模与预测,针对生产实际,研究了神经网络建模中的一些技术。(4)对淀粉生产线控制系统中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结合其特点加入了一种先进的自动化控制体系—罗克韦尔自动化软硬件体系,控制系统基本成型,实现全程自动化的管控。(5)对于温度控制复杂非线性系统,采用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方法对干燥风机入口温度进行控制。MATLAB仿真结果说明,这种控制方案是可行的,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杨桓[4](2014)在《石膏墙板生产线设备集群化控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石膏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火、隔音、抗震等方面性能优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石膏墙板生产线的运转情况直接决定产品的性能。当前生产方式主要是以人工操作为主,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现场操作。目前企业的生产线模式不适于集群控制系统的应用,主要是因为每台模具车带有电源线、控制线等线路。模具车实际生产中需要横向和纵向运动,模具车的运动轨迹使它本身自带的线路相互交错最终影响集群控制系统的设计。本文通过对总体工艺的详细了解研发了一条新型的生产线,改进后的生产线与企业原有生产线区别在于改进后的生产线模具车固定,浇注小车在模具车上方的导轨往复运动,有效地解决了线路混乱的问题。在准确的掌握生产线的结构和原理的情况下,通过对现场数据的采集以及逻辑程序的编写能够准确、完整的设计出一套集群控制方案。本文对石膏墙板生产线工艺流程中的供料部分、水箱水位的控制、混合搅拌系统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设计。通过对石膏凝固机理的分析确定温度传感器的选型以及最佳的抽芯管时机;通过工艺分析确定输入输出点的个数,输入输出点的个数决定控制器上输入输出模块的个数。本文选用AC800M为主控制器,采用iFIX软件作为上位机监控软件,上位机和下位机收集和传输数据信息,通过组态界面实时的监测系统当前的运行情况。建立了历史数据库,能够找出某一时间段内最佳的生产工艺。对执行集群系统的计算机的性能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说明,重点是介绍计算机集群性能以及LLCBench测试方法,通过分析确定满足集群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计算机的负载以及网络情况。AC800M控制器内自带CBM编程软件,可以识别不同品牌的PLC所编写的控制程序,采用传统的PLC对生产线的运行情况编写相应的逻辑控制程序,将编写好的控制程序导入到主控制器内,主控制器在分析处理数据信息的同时输出指令控制现场设备运行。绘制了工艺流程中的水箱水位、供水系统、搅拌系统的组态界面图,界面上可以准确直观的了解系统的动态变化以及系统正常运行的安全值,超出系统设定的安全值之后系统的报警装置将被触发,本文只截取了部分控制程序以及部分组态界面图。集群控制系统的开发将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侯远鑫[5](2014)在《微透析技术应用于吉非替尼(Gefitinib)药动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题来源: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多西紫杉醇和卡铂化疗序贯Gefitinib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系列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098030801035)。目的:通过系统的研究,建立Gefitinib微透析采样方法,并采用内标微透析-血药浓度联用技术进行Gefitinib的药动学研究,为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亦为微透析技术应用于油水难溶性及高蛋白结合型药物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提供新的途径。方法:1建立Gefitinib HPLC分析方法采用HPLC-UV,外标法测定Gefitinib和Erlotinib生理盐水(pH3.22)及甲醇溶液浓度,并考察色谱条件的专属性、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定量限、检测限、稳定性等。采用HPLC-UV,以Erlotinib为内标物,测定含药血浆中Gefitinib浓度,考察色谱条件的专属性、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基质效应、稀释试验、稳定性以及血浆样品处理回收率等。2建立Gefitinib反向微透析采样方法采用浓差法(增量法、减量法)测定Gefitinib体外回收率(RR.g)及释放率(RD.g),探讨灌流液流速、灌流液pH、探针外液浓度、环境温度对RR.g的影响及体内外RR.g与RD.g的稳定性,分析讨论反向微透析技术应用于Gefitinib药动学采样的可行性。3采用反向微透析技术测定Gefitinib离体血浆蛋白结合率将微透析探针置于梯度浓度含药血浆中,以生理盐水溶液(pH3.22,含5%二甲基亚砜)为灌流液进行灌流,待探针透析及药物与蛋白结合达到平衡状态后,收集透析液测定浓度。同法,以空白血浆为探针外液,灌流含药生理盐水溶液(pH3.22,含5%二甲基亚砜),测定探针RD.g。以RD.g等价于RR.g推算Gefitinib在梯度浓度离体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4建立Gefitinib内标微透析采样方法以Erlotinib为内标物,采用浓差法(增量法、减量法)测定Gefitinib与Erlotinib体外回收率(或释放率)比值P,并探讨灌流液流速、探针外液浓度、环境温度对P值的影响及在体比值P’的稳定性,分析讨论内标微透析技术应用于Gefitinib在体药动学研究的可行性。5传统血药浓度法测定大鼠灌胃或静脉注射给予Gefitinib的药动学参数大鼠灌胃或尾静脉注射给予Gefitinib药液后,自眼球后静脉丛采血,以Erlotinib为内标物,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WinNonlin4.0.1软件对大鼠两种给药方式Gefitinib的血药浓度(C)与时间(t)数据进行拟合,推算主要药动学参数。6内标微透析-血药浓度联用技术采样测定大鼠灌胃或静脉注射给予Gefitinib的药动学参数以脂肪乳注射液(20%,含Erlotinib0.508μg·mL-1)为灌流液,采用内标微透析技术采集大鼠灌胃或尾静脉注射给予Gefitinib后心脏,脑部纹状体及皮下三个采样位点的游离药物,并通过HPLC测定透析液浓度。以Erlotinib释放率(RD.e)实时校正Gefitinib的RR.g,联合血药浓度法测定值,二次校正体内药物浓度。采用WinNonlin4.0.1软件对大鼠两种给药方式Gefitinib的血药浓度(C)与时间(t)数据进行拟合。7建立人肺腺癌细胞(A549)培养方法以人肺腺癌细胞(A549)为培养对象,优化确立细胞复苏,传代,冻存,移植方案,奠定局部肿瘤动物模型基础。结果:1外标法测定Gefitinib生理盐水(pH3.22)及甲醇溶液浓度的色谱条件色谱柱(DIKMA, Platisil ODS,5μm,150×4.6mm);保护柱(通用型Security GuardTM);流动相:甲醇-水[含三乙胺02.%](80:2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30nm;柱温:25℃;进样量:10μL。2外标法测定Gefitinib、Erlotinib生理盐水溶液(pH3.22)浓度及内标法测定Gefitinib含药血浆浓度的色谱条件色谱柱(DIKMA, Platisil ODS,5μm,150×4.6mm);保护柱(通用型Security GuardTM);流动相:甲醇-10mmol·L-1乙酸铵(70: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30nm;柱温:25℃;进样量:10μL。3Gefitinib反向微透析采样方法参数灌流液(生理盐水,pH3.22)流速:1.0μL·min-1;采样间隔:15min,采样量:15μL。反向微透析法测得Gefitinib的RR.g与RD.g对灌流液流速呈良好一致性。RR.g与灌流液pH呈反向相关,而随探针外液温度升高而升高,对探针外液浓度变化保持恒定,且体内外日内RR.g与RD.g稳定性良好。4反向微透析技术测定Gefitinib离体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Gefitinib离体蛋白结合率为(89.45±1.03)%(RSD1.16%),不同浓度组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Gefitinib内标微透析采样方法参数灌流液(Erlotinib生理盐水溶液,pH3.22);流速:1.0μL·min-1;采样间隔:15min;采样量:15μL。Gefitinib与Erlotinib体外回收率(释放率)比值P相对灌流液流速、探针外液浓度、环境温度保持恒定。脑探针、血液探针、线性探针在体P值均能保持良好稳定性。6传统血药浓度法测定大鼠灌胃或静脉注射给予Gefitinib后的药动学参数Gefitinib灌胃或尾静脉给药后,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9.81%。7内标微透析-血药浓度联用技术采样测定大鼠灌胃或静脉注射给予Gefitinib后的药动学参数灌胃或尾静脉给予Gefitinib后,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3.07%,主要药动学参数与传统血药浓度法测得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1在既定的色谱条件下,Gefitinib与Erlotinib浓度与对应峰面积及二者峰面积比值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日内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基质效应、稀释试验、血浆样品处理回收率等考察指标均能满足生物样品检测要求,采用HPLC-VU法能准确稳定地对Gefitinib及Erlotinib进行定量分析。2反向微透析法在12h之内对Gefitinib的体内外释放率(回收率)能保持相对稳定,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二者差异较大。因此,反向微透析法体外采集测定Gefitinib样品可行。而在体内实验中,以释放率代替回收率存在一定的误差,仅可实现对Gefitinib短期代谢情况的初步评价。3Gefitinib呈现高血浆蛋白结合率,在临床应用时可能出现结合药物重新分散,引起副作用或毒性。因此,应选择合适剂量,并注意监测患者血药浓度。另外,围绕提高Gefitinib游离药物浓度的新型制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4以Erlotinib为内标物,进行Gefitinib回收率实时校正切实可行。但因Gefitinib油水难溶性及高蛋白结合率的特点,常规灌流液无法实现Gefitinib在体采集。因此,需对灌流液进行改性或寻找新型灌流液,以提高在体回收率。同时,需对在体P’值进一步校正。5与正常生理状态相比,受试大鼠对Gefitinib吸收清除缓慢。因此,临床使用时应考虑药物蓄积等问题。围绕提高Gefitinib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的环糊精包合物、环糊精包合物脂质体及磁性脂质体等新型静脉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6将传统血药浓度法与内标微透析技术联合,对Gefitinib回收率进行两次实时校正,进一步提高了微透析技术应用于药物药动学研究的精准度。该联合技术可解决准确测定微透析探针在体回收率的难题,且结合药物在体蛋白结合率,即可准确推算出体内游离药物浓度。因此,可以推广应用。

阴红梅[6](2013)在《配料过程中自控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配料控制系统无法适应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的趋势。结合某大型PVC手套生产厂家的配料自动化项目,针对传统PVC配料控制系统存在的配比精度低、控制系统鲁棒性差的不足,本文就提高配料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提高配料质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设计。本文分析了PVC配料的工艺流程和现在常用配料控制系统的一些特点,并针对影响配料质量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原料配比的精度、固体称量的精度和反应温度自动控制精度,并根据实际的工程应用的需求对配料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硬件设备如流量计、变频器等进行了选型、安装方式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由于传统的PLC控制系统的所有控制柜都放置于主控室,现场受控设备与PLC控制系统的I/O模块通过控制电缆进行点对点硬接线连接,通过控制电缆传输420mA的模拟量或24VDC开关量来进行现场设备的监控。而主控室大多远离设备现场,长距离的信号传输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电缆而且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将干扰信号引入PLC控制系统。本文针对模拟量信号传输的弊端,提出了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方案,并拟用总线通讯协议构建分布式控制系统,将I/O模块置于设备附近以克服模拟量信号不适于远距离传输的缺点同时减小了布线与施工的工作量。本文完成了固体、液体配料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李嘉佳[7](2011)在《配料车间自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配料控制系统无法适应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的趋势。结合某大型PVC手套生产厂家的配料自动化项目,针对传统PVC配料控制系统存在的配比精度低、控制系统鲁棒性差的不足,本文就提高配料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提高配料质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PVC配料的工艺流程和现在常用配料控制系统的一些特点,并针对影响配料质量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原料配比的精度、固体称量的精度和反应温度自动控制精度,并根据实际的工程应用的需求对配料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硬件设备如流量计、变频器等进行了选型、安装方式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其次,由于传统的PLC控制系统的所有控制柜都放置于主控室,现场受控设备与PLC控制系统的I/O模块通过控制电缆进行点对点硬接线连接,通过控制电缆传输420mA的模拟量或24VDC开关量来进行现场设备的监控。而主控室大多远离设备现场,长距离的信号传输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电缆而且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将干扰信号引入PLC控制系统。本文针对模拟量信号传输的弊端,提出了PROFIBUS现场总线控制方案,并拟用总线通讯协议构建分布式控制系统,将I/O模块置于设备附近以克服模拟量信号不适于远距离传输的缺点同时减小了布线与施工的工作量。再次,随着工业的控制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过程对象的控制越来越复杂,大多具有时变性、大滞后、非线性的特点,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经典控制与现代控制理论很难满足控制要求,而先进的控制策略在解决这类系统的控制问题时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所以,将先进控制策略与现在流行的PLC控制系统相结合,在PLC中嵌入先进控制成为当前工控行业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模糊控制策略的研究,将模糊控制策略引入到反应罐的温度控制,结合经典控制理论中的PID控制策略,实现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并应用于反应温度的控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了模糊-PID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最后,本文完成了配料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的设计,阐述了控制系统硬件配置和软件的设计,完成了控制程序的编制和监控界面的设计。

何宁辉[8](2010)在《超白压延光伏玻璃配料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国际市场对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基片质量提出了高抗击度,高平整度,太阳光高透过,低反射的性能要求,选择和设计合理的称重配料系统对实现玻璃自动配料,提高配料精度至关重要。超白压延玻璃是太阳能基片的主要材料,本文结合邵阳的玻璃配料项目就玻璃配料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首先,分析了配料工艺、称量方式的特点,分析了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一种将智能仪表、PLC、工控机相结合的超白压延光伏玻璃配料分级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总体结构。其次,分析了称重传感器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多速功能的给料控制器。最后,设计了超白压延光伏玻璃配料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软件。采用工业化的功能模块方法设计了基于PLC的应用程序,方便了程序调试,缩短了开发周期。运用组态软件WinCC设计了监控及管理程序,使得系统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系统实际运行稳定、控制精度高、功能强。该系统目前已经投入运行几个月的时间,表现出界面友好、运行稳定、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实践证明这种系统不仅可以应用在玻璃配料行业中,也可以应用在化工、粮食、水泥、医药等需要配料的过程控制行业中。

李芳[9](2010)在《蟾毒配基静脉注射载药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蟾酥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蟾毒配基类化合物。本文对蟾酥药材中蟾毒灵、华蟾毒精和脂蟾毒配基进行分离,并将其制备为脂质体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两种制剂,主要解决蟾酥静脉注射后的血管刺激性、半衰期短、体内分布广泛等难题,充分发挥药物的抗肿瘤活性,降低其心脏毒性等毒副作用。本文首先建立了药材、提取物以及最终分离物的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的定性定量质量控制方法。以三种蟾毒配基的总含量和转移率为指标,对药材进行80%乙醇回流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最终分离物中三种蟾毒配基的总含量在95%以上,总转移率大于70%。处方前研究表明,三种蟾毒配基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其溶解度及在正辛醇/水系统中的分配系数均具有非pH依赖性,Log P值均在3左右。稳定性实验表明,蟾毒配基分离物在露置空气、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下稳定性良好,其水溶液在pH大于8或小于4的环境中均不稳定,在pH6.0-7.0之间较稳定。酶解实验中,蟾毒灵与脂蟾毒配基较稳定,华蟾毒精在血浆中的稳定性较差,其降解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以脂质体的外观、粒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蟾毒配基脂质体(BU-lipo)的制备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处方为:磷脂用量为1.25%,药脂比为1:20,胆固醇与磷脂比为1:20,α-生育酚用量为磷脂的1%。冷冻干燥过程中使用10%海藻糖为冻干保护剂,工艺为:-75℃预冻12 h,冻干机程序升温过程为-35℃保持1h后升温至-25℃维持12 h,然后升温至20℃干燥4 h。BU-lipo多为单室脂质体,粒度为96.5±50.6 nm,zeta电位为-8~-4 mV,pH值在6.5左右,三种蟾毒配基的包封率分别为86.5%,90.0%和92.1%。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模型,BU-lipo中华蟾毒精在血浆中的稳定性与游离药物相比有显着提高。此外建立了微渗析法测定微粒制剂的包封率,该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采用单硬脂酸甘油酯、中链脂肪酸甘油酯和油酸为脂质材料,以Lipoid E80(?)、PluronicF68及脱氧胆酸钠为乳化剂,使用高速搅拌超声法制备蟾毒配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BU-NLC)。制剂粒径为104.1±51.2 nm,zeta电位为-15~-20 mV,pH值在6.8~7.2之间,三种蟾毒配基在制剂中的包封率均大于85%。采用透射电镜及冷冻蚀刻电镜观察BU-NLC粒子形态为较圆整的球形,DSC和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冷冻干燥后BU-NLC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冻干保护剂中。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释放模型,72 h后药物的释放进入平台期,BU-NLC可较好的控制药物的体外释放。体外血浆稳定性实验表明,当血浆浓度为80%时,BU-NLC中华蟾毒精的降解半衰期为9.34 h,是BU-lipo和溶液剂中华蟾毒精降解半衰期的1.72和17倍。冷冻干燥工艺研究表明脂质浓度和冻干保护剂种类对冻干样品有较大的影响。当脂质浓度为0.3%含10%蔗糖为冻干保护剂时,BU-NLC粒子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可被完好保护。建立了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三种蟾毒配基的UPLC-MS/MS法,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大鼠药代动力学实验表明:BU-NLC在0.25~1.0 mg/kg剂量范围内的体内代谢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给予相同剂量(1.0 mg/kg)BU-NLC和BU-S后,BU-NLC可使药物在体内保持较高的血药浓度,蟾毒灵、华蟾毒精、脂蟾毒配基的AUC0-t分别是BU-S组的1.87,1.96和2.84倍,Cmax也有显着提高(P<0.05)。BU-NLC组表观分布容积和清除率也比BU-S组的小。组织分布实验表明:正常小鼠静脉注射相同剂量(1.5 mg/kg)BU-NLC和BU-S后,BU-NLC可使蟾毒配基在脑、脾、肝中的浓度增加,而心组织中药物的分布有所下降;荷瘤小鼠多次或单次静脉注射相同剂量(1.0 mg/kg)BU-NLC和BU-S后,与正常小鼠相比各组织中药物的相对分布量没有明显差异。三种蟾毒配基在瘤组织中均有一定的分布,依次为R>C>B,BU-NLC可提高蟾毒配基在瘤、脑、脾和肝中的浓度,减少其在心中的分布,但是由于荷瘤动物数据点较少,不具有统计学显着差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与大多数药物不同,给予两种制剂后,三种蟾毒配基分布较多的脏器依次是肺,脑,脾,肾,心和肝,其在肝组织中的浓度均最低,在脑中的分布相对较多,同时脑组织内药物代谢相对较慢。以人胃癌HGC-27细胞和人胶质瘤U87-MG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MTT法对蟾毒配基游离药物及BU-NLC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U-NLC对两种细胞系的抑制作用与游离药物相似,表现出了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体内抗肿瘤实验采用S180肉瘤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蟾毒配基溶液剂组(1.0 mg/kg/d)的抑瘤率为36.79%,BU-NLC高(1.0 mg/kg/d)、中(0.5 mg/kg/d)、低剂量(0.25 mg/kg/d)组均能有效抑制体内S180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最高抑制率可达67%左右,同时没有阳性药环磷酰胺降低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副作用。急性毒性实验表明,BU-NLC的LDso值为2.95 mg/kg,是蟾毒配基溶液剂LDso的1.28倍。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当脂质浓度低于1.2 mg/mL时,BU-NLC体外不引起溶血。本文研究显示BU-NLC可改善蟾毒配基的体内行为和抗肿瘤疗效。其性质稳定,安全有效,适于静脉给药,希望能为蟾酥用于临床提供剂型、药效、毒理方面的科学依据。

胡晓勇[10](2007)在《昆明船舶公司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技术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明船舶公司生活污水处理站始建于1996年,并在1999年3月进行了一次改造,处理站设计处理量为3000m3/d,主要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及射流曝气,并采用斜管沉淀池、无阀滤池等后续处理。从2006年开始,该污水站出水水质开始不达标,为了使出水满足排放标准,并将部分出水处理作为中水回用,需要对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改造前期,对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设备、处理构筑物进行了调查,并对进出水质进行了检测,以找出污水处理的瓶颈问题。检查发现,原污水处理缺少足够的预处理设施,仅有的一道格栅已失去作用,另外发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填料因使用多年没有清洗更换,堵塞严重,射流曝气器已出现变形;检查还发现斜管沉淀池内斜管坍塌,无阀滤池内填料堵塞,这些都制约了污水处理效果。结合改造要求及改造的一些限制因素,选择了改进的A/A/O工艺对其进行改造,改造中仅增加了一座平流沉砂池、一道格栅来增加预处理;增加了一座污泥干化场对污泥进行减量化处理,并改变原穿孔旋流反应池的原作用,只使用其中一格作为过渡池使用。结合改进工艺,将调节池改造为厌氧缺氧池,通过比较该池内的TP值和进水TP值发现,池内TP值要比进水值大,说明在厌氧池内发生了聚磷菌的释磷现象;将原生物接触氧化池改造为好氧池,并将原射流曝气方式改为微孔曝气,污泥培养主要采用了间歇性培养方式,并将一部分斜管沉淀池的污泥回流至好氧池内以加速培养,结果说明这种快速培养方式是有效的;正常运行后,好氧池出水BOD值能维持在20mg/L以下,去除率60%左右,TP值2mg/L以下,同时NH3-N在好氧池内数值明显降低,出水值为15mg/L左右。对斜管沉淀池,将原塌陷的斜管沉内斜管淀进行了更换,将原孔径由50mm换为80mm,并将斜管的安装高度提高了0.5m。改造后斜管沉淀池处理的出水BOD值相比好氧池出水要低10mg/L左右,出水浊度值约12NTU左右。对无阀滤池的填料进行了清洗,改造后无阀滤池的出水浊度值为1NTU~5NTU。正常运行后,出水能到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标准。对污水处理站的改造成本与运行成本进行了分析,核算出处理成本为0.51元/m3;就改造前后的单位处理能耗费用相比,改造后的为0.2389元/m3,改造前为0.3223元/m3。

二、增量法改用减量法自控系统的优化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量法改用减量法自控系统的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浮法玻璃原片质量优化攻坚成果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浮法玻璃原片质量研发攻坚成果
    1.1 原料工艺
        (1)先进的电气自动化配料系统
        (2)微量物料的精确给料及称量
    1.2 玻璃熔窑及熔化工艺
    1.3 锡槽成形技术优化
        (1)整体密封技术
        (2)新型锡槽顶盖
    1.4 冷端
2 应用效果
3 结语

(2)基于碳酸银/碳酸钡复合材料的全固态碳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离子选择电极
        1.3.1 离子选择电极的发展
        1.3.2 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
        1.3.3 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原理
        1.3.4 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
    1.4 全固态碳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材料
        1.4.1 纳米银的研究
        1.4.2 碳酸银的研究
        1.4.3 碳酸钡的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论文结构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全固态碳酸根电极的制备
        2.2.1 银丝预处理
        2.2.2 电化学制备纳米银
        2.2.3 碳酸银的制备
        2.2.4 碳酸银/碳酸钡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全固态电极膜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2.3.1 电极膜材料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
        2.3.2 电极膜材料物相分析
        2.3.3 全固态离子选择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3 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3.1 电沉积纳米银粒子的研究
    3.2 电沉积碳酸银的研究
        3.2.1 循环伏安产物的形成过程及XRD表征
        3.2.2 扫描圈数的影响
        3.2.3 扫描速率的影响
        3.2.4 电解液浓度的影响
    3.3 碳酸银/碳酸钡复合材料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优化工艺条件下电极的性能及应用
    4.1 优化工艺条件下电极对碳酸根的电化学响应能力
        4.1.1 电极的响应斜率与检测下限
        4.1.2 响应时间
        4.1.3 电极选择性
        4.1.4 电极的重现性和寿命
        4.1.5 温度效应
        4.1.6 电极制备工艺的重现性
    4.2 全固态离子选择电极探测热交换水中碳酸根含量
        4.2.1 研究背景
        4.2.2 离子选择电极的分析技术
        4.2.3 测试过程
        4.2.4 测试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预测控制在淀粉生产过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马铃薯淀粉生产线的工艺流程
    1.4 马铃薯淀粉生产线控制流程及物理量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预测控制理论
    2.1 预测控制的产生背景
    2.2 预测控制的基本思想
        2.2.1 预测控制的本质特征
        2.2.2 预测控制的基本类型
    2.3 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2.3.1 神经网络简介
        2.3.2 神经网络模型
        2.3.3 神经网络结构和工作方式
    2.4 神经网络学习方法
    2.5 神经网络非线性多步预测模型
    2.6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结构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建模
    3.1 引言
    3.2 小波神经网络
        3.2.1 小波神经网络的研究现状
        3.2.2 小波神经网络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2.3 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
    3.3 小波神经网络算法及公式推导
        3.3.1 基本BP算法公式推导
        3.3.2 改进的快速BP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淀粉生产线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4.1 淀粉生产线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4.2 硬件体系设计
        4.2.1 上位机
        4.2.2 SLC/05可编程处理器
        4.2.3 SLC500系列PLC的通讯
    4.3 软件体系设计
        4.3.1 RSView32软件介绍
        4.3.2 RSLinx软件介绍
        4.3.3 RSLogix500软件介绍
    4.4 控制策略设计
        4.4.1 逻辑控制设计
        4.4.2 回路控制设计
        4.4.3 模糊预测控制策略设计
        4.4.4 模糊推理设计
        4.4.5 精确量分析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测控制在淀粉生产温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5.1 典型干燥环境温度管理回路
    5.2 淀粉生产工艺温度控制系统问题分析
        5.2.1 控制器特点
        5.2.2 受控对象复杂
    5.3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温度控制策略研究
        5.3.1 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控制
        5.3.2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温度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石膏墙板生产线设备集群化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1.2.1 国内发展动态
        1.2.2 国外发展动态
    1.3 选题的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和工作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石膏墙板生产线主要工艺部分介绍
    2.1 总体工艺流程设计
    2.2 自动供料与供水控制系统设计
        2.2.1 供料系统工艺流程
        2.2.2 上料设备选型分析
        2.2.3 自动供水控制系统开发
    2.3 配料控制系统研究
        2.3.1 配料系统硬件及软件开发
        2.3.2 系统模块化控制
    2.4 抽管时机分析
        2.4.1 石膏凝固原理及温度变化曲线
        2.4.2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2.4.3 温度传感器选型
    2.5 温度传感器测温点及程序设计
        2.5.1 温度传感器位置分布
        2.5.2 温度控制程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群控制系统设计
    3.1 集群控制系统概述
    3.2 集群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3.3 集群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3.3.1 控制器及通讯模块的选型
        3.3.2 低压配电柜的设计
        3.3.3 控制柜柜面布置设计
    3.4 集群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4.1 下位机软件设计
        3.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计算机集群性能研究
    4.1 计算机集群性能分析
        4.1.1 可靠性介绍
        4.1.2 可维护性介绍
    4.2 计算机集群性能测试
        4.2.1 系统实时性测试
        4.2.2 网络传输性能测试
    4.3 LLCBench 测试
    4.4 小结
第五章 实验分析
    5.1 数据采集方法
    5.2 系统运行界面及控制程序分析
        5.2.1 水箱水位动态变化分析
        5.2.2 混合原料与水混合程序研究
        5.2.3 浇注小车单相电机控制
        5.2.4 上水系统动态运行分析
        5.2.5 供料系统动态变化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微透析技术应用于吉非替尼(Gefitinib)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透析技术文献研究
    1.2 Gefitinib文献研究
    本研究流程图
第二章 反向微透析技术应用于Gefitinib药动学采样的可行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
        2.2.1 仪器
        2.2.2 试剂
        2.2.3 动物
    2.3 方法与结果
        2.3.1 Gefitinib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考察
        2.3.2 Gefitinib回收率与释放率影响因素考察
        2.3.3 Geiftinib回收率稳定性研究
    2.4 结论
    2.5 讨论
第三章 反向微透析法测定Gefitinib离体血浆蛋白结合率
    3.1 前言
    3.2 材料
        3.2.1 仪器
        3.2.2 试剂
        3.2.3 动物
    3.3 方法与结果
        3.3.1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考察
        3.3.2 大鼠离体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3.4 结论
    3.5 讨论
第四章 内标微透析技术应用于Gefitinib药动学采样的可行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
        4.2.1 仪器
        4.2.2 试剂
        4.2.3 动物
    4.3. 方法和结果
        4.3.1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考察
        4.3.2 P值影响因素考察
        4.3.3 P值的在体较正(P值的测定)
    4.4 结论
    4.5 讨论
第五章 血药浓度法测定Gefitinib药动学参数
    5.1 前言
    5.2 材料
        5.2.1 试剂
        5.2.2 仪器
        5.2.3 动物
    5.3 方法和结果
        5.3.1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考察
        5.3.2 Gefitinib药动学研究
    5.4 结论
    5.5 讨论
第六章 内标微透析-血药浓度联用技术应用于Gefitinib药动学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
        6.2.1 试剂
        6.2.2 仪器
        6.2.3 动物
    6.3 方法和结果
    6.4 结论
    6.5 讨论
第七章 补充研究—建立人肺癌细胞系A549培养方法
    7.1 前言
    7.2 材料
        7.2.1 试剂
        7.2.2 仪器
        7.2.3 细胞株
    7.3 方法与结果
        7.3.1 培养液的配制
        7.3.2 冻存液的配制
        7.3.3 细胞复苏与换液
        7.3.4 细胞传代
        7.3.5 细胞冻存
        7.3.6 细胞移植
    7.4 结论
    7.5 讨论
结语
论文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配料过程中自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PVC 配料工业现状
    1.3 配料控制系统的发展
        1.3.1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1.3.2 集散型控制系统
        1.3.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1.4 课题的主要工作
第2章 PVC 配料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PVC 配料工艺流程
    2.2 设计配料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2.1 工艺要求
        2.2.2 技术要求
    2.3 配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
        2.3.1 小型 PLC 组网
        2.3.2 仿现场总线设计
        2.3.3 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
    2.4 配料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液体原料配比控制系统设计
    3.1 液体原料计量方式选择
    3.2 体积计量传感器的选型与安装
        3.2.1 体积流量计的选型
        3.2.2 流量计的安装
    3.3 密度影响配料计量精度的解决方案
        3.3.1 密度实时修正方案
        3.3.2 恒温配比方案
        3.3.3 方案的确定
    3.4 过冲量影响配料精度的解决方案
        3.4.1 过冲量的产生
        3.4.2 恒流量稳定过冲量值
        3.4.3 减小过冲量提高配料精度
        3.4.4 过冲量修正
    3.5 供料过程控制
        3.5.1 双速给料控制方案
        3.5.2 变频控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PVC 固体粉末称量控制系统设计
    4.1 PVC 固体粉末称量方式的选择
        4.1.1 增量法称量方案
        4.1.2 减量法称量方案
        4.1.3 称量系统量程选择
    4.2 提高减量法称量精度
        4.2.1 预防物料外溢
        4.2.2 物料飞溅问题
    4.3 称重传感器选型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配料车间自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PVC 配料工业现状
    1.3 配料控制系统的发展
        1.3.1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1.3.2 集散型控制系统
        1.3.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1.4 课题的主要工作
第2章 PVC 配料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PVC 配料工艺流程
    2.2 配料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2.2.1 配料自控系统工艺要求
        2.2.2 配料自控系统技术要求
    2.3 配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
        2.3.1 小型PLC 组网
        2.3.2 仿现场总线设计
        2.3.3 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
    2.4 配料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2.5 小结
第3章 液体原料配比控制系统设计
    3.1 液体原料计量方式选择
    3.2 体积计量传感器的选型与安装
        3.2.1 体积流量计的选型
        3.2.2 流量计的安装
    3.3 密度影响配料计量精度的解决方案
        3.3.1 密度实时修正方案
        3.3.2 恒温配比方案
        3.3.3 方案的确定
    3.4 过冲量影响配料精度的解决方案
        3.4.1 过冲量的产生
        3.4.2 恒流量稳定过冲量值
        3.4.3 减小过冲量提高配料精度
        3.4.4 过冲量修正
    3.5 供料过程控制
        3.5.1 双速给料控制方案
        3.5.2 变频控制
    3.6 小结
第4章 PVC 固体粉末称量控制系统设计
    4.1 PVC 固体粉末称量方式选择
        4.1.1 增量法称量方案
        4.1.2 减量法称量方案
        4.1.3 称量系统量程选择
    4.2 提高减量法称量精度
        4.2.1 预防物料外溢
        4.2.2 物料飞溅问题
    4.3 称重传感器选型
    4.4 小结
第5章 配料系统温度控制算法研究
    5.1 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
    5.2 模糊控制的工作原理
        5.2.1 模糊控制的概论
        5.2.2 模糊控制的结构
        5.2.3 模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5.3 模糊-PID 算法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5.3.1 温度控制系统工艺流程
        5.3.2 模糊-PID 控制方案的提出
    5.4 基于PLC 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5.4.1 基于PLC 的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5.4.2 模糊控制器设计
        5.4.3 模糊-PID 控制器的实现
    5.5 小结
第6章 PLC 应用系统的设计
    6.1 PLC 控制系统设计内容
    6.2 PLC 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6.2.1 处理器的选择
        6.2.2 I/O 模块配置
        6.2.3 导轨、通讯模块、电源模块的配置
    6.3 硬件电路图的设计
        6.3.1 配电图设计
        6.3.2 设备控制原理图
        6.3.3 仪表接线原理图
    6.4 PLC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6.4.1 STEP7 编程软件
        6.4.2 PLC 程序结构和内容
    6.5 监控界面设计
        6.5.1 监控界面功能及组态软件的概述
        6.5.2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6.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超白压延光伏玻璃配料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玻璃配料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来源
    1.4. 论文主要工作
第2章 玻璃配料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玻璃配料工艺分析
    2.2. 玻璃配料控制系统要求以及控制方案的选择
    2.3. 玻璃配料系统组成设计
        2.3.1. 给料系统
        2.3.2. 称重系统
        2.3.3. 中心控制及通讯系统
    2.4. 系统编程思想
        2.4.1. S7-200编程方式
        2.4.2. 实时控制PLC编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玻璃配料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称重系统设计
        3.1.1. 称重传感器的分析与选型
        3.1.2. 称重传感器的连接
        3.1.3. 称重传感器的选型
        3.1.4. 称重显示仪的设计选用
        3.1.4.1. 称重仪表的特点与功能
        3.1.4.2. 称重终端电气连接
    3.2.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3.2.1. 电气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3.2.2. 电气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3. PLC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3.3.1. CPU选型
        3.3.2. 扩展模块选型
        3.3.3. I/O地址分配
    3.4. 智能配料输出控制器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S7-200系列编程语言与PLC用户程序结构
        4.1.1. 编程语言STEP7简介
        4.1.2. PLC用户程序结构
    4.2. 配料控制程序设计
        4.2.1. 控制程序结构
        4.2.2. 主要控制程序流程
        4.2.2.1. 加料过程控制流程
        4.2.2.2. 卸料过程控制流程
        4.2.2.3. 时间控制程序
    4.3. 程序模块化的处理
    4.4. 报警信号程序处理
    4.5. PLC通讯程序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位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5.1. 上位机实现的功能
    5.2. WINCC组态软件概述
    5.3. 上位机与PLC通讯组态
    5.4. 上位机的变量组态
        5.4.1. 定义变量
        5.4.2. 变量管理
    5.5. 动态对象设计
    5.6. 监控界面的设计
    5.7. 全局脚本程序设计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现场调试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蟾毒配基静脉注射载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蟾毒配基的提取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第一节 蟾毒配基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1 试剂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蟾毒配基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2.1.1 薄层色谱法的鉴别
        2.1.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提取工艺的考察
        2.2.1 提取溶剂的选择
        2.2.2 粉末粒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2.2.3 回流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2.2.4 提取工艺验证实验
        2.3 萃取工艺的考察
        2.3.1 萃取溶剂的选择
        2.3.2 萃取溶剂用量的考察
        2.3.3 萃取工艺验证实验
        2.4 硅胶柱层析工艺的考察
        2.4.1 柱层析条件
        2.4.2 硅胶柱装柱及层析分离
        2.4.3 分离物的鉴别
        3 讨论
        3.1 蟾酥药材质量比较
        3.2 提取方法的确定
        3.3 纯化工艺的选择
    第二节 蟾毒配基的理化性质研究
        1 试剂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2.2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2.3 分离产物稳定性的研究
        3 讨论
        3.1 亲脂性
        3.2 稳定性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蟾毒配基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
    第一节 蟾毒配基冻干脂质体的制备
        1 试剂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脂质体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2.2 制剂工艺的考察
        2.2.1 成膜工艺
        2.2.2 溶剂选择
        2.2.3 制备温度
        2.2.4 超声时间
        2.2.5 最终工艺
        2.3 处方的筛选
        2.3.1 磷脂氧化指数的测定
        2.3.2 磷脂种类的选择
        2.3.3 磷脂用量的选择
        2.3.4 胆固醇的加入量
        2.3.5 载药量的确定
        2.3.6 水化介质的选择
        2.3.7 α-生育酚用量的选择
        2.3.8 最优处方
        2.4 脂质体冷冻干燥工艺考察
        2.4.1 冻干保护剂的筛选
        2.4.2 冻干工艺的确定
        3 讨论
        3.1 包封率测定方法的筛选
        3.2 脂质体的制备
        3.3 脂质体的冻干
    第二节 蟾毒配基冻干脂质体的制剂学性质评价
        1 试剂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外观
        2.2 形态观察
        2.2.1 冷冻干燥前后囊泡形态的观察
        2.2.2 冻干样品外观的观察
        2.3 粒径大小及分布
        2.4 zeta-电位
        2.5 制剂含量测定及包封率的测定
        2.6 冻干样品含水量的测定
        2.7 渗透压的测定
        2.8 体外释药测定方法
        2.9 制剂稳定性的考察
        2.9.1 稀释稳定性
        2.9.2 血浆稳定性
        2.9.3 长期稳定性
        3 讨论
        3.1 冻干制剂中含水量的测定
        3.2 制剂的进一步优化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蟾毒配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冷冻干燥工艺研究
    1 试剂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制备工艺的考察
        2.1.1 制备方法
        2.1.2 油相的制备
        2.1.3 乳化剂的加入
        2.1.4 初乳的制备
        2.1.5 滴加速度
        2.1.6 搅拌时间
        2.1.7 超声方式
        2.1.8 溶液pH值对制剂的影响
        2.1.9 冷却方式
        2.1.10 灭菌方式
        2.2 处方筛选
        2.2.1 固体脂质材料的考察
        2.2.2 乳化剂种类的选择
        2.2.3 脂质浓度的考察
        2.2.4 液态脂质的加入
        2.2.5 乳化剂的用量
        2.3 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
        2.4 冷冻干燥工艺的考察
        2.4.1 冻干工艺的考察
        2.4.2 冻干处方的考察
        2.4.3 冻干样品的内部结构
        2.4.4 冻干样品的复溶
    3 讨论
        3.1 制备方法的选择
        3.2 辅料的选择
        3.3 冷冻干燥工艺研究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蟾毒配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制剂学性质评价
    1 试剂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外观
        2.2 形态观察
        2.3 粒径测定
        2.4 zeta电位测定
        2.5 脂质与药物晶型评价
        2.5.1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2.5.2 X-射线衍射观察
        2.6 冻干样品残留水分考察
        2.7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8 包封率的测定
        2.9 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2.9.1 测定方法的建立
        2.9.2 测定方法和结果
        2.10 血浆稳定性
        2.11 长期稳定性
    3 讨论
        3.1 晶型构造
        3.2 载药形式及释药特征
        3.3 稳定性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蟾毒配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动物体内药动学研究
    第一节 蟾毒配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1 试剂、仪器与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药代动力学实验
        2.2.1 蟾毒配基制剂的制备
        2.2.2 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2.2.3 药动学参数计算
        2.2.4 实验结果
        3 讨论
        3.1 蟾毒配基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3.2 蟾毒配基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3.3 蟾毒配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第二节 蟾毒配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组织分布研究
        1 试剂、仪器与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组织分布实验
        2.2.1 蟾毒配基制剂的制备
        2.2.2 正常小鼠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2.2.3 荷瘤小鼠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2.2.4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蟾毒配基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初步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
    1 试药、仪器与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BU-NLC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实验
        2.1.1 两种细胞系的培养
        2.1.2 分组及加药
        2.1.3 细胞生长抑制率的测定
        2.1.4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2.2 BU-NLC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2.2.1 S180鼠腹水瘤细胞混悬液的制备
        2.2.2 模型的制备
        2.2.3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案
        2.2.4 评价指标
        2.2.5 体内抑瘤实验结果
        2.3 BU-NLC安全性实验
        2.3.1 BU-NLC尾静脉注射给药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2.3.2 体外溶血实验
    3 讨论
        3.1 细胞毒性实验
        3.2 体内抗肿瘤实验
        3.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3.2.2 蟾毒配基抗肿瘤疗效的评价
        3.2.3 纳米载药系统提高药物疗效的研究
        3.3 蟾毒配基及BU-NLC的安全性评价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1 研究工作与成果
    2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3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10)昆明船舶公司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技术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1.1.1 生活污水处理的概述
        1.1.2 国内外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1.1.3 各种工艺的比较
        1.1.4 A/A/O工艺研究现状
    1.2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
        1.2.1 小型污水处理站污水的特点
        1.2.2 小型污水处理站的要求
        1.2.3 小型污水处理厂常用的处理方法
    1.3 污水回用技术
        1.3.1 污水回用的紧迫性
        1.3.2 污水处理回用技术
    1.4 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情况
        1.4.1 改造原因及特点
        1.4.2 提高脱氮除磷效果的工艺改造
        1.4.3 其他改造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6.1 课题研究内容
        1.6.2 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标准
    2.1 技术路线
    2.2 改造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标准
    2.3 改造的设计要求
第三章 污水处理站运行的“瓶颈”研究
    3.1 污水处理站的原况
        3.1.1 运行概况
        3.1.2 工艺流程
        3.1.3 水质情况
    3.2 预处理设施
        3.2.1 作用
        3.2.2 出现的问题
    3.3 生物接触氧化池
        3.3.1 原理及特点
        3.3.2 应用情况
        3.3.3 出现的问题
    3.4 穿孔旋流反应池
        3.4.1 混凝原理及特点
        3.4.2 应用情况
        3.4.3 出现的问题
    3.5 斜管反应池
        3.5.1 斜管反应池的沉淀原理及分类
        3.5.2 应用情况
        3.5.3 出现的问题
    3.6 无阀滤池
        3.6.1 过滤的原理及特点
        3.6.2 无阀滤池的应用情况
        3.6.3 出现的问题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造方案研究
    4.1 改造的工艺
        4.1.1 工艺简介
        4.1.2 影响因素
        4.1.3 总流程图
        4.1.4 改造的总体思路
    4.2 污泥干化场的增建
        4.2.1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4.2.2 干化场
        4.2.3 干化场的设计
        4.2.4 渗滤液回流的影响
    4.3 预处理设施的强化
        4.3.1 平流沉砂池的增建
        4.3.2 格栅的增建
    4.4 调节池的改造
        4.4.1 改造方案的确定
        4.4.2 调试
        4.4.3 改造效果
        4.4.5 污水提升泵
    4.5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改造
        4.5.1 改造方案的确定
        4.5.2 污泥培养及调试
        4.5.3 改造效果
    4.6 穿孔旋流反应池的改造
        4.6.1 污泥的清理
        4.6.2 具体改造
    4.7 斜管沉淀池的改造
        4.7.1 改造方案的确定
        4.7.2 调试
        4.7.3 改造效果
    4.8 无阀滤池的改造
        4.8.1 改造方案的确定
        4.8.2 调试
        4.8.3 改造效果
    4.9 中水处理系统
    4.10 方案的联合调试
        4.10.1 污水联动调试
        4.10.2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10.3 主要的工艺参数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运行效果
    5.1 运行的水质情况
    5.2 COD的去除情况
    5.3 BOD的去除情况
    5.4 NH_3-N的去除情况
    5.5 TP的去除情况
    5.6 SV、SVI值的变化
第六章 费用效益分析
    6.1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费用构成
        6.1.1 建设投资费用
        6.1.2 运行处理费用
        6.1.3 运行成本对比
    6.2 预期效益
    6.3 主要节能措施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增量法改用减量法自控系统的优化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浮法玻璃原片质量优化攻坚成果及应用[J]. 杨浩,程华,诸葛勤美. 玻璃, 2021(01)
  • [2]基于碳酸银/碳酸钡复合材料的全固态碳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与应用[D]. 赵玥. 浙江大学, 2016(08)
  • [3]预测控制在淀粉生产过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D]. 张肖. 东北大学, 2015(12)
  • [4]石膏墙板生产线设备集群化控制系统开发[D]. 杨桓. 济南大学, 2014(01)
  • [5]微透析技术应用于吉非替尼(Gefitinib)药动学研究[D]. 侯远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6]配料过程中自控系统的设计[D]. 阴红梅.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5)
  • [7]配料车间自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李嘉佳. 河北科技大学, 2011(08)
  • [8]超白压延光伏玻璃配料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 何宁辉.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2)
  • [9]蟾毒配基静脉注射载药系统的研究[D]. 李芳. 沈阳药科大学, 2010(08)
  • [10]昆明船舶公司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技术改造研究[D]. 胡晓勇.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

标签:;  ;  ;  

自动控制系统从增量法到减量法的优化配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