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的成因及防治

家蚕的成因及防治

一、家蚕白僵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苏韵,吴万明,林苏,赵泽,王新,陈润浈,侯成香,李木旺,孙霞,张振东,郭锡杰[1](2021)在《家蚕A型咽侧体抑制激素对白僵菌感染的抑制作用》文中指出家蚕是鳞翅目昆虫的代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昆虫免疫机制研究价值。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作为致病力最强、危害最严重的病原真菌之一,其感染引起的家蚕真菌病常给养蚕业带来严重损失。如何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前期研究中发现在球孢白僵菌感染的家蚕中A型咽侧体抑制激素(A type Allatostatin, AST-A)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推测其可能参与家蚕对球孢白僵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为探究AST-A在家蚕抵御球孢白僵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从家蚕克隆了AST-A基因的cDNA,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获得了重组家蚕A型咽侧体抑制激素(BmAST-A)蛋白,经镍柱层析纯化后,进行了BmAST-A蛋白的体内试验以及BmAST-A基因的RNA干涉试验,检测其对球孢白僵菌感染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对球孢白僵菌感染的家蚕5龄幼虫体腔注射纯化的重组BmAST-A蛋白,幼虫半数致死时间比对照组延迟了32.9 h,而采用RNAi沉默BmAST-A基因的表达,幼虫的半数致死时间比对照组提早了16.8 h。上述结果表明,BmAST-A在家蚕抵御球孢白僵菌感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阮翠幸[2](2020)在《越南主要蚕区白僵病发生情况调查初报》文中指出由于白僵病对越南的多个蚕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有效的防治白僵病,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等方式,调查研究了越南具有代表性的北部蚕区太平省(Thai Binh)和安沛省(Yen Bai)、南部蚕区林同省(Lam Dong)白僵病发生的概况,研究结果显示:越南北部蚕区家蚕白僵病发生时间主要为3—5月份,南部蚕区白僵病主要在4—9月份发生,其中5—7月最严重。蚕区不同白僵病发病情况也不同,太平省白僵病发病率为1.67%~2.97%,安沛省白僵病发病率为2.13%~3.96%,林同省白僵病发病率为0.64%~3.67%。不同化性的蚕品种白僵病发生率也有差异,二化性蚕品种发病率最高,多化性杂交二化性蚕品种发病率稍低,多化性蚕品种发病率最低。根据越南主要蚕区白僵病发病情况,提出了越南蚕桑生产防控白僵病的措施。

史亚丽[3](2020)在《盐酸特比萘芬对球孢白僵菌的抑菌作用及其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能吐丝结茧并在其中变态。鳞翅目蚕蛾科(Bombycidae)中的家蚕(Bomby mori)是饲育量最大且最具经济价值的模式生物。然而家蚕经常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从而威胁蚕业生产,真菌是其主要病原之一。家蚕真菌病主要有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曲霉病等,其中白僵病最为常见,且极易传染,危害性极高,因此我们想寻找一种高效安全的抗真菌药物以减轻白僵病对养蚕业的危害。在前期的探索实验中,我们以菁松×皓月五龄起蚕为实验材料,发现饲喂感染球孢白僵菌家蚕盐酸特比萘芬(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TFH)药液可以延长其生存时间,因此我们对该药进行了深入研究,筛选出该药在体外对球孢白僵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及其对家蚕白僵病的最佳治疗浓度,同时通过调查其对家蚕生理生长、茧质性状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对该药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盐酸特比萘芬在体外对球孢白僵菌有抑菌作用且对家蚕白僵病有治疗效果盐酸特比萘芬在体外对球孢白僵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5μg/m L,在家蚕体内对白僵菌生长繁殖也具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感染家蚕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到95μg/m L时达到最佳治疗效果。2、盐酸特比萘芬对家蚕生长发育、茧质性状的影响通过调查不同处理组家蚕五龄期体重变化,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盐酸特比萘芬试验组家蚕体重无显着变化,继续饲养至吐丝结茧,感官评价未观察到明显差异,茧质调查结果显示,3个不同盐酸特比萘芬试验组的全茧量、茧层量及茧层率与清水对照相比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着。3、盐酸特比萘芬对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利用16Sr DNA基因扩增子技术,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别实验第3天和4天不同处理组家蚕五龄幼虫肠道微生物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第3天食下95μg/m L盐酸特比萘芬、0.1%DMSO的家蚕与正常家蚕相比,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肠道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都较为相似,门水平上主要以厚壁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等为主;属水平上丰度最高的是肠球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柄杆菌属和短波单胞菌属等。实验第4天,各组家蚕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变形杆菌门丰度的增加;属水平上物种的多样性及相对丰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各组家蚕肠道菌群中虽仍以肠球菌为主,但其相对丰度在95μg/m L TFH试验组和0.1%DMSO对照组家蚕中显着降低;同时空白对照组家蚕的肠道中贪铜菌属成为优势菌属之一;0.1%DMSO对照组家蚕肠道菌群中青枯菌属、短波单胞菌属等相对丰度提高,而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降低;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95μg/m L TFH试验组家蚕肠道微生物中检测到了12.20%的肠杆菌科未知属。

李振强[4](2018)在《浅析家蚕白僵病及防治措施》文中认为白僵病是家蚕真菌病害之一,是由白僵菌经皮肤侵入家蚕体内而引起的病害,若处理不当,可严重影响蚕茧产量,甚至绝收。家蚕白僵病传染途径有接触传染和创伤传染两种,其中以接触传染为主。白僵病蚕死后,蚕体先软后变硬,经过12天家蚕尸体上生出白色的气生菌丝,气生菌丝上逐渐长出白色粉状的分生孢子覆盖家蚕全身体表,就像是蚕体长满白毛或白粉,故称为"白僵蚕"。白僵菌喜湿

顾海洋[5](2017)在《复方药物NBBJ对蚕病的防治效果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蚕病是影响蚕茧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养蚕生产上,家蚕血液型脓病(BmNPV病)、家蚕中肠型脓病(BmCPV病)、家蚕白僵病是主要的传染性蚕病。为了防治家蚕传染性蚕病,将丙氧鸟苷、泊沙康唑、金雀异黄酮、尿素等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复方药物(简称NBBJ),进行了复方药物NBBJ对BmNPV病、BmCPV病、家蚕白僵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家蚕生长发育及死笼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食复方药物NBBJ的家蚕(药物组),在5龄起蚕经口添食多角体浓度为108个/m L、107个/m L的BmNPV悬浮液时,BmNPV病发病率分别降低40.00、21.67个百分点,产茧量分别提高了113.80%、43.06%;在5龄起蚕经口添食多角体浓度为108个/m L、107个/m L的BmCPV悬浮液时,BmCPV病发病率分别降低40.00、34.00个百分点,产茧量分别提高了335.32%、87.09%;在5龄起蚕体喷分生孢子浓度为1010个/m L的白僵菌液时,家蚕白僵病发病率降低61.70个百分点,产茧量提高299.77%。家蚕添食复方药物NBBJ与对照相比,5龄经过基本一致,收茧量高5.42%,全茧量高5.42%,茧层量高5.50%,茧层率差别不大,产茧量和盒种产茧量均提高10.21%,死笼率降低3.31个百分点。家蚕添食复方药物NBBJ可以明显起到抑制蚕病发生,降低死笼率,提高产茧量的作用。

唐贵芝[6](2017)在《家蚕白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文中认为僵病是养蚕生产中的三大病害之一,一旦暴发会给蚕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高度重视僵病的防治工作。本文介绍了家蚕白僵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机理,分析了白僵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白僵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张胜利,栾丰刚,刘振邦,李增智[7](2017)在《引致小皱蝽自然流行病的球孢白僵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在浙江千岛湖小皱蝽种群中发生了由球孢白僵菌引起的流行病。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流行区内的132株球孢白僵菌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以探讨昆虫自然流行病的发生与病原种群异质性之间关系。8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6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58个,占89.23%;总的遗传多样性和Shannom信息指数分别为0.220 1和0.352 1,表明引起小皱蝽流行病的球孢白僵菌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且球孢白僵菌种群遗传多样性随寄主种类增加而增加。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783将研究的菌株划分为7个分支,其中CladeⅠ和Ⅱ中共有119株,占总菌株数的90.15%。亚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别为0.463 0和0.290 0,说明亚种群间存在较高的分化。研究结果表明小皱蝽流行病无流行中心,引致本次小皱蝽流行病的球孢白僵菌种群为多系的异质种群。

江红莲[8](2017)在《农村家蚕白僵病的发生与防治》文中指出受农村养蚕条件和养蚕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白僵病已成为家蚕养殖中的常见病害,不仅严重影响家蚕的产量,还影响家蚕的质量,直接为蚕农带来经济损失。本文分析家蚕白僵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规律与症状,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期为家蚕养殖提供科学参考。

孙士海,王浩[9](2016)在《浅议家蚕白僵病对农村原蚕生产的为害及防控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蚕白僵病是农村原蚕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这一威胁一旦酿成实质危害,不仅严重影响蚕种制种单位制种计划会否实现,更严重影响广大蚕农原蚕生产的经济收益。必须切实把握家蚕白僵病的病原特征及其为害规律,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贯彻蚕前彻底消毒,蚕体经常防僵,调好蚕室温湿,合理处理病蚕,着力防控僵蛹,防治桑园害虫等家蚕白僵病防治要法,有效控制家蚕白僵病对农村原蚕生产的威胁与危害。

马海波[10](2015)在《南陵县山区家蚕白僵病的发生与防治》文中研究指明南陵县西南山区乡镇气候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大,有利蚕儿发生白僵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阐述了山区家蚕白僵病的发生规律,分析了该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家蚕养殖提供参考。

二、家蚕白僵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蚕白僵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家蚕A型咽侧体抑制激素对白僵菌感染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蚕品种
        1.1.2 供试白僵菌
        1.1.3 主要试剂
        1.1.4 主要仪器设备
    1.2 试验方法
        1.2.1 LB培养基配制
        1.2.2 表达载体构建
        1.2.3 BmAST-A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1.2.4 重组BmAST-A蛋白家蚕体腔注射试验
        1.2.5 BmAST-A基因表达的RNA干涉
        1.2.6 qRT-PCR
2 结果与分析
    2.1 BmAST-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
    2.2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2.3 BmAST-A蛋白对球孢白僵菌感染的抑制作用
    2.4 BmAST-A基因的RNA干扰
3 小结与讨论

(2)越南主要蚕区白僵病发生情况调查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案
    1.1 调查时间
    1.2 调查地点
        1.2.1太平省(Thai Binh)
        1.2.2 安沛省(Yen Bai)
        1.2.3 林同省(Lam Dong)
    1.3 调查内容
    1.4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家蚕白僵病在太平省的发生情况
    2.2 家蚕白僵病在安沛省的发生情况
    2.3 家蚕白僵病在林同省的发生情况
    2.4 越南在不同地区不同月份白僵病平均发病率对比情况
        2.4.1 3个地区的白僵病基本得到控制
        2.4.2 3个地区的白僵病发生呈季节性变化
3 小与结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3.2.1 自然条件对白僵病发病率的影响
        3.2.2 蚕品种对白僵病发病率的影响
        3.2.3 蚕药对白僵病的防控效果
4 防控白僵病的措施
    4.1 建立健全严格的消毒制度
    4.2 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制度
    4.3 加强小蚕共育的质量
    4.4 隔离控制病原,加强药物防治

(3)盐酸特比萘芬对球孢白僵菌的抑菌作用及其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家蚕与真菌病
        1.1.1 家蚕——新型模式生物
        1.1.2 家蚕真菌病
        1.1.3 家蚕真菌病的防治措施
    1.2 盐酸特比萘芬的研究
    1.3 蚕药的安全性评价
    1.4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1.4.1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种类
        1.4.2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1.4.3 影响家蚕肠道微生物的不同因素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盐酸特比萘芬在体外及蚕体内对球孢白僵菌的抑制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1 主要实验材料
        2.2.2 仪器及设备
        2.2.3 主要药品、试剂及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研究盐酸特比萘芬在体外对球孢白僵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2.3.2 筛选盐酸特比萘芬在蚕体内对家蚕白僵病的最佳治疗浓度
        2.3.3 盐酸特比萘芬在蚕体内对家蚕白僵病的最佳治疗浓度的验证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盐酸特比萘芬在体外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2.4.2 筛选盐酸特比萘芬在蚕体对家蚕白僵病的最佳治疗浓度
        2.4.3 盐酸特比萘芬在蚕体对家蚕白僵病最佳治疗浓度的验证
    2.5 讨论
第3章 盐酸特比萘芬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质性状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1 主要实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与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系列浓度盐酸特比萘芬药液的配制
        3.3.2 盐酸特比萘芬对正常家蚕生理生长的影响
        3.3.3 茧质调查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盐酸特比萘芬对正常家蚕生理生长的影响
        3.4.2 茧质调查
    3.5 讨论
第4章 盐酸特比萘芬对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4.1 引言
    4.2 主要实验材料
        4.2.1 实验动物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主要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提取
        4.3.2 家蚕肠道微生物总DNA的提取及定量
        4.3.3 目标片段文库构建
        4.3.4 扩增产物回收纯化
        4.3.5 Illumina Nova Seq测序
        4.3.6 数据优化和统计
        4.3.7 OTU聚类
        4.3.8 多样性分析
        4.3.9 物种分类组成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数据优化和统计
        4.4.2 OTU聚类分析
        4.4.3 多样性分析
        4.4.4 物种分析
    4.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4)浅析家蚕白僵病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症状表现
2 发病主要原因
    2.1 忽视消毒, 病菌蔓延
    2.2 忽视桑园虫害防治, 引起病菌交叉感染
    2.3 不注重除沙或蚕沙处理不当
    2.4 蚕室温、湿度调节不当
    2.5 白僵病蚕体处理不当
    2.6 大小蚕套养
3 发病的规律
4 防治措施
    4.1 重视蚕室、蚕具和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
        4.1.1 蚕前消毒
        4.1.2 蚕中消毒
        4.1.3 蚕后消毒
    4.2 加强桑园虫害防治
    4.3 做好病蚕体消毒和集中处理
    4.4 勤除沙, 做好蚕沙集中发酵处理
    4.5 控制好蚕室内温、湿度
    4.6 做好蚕体、蚕座的消毒

(5)复方药物NBBJ对蚕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剂
        1.1.2 供试蚕品种
    1.2 试验方法
        1.2.1 复方药物NBBJ的配制
        1.2.2 添食复方药物NBBJ对Bm NPV病、Bm CPV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1.2.3 添食复方药物NBBJ对家蚕白僵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1.2.4 添食复方药物NBBJ对家蚕生长发育与蚕茧产量的影响试验
        1.2.5 添食复方药物NBBJ对死笼率的影响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食复方药物NBBJ对Bm NPV病的防治效果
    2.2 添食复方药物NBBJ对Bm CPV病的防治效果
    2.3 添食复方药物NBBJ对家蚕白僵病的防治效果
    2.4 添食复方药物NBBJ对家蚕生长发育与蚕茧产质量的影响
    2.5 添食复方药物NBBJ对死笼率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6)家蚕白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白僵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机理
2 白僵病的发生原因
    2.1 养蚕前消毒不彻底, 遗留大量病原菌
    2.2 养蚕过程中处理不当, 感染蚕病
    2.3 石灰储存不当, 失去了干燥和杀菌的作用
    2.4 蚕药使用不当, 加重白僵病的发生
3 白僵病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养蚕前的消毒工作
    3.2 加强养蚕过程中的消毒工作
    3.3 回山消毒

(7)引致小皱蝽自然流行病的球孢白僵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僵虫采集及病原分离
    1.2 菌丝体制备
    1.3 DNA提取与ISSR引物筛选
    1.4 ISSR-PCR扩增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ISSR引物的多态性分析
    2.2 UPGMA聚类分析及主坐标分析
    2.3 种群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度分析
    2.4 基于球孢白僵菌亚种群的聚类分析
    2.5 球孢白僵菌亚种群间基因流和遗传分化
3 讨论

(8)农村家蚕白僵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原因
    1.1 饲养环境湿度过大
    1.2 消毒工作不到位
    1.3 二次污染防御意识不足
    1.4 忽视桑园治虫工作
2 发病规律及症状
    2.1 发病规律
    2.2 发病症状
3 防治措施
    3.1 彻底消毒,最大限度减少病原
        3.1.1 对蚕室、蚕具彻底消毒。
        3.1.2合理处理病蚕。
        3.1.3 强化桑园害虫防治力度。
    3.2 使用防僵药剂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3.3 熏烟防僵
    3.4 加强蚕室内温湿度的控制

(9)浅议家蚕白僵病对农村原蚕生产的为害及防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特征
    1.1 发育周期
    1.2 代谢产物
    1.3 致病性与稳定性
2 为害规律
    2.1 染病表现
    2.2 传染途径
    2.3 影响因素
3 防控措施
    3.1 蚕前彻底消毒
    3.2 蚕体经常防僵
    3.3 控好蚕室温湿
    3.4 合理处理病蚕
    3.5 着力防控僵蛹
    3.6 防治桑园害虫

(10)南陵县山区家蚕白僵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白僵病发病规律
2 发病原因
    2.1 养蚕前消毒不彻底
    2.2 蚕沙处理不当, 消毒工作不到位
    2.3 蚕药使用不科学
    2.4 交叉感染及有利的气候条件
3 防治措施
    3.1 蚕前消毒
    3.2 蚕后消毒
    3.3 防止白僵菌农药污染

四、家蚕白僵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家蚕A型咽侧体抑制激素对白僵菌感染的抑制作用[J]. 苏韵,吴万明,林苏,赵泽,王新,陈润浈,侯成香,李木旺,孙霞,张振东,郭锡杰. 中国蚕业, 2021(03)
  • [2]越南主要蚕区白僵病发生情况调查初报[J]. 阮翠幸. 广西蚕业, 2020(04)
  • [3]盐酸特比萘芬对球孢白僵菌的抑菌作用及其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D]. 史亚丽.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4]浅析家蚕白僵病及防治措施[J]. 李振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05)
  • [5]复方药物NBBJ对蚕病的防治效果试验[J]. 顾海洋. 中国蚕业, 2017(04)
  • [6]家蚕白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 唐贵芝.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9)
  • [7]引致小皱蝽自然流行病的球孢白僵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J]. 张胜利,栾丰刚,刘振邦,李增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7(03)
  • [8]农村家蚕白僵病的发生与防治[J]. 江红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1)
  • [9]浅议家蚕白僵病对农村原蚕生产的为害及防控措施[J]. 孙士海,王浩. 农技服务, 2016(17)
  • [10]南陵县山区家蚕白僵病的发生与防治[J]. 马海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7)

标签:;  ;  ;  

家蚕的成因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