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外观设计技术初探

中国古建筑外观设计技术初探

一、中国古代建筑外观设计手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魏星[1](2021)在《辽金时期花塔建筑形制研究》文中指出在现存所有佛塔类型中,属华塔此类最独特繁丽且存世稀少。辽金时期是佛塔类型的繁丽多变时期,无论从建造工艺、砖雕技术、技艺价值等各方面,华塔相比其他类型的佛塔都有其独特精致的建筑形制外观特征。花塔最早始于唐代,宋、辽时期为华塔的繁荣时期,由于历史地理气候变迁、建造工艺过程复杂繁琐、时代审美主观多变、宗教主流教派转变等众多外在因素,金代至元代由演变发展中骤然转向衰落,直至元代喇嘛教的兴盛等因素而绝迹。以梁思成先生所研究过的金代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的中英文释义和建筑形制为出发点,统计国内广义上俗称“花塔”的21处佛塔后,排除福山塔、六榕寺花塔、武汉石榴花塔、宝庆寺花塔(蛤蜊观音塔)这4座非相同建筑形制的楼阁式佛塔,将剩余17处,共19座塔进行同地域、同时期、同建筑形制归纳出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梳理总结出四条发展脉络关系,分别为唐宋华塔——修德寺塔、修定寺塔(1930s)、九顶塔、显圣寺华塔(已毁)、成城湾华塔;唐宋花塔——开化寺连理塔(两座)、解脱禅师塔;辽代华塔——万佛堂华塔、庆化寺华塔、车轴山华塔(丰润药师灵塔)、班吉华塔;金代华塔——广惠寺华塔、镇岗华塔;金代花塔——杲公和尚墓塔、无名小花塔、皇统五年花塔、胡家庄花塔(南北两座)。通过对辽金华塔和金代花塔的单体建筑分析,初步归纳出两种不同建筑形制中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平面形式、设计元素、建筑形制的关系,并总结各自存在的具体特征。基于前辈们的“模数”等数理关系的研究观点,运用建筑学与数学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来完善花塔建筑形制体系。研究团队对现存百余座辽金佛塔进行初步调研,并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数据采集形成点云数据图的现代技术手段,通过使用CAD软件绘制辽金华塔(除广惠寺华塔)的点云数据立面图以获取立面构图中的基础数据尺寸,并进行各部位侧重对比、比例尺度对比、收分关系等数理关系分析。大多数学者认为辽金时期华塔是从辽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演变而来,为验证辽金时期华塔区别于辽代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两种佛塔类型,本文将通过运用数理关系对比来验证辽金时期华塔建筑形制与辽代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存在一定数值规律。确定辽金时期华塔建筑形制在古人匠心设计之初,汲取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的设计元素,以独立形式存在于佛塔营建类型之中。

冯锦[2](2020)在《传统木构中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材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材料科学和建造技术的发展,独具一格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文化如何在当代传承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所探讨的“斜梁”构造,最早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这种历经千年、简单而科学的木构造在其形态特征、构造方式和实用功能等方面,对于现代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山西和四川等地的古建筑做了多次实地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梳理了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斜梁构造,并分类讨论其构造特征及文化内涵。试图发掘斜梁构造的特征在传承发展中的渊源与其历史必然性,并针对其如何更好地在现代木结构体系中重新焕发传统之美进行思考和探索。本文也重点剖析了现代木结构中与斜梁构造形态特征类似的梁结构与木桁架结构,将传统木构中斜梁构造方式进行合乎逻辑的设计,并结合现代木结构的构造方式进行实验性设计,最终完成了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木结构空间装置。

王平[3](2020)在《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师进入中国进行建筑设计及相关活动,中国民族文化在建筑中的地位收到了冲击,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对中国建筑师来说迫在眉睫。在外来的建筑师中,以隈研吾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日本建筑师代表的日本建筑文化与中国颇有渊源,而且有的日本建筑师在中国进行建筑创作时也会通过表现中国元素来积极融入中国建筑环境,他们的创作方法是值得中国建筑师研究的。本文选取了隈研吾在中国创作的表现中国元素的作品,以作品里中国元素的提取、加工、表达方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是从隈研吾的建筑理论开始,研究其建筑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以及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关系;其次,以在华进行建筑实践的当代日本建筑师群体为对象,对他们作品的特征以及中国元素表达进行分析;再次,结合隈研吾的建筑理论与方法,对其在华作品中国元素在建筑单体构成、建筑布局以及建筑材料三方面的探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其元素表达进行评价;从次,结合中日建筑文化的异同,以及对当代中国建筑师表现相同中国元素的作品的解读,进一步分析与评价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表达的深层次特征;最终,对隈研吾中国元素表达的可借鉴性与局限性进行评析,并探索中国当代建筑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出路。本文通过分析与比较不同研究对象的中国元素表达特点后,总结以隈研吾为代表的当代日本建筑师中国元素表达的可借鉴性与局限性;最后归纳出中国元素在当代建筑中表达的方向。通过分析,隈研吾中国元素一部分表达方式是中国建筑师鲜有尝试的,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同时,隈研吾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基本建立在自己成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之上,这使得其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流于形式,缺乏深度。所以隈研吾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应该持批判态度。

李佳璐[4](2020)在《明清河西走廊建筑正身大木构架及其节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河西走廊建筑在资源相对匮乏的经济条件和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已有研究揭示了河西建筑与其他地区建筑一些显着的区别性特征。除此之外,尚需深入河西建筑体系内部梳理其基本或典型做法上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包括正身大木构架、梁架节点和装饰化的斗栱,以深化研究。本文以近300个河西走廊现存明代至民国期间木构遗存为样本,针对研究空白,从以上三方面展开讨论。首先,进行归纳和分类。在构架类型整体定位的基础上,对河西建筑构架进一步分类;从结构逻辑的角度切入,对梁架节点及构件组合进行分类;从装饰化的角度入手,关注斗栱中“花板代栱”手法的起源,并对轮廓、雕刻、彩画等装饰手法进行分类。其次,在分类基础上对这三方面内容进行定量的共时性分区和历时性分期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和解释,以廓清河西建筑大木构架演化、梁架节点简化、斗栱装饰化发展的演变脉络。最后,在河西走廊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叙述之外,在大语境下将这三方面做法与官式建筑及周边河湟、秦州地区建筑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明晰河西建筑地方风格特点。研究发现,明清河西走廊建筑的演变符合中国传统建筑明清以来的总体发展趋势,但自身又呈现出具有地方风格的特征,本文将其概括为:俭省与华丽、杂糅与个性、自由与限制。

范婷婷[5](2020)在《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楼阁是中国传统的城市山水人文环境中的典型景观要素,是关联城市和自然山水的关键因子,在构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价值取向和整体意象的景观环境空间结构中起到提纲挈领的标志性作用。深入解读传统楼阁与历史环境的关系及其本体特征,是理解中国古代匠人的环境经营智慧、丰富现代中国城市特色景观营造理论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的景观营造历来注重环境的整体把握,当前有关楼阁的研究关注点多在于单体物质空间的形成背景及发展演变特征,而将楼阁分布与城市空间环境联系起来,作整体性解读这方面仍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鉴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历史环境的类型入手,分析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相影响,梳理古代楼阁营建在环境的不同层面关联自然秩序的历史经验,为现代景观楼阁设计的传承与创新作基础性的理论参考,以期为楼阁相关的工程建设及保护修缮拓展相关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对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建筑设计作系统的梳理解读。研究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环境的类型及其影响下的楼阁形式、传统楼阁建置对理想环境格局构建的作用以及传统楼阁在不同层面与环境建立整体关系的方法这三个方面厘清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分别从时间的纵向和横向理解传统楼阁的发展特征,认识楼阁单体的形成背景及构成要素的演变脉络;第三部分在前文认识历史环境和传统楼阁的特征及关系的基础上,从环境应对和楼阁单体表现两方面探究传统楼阁在现代空间语境下的适应性策略;第四部分以碧云楼为例,阐述基于栖霞山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环境格局特征,并观照现代城市景观新秩序的背景,生成的楼阁建筑及周边环境设计策略。综上,总结古代楼阁营造的规律,认识到楼阁景观是特定历史语境下多重因素形成的物质外现形式。故在新的历史时期,既要重拾环境整体经营的传统智慧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更要以现代建筑语言诠释楼阁文化的核心内涵,塑造体现时代精神特色的新楼阁景观风貌。

姚珏[6](2020)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是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期,它以独特的静态形制和动态活动而成为中国木雕艺术的经典之一,并体现出徽州先人的伦理观念、族群民俗、生态意识、信仰传统、艺术品格等文化形态,具有吉祥审美的象征符号意义和传承表达的基本特征。它以遮与露、高与敞、闭与通、隔与透的对照点画天井、厅堂、门窗、栏杆等处的木雕静态存在,以及民居木雕在制与用、造与赏、传与承等方面的动态活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就装饰母题而言,明代民居木雕以本土艺术为主,室内外木雕多为祥物,颇具汉唐之风,简洁大气;清代室外木雕多为镇宅之象,室内多为祥和之物,细密繁缛。就风格类型而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均衡开合、饱满律动、虚实相生、质朴本色等基本特征。徽州民居木雕图式内容分为意象表达为主,佐以符号隐喻。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意象表现大多形成意境组合,或由一系列单个“心象”组合成多个迭加的审美想象意境。民居木雕艺术源自徽州人对“木”塑造立体“心”象,反映宅主们对“木”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思考结果的文化表达。民宅主人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观者与宅主意同象异,各见其趣。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汇集着多路的文化信息,它包容着祖制家教、士族名门的礼制文化,阴阳相承、除凶纳吉的民俗文化,崇儒廉正、外朴内华的仕商文化,以及时空对应、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等,并以行善积德、孝仁祥和、近福远祸、光宗耀祖、繁衍兴旺、富贵有余等为表达的主题。历史上名门望族的隐逸造就了徽州地域的传奇,徽商经济的支撑促进了民居木雕艺术的繁盛,文人的纷纷介入使得善鉴书画的徽商在民居木雕设计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文人体系融入庶民文化,俗雅相乘,自然、社会、历史和人伦文化被组织在民居木雕艺术的结构图式中,使现实世界和精神境界呈现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明清工匠艺人在“工”和“术”方面的手艺传承和不断精进,得以使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日益精湛,终成经典。近些年来,由于民居木雕艺术信仰的错位,传承密码的缺失,过度的开发性修复,以及异地重建之风的兴盛,使得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传承困难重重。徽州人曾利用民居木雕艺术创造“桃花源”式的家园,舒缓精神压力,寄托热爱生命与生活的审美理想,以及借助艺术教化族人后代的做法等,至今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其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依然推动着当今的乡村美化和城市建设。

韩艺宽[7](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指出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方铭[8](2019)在《《中国绘画史图鉴》等坡顶组合的几何形式对现代建筑坡顶形式的启发与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专业领域中探讨火热的关于“怎样的设计具有现代感同时具有传统韵味”、“中国本土建筑的演变发展”、“诗意的栖息”、“现代语汇的转译”等,学术上已有从各个方面的探讨与实践。本文就传统建筑的“坡顶”特点,主要从《中国绘画史图鉴》等绘画中选取坡顶建筑组合的局部,从二维平面表现手法的视角,以其几何形式的组合手法为切入点归纳,从平面视角坡脊的组合、立面视角山墙三角面的特点、结构的表现、立面与功能等多方面,共同探讨传统斜坡特点和古画中的艺术手法,结合中国及日本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说明,最后以本人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进行实践说明,共同探讨对现代坡顶语汇的启发。第一章,论文阐述了研究的起缘,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最后提出论文研究的方法和结构框架。第二章,论文对传统坡顶的起源与结构特点,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坡顶结构的特点对造型的影响,进行简要说明。第三章,论文从《中国绘画史图鉴》等传统绘画中选取相关建筑群,从平面、立面视角进行归纳,从几何化的形式,三维建模,结构立面功能等多方面补充,再从艺术表现手法对意境的分析。第四章,论文以传统坡顶几何语汇在中日坡顶案例中的运用做分析,从坡顶形式在中国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几何构成、三角山墙与“山水”意境、结构的转译、立面材质与视觉比例尺度、功能多样化对坡顶语汇的影响,及日本园林建筑和隈研吾先生作品的启发,总结归纳相关的设计要点,引起思考探讨。第五章,结合笔者参与的新兴六祖禅院项目,将上文总结的几何方式进行操作。最后,对现代建筑坡顶的设计方法作总结。

杨春晖[9](2019)在《现代唐风建筑构件尺度与工程做法研究 ——以洛阳万安山万安阁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重要使命。中国传统建筑技术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是做好建筑文化传承工作的第一步。在很多历史文化场合,需要通过修复、复建、兴建符合历史场景的建筑物,来彰显城市地域的历史文化风貌,在这其中,唐风建筑的营建需求甚广。本论文就是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产生的。论文先从建筑单体尺度的研究开始,通过对唐代单体建筑重要遗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尺寸还原,试图还原设计之初的原始尺寸,用材分和营造尺作为模数换算出理想的模型,再进行比例分析,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建国后第一座唐风建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的设计尺寸,以此探寻控制单体建筑基本尺度的因素。在进行单体研究之后发现,其整体尺度与局部构件的比例尺度设计关系紧密,故而以斗栱为研究对象,比较佛光寺东大殿与鉴真和尚纪念堂二者局部构件设计的异同,并阐释斗栱与转角梢间的关系,以及简单介绍现代技术下局部构件的构造做法。最后从整体构图的角度出发,在发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单体、局部构件在受到模数、比例等因素的控制后,进一步研究,古代建筑的群体布局也受到构图、比例等因素控制,而同一组建筑物可能受相同模数控制,楼阁式单体建筑的设计受到局部构件如一层柱高等因素的控制。在单体、构件、群体三种尺度中寻找唐风建筑设计的控制因素,在项目实践中起到指导和参照的作用,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何苗[10](2019)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后现代主义引入到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方法。虽然后现代主义对于历史的借鉴多来自于西方古典主义,与我国古典主义形式不同,但如何在当代呈现的方法却是可以相通的,因此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梳理了后现代主义相关理论,对广义后现代主义进行分类概述。同时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进行详细的原理分析。界定了本文研究的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内容,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成因与发展,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体系进行分类概述。其次,本文根据以上理论研究,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创新思维。分析出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建筑装饰创新的启示与方向:1、历史主义2、意义的传达3、建立人与空间与环境的关系4、地域主义。以及提出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基于后现代主义三大特征的创新思维:基于折衷性特征的创新思维、基于含糊性特征的创新思维、基于象征隐喻性特征的创新思维。最后,本文研究得出后现代主义思潮下设计创新表现方法。分别为:图形和形体表现法、材质表现法、色彩表现法、结构与构件表现法、比例表现法、布局表现法,并通过大量实例及设计实践论证了这些方法。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思考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当代呈现,通过研究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表现方法。旨在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提供更多发展的方向,目的是为了让这门艺术瑰宝能更好的被时代传承下去。

二、中国古代建筑外观设计手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建筑外观设计手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辽金时期花塔建筑形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3 研究现状不足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1.7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及可行性研究
        1.7.1 研究的创新点
        1.7.2 可行性研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辽金时期华塔与金代花塔概述
    2.1 华塔和花塔的建筑形制区分
    2.2 华塔与花塔的溯源
    2.3 辽金时期华塔和金代花塔历史沿革
        2.3.1 辽金时期佛教传播带来的发展演变
        2.3.2 花塔和华塔建筑形制历代发展演变
    2.4 花塔与华塔现状分布
    2.5 辽金时期华塔和金代花塔时间脉络轴线
    2.6 辽金时期华塔和金代花塔的形成原因
        2.6.1 历史、地理、气候、战争等自然环境因素
        2.6.2 民族融合因素
        2.6.3 社会文化因素
        2.6.4 辽塔营建技术
    2.7 辽金时期华塔建筑形制特点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金华塔和金代花塔单体建筑形制分析
    3.1 辽代华塔建筑形制
        3.1.1 北京万佛堂华塔
        3.1.2 涞水庆化寺华塔
        3.1.3 锦州班吉华塔
        3.1.4 丰润车轴山华塔
    3.2 金代华塔建筑形制
        3.2.1 北京镇岗华塔
        3.2.2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
    3.3 金代花塔建筑形制
        3.3.1 山西五台杲公和尚墓塔
        3.3.2 山西忻州胡家庄花塔(两座)
        3.3.3 山西五台无名小花塔
        3.3.4 山西五台皇统五年小花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金时期华塔建筑形制数理关系
    4.1 辽金时期花塔和金代花塔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对比
        4.1.1 华塔和花塔建筑形制的共性特征关系对比
        4.1.2 华塔与花塔建筑形制的个性特征关系对比
    4.2 辽金时期华塔各部分比例关系
        4.2.1 塔高宽比关系
        4.2.2 塔各部分高度占比关系
        4.2.3 塔高H与塔冠中间层面阔W0 的比值
        4.2.4 收分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金华塔与密檐式塔、楼阁式塔的数理比较
    5.1 华塔塔冠与密檐式塔的比较研究
        5.1.1 与密檐式塔的数理比较
        5.1.2 与密檐式塔的收分关系的数理比较
    5.2 华塔的塔身与楼阁式塔的比较研究
        5.2.1 与楼阁塔塔身壁面高宽比的数理比较
        5.2.2 与楼阁塔塔身细部构件的数理比较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附表A 国内俗称“花塔”21座汇总统计表
附表B 国内现存辽金时期华塔6座和金代花塔5座汇总
附图C 国内现存华塔(花塔)时间轴线及脉络关系
附图D 国内现存辽金时期华塔、金代花塔、唐宋华塔、唐宋花塔建筑形制时间轴线
附图E 花塔和华塔建筑形制历代发展演变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2)传统木构中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课题研究状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组织框架
    章节小节
第一章 斜梁构造概述
    第一节 我国传统木结构中的斜置构件
        一、传统木结构建筑
        二、传统木结构的斜置构件
    第二节 斜梁构造发展及现状
        一、斜梁构造起源
        二、斜梁构造形态演变
        三、斜梁遗构现状调研
    第三节 斜梁构造功能性概述
        一、构造形态的人文内涵
        二、构造形态的功能需求
    章节小结
第二章 斜梁构造逻辑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 传统民居中斜梁构造分析
        一、彝族传统民居
        二、淮河流域地区传统民居
        四、其他地区传统民居
    第二节 庙宇建筑中斜梁承檩构造分析
        一、眉山报恩寺大殿
        二、芦山青龙寺大殿
    第三节 传统木结构中斜梁节点构造方式解析
        一、绑扎搭接
        二、穿插搭接
    章节小结
第三章 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与启示
    第一节 现代木结构概述
        一、现代木结构建筑用材
        二、现代木结构类型
        三、现代木结构构造方式
    第二节 斜梁构造相关的现代木结构类型
        一、梁结构的分类与结构类型特征
        二、梁结构构造方式及其应用
        三、木桁架结构的分类与历史沿革
        四、木桁架结构的组成及杆件受力原理
    第三节 现代木结构建筑中“斜梁”构造的营造思维
        一、现代木结构与传统木结构的联系
        二、斜梁构造表现形式的转化
        三、构造中传统形态符号的转译
        四、结构形态提取与表现
        五、构造形式的空间意向表达
    章节小结
第四章 基于斜梁造的现代木结构装置实验设计
    第一节 实验设计相关背景阐述
        一、实验性设计来源于目的
        二、实验性设计流程与计划目标
        三、设计选址与环境分析
        四、场地实调分析
    第二节 设计依据与实验建造
        一、形态生成来源
        二、结构系统设计策略
        三、空间形态生成方式
    第三节 实验设计效果表现
        一、设计说明
        二、实验设计图示表达
        三、效果呈现
结语
    第一节 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展望与思考
    第三节 本文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中国元素
        1.2.2 日本当代建筑师
        1.2.3 隈研吾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隈研吾的建筑理论及方法概述
    2.1 隈研吾简介
        2.1.1 基本信息
        2.1.2 教育及时代背景
        2.1.3 隈研吾建筑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第四次浪潮”
    2.2 隈研吾建筑理论发展历程
        2.2.1 建筑理论的诞生——国际浪潮与日本文化的杂糅
        2.2.2 反造型
        2.2.3 负建筑
        2.2.4 自然的建筑
        2.2.5 粒子/微粒建筑
        2.2.6 隈研吾建筑理论特征
    2.3 隈研吾建筑创作特征
        2.3.1 传统建筑形式的展现
        2.3.2 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
        2.3.3 建筑“微粒”元素的表达
    2.4 隈研吾与同时代日本建筑师的异同
    2.5 本章小结
3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实践综述
    3.1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实践历程
    3.2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作品特点
        3.2.1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作品现状统计
        3.2.2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项目数量变化与地区分布
        3.2.3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项目类型及其多样性
        3.2.4 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建筑的风格
    3.3 日本当代建筑师作品的中国元素
        3.3.1 日本当代建筑师表现中国元素的项目统计
        3.3.2 表现中国元素项目的类型与数量
        3.3.3 表现中国元素项目的特点
    3.4 运用“中国元素”的典型案例分析
        3.4.1 佛塔元素的表现——西安青龙寺空海纪念碑
        3.4.2 园林营造——中日青年交流中心
        3.4.3 非建筑文化的表现——上海喜玛拉雅中心
    3.5 本章小结
4 隈研吾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4.1 隈研吾在华建筑作品概况
        4.1.1 隈研吾在华作品分布
        4.1.2 隈研吾在华作品类型
        4.1.3 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的表达方式
    4.2 传统建筑布局的延续
        4.2.1 中国庭院形态的基本类型
        4.2.2 隈研吾作品中的居住型庭院表达
        4.2.3 隈研吾作品中的园林型庭院表达
        4.2.4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4.3 建筑单体构成元素的表达
        4.3.1 中国传统单体建筑的基本构成
        4.3.2 窗棂元素的表现
        4.3.3 传统木构架元素的表现
        4.3.4 传统屋顶形式的表现
        4.3.5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4.4 建筑材料元素的表达
        4.4.1 隈研吾作品中传统材料使用情况
        4.4.2 木材料表达
        4.4.3 竹材料表达
        4.4.4 瓦材料的表达
        4.4.5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对比视角下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的表达
    5.1 建筑“物”层面的对比
        5.1.1 中日传统建筑形式的分道扬镳
        5.1.2 中国建筑师作品中的传统屋顶形式变迁
        5.1.3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
        5.1.4 隈研吾作品中的屋顶——殊途同归
    5.2 建筑空间布局的对比
        5.2.1 中日建筑空间布局的差异——轴线序列与自由发展
        5.2.2 传统格局的突破——菊儿胡同改造
        5.2.3 院落的序列性——范增艺术馆
        5.2.4 隈研吾作品——序列的残缺
    5.3 材料观的对比
        5.3.1 中日建筑材料的异同
        5.3.2 诗意建造——王澍
        5.3.3 隈研吾的中国材料元素使用——流于表面,忠于初心
    5.4 自然观层面的对比
        5.4.1 中日自然观的异同
        5.4.2 “山水城市”——马岩松
        5.4.3 隈研吾作品体现的自然观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项目中国元素表达的局限性
    6.2 隈研吾的文化继承方法的借鉴意义
    6.3 中国元素在建筑中继承与创新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成果
附录2 关于一些建筑作品中国元素认同程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图录

(4)明清河西走廊建筑正身大木构架及其节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回顾
        1.3.1 河西建筑的研究
        1.3.2 构架的研究
        1.3.3 梁架节点研究
        1.3.4 斗栱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5 研究材料、方法和术语说明
        1.5.1 研究材料
        1.5.2 研究方法
        1.5.3 术语说明
    1.6 研究意义
    1.7 未尽事宜
第2章 河西筑营建背景和样本分类
    2.1 明清河西走廊营建活动背景
        2.1.1 营建活动“大分散,小聚集”
        2.1.2 技术传播“内畅通,外闭塞”
        2.1.3 木材短缺
        2.1.4 宗教影响
    2.2 河西建筑工艺和特征概述
        2.2.1 河西建筑工艺体系
        2.2.2 明清河西建筑特征概述
    2.3 河西建筑样本的选择及年代信息处理
        2.3.1 样本的选取
        2.3.2 河西建筑年代信息的处理方法
        2.3.3 样本情况总览
    2.4 河西建筑的分类
        2.4.1 中国传统建筑的等级划分
        2.4.2 河西建筑的等级划分
第3章 河西建筑的构架体系——“重前檐”观念下的空间扩展
    3.1 河西建筑构架类型和特点
        3.1.1 中国传统木构架分类概述
        3.1.2 河西建筑构架的殿堂厅堂之分
    3.2 河西建筑正身构架的分类和统计
        3.2.1 河西大式建筑——大屋脊殿带前(后)抱厦的发展和定型
        3.2.2 河西小式建筑——钻金廊构架的流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西建筑的梁架节点——多因素影响下的节点选择
    4.1 河西建筑梁架节点研究概述
        4.1.1 河西建筑梁架节点体现的地方风格
        4.1.2 河西建筑梁架节点的分类和研究内容
        4.1.3 河西建筑梁架中构件特征简述
    4.2 单缝梁架横向联系的节点
        4.2.1 大梁下柱间横向联系的节点及统计
        4.2.2 大梁下柱间横向联系发展和河西构架变迁
    4.3 相邻缝梁架间纵向联系的节点
        4.3.1 脊檩位置支撑构件纵向联系的节点及统计
        4.3.2 非大梁位置支撑构件纵向联系的节点及统计
        4.3.3 内檐斗栱退化和檩下构件组合的选择
        4.3.4 “多随梁”现象及相关构件和梁架稳定性间的“博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西建筑的斗栱——花板代栱的装饰化演变
    5.1 河西建筑斗栱研究概述
        5.1.1 河西建筑斗栱体现的地方风格
        5.1.2 河西建筑斗栱的研究内容
    5.2 河西建筑斗栱的构成和用材
        5.2.1 河西建筑斗栱出跳数和层数关系及其统计情况
        5.2.2 斗口和用材
    5.3 花板代栱装饰化的起源
        5.3.1 省略厢栱基础上的挑檐枋转变
        5.3.2 花板轮廓形状的来源
        5.3.3 栱的雕饰化
        5.3.4 小结
    5.4 花板代栱的装饰手法
        5.4.1 花板轮廓及其统计情况
        5.4.2 花板的雕刻和彩画及其统计情况
        5.4.3 破间和耍头的轮廓、雕刻和彩画及其统计情况
        5.4.4 花板代栱相关檐下装饰
        5.4.5 栱翘斗升构件的彩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河西建筑构架、梁架节点、斗栱做法的大语境比较
    6.1 与官式建筑比较
    6.2 与周边地区建筑比较
        6.2.1 与河湟地区建筑比较
        6.2.2 与秦州地区建筑比较
        6.2.3 河西建筑地方风格和区域间相互影响浅析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河西建筑样本年代判定
附录 B 河西建筑基本信息和构架统计
附录 C 河西建筑梁架部分构件断面尺寸和形状统计
附录 D 河西建筑梁架节点和构件组合统计
附录 E 河西建筑檩没入深度及其与檩径之比统计
附录 F 河西建筑举架统计
附录 G 河西建筑斗栱构成和用材统计
附录 H 河西建筑花板代栱装饰化统计
附录 I 天津大学历年对河西建筑测绘名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历史环境方面的研究
        1.3.2 楼阁方面的研究
    1.4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环境与传统楼阁的互动关系
    2.1 历史环境的特征
        2.1.1 层次性:城市景观秩序构建的要求
        2.1.2 延续性: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根基
        2.1.3 动态性:古今发展矛盾调和的方法
    2.2 历史环境的类型及其影响下的传统楼阁建筑形式
        2.2.1 城市礼制型环境中的崇礼重威式楼阁
        2.2.2 郊邑山水型环境中的写意寄情式楼阁
        2.2.3 市井巷陌型环境中的社交享乐式楼阁
    2.3 传统楼阁营建特征及其对既有环境的影响
        2.3.1 均衡形势,山城辉映
        2.3.2 增势补形,得体相宜
        2.3.3 壮观都会,蓬勃昌盛
    2.4 楼阁在不同层面与环境建立整体关系的方法
        2.4.1 宏观择址:区域的空间秩序互通
        2.4.2 中观布局:城市与山水关联互动
        2.4.3 微观形态:建筑与山水形势互益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楼阁的发展特征
    3.1 传统楼阁作为整体的共性特征
        3.1.1 崇拜信仰与楼阁发展
        3.1.2 主流意识与楼阁发展
        3.1.3 社会经济与楼阁发展
    3.2 传统楼阁单体构成的演变特征
        3.2.1 结构构成演变
        3.2.2 空间构成演变
        3.2.3 形体构成演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楼阁在现代设计语境下的适应性策略
    4.1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对楼阁设计的影响
        4.1.1 基址选择
        4.1.2 体量尺度
        4.1.3 形态诠释
    4.2 现代建造技术对传统楼阁形式的表现
        4.2.1 新材料及新结构形式
        4.2.2 新结构的构造做法
        4.2.3 BIM对传统工程管理智慧的发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栖霞山历史环境中的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
    5.1 研究缘起
    5.2 栖霞山景观格局特征及存在问题
        5.2.1 栖霞山山势格局:风水裁成
        5.2.2 栖霞山景观的新问题:龙虎失衡及景观组织混乱
    5.3 虎山景观格局重塑及碧云楼统帅地位之确立
        5.3.1 选址:文脉延续
        5.3.2 方位:因地善为
        5.3.3 布局:情景交融
    5.4 碧云楼建筑设计形态设计
        5.4.1 体量:因时就势
        5.4.2 形态:补形塑意
        5.4.3 装饰:虎脉蓬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历史环境中的传统楼阁营建经验总结
    6.2 现代建筑语境下的楼阁创作的思考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碧云楼建筑方案设计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第一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明清前徽州木雕的载体与历史演进
        一、徽州木雕的载体——徽州民居
        二、明清前民居木雕的演变简况
    第二节 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
        一、徽州明清民居木雕艺术鼎盛缘由
        二、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流变和传播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馆藏案例
        一、本地博物馆案例
        二、异地的馆藏
    小结
第二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与动态活动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静态呈现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理念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动态活动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制与造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赏与用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案例
        一、家族群居形制
        二、独居民宅形制
    小结
第三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装饰类型与风格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类型
        一、动植混合类
        二、戏文叙事类
        三、诗句意境类
        四、宗教信仰类
        五、吉祥装饰类
        六、数字阴阳类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特征
        一、意象表现
        二、符号隐喻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风格
        一、均衡开合
        二、饱满律动
        三、虚实相生
        四、质朴本色
    小结
第四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体现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礼制文化
        一、祖制家教
        二、士大夫名门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民俗文化
        一、阴阳观念
        二、驱凶纳吉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仕商文化
        一、廉商元素
        二、外朴内华
    小结
第五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与传承
    第一节 当代徽州传统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与维护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传承前景
        一、从核心走向陪衬
        二、从信仰走向理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图录
    二、访谈记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1.事实层面的意义
        2.史学理论的意义
        3.现实层面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相关研究文献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3.本文的解决方式
        三、创新点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时空范畴界定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一、论文框架组织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2.童寯的建筑评论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二、研究方法
        1.史料搜集
        2.多文本阅读
        3.话语分析
    第一章 图表来源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第一节 、写作特点
        一、总体特征
        1.数量多
        2.范围广
        3.周期长
        4.连贯性强
        二、历史编纂特征
        1.层次
        2.体裁
        3.义例
        4.程序
        5.文笔
    第二节 、文本分类
        一、分类方式
        二、产品类型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三节 、写作分期
        一、总体分期
        二、分类型分期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四节 、历史脉络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二、学科移植
        三、思想碰撞
        四、现代性论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一、《建筑艺术纪实》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五、其他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一、《天下》月刊
        二、《战国策》
        三、《公共工程专刊》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一、民族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二、时代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三、真实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四、经济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五、阶级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表来源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层次:“述而不作”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3.义例:突出设计
        4.程序:卡片收集
        5.文笔:简练朴素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三、小结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一、写作内容
        1.《北平两塔寺》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二、发展取向
        三、关于研究笔记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图表来源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江南园林志》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2.体裁:述、记、志、图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二、《东南园墅》
        三、《造园史纲》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表来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概括
        一、建筑评论
        二、建筑史写作
        三、园林史写作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一、实践导向
        二、形式主导
        三、现代性追求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第六章 图表来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童寯年谱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附录 D:访谈资料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8)《中国绘画史图鉴》等坡顶组合的几何形式对现代建筑坡顶形式的启发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对象
        1.2.1 相关名词
        1.2.2 中国传统绘画
    1.3 研究意义
        1.3.1 传统绘画为切入点的学术意义
        1.3.2 几何与现代建筑的实践意义
        1.3.3 传统意境的表达方式探讨
        1.3.4 结构立面功能其他视角探讨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交叉学科分析法
        1.5.3 类型分析法
        1.5.4 对比演绎法
        1.5.5 案例操作法
        1.5.6 实地调研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传统坡顶建筑的发展及结构特点
    2.1 传统坡顶建筑的发展
        2.1.1 传统坡顶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2.1.2 影响坡顶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
        2.1.3 中国古今坡顶建筑的比较
    2.2 坡顶建筑的结构特点
第三章 中国传统绘画坡顶组合的几何形式
    3.1 传统坡顶建筑的数与几何单元
        3.1.1 传统坡顶建筑中数的操作
        3.1.2 传统坡顶建筑的几何单元
    3.2 几何形式分析
        3.2.1 平面视角脊的布置
        3.2.2 立面视角山墙面
        3.2.3 坡顶的几何图形
        3.2.4 绘画的三维分析
        3.2.5 檐下结构层的表达
        3.2.6 坡顶的绘画表现
        3.2.7 功能对坡顶的影响
        3.2.8 门窗
        3.2.9 特殊屋顶
    3.3 坡顶的意境分析
        3.3.1 中国哲学观对传统建筑的影响
        3.3.2 意境在古画中的表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坡顶几何语汇在中日坡顶案例中的运用
    4.1 坡顶语汇在中国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4.1.1 绘画中与组合有关的语汇
        4.1.2 形态学方式的语汇
    4.2 几何构成
        4.2.1 刘克成、程泰宁相关作品
        4.2.2 贝聿铭苏博等作品
    4.3 三角山墙与“山水”意境
        4.3.1 侧面三角墙与曲线
        4.3.2 转译中曲线运用的度
        4.3.3 大屋顶的凸显与模糊
    4.4 结构的转译
        4.4.1 坡的分解
        4.4.2 结构的厚重感与缝隙感
    4.5 材质与视觉比例尺度
        4.5.1 屋顶材质分析
        4.5.2 整体视角
        4.5.3 局部组合视角
        4.5.4 近距离材质视角
        4.5.5 视角多重性
    4.6 功能多样化对坡顶造型的影响
    4.7 日本园林建筑及隈研吾作品的启发
        4.7.1 日本园林建筑的分析
        4.7.2 隈研吾作品相关手法浅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坡顶几何形式的运用
    5.1 新兴六祖禅院现代几何形式的实践
        5.1.1 课程项目介绍
        5.1.2 坡顶与场地环境的整体观
        5.1.3 中心水晶阁几何探讨
        5.1.4 群体建筑几何探讨
        5.1.5 坡顶结构
        5.1.6 大四课程对禅宗建筑设计的思考
    5.2 现代建筑坡顶形式的启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9)现代唐风建筑构件尺度与工程做法研究 ——以洛阳万安山万安阁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组织架构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建筑单体尺度下的尺份还原
    2.1 佛光寺东大殿的理想模型
        2.1.1 对于唐宋古建筑规律的各种探索
        2.1.2 对于研究所采用数据的讨论
        2.1.3 制度控制与理想数据
        2.1.4 佛光寺东大殿理想模型的搭建
        2.1.5 关于理想条件的生起与侧脚
    2.2 佛光寺东大殿与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的“前世今生”
        2.2.1 东瀛唐样招提寺金堂与佛光寺东大殿
        2.2.2 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的源起
    2.3 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设计比例尺度探究
        2.3.1 建筑侧面进深与建筑基本规模的探讨
        2.3.2 纪念堂通过进深间数的反推模型
        2.3.3 纪念堂尺度与佛光寺东大殿理想模型之间的对比分析
第三章 构件尺度下的古今做法——斗栱为例
    3.1 法式时期斗栱的做法
        3.1.1 斗栱的作用与发展
        3.1.2 法式时期铺作的一般要求
        3.1.3 按照材分制绘制一四铺作斗栱
    3.2 佛光寺东大殿斗栱与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斗栱对比
        3.2.1 佛光寺东大殿斗栱的做法及比例尺度
        3.2.2 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斗栱的设计
    3.3 补间斗栱、与梢间转交斗栱的做法演变
        3.3.1 补间斗栱与阑额的关系
        3.3.2 处于梢间的补间斗栱与构架关系演变
    3.4 现代技术下古建构件的构造做法
        3.4.1 现代仿古斗栱构造做法
        3.4.2 现代仿古屋面构造做法
        3.4.3 翼角的通常做法
第四章 建筑群体尺度下的比例控制
    4.1 佛光寺东大殿的方圆之矩
        4.1.1 礼佛视角问题的启发
        4.1.2 佛光寺群体布局构图分析
    4.2 建筑组群中的建筑之间尺度关系
        4.2.1 “基本模数”理论提出的意义
        4.2.2 “模数”与建筑群的营造过程——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为例子
        4.2.3 法隆寺金堂与五重塔:柱高的控制作用化为模数的控制作用
    4.3 楼阁式建筑的产生于局部处理手法
        4.3.1 殿阁式的变型——楼阁式建筑
        4.3.2 楼阁式塔与楼与阁之异同
        4.3.3 楼阁式建筑的局部处理手法
第五章 河南洛阳万安山万安阁唐风建筑群设计
    5.1 项目概况
    5.2 设计过程与方法
        5.2.1 万安阁单体设计
        5.2.2 万安阁构件设计
        5.2.3 万安阁工程群体规划
    5.3 项目实践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作者简介

(10)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原因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后现代主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国内外现状
        1.2.3 文献综述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和整体框架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分析
    注释
第2章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
    2.1 后现代主义的成因和发展背景
    2.2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2.3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与发展
    2.4 广义后现代主义分类概述
        2.4.1 狭义后现代主义
        2.4.2 解构主义
        2.4.3 新现代主义
    注释
第3章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原理分析
    3.1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概念及内容
    3.2 中国传统建筑的成因与发展
        3.2.1 中国传统建筑的成因
        3.2.2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过程
    3.3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体系
        3.3.1 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制式
        3.3.2 立面的组成部分
        3.3.2.1 台基
        3.3.2.2 屋身
        3.3.2.3 屋顶
        3.3.3 主要结构构架
        3.3.4 主要构件的形制
        3.3.4.1 柱和柱础
        3.3.4.2 斗拱
        3.3.4.3 雀替
        3.3.4.4 框槛
        3.3.5 内檐构件
        3.3.5.1 天花和藻井
        3.3.5.2 门窗与隔扇
        3.3.5.3 隔断
        3.3.6 色彩
        3.3.7 装饰与彩画
    注释
第4章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创新思维
    4.1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建筑装饰创新的启示和方向
        4.1.1 历史主义
        4.1.2 意义的传达
        4.1.3 建立人与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4.1.4 地域风格
        4.1.4.1 复兴传统建筑
        4.1.4.2 发展传统建筑
        4.1.4.3 扩展传统建筑
    4.2 基于折衷性特征的创新思维
    4.3 基于含糊性特征的创新思维
        4.3.1 装饰细节的含糊性
        4.3.2 空间的含糊性
    4.4 基于象征隐喻性特征的创新思维
    注释
第5章 后现代主义思潮下设计创新表现方法
    5.1 图形与形体元素表现的方法
        5.1.1 元素的几何形体提炼
        5.1.2 元素的抽象与变形
    5.2 材质表现的方法
        5.2.1 同种材质的创新运用
        5.2.2 不同材质相互组合的运用
        5.2.3 材质肌理效果的运用
    5.3 色彩表现的方法
        5.3.1 地理环境色彩的运用
        5.3.2 人文、地域相关色彩的运用
    5.4 结构与构件表现的方法
        5.4.1 传统结构与构件的形式运用
        5.4.2 传统结构与构件的创新运用
        5.4.3 传统结构与现代结构组合运用
    5.5 比例表现的方法
        5.5.1 古典比例的表现
        5.5.2 古典比例的创新表现
    5.6 布局表现的方法
    注释
第6章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南堂壹舍”民宿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6.1 设计概述
        6.1.1 项目概述
        6.1.2 设计定位
    6.2 设计整体思想和原则
        6.2.1 院落建筑群平面布置设计说明
        6.2.2 空间布局和交通流线说明
    6.3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各空间中的运用解析
        6.3.1 接待厅设计
        6.3.1.1 接待厅整体设计说明
        6.3.1.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接待厅中的运用
        6.3.2 庭院1 号设计
        6.3.2.1 庭院1 号整体设计说明
        6.3.2.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庭院 1 号中的运用
        6.3.3 休闲茶室设计
        6.3.3.1 休闲茶室整体设计说明
        6.3.3.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休闲茶室中的运用
        6.3.4 餐厅设计
        6.3.4.1 餐厅整体设计说明
        6.3.4.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餐厅中的运用
        6.3.5 客房设计
        6.3.5.1 客房整体设计说明
        6.3.5.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表现方法在客房中的运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件

四、中国古代建筑外观设计手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辽金时期花塔建筑形制研究[D]. 魏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传统木构中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 冯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D]. 王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明清河西走廊建筑正身大木构架及其节点研究[D]. 李佳璐. 天津大学, 2020(02)
  • [5]历史环境中的中国传统楼阁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栖霞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例[D]. 范婷婷.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6]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D]. 姚珏. 东南大学, 2020(01)
  • [7]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8]《中国绘画史图鉴》等坡顶组合的几何形式对现代建筑坡顶形式的启发与运用[D]. 方铭.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现代唐风建筑构件尺度与工程做法研究 ——以洛阳万安山万安阁项目为例[D]. 杨春晖. 东南大学, 2019(05)
  • [10]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方法研究[D]. 何苗.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中国古建筑外观设计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