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的主要特征

语感的主要特征

一、简论语感的主要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徐锡辉[1](2021)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文中认为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在具体的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和教师共同面临的难点就是词类活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基于此,笔者在论文中,结合一定的文言文,对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词类活用推断方法。

李雅辉[2](2021)在《基于内隐学习理论的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

杨琪[3](2021)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预习提示的使用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徐怡帆[4](2021)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研究》文中提出为解决此前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弊端和当下学生阅读缺失的问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产物,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1+X”整合理念的促使下,构建起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课型结构。“三位一体”,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自读课作为“三位一体”模式的中间环节,是由教读到课外阅读的必经途径,是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的桥梁和纽带,有着不容替代且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价值。但在实际的一线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自读课教学效率低下、自读课功用无法充分发挥的问题。要走出自读课教学困境,针对自读课课型展开研究和实践十分必要。本论文的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章是深入一线课堂,对教师和学生分别展开问卷调查,并借助网络对自读课课堂教学进行观摩与分析,旨在明晰当前自读课教学真实现状,获悉自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且针对问题进行归因,其主要原因即缺乏课型意识、对自读课课型定位模糊;第二章基于语文素养厘清自读课在“三位一体”阅读教学课型结构中的定位,清晰界定自读课与教读课、课外阅读的联系与区别;第三章以自读课课型定位为基石,对标自读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点提出四种可行的自读课教学策略:旁批助读、任务驱动、导语自评和文体定学,从而帮助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改善自读课教学现状,且充实当下关于自读课教学的理论研究。

尚莹[5](2021)在《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作品的教学价值与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挺立于世。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审美意趣、价值观念等都对当代人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处在文言启蒙阶段的中年级学生来说,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文学修养的培养,更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处世观念和价值理念。随着新教材的投入使用,一些新的教学问题也随之显现,本文旨在探究中年级文言文作品的价值以及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名师的文言文课堂,探究中年级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策略。本篇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通过分析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以及当前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缘起,指明了研究本文的现实意义。接着梳理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明确了相关的核心概念,最后说明了本文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的价值。通过探究时代发展下小学文言文的变迁指明文言文依然有传承的价值,接着分析了小学文言文课文的重要地位,明确小学阶段学习文言文的价值,最后探究了第二学段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目前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通过观察和访谈一线教师的课堂,发现当前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选取了两位名师的文言文教学课例进行评析,从文本解读、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分析课堂,并总结出两位名师课堂的特点和共通之处,为其他教师教学提供参考。第五部分,是对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提供教学建议。根据当前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名师教学的独特之处为一线教师优化文言文教学提供建议,希望教师以此为参考,根据学生的学情创生出适合三四年级学生的文言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婷婷[6](2021)在《社会文化视角下英语隐性学习探究》文中认为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对国内第二语言教学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由认知主义方向逐渐向社会文化理论方向转变。本文试图从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来探析二语习得中的隐性学习,通过对隐性学习的理论分析,为国内二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一些新的启示和研究方向。

成映璇[7](2020)在《朗读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朗读作为其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师可借助有声的语言完成对文本的阅读,加深学生对现代散文的理解程度。朗读对于现代散文的学习,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朗读能调动学生多感官、全方位地体验文本,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和强化学生阅读散文、学习散文、品味散文的兴趣;其次,朗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外,朗读能够大幅提升学生书面和口头两个层面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实际教学中,在当前的现代散文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并未对朗读予以应有重视,甚至一定程度上因为忽视而使得朗读活动多趋于形式化,最终导致朗读教学的实际效果未能达到预期。为了能够在现代散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朗读教学,选用了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首先,充分利用知网数据库、校图书馆等资源,搜集大量与本次研究相关的资料与文献,将前人的研究成果予以整合,从综合角度加以剖析,找到最为薄弱的突破点,即为本论文的出发点。其次,充分利用实践调查,明确初中现代散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的研究方向是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朗读教学现状,围绕这一内容展开深入的剖析与探讨,为进一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策略做准备。最后,笔者结合所调查学校的朗读教学法的应用实际及现存问题,从教学实施、教师提升、学生引导、评价指导四个方面为论述脉络,提出了详实的改进策略与建议。教学实施策略包括:依据课标把握朗读目标;预设朗读方案、优化流程;丰富朗读实践、促个性体验以及点拨朗读技巧,助学恰当表达;教师提升策略包括: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朗读意识;重视范读、提高自身朗读素养;学生引导策略包括:课内强化训练,培养朗读能力;课外朗读实践,培养朗读习惯;评价指导策略包括: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参与热情;采用多元评价,提升朗读实施效果;注重反馈性评价,评价语要新颖。这些策略建议希望为当前朗读教学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黄敏[8](2020)在《二连浩特国际学院中级班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同素近义词习得偏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积累了大量的近义词,这些近义词的存在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但也给蒙古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本人在二连浩特国际学院实习期间的课堂观察中,发现中级班蒙古国留学生经常出现使用近义词的偏误,其中同素近义词的偏误居多。本文主要针对以下三点进行研究:以蒙古国学生为特定研究对象,以中级阶段为特定研究范围,集中分析同素近义词。基于以上特定条件,采用测试问卷的方法,将82名中级班蒙古国留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査分析。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对中级班蒙古国留学生使用同素近义词的调查与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了测试卷中的偏误类型及产生原因。偏误类型主要包括:词性不同、词义轻重、词义范围、语义使用和感情态度的偏误。以上偏误产生的原因归纳为四点: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教材工具书的释义不足、教师的教学因素影响、学习者的自身因素。第四部分针对中级班蒙古国留学生同素近义词的教学建议,主要包括课堂的教学建议、加强搭配练习、加强对比分析、强化语素教学、加强朗读,重视语感和加强同素近义词语境教学。第五部分对本文做出总结并反思不足之处。综上,本文主要是对二连浩特国际学院中级班蒙古国留学生使用同素近义词的情况进行调查、偏误归类、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寻求解决办法,希望能给汉语教师对蒙古国留学生教学同素近义词提供参考。

李婕[9](2017)在《高中语文教学语感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统一简称为课程标准)的推行,“语感”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关注焦点和必然趋势。语文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其本质上是为了语言运用。而良好的语感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语言,而且能够精确而灵活地表达、应用语言。因而,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语感能力的重要价值就显得不言而喻了。本文从目前中学(主要针对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以咸阳彩虹学校秦宝校区为对象调查了高中学生语感状况和高中语文教师语感教学状况的前提下得出,语感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失当、缺乏重视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学生与教师的语感现状提出解决策略。论文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选题原因、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着手。第二章是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理论基础。首先,论文站在理论的高度对语感的定义、特征、形成的理论依据等方面进行说明。其次,论文从语感教学着手,对其含义、本质以及进行语感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三章是语感培养现状的问题分析。本文在对调查问卷分析整理的基础上,以教学案例及问卷分析为依据得出学生语感现状以及教师语感教学中的问题。第一,学生语感现状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过多依赖于教师讲解;口语训练欠缺;知识积累匮乏。第二,教师语感现状的问题分析主要有:掌握课堂话语权;多媒体教具的滥用;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缺乏语感教学相关培训。第三,其他方面问题分析。第四章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策略。第一,从学生受众着手的语感培养策略:首先,美读品析,感悟鉴赏语言:朗读感悟;创设情境;揣摩对比。其次,熟读广积,扩大知识范围:广泛阅读,积累词汇素材;关注生活,收集直接经验;借助多媒体,积累间接经验。最后,迁移训练,强化语感运用:读书笔记;对照仿写;情境写生。第二,从教师受众着手的语感提升策略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首先,夯实语感理论基础;其次,提升语感教学能力。随着时代发展,传统语文教育观念越来越难以迎合新课程改革浪潮对学生的语文素质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从本质上谈,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运用好民族语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为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文化打下基础。语感培养的作用与之不谋而合,因此其未来发展受到重视是必然的也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本文以此为初衷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当下学生的语感培养以及教师语感水平提升有所裨益,对教师在语感教学方面有所启发。

马萌萌[10](2014)在《7-9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策略》文中提出诗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文学百花园的瑰宝。中国是诗歌大国,诗词曲赋丰富多样,浩如烟海。优秀的古诗词作品一直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篇目,历久不衰。以人教版7-9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列为阅读课的作品就包括了八个朝代在内的共计二十九篇,此外还有要求中学背诵的六十篇。学习这些古诗词作品有利于学习主体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古典文学修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现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存在以理性分析代替感性领悟;以功利思想遏制审美冲动,以肢解化倾向限制学习主体的整体感知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学习主体对古诗词的感知,降低了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古诗词教学的发展。古代诗歌语言精炼,韵律齐整,体裁短小,蕴含丰富的社会自然知识,是培养语感的优秀载体。在古诗词中培养语感为改善现阶段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条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进而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另外,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在培养语感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也是本论题研究的依据。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分别进行论述。引言,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可行性,二是课题的文献综述和相关立论依据。第一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古诗词是语感培养的宝贵材料,二是古人语感培养的经验,为后面的教学策略张力。第二章,重点分析人教版、鲁教版、沪教版三个版本7-9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教学任务,以及现阶段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力图更好的论证7-9年级古诗词教学语感培养的重要性。第三章,进一步探讨古诗词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原则和具体策略,目的在于使古诗词教学中语感培养有实践上的操作意义。总之,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古诗词中培养学生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简论语感的主要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语感的主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概述
二、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一)使动用法
    (二)形容词活用
    (三)名词活用
    (四)动词活用
    (五)意动用法
三、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推断方法分析
四、加强文言文词汇活用教学方法
    (一)引导学生加强积累
    (二)制作思维导图,以便于学生记忆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五、结语

(4)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自读课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二)自读课在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中存在困境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自读课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课型的研究
    三、核心概念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的问题及归因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现状相关调查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课型课例分析
    第三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问题及其归因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问题描述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问题归因:缺乏课型意识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课型教学定位
    第一节 自读课课型定位的理论依据
        一、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自读课
        二、在三位一体阅读教学课型结构不能忽视自读课
    第二节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课型结构中的自读课课型定位
        一、自读课的课型特征
        二、自读课课型定位
第三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策略
    第一节 使用旁批助读的策略
    第二节 使用任务驱动的策略
    第三节 使用导语自评的策略
    第四节 使用文体定学的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作品的教学价值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作品的价值
    一、时代潮流中的小学文言文变迁之路
    二、小学文言文作品的重要地位
    三、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作品的价值探析
第二章 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访谈设计与实施
    二、课例分析设计与实施
    三、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的问题
第三章 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案例分析及启示
    一、鱼利明《司马光》课例分析
    二、罗才军《王戎不取道旁李》课例分析
    三、名师文言文教学的共通之处
第四章 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提升第二学段教师文言素养
    二、探索适合第二学段学生的教学方式
    三、完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四、扩充学生的阅读和素材积累量
    五、加强学生言语训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社会文化视角下英语隐性学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相关理论概述
    1. 社会文化理论。
    2. 二语习得理论。
    3. 隐性学习。
三、二语习得中隐性学习的现状分析
    1. 国外现状分析。
    2. 国内现状分析。
    3. 基于社会文化视角下的英语隐性学习分析。
四、隐性学习对二语习得的教学启示
五、结语

(7)朗读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朗读
    (二)朗读教学法
    (三)现代散文的概念及分类
    (四)现代散文教学
二、朗读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应用中的可行性
    (一)朗读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意义
    (二)朗读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作用
三、朗读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与分析
    (一)朗读教学法在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二)朗读教学法在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三)朗读教学法在现代散文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四、朗读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建议
    (一)初中现代散文朗读教学法的教学实施策略
    (二)初中现代散文朗读教学法的教师提升策略
    (三)初中现代散文朗读教学法的学生引导策略
    (四)初中现代散文朗读教学法的评价指导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朗读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调查(教师卷)
附录二 朗读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调查(学生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二连浩特国际学院中级班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同素近义词习得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同素词研究
        2.近义词研究
        3.同素近义词教学研究
        4.近义词偏误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语料来源
一、中级班蒙古国留学生同素近义词习得调查与分析
    (一)测试问卷的设计及测试内容
    (二)测试调查过程
    (三)测试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1.客观题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2.主观题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四)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二、测试问卷中产生的偏误类型及产生原因
    (一)偏误类型
        1.词性的语法功能偏误
        2.词义轻重偏误
        3.词义范围偏误
        4.语义适用偏误
        5.感情色彩偏误
    (二)偏误产生的原因
        1.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2.教材、工具书的释义不足
        3.教师的教学因素影响
        4.学生的学习策略
三、针对中级班蒙古国留学生同素近义词的教学建议
    (一)课堂的教学环节建议
    (二)加强搭配练习
    (三)加强对比分析
        1.强化中蒙词汇的对比分析
        2.加强新旧词汇的对比
    (四)强化语素教学
        1.语素教学
        2.如何强化语素教学
    (五)加强朗读,重视语感
    (六)加强同素近义词语境教学
        1.语境教学法
        2.举例示范语境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同素近义词词汇表
附录2 测试问卷
附录3 访谈问题
附录4 14组汉语同素近义词对应的蒙语翻译
致谢

(9)高中语文教学语感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调查研究法
        1.3.3 观察法
2 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理论基础
    2.1 语感的概念
        2.1.1 语感的定义
        2.1.2 语感的特征
        2.1.3 语感形成的理论依据
    2.2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教学
        2.2.1 什么是语感教学
        2.2.2 语感教学的本质
        2.2.3 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3 语感培养现状的问题分析
    3.1 学生语感现状的问题分析
        3.1.1 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3.1.2 过多依赖教师讲解
        3.1.3 口语训练欠缺,语言组织表达较弱
        3.1.4 知识积累欠缺,书面语言组织能力较弱
    3.2 教师语感现状的问题分析
        3.2.1 教师掌握课堂言语权,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空间
        3.2.2 教师缺乏培训指导,语感教学知识薄弱
        3.2.3 多媒体教具滥用,学生想象力被禁锢
        3.2.4 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3.3 其他方面的问题分析
        3.3.1 语文教材形式上
        3.3.2 语文教材内容上
        3.3.3 在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
        3.3.4 在课外阅读上
        3.3.5 在现行教育体制上
4 高中语文教学语感培养策略
    4.1 从学生受众着手的语感培养策略
        4.1.1 美读品析,感悟鉴赏语言
        4.1.2 熟读广积,扩大知识范围
        4.1.3 迁移训练,强化语感运用
    4.2 从教师受众着手的语感提升策略
        4.2.1 夯实语感理论基础
        4.2.2 提升语感教学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10)7-9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古诗词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有利条件
    第一节 古诗词是语感培养的宝贵材料
        一、 古诗词“炼字”艺术对语感培养的作用
        二、 古诗词“题材”对语感培养的作用
        三、 古诗词“节奏”对语感培养的作用
    第二节 学习材料的选择与传统经验的借鉴
        一、 学习材料的选择
        二、 传统经验的借鉴
第二章 7-9 年级古诗词教学任务和教学误区分析
    第一节 7-9 年级古诗词教学任务
        一、 7-9 年级教材中古诗词作品的梳理
        二、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作品的要求
    第二节 7-9 年级古诗词教学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
        二、 古诗词教学中问题的形成原因
第三章 7-9 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基本策略
    第一节 语感培养的指导思想
        一、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二、 以优秀作品为载体
        三、 注重学生独特体验
        四、 加强语言实践活动
    第二节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语感的方法
        一、 诵读感知,触发语感
        二、 品味涵咏,美化语感
        三、 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四、 多元解读,敏化语感
        五、 联系生活,广化语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余映潮《蒹葭》教学实录
后记

四、简论语感的主要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J]. 徐锡辉. 中国民族博览, 2021(15)
  • [2]基于内隐学习理论的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研究[D]. 李雅辉.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预习提示的使用现状及策略研究[D]. 杨琪.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4]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教学研究[D]. 徐怡帆.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小学第二学段文言文作品的教学价值与策略研究[D]. 尚莹.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6]社会文化视角下英语隐性学习探究[J]. 张婷婷. 校园英语, 2021(11)
  • [7]朗读教学法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成映璇. 宁夏师范学院, 2020(08)
  • [8]二连浩特国际学院中级班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同素近义词习得偏误分析[D]. 黄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高中语文教学语感培养策略研究[D]. 李婕.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10]7-9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策略[D]. 马萌萌.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标签:;  ;  ;  

语感的主要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